微软微软电子商务战略

微软微软电子商务战略

一、Microsoft微软电子商务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王莎[1](2021)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信息技术专业英语》教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赵元元[2](2021)在《数字平台企业市场垄断的潜在风险及防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在大数据、云计算、AI等技术的发展下逐步走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下的核心要素是数据,数字平台作为数据的收集、掌控者,在数字市场起到关键作用。世界上已经出现了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等为代表的大型数字平台企业,渗透到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数字平台的双边市场特性以及网络效应、市场锁定效应等,容易导致平台因汇聚海量用户而引发流量垄断问题。新兴的数字平台企业在大幅改善经济运行效率、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会由于市场垄断带来一系列风险和新的监管难题。大型数字平台企业开始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行为和“杀手式”并购,这对消费者福利、社会福利以及国家监管都造成了消极影响。因此数字平台企业的垄断行为带来的潜在风险有待进一步研究,以促进反垄断监管和市场公平竞争,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是分析全球数字平台企业的垄断行为。数字平台企业利用资金优势、数据优势、技术优势排挤初创企业,提高市场准入壁垒,已在各领域形成垄断地位。二是相较于传统企业从网络效应、市场锁定效应、定价机制三个方面分析,数字平台企业更易形成垄断的原因。现今数字平台市场从增量进入存量博弈市场的白热化阶段,向上通过创新提升产品质量难以在扩大市场份额;向下通过“剥削”平台创业者、消费者以及挤压、收购初创企业成为了资本的必然选择,消费者福利和社会总福利难以达到竞争格局下的最大化。因此从市场同行竞争者、平台经营者、消费者三个层面分析了数字平台企业市场垄断带来的潜在风险,并将风险进行归类,分为企业和市场双属性风险,数据属性风险,资本属性风险三个类型。三是从国家角度分析反垄断监管进程。与传统企业监管相比,数字平台领域反垄断出现新的监管难题,例如市场支配地位认定难、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认定难度大,识别反竞争行为争议多等,传统分析框架及评估工具并不完全适用新型市场结构。四是针对数字平台企业市场垄断风险和新的监管难题,本文提出了四项防范策略:建立推动创新创业的竞争政策、加强数字平台领域的数据监管、加强公共监管和建立数字市场部门。

李娇[3](2021)在《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综述生成研究》文中认为开放科学背景下,科技论文等文献资源的爆炸式增长大大超过人工处理的极限,使得研究人员在合理时间内准确获取研究专题相关信息变得愈加困难,为解决这一文献获取困境,科研综述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的科研综述生成研究主要有面向文档数据的文本自动综述和基于文献数据的图表综述生成,受限于自然语言处理等文本计算技术水平的发展,存在数据资源处理规模有限、质量不稳定、知识挖掘深度不够、展示形态单一等问题,距离人工效果仍有一定差距,急需寻求新的技术路径。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及科研用户需求的提升,广义的综述在核心方法和展示形式上正在朝多元化发展。知识图谱作为学术大数据时代新的数据基础设施及知识组织形式,其语义规范性和链接思想可将原本非结构、无关联的粗糙数据逐步提炼为结构化、强关联的高质知识,可支持科技文献结构与主题信息的多角度组织与揭示,在数据分析与挖掘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以面向科技文献资源和专题知识的科研知识图谱为重要技术支撑,探索研究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综述实现过程中的若干实用性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设计了深度融合科技文献与专题数据的科研本体数据模型,支撑多源数据的融合组织。针对现有学术资源语义描述模型中文献与主题关联过于简单且主题类数据模型缺乏层次结构的问题,本文结合专题数据中术语、概念等的逻辑表达特征设计了主题数据模型,并基于文献结构特征和主题语义元素之间的语义连通路径设计了融合主题、科技文献资源、科研活动主体的多维语义描述关联模型,为科研知识图谱的构建提供语义基础。(2)研制了面向科技文献与专题数据的科研知识图谱构建方案与工具,实现多源语料的知识抽取与融合管理。设计了涵盖实体消歧、文献重要度计算、文献资源主题标引、摘要语步识别等算法模型的数据加工方法,基于开源ETL框架构建面向多源异构语料数据的图数据生成、更新、管理工具,形成以RDF图数据模型为主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工具功能的全面性及一站式操作特点在相关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强的应用价值。(3)集成应用了跨数据模型的知识图谱映射存储机制及基于知识图谱的点边关系计算,实现科研知识图谱的高效存储管理与应用支撑。基于知识图谱数据的RDF图数据和属性图数据映射关系设计支持多层子类的索引策略,制定科研知识图谱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及基于图算法的接口支撑策略,实现面向查询的语义解析与实例匹配、基于子图结构的实体及关系聚类等关键技术,为科研综述的实现奠定数据流逻辑。(4)构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综述原型系统,实现面向查询的结构化聚合知识展示。研究设计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综述系统的体系架构和功能模块,支持面向主题词查询的专题知识及文献聚类、重要文献发展脉络、热点主题演化分析、高影响力专家推荐多种应用场景,实现多维度、结构化科研综述的验证,并结合知识图谱和POI自动生成可阅览下载的科研综述文档。与现有典型综述系统的对比分析显示,结合知识图谱的图结构特性的科研综述系统在数据处理规模、操作灵活性及展示形式上均有所创新和突破。

姚舜禹[4](2021)在《互联网平台企业混合合并的反垄断法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平台经济背景下,混合合并成为了互联网平台企业强化其市场进入的必要手段。尽管平台的混合合并能够促进供给端的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需求端的交易经济效应,但是,其双边市场、跨界生态等特征同样引发了协调效应和单边效应的竞争关注。平台混合合并引发的限制竞争效果,对现行的经营者集中控制规范的精准适用提出了挑战。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以双边市场、数据产品群为核心要素,构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的连贯分析框架;应当适时适用结构性救济措施应对市场结构威胁,辅之以契合数字经济特征行为性救济措施;应当建立对合并的追踪复查机制,形成事前、事后监管制度的接轨,并与数据隐私监管机构形成合作执法模式。本文第一章在分析了混合合并、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内涵后,对互联网平台混合合并面临的分析核心难点进行了解释。应通过分析主干核心难点,即限制竞争效果,并解决由此产生的其他两个分支核心难点,即适用分析框架和救济措施。第二章主要通过研究和总结欧盟、美国和我国互联网平台混合合并的执法案例和现实事例,发掘互联网平台混合合并促进竞争效果和限制竞争效果,并表明互联网平台领域混合合并的限制竞争效果尤为明显,重点在于平台对平台内经营者、消费者和竞争者施加的单边效应。第三章主要研究欧盟、美国和我国经营者集中控制标准及分析框架,并提出了互联网平台特征对目前混合合并控制标准及分析框架的挑战主要存在于分析框架中结构性分析、行为性分析两个具体方面。尽管欧盟、美国和我国经营者集中控制标准框架已经形成并趋于完善,平台经济针对性的相关文件也正在酝酿成熟,但在执法的逻辑框架上,平台企业特性仍然对现行的经营者集中控制标准框架提出了挑战。第四章通过分析互联网平台混合合并的限制竞争效果并综合考虑欧盟、美国分析框架,认为我国面对互联网平台混合合并应当采取的连贯性考量因素分析框架,采取结构分析和行为分析相结合、适度回归结构性权重的解决路径。相应地,第五章提出应在救济措施制度上对结构性救济措施进行适度回归,并提出了与平台数字经济特征更加契合的事前监管模式与事后监管模式相衔接的追踪复查制度,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与数据隐私监管机构深入合作,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合并追踪复查制度的落实,并为平台企业混合合并的长期监管提供知识、技术上的支持。

王贵国[5](2021)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规则及适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空间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及其经济的发展。同时,其也对国际社会如何构建相应的治理机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空间主权保护及不同层面网络安全的维护都离不开各国的合作,国际社会已就网络空间治理适用包括联合国宪章在内的国际法达成原则性共识,然具体规则的适用需国际社会的进一步探讨。主权国家在网络空间治理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国家社会与非政府机构弥补国际规则的短缺,有助于网络空间治理多边机制的建立。基于此,应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兼顾主权原则、国际合作原则,特别应注意新的及特别习惯国际法规则的形成和出现以及特定的具体习惯规则与原则在网络空间治理方面的适用,以顺应全球化之大势,实现网络空间的国际治理。

唐丽娜[6](2021)在《工业水处理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客户关系管理作为21世纪从西方逐渐兴起的企业管理思维,已在国内外的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传统4P理论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企业需要把聚焦点从原来的“物”,即产品身上转移至“人”,即客户身上,将客户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不断研究和提高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工业水处理T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作为研究对象,从客户关系管理相关理论出发,在阅读并吸收已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阐述行业背景、公司经营环境分析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现状,指出在当今市场竞争条件下,T企业优化自身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通过问卷调查及员工访谈,并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本文从组织定位、组织架构、客户定位及信息要素四个客户关系管理组成要素的维度,提出了T企业面临着客户关系管理战略及策略缺位;缺乏健全、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和运作模式;客户细分不够完善、个性化服务创新滞后,以及信息系统利用与客户关系管理不够匹配四个方面的问题,并总结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在明确了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优化改进的方向后,本研究认为工业水处理T企业应从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的经营理念;建设具有个性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有效细分客户市场,重点客户专项管理;构建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体系四个方面,从思想至工具对客户关系进行优化改进及有效管理。在论文的最后,作者给出了T企业进行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的保障措施及分阶段的实施步骤。得客户者得天下。企业需要以客户为中心,将越来越多的资源与精力投入到与客户的关系管理之中,以谋求最大程度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换取客户的信任与长期忠诚,从而不仅达到与客户的双赢,更能使企业立于市场竞争的不败之地。

傅晓[7](2021)在《警惕数据垄断:数据驱动型经营者集中研究》文中指出以获得数据为目的的经营者集中正在频繁上演,而且不断发生平台违规收集和共享用户数据、通过拒绝使用设置市场进入壁垒、降低隐私条款、大数据杀熟等事件,数据竞争和垄断的问题引起了反垄断实务和理论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数字市场下的数据驱动型企业的竞争和垄断以及数据驱动型经营者集中审查的新挑战,探讨各种细节,然后建议数据驱动型集中审查时需要有前瞻性防范意识,剖析相关市场界定、必要设施原则的适用、申报门槛标准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要重视消费者福利原则以及善用附加限制性条件来规制,希望为日后的合并审查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郭轶舟[8](2020)在《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产业蓬勃兴起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新动能,对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互联网产业自身还存在着结构失衡、产业布局不完整、无序竞争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中美贸易战更突显出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引发国人担忧。因此如何维护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安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但迄今为止,尚未有文献对互联网产业安全进行探讨。为此本文基于产业安全理论,提出互联网产业安全的概念,尝试建立互联网产业安全理论,考察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产业安全状态,通过实证分析,探明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以期在理论上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与借鉴。按照发现问题-理论准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逻辑,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聚焦于“中国互联网产业存在哪些产业安全问题”、“当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处于何种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是什么”三个具体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与论证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中国互联网产业目前在产业发展环境方面存在市场结构呈现寡头垄断趋势、市场绩效整体下降趋势、管理主体分散、资源供给不足、均衡产业布局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等安全问题;在产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缺乏配套区域专业化水平低、区域产业同构化和市场换技术政策失效等安全问题;在产业控制力方面存在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依赖外国资本、关键技术依赖国外转移和利用外资政策偏差等安全问题;在网络安全方面存在免费定价方式影响产品策略趋向恶意、模仿抄袭促生不公平竞争行为等安全问题。(2)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状态目前处于基本安全,并且在2007-2017年间其安全度呈小幅上升态势,主因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所致,但由于受到网络安全环境日趋严重、外资对技术控制导致产业控制力下降、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削弱竞争力三方面的安全威胁,因此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总体形势依然严峻。(3)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特征、产业要素和国内企业竞争力。其中自主创新能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竞争力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产业特征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要素环境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4)提升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措施包括:通过优化管理体制、完善支持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坚持数字化战略扩大基础建设来改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建立完善互联网产业创新体系、提高互联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来提升互联网产业竞争力;通过建立并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和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来强化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第一,建立互联网产业安全分析的理论框架,首次提出互联网安全也是产业安全重要内容的论述,认为国际垄断资本通过占据网络中心节点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主导全球各产业链延伸是引发互联网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对产业安全理论做出了有益尝试和拓展。第二,从互联网产业安全内涵实质、互联网产业特征和互联网产业要素环境的变化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受到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特征、产业要素和国内企业竞争力五大因素影响,通过实证发现自主创新能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竞争力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产业特征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有正向影响,要素环境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有正向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这为政府、监管机构及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三,建立以产业发展环境评价、产业竞争力评价、产业控制力评价和网络安全环境评价为主的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实证分析了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状态,得出我国互联网产业整体安全程度处于基本安全状态的结论,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胡宏雁[9](2020)在《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到单边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国际投资规则和格局变化使得企业并购中知识产权获取与利用呈现出复杂化的状态,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日益增加,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价值评估与转移等环节的法律问题,研究知识产权与跨国并购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重点分析了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认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知识产权反垄断规制和知识产权国家安全审查等方面问题。本文从跨学科的视角,运用经济学与法学相关理论对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进行理论论证与实证考量,以期为我国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外资为获取知识产权而进行的并购提供有益指导。厘清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基本原理与主要法律问题,是文章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前提。其一,在界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的基础上,总结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独有特点。其二,通过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不完全专属性与激励性阐述,分析知识产权纳入投资的经济特殊性。由知识产权资本的评价可能性、转让可能性分析知识产权资本的适格要件。其三,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和知识产权对并购投资实践影响的实证分析,探究知识产权获取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其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文章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在既有文献基础上,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各阶段相伴而生的相关的法律问题归结为: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考量、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及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既有平等主体也有国家层面的法律问题。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过程并不是仅仅考量知识产权“是什么”,更应该考虑在其司法管辖权内知识产权潜在的权利扩展,即“可以做什么”。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从而减少潜在并购风险,并为确定合适的并购价格奠定基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中各方主体不尽责将导致合同、公司和知识产权的法律层面的责任问题,涉及到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违反重大事项告知义务的法律责任,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律师等中介机构在尽职调查中的违约和侵权等方面责任,分清各方责任保证知识产权调查的尽职、审慎地进行。知识产权资产具有可评估性,评估是了解目标方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要手段,科学的估值能为并购出价提供决策依据。知识产权的特质决定了其评估方法选择的独特性,其价值受到不同于其他资产的法律因素影响。论文首先分析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满足企业的战略发展、交易定价、税收设计、融资及法律诉讼等诸多领域现实需求,探究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其次,剖析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结合知识产权资产具体情况,探究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评估方法的选择。最后,结合并购具体情形,探究影响不同知识产权类型价值评估的法律因素考量。同时,注意考察跨国并购中的价值评估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参考性。评估对象限于此次并购中目标方的知识产权,评估针对本次跨国并购而进行,评估具有参考而不是决定作用,不能将知识产权评估值等同于成交价。反垄断审查与规制已成为重大跨国并购能否进行的重要决定因素。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的交叉具有历史与现实性,识别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垄断行为,基于相对利益平衡原则分析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利益问题,探究如何对专利、着作权、商标滥用进行反垄断规制和救济是关键因素。此外,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还事关企业存亡和国家安全问题。具体而言,以获取专利为目标的并购可能引发的科技安全问题,基于着作权的并购可能引发文化安全问题,与商标品牌密切相关的并购可能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分析与应对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垄断和知识产权转移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需要平衡并购方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并购投资目的与东道国利用外资并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必要,加强国家安全审查,以期在相对利益平衡中促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良性发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不仅事关企业知识产权获取,更是事关国家的整体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经济与法律活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完成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战略转移。并购投资方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投资方式选择,其中获取知识产权成为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重要驱动力。但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反垄断、国家安全审查之名大行投资保护之道,使得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运行艰难。同时,“引进来”过程中,来华投资的外国投资者利用并购中形成的市场优势破坏有序的市场竞争,利用并购获取中国企业稀缺的知识产权资源并引发国内知识产权层面安全问题,需要中国构建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和国家安全审查的防火墙。中国要在创新驱动中提升“走出去”的能力,在完善规则中提高“引进来”水平,积极参与新一轮投资规则重构,并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中的话语权。

蒙莉[10](2020)在《某公司多项目协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某公司研制项目具有研发型号多、科目多、任务繁重的特点,涉及某公司的各个业务部门,需要各部门的紧密联系和密切配合。该公司项目具有时间跨度大、人员构成复杂、涉及的关联环节较多、资源分散等特点,现行的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管理效率不高,公司各级领导无法准确掌控项目进展情况和项目费用支出情况。因此需要开发一款多项目协同管理系统对企业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本文根据多项目协同管理系统开发的整个流程,首先介绍了公司目前项目管理模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需要通过构建多项目协同管理系统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此外,通过对国内外相应项目管理系统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现存系统仍存在许多使用上的壁垒,由此确定本课题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文章首先对项目系统的总体建设需求进行了分析,尤其针对业务功能版块和业务流程版块,着重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本文在对项目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中,不仅明确了系统设计原则和应用框架,还明确了系统构建技术与应用模块的构成。系统应用架构从下到上分别是表现层、应用服务层、基础服务层、统一访问控制层、数据存储层等主要层次。技术架构确定了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和框架体系,指出系统主要使用Spring.Net、Nhibernate框架等开发技术。然后设计了系统功能结构和网络部署情况,从概念模型E-R图和数据库表结构两方面设计了数据库。文章对系统功能进行开发与实现,多项目协同管理系统包含的管理版块主要包括项目、经费、合同、质量、风险、科研计划和综合看板等核心功能。首先通过统一建模语言(UML)完成对功能顺序图和类图的设计,然后进行编码实现,最后对该系统进行性能、功能、数据等全方面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多项目协同管理系统系统功能基本满足使用需求,并且运行性能较为稳定,具备发布上线的条件。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为某公司各部门提供了网络化工作平台和信息化管理工具。该系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项目管理水平,能够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将科研项目信息反映给科研管理部和公司各级领导。不仅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而且能够高效顺利开展科研项目活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能够实现项目数据传递和共享,提高了企业生产水平。

二、Microsoft微软电子商务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icrosoft微软电子商务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2)数字平台企业市场垄断的潜在风险及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设计
第一章 数字平台企业市场垄断相关概念与理论
    第一节 数字平台企业相关概念
        (一) 数字平台
        (二) 数字平台企业
        (三) 数据
    第二节 数字平台企业市场垄断理论基础
        (一) 双边市场理论
        (二) 市场结构理论
第二章 数字平台企业经营现状及垄断表现
    第一节 全球数字平台企业经营现状
        (一) 国际数字平台企业经营现状
        (二) 国内数字平台企业经营现状
    第二节 数字平台企业市场垄断表现
        (一) 资本扩张巩固垄断地位
        (二) 数据优势排挤初创企业
        (三) 技术优势提高准入壁垒
第三章 数字平台企业市场垄断原因及风险分析
    第一节 数字平台企业市场垄断原因
        (一) 网络效应
        (二) 市场锁定效应
        (三) 定价机制
    第二节 数字平台企业市场垄断风险
        (一) 市场同行竞争者层面存在的风险
        (二) 平台经营者层面存在的风险
        (三) 消费者层面存在的风险
    第三节 数字平台企业市场垄断风险识别
        (一) 企业和市场双属性潜在风险
        (二) 数据属性潜在风险
        (三) 资本属性潜在风险
第四章 数字平台企业反垄断监管进程
    第一节 数字平台企业垄断的监管风险
        (一) 数据主权
        (二) 数字鸿沟
    第二节 数字平台领域反垄断的监管进程
        (一) 国际进程
        (二) 国内进程
    第三节 数字平台领域反垄断的监管难题
        (一)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二)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认定
        (三) 经营者集中的审查
第五章 数字平台企业市场垄断风险的防范策略
    第一节 建立推动创新创业的竞争政策
    第二节 加强数字平台经济领域的数据监管
    第三节 加强公共政策监管
    第四节 建立数字市场部门
结语
参考文献

(3)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综述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研究与发展现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科研综述
        2.1.2 科研知识图谱
    2.2 科研综述相关研究进展
        2.2.1 面向文档数据的文本自动综述方法
        2.2.2 基于文献数据的图表综述生成方法
        2.2.3 科研综述相关工具对比与分析
        2.2.4 科研综述与知识图谱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2.3 知识图谱研究进展
        2.3.1 知识图谱数据模型
        2.3.2 知识图谱构建技术流程
        2.3.3 知识图谱存储与管理
        2.3.4 知识图谱在学术界的应用案例
    2.4 文献资源语义关联描述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科研知识图谱构建与管理
    3.1 科研知识图谱模式层构建
        3.1.1 科研本体实体对象选取与定义
        3.1.2 科研本体多维度数据模型描述
        3.1.3 基于Protégé的本体构建与管理
    3.2 结构化语料获取解析与加工
        3.2.1 基于PID和消歧算法的实体消歧
        3.2.2 多因子复合加权文献重要度计算
        3.2.3 基于语义匹配的文献资源主题标引
        3.2.4 基于深度学习的论文摘要语步分类
    3.3 科研知识图谱数据层构建
        3.3.1 基于本体模型的实体与关系抽取
        3.3.2 多格式图谱数据的转换与加载
        3.3.3 多查询端远程图谱数据迁移
        3.3.4 图谱数据的动态更新
        3.3.5 性能评估与对比试验分析
    3.4 科研知识图谱的存储与管理
        3.4.1 知识图谱属性映射规则
        3.4.2 科研知识图谱存储过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识图谱驱动的科研综述实现机制
    4.1 科研综述设计思路与技术需求
        4.1.1 多层次科研综述模型设计
        4.1.2 科研综述应用服务场景
        4.1.3 基于图算法的接口支撑策略
    4.2 知识计算在科研综述中的支撑应用
        4.2.1 面向查询的语义解析与实例匹配
        4.2.2 基于子图结构的实体及关系聚类
    4.3 结合知识图谱和POI的综述文档生成
        4.3.1 科研综述文档模板调研与设计
        4.3.2 知识图谱与POI的匹配与协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综述生成验证
    5.1 科研综述生成体系架构设计
    5.2 专题科研知识图谱构建
        5.2.1 多来源专题及文献语料的遴选与加工
        5.2.2 机器学习专题科研知识图谱的构建
        5.2.3 机器学习专题科研知识图谱管理与查询
    5.3 科研综述生成实现
        5.3.1 专题知识及文献聚类
        5.3.2 重要文献发展脉络
        5.3.3 热点主题演化分析
        5.3.4 综述文档预览与下载
    5.4 与现有综述方法的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4)互联网平台企业混合合并的反垄断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经营者集中相关概念的厘清
        (二)混合合并及其竞争效果内涵的理清
        (三)互联网平台企业、平台经济的特征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互联网平台企业混合合并:分析的溯源
    一、作为混合合并主体的互联网平台企业
        (一)互联网平台的研究源于双边平台经济学
        (二)互联网平台企业是双边市场的支配核心
        (三)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定性
    二、互联网平台企业混合合并的界定
        (一)识别平台合并类型的界限
        (二)考虑数字经济和双边市场
        (三)关注跨界竞争与生态整合
        (四)考察数据与隐私参数
    三、平台企业混合合并分析的核心难点
        (一)分析破局点:贯穿标准框架与救济适用的限制竞争效果
        (二)分析中难点:集中审查竞争效果分析标准框架需要完善
        (三)分析后难点:精准适用于限制竞争效果的集中救济措施
第二章 互联网平台企业混合合并的竞争效果
    一、互联网平台企业混合合并竞争效果的实务考察
        (一)欧盟委员会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微软/领英合并案
        (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提前终止审查并批准谷歌/Nest实验室公司合并案
        (三)我国美团点评与摩拜单车的合并交易
    二、互联网平台企业混合合并的促进竞争效果:“一站式服务”
    三、互联网平台企业混合合并的限制竞争效果
        (一)协调效应
        (二)单边效应
第三章 互联网平台企业混合合并的控制:现行框架及挑战
    一、欧盟经营者集中控制“严重妨碍有效竞争”标准框架
        (一)“严重妨碍有效竞争”的一般标准
        (二)混合合并的效果分析及考虑因素
        (三)互联网平台领域集中控制规范的补位
    二、美国经营者集中控制“实质性减少竞争”标准框架
        (一)“实质性减少竞争”一般标准
        (二)混合合并的效果分析及考虑因素
        (三)互联网平台领域集中控制规范的缺位
    三、我国经营者集中控制“现实或潜在排除限制竞争效果”标准框架
        (一)“现实或潜在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一般标准
        (二)合并的效果分析及考虑因素
        (三)互联网平台领域集中控制规范的建立
    四、现行集中控制标准框架面临挑战
        (一)双边平台对市场结构及市场力量考量的挑战
        (二)数据产品群对市场行为限制竞争效果分析的挑战
第四章 我国互联网平台企业混合合并控制:框架逻辑的调整
    一、市场结构分析框架
        (一)市场结构权重的回归
        (二)多个市场与多边市场的界定
        (三)相关市场上市场力量的考虑因素
    二、市场行为分析框架
        (一)协调效应分析的考虑因素
        (二)单边效应分析的考虑因素
第五章 我国互联网平台企业混合合并审查后的控制思路
    一、集中救济措施的精准适用
        (一)平台经济产业政策的克制
        (二)结构性救济权重的回归
        (三)行为性救济的综合运用
    二、追踪复查制度的建立与衔接
        (一)必要性分析:考量合并后限制竞争效果的追踪复查制度
        (二)可行性分析:与滥用行为、垄断协议监管接轨的制度建构
        (三)“再接轨”:与追踪复查制度相衔接的数据隐私监管合作
结论
参考文献

(5)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规则及适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空间提出新的挑战
二、网络空间的主权与安全问题
三、规范网络空间的国际规则
四、国际社会和非政府机构弥补国际规则的短缺
五、网络空间治理前瞻

(6)工业水处理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内容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工业水处理T企业运营环境分析
    2.1 工业水处理行业简介
    2.2 T企业概况
        2.2.1 公司简介
        2.2.2 人员与组织结构
        2.2.3 产品与解决方案
    2.3 T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
        2.3.1 政策环境分析
        2.3.2 T企业技术地位分析
        2.3.3 T企业客户特点分析
        2.3.4 T企业竞争对手分析
    2.4 分析结论
第3章 工业水处理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现状
        3.1.1 客户管理区域化
        3.1.2 岗位工作职责与业务合作流程
        3.1.3 现有的客户关系管理工具
    3.2 客户关系问卷调查及员工访谈
        3.2.1 调研过程
        3.2.2 数据分析
    3.3 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3.1 客户关系管理战略及策略缺位
        3.3.2 缺乏健全、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运作模式
        3.3.3 客户细分管理不完善,个性化服务创新滞后
        3.3.4 信息系统利用与客户关系管理不够匹配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工业水处理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优化方案
    4.1 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的营销理念
        4.1.1 为客户提供价值销售,提高不可替代性
        4.1.2 加强销售人员主动管理客户的能力
        4.1.3 对销售人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
    4.2 建设具有个性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4.2.1 扩充技术服务人员的工作职责
        4.2.2 搭建部门合作制度,全面掌控客户状态
        4.2.3 建立客户满意度调研制度
    4.3 有效细分客户市场,重点客户专项管理
        4.3.1 识别客户,对客户进行细分
        4.3.2 服务创新,重点客户专项管理
        4.3.3 提出客户忠诚计划
    4.4 构建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体系
        4.4.1 eCRM介绍
        4.4.2 eCRM的作用
        4.4.3 实施eCRM的步骤与阶段
第5章 工业水处理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实施保障和步骤
    5.1 实施保障
        5.1.1 企业文化保障
        5.1.2 eCRM的实施保障
        5.1.3 财务保障
    5.2 实施步骤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员工调查问卷
附录2 :员工访谈提纲
索引

(7)警惕数据垄断:数据驱动型经营者集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数据驱动型经营者集中
    1.数据驱动型企业
    2.数据驱动型企业的竞争
    3.数据驱动型经营者集中需警惕数据的垄断
三、数据驱动型经营者集中审查面临的挑战
    1.数据驱动型经营者集中审查缺乏前瞻性
    2.传统相关市场界定理论失灵
    3.申报标准滞后
四、完善数据驱动型经营者集中审查的建议
    1.分析竞争效果时,需重视经济效益和消费者福利原则
    2.完善大数据的相关市场界定
    3.大数据必要设施原则的适用
    4.申报门槛标准需多元化
    5.善用附加条件批准的效果
五、结语

(8)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联网产业已是发展现代经济体系重要生力军
        1.1.2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凸显
        1.1.3 产业安全理论研究滞后于互联网产业发展实践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产业保护论
        2.1.2 产业控制论
        2.1.3 产业国际竞争论
        2.1.4 产业安全理论
    2.2 产业安全的分类与评价体系
        2.2.1 产业安全的分类
        2.2.2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2.3 互联网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2.3.1 网络经济和网络产业
        2.3.2 互联网产业
        2.3.3 互联网安全和互联网产业安全
    2.4 文献评述
    2.5 本章小结
3 互联网产业安全理论
    3.1 互联网产业相关概念
        3.1.1 互联网产业概念界定
        3.1.2 互联网产业经济特征
    3.2 对产业安全的再思考
        3.2.1 产业安全观的形成及演变
        3.2.2 互联网安全观的形成
    3.3 互联网产业安全界定
        3.3.1 互联网产业安全概念提出
        3.3.2 互联网产业安全特点
        3.3.3 互联网产业安全类型
    3.4 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范式
        3.4.1 互联网产业安全形成的系统论分析
        3.4.2 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范式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现状分析
    4.1 产业发展环境现状
        4.1.1 垄断性市场结构影响可持续发展
        4.1.2 市场绩效总体呈下降趋势
        4.1.3 管理主体分散
        4.1.4 资源供给不足
        4.1.5 非均衡布局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
    4.2 产业竞争力现状
        4.2.1 缺乏配套区域专业化水平低
        4.2.2 区域产业同构化
        4.2.3 市场换技术政策失效
    4.3 产业控制力现状
        4.3.1 企业融资依赖外国资本
        4.3.2 关键技术依赖国外转移
        4.3.3 利用外资政策偏差
    4.4 网络安全现状
        4.4.1 免费定价方式影响产品策略趋向恶意
        4.4.2 模仿抄袭促生不公平竞争行为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5.1 产业安全影响因素一般性分析
        5.1.1 基于外部和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5.1.2 基于产业经济学框架的影响因素分析
    5.2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5.2.1 对既有研究的再思考
        5.2.2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5.2.3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模型
    5.3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关联性分析
        5.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3.2 模型设定与数据
        5.3.3 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
    6.1 评价方法及步骤
        6.1.1 评价方法
        6.1.2 评价步骤
    6.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6.2.1 指标设计思路
        6.2.2 指标体系建立
    6.3 数据、权重及结果分析
        6.3.1 数据说明
        6.3.2 指标权重设置及计算方法
        6.3.3 计算结果
        6.3.4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互联网产业安全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7.1 维护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国外经验
        7.1.1 以技术竞争优势促进产业安全的美国经验
        7.1.2 强化网络安全促进产业安全的英国经验
        7.1.3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安全的德国经验
        7.1.4 增强产业控制力促进产业安全的日本经验
    7.2 对我国维护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启示
        7.2.1 建立保护互联网产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7.2.2 完善互联网监管机制强化网络安全
        7.2.3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
    7.3 本章小结
8 提升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8.1 改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
        8.1.1 优化管理体制
        8.1.2 完善支持互联网业发展的资本市场
        8.1.3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8.1.4 坚持数字化战略扩大基础建设
    8.2 提升互联网产业竞争力
        8.2.1 建立并完善互联网产业创新体系
        8.2.2 提高互联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8.2.3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8.3 强化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8.3.1 建立并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
        8.3.2 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要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界定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特点总结
    第二节 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理论基础
        一、作为“投资”的知识产权具有特殊性
        二、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依据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
        一、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
        二、基于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实证考量
    第四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主要环节的法律问题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三、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
第二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
    第一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独特性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内涵界定
        二、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特征
    第二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解决的法律问题
        一、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
        二、识别目标方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
        三、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
        四、识别目标方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
        五、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
    第三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法律责任认定分析
        一、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责任
        二、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
        三、管理层违反相关义务的法律责任
        四、律师等中介机构的违约或侵权责任
第三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第一节 并购中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界定
        一、知识产权价值来源分析
        二、并购中的知识产权评估特点
    第二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需求
        一、价值评估的战略需求
        二、价值评估的交易需求
        三、价值评估的税收需求
        四、价值评估的融资需求
        五、价值评估的诉讼需求
    第三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及选择
        一、市场评估方法
        二、成本评估方法
        三、收益评估方法
        四、并购中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第四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依据
        一、专利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二、商标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三、着作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四、商业秘密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第四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垄断行为辨析
        一、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滥用界定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一般垄断行为分析
    第二节 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理论基础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关系之辩
        二、禁止权利滥用理论
        三、相对利益平衡理论
    第三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实践分析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内实践评析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际实践评析
第五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
    第一节 知识产权层面的国家安全界定
        一、基于专利权的科技安全
        二、基于着作权的文化安全
        三、基于商标权的产业安全
    第二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实践的思考
        一、美国为代表的并购中新兴技术国家安全审查
        二、加拿大为代表的并购中国家文化产业安全审查
        三、中国为代表的并购中品牌依存度产业安全审查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某公司多项目协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项目管理系统
    1.3 课题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论文的工作与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2.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2.2 核心功能需求分析
    2.3 系统功能用例分析
    2.4 业务流程分析
    2.5 其他需求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设计原则
    3.2 系统应用架构设计
    3.3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3.4 系统功能总体设计
    3.5 系统部署架构设计
    3.6 系统数据库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开发与实现
    4.1 系统开发环境
    4.2 系统模块开发与实现
        4.2.1 综合看板模块
        4.2.2 项目信息管理模块
        4.2.3 科研计划管理模块
        4.2.4 经费管理模块
        4.2.5 合同管理模块
        4.2.6 质量管理模块
        4.2.7 风险管理模块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测试环境配置
    5.2 测试方案概述
    5.3 测试内容与结果分析
        5.3.1 数据完整性测试
        5.3.2 功能测试
        5.3.3 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Microsoft微软电子商务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以《信息技术专业英语》教材为例[D]. 王莎.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数字平台企业市场垄断的潜在风险及防范[D]. 赵元元.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1)
  • [3]基于知识图谱的科研综述生成研究[D]. 李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4]互联网平台企业混合合并的反垄断法分析[D]. 姚舜禹. 中国政法大学, 2021(09)
  • [5]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规则及适用[J]. 王贵国. 中国法律评论, 2021(02)
  • [6]工业水处理T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研究[D]. 唐丽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7]警惕数据垄断:数据驱动型经营者集中研究[J]. 傅晓. 中国软科学, 2021(01)
  • [8]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D]. 郭轶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9]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 胡宏雁. 吉林大学, 2020(03)
  • [10]某公司多项目协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蒙莉.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微软微软电子商务战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