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假单胞菌的RAPD分析

炭疽假单胞菌的RAPD分析

一、果树胶孢炭疽菌的RAPD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新,王敏,傅茂润,王贵芳,相昆,刘庆忠,焦文晓,张美勇,许海峰[1](2021)在《核桃炭疽病发生相关的酚类物质代谢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鉴定胶孢炭疽菌侵染核桃青皮后酚类物质种类以及变化规律,筛选潜在抗炭疽病有效成分,为探究核桃抵抗炭疽病发生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香玲’和‘泰勒’2个品种核桃为试材,对其青皮体外接种胶孢炭疽菌,通过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侵染后核桃青皮中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变化。【结果】随着胶孢炭疽菌侵染天数增加,‘香玲’青皮病斑逐渐增大,在第6天发生明显变化,而‘泰勒’青皮病斑基本不变。‘香玲’和‘泰勒’青皮中酚类物质总量基本一致,划分为9大类,其中以原花青素/花青素、苯甲酸及其衍生物、黄酮醇和苯丙素类为主。‘香玲’中苯甲酸类最多,占60%以上,主要以没食子酸、丁香酸、鞣花酸和香草酸等为主;‘泰勒’中黄酮醇类最多,接近30%,主要以金丝桃苷、槲皮苷、扁蓄苷和杨梅苷等为主。炭疽菌侵染第6天,与‘香玲’相比,‘泰勒’青皮差异代谢物为60个,上调差异代谢物有52个,下调为8个,其中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香豆酸、原花青素B1/2/3、根皮苷、丁香酸、鞣花酸和阿魏酸等差异显着。分析炭疽菌侵染4~6天‘香玲’和‘泰勒’青皮差异代谢物发现,咖啡酸、柚皮素、(S)-圣草酚、扁蓄苷、槲皮苷和没食子酸6种物质出现明显变化,这可能与青皮病斑出现明显变化有关联。【结论】鉴定抗炭疽病品种‘泰勒’和感病品种‘香玲’130种酚类物质,代谢组学分析炭疽菌侵染后物质动态变化,筛选到原花青素B1/2/3、咖啡酸、柚皮素、(S)-圣草酚、扁蓄苷、槲皮苷和没食子酸等潜在抗炭疽病有效成分,可为后期开发炭疽病相关天然药物,探究炭疽病发生机制提供参考。

高杨杨[2](2021)在《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对炭疽病菌的毒力差异机制》文中认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作为世界第三大类杀菌剂,以其结构新颖、高活性、抑菌谱广等特点吸引了全球各大公司及科研单位的广泛关注。该类杀菌剂初期品种少抑菌谱较窄主要防治担子菌引起的病害,以第三代SDHI类杀菌剂啶酰菌胺为转折点后期开发的品种均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新的SDHI类杀菌剂对不同种类甚至同一种类不同种间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差异大,原因及规律尚不明确,而进一步明晰该类药剂活性分子结构群与靶标群的作用模式可为广谱高效新药剂的研发指明方向。因此,围绕上述问题,比较了6种典型SDHI类杀菌剂的抑菌谱及田间防治炭疽病效果,系统评估了SDHI类杀菌剂与SDHA/B/C/D亚基的结合模式,探究了药剂与SDHB/C/D亚基结合偏好性,分析SDHI类药剂对病原菌菌体的膜渗透性能,从靶标和非靶标两方面系统阐述SDHI类杀菌剂的抑菌活性差异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DHI类杀菌剂抑菌谱差异大室内毒力结果发现6种典型SDHI类药剂对19种病原真菌表现生物选择活性。仅苯并烯氟菌唑对不同炭疽菌表现优异的抑制活性EC50<1.27 mg/L,吡唑萘菌胺和氟唑菌酰胺仅对炭疽菌的菌丝生长表现中等的抑制活性EC50<20.71 mg/L、对其他生长阶段EC50>500 mg/L,而炭疽菌对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表现天然不敏感,各生长阶段EC50>500 mg/L。离体活体试验和田间试验中苯并烯氟菌唑和吡唑萘菌胺180 g a.i./ha具有较高的潜力防治田间作物炭疽病。SDHI类杀菌剂中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对稻梨孢菌、贝格伦葡萄座腔菌和镰孢菌抑制活性低甚至无抑制活性,该敏感性结果与炭疽菌反应一致。SDHI类杀菌剂对灰葡萄孢菌、核盘菌、多主棒孢霉、黄褐孢霉菌、美澳型核果褐腐菌、菊池链格孢等病原真菌各生长阶段抑制活性均较高EC50<7.79 mg/L。其中吡唑酰胺类药剂的抑菌活性高于吡啶酰胺类和吡啶乙基苯甲酰胺类药剂。2.SDHI类杀菌剂对病原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与其抑菌活性呈正相关SDHI类杀菌剂中苯并烯氟菌唑对胶孢炭疽菌呼吸速率、线粒体活力、ATP含量和膜电位抑制作用最强。炭疽菌呼吸速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经高浓度处理后,苯并烯氟菌唑可显着抑制炭疽菌的呼吸速率且随着时间延长抑制率逐渐升高,其次吡唑萘菌胺和氟唑菌酰胺对炭疽菌呼吸速率的抑制活性略低于苯并烯氟菌唑,氟唑菌酰羟胺、啶酰菌胺和氟吡菌酰胺对炭疽菌呼吸速率影响较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6种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线粒体活力的抑制作用逐渐提高,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胺、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啶酰菌胺处理12 h时,线粒体活力比空白对照组分别降低49.95%-57.84%、55.58%-61.53%、48.07%-60.91%、38.41%-8.38%、50.76%-52.47%和49.15%-57.71%。而药剂处理对炭疽菌菌体内ATP含量变化没有明显的时间效应,但与其他药剂相比,苯并烯氟菌唑仍能够显着降低菌体ATP的水平。药剂处理6 h后,胶孢炭疽菌膜电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苯并烯氟菌唑对膜电位的影响程度最大,Q3区细胞所占比例为88.5%,其次氟唑菌酰胺比例为70.7%,吡唑萘菌胺处理后,Q3区细胞所占比例为60.6%。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对胶孢炭疽菌线粒体膜电位损伤较小,Q3区细胞比例为38.5%和20.3%。另外,6种SDHI类杀菌剂均可显着影响灰葡萄孢菌的线粒体功能,这与其对灰葡萄孢菌优异的抑制活性有关。3.SDHI类杀菌剂对不同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活性呈现多样性镰孢菌、稻梨孢菌与不同炭疽菌种SDHB/C/D亚基氨基酸序列亲缘关系近、保守性强在遗传进化中聚为一簇,且在结合腔区域内及非结合腔内存在一些比较保守的氨基酸位点:SDHB-113Q/G、185S、254T、256A;SDHC-69E/G、94F、148Y/F、162W;SDHD-89D、99I、127T/M、137V、142Y、170S,卵菌与植物遗传进化关系近聚为一簇,线虫、果蝇与哺乳动物聚为一簇,聚类分析的结果与病原菌对SDHI类药剂的敏感性反应一致。靶基因表达量是检测药剂能否激发靶标受体而对病原菌发挥抑制作用的关键指标。SDHI类杀菌剂处理并不会引起SDHA亚基基因表达量变化,随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和氟唑菌酰胺处理时间的延长,炭疽菌SDHB/C/D亚基基因表达量显着升高;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处理后,灰葡萄孢菌SDHB/C/D亚基基因表达量显着升高,而炭疽菌SDHB/C/D亚基基因表达量并未发生显着变化,证明抑菌活性低的药剂可能与病原菌靶标蛋白结合力弱或进入菌体的量少而未能激发靶标基因的表达。SDHI类杀菌剂对炭疽菌活体酶活和离体酶活抑制作用呈现不同的规律。活体酶活试验中SDHI类杀菌剂对炭疽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活性与室内毒力结果一致。而离体酶活试验中SDHI类杀菌剂对炭疽菌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苯并烯氟菌唑对酶活性抑制作用最强IC50值为0.16μM,其次氟唑菌酰胺IC50值为0.49μM,吡唑萘菌胺对酶的抑制活性略低于苯并烯氟菌唑和氟唑菌酰胺,IC50值为1.21μM,而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对酶的抑制活性较低,IC50值分别为31.31、22.45和16.35μM。由氟唑菌酰胺对酶活性的强抑制作用,推断除靶标因素参与SDHI类杀菌剂抑菌活性差异外,可能还存在其他途径。4.胶孢炭疽菌SDHA/B/C/D亚基的异源表达体系构建以p ET28A为载体成功构建p ET28A-SDHA、p ET28A-SDHB、p ET28A-SDHD和p ET28A-SDHC质粒并转入ROSETTA2表达菌株,测序成功后在适宜条件下诱导蛋白表达,其中炭疽菌SDHA/B/D亚基均在上清中高表达,而SDHC亚基通过尝试BL21、C43测序正确的菌株诱导蛋白表达,也未发现蛋白表达的条带;后续又将SDHA/B/C/D亚基基因同时构建至p ET28A,筛选测序正确的p ET28A-SDHA/B/C/D-ROSETTA2菌株诱导蛋白表达,也未发现SDHC亚基的目标条带;SDHC亚基存在3个跨膜蛋白,我们又尝试将跨膜区分开表达1+2、2+3并在载体上添加促溶标签MBP,最终获得可稳定表达SDHC亚基跨膜区2+3的菌株,通过Ni+柱亲和层析柱法获得高纯度的炭疽菌SDHA/B/C/D亚基。但进行MST试验时置换溶液过A柱后,SDHA/B/C/D亚基均出现不同程度沉淀,因此MST试验不能用于测定SDHI类杀菌剂与SDHA/B/C/D亚基的结合力。后续我们会尝试其他蛋白表达体系对SDHA/B/C/D亚基进行表达或利用DTNB-SH等方法测定SDHI类杀菌剂与胶孢炭疽菌SDHA/B/C/D亚基的结合力。5.SDHI类杀菌剂对Cg SDHB亚基结合偏好性在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中敲除SDHB亚基基因后会导致其对苯并烯氟菌唑的敏感性显着降低,EC50为31.99 mg/L,而对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胺、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的敏感性未发生明显变化,EC50值分别为5.61、8.06、>500、>500和>500 mg/L。Cg SDHB亚基基因回复菌株对6种SDHI类杀菌剂的敏感性与野生型菌株无显着性差异。表明不同结构药剂对Cg SDHB亚基存在结合偏好性引起蛋白-药剂结合模式的特异性,是否与Cg SDHB亚基结合是SDHI类杀菌剂抑菌活性差异的原因之一。经过验证超过300个Cg SDHC/D亚基基因敲除转化子,均未发现正确的转化子,确定Cg SDHC/D亚基基因为敲除后易致死基因。表型方面,与野生型相比,Cg SDHB亚基基因敲除突变体生长速率明显降低,且菌丝末端尖端分支增加、菌丝间隔膜发育不全,分生孢子产量和萌发率显着降低,另外Cg SDHB亚基基因敲除突变体对渗透胁迫和氧化应激以及细胞壁干扰剂的抗性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6.SDHI类杀菌剂与Cg SDHB/C/D亚基结合模式不同6种SDHI类杀菌剂与胶孢炭疽菌琥珀酸脱氢酶结合力存在多样性。其中苯并烯氟菌唑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能力最强,结合能为-18.22 kcal/mol,其次为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胺、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和啶酰菌胺,结合能分别为-16.80、-14.40、-10.07、-6.32和-5.61 kcal/mol。静电作用能、范德华作用能和非极性溶剂化作用能有助于药剂与琥珀酸脱氢酶的结合,范德华作用能贡献值最大,而极性作用能不利于药剂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动力学结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苯并烯氟菌唑与炭疽菌SDHB/C/D亚基形成的结合构象最稳定,可与结合腔内的关键活性位点作用产生氢键和疏水作用力。自由能分解方法显示SDHI类杀菌剂与残基(B-200P、B-204W、C-76S、C-77I、D-135Y)的结合差异驱动SDHI类杀菌剂对炭疽菌的选择活性,后续我们将通过氨基酸定点突变的方法验证哪个氨基酸残基对选择活性起决定作用。7.苯并烯氟菌唑具有优异的膜渗透性能药剂膜渗透性能是药剂发挥抑菌活性的关键因素。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菌体的渗透率表现差异,对胶孢炭疽菌菌体的渗透率为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羟胺>啶酰菌胺>氟吡菌酰胺>氟唑菌酰胺,除吡唑萘菌胺(渗透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外,其他5种药剂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药剂的渗透率逐渐提高。对灰葡萄孢菌菌体渗透率,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羟胺>氟唑菌酰胺>啶酰菌胺>氟吡菌酰胺。对药剂在不同时间段内菌体渗透量的动力学模拟,发现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的渗透速率规律一致,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渗透速率逐渐降低,不同药剂高浓度处理的渗透速率高于低浓度处理。

姜秋[3](2020)在《苹果炭疽病鉴定和化学药剂筛选及MIR390抗病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炭疽病是危害苹果比较严重的真菌类病害之一,在我国各个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导致果园的大量减产。对沈阳市周边地区康平县、辽中区、法库县、新民市、浑南区、沈北新区、农大,共12个果园进行走访调查,了解了苹果炭疽病的发病情况,发现辽中地区相对较重,康平地区相对较轻。收集了病原菌菌株,从获得的78个病样中分离鉴定出45个独立炭疽菌株,并对不同类型的菌株进行分类和致病力的测定,筛选出致病力最强的菌株SL2-3;通过对14种常用药剂的室内抑菌试验发现咪鲜胺(使百客)效果相对较好。另外前期研究发现,‘寒富’苹果同源四倍体较‘寒富’苹果具有更强的炭疽病抗性;通过二者的小RNA组测序分析发现抗病的四倍体中MIR390明显上调表达。本研究首次在‘寒富’苹果中克隆MIR390前体序列。构建了过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4个过表达MIR390的苹果转基因株系。病原接种处理后发现,苹果MIR390过表达转基因植株相对于野生型植株具有更强的炭疽病抗性。

郭艳春[4](2020)在《黄麻炭疽菌代表性菌株分离鉴定及应用核心种质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黄麻,为锦葵科(Malvaceae)黄麻属(Corchorus)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韧皮部纤维作物之一。炭疽病会严重影响黄麻纤维的产量和品质,明确炭疽病病原菌致病力并构建一批优异的应用核心种质是促进黄麻遗传育种、挖掘优异基因和提高生产利用的必要途径。本研究对中国黄麻主产区采集得到的黄麻炭疽病病原菌样本进行分离鉴定和致病力测定;对黄麻抗病种质资源进行了抗性评价,并构建了一批黄麻应用核心种质;最后通过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构建了黄麻应用核心种质的DNA分子身份证。主要结果如下:1.在实验室前期分离鉴定我国黄麻主产区炭疽病病原菌92个菌株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离纯化,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从中选取11个代表性病原菌菌株,对r DNA-ITS和LSU区域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系统进化树显示,菌株ZZ4、GX19等10个菌株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菌株CS3为黑线炭疽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中国黄麻主产区近年炭疽病发生的病原菌类型主要有胶孢炭疽菌和黑线炭疽菌。2.为了明确这11个代表性炭疽病病原菌的致病力,以福黄麻3号和福农5号为材料,分别在福州市和三明市两地进行人工接种的致病力测定。根据病斑大小,可将炭疽菌11个代表性菌株的致病力划分为强、中、弱3个类型。其中,菌株GX19的致病力较强,在福州地区病斑大小分别为11.70±2.79 mm、16.40±5.82 mm,在三明地区病斑大小分别为13.00±1.56 mm、13.40±2.32 mm。而黑线炭疽菌菌株CS3在福州和三明两地的病斑较小,说明胶孢炭疽菌和黑线炭疽菌间致病力也存在差异,黑线炭疽菌的致病力可能比胶孢炭疽菌弱。3.利用强致病力菌株GX19对300份黄麻种质资源进行抗性鉴定,可划分为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6个类型。其中爱店野生种、巴麻72-1、广巴矮等40份种质表现为高抗,占总数的13.33%。在300份黄麻种质资源的2016-2018年农艺性状统计基础上,结合2019年对农艺性状进一步鉴定和抗性种质的筛选,本研究筛选出纤维产量高、纤维品质好、抗逆、生育期适宜、适宜机械化等优异的应用核心种质,加上4份骨干亲本,按特性可分为16个应用型,剔除不同组内同一种质,共58份品种。构建的黄麻应用核心种质可促进黄麻遗传育种和挖掘优异基因。4.为了便于黄麻应用核心种质的鉴定、保护和智能化管理,本研究采用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分析了12对荧光核心引物的多态性,共检测出140个多态性位点。将毛细管电泳得到的分子量数据以数字+英文字母方式编码,选取12对荧光核心引物的组合,成功构建出58份应用核心种质的字符串、条形码和二维码等三种形式的DNA分子身份证。以上结果可为促进黄麻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快速分子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刘灿[5](2020)在《无花果炭疽菌致病性与品种抗病性的分析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无花果炭疽病是无花果生长期和贮藏期的重要病害之一,由于该病害危害叶片和果实,常使大量果实腐烂,严重影响了无花果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以感病程度不同的无花果品种(系)为材料,进行无花果品种对炭疽病菌的抗性评价,明确品种感抗病性差异,筛选无花果抗炭疽病品种,探究生理生化抗性因子,进行品种间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初步分析无花果抗炭疽病机理。同时,釆集无花果炭疽病菌株,测定炭疽病菌株的致病力,明确致病力分化的差异,分析炭疽菌株间的致病机制。为进一步探讨无花果与炭疽菌间的互作机理,田间防治无花果炭疽病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无花果炭疽菌的致病力分析对11个炭疽菌株(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在感病品种108B上进行叶片及果实离体接种测定,结果表明,在叶片上的致病力分为强、中和弱3种类型,其中K7菌株为强致病类型,Y9、A2、Y2、C、I和H等5个菌株为中等致病类型,A5、Y10、M5和M1等4个菌株为弱致病类型;在果实上的致病力分为强、中、弱和无致病力4种类型,其中H4菌株为强致病力类型,A2、Y2和Y9等3个菌株为中等致病类型,C、I和M1等3个菌株为弱致病力类型,A5、M5、Y和K7等4个菌株为无致病类型。其中Y2、Y和Y10为果实上分离得到,K7、M1、M5、I和C为叶片上分离所得,H4、A2和A5为叶柄上分离所得。致病力与病原菌来源的无花果病样部位较符合。2致病力强弱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测定了K7和A5两株胶孢炭疽菌的菌丝生长速率、不同条件下分生孢子的萌发率以及附着胞的生成率。结果表明,强致病力菌株K7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生成率均显着高于弱致病力菌株A5。28℃下K7菌丝生长速率为1.11mm/d;K7在固体PDA培养基下产孢量为2×106个/m L,在液体PDA培养基下产孢为2.3×106个/m L;培养24h时K7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 H为6,萌发率达93.89%;K7附着胞生成最适p H为3,生成率达57.07%;K7的最适萌发温度为30℃,萌发率可达93.48%;K7附着胞生成最适温度为30℃,生成率达58.12%;在24h光照条件下K7的分生孢子萌发率较高,达98.43%;在24h光照下K7附着胞生产率达46.77%;相对湿度97%下K7菌的最适萌发率为97.46%;相对湿度为92%条件下附着胞生成率达83.75%。28℃下A5炭疽菌平均生长速度为0.94mm/d;仅在液体PDA培养基下产孢为1.1×106个/m L;A5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 H为3,萌发率达89.13%;A5附着胞生成最适p H为5,生成率达11%;A5的最适萌发温度为30℃,萌发率达77.53%;A5附着胞生成最适温度为30℃,生成率为20.66%;在12h光暗交替下A5附着胞生成率达13.64%;A5菌在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最适萌发率达77.32%;A5在相对湿度为100%条件下生成率达12.47%。3致病力差异菌株的CWDEs活性比较分析比较了K7和A5在纯培养下和接种于不同品种上CWDEs酶活性差异,结果表明,纯培养下产酶诱导时,K7均能产生PG、PMG和CX三种酶,而A5只产出PG和PMG;接种于不同品种后酶活性差异显着,同一品种内K7中CX活性远高于A5;A5侵染不同品种后,感病品种内PG和CX活性均高于抗病品种;K7侵染不同品种后,感病品种PMG和CX活性均高于抗病品种,侧面反应出与炭疽菌的致病力呈正相关。4品种抗病性分析参照炭疽病田间病情分级标准,分别采用田间抗性实际调查和室内接种鉴定两种鉴定方法进行品种抗病性分析。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表明,金奥芬和108B对炭疽病表现感病;青皮表现中感;玛斯义淘芬、121E、波姬红和110C表现抗病。选取强致病力菌株K7对这7个无花果品种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108B为高度感病品种;青皮属于中度感病品种;玛斯义淘芬、金奥芬、121E、波姬红和110C为抗病性品种,两种鉴定结果基本一致。5品种防御酶活性比较分析通过接种不同品种,测定了POD、PPO、SOD和PAL4个植物基础防御酶活性。结果表明,在接菌初期品种间酶活力的差异以及相同品种间接种和未接种的明显差异,无花果抗病品种叶片中的PAL和PPO活性峰值时间早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对病原菌侵染后做出反应较慢;抗病品种内SOD活性增幅显着高于感病品种;接菌后,波姬红和108B叶片中P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感病品种的POD活动峰值早于抗病品种。6无花果品种的SSR分析及其与抗炭疽病的关系用Khadar等报道的8对来自无花果基因组的SSR引物,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7个不同无花果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及其与抗病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品种之间亲缘关系存在差异。金奥芬和110C聚为一类;青皮和108B为一类,说明两两之间亲缘关系较强。结合以上田间调查和室内接种鉴定品种抗性关系的结果,青皮和108B为中感病以上品种;玛斯依淘芬、121E、波姬红、金奥芬和110C为抗病性品种。玛斯依淘芬、金奥芬、121E和波姬红品种都有一条550bp DNA片段,而青皮、110C和108B品种中没有该条带。可能品种抗性与550bp DNA片段有关。

王润菡[6](2016)在《采后芒果炭疽病拮抗酵母菌增效剂的筛选及处理效果研究》文中提出芒果是深受全世界消费者喜爱的热带水果。采后芒果炭疽病主要是由半知菌亚门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引起的,是芒果采后贮藏运输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芒果的感官品质和经济价值,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在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方面主要是依赖化学杀菌剂,但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当今公众所关注的问题之一。生物防治是果蔬病害防治的发展方向,利用拮抗微生物来防治果蔬病害一直是研究热点,符合绿色、环保可持续性的国家发展战略,其中拮抗酵母菌更受研究者青睐,因为拮抗酵母具有生防效果好,抗逆性强,营养需求低、投资成本少;一般不产生毒素,不会对人体健康及自然环境造成危害;遗传学和遗传转化系统研究的比较清楚,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提高生防效果。目前,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芒果炭疽病国内外都有报道,但拮抗酵母菌防治效力与化学杀菌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大部分拮抗酵母菌的使用处于研究分析阶段。为了实现拮抗酵母菌的商业化应用,需要加强分离和筛选更有效抑制采后芒果炭疽菌的酵母菌,同时如何提高拮抗酵母菌的生防效力是其能投入商业化生产使用的关键。本文旨在筛选出能有效防治芒果炭疽病的拮抗酵母菌;筛选出环保安全的化学增效剂提高拮抗酵母菌的生防效力;研究其对芒果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对采后芒果贮藏期品质和病程相关酶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从海南昌江芒果园果树根际土壤中分离出71株酵母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胶孢炭疽菌拮抗作用最明显的酵母菌为LW,其抑菌带宽为12.25 mm。活体防效试验表明,经1×108 cfu/mL浓度的LW菌悬液处理的芒果果实(红玉品种)炭疽病病斑直径仅为11.67 mm,显着低于对照组的29.63 mm,拮抗效果明显。通过菌落和菌体形态及2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确定LW为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2)试验不同浓度的美极梅奇酵母对芒果炭疽病的自然发病的抑制作用,在25 ℃下,1×108cfu/mL浓度处理芒果,20d后果实炭疽病病情指数仅为9.2;同浓度在15 ℃下,处理24 d后果实炭疽病病情指数仅为9.87,均明显低于其他浓度和对照组。(3)从绿色安全环保的化学试剂中筛选对美极梅奇酵母拮抗胶孢炭疽菌有增效作用的物质,采用平板对峙发筛选出CMC-Na、MeJA、SA组合(AEB),NaCl、MeJA、SA组合(FEB)和CaCl2、MeJA、SA组合(HEB),增效明显,其抑菌带宽分别为14.72 mm、14.67 mm 和 15.15 mm。(4)活体防效试验中,经增效剂AEB与1× 108cfu/mL的美极梅奇酵母菌悬液处理的芒果,其病斑直径为9.13mm,低于CK和其他各组。且在25 ℃下,20d后经经该处理的芒果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仅为4.12;在15 ℃下,24d后经该处理的芒果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仅为5.74,显着低于其他各组。故选取CMC-Na、SA和MeJA三种复合配制来作为拮抗酵母菌的增效剂。(5)研究 AEB 菌悬液的应用效果,AEB1(0.03%CMC-Na、20μg/mLSA、10μmol/LMeJA、浓度为1× 108 cfu/mL的酵母菌悬液)对抑制芒果自然发病效果最好,并且更好地维持了果实的品质,延缓成熟衰老。同时,AEB1处理对提高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均十分显着。

黄金凤[7](2012)在《野生草莓种质资源对胶孢炭疽菌的抗性研究》文中指出通过从田间感染炭疽病的草莓组织获得分离物,对其进行培养与纯化,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同时利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该病原菌rDNA的ITS序列进行PCR扩增,经聚类分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一致,即分离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采取整株接种、离体叶片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等三种方法研究了12份草莓种质资源对炭疽病的抗性。整株接种法鉴定的结果是:10-02、10-03、10-18、10-26、10-42、10-43等6份材料对炭疽病变现为中抗,占供试材料的50%;10-01、10-04、10-19、10-41等4份材料表现为感病,占供试材料的33.33%;10-20、10-22等2份为高感,占供试材料的]6.67%。离体叶片鉴定结果与整株鉴定结果较接近,其中10-22叶片接种与整株鉴定结果不同,表现为感病。田间自然调查的结果与前两种调查结果差别较大,供试的野生草莓整体上对炭疽病有良好的抗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调查方法呈正相关。通过变异系数分析表明,整株接种法能更好的鉴定出不同种质资源抗病性差异,建议以整株接种法作为草莓对炭疽病抗性鉴定的标准。未接种胶胞炭疽菌时抗病材料POD活性均大于感病种质,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不同抗性草莓种质接种胶孢炭疽菌后POD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抗病种质酶活性的峰值均高于感病种质。未接种胶孢炭疽菌时CAT活性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抗病材料CAT活性均稍大于感病材料,但4份材料差异不显着,接种后抗感材料CAT变化趋势均为先上升,后下降,抗性材料的CAT在3d达到峰值,而感病材料在2d达到峰值。不同抗性草莓种质对炭疽病的抗性与POD和CAT的活性可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未接种时草莓种质SOD活性变化无规律,接种胶孢炭疽菌后,不同种质SOD变化趋势不同,其中抗病材料整体上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而感病材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

吕锐玲,付艳苹,谢甲涛,程家森,姜道宏[8](2011)在《武汉梅花炭疽病病菌的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炭疽病是梅花(Prunus mume)栽培中的重要病害,对梅花的栽培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从武汉发病的梅花叶片样品上分离、获得了170个炭疽病菌菌株,它们在形态特征、致病性、分子遗传水平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按菌落形态、色素分泌、拟菌核产生、分生孢子及孢子梗形态和大小等形态特征将梅树炭疽病菌分为7种类型,其中Ⅵ型和Ⅶ型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可以连续产生大量的有性后代。7种类型的菌株只能侵染梅花、樱树、梨树、苹果、桃树、杏树等蔷薇科园艺植物,并且存在着明显的致病力分化,但不侵染吉祥草、柑桔、大叶黄杨、豇豆、紫荆、高粱等供试的其它科植物。依据致病力可将梅树炭疽病菌分为强、中、弱3类。ITS序列表明它们均属于胶孢炭疽(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其中7种类型36个梅树炭疽病菌菌株的进行了RAPD聚类分析,在55%相似水平上,供试菌株可以分为3组,所聚类群与形态学类型和致病力分化所形成的强、中、弱3类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表明梅花炭疽病菌菌株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尚晶晶[9](2010)在《中国葡萄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种群分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葡萄是我国重要的栽培果树之一。葡萄病害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葡萄炭疽病发病情况日趋严重。本论文对我国北京、山东,河北等7个省市葡萄产区炭疽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采集病样,分离得到135个单孢菌株,对病原菌的种类和致病力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了我国北京、山东,河北、河南等4省市葡萄种植区炭疽病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山东、河北等地,炭疽病普遍发生,严重的葡萄园病果率达到55%。酿酒葡萄发病严重,鲜食葡萄套袋栽培发病很轻,病穗率最高仅为5.5%。2从北京、山东,河北、河南、广西、新疆等7个省市进行病样采集,分离得到葡萄炭疽病菌80株,单孢系135株。通过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形态、大小,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盘等形态特征以及rDNA ITS序列分析,135个菌株均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3根据致病力测定,并结合菌落形态、产孢量、生长速率等生物学特性,发现分离的胶孢炭疽菌在种内存在分化现象。据此,将分离的胶孢炭疽菌划分为三个类型:类型Ⅰ、类型Ⅱ和类型Ⅲ。4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三个类型进行分子标记研究。以三个类型的典型菌株为试验菌株,从64对AFLP随机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6对具有组间多态性位点较多的引物组合。16对引物共扩增出1059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89条,多态性比率为32.41%。说明这三个类型的菌株在分子水平上也存在差异:从三个类型中随机选取20株,对筛选出的AFLP随机引物组合E13/M14进行验证,扩增结果通过离差平方和法聚类分析发现,有17株的AFLP分子标记分组与形态学分组划分相符,一致性达85%。

檀根甲[10](2009)在《采后苹果与炭疽菌的相互作用及病害控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果实采后腐烂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已引起世界范围的极大关注。苹果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是苹果上的主要病害,引致苹果采后腐烂严重。本文从从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以苹果采后炭疽病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农业的无污染防除技术及分子鉴定诊断技术,逐步组建苹果采后炭疽病可持续控制的病害防御体系。分别开展了苹果炭疽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利用离子束生物工程和磁生物工程技术诱变的枯草芽孢杆菌和苹果炭疽菌低毒性菌株防治苹果采后炭疽病的控病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与环境相容好、高效、低毒、使用安全、对仓储苹果无污染,不影响外观和风味的新农药、新剂型和使用技术研究,品种抗病性鉴定及不同苹果品种对炭疽病菌的抗性生理生化机制和苹果炭疽菌致病机制研究,苹果炭疽菌的快速分子鉴定和检测及苹果炭疽病的早期诊断。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苹果炭疽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苹果采后炭疽菌营养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为28℃。菌丝致死温度为40℃5d,分生孢子在40℃下培养11天后,仍具有萌发能力。分生孢子萌发以25℃最佳,芽管伸长以30℃最适。液体培养,30℃时菌丝生长量最大。RH<80%时菌丝不能生长,RH>80%时菌丝生长速率差异不大。分生孢子的萌发对湿度要求严格,仅在自由水和有水膜的情况下萌发。pH为3~11范围内均可营养生长,pH 2~11范围内孢子均可萌发。液体培养条件下,适合营养生长的pH范围为4~9,且在此范围差异不明显。在一定范围内,酸性条件下孢子萌发率较碱性条件下萌发率高。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苹果贮藏过程中炭疽病的发展曲线为不对称S型,用冈珀茨模型(Gompertzmodel)进行曲线拟合,模型拟合度达到极显着水平。2.苹果炭疽菌的分子鉴定和检测结果表明,两株病原菌Cg-1和Cg-2的ITS序列相似性达100%;二者与胶孢炭疽菌的相似性极高,达99.8%;与炭疽菌其它7个种的相似性相对较低,只有83.1%—98.5%;与不同属的镰刀菌相似性最低,为68.9%。因此可以明确苹果炭疽菌应属于胶孢炭疽菌。经序列比对发现,苹果炭疽菌的18S rDNA 3’端比GenBank已登陆的2个胶孢炭疽菌多出一段379 bp的序列,将去除379 bp的苹果炭疽菌rDNA序列与其它胶孢炭疽菌相比,序列相似性高达96.6%。根据这一特有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结果仅能从苹果炭疽菌中扩增出1232 bp的特异性条带。用苹果炭疽菌接种离体苹果,以接种发病的病组织总DNA为模板,利用引物CgF1/ITS4进行PCR扩增,同样可以扩增出1232 bp的特异性条带,而健康苹果组织DNA中未能扩增出任何条带,表明该方法可用于苹果炭疽菌的鉴定和快速检测。3.苹果采后炭疽病的化学防治及控病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丙环唑、苯氧菌酯、扑海因、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抑菌作用较强,代森锰锌抑菌作用较弱。药剂间对孢子萌发率和芽管伸长抑制率差异显着,其中扑海因、氟硅唑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2.6%、48.3%。代森锰锌、丙环唑几乎无抑制孢子萌发的作用,孢子萌发率为99.3%、98.2%。但丙环唑对芽管伸长能较好的抑制。活体试验表明:丙环唑、苯氧菌酯、嘧菌酯防效较好,其中丙环唑的防效达到100%。药剂不同作用方式的试验结果说明:浸果处理明显好于喷雾。混剂以多菌灵+代森锰锌(9∶1,7∶3)抑菌效果为最好,抑制菌丝生长的共毒系数达到692.426、593.020。活体试验表明:混剂以多菌灵+代森锰锌(9∶1、7∶3)防效为最好。4.钙盐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CaCl2、Ca(NO3)2·4H2O和Ca(H2PO4)2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影响。Ca2+浓度为900μg/ml时,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Ca2+浓度高于1000μg/ml时能较好地抑制菌丝生长,Ca2+浓度低于600μg/ml时有促进菌丝生长的趋势。CaCl2、Ca(NO3)2·4H2O和Ca(H2PO4)2不能抑制分生孢子的萌发。钙盐对芽管伸长的抑制作用,当Ca2+浓度大于900μg/ml时Ca(NO3)2·4H2O、CaCl2和Ca(H2PO4)2的抑制率分别为13.10%、45.75%和46.09%;当浓度继续增大时,浓度处理之间的抑制作用差异不显着。当浓度小于600μg/ml时,对芽管的伸长反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苹果采后炭疽病生物防治及控病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低能氮离子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进行注入诱变,通过平板初筛出6株对苹果炭疽病菌有较好抑菌作用的菌株,经苹果果实活体测定从中筛选对苹果炭疽病有较好控病作用的菌株,从接种方式及病害发生的时间看,先接突变菌株的各处理发病时间均晚于先接病菌的处理,明显推迟发病时间,表现出较强的保护作用,低温储藏对病害发生的抑制作用更明显。以先接突变菌株后控病效果较好的菌株按储藏温度的不同分为:室温下的防治效果较好的菌株为BS80-6,14d时的防效为33.28%;低温条件下BS100-1、BS100-6、BS80-6、BS120-8的效果较好,30d时的防效分别为98.36%、95.36%、95.52%、93.52%;变温下各菌株BS80-1、BS100-1、BS120-8的效果最好,30d的防效分别为84.59%、75.15%、72.40%。突变菌株三种处理液对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以活菌液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滤液,高压灭菌液的效果最差。经平板滤纸片法和液体共培养法测定突变菌株对病菌菌丝的破坏作用的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BS80-6菌株产生的抗生物质抑制孢子萌发、使苹果炭疽病菌菌丝体畸形,原生质凝集,泡囊化。同时对寄主防御酶(POD、PPO、PAL)活性的研究表明突变菌株能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6.热处理与药剂相结合、枯草芽孢杆菌滤液分别与Ca2+和苯氧菌酯配合使用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热处理与药剂结合则能更好地控制病害,丙环唑和禾纹清在40℃作用下的效果最好,药剂与热处理相结合的防效大于药剂单独作用的防效。枯草芽孢杆菌的滤液分别与Ca2+和苯氧菌酯配合使用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Ca2+和苯氧菌酯配的效果。其中滤液与苯氧菌酯的配合使用的效果最佳,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达到58.2%。滤液与Ca2+混合使用抑制率达到32.9%,比单独使用Ca2+的抑制效果提高了27.8%。滤液和Ca2+、苯氧菌酯结合使用在苹果果实上的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Ca2+、苯氧菌酯的效果。滤液与Ca2+结合控制效果提高了11.7%。7.苹果炭疽菌低毒性菌株筛选及控病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注入C100-2-5低毒株和磁场处理C0.25-1-2低毒株对苹果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离子诱变的低毒性菌株对苹果炭疽病的控制效果达到55%左右。低毒性与强毒性菌株按不同比例混合接种苹果的控制效果之间的差异显着性不明显,但都与单接种的强毒菌株达到显着差异。菌株的毒性不同,引起果实体内酶的活性变化也略有不同。测定低毒菌株rDNA序列,结果表明,引物CgF/CgR均可以扩增出3156 bp的片段,且此段序列几乎没有发生变异。30条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结果表明低毒菌株与正常菌株RAPD扩增多态性无明显区别,未能发现差异性,ISSR扩增结果表明低毒菌株与正常菌株无明显区别,20条引物未能发现差异性。8.采后苹果与炭疽菌相互作用及生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苹果对炭疽菌抗性品种间差异极显着(P=0.01),根据发病程度,其抗性可以分为四类:红富士感病(S);嘎啦、乔纳金次之,中感(MS);辽伏中抗(MR);黄金帅果实发生过敏性坏死反应,抗病(R)。初步明确了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和羧甲基纤维素酶(Cx)在该菌侵染苹果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苹果果实接种炭疽菌后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都被诱导提高,几丁质酶活性增幅高于β-1,3-葡聚糖酶,分别是对照的3-11倍和2-6倍。苹果感染炭疽菌后,主要防御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变化与品种抗性有明显相关性,表现出相似的趋势,抗病品种酶活始终高于感病和中感品种,接种前差异不显着,接种后差异显着,抗病品种酶活性升高幅度大,高峰出现的早,且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接种前,与品种病情指数呈正相关的生化因子是健康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负相关的生化因子是健康果实木质素含量和绿原酸含量,其相关系数都在0.99以上,健康果实总酸含量与品种病情指数无关。

二、果树胶孢炭疽菌的RAPD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果树胶孢炭疽菌的RAPD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核桃炭疽病发生相关的酚类物质代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菌种活化
        1.2.2 核桃胶孢炭疽菌接种
        1.2.3 UPLC-MS/MS分析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香玲’和‘泰勒’体外胶孢炭疽菌侵染分析
    2.2‘香玲’和‘泰勒’青皮酚类物质鉴定
    2.3 胶孢炭疽菌侵染后‘香玲’和‘泰勒’青皮间差异代谢物分析
    2.4 胶孢炭疽菌侵染后‘香玲’和‘泰勒’青皮出现明显变化的差异代谢物
3 讨论
    3.1 核桃青皮炭疽病相关酚类物质鉴定
    3.2 核桃青皮抗炭疽病有效成分筛选
4 结论

(2)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对炭疽病菌的毒力差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线粒体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的研究现状
        1.1.1 线粒体复合物Ⅱ结构
        1.1.2 线粒体复合物Ⅱ的功能研究
        1.1.3 线粒体复合物Ⅱ抑制剂类杀菌剂抑菌谱及生物活性
        1.1.3.1 氧硫杂环己二烯-酰胺类
        1.1.3.2 苯基-苯甲酰胺类
        1.1.3.3 呋喃酰胺类
        1.1.3.4 噻唑-酰胺类
        1.1.3.5 吡啶-酰胺类
        1.1.3.6 吡啶-乙基-苯甲酰胺类
        1.1.3.7 苯基氧代乙基噻吩酰胺类
        1.1.3.8 吡嗪-酰胺类
        1.1.3.9 吡唑-4-酰胺类
    1.2 影响药剂活性的因素分析
        1.2.1 药物与靶标的结合模式
        1.2.2 靶标多样性
        1.2.3 靶基因过表达
        1.2.4 药代动力学
        1.2.4.1 药剂代谢
        1.2.4.2 药剂外排
        1.2.4.3 药剂渗透
    1.3 农药分子结构与生物活性的构效关系
        1.3.1 分子设计
        1.3.1.1 分子聚集态的定量构效关系(QAAR)
        1.3.1.2 生物大分子定量构效关系(MB-QSAR)
        1.3.1.3 基于密度泛函数理论的定量构效关系(DFT/QSAR)
        1.3.1.4 构象柔性度分析
        1.3.1.5 活性碎片法
        1.3.1.6 构型控制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病原真菌
        2.1.2 供试药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工具酶和主要试剂
        2.1.5 相关培养基的配置
    2.2 试验方法
        2.2.1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SDHIs)生物活性评估
        2.2.1.1 SDHI类杀菌剂的离体抑菌活性测定
        2.2.1.2 SDHI类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2.2.1.3 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胺防治辣椒炭疽病的田间试验
        2.2.2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的线粒体功能影响
        2.2.2.1 呼吸速率
        2.2.2.2 线粒体活力
        2.2.2.3 ATP含量
        2.2.2.4 膜电位
        2.2.3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琥珀酸脱氢酶功能影响
        2.2.3.1 SDHB/C/D亚基的系统发育分析
        2.2.3.2 SDHB/C/D亚基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及Motif分析
        2.2.3.3 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组织收集及总RNA提取
        2.2.3.4 利用q RT-PCR评估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SDHA/B/C/D亚基基因的表达特征
        2.2.3.5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的离体线粒体复合物Ⅱ活性影响
        2.2.3.6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的活体线粒体复合物Ⅱ活性影响
        2.2.4 胶孢炭疽菌SDHA/B/D亚基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2.2.4.1 Cg SDHA/B/D亚基蛋白特征分析
        2.2.4.2 Cg SDHA/B/D亚基基因克隆
        2.2.4.3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2.4.4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2.2.4.5 融合蛋白的纯化
        2.2.5 胶孢炭疽菌SDHC亚基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2.2.5.1 Cg SDHC亚基基因克隆
        2.2.5.2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2.5.3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2.2.5.4 融合蛋白的纯化
        2.2.6 胶孢炭疽菌琥珀酸脱氢酶与SDHI类杀菌剂的结合特征分析
        2.2.6.1 蛋白浓度测定
        2.2.6.2 MST试验
        2.2.7 胶孢炭疽菌SDHB/C/D亚基与SDHI类杀菌剂的分子动力学试验
        2.2.7.1 序列联配及Cg SDHB/C/D亚基的同源建模
        2.2.7.2 分子对接
        2.2.7.3 分子动力学
        2.2.8 胶孢炭疽菌SDHB亚基基因功能分析
        2.2.8.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2.8.2 敲除片段构建
        2.2.8.3 原生质体制备和转化
        2.2.8.4 敲除转化子的验证
        2.2.8.5 回复子的构建
        2.2.8.6 Cg SDHB亚基基因缺失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2.2.9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菌体渗透性能分析
        2.2.9.1 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培养及菌丝样品的收集
        2.2.9.2 菌丝内药剂的提取和检测
        2.2.9.3 质谱条件
        2.2.9.4 分析方法的可靠性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SDHI类杀菌剂的抑菌谱及防治效果差异
        3.1.1 SDHI类杀菌剂的室内抑菌活性
        3.1.2 SDHI类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
        3.1.3 苯并烯氟菌唑、吡唑萘菌胺、氟唑菌酰胺防治辣椒炭疽病田间试验
    3.2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的线粒体功能影响
        3.2.1 对菌体呼吸速率的影响
        3.2.2 对线粒体活力的影响
        3.2.3 对菌体ATP含量的影响
        3.2.4 对线粒体膜电位影响
    3.3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琥珀酸脱氢酶功能影响
        3.3.1 SDHB/C/D亚基氨基酸序列的对比分析
        3.3.2 SDHI类杀菌剂对SDHA/B/C/D亚基基因在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中表达特征的影响
        3.3.3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琥珀酸脱氢酶离体抑制活性
        3.3.4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琥珀酸脱氢酶活体抑制活性
    3.4 胶孢炭疽菌SDHA/B/C/D亚基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
        3.4.1 Cg SDHA/B/C/D亚基基因序列分析
        3.4.2 Cg SDHA/B/C/D亚基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纯化
        3.4.3 Cg SDHA/B/C/D亚基的表达纯化
    3.5 胶孢炭疽菌SDHB/C/D亚基与6种SDHI类杀菌剂互作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5.1 同源建模结果分析
        3.5.2 动力学特征
        3.5.3 MM-GBSA结合自由能
        3.5.4 相互作用分析
    3.6 胶孢炭疽菌SDHB亚基基因功能验证
        3.6.1 Cg SDHB亚基基因敲除突变体及回复子的获得
        3.6.2 Cg SDHB亚基基因缺失突变体对6种SDHI类杀菌剂敏感性分析
        3.6.3 △Cg SDHB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3.6.3.1 △Cg SDHB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率及菌丝形态变化
        3.6.3.2 △Cg SDHB突变体的分生孢子产生、萌发情况及形态变化
        3.6.3.3 △Cg SDHB突变体在胁迫条件下生长情况
    3.7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菌体渗透性能
        3.7.1 SDHI类杀菌剂分析方法可靠性检验
        3.7.2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菌体的渗透率
        3.7.3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和灰葡萄孢菌菌体的渗透速率
4 讨论
    4.1 研究杀菌剂抑菌谱差异的价值
    4.2 SDHI类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线粒体功能影响与其抑菌活性呈正相关
    4.3 SDHI类杀菌剂对琥珀酸脱氢酶酶活抑制作用及与靶标结合力是决定其抑菌活性差异因素之一
    4.4 SDHI类杀菌剂与胶孢炭疽菌SDHB亚基存在结合偏好性
    4.5 SDHI类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体渗透能力差异
5 结论
6 展望
7 本论文创新之处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致谢
11 项目资助
1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申请与获奖情况

(3)苹果炭疽病鉴定和化学药剂筛选及MIR390抗病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炭疽菌属的概况
        1.1.1 炭疽菌属的命名及由来
        1.1.2 炭疽菌属的危害
    1.2 苹果中炭疽病研究进展
        1.2.0 苹果炭疽病的流行特点
        1.2.1 苹果炭疽病的病原及分类
        1.2.2 生物学特征
        1.2.3 苹果炭疽病发病症状及规律
        1.2.4 苹果炭疽病的防治
    1.3 miRNA概述
        1.3.1 MIR390基因家族的简介
        1.3.2 MIR390的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苹果炭疽病鉴定和抗病药剂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沈阳地区苹果炭疽病的发病情况及病样采集
        2.1.2 病原菌的分离
        2.1.3 病原菌生物学性状的观察与鉴定
        2.1.4 病原菌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沈阳地区苹果炭疽病田间发病情况
        2.2.2 病原菌形态学的鉴定
        2.2.3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2.4 病原菌致病力分析
        2.2.5 常见药剂抑菌试验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苹果MIR390抗炭疽病功能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所用试剂
        3.1.3 试验所用的培养基
    3.2 试验方法
        3.2.1 植物核酸的提取与检测
        3.2.2 苹果MIR390前体过表达载体构建
        3.2.3 苹果遗传转化试验
        3.2.4 过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研究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苹果MIR390前体过表达载体构建及农杆菌转化
        3.3.2 MIR390转基因苹果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3.4 苹果MIR390转基因植株抗病功能验证
    3.5 讨论
    3.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MIR390 前体序列克隆及实时定量 PCR 引物
致谢

(4)黄麻炭疽菌代表性菌株分离鉴定及应用核心种质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黄麻概述
    1.2 黄麻炭疽病研究概况
        1.2.1 黄麻的主要病害
        1.2.2 黄麻炭疽病的发病特征
        1.2.3 黄麻炭疽病病原菌分类及其鉴定
        1.2.4 黄麻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1.3 黄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4 分子标记及其在指纹图谱中的应用
        1.4.1 分子标记类型
        1.4.2 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作物DNA分子身份证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2 黄麻炭疽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代表性菌株致病力测定
    2.1 前言
    2.2 试验材料
        2.2.1 供试菌株
        2.2.2 实验试剂及设备
        2.2.3 培养基
    2.3 方法
        2.3.1 黄麻炭疽病的田间病害症状观察与病斑采集
        2.3.2 黄麻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2.3.3 黄麻炭疽病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3.4 代表性炭疽病病原菌的柯赫氏法则
        2.3.5 代表性炭疽病病原菌的致病力测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黄麻炭疽病的田间病害症状
        2.4.2 黄麻炭疽病病原菌r DNA-ITS、LSU序列分析
        2.4.3 黄麻炭疽病病原菌11个代表性菌株的柯赫氏法则
        2.4.4 黄麻炭疽菌11个代表性菌株致病力测定
    2.5 讨论
3 黄麻种质抗性鉴定及应用核心种质的构建
    3.1 前言
    3.2 试验材料
    3.3 方法
        3.3.1 强致病力菌株GX19田间接种黄麻种质资源
        3.3.2 黄麻应用核心种质的性状考察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黄麻种质资源性状基本统计分析
        3.4.2 黄麻抗炭疽病种质筛选
        3.4.3 黄麻应用核心种质的构建
    3.5 讨论
4 黄麻应用核心种质SSR荧光标记分子身份证
    4.1 前言
    4.2 试验材料
        4.2.1 供试材料
        4.2.2 实验试剂及设备
    4.3 方法
        4.3.1 DNA的提取
        4.3.2 SSR荧光标记
        4.3.3 荧光核心引物筛选及数据处理
        4.3.4 DNA分子身份证构建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黄麻SSR荧光核心引物的确定
        4.4.2 基于荧光SSR的应用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
        4.4.3 应用核心种质DNA分子身份证编码及构建
    4.5 讨论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5)无花果炭疽菌致病性与品种抗病性的分析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品种
        2.1.3 供试仪器
        2.1.4 实验所用培养基及试剂
        2.1.5 供试引物
    2.2 无花果炭疽病菌致病力测定
    2.3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2.3.1 强弱致病力炭疽菌菌丝生长速率
        2.3.2 炭疽菌分生孢子的产生
        2.3.3 不同pH值下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生成率测定
        2.3.4 不同温度下强弱致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生成率测定
        2.3.5 不同光照下强弱致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生成率测定
        2.3.6 不同湿度下强弱致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生成率测定
    2.4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比较分析
        2.4.1 炭疽菌分泌细胞壁降解酶的培养和提取
        2.4.2 罹病组织中细胞壁降解酶的提取
        2.4.3 果胶酶活性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
        2.4.4 纤维素酶活性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
        2.4.5 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的测定
        2.4.6 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活性的测定
        2.4.7 羧甲基纤维素酶(CX)活性的测定
        2.4.8 致病力差异菌株在无花果叶片中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动态
    2.5 无花果品种的抗病性测定
        2.5.1 无花果品种抗炭疽病田间调查
        2.5.2 炭疽病菌分生孢子制备
        2.5.3 无花果品种的抗病性离体测定
    2.6 抗感病品种防御酶活力测定
    2.7 无花果品种的SSR分析及其与抗炭疽病的关系
    2.8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无花果炭疽病菌致病力分析
        3.1.1 无花果炭疽菌株侵染叶片的致病力差异
        3.1.2 无花果炭疽菌侵染果实的致病力差异
    3.2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3.2.1 强弱致病力菌株菌丝生长速率比较
        3.2.2 不同培养基对强弱致病力菌株产孢量的影响
        3.2.3 不同pH值对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生成的影响
        3.2.4 不同温度对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生成的影响
        3.2.5 不同光照对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生成的影响
        3.2.6 相对湿度对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生成的影响
    3.3 活体外致病力差异菌株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比较分析
    3.4 致病力差异菌株在感抗病差异无花果树中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动态
        3.4.1 K7和A5在同品种上的酶活力差异
        4.4.2 K7和A5在不同品种上的酶活性差异
    3.5 品种抗病性评价
        3.5.1 不同无花果品种的田间抗性
        3.5.2 7个无花果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分析
    3.6 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接菌后酶活力
    3.7 无花果品种的SSR分析及其与抗炭疽病的关系
        3.7.1 无花果基因组DNA提取及含量
        3.7.2 引物筛选
        3.7.3 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无花果炭疽病的致病力分析及品种抗性分析
    4.2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4.3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CWDEs活性比较分析
    4.4 不同抗性品种防御酶活性比较分析
    4.5 无花果品种的SSR分析及其与抗炭疽病的关系
5 结论
    5.1 无花果炭疽病的致病力分析及品种抗性分析
    5.2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5.3 致病力差异菌株的CWDEs活性比较分析
    5.4 抗病差异品种防御酶活性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采后芒果炭疽病拮抗酵母菌增效剂的筛选及处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前言
    1 采后芒果炭疽病及其防治措施
        1.1 采后芒果炭疽病的发生
        1.2 采后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措施
        1.2.1 选择优良抗病品种
        1.2.2 加强田间管理
        1.2.3 物理方法
        1.2.4 化学杀菌剂处理
        1.2.5 利用生物防治
    2 采后拮抗酵母菌的研究现状
        2.1 拮抗酵母菌的种类
        2.2 拮抗酵母菌的抑菌机理
        2.2.1 营养和空间竞争
        2.2.2 直接寄生
        2.2.3 诱导果蔬抗病性
        2.2.4 产生杀菌物质
        2.3 拮抗酵母菌的局限性
    3 增强拮抗酵母菌防效的途径
        3.1 与物理方法复合使用
        3.2 与化学物质复合使用
        3.3 多种拮抗菌复合使用
        3.4 基因工程改造
    4 本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4.1 本研究的意义
        4.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采后芒果炭疽病拮抗酵母菌的分离和筛选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1.1 土壤
        1.1.2 芒果果实
        1.1.3 胶孢炭疽病菌
        1.1.4 培养基
        1.1.5 其它试剂
        1.1.6 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
        1.2.2 拮抗酵母菌的筛选
        1.2.3 活体防效试验
        1.2.4 拮抗酵母菌对芒果自然发病的抑制试验
        1.2.5 拮抗酵母菌的鉴定
        1.2.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拮抗酵母菌的筛选
        2.2 拮抗酵母菌活体防效结果
        2.3 拮抗酵母菌对芒果自然发病的抑制结果
        2.4 拮抗酵母菌的鉴定结果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具有拮抗胶孢炭疽菌的美极梅奇酵母在芒果采后处理中应用效果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美极梅奇酵母
        1.1.2 芒果果实
        1.1.3 胶孢炭疽病菌
        1.1.4 培养基
        1.1.5 其它试剂
        1.1.6 试验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拮抗酵母菌增效剂的离体筛选
        1.2.2 拮抗酵母菌增效剂的活体筛选
        1.2.3 AEB菌悬液对芒果果实处理效果的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拮抗酵母菌增效剂的离体筛选
        2.2 拮抗酵母菌增效剂的活体筛选
        2.2.1 拮抗酵母菌增效剂的活体防效实验
        2.2.2 增效剂菌悬液对芒果炭疽病自然发病的抑制效果
        2.3 AEB菌悬液对芒果果实处理效果
        2.3.1 AEB菌悬液对芒果炭疽病自然发病的影响
        2.3.2 AEB菌悬液处理对芒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2.3.3 AEB菌悬液对芒果某些病程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1 本论文的主要结果和创新点
        1.1 主要结果
        1.2 创新点
    2 本论文的不足和后续研究展望
        2.1 本论文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野生草莓种质资源对胶孢炭疽菌的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草莓生物学特性
        1.1 草莓属植物种类与分布
        1.2 草莓属植物的特征
    2 草莓炭疽病的研究现状
        2.1 植物炭疽菌
        2.2 草莓炭疽病研究概况
        2.3 炭疽病的防治
    3 真菌鉴定方法
        3.1 形态学鉴定
        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4 种质抗病性鉴定
        4.1 抗病性鉴定方法
        4.2 种质抗病性的主要影响因子
    5 植物的生理生化抗病性
        5.1 过氧化物酶(POD)
        5.2 过氧化氢酶活性(CAT)
        5.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草莓胶孢炭疽菌的分离与鉴定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草莓炭疽病发病症状
        2.2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2.3 致病性测定
        2.4 病原菌ITS序列分析
    3 讨论
        3.1 病原菌鉴定的依据
        3.2 炭疽病三种病原菌的异同
        3.3 胶孢炭疽菌的寄主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野生草莓种质资源对胶孢炭疽菌的抗性
    摘要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整株接种
        2.2 离体叶片接种
        2.3 田间自然发病调查
        2.4 三种统计方法相关性分析
        2.5 不同评价方法比较
    3 讨论
        3.1 三种接种方法的比较
        3.2 野生草莓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四章 4种野生草莓接种胶孢炭疽菌后相关酶活性变化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野生草莓接种炭疽菌后POD活性变化
        2.2 不同野生草莓接种炭疽菌后CAT活性变化
        2.3 不同野生草莓接种炭疽菌后SOD活性变化
    3 讨论
        3.1 POD与野生草莓抗炭疽病关系
        3.2 CAT与野生草莓抗炭疽病关系
        3.3 SOD与野生草莓抗炭疽病关系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主要创新点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致谢

(8)武汉梅花炭疽病病菌的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害标本的采集
    1.2 梅花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
    1.3 梅花炭疽病菌菌株的分子鉴定
        1.3.1 菌丝的收集及基因组DNA的提取
        1.3.2 病原菌 rDNA 基因转录间隔区序列 (ITS) 的PCR 扩增
        1.3.3 病原菌ITS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1.4 梅花炭疽病菌菌株寄主范围的测定
    1.5 温度对梅花炭疽病菌菌株的影响
    1.6 环境pH值对梅花炭疽病菌菌株的影响
    1.7 梅花炭疽病菌菌株的RAPD分析
    1.8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梅花炭疽病发生情况调查结果
    2.2 梅花炭疽菌病原菌的分离结果
    2.3 梅花炭疽病菌菌株的形态学多样性及分子鉴定
    2.4 梅花炭疽病菌菌株对其它蔷薇科植物的致病力测定结果
    2.5 温度对梅花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2.6 梅花炭疽病菌菌株的RAPD分析结果
3 讨论

(9)中国葡萄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种群分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葡萄炭疽病的危害
    1.2 葡萄炭疽病的症状
    1.3 葡萄炭疽病的病原
    1.4 炭疽菌属的确立及分类地位
    1.5 胶孢炭疽菌
        1.5.1 胶孢炭疽菌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1.5.2 胶孢炭疽菌的分类状况
    1.6 分子标记技术在生物学上的应用
        1.6.1 主要的分子标记学方法
        1.6.2 分子标记在炭疽菌研究上的应用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葡萄炭疽病的发生与危害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地点
        2.1.2 调查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山东胶东半岛葡萄炭疽病发生危害情况
        2.2.2 北京葡萄炭疽病发生危害情况
        2.2.3 河北葡萄炭疽病发生危害情况
        2.2.4 河南葡萄炭疽病发生危害情况
    2.3 讨论
3 葡萄炭疽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培养基、酶及主要生化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病样的采集
        3.1.4 病原菌的分离
        3.1.5 Koch’s 法则验证
        3.1.6 分生孢子形态的观察
        3.1.7 附着胞形态的观察
        3.1.8 全基因组DNA 的制备(SDS 法)
        3.1.9 PCR 引物
        3.1.10 PCR 反应体系与反应程序
        3.1.11 DNA 片段的回收与纯化
        3.1.12 DNA 片段的连接
        3.1.13 目的片段的E. coli 转化
        3.1.14 E. coli 质粒 DNA 的提取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葡萄炭疽病样本的采集
        3.2.2 病原菌分离
        3.2.3 Koch's 法则验证
        3.2.4 病原菌鉴定
    3.3 讨论
4 葡萄胶孢炭疽菌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菌株
        4.1.2 供试葡萄品种
        4.1.3 菌落形态的观察
        4.1.4 温度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4.1.5 产孢量的测定
        4.1.6 致病力的测定
        4.1.7 葡萄果实抗性的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胶孢炭疽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4.2.2 胶孢炭疽菌的三个类型的菌株分布
    4.3 讨论
5 葡萄胶孢炭疽菌不同组间的 AFLP 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菌株
        5.1.2 培养基、酶及常用生化试剂
        5.1.3 AFLP 接头序列
        5.1.4 病原菌全基因组DNA 的提取
        5.1.5 胶孢炭疽菌全基因组DNA 双酶切
        5.1.6 双酶切产物的接头连接
        5.1.7 PCR 反应体系与反应程序
        5.1.8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5.1.9 银染检测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葡萄胶孢炭疽菌全基因组 DNA 的质量检测
        5.2.2 AFLP 引物组合的筛选
        5.2.3 AFLP 指纹图谱
        5.2.4 胶孢炭疽菌的聚类分析
    5.3 讨论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10)采后苹果与炭疽菌的相互作用及病害控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苹果采后炭疽菌的研究进展
        1.1.1 病原菌分类
        1.1.2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1.1.3 炭疽菌的侵入结构及其过程
    1.2 病原真菌致病机制
        1.2.1 细胞壁降解酶
        1.2.2 其他致病因子
    1.3 植物抗病机制
        1.3.1 植物抗病机制概述
        1.3.2 真菌细胞壁降解酶
        1.3.3 寄主主要防御酶
        1.3.4 与寄主抗性有关的生化物质
    1.4 苹果采后炭疽病控制技术
        1.4.1 采前病菌的防治技术
        1.4.2 贮藏方法
        1.4.3 化学防治
        1.4.4 生物防治
        1.4.5 物理防治
    1.5 苹果炭疽菌分子鉴定和检测及其致病性分子变异
        1.5.1 rDNA序列差异分析
        1.5.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
        1.5.3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
        1.5.4 ISSR标记
    1.6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简介
    1.7 磁生物学理论与实践应用简介
    1.8 论文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苹果采后炭疽菌生理生态学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温度对苹果炭疽菌的影响
        2.3.2 湿度对苹果炭疽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3.3 pH值对苹果炭疽菌生长的影响
        2.3.4 潜伏侵染概率的测定
        2.3.5 毒素的测定
        2.3.6 接种方式和接种量对病害发展的影响
        2.3.7 温度对病斑扩展速率的影响
        2.3.8 湿度与病斑扩展速率的关系
        2.3.9 接种浓度对苹果炭疽病菌潜伏(育)期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苹果采后炭疽病化学防治及控病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杀菌剂对苹果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3.3.2 杀菌剂对苹果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3.3 杀菌剂对苹果炭疽菌芽管伸长的影响
        3.3.4 混剂对苹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3.3.5 化学药剂对苹果采后炭疽病的控制效果
        3.3.6 丙环唑微胶囊剂对苹果采后炭疽病的控制效果
        3.3.7 混剂对苹果采后炭疽病的控制效果
        3.3.8 钙盐对苹果炭疽病防治的作用机理
        3.3.9 热处理与药剂结合对苹果炭疽病的控制效果
        3.3.10 生防菌与杀菌剂配合对苹果采后炭疽病的控制效果
        3.3.11 不同浓度苯氧菌酯对采后苹果果实POD和PPO的诱导作用
        3.3.12 不同药剂处理采后苹果果实后POD和PPO活性的变化
    3.4 讨论
        3.4.1 杀菌剂单剂对苹果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3.4.2 混剂对苹果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3.4.3 枯草芽孢杆菌与杀菌剂结合对采后苹果炭疽病的控制效果
        3.4.4 钙盐防治
        3.4.5 综合防治技术
        3.4.6 不同药剂处理采后苹果果实后POD和PPO活性的变化
    3.5 小结
        3.5.1 化学农药对苹果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3.5.2 钙盐对病原菌的作用方式
        3.5.3 加热与药剂结合对病害的控制
        3.5.4 化学杀菌剂与生防菌配合对苹果采后炭疽病的控制效果
第四章 苹果采后炭疽病生物防治及控病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离子注入枯草芽孢杆菌高效拮抗菌的诱变与筛选
        4.3.2 枯草芽孢杆菌突变菌株生长和发酵条件研究
        4.3.3 突变菌株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4.3.4 突变菌株BS80-6最佳发酵条件研究
        4.3.5 枯草芽孢杆菌突变菌株对苹果炭疽病菌抗病机制研究
        4.3.6 突变菌株抗菌作用对寄主防御酶酶活性的影响
    4.4 讨论
        4.4.1 离子注入枯草芽孢杆菌高效突变菌株的诱变与筛选
        4.4.2 离子注入枯草芽孢杆菌遗传稳定性的研究
        4.4.3 离子注入枯草芽孢杆菌生长和发酵条件的研究
        4.4.4 枯草芽孢杆菌突变菌株对苹果炭疽病菌抗菌机制研究
    4.5 小结
        4.5.1 离子注入枯草芽孢杆菌的诱变与筛选
        4.5.2 枯草芽孢杆菌突变菌株遗传稳定性研究
        4.5.3 枯草芽孢杆菌突变菌株的生长和发酵条件研究
        4.5.4 枯草芽孢杆菌突变菌株对苹果炭疽病菌抗菌机制研究
第五章 苹果炭疽菌低毒性菌株筛选及控病作用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低毒性菌株的筛选
        5.3.2 低毒性菌株对苹果炭疽病的控制效果
        5.3.3 苹果炭疽菌低毒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5.3.4 细胞壁降解酶活性
        5.3.5 苹果果实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5.3.6 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
    5.4 讨论
        5.4.1 低毒菌株的筛选
        5.4.2 低毒菌株和virulence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5.4.3 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
        5.4.4 真菌细胞壁降解酶
        5.4.5 寄主主要防御酶
    5.5 小结
        5.5.1 低毒菌株的筛选
        5.5.2 低毒性菌株对苹果炭疽病的控制效果
        5.5.3 低毒菌株和强毒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5.5.4 低毒菌株和强毒菌株接种苹果引起酶活性变化的比较
        5.5.5 果实中可溶性总糖的含量的变化
第六章 采后苹果与炭疽菌相互作用及生理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
        6.2.2 试验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品种抗病性鉴定
        6.3.2 苹果炭疽菌致病机制研究
        6.3.3 苹果果实提取液对炭疽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6.3.4 不同苹果品种对炭疽菌的抗性机制研究
    6.4 讨论
        6.4.1 苹果炭疽菌致病生理生化机制
        6.4.2 不同品种苹果对炭疽菌的抗性生理生化机制
    6.5 小结
        6.5.1 品种抗病性鉴定
        6.5.2 苹果炭疽菌致病机制研究
        6.5.3 苹果果实提取液对炭疽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6.5.4 不同品种苹果对炭疽菌的抗性机制研究
第七章 苹果炭疽菌分子鉴定及致病性分子变异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苹果炭疽菌分子鉴定和检测
        7.3.2 苹果炭疽菌分子变异初步研究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总结
    8.1 论文研究的结果总结
        8.1.1 苹果采后病害的生理生态学基础的研究
        8.1.2 苹果采后炭疽病化学防治及控病机理的研究
        8.1.3 苹果采后炭疽病生物防治及控病机理的研究
        8.1.4 苹果炭疽菌低毒性菌株筛选及控病作用的研究
        8.1.5 采后苹果与炭疽菌相互作用及生理机制研究
        8.1.6 苹果炭疽菌分子鉴定及致病性分子变异的研究
    8.2 研究的前景
        8.2.1 进行苹果炭疽病早期诊断
        8.2.2 开发与环境相容好、高效、低毒、使用安全、对仓储苹果无污染,不影响外观 和风味的新农药、新剂型和使用技术
        8.2.3 生物防治是控制果蔬产品采后病害的新途径
        8.2.4 低毒性菌株在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8.2.5 抗病品种的利用
        8.2.6 综合防治技术
    8.3 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果树胶孢炭疽菌的RAPD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核桃炭疽病发生相关的酚类物质代谢分析[J]. 陈新,王敏,傅茂润,王贵芳,相昆,刘庆忠,焦文晓,张美勇,许海峰. 林业科学, 2021(10)
  • [2]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对炭疽病菌的毒力差异机制[D]. 高杨杨.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3]苹果炭疽病鉴定和化学药剂筛选及MIR390抗病功能研究[D]. 姜秋.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6)
  • [4]黄麻炭疽菌代表性菌株分离鉴定及应用核心种质的构建[D]. 郭艳春. 福建农林大学, 2020
  • [5]无花果炭疽菌致病性与品种抗病性的分析及评价[D]. 刘灿.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6]采后芒果炭疽病拮抗酵母菌增效剂的筛选及处理效果研究[D]. 王润菡. 海南大学, 2016(01)
  • [7]野生草莓种质资源对胶孢炭疽菌的抗性研究[D]. 黄金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8]武汉梅花炭疽病病菌的多样性研究[J]. 吕锐玲,付艳苹,谢甲涛,程家森,姜道宏. 植物科学学报, 2011(03)
  • [9]中国葡萄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种群分化的研究[D]. 尚晶晶.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11)
  • [10]采后苹果与炭疽菌的相互作用及病害控制机理研究[D]. 檀根甲. 安徽农业大学, 2009(02)

标签:;  ;  ;  ;  

炭疽假单胞菌的RAPD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