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泥土挡土墙在水池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邓凯[1](2021)在《桩长对排水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影响室内模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沿海地带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成为了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工程与环境协调友好发展理念的确立,社会和工程界对各种现代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能耗、污染、可再生性、环境友好性”等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松木桩处理软土地基这种古老的传统软基处理技术,以其“天然、环保、低碳、可再生、环境友好”等特征引起了业界的再认识。基于传统松木桩处理软基的优点和不足,课题组开发设计了一种新型排水松木桩,将排水土工布包裹于松木桩桩身,松木桩周身包裹的排水土工布提供的连续排水通道,能使软土中的孔隙水快速消散,使其同时具有排水固结与置换作用。论文在课题组前期探索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课题组前人对排水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中桩长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不足,通过设计改进室内模型试验装置,量化评价单桩模型条件下排水松木桩桩长在不同排水条件下对固结度及界面特性的影响。在模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分析和初步理论分析,为排水松木桩处理软土地基技术的工程实用化提供基础依据。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本研究获得的初步结论如下:(1)经排水松木桩处理后的软土地基含水率、孔隙比减小,抗剪强度增大,排水松木桩能加快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排水效果较好;(2)当排水松木桩打穿软土层置于相对硬层时,处理后软土地基的孔隙比会随着排水松木桩长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即处理效果呈减弱趋势。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在打穿软土层后,桩端置于硬层持力层,在固结沉降过程中,松木桩无法随着地基土固结沉降而随之下沉,桩侧界面摩阻力较大,造成上部荷载向下传递有所损失,固结效果减弱。为此,在排水松木桩技术在工程现场应用时,建议桩底端预留少量软土层则有利于排水松木桩排水固结特性在深层的充分发挥;(3)随着排水松木桩长度的增加,其拉拔力逐渐增大,但界面抗剪强度逐渐减小,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排水松木桩底端置于相对硬层所致;(4)在排水松木桩处理超软弱地基时,其主要排水方式为径向排水,且其径向排水作用随着排水松木桩长度的增加更加明显;(5)通过室内贯入模拟试验可知,现场打入排水松木桩所需的贯入力较小,其现场施工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在复杂场地条件处理超软弱吹填土地基时具有简单灵活快速的优势;(6)通过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试验数据的合理性。
陈啊雄[2](2018)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园林水体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生态文明”得到高度重视和提倡,水污染治理、水景观建设和水生态系统修复也成为许多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水环境治理研究与实践忽略了风景园林学的价值,该论文着眼于园林中的水环境治理,结合玄武湖水环境治理等工程实例,系统性的探讨水环境治理的思路、要点及相关技术,并突出风景园林学在水环境治理中的价值,为城市中其它水污染区域的治理提供参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的总结与概括,明确本文的必要性与意义。同时对水环境治理的发展历程、实施流程及技术进行总结。对水环境治理中的园林水体设计进行研究,其设计要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文章核心部分着眼于水环境治理中的园林水体设计策略,根据前面对园林水体设计要素的分类,主要分为6个部分:水体形状尺度梳理;水体地形坡度塑造;容体表面质地设计;生物群落构建;基于人类活动的园林水体设计;水体长效管控。最后对进行水环境治理中的园林水体设计进行案例研究和总结展望。重点分析玄武湖水环境治理工程的背景、过程、设计手法和有待改进之处。还对国内外一些典型的水环境治理案例进行了研究。最后,对水环境治理中的园林水体设计进行总结与展望。
崔高宇[3](2015)在《北京某工程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基坑工程是由工程地质、基础工程、结构力学、土力学等学科交叉形成的系统工程,其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对周围建筑物、管线等产生影响。因此,必须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深基坑工程的顺利完成,该措施即支护方案的设计与优选。在建筑物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地基强度、地层构成、岩土性质、周边环境等因素选择最优施工方案,以保证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土方开挖施工以及基坑降水施工等的安全、顺利进行。本文以北京某深基坑支护工程为背景。结合深基坑支护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经验,分析了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几种常见的支护型式,以及每种支护型式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并对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优选研究应以多目标决策方法以及基坑设计理论为基础,以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便捷、环境保护等为优选目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一个比较成熟的、系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优选体系,以此进行方案的优选设计。根据工程实例,通过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土钉墙,钢管桩,护坡桩+土钉墙等三种支护方案进行优选,最终选择得分最高的方案,即护坡桩+土钉墙方案为该工程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优选方案。方案优选后对选定方案进行细部设计和计算,进而确定了最终的深基坑支护方案。最后通过对支护结构位移及深层水平位移等监测数据的比对,证明优选方案的正确性。
邬岩[4](2015)在《复合地层超深超厚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广州-深圳-香港客运专线中的福田高铁客运站的施工为出发点,结合其复合地层大型超深特点,通过分析近接超高层建筑群超深基坑的环境保护和安全控制需求,对背景工程采用的新工艺进行了研究,掌握了一些新型的复合地层中处于超深超厚状态下的连续墙的施工方法;结合硬岩地层地下连续墙嵌岩深、墙体超厚的特点,形成了成槽技术的地层匹配性分析与评价技术。本文的预期创新点是基于福田高铁站的地下连续墙超深超厚得出的,其具体有下:(1)本文仔细分析了福田高铁站中的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全过程,结合施工手册,点名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以及质量的控制要点,并基于此得出了一套适用于大中型超深超厚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技术体系。(2)针对嵌入基岩硬度不同,提出了基于硬度的基岩等级划分与成槽技术地层适应性分析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对于超深超厚的连续墙施工中的成槽技术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曲楠[5](2014)在《长春市正阳小学消防水池工程基坑支护及降水设计》文中提出基岩土工程技术界的一个热点、难点问题是基坑工程,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复杂性,对个科学领域都有所涉及,更影响工程安全和成本因素。因此,选取这一课题来进行钻研探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坑开挖时,基坑降水和支护是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尤其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层,基坑开挖前,必须进行基坑降水,为接下来施工创造一个安全干燥的环境。本文就长春市正阳小学新建消防水池这一工程实例,对基坑支护和降水分别进行了探讨。该项目位于长春市绿园区,根据其工程概况和地质条件,对基坑施工方案作了初步设计。经过对比分析多种基坑支护方式、降水方法以及它们的适用条件后,经综合考虑,最终确定本基坑的支护方法为土钉墙支护;降水方法采用管井井点降水。为设计单位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试验数据,对具体施工方案都作出了相应的环保及防治措施,并制定了应急预案,用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土钉支护深度6.0m断面,土钉自上而下长度分别为6m,6m,6m,5m;行距1.3m,列距1.5m,角度15度,直径130mm,土钉钢筋直径18mm,土钉面层80mm。对基坑支护系统的设计计算可知,整体稳定安全系数、土钉抗拔力安全系数,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均满足安全要求。管井井点降水是目前比较先进、可靠的降水技术。当施工环境的地下水位较高时,可以选取这一降水方式,它是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土方开挖过程中常用到的一种降水技术手段,可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基坑土体含水率,改善土壤的物理和机械性能,提高土体的承载力与地基强度,降低土壤的侧向位移与沉降。本工程为潜水完整井,沿开挖的基坑周围,离基坑边缘1.0m处,每隔8m设置一个管井,井埋置深度为13m,每个管井单独用一台潜水泵进行抽水,井点数为10个,降水水位深度为5.7m,在基坑内设排水沟和集水井,在基坑顶部混凝土护面外侧设置排水沟排水。本文所做的设计方案在实际工程中取得圆满成功。
冯幻[6](2014)在《基于复合式加筋改良方法的软塑性黏土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土工合成材料的发展,加筋土技术已经应用于挡土墙、堤坝、护坡、水利、环境等工程领域。根据现阶段对加筋土填料的研究,表明只有砂性土才能充分发挥筋材与土界面之间的摩阻力,从而增强土体强度、提高土体的稳定性,起到显着的加筋效果。因此,现阶段加筋土设计仍严格要求采用砂土作为填料。但众所周知,在我国很多地区砂土匮乏,在很多实际工程中想找到既符合填筑要求、又充分发挥加筋作用的填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此,考虑到工程成本,并本着保护环境、珍惜土地资源的原则,很多工程必须采用一些工程技术领域中较为敏感的填料,如黏性土或软塑性黏土等。但是,目前对于土工合成材料加筋黏性土的试验研究很少,其加筋作用机理仍不明朗。实践证明,直接以黏性土或者软塑土作为填料的加筋土结构的加筋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处理不当会存在潜在的危险。因此,对于性质敏感的黏性土,应用于加筋土工程的处理方法及作用机理有待于深入探讨。本文从一种软塑性黏土(简称:软塑土)出发,研究了软塑性黏土的改良和加筋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的加筋、固化相结合的复合式改良方法,以使工程既能够就地取材又可以保证工程安全。首先通过三轴试验研究石灰和聚丙烯纤维对软塑土性能的改善机理,研究对软塑土的改良、加筋方法,并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土体的力学指标,确定最优的复合式改良处理方案。然后,通过三轴剪切试验研究改良软塑土的加筋机理及其破坏模式。最后,通过一种基于FLAC的数值模拟方法对一个假想的事例进行分析,研究该复合式加筋改良方法用于地基加筋改良的可行性并评估其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确定出复合式加筋改良方案。在软塑性黏土中分别加入石灰和不同比例的聚丙烯纤维进行改良。试验表明,石灰可以提高土体的强度,但增加了土体的脆性;聚丙烯纤维在改良土体的延性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对土体的强度提高不大。因此,将二者结合提出复合式加筋改良方法,即在软塑土中同时加入石灰与不同比例的聚丙烯纤维。具体工况为:分别将0%、0.05%、0.15%、0.25%质量比的聚丙烯纤维加入到三七灰土中。通过三轴试验研究改良后土体的抗剪强度和变形破坏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三七灰土中,加入0.25%质量比的聚丙烯纤维,土体的强度和韧性均有理想的改良效果,为最优改良方案。②研究改良后土体的加筋性能。分析加筋土三轴试验方法的问题点,根据加筋材料的拉伸力学特性选择合理的用于三轴试验的的加筋材料(文中筋材选用铝箔),然后对改良后的土样进行加筋。通过三轴试验定量地评价层状加筋土的加筋效果并研究土体的加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铝箔筋材的加入有效的限制了土体的侧向变形,进一步提高了土体的强度。③数值模拟。通过事例分析,将改良后的土体运用于地基处理中,用FLAC3D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与改良前相比,改良后的地基承载力大幅提高,沉降变形明显降低。又分别在土体改良前后采用土工格栅进行加筋,模拟结果显示,与改良前相比,改良后土体的加筋效果更明显,承载力提高幅度大,沉降变形小,筋材有效限制了滑裂面的产生。由此可见,筋材对改良后的土体充分发挥了加筋作用。因此,复合式加筋改良方法适用于加筋土工程。
沈东磊[7](2011)在《临海粉煤灰吹填区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临海粉煤灰吹填区有地基压缩性大、承载力低、渗透性强、易液化流失等问题,该区域使用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进行基坑降水时,不仅遇到现场地基无法支撑施工机械、扬尘严重、基坑易透水等工程问题,还遇到对于帷幕厚度计算没有统一理论可循的问题,就旋喷桩止水帷幕厚度的确定,工程界多不从其受力角度进行分析,而是凭工程经验将其列为构造要求,同时严格控制施工,尽量保守,结果往往造成材料的极大浪费,效果却不理想,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对常规旋喷桩止水帷幕进行分析,包括该技术的发展、施工工艺、适用范围、射流构造和防渗机理及存在的问题等,然后研究了临海粉煤灰吹填区等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的设计流程和要求,针对其地基承载力差、易液化流失、易扬尘等问题重点研究了该地质条件下新工艺和帷幕厚度的新计算方法——以幕身材料的抗剪强度为依据,采用水土分算方法求得只考虑水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且帷幕深度超出支护桩时桩身的最大剪力,将二者以一定安全系数为纽带相互联系,进行帷幕厚度的计算。最后,以青岛市某重点工程为例,依照新的计算方法和新工艺进行验算和施工,效果良好,施工中未出现透水事故,且帷幕厚度理论计算结果贴近规范要求,证明该计算方法的精度满足工程需要。
刘敏[8](2007)在《定边供水工程调蓄水池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黄土及黄土状土的分布面积约为64万(km2),湿陷性黄土分布面积占到黄土分布总面积的3/4,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建设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在实际工程建设中,湿陷性黄土造成的工程事故屡见不鲜,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在湿陷性极其复杂、黄土地质差异较大的西部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就变得极具有工程实践意义。 本文的研究结合定边供水工程调蓄水池的工程,结合现行《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重点做了以下研究: 1:研究了定边湿陷性黄土的土特性,包括含水量、密度试验;液塑限试验;压缩试验;击实试验;击实土样的渗透、压缩试验等来测定定边湿陷性黄土的土特性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2:研究了定边湿陷性黄土的土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对预浸水法、灰土挤密桩法、夯实法、垫层法和桩基础法等进行研究分析; 3:针对定边湿陷性黄土的特性,本文研究了定边供水工程调蓄水池土地基处理措施,并对工程设计的强夯方案和垫层方案进行比较,强调了由“最大湿陷势”向“可能湿陷势”转变的设计思想,从技术和经济上考虑,认为垫层方案是更加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 4:最后本文结合对定边供水工程调蓄水池的地基处理的具体施工设计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从工程建成运行的效果来看,垫层方案是切实有效的。
邹可权[9](2002)在《水泥土挡土墙在水池工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介绍了水泥土重力式挡土墙作地下水池池壁结构的应用,水泥土挡墙的设计计算要点和应用前景,指出严谨的设计和严格的施工是确保工程成功的关键。
黄春娥[10](2001)在《考虑渗流作用的基坑稳定分析》文中认为基坑是一种特殊的临时性边坡,其稳定分析理论沿用了土坡稳定分析的理论,并随着土坡稳定分析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在各种影响土坡稳定安全的因素中,地下水渗流的作用是最难确定的,经过多年的工程经验的积累、总结,前人提出了多种计算地下水渗流的简化方法,最常用的是代替容重法和静水压力法。但是,基坑施工中常常采取治水措施,如设置抽水井、回灌井及阻水帷幕等,使得基坑周围的渗流场分布复杂化,大多与简化方法假定的水压力分布形态相去甚远。而实际基坑工程稳定验算中,也沿用了代替容重法和静水压力法等土坡稳定分析中的简化渗流计算方法,这样必然产生较大误差,有时甚至得出错误的结果。用错误的结果去指导工程实践是非常危险的,实际工程中由于地下水处理不当而导致的工程事故已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基坑工程实践亟待适合的理论来指导。 本文从研究基坑周围的渗流场入手,结合土坡稳定分析理论,建立了一套分析渗流作用下基坑稳定性的新的计算模型: ·根据稳定渗流理论,考虑基坑工程中常见的复杂边界条件,建立了复杂边界条件下稳定渗流场的计算模型。 根据实际基坑治水措施,区分有压渗流与无压渗流。有自由面的无压渗流计算采用虚单元法,融合了固定网格法和移动网格法的优点。 在边界条件的处理中,提出以沟代井模拟大井径渗水井、同点异号法模拟小井径抽水井及无厚度阻水结构的计算模型。 ·建立了有限元法与条分法结合计算渗流作用下基坑稳定性的计算模型。既利用了有限元法计算渗流场的有效性,又不脱离条分法多年使用积累的工程经验,融合了两种算法的优点。 ·本文对核心计算程序作了一定的前后处理工作,有限元计算网格的自动剖分及输入输出数据的图形化均提高了程序的实用性。 ·通过对阻挡治水基坑的稳定分析,探讨了各种计算方法在该工况下的适用性,对工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最后用本文提出的计算模型分析了—采用抽水——回灌治水措施的深基坑工程的稳定性。 本文提出的计算模型既在理论上有创新性又不脱离工程实际,为渗流作用下的基坑稳定分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二、水泥土挡土墙在水池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泥土挡土墙在水池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桩长对排水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影响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排水松木桩处理超软弱地基的可行性及优点 |
1.1.2 排水松木桩预处理超软弱土地基加固机理 |
1.1.3 排水松木桩的工程应用前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软弱地基加固的研究现状 |
1.2.2 松木桩及土工织物的利用研究现状 |
1.2.3 排水松木桩加固超软弱地基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 |
1.4 主要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创新点 |
2 试验原材料、装置及方案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淤泥质软土 |
2.1.2 松木杆 |
2.1.3 土工布 |
2.1.4 排水松木杆 |
2.2 试验装置 |
2.2.1 柱状模型装置 |
2.2.2 加载装置 |
2.2.3 拉拔装置 |
2.2.4 十字板剪切装置 |
2.3 试验方案 |
2.3.1 试验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 |
2.3.2 室内模型试验 |
2.3.3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3 试验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3.1 试验软土物理力学指标测试 |
3.1.1 试验土含水率 |
3.1.2 试验土液、塑限 |
3.1.3 试验土天然密度 |
3.1.4 试验土比重 |
3.1.5 试验土渗透系数 |
3.2 试验软土常规固结试验 |
3.3 本章小结 |
4 排水松木桩排水固结及界面强度特性室内柱状模型试验 |
4.1 桩长对排水松木桩径向排水固结性能影响试验 |
4.1.1 300mm长度排水松木桩径向排水固结性能试验(DWP-L300-D10-R) |
4.1.2 400mm长度排水松木桩径向排水固结性能试验(DWP-L400-D10-R) |
4.1.3 500mm长度排水松木桩径向排水固结性能试验(DWP-L500-D10-R) |
4.1.4 600mm长度排水松木桩径向排水固结性能试验(DWP-L600-D10-R) |
4.1.5 700mm长度排水松木桩径向排水固结性能试验(DWP-L700-D10-R) |
4.1.6 800mm长度排水松木桩径向排水固结性能试验(DWP-L800-D10-R) |
4.2 桩长对松木桩竖向排水固结性能影响试验 |
4.2.1 300mm长度松木桩竖向排水固结性能试验(WP-L300-D10-V) |
4.2.2 500mm长度松木桩竖向排水固结性能试验(WP-L500-D10-V) |
4.2.3 700mm长度松木桩竖向排水固结性能试验(WP-L700-D10-V) |
4.3 桩长对排水松木桩竖向+径向排水固结性能影响试验 |
4.3.1 300mm长度排水松木桩竖+径向排水固结性能试验(DWP-L300-D10-V+R) |
4.3.2 500mm长度排水松木桩竖+径向排水固结性能试验(DWP-L500-D10-V+R) |
4.3.3 700mm长度排水松木桩竖+径向排水固结性能试验(DWP-L700-D10-V+R) |
4.4 排水松木桩界面强度特性试验 |
4.4.1 拉拔试验 |
4.4.2 十字板剪切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1 固结试验结果分析讨论 |
5.1.1 桩长对排水松木桩径向排水固结性能影响试验结果分析 |
5.1.2 桩长对松木桩竖向排水固结性能影响试验结果分析 |
5.1.3 桩长对排水松木桩竖向+径向排水固结性能影响试验结果分析 |
5.1.4 不同方案处理超软弱土地基分析 |
5.2 拉拔试验结果分析讨论 |
5.2.1 桩长对排水松木桩径向排水固结性能拉拔试验结果分析 |
5.2.2 桩长对松木桩竖向排水固结性能拉拔试验结果分析 |
5.2.3 桩长对排水松木桩竖向+径向排水固结性能拉拔试验结果分析 |
5.2.4 不同方案处理超软弱土地基拉拔效果分析 |
5.3 室内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分析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排水松木桩现场施工可行性分类模拟研究 |
6.1 排水松木桩贯入不同固结度软土地基的模拟试验 |
6.2 不同桩径排水松木桩贯入不同固结度软土层试验结果分析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7 基于ABAQUS的软弱地基沉降数值模拟分析 |
7.1 模型参数确定 |
7.1.1 数值模拟本构模型选择 |
7.1.2 数值模拟参数选择 |
7.2 基于ABAQUS的软弱地基沉降数值模拟分析 |
7.2.1 模型建立 |
7.2.2 分析设置 |
7.2.3 计算分析 |
7.3 结果对比 |
7.4 本章小结 |
8 排水松木桩处理超软弱土地基理论探讨 |
8.1 排水松木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8.2 排水松木桩处理软土地基沉降计算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不足与建议 |
致谢 |
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2)水环境治理中的园林水体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缘起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概述 |
1.2.1 水环境治理 |
1.2.2 城市水环境规划 |
1.2.3 水体景观设计 |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水环境治理 |
2.1 水环境治理概述 |
2.1.1 水环境治理的定义 |
2.1.2 水环境治理的必要性 |
2.2 水环境治理的发展历程 |
2.2.1 农业社会的水资源开发 |
2.2.2 工业社会的水污染治理 |
2.2.3 当今社会的生态治理趋势 |
2.3 水环境治理的流程 |
2.3.1 现状调查研究 |
2.3.2 城市水系规划 |
2.3.3 水体设计构建 |
2.3.4 长效管控 |
2.4 水环境治理的技术 |
2.4.1 物理技术 |
2.4.2 化学技术 |
2.4.3 生物-生态技术 |
第三章 水环境治理中的园林水体景观设计 |
3.1 水环境治理中的园林水体景观设计概述 |
3.1.1 应用范围 |
3.1.2 发展历程 |
3.1.3 水环境治理中园林水体设计的意义 |
3.2 水环境治理中的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要素 |
3.2.1 非生物要素 |
3.2.2 生物要素 |
第四章 水环境治理中的园林水体景观设计策略 |
4.1 水体平面形态梳理 |
4.1.1 水体平面形状分类研究 |
4.1.2 水体平面形态设计策略 |
4.1.3 本章小结 |
4.2 水体地形坡度塑造 |
4.2.1 周边区域地形塑造 |
4.2.2 水体边界地形塑造 |
4.2.3 水底地形塑造 |
4.2.4 本章小结 |
4.3 容体表面质地设计 |
4.3.1 周边区域质地设计 |
4.3.2 水体边界质地设计 |
4.3.3 水体底面质地选择 |
4.3.4 本章小结 |
4.4 生物群落构建 |
4.4.1 植物种类选择原则 |
4.4.2 植物群落构建 |
4.4.3 动物群落形成 |
4.4.4 生物群落构建 |
4.4.5 本章小结 |
4.5 基于人类活动的园林水体设计 |
4.5.1 满足人类亲水性要求的设计 |
4.5.2 实现科普教育价值的设计 |
4.5.3 反映审美情趣的设计 |
4.5.4 本章小结 |
4.6 水体长效管控 |
4.6.1 动态发展模式与分期治理规划 |
4.6.2 设施维护与即时监测 |
4.6.3 生态保护与管理 |
第五章 园林水体设计案例研究与总结 |
5.1 案例总结 |
5.1.1 玄武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
5.1.2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与加冷河修复 |
5.1.3 宁波生态走廊 |
5.1.4 西班牙贝索斯河 |
5.1.5 波特兰雨水园 |
5.2 总结与展望 |
5.2.1 应用难点 |
5.2.2 园林学科在水环境治理项目中应处于主导地位 |
5.2.3 加强水环境治理相关研究 |
5.2.4 加强相关政策法规和监控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北京某工程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所选题目存在的难点 |
1.5 技术路线 |
1.5.1 设计方案的优选 |
1.5.2 深基坑支护结构参数及安全等级的确定 |
1.5.3 基坑支护监测 |
第二章 支护结构类型及计算理论 |
2.1 深基坑常见支护结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
2.1.1 放坡开挖支护结构 |
2.1.2 排桩支护结构 |
2.1.3 内支撑支护结构 |
2.1.4 土钉墙支护结构 |
2.1.5 地下连续墙结构 |
2.1.6 拉锚式支护结构 |
2.1.7 复合型支护结构 |
2.2 深基坑支护的设计原则及内容 |
2.2.1 深基坑支护的设计原则 |
2.2.2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内容 |
2.3 土压力计算理论 |
2.3.1 静止土压力 |
2.3.2 侧土压力 |
2.3.3 地下水存在时的土压力计算 |
2.3.4 分层土压力计算 |
2.4 围护结构的计算方法 |
2.4.1 围护结构的计算方法 |
2.4.2 支撑体系的计算方法 |
2.5 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 |
2.5.1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2.5.2 基坑周边的环境条件 |
2.5.3 位移限值 |
第三章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
3.1 确定评判因素集合 |
3.2 评判因素权重确定 |
3.3 方案评价等级的确定 |
3.4 各方案复合模糊子集确定 |
3.5 最优施工方案的确定 |
第四章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在北京某工程中的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1.1 工程概况 |
4.1.2 工程地质情况 |
4.1.3 水文地质条件 |
4.2 支护结构方案优选 |
4.2.1 确定评判因素 |
4.2.2 功能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矩阵的一致性检验计算 |
4.2.4 各方案复合模糊子集的确定 |
4.2.5 方案优选结果的确定 |
4.2.6 最终方案确定 |
4.3 深基坑安全等级的确定 |
4.4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
4.4.1 基本参数 |
4.4.2 土压力计算模型选取 |
4.4.3 分工况设计分析 |
4.4.4 配筋设计计算 |
4.4.5 整体稳定性验算 |
4.5 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及地下水控制 |
4.5.1 场地硬化要求 |
4.5.2 地下水控制以及地表水导排 |
4.5.3 护坡桩施工 |
4.5.4 土钉墙施工 |
4.5.5 锚杆施工 |
4.5.6 质量验收标准 |
第五章 深基坑支护监测 |
5.1 监测项目 |
5.2 监测方法 |
5.3 允许变形值及报警值 |
5.4 监测仪器设备 |
5.5 监测要求 |
5.6 深基坑监测成果 |
5.6.1 深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 |
5.6.2 深基坑监测成果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复合地层超深超厚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概况 |
2.1 工程地址 |
2.2 工程特点 |
2.3 福田站地下连续墙工程概况 |
第3章 复合地层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研究 |
3.1 地下连续墙的起源与发展 |
3.2 嵌岩地下连续墙的应用现状 |
3.3 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工艺流程及特点 |
第4章 复合地层超深超厚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
4.1 导墙施工 |
4.2 泥浆的制备、循环与处理 |
4.2.1 泥浆的制备 |
4.2.2 泥浆的循环与处理 |
4.3 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 |
4.3.1 液压成槽机结合冲击钻成槽 |
4.3.2 液压成槽机结合双轮铣成槽 |
4.3.3 弱风化花岗岩层水下爆破结合冲击钻成槽 |
4.4 钢筋笼的制作与吊装 |
4.4.1 钢筋笼的制作 |
4.4.2 钢筋笼的吊装 |
4.5 水下混凝土的浇筑 |
4.6 地下连续墙注浆与冠梁施工 |
4.7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4.7.1 槽孔偏斜的预防与处理 |
4.7.2 槽段漏浆塌孔的预防与处理 |
4.7.3 钢筋笼吊装质量控制和上浮的预防与处理 |
4.7.4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长春市正阳小学消防水池工程基坑支护及降水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场地地质条件 |
2.1 工程概况 |
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2 区域气候条件 |
2.2.3 场地地形地貌条件 |
2.2.4 地层岩性及分布特征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下水的类型及埋藏、分布特点及补排方式 |
2.3.2 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
2.3.3 岩(土)层渗透系数及抗浮水位 |
2.3.4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
2.4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
2.4.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
2.4.2 地基均匀性评价 |
2.4.3 岩土参数可靠性及适用性评价 |
2.4.4 冻深、冻胀评价 |
2.4.5 各层岩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2.4.6 各层岩土的压缩模量 |
2.5 地基岩土评价及地基基础方案分析评价 |
2.5.1 地基岩土评价 |
2.5.2 地基基础方案分析评价 |
第三章 基坑支护设计 |
3.1 支护方案的选择 |
3.1.1 基坑工程周围环境分析 |
3.1.2 基坑边坡稳定性分析 |
3.1.3 支护方案的选择 |
3.1.4 支护设计思路 |
3.2 基坑支护设计计算 |
3.2.1 土钉的主要加固机理 |
3.2.2 土钉的设计要求 |
3.2.3 土钉的适用土层及其可行性评价 |
3.2.4 土钉的构造设计内容 |
3.2.5 土钉几何尺寸的确定 |
3.2.6 土钉设计计算 |
3.3 土钉墙稳定性分析 |
3.3.1 土钉墙的破坏形式 |
3.3.2 估算潜在破裂面 |
3.3.3 土钉墙内部稳定性分析 |
3.3.4 土钉墙外部稳定性分析 |
3.4 施工作业控制要点 |
3.4.1 钢材选择 |
3.4.2 网筋及喷射砼面层 |
3.4.3 支护方法及要求 |
3.4.4 基坑施工监测 |
3.4.5 基坑支护施工质量检查 |
3.4.6 基坑支护施工检验与检测 |
3.4.7 基坑支护施工应急预案 |
第四章 基坑降水设计 |
4.1 概述 |
4.2 基坑降水方案的选择 |
4.2.1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
4.2.2 降水方案的选择 |
4.3 基坑降水设计计算 |
4.3.1 井点设计计算 |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复合式加筋改良方法的软塑性黏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加筋土技术的发展历史 |
1.3 加筋土的研究现状 |
1.4 加筋土工程中填料与筋材 |
1.4.1 加筋土工程中的筋材 |
1.4.2 加筋土工程中的填料 |
1.5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1 确定最优改良方案 |
1.6.2 数值模拟 |
2 软塑土的改良方法研究 |
2.1 石灰改良原理及国内外应用现状 |
2.1.1 石灰土的应用历史 |
2.1.2 石灰稳定土的增长机理 |
2.2 纤维改良方法加固机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软塑土改良方法的研究 |
2.3.1 软塑土的物性试验 |
2.3.2 软塑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
2.3.3 石灰改良软塑土 |
2.3.4 软塑土的纤维改良方法 |
2.3.5 复合式加筋改良方法的提出 |
2.3.6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
2.3.7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8 抗剪强度指标 |
2.4 小结 |
3 改良后软塑土的加筋试验研究 |
3.1 加筋的机理 |
3.2 三轴试验中筋材的选取 |
3.3 筋材的布置 |
3.4 试验工况 |
3.5 变形破坏特征 |
3.6 应力应变曲线及数据分析 |
3.6.1 应力应变曲线 |
3.6.2 试验数据分析 |
3.7 抗剪强度指标 |
3.8 本章小结 |
4 数值模拟 |
4.1 FLAC3D 软件介绍 |
4.2 三轴试验的数值模拟 |
4.2.1 理论依据 |
4.2.2 定义材料参数及模型参数 |
4.2.3 建立模型 |
4.2.4 设置加载条件和边界条件 |
4.2.5 定义视图及监测变量 |
4.2.6 模拟结果对比及分析 |
4.3 事例分析 |
4.3.1 加筋土技术用于地基处理 |
4.3.2 数值模拟加筋土地基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临海粉煤灰吹填区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浆技术的发展 |
1.2.2 高压旋喷注浆技术的发展 |
1.2.3 高压喷射流特性及水泥土成桩机理 |
1.2.4 粉煤灰的物理力学性质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临海粉煤灰吹填区旋喷桩止水帷幕的设计 |
2.1 工程情况调查 |
2.2 桩身参数设计 |
2.2.1 喷射浆液的设计 |
2.2.2 帷幕厚度计算 |
2.2.3 桩径、桩距及布桩形式的设计 |
2.3 施工机具参数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临海粉煤灰吹填区旋喷桩止水帷幕施工新工艺研究 |
3.1 常规工艺及问题 |
3.1.1 旋喷桩施工常规工艺流程 |
3.1.2 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
3.2 施工新工艺及质量检测措施 |
3.2.1 现场施工新工艺 |
3.2.2 桩身质量检测措施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临海粉煤灰吹填区旋喷桩止水帷幕工程实例 |
4.1 设计前的调查工作 |
4.1.1 工程概况 |
4.1.2 工程地质情况 |
4.1.3 水文地质情况 |
4.1.4 气候状况 |
4.2 桩身参数的设计与验证 |
4.2.1 南侧 2 号旋喷桩体系 |
4.2.2 1 号与 4 号旋喷桩体系 |
4.3 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
4.4 工程质量检测 |
4.4.1 利用低应变反射法测定桩长和桩身完整性 |
4.4.2 取芯测定桩身抗压强度 |
4.4.3 基坑沉降观测 |
4.4.4 实际开挖效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8)定边供水工程调蓄水池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外对湿陷性黄土的评价方法及标准 |
1.2.1 美国对湿陷性黄土的评价 |
1.2.2 阿根廷对湿陷性黄土评价 |
1.2.3 匈牙利对湿陷性黄土评价 |
1.3 我国对湿陷性黄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 |
1.3.1 研究现状 |
1.3.2 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 |
1.4 本文选题及研究内容 |
2 湿陷性黄土的评价及工程应用 |
2.1 黄土湿陷性判定 |
2.2 黄土的自重湿陷性判定 |
2.3 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类型的判定 |
2.4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等级的判定 |
2.5 黄土湿陷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
3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原则与方法 |
3.1 地基处理方法选用原则 |
3.2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
3.2.1 预浸水法 |
3.2.2 灰土挤密桩法 |
3.2.3 夯实法 |
3.2.4 垫层法 |
3.2.5 桩基础 |
3.4 本章小结 |
4 调蓄水池地基湿陷性黄土土工特性研究 |
4.1 工程概况 |
4.2 试验的主要内容 |
4.3 试验结论 |
4.4 试验的主要成果 |
5 调蓄水池湿陷性地基的处理方案比较 |
5.1 概述 |
5.2 强夯方案 |
5.3 垫层方案 |
5.4 结论 |
6 调蓄水池地基设计施工要点 |
6.1 概述 |
6.2 地基设计要点 |
6.3 地基施工要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重要学术论文 |
(9)水泥土挡土墙在水池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结构和施工方案选择 |
3 水泥土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计算 |
3.1 墙体截面的选择 |
3.2 稳定性验算 |
3.3 墙身强度验算 |
3.4 变形估算 |
4 主要技术措施 |
5 结束语 |
(10)考虑渗流作用的基坑稳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下水渗流的研究概况 |
1.2 基坑稳定分析研究概况 |
1.3 基坑稳定分析中考虑地下水作用的方法 |
1.4 本文研究内容的意义和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复杂边界条件下的稳定渗流场的有限元分析 |
2.1 概述 |
2.2 二向稳定渗流计算的有限单元法 |
2.3 渗流场计算程序编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2.4 基坑周围渗流场的数值模拟 |
第三章 渗流作用下的基坑稳定分析 |
3.1 条分法的基本原理 |
3.2 渗流作用力 |
3.3 基坑整体稳定分析中考虑地下水作用的方法 |
3.4 考虑渗流作用的基坑稳定分析程序的编制 |
3.5 程序流程图及使用约定 |
第四章 程序的前后处理 |
4.1 前处理—有限元网格的自动划分 |
4.2 后处理—输入、输出数据的图形化 |
第五章 算例分析 |
第六章 工程实例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历届博士学位论文目录 |
四、水泥土挡土墙在水池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桩长对排水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影响室内模型试验研究[D]. 邓凯. 东华理工大学, 2021
- [2]水环境治理中的园林水体景观设计研究[D]. 陈啊雄. 东南大学, 2018(01)
- [3]北京某工程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研究及工程应用[D]. 崔高宇. 吉林大学, 2015(06)
- [4]复合地层超深超厚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D]. 邬岩. 青岛理工大学, 2015(02)
- [5]长春市正阳小学消防水池工程基坑支护及降水设计[D]. 曲楠. 吉林大学, 2014(03)
- [6]基于复合式加筋改良方法的软塑性黏土性能研究[D]. 冯幻. 重庆大学, 2014(01)
- [7]临海粉煤灰吹填区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的应用研究[D]. 沈东磊. 青岛理工大学, 2011(04)
- [8]定边供水工程调蓄水池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措施研究[D]. 刘敏.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1)
- [9]水泥土挡土墙在水池工程中的应用[J]. 邹可权. 孝感学院学报, 2002(06)
- [10]考虑渗流作用的基坑稳定分析[D]. 黄春娥. 浙江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