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粒黑小麦 1 号

特大粒黑小麦 1 号

一、特大粒黑小麦一号(论文文献综述)

杨婉君[1](2020)在《小麦苗期抗旱性的GWAS分析及综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抗旱性是由多基因控制,GWAS分析可以使得自然群体中的多个等位基因同时被检测,具有耗费低、精确度高、实用性强等优点。本研究试验材料是158份小麦品种群体(系),对14个抗旱相关性状进行测定,利用114777个SNP分子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如下:1.变异分析和相关分析14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是8.37%-30.90%,平均值为16.07%。除正常水分下的根表面积(RSA)外其他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变异较大。14个抗旱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两种水分条件下,苗鲜重、根鲜重、总鲜重、苗干重和根干重两两之间互为极显着正相关。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苗鲜重、根鲜重、总鲜重、苗干重、根干重、总干重和总根长与D值均呈极显着正相关。2.抗旱种质资源评价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6项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6.24%,分别是生物产量,根的生长,根的物质积累和苗高。而生物产量、根系生长情况和根物质积累作为贡献率最高的前3项,可成为鉴定小麦苗期抗旱性的重要参考指标。对小麦苗期抗旱相关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根据D值对各小麦品种进行筛选,利用K值聚类法将D值分为5类,将小麦的抗旱性分为高敏感(0.28-0.40)、敏感(0.41-0.48)、中等(0.49-0.57)、抗旱(0.57-0.68)和高抗旱(0.71-0.81)5个等级。3.GWAS分析利用114777个SNP标记对小麦苗期抗旱的相关性状和抗旱系数进行关联分析,在P≤0.0001的水平上共检测到1052个分子标记,其中47个与相关性状稳定关联的位点,单一位点有92个,占总位点的8.75%,贡献率(R2)范围为8.49%-23.77%,均值为13.61%。共检测到27个多效位点,分布在1A、1B、2A、2B、3A、4B、5A、7B和7D染色体上。在2A染色体上检测到多效位点SNP106243与5个性状(苗鲜重、根鲜重、苗干重、根干重和根表面积)显着关联,在5A染色体上检测到SNP310710与5个性状(苗鲜重、根鲜重、根鲜重、苗干重和总干重)显着关联。在5A染色体上检测到的与苗鲜重稳定关联的位点SNP310710(5A)可以在DA、C2和D2环境下检测到,且贡献率(R2)最大,均超过10%,是主效位点。

郝育颖[2](2017)在《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以河北省馆陶县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我国“三农”形势依然严峻,农业低效、农民收入缓慢、城乡差距拉大等问题依然突出,这使得传统农业转型的挑战更加紧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新业态,能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促进城乡间的交流,有利于在资源约束和市场风险加大的不利条件下,以旅游业带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促使农业健康、快速发展。论文针对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在相关文献、理论基础之上,总结借鉴法国、日本、台湾以及江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启示,以河北省馆陶县为典型示范进行分析,探讨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思路,促使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主要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进行解析,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为论文的后续进行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对法国、日本、台湾以及江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发展经验;第四章对河北省馆陶县进行案例分析,并概括总结了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第五章重点研究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六章根据国内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和馆陶县的发展启示,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从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出发,透视当前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探索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一方面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借鉴参考,另一方面希望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从而加快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为河北省农业转型升级、经济加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陈少艺[3](2014)在《中央一号文件与“三农”政策》文中认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难题,它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三农”政策的正确与否关系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前,由于执政党受到“左”的思想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中国的“三农”问题,导致农业凋敝,农村落后和农民贫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农村改革成为重要一环。20世纪80年代出台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成为农村改革的突破口。进入21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又先后下发了11个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和内容的变化已成为中国“三农”政策的方向标。同时,由于“政策至上”的治国理念根深蒂固,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被长期漠视。无疑,这种现象不利于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因此,本研究拟从多学科视角对其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前当代中国的“三农”大事件,并对这些“三农”大事件进行述评;其次,梳理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背景、主题、主要内容、政策亮点、影响;归纳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调整的三条主线,并进一步就“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民增收”这三条主线的主要内容做系统阐述。再次,总结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的转换与“三农”政策变动给我们留下了经验与启示。即:“三农”政策对错的标准主要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否相适应;“三农”政策制订的基本要求是实事求是;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三农”政策制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强农惠农富农”;始终重视“三农”工作是保持社会繁荣稳定的关键;贯彻落实文件的关键是保持“三农”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最后,本研究认为“中央一号文件”起到了政策导向作用,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解放农村生产力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起到关键作用,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也功不可没。但是,文件也有自身的缺陷,随着社会的进步,文件治国已不符合现代民主国家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文件与法律的关系至关重要,执政党应摒弃“政策至上”的治国思维,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带头遵守法律,实行依法治国;党政要真正做到分开,执政党的发文范围应仅限于政治性文件,而不应发布管理性文件;各级政府管理性的文件也应逐步被法律和规章所取代,这样政府才更具合法性和权威性。然而,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任重道远,它牵涉到整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只有摒弃文件治国思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不会仅是一句空话;只有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中国“三农”的困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胡杰[4](2010)在《小麦新品种3款》文中指出一、超早熟一号株高75厘米,早熟,半春性,穗长10~12厘米,穗粒80~120粒,千粒重50克,角质白粒白壳长芒,属于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

熊志梅[5](2010)在《介绍几个优质小麦新品种》文中认为一、超早熟一号早熟,半春性,株高75厘米,穗长10~12厘米,穗粒数80~120粒,千粒重40克,角质,白粒,白壳,长芒,为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是做饼干、方便面、糕点等食品的好原料。根深叶茂,长相清秀,穗大、四棱形,抗病能力强。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600~700公斤。每667平方米用种12~

李春燕[6](2010)在《添加剂对秦黑1号小麦面包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文中认为黑小麦正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成为新近研究的热点。秦黑1号小麦是近年来培育出来的黑小麦新品种,是一种高铁锌、低钠的黑色保健食品。本文以秦黑1号黑小麦粉和廊雪面包粉为原料,以魔芋胶、大豆分离蛋白和卵磷脂为添加剂,对秦黑1号小麦面包配方、秦黑1号小麦复合添加剂面包配方、三种添加剂对黑小麦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及其面包老化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以黑小麦的添加量为单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黑小麦粉添加量对面包硬度、水分含量、比容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并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对秦黑1号小麦面包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面包品质(硬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黑小麦>干酵母>白砂糖,秦黑1号小麦面包配方为:黑小麦17.7%,白砂糖19.9%,干酵母1.3%,此时面包硬度为540.0g。(2)研究了魔芋胶、大豆分离蛋白、卵磷脂三种添加剂对黑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魔芋胶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拉伸曲线面积和拉伸阻力增大,稳定时间和延伸度减少,表明:在面团中添加魔芋胶对面团加工特性有负面影响;随着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增加,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拉伸阻力增大,稳定时间、拉伸曲线面积和延伸度减少,表明:添加大豆分离蛋白对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有负面影响;随着卵磷脂添加量增加,面团吸水率和形成时间减少,稳定时间先增加后减少,面团拉伸曲线面积和拉伸阻力增大,延伸度变化不大,表明:添加适量的卵磷脂(0.6%)能改善面团加工特性,但添加量过多,反而会降低面团加工特性。研究了魔芋胶、大豆分离蛋白、卵磷脂三种添加剂对黑小麦面包老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魔芋胶(0.2%-0.4%)、卵磷脂(0.3%-0.6%)均能延缓黑小麦面包的老化;添加大豆分离蛋白对黑小麦面包无抗老化作用。(3)以魔芋胶、大豆分离蛋白和卵磷脂添加量为单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3种添加剂对面包硬度、水分含量、比容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并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对黑小麦面包添加剂复合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对黑小麦面包品质(硬度)影响的顺序为:大豆分离蛋白>卵磷脂>魔芋胶,最佳黑小麦面包复合添加剂配方为:魔芋胶0.1%%,卵磷脂0.58%,大豆分离蛋白1.8%,此时面包硬度为637.25g。(4)对白面包、黑小麦面包、黑小麦添加剂面包的营养成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黑小麦添加剂面包的蛋白质、粗纤维、铁、锌的含量都高于白面包和黑小麦面包,粗脂肪含量低于白面包和黑小麦面包;黑小麦添加剂面包营养成分更符合现代人健康的膳食要求。

唐晓珍[7](2008)在《彩粒小麦营养加工品质与色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彩粒小麦是指籽粒果种皮或糊粉层颜色与生产上常用小麦不同的小麦,现已经报道的有紫粒、黑粒、蓝粒、紫蓝粒、绿粒小麦等。许多品系(种)的彩粒小麦被证实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或矿物质,具有较好的加工品质,且籽粒中含有大量天然色素,主要为花青素类色素,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很高。本文以我校孙兰珍教授选育的17个红、黑粒小麦品系和山东昌邑提供的绿粒小麦为材料,通过全麦粉营养成分分析,筛选出具有营养特色的品系。以筛选出的彩粒小麦品系为材料,分析其面粉加工品质,根据其加工品质,进行彩粒小麦粉产品开发与品质评价;以彩粒小麦麸皮为材料进行天然色素的提取、结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能力等研究,为彩粒小麦麸皮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该研究结果对拓宽彩粒小麦的开发利用途径,提高彩粒小麦麸皮的附加值,促进彩粒小麦功能性食品天然化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8个品系彩粒小麦全麦粉的各种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以济麦19为对照,对12个红粒、5个黑粒、1个绿粒全麦粉的淀粉、脂肪、纤维素、蛋白质、17种氨基酸、11种矿物质、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进行了较系统地分析,其结果表明,彩粒小麦具有低淀粉、低脂肪、高蛋白质、高氨基酸、高矿物质、高维生素含量的特点。利用含量比较、差异显着性分析等方法,从营养角度筛选出了5个各具营养特色的品系(绿麦、红6、红5、D4红、黑3)。绿麦的纤维素、蛋白质含量是所有彩麦中最高的。红粒小麦中,红6的各种氨基酸、矿物质、B族维生素含量最高;红5硒含量最高;D4红淀粉含量最高。黑粒小麦中,黑3的各种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B族维生素含量最高,其它黑粒小麦品系营养特色不突出。相关性分析表明,这5个彩麦品系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总含量、矿物质总含量两两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并都与淀粉含量成极显着负相关(p<0.01)。说明彩麦的营养差异主要是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之间含量的差异,从而使该彩粒小麦具有了低淀粉、高蛋白质、高氨基酸、高矿物质等高营养品质。2.彩粒小麦面粉面包品质评价及其与RVA值的相关性分析根据5个彩粒小麦面粉RVA值的分析预测,绿麦制作的面包品质最好,D4红次之,二者优于济麦19,红5较差,黑3更差,红6最差。相关性分析显示,5个彩粒小麦粉RVA各值间存在极显着或显着相关性,可以相互参照预测加工产品品质,提高预测准确性。面包感官评分结果与彩粒小麦粉RVA值分析、预测结果一致,说明可以根据彩粒小麦粉RVA值对其面包感官品质进行准确预测。面包质构评价结果与感官评价结果一致,说明可以采用质构特性值评价面包加工品质,以避免感官评价的主观性。彩粒小麦粉面包质构品质与RVA值呈极显着或显着相关性,说明彩粒小麦粉RVA黏度也可以准确预测面包的质构品质。3.彩粒小麦麸皮色素提取工艺研究采用酸化乙醇法提取红5、绿麦麸皮中色素,确定了色素提取工艺条件:色素最大吸收波长都在530nm左右,最佳提取pH为1.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h。最佳酸化乙醇浓度红5为50%,绿麦为40%。最佳料液比红5为1:20,绿麦为1:15。得率红5为13.62%,绿麦为15.07%。二者差异不大,推测所提取的两种粒色小麦色素性质类似。4.色素结构推测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薄板层析法等研究了绿粒小麦麸皮色素的光谱学特性、结构特性,确定了该色素为黄酮类花色苷化合物,在3位羟基上形成糖苷,4位上没有苯基或甲氧基,5位上有取代基,具有4′位羟基,含有3种色素成分,推断是天竺葵色素、芍药色素、锦葵色素。5.色素稳定性研究绿粒小麦麸皮色素的稳定性显示,该色素为水溶性色素。随pH值的改变,色素的λmax基本不变,而峰高明显下降直至消失。色素溶液色调随pH值改变而变化,呈现pH1(紫红)→pH 3(粉红)→pH 5(浅黄)→pH 7(浅灰色)→pH9(绿色)→pH11(灰绿色)的趋势,并呈可逆性。该色素不耐80℃以上高温,在20~60℃吸光度值和色泽变化不大。该色素对光不稳定,日光直射3d明显褪色,色素损失60%以上;避光贮存60d时保留率达89.2%,而室内自然光下仅为61.2%。金属离子对该色素有增色作用,由弱到强依次为Fe3+、Al3+、Ca2+、Zn2+、Sn2+、Cu2+、Mg2+、Mn2+、K+,色素颜色逐渐加深,但加入Sn2+、Al3+、Fe3+后色素溶液有沉淀出现,影响该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茶多酚对该色素有很强的增色作用,Vc、H2O2、蔗糖、柠檬酸对其有褪色作用,Na2HSO4对其有较强褪色作用。食盐对其有增色、稳定作用,3.0%食盐量增色作用稍高于1.0%食盐量。山梨酸钾、苯甲酸钠对其有明显的增色作用,0.1%浓度增色作用高于0.2%浓度。6.色素抗氧化功能的研究绿粒小麦麸皮色素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该色素对猪油有较好的抑制氧化作用,其中0.05mg/ml抑制氧化作用最强。比Vc具有更高的总抗氧化能力、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抗活性氧能力、清除DPPH·能力。其总抗氧化活力为51.060U/mL,是Vc的1.732倍;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单位为79525.862U/L,比Vc高2.373%;抗活性氧活力单位为3776.31U/mL,是Vc的1.241倍;浓度越高清除DPPH·能力越强,色素浓度高于0.05mg/mL时比0.1mg/mLVE具有更高的清除效果,但只有5mg/mL色素浓度清除效果高于0.1mg/mLVc;与Vc协同清除DPPH·能力明显增强,当色素液浓度大于0.1mg/mL时,协同清除能力超过0.1mL 0.1mg/mL Vc。样本方差显示0.05mg/mL色素液与Vc的协同效果提高最大,生产中可以选择0.05mL 0.05mg/mL色素液与0.05mL0.1mg/mLVc进行协同清除DPPH·。

胡杰[8](2006)在《特色小麦新品种5款》文中研究表明一、优质高产超级小麦——WSW一号株高75厘米,早熟,半春性。穗长12~15厘米,穗粒80—120粒,千粒重50克。角质白粒白壳长芒,属于弱筋优质小麦新品种。是做饼干、方便面、糕点等食品的主要原料。抗病能力强,根深叶茂,株型好,长相清秀,穗大四棱。每667平方米产550千克~700千克,每667平方米用种8千克~10千克。

胡春[9](2005)在《4个特色小麦新品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超级小麦——航天一号该品种通过返回式卫星携带进入太空,利用超重强辐射原理对其基因进行诱变而育成。株高80厘米,冬性。穗长15厘米,穗粒100-120粒,千粒重50~55克,角质白粒白壳。与其他小麦品种相比,“航天一号”的抗逆性、抗病性能十分明显,耐盐碱,抗干旱,籽粒饱满。属弱筋小麦,特别适合制作饼干、糕点、馒头、方便面

胡春[10](2005)在《介绍几个特色小麦新品种》文中研究表明

二、特大粒黑小麦一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大粒黑小麦一号(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苗期抗旱性的GWAS分析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小麦抗旱性研究进展
        1.1.1 干旱的定义与分类
        1.1.2 国内外干旱发生情况
        1.1.3 小麦的抗旱机理
        1.1.3.1 形态性状与抗旱性关系
        1.1.3.2 生理性状与抗旱性关系
    1.2 小麦苗期抗旱性的鉴定方法和指标
    1.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
        1.3.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概念
        1.3.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技术路线
    2.3 试验设计和性状测定
        2.3.1 试验设计
        2.3.2 试验测定指标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1 表型数据和抗旱系数的计算
        2.4.2 抗旱性评价
        2.4.3 GWAS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表型变异分析
    3.2 相关分析
    3.3 主成分分析
    3.4 小麦抗旱性综合评价
    3.5 小麦抗旱相关性状的GWAS分析
        3.5.1 小麦抗旱相关性状的GWAS分析及显着关联位点
        3.5.2 小麦抗旱系数的关联分析
        3.5.3 小麦苗期抗旱相关性状的多效性SNP
4 讨论
    4.1 小麦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4.2 小麦苗期抗旱性的GWAS分析
5 结论
    5.1 小麦苗期抗旱鉴定指标
    5.2 耐旱种质资源筛选
    5.3 小麦苗期抗旱GWAS分析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研究生期间的论文

(2)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以河北省馆陶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文创新之处
2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本理论概述
    2.1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本概念解析
        2.1.1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概念
        2.1.2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特征
        2.1.3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2.2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理论来源
        2.2.1 需求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农业多功能发展论
3 国内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3.1 国内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
        3.1.1 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3.1.2 江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3.1.3 法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3.1.4 日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
    3.2 国内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3.2.1 政府引导,政策扶持
        3.2.2 行业协会积极参与
        3.2.3 制定标准,规范管理
        3.2.4 因地制宜,培植特色
4 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4.1 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整体发展现状
        4.1.1 河北省旅游景区地域分布状况
        4.1.2 河北省各类乡村旅游资源状况
        4.1.3 河北省乡村旅游经济规模状况
    4.2 以馆陶县为代表的先进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推广
        4.2.1 馆陶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4.2.2 馆陶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分析
        4.2.3 馆陶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经验总结
5 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现存问题
    5.1 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5.2 旅游项目不够丰富,不注重市场需求
        5.2.1 旅游项目难以满足大众化需求
        5.2.2 旅游产品开发不能与市场环境融洽结合
        5.2.3 商业化气息严重
    5.3 景点建设布局缺乏科学规划
        5.3.1 缺乏整体规划,盲目过度开发
        5.3.2 缺乏长远规划,只顾及眼前利益
    5.4 经营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5.4.1 缺乏现代管理理念
        5.4.2 管理者素质偏低
        5.4.3 缺乏合作观念
6 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6.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6.2 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推进特色农业旅游项目建设
        6.2.1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6.2.2 融入创意文化
        6.2.3 注重开发特色农业旅游商品
    6.3 合理规划,整体布局
        6.3.1 梳理现有旅游资源
        6.3.2 重点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农业旅游地区
    6.4 规范管理,提高现代旅游经营主体服务水平
        6.4.1 加强管理服务者技能培训
        6.4.2 多渠道宣传推广,扩大知名度
        6.4.3 推动农业旅游景点与旅行社合作
    6.5 充分发挥政府对旅游产业的主导作用
        6.5.1 制定引导扶持政策
        6.5.2 拓宽投资、融资渠道
        6.5.3 发挥政府多方面职能
        6.5.4 选择性地重点扶持,加强示范效应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中央一号文件与“三农”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S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目的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现状
    六、研究思路
    七、概念界定
    八、创新与不足
    注释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当代中国“三农”大事件述评
    第一节 1950—1958年中国的“三农”大事件
    第二节 1958—1965年中国的“三农”大事件
    第三节 1966—1978年中国的“三农”大事件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跨越两个世纪的“中央一号文件”
    第一节 1982—198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第二节 2004—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调整的主线之一:发展现代农业
    第一节 关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
    第二节 关于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的政策
    第三节 关于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的政策
    第四节 关于粮食与农产品市场流通的政策
    注释
第四章 “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调整主线之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节 关于农村土地的政策
    第二节 关于农村公共事业的政策
    第三节 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的政策
    注释
第五章 “中央一号文件”政策调整主线之三:促进农民增收
    第一节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
    第二节 关于培育新型农民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政策
    注释
第六章 历史启示与相关思考
    第一节 历史启示
    第二节 相关思考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介绍几个优质小麦新品种(论文提纲范文)

一、超早熟一号
二、新型超大穗一号
三、美国巨黑黑小麦一号
四、特大粒绿小麦

(6)添加剂对秦黑1号小麦面包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黑小麦研究进展
        1.1.1 黑小麦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
        1.1.2 黑小麦产品开发利用和研究前景
    1.2 面包的研究进展
        1.2.1 面包的研究现状
        1.2.2 面包行业的发展前景
    1.3 面包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1.3.1 面包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1.3.2 面包添加剂的前景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秦黑1 号小麦面包基础配方的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3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黑小麦粉添加量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2.3.2 黑小麦粉添加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2.3.3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
    2.4 小结
第三章 添加剂对秦黑1 号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老化的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添加剂对黑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3.3.2 不同添加剂对黑小麦面包老化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秦黑1 号小麦面包添加剂复合配方的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2.3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各单因素对黑小麦面包品质的影响
        4.3.2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
    4.4 小结
第五章 秦黑1 号小麦添加剂面包营养价值评价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5.2.3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廊雪面包粉与秦黑1 号黑小麦粉营养成分的比较
        5.3.2 白面包、黑小麦面包与黑小麦添加剂面包营养成分的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1.1 秦黑1 号小麦面包配方的研究
        6.1.2 三种不同添加剂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老化过程的影响
        6.1.3 秦黑1 号小麦面包添加剂复合配方的确定
        6.1.4 白面包、黑小麦面包和黑小麦添加剂面包营养成分比较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彩粒小麦营养加工品质与色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彩粒小麦特殊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
    2 彩粒小麦籽粒中的天然色素
        2.1 彩粒小麦籽粒中花青素种类与含量
        2.2 彩粒小麦籽粒色素理化性质
        2.3 彩粒小麦色素提取纯化方法
        2.4 彩粒小麦色素定性分析(结构鉴定)方法
        2.5 彩粒小麦色素定量分析方法
        2.6 彩粒小麦籽粒色素生理活性功能
        2.7 彩粒小麦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彩粒小麦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系彩粒小麦全麦粉中淀粉含量比较
        2.2 彩粒小麦全麦粉中脂肪含量比较
        2.3 不同品系彩粒小麦全麦粉中纤维素含量比较
        2.4 不同品系彩粒小麦全麦粉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
        2.5 不同品系彩粒小麦全麦粉中氨基酸含量比较
        2.5.1 不同品系彩粒小麦全麦粉中必需氨基酸比较
        2.5.2 不同品系彩粒小麦全麦粉中半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较
        2.5.3 不同品系彩粒小麦全麦粉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较
        2.5.4 不同品系彩粒小麦全麦粉氨基酸总含量的比较
        2.5.5 氨基酸小结
        2.6 彩粒小麦全麦粉中矿物质含量比较
        2.7 彩粒小麦全麦粉中维生素的含量
        2.8 营养成分综合评价
        2.9 筛选出的彩粒小麦品系营养成分相关性
第三章 彩粒小麦粉加工品质评价与相关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彩粒小麦淀粉糊化特性参数及其相关性
        2.1.1 彩粒小麦淀粉糊化特性参数
        2.1.2 彩粒小麦淀粉糊化特性参数相关性分析
        2.2 彩粒小麦粉面包加工品质评价
        2.2.1 彩粒小麦粉面包加工指标分析
        2.2.2 彩粒小麦面包制作与感官品质评定
        2.2.3 面包感官品质评价总分与RVA 黏度的相关性
        2.2.4 面包质构分析
        2.2.5 彩粒小麦粉面包的质构品质与RVA 黏度相关性分析
        2.3 加工品质小结
第四章 彩粒小麦麸皮色素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试剂
        1.3 试验仪器
        1.4 试验方法
        1.4.1 彩粒小麦麸皮色素提取
        1.4.2 色素结构推断试验
        1.4.3 色素的稳定性
        1.4.4 色素抗氧化功能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彩粒小麦麸皮色素提取
        2.1.1 红5 麸皮色素提取
        2.1.2 绿粒小麦麸皮色素提取
        2.1.3 彩粒小麦麸皮色素提取小结
        2.2 绿粒小麦麸皮色素的性质研究
        2.2.1 色素的光谱特性
        2.2.2 色素的结构特性
        2.2.3 色素含有种类的测定及结构推测
        2.2.4 色素的稳定性
        2.2.5 色素性质小结
        2.3 绿粒小麦麸皮色素的抗氧化功能
        2.3.1 绿粒小麦麸皮色素抗脂类物质过氧化能力评价
        2.3.2 绿粒小麦麸皮色素的总抗氧化能力评价
        2.3.3 绿粒小麦麸皮色素的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评价
        2.3.4 绿粒小麦麸皮色素抗活性氧能力的评价
        2.3.5 绿粒小麦麸皮色素清除DPPH·能力的评价
        2.3.6 绿粒小麦麸皮色素与Vc 的抗氧化协同能力的评价
        2.3.7 抗氧化小结
第五章 讨论
    1 彩粒小麦的高营养加工品质及其与健康的关系
        1.1 彩粒小麦的高营养特性及其与健康的关系
        1.2 彩粒小麦的加工特性与产业化开发
    2 绿粒小麦麸皮色素的抗氧化机理探讨
        2.1 氧化自由基的产生途径
        2.2 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方法
        2.3 植物抗氧化剂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2.3.1 电子转移
        2.3.2 金属离子络合作用
        2.3.3 影响基因表达
        2.3.4 联合抗氧化剂
        2.4 绿粒小麦麸皮色素抗氧化机理探讨
        2.5 绿粒小麦麸皮色素与Vc 协同抗氧化机理探讨
        2.6 黄酮类天然抗氧化剂的结构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
        2.6.1 类黄酮母核上“-OH”基团数对抗氧化力的影响
        2.6.2 C 环结构及取代基团对抗氧化力的影响
        2.6.3 成苷后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规律
        2.6.4 B 环上“-OH”基团数及定位与其抗氧化力的关系
        2.6.5 不同结构的黄酮类天然抗氧化剂在脂相环境所表现的抗氧化的规律
        2.6.6 小结
        2.7 天然植物中酚酸结构与其抗氧化力的关系
        2.8 绿粒小麦麸皮色素的结构与其抗氧化能力的关系探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课题与着作目录

四、特大粒黑小麦一号(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苗期抗旱性的GWAS分析及综合评价[D]. 杨婉君.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2]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以河北省馆陶县为例[D]. 郝育颖.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4)
  • [3]中央一号文件与“三农”政策[D]. 陈少艺. 复旦大学, 2014(12)
  • [4]小麦新品种3款[J]. 胡杰. 农村新技术, 2010(21)
  • [5]介绍几个优质小麦新品种[J]. 熊志梅. 农村百事通, 2010(16)
  • [6]添加剂对秦黑1号小麦面包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D]. 李春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7]彩粒小麦营养加工品质与色素研究[D]. 唐晓珍.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2)
  • [8]特色小麦新品种5款[J]. 胡杰. 农村新技术, 2006(08)
  • [9]4个特色小麦新品种[J]. 胡春. 农村新技术, 2005(11)
  • [10]介绍几个特色小麦新品种[J]. 胡春. 农村百事通, 2005(21)

标签:;  ;  ;  ;  ;  

特大粒黑小麦 1 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