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赴日旅行的准备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邢剑华[1](2021)在《双边冲突事件对旅游流影响的作用机制及效应评估 ——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为例》文中指出
柴琳[2](2021)在《赵素昂的跨界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赵素昂(1887-1958)是韩国近代杰出的独立运动家与外交家,同时也是优秀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在留学日本与流亡中国的四十余年时间中,他在为民族独立与解放奔走的同时,还创作了诸多的文学作品。赵素昂的文学书写是伴随跨界产生的,这些文学叙事中,既有面向自己的日记,又有寄托情感的汉诗,还有彰显义烈精神的传记,既是作者人生体验的真实展现,也是韩国爱国志士革命精神的记录,弘扬了韩国人民追求独立与自由的民族精神。他的文学书写不仅拓宽了韩国文学的创作领域,展现出被殖民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也为今日研究中韩文学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料,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尚未对赵素昂的文学文本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文学作品也未能得到深入研究。本文从跨界、跨文化的视角入手,综合运用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互文性等理论,结合比较文学等研究方法,具体阐述赵素昂的跨界体验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而阐明其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意义。赵素昂经历了留学、殖民、流亡生活,跨界体验已经内化为其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他的文学书写与思想体认也始终带着跨界的标识,这也成就了他独特的文学书写。日本留学体验对赵素昂产生重大影响,他以日记的形式记录留学生活,并在不断的书写过程中反省自我、认识自我,也促进了自我的成长与改变,而我们也通过日记看到了赵素昂内心真实情绪的变化及其民族身份认同确立的过程。流亡中国后,赵素昂为韩国独立运动与临时政府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他的文学书写也始终带着“抗日”的烙印,他在中国的文坛活动及与中国文人的交流对中韩两国共同话语与相互认知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赵素昂的跨界体验影响着他的文体选择,一方面他的作品体裁多样,政论、散文等体裁贯穿其整个跨界体验的全程。日记作为面向个人的写作,是赵素昂记录留学生活的选择,而传记作品一是为了纪念,表示对义烈志士行动的赞扬与认可,二是为了宣传,向中国人民展现韩民族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其汉诗的创作则与赵素昂本身的心理变化息息相关。另一方面,赵素昂文章中使用了中文、韩文、日文、英文等多种语言。日本留学时期,赵素昂私人写作均用文言文,文言文是用以表达友情、骨肉之情、忧国之思的“情之文字”,公共书写则选择了韩汉文混用体,是政体的文体,而日文自始至终只是用于学习的工具。流亡中国后,除部分公函、书信等用英语或韩汉文混用体写作外,赵素昂的文章基本上都使用中文写作,使用中文是希望赋予中文一种互动与认知的媒介功能,希望更多的中国人能够关注、支援韩国民族独立运动,中韩有识之士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自1904年赴日始,直至1912年7月自明治大学毕业,赵素昂在日八年,从接受儒家教育的读书人成长为具备国际眼光的近代知识分子,日本留学生活对他的影响伴随他一生,他的日记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最直接的记录,折射出时代的光谱。赵素昂在日留学期间,正值东亚局势突变的时期,他表现出的不仅是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更有对国家危机的忧患意识,其国家观念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这期间他见证了日本一步步吞并韩国的过程,本以为的文明国度变成了侵略的“恶魔”,同处边缘的中国却在民众奋起反抗后为韩国爱国志士提供了斗争空间,最终他选择了流亡中国。赵素昂少年时期便接受传统儒家教育,即便日后赴日留学接受近代新式教育,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也并未消磨其对汉诗的兴致,汉诗反而成为其留学与流亡生活中的情感寄托所在。赵素昂汉诗创作的高峰期集中在两个时间段,一是日本留学时期,二是全面抗战爆发后随临时政府辗转赴渝时期。他的汉诗在继承传统诗歌创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语境的特殊体验,在不失审美的前提下,现代意识与民族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身处异乡导致的精神苦闷深深体现在赵素昂的汉诗创作中,但他并没有陷入自我的悲情体验,而是在此之上的一种对于自我与现实的抵抗,在留学与流亡过程中,国家想象与民族认同始终是赵素昂汉诗创作的根本指向。赵素昂的义烈传记作品《金相玉传》《遗芳集》等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韩国义烈志士为民族独立与解放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场景,历史现场未能完整表达的内容在文学书写中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得以抒发,通过义烈形象弘扬了民族精神与英雄主义,激发了全民族的爱国热情和抗日斗争精神。《金相玉传》与《遗芳集》的出版与发行得到了中国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这说明在面对日本帝国主义霸权之时,中韩两国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通力合作,共同对敌,中韩有识之士形成共同话语与相互认知,而这些作品也体现了互为主体、共生共存、中韩合作抗日的东亚精神价值。1930年代,赵素昂编写出版了大量韩国历史文化相关作品,在殖民地“失语”情境下,他致力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播与坚守,《韩国文苑》的编纂在荟聚韩国历代名文秀句外,也展现了中韩两国自古以来友好互助的兄弟情谊。优秀传统文化的“发现”使得赵素昂意识到韩人轻易丢掉了对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与发展,而在韩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赵素昂对于“国民性”所秉持的态度一贯是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再进行改造。在编纂写作的过程中,赵素昂以他认为合适的方式来说明、阐释国族历史文化,对其身份认同的建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赵素昂的跨界体验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留学体验促进其民族身份认同的确立和民族主义意识的形成,也促成其最终选择流亡中国开展反日独立运动。中国流亡体验则进一步增强了其抗日意识,也促成了其与中国革命人士的相互书写与生成性互动。赵素昂对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认识则表现了其对国民性继承且批判的态度,也巩固了文化身份认同。赵素昂的文学书写,具有鲜明的抵抗意识与时代认识,与申圭植、朴殷植等来华流亡志士一起,构成韩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文学创作生动地展现了近代韩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他的抗日意识、东亚认识体现出时代自觉和东亚文化自觉,是东亚思想史上的财富,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
李泽萱[3](2021)在《《说走就走的旅行—探访有故事的美景》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疫情前,随着中国游客的收入提高,出国旅游越来越流行,日本的旅游景点也非常受欢迎。预计后疫情时代会出现报复性消费,对旅游书籍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笔者本次选择了《说走就走的旅行——探访有故事的美景》(『いますぐ行きたくなる物语のある絶景』)一书作为翻译实践文本,该文本的目的是科普相关旅游知识,唤起读者对旅游的兴趣。该书主要介绍了日本全国四十处知名美景的基本信息及其背后的故事,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人们在游览热门景点的同时,也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发展进程。语言表达虽简洁,但富有感染力。本次翻译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处,第一处是专有名词的处理。笔者基于交际翻译理论,根据语境采用了解释性翻译、文内与文外加注等翻译方法,补充了缺失的文化信息,促进了读者的理解。第二处是标题和旅游宣传语的美化处理,由于中日表达习惯的差异,如果不对原文进行适当改写,就无法达到宣传的效果。因此笔者基于接受美学理论对标题和旅游宣传语进行了美化处理,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写译文,使之符合国内读者的阅读习惯,向中国游客传达了日本景点的魅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可以带给赴日游客崭新的体验,还可以推动中日旅游业的交流和发展,也为今后此类旅游类文本提供参考。
李鑫[4](2021)在《历史档案《战后日本对缅甸赔偿及经济合作》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实践报告选取历史档案《战后日本对缅甸赔偿及经济合作》中日缅两国使节团互访的相关部分作为翻译文本。该翻译工作隶属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周边国家对华关系档案文献收集与历史研究”(批准号:15@ZH009)的子课题《日本对缅甸、泰国与马来西亚政策解密档案的整理与翻译》(15@ZH009-03-04)。本翻译实践报告围绕笔者在参与此次档案翻译项目实践中遇到的翻译问题、翻译难点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展开论述。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笔者常会遇到大段标点缺失的文章,这是历史档案的一大特征。为正确理解原文含义并顺利进行翻译,首先要解决断句问题。笔者首先画句号,再判断句子为单句或复句,并将段落、句子化繁为简,从而在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后进行翻译。该翻译文本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需要“一词多译”的词汇,如果生搬该词的本义,会使句意变得生硬,所以有必要根据上下文选择词汇的词性以及感情色彩,选择适合语境的译法。另外,记者招待会记录在本次翻译实践中所占篇幅较大,主要记录了日本外务大臣冈崎胜男就与缅甸工业部长吴觉迎会谈进展的讲话,而这些会谈内容与进程都是随着谈判次数的增加而慢慢推进的,需要在整体把握日缅赔偿问题后进行翻译,笔者试用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对其展开分析,深入理解谈判双方的意图,并将其灵活地体现在译文中。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积累了档案翻译的相关经验,并总结出解决档案翻译问题的相关办法,同时可以历史地把握战后日本与缅甸的外交关系,进而为我国制定当下的对东南亚政策提供史料性的借鉴与参考。本次翻译实践内容也可以为研究日本历史的学者提供资料,通过分析赔偿档案中电报与公文的内容,研究战后日本对他国赔偿的方式,进而了解日本当今外交政策的发展演变。
张囡[5](2020)在《单士厘域外游记《癸卯旅行记》的新观察》文中提出域外游记享有“百科全书”的美誉,在讲述着旅行者个人活动事实的同时,从以小见大的视角中折射出旅行者的社会反应与文化反应,是人们审视自我的一面明镜。但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域外游记文坛始终由男性作家所主导,而《癸卯旅行记》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其作者单士厘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女性域外游记书写第一人”。《癸卯旅行记》讲述了单士厘自日本出发,途径中国、朝鲜,最终抵达俄国圣彼得堡,历时近八十日,行程逾三万里的旅行经历。在传统与礼教对女性的种种桎梏下,单士厘域外旅行的实践与域外游记的书写凸显出其进步的思想理念与深厚的文学功底,而这一方面源于单士厘自身的聪颖好学,另一方面也与其文化家族的熏陶、外交官丈夫的影响等因素息息相关。单士厘丰富的知识储备与细致敏锐的观察使游记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记录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还引入了对时差、破冰船、托尔斯泰等内容的介绍。辗转四国的旅程加强了异文化间的碰撞,也加深了单士厘对自我身份与文化的审视和反思,使整个行程都充溢着浓厚的现代性旅行体验的色彩,尤其体现在其日本之旅与俄国之行中。不同文化空间的连续转换还使“看”的权力发生了转移,“看”的方式在注视与凝视中游移,视角也在“我者”与“他者”的关系里发生变动,这种动态变化在单士厘对异国形象的塑造与建构方面也有所体现。此外,《癸卯旅行记》还流露出了作者对教育、女性意识及国族观念的思考,这些思想结晶让我们得以窥见中国近代社会中女性佼佼者的形象缩影。本文将综合旅游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层面,在全面认知此次域外旅行的主人公单士厘的基础上,着重从旅游史角度对《癸卯旅行记》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使历史学和旅游学的交叉研究互为支撑,开拓中国近代女性旅游研究与域外游记研究的新视角,希望能够对女性旅游研究、域外游记研究以及中国近代社会性别史的研究有所补充。
陈怡文[6](2020)在《抗战时期日占区游走书写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萨义德《东方学》的出版,后殖民主义理论视域下的旅行书写研究如火如荼。但此类研究虽对旅行书写背后的殖民话语进行了反思,却仍有两大盲点:一是忽视了受殖者的所言所写,二是错误地将日本及其殖民地不加区分地一起归入他者“东方”。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的遗漏之处出发,在东亚殖民主义的理论视角下,聚焦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日占区游走书写。所谓“日占区游走书写”,意指抗战时期在不同的日本占领区和宗主国日本之间发生空间位移的中国文人根据自己的游走经历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既区别于后殖民主义理论视野中的“殖民旅行书写”,又与“东北流亡文学”概念不同。通过对“日占区游走书写”的考察,可以从此类作品中发掘日本殖民主义话语的构造,了解日占区文人在多文化碰撞中复杂多变的精神状态,进而丰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同时重新审视后殖民主义理论。本文分五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解释了“何为日占区游走书写”,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内容构架。第一章着眼于台湾,主要分析其中为逃离日本“官方民族主义”而发生的大陆日占区游走,发掘此类游走书写中蕴藏的原乡追寻。以钟理和的“满洲”和北京游走为案例,通过对其自传性小说、散文、书信和日记的考察,展现钟理和离台游走的原因,选择“满洲”的原因,以及“满洲”幻梦破碎的原因。然后,借用巴赫金的对话性理论阐释钟理和游走至北京期间的小说,揭示其因为主体意识的分裂和认同困境而只能与原乡若即若离。第二章关注伪满洲国,主要探究其中去往异域的日占区游走,发掘此类游走展现的对民族等级差的体验与回应。首先关注梅娘的日本游走,通过分析其作品,呈现战时日本社会中歧视性的民族等级差,以及她身处其中所经历的身份认同的迷失与重新确认。其次关注杨絮的朝鲜之行,展现身为博览会参观者和表演者的她如何在某些时刻松动殖民等级思想的禁锢,对自己的文化认同与国族身份进行反思。第三章聚焦华北、华中沦陷区,关注其中受日本赞助的日占区游走,探讨受殖者在面对殖民者赞助时,会与殖民主义产生怎样的相互作用。首先关注柳龙光受日本杂志社派遣赴华北、华中等地考察一事,发掘他视察报告中超出日本人预设的忧国之情被殖民权力话语所扭曲的过程。其次以关露赴日参加会议一事为案例,探讨她怎样通过对“女性”和“疾病”话题的言说使其散文偏离会议预设,避免成为会议的政治传声筒。结语部分则着力揭示日占区游走书写作为“解殖文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栗振宇[7](2020)在《明治后期教育对清末师范教育的影响》文中认为近代伊始,为实现与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并行的文明开化,明治政府以西方强国为学习榜样,引入欧美近代教育思想,于1872年颁布《学制》,提倡“全民就学”,确立义务教育制度。以此为契机,就学人数和学校数量迅速增加,到明治后期的时候,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得到大规模的扩充,形成较为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广兴学校必然面临师资紧缺的矛盾,明治政府为此增加师范学校的种类和数量,改革师范教育的内容,促进师范学校的升级。甲午战败,清末中国人遂将目光转向战胜自己的对手——日本,发现其特别重视教育的普及工作,而普及的关键一步就是通过创办师范学校来培养师资。所以清廷在派遣官员和学者考察日本时格外留意其师范院校的管理和运营,不少前往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也主动研习了师范科。确立学习日本教育的基本政策后,清政府参照日本学制制定了包含一系列师范教育章程的癸卯学制,师范学堂的开办遂有了指导框架;因为没有经验可循,从京城到地方的师范学堂聘请日本教习参与学堂的管理和教学。笔者的研究,正是以清朝官方和民间同日本的教育交流为背景,从考察、留学、制度设计、办学着手,介绍日本影响下的清末中国师范教育的近代化过程。
徐冠华[8](2020)在《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研究(1902—1912年)》文中研究指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自16世纪下半叶开始,是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积累时期迫切向海外扩张进行的。早期传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传教士个人介绍和引进,中国接受西学呈现出被动、零散的状态。到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西学特别是西方科学的重要性,试图通过主动学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以求得国富民强,呼吁清政府从国家层面开展了一系列变革,筹办新式学堂以开展科学教育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国家层面开始创办大学堂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始于19世纪90年代后期。甲午战争的失败让士人反思单纯学习西方技术的局限性,从政治改革的角度提出改革传统书院教育模式,仿照西方国家教育模式开展科学教育,以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由此,山西大学堂等一批新式大学堂陆续成立并开展了科学教育活动。在1904年清政府颁布新学制后,山西大学堂与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成为清末时期仅存的三所国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成立于1902年,是按照清政府“新政”改革要求创办的首批新式大学堂,同时又是解决“山西教案”问题、英国人利用“庚子赔款”创办的大学,学堂创办之初便有着西方文化的深深烙印。从1902年创办到1912年根据民国教育宗旨将山西大学堂改为山西大学校近10年时间中,中西文化在大学堂内部的碰撞、交流、融合成为一大特色。本文在整体架构上,将山西大学堂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放置于近代中国西学传播的整体进程中,重点考察从创办到改校将近10年的时间内所开展的相关科学活动,对山西大学堂的创办背景、学堂科学教育的组织、实施和影响进行历史脉络的整理。论文既从学堂围绕科学教育而开展的科学课程制订、科学教材编译、科学知识普及、科学人物活动、科学人才培养等微观层面进行考察,力求厘清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科学,从传统书院教育向新式高等教育转型的具体历程,又从西学在近代中国传播和影响的宏观层面,考察大学堂科学活动在学习引进西方科学中的作用,对科学本土化和近代山西科技、经济快速发展所起到的积极影响。在细节研究上,专注于大学堂学习引进的西方科学内容、科学专业设置与变迁过程、科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的建设、科学人物及开展的具体活动、国外留学活动专业选择、毕业生从事科技工业行业的贡献等,深入梳理西方科学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普及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边缘而主体、由被动而主动的历史变迁,以细节佐证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在改变社会和民众对西方科学的认识所发挥的作用,阐述科学教育活动在促进科学本土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注重历史文献搜集与考证,广泛搜集了清末民初关于山西大学堂的史料,包括奏折、办学合同、使用的科学教材、授课科目、教习目录、毕业生目录等资料和档案文献,实地考察山西大学堂原办学地址和遗留建筑、历史实物等,配合当时报刊等关于山西大学堂的招生招聘、办学影响、科学活动的报道,呈现西方科学在大学堂普及和传播的历史;注重有效利用口述史研究方法,针对历史实物遗失多、搜集不易的难点,采访和聆听大学堂外国教习后人、毕业生后人讲述,与历史记载和文献相互印证,力求尽可能真实还原大学堂开展科学活动的历史,客观研究山西大学堂在西方科学普及和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全文共分为八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文章整体设计和构架、当前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创新之处和关键问题。在分析西学在近代中国传播和普及的现状后,提出国家开展科学教育之于科学本土化的重要意义。山西大学堂作为近代国家创办的首批国立大学堂之一,研究其开展科学教育及科学活动的情况和影响,对于研究和理解西学传播和科学本土化是极为合适的案例。第二部分为“近代中国科学教育活动与山西大学堂的创建”。介绍近代中国学堂开展科学活动的整体情况,主要是在教育“新政”制定前后学堂学习和引进西方科学的模式,在中西学交流碰撞的背景下梳理山西大学堂从筹办到正式创办的曲折历程。第三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围绕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重点从学科设置、科学课程进行梳理,对办学的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西学教习延聘、学生招生与培养方式等情况进行考察,对大学堂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模式从整体上进行介绍。第四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编译活动”。考察山西大学堂的科学教材及学习引进的科学知识,对大学堂专门的教材编译机构——上海山西大学堂译书院、山西大学堂活版部等进行考证,系统整理译书院从国外翻译的最新科学书籍,并对大学堂科学教材的内容、使用、影响进行研究。第五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科学人物群体及活动”。考察山西大学堂的科学人物及科学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科学人物的科学思想、在大学堂内部、外围开展的具体科学活动及贡献。第六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留学活动开展及成效”。对山西大学堂毕业生的留学情况进行考证,主要是在当时留学浪潮下赴日本和英国留学的情况、所学专业及回国后的贡献,为山西地方科技、工业发展发挥的作用等,总结山西大学堂留学活动的成效。第七部分为“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特点及价值”。比较同时期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分析科学教育活动对于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从文化融合的视角总结大学堂科学科学教育活动对于科学本土化的作用。第八部分为结语。总结文章研究得失。创办新式学堂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虽然未能挽救清王朝覆亡的结局,但围绕新式学堂科学教育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对西学特别是西方科学在中国的普及和传播意义重大。山西大学堂等一批新式学堂开展的科学课程制订、科学教材编译、科学人才培养、科学考察研究等一系列科学活动,对于中国社会各个阶层认识和普遍接受西方科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山西大学堂中西结合的教育方式不仅开启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纪元,而且有效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对推动中国科学体制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贡献。同时,在高等教育中学习和引进西方科学,深刻影响了近代山西科技、政治、文化等社会的全面发展。
甘梅[9](2020)在《近代广西学校体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鸦片战争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促使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转变重文轻武的传统观念,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西方近代体育开始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大地上得到广泛传播,逐渐取代了中国传统体育活动的地位,成为了中国近代体育活动的主流。可以说,在中国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机时,西方近代体育是作为强国御侮的一种手段而被引进、吸收和传入中国的,并成为近代学校的教育内容。清末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教育章程,之后又进行了几次的学制改革,都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各项内容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规定,西方近代体育逐渐进入了中国的教育系统,为广西各级学校体育的普遍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广西地处西南边陲,随着梧州、龙州等地相继开放为通商口岸,西方近代体育文化伴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而传入广西,进入学校课堂。受制于广西落后的经济文化水平,广西的学校体育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长期以来一直落后于内地各省。在这样艰难的社会环境中,广西的学校体育紧跟着中央的步伐,效仿国外的体育课程模式,促使学校体育不断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已有的对广西体育的研究成果中,以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居多,对近代广西学校体育的系统研究甚少,《广西通志·体育志》中虽有部分关于广西学校体育教育的论述,但是较为零散也不够丰富。因此笔者打算从一些原始史料出发,对近代广西学校体育的发展状况进行细致地考察。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近代广西学校体育为研究对象,纵向探讨广西学校体育之缘起、在近代的发展情况,以及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学校体育对近代广西社会的影响。对其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地方社会历史文化,了解近代广西的教育史、体育史,且对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弘扬崇尚体育精神,增强体魄,促进全民健身都有实际意义。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起与意义、研究状况、研究范围及方法。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近代广西学校体育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洋务运动与近代体育教育的引进;教会学校对引进近代体育的贡献;维新运动与中国近代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清末赴日教育考察为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制度提供蓝本;清末新政之教育改革是体育教育兴起的契机;民国时期国民教育体制对学校体育教育的促进。第二、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论述了1840-1921年和1922-1949年两个时期的广西学校体育教育情况,主要从新学制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广西体育实施的情况、体育师资的培养等几个方面来考察。第四部分总结了近代广西学校体育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存在的不足以及给予我们今天的启示。结语部分,对近代广西学校体育作出评价,同时阐明可供当今体育教育参考的经验及方法。
万里民[10](2020)在《《“走街串巷”京都三日行》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游客越来看重赴日游的品质与当地人文特色的体验。但是深度游相关的旅游杂志较少,基于此,笔者此次翻译实践选择了《“走街串巷”京都三日行》(“京都、2泊3日。路地から表通りまで”)这一文本。该文本的特点是用京都当地人的视角来描绘京都的方方面面。该旅游文本最先介绍京都的历史和文化,然后是饮食相关的店铺、美术馆、寺庙等信息,内容详实。本翻译实践在为中国游客的深度京都游提供帮助的同时希望也能为以后的旅游翻译文本提供少许借鉴。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五个章节,包括引言、翻译实践简介、文本分析及译前准备、案例分析以及翻译实践总结。本次翻译实践中难点主要集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广告性标题的翻译”以及“中日语言差异”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以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为指导理论,不同文本不同问题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翻译方式。就该旅游文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笔者主要通过加注和解释性翻译的方式解决,对不同的特点的文化负载词使用和其特点相适应的翻译方法。接着就是广告性标题的翻译,以交际翻译为原则标题的翻译需要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尽量去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笔者尽量把标题翻译的简洁且符合汉语的习惯。对于中日语言差异,笔者从语序表达的差异、日语成分省略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力求能合理地处理这些差异。
二、赴日旅行的准备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赴日旅行的准备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2)赵素昂的跨界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跨界体验与文学书写 |
第一节 日本体验与自我书写 |
第二节 中国体验与抗日书写 |
第三节 跨界体验与文体选择 |
第三章 日记书写与家国情怀 |
第一节 晓雁他乡:客愁与国愁 |
一、思乡之情 |
二、亡国之恨 |
第二节 东亚变局:体验与认知 |
一、日本:从文明国到侵略国 |
二、中国:从传统帝国到抗争空间 |
第四章 汉诗创作与情感寄托 |
第一节 苦闷与抵抗 |
一、望乡哀思 |
二、交友深情 |
三、抗日呐喊 |
第二节 用典与理趣 |
一、化典入诗 |
二、借景抒情 |
三、托物言志 |
第五章 义烈叙事与东亚精神 |
第一节 文学与历史的互文 |
一、历史现场与文学改写 |
二、叙事策略与审美效果 |
第二节 国家意识与民族精神 |
一、民主共和:国家意识的凸显 |
二、舍身为国:民族精神的渲染 |
第三节 共同话语与相互认知 |
一、共同书写:中韩知识分子的互动 |
二、中韩联合:帝国强权的超克 |
第六章 文本重构与民族认同 |
第一节 鱼与筌:文亡国乃真亡 |
一、聚文苑英华 |
二、昭同文之谊 |
第二节 国民性话语与身份认同 |
一、陶铸国魂:国民性话语的思考 |
二、民族想象:身份认同的建构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说走就走的旅行—探访有故事的美景》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1章 引言 |
1.1 翻译实践的背景 |
1.2 翻译实践的意义 |
第2章 翻译过程简介 |
2.1 翻译内容概述 |
2.2 翻译进度安排 |
第3章 文本分析与译前准备 |
3.1 文本类型 |
3.2 文本特点 |
3.3 译前准备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专有名词的翻译 |
4.1.1 解释性翻译 |
4.1.2 文内与文外加注 |
4.2 标题的美化处理 |
4.3 旅游宣传语的美化处理 |
4.3.1 译入语的增释 |
4.3.2 译入语的整编 |
第5章 总结 |
5.1 翻译实践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译文对译 |
附录2 术语表 |
附录3 导师核准意见书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译着、论文以及从事的口笔译实践活动 |
致谢 |
(4)历史档案《战后日本对缅甸赔偿及经济合作》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1章 翻译实践的目的与意义 |
1.1 现实意义 |
1.2 学术意义 |
1.3 应用价值 |
第2章 翻译实践简介与译前准备 |
2.1 翻译实践简介 |
2.2 译前准备 |
2.2.1 档案的识读与文字输出 |
2.2.2 自拟标题,制作编目 |
2.2.3 相关工具书与文献准备 |
第3章 文本分析与翻译策略 |
3.1 文本的内容与特征 |
3.2 翻译策略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无标点段落的断句与翻译 |
4.2 针对一词多译现象的翻译策略 |
4.2.1 “确実”的翻译 |
4.2.2 “取扱”的翻译 |
4.2.3 “受ける”的翻译 |
4.3 记者招待会记录的翻译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译文对译 |
致谢 |
(5)单士厘域外游记《癸卯旅行记》的新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单士厘与《癸卯旅行记》的研究回顾 |
(三)概念界定 |
(四)论文结构 |
一、知识女性单士厘及其出国背景 |
(一)单士厘的人生历程 |
(二)单士厘出国前后的时代背景 |
二、《癸卯旅行记》的新观察 |
(一)《癸卯旅行记》的内容概述 |
(二)《癸卯旅行记》中的现代性旅行体验 |
(三)《癸卯旅行记》中的异国形象 |
三、《癸卯旅行记》中的思想阐述 |
(一)多元实用的教育主张 |
(二)中西兼并的女性意识 |
(三)以国民自任的国族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抗战时期日占区游走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何为“日占区游走书写”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选题意义及内容架构 |
第一章 台湾:官方民族主义下的原乡追寻 |
第一节 日占区游走书写在台湾 |
第二节 钟理和的“奉天”游走:“满洲”幻梦的破灭 |
第三节 钟理和的北京游走:若即若离的原乡 |
小结 |
第二章 伪满洲国:民族等级差下的异域体验 |
第一节 日占区游走书写在伪满洲国 |
第二节 梅娘的日本游走:身份认同的迷失与重新确认 |
第三节 杨絮的朝鲜游走:博览会与国族反思 |
小结 |
第三章 华北、华中沦陷区:日本赞助下的迎合与背离 |
第一节 日占区游走书写在华北、华中沦陷区 |
第二节 柳龙光的“大陆视察”:被扭曲的忧国之情 |
第三节 关露的日本参会:偏离会议的女性与疾病言说 |
小结 |
结语 作为“解殖文学”的日占区游走书写 |
参考文献 |
附录:抗日战争时期台湾文人赴大陆游走经历表 |
后记 |
(7)明治后期教育对清末师范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明治后期日本教育发展及师范教育概况 |
2.1 初等教育制度的综合完善 |
2.1.1 小学校制度的整备 |
2.1.2 国定教科书制度 |
2.2 中等教育的制度化 |
2.3 师范教育的扩充与升级 |
第3章 对日考察与赴日留学 |
3.1 甲午战前有关人士对日本及其教育的了解 |
3.2 甲午战后国人赴日考察学务概况及其对师范教育的介绍 |
3.2.1 官员和学者赴日考察学务概况 |
3.2.2 教育考察记对日本师范教育的介绍 |
3.3 留日学生与师范科的研习 |
3.3.1 鼓励游学及留日学生的增多 |
3.3.2 师范科的研习 |
第4章 日本学制启示下清末师范教育的产生和制度化 |
4.1 师范教育的产生 |
4.2 以日本学制为重要参考的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确立 |
4.2.1 壬寅学制的出台及其对师范教育制度的规定 |
4.2.2 癸卯学制的出台及其对日本学制的借鉴 |
4.2.3 中日两国师范学校章程的比较 |
4.3 日本影响下女子教育的提倡与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的发布 |
4.3.1 日本影响下女子教育的提倡 |
4.3.2 《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的发布 |
第5章 直隶和三江师范学堂的运营与日本教习 |
5.1 直隶师范学堂及其日本教习 |
5.1.1 创立直隶学校司与渡边龙圣就任顾问 |
5.1.2 直隶师范学堂的创办 |
5.1.3 日本教习对直隶师范学堂的贡献 |
5.2 三江师范学堂及其日本教习 |
5.2.1 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办及日本教习的引入 |
5.2.2 日本教习对三江师范学堂的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研究(1902—1912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价值 |
0.4 研究设计和研究内容 |
0.5 研究方法 |
0.6 创新之处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一章 近代中国科学教育活动与山西大学堂的创建 |
1.1 近代中国科学教育活动的发端 |
1.1.1 西方科学传入中国 |
1.1.2 近代中国的科学活动 |
1.1.3 近代中国科学教育活动开展 |
1.2 清末山西大学堂的创建 |
1.2.1 山西大学堂的历史沿革 |
1.2.2 山西大学堂的创办进程 |
1.2.3 山西大学堂的办学款项筹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
1.3 山西大学堂中学专斋与西学专斋 |
第二章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
2.1 山西大学堂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
2.1.1 中学专斋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
2.1.2 西学专斋科学教育活动设计 |
2.2 山西大学堂科学仪器购置及实验室建设 |
2.3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来源 |
2.4 山西大学堂课程教习聘任 |
2.5 山西大学堂学子招生与培养 |
2.5.1 学子招生——西学薄弱 |
2.5.2 授课方式——中西迥异 |
2.5.3 学子培养——注重实践 |
2.5.4 毕业考核——出身奖励 |
第三章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编译活动 |
3.1 山西大学堂初创时期科学教材编译 |
3.1.1 清末科学教材编译活动的兴起 |
3.1.2 山西大学堂对科学教材的需求 |
3.2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编译活动机构设置 |
3.2.1 山西大学堂上海译书院的创建 |
3.2.2 山西大学堂活版部的创建 |
3.3 山西大学堂上海译书院教材编译及内容 |
3.3.1 高等学堂用书 |
3.3.2 中等学堂用书 |
3.3.3 师范学堂用书、参考用书等 |
3.3.4 科学教材编译人员组成 |
3.3.5 山西大学堂上海译书院编译活动的特点 |
3.4 山西大学堂活版部编译教材 |
3.5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材编译活动影响 |
3.5.1 对中国科学教材的充实 |
3.5.2 编译科学教材的传播 |
3.5.3 编译活动之于近代中国科学启蒙 |
第四章 山西大学堂科学人物群体及活动 |
4.1 山西大学堂科学人物考 |
4.1.1 西学专斋的科学人物 |
4.1.2 中学专斋的科学人物 |
4.1.3 上海译书院的科学人物 |
4.1.4 山西大学堂的管理人员 |
4.2 山西大学堂科学人物活动考 |
4.2.1 山西大学堂创办者的科学活动 |
4.2.2 山西大学堂教习群体的科学活动 |
4.2.3 其他教习的科学活动 |
4.3 科学人物的待遇及奖励 |
第五章 山西大学堂留学活动开展及成效 |
5.1 清末留学教育浪潮中的山西官派留学活动 |
5.1.1 清末留学教育的起步 |
5.1.2 山西地方留学活动 |
5.2 山西大学堂学子赴日留学考证 |
5.2.1 留日学生批次及人员 |
5.2.2 留日学生的专业特点 |
5.2.3 留日学生的活动及影响 |
5.2.4 赴日留学兴起的原因分析 |
5.3 山西大学堂留英学生群体 |
5.3.1 留英学生批次及人员 |
5.3.2 官派西斋留英学生专业分析 |
5.3.3 西斋留英学生对山西科技发展的贡献 |
5.3.4 赴英留学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 |
第六章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特点及价值 |
6.1 同时期国立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开展 |
6.1.1 京师大学堂的科学教育活动 |
6.1.2 北洋大学堂的科学教育活动 |
6.2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 |
6.3 .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对科学本土化的价值 |
6.3.1 推动近代教育体制变革 |
6.3.2 提升山西科技工业水平 |
6.3.3 影响山西政治文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近代广西学校体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1.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 |
2.关于近代学校体育和体育教育的研究 |
3.关于地方体育的研究 |
4.关于广西近代体育教育研究 |
(三)有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近代广西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洋务运动与近代体育教育的引进 |
(二)教会学校对引进近代体育的贡献 |
(三)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 |
(四)清末赴日教育考察为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制度提供蓝本 |
(五)清末新政之教育改革是体育教育兴起的契机 |
(六)民国时期国民教育体制对学校体育教育的促进 |
二、清末民初的广西学校体育教育(1840-1921) |
(一)近代前广西民间传统体育概况 |
(二)清末广西学校体育实践(1840-1911) |
1.西方体育教育引进广西 |
2.清末广西学校体育状况 |
(三)民国初期的广西学校体育实践(1912-1921) |
1.民初广西体操课沿袭清末 |
2.球类运动在广西学校的出现 |
(四)广西体育师资培训的初始 |
(五)清末民初的体育竞技状况 |
(六)清末民初广西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特征 |
1.模仿日本学校体育教育模式 |
2.以兵式体操为主的课程内容 |
3.体育课形式大于内容 |
4.由清末学校的体育单轨制变为民初的双轨并行 |
5.与清末的癸卯学制相比,民初的壬子癸丑学制科学性更高 |
三、民国中后期的广西学校体育教育(1922-1949) |
(一)1922-1936年的广西学校体育 |
1.学校体育教学理念的变革 |
2.广西学校体育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
(二)1937-1949年广西学校体育 |
1.学校体育变得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
2.体育设备不断完善 |
3.抗战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
(三)广西体育师资培养的专业化 |
(四)传统体育在学校的发展 |
(五)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
1.马君武的体育教育思想 |
2.任中敏的体育思想 |
(六)民国中后期广西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 |
1.学习美国的体育教育模式 |
2.体育课程内容变得丰富多元 |
3.体育课程更加严整规范 |
4.注意人本教育 |
四、对近代广西学校体育发展的评述 |
(一)近代广西学校体育兴起与发展的原因 |
1.广西有重视体育的传统,群众基础较好 |
2.一些主要人物对体育运动及学校体育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
3.以李宗仁为首的新桂系领导人比较重视体育 |
4.中国共产党在学校体育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5.体育社团的建立推动了体育运动的发展 |
6.一批爱好体育的体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指导 |
7.广西与广东毗邻,有利于西方体育的传入与发展 |
(二)近代广西体育发展存在的不足 |
1.锦标主义盛行 |
2.体育师资和经费不足 |
3.近代提倡体育,其主观目的更多是为了服务政治和军事建设的需要 |
(三)近代广西体育对当代广西体育发展的启示 |
1.辩证地看待锦标主义 |
2.加大对体育的投入,完善体育场馆等设施 |
3.学校体育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4.学校体育能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
5.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走街串巷”京都三日行》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1章 引言 |
1.1 翻译实践的背景 |
1.2 翻译实践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翻译实践简介 |
2.1 翻译实践内容简介 |
2.2 翻译实践过程 |
第3章 文本分析和译前准备 |
3.1 文本类型 |
3.2 文本特点 |
3.3 翻译理论 |
3.4 译前准备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
4.1.1 文化负载词的概念 |
4.1.2 注释 |
4.1.3 解释性翻译 |
4.2 广告性标题的翻译 |
4.3 中日语言差异下句子的翻译 |
4.3.1 语序表达差异的处理 |
4.3.2 句子成分省略的处理 |
第5章 结语 |
5.1 内容总结 |
5.2 感想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译文对照 |
附录2 术语表 |
致谢 |
四、赴日旅行的准备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双边冲突事件对旅游流影响的作用机制及效应评估 ——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为例[D]. 邢剑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赵素昂的跨界体验与文学创作研究[D]. 柴琳. 山东大学, 2021(10)
- [3]《说走就走的旅行—探访有故事的美景》翻译实践报告[D]. 李泽萱.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4]历史档案《战后日本对缅甸赔偿及经济合作》翻译实践报告[D]. 李鑫.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5]单士厘域外游记《癸卯旅行记》的新观察[D]. 张囡.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抗战时期日占区游走书写研究[D]. 陈怡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7]明治后期教育对清末师范教育的影响[D]. 栗振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8]山西大学堂科学教育活动研究(1902—1912年)[D]. 徐冠华. 山西大学, 2020(12)
- [9]近代广西学校体育发展研究[D]. 甘梅.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10]《“走街串巷”京都三日行》翻译实践报告[D]. 万里民.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