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抚顺地区沙尘天气特征及环流形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魏倩[1](2020)在《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发展演变的多尺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取2007年3月27日发生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利用相关观测资料分析此次沙尘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沙尘分布特征及民勤站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化学模块的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WRF-Chem3.4对该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中首先对比几种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此次天气过程模拟效果的影响,然后选取模式输出的模拟效果最优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详细分析其发展演变特征,最后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研究此次沙尘天气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时空多尺度特征。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3.27”沙尘天气过程中,民勤站监测到一次持续近3 h的强沙尘暴过程,该过程受民勤特殊的地形地貌、700 hPa和850 hPa短波槽的快速移动及冷锋过境的综合影响,出现了地面温度降低、湿度上升、气压上升、风速急剧增加等天气现象,近地层风速与PM10浓度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呈现双峰型的陡升陡降特征,气压场与风场之间存在明显的调整过程,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呈现相反趋势。(2)利用观测资料评估了YSU、MYJ、QNSE、MYNN2.5和BouLac共5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3.27”沙尘天气过程模拟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5种不同的边界层方案均可模拟出此次沙尘天气的初生、爆发及减弱过程,其中YSU和BouLac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模拟出相对较高的地表摩擦速度、10m风速、2m温度及地面PM10浓度和相对较低的2m相对湿度,从而模拟的沙尘天气过程较强,MYJ、QNSE和MYNN2.5方案模拟的沙尘天气则相对较弱,这意味着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摩擦速度的计算差异会影响沙尘排放通量和PM10浓度的模拟效果,较大的摩擦速度会使起沙参数化方案计算的沙尘排放通量和PM10浓度更高,加之午后近地层的强风、高温和低湿等特征对起沙过程起到增强作用,这使得BouLac方案模拟的沙尘天气最强,而QNSE方案的模拟结果最弱;利用民勤站观测资料对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模拟结果的评估表明,QNSE方案对PM10浓度的模拟效果最好,BouLac方案对10m风速的模拟效果最好,YSU方案对2m温度和2m相对湿度的模拟效果最好,整体而言,YSU方案对民勤站近地层气象要素的模拟有一定的优势,QNSE方案的模拟结果相对最差。(3)利用YSU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输出的模拟结果对“3.27”沙尘天气过程的发展演变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此次沙尘天气过程中沙尘区上空有一个高空急流中心维持,急流中心的风速增大、范围扩大和向下伸展有利于急流中心的高动量向下输送和近地层大风的形成,这为近地层起沙过程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气象条件;模拟结果还表明,在有利的动力和热力条件下,民勤站PM10浓度柱向上伸展至约4200m高度处,地面PM10浓度最强可达9647μg·m-3。(4)对民勤站地面观测资料和YSU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进行单点(民勤站)EEMD分解,分别得到表征日变化的趋势分量RES和3个表征高频扰动的平均周期分别约为0.3h、1.0h和2.0h的IMF分量(IMF1-3),其中IMF1的信号可能与边界层中的湍流过程有关,IMF2和IMF3的信号则属于典型的中尺度过程。从观测和模拟的民勤站地面PM10浓度、10 m风速和2 m温度时间序列的分解结果来看,模拟的IMF与观测的IMF平均周期大致相当,但其波动振幅相对较小,观测结果中温度场的高频扰动变化超前于风场,这表明边界层的起沙过程与近地层热力不稳定因素密切相关;从模拟的民勤站上空水平风速及其UV分量、垂直速度、扰动气压和扰动位温时间序列的分解结果来看,RES的显着特征表现为沙尘暴发展期间高层西风动量的下传和沙尘暴增强时期的上升运动及减弱时期的下沉运动,IMF1的扰动信号主要出现在沙尘暴发展阶段且发展高度相对较低,IMF2的扰动信号主要出现在沙尘暴发展和强盛阶段,IMF3在整个发展阶段均有较强的扰动信号,IMF2和IMF3的信号在垂直方向可伸展至300hPa附近,这些IMF分量的特征可能意味着民勤沙尘暴中存在逆尺度的发展过程。(5)对YSU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模拟的水平风速及其U、V分量场、垂直速度场、扰动气压场、扰动位温场和相对湿度场进行空间(D02模拟域)EEMD分解,得到3个表征中尺度扰动变化的IMF分量场(IMF1-3)和表征大尺度变化的趋势分量场RES,在沙尘天气过程中,RES场显示了低空急流带东移南下、冷区向南推进的大尺度特征,且急流区东部边缘伴随着较强的扰动动能,IMF场显示了中尺度的扰动变化,具体表现为对流层低层700hPa各要素的IMF场扰动与强沙尘区的移动相伴,扰动信号主要位于700hPa沙尘区东北侧,并向沙尘区外延伸,IMF1-3信号的平均周期分别约为0.35h、0.87h和2.24h,平均波长分别约为35km、46km和134km,相速度分别位于20-40 m·s-1、15-40 m·s-1和10-30 m·s-1之间,从它们的生命期、周期和移速来看,IMF3分量的相关特征与重力波特征十分接近,该尺度天气系统可能与重力波的发展相关,IMF1和IMF2分量可能属于一种更小尺度的重力波信号,这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邸文婧[2](2020)在《北非地区气溶胶南北空间型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文中研究说明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是影响空气污染、地表辐射的重要因素,沙尘气溶胶作为大气气溶胶最重要的组分,是以海-陆-气耦合为核心的全球气候系统变化中的重要环节。北非作为全球最主要的沙尘源区,常被当作自然沙尘源,受大气环流系统影响,该地区的沙尘气溶胶可以传输到大西洋、地中海、加勒比海等地,不仅影响海洋生态系统,还为亚马逊热带雨林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而北非地区除自然排放的沙尘气溶胶外,还存在大量的人为气溶胶。因此研究分析北非地区气溶胶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利用MODIS、CALIPSO等卫星观测数据以及MERRA-2再分析数据研究了2007-2017年北非地区不同季节气溶胶的光学、微物理特性以及沙尘气溶胶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造成这种空间分布型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北非地区不同类型气溶胶的分布特征不同,沙尘、黑碳(BC)和有机碳(OC)光学厚度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硫酸盐(SU)和海盐(SS)光学厚度的季节性差异较小。北非地区的主导气溶胶类型为沙尘气溶胶,但其含量在不同区域有明显的差异,北非北部沙尘气溶胶的占比达80%以上,北非南部沙尘气溶胶的含量明显下降且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仅占46%,除此之外。北非南部碳气溶胶的含量较北部明显增加,尤其是有机碳,夏季和冬季可达27%。(2)沙尘气溶胶的排放主要位于撒哈拉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北非北部沙尘气溶胶排放的区域平均值最高可达3×10-99 kg m-22 s-1。黑碳、有机碳和硫酸盐气溶胶排放的高值区则位于北非南部,且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沙尘气溶胶干沉降速率的大值区夏季位于撒哈拉地区,冬季则主要位于几内亚沿岸以及大西洋沿岸。黑碳和有机碳的干沉降速率明显小于沙尘,且高值区夏季位于非洲南部,冬季位于北非南部。沙尘气溶胶湿沉降速率的大值区与降水区域的季节变化一致,且夏季最高,冬季最低。黑碳和有机碳湿沉降速率的高值区主要位于北非南部以及非洲南部地区,且夏季最高。(3)北非地区总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和地理差异,夏季AOD北高南低,冬季南高北低。并且,夏季AOD的高值区位于北非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北非北部AOD的区域平均值为0.45,大于南部(0.33),而冬季AOD的高值区则位于北非南部的几内亚湾沿岸,北非南部AOD的区域平均值为0.45,明显高于北部(0.24)。基于CALIPSO层积分体积退偏比和衰减总色比的研究结果表明,北非地区层积分体积退偏比和衰减总色比的空间分布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北非地区体积退偏比的值夏季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夏季,退偏比的高值区位于北非北部,且主要集中在0.05-0.15范围内,北非南部则主要集中在0.01-0.05范围内。冬季,北非地区退偏比的高值区较夏季更偏南,且冬季北非南部退偏比的值主要集中在0.01-0.05范围内,明显高于夏季。此外,夏季北非北部气溶胶的衰减总色比主要位于0.25-0.7范围内,明显高于冬季。冬季色比的高值区则位于北非南部,北非南部色比主要位于0.2-0.65范围内。(4)沙尘气溶胶作为北非地区的主导气溶胶类型,其出现频次春、夏季最高,达0.8以上,秋季次之,冬季最低,约为0.55,并且冬季沙尘频次的高值区较夏季更偏南。此外,随着高度的升高,沙尘频次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约在1-2 km处达最大值。夏季沙尘气溶胶的抬升高度约为7.5 km,明显高于冬季(5.5 km),且北非北部高于北非南部。夏季,北非北部位于高低压中心之间,地面盛行东北风,高层被高压控制,气候干燥,且大气垂直运动强烈,有利于沙尘气溶胶的排放。北非南部,近地面盛行西南风,携带了大量水汽,且整层大气均以上升运动为主,容易产生降水,导致夏季北非地区沙尘AOD呈北高南低。冬季,北非北部被高压控制,冷空气配合下沉运动有利于沙尘气溶胶的清除。北非南部,近地面盛行偏东风,且冬季温度偏低,容易形成逆温,不利于沙尘气溶胶和局地污染物扩散,导致冬季北非南部地区沙尘AOD高于北部。此外,北非地区温度的变化也进一步促进了沙尘气溶胶空间分布的季节性差异。
郑宇[3](2020)在《基于地基观测的华北地区大气气溶胶微物理和光学特性及其辐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全面深入了解华北地区大气气溶胶微物理、光学及其辐射效应的变化特征,本论文利用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大气环境监测、气象观测和再分析等资料,开展多源信息综合分析,通过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外场观测、环境气象数据分析与大气气溶胶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途经,分析了华北地区大气气溶胶微物理、光学及辐射特性的气候学分布特征,获得了大气污染事件中这些气溶胶光学-辐射特性关键参数的典型变化特性及潜在影响因子与其的相互联系,探讨了这些关键参数在垂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评估了气溶胶辐射强迫对大气边界层变化的反馈效应。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一)华北地区气溶胶微物理、光学-辐射特性的气候学分布特征通过2012至2018年在北京、天津、石家庄、焦作、南郊、固城、上甸子地区所开展的长期地基观测分析表明,华北地区细膜态粒子有效半径的年均水平约为0.15 μm,粗膜态粒子变化幅度较大,各个地区的均值水平约在2.20到2.33 μm之间。气溶胶粒子体积浓度年均水平变化范围在约0.13到0.23 μm3/μm2之间,呈现出城市、郊区、乡村逐渐递减的分布特征。AOD440年均水平变化范围约在0.43到0.86之间,其中石家庄最高,上甸子最低。AE和FMF的年均水平变化范围分别在约1.10到1.15和0.83到0.88之内,表明细粒子对华北地区有着更强的影响,对气溶胶消光有着极大的贡献。SSA440年际均值变化范围为0.89到0.93,体现出中等强度到较弱的吸收特性。AAOD440基本上冬季较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夏季处于最低,且城市站点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郊区和乡村站点。AAE的分析显示,华北地区大气中主要的吸收性物质为生物质燃烧或化石燃料燃烧所排放的有机物与混合型黑炭。针对气溶胶粒子微物理、光学-辐射特性参数与气象因子之间的潜在关系研究可知,AOD440基本上随RH增大而增大,且有着粒子尺度变小,散射性增强的趋势。对气溶胶粒子所进行分类分析表明,华北地区气溶胶粒子大多集中在第Ⅰ到第Ⅵ类型中,占比高达约92%到96%,基本上呈现出粒子散射能力随RH增大而增强的趋势。其中,细膜态吸收/散射型粒子(第Ⅰ到第Ⅳ类)和混合型气溶胶粒子(第Ⅴ和Ⅵ类)的占比分别约为37%到63%和20%到49%。较强散射能力的气溶胶粒子(第Ⅳ和第Ⅵ类,SSA440≥0.95)占比约10%到32%,沙尘气溶胶(第Ⅶ类,AE<0.60,SSA440<0.95)占比约为 4%到 8%。二)重度霾污染过程中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变化机理研究为了深入认识霾污染形成机制,为防霾治霾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针对2016年12月华北平原一次重度霾污染事件在北京、石家庄、焦作开展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北京、石家庄、焦作地区的粒子谱分布基本呈现双峰分布。但北京地区霾污染最严重时期的粒子谱呈现三峰分布,其在粒子半径0.40到0.50 μm的细膜态峰与云过程的云滴消散和雾滴残留作用有关。霾污染最严重时期,细膜态与粗膜态粒子峰值浓度在分别比清洁时期高出0.05到0.21 μm3/μm2和2.50到3.50 μm3/μm2。北京、石家庄、焦作地区的在霾污染过程中的AOD440日均值变化范围分别约为0.14到1.98,0.18到1.42和0.24到3.51。AE在霾污染过程中皆大于0.80,说明细膜态粒子是大气污染物中的主控粒子。SSA440变化范围分别约为0.86到0.95,0.82到0.88和0.90到0.97。基本上呈现出随霾污染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增大的趋势。AAOD440日均值变化范围约为0.02到0.21、0.10到0.22和0.05到0.08,分别提高了约9.5、1.2和0.6倍。通过对AAE的分析发现石家庄、焦作大气污染物的吸收性物质主要以有机类为主。而对于北京地区来说,霾污染前以混合型黑炭为主,在霾污染爆发后转变为有机类。北京、石家庄、焦作的气溶胶对地面和对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日均值水平分别约在-23到-227 W/m2和-4到-143 W/m2之间变化,说明气溶胶对地面和整个地-气系统有着冷却效应。对大气的加热效应日均值分别在15到128 W/m2、25到148 W/m2和9到147 W/m2之间,基本表现出随污染加剧,气溶胶对大气的加热作用逐渐增强。三)人为活动对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影响机制分析以气溶胶光学特性的角度,揭示了春节假期中人为活动对大气气溶胶的影响。在2016年1月至3月的春节假期内在北京及周边地区范围内的气科院、香河、上甸子站点开展了观测分析,将其分别作为城区、郊区和乡村的代表,重点研究在排放量大幅下降的条件下,燃放烟花爆竹等人为活动对气溶胶光学特性关键参数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北京城区、郊区、乡村地区春节假期间气溶胶粒子都呈现出双峰分布的特征。细膜态粒子的峰值浓度显着增加,在这三个地区的极大值分别约为0.21,0.17和0.10 μm3/μm2,分别比背景水平高出了约5.8,4.7和8.9倍。北京城区、郊区、乡村地区的AOD440峰值浓度极大值分别约为1.62,1.73和0.74,分别较背景水平高出了约2.6,2.9和2.1倍。AE基本上随光学厚度而增加,受到燃放烟花爆竹、大气污染物不断累积等条件等影响,三个地区的主控粒子皆表现为细粒子,且粒子平均半径不断减小,在假期内均值分别约为1.21,1.17和0.90,分别比背景水平高出了约34%,10%和13%。SSA440平均水平分别约为0.89,0.87和0.86,粒子的散射性有所增强,且体现出不同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政策对其的影响。AAOD440日均值都存在着逐渐上升的趋势,其值分别由约0.01,0.03和0.01上升至约0.13,0.14和0.09,比背景水平高出了约1.6,1.3和2.0倍。针对AAE的分析显示,说明在受工业、交通等其他排放影响较小的乡村,其大气中的主要吸收性物质为燃放烟花爆竹所产生的黑炭。随污染加剧,北京城区、郊区、乡村地区的气溶胶对地面和对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分别比背景水平增大了约1.01到1.72倍和0.33到4.60倍。大气加热效应有所增强,比背景水平增大了约0.88到1.75倍。四)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垂直分布及其对边界层的辐射反馈效应的综合观测分析基于2012年至2018年在北京地区开展的长期基地观测,对北京地区整层边界层和其中上层的气溶胶微物理、光学-辐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气候学分析,探究了气溶胶对大气边界层的辐射反馈效应。结果表明,边界层中上层粒子的细膜态粒子峰值浓度极大值比整层边界层粒子低约1.3到3.2倍,粗膜态粒子低1.5到6.9倍。边界层中上层气溶胶粒子在7月份呈现出三峰分布的特点,出现在粒子半径约为0.34 μm范围的峰值,很可能是受云雾转化过程的影响。边界层中上层的AOD440月均值为春季最高,夏季稍次之,秋季较低,冬季最低,其值分别为0.31±0.34,0.30±0.37,0.17±0.30和0.14±0.09,分别比整层边界层气溶胶光学厚度低0.42,0.52,0.65和0.62倍。边界层中上层AE月际均值变化幅度相对较大(0.69到1.44),最低水平出现在春季(0.71),最高水平出现在夏季(1.22),体现了远距离沙尘输送和垂直对流输送的影响。SSA440月际水平在0.91到0.96之间,体现了轻微强度到极弱的吸收性。具体水平为冬季最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夏季最低,其均值分别为0.94±0.03,0.92±0.05,0.92±0.04和0.91±0.05,展现出与整层边界层大致相反的季节变化特征。AAOD440月际变化为夏季最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均值水平分别为0.06±0.03,0.05±0.03,0.05±0.03和0.03±0.02。边界层中上层的DARF-BOA和DARF-TOA月均水平约在-40±7到-105±25W/m2和-18±4到-49±17W/m2范围内变化。对大气的加热效应为夏季最强,春季和秋季稍低,冬季最弱,其均值水平分别约为66±12,57±3,53±15和30±58 W/m2。在沙尘事件中,沙尘气溶胶层在低层边界层表现为强吸收性(ΔSSA440约-0.09),在边界层中上层表现为散射性(SSA440约0.94),对低层边界层的加热效应大大增加(248.78W/m2),增加了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性,促进了大气边界层的发展。在霾污染过程中,整层边界层粒子表现出极强的散射性(SSA440约0.95),边界层中上层粒子吸收性增强(SSA440约0.89)。这导致了气溶胶粒子对边界层中上层的加热效应极大增强(56.3 W/m2),而对低层边界层的加热效应不断减小(9.24W/m2),从而产生了对后者的“相对冷却效应”。这种辐射反馈促进了大气层结稳定,抑制了边界层的发展。
李兆阳[4](2020)在《华北地区冬季能见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北地区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地区冬季低能见度天气现象频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华北地区冬季能见度的时空分布,并分析其成因,对认识该地区大气能见度的演变特征和提高能见度的预报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华北地区55个站点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近年来部分站点的环境质量数据,首先对华北地区冬季能见度的空间分布和长期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然后以华北地区6个代表站为例分析了环境气象要素和地面环流对冬季能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冬季平均能见度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北高南低的经向分布,河北南部、山西中部、山东西部以及河南中部为4个平均能见度低值中心。冬季55个站点整体平均能见度以-0.24 km/10a的倾向率下降,但趋势并不显着且波动变化特征明显。(2)冬季低能见度日数的空间分布同平均能见度基本一致。华北地区北部高原区域以沙尘为主,东部沿海区域以雾为主,山西大部以及呼和浩特-张家口-北京-承德沿线站点以霾为主,其他区域雾、霾两者占比相当。55个站点平均低能见度日数的长期变化表现出4个明显阶段,雾、霾日数在阶段性变化中起主导作用,而沙尘日数的作用并不明显。(3)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北京及其周边站点的冬季能见度经历了上升过程,而其他站点大多呈反相变化,这种因地而异的趋势变化与前者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和后者排放量的增加关系显着。除趋势变化外,华北地区冬季能见度存在时间尺度为12 a的低频波动,这与冬季风强度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时间尺度为5 a的高频波动变化则主要受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局地气象要素长期变化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在呼和浩特-张家口-承德一线南北两侧存在差异。(4)华北地区冬季存在9种主要地面环流型,其中,C、E、SE型为全区性低能见度环流型,A、N、AN型为全区性高能见度环流型,NE、AE、ANE型对不同代表站能见度的影响存在局地差异。相对湿度和PM2.5浓度是直接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子,低能见度环流型对应高湿度、高PM2.5浓度,而高能见度环流型对应低湿度、低PM2.5浓度。基于地面环流指数的判别分析显示,将能见度分为5级时,6个代表站的判别分析总体正确率在60%左右,将能见度分为两级时,判别分析总体正确率在80%左右,判别效果较好,对于低能见度现象频发的站点,判别模型对低能见度的识别能力更强。
李雪超[5](2020)在《兰州地区采暖期空气污染天气分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增加,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也显着增长,使得很多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染特征逐步由单一煤烟型污染向复合型污染转变,污染范围也由局地性污染扩展为区域性污染。空气污染不仅会造成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等疾病发病率的增加,危害人体健康,其对生态系统、生产生活及天气气候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城市大气污染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空气质量受地形、污染源排放和气象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风速、大气层结温度等气象条件决定污染物的扩散、传输、干湿沉积及化学转化,而天气形势又对局地气象条件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不同天气分型下的大气污染特征,对于识别污染天气类型,提高污染预报的准确性,进而警示重污染天气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根据2012-2016年兰州市大气污染物逐时浓度资料,统计分析了兰州市六种标准污染物浓度以及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时间变化特征。其次,采用PCT客观天气分型方法,对2012-2016年连续4年采暖期逐日08时的850hPa和700hPa位势高度以及温度进行分型,选取最大聚类解释方差(ECV)所对应的31种天气分型结果,通过污染物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AQI的变化特征,识别出九种污染天气型和四种清洁天气型,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天气型下环流形势和气象参数变化特征的差异。最后,通过兰州市冬季两次污染天气过程,对天气分型结果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了检验。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空气质量指数AQI的年际变化和月变化特征显示兰州地区污染天气主要集中在采暖期;其中NO2、PM10和PM2.5是兰州地区近几年超标的主要污染物,并且在采暖期以PM10和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天气居多。(2)利用PCT客观天气分型方法对兰州市采暖期位势高度和温度进行分型研究,并通过聚类解释方差(ECV)评估各分型结果,根据颗粒物浓度和AQI指数的变化特征,可识别出九种污染天气型和四种清洁天气型,占总样本数量的43.8%。(3)九种污染天气型和四种清洁天气型对应的颗粒物浓度以及AQI指数值差异较大,表明本文筛选的天气分型结果所包含的污染超标天气数量、颗粒物浓度以及环境空气质量级别差异明显。(4)通过分析污染天气型和清洁天气型的环流形势及风场分布情况,按照850hPa兰州地区相对于天气系统的位置,将九种污染天气型主观概括为鞍型场、低压型和高压东侧型,当700hPa和850hPa风场以偏西风和偏南风为主时,易发生污染天气;四种清洁天气型均可概括为冷锋后部型,兰州地区主要受高压区域的影响,且多以偏北风为主,气象条件利于污染扩散。(5)不同气象参数与颗粒物浓度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0米风速、边界层高度和通风系数与采暖期颗粒物浓度的相关性较高,并呈现负相关关系,当风速较大和边界层高度增高时,有利于大气颗粒物的扩散和稀释。(6)通过对兰州市2017-2018年两例采暖期污染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分析,检验了本次研究天气分型结果在兰州地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闵月[6](2020)在《天山北坡乌昌石地区污染天气过程的气象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天山北坡乌昌石地区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气象要素对空气污染的影响以及污染天气过程的气象特征,本文通过收集2015-2018年乌昌石地区12个环境监测站点PM2.5、PM10、SO2、NO2、CO、O3等6种污染物逐日质量浓度,气温、降水、风速风向、相对湿度、气压等6种要素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乌昌石地区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要素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探讨不同污染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及气象条件,得到以下结果:(1)乌昌石地区大气污染物具有显着的时空分布特征。乌昌石地区每年优良天数为60%,首要污染物多为PM10或PM2.5;每年平均污染日为78-126 d,重污染日为19-45 d,且主要集中在采暖期。空气污染在2015-2017年间波动上升,2017-2018明显下降。PM2.5、PM10、SO2、NO2、CO浓度为冬季高,夏季低,O3浓度为夏季高,冬季低。6种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年分布特征为单峰型分布,PM2.5、PM10、SO2、NO2、CO峰值在1-2月,O3峰值在7月。采暖期PM2.5、PM10、SO2、NO2、CO质量浓度显着上升,较非采暖期分别增高了68μg/m3、79μg/m3、8μg/m3、19μg/m3、1.0 mg/m3;非采暖期PM2.5与PM10的比重仅为0.35,采暖期PM2.5与PM10的比重增大到0.63。春节假日期间空气污染为初一最高,AQI为228,初五次高。PM2.5和PM10污染物浓度呈平原高、山区低,平原北部高、平原南部低的空间分布,SO2质量浓度为昌吉市和乌鲁木齐市城北高,NO2质量浓度为乌鲁木齐市市中心和城南高,CO质量浓度为石河子市和乌鲁木齐市城西高,O3质量浓度为天山天池和石河子市最高。(2)乌昌石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受气象要素变化的影响较大。当气温降至-5℃、风速低于1.5 m/s、湿度在60%-80%之间、气压高于1040hPa时,PM10、PM2.5、SO2、NO2、CO浓度开始急剧升高。当降水达到中雨时,对PM10、PM2.5、SO2、NO2、CO的稀释最明显。当混合层高度高于500 m、通风系数大于1500 m/s2时,对污染物的扩散能力明显增强。当逆温强度大于5℃/(100m)、静稳指数大于5时,PM2.5浓度显着增加。PM2.5浓度与气温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可达0.734。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污染物主成分为PM2.5,气象要素主成分为稳定度指标和降水指标,用于衡量空气污染扩散条件的好坏。(3)乌昌石地区污染天气过程常出现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当春季巴尔喀什湖为低槽,北疆有地面冷锋过境时,易出现乌昌石地区污染,并伴有沙尘。当冬季新疆为高压脊,地面处于蒙古高压底后部时,或者高空为平直西风气流,地面为鞍型场时易出现污染。乌昌石地区冬季持续性重污染天气环流背景为:500 hPa新疆高压脊、中层弱风、地面高压底后部,常伴有边界层逆温、70%-90%的湿度、小于2 m/s风速的长时间维持。当出现1.0 mm以上的降水、地面气温上升、地面风速增大时,AQI下降。
纪源,白雪,娄芳蕾,杨桂娟,史虹婷[7](2019)在《基于环流形势及地面要素分析不同类型沙尘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应用2006—2015年地面观测资料、micaps常规天气图资料对辽宁西部锦州地区偏南大风和偏北大风型沙尘天气的环流形势及地面要素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锦州市沙尘天气以扬沙为主,根据风向可分为偏南大风型和偏北大风型,偏北大风型沙尘发生时均受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850 hPa锋区迅速东移南压,偏北风风速20 m/s以上,冷平流显着;偏南大风型500 h Pa锦州地区受高空槽前西南气流或中纬度较为平直的偏西气流控制,850 hPa受温度脊控制,暖平流明显,对流层低层干燥且升温显着,风力加大,大气层结为中性或弱不稳定;偏南大风型沙尘风力和相对湿度明显大于偏北大风型,伴随强烈的正变温和负变压,偏北大风型以负变温和正变压为主。
周哆多[8](2019)在《云南地区上空UTLS区沙尘气溶胶传输过程及来源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2007-2016年CALIPSO卫星最新版(V4.10)Level 2气溶胶廓线资料对云南地区上空上对流层下平流层(UTLS)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并结合南亚夏季风和南亚高压反气旋环流,开展了沙尘气溶胶UTLS区域输送机制的相关分析,之后使用数值模拟对云南地区上空沙尘气溶胶的来源及传输过程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云南地区沙尘气溶胶垂直分布主要呈现多层气溶胶层形式,UTLS区气溶胶层明显,从5月开始UTLS区气溶胶层不断升高至7月,8-9月UTLS气溶胶层高度降低。随着南亚夏季风增强,青藏高原以南地区包括云南上空UTLS区内沙尘气溶胶增多,这是由于南亚夏季风增强,对应青藏高原南侧区域的上升运动增强,沙尘气溶胶随深对流活动上升,使高原以南UTLS区内沙尘增多,且水汽随上升活动增多,粒子吸湿增长,增强了沙尘气溶胶的后向散射能力;当南亚高压增强,云南地区上空UTLS区上升气流增强,UTLS区内13-17km沙尘气溶胶向上输送增多,17km之上沙尘气溶胶增多。(2)云南地区上空两次典型沙尘天气中沙尘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中国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戈壁沙漠以及南亚的塔尔沙漠。来自15km高度的沙尘粒子主要来源于地表,通过垂直活动在青藏高原及其东南侧上升,并随南亚高压反气旋环流输送到云南上空。(3)对流发生区沙尘粒子高浓度通道,主要是对流活动引起的。在上对流层区(UT),沙尘气溶胶分布与深对流位置较为一致,沙尘气溶胶从源地向青藏高原北坡及南坡抬升至高原地区并向东输送,高原地区上升运动较强烈,至青藏高原东南侧,沙尘气溶胶持续上升。随着高度的增加,在下对流层区(LS),沙尘气溶胶主要分布在南亚反气旋内部,说明沙尘气溶胶随着深对流活动从边界层空气直接带到对流流出高度,之后随着大尺度缓慢垂直向上,沙尘气溶胶分布受南亚高压反气旋控制,随反气旋环流形式传输到云南上空。
杨雪艳,张丽,袭祝香,刘玉汐,徐士琦,张晨琛[9](2018)在《东北地区春季沙尘天气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变化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利用1961—2016年东北地区72个气象站沙尘天气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春季沙尘天气的时空变化特征、气候趋势及突变特征及大气环流对沙尘天气频次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16年东北地区春季沙尘天气日数具有西部多东部少、平原多山地少的地域分布特征;东北地区春季沙尘天气以及扬沙、沙尘暴、浮尘均呈显着减少趋势;沙尘天气日数在1985年前后发生突变,突变后沙尘天气平均日数较突变前减少了3 d。当500 hPa距平场上贝加尔湖及中国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区为负距平区、巴尔喀什湖附近为正距平中心,且地面西伯利亚高压面积偏大、位置偏东,中国西北、华北地区气压比常年偏低时,东北地区沙尘天气异常偏多;当贝加尔湖及中国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为正距平,贝加尔湖附近为正距平中心,且地面西伯利亚高压面积偏小、位置偏西,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压比常年偏高时,东北地区沙尘天气异常偏少;56 a来北半球极涡面积和亚洲区极涡面积减少以及极涡强度减弱,是导致东北地区春季沙尘天气减少的原因之一。
仇会民,周成龙,杨帆,马凯,冶晓婷,周雪英[10](2018)在《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一次典型区域性沙尘天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观测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资料,对塔里木盆地东缘的一次典型区域性沙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滞空原因及传输特征。结果表明:南疆盆地热低压的强烈发展及气温异常偏高为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条件;在浮尘天气维持期间,塔里木盆地近地层层结较稳定,垂直湍流较弱,逆温层温差与能见度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逆温层厚度较稳定;强沙尘天气期间,逆温层中温度梯度明显,接地逆温层厚度越薄,浮尘物越易出现沉降现象,能见度则出现好转;沙尘暴转为浮尘天气时,逆温层温差和厚度存在明显的跃增;当质点移动路径经过库尔勒地区的西南或东南方向的两个关键区时,可能对库尔勒地区的沙尘天气造成影响,当质点移动以偏东路径为主时,将有利于库尔勒地区的浮尘减弱;由于受若羌地区的地理环境影响,东北、西南或偏西路径均可以造成若羌地区出现沙尘天气。
二、抚顺地区沙尘天气特征及环流形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抚顺地区沙尘天气特征及环流形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发展演变的多尺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研究进展 |
1.2.2 边界层过程参数化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简介 |
2.1 资料简介 |
2.2 WRF-Chem模式简介 |
2.3 参数化方案简介 |
2.3.1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
2.3.2 起沙参数化方案 |
2.4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简介 |
第三章 “3.27”沙尘天气过程概况 |
3.1 天气概况 |
3.2 环流特征 |
3.3 民勤站近地层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3.27”沙尘天气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模式试验设计 |
4.2 模拟结果检验 |
4.2.1 模拟和观测的民勤测站近地层气象要素的对比分析 |
4.2.2 模拟结果与卫星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3.1 民勤站气象要素时间演变分析 |
4.3.2 PM10浓度场变化分析 |
4.3.3 10m风场变化分析 |
4.3.4 摩擦速度场变化分析 |
4.3.5 2m温湿场变化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3.27”沙尘天气发展演变特征分析 |
5.1 民勤站近地层气象要素的演变特征分析 |
5.2 民勤站中高层气象要素的演变特征分析 |
5.3 环境物理量场的演变特征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3.27”沙尘天气的多尺度特征分析 |
6.1 民勤站沙尘暴天气过程中近地层气象要素的EEMD分解 |
6.2 民勤站沙尘暴天气过程中中高层气象要素的EEMD分解 |
6.3 沙尘天气过程中的空间多尺度特征分析 |
6.3.1 大尺度特征分析 |
6.3.2 中尺度特征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北非地区气溶胶南北空间型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 |
1.1.2 沙尘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 |
1.1.3 研究区域及其特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溶胶微物理、光学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2 北非地区沙尘气溶胶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MODIS数据产品介绍 |
2.2 CALIPSO数据产品介绍 |
2.3 MERRA-2数据产品介绍 |
2.4 环境气象场资料 |
2.4.1 NCEP数据产品介绍 |
2.4.2 降水数据产品介绍 |
第三章 北非地区不同类型气溶胶的分布特征 |
3.1 引言 |
3.2 各类型气溶胶的分布特征 |
3.3 各类型气溶胶的排放及沉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非地区气溶胶微物理及光学特性 |
4.1 引言 |
4.2 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分布 |
4.3 气溶胶退偏比的分布特征 |
4.4 气溶胶颜色比的分布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非地区沙尘气溶胶的变化归因 |
5.1 引言 |
5.2 沙尘气溶胶频次的时空分布 |
5.3 影响沙尘气溶胶垂直变化的环流场特征分析 |
5.4 影响沙尘气溶胶空间分布的气候因子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地基观测的华北地区大气气溶胶微物理和光学特性及其辐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2 研究进展 |
1.2.1 大气气溶胶微物理特性研究进展 |
1.2.2 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研究进展 |
1.2.3 大气气溶胶气候效应研究进展 |
1.2.4 大气气溶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
1.2.5 大气气溶胶光学-辐射特性的地基网络化观测 |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气气溶胶观测方法,资料和数值模式 |
2.1 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外场观测 |
2.2 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关键参数的反演方法 |
2.2.1 太阳光度计的标定方法 |
2.2.2 太阳光度计的产品反演方法 |
2.2.3 激光雷达的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资料 |
2.3 环境与气象数据 |
2.3.1 常规气象数据 |
2.3.2 无线电探空数据 |
2.3.3 环境空气质量数据 |
2.3.4 卫星遥感数据 |
2.4 大气气溶胶数值模式 |
2.4.1 潜在源区贡献因子分析及浓度权重轨迹分析 |
第三章 华北地区气溶胶微物理、光学-辐射特性的气候学分布特征 |
3.1 引言 |
3.2 站点分布与数据处理 |
3.3 华北地区气溶胶微物理特性的气候特征分析 |
3.3.1 气溶胶粒子有效半径 |
3.3.2 气溶胶粒子体积浓度 |
3.3.3 气溶胶粒子体积谱分布 |
3.3.4 气溶胶粒子复折射指数 |
3.4 气溶胶光学-辐射特性 |
3.4.1 气溶胶光学厚度 |
3.4.2 气溶胶光学厚度与相对湿度、粒子体积谱分布的关系 |
3.4.3 (?)ngstr(?)m Exponent波长指数与细膜态比例 |
3.4.4 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 |
3.4.5 气溶胶吸收性光学厚度 |
3.4.6 气溶胶吸收性波长指数 |
3.5 气溶胶的分类研究 |
3.5.1 气溶胶分类方法 |
3.5.2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度霾污染过程中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变化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站点分布与数据处理 |
4.3 气象与环境特征分析 |
4.3.1 常规气象要素与颗粒物浓度数据分析 |
4.3.2 气象探空资料分析 |
4.4 气溶胶微物理特性 |
4.4.1 气溶胶粒子体积谱分布 |
4.5 气溶胶光学-辐射特性 |
4.5.1 气溶胶光学厚度,(?)ngstr(?)m exponent波长指数与水汽含量 |
4.5.2 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 |
4.5.3 气溶胶吸收性光学厚度与吸收性波长指数 |
4.5.4 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 |
4.6 卫星资料对霾污染过程的遥感分析 |
4.6.1 霾污染发展过程的遥感分析 |
4.6.2 霾污染层的垂直结构与气溶胶类型 |
4.7 霾污染的大气污染物源区解析 |
4.7.1 潜在源区贡献因子分析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为活动及对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影响机制分析 |
5.1 引言 |
5.2 站点分布与数据处理 |
5.3 气象与环境特征分析 |
5.3.1 常规气象要素与颗粒物浓度数据分析 |
5.4 气溶胶微物理特性 |
5.4.1 气溶胶粒子体积谱分布 |
5.5 气溶胶光学-辐射特性 |
5.5.1 气溶胶光学厚度与(?)ngstr(?)m exponent波长指数 |
5.5.2 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 |
5.5.3 吸收性光学厚度与吸收性波长指数 |
5.5.4 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 |
5.6 大气污染的源区解析 |
5.6.1 潜在源区贡献因子分析 |
5.6.2 浓度权重轨迹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垂直分布及其对边界层的辐射反馈效应的综合观测分析 |
6.1 引言 |
6.2 站点分布与数据处理 |
6.3 气溶胶微物理特性 |
6.3.1 气溶胶粒子体积谱分布 |
6.4 气溶胶光学-辐射特性 |
6.4.1 气溶胶光学厚度与(?)ngstr(?)m Exponent波长指数 |
6.4.2 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 |
6.4.3 气溶胶吸收性光学厚度与吸收性波长指数 |
6.4.4 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 |
6.5 气溶胶对边界层的辐射反馈效应 |
6.5.1 沙尘事件的气溶胶辐射反馈效应 |
6.5.2 霾污染的气溶胶辐射反馈效应 |
6.5.3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特色和创新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华北地区冬季能见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2 数据资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气候倾向率 |
2.3.2 相关系数及其检验 |
2.3.3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
2.3.4 小波方差 |
2.3.5 逐步回归 |
2.3.6 Lamb-Jenkinson客观环流分型方法 |
2.3.7 贝叶斯判别分析 |
第三章 华北地区冬季能见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 平均能见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 平均能见度的时间变化趋势 |
3.3 低能见度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1 不同等级低能见度日数的空间分布 |
3.3.2 不同类型低能见度日数的空间分布 |
3.4 低能见度现象的时间变化特征 |
3.4.1 不同等级低能见度日数的时间变化 |
3.4.2 不同类型低能见度日数的时间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华北地区冬季能见度长期变化的主要因子 |
4.1 影响冬季能见度趋势变化的主要因子 |
4.2 影响冬季能见度低频波动变化的主要因子 |
4.3 影响冬季能见度高频波动变化的主要因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气象要素及地面环流对冬季能见度的影响 |
5.1 环境气象要素与能见度的关系 |
5.2 地面环流对能见度的影响 |
5.2.1 地面环流分型结果 |
5.2.2 地面环流对平均能见度的影响 |
5.2.3 地面环流对低能见度发生率的影响 |
5.2.4 地面环流影响能见度的原因分析 |
5.2.5 个例分析 |
5.3 基于地面环流指数的能见度分级判别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特色 |
6.3 存在的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兰州地区采暖期空气污染天气分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我国大气污染及研究现状 |
1.2.2 天气分型方法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及研究时段 |
2.2 资料来源 |
2.2.1 环境质量监测资料 |
2.2.2 气象资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
2.3.2 天气分型方法 |
2.3.3 聚类解释方差(ECV) |
第三章 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
3.1 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特征 |
3.1.1 年际变化特征 |
3.1.2 月变化特征 |
3.1.3 日变化特征 |
3.2 空气质量指数AQI时间变化特征 |
3.2.1 年际变化特征 |
3.2.2 月变化特征 |
3.3 首要污染物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气分型及污染气象特征研究 |
4.1 天气分型 |
4.1.1 天气分型变量 |
4.1.2 天气分型数量 |
4.1.3 天气分型结果分析 |
4.2 不同天气型大气污染特征 |
4.2.1 污染天气型 |
4.2.2 清洁天气型 |
4.3 不同天气型环流形势和风场特征 |
4.3.1 污染天气型 |
4.3.2 清洁天气型 |
4.4 气象参数分布特征 |
4.4.1 气象参数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
4.4.2 污染天气过程气象参数分布特征 |
4.4.3 不同天气型气象参数分布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气分型结果检验 |
5.1 2017年个例 |
5.1.1 环流形势特征 |
5.1.2 气象参数和逆温层变化特征 |
5.2 2018年个例 |
5.2.1 环流形势特征 |
5.2.2 气象参数和逆温层变化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特色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参与课题 |
致谢 |
(6)天山北坡乌昌石地区污染天气过程的气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空气污染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空气污染的研究进展 |
1.2.3 国外空气污染气象研究进展 |
1.2.4 国内空气污染气象研究进展 |
1.3 研究区域概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资料来源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1.1 空气质量资料 |
2.1.2 气象资料 |
2.2 方法 |
2.2.1 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
2.2.2 首要污染物、污染日及污染天气过程的确定 |
2.2.3 边界层环境气象参数计算方法 |
2.2.4 相关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乌昌石地区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 时间变化特征 |
3.1.1 年际变化特征 |
3.1.2 年内变化特征 |
3.1.3 季节变化特征 |
3.1.4 采暖期/非采暖期变化特征 |
3.1.5 春节期间变化特征 |
3.2 空间分布特征 |
3.3 空气质量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乌昌石地区气象要素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
4.1 气温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
4.1.1 不同时段气温与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
4.1.2 各月温度与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
4.2 降水量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
4.2.1 不同量级的降水与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
4.2.2 各月降水量与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
4.3 风速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
4.3.1 不同风速与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
4.3.2 各月风速与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
4.3.3 风向、风速与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
4.4 相对湿度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
4.4.1 不同湿度与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
4.4.2 各月相对湿度与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
4.5 气压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
4.5.1 不同气压与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
4.5.2 各月气压与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
4.6 边界层环境参数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
4.6.1 混合层高度与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
4.6.2 通风系数与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
4.6.3 逆温强度与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
4.6.4 静稳指数与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关系 |
4.7 污染物与气象要素相关性分析 |
4.7.1 污染物浓度与气象要素相关性 |
4.7.2 污染物浓度与气象要素主成分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乌昌石地区污染天气的气象条件分析 |
5.1 污染天气过程分布特征 |
5.2 污染天气过程天气形势分析 |
5.2.1 地面天气形势分类标准 |
5.2.2 高空天气形势分类标准 |
5.2.3 天气形势分类统计结果 |
5.3 污染天气气象形势特征分析 |
5.3.1 低槽-冷锋过境型 |
5.3.2 高压脊-高压底后部型 |
5.3.3 平直西风带-均压型 |
5.4 乌昌石地区冬季不同程度污染气象条件对比分析 |
5.4.1 天气过程描述 |
5.4.2 天气形势特征 |
5.4.3 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环流形势及地面要素分析不同类型沙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样本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环流形势分析 |
2.1.1 偏北大风型。 |
2.1.2 偏南大风型。 |
2.2 地面气象要素对比分析 |
3 结论 |
(8)云南地区上空UTLS区沙尘气溶胶传输过程及来源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模式与资料 |
2.1 模式介绍 |
2.2 资料与方法介绍 |
第三章 云南地区UTLS沙尘气溶胶分布特征 |
3.1 云南地区沙尘气溶胶分布 |
3.2 南亚夏季风对南亚地区UTLS气溶胶分布的影响 |
3.3 南亚高压强弱年对云南地区UTLS气溶胶垂直分布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南地区夏季沙尘气溶胶来源分析 |
4.1 沙尘天气过程分析 |
4.2 沙尘天气过程后向轨迹分析 |
4.3 沙尘事件天气过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南地区上空UTLS区沙尘气溶胶传输过程模拟研究 |
5.1 天气形势和数值试验 |
5.2 试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东北地区春季沙尘天气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变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2.1 气候趋势系数计算方法 |
1.2.2 M-K突变检测方法 |
1.2.3 西伯利亚高压面积指数计算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东北地区沙尘天气的空间分布 |
2.2 东北地区春季沙尘天气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气候趋势 |
2.2.1 东北地区春季沙尘日数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 |
2.2.2 沙尘天气气候变化趋势 |
2.2.3 沙尘天气气候突变特征分析 |
2.3 东北地区春季沙尘天气变化特征与大气环流背景的关系 |
2.3.1 沙尘天气的气候变化与极涡变化的关系 |
2.3.2 东北地区春季沙尘日数突变前后大气环流特征对比 |
2.3.3 沙尘天气异常年大气环流特征 |
2.3.3. 1 500 h Pa环流特征对比 |
2.3.3. 2 地面气压场对比 |
3 结论与讨论 |
(10)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一次典型区域性沙尘天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所用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区域概况 |
1.4 沙尘天气实况 |
2 结果分析 |
2.1 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 |
2.1.1 地面天气形势 |
2.1.2 高空环流形势 |
2.2 浮尘持续的气象条件分析 |
2.2.1 高空风场特征 |
2.2.2 垂直环流圈的维持 |
2.2.3 逆温层特征 |
2.3 沙尘传输特征 |
3 结论 |
四、抚顺地区沙尘天气特征及环流形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发展演变的多尺度特征研究[D]. 魏倩. 兰州大学, 2020(01)
- [2]北非地区气溶胶南北空间型分布特征及其成因[D]. 邸文婧. 兰州大学, 2020(12)
- [3]基于地基观测的华北地区大气气溶胶微物理和光学特性及其辐射效应研究[D]. 郑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4]华北地区冬季能见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李兆阳. 兰州大学, 2020(01)
- [5]兰州地区采暖期空气污染天气分型研究[D]. 李雪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6]天山北坡乌昌石地区污染天气过程的气象特征研究[D]. 闵月. 兰州大学, 2020(01)
- [7]基于环流形势及地面要素分析不同类型沙尘特征[J]. 纪源,白雪,娄芳蕾,杨桂娟,史虹婷.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4)
- [8]云南地区上空UTLS区沙尘气溶胶传输过程及来源的数值模拟研究[D]. 周哆多. 云南大学, 2019(03)
- [9]东北地区春季沙尘天气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变化的关系[J]. 杨雪艳,张丽,袭祝香,刘玉汐,徐士琦,张晨琛.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04)
- [10]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一次典型区域性沙尘天气分析[J]. 仇会民,周成龙,杨帆,马凯,冶晓婷,周雪英.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