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心一意搞建设 满怀信心奔小康(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倩[1](2021)在《模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专场新闻发布会”汉英交传实践报告》文中认为
屈鸿罡[2](2019)在《中国共产党西藏基层组织建设的历程、成就及经验分析》文中认为西藏民主改革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在西藏取得政权、为人民执掌政权的崭新时代,党的西藏基层组织也伴随着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的步伐逐步建立、发展和壮大起来,不断建强了人民当家作主、推动事业发展的广泛组织,造就了拥护党的领导、忠诚为民务实的干部队伍,做好了保障基层民生、实现发展进步的坚实工作,打牢了反对分裂破坏、维护和谐稳定的群众基础,汇聚了共建小康社会、圆梦中华复兴的强大力量。党在西藏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表明,要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建先进,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结合西藏实际做好群众工作,坚持抓好基层党员干部的培养,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建党,坚持与时俱进强基固本,打牢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
冯正强[3](2018)在《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围绕“何谓友善”这一根本问题,本项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展开深入细致探讨,以逐步廓清“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思想内涵和丰富践行路径,进一步拓宽人们理解友善这一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视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入脑入心,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行动自觉。对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内涵反思,主要从概念反思、理论溯源、传统底蕴及其当代彰显等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本项研究不仅从日常层面、美德层面、至善层面、制度层面等维度对友善概念进行了反思,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体系维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友善价值观与其他核心价值观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次,本项研究对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进行了理论溯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思想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友善价值观蕴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主要领导人也从中国实际出发,为友善价值观的“核心”之路做好了铺垫。再次,本项研究还从中西方传统哲学、伦理学的学科视野出发,对友善价值观的中西传统文化底蕴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本项研究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重点论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当代彰显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路径问题,我们认为,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从根本上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存在于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与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密切结合起来,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个维度全面、系统、深入地展开对这一关键问题的探讨,力图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构建起一条立体路径,密织起一道友善之网。特别是在经济层面、生态层面,本文主要从经济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维度出发,探讨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在人们的经济生活、生态保护方面的多元抓手,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培育践行友善价值观也应成为一种伦理自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唯有依靠良知与理性,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友善价值观才能真正内化为我们的文化基因,成为我们的精神灯塔,引领我们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崔均良[4](2018)在《《胡锦涛文选》(节选)英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6月,中央编译局正式启动了《胡锦涛文选》的翻译工作。12月,笔者经导师推荐有幸参与其中,并承担了部分内容的翻译工作。该局英文处副处长刘亮对本人的此项翻译工作给予了悉心指导,并初步审校了译文。本报告是基于此项翻译实践完成的。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传播工作的受众发生了变化,不再局限于研究中国政治、文化的专家学者,而拓展到国外数量庞大的普通民众。受众的变化,使翻译此书的目的变为让国外普通民众更加了解这位前中国领导人及其治国理念,进而影响到翻译的目的和策略。所以目的论对本翻译项目具有较为显着的指导意义。本报告首先简要介绍了此翻译项目,描述了翻译过程;其次,从词汇、句法分析了原文文本特点;然后,借助目的论的三原则,结合平行语料中的例子,对本次翻译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例分析,阐明了目的论对于本项翻译和此类文本翻译的指导价值。
谭诗杰[5](2018)在《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顺应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丰富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思想,最终凝练提出共享发展理念,要求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把“共享”这一特质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深度总结,是十八大以来党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新形势新条件下党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的新表达,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新指向。它充分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也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度的理论创新自觉。共享发展理念对于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本质和党的性质宗旨、科学谋划人民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极为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以共享发展理念为逻辑参照,全面总结和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共享发展思想,对于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落实好共享发展理念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溯源的角度考察,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享思想,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以及西方世界的公正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揭示“共产主义社会”是共享的社会形式;其人本主义思想明确“全体社会成员”是共享的主体;其社会分配思想指出“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共享的实践路径。列宁和斯大林的共享观强调,人民共享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内在上的本质联系,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注重人民共享的社会。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在本质上就是共享发展理念在传统文化中孕育的胚胎,它包括孔子的“大同社会”,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理想,康有为在《大同书》中系统阐述的“大同世界”,以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西方国家的公正思想以及由此在社会实践中衍生的福利共享观,对于改革开放后党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改革开放前,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公平,强调共享的社会正义。主要内容表现在:初提共同富裕理念,严防两极分化;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执行按劳分配原则,强调“公平优先,均中求富”;践行党的“性质”“宗旨”,保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追求政治平等,反对官僚主义和等级特权;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注意兼顾民生。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使中国避免了西方国家工业化初期的贫富分化,为改革开放后党开拓共同富裕道路-奠定了基础,其失误也为党和国家继续探索共同富裕之路提供了经验教训。但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在极少考虑客观条件的情况下过分强调绝对化的公平、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强调纯粹的精神激励,最终反而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导致共同贫穷。改革开放后,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重点上实现了拨乱反正。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都以共同富裕为逻辑载体,一以贯之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突出发展效率,集中全力夯实共享的物质基础。邓小平的共享发展思想体现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先富”带“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公有制主体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三步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江泽民的共享发展思想仍以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为理论内涵,并结合社会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铸造共同富裕的思想旗帜;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继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根基;执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策略,确立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扩展共同富裕的内涵范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共同富裕的地区差距;制定新“三步走”战略,细化共同富裕的路线蓝图。胡锦涛在理论上对共同富裕思想作了进一步升华,使之更加趋向于共享发展的核心逻辑:科学发展观是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同富裕互相促进;贯彻“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提升共同富裕的实现水平;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体现了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后富、反平均主义和反两极分化的有机统一。它不仅在思维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且在实践上作为理论武器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和社会财富,极大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但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现实困境:发展好了,但没有分配好,导致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个体差距不断拉大,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却越来越感觉到公平正义感的缺失,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合法性也受到质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在深刻把握发展规律、总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把发展的评价标准从“物”提升到“人”本身,并系统阐述了共享发展的内涵规定、意义价值、实践路径等等重大理论问题。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对世界发展理念的总结与反思;是对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中国民生实践的回应与选择。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在历史演进的进程中既有坚持根本原则的理论传承,又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理论传承体现在:坚持共同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坚持共同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坚持共同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坚持共同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创新表现在:共享发展的实践思路——从“理想化”转变到“理性化”;共享发展的价值指向:从重“物”过渡到重“人”;共享发展的实质内容:从“片面性”升级到“全面性”。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历史演进的精神脉络,它启示我们:共享发展要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坚持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坚持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坚持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
王晓曦[6](2013)在《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领导中国发展的历程,是艰辛探索的发展历程,也是日益走向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历程也正是如此,虽仍然任重道远,但已经走过来的历程提供了深刻的启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研究党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属于总体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为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一种战略。它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关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的谋划和决策。因此本文重点不是探讨区域战略,部门战略,企业战略,是从宏观层面探讨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环境,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战略重点。本文在写作中着重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处理好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与党领导下的政府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经济思想指导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经济思想的具体反映,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之间具有对应关系。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建国以来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内容与历史演进,因而,本文着重阐述的是党的经济思想而非具体的经济政策,针对党的重要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做了扼要介绍。二是,处理好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与党的重要领导人的经济思想之间的关系。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是党的经济思想的一部分,同样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重要领导人在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乃至关键作用,但不能因此而替代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着重论述了作为全党集体智慧结晶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同时客观评价了党的重要领导人在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作用。本文采用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深入分析了建国以来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及其历史演进。从纵向维度研究党60年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本文紧密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遵循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点,梳理出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轨迹,将其划分为计划经济年代(1953—1978年),经济快速增长年代(1979—1991年),可持续发展年代(1992—2002年),科学发展年代(2003年以后)四个历史阶段,从纵向维度对党60年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有一个整体把握,论述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是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结晶。从横向维度研究,突显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和中国化。从横向维度是针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以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成要素为指导,把三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划分为四大板块,即战略环境、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具体分析改革开放以后,党在每个历史阶段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内容。本文还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静态角度就是从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这种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产生的原因,在当时所发挥的作用及特征;动态角度就是用发展的眼光,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评价每一阶段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主要内容共分六部分。导论部分主要提出了研究问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方法及论文结构。此外,还介绍了经济发展战略学的兴起、研究对象、类型及构成要素。在国外研究现状部分介绍了可供借鉴的西方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第一章介绍中国共产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列宁关于经济发展思想的相关论述是党在建国后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直接理论来源。第二章介绍计划经济体制下党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1953—1976年)。这一阶段党的探索有失误,有成就,即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又为改革开放后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大转折提供了经验教训的借鉴。第三章介绍1977年至1991年,重新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大转折。这一阶段党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为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石。第四章介绍1992年至2002年,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这一阶段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在继承中丰富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前奏。第五章介绍2003年至今,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新开拓。科学发展观是党在这一时期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指导思想。论文最后从科学发展观视角对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进行了总体评价。分别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对各阶段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进行归纳梳理,可以说不同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都不同程度的闪烁着科学发展的思想光芒,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在探索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集中成果体现。同时总结了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经验。
林艳[7](2012)在《民族团结一家亲 携手并肩奔小康——互助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扫描》文中指出"民族团结山歌响,友谊花朵满园香;情深好比鱼和水,同上新阶奔小康。"正如山歌所唱,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互助土族自治县民族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如何在一个民族众多、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的高原地区长期实现民族团结?互助县认真落实有关部门关于民族工作的战略部署,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赵淑梅[8](2010)在《论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世纪初,电视剧“刘老根”的热播启动了中国农村电视剧繁荣之先河,并从而引发东北农村电视剧的飙扬。东北农村电视剧所表现的强烈“黑土情怀”给荧屏带来了一股久违的清新的现代农村气息,这道浓浓的“东北风”把镜头伸向农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面对“三农”问题,来捕捉当代中国农村的鲜活与凝滞、高尚与卑微、善良与邪恶、希望与茫然,浓墨淡染地挖掘当代中国乡村的“人”和“物”,切实关注农民疾苦、需要、情感和农村农业的发展,其不仅仅让农民去思去想,而且也使都市人去了解农民,从而实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农村的全面进步是整个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的基石,农民的小康是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反映。农民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国家的政策,亦决定于他们自身的创造性。如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掘自己,根据当地和自身的实际实现富裕,无疑需要正确的导航。电视剧——一个极易为群众接受的、当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如何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而“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都市人”感应当代“农业、农村、农民”。使农民获得对自身的充分认知并能够在其启迪和指导作用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无疑是现代文艺工作者需要深刻探讨的重要问题。在中央“一号文件”指引下,虽然我国自新世纪以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三农”问题也得到一定解决,但是,如何提高农村文化建设从而推动和谐新农村的发展始终是文化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而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在促进广大受众了解“三农”、引导他们为解决“三农”而尽心尽力中起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张喜[9](2009)在《百姓至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古,一县之主官,常有"父母官"的俗称。"父母官"者,给一方百姓"当家"的官: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渔牧稼穑、断是论非,无一不是其躬身亲为的职责。这一称谓还十分准确地描述了县官的一个重要特性:国家意志与亿万百姓间最直接的沟通者。时至今日,我们党主政一县的领导干部,虽则不允许"家长"定位的存在,但依然承继着"父母官"服务人民
王荣丽[10](2009)在《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创造了饱蕴中华民族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西柏坡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实现了民族独立的伟大胜利;在胜利面前,中国共产党人不骄不躁、谦虚谨慎,勾画了新中国的建设蓝图,构筑了新中国的奠基工程。今天,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骄傲,不能懈怠,不能停滞,要满怀信心的克服新的困难,迎接新的挑战。西柏坡精神无疑为鼓舞中国人民继往开来、拼搏进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近些年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一部分党员、干部那里被淡忘了,以权谋私、消极腐败现象比较严重,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受到很大损害。社会精神方面也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现象,一些领域道德失范、唯利是图、骄奢淫逸盛行;封建迷信活动和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淫秽色情、文化垃圾时有出现,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重温西柏坡精神,展现它的当代价值,对克服消极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奋斗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认真研读大量文献和史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继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理论归纳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结构分析与变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西柏坡精神的形成和历史地位为切入点,深入发掘西柏坡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逻辑,进一步探讨西柏坡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建设所蕴含的应有价值。以期充分利用西柏坡精神资源,激发奋斗热情,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更好的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奋力拼搏,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进。西柏坡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晶,汇集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敢和智慧。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时代。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西柏坡精神是在中国革命伟大历史性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培育形成的革命精神。它溯源于抗日战争后期,形成于解放战争中后期,体现着实现中国革命伟大历史转折的时代要求,反映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继往开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在中国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上具有光辉地位和深远影响。它是夺取民主革命最后胜利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干部进行思想作风建设的座右铭,有力促进了建国后形成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对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起到了保障作用,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用以促进革命事业向前发展的宝贵财富。西柏坡精神的内涵是一个科学的体系,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核心是“两个务必”,宗旨是依靠群众、立党为公,品质是敢打必胜、勇克时艰,表征是发扬民主、团结统一,特质是与时俱进、科学创新。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毛泽东对全党的告诫,以至于成为党由局部执政走向全面执政的政治保证,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以功臣自居、不受权力腐蚀、不被糖弹击中、勤政廉政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党群关系上,党始终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参战和生产的积极性,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在风云变幻的历史关头,毛泽东以敢于全胜的精神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这是一种敢于和善于抓住机遇,顶住压力、挑战,争取完全、彻底胜利的革命进取精神。党中央特别重视加强团结和集中统一的领导,把加强纪律性与发展民主结合起来,要求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是一种体现党、政权、军队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民主精神。在对建设新中国的道路问题上,党极其鲜明地表现出来一种按照中国国情搞建设的科学创新精神,体现了党对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坚定信念与科学态度的高度统一。西柏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助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体包括四方面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西柏坡精神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紧密相连。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认识西柏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联系,是建设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西柏坡精神所体现的“两个务必”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实基础,西柏坡精神所体现的敢打必胜、勇克时艰精神,是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西柏坡精神所体现的与时俱进、科学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宝贵资源,西柏坡精神所体现的依靠群众、立党为公精神,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西柏坡精神所体现的发扬民主、团结统一精神,是社会主义和谐精神的重要源泉,西柏坡精神所体现的知耻明辱的革命道德风范,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极好教材。西柏坡精神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动力,它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追求都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西柏坡精神与科学发展观是密切联系,内在统一。只有正确地把握二者的内在逻辑和现实关联,才能更加有效地保证党的战略思想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更加有效地保证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的牢固性,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前进的方向性。西柏坡精神中依靠群众、立党为公的思想精髓,与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相互契合,是党牢固树立宗旨观、正确树立权力观的思想基础。西柏坡精神中所包含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促进当今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精神动力;西柏坡精神所包含的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精神,是党保持清醒思考,科学决策的精神因子。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道德修养的思想瑰宝,是党防腐拒变的理性长城,是党长期执政的精神力量。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认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实践共产党员的道德标准,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社会风尚,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西柏坡时期,党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自身修养完美地结合一起,形成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互相尊重、民主团结的良好风尚和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品德,为党员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供了宝贵资源。西柏坡精神极其深刻地包涵了党长期执政的先进理念,汲取和总结了中国历史的“朝代更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执政宣言,为中国共产党人防腐拒变、抵御风险,筑起了理性长城。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骄傲自满之风盛行,贪图享乐思想蔓延,就会脱离人民群众,就会丧失免疫力,腐败就会接踵而至,亡党亡国的历史周期律,就会重演。只有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党,才具有抵御腐朽思想侵蚀、抵御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才能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得到人民群众的热爱和支持,才能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西柏坡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断进取、攀登人类文明高峰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还会遇到很多挑战和考验,只要万众一心,继续发扬西柏坡精神,保持不骄不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就一定能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二、一心一意搞建设 满怀信心奔小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心一意搞建设 满怀信心奔小康(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共产党西藏基层组织建设的历程、成就及经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西藏基层组织建立发展的历程 |
(一) 从和平解放西藏到西藏民主改革, 是中国共产党在西藏建立基层组织政权的酝酿准备时期:党在做好上层统战和影响群众工作的同时, 注意做好培养当地民族干部的工作 |
(二) 从西藏民主改革到自治区成立,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 建立各级人民政权, 逐步建立基层党组织时期:党在领导西藏人民平息叛乱和进行民主改革的基础上, 扎实做好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建党工作 |
(三) 从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是中国共产党在西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大力巩固和发展西藏基层组织政权时期:西藏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当家作主权利, 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建立健全 |
(四) 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前, 是中国共产党西藏基层党组织教育整顿、规范建设时期:随着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 西藏基层党组织建设在调整中加强, 在整顿中发展 |
(五)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党的十八大, 是中国共产党西藏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加强期:以乡镇党委“六个好”、村党支部“五个好”为目标, 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强基固本工程持续深入 |
(六) 党的十八大以来, 是中国共产党西藏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时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方针,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创新发展中全面加强 |
二、中国共产党西藏基层组织建设发展的成就 |
(一) 建强了人民当家作主、推动事业发展的广泛组织 |
(二) 造就了拥护党的领导、忠诚为民务实的干部队伍 |
(三) 做好了保障基层民生、实现发展进步的坚实工作 |
(四) 打牢了反对分裂破坏、维护和谐稳定的群众基础 |
(五) 汇聚了共建小康社会、圆梦中华复兴的强大力量 |
三、中国共产党西藏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分析 |
(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站在人民立场上, 以党的性质和宗旨衡量和推进西藏党建工作, 从一开始就扎正了基层党组织的根子 |
(二) 坚持把革命和改革的任务与西藏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把政策的原则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 积极稳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
(三) 坚持把培养当地民族干部作为党在西藏工作的紧迫任务, 以藏族干部的培养促进基层组织政权的建立, 使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在扎实的干部工作基础之上 |
(四) 坚持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 重视发展党员的质量, 坚持不懈地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凝聚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战斗堡垒 |
(五) 坚持与时俱进加强西藏基层党组织建设, 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党在西藏执政的根本工程抓紧打牢, 为西藏长足发展、长治久安打下基础 |
(3)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概念审视 |
2.1 “友善”概念分析 |
2.1.1 友善的日常层面语义 |
2.1.2 作为美德范畴的友善概念反思 |
2.1.3 作为客观存在之善的友善概念反思 |
2.1.4 作为制度层面的友善概念简析 |
2.1.5 友善的近义词 |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中的友善价值观 |
2.2.1 富强与文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厚实地基 |
2.2.2 民主与法治: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
2.2.3 平等与公正: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基本准则 |
2.2.4 自由与和谐: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终极向往 |
2.2.5 爱国、敬业与诚信: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重要表现 |
第3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理论溯源 |
3.1 马克思恩格斯论友善价值观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博爱价值观的批判 |
3.1.2 马克思恩格斯对友善价值观的直接阐述 |
3.1.3 马克思恩格斯和谐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 |
3.1.4 团结合作:通向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3.1.5 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终极归宿 |
3.2 列宁论友善价值观 |
3.2.1 列宁共产主义道德思想中的友善蕴涵 |
3.2.2 列宁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中的友善蕴涵 |
3.2.3 列宁友善思想的其他表达 |
3.3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者的友善价值观 |
3.3.1 毛泽东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
3.3.2 邓小平与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
3.3.3 江泽民、胡锦涛论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 |
第4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继承借鉴 |
4.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友善价值观继承 |
4.1.1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仁爱本质 |
4.1.2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良心本体 |
4.1.3 中国传统友善价值观的涵养途径 |
4.2 西方思想视野中的友善价值观批判借鉴 |
4.2.1 善的追求:西方传统友善观的德性本质 |
4.2.2 爱与友爱:西方传统友善观的直接表达 |
4.2.3 “无家可归”:现代性视域下的非友善症候 |
4.2.4 路在何方:通达友善之途的哲学解释学维度 |
第5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当代彰显 |
5.1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时代困境 |
5.1.1 看待友善价值观的辩证视野 |
5.1.2 友善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之一: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 |
5.1.3 友善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之二:中国社会的严酷现实 |
5.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蕴涵 |
5.2.1 友善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底蕴 |
5.2.2 党性修养论述中的友善蕴涵 |
5.2.3 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的友善情怀 |
5.2.4 生态建设思想中的友善价值观彰显 |
5.2.5 合作共赢外交战略中的友善价值观彰显 |
5.3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
5.3.1 筑牢友善价值观的制度“堤坝” |
5.3.2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增强敬畏感 |
5.3.3 全面依法治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
第6章 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路径 |
6.1 政治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6.2 经济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6.3 社会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6.4 文化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6.5 生态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路径 |
结语:让友善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胡锦涛文选》(节选)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Project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
1.2 Task and Requirements |
1.3 Significance |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paration |
2.1.1 Studying the Context of the Source Texts |
2.1.2 Gathering Similar Texts and Their English Versions |
2.2 Trial Translation and Feedback |
2.3 Translation |
2.3.1 Making the Translation Plan |
2.3.2 Overcoming the Difficulties |
2.3.3 Polishing the Target Texts |
2.4 Revision by the Expert |
Chapter Three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s |
3.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s |
3.2 Linguistic Features |
3.2.1 Lexical Features |
3.2.2 Syntactical Features |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Guided by Skopos Theory |
4.1 Brief Introduction to Skopos Theory |
4.2 Applicability of Skopos Theory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4.3 Following Skopos Rule |
4.3.1 Translation at the Lexical Level |
4.3.2 Translation at the Syntactical Level |
4.4 Following Coherence Rule |
4.4.1 Translation at the Lexical Level |
4.4.2 Translation at the Syntactical Level |
4.5 Following Fidelity Rule |
4.5.1 Translation at the Lexical Level |
4.5.2 Translation at the Syntactical Level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ces |
Source Text Ⅰ |
Target Text Ⅰ |
Source Text Ⅱ |
Target Text Ⅱ |
Source Text Ⅲ |
Target Text Ⅲ |
Source Text Ⅳ |
Target Text Ⅳ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综述 |
0.2.1 综述情况 |
0.2.2 综述分析 |
0.3 研究内容 |
0.4 研究方法 |
0.5 相关概念关系的界定和说明 |
0.6 论文创新处及不足 |
第1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溯源 |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享思想 |
1.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享思想 |
1.1.2 列宁的共享思想 |
1.1.3 斯大林的共享思想 |
1.2 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 |
1.2.1 孔子的“大同社会” |
1.2.2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理想 |
1.2.3 康有为的《大同书》 |
1.2.4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
1.3 西方国家的公正思想 |
1.3.1 西方古代思想家对公正的探讨 |
1.3.2 西方近代思想家对公正的研究 |
1.3.3 西方当代思想家对公正的探索 |
第2章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公平,强调共享的社会正义 |
2.1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
2.2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2.2.1 初提共同富裕理念,严防两极分化 |
2.2.2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共同富裕的制度根基 |
2.2.3 执行按劳分配原则,强调“公平优先,均中求富” |
2.2.4 践行党的“性质”“宗旨”,保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
2.2.5 追求政治平等,反对官僚主义和等级特权 |
2.2.6 理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注意兼顾民生 |
2.3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
2.3.1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特点 |
2.3.2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价值 |
2.3.3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局限 |
第3章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效率,夯实共享的物质基础 |
3.1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
3.2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3.2.1 邓小平的共享发展思想 |
3.2.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
3.2.1.2 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
3.2.1.3 先富带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 |
3.2.1.4 公有制主体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
3.2.1.5 “三步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 |
3.2.2 江泽民的共享发展思想 |
3.2.2.1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铸造共同富裕的思想旗帜 |
3.2.2.2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继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根基 |
3.2.2.3 执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策略,确立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 |
3.2.2.4 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扩展共同富裕的内涵范围 |
3.2.2.5 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共同富裕的地区差距 |
3.2.2.6 制定新“三步走”战略,细化共同富裕的路线蓝图 |
3.2.3 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 |
3.2.3.1 科学发展观是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 |
3.2.3.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同富裕互相促进 |
3.2.3.3 贯彻“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提升共同富裕的实现水平 |
3.2.3.4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 |
3.3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
3.3.1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特点 |
3.3.2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价值 |
3.3.3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局限 |
第4章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实线“人人享有、各得其所” |
4.1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
4.2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4.2.1 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规定 |
4.2.1.1 共享发展是全民共享 |
4.2.1.2 共享发展是全面共享 |
4.2.1.3 共享发展是共建共享 |
4.2.1.4 共享发展是渐进共享 |
4.2.2 共享发展理念的意义价值 |
4.2.2.1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4.2.2.2 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根本 |
4.2.2.3 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动力 |
4.2.3 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
4.2.3.1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共享发展的潜在动力 |
4.2.3.2 全面依法治国,巩固共享发展的制度保障 |
4.2.3.3 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共享发展的领导力量 |
4.2.3.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享发展的阶段成果 |
4.2.3.5 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打牢共享发展的民生底线 |
4.3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
4.3.1 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
4.3.2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世界发展理念的总结与反思 |
4.3.3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
4.3.4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中国民生实践的回应与选择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传承和创新 |
5.1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传承 |
5.1.1 坚持共同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 |
5.1.2 坚持共同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
5.1.3 坚持共同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 |
5.1.4 坚持共同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5.2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 |
5.2.1 共享发展的实践思路:从“理想化”转变到“理性化” |
5.2.2 共享发展的价值指向:从重“物”过渡到重“人” |
5.2.3 共享发展的实质内容:从“片面性”到“全面性”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历史演进的经验启示 |
6.1 共享发展要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
6.2 共享发展要坚持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 |
6.3 共享发展要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
6.4 共享发展要坚持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
6.5 共享发展要坚持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经济发展战略学的一般理论 |
一、经济发展战略学的兴起 |
二、经济发展战略学的研究对象 |
三、经济发展战略的类型 |
四、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成要素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一章 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发展理论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的经济学意义的论证 |
三、马恩关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 |
第二节 列宁相关的经济发展理论论述 |
一、重点增长和优先增长理论 |
二、新经济政策的理论 |
第三节 斯大林的相关经济发展理论论述 |
一、高速度地实现工业化 |
二、价值规律的存在和作用 |
本章结语 |
一、党对马克思、恩格斯相关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
二、党对列宁、斯大林相关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
第二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党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 |
第一节 高速度实现工业化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 |
一、改变极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迫切需求 |
二、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榜样作用 |
三、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压力 |
第二节 “一五”计划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 |
一、“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及效果 |
二、关于经济发展战略有益的理论探索 |
第三节 “大跃进”赶超战略的实施与积极调整 |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
二、“大跃进”的严重后果 |
三、“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战略调整 |
四、“四化”任务和“两步走”战略的提出 |
第四节 备战型发展战略的经验及教训 |
一、以“备战”为中心的“三五”计划 |
二、急于求成的“四五”计划 |
三、“三线”建设成就与问题 |
本章结语 |
一、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特点 |
二、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取得的成就 |
三、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缺陷 |
第三章 党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转折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战略思想转变的时代背景 |
一、“两个凡是”与“洋跃进”发展战略 |
二、经济发展战略的伟大转变 |
第二节 “三步走”和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
一、“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
二、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
第三节 加快发展的两大战略举措 |
一、台阶式战略 |
二、先富而后共富战略 |
第四节 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
一、发展是硬道理 |
二、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 |
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
第五节 带动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 |
一、农业是发展的根本 |
二、基础工业是发展的保障 |
三、科技和教育是发展的助推器 |
本章结语 |
一、这一阶段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特征 |
二、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对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评价 |
第四章 党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国际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
二、国内对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
第二节 新“三步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
一、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
二、从总体小康生活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
第三节 深化发展的战略举措 |
一、深化改革为发展提供体制支持和制度保证 |
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
三、扩大开放促进发展 |
第四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 |
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
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
三、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 |
本章结语 |
一、这一阶段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特征 |
二、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对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评价 |
第五章 党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新开拓 |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内背景 |
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际背景 |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战略指南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二、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导意义 |
第三节 实现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战略思维 |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
二、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发展的协同推进 |
本章结语 |
一、这一阶段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特征 |
二、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对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评价 |
结束语 |
一、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对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评价 |
二、党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经验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论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相关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及问题 |
第一章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兴起 |
第一节 发展历程 |
一、初创阶段——艰难的发韧(1958—1966) |
二、撂荒阶段——沉寂的荒漠(1967—1977) |
三、复苏阶段——重要的转折(1978—1979) |
四、探索阶段——举国风行(1980—1999) |
五、成熟阶段—渐成风格(1999--2004) |
六、黄金阶段—强势流派(2005-) |
第二节 繁荣探源 |
一、政策扶持 |
二、时代主旋律 |
三、链条式的创作 |
四、三贴近之原则 |
五、乡土映衬下的平民之美 |
第二章 主题构成 |
第一节 农民心史的刻录与见证 |
一、关注农村的改革 |
二、难以割舍的土地情怀 |
第二节 亘古不变的爱情主题 |
第三节 城市与乡村的融合 |
一、城市反哺农村 |
二、“走出农村”的基层带头人 |
三、强化乡村的法制观念 |
四、农村环保的呼唤 |
第四节 城市与乡村的文化碰撞 |
第五节 传统与现代的对接 |
一、传统的永恒 |
二、凝重的时代烙印 |
第三章 魅力所在 |
第一节 东北农村电视剧的艺术特色 |
一、浓浓的方言汇融凸现民间韵味 |
二、民间艺术大融合彰显地域特色 |
三、人物刻画俗中透雅绘尽地域风情 |
第二节 东北农村电视剧魅力之要素 |
一、东北地域文化之精髓 |
二、东北地域文化之载体 |
第四章 创作队伍 |
第一节 何庆魁——东北文化的演绎者 |
一、何庆魁及其创作概况 |
二、农民情结 |
三、纯朴天然之风格 |
第二节 高满堂——平民的演绎者 |
一、高满堂及其创作概况 |
二、游弋在平民历史书写的快乐中 |
三、熔融现实的美学精神 |
第三节 李文岐——黑龙江文化的抒写者 |
一、李文歧及其创作概况 |
二、黑土情结 |
三、眷恋黑土的艺术气质 |
第四节 张继——东北文化的嫁接者 |
一、张继及其创作概况 |
二、奇才的心灵归宿 |
第五章 表演者 |
第一节 高秀敏——黑土地上永远盛开的丁香花 |
一、高秀敏及其表演概况 |
二、语言和形象的典范 |
第二节 范伟——演啥像啥的“小人物” |
一、范伟极其表演概况 |
二、实力的较量 |
第三节 潘长江、程煜的表演 |
一、潘长江——难得的东北“袖珍”男人 |
二、程煜——默默中的“后起之秀” |
第四节 赵本山的徒弟们——“二人转”的传承者和演绎者 |
一、四徒弟——唐鉴军 |
二、六徒弟——王小利 |
三、二十五徒弟——小沈阳 |
第六章 “赵本山现象”分析 |
第一节 赵本山其人其事 |
第二节 本色表演 |
一、角色定位——本色表演的脊梁 |
二、原生态人物形象——本色表演之魂 |
三、喜剧表演才能——本色表演之升华 |
第三节 “败走麦城”现象的思考 |
一、中西方文化理念差异——“败走麦城”之因 |
二、美仑美奂——“本山现象”的求同 |
三、小品化倾向——“本山现象”的雷同 |
四、技艺的粗糙 |
第七章 反思与超越 |
第一节 农民形象之困窘 |
一、“好人”形象之“高、大、全” |
二、“好官”和“主心骨”之抽象 |
三、“恶人”形象之恶 |
四、“草根”之俗 |
第二节 方言之成败 |
第三节 繁荣背后的思索 |
一、创作者在浮躁中演绎 |
二、数量之“丰盈”质量之“瘦削” |
三、通俗中的庸俗化 |
四、现实农村的“过度”拔高 |
附 东北农村电视剧剧目时序览(按时间顺序排列,系列剧除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0)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选题依据和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和价值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研究阶段 |
(二) 形成的观点 |
三、 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西柏坡精神的形成与历史地位 |
一、 西柏坡精神形成的思想渊源 |
(一) 中华民族精神是培育中国革命精神的丰富土壤 |
(二) 中国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果 |
(三)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新发展 |
二、 西柏坡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 |
(一) 中国革命历史转折时期的历史是其形成的客观基础 |
(二) 中国共产党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是其形成的现实需要 |
三、 西柏坡精神是新中国的立国之魂 |
(一)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支柱 |
(二)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走向全面执政的思想基础 |
(三)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式建设道路的思想源流 |
第二章 西柏坡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内在逻辑 |
一、 西柏坡精神的科学内涵 |
(一) “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 |
(二) 依靠群众、立党为公是西柏坡精神的宗旨 |
(三) 敢打必胜、勇克时艰是西柏坡精神的品质 |
(四) 发扬民主、团结统一是西柏坡精神的表征 |
(五) 与时俱进、科学创新是西柏坡精神的特质 |
二、 西柏坡精神的逻辑结构 |
(一) 西柏坡精神的内在逻辑 |
(二) 西柏坡精神的基本结构 |
三、 西柏坡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
(一) 西柏坡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
(二) 西柏坡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
第三章 西柏坡精神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动力 |
一、 西柏坡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追求是为了实现人民利益 |
(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二) 西柏坡精神蕴涵着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 |
(三) 西柏坡精神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 |
二、 西柏坡精神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支撑 |
(一) 弘扬西柏坡精神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
(二) 弘扬西柏坡精神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 |
(三) 发扬西柏坡精神,培育服务人民的政治情怀 |
第四章 西柏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基础 |
一、 西柏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内在联系 |
(一) 二者具有相似的实践背景 |
(二) 西柏坡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 |
二、 弘扬西柏坡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助推力 |
(一) 有利于树立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 |
(二) 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新能力 |
(三) 有利于树立全社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
第五章 西柏坡精神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思想保障 |
一、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道德修养的思想瑰宝 |
(一) 坚持道德修养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 |
(二)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道德修养的宝贵资源 |
(三)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武器 |
二、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防腐拒变的理性长城 |
(一) 新阶段新情况对中国共产党防腐拒变提出了严峻考验 |
(二) 西柏坡精神是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精神财富 |
(三) 西柏坡精神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思想源泉 |
三、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精神力量 |
(一) 西柏坡精神蕴含着党的执政宣言 |
(二) 西柏坡精神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思想精髓 |
(三) 西柏坡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一心一意搞建设 满怀信心奔小康(论文参考文献)
- [1]模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专场新闻发布会”汉英交传实践报告[D]. 刘玉倩. 吉首大学, 2021
- [2]中国共产党西藏基层组织建设的历程、成就及经验分析[J]. 屈鸿罡. 西藏研究, 2019(03)
- [3]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研究[D]. 冯正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4]《胡锦涛文选》(节选)英译实践报告[D]. 崔均良. 山东大学, 2018(12)
- [5]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D]. 谭诗杰. 湘潭大学, 2018(04)
- [6]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党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 王晓曦. 武汉大学, 2013(07)
- [7]民族团结一家亲 携手并肩奔小康——互助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扫描[J]. 林艳. 中国土族, 2012(02)
- [8]论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D]. 赵淑梅. 吉林大学, 2010(08)
- [9]百姓至上[J]. 张喜. 报告文学, 2009(07)
- [10]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D]. 王荣丽. 河北师范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