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汽轮发电机组冷却水的回收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桂莲[1](2021)在《锅炉生产系统节水节能改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津铁厂有限公司动力厂锅炉系统在节水和节能上存在改进空间。目前其急待改进的主要问题包括:锅炉化学取样器均采用循环水冷却,循环水带走的热量无法再利用,且易导致取样化验不准确的风险;高品位的汽轮发电机组凝结水使用不合理,只是作为循环水的补充水使用;反渗透装置产出的浓水未全部回收利用。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综合改进方案。改造方案实施后,锅炉系统节水、节能效果显着,消除了锅炉化验不准的生产隐患。
张福祥[2](2020)在《热电联产机组能量梯级利用及灵活调峰运行》文中认为热电联产机组既发电又供热,可显着提高能源转换利用效率,是煤炭等化石能源最高效的利用途径,并可实现供热过程的污染物集中控制,兼具节能减排效益。但传统抽汽供热方式,会造成高品位能量的极大浪费且存在冷源损失。同时,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期“以热定电”方式运行,调峰能力受到制约,导致参与电网调峰能力弱,加剧供热期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消纳的矛盾。探索大型热电联产机组的节能途径,实现热电联产机组的全工况节能、灵活运行,在动力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背景和学术意义。本文针对燃煤火力发电的热电联产过程,围绕大型热电联产机组的节能和灵活调峰运行策略开展研究。首先采用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单耗分析方法,建立热电联产机组单耗分析模型,研究热电联产能量转化机理,揭示热电联产机组不同供热模式的能耗分布规律及节能潜力,为热电联产过程节能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从区域级多能互补热电联产供热系统构建、厂级热力系统与电热泵循环系统集成,以及基于斜温层蓄热的热电解耦等不同角度,系统地分析热电联产机组节能及灵活调峰运行的技术途径及热力特性和规律。建立了热电联产机组及热网构成的供热系统单耗分析模型,得到供热系统的理想最低单耗并揭示附加单耗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热电联产机组,对抽汽供热方式单耗分析,获得供热系统各子系统及设备在整个供热周期内的附加单耗分布规律,指出不可逆传热温差是影响热电联产供热附加单耗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回收汽轮机乏汽余热降低供热热源平均温度,特别是针对汽轮机排汽余热能梯级供热系统开展研究,分析环境温度变化下余热能供热系统变工况性能,各组成子系统的能耗分布以及附加单耗变化规律。从能量转化机理揭示出不同供热方式能量转化特点。汽轮机排汽余热能梯级供热系统可大幅降低热源平均温度,不可逆损失减少。案例地区供热边界条件下,供热单耗在6.38~15.53 kg/GJ范围内,和抽汽供热相比供热能耗最大降幅达65%,为现场供热改造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我国北方集中供热地区典型的发电机组结构,构建了含有火电机组、风电机组和热电机组的区域级多能互补热电联产供热系统;提出三类供热系统集成技术路线;建立多能互补供热系统的优化调度模型。以系统在典型日电、热负荷下的总煤耗为主要优化目标,分析不同技术路线的节煤效果和消纳弃风电的情况。获得了高背压供热、电锅炉以及电热泵等供热方式的能耗特性及其对电负荷调节和弃风消纳能力;针对单一供热模式以热定电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背压供热模式与电热泵耦合的组合供热模式,获得了最优的系统节煤效果以及消纳风电能力。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面向热电联产机组灵活调峰运行的需求,结合工程实际,以高背压余热梯级供热系统为对象,提出耦合电动热泵回收循环冷却水余热的新型供热系统。获得典型高背压供热系统,以及含有电动热泵的高背压供热系统的热电负荷特性,并开展系统的设计工况和变工况热力学性能分析。结合实际供热需求对新型系统进行技术经济性评价。同时探讨新型系统在弃风消纳背景下的运行策略,对其调峰调度能力适应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耦合电动热泵的高背压供热系统兼具降低供热能耗和扩大供热机组调峰范围的功能。基于单罐斜温层蓄热系统,开展基于蓄热的供热机组热电解耦可行性分析数值模拟研究。构建与供热机组热源和热网串联的斜温层蓄热模型,在同时蓄放热运行工况下,分析蓄热单罐内温度和斜温层的变化特性,以及不稳定蓄热负荷对蓄热罐向热网放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两种不同运行模式,即单一蓄/放热和同步蓄/放热运行,斜温层储热罐的动态热力性能。得到了进口流量、进口温度范围等不同运行参数对储热罐温度分布和斜温层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斜温层蓄热技术应用于供热机组的热电解耦提供参考依据。
袁勤辉[3](2020)在《大型集装箱船舶柴油机余热利用系统建模及优化》文中认为随着航运业的萎缩以及IMO组织对船舶碳排放的要求日趋严格,各船企及发动机技术供应商开始研究船舶节能减排技术。出于余热利用系统的运营成本、安全性以及维护成本的考虑,绝大多数船舶均采用水蒸气朗肯循环余热利用系统对船舶各废热源余热进行回收再利用。通过对船舶余热利用系统的研究,揭示两种不同余热回收解决方案的优劣性,同时针对已运行的船舶和新建船舶,对余热利用系统提出两种不同的优化策略。研究结果在船舶节能减排方面具有理论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本文以某巴拿马型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对其两种不同余热回收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并选用合适的算法,以余热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为目标函数,对热能回收效率较好的方案提出新的优化策略,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工质热力性参数计算模型,对余热利用系统中各工质的热力性进行计算。(2)分别建立单压余热利用系统和双压余热利用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MATLAB软件中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利用搭建的MATLAB计算模型,对目标船舶三种情况(给水分别加热至80℃、120℃和不加热)下,主机不同负荷工况进行仿真计算,并对两种余热回收方案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双压余热利用系统的能量回收效率均大于单压余热利用系统,且随着给水温度越高,余热利用系统的回收效率越好。(3)对?分析法和能量分析法进行比较,选用更为全面的?分析法对双压余热利用系统进行分析,建立?分析数学模型对余热利用系统中各设备的?效率、?损率和?损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余热利用系统中汽轮机和换热器的节能潜力巨大,其中换热器中高压蒸发器的节能潜力最大。(4)基于NSGA-II算法,以余热锅炉总换热面积和余热发电系统净输出功率为两个目标函数,对双压余热利用系统中余热锅炉的换热面积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基于主机负荷分布图的全负荷优化后,余热发电系统的净输出功率明显增加且余热锅炉总换热面积减少。该优化策略优化收益明显,适合用于新建船舶。(5)基于遗传算法,以余热发电系统净输出功率为目标函数,对双压余热利用系统压力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基于主机负荷分布的全负荷优化后,余热发电系统的净输出功率增加明显。该优化策略无需更改余热锅炉设计,适合用于正在运行的船舶。
高谦[4](2020)在《大型集装箱船能量系统建模及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日趋严格的船舶排放法规以及不断飙升的燃油价格使得航运业开始积极寻求节能减排、最大化船舶经济效益的方法。船舶能量系统是船舶推进系统、电力系统以及热源系统的总称,其提供船舶正常营运所需全部能量的同时也占据了全船几乎所有的燃油消耗,合理优化船舶能量系统,提升系统能效水平对降低船舶营运成本、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在香港-新加坡航线上用作班轮运输的某4500TEU集装箱船作为研究对象,从其能量系统的配置优化及运营优化两方面着手,以提高船舶能量系统内各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船舶燃油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量为目标,针对能量系统的最优配置以及最佳节能航速的选取展开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目标船舶及其配备的船舶主机的实际参数,采用模块化建模思想,建立了船舶主机、船舶通航环境以及船-机-桨匹配的数学模型;之后依托推进系统各模块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块之间的物理关系及数据交换过程搭建了完整的船舶推进系统仿真模型;并通过模型仿真数据与稳态工况下的柴油机台架试验数据以及目标船舶试航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推进系统仿真模型的正确性。(2)联立推进系统仿真模型构建了目标船舶主机余热回收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对比分析余热锅炉回收热能与能量系统热力负载后确定了燃油辅锅炉的容量配置;随后依据能量系统的实际电力负载,拟定了考虑余热回收系统发电在内的两种电力系统配置方案并分别构建了二者的容量优化数学模型,使用自适应权重粒子群算法求解得到两种方案下的系统最优容量配置后,结合电力系统单个航次的总体燃油消耗及航次各阶段的功率裕量对两种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给出了电力系统的最终容量配置方案,确定了目标船舶能量系统的最优配置。(3)基于能量系统的最优配置,以系统整个航次的燃油消耗为目标函数,综合考虑目标船舶的船期要求以及主机的转速限制等约束,结合船舶航线信息和其通航环境中的风、浪等时变条件建立了航速优化数学模型;之后运用量子行为粒子群算法进行迭代寻优计算,求解得到了目标船舶在既定航线航行时的优化建议航速,并进一步分析了目标船舶以优化建议航速航行时船舶能量系统的工作状态变化;最后通过对比目标船舶以不同航行模式航行时的船舶能量系统油耗数据,验证了本文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戴云[5](2019)在《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严密性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提出纵观当前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再电气化”明显加强,越来越多的非化石能源正转化为电力能源,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逐步提升;在我国未来能源变革过程中,将会更多地使用电能替代其它形式的能源进行消费。火力发电厂处于我国能源结构的主导地位,随着世界能源形势的日益严峻,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中国能源政策的重要主题。对于国内火力发电厂来说,如何保证汽轮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如何能够降低煤耗、提高经济性是各电力企业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汽轮机组真空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真空系统的运行不仅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而且关系供电煤耗,影响整台机组的经济性。近10年,国内陆续投产了大批西门子机型的超超临界机组,设备布置、结构形式与传统亚临界、超临界机组存在一定差异,其真空系统的运行维护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专门分析、研究。本文首先对火力发电机组生产流程、超超临界汽轮机组系统及设备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热力性能指标,对机组真空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真空系统严密性、凝汽器清洁度对机组效率的影响关系。其次,对目前在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蒸汽喷射系统、加装凝汽器在线清洗装置等方案进行真空系统的优化改造,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机组冷端设备可靠性和安全性,还能提高凝汽器冷却效率和真空指标。最后,本文针对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的特性对其真空系统运行方式展开了研究,提出严密性试验操作要求和故障处理方法,比较分析真空系统查漏方法,并结合某电厂#2机组真空查漏的实际工作详细分析了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系统存在的隐蔽漏点及处理方法,对于提升发电机组节能减排水平和设备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衡丽君[6](2019)在《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燃料过程模拟及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质是有机碳的唯一来源,它是唯一可以转化为燃料、化学品和功能材料,实现化石资源替代的多功能型可再生资源。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被视为最具开发潜力生产液体燃料技术之一,但生物油较差的理化性质严重阻碍了生物油的应用。目前多数研究集中在生物质热解反应机理、生物油提质反应催化剂设计、催化反应机理、催化剂失活以及改性等微观方面,对于生物质快速热解-生物油提质改性整体工艺系统设计、系统综合性能以及产品环境效益等宏观方面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在课题组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制含氧液体燃料技术框架下,发展了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制多元醇和氢气为目标产品的多联产工艺系统,该工艺系统耦合了生物质快速热解制生物油、油相生物油(Non-aqueous Phase Bio-oil:NAPB)铁基载氧体化学链制氢(Chemical-looping Hydrogen Production:CLHP)以及水相生物油(Aqueous Phase Bio-oil:APB)超临界甲醇酯化-两级低中温催化加氢制多元醇液体燃料的技术优势。以该工艺系统为对象,论文从化工过程系统集成优化、系统功能实现与环境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旨在科学评判该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工艺系统综合性能,为后续工艺关键技术的优化设计和工程示范提供必要的依据和信息。基于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理论,优化设计了整个工艺系统流程布置和工艺参数配置。基于对工艺关键反应过程特性认识及其过程模型的确定,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其实施全流程模拟与工艺参数优化配置,借助载热体循环实现了快速热解反应器和CLHP燃料反应器热负荷的自平衡,优化整个系统余热梯级利用实现了工艺的自供热和部分电力替代。在该工艺保守设置条件下获得一套详细的物流、能流以及热力工况参数。工艺系统以产品流为主线的碳元素代谢分析表明APB到多元醇的转化率是影响整个工艺系统效能的关键性因素。根据所构建的系统评价指标计算模型获得该工艺重要的性能指标:基于玉米秸秆干燥基计算的无水生物油产率为55.8 wt%、多元醇产率为16.4 wt%、酯类副产物产率为11.5 wt%;CLHP子系统氢气热效率为56.8%、总热效率为58.1%以及CO2捕集效率为99.9%;整体系统能源利用总效率为35.5%。在多元醇保守产率(16.4 wt%)工况下,该工艺相对已经工业化的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除氢气和多元醇燃料产品外,生物质基酯类化学品可以替代石油基酯类化学品以减少化石原料的消耗,CLHP子系统高效的CO2捕集带来显着的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减排。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和中国本地化基础数据,依次建立了产品系统生产资料、能源和目标产品的LCA指标计算模型,编制了目标产品较完整的生命周期数据清单;针对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系统多产品共生的复杂性,引入混合分配方法,实现了目标产品的生命周期化石能耗强度(Fossil Energy Input Intensity:FEI)和碳足迹量化研究。氢气生命周期FEI和净碳足迹分别为0.575 MJ/MJ H2和-97.5 gCO2,eq/MJ H2,多元醇全生命周期FEI和净碳足迹分别为0.626 MJ/MJ能量和26.3 gCO2,eq/MJ能量。对于氢气,NAPB生产和秸秆预处理的电力消耗以及秸秆生产的氮肥消耗是引起GHG排放的主要因素,而CLHP阶段CO2捕集是决定氢气碳足迹大小的关键因素。对于多元醇,来自秸秆预处理和APB生产的电耗与多元醇生产的甲醇消耗、催化剂损耗以及有机废水处理能耗是引起GHG排放的主要因素,来自化学链工艺氢气消费产生的碳信用是降低其碳足迹的主要因素。在参数变动±25%范围内,目标产品碳足迹数据敏感性分析显示:NAPB生产电力消耗量变化对氢气碳足迹影响较大,而多元醇产率和APB生产电力消耗量变化对多元醇碳足迹影响较大,尤其多元醇产率的影响最为显着。这说明生物油生产电耗和多元醇产率数据不确定性会显着影响多元醇LCA结论,同时也说明降低生物油生产电耗和提高多元醇产率将会显着减少多元醇生命周期碳足迹。相对传统的天然气水蒸汽重整(Steam Methane Reforming:SMR)制氢和煤气化(Coal Gasification:CG)制氢,来自NAPB铁基载氧体CLHP工艺的氢气使多元醇净碳足迹分别降低70.5%和77.5%,这主要归功于CLHP子系统采用生物质基燃料和实施了CO2高效捕集。从多元醇燃料角度出发,系统剩余氢气替代SMR工艺氢气产生的能量信用和碳信用使多元醇生命周期FEI和碳足迹分别下降了66.3%和325.9%,多元醇两个生命周期指标分别为0.211 MJ/MJ能量输出和-59.4 g CO2,eq/MJ能量输出。基于1MJ能量替代,多元醇替代石油基汽油和石油基柴油分别使生命周期化石能耗降低82.0%和83.8%,使生命周期GHG排放分别降低163.9%和155.8%。不同生产技术路线的生物质基液体燃料LCA研究案例表明本论文设计的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多联产工艺在生物质碳元素多元利用、目标产品产率以及环境GHG减排方面具有综合的竞争优势。综上所述,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液体燃料工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加氢深度可控、氢源自给的特点,实现了生物质到多元醇燃料、氢气以及酯类化学品的多元转化。从产品全生命周期角度看,该工艺系统具有较低的化石能耗强度和显着的GHG减排环境效应,符合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可持续、低碳发展的要求。
刘子成[7](2018)在《30 MW双压余热余能发电机组在攀钢钒公司的应用》文中认为介绍了利用中压、低压蒸汽的双压余热余能发电机组的技术难点、机组选型及参数选择。通过在攀钢钒能动分公司的应用,可以直接地了解此双压余热余能发电机组的经济性、社会效益等。
阙晨宇[8](2018)在《船用蒸汽动力系统功率大扰动过程特性仿真》文中研究指明船舶蒸汽动力系统组成设备众多,热力耦合性强,船用汽轮发电机组功率大扰动将引起动力系统蒸汽量的大幅波动,对系统造成较大冲击。合理的系统设计以及控制策略是保障系统在功率大扰动过程中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本文以船用蒸汽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等相关理论基础,运用集总参数法对增压锅炉、涡轮增压机组、辅助系统、控制系统进行了模块化建模;基于SimuWorks仿真平台,将各个模块集成蒸汽动力系统,对汽轮发电机组的功率大扰动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功率大扰动条件下船舶蒸汽动力系统的动态运行特性,并给出了不同操作条件对动力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流量线性增加策略与进汽阀快开策略相比,功率大扰动过程中系统稳定性较好,并能较稳定地维持最大功率,不会出现功率不足或者超调的现象,同时能减小对蒸汽动力系统的扰动,燃油消耗量更少,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锅炉产量增加率为0.764(t/h)/s低于快开策略下的0.782(t/h)/s,锅炉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更高。基于流量线性增加策略给出了功率大扰动过程中不同操作条件对系统特性的影响规律:若开阀时间相同,操作条件3下最大功率保持时间最长,系统参数波动最剧烈,燃油相对消耗量31.68最多,燃油经济性最差,锅炉产量增加率0.772(t/h)/s最高,锅炉运行安全性最低,但是扰动周期内产生36.45kW·h的蓄电量最多;若最大功率保持时间相同,系统参数波动幅度差别不大,操作条件4下开阀时间最短,开阀时间最快,燃油相对消耗量32.04最多,燃油经济性最差,锅炉产量增加率0.769(t/h)/s最高,锅炉运行安全性最低,但是扰动周期内产生36.3kW·h的蓄电量最多;若关阀时间相同,操作条件7下最大功率保持时间最长,系统参数波动最剧烈,燃油消耗量32.21最多,燃油经济性最差,锅炉产量增加率0.773(t/h)/s最高,锅炉运行安全性最低,但是扰动周期内产生的37.21kW·h最多。
李锋[9](2015)在《提高余热发电机组综合效率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介绍的余热发电机组是利用炼焦过程中的副产品——蒸汽进行供热和发电的余能利用设备,其产品包括中低压蒸汽和电能。目前在用的机组包括两台抽汽凝汽式发电机组、一台纯凝汽发电机组(试运行)、两台背压式发电机组,以及五套中压减温减压装置和四套低压减温减压装置。另有一台余热发电机组和两套减温减压装置正在建设中。由于各台机组型号、容量、性能各不相同,加上减温减压装置容量也不一样,对应锅炉的蒸汽发生量、蒸汽参数也各有大小,各台发电机所处区域也不相同,导致很多时候,各台机组均处于一种不经济运行的状况。再加上蒸汽用户对蒸汽的需求量的波动性,使得余热发电机组之间的运行调节变得异常复杂和频繁。为了充分利用余能,提高余能的综合利用率,提高余热发电量,本文将从提高机组设备效率、优化运行方式方面进行探讨。通过"DMAIC"系统分析方法,对影响余热发电机组综合效率的根本因素进行分析论证,针对分析结论采取相应措施,对改进措施实施验证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持续性改进,最终达到提高余热发电机组的目标。
汪江平[10](2015)在《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设计及能效综合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依然朝着稳步快速的方向发展,以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为主的能源资源消耗急剧增加,能源过度开采利用带来的能源危机、能源价格上涨以及环境污染日益凸显。其中世界航运业作为一种石油消耗量巨大的交通运输业,在国际油价不断上涨居高不下,燃油费用在船舶运输成本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国际海事组织(IMO)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制定和强制实施了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和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两项船舶能效标准的国际大环境下,世界航运业不免要首当其冲。因此如何做好船舶节能工作,综合利用好船舶的各类能源,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船舶运营成本是当前国内外所有的船舶制造商、航运公司和海事组织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CCHP)是一种建立在能量梯级利用基础上综合产能与用能的先进供能技术,本文提出将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应用于船舶主机废气余热发电系统中,提出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并对它的热经济性和多属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为船舶节能减排事业做出贡献。首先在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设计思路基础上提出传统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基于吸收式制冷机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和基于汽轮发电机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三种不同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框架设计,并详细分析它们的各自特点和应用场合以及关键设备的数学模型。其次选择浙海富兴某大型货船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以该船航行工况作为研究背景,通过实际设备调查数据对该船冷、热、电负荷需求进行估算,并分析了该船原系统传统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一基于吸收式制冷机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和方案二基于汽轮发电机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三种联供系统的热平衡数学约束条件。最后以该船原系统为参考对象,对该船方案一基于吸收式制冷机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和方案二基于汽轮发电机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经济性和多属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本文以实际船舶为研究对象,以该船舶原供能系统为参考对象,结合船舶设备及负荷需求特性,多角度地分析了三种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经济性、环境影响性、节能性及国际法规政策性等多方面的性能,以经济、节能和环保等综合效益为目标对其进行了方案设计和多属性综合分析评价,促进该技术在我国推广及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目标服务。
二、浅谈汽轮发电机组冷却水的回收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汽轮发电机组冷却水的回收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锅炉生产系统节水节能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锅炉系统水使用不合理和热量损失问题分析 |
1.1 锅炉取样器冷却水使用不合理 |
1.2 9号汽轮发电机组凝结水利用不合理 |
1.3 反渗透浓盐水未全部回收利用 |
2 技术改造措施 |
2.1 化学取样器冷却水系统改造 |
2.2 9号发电机组凝结水回收利用改造 |
2.3 反渗透浓水回收利用 |
3 改造取得的效果 |
3.1 取样器冷却水改造效果 |
3.2 9号汽轮发电机组凝结水回收效果 |
3.3反渗透浓水回收利用效果 |
4 结语 |
(2)热电联产机组能量梯级利用及灵活调峰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大型热电联产机组节能 |
1.2.2 热电联产机组灵活调峰 |
1.2.3 提升供热机组灵活性的储热技术 |
1.2.4 热-电耦合过程的建模与联合运行特性 |
1.3 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热电联产系统的单耗分析 |
2.1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 |
2.2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单耗分析 |
2.2.1 单耗分析方法 |
2.2.2 理想的热电联产供热系统 |
2.2.3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理论最低燃料单耗 |
2.2.4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附加燃料单耗 |
2.2.5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产品燃料单耗 |
2.3 实际供热系统单耗分析 |
2.3.1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产品燃料单耗 |
2.3.2 设计工况下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单耗分布 |
2.3.3 变工况热电联产供热系统单耗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品位余热供热系统单耗分析 |
3.1 汽轮机排汽余热梯级供热系统单耗分析 |
3.1.1 汽轮机排汽余热梯级供热系统组成 |
3.1.2 汽轮机排汽余热梯级供热系统单耗计算 |
3.1.3 实际供热系统单耗分析 |
3.2 汽轮机排汽余热梯级供热系统特性分析 |
3.2.1 电能生产单耗分析 |
3.2.2 热能生产单耗分析 |
3.3 吸收式热泵热电联产供热系统单耗分析 |
3.3.1 吸收式热泵热电联产供热系统流程 |
3.3.2 吸收式热泵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单耗分析 |
3.3.3 实际供热系统的单耗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能互补热电联产供热系统集成及优化 |
4.1 多能互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提出 |
4.1.1 电制热模式 |
4.1.2 高背压供热模式 |
4.2 多能互补供热系统优化模型 |
4.2.1 优化目标 |
4.2.2 多能互补供热系统约束 |
4.2.3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 |
4.3 案例分析 |
4.3.1 系统构成与基础数据 |
4.3.2 原多能互补供热系统煤耗及弃风情况 |
4.4 仿真结果分析 |
4.4.1 三种供热模式的对比与分析 |
4.4.2 推荐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集成电动热泵的高背压梯级供热系统特性 |
5.1 高背压机组耦合热泵的新型供热系统 |
5.1.1 案例系统介绍 |
5.1.2 电动热泵回收循环冷却水余热 |
5.1.3 耦合电动热泵新型梯级供热系统的提出 |
5.2 新型供热热力学性能研究 |
5.3 系统运行策略及灵活特性分析 |
5.4 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热电解耦的斜温层蓄放热特性 |
6.1 物理数学模型 |
6.1.1 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 |
6.1.2 数值方法及验证 |
6.2 斜温层单罐蓄放热性能分析 |
6.2.1 单一蓄/放热过程的热力特性 |
6.2.2 同步蓄/放热过程热力性能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大型集装箱船舶柴油机余热利用系统建模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船舶余热利用系统分类 |
1.3 船舶余热利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发展历程 |
1.3.2 国内发展历程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2章 船舶余热利用系统数学建模 |
2.1 本文研究对象 |
2.2 能量系统热力学分析法 |
2.2.1 能量分析法 |
2.2.2 ?分析法 |
2.2.3 两种分析方法对比 |
2.2.4 ?分析法参数 |
2.3 余热利用系统中工质热物理性质数学建模 |
2.3.1 工质的热物理性质参数 |
2.3.2 烟气的热物理性质参数 |
2.4 单压朗肯循环余热利用系统数学建模 |
2.5 双压朗肯循环余热利用系统数学建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舶余热利用系统仿真研究 |
3.1 主机负荷参数 |
3.2 单压朗肯循环余热利用系统仿真计算 |
3.3 双压朗肯循环余热利用系统仿真计算 |
3.4 船舶余热利用系统的仿真结果分析 |
3.4.1 仿真方案设计 |
3.4.2 单压余热利用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3.4.3 双压余热利用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3.4.4 对比分析 |
3.5 余热利用系统热力学分析 |
3.5.1 基于整体的?分析 |
3.5.2 基于各设备的?分析 |
3.5.3 余热利用?分析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船舶余热利用系统的优化分析 |
4.1 基于NSGA-II算法的换热面积优化 |
4.1.1 NSGA-II算法概述 |
4.1.2 基于NSGA-II算法的换热器面积优化 |
4.1.3 优化结果对比 |
4.2 基于遗传算法的压力优化 |
4.2.1 遗传算法概述 |
4.2.2 基于遗传算法的压力优化 |
4.2.3 优化结果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4)大型集装箱船能量系统建模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量系统容量配置研究现状 |
1.2.2 航速优化问题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船舶推进系统特性分析与建模 |
2.1 目标船舶基本参数 |
2.2 船舶主机数学模型 |
2.2.1 扫气箱和排气管数学模型 |
2.2.2 空气冷却器数学模型 |
2.2.3 柴油机气缸数学模型 |
2.2.4 废气涡轮增压器数学模型 |
2.2.4.1 压气机特性计算 |
2.2.4.2 涡轮机特性计算 |
2.2.5 调速器数学模型 |
2.3 船-机-桨关系数学模型 |
2.3.1 螺旋桨数学模型 |
2.3.2 船舶阻力数学模型 |
2.3.2.1 船舶静水阻力 |
2.3.2.2 风对船舶航行的影响 |
2.3.2.3 浪对船舶航行的影响 |
2.3.3 船-机-桨匹配数学模型 |
2.4 船舶推进系统仿真模型搭建 |
2.5 船舶推进系统仿真模型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舶能量系统结构及配置优化研究 |
3.1 典型集装箱船能量系统结构 |
3.2 目标船舶能量系统分析 |
3.2.1 主机余热回收系统分析 |
3.2.1.1 余热回收系统数学模型 |
3.2.1.2 余热回收系统仿真模型 |
3.2.1.3 余热回收系统仿真分析 |
3.2.2 柴油发电机组分析 |
3.2.3 燃油辅锅炉分析 |
3.2.4 能量系统负载分析 |
3.3 船舶能量系统配置优化方法 |
3.3.1 问题分析 |
3.3.2 能量系统配置优化数学模型 |
3.3.3 自适应权重粒子群算法 |
3.3.4 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能量系统综合经济性的船舶航速优化 |
4.1 航线信息与海况条件 |
4.1.1 航线信息 |
4.1.2 海况条件 |
4.2 船舶航速优化方法 |
4.2.1 航速优化问题分析 |
4.2.2 航速优化数学模型 |
4.3 量子行为粒子群算法 |
4.4 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
4.4.1 航速优化结果及分析 |
4.4.2 船舶降速航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A 目标船舶通航环境中的风向数据 |
附录 B 论文核心代码 |
附录 B1 QPSO代码 |
附录 B2 航速优化评价函数代码 |
(5)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严密性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汽轮机热力系统及冷端优化研究 |
1.2.2 真空严密性研究及存在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特点及热力性能指标分析 |
2.1 火力发电生产流程简介 |
2.2 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简介 |
2.2.1 西门子机组各系统组成及特点 |
2.2.2 冷端系统运行方式及设备特点 |
2.3 汽轮机热力性能指标 |
2.3.1 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热力参数 |
2.4 真空变化对汽轮机功率的影响 |
2.4.1 理论计算模型 |
2.4.2 微增出力试验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优化方案设计及比较分析 |
3.1 真空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1 真空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2 胶球系统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3 真空系统优化提出背景 |
3.2 加装蒸汽喷射系统可行性研究 |
3.2.1 三级无源蒸汽喷射真空系统方案 |
3.2.2 改造原理和技术特点 |
3.2.3 经济性分析 |
3.2.4 与罗茨真空泵改造效果对比 |
3.2.5 综合评价 |
3.3 凝汽器加装在线清洗装置可行性研究 |
3.3.1 在线清洗装置改造方案简介 |
3.3.2 设备技术特点 |
3.3.3 改造效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真空系统影响因素及查漏分析 |
4.1 火电机组真空系统 |
4.1.1 真空系统相关概念 |
4.1.2 真空系统主要设备组成及其功能 |
4.1.3 凝汽器真空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 |
4.2 真空影响因素及严密性试验研究 |
4.2.1 真空影响因素数学模型 |
4.2.2 凝汽器总体传热系数的计算 |
4.2.3 凝汽器严密性研究 |
4.2.4 真空严密性试验方法 |
4.3 真空系统查漏方法分析 |
4.3.1 凝汽器灌水查漏法 |
4.3.2 打压法 |
4.3.3 氦质谱检漏法 |
4.3.4 超声波检漏法 |
4.3.5 真空系统查漏范围 |
4.4 结合某电厂真空系统查漏工作的分析研究 |
4.4.1 某电厂真空系统存在问题 |
4.4.2 原因分析及排查过程 |
4.4.3 真空系统常规排查 |
4.4.4 工况对比及汽轮机结构分析 |
4.4.5 处理方法及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燃料过程模拟及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质及生物质能 |
1.3 生物质制液体燃料转化技术发展现状 |
1.3.1 生物质制液体燃料技术概述 |
1.3.2 生物质生物发酵法制醇类燃料技术 |
1.3.3 生物质气化合成液体燃料技术 |
1.3.4 生物质快速热解提质制液体燃料技术 |
1.3.5 生物质制备液体燃料三种技术路线对比 |
1.4 产品碳足迹及其评价方法 |
1.4.1 温室气体及其全球变暖潜值当量因子 |
1.4.2 碳足迹概念演变 |
1.4.3 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 |
1.5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1.5.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介绍 |
1.5.2 生命周期评价在生物质能转化领域应用 |
1.6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思路及内容 |
1.6.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目的 |
1.6.2 课题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系统设计和评价指标构建 |
2.1 引言 |
2.2 化工系统分析与集成基础理论 |
2.3 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燃料工艺原理 |
2.4 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燃料工艺系统设计 |
2.4.1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生物油子系统 |
2.4.2 油相生物油化学链制氢子系统 |
2.4.3 水相生物油超临界甲醇酯化-两级低中温催化加氢子系统 |
2.5 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燃料系统主要过程单元及其模拟模型 |
2.5.1 生物质干燥过程单元及其模拟模型 |
2.5.2 生物质快速热解过程及其模拟模型 |
2.5.3 燃料燃烧过程及其模拟模型 |
2.5.4 铁基载氧体化学链制氢主要反应过程及其模拟模型 |
2.5.5 水相生物油提质过程模拟模块确定 |
2.5.6 CO_2、H_2与水蒸汽分离与压缩单元 |
2.5.7 流体压缩和蒸汽透平做功过程 |
2.5.8 产物分离提纯过程单元 |
2.6 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工艺系统评价指标构建 |
2.6.1 产物产率指标 |
2.6.2 化学链制氢子系统性能指标 |
2.6.3 产品工艺系统能源利用指标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燃料过程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惰性载热体自热式生物质快速热解制生物油子系统流程模拟 |
3.2.1 生物质原料与生物油组分数据信息 |
3.2.2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备生物油子系统过程模拟 |
3.3 油相生物油铁基载氧体化学链制氢子系统工艺流程模拟 |
3.3.1 化学链制氢反应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3.3.2 化学链制氢子系统运行方案确定 |
3.3.3 油相生物油铁基载氧体化学链制氢子系统流程模拟 |
3.4 水相生物油超临界甲醇酯化-两级催化加氢制多元醇子系统流程模拟 |
3.4.1 水相生物油超临界甲醇酯化-两级催化加氢制多元醇子系统模拟流程 |
3.4.2 水相生物油超临界甲醇酯化-两级低中温催化加氢制多元醇子系统模拟结果 |
3.5 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工艺系统性能评价 |
3.5.1 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工艺系统碳元素代谢分析 |
3.5.2 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工艺系统性能指标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质基多元醇燃料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模型 |
4.1 引言 |
4.2 产品LCA模型建立涉及的概念与规则说明 |
4.2.1 产品LCA模型建立涉及的概念界定 |
4.2.2 产品LCA模型建立涉及的计算规则说明 |
4.3 产品LCA模型组成与建立 |
4.3.1 产品LCA模型组成 |
4.3.2 LCA基础计算模型建立 |
4.3.3 多元醇和氢气产品LCA计算模型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物质基多元醇燃料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研究 |
5.1 引言 |
5.2 LCA目的与范围确定 |
5.3 产品生命周期数据清单 |
5.3.1 共生产品负荷分配方法 |
5.3.2 产品生命周期数据清单分析 |
5.4 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研究 |
5.4.1 氢气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分析 |
5.4.2 多元醇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分析 |
5.4.3 氢气和多元醇产品生命周期数据敏感性分析 |
5.4.4 不同氢气生产工艺供氢对多元醇生命周期化石能耗与碳足迹影响 |
5.4.5 剩余氢气产品替代对多元醇生命周期化石能耗与碳足迹影响 |
5.5 不同工艺路线生物质基液体燃料生命周期碳足迹分析 |
5.5.1 典型生物质基液体燃料生产技术路线 |
5.5.2 几种典型生物质基液体燃料生命周期碳足迹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7)30 MW双压余热余能发电机组在攀钢钒公司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双压余热余能发电机组在行业的应用 |
2 余热余能发电工艺方案的比较 |
2.1 方案一 |
2.2 方案二 |
2.3 方案比较 |
3 汽轮发电机组选型方案比较 |
3.1 蒸汽温度、压力、流量参数 |
3.2 机组选型方案比较 |
3.3 方案比较 |
4 主机技术条件 |
4.1 汽轮发电机组设备 |
4.2 热平衡计算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 原则性热力系统 |
5.1 主蒸汽系统 |
5.2 低压蒸汽加热系统 |
5.3 凝结水系统 |
5.4 抽真空系统 |
5.5 工业冷却水系统 |
5.6 循环冷却水系统 |
5.7 疏、放水系统 |
5.8 轴封排汽系统 |
6 本项目的经济效益及环保效益 |
7 结语 |
(8)船用蒸汽动力系统功率大扰动过程特性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蒸汽动力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
2.1 动力系统组成及功能 |
2.1.1 增压锅炉装置 |
2.1.2 涡轮增压机组 |
2.1.3 主汽轮机及汽轮发电机组 |
2.1.4 动力辅助系统 |
2.2 蒸汽动力系统主要设备数学模型 |
2.2.1 增压锅炉数学模型 |
2.2.2 涡轮增压机组数学模型 |
2.2.3 动力辅助系统数学模型 |
2.2.5 主汽轮机及汽轮发电机组数学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仿真模型建立与校验 |
3.1 SimuWorks仿真平台简介 |
3.2 仿真模型搭建 |
3.2.1 增压锅炉系统模型 |
3.2.2 主汽轮机组仿真模型 |
3.2.3 凝给水系统仿真模型 |
3.2.4 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
3.2.5 汽轮发电机组仿真模型 |
3.3 模型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蒸汽动力系统功率大扰动仿真研究 |
4.1 汽轮发电机组单次功率大扰动过程仿真研究 |
4.2 汽轮发电机组连续功率大扰动过程仿真研究 |
4.3 汽轮发电机组功率大扰动过程进汽策略优化对比 |
4.4 不同操作条件对大扰动过程的影响 |
4.4.1 相同开阀时间 |
4.4.2 相同最大功率保持时间 |
4.4.3 相同关阀时间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提高余热发电机组综合效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1.1 选题依据和背景 |
1.2 国内余能利用发展状况 |
1.2.1 当前国内余能利用发电机组主要类型 |
1.2.2 余热发电技术广泛应用的行业 |
1.3 宝钢CDQ余热发电机组设备概况 |
1.3.1 抽汽凝汽式发电机组概况 |
1.3.2 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概况 |
1.3.3 减温减压装置概况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发电综合效率因素分析及改进方案 |
2.1 六西格玛管理DMAIC系统方法论概述 |
2.1.1 DMAIC系统方法的基本概念 |
2.1.2 DMAIC系统方法的过程活动 |
2.1.3 DMAIC过程活动要点及常用工具和技术 |
2.2 余热发电机组运行指标(D阶段) |
2.2.1 指标定义 |
2.2.2 CDQ余热发电机组几种常见指标: |
2.3 余热发电机组运行流程测量分析(M阶段) |
2.3.1 宏观流程分析 |
2.3.2 流程定性分析 |
2.3.3 寻找快赢机会 |
2.3.4 过程因素分析 |
2.3.5 输出指标(发电综合效率)分析 |
2.4 发电综合效率影响因素分析(A阶段) |
2.4.1 确定影响因素 |
2.4.2 背压发电机组发电量低(Y1)潜在原因分析 |
2.4.3 抽凝式发电机组汽耗高(Y2)影响因素分析 |
2.4.4 汇总验证分析结论 |
2.5 提高发电综合效率方案实施(Ⅰ阶段) |
2.5.1 提出解决方案 |
2.5.2 评估选择解决方案 |
2.5.3 确定方案 |
2.5.4 方案试行 |
2.6 改进措施总结与固化(C阶段) |
2.6.1 措施试行效果检查 |
2.6.2 发电综合效率提升效果检查 |
2.6.3 后续改进方向和要求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提高发电综合效率方案优化改进 |
3.1 发电机组调速系统控制技术 |
3.1.1 DEH调速系统简介 |
3.1.2 数字电调与以前调节控制系统作用原理的比较 |
3.1.3 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调节原理 |
3.2 135T发电机组调速系统控制优化 |
3.2.1 135T发电机组调速系统问题概述 |
3.2.2 135T发电机组调速系统优化内容 |
3.3 CDQ余热发电冷却水自动控制优化 |
3.3.1 1#、2#CDQ发电机组冷却水系统问题概述 |
3.3.2 冷却水量自动控制方案需求 |
3.3.3 冷却水量自动控制运行参数设计 |
3.3.4 冷却水量自动控制技术实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提高发电综合效率运行方式优化 |
4.1 4#CDQ发电运行后的系统运行方式 |
4.1.1 试运行中的4CDQ机组 |
4.1.2 当前蒸汽系统蒸汽供给平衡状况 |
4.1.3 CDQ余热发电和余热蒸汽供应系统平衡 |
4.1.4 余热发电与蒸汽供应系统优化瓶颈问题 |
4.2 2#CDQ焦炉停炉后的发电及供热平衡运行方式 |
4.2.1 2#CDQ焦炉停炉后的锅炉及发电系统状况 |
4.2.2 2#CDQ焦炉停炉后蒸汽系统平衡状况 |
4.3 2#CDQ焦炉停炉后系统运行模式探索 |
4.3.1 蒸汽系统运行分析 |
4.3.2 后期发电机组经济运行方式探讨 |
4.4 系统运行模式比较 |
4.4.1 蒸汽系统平衡方面比较 |
4.4.2 总发电量初步比较 |
4.4.3 方案比较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设计及能效综合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 |
1.1.2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提出 |
1.2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提出 |
1.3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状况 |
1.3.1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
1.3.2 船舶主机余热利用技术在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状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框架设计 |
2.1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设计思路 |
2.2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框架设计概述 |
2.3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框架设计 |
2.3.1 传统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 |
2.3.2 基于吸收式制冷机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 |
2.3.3 基于汽轮发电机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 |
2.4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中关键设备和数学模型 |
2.4.1 主机余热回收装置 |
2.4.2 吸收式制冷机 |
2.4.3 汽轮发电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平衡分析 |
3.1 研究对象系统参数测定 |
3.2 传统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热平衡分析 |
3.3 基于吸收式制冷机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热平衡分析 |
3.4 基于汽轮发电机的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热平衡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热经济性分析 |
4.1 热经济分析概述 |
4.2 初期投资成本分析 |
4.3 运行成本费用分析 |
4.4 投资回收周期分析 |
4.5 其他经济性因素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多属性综合性分析与评价 |
5.1 多属性综合分析与评价概述 |
5.2 节能性分析 |
5.3 环境性分析 |
5.4 国际法规性分析 |
5.5 综合性评价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浅谈汽轮发电机组冷却水的回收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锅炉生产系统节水节能改造[J]. 张桂莲. 天津冶金, 2021(03)
- [2]热电联产机组能量梯级利用及灵活调峰运行[D]. 张福祥.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3]大型集装箱船舶柴油机余热利用系统建模及优化[D]. 袁勤辉.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4]大型集装箱船能量系统建模及优化研究[D]. 高谦.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5]西门子超超临界机组真空严密性分析及试验研究[D]. 戴云. 东南大学, 2019(06)
- [6]生物质定向热解制多元醇燃料过程模拟及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研究[D]. 衡丽君. 东南大学, 2019
- [7]30 MW双压余热余能发电机组在攀钢钒公司的应用[J]. 刘子成. 冶金动力, 2018(12)
- [8]船用蒸汽动力系统功率大扰动过程特性仿真[D]. 阙晨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9]提高余热发电机组综合效率方法研究[D]. 李锋. 东北大学, 2015(06)
- [10]船舶冷热电联供系统设计及能效综合性评价[D]. 汪江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