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自组织理论看高技术企业的多元经营(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1](2020)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力机制研究 ——以北京中关村为例》文中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实现了质的跨越,但在日新月异的国际舞台上,技术升级和高新技术研发的短板愈加明显。为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2009年至今,我国共设立了27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就研究内容而言,大多是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模式特点及创新能力的研究,对于动力机制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构建“动力因子—动力结构—动力原理”的研究模式,总结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的动力机制,评价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动力机制,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新的区域性经济体的运行机制,在国家整体经济运行规律下,突破未来发展瓶颈,为未来自创区的建设提供借鉴意义,是一本先行的“教科书”。本文归纳整理当前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现况,从动力因子—动力结构—动力原理的角度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动力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全要素因子的影响作用明显大于单个因子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推动作用;不同动力因子之间通过不断整合和适配,形成内外部两大动力结构模式,内外动力之间相互耦合,通过内部源泉和外部变化作用共同推动自创区发展。除此之外,本文以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搜集2009年-2018年的相关数据,利用聚类分析、VAR模型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数理分析方法,借助Eviews和Spss工具评价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动力机制,研究结论表明:推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人才的占有量,动力因子之间形成内部和外部两大动力结构。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外部动力对自创区冲击推动作用明显,是不可或缺的外在刺激条件,但这种推动机制并不稳定,需要刺激内部动力不断增强,相互促进协调,共同推动自创区高效发展。最后,针对分析和实证评价结果,分别从核心竞争力、动力结构、内外动力转化和未来发展动力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促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提供可参考思路。
刘建国[2](2014)在《延长矿业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延长矿业技术创新体系优化为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丰富了技术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活动,在实践上为公司开展下一步技术创新体系优化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也是对同类企业的重要启发。论文结合延长矿业的现状,以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延长矿业产业板块和创新体系现状,针对现行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不足,通过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技术创新管理、激励及文化建设等措施,提出优化延长矿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总体设想,并制定保障方案,达到了预期目标。在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回顾基础上,本文首先介绍了延长矿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历史沿革和现实状况,客观分析了优劣势及成因,从环境影响因素角度提出满足延长矿业战略发展规划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要求,研究认为延长矿业这样一个多元、高速发展的,大量投资和生产并存的特殊性企业,首先要形成一个多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企业资产与绩效的共振关系。其次,通过构建延长矿业技术创新运行评价体系,对延长矿业目前的科技创新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现在的技术创新运行体系还多于起始阶段,研发人员数量少,科研经费相对于延长矿业的大产业显得严重匮乏。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原有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技术经济分析中心和迅速中止响应的新机制,特别提出在新机制下技术创新体系的灵活性与适用性,从而提高创新项目风险控制能力,也大大减轻了高层管理人员的压力。最终从文化引领、信息、人才、管理和技术五方面建立技术创新系统的核心构成,以满足公司多元化发展的需求。论文的最后提出了资源、政策、组织机构和管理四大主要方面,以及加强信息化、知识产权、组织实施能力三小方面的保障措施。这些将为延长矿业公司调整产业结构、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建立长远发展机制的技术创新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对同类企业具有重要的启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沈婷[3](2013)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知识的进步,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慢慢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且把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一项核心资产,知识产权在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大小决定着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取得优势地位,能否能够一直持续的发展,能够成功发展的企业,必然拥有完备的知识产权创新体系。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企业如何进行知识产权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一个完善的知识产权自主创新体系,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也是对未来需要的知识产权的提前创新,占领知识产权创新的制高点,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知识产权基础。本文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选择的角度进行研讨,将国内外知识产权理论作为基础,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进行比较细致的研究,并根据我国企业的特征提出了相匹配的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从而能够增加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保证企业能够顺利发展。文章开始在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进行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背景下,对知识产权创新理论进行综述,从而能够清晰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意义,并评述文章的创新点和写作思路。其次,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目标、特征,为后文的研究打下基础。在这个前提下,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现状进行必要性研究,侧重研究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成绩和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接着文章重点研究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选择的原则,影响因素与匹配选择和选择的方法。然后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对策,主要是从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三个角度进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选择提供了可行的方向和路径。紧接着,文章根据前面几章内容针对大族激光进行案例分析,得对大族激光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进行选择。最后,是文章的总结和展望。
方威[4](2012)在《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物流业已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非常关键,物流园区在我国正蓬勃兴起。将组织生态理论应用到物流园区研究之中,能够从一个特别的视角对物流园区的形成、互动、演化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文从组织生态理论的角度探讨物流园区的发展规律,分析了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系统的构成、生态环境、生态位、企业入驻、企业间互动关系、系统演化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物流园区发展理念、模式及对策,同时还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1)阐述了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研究的理论基础。对物流园区组织生态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最主要有两个:一是园区经济理论,二是组织生态学理论。(2)探讨了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的几种基础性问题。对物流园区的内涵和要素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的物流园区;分析了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特征,比较了物流园区与生物群落的异同;对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环境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分析了物流园区生态位的内涵与维度。(3)分析了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系统企业入驻行为。分析了企业入驻物流园区的动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企业入驻行为的约束条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运用自组织理论和他组织理论对企业入驻物流园区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4)考察了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系统内企业间互动关系。对物流园区内企业间互动关系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描述,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竞争的,也可以是非竞争的,可以是有利的,也可以是有害的,具体的互动关系包括:竞争、合作、互利共生、捕食、寄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等;结合物流园的实际,引入经典的Logistic模型和Lotka—volterrra模型,重点针对竞争互动关系和共生互动关系,分析了竞争与共生状态下的稳定均衡问题;在竞争与共生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新型的竞合战略联盟互动关系,并对其实质、意义、可行性及建立的途径进行了探讨。(5)研究了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系统演化的过程、模式与机制。参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化,对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系统演化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从共生演化的角度对共生组织演化模式和共生行为演化模式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演化的动力学机制;从物流园区内企业学习的动因和机制两个方面,研究了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学习问题。(6)提出了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物流园区发展对策。提出了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物流园区发展理念;分析了物流园区开发建设的一般模式和现有模式;构建了物流园区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对各项指标进行了界定和解析;在组织生态理论指导下,从宏观上提出了物流园区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对策。(7)对长沙金霞物流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对长沙金霞物流园区的基本情况及其组织生态系统的结构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运用物流园区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对长沙金霞物流园区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结合评价的结果,提出了长沙金霞物流园区的发展对策。
葛中锋[5](2011)在《基于资源观的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依靠企业创新网络进行网络化创新成为重要的创新模式。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构筑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战略,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也在迅速推动产业集群中企业创新网络的构建。然而由于对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规律缺乏认识,我国的企业创新网络往往群而不网,陷入联网陷阱,区域经济反而因此付出巨大的结网成本,并直接阻碍了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因此,研究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化规律,揭示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的动因、演化机理和演化路径,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资源观理论为基础,借鉴企业创新网络、数据挖掘、博弈论、计算机仿真等领域的前沿理论、方法和技术,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化规律展开系统的研究。从剖析企业创新网络的构成入手,本文基于资源观理论揭示了企业创新网络中的网络关系实际上是资源在网络主体之间交互的方式,从而阐明了本文研究工作的理论框架。并抓住“资源”和“能力”两个核心要素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论证资源驱动是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的基本动因。基于企业不同成长阶段资源需求存在差异的理论假设,本文构建了测度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和企业资源需求的变量体系。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76家企业的调研数据展开充分的统计描述和数据挖掘分析,证明了企业不同成长阶段资源需求存在差异的理论假设。再次,论证了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资源驱动机理。基于资源驱动的观点,本文构建了测度企业社会资本、企业网络能力以及企业网络特征的变量体系,利用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76家企业进行调研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对企业创新网络的网络结构有显着影响。最后,模拟了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化路径。为了从企业资源和企业能力的角度刻画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化路径,本文通过设定演化路径的资源交互模型和网络能力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对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化路径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资源的交互,创新网络的网络结构从网络式的平行结构向“金字塔式”和“卫星式”网络结构转化;企业创新网络中网络主体和网络关系的规模、结构和稳定性会因网络能力的变化呈现动态变化。本文对企业创新网络演化规律的研究,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而且能够为政府和企业构建企业创新网络提供实践上的指导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方永恒[6](2011)在《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复杂系统理论、演化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空间地理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系统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复杂性特征,初步构建了产业集群系统的结构框架;主要从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的结构、机制、动力和评价等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的机理。并通过实证研究,对相关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全文研究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分析了产业集群系统的规定性和复杂性特征,得出了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性系统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产业集群系统的逻辑结构框架,分析了产业集群系统螺旋式动态演化的特征,及其演化的规则、过程和标度。其次,应用复杂系统理论的突变与分岔、自组织、涌现性、协同性、非线性等相关原理,针对产业集群系统的复杂性特性,分别从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的结构、机制、动力和评价四个方面对其演化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一是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结构的研究。分别从产业集群系统的网络结构和空间结构两个方面了展开分析。通过网络结构反映产业集群系统内部行业间功能联系,进而反映其功能特征及其演化;通过空间结构反映产业集群系统各组成部分及其组合类型的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位置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二是产业集群系统演化机制研究。论述了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的自组织特性,得出了自组织是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内在机制;构建了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模型,提出了产业集群系统演化过程阶段划分的依据。三是产业集群系统演化动力研究。产业集群系统子系统间既合作又竞争的特性形成了其不断演变发展的基本动力。分析了产业集群系统协同竞争与演化的关系,分别从竞争性协同演化、合作型协同演化和竞争合作型协同演化三个视角,提出了基于Logistic模型的产业集群系统协同演化动力模型,以期探讨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四是产业集群系统演化评价研究。构建了产业集群系统演化评价指标和模型。指标体系主要由经济效益、创新能力、集群协作和集群环境四个维度的指标组成。通过经济效益指标反映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的规模和效益;通过创新能力指标反映产业集群系统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通过集群协作指标反映产业集群系统功能与空间联系;通过集群环境指标反映产业集群系统基础设施和集群氛围的构建。最后,运用文章提出的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结构、机制、动力和评价等理论和方法,选取了宝钛产业集群进行实证研究。宝钛产业集群是全国100强产业集群之一,有半个多世纪的演化发展历史,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实证研究对文章提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检验和校正。通过从复杂理论视角对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第一、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系统。文章将集群视为一个系统,子系统之间、内外环境要素之间发生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正是这种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促成了产业集群系统的复杂性。第二、产业集群系统结构的演化主要决定于其网络结构和空间结构两个层面。集群系统网络结构演化反映了集群系统内部系统的发展变化;集群系统空间结构演化反映了产业集群系统内主体长期相互作用后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第三、自组织是产业集群系统演进的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内在机制。产业集群系统具有明显的自组织特性,其各要素的自发行为和其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自组织行为推动着集群系统的不断演进成长。第四、产业集群系统演化遵循Logistic规律,其子系统间既合作又竞争的特性形成了产业集群系统不断演变发展的基本动力。第五、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绩效的评价关键在于指标体系的设置。指标体系在时间上应能反映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的速度和趋向,在空间上应能反映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在数量上应能反映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的规模和效益,在层次上应能反映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的功能和水平。
单元媛[7](2010)在《高技术产业融合成长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创新的推动和产业规制的放松,出现了产业融合现象,产业成长出现融合化趋势。在产业新的发展趋势下,如何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健康快速成长,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产业融合理论、产业成长理论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对高技术产业成长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一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产业发展理论,制定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指导高技术产业健康快速成长,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产业融合的视角研究高技术产业融合成长的机制和路径问题。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阐述产业融合的基本理论,为研究高技术产业融合成长问题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高技术产业融合机制与融合成长路径,为下文探索高技术产业与不同传统产业的融合成长奠定理论基础。第四、五、六章分别研究了高技术产业与农业、高技术产业与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成长。从技术渗透融合的角度分析生物农业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促进生物农业成长的对策建议;从模块化分工角度揭示出汽车电子产业的产生背景、发展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促进汽车电子产业成长的对策建议;揭示高技术产业与服务业的融合过程,探索高技术服务业的特征与范畴,并以现代物流产业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与研究展望。研究表明,高技术产业融合导致了许多新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拓宽了产业发展的空间。对于高技术产业而言,本身具备的高成长性、高创新性和高关联性的特性,加上产业融合形成的复合经济效应,使得以融合方式成长成为高技术产业成长的重要路径之一。高技术产业融合形成的复合经济效应使得产业形态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产业结构创新,由此高技术产业可以获得巨大的增值潜力,派生出极高的产业成长速度。要发挥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突破性带动作用,就必须加快高技术产业的融合成长,实现高技术产业的升级转换,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应该成为重中之重,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应该重点扶持,优先发展生物农业。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电信服务的能力,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发展,积极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培育高技术服务业。要大力发展促进传统支柱产业升级的高技术产业关联发展,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扩散,加快高技术产业的融合成长。
刘汉章[8](2010)在《东北林区森工企业虚拟经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虚拟企业是企业之间为共同响应某一市场机遇而形成的动态联盟,它将那些相关的、分散在全球不同地域的企业和个人的知识纳入到生产过程中,在保持分散知识的优越性前提下,使知识集成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伴随知识比重增加的同时,企业管理由经验式管理向知识型管理模式发展,虚拟企业就是在人类进人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之下产生的新型管理模式。这种生产组织模式通过实现技术和知识创新来快速响应市场机遇,减少相关开发工作量,缩短产品的上市时间,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企业风险。虚拟企业是实现知识扩散与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它的实现以契约为保证,企业保留各组成部分的有效专长,利用掌握的信息和知识去管理和协调各项生产与服务。虚拟企业是一种新的组织形态,归根结底是数字化的企业。它的基本元素是信息,基本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基本设备是电脑和通讯设备,基本手段是网络媒介沟通。虚拟企业的根本是虚拟,是信息化、知识化、数字化。所以信息、知识资源是虚拟企业运营的根本要素之一,对信息、知识的有效管理成为虚拟企业管理的关键,知识管理对于虚拟企业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总之,知识管理模式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全方位进步的显现,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增长的结晶,是在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经济升华、知识物化的结果,是在全新意义上对知识价值的重新认知与确立,是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的一种新态势。深刻认识知识管理模式的特定内核,不仅对于企业把握知识管理的本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企业运用知识管理方式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较之传统企业而言,虚拟企业对于知识的需求有其独特之处,除了对市场Ⅱ知识和竞争知识的需求外,还有对创新知识和协调知识的需求。虚拟企业中的成员企业,其内部的记忆系统与传统企业是一致的,也就是像经典的知识管理理论所论述的那样,组织中的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整个企业的知识从实体维度上可以分为个人、团队、企业三个层次。各个层次的知识按照一定的关系组织成一个整体。然而,虚拟企业的记忆与单个企业是有明显区别的,因为它是一种跨组织的企业联盟,这使得虚拟企业在企业记忆系统之上形成了一种跨组织记忆系统。虚拟企业的记忆除了企业记忆这一要素之外,还包括成员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协定等。虚拟企业在网络组织基础上进行工作,它不但需要自身的知识管理,而且需要对合作伙伴的知识进行管理,以便于充分利用智力资产提高竞争优势。首先,虚拟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需要知识管理。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和智力是决定企业竞争态势的关键资源。建立对知识劳动和智力劳动对企业利润的贡献,或对企业资产作用的计划控制评价管理体系至关重要。知识经济时代的虚拟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这使得知识管理成为必要。其次,虚拟企业的智力资产需要知识管理。虚拟化生产使有形的物质资产对利润的贡献率远远低于无形资产的贡献率,有效的知识管理是充分利用专利、版权、商标、商誉等智力资产创造巨大利润空间的重要途径。最后,虚拟企业的网络化组织需要知识管理。企业在网络化组织上进行工作的环境要求它不但需要自身的知识管理,而且需要通过知识管理来了解每个网络节点的知识技术条件,以保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在网络上的通畅流转。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人类生产力水平的质的飞跃,以大规模、大批量、单功能的刚性生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企业经营模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无法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面对动态、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管理界致力于新的企业组织模式的探索,力图突破传统的企业经营观念的束缚,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企业重组革命。作为当今国际企业中最富潮流的企业经营新模式——虚拟企业应运而生。伴随知识比重增加的同时,企业要想在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有切实可行的知识做保障。而企业管理的模式也由经验式管理向知识型管理模式发展。虚拟企业就是在人类进人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之下产生的新型管理模式。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巨大数据库的出现,足够快的计算速度和开放的网络模式,使虚拟企业对知识财富进行高效管理成为可能。所以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是虚拟企业充分利用智力资产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唯一途径。虚拟企业从社会中获取必要的、本企业所不具有的比较优势的资源,和其他企业、科研单位、院校建立起技术和知识资源的交流和共享。这种生产组织模式通过实现技术和知识创新来快速响应市场机遇,减少相关开发工作量,缩短产品的上市时间,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企业风险。虚拟企业是实现知识扩散与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它的实现以契约为保证,企业保留各组成部分的有效专长,利用掌握的信息和知识去管理和协调各项生产与服务。虚拟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需要知识管理。虚拟企业顾客的个性化资料、组织的商誉、熟练员工的经验、组织的学习能力、组织的创新能力、组织和个人网络等都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知识管理模式。
方琳瑜[9](2010)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机制与脆弱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占领制高点,不仅要积极创新,拥有自主创新的产品和技术,同时还必须要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从而使创新成果获得法律保护。在我国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企业正在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在研发新产品、申请专利、提供就业机会、稳定社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信息密集型实体,是典型的知识产权型企业,其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和质量,不仅关系到到企业的发展命运,而且,还关系到国家和区域创新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虽然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机制灵活,具有较强的创新动力,同时,对新的市场需求反应灵敏、技术更新和产品调整便捷,具有一定的创新优势。但是,由于受到规模和条件的限制,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状况不容乐观。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关键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往往在技术上“受制于人”,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在知识经济不断深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关注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自身的动态发展规律,研究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长机制及其脆弱性,提高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长速度和成功概率,从而提高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管理学、复杂性科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长机制及其脆弱性评价进行了系统研究,突破了目前关于知识产权的研究主要停留在静态层面的现状,为政府制定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企业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提供科学依据。全文共分为七章,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组织和主要创新点。第二章阐述了本文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框架,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概念和特点,界定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概念;从复杂理论视角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过程进行了分析,从自组织机制、动态技术创新能力和政府支持三个方面,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机制模型。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论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三种机制。其中,第三章阐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自组织机制。介绍了现代自组织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论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自组织特性和自组织演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进行了应用分析。第四章论述了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简单回顾了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在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优势、劣势,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核心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并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与其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关联机理;分别从构建动态梯度创新模式和超越技术创新核心刚性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培育和提升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最后指出了有效获取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策略。第五章论述了政府支持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首先分别从基于提供公共产品的需要、基于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和克服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特性带来的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瓶颈三个方面,分析了政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政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作用机理,分别从政府支持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自组织成长、政府支持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两个方面,论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过程中,政府支持的作用。最后,分析了我国政府行为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构建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政策体系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政策建议。第六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评价提出了探索性研究。界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的概念,分析了其成因及评价意义;设计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可拓学构建了评价模型。第七章是总结和展望,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和主要创新点,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对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思考。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如下:(1)本文突破目前关于知识产权的研究主要停留在静态层面的现状,从复杂系统论角度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本文构建了动态环境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机制的概念模型,并指出自组织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前提和基础,贯穿于企业知识产权的整个生命周期,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根本动力和核心保障机制,政府支持则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重要外在支撑机制。(2)探索性地提出了动态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并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与其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关联机理;从构建动态梯度创新模式和超越技术创新核心刚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培育和提升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3)尝试性地提出并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问题。探索性地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的评价指标,并且基于可拓学,构建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评价及预警的多指标可拓模型。
李自豪[10](2010)在《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产业集群演化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带来了活力。然而现实中,很多产业集群由于不能快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表现出成长乏力甚至陷入衰退。因此,如何避免产业集群走向衰退进而保证其向良性方向演化,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本文将产业集群视为一种复杂适应系统,从自组织理论视角出发,首先探讨了产业集群演化的自组织特征和自组织机制,并通过建立模型从微观层面定量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合作协同演化过程;其次,从集群熵和集群演化率的概念出发对产业集群的自组织演化阶段进行了界定,并从自组织理论视角对产业集群的不同演化阶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且给出了产业集群演化的三种可能结果;再次,通过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内涵和途径进行分析,认为产业集群升级的内在机理和动力在于建立和完善集群创新网络、培育集群品牌以及扩大集群开放度,并依据产业集群的结构图构建了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模型,并且分别分析了集群创新网络、集群品牌和集群开放度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文章的最后,通过实际数据分析了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的自组织演化机制、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以及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等,从实证方面为整篇文章的理论分析提供了重要支持。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二、从自组织理论看高技术企业的多元经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自组织理论看高技术企业的多元经营(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力机制研究 ——以北京中关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3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现状 |
3.1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情况 |
3.2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特点 |
4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动力机制研究 |
4.1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动力因子 |
4.2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动力结构 |
4.3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动力原理 |
4.4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动力机制 |
5 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动力机制评价 |
5.1 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概述 |
5.2 构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力机制评价指标体系 |
5.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4 评价过程 |
5.5 评价结果分析 |
6 进一步促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的建议 |
6.1 深度剖析动力源,找准核心竞争力 |
6.2 协调全方位动力因子,正确梳理动力结构 |
6.3 精准定位动力转化阶段,合理预测未来发展动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延长矿业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框架结构 |
1.4 本文主要贡献 |
2 延长矿业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的理论基础 |
2.1 技术创新理论的历史演化 |
2.2 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的研究现状 |
2.3 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研究 |
2.4 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
3 延长矿业技术创新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
3.1 延长石油集团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
3.2 延长矿业技术创新体系现状分析 |
3.3 现行延长矿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优、劣势分析 |
4 延长矿业技术创新环境因素分析 |
4.1 延长矿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
4.2 延长矿业技术创新体系内部条件因素分析 |
5 延长矿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优化 |
5.1 延长矿业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的思路 |
5.2 创建延长矿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思想 |
5.3 影响延长矿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 |
5.4 延长矿业现行技术创新机制的评价 |
5.5 延长矿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运行程序优化 |
5.6 延长矿业技术创新人才激励体系的优化 |
5.7 支撑延长矿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文化建设 |
5.8 延长矿业创新体系模型设想 |
6 延长矿业技术创新体系保障措施 |
6.1 资源保障 |
6.2 政策保障 |
6.3 组织机构和管理保障 |
7 结论 |
7.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基本理论 |
2.1 科技型中小企业 |
2.1.1 中小企业 |
2.1.2 科技型中小企业 |
2.2 知识产权 |
2.3 自主创新 |
2.3.1 自主创新的内涵 |
2.3.2 知识产权自主创新 |
2.4 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 |
2.4.1 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概念 |
2.4.2 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
3.1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成绩和问题 |
3.1.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 |
3.1.2 政策法规 |
3.1.3 市场 |
3.1.4 社会 |
3.1.5 技术 |
3.1.6 文化 |
3.1.7 资源 |
3.1.8 管理 |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问题的成因 |
3.2.1 路径依赖的影响 |
3.2.2 对新知识产权的获取和吸收不足 |
3.2.3 融资困难 |
3.2.4 政策歧视 |
3.2.5 粗放式管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选择 |
4.1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原则 |
4.2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的影响因素与选择匹配 |
4.2.1 外部因素 |
4.2.2 内部因素 |
4.2.3 企业生命周期分析 |
4.3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选择的方法 |
4.3.1 构建指标评价体系 |
4.3.2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运用的对策 |
5.1 动力机制方面 |
5.1.1 外部驱动力 |
5.1.2 内部驱动力 |
5.2 运行机制方面 |
5.3 保障机制方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深圳大族激光公司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实例分析 |
6.1 选材背景 |
6.2 大族激光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实践 |
6.2.1 大族激光简介 |
6.2.2 大族激光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实践分析 |
6.2.3 大族激光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 |
6.3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4)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有关物流园区的研究 |
1.2.2 有关园区组织生态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结构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的理论基础 |
2.1 园区经济理论 |
2.1.1 园区及园区经济的含义 |
2.1.2 园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 组织生态学理论 |
2.2.1 组织生态学的定义 |
2.2.2 组织生态学的主要理论 |
2.2.3 组织生态学的发展 |
2.3 小结 |
第三章 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的基础问题分析 |
3.1 物流园区 |
3.1.1 物流园区的内涵与要素 |
3.1.2 物流园区的类型 |
3.1.3 几个相关概念的辩析 |
3.2 物流园区的组织生态系统 |
3.2.1 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系统的结构 |
3.2.2 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系统的特征 |
3.3 物流园区的组织生态环境 |
3.3.1 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环境的构成分析 |
3.3.2 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环境的评价模型 |
3.4 物流园区的生态位 |
3.4.1 物流园区生态位的内涵 |
3.4.2 物流园区的生态位维度 |
3.5 小结 |
第四章 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系统企业入驻行为 |
4.1 企业入驻物流园区的动机 |
4.2 企业入驻物流园区的约束条件 |
4.2.1 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
4.2.2 企业入驻行为的约束条件分析 |
4.3 企业入驻物流园区的动力机制 |
4.3.1 自组织与他组织理论 |
4.3.2 企业入驻物流园区的自组织动力机制 |
4.3.3 企业入驻物流园区的他组织动力机制 |
4.3.4 企业入驻物流园区过程中自组织动力与他组织动力的契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 |
5.1 概述 |
5.2 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系统典型互动关系 |
5.2.1 园区内物流企业间的竞争关系 |
5.2.2 园区内物流企业间的共生关系 |
5.3 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系统竞合型战略联盟的建立 |
5.3.1 竞合型战略联盟关系的实质 |
5.3.2 物流园区建立竞合型战略联盟关系的意义 |
5.3.3 物流园区建立竞合型战略联盟关系的可行性 |
5.3.4 物流园区竞合型战略联盟关系建立的途径 |
5.4 小结 |
第六章 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系统的演化 |
6.1 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 |
6.2 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系统的演化模式与动力机制 |
6.2.1 共生演化模式 |
6.2.2 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
6.3 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系统演化的学习机制 |
6.3.1 物流园区学习的动因 |
6.3.2 物流园区企业学习模式 |
6.4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物流园区的发展 |
7.1 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物流园区发展理念 |
7.2 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物流园区开发建设模式 |
7.2.1 物流园区开发建设的一般模式 |
7.2.2 物流园区现有发展模式 |
7.3 物流园区的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 |
7.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7.3.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
7.3.3 评价指标体系解析 |
7.3.4 评价方法的选取 |
7.4 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物流园区发展对策 |
7.4.1 优化物流园区的组织生态环境 |
7.4.2 合理规划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
7.4.3 实施生态位差异化的错位经营竞争 |
7.4.4 实现组织生态系统的协同 |
7.5 小结 |
第八章 长沙金霞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系统实证分析 |
8.1 长沙金霞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系统 |
8.1.1 长沙金霞物流园区发展概况 |
8.1.2 长沙金霞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
8.2 长沙金霞物流园区综合竞争力评价 |
8.2.1 权重的确定 |
8.2.2 综合竞争力评价 |
8.3 评价结果与问题分析 |
8.3.1 评价结果分析 |
8.3.2 存在问题 |
8.4 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长沙金霞物流园区发展对策 |
8.4.1 优化园区的组织生态环境 |
8.4.2 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 |
8.4.3 提升园区的品牌影响力 |
8.4.4 加大对园区内企业培育的力度 |
8.5 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9.1 研究总结 |
9.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博期间主要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5)基于资源观的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1.2.2 关于企业创新网络形成动因的研究 |
1.2.3 关于企业创新网络演化机理的研究 |
1.2.4 关于企业创新网络演化路径的研究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的动因 |
2.1 基于资源观理论的分析框架 |
2.1.1 资源观理论概述 |
2.1.2 企业创新网络的资源属性 |
2.2 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的动因 |
2.2.1 一般性分析 |
2.2.2 基于网络组织的竞争优势 |
2.3 不同成长阶段企业资源需求的理论假设 |
2.3.1 企业成长阶段的划分 |
2.3.2 理论假设 |
2.4 实证研究 |
2.4.1 研究方法 |
2.4.2 数据来源 |
2.4.3 企业成长阶段的聚类分析 |
2.4.4 不同成长阶段企业的资源需求差异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资源驱动机理 |
3.1 网络环境下资源内涵的延伸 |
3.2 企业创新网络演化机理的理论分析 |
3.2.1 网络能力与网络演化 |
3.2.2 社会资本与网络演化 |
3.3 实证研究 |
3.3.1 企业创新网络特征的测度 |
3.3.2 网络能力与社会资本的测度 |
3.3.3 网络特征的回归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源演化对创新网络演化路径的刻画 |
4.1 企业创新网络的演化路径 |
4.2 基于资源交互的演化路径模型 |
4.2.2 资源分布与网络演化 |
4.2.3 资源分布的仿真分析 |
4.3 基于网络能力的演化路径模型 |
4.3.1 企业创新网络演化路径的虫口模型 |
4.3.2 模型设定 |
4.3.3 虫口模型的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创新网络优化的对策建议 |
5.1 创新主体的参与策略 |
5.1.1 积极参与以提高资源量和资源组合柔性 |
5.1.2 注重网络能力的培育 |
5.2 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 |
5.2.1 以理念创新促进资源的富集和流动 |
5.2.2 以制度创新协调创新网络的网络能力 |
5.3 中介服务组织的协调和服务策略 |
5.3.1 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 |
5.3.2 协调网络主体间网络能力的平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产业集群演化研究文献回顾与评述 |
1.2.1 产业集群演化研究的主要流派 |
1.2.2 产业集群演化的文献评述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1.4.2 研究的方法 |
2 产业集群与复杂系统理论综述 |
2.1 有关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集群概念辨析 |
2.1.2 产业集群系统辨析 |
2.2 国内外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回顾 |
2.2.1 国外关于产业集群研究述评 |
2.2.2 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研究述评 |
2.2.3 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演化的研究 |
2.3 复杂系统理论研究综述 |
2.3.1 复杂系统的基本概念 |
2.3.2 复杂系统的复杂性特征 |
2.3.3 复杂系统的演化 |
2.4 复杂系统理论在产业集群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
2.4.1 国内外产业集群演化复杂性研究述评 |
2.4.2 产业集群系统演化本质再认识 |
3 产业集群系统复杂性研究 |
3.1 产业集群的系统规定性 |
3.2 产业集群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分析 |
3.3 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的标度 |
3.3.1 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的结构 |
3.3.2 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的过程 |
3.3.3 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的动力 |
3.3.4 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的评价 |
4 产业集群系统演化机理研究 |
4.1 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结构研究 |
4.1.1 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网络结构研究 |
4.1.2 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空间结构研究 |
4.2 产业集群系统演化机制研究 |
4.2.1 自组织理论概述 |
4.2.2 自组织与产业集群系统演化 |
4.2.3 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模型 |
4.3 产业集群系统演化动力研究 |
4.3.1 产业集群系统协同竞争的类型划分 |
4.3.2 产业集群协同竞争演化模型 |
4.4 产业集群系统演化评价研究 |
4.4.1 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绩效的影响因素 |
4.4.2 产业集群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技术路径 |
4.4.3 产业集群系统评价方法的思想和原理 |
4.4.4 区域产业集群系统演化评价模型研究 |
5 实证研究:宝钛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研究 |
5.1 宝钛产业集群系统现状简介 |
5.2 宝钛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结构分析 |
5.2.1 宝钛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网络结构分析 |
5.2.2 宝钛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空间结构分析 |
5.3 宝钛产业集群系统演化机制分析 |
5.3.1 宝钛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解释 |
5.3.2 宝钛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的自组织理论分析 |
5.4 宝钛产业集群系统演化动力分析 |
5.4.1 宝钛产业集群系统演化动力分析 |
5.4.2 宝钛产业集群系统演化协同竞争分析 |
5.5 宝钛产业集群系统演化评价分析 |
5.5.1 宝钛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综合评价模型 |
5.5.2 宝钛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综合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说明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高技术产业融合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产业融合理论的相关研究 |
1.2.2 产业成长问题的相关研究 |
1.2.3 综合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产业融合的基本理论 |
2.1 产业演化:分化与融合 |
2.1.1 历史背景:产业融合的产生与发展 |
2.1.2 产业演化:从分立转向融合 |
2.2 产业融合的特征与融合过程 |
2.2.1 产业融合的特征 |
2.2.2 产业融合的过程 |
2.3 产业融合的方式与类型 |
2.3.1 产业融合方式 |
2.3.2 产业融合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技术产业融合机制与融合成长路径分析 |
3.1 高技术产业融合机制 |
3.1.1 激励机制 |
3.1.2 动力机制 |
3.1.3 过程机制 |
3.2 高技术产业融合的复合经济效应 |
3.2.1 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
3.2.2 产业组织变化,形成新型竞争关系 |
3.2.3 形成新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点 |
3.3 高技术产业融合成长的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技术产业与农业融合成长:以生物农业为例 |
4.1 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
4.1.1 生物技术产业的定义 |
4.1.2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意义 |
4.1.3 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特点 |
4.1.4 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格局 |
4.2 生物农业的形成:生物技术产业与农业的渗透融合 |
4.2.1 生物技术产业对农业的技术渗透 |
4.2.2 生物技术产业与农业的界限模糊 |
4.2.3 农业生物技术和生物农业 |
4.2.4 生物技术产业与农业融合成长态势 |
4.3 生物农业的发展现状:以美国和中国为例 |
4.3.1 美国生物农业的发展 |
4.3.2 中国生物农业的发展 |
4.4 促进我国生物农业成长的政策建议 |
4.4.1 大力加强对生物农业的组织领导 |
4.4.2 积极推进生物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4.4.3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 |
4.4.4 制定鼓励生物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
4.4.5 健全促进生物农业发展的法规制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技术产业与制造业融合成长:以汽车电子产业为例 |
5.1 汽车电子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与汽车产业的融合 |
5.2 模块化分工: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推进器 |
5.2.1 模块化分工是产业融合产生的前提与动力 |
5.2.2 模块化推进产业融合的实践意义 |
5.2.3 汽车产业的模块化 |
5.2.4 汽车产业模块化促进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融合 |
5.3 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意义 |
5.3.1 汽车电子化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
5.3.2 发展汽车电子产业的重要意义 |
5.4 加快我国汽车电子产业融合成长 |
5.4.1 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现状 |
5.4.2 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3 发展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政策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技术产业与服务业融合成长:以现代物流产业为例 |
6.1 高技术产业服务化与服务业高技术化趋势 |
6.2 高技术产业与服务业融合的过程和结果 |
6.2.1 融合的过程:价值链再造 |
6.2.2 融合的结果:产业快速成长 |
6.3 高技术服务业的形成:高技术产业与服务业的融合 |
6.3.1 高技术服务业 |
6.3.2 高技术服务业的主要特征 |
6.3.3 高技术服务业的统计口径和范围 |
6.4 现代物流产业的融合成长 |
6.4.1 现代物流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
6.4.2 案例分析:UPS企业的融合成长 |
6.4.3 我国物流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6.4.4 加快我国物流产业融合成长的对策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8)东北林区森工企业虚拟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虚拟经营的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外虚拟经营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内虚拟经营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3 林业企业虚拟经营的必要性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东北林区林业系统行业经营现状综述 |
2.1 我国东北林区森工系统内企业的经营现状分析 |
2.2 东北林区森工企业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2.2.1 东北林区产业结构问题 |
2.2.2 东北林区生产力布局问题 |
2.2.3 东北林区经营机制问题 |
2.2.4 转变经营机制势在必行 |
2.3 本章小结 |
3 虚拟企业与森工企业虚拟经营基础理论研究 |
3.1 虚拟企业的概念、形式、特征及发展 |
3.1.1 虚拟经营概念的提出 |
3.1.2 虚拟经营的形式 |
3.1.3 虚拟经营的特征 |
3.1.4 虚拟经营的基本组织模式 |
3.2 虚拟企业的边界属性特征 |
3.3 虚拟企业的边界优化 |
3.3.1 虚拟企业最优边界形成的成员因素 |
3.3.2 虚拟企业最优边界形成的环境因素分析 |
3.3.3 虚拟企业规模边界假设与变量 |
3.4 虚拟企业边界组织 |
3.4.1 虚拟企业组织熵研究 |
3.4.2 组织熵指标体系及确定方法 |
3.4.3 K-Means算法应用于边界确定的可行性 |
3.5 虚拟企业演进特征分析 |
3.5.1 虚拟企业的演进内容 |
3.5.2 虚拟企业试探期的伙伴自组织 |
3.5.3 虚拟企业成长期稳定结构分析 |
3.5.4 虚拟企业演进演化评价模型 |
3.5.5 虚拟企业耗散结构形成条件及序参量分析 |
3.5.6 利丰集团耗散结构分析 |
3.6 虚拟企业自组织平台管理及实现 |
3.6.1 虚拟企业多代理模式 |
3.6.2 基于招投标的MAS中各方的作用与过程 |
3.6.3 能力要素伙伴招投标指标体系 |
3.6.4 虚拟企业的多代理支持系统 |
3.7 虚拟经营模式在国外企业的成功运作经验 |
3.7.1 耐克公司的虚拟经营战略 |
3.7.2 虚拟经营在美国DELL计算机公司中的应用 |
3.8 企业虚拟经营模式的优势表现 |
3.9 本章小结 |
4 森工企业虚拟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
4.1 森工企业虚拟经营博弈的可行性分析 |
4.2 虚拟经营在东北林区森工企业整合中的条件分析 |
4.3 森工系统信息化流程问题 |
4.3.1 林业信息化概述 |
4.4 森工系统业务流程再造的关键 |
4.5 林业企业虚拟经营的经济学意义 |
4.6 本章小结 |
5 东北林区森工企业虚拟经营模式构建及其发展战略 |
5.1 虚拟经营的几种业务模式 |
5.2 东北林区森工企业虚拟经营模式的设计 |
5.2.1 东北林区森工企业整合的几种实现模式 |
5.2.2 虚拟经营模式下东北林区森工企业的整合 |
5.3 东北林区森工企业实现虚拟经营的阻碍 |
5.3.1 东北林区区域内形成企业集群的阻碍 |
5.3.2 宏观环境及森工企业本身 |
5.4 实现东北林区森工企业虚拟经营的主要路径和发展战略 |
5.4.1 东北林区森工企业实现虚拟经营的主要路径 |
5.4.2 东北林区森工企业虚拟经营发展战略的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6 东北林区森工企业虚拟管理及其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 |
6.1 传统森工企业虚拟管理模式 |
6.1.1 国内外传统森工企业的虚拟管理模式 |
6.1.2 虚拟森工企业知识管理的复杂性分析 |
6.1.3 虚拟森工企业知识管理的建设原则 |
6.1.4 虚拟森工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机制的建立 |
6.1.5 虚拟森工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的设计 |
6.1.6 虚拟森工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步骤 |
6.2 虚拟森工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的案例研究 |
6.2.1 虚拟的发展情况概述 |
6.2.2 虚拟森工企业知识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
6.2.3 虚拟森工企业知识管理的执行和反馈 |
6.2.4 虚拟森工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尚存问题以及对策 |
6.3 虚拟森工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的对策研究 |
6.3.1 虚拟森工企业信息保障能力提高对策 |
6.3.2 虚拟森工企业信息共享能力提高对策 |
6.3.3 虚拟森工企业信息数据挖掘能力提高对策 |
6.3.4 虚拟森工企业知识管理能力提高对策 |
6.4 虚拟森工企业的治理 |
6.5 虚拟森工企业联盟伙伴的选择与管理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机制与脆弱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序 |
表序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组织和主要创新点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内容组织 |
1.3.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框架 |
2.1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概念的界定 |
2.1.1 中小企业概述 |
2.1.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其特征 |
2.1.3 自主知识产权概念的界定 |
2.2 复杂理论视角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过程的认识 |
2.3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作用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组织机制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 |
3.1 现代自组织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 |
3.1.1 耗散结构理论的主要结论 |
3.1.2 协同学的主要观点 |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自组织特性 |
3.2.1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自组织演化过程 |
3.2.2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产生自组织的原因 |
3.2.3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自组织特征 |
3.3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自组织演化机制 |
3.3.1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自组织演化方程 |
3.3.2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自组织运行机制 |
3.4 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应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态技术创新能力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 |
4.1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概述 |
4.1.1 技术创新理论概述 |
4.1.2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
4.1.3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优势 |
4.1.4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劣势 |
4.2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核心刚性分析 |
4.2.1 企业核心刚性理论概述 |
4.2.2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核心刚性的概念和特点 |
4.2.3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核心刚性的成因 |
4.3 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及其与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关联机理 |
4.3.1 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的理论依据 |
4.3.2 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的内涵和特征 |
4.3.3 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与其自主知识产权成长关联机理 |
4.4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
4.4.1 构建动态梯度创新模式提升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 |
4.4.2 超越技术创新核心刚性,提升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 |
4.5 采取策略有效获取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自主知识产权 |
4.5.1 必须充分认识有效获取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4.5.2 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获取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支持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 |
5.1 政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必要性 |
5.1.1 基于提供公共产品的需要 |
5.1.2 基于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 |
5.1.3 克服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特性带来的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瓶颈 |
5.2 政府支持的作用 |
5.2.1 政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机理分析 |
5.2.2 政府支持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自组织成长 |
5.2.3 政府支持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
5.3 我国政府行为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
5.3.1 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
5.3.2 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政府组织体制不顺畅 |
5.3.3 政府没有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
5.3.4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不畅 |
5.3.5 知识产权人才政策问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
5.3.6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
5.4 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政策建议 |
5.4.1 构建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政策体系的基本原则 |
5.4.2 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的政策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评价 |
6.1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评价概述 |
6.1.1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问题的提出 |
6.1.2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的概念界定 |
6.1.3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的成因 |
6.1.4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评价的意义 |
6.2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6.2.1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评价指标选择的基本原则 |
6.2.2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指标体系 |
6.3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脆弱性评价及预警模型的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产业集群演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文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 |
1.6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自组织理论介绍 |
2.1.1 自组织 |
2.1.2 自组织理论 |
2.1.3 系统自组织条件 |
2.2 产业集群定义、结构、特征和分类 |
2.2.1 产业集群的定义 |
2.2.2 产业集群的结构 |
2.2.3 产业集群的特征 |
2.2.4 产业集群的分类 |
2.3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综述 |
2.3.1 产业区理论 |
2.3.2 工业区位论 |
2.3.3 交易费用理论 |
2.3.4 新产业区理论 |
2.3.5 区域创新理论 |
2.3.6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3.7 钻石理论 |
2.4 自组织理论研究产业集群文献综述 |
第三章 产业集群演化的自组织特征和机制 |
3.1 产业集群演化的自组织特征 |
3.1.1 集群自创生 |
3.1.2 集群自生长 |
3.1.3 集群自适应 |
3.1.4 集群系统内协调 |
3.1.5 集群信息共享 |
3.1.6 集群迭代趋优 |
3.2 产业集群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
3.2.1 开放性与远离平衡:集群演化的前提 |
3.2.2 涨落:集群演化的诱因 |
3.2.3 分岔与环境选择:集群演化的路径 |
3.2.4 竞争合作与协同:集群演化的根本动力 |
3.3 产业集群竞争合作协同演化模型 |
3.3.1 模型构建 |
3.3.2 竞争协同模型 |
3.3.3 合作协同模型 |
3.3.4 竞争合作协同模型 |
第四章 产业集群的自组织演化过程 |
4.1 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界定 |
4.1.1 熵与集群熵 |
4.1.2 演化阶段划分 |
4.1.3 演化阶段界定 |
4.2 产业集群演化阶段分析 |
4.2.1 产业集群的萌芽 |
4.2.2 产业集群的形成 |
4.2.3 产业集群的成长 |
4.2.4 产业集群的成熟 |
4.2.5 产业集群的衰退 |
4.3 产业集群演化三种结果 |
4.3.1 正向更替 |
4.3.2 反向更替 |
4.3.3 集群迁移 |
第五章 产业集群升级 |
5.1 产业集群升级的内涵、途径和机理 |
5.1.1 产业集群升级的内涵 |
5.1.2 产业集群升级的途径 |
5.1.3 产业集群升级的机理 |
5.2 集群创新网络与集群升级 |
5.2.1 集群创新网络的内涵 |
5.2.2 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 |
5.2.3 集群创新网络对集群升级的影响 |
5.3 集群开放度与集群升级 |
5.3.1 集群开放度的内涵 |
5.3.2 集群开放度对集群升级的影响 |
5.4 集群品牌与集群升级 |
5.4.1 集群品牌的内涵 |
5.4.2 集群品牌的特征 |
5.4.3 集群品牌对集群升级的影响 |
第六章 案例分析:以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为例 |
6.1 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概述 |
6.2 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 |
6.2.1 硅谷的自创生 |
6.2.2 硅谷的自成长 |
6.2.3 硅谷的自适应 |
6.2.4 硅谷的开放度 |
6.2.5 硅谷的涨落 |
6.2.6 硅谷企业的竞争与合作 |
6.3 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的演化和升级 |
6.3.1 国防产业的发展 |
6.3.2 集成电路的发展 |
6.3.3 个人计算机和软件业的发展 |
6.3.4 互联网的发展 |
6.3.5 清洁技术的发展 |
6.4 硅谷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 |
6.4.1 创新型企业 |
6.4.2 创新型人才 |
6.4.3 金融及中介服务机构 |
6.4.4 创新文化 |
6.4.5 政府的作用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四、从自组织理论看高技术企业的多元经营(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动力机制研究 ——以北京中关村为例[D]. 李敏.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2]延长矿业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研究[D]. 刘建国. 西北大学, 2014(10)
- [3]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模式研究[D]. 沈婷. 江苏科技大学, 2013(08)
- [4]物流园区组织生态理论与实证研究[D]. 方威. 中南大学, 2012(03)
- [5]基于资源观的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研究[D]. 葛中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6)
- [6]产业集群系统演化研究[D]. 方永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12)
- [7]高技术产业融合成长研究[D]. 单元媛. 武汉理工大学, 2010(07)
- [8]东北林区森工企业虚拟经营模式研究[D]. 刘汉章.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3)
- [9]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机制与脆弱性评价研究[D]. 方琳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09)
- [10]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产业集群演化机理研究[D]. 李自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