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此庄严的法庭——法庭上的大灰狼(论文文献综述)
陈蕾[1](2019)在《《马丁·范·布伦总统传》(节选)英译汉实践报告》文中认为《马丁·范·布伦总统传》是一部介绍美国第八任总统—马丁·范·布伦的传记,全面讲述了范布伦总统拼搏和奋斗的一生。这部传记为我们研究范布伦,了解19世纪早期美国政治改革和运动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读者能够获益于以下三方面:(一)了解范布伦本人;(二)了解范布伦的党派思想及其实践,以及所在时期政党重组和政党思潮的变迁;(三)了解美国早期的历史。了解昨天的美国,可以更好地了解今天的美国。目前,该书是一部较为系统地介绍范布伦总统的着作,译文在国内尚属首译。本次英译汉翻译实践原文选自《马丁·范·布伦总统传》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共10096字。翻译源文本以信息型为主,兼有表达型文本的特征。所以译者选用英国翻译家彼得·纽马克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由于原文内容属于传记文学,其文体特征兼有纪实性和文学性,为了让读者更好的了解内容,译者采用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方法来指导翻译实践。两种翻译方法交互使用不仅可以保留源文本的语言特点,还能让译文得到目的语读者认可,以实现文化的交流与推广。在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译者先查阅了源文本的背景知识,对其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遇到了文化负载词翻译、长短句翻译、法律术语表达、政治术语表达、地名和人名的翻译以及逻辑关系处理等问题。在案例分析部分,译者根据文本分类翻译理论,采用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结合音译、补译,省译等翻译技巧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经过反复修改与推敲,译文质量基本能够达到委托方要求。最后对翻译实践进行总结,并对翻译实践中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反思。
杨袭[2](2018)在《大地苍茫》文中指出千百次被洞穿之后继续在骨缝中饥饿大海就是高出众人的份额像建造一堵墙一样,让我们在岁月之上建一座深渊吧齐肩的大海,齐肩的姐妹!——寒烟1泥河镇上的很多人都认为,无垠的母亲杜梨的放荡,始于那年夏季。三伏天,连日暴雨,泥河水势阴险凶猛,浑黄的水浆在石桥两侧滚起细密的涡纹。不得已出门的人心惊胆战扶着
张者[3](2015)在《桃夭》文中研究说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国风·周南》1这一天,师弟离婚了。师弟邓冰闹离婚已经很久了,如今终于成功,不容易。师弟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不开心也不张扬,离婚这种事本属隐私,他居然有勇气公布于众了。师弟通过微信同学圈,向同学们高调宣布,内容如下:"本人邓冰与张媛媛同学已正式离婚,从即日起,本人和张媛媛之间只存在同学关系,没有了夫妻情分,在联系我们时应区别对待。离婚后,大学城的别墅归张媛媛所有,市区的三居室归本人所有,家
万茵[4](2015)在《时政记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柳志忠:从部长到死囚》在《深度调查》栏目播出之后,神州电视台的出镜记者李晓婧便一夜成名。一个初闯京城的姑娘,轻而易举地就浪得如此虚名,作为她的伯乐,短暂的欣慰过后,我在心中升起了一股莫名其妙的愤怒。在电视台一楼大厅一角的咖啡座里,我约见了李晓婧。"你成名了,祝贺你。"本想调侃一下她说"你成‘名记’了",但话已滚到舌尖,觉得不够庄重,临时就咽了回去。"应主任,谢谢,您不给我机会,我今天什么都没有。"
任爱红[5](2015)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国在维多利亚时期迎来了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涌现出大量着名作家不约而同为儿童创作的现象,如拉斯金、卡罗尔、金斯莱、王尔德等等。与致力于摹写现实生活细节的现实主义作家不同,这些作家倾向于描述一个具有魔力和奇异想象的天地,为现实的儿童创造出一个非现实的幻想世界。幻想文学在维多利亚时期出现井喷之势,不但为自己挣得一席之地,而且与现实主义文学并肩于英国文学高地。由于种种原因,幻想文学在国内外均被贬至儿童文学领域,并未受到主流评论界的应有关注。本论文即以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出发,采用历史主义批评、心理分析、女性批评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生活背景,梳理和分析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源流、其在维多利亚时代崛起的原因,并结合对幻想文学代表作的分析,进一步探究该体裁在维多利亚中后期的创作现状、主题思想、艺术特点等,以期描述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创作概貌,并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除导论外,全文共包括五章。导论部分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幻想文学概念的梳理。幻想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个极其模糊的概念,历来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出定义。广义的幻想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相对,囊括多种文体,狭义的幻想文学指幻想小说。二是国内外幻想文学研究现状,包括国外研究综述和国内研究综述两部分。三是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归纳本文的研究方法,明确创新之处。第一章为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发生。儿童幻想文学在维多利亚时期的崛起不是偶然现象,它的出现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之结果,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化思潮等皆有密切关系,而儿童观的演变、对想象的重视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此外,中产阶级的兴起、童话的流行等因素同样不可忽视。第二章为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浪漫主义精神。英国幻想文学与浪漫主义运动有密切渊源,表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张扬想象力、回归自然是其主要的浪漫主义特征。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的想象与幻想之争以及两人的诗歌创作实践都说明想象与幻想的重要地位;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坚定扞卫幻想与想象,创作了一系列童话和幻想小说,麦克唐纳则更进一步,彻底背离现实主义传统,到幻想世界中寻求更高真理。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幻想文学继承浪漫主义的自然观,或直视生态危机,或描写自然之美,或表现童心之纯净,或刻画田园生活之宁静,皆表现出与自然密切的联系,反映万物有灵,和谐栖居的思想。第三章论述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主题。爱与死亡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本章除探讨幻想文学作品的爱与死亡主题之外,还着重讨论成长追寻主题。儿童幻想文学作品是作家献给儿童的“爱的礼物”,作家将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融入作品,向儿童读者传递爱自然、爱他人的信念。死亡虽然不是儿童文学的突出主题,却是维多利亚时期作家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死亡在该时期的儿童幻想文学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儿童幻想文学作家通过书写死亡,或表达宗教上的迷惑,或表示对现实儿童命运的关心,或对抗社会的庸俗丑恶。儿童幻想文学中主人公的历险都遵循了追寻这一主题模式,呈现出出走——试炼——回归这一环形结构。儿童接受冒险的召唤,离开熟悉的场景,到陌生之地探寻,借助对他者的认识最终回归自我,实现自我成长。第四章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形象研究,包括儿童形象和女性形象。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创作出一系列性格与命运迥异的儿童形象,像卡罗尔笔下的精灵般女童爱丽丝、金斯莱笔下扎进河水变身水孩子的扫烟囱小孩汤姆、麦克唐纳笔下“真正的儿童”,如马车夫之子小钻石、公主艾琳等,都为形象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文化对女性角色的规定是做家庭天使,女性在该时期小说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儿童幻想文学承担了向儿童传递性别意识的职责,对女性角色的处理也反映了社会主流女性观。一些男性作家在创作中将女性刻画成传统的家庭天使,一些作家则忽略女性,导致女性角色在文本中缺席,刘易斯·卡罗尔在其两部爱丽丝小说中则颠覆了性别角色,刻画咄咄逼人的反传统女性。女作家代表内斯比特塑造的女童形象基本符合传统期待,但偶尔也刻画独立自主的反传统女性,在女性问题上表现出矛盾心态。第五章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中的贱斥情境。克里斯蒂娃将卑贱定义为主流文化为维持象征秩序的稳定而必须驱逐或抑制之物,而幻想文学中的儿童就是成人社会贱斥的卑贱体。不管是金斯莱笔下遭驱逐的扫烟囱小儿,麦克唐纳笔下的艾琳公主和小矿工柯迪,还是闯进地下奇境和镜子王国的爱丽丝,都是象征秩序竭力排斥的对象。儿童幻想文学通过对卑贱的揭示,认可其存在并赋予其生命力。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对英国幻想文学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并进一步指出幻想文学对我们身处时代之价值意义所在。
路易丝·彭妮,李红侠[6](2015)在《美丽之谜》文中研究指明序19世纪初期,天主教会意识到他们遇到了问题。还必须承认,问题可能还不止一个。不过,在当时首要的是日课问题,即天主教众修士每日进行的八次圣歌吟唱。吟唱内容包括单声圣歌和格里高利圣咏。歌曲风格朴素,吟唱者谦逊有德。不客气地说,这一时期天主教会的日课吟唱,其内容已是面目全非。尽管各种宗教仪式每日照常进行,零散分布在各处的修道院也到处在传唱着所谓的"格里高利圣咏"。但是,就连罗马教廷都认为,这些所谓的圣歌已经面目全非。相较而言,以往的圣歌至少是优雅而
张婷[7](2011)在《纳博科夫英语小说的后现代性》文中研究表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是俄裔美籍作家,他对俄语文学和英语文学所做出的贡献让世人瞩目,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英语作家之一,他给世界文学史增添了不少亮色。他的作品被后人归属于早期的后现代主义创作,从60年代以来,对纳博科夫的研究一直是各国学术界的热点,他的唯美理想、他的伦理观念意识、他的形而上的创作理念以及创作风格和技巧都使理论界争论不休,理论界用各种各样的词汇来概括纳博科夫的文学风格,如“自由主义的反讽者”、“空心的天才舞者”、“最有天赋,成就最高”的作家、“俄罗斯后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家”等。当然,反面批评的声音也同样强大,如萨特称其作品为“毫无意义之作”、前苏联评论家称之为“头脑空空”的“跳梁小丑”、“没有文学的文坛巨匠”,纳博科夫的作品甚至在俄罗斯长期遭禁,并被前苏联《简明文学百科全书》的编者米哈伊诺夫评价为“对人像跟蝴蝶一样奇怪的冷漠,完全游离于俄罗斯现实主义传统的道德问题之外,只专注于复杂、机智而无用的艺术,像在制作棋谜。”。然而纳博科夫的作品一直在尖锐对立的评论中成长,尽管在前苏联的评论界颇受冷落。“在艺术超尘绝俗的层面上,文学当然不关心同情弱者或谴责强者之类的事情,它注意的是人类灵魂那隐秘的深处,彼岸世界的影子仿佛无名无声的航船的影子一样从那里驶过。”这恐怕就是纳博科夫当时的心情缩影。在纳博科夫辞世后12年的1989年,他的作品才终于在俄罗斯得到全面解禁。很快,纳博科夫的全部作品都在前苏联的出版市场上大量涌现,竟至形成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纳博科夫现象”。随后,欧美各国学术界也掀起了研究纳博科夫的热情,这种热情不但把纳博科夫研究推向了更高、更深、更细致的层面,更将读者的视野从纳博科夫的个别成名作扩展至全部的作品。纳博科夫的一生经历了许多的坎坷:少年的贵族生活、青年的流离失所、中年的饱受非议以及一生的来自文学创作方面的困厄,这些坎坷经历无疑会在他的生命中留下深刻印记,也会在他的潜意识里印满超越现实的暗示。因而成名后的纳博科夫不但不遵从任何既定的范式,也不会在任何一种规矩里停留或陶醉。他大胆地嘲讽所有形式的创作模式、所有困惑心灵的道德限定,这使得他的作品风格诡异,充满了蝴蝶翅膀般的梦幻和迷乱。尽管纳博科夫的作品进入中国广大读者的视野已有20多年,却一直未引起中国读者和评论界的高度重视,中国读者大多对他感到陌生或疏离,有些评论者甚至把他看成是“道德含混”、“性情乖张”、“风格晦涩”“性变态”的非主流作家,至于纳博科夫小说的风格及伦理学意义问题,更是众说纷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说法,由此产生了对纳博科夫研究的如下缺憾:从数量上来看,对于纳博科夫的研究为数不少,但如果从类型上来看,就会发现众多的研究成果只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纳博科夫作品的形式技巧予以研讨(语言风格、主题思想、人物类型、叙事手法等),二是对纳博科夫后现代风格的描述,以及对其作品的美学价值的探讨。两者从作品实例和理论的角度都有一定深度的挖掘,但应当指出的是,纳博科夫不是一位一般意义的作家,无论从他使用语言的多重性上,还是从他难以定位的文体类型上,抑或从他特立独行的文学主张上来看,他都是一个新异的文学家。因此,对于纳博科夫文学创作特征的形成原因的研究还是一个较大的空缺。纳博科夫是一个文本大师,他的小说所叙述的故事情节并不离奇,如果将这些故事放置于普通的文本中,无疑会大失颜色,变得极其平庸。只是在变幻不定的文本之下,纳博科夫成功地将平凡故事演绎成了万花筒般的文学传奇,成功地向世人展现了小说的无穷变幻。因此,对纳博科夫小说文本的深度研究,也是本文试图达到的目标之一。纳博科夫的作品并不是一下子就进入后现AI写作作领域里的,他也有着青年时代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写作经历,但目前对于纳博科夫的现代主义创作研究却比较单薄,众多研究者的目光都集中于纳博科夫后期的后现代主义写作上,这种研究态势将形成对纳博科夫成长历程的割裂和对其创作的认知偏颇。基于此种原因,我认为有必要对纳博科夫的作品(主要是英语小说)的创作风格和叙事风格进行全面的研究与整理,从深层总结纳博科夫英语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为中国读者提供阅读上的借鉴,给纳博科夫创作以更全面、更合理的评价。纳博科夫的生平其实就是一部曲折的逃亡与不断变换场景的创作过程,这个客观过程将纳博科夫的生命有效地切割成了四个片断,即俄国阶段、欧洲阶段、美国阶段和瑞士阶段,也使纳博科夫经历了俄语写作、法语写作和英语写作的三重语言变换。本论文引言部分综述了国内外对纳博科夫的主要研究,纳博科夫研究中的问题与缺欠,以及本文的写作动机与研究目标。关于纳博科夫小说创作的发展与演变,本文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一是纳博科夫的生平与创作各阶段。其中俄国阶段: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增进。包括俄罗斯唯美风情与象征派思想精邃的表现;以“有机时间”观重塑文学理念。欧洲阶段:俄罗斯情怀的形成。美国阶段:创作和研究的成功。包括加入美国后现代主义的行列;对美国后现代文学创作的贡献。瑞士阶段:荣誉纷至沓来的晚年。二是环境变迁对纳博科夫创作的影响。首先是俄国社会环境对纳博科夫的影响。纳博科夫从优越尊宠的贵族少年一下子变成了流亡者,往日那浮华而浪漫的生活顿时离他远去,展现在他眼前的将是自食其力的辛劳和归途无望的乡愁,这种断裂的生活场景彻底颠覆了他的精神世界,使他从此生活于动荡、孤独、绝望、流放、亲友的死亡和对故国家园的渐行渐远的疏离之中;然后是美国社会环境对纳博科夫的影响。在这多变的、各种新思想如花般绽放的社会环境之中,纳博科夫在俄国时受到的象征派的影响自然而然地找到了生长的土壤,象征派的“独立而自在”的艺术观也将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茁壮地成长起来,并与二战后的美国“黑色幽默派”形成呼应。在解读纳博科夫经典的后现代英语小说代表作《洛丽塔》、《普宁》、《绝望》时,也进行了后现代文本特征的陈述和分析,来透视纳博科夫的后现代特质。在“《洛丽塔》与后现代叙事分析”一节中,纳博科夫看重的是对个体生命的全息扫描,主人公亨伯特可以抛弃正常的社会身份,而将自己变成一个社会的边缘人,过着秘密与隐私相纠缠、痛苦与欢愉相伴随的畸型生活。在这种独特的、非正常的生活场景中,纳博科夫为其主人公亨伯特虚构了一个体现其伦理的合理的空间和时间。在为其编织的时间和空间中,个人的生命伦理被一些虚构的合理因素所点亮,从而摆脱了束缚着他的道德力量。而根据个体的自由意志和生命体验,来自制个人的伦理经纬,这种真切地表现虚幻生活的努力,就是《洛丽塔》所要建构的文学精神。在“《普宁》:环境与人性的不和谐与表现方法的创新”一节中,纳博科夫通过戏谑的笔调完成了世界之荒谬、生存之艰辛、物质世界对人性的挤压等种种哲学式的思考。同时又以多重而无序的叙述、混淆小说人物与小说叙述者的设迷手法、灵活的时空转换等方式展示了物质的“此岸世界”与心灵的“彼岸世界”的撞击,张扬了纳博科夫超越理性、超越主客体二分的想象力。在“《绝望》的文本艺术”一节中,纳博科夫在后现代手法上又向前行进了一大步,他运用套嵌式文本,揭示着“虚构”与“纯艺术”之间的关系,他“是在读者的期待视野和作者的独创性张力之间所进行的独特尝试”,他使用的记忆和现实交错的叙述手法虚幻小说中的事件,有意地扰乱读者的期待,形成了幻想和现实之间的交错与通达。接下来探讨的是纳博科夫英语小说的叙事策略。他的每一部小说其实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建立在一种艺术虚构的基础之上的后现代派文本。《黑暗中的笑声》是纳博科夫运用黑色幽默笔法的典型文本。主人公欧比和雷克斯都是反英雄式的荒谬人物,纳博科夫把这一对看起来完全缺乏可比性的对手扭结在一起,让他们两人充分地展开了一场竞争,制造一场荒诞的情感波澜。从而把生活的严肃和凝重、道德的庄严与高尚都彻底地剥离掉,使读者感到的是荒诞世界里的黑暗笑声和仇恨与凶杀之后的沉静。《微暗的火》中的解构主义特征是非常鲜明的。在这些看似零乱的评论背后,形成了一个充满多种可能性的、意义不确定的文学世界。因小说碎片化、枝节化而获得了恰当的寓意和文本空间,因而拉慢了作品的节奏,也给读者留下更长的阅读时间,形成了一种虚实交映的阅读效果。而从元小说定义的角度审视《洛丽塔》,就是一个作者挑战传统现实主义规范。作者通过把叙述行为直接变成叙述内容,把自身的创造过程变成叙述对象的方式来解构“真实”理想的元小说典型文本。《洛丽塔》表现出的文本虚构性质,小说里亨伯特身份的元虚构特征,以及多重主题意向的纠结都是明显的元虚构手法。纳博科夫是语言天才,所以本论文非常有必要进行纳博科夫英语小说语言艺术的论述。在“三种异质语言对纳博科夫的影响”一节中,分析了俄语、法语与英语对纳博科夫不同的影响,俄语就是纳博科夫的正宗面包,法语是他的随意点心,英语是他的美味佳肴。面包给纳博科夫以生命,点心给他以浪漫,而美味佳肴使他得以花样翻新,充满了创造的快乐。因此纳博科夫以俄语的厚重,加上法语的浪漫,英语的轻灵来构建了自己的语言空间。在“蝴蝶般的语言色彩”一节中,论述了蝴蝶这种生物对纳博科夫创作的影响,使他的创作在语言上呈现完美的细节、戏仿的结构以及绚烂的叙述语言等特质。?在“多变的修辞张力和形而上哲思”一节中,运用比喻、色彩、形而上的哲思等方法来分析纳博科夫的语言文本。最后本论文从美学价值的层面对纳博科夫英语小说的后现代创作进行论述。在长期对蝴蝶的生活习性及其种类特征的关注中,纳博科夫似乎也受到了蝴蝶的感染。他开始从文学的角度去思考蝴蝶,从蝴蝶的角度去思考文学。使他感受到了“诗的精确和纯科学的激情”,学会了用蝴蝶的方式去思维,去创造,开辟出独特的蝴蝶视角。这样一来,纳博科夫突破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鸿沟,寻找到了文学与科学之间的契合点。此章分四个角度来论述纳博科夫的蝴蝶式审美特质,即审美颠覆:蝴蝶的伪装特质与戏仿合法化;审美个性:细节特质与个体感受性;审美启示:美感特征与修辞手法变化;审美追求:唯美特质与纯艺术理想。正是在这种独特的视野之下,“艺术产生于模仿”、“艺术模仿自然”、“小说是虚构”、“小说是游戏”、“在高雅艺术和纯科学中,细节就是一切”的美学理念产生了。本论文将纳博科夫英语小说中的后现代性作为研究对象,以“后现代性”在其英语小说中所展现出来的文体变革、文学思想演变、叙事方式创新、美学观念变迁等因素为线,以作家的单个文本解读为点,以作家不同创作阶段所彰显的时代思想动态和个体的精神现象分析为面的结构来逐步展开,将“后现代性”放置在不同的时间框架内、历史转型期和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从美学、历史与精神现象学三个向度,对作家英语小说中的“后现代性”书写进行整合和探究,以此来把握作家创作的话语变迁和审美价值。
刘文霞[8](2010)在《“俄罗斯性”与“非俄罗斯性” ——论纳博科夫与俄罗斯文学传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ВЛадимирНaбоков,1899-1977)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双语作家”,他不仅是20世纪“俄罗斯侨民文学的新秀”,而且是一位“在争议中创作的英语文学大师”。他的“跨文化写作的独特身份”决定了其文学作品中的跨文化特征。早在西欧流亡期间,由于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俄侨评论界就对他作品中的“俄罗斯性”大加质疑。1940年,当他移居美国并改用英语创作后,那种认为他是一个“非俄化”作家的观点更成为评论界的主流。纳博科夫在世时,欣然承认自己是一个“美国作家”,断然拒绝承认其他作家,包括俄罗斯作家对他的影响,并一再强调他和其他民族文化传统的作家没有丝毫关系。1989年,在俄罗斯文学“回归”和“解禁”大潮的影响下,纳博科夫被苏联官方文学界欣然接纳为俄罗斯作家。但是,俄罗斯文学评论界仍有人把纳博科夫排除在“俄罗斯文学的经典大树”之外,一场“纳博科夫究竟是美国作家还是俄罗斯作家”的争论随之而起。这场争论实际上是20世纪20-30年代俄侨评论界关于纳博科夫作品“俄罗斯性”与“非俄罗斯性”之争的延续。作为一个出生在俄国、并在俄国度过了青少年时代的双语作家,纳博科夫的作品是否真的像某些俄侨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完全背叛了俄罗斯文学的传统?他的文学创作是否真的没有受到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美国和俄罗斯学术界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他们普遍认为,纳博科夫是一个跨文化的双语作家,他的英语作品中融进了俄罗斯文化成分,“他成功地将两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因此也饮誉在两种文化之中”。而中国学术界似乎更愿意把纳博科夫作为一个地道的美国作家来看待,对他的研究也大都集中在他英语作品的后现代性方面。特别是20世纪末开始的“《洛丽塔》飓风”使评论界还无暇顾及他的俄语作品,而对于他和俄罗斯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则更是鲜有人问津,所以,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任何一个作家,都视独创为其神圣使命,追求“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境界,他们对于前辈创造的文学传统,爱恨交加。正是这种既爱又恨的情感,使他们产生了种种焦虑,总害怕一直处在被传统影响的阴影之下。布鲁姆的“诗学误读”理论揭示了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传统影响的焦虑情绪和他们为创新而对前辈传统进行的创造性误读。因此,本论文以纳博科夫前期的俄语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考察他后期的三部英语作品《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以哈罗德·布鲁姆的“诗学误读”和“影响的焦虑”理论为指导,采用渊源学研究手段,试图对上述问题做深入系统的研究,认为:尽管他从20岁起就流亡国外,至死没再回到俄国,但是,他是普希金文化精神的忠实守望者,他创造性地继承了果戈理的艺术手法,并且建立了一种新的、原创性的叙事模式——“神秘叙事模式”。他的“现实观”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别雷等人对文学上的“现实”概念的看法一脉相承。他独特的美学观,如追求文学的虚构性和“审美狂喜”等,既是以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别雷等为代表的俄罗斯文学传统影响的结果,又是对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化精神的传承。因此,我们既要看到纳博科夫作品中的跨文化色彩,又不能忽视他作品中的“俄罗斯性”。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双语作家”,纳博科夫的“俄语写作和英语写作是并重互动的”。本论文主要内容共分六章。第一章从分析俄侨评论界对纳博科夫毁誉参半的评论入手,揭示纳博科夫作品被贴上“非俄罗斯性”标签的原因,同时分析布鲁姆的“诗学误读”理论,指出强劲作家对前辈的误读是“影响的焦虑”的结果,是“俄狄浦斯情结”影响的结果。第二章主要研究纳博科夫在1926-1928年间创作的长篇处女小说《玛申卡》和短篇小说集《乔尔巴归来》。《玛申卡》是纳博科夫根据自己的流亡经历写成的“一部真实反映侨民生活的佳作”,小说中闪耀着普希金的影子。《乔尔巴归来》这部由15篇小说构成的作品集涉及到三类主题:“回归”主题、“小人物”主题和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主题。这个时期纳博科夫的文学创作继承了俄罗斯古典文学传统,特别是普希金传统;他对艺术问题的思考和阐释反映了他早期的文学观:生活高于艺术,生活中发生的奇迹是艺术远远不能预料到的。第三章通过分析纳博科夫在1928-1932年间的两部小说《王、后、杰克》和《暗箱》的内容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探讨纳博科夫对生活电影化问题的关注和揭露,并通过研究他在《尼古拉·果戈理》和《俄罗斯文学讲稿》中对果戈理的“误读”,从而得出结论:这两部作品的“非俄罗斯性”,实际上是对果戈理作品“误读”的结果,也是对批判现实主义理论的修正。纳博科夫认为,果戈理在《死魂灵》中对乞乞科夫和一系列地主形象的塑造,实际上是他对人性中“庸俗”的批判,而不是对俄国农奴制度的揭露。因此,纳博科夫在《王、后、杰克》和《暗箱》这两部看似是通俗小说的作品中,继承了果戈理的传统,批判了现代社会中人性的“庸俗”。在《卢仁的防守》中,纳博科夫探讨了作为个体的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的现实世界之间发生的冲突,这两个世界之间的不和谐问题成为纳博科夫关注的焦点。在《斩首之邀》和《眼睛》中,纳博科夫与果戈理进行了“对话”,他不仅继承并发展了果戈理的“神秘叙事模式”,他还通过误读并重新定位果戈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使后者的作品更加经典,达到了真正的不朽。第四章以纳博科夫在1932-1940年间创作的《绝望》和英语作品《洛丽塔》为研究对象,分析纳博科夫在影响焦虑下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误读。纳博科夫在《绝望》和《洛丽塔》中采用所谓的“引人联想”手法,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加以创造性的利用,使俄罗斯文学中“双面人”主题和替身写作模式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天资》是纳博科夫俄语时期的一部总结性着作,在这部自传性极强的小说中,他不仅扞卫了普希金传统,对现实主义文学进行了辛辣的批判,还对侨民文学的未来和发展方向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是一部“文学宣言”。第五章主要从“彼岸世界”、“永恒女性”和“宇宙同步”三个概念入手,分析纳博科夫和象征主义的关系。象征主义对纳博科夫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纳博科夫的“彼岸世界”理念总是与他“失去的天堂”主题相关。“彼岸世界”中的女性继承了象征主义“永恒女性”的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以柔情温暖着小说中男性主人公受伤飘泊的心灵,区别在于她们只有在主人公“超验的现实”中才能复活,并且不再有象征主义“永恒女性”的神性,而是完全世俗化了。纳博科夫的“宇宙同步”和别雷的“象征化”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指主人公隐秘的内心世界里“超验的现实”或“超验的感觉",纳博科夫在作品中通过“宇宙同步”使他笔下的主人公暂时忘却文化流亡的苦痛,回归“失去的天堂”。第六章分析纳博科夫在自我身份认同方面表现出来的矛盾心理:他的“逆向的思乡”情结、他在认同“美国作家”身份的同时又不否认自己的俄罗斯文化身份的姿态、他对苏维埃俄罗斯爱恨交加的情感。这种矛盾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在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爱的焦虑”。通过以上各章的论述,本文试图得出如下结论:纳博科夫的一生浸透了俄罗斯文化的血液。在民族文化影响的焦虑下,他对俄罗斯文学进行了“误读”和修正,这种误读和修正实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继承。他在自我身份认同方面表现出来的矛盾心理和焦虑感,更进一步说明了俄罗斯文化和文学对他的深刻影响。他的英语作品和俄语作品主题的一致性,说明他的整个创作是连续的、互动的,他的英语作品是俄罗斯文学的“异在”。
廖丽蕾[9](2010)在《虚构与真实的文学法律学维度 ——小说侵害名誉权司法实践背后的小说观念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法律对小说诽谤的规制问题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本文尝试从文学法律学的维度来考察小说侵害名誉权司法实践背后的小说观念。引言部分简述了文学法律学领域的研究概况,考察了法律机制保护下的公民的名誉权问题,提出对于小说侵害名誉权这一类纠纷案,应该由法律学和文学界共同探讨和解决。第一部分梳理了近二十年的小说侵害名誉权的司法实践,司法界在这些名誉侵权纠纷案的操作中存在着一套判定小说诽谤的标准。法官忽视了文学的复杂性和小说的特殊性,在文学和现实之间架起一座“反映和被反映”的桥梁,在这种传统的反映论的小说真实观的支配下,对小说诽谤的判定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的争议。第二章对这种传统的反映论的小说真实观进行了考察,发现审理案件的法官背后的小说观念是影响他们作出合法又合理的司法判决的局限性所在,这种既有的小说观有必要进行调整,应该认识到虚构是小说的本质特征。小说成其为小说的根本就在于小说的虚构特征,从三个方面认识小说虚构:作为创作手段的虚构、作为审美特征的虚构以及作为小说本体之存在的虚构。第三章考察小说诽谤的司法实践和小说创作之间的三组矛盾:小说创作的虚构性与司法实践的实证性之间的矛盾;小说创作的整体性与司法实践的分割性之间的矛盾;小说创作的重“文本”而司法实践重“动机”之间的矛盾。针对这些矛盾,我们提出用小说的虚构度为文学法律学的界标来解决司法实践操作中的难题,从法官的角度、作者的角度和读者的角度来指导司法实践。结语部分提出仅仅从文学维度或者仅仅从法律维度来研究文坛官司是不够的,我们应该从文学法律学的维度来考察法律对文学的规制情况,这是一块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韩振英[10](2009)在《姐妹花》文中研究说明一在一个周日的早晨,杨燕把觉睡到了自然醒。她转动慵懒的双目,瞄住了墙壁上被窗帘切割下来的一小块阳光。毛巾被下,一只手像蛇游过她的身体,在小腹那儿停止不动了。她按住那块巴掌大的宝地,轻轻揉挲,忽然有了
二、如此庄严的法庭——法庭上的大灰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此庄严的法庭——法庭上的大灰狼(论文提纲范文)
(1)《马丁·范·布伦总统传》(节选)英译汉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Chapter Two Task Description |
2.1 Source Text Analysis |
2.1.1 Analysis of the Textual Structure of the Source Text |
2.1.2 Analysis of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of the Source Text |
2.1.3 Analysis of the Lexical Structure of the Source Text |
2.2 Requirements from the Entrusting Party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Process |
3.1 Before Translation |
3.1.1 Preparation for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3.1.2 Translation Tools and Resources |
3.1.3 Choice and Analysis of Parallel Texts |
3.1.4 Translation Theory |
3.1.5 Translation Methods |
3.1.6 Translation Techniques |
3.1.7 Translation Plan |
3.1.8 Glossary of Terms |
3.2 While Translation |
3.2.1 Quality Control |
3.2.1.1 Self- revision |
3.2.1.2 Advisor-revision |
3.2.1.3 Modification by Using Network Resources |
3.2.2 Process Description |
3.3 After Translation |
3.3.1 Self-evaluation |
3.3.2 Peer Evaluation |
3.3.3 Evaluation from the Entrusting Party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
4.1.1 Culturally-loaded Words |
4.1.2 Terminology |
4.1.3 Four-character words |
4.2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al level |
4.2.1 Translation of short sentences |
4.2.2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
4.2.3 Translation of voice change |
4.3 The illustrat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Unsolved problems and related reflection |
5.3 Implication for future work |
References |
Appendixs |
Appendix1:Glossary of Terms |
Appendix2:Parallel Texts |
Appendix3:Source Text |
Appendix4: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4)时政记者(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事难料 |
二、无处可逃 |
三、如鱼得水 |
四、巴黎春天 |
五、忙里偷闲 |
六、青春冲动 |
七、情场失意 |
八、新城巧遇 |
九、销魂时刻 |
十、时政记者 |
(5)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儿童文学语境中的幻想文学 |
一、 众说纷纭的幻想文学 |
二、 幻想文学与儿童 |
三、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创作概览 |
二 幻想文学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发生 |
第一节 儿童观的演变 |
一、 十九世纪之前的儿童观 |
二、 浪漫主义时期儿童观 |
三、 维多利亚时期儿童观 |
第二节 时代与社会语境 |
一、 工业革命:一把双刃剑 |
二、 中产阶级的兴起 |
第三节 文化文学语境 |
一、 廉价小书 |
二、 说教文学 |
三、 童话创作 |
第二章 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浪漫主义精神 |
第一节 推崇想象 |
一、 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想象与幻想之争 |
二、 狄更斯与麦克唐纳:扞卫幻想和想象 |
第二节 回归自然 |
第三章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主题 |
第一节 爱的主题 |
一、 爱自然 |
二、 爱他人 |
第二节 死亡主题 |
一、 死亡与进化 |
二、 死亡与救赎 |
三、 死亡彼岸:爱与美的归宿 |
第三节 追寻主题 |
一、 出走:冒险的召唤 |
二、 试炼与考验 |
三、 磨炼:成长仪式的复演 |
四、 探寻路上的协助者 |
五、 回归 |
第四章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形象 |
第一节 儿童形象 |
一、 苦难现实的承受者 |
二、 成人世界的颠覆者 |
三、 圣洁天使的体现者 |
第二节 女性形象 |
一、 传统的家庭天使 |
二、 缺席的女性 |
三、 叛逆的女性 |
四、 徘徊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新女性 |
第五章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的贱斥情境 |
第一节 贱斥和卑贱体 |
第二节 驱逐卑贱:扫烟囱小儿的遭遇 |
第三节 边缘他者:麦克唐纳笔下的卑贱体 |
第四节 “我是谁”:爱丽丝的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美丽之谜(论文提纲范文)
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三十三 |
三十四 |
(7)纳博科夫英语小说的后现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国外主要研究 |
二、国内主要研究 |
三、纳博科夫研究中的问题与缺欠 |
四、本文的写作动机与研究目标 |
第一章 纳博科夫小说创作的发展与演变 |
一、纳博科夫的生平与创作各阶段 |
(一) 俄国阶段(1899-1919):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增进 |
(二) 欧洲阶段(1919-1939):俄罗斯情怀的形成 |
(三) 美国阶段(1940-1960):创作和研究的成功 |
(四) 瑞士阶段(1960-1977):荣誉纷至沓来的晚年 |
(五) 纳博科夫主要英语小说年表 |
二、环境变迁对纳博科夫创作的影响 |
(一) 俄国社会环境对纳博科夫的影响 |
(二) 美国社会环境对纳博科夫的影响 |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小说创作 |
一、《洛丽塔》与后现代叙事分析 |
(一) 《洛丽塔》的产生背景 |
(二) 《洛丽塔》的后现代伦理叙事 |
(三) 《洛丽塔》中亨伯特的精神分析 |
(四) 《洛丽塔》中亨伯特的欲望解读 |
二、《普宁》:环境与人性的不和谐与表现方法的创新 |
(一) 《普宁》中的艺术世界和偏执人物 |
(二) 《普宁》的流亡主题 |
(三) 《普宁》的后现代叙事艺术 |
三、《绝望》的文本艺术 |
(一) 《绝望》的套嵌式文本 |
(二) 《绝望》中虚假的同一性 |
(三) 《绝望》中的虚构性 |
第三章 纳博科夫英语小说的叙事策略 |
一、纳博科夫英语小说中的黑色幽默 |
(一) 纳博科夫的黑色幽默特点 |
(二) 《黑暗中的笑声》中的黑色幽默笔法 |
二、纳博科夫英语小说中的元小说特征 |
(一) 纳博科夫的元小说特点 |
(二) 《洛丽塔》中的元小说特征 |
三、纳博科夫英语小说中的解构主义特征 |
(一) 解构主义理论要义 |
(二) 《微暗的火》中的解构主义特征 |
第四章 纳博科夫英语小说的语言艺术 |
一、三种异质语言对纳博科夫的影响 |
二、蝴蝶般的语言色彩 |
(一) 细节的完美 |
(二) 语言的戏仿 |
(三) 词语的绚丽 |
三、多变的修辞张力和形而上哲思 |
(一) 大胆的比喻 |
(二) 缤纷的色彩 |
(三) 形而上哲思 |
第五章 纳博科夫后现代创作的美学价值 |
一、审美颠覆:蝴蝶的伪装特质与戏仿合法化 |
二、审美个性:细节特质与个体感受性 |
三、审美启示:美感特征与修辞手法变化 |
四、审美追求:唯美特质与纯艺术理想 |
结论 |
一、纳博科夫后现代创作的文化意义 |
二、纳博科夫后现代创作的文学启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8)“俄罗斯性”与“非俄罗斯性” ——论纳博科夫与俄罗斯文学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非俄罗斯性"与"影响的焦虑" |
第一节 "俄罗斯性"与"非俄罗斯性"之争 |
第二节 "影响的焦虑"与"诗学误读" |
第二章 流亡中的守望:1922-1928年间的纳博科夫 |
第一节 《玛申卡》:"失去的天堂" |
第二节 "乔尔巴归来":纳博科夫短篇小说研究 |
第三章 误读与修正:1928-1932年间的纳博科夫 |
第一节 人性中的"庸俗" |
第二节 《卢仁的防守》:对内在世界的关注 |
第三节 纳博科夫和果戈理的"对话" |
第四章 继承与超越:1932-1940年的纳博科夫 |
第一节 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修正:以《绝望》为例 |
第二节 "引人联想"与"死者的回归":以《洛丽塔》为例 |
第三节 《天赋》:纳博科夫的文学宣言 |
第五章 沐浴"白银时代"文化:1940年后的纳博科夫与俄国象征主义 |
第一节 纳博科夫和"彼岸世界" |
第二节 纳博科夫"彼岸世界"中的永恒女性 |
第三节 别雷的"象征化"和纳博科夫的"宇宙同步" |
第六章 逆向的思乡:纳博科夫自我身份认同的矛盾与焦虑 |
第一节 自我身份认同的矛盾性 |
第二节 "失去的天堂"和"逆向的思乡" |
第三节 "固执己见" |
结语 |
引用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虚构与真实的文学法律学维度 ——小说侵害名誉权司法实践背后的小说观念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文学法律学领域的研究概况 |
(二) 小说侵害名誉权:被法律规制的文学问题 |
(三) 文学视角参与的可行性 |
一、小说侵害名誉权的司法实践及其背后的小说观念 |
(一) 小说诽谤:因言获罪 |
(二) 小说创作侵害名誉权的可能性 |
(三) 司法实践背后的小说观念 |
二、真实与虚构的文学法律学考察 |
(一) 反映论小说观:传统小说观对"真实"的关照 |
(二) 文学法律学视野中的"文学与现实" |
(三) 虚构:小说的本质特征 |
(四) 读者的接受 |
三、名誉权司法实践与小说创作的三组矛盾及矛盾的解决 |
(一) 回到虹影《K》案 |
(二) 司法实践与小说创作的三组矛盾 |
(三) 矛盾的解决:以虚构度为界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姐妹花(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四、如此庄严的法庭——法庭上的大灰狼(论文参考文献)
- [1]《马丁·范·布伦总统传》(节选)英译汉实践报告[D]. 陈蕾.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2]大地苍茫[J]. 杨袭. 作品, 2018(04)
- [3]桃夭[J]. 张者.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5(06)
- [4]时政记者[J]. 万茵. 百花洲, 2015(05)
- [5]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幻想文学研究[D]. 任爱红.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6]美丽之谜[J]. 路易丝·彭妮,李红侠. 译林, 2015(02)
- [7]纳博科夫英语小说的后现代性[D]. 张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8]“俄罗斯性”与“非俄罗斯性” ——论纳博科夫与俄罗斯文学传统[D]. 刘文霞.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9]虚构与真实的文学法律学维度 ——小说侵害名誉权司法实践背后的小说观念考察[D]. 廖丽蕾.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10]姐妹花[J]. 韩振英.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