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中国译论的潜科学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刘梦杰,任东升[1](2022)在《中国传统译论现代转换的有益尝试——评《文学翻译的境界:译意·译味·译境》》文中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不仅要促进中国传统译论向现代译论转换,同时要在理性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以建构面向新的翻译实践的翻译理论。陈大亮教授的专着《文学翻译的境界:译意·译味·译境》在现代视野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译论的关键范畴,提出文学翻译的三种境界:译意、译味、译境,建构了翻译境界的理论体系,体现出译学理论的中国主体性与创造性,是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的重要成果,其研究思路对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转换与建构有诸多可资借鉴之处。
刘朋朋[2](2019)在《中国佛经翻译批评的历时描写研究》文中提出现阶段的佛经译史或译论研究多侧重个案,尤其注重对单个译者及其译论的考察,因而研究整体呈现碎片化趋势。具体而言,忽视了不同译论间的内在关联,尤其不同译论对同一问题论述上的差异、变化与发展。此外,理论本身作为理论家的一种视角,具有价值判断,因而也具有批评性质。因此,本研究不同于以往研究割裂看待译论家间对翻译的论述,重在探寻不同译论家之间的关联,具体以翻译批评为考察视角探寻在同一问题域下不同译论家对其的论述,进而揭示各问题域的历时研究状况,从而加深对佛经翻译的认识,同时揭示佛经翻译批评的整体面貌。最后,本研究提出在书写翻译史的同时,也应注重对翻译批评史的书写。针对以上论述,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有:(1)佛经翻译批评主要关注了哪些对象?(2)翻译批评对象如何变化?(3)佛经翻译批评对象为何会发生变化?众所周知,佛经翻译活动历时上千年,留下了浩瀚的译经资料。对于本研究而言,在不对研究范围做出任何界定的情况下,根据当下的条件,要完成此项目实在不具可行性。通常而言,某项研究的可操作化可通过具体的时间或空间范围的界定实现。而本研究为了更加高效以及准确地回答提出的问题,采用现有与佛经翻译相关的语料汇编来实现研究范围的界定。本研究采用的研究语料来自朱志瑜、朱晓农编着的《中国佛籍译论选辑评注》,以此作为本研究的界限。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采取描写译学为主导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佛经翻译批评主要的讨论对象为译者和文本。针对前者翻译能力成为主要关注对象,而语言风格则为后者关注对象。对于译者和文本的批评均有深化,批评者之间对同一对象认知存在差异。此外,研究发现佛经翻译批评对象的发展呈现出丰富性以及精细化的特点,批评视角亦日益科学。本研究佛经翻译批评对象的发展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包括译者、源语文本、译场以及翻译诗学等。本研究的意义大体可归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重。理论意义主要侧重于中国译学学科的发展与地位。概而言之又可分为学科内部与外部双重意义。内部意义主要为从单一翻译史研究中分化出翻译批评史研究,进而完善中国翻译史研究的系统性以及针对性。与此同时翻译批评史的研究旨在贯通古今,结束中国翻译批评厚今薄故的研究现状,如此便进一步夯实了译学学科的底蕴,从而进一步缩小了与其他传统学科的差距。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则在于提倡了一种佛经翻译批评史乃至整个中国翻译批评史的书写方式。即倡导以中国翻译史上出现的各类翻译问题为纲,研究和描写历史上翻译批评家对同类问题的看法,比较异同,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对现代译学研究具有理论性价值的译学问题和译学理论。
杜玉[3](2018)在《汉语“乡土语言”葛译译者行为度的历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葛浩文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已有近40年的历史,其对莫言小说的英译过程是中国文学对外传播中较为成功的例子。莫言小说属于乡土文学作品,但对“乡土语言”英译的研究多为个案研究和静态观察,鲜有动态的分析与描述,研究的系统性、全面性以及历时性有所欠缺。“乡土”是莫言小说的灵魂,也是构成民族文学具有持久魅力的表现之一。乡土小说在语言、风俗和地方色彩上极具特色,其中“乡土语言”的翻译是公认的难题。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包括译者的译者行为度,本文将译者行为度定义为译者在翻译时所表现的针对原文求真度和面对社会务实度的总和。葛浩文对莫言小说的英译生涯长达二十多年,前人对葛浩文的译者行为研究不在少数,而对其译者行为度这一历时变化的研究尚处于空白地带。本文以葛浩文前后英译的十部莫言作品《红高粱家族》(RedSorghum)《天堂蒜 之歌》(GarlicBallads)《酒国》(The Republic of Wine)《师傅越来越幽默》(Shifu,You’ll Do Anything for a Laugh《丰乳肥臀》(Big Breasts&Wide Hips)《生死疲劳》(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变》(Change)《檀香刑》(Sandalwood Death)《四十一炮》(Pow)和《蛙》(Frog)为研究对象,在自建的葛浩文翻译语料库的支持下,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的“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为主要的检视工具,结合文本对译者行为进行了描述性和历时性研究。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葛浩文在英译莫言作品时有哪些明显且具体的行为特征?(2)葛浩文的译者行为度是否会发生历时的演变?(3)如果葛浩文的译者行为度会发生历时的演变,那么其译者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4)对英译汉语“乡土语言”是否有启示作用?如果有,有哪些?研究发现,面对原文,译者会有不同的行为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具体表现在对原文的“求真度”和“务实度”上。此外,葛浩文英译汉语“乡土语言”的译者行为度会发生历时改变,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译者的身份具有双重属性,语言人和社会人,其二是译者的翻译观。最终归纳出译者“求真为本,务实为用(上)”且求真度不断提高的总的行为规律。译者行为是有规律可循的,对其研究,有助于增强中国文学作品海外传播的有效性。
周领顺,杜玉[4](2017)在《汉语“乡土语言”葛译译者行为度——“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视域》文中认为乡土小说极具乡土气息,其中"乡土语言"的翻译是公认的难题。本文借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的"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发现,汉学家葛浩文在英译莫言作品时,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行为特征。基于"葛(浩文)译莫言10本小说‘乡土语言’翻译语料库",本文归纳出译者"求真为本,务实为用(上)"的总的行为规律,据此可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些许借鉴。
蒋文干[5](2016)在《中国翻译理论构建现状与趋势——基于《中国翻译》的一项统计研究》文中指出在汉学主义视阈下对2008年至2015年间《中国翻译》杂志翻译理论专栏中国作者发表的125篇论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这些文章主要分为外国译论研究、本土译论研究、传统译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等四种类型。其中,研究外国译论的论文总量最多,但是按年度统计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研究本土译论的论文数量排名第二,但是按年度统计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实证研究论文数量排名第三,按年度统计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研究传统译论的论文总量最少,平均每年不到一篇。
淳柳,王书亭[6](2015)在《从当代译学研究看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转化》文中指出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译论工作者只是局限于引进、效仿西方译论。目前,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逐步推行,笔者认为有必要强调中国译论学派在理论研究上的个性,注重从中国人特有的视角对翻译的基本问题进行审视,以便对西方译论进行补充。然而,由于任何一种传统译论总是产生于某种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要发挥好传统的优势,就必须对传统译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及合理的现代转化,即将传统译论与现代译论及西方译论融会贯通,从而为中国翻译研究联接古今与会通中西做出新的探索。
蒋文干[7](2014)在《中国译论构建的汉学主义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汉学主义是知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它普遍存在于知识生产的各个领域。中国译论的构建作为一种知识生产行为自然也难逃其影响。对西方译论的盲目崇拜和对古代译论的追捧是汉学主义在中国译论构建中的主要体现。这两种行为一时间给中国译论的构建带来了虚假的繁荣,但是从长远而言,这种繁荣无法持续,并将彻底消解中国译论。因此,在中国译论构建中解构汉学主义势在必行。基于翻译实践基础上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是中国译论构建的有效途径。
徐小雁[8](2012)在《中国译学理论建设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翻译理论研究源远流长,近20年来,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翻译理论建设和建立中国翻译理论体系成为翻译界的热门话题。本文在简要回顾中国译学理论建设的发展过程和分析我国目前译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未来的译学理论建设进行了展望。
陈鹏[9](2011)在《从传统中走来 与未来对接——论中国译学出路的无限可能》文中研究指明在现阶段的翻译界,就中国译学如何发展一直都成为众多学者关心和争论的核心问题。中国译论发端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在现代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亟需有一个现代转换过程。本文在基本认识中国译学的定位、对比传统译论和西方译论在建设中国译论方面的作用后,提出了中国当代译论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译论的优势,同时将西方译论融入其中,这样才能顾此而不失彼,实现中国译论的大发展。
付瑛瑛[10](2011)在《“传神达意”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尝试性建构》文中认为尝试把汪榕培教授“传神达意”的典籍英译思想建构成一个适用于中国典籍英译的理论体系是本文研究的起点。如标题所示,本文对“传神达意”的探究与建构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构想是双管其下、齐头并进的。本文建构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思路是:借鉴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中观理论”和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原则—参数”模式对“传神达意”的内涵进行细致探讨,并用典籍英译个案分析“传神达意”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达到建构的目的。“中观理论”主要用于对“传神达意”进行理论定位,旨在指出“传神达意”既具备理论的指导性又兼备实践的操作性。“原则—参数”模式主要用于确定“传神达意”的原则和参数,即“达意”和“传神”作为典籍英译的两项基本原则;“达意”的参数设定为“语义层面”、“语用层面”和“认知层面”,“传神”的参数设定为“文体”、“风格”、“意境”、“情感”和“形式”。本文总结出来的“传神达意”的参数其实是中西方所共有的,是译者在翻译时必然涉及到的,只不过缺失了系统归纳这一环节,本文所做的工作就是想改变这种面貌,把翻译中涉及到的参数都归到“传神达意”这个总原则、总标题之下。“传神达意”不是单纯的并列关系,而且偏正关系,即“传神地达意”,其中“达意”是翻译的基础,“传神”是“达意”基础上的锦上添花,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于翻译要“达意”这个最基本的要求,翻译界并无任何异议,因此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翻译时译者应“达什么意”和“怎么达意”。对于“达什么意”,本文的观点是:翻译中的“意”应该是融合了原文本和译者主体的“意”,即译者对原文本的主体认知基础上的“意”;而对于“怎么达意”,本文的回答是用“中国英语”去翻译中国典籍作品。这里的“中国英语”至少包括以下两个内涵:第一,“中国英语”首先要是顺畅自然的英语,是一种符合英美读者阅读习惯的英语;第二,“中国英语”的使用是针对那些西方语言中所没有的而中国所特有的词汇。应该说,“中国英语”是一个统称,它把翻译中可能涉及到的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都包括在内了。对于“传神”,本文的观点是“传神”并不是什么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东西,而是可以通过切实的分析捕捉到的。一般认为,“传神”论历经了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的特点各不相同。根据“传神”在这三个时期的特点并结合翻译的本质来看,翻译中的“传神”应取唐宋时期提倡主客观融合的观点更为恰当,并以北宋时期苏轼的“传神论”为代表进行了详细论证。苏轼提出的“常理”、“凡人意思各有所在”等观点能恰到好处地应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清朝沈宗骞在苏轼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神之正”的观点,即“各有所在”的“神”不易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传神”并非中国所独有,西方画论中也多见对“传神”的讨论,可见中西方在“传神”上有很多共通之处。当然,这不仅仅是个找共通点的过程,更是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建构服务的。将“传神达意”置于译文比读中旨在以一种有理有据的方式去检验“传神达意”两项基本原则在理论上的指导性及其参数在实践上的操作性。通过对“传神达意”的内涵、原则参数进行的细致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传神达意”完全可以作为典籍英译的基本原则,它不仅具备理论上的指导性而且具有实践上的操作性,是行之有效的一套原则和参数。它给读者的总体印象应该是:统而不死、活而不乱。因此,作者有理由相信,本文对“传神达意”和“典籍英译理论体系建构”双管齐下的探究能给日后典籍英译的研究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部分,这部分主要论说本研究课题的缘起、相关背景等内容,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文章结构。第二章主要讨论建构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几步准备工作。本章先是对“思想”、“理论”、“理论体系”等几个高频率使用的术语进行界定,接着分析将“传神达意”建构成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至为重要的方法论思想,即融合中国的诗性思维和西方的理性思维。最后在综合国内学者对建构理论体系看法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对于建构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设想。第三章主要是对“传神达意”的主、客观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它们的内涵及要点。对“达意”客观因素的分析是从传统译论着手,通过分析“意义”的嬗变过程以确定本文的“达意”是什么;对“传神”客观因素的探讨主要从中国传统画论着手,接着分析它在古典戏剧、小说中的应用,为确定“传神”在翻译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最后,作者强调“传神达意”并非单纯的并列结构,实则是一种偏正关系,即“传神地达意”,应把其当作一个整体进行考量。第四章主要探讨“传神达意”与“中观理论”、“原则—参数”的融合。通过借鉴“中观理论”、“原则—参数”的研究思路对“传神达意”及其参数进行分析,以证实“传神达意”作为典籍英译基本原则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根据显性化参数的原理,“达意”的参数可分为“语义层面”、“语用层面”和“认知层面”,“传神”的参数可分为“文体”、“风格”、“意境”、“情感”和“形式”。第五章主要讨论“传神达意”在典籍英译实践中的应用。作者从古典诗歌、古典散文、古典戏剧、古典小说中选取个案进行比读的目的在于:一方面验证“传神达意”在理论上的指导性和实践上的操作性,另一方面在多个译文比读中凸显出“传神达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第六章是结论部分。这章首先对前五章进行小结,进而指出本研究的贡献、研究的局限性及可拓展的研究空间。
二、论中国译论的潜科学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中国译论的潜科学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传统译论现代转换的有益尝试——评《文学翻译的境界:译意·译味·译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学翻译的境界》的主要内容 |
(一)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突破 |
(二)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升华 |
三、《文学翻译的境界》的主要创新 |
(一)拓展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 |
(二)构建翻译境界的理论体系 |
(三)基于问题的创新意识 |
(四)立中融西的研究方法 |
四、结语 |
(2)中国佛经翻译批评的历时描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ational |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3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Questions |
1.4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Sutra Translation Theory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 |
2.1.1 Interpretations of Sutra Translation Discourse |
2.1.2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ystem of Sutra Translation Theory |
2.2 Translation Criticism in Sutra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Working Definition |
3.2 Theoretical Basis |
3.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4 Analytical Framework |
CHAPTER FOUR OBJECTS OF SUTRA TRANSLATION CRITICISM |
4.1 Sutra Translation Criticism of the Translator |
4.1.1 Translation Competence: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beyond |
4.1.2 Translation Strategy:Towards a Balance of Wen and Zhi |
4.1.3 Translation Subject:Translator and beyond |
4.2 Sutra Translation Criticism of the Text |
4.2.1 Linguistic Style:From Mono-to Multi-linguistic Styles |
4.2.2 Non-linguistic Style:From Translation Names to Rhythms |
CHAPTER FIVE FEATURES AND MOTIVATIONS OF SUTRA TRANSLATION CRITICISM |
5.1 Features of the Changes of Sutra Translation Criticism |
5.1.1 Toward Diverse Objects of Sutra Translation Criticism |
5.1.2 Toward Scientifically-based Sutra Translation Criticism |
5.1.3 Toward Specific Objects of Sutra Translation Criticism |
5.2 Motivations of the Changes of Sutra translation Criticism |
5.2.1 Internal Factors |
5.2.2 External Factors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Implications |
6.3 Limitations |
6.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
REFERENCES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3)汉语“乡土语言”葛译译者行为度的历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A Bilingual List of Terms of Translator Behavior Criticism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Questions |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
1.4.1 Close Reading |
1.4.2 Comparative Study |
1.4.3 Descriptive Study |
1.4.4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
1.5 The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y of "Folk Language" Translation Abroad |
2.2 Previous Study of "Folk Language" Translation at Home |
2.3 Conclusions of Literature Review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Translator Behavior Criticism |
3.1.1 Translators' Double Attributives |
3.1.2 The Truth-seeking-Utility-attaining Evaluative Model of Continuum |
Chapter Four Translator's Behavior Traces |
4.1 Translator's Behavior Trace |
4.1.1 Zero-truth-seeking |
4.1.2 Truth-seeking |
4.1.3 Semi-truth-seeking |
4.1.4 Semi-truth-seeking & Semi-utility-attaining |
4.1.5 Semi-utility-attaining |
4.1.6 Utility-attaining and Over-utility-attaining |
4.2 Degrees of Translator Behaviors |
Chapter Five A Diachronic Study on the Degrees of Goldblatt's Translator Behaviors |
5.1 Goldblatt's Translation of Mo Yan's Novels |
5.1.1 Budding Period |
5.1.2 Developing Period |
5.1.3 Booming Period |
5.2 Diachronic Evolution of the Degrees of Goldblatt's Translator Behaviors |
5.2.1 The Statistics of the Degrees of Goldblatt's Translator Behavior |
5.2.2 Analysis on the Degrees of Goldblatt's Translator Behaviors |
5.2.3 Reasons Underlying Gloldblatt's Translator Behaviors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y |
6.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汉语“乡土语言”葛译译者行为度——“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与译者行为度 |
3 连续统评价模式上的译者行为痕迹 |
4 莫言10本小说“乡土语言”葛译译者行为度 |
5 余论 |
(6)从当代译学研究看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关翻译学的宏观讨论 |
二、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回顾及特点 |
三、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现代转化 |
(7)中国译论构建的汉学主义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汉学主义 |
三、中国译论构建中的汉学主义 |
(一)西方翻译理论的主流地位 |
( 二) 中国古代译论的次主流地位 |
四、中国译论构建的有效路径 |
( 一) 以翻译实践为基础的中国译论构建 |
( 二) 中国译论构建中的理论创新 |
五、结语 |
(8)中国译学理论建设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中国译学理论建设回顾 |
(一) 东汉—隋唐 |
(二) 明清 |
(三) 五四运动前后 |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至今 |
三、中国译学理论建设的反思 |
四、中国译学理论建设展望 |
(一) 译学理论建设应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译论的精髓 |
(二) 译学理论建设应借鉴和融合西方的现代翻译理论 |
(三) 译学理论建设应加强跨学科的渗透研究和多种思维模式的互补 |
(四) 译学理论建设应加强人才培养, 注重翻译学理论的创新与构建 |
(9)从传统中走来 与未来对接——论中国译学出路的无限可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译学发展的现实纷争1显科学潜科学 |
二中国译学发展, 路在何方?1对待传统翻译理论 |
三结语 |
(10)“传神达意”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尝试性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4.3 方法论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建构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准备 |
2.1 概述 |
2.2 相关术语界定 |
2.2.1 思想 |
2.2.2 理论 |
2.2.3 理论体系 |
2.3 建构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3.1 “典籍英译”范围及概念的界定 |
2.3.2 中国典籍英译发展及现状概述 |
2.3.3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
2.3.4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建构的可行性 |
2.4 建构理论体系应有的思维方式:融合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
2.4.1 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
2.4.2 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特点及其表现 |
2.4.3 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融合 |
2.4.4 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融合在典籍英译中的应用 |
2.5 国内学者对建构翻译理论体系的看法 |
2.6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建构的设想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传神达意”的内涵探究 |
3.1 概述 |
3.2 “传神达意”的客观因素 |
3.2.1 “达意”的客观因素 |
3.2.2 “传神”的客观因素 |
3.3 “传神达意”的主观因素 |
3.3.1 守其神,专其一的老庄思想 |
3.3.2 崇尚简约自然 |
3.3.3 翻译与研究并重 |
3.3.4 迁想妙得与临见妙裁 |
3.3.5 真枪实刀的苦译精神与饱满的翻译热情 |
3.4 “传神达意”的内涵及其要点 |
3.4.1 “达意”的内涵及其要点 |
3.4.2 “传神”的内涵及其要点 |
3.4.3 “传神达意”的整体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神达意”与“中观理论”、“原则—参数”的契合 |
4.1 概述 |
4.2 默顿“中观理论”的内涵和特点及其与“传神达意”的契合点 |
4.2.1 “中观理论”的内涵及特点 |
4.2.2 “中观理论”与“传神达意”的契合点 |
4.3 乔姆斯基的“原则—参数”模式和“最简方案”及其与“传神达意”的契合点 |
4.3.1 “原则—参数”和“最简方案”的内涵及特点 |
4.3.2 “原则—参数”模式、“最简方案”与“传神达意”的契合点 |
4.4 “传神达意”与其它译论的比较: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传神达意”在中国典籍英译实践中的应用 |
5.1 概述 |
5.2 译文的可比性原则及本文译文比读方法说明 |
5.3 “传神达意”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
5.3.1 《诗经》 |
5.3.2 《汉魏六朝诗三百首》 |
5.3.3 《陶渊明集》 |
5.4 “传神达意”在中国古典散文翻译中的应用 |
5.4.1 《庄子》 |
5.4.2 “石钟山记” |
5.5 “传神达意”在中国古典戏剧翻译中的应用 |
5.5.1 《牡丹亭》 |
5.5.2 “思凡” |
5.6 “传神达意”在中国古典小说翻译中的应用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小结 |
6.2 研究的贡献 |
6.3 研究的局限 |
6.4 可拓展的研究空间 |
附录一:汪榕培教授简介 |
附录二:汪榕培教授访谈录 |
附录三:汪榕培教授译着作一览表(1982—2010)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论译着作及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四、论中国译论的潜科学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传统译论现代转换的有益尝试——评《文学翻译的境界:译意·译味·译境》[J]. 刘梦杰,任东升.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中国佛经翻译批评的历时描写研究[D]. 刘朋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1)
- [3]汉语“乡土语言”葛译译者行为度的历时研究[D]. 杜玉. 扬州大学, 2018(01)
- [4]汉语“乡土语言”葛译译者行为度——“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视域[J]. 周领顺,杜玉. 上海翻译, 2017(06)
- [5]中国翻译理论构建现状与趋势——基于《中国翻译》的一项统计研究[J]. 蒋文干.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07)
- [6]从当代译学研究看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转化[J]. 淳柳,王书亭.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7]中国译论构建的汉学主义视角[J]. 蒋文干.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8]中国译学理论建设回顾与展望[J]. 徐小雁. 前沿, 2012(08)
- [9]从传统中走来 与未来对接——论中国译学出路的无限可能[J]. 陈鹏. 作家, 2011(22)
- [10]“传神达意”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尝试性建构[D]. 付瑛瑛. 苏州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