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谢金辉[1](2019)在《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个极富创造力的政党,但是党的创造力专题研究应该说是一个比较空白的领域。由于党的创造力研究是个全新的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内容结构分为导论和六章。导论阐述研究缘起、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论述了创造力、政党创造力、中国共产党创造力的相关概念及意涵,梳理党的创造力思想和概念的发展脉络,提出了影响政党创造力形成和发展机理的若干要素,包括党的创造力的根本成果、思想源泉、具体体现、组织保障、实现途径等若干要素,构成政党创造力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二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围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丰富和发展,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这是党的创造力的根本成果,同时展示了党的创造力彰显的历史与现实逻辑,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理论新成果,另一方面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推动和发展了新的实践成果。第三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是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始终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党的创造力的思想源泉。主要内容包括确立人民的创造主体地位、党始终代表和实现人民的利益、及时升华人民创造的新经验。第四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适时制定和实施了正确的政策与策略,最大限度地凝聚党内、外力量和共识,这是党的创造力的具体体现。其中,党的思想路线决定党的思维方式、思想理论的创新,党的群众路线决定党内外意见的表达与整合,党的干部路线决定党内外骨干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地发挥,成为党正确制定和执行政策与策略的重要支撑条件,同时也是党的政策与策略的有机组成,因而也是党的创造力的具体体现。第五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提高党的创造力的伟大工程,不断深化内部治理,这是党的创造力的组织保障。党从政治文化、组织结构、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等方面入手,不断强化党的自身建设,对党进行革命性锻造,为党的创造力提升提供了一个具有极强整体性、系统性的组织有机体。第六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前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围绕掌握、运用国家政权形成了有效的领导革命、治国理政的活动方式,这是党的创造力的实现途径。中国共产党作为政治组织,必须在政治活动的最高层面,不断调整自身围绕政权开展活动的方式,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进行优化,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搭建了政党创造力形成和发展机理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以一般理论框架为依托,从影响政党创造力的各个要素为出发点分别延伸、展开,同时把落脚点放在中国共产党如何激发与提升创造力的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的领域。
夏梅花[2](2015)在《伟大的宣言书——重新解读《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文中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邓小平的这个讲话至今已经发表了36年,但其理论和实践意义一直是我们探讨的热点,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正兴[3](2013)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过程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首次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命题。马克思主义“三化”分别具有不同的内涵和意义,同时又构成具有内在统一性的有机整体。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有较深入的研究,但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加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独立研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该课题立足于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为一个系统要素相互作用的不断向前推进的发展过程,旨在深入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构成、内在机制、发展路径和价值指向,从而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客观规律。这既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研究,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内容;也可以为落实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战略任务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使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活动更加自觉、主动和有效。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与时代条件相结合的过程和结果。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化时代”和“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两个不可分割的基本方面:一方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时代条件、解答时代课题、指导时代实践,从而引领和推动时代发展。另一方面,要使马克思主义适应时代需要、汲取时代营养、反映时代精神,从而创新和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本质是与时俱进,核心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关键是创造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带指导性的思想理论观点,做出了许多重要论述。这些思想理论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自从诞生以来就开始了时代化的发展历程,至今已有160多年。这一历史进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标志性的时代化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大课题,我们需要始终结合发展变化着的时代条件,在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这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四个基本要素: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客体”,时代条件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条件客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载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包含四个主要环节:坚持理论指导、把握时代条件是准备环节,顺应时代变化、回应时代课题是开端环节,汲取时代精华、总结实践经验是关键环节,推进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发展是归宿环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是科学追求和价值追求相结合的过程,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同发展的过程,也是连续发展与周期发展相统一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是由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决定的。从它的实现前提来看,科学把握时代条件是认识前提,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思想基础,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根本态度。从它的发展动力来看,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内在动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外在动力,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直接动力。从它的成果表达来看,要抓住“实现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课题,围绕“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核心问题”,不断生成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成果;这种成果体现在理论工作者研究中的创新成果、党的领袖着作中的理论创新、党的历史文献中的理论创造等三个方面;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成果在表达上要体现内容具体化、形式多样化、语言通俗化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由多条路径共同推进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以深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为起点,着眼于重大时代问题的理论思考,最终在深化“三大规律”认识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实现时代化的理论路径。我们要以应对和解决重大实践课题为起点,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升华理论成果,最终在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中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实现时代化的实践路径。我们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努力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最终在学习批判借鉴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实现时代化的文化路径。只有不同的路径相互结合,共同作用,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按照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要求全面把握其价值指向。首先,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价值指向,那就是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指引,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以群众的民生所需为现实价值取向。其次,中国共产党的价值需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价值指向,那就是要以发展党的指导思想为直接价值目标,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间接价值目标,以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为根本价值目标。最后,改造世界的实践使命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价值指向,从中国发展的实践视角来看就是要引领中国高举伟大旗帜、拓展全球视野、融入世界潮流,从世界发展的实践视角来看就是要引领世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类历史发展趋势,推进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只有坚持正确的价值指向,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真正意义。
李合敏[4](2013)在《论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思想》文中认为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更是党的思想路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着眼社会主义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针对"两个凡是"和"左"的错误,不仅极力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且对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应遵循的原则等作了系统的论述,形成了关于解放思想的科学思想,为我们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代山庆[5](2011)在《浅谈邓小平对解放思想的历史贡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推动全党解放思想,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作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历史贡献。
付江红[6](2010)在《略论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文中认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对人们思想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不能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邵阳市委常委、邵东县委书记 周国利[7](2008)在《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文中研究说明解放思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要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化解风险,就必须始终坚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切实增强理性思维,不断用新观念、新思路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以崭新的时代理念解?
戴宁华[8](2002)在《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几点认识》文中认为
景凤启[9](2002)在《牢固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景凤启[10](2001)在《牢固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文中指出本文围绕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 ,深入探讨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认为“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是共产党人的根本观点 ,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增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把党的作风建设好 ,把群众的利益实现好。
二、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缘起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政党创造力的意义与价值 |
二、关于创造力、政党创造力等概念的界定与判断 |
三、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的表现及原因 |
四、关于如何增强党的创造力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政党创造力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创造力与政党的创造力 |
一、创造力的一般概念 |
二、政党的创造力 |
第二节 创造力是政党应该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 |
一、意识形态的构建体现政党的创造力 |
二、推动意识形态转化为客观实践体现政党的创造力 |
第三节 政党创造力的基本理论框架 |
一、政党创造力形成与发展机理的若干要素 |
二、政党创造力形成与发展机理的若干要素构成理论分析的基本框架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概念的形成脉络与基本意涵 |
一、概念的形成脉络 |
二、概念的基本意涵 |
第二章 党的创造力的根本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主体性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
一、马克思主义具有内在驱动的创造力 |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是中国共产党“自为”的过程 |
第三节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命题的创设 |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发挥主观能动性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对中国共产党创造力的影响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新成果 |
一、构建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意识形态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新成果 |
第三章 党的创造力的思想源泉:党的核心价值 |
第一节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 |
一、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显着区别 |
二、人民主体地位与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 |
第二节 党的领导是人民创造的根本保证 |
一、党的创造力与人民的创造力 |
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是领导人民创造的历史 |
第三节 为人民利益而创造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
一、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
二、独特的利益观是中国共产党创造力的比较优势 |
第四章 党的创造力的具体体现:党的政策与策略 |
第一节 政策与策略是党的生命 |
一、政策与策略的内涵及其对党的创造力的意义 |
二、在重大历史关头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策与策略:党的创造力的具体体现 |
三、制定和执行党的政策与策略的重要支撑 |
第二节 党的思想路线:党的政策与策略制定和执行的前提 |
一、党的思想路线与党的创造力 |
二、正确的思想路线促使党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凸显创造力 |
三、党的思想路线始终贯穿于党提升创造力的全过程 |
第三节 党的群众路线:党的政策与策略制定和执行的基础 |
一、群众路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发展的根本要求 |
二、群众路线与政党的整合功能 |
三、群众路线提升了党的创造力 |
第四节 党的干部路线:党的政策与策略制定和执行的骨干保证 |
一、党的创造力与党的骨干的创造力 |
二、正确挑选和使用干部是发挥党的创造力的关键 |
三、统一战线与非党干部的创造力 |
四、新时代用人导向与党的创造力 |
第五章 党的创造力的组织保障:党的内部治理 |
第一节 建设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为党的创造力发挥提供良好氛围 |
一、发挥党的创造力必须重视文化因素 |
二、党的政治文化为党的创造力营造了良好氛围 |
三、构建团结统一的党内政治文化 |
第二节 全面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为党的创造力提供组织机制 |
一、实施民主集中制是党形成整体创造力的内在要求 |
二、民主集中制是党提升创造力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
三、民主集中制为形成党的整体创造力营造了环境 |
第三节 管党治党模式的不断创新:为党的创造力提供基础 |
一、思想建党:党的创造力形成的逻辑起点 |
二、制度治党:改革开放以来管党治党的创新 |
三、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新时代党的创造力的强大保障 |
第六章 党的创造力的实现途径:党的活动方式 |
第一节 党的历史方位对党的创造力提出新要求 |
第二节 党的执政方式与党的创造力 |
第三节 从中央到基层:党组织整体创造力的实现 |
一、党中央的创造力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
二、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是党的创造力实现的着力点 |
三、进一步提升地方和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 |
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进国家治理进程中的中央-地方-基层创造力的一体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伟大的宣言书——重新解读《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有关解放思想的解读 |
二、对有关民主建设的解读 |
三、对有关正确处理遗留问题的解读 |
四、对有关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的解读 |
(3)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四、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主要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内涵与理论依据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内涵 |
(一) 时代、时代性与时代化的概念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涵义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大众化的关系 |
二、 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理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理论 |
(二) 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理论 |
三、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论述 |
(一) 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论述 |
(二) 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论述 |
(三) 江泽民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论述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
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时代的产物 |
(一) 马克思主义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产物 |
(二) 马克思主义是回答时代课题的成果 |
(三) 马克思主义是汲取时代精华的结晶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历程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历程的阶段划分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初步发展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性飞跃 |
(四)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历程的启示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大课题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不断解放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结合时代条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构成要素和环节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内涵与特点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动态发展的系统过程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为系统过程的内容解读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为系统过程的主要特点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基本要素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主体要素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理论客体”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条件客体” |
(四)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载体要素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主要环节 |
(一) 准备环节:坚持理论指导,把握时代条件 |
(二) 开端环节:顺应时代变化,回应时代课题 |
(三) 关键环节:汲取时代精华,总结实践经验 |
(四) 归宿环节:推进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发展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机制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认识前提 |
(一) 科学把握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认识前提 |
(二) 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思想基础 |
(三) 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态度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动力 |
(一)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动力 |
(二)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外在动力 |
(三)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直接动力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成果表达机制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生成机制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成果表现机制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的话语表达机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路径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路径 |
(一)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 |
(二) 着眼于重大时代课题的理论思考 |
(三) 在深化“三大规律”认识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路径 |
(一) 应对和解决重大实践课题 |
(二) 总结实践经验升华理论成果 |
(三) 在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中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路径 |
(一)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
(二) 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 |
(三) 在学习批判借鉴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价值指向 |
一、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价值指向 |
(一)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终极价值指引 |
(二) 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高价值标准 |
(三) 群众的民生所需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价值取向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价值指向 |
(一) 发展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直接价值目标 |
(二)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间接价值目标 |
(三) 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价值目标 |
三、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价值指向 |
(一) 从中国视角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价值指向 |
(二) 从世界视角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践价值指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论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首先是解放思想” |
二、“解放思想必须真正解决问题” |
(一)解放思想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 |
(二)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
(三)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
(四)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
(五)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的认识上也要解放思想 |
(六)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在于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七)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运动过程 |
三、解放思想要讲原则 |
(一)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二)解放思想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
(三)解放思想必须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标准 |
(5)浅谈邓小平对解放思想的历史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启了解放思想的闸门 |
二、揭示了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 |
三、确立了解放思想的政治原则 |
四、提出了解放思想的价值标准 |
(6)略论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一、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
二、解放思想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与实际相符、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就是实事求是 |
三、解放思想不能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
四、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研究[D]. 谢金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2]伟大的宣言书——重新解读《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J]. 夏梅花. 学理论, 2015(02)
- [3]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实现过程研究[D]. 李正兴.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3)
- [4]论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的思想[J]. 李合敏.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3(01)
- [5]浅谈邓小平对解放思想的历史贡献[J]. 代山庆. 传承, 2011(09)
- [6]略论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J]. 付江红. 理论月刊, 2010(11)
- [7]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N]. 邵阳市委常委、邵东县委书记 周国利. 湖南日报, 2008
- [8]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几点认识[J]. 戴宁华.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2(01)
- [9]牢固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 景凤启. 高校理论战线, 2002(01)
- [10]牢固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 景凤启. 理论前沿, 2001(20)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