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肿瘤射频热疗联合放疗的护理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王勤[1](2020)在《当归补血粥对气血两虚证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当归补血粥对气血两虚证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寻求一种适宜气血两虚证癌因性疲乏患者的食疗方,减轻患者疲乏感,提高生活质量,为食疗在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80例住院气血两虚证癌因性疲乏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当归补血粥,2次/天,每次200ml,分早、晚两次餐中服用,连续2周。在干预前、干预2周后分别采用癌症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uality Of Life,QOL)、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ale,KPS),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功能状态的变化,并抽血检查血常规及血液生化,统计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的数量变化。在整个试验期间,观察研究对象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研究完成情况本研究共纳入80例住院气血两虚证癌因性疲乏患者,整个干预期间患者无脱落,全部完成试验。2基线资料情况干预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肿瘤分级、肿瘤是否转移、肿瘤类型,肿瘤治疗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功能状态、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计数及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基线数据具有可比性。3干预后两组患者各评价指标比较3.1癌症疲乏量表(CFS)得分比较(1)组内比较对照组: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的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评分及CF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评分及CF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躯体疲乏评分、情感疲乏评分、认知疲乏评分及CF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OL)得分比较(1)组内比较对照组: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QOL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量表(KPS)得分比较(1)组内比较对照组: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功能状态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03);试验组: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功能状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间比较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KPS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血常规相关指标及血清蛋白比较(1)组内比较对照组: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计数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计数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白细胞的异常率(40%)低于对照组(55%),血红蛋白的异常率(70%)低于对照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在整个干预过程中,未发现患者发生与本研究干预措施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1当归补血粥能改善气血两虚证癌因性疲乏患者的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及认知疲乏状态。2当归补血粥能提高气血两虚证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生活质量。3当归补血粥能提高气血两虚证癌因性疲乏患者的功能状态。4当归补血粥对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等也有一定调节作用。
陈明光(Tan Meng Kwang)[2](2019)在《远红外线灸治疗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随着我国逐渐迈入老龄化社会,肿瘤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现已成为常见病;在肿瘤得到控制及治疗的同时,临床上对于如何更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癌因性疲乏(CRF)是“疲乏”的一种,与全身消耗相关,是一种高度主观的多维体验,这种疲劳感无法得到准确的测量与评价,这也增加了临床的难度。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持续时间较久,程度较重,能量消耗大,与患者的行为活动不成比例且无相关性,在完成乳腺癌治疗之后,会存在一定时期的疲劳性现象,这种疲劳感对患者的体力,社会,精神,心理与认知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探讨一种患者能接受,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为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临床上,远红外线灸逐渐成为一种绿色高效的治疗癌症患者疲乏的手段,本研究探讨远红外线灸对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们纳入64例恶性乳腺癌肿瘤癌因性疲乏患者,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远红外线灸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远红外线灸治疗,每次远红外线灸治疗45分钟,每天一次,每周治疗5次,治疗周期为2个星期。穴位选取:百会、印堂、太阳(双侧)、内关(双侧)、合谷(双侧)、三阴交(双侧)、阴陵泉(双侧)、足三里(双侧)、阳陵泉(双侧)、太冲(双侧)、太溪(双侧)、涌泉(双侧)、中脘、气海、关元。PIPER量表评分、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功能性评价表(FAACT)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HADS-14评分、PPS评分、中医症状的改变和体温、气血值及血细胞数量的测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本试验最后共纳入60例样本,对照组和远红外线灸治疗组受试者前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PIPER量表评分两组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合对照组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功能性评价表评分差上,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HADS-14评分和PPS评分上,统计结果表示两组在治疗期间,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症状的变化上,治疗前后证型分布发生了变化,肝郁脾虚型占比例升高,而脾肾阳虚型及肝肾阴虚型的占比例降低,前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证型分布并没有改变。治疗后,在肝郁脾虚和脾肾阳虚患者的严重程度占比中,轻度和中度的癌因性疲乏患者增加,重度患者消失,而在肝肾阴虚患者中,轻度患者占比增多,中度患者消失,没有严重患者。体温和气血值上,治疗前后在统计学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值变化则较小。在本次治疗中,尚未发现远外线灸治疗出现不良事件。结论:1.远红外线灸是治疗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较为安全的治疗手段之一。2.远红外线灸对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3.远红外线灸能改善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中医症状和生活质量。
李征[3](2018)在《癌因性疲乏机制探讨及热学疗法临床应用的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中心(NCCN)在2000年将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定义为由癌症或癌症治疗引起的、能扰乱机体正常功能的、非同寻常的、持久疲乏的主观感觉,这种疲乏与近期体力活动不成比例,具有持续性的特点。神经内分泌是人体的能量调节的核心系统,为深入探讨CRF的机制,必须首先确定CRF与神经内分泌的生物相关性。癌因性疲乏(CRF)概念的引入,有利于引导人们重视癌症及癌症治疗对人体正常机能的整体影响,符合现代整体观的医学模式。治疗CRF本质上就是更加科学全面的治疗因癌症失去健康的患者,从根本上以患者整体的概念取代单一的癌症作为肿瘤患者治疗的最高目标。CRF的科学治疗应以扶正祛邪为核心原则,即在消除肿瘤或减轻肿瘤负荷的同时,应兼顾人体正常机能的运转,扶正与祛邪之间相辅相成。从CRF的核心治疗原则出发,热学疗法以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特色治疗手段之一。本研究首次以CRF概念为引导,结合热学疗法扶正祛邪的抗癌特色探索了肿瘤治疗中以人为本取代以病为本的临床实践路径,完成了在CRF概念引导下基于热学疗法临床应用的相对完善的系统理论构建。第一部分:癌因性疲乏机制探讨目的:初步探讨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与神经内分泌的相关性,为CRF生物学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康复期肺癌患者进行研究,设置疲乏组及非疲乏对照组。利用多维疲乏症状量表-简化版(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symptom inventory-short form,MFSI-SF)和疲劳症状量表(fatigue symptom inventory,FSI)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评估患者的CRF状况。采集所有纳入患者的清晨8:00静脉血,以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皮质醇激素、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浓度。应用SPSS软件19.0版对所得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59例康复期肺癌患者,按照患者的CRF情况分为疲乏组(39例)和非疲乏组(20例)两组。疲乏组的血清皮质醇激素及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浓度均低于非疲乏组,疲乏组的血清ACTH浓度高于非疲乏组,且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SH浓度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疲乏组患者的MFSI-SF评分与血清皮质醇及甲状腺激素浓度均呈负相关(r=-0.820,-0.893,-0.797,-0.717,-0.855;P<0.05);疲乏组患者的FSI评分与血清中所测得的皮质醇激素浓度及甲状腺激素浓度均呈负相关(r=-0.778,-0.772,-0.659,-0.661,-0.653;P<0.05);疲乏组患者的MFSI-SF评分、FSI评分与血清ACTH浓度均呈正相关(r=0.813,0.629;P<0.05)。结论:康复期肺癌患者的CRF与肾上腺轴及甲状腺轴的神经内分泌相关。疲乏患者的皮质醇及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显着低于非疲乏患者,且其在血清中的浓度会影响患者CRF的程度。癌症损害对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负反馈调节系统有较为复杂的影响,在本研究中,疲乏患者血清中皮质醇的促激素ACTH水平升高,而甲状腺激素的促激素TSH的血清浓度则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第二部分:热疗治疗癌因性疲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目的:基础实验通过热疗对放化疗的抗癌增敏效果的研究,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临床研究通过CRF评分变化直接评估热疗治疗CRF的临床效果,并通过常用具体临床指标的分析,深入探讨热疗治疗CRF的临床机制。方法:将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常规传代培养于RPMI-1640培养液中,所有实验步骤均选用对数生长期细胞。设置化疗组及放疗组为对照组,同时设置单纯培养组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包括热化联合组、热放联合组,热化联合组及热放联合组又分别设置41℃及43℃两个不同的温度组,共为7组。各组干预完成后37℃继续培养48h,然后以台盼蓝拒染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增殖抑制率、碘化丙啶(PI)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实验重复3次。应用19.0版SPSS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分析。选取非小细胞肺癌(NSCLC)CRF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热疗联合组及同步放化疗对照组,热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同步热疗。利用MFSI-SF和FSI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CRF程度进行评估。按WHO标准评估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部分缓解率(PR)、稳定率(SD)、进展率(PD)及总有效率的数据,详细观测并记录治疗后的毒副反应,选取主要的毒副反应指标进行组间对比分析。采用免疫荧光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外周血治疗前后的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及CD4+/CD8+的分布比例,对比免疫功能变化。应用SPSS软件19.0版对所得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础实验中热化联合组的癌细胞存活率显着低于单纯化疗组,热放联合组的癌细胞存活率显着低于单纯放疗组;热化联合组的癌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均显着高于单纯化疗组,热放联合组的癌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均显着高于单纯放疗组;这些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研究最终纳入CRF肺癌患者共107例,计算机随机分为热疗联合组(52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对照组2例患者因毒副反应过重中途退出,热疗联合组和对照组最终纳入分析的患者分别为52例和53例。热疗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CRF程度应用MFSI-SF与FSI两种评分系统显示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疗联合组MFSI-SF评分与FSI评分在治疗后降低,与治疗前的CRF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FSI-SF评分与FSI评分在治疗后升高,与治疗前的CRF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FSI-SF评分与FSI评分系统中,热疗联合组治疗后的CRF评分均显着低于同步放化疗组治疗后的CRF评分(P<0.05)。热疗联合组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疗联合组患者的部分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显着高于同步放化疗对照组(P<0.05)。热疗联合组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肝肾损伤的中重度毒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疗联合组的CD3+、CD4+及NK等淋巴细胞及CD4+/CD8+的分布比例在治疗后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CD8+细胞无显着差别(P>0.05)。结论:基础实验从细胞水平证实了热疗对放化疗的抗癌增敏作用。临床研究表明热疗治疗CRF安全有效,能显着改善CRF肺癌患者的疲乏程度。热疗协同放化疗提高抗癌有效性,是热疗治疗CRF祛邪途径的具体临床机制;热疗有利于降低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并改善患者的抗肿瘤免疫机能,是热疗治疗CRF扶正途径的具体临床机制。治疗CRF本质上就是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治疗因癌症失去健康的患者,从根本上以患者整体的概念取代单一的癌症作为肿瘤患者治疗的最高目标。因本章样本量相对较小,本文第三章采用了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综合了高质量的大样本数据来完成第二章的理论验证。第三部分:肿瘤热学疗法临床应用的系统研究目的:CRF治疗就是从根本上追求更好更科学的抗癌治疗方案。以CRF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为出发点,以热学疗法为研究核心,系统评价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与单独常规疗法比较治疗肺癌、食管癌、直肠癌、胃癌及肝癌共5大类肿瘤的祛邪及扶正的具体临床指标。探讨热学疗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热学疗法治疗肿瘤及CRF的临床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首先确定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并通过预检索制定科学的检索策略。检索源包括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共8个数据库,Google Scholar、Medical Matrix等互联网资源,以及相关的重要书籍等纸质版资源。以保证查全率从而避免漏检重要文献为主要原则,常规检索与追溯参考文献的方式同时进行,收集所有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对比单独常规疗法治疗五类肿瘤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充分应用EndNote及Excel软件,按照研究计划书执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参照Cochrane标准对所有纳入分析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并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软件5.3版实施Meta分析。所有的方法步骤按照整体的技术路线进行。结果:检索完成后获得文献总量9098篇,通过逐层筛选,最终纳入216个RCT,其中英文文献共计32篇。最终纳入的32篇英文文献全部被SCI收录,分别来自于日本、中国、德国、韩国、荷兰、乌克兰、美国、俄国、希腊、丹麦以及意大利等11个不同的国家。所有研究共计纳入16069例癌症患者,其中热学疗法联合组共8037例患者,常规疗法对照组共8032例患者。(1)肺癌最终纳入47篇RCT,共纳入3083名患者,其中联合组1551例,对照组153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单独常规疗法相比,联合温热疗法有利于提高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近期疗效。(2)与单独常规疗法相比,联合温热疗法临床安全性良好,且有利于降低部分毒副反应的发生率。(2)食管癌最终纳入46篇RCT,共纳入3508名患者,其中联合组1771例,对照组173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单独常规疗法相比,联合温热疗法有利于提高食管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近期疗效。(2)与单独常规疗法相比,联合温热疗法临床安全性良好,且有利于降低部分毒副反应的发生率。(3)直肠癌最终纳入35篇RCT,共纳入2415名患者,其中联合组1196例,对照组121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单独常规疗法相比,联合温热疗法有利于提高直肠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近期疗效。(2)与单独常规疗法相比,联合温热疗法临床安全性良好,且有利于降低部分毒副反应的发生率。(4)胃癌最终纳入34篇RCT,共纳入3018名患者,其中联合组1546例,对照组147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单独化疗相比,联合温热疗法有利于提高胃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近期疗效。(2)与单独化疗相比,联合温热疗法临床安全性良好,且有利于降低部分毒副反应的发生率。(5)肝癌最终纳入54篇RCT,共纳入4045名患者,其中联合组1973例,对照组207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单独TACE相比,联合热学疗法有利于提高肝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近期疗效。(2)与单独TACE相比,联合热学疗法临床安全性良好,且有利于降低部分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与单独常规疗法治疗五类肿瘤相比,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能显着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近期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并有利于降低部分常规疗法引起的毒副反应。治疗CRF要求以患者整体的概念取代单一的癌症作为肿瘤患者治疗的最高目标,因而需要同时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CRF的角度考虑,热学疗法在提高肿瘤治疗有效性的同时能降低常规疗法对肿瘤患者的伤害,同时提高了综合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而有利于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CRF的程度。热学疗法的临床效果依赖于热疗技术的成长,本研究为肿瘤热学疗法的实践及热疗技术开发提供了较为系统的临床参考证据。
张淑慧,刘邦,杨敬贤,李庆瑞,朱长生[4](2012)在《热疗联合放疗和化疗治疗恶性肿瘤不良反应的观察与预防》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在局部热疗中导致肿瘤患者皮肤烫伤的原因和预防对策,观察热疗联合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1月至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345例射频热疗患者和439例微波热疗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制定热疗前、中、后防范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治疗,临床疗效显着。观察治疗中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射频热疗中发生脂肪硬结9例,没有患者出现皮肤烫伤;微波热疗中发生浅Ⅱ0烫伤4例,Ⅰ0烫伤5例。所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无后遗症发生。结论:局部热疗联合放疗、腹腔灌注化疗及基因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显着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副作用可以耐受。在热疗过程中,应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实施温度监测,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可有效防止皮肤烫伤,保证患者顺利地完成治疗。
韩春红[5](2012)在《肺部恶性肿瘤的射频热疗中的温度监测与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肺部恶性肿瘤在射频热疗中的温度监测与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肺部恶性肿瘤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两组均采用射频热疗联合化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和生理护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率为85.7%,明显优于对照组(67.3%),且观察组生活质量缓解情况总有效率为93.9%,也明显好于对照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部恶性肿瘤在射频热疗中实行有效的温度监测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同时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较快恢复,临床疗效显着,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黄红霞[6](2011)在《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胃癌和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胃癌和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0例临床病例,其中38例胃癌、32例结肠癌患者,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全部患者均在化疗同时进行射频热疗,频率40.59 MHZ,加温深度>6 cm,每周2次,每次60分钟,2个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 7 0例患者中,胃癌21例缓解,结肠癌18例缓解,总有效率高达55.7%。结论射频热疗结合化疗用于治疗恶性胃癌和结肠癌疗效显着,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广泛推广。
陈齐香,赵晓丽[7](2010)在《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护理》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护理。方法:对51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局部射频热疗并联合化疗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采取治疗前的心理护理,热疗中的护理以及治疗后的处理等护理措施,保证了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了治疗方案。结果:本组51例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明显,总有效率为47.06%,治疗过程中仅有5例患者局部皮肤有程度不同的水疱形成,13例患者局部皮肤出现发红、发烫,发生率分别为9.80%和25.49%。结论: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配合严密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
刘秀峰,秦叔逵[8](2009)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临床应用和研究的新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一线联合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已获批准,并已连续3年列入中国版NC-CN指南。本文回顾分析了近期发表的有关恩度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的重要文献,深入了解其作用机制,以期指导进一步的临床推广应用。
金平,刘永新,石敏[9](2008)在《伽玛刀联合射频热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32例护理体会》文中指出胰腺癌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局部晚期胰腺癌国内发病率较低,约占全身癌的1%-2%,早期无特异症状,且首发症状易与胃肠、肝胆疾病混淆,故确诊时多为中晚期。肿瘤的持续压迫常致患者腹痛、黄疸,且多伴有肝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率极低,病死率也较高,常规放疗、化疗效果均不理想。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我们采用伽玛刀联合射频热疗治疗3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朱瀛,金伊俪[10](2007)在《恶性肿瘤患者射频热疗的护理》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恶性肿瘤患者行射频热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00例患者接受射频热疗时的常见并发症,制定治疗前、中、后护理措施。结果600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治疗,发生皮下脂肪过热仅50例,皮肤过热仅20例。结论使用射频热疗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且损伤小、副反应较少的治疗方法,治疗前、中、后实施合理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二、肿瘤射频热疗联合放疗的护理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肿瘤射频热疗联合放疗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当归补血粥对气血两虚证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
1 现代医学对癌因性疲乏的认识 |
1.1 癌因性疲乏的流行病学 |
1.2 癌因性疲乏定义 |
1.3 癌因性疲乏发病因素 |
1.4 癌因性疲乏病因机制 |
1.5 癌因性疲乏现代医学干预措施现状 |
2 中医学对癌因性疲乏的认识 |
2.1 癌因性疲乏的中医病因 |
2.2 癌因性疲乏的中医病机 |
2.3 癌因性疲乏的中医证型 |
2.4 癌因性疲乏中医学干预措施现状 |
3 中西医对癌因性疲乏干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4 当归补血粥食疗方干预癌因性疲乏的理论依据 |
4.1 中医食疗概念及其作用机理 |
4.2 中医食疗干预癌因性疲乏的现状 |
4.3 当归补血粥的来源及组方研究 |
4.4 当归补血粥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对象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和处理原则 |
1.6 终止、脱落标准和处理原则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计算 |
2.2 分组方法 |
2.3 干预方法 |
3 疗效评价指标 |
3.1 患者基线资料 |
3.2 主观结局指标 |
3.3 客观结局指标 |
3.4 安全性指标 |
4 数据统计学分析 |
5 质量控制 |
5.1 选择性偏倚控制 |
5.2 信息偏倚控制 |
5.3 混杂偏倚控制 |
6 伦理考虑 |
6.1 自愿原则 |
6.2 保密原则 |
6.3 公平回报原则 |
7 技术路线图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研究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情况 |
2.1 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线比较 |
2.2 干预前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线比较 |
2.3 干预前两组患者评价指标基线比较 |
3 干预后两组患者评价指标比较 |
3.1 干预后两组患者主观指标比较 |
3.2 干预后两组患者客观指标比较 |
3.3 不良事件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基线资料分析 |
2 干预效果分析 |
2.1 当归补血粥对癌因性疲乏患者疲乏状态的影响 |
2.2 当归补血粥对癌因性疲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2.3 当归补血粥对癌因性疲乏患者功能状态的影响 |
2.4 当归补血粥对癌因性疲乏患者血液指标的影响 |
3 安全性观测指标情况 |
结论 |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营养支持对癌因性疲乏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远红外线灸治疗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癌因性疲乏的现代医学研究 |
1.1.1 癌因性疲乏的定义 |
1.1.2 癌因性疲乏的流行病学 |
1.1.3 癌因性疲乏的特点 |
1.1.4 癌因性疲乏相关因素 |
1.1.5 癌因性疲乏的发病机制 |
1.1.6 癌因性疲乏的诊断及评估 |
1.1.7 癌因性疲乏的非药物及药物治疗 |
1.2 癌因性疲乏的中医辨证治疗 |
1.2.1 古代文献对癌因性疲乏的认识 |
1.2.2 癌因性疲乏的中医病因、病机 |
1.2.3 癌因性疲乏的中医治疗 |
1.3 乳腺癌及其癌因性疲乏的研究近况 |
1.3.1 乳腺癌的特征 |
1.3.2 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研究近况 |
1.4 远红外线灸的文献研究 |
1.5 结语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来源 |
2.1.2 随机方法和分组 |
2.2 诊断标准 |
2.2.1 西医诊断 |
2.2.2 中医诊断及证型分型标准 |
2.3 纳排标准 |
2.3.1 乳腺癌CRF纳入标准 |
2.3.2 排除标准 |
2.3.3 剔除标准 |
2.3.4 脱落标准 |
2.4 观察指标 |
2.4.1 一般记录项目 |
2.4.2 PIPER疲乏量表 |
2.4.3 FAACT量表 |
2.4.4 阿森斯失眠量表 |
2.4.5 HADS-14量表 |
2.4.6 PPS评分 |
2.4.7 中医症状疗效判定 |
2.4.8 体温、气血值及血细胞数量的测量 |
2.5 安全性指标 |
2.6 疗效判定 |
2.7 治疗方案 |
2.7.1 对照组 |
2.7.2 远红外线灸组 |
2.8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
3.2 观察结果 |
3.2.1 治疗前后的PIPER量表分数变化 |
3.2.2 治疗前后的FAACT分数变化 |
3.2.3 治疗前后的阿森斯失眠量表变化 |
3.2.4 治疗前后HADS-14分数变化 |
3.2.5 治疗前后的PPS分数变化 |
3.2.6 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变化 |
3.2.7 治疗前后血压、体温、气血值及血细胞变化 |
3.3 远红外针灸治疗组的安全性指标 |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癌因性疲乏与五脏虚损的关系 |
4.1.1 癌因性疲乏与脾脏的关系 |
4.1.2 癌因性疲乏与肾脏的关系 |
4.1.3 癌因性疲乏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
4.2 癌因性疲乏的辨证与远红外线灸治疗 |
4.2.1 癌因性疲乏的辨证论治 |
4.2.2 癌因性疲乏的远红外线灸治疗和穴位选择 |
4.2.3 本研究的选穴释义 |
4.3 研究结果分析 |
4.3.1 主要结果-治疗前后PIPER评分的分析 |
4.3.2 次要结果-治疗前后FAACT、阿森斯失眠量表,HADS-14、PPS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分析、体温、气血值及血细胞分析 |
4.4 研究不足及改进 |
4.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详细摘要 |
(3)癌因性疲乏机制探讨及热学疗法临床应用的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癌因性疲乏机制探讨 |
前言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试剂 |
1.1.3 疲乏量表 |
1.2 方法 |
1.2.1 资料的收集 |
1.2.2 血清激素水平的检测 |
1.2.3 统计学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2.1 纳入患者的基本特征 |
2.2 组间MFSI-SF评分、FSI评分比较 |
2.3 组间血清激素水平比较 |
2.3.1 组间血清皮质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比较 |
2.3.2 组间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
2.3.3 组间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
2.4 疲乏组患者MFSI-SF评分与血清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
2.4.1 MFSI-SF评分与皮质醇激素、ACTH水平的相关性 |
2.4.2 MFSI-SF评分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
2.5 疲乏组患者FSI评分与血清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
2.5.1 FSI评分与血清皮质醇激素、ACTH水平的相关性 |
2.5.2 疲乏组FSI评分与甲状腺激素浓度的相关性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热疗治疗癌因性疲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1 基础实验的材料及方法 |
1.1.1 细胞培养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1.4 实验分组 |
1.1.5 热化放疗的方法 |
1.1.6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方法 |
1.1.7 细胞增殖抑制率的测定方法 |
1.1.8 细胞凋亡率的测定方法 |
1.1.9 统计学方法 |
1.2 临床研究的材料及方法 |
1.2.1 患者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2 同步放化疗及热疗的临床方案 |
1.2.3 临床效果评估标准 |
1.2.4 统计学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2.1 热疗协同放化疗实验结果 |
2.2 临床研究纳入患者的基本特征 |
2.3 患者治疗前后的MFSI-SF及FSI评分对比 |
2.4 热疗联合组与对照组的常规临床指标对比 |
2.4.1 热疗联合组与对照组的抗癌近期疗效对比 |
2.4.2 热疗联合组与对照组的中重度毒副反应对比 |
2.4.3 热疗联合组与对照组的免疫指标测定对比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肿瘤热学疗法临床应用的系统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1 文献纳入标准 |
1.1.1.1 研究类型 |
1.1.1.2 研究对象 |
1.1.1.3 干预措施 |
1.1.1.4 测量的结局指标 |
1.1.2 文献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策略 |
1.3 文献筛选 |
1.4 文献资料提取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1.6 统计分析方法 |
1.7 GRADE结果总结表 |
1.8 技术路线和系统评价流程图 |
第二节 结果 |
2.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2.2 纳入外文文献的基本信息分析 |
2.3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4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5 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的Meta分析结果 |
2.5.1 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肺癌的Meta分析结果 |
2.5.1.1 热学疗法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效果评价 |
2.5.1.2 热学疗法联合放疗治疗肺癌的效果评价 |
2.5.1.3 热学疗法联合化放疗治疗肺癌的效果评价 |
2.5.2 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食管癌的Meta分析结果 |
2.5.2.1 热学疗法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评价 |
2.5.2.2 热学疗法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评价 |
2.5.2.3 热学疗法联合化放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评价 |
2.5.3 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直肠癌的Meta分析结果 |
2.5.3.1 热学疗法联合化疗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评价 |
2.5.3.2 热学疗法联合放疗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评价 |
2.5.3.3 热学疗法联合化放疗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评价 |
2.5.4 热学疗法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Meta分析结果 |
2.5.5 热学疗法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Meta分析结果 |
2.5.5.1 氩氦刀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效果评价 |
2.5.5.2 温热疗法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效果评价 |
2.5.5.3 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效果评价 |
2.6 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的GRADE结果总结表 |
2.6.1 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肺癌的结果总结表 |
2.6.2 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食管癌的结果总结表 |
2.6.3 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直肠癌的结果总结表 |
2.6.4 热学疗法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结果总结表 |
2.6.5 热学疗法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结果总结表 |
第三节 讨论 |
3.1 癌症的流行病学分析 |
3.2 五种癌症的治疗现状分析 |
3.3 肿瘤热学疗法的简介 |
3.4 热学疗法联合常规疗法的基本原理 |
3.5 肿瘤热学疗法临床应用研究结果的简要总结 |
3.6 研究结论 |
3.7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对今后热疗试验研究的建议 |
第四节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癌因性疲乏及肿瘤热学疗法的相关综述 |
第一节 癌因性疲乏的简介 |
第二节 热学疗法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热学疗法在五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
第四节 肿瘤热学疗法临床应用的探讨与展望 |
第五节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语简表Ⅰ |
英文缩略语简表Ⅱ |
英文缩略语简表Ⅲ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在学期间的获奖情况 |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参编专着及参加学术会议的情况 |
致谢 |
(4)热疗联合放疗和化疗治疗恶性肿瘤不良反应的观察与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加热治疗 |
1.3 基因治疗和化疗 |
1.4 放射治疗 |
1.5 联合热疗的具体形式 |
1.6 测温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热疗副反应及处理 |
3 讨论 |
3.1 热疗联合放疗的治疗原则 |
3.2 热疗联合化疗的治疗机制 |
3.3 热疗前宣教 |
3.4 射频热疗操作要点 |
3.5 射频热疗并发症的防护 |
3.6 浅部热疗并发症的防护 |
3.7 热疗后的护理 |
(5)肺部恶性肿瘤的射频热疗中的温度监测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 |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情况比较 |
3 讨论 |
(6)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胃癌和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2.1 化疗方法 |
1.2.2 热疗法 |
1.3 疗效及毒性评价标准 |
2 结果 |
2.1 治疗效果38例胃癌患者,CR+PR 21例;32例结肠癌患者,CR+PR 18例;总有效率为55.70%(表1)。 |
2.2 毒副作用 |
3 讨论 |
(8)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临床应用和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
2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肺外肿瘤 |
2.1 乳腺癌 |
2.2 胰腺癌 |
2.3 骨和软组织肉瘤 |
2.4 胃癌 |
2.5 其他少见肿瘤 |
3 恩度联合其他治疗手段的临床应用 |
3.1 与放疗的联合 |
3.2 与热疗的联合 |
3.3 与分子靶向药物的联合 |
4 恩度的不同用药途径的研究 |
4.1 浆膜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 |
4.2 肝动脉灌注给药 |
5 恩度的疗效评价 |
6 恩度不良反应及处理 |
7 结语和展望 |
四、肿瘤射频热疗联合放疗的护理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当归补血粥对气血两虚证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疗效观察[D]. 王勤.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远红外线灸治疗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D]. 陈明光(Tan Meng Kwa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癌因性疲乏机制探讨及热学疗法临床应用的系统研究[D]. 李征. 兰州大学, 2018(02)
- [4]热疗联合放疗和化疗治疗恶性肿瘤不良反应的观察与预防[J]. 张淑慧,刘邦,杨敬贤,李庆瑞,朱长生.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2(06)
- [5]肺部恶性肿瘤的射频热疗中的温度监测与护理[J]. 韩春红. 中国医药导报, 2012(07)
- [6]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胃癌和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 黄红霞. 中国医学创新, 2011(07)
- [7]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护理[J]. 陈齐香,赵晓丽.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0(04)
- [8]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临床应用和研究的新进展[J]. 刘秀峰,秦叔逵.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9(10)
- [9]伽玛刀联合射频热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32例护理体会[J]. 金平,刘永新,石敏.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8(04)
- [10]恶性肿瘤患者射频热疗的护理[J]. 朱瀛,金伊俪.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