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干轴索肿胀的半定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福磊[1](2018)在《应用FTIR-mapping技术检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在临床医学、法医学等领域,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诊疗与鉴定都是核心工作及研究热点。对于DAI发生后存活时间较短的案例,更需要能够及早发现病因、客观表征病变、准确剖析病理。本研究旨在探寻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逐点扫描面成像技术(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mapping,FTIR-mapping)检测DAI的特异性光谱指标,从化学键的红外光谱角度探讨DAI的病理改变,并尝试建立一种更为直观、准确、灵敏的DAI法医病理学检测方法。在当前的实际工作中,尤其在法医学鉴定上,研究人员对DAI的认定主要通过观察大体标本、组织切片,对损伤病变从宏观到微观进行综合判断。由于DAI的病理改变在形态学上呈现得往往较为复杂,这对全面认识病变,准确判断损伤部位与程度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一方面是制作组织切片与组织染色要求高。要观察DAI后轴索的形态学改变,或检测DAI引起的一些生物学标志物的表达改变,主要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银染等在亚细胞水平进行的检测方法。这些方法的高准确度一定程度上依赖检材的科学取样、切片的标准制作及染色过程的精细操作,这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来完成。另一方面是镜下图像分析水平要求高。在显微镜下分析切片的染色情况,判断染色阳性强度,是一种较为主观的组织病理学查验过程。若经验不足就常常难以准确地辨识和认定轻度改变或微小病变。另外,传统方法在用于诊断DAI时自身存在不足之处。譬如,各种生物标志物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可能显示出轴索断裂,但不能表明系原发性还是继发性,而且倘若轴索尚未出现明显形态改变,标志物则不能呈阳性表达表现,无法发挥出诊断价值。每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只能对单一某项生物学标志物进行分析,不能同时联用标志物体系加以诊断。银染法对急性期DAI的轴索损伤也不能及时反映。因此,本研究计划通过动物实验,利用FTIR-mapping技术,打破依赖轴索形态诊断DAI的局限性,探索一种能快速、准确地从分子层面检测DAI的方法,服务法医病理学司法鉴定工作。神经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其化学组分的物理性质在不同部位展现出不同特点。许多疾病、损伤的发生发展,会引起组织成分发生不同变化,并可以表现出红外光谱的差异。红外光谱与其它分子光谱类似,能辅助确定分子组成、空间结构。FTIR是将干涉图经傅里叶转换所形成的红外光谱,既可以用于定性分析,又可以用于定量分析,还可以对未知物质进行解读。红外吸收峰的位置、形状及强度,都透露了未知分子的功能基团构成,甚至组成的化学结构。FTIR技术在样品制备、检测操作、数据分析、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显着优势,检测限低、适用范围广,在化工、医药、珠宝鉴定、法庭科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所应用。利用FTIR技术检测DAI分子变化,目前报道极少,而利用面成像(mapping)技术对DAI的分子特征进行测定,目前只有杨天潼博士报道过蛋白酰胺Ⅱ带的检测成果。用FTIR-mapping技术探索DAI的分子特征,不仅可以了解分子振动模式、基本基团组成,还可以绘制2D、3D化学图像,通过红、黄、绿等色彩差异表现蛋白质、核酸等分子基团的含量与分布,与特殊染色的病理组织切片相对应。本研究属于化学技术与法医病理学、神经科学的交叉性创新研究。目的:建立大鼠DAI模型,观察大鼠伤后神经行为反应,研究DAI大鼠脑组织β-APP特殊染色、GFAP特殊染色的特征;研究大鼠脑损伤后DAI病变发生发展过程,通过FTIR显微镜检测DAI大鼠脑白质化学物质成分,寻找特异性红外光谱指标;研讨mapping图像与组织病理之间的对应关系,提炼有价值的数据结果,为将来应用FTIR-mapping技术在分子层面上鉴定DAI打下基础。方法:实验材料及仪器SD大鼠;落体打击装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Nicolet TM 7500-Ⅱ)及显微镜附件;红外光谱工作站(OMNIC 6.0);虚拟显微成像系统(Dotslide 2.1);脱水机、包埋机、切片机、展片机、烤片机等;苏木素、伊红、天然树胶、二甲苯、乙醇、氨水、硝酸银等。研究方法及实验手段实验第一部分:建立轴索损伤模型。选取雌雄不限的SD大鼠共24只,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2组,每组12只,建立Marmarou打击负荷损伤模型,落体打击后24h处死大鼠取脑。对照组只采取手术,不进行打击,直接处死取脑。实验第二部分:对各组别脑组织进行红外光谱、生物学标志物检测,并进行数据分析。(1)对样本脑组织切片进行FTIR红外光谱逐点扫描,绘制mapping图像:(2)将连续切片的脑片进行β-APP染色,从组织病理学上确认轴索损伤区域,提取损伤区域内光谱信息,进行定量、定性数据分析,筛选出DAI特异性红外光谱参数。结果:经FTIR-mapping检测,实验组的蛋白质仲胺N-H伸缩振动、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的高吸收区与β-APP验证的DAI区相符合,与低吸收区域相比,高吸收区吸收度差异性极其显着(P<0.05),二者光谱高低吸收区的吸收度比率分别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蛋白质中CH3对称收缩、核酸和磷酸脂质PO2对称伸缩振动的吸收度与验证组差异性不显着(P>0.05)。FTIR-mapping的逐点扫描面成像技术绘制的化学图像基本可以反映DAI各大分子分布特征,并且与β-APP验证的弥漫性轴索损伤区基本一致。结论: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显微光谱是从组织切片中获取化学信息的强大技术。红外光谱化学图像以色彩差的方式揭示基团分布情况,并与组织病理相对应一致。应用FTIR-mapping技术能直观表现DAI的分子特征,分析分子指标的变化,从分子振动模式、振动频率推测DAI的发展过程,从病理形态学角度诊断DAI病变的部位,并根据红外吸收度值的改变情况判断脑组织DAI的损伤程度。蛋白质仲胺N-H伸缩振动、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可以作为诊断DAI的特征性红外指标。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望应用FTIR-mapping技术进行DAI病理学诊断。
占洁[2](2018)在《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功能与结构的磁共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创伤性脑损伤越来越引起关注。脑创伤后患者常有持久的认知、躯体、行为和情感方面的损害和异常,对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本文主要关注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大脑静息状态局部脑功能异常、白质结构异常以及炎症反应,以及它们与患者认知、情感损害的联系。全文主要分为3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急性期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静息态f MRI局部一致性研究目的:脑结构连接破坏与静息状态下大尺度神经功能网络损害是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 TBI)的特点。然而,对于m TBI患者的局部自发脑活动改变,我们却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探索急性期m TBI患者脑局部神经活动的同步性改变。方法:本研究纳入15例急性期m TBI患者(平均年龄38.5±11.5岁)和15例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平均年龄39.3±11.5岁)。MRI扫描后2小时内对患者进行临床功能评估,包括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贝克抑郁量表(BDI)以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采用西门子公司的Trio Tim 3.0 T磁共振扫描仪,获取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数据和高分辨率三维T1加权图像。用基于统计参数映射(SPM8,http://www.fil.ion.ucl.ac.uk/spm)的静息态f MRI数据处理助手(DPARSFA,http://www.restfmri.net)对f MRI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灰质掩模,通过计算肯德尔和谐系数(KCC)产生Re Ho图。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两组的年龄和教育程度差异进行两样本t检验。在SPM8软件中采用两样本t检验,观察两组间的全脑Re Ho值差异。簇体积>1053 mm3(39个体素),p<0.01(对应于Alpha Sim p<0.05多重比较校正),认为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在m TBI患者中,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两组间差异脑区Re Ho值和行为学量表的相关性。结果:1.急性期m TBI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年龄、教育程度没有显着统计学差异。m TBI患者中,9/15的受试者因机动车事故而受伤,其他人则因摔倒或撞击而受伤。只有4/15(26.7%)的患者在T2WI和SWI上显示为轻度头皮肿胀;其他m TBI患者的T2WI和SWI未显示异常。2.急性期m TBI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MMSE评分均正常(>27),两组间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109)。m TBI患者的抑郁(p=0.005)和焦虑(p=0.004)程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期m TBI患者在某些特定脑区的Re Ho值显着降低,包括左侧岛叶、左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和左侧缘上回(簇体积>39个体素,p<0.01)。急性期m TBI患者中无Re Ho值升高的脑区。4.左侧岛叶的Re Ho值和MMSE评分呈正相关(r=0.65,p<0.008)。其他脑区的异常Re Ho值和临床功能评分无显着相关性。结论:1.Re Ho方法可作为测量m TBI脑功能损伤、并监测脑功能转归的潜在工具,可为评估急性期m TBI的功能异常提供客观的生物影像学指标。2.m TBI患者静息态下大脑区域存在局部一致性异常,这些异常可能在m TBI患者的脑震荡后综合征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部分急性期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静息态f MRI不同频段低频振幅研究目的:急性期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 TBI)患者存在静息状态下功能连接的异常。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异常是否与低频振荡(LFO)的特殊频段有关。本研究拟运用低频振幅(ALFF)的方法来检测急性期m TBI患者不同频段(slow-5:0.01–0.027 Hz;slow-4:0.027–0.073 Hz;典型频段:0.01–0.08 Hz)的LFO的振幅改变。方法:本研究纳入24例急性期m TBI患者及24例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MRI扫描后2小时内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采用西门子公司的Trio Tim 3.0 T磁共振扫描仪,获取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数据和高分辨率三维T1加权图像。用基于统计参数映射(SPM8,http://www.fil.ion.ucl.ac.uk/spm)的静息态f MRI数据处理助手(DPARSFA,http://www.restfmri.net)对f MRI数据进行分析。对ALFF分析,我们首先进行单次双尾t检验,以确定三个频段(slow-5:0.01–0.027 Hz;slow-4:0.027–0.073 Hz;典型频段:0.01–0.08 Hz)的组内差异。然后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确定典型频段(0.01–0.08 Hz)上的组间差异。利用方差分析,得到m TBI组和健康对照组存在频率主效应、组间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的脑区。采用高斯随机场(GRE)校正(体素水平p<0.01,簇水平p<0.05)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最后,对m TBI患者组,分析三个频段上差异脑区ALFF值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典型频段(0.01–0.08 Hz)ALLF分析(1)急性期m TBI组和健康对照组某些特定脑区的ALFF值均高于全脑均值,主要是脑中线区域,包括视觉皮层,后扣带皮层(PCC)/楔前叶,双侧丘脑,腹内侧前额叶(VMPFC),双侧颞中回(MTG)和背外侧前额叶(DLPFC)。(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期m TBI组在右侧额中回(BA 10)的ALFF值降低,在右侧舌回/梭状回(BA 19/18/37)和左侧枕中回(BA 19)的ALFF值升高。2.不同频段ALFF的变化(1)观察到组间主效应的脑区:双侧额中回(BA 10)、左侧小脑后叶(m TBI<HC);双侧枕中回(BA 18/19)、右侧中央后回(BA 3/2)以及部分右侧中央前回(BA 4)(m TBI>HC)。(2)观察到频率主效应的脑区:右侧额下回(BA 11/47/10,slow-4<slow-5);左侧脑白质区域(slow-4>slow-5)。(3)未观察到频段和组间存在显着交互作用的脑区。进一步分析显示,在slow-4频段,急性期m TBI患者在右侧额中回的ALFF值降低,在舌回/梭状回(BA 19/18/37)及双侧楔叶/舌回(BA 31/18/17)的ALFF值升高;在slow-5频段,m TBI患者右侧舌回(BA 19)和左侧枕中回(BA 19/18)的ALFF值升高。(4)三个频段中,MMSE与全脑的ALFF值均无显着相关性。结论:1.急性期m TBI患者的局部脑活动异常不仅存在于额叶,也存在于与整合、感觉和情绪相关的脑区,且slow-4频段能更好地检测出不同脑区的自发神经活动异常。2.本研究发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急性期m TBI患者脑局部神经病理机制。将来对m TBI患者脑神经活动的研究,需考虑不同频段的影响。第三部分慢性期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扩散张量成像和扩散基组光谱成像的对比研究目的:脑白质损伤是慢性期创伤性脑损伤(TBI)的主要病理改变,并在远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以往研究报道,TBI患者脑白质病理与创伤后持续的神经炎症密切相关。然而,可同时检测白质损伤和神经炎症的临床神经成像方法却很少。虽然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观察脑白质异常,但DTI模型并不能有效地检测炎症相关的细胞入侵和炎性水肿。近年来,新研发的扩散基组光谱成像(DBSI)方法为非侵入性地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白质损伤和炎症提供了可能。本研究旨在应用DBSI技术来定量检测慢性期TBI患者的白质损伤和炎症,并对比DTI和DBSI技术在评估脑白质病理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18例慢性(伤后时间:90–730天)轻至重度TBI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西门子公司的Trio Tim 3.0 T磁共振扫描仪,获取扩散MR数据和高分辨率三维T1加权图像。MRI扫描后24小时内对TBI患者进行神经心理测试,包括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贝克抑郁量表(BDI)。利用FMRIB软件(FSL,www.fmrib.ox.ac.uk/fsl.version4.19)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头动和涡流校正。使用FSL中的DTI FIT对DTI数据进行处理,用内部编写的MATLAB程序对DBSI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DBSI参数。利用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TBSS)方法对DTI和DBSI数据进行分析。比较TBI和健康对照组的人口学数据,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利用FSL中的统计包对DTI和DBSI数据进行基于体素水平的分析。最后,对TBI患者进行DTI/DBSI参数与神经心理测试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BI组显示广泛的脑白质内扩散MR参数异常。所有白质纤维束中,24个白质纤维束显示DTI-FA值明显下降。选取24个DTIFA下降的白质纤维束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DTI-AD下降出现在右侧ALIC、右侧CP;DTI-RD升高出现在双侧ACR、双侧ALIC、双侧EC、双侧IFWM、左侧PCR、右侧CP、右侧SCR、右侧SFWM、右侧SOWM以及整个CC;DBSI-FA下降出现在双侧ACR、双侧ALIC、左侧PCR、右侧EC、右侧SFWM、右侧SOWM、右侧SPWM以及GCC,提示脑白质异常;DBSI-AD下降出现在右侧ALIC和右侧CP,提示轴索损伤;DBSI-RD升高出现在双侧ACR、左侧PCR、右侧EC、右侧SFWM和GCC,提示脱髓鞘改变;DBSI-纤维比例下降出现在双侧ACR、双侧IFWM、左侧CP、左侧STWM、右侧IOWM、右侧MOWM、右侧STWM以及整个CC,提示轴索缺失;DBSI-受限性扩散水比例升高出现在左侧STWM、右侧CP、右侧MOWM以及右侧SOWM,提示炎性细胞浸润;DBSI-受阻性扩散水比例升高出现在双侧ACR、左侧IFWM、右侧IOWM、右侧MFWM、GCC以及BCC,提示炎性水肿。2.在所有白质纤维束中,DTI-FA和DTI-RD与神经心理测试之间存在着显着相关性(|r|>0.3,p<0.05);在大部分白质纤维束中,DBSI-纤维比例与神经心理测试之间存在着显着相关性(|r|>0.3,p<0.05)。结论:1.DTI和DBSI均可检测慢性期TBI患者的脑白质损伤。2.DBSI技术可以检测慢性期TBI患者广泛的炎症反应,包括炎症细胞和炎性水肿。3.DBSI参数为揭示慢性期TBI患者脑白质的各种复杂病理成分提供了新的生物影像学标志物。
李文鹤[3](2016)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脑干Aβ及NGB早期变化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指机械性外力作用于头部发生的损伤,存在一个或者多个继发性病变,如颅骨骨折、创伤性颅内损伤、神经病学或者神经心理学改变、意识障碍或者死亡。当今社会,每年有超过1000多万人因TBI而入院或者死亡,其死亡率高达30%50%,它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患之一。脑部结构复杂主要表现在各个部位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差异较大这两个方面,造成TBI的种类多种多样。弥漫性脑损伤(diffuse brain injury,DBI)是指机械性外力作用于头部引起颅腔内脑组织发生位移造成的损伤,是TBI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交通事故伤和坠落伤的发生率明显提高,DBI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损伤。法医学中与DBI相关的案件数量逐年增加,但因DBI及其并发症的复杂性,容易导致法医学鉴定错误地发生和案件的真相被掩盖。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DBI的深入性研究,相关的诊断设备及方法逐渐增多。目前法医学上多依据临床资料、解剖检验、普通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技术对DBI进行诊断、病情评估及损伤时间的推断。但是,大多数情况下DBI后颅脑神经影像学并没有特异性的表现;另一方面,实践中处理与DBI相关死亡的医疗纠纷案件常常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尸检不能及时进行。尸体保存方法的不同和标本的固定不良等造成组织自溶,致使器官组织的形态学特征不典型而影响传统病理学观察和法医病理学家做出正确诊断。前期一系列研究已经表明,DBI可因直接打击、缺血缺氧等继发性损伤、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等机制诱发神经细胞死亡。因此,深入研究DBI后生物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其规律,对法医学鉴定及临床治疗都有重大意义。DBI生物分子标志物的筛选是法医学中的重点,已有研究表明DBI可激活内源性保护因子和损害因子,如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和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及与它们相关的自由基。NGB是一种主要表达于脊椎动物脑组织的球蛋白,主要功能是参与氧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储存与转运,脑损伤对神经元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Aβ是β淀粉样前体蛋白(beta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β-APP)经β分泌酶(beta-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cleaving enzyme 1,BACE1)和γ分泌酶分解产生的374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不同大小肽段,它主要通过氧化应激和钙超载两个方面机制损害神经元。目前研究表明,NGB不仅可以清除自由基以保护神经元免受损害,也可以削弱Aβ的毒性作用,从而对DBI后的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本课题研究利用改良的Marmarou模型复制DBI模型,观察DBI后脑干的病理变化,并检测NGB和Aβ表达量的变化。通过研究实验性大鼠DBI后脑干NGB和Aβ不同时间含量的变化规律,为法医学中DBI的诊断、损伤评估及损伤时间地推断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目的】研究实验性大鼠DBI后脑干Aβ和NGB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及变化规律,初步探讨Aβ及NGB两者联合应用作为DBI后脑干生物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1.把成年健康的雌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部分,其中实验组又分为1h、3h、6h、12h、24h、48h和72h组,每组大鼠10只。2.参照改良的Marmarou自由落体撞击方法复制DBI模型,先观察打击后大鼠的行为学变化,然后提取大鼠脑干组织,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劳克坚牢蓝染色法及β-AP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确定大鼠DBI模型建立成功;利用Aβ和NGB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其形态学及阳性表达变化;脑干中Aβ和NGB的表达量通过Western blotting进行检测,运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对Aβ和NGB表达的共定位情况进行观察。3.本实验研究中所有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Mean±SEM表示该研究中的数据,运用Office excel制作相关图表,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并且规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各时间点损伤组大鼠脑干的病理改变均与DBI形态学特征相符,观察到神经轴索明显肿胀、呈串珠样改变,3h组即可检测到收缩球,伤后6h72h,典型收缩球的范围及数量逐渐增加。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DBI脑干1h组NGB和Aβ的表达量均升高;3h和6h组NGB表达量降低,Aβ的表达量持续升高,并且Aβ在6h表达量升高至第一个峰值;12h72h之间,NGB的表达量呈波动性变化,24h组Aβ的表达量出现第二个峰值。Aβ在1h、3h、6h、12h和72h这几个时间组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DBI1h、3h、12h、24h及48h组脑干NGB的表达量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均具有显着差异。3.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DBI1h组脑干NGB的含量明显升高至最大值,Aβ的含量也明显升高;3h组NGB的表达量出现显着回落,Aβ含量无明显变化;6h组NGB表达量继续降低,Aβ表达量明显升高,6h组表达量升高至第一个峰值;12h组NGB的表达量再次增加,Aβ出现降低;24h组NGB再一次出现降低,Aβ再次显着地增加至第二个峰值;48 h和72h组脑干NGB表达量变化不显着,Aβ表达量再次降低。4.β-APP和Aβ在脑干神经细胞胞浆及神经轴索定位基本一致;Aβ和NGB在脑干神经细胞胞浆定位一致,Aβ还特异性地表达于脑干组织细小血管周围,NGB特异性的在脑干神经细胞表达。【结论】脑干Aβ和NGB的变化规律作为DBI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意义,尤其1h6h及24h这几个时间点可以看作DBI早期诊断和损伤时间推断的关键节点。
应婷婷[4](2016)在《血管压迫导致面肌痉挛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验背景及目的: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颅神经疾病,其主要的症状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抽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是目前治疗HFS的首选方案,并且已在全世界广泛开展。虽然面肌痉挛在治疗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成绩,但至今为止它的发病机制仍然是众说纷纭,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来全面、完整地阐述其具体的发生、发展过程,且目前的研究和探索大多集中在面神经的电生理数据及病理结构改变方面。本研究将通过观察门控钠离子通道在HFS面神经外周段脱髓鞘部位的表达,明确钠离子通道蛋白有无表达上调和异常聚集,分析轴膜钠离子通道对面神经功能和临床症状的影响,研究通道的不同聚集状态与神经传导功能的相关性,探讨异位放电活动与HFS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对HFS面神经运动神经元(facial motoneuron,FMN)的形态、数量以及膜电位特性研究,观察其是否存在神经元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实验方法:第一部分:制作SD大鼠HFS动物模型,并通过行为学、神经电生理学以及病理学等方法进行验证和评估。第二部分:取材面神经主干,通过RT-PCT、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Nav1.6mRNA和蛋白在面神经受压脱髓鞘段的表达。第三部分:针对成年大鼠建立一套稳定的脑片制备方法,分析不同实验条件、切片液以及孵育温度对脑片活性和膜电位基本特性的影响。第四部分:通过尼氏染色对FMN进行形态观察和计数;运用膜片钳技术在全细胞记录模式下检测FMN的静息膜电位、膜输入阻抗、基强度、动作电位阈值、动作电位幅值、动作电位半高宽、平均放电频率、后极化电位等指标,分析神经元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特性。实验结果:第一部分:通过含铬羊肠线使面神经脱髓鞘+颞浅动脉压迫成功建立了SD大鼠HFS动物模型,并通过行为学、神经电生理学以及病理学验证。第二部分:通过RT-PCR发现HFS组面神经Nav1.6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显着上调,是对照组的3.28倍。Western blot结果表明HFS模型面神经外周段上Nav1.6钠通道亚基的蛋白表达明显增高,为对照组的4.23倍。免疫组化显示HFS组面神经轴膜上Nav1.6呈条索状阳性表达,较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延长。第三部分:成功建立了一套针对成年大鼠的脑片制备方法:术前采取4°C人工脑脊液进行心脏灌流、使用高蔗糖溶液或低钙高镁人工脑脊液进行孵育和切片、用较高温度预孵育等措施可以有助于提高成年大鼠的脑片质量,且对神经元静息膜电位、动作电位阈值和幅值等膜电位特性无明显影响。第四部分:尼氏染色的结果提示,HFS模型的面神经运动神经元未出现形态学及数量上的明显变化。通过膜片钳技术对FMN检测发现,HFS模型的FMN静息膜电位下的输入阻抗增高,基强度降低,动作电位的阈值降低,动作电位的幅值增高,在不同强度刺激下的放电频率增加。HFS模型FMN静息膜电位、动作电位半宽高、后超级化电位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FS组大鼠FMN上钠电流的激活电位阈值降低,峰值电流幅度明显增高。实验结论:HFS面神经脱髓鞘部位的Nav1.6mRNA和蛋白表达显着上调;面神经核团中运动神经元存在兴奋性增高,钠峰值电流增加的现象。因此我们推测:门控电压Nav1.6通道蛋白在面神经脱髓鞘部位的表达及分布异常可能与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有关;另一方面,HFS面神经运动神经元过度兴奋也参与了面肌痉挛的发生。
熊婧彤[5](2016)在《轻度脑外伤模型建立与损伤早期DTI及DKI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建立旋转性兔脑外伤模型,使用DTI及DKI技术观察与研究脑外伤早期磁共振功能成像(fMRI)动态变化规律,结合临床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病理学改变对脑损伤情况进行评估,旨在探讨fMRI新技术在早期发现和评估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健康6月龄新西兰兔1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3)和损伤组(n=12),采用自制的瞬间旋转致动物脑损伤装置建立兔脑损伤模型。损伤组动物于受伤后及预设扫描时间前0.5h观察行为学变化并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SS)。分别于伤后超急性期(6h)、急性期(24h及48h)、亚急性早期(72h)共3个损伤阶段、4个预设时间进行常规MRI、DTI和DKI检查,各亚组3只动物。对照组直接进行行为学观察及NSS评分,然后再进行磁共振扫描。各组动物完成预计观察时间的MRI扫描后即处死,迅速取脑,并固定、包埋及取材后行HE染色、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免疫组化染色。选取动物模型的皮层下白质、丘脑、中脑、桥脑及脑干为感兴趣区(ROI),分别测得其FA、ADC、MK、K//与K┴值;染色后观察HE染色及β-APP染色切片,并于每5个×400高倍视野下对β-APP染色阳性轴突进行计数,取其平均值。损伤组家兔在不同时间段NSS评分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测量脑区分别进行分析,各测量值(FA、ADC、MK、K//与K┴值)随时间变化的比较应用多个独立样本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test),损伤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性比较应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各观察脑区不同时间点β-app染色阳性轴突计数的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损伤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应用lsd-t检验;各脑区β-app染色阳性轴突计数与fa、adc、mk、k//、k┴值及神经认知功能(nss)评分相关性分析均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所有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建模后脑外伤兔出现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症状,nss评分为(2.733±1.831)分,各时间点nss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f=1.878,p=0.191)。实验过程中1只兔由于颈部固定不佳死亡,后补充建模成功,建模成功率92.3%(12/13)。2.adc值变化总体呈一过性减低后升高、而后又减低的趋势。伤后超急性期(6h)除皮层下白质外大脑区adc值较伤前略减低(p<0.001)后升高,于48h达峰值后逐渐减低,至损伤亚急性早期(72h)除桥脑及延髓外大多脑区测量值较伤前减低(p<0.001)。3.fa值表现为一过性升高后减低、而后又升高的特征。伤后超急性期(6h)大多测量脑区(皮层下白质、中脑、桥脑及延髓)fa值即较伤前升高(p<0.05),后于损伤急性期(2448h)减低,至亚急性早期(72h)时皮层下白质及丘脑fa值升高(p<0.001),而脑干区fa值仍低于伤前(p<0.001)。4.各测量脑区mk值变化趋势有所不同。皮层下白质表现为伤后6h一过性增高后持续减低(均p<0.05);丘脑区mk值伤后6h时mk值略减低,后逐渐升高(均p>0.05);伤后脑干区mk值持续较伤前升高且于72h达峰值(p<0.05)。5.伤后皮层下白质及丘脑k//值与k┴值变化呈相似趋势,表现为损伤24h内持续上升,至伤后48h不同程度减低,后继续升高(均p<0.05);中脑k//与k┴值变化趋势有所不同,k//值呈超急性期升高后略减低,24h后持续升高趋势,而k┴值于24h内持续升高至峰值后一过性减低后升高;桥脑及延髓K//值与K┴值损伤后较伤前持续升高(P<0.05)。6.伤后大多观察脑区(皮层下白质、中脑、桥脑及延髓)β-APP阳性轴突数与NSS评分呈正相关(P<0.05),其中脑干区呈较明显相关(r>0.05,P<0.05)。7.伤后中脑FA值与β-APP阳性轴突数呈负相关(r=-0.432,P=0.019),桥脑及延髓ADC值与之呈正相关(r=0.558,P=0.010),其余脑区FA值及ADC值与β-APP阳性轴突数无明显统计学相关(P>0.05);除丘脑外测量脑区MK值均与β-APP阳性轴突数呈正相关(P<0.05),其中脑干区呈显着相关(r>0.5.P<0.05);脑干区K//值与K┴值与β-APP阳性轴突数呈明显正相关(r>0.5.P<0.05)。结论本研究所用瞬间旋转致脑损伤装置可有效模拟mTBI病理学损伤机制,有效建模,稳定性及重复性好。利用DTI对mTBI动物进行动态观察,发现FA值及ADC值随损伤时间呈动态变化,趋势相反,二者相结合有助于对组织弥散受限情况及细胞毒性水肿、血管源性水肿的鉴别。利用DKI对TBI动物进行动态观察,发现MK值、K//值及K┴值呈动态变化规律,且较FA值及ADC值与病理学改变相关性更为显着,提示DKI测量值对mTBI组织微结构损伤的评价较DTI敏感,更有助于了解外伤后脑组织微结构损伤复杂性变化,对其病理学演变规律的理解与临床及早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向玲,张雨婷,韦红,梁平,彭玲珑,李禄生[6](2015)在《β-APP和NF-L在评估弥漫性轴索损伤大鼠损伤程度中的价值》文中指出目的利用自制装置建立轻、中、重度的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大鼠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β-APP)及神经丝蛋白轻链多肽(neurofilament light polypeptide,NF-L)的变化与恢复期的学习记忆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A、B、C(轻、中、重型致伤)DAI组。伤后6、24、72 h及1、2周取脑组织切片行β-AP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4 h时脑组织切片行HE染色和NF-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周时行水迷宫测试。将损伤后24 h各组脑组织切片感兴趣区内测定的β-APP和NF-L累积光密度(IOD)值与损伤后恢复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伤后24 h取脑组织肉眼观察致伤组大脑表面、蛛网膜下腔、脑室等区域未见出血,光镜下可见A、B、C组大鼠的胼胝体区神经束疏松、紊乱,血管淤滞,空泡形成,神经元肿胀变性,细胞核显示不清,突触结构模糊等经典DAI病理特征,NF-L免疫组化鉴定实验组均有典型中线部位轴索损伤改变。实验组伤后6、24、72 h及1、2周与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胼胝体β-APP均有升高(P<0.05),组内各时间点呈动态变化,于伤后24 h最高。伤后24 h,实验组NF-L免疫组化染色大脑水管水平脑干轴突和神经元胞体阳性染色较正常组增强,半定量分析A、B、C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迷宫测试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无明显下降;B、C两组下降明显(P<0.05)。损伤后24 h,A、B、C 3组脑组织切片感兴趣区内测定的β-APP和NF-L累积光密度(IOD)值与损伤后恢复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呈负相关(r分别为-0.937、-0.939)。结论β-APP和NF-L不仅可以反映DAI动物模型轴索损伤的程度,还可以早期预测损伤后大鼠的学习记忆恢复能力,可能成为DAI损伤的特异性分子探针。
张海涛,张磊,邹志虹[7](2015)在《原发性脑干损伤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颅脑损伤是法医工作中最常见的损伤类型,其中脑干损伤由于死因鉴定缺乏有说服力的客观证据而易引起纠纷。近年来,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特点、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及其超微结构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免疫组化相关研究,希望能够为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研究提供参考,为相关案件的鉴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张一帆[8](2015)在《CT与MR检查对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对比CT和MRI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及特殊序列(DWI、SW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病灶的检出数间有无差异,各种影像手段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出血性病灶和非出血性病灶的检出率间有无差异,从中得到更具有临床价值的诊断方法,提高临床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病灶检出及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东关分院神经外科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临床诊断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以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总共筛选出37例患者资料进行影像学分析。本组37例临床诊断为DAI患者均于伤后72小时内于我院影像科行颅脑CT检查,以初次CT结果为准。37例患者根据病情稳定与否,尽可能在入院后一周内进行MRI检查,必要时可延迟至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情况下进行MRI检查;MRI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FLAIR、DWI、SWI序列。对于烦躁患者给予一定剂量镇静剂,避免对检查结果受到影响。CT和MRI影像学资料均是从我院CT室获取,同时由神经科高年资主治医师与一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以双盲法阅片获取DAI患者的病灶数。结果:37例DAI患者行上述影像学检查,对于脑干部位,CT漏诊数相对其他位置较少,对小脑部位的病灶检出漏诊数较高。MRI常规序列中,FLAIR检测病灶最多,与T1WI、T2WI病灶检出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930,P=0.011﹤0.05)。发现特殊序列中,SWI病灶检出数最多,DWI与SWI检出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90,P=0.02﹤0.05)。将CT、FLAIR、SWI检出数进行比较,SWI检出数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34,P=0.033﹤0.05)。DWI对非出血病灶最敏感,其次为FLAIR(χ2=188.168,P<0.001)。SWI对出血病灶检出率最高,其次为DWI(χ2=1363.452,P﹤0.001)。结论:对于DAI患者病灶总数检出数最多的是SWI序列。对于出血性病灶检出率SWI具有明显优势,在非出血性病灶,DWI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序列相比。因此可以说DWI与SWI序列对DAI的明确诊断提供重要的影像依据,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杨树东,梁加贝,张丽华,周志毅,孙荣超[9](2014)在《轻微外伤所致致死性人脑干损伤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法医学鉴定及医疗事故争议死者尸检率逐年上升,其中部分为因脑干损伤致死,其在颅脑损伤中占有重要位置。轻微外伤引起的脑干损伤致死,形态学改变与其功能障碍的不一致性尤为明显,肉眼观察时其形态学改变可以不明显。由于外力的大小与后果不一致,且外力参与度的判断和评价尚缺乏精确的量化指标,此时诊断脑损伤是非常困难的。轻微外伤所致颅脑损伤死亡或就医后死亡常引起法律和医疗纠纷。该文对轻微外伤所致人脑干损伤致死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安吉洋,宋锦宁,王军锋,庞宏刚,罗显华,周丽丽,孙鹏,程毛峰[10](2014)在《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突起坍塌蛋白Sema3A及其受体neuropilin-1的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突起坍塌蛋白(semaphorin 3A,Sema3A)及其受体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1,NRP-1)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DAI后脑损伤及神经修复中的可能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DAI后6h、24h、7d组,每组各12只。采用大鼠头颅瞬间旋转损伤装置,制作大鼠颅脑DAI模型,改良NSS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变。按预定时间点灌注取脑进行HE及镀银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检测Sema3A和NRP-1的表达定位。RT-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皮质、海马、脑干Sema3A和NRP-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DAI造模后在脑干、皮髓交界区、胼胝体等部位观察到神经轴突有不同程度的肿胀、迂曲、断裂、轴索球形成等病理征象,并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变性、核固缩等改变,伤后24h最明显。免疫荧光显示Sema3A主要表达于各脑区神经元,NRP-1表达于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微血管内皮细胞。对照组Sema3A和NRP-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低,DAI后6h其表达显着升高,24h达高峰,并持续到7d。结论 Sema3A及其受体NRP-1在DAI大鼠脑组织内表达升高,参与神经损伤及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
二、脑干轴索肿胀的半定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干轴索肿胀的半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FTIR-mapping技术检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语英汉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DAI概述 |
1.2 DAI相关生物学标志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
1.4 红外光谱技术在人体损伤鉴定的应用研究 |
1.5 DAI红外光谱的研究展望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利用FTIR检测DAI分子变化的理论基础 |
2.1 DAI早期β-APP的表达与染色 |
2.2 大鼠脑组织结构及成分 |
2.3 DAI动物模型与致伤机制 |
2.4 红外光谱技术的分子学理论 |
3 实验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对照组结果与分析 |
3.3 实验组结果及对照分析 |
3.4 讨论 |
4 总结与展望 |
4.1 本文研究结果与结论 |
4.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2)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功能与结构的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
1.1 TBI的定义 |
1.2 TBI的诊断 |
1.3 TBI的流行病学 |
1.4 TBI的分类 |
1.5 TBI的生物力学 |
1.6 TBI的病理生理学 |
1.6.1 局部病理生理改变 |
1.6.2 全身系统反应 |
1.7 神经行为学后遗症 |
1.8 TBI的治疗原则 |
1.9 TBI中的神经影像学应用及进展 第2章 功能和结构磁共振成像 |
2.1 基于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成像 |
2.1.1 血氧水平依赖效应 |
2.1.2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
2.1.3 脑默认网络 |
2.1.4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方法 |
2.2 基于扩散张量成像和扩散基组光谱成像的结构磁共振研究 |
2.2.1 扩散张量成像 |
2.2.2 扩散张量成像中重要的参数及临床意义 |
2.2.3 扩散张量成像研究方法 |
2.2.4 扩散张量成像的局限性 |
2.2.5 扩散基组光谱成像 |
2.3 问题提出 第3章 急性期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静息态fMRI局部一致性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
3.2.1 受试者 |
3.2.2 神经认知评估 |
3.2.3 MRI数据采集 |
3.2.4 数据预处理 |
3.2.5 数据处理 |
3.2.6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 |
3.3.2 ReHo分析 |
3.3.3 ReHo值与行为学量表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5 小结 第4章 急性期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静息态fMRI不同频段低频振幅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
4.2.1 受试者 |
4.2.2 神经认知评估 |
4.2.3 MRI数据采集 |
4.2.4 数据预处理 |
4.2.5 数据处理 |
4.2.6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 |
4.3.1 行为学结果 |
4.3.2 ALFF数据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第5章 慢性期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扩散张量成像和扩散基组光谱成像的对比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
5.2.1 受试者 |
5.2.2 MRI数据采集 |
5.2.3 数据预处理 |
5.2.4 DTI数据处理 |
5.2.5 DBSI数据处理 |
5.2.6 TBSS分析 |
5.2.7 统计学处理 |
5.3 结果 |
5.3.1 人口统计学及临床资料分析 |
5.3.2 TBSS结果 |
5.3.3 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
参考文献 |
(3)大鼠弥漫性脑损伤脑干Aβ及NGB早期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语英汉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血管压迫导致面肌痉挛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面肌痉挛的临床诊疗现状 |
2 电生理监测在面肌痉挛诊疗中的应用 |
3 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探讨 |
第一部 分大鼠面肌痉挛模型建立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第二部分 Nav1.6 在面肌痉挛模型大鼠面神经的表达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第三部分 适合膜片钳研究的成年大鼠脑片制备方法改良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第四部分 HFS模型大鼠面神经运动神经元膜电位特性研究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与学术论文 |
(5)轻度脑外伤模型建立与损伤早期DTI及DKI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实验对象与分组 |
2.模型建造 |
2.1 建模装置的设计与构造 |
2.2 装置操作方法及建模 |
3.神经功能损伤评分 |
3.1 动物一般状态及行为学观察 |
3.2 动物神经功能损伤评分 |
4.磁共振检查与扫描参数 |
5.数据处理与测量 |
5.1 应用DKE软件对DKI数据进行处理 |
5.2 DTI数据的处理 |
5.3 应用Image J软件对DTI及DKI数据进行感兴趣区测量 |
6.病理学取材及观察 |
6.1 病理学取材 |
6.2 病理染色及观察 |
6.3 本实验流程小结 |
7.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实验兔行为学观察及NSS评分 |
2.兔脑损伤模型f MRI表现 |
2.1 常规MRI与DTI及DKI的表现 |
2.2 DTI扫描的ADC与FA值检测 |
2.3 DKI扫描各测量参数的检测 |
3.病理组织学观察 |
3.1 大体观察 |
3.2 组织切片观察 |
4.各脑区 β-APP阳性轴突数与NSS评分及f MRI测量值相关性 |
4.1β-APP阳性轴突数与NSS评分相关性 |
4.2β-APP阳性轴突数与f MRI测量值相关性 |
讨论 |
1.旋转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与NSS评分 |
2.测量脑区的选取及其损伤后病理学观察 |
2.1 测量脑区的选取 |
2.2 兔脑外伤模型的病理学观察 |
3.FA、ADC值动态变化及其与 β-APP阳性轴突数相关性分析 |
4.MK、K//及K┴值动态变化及其与 β-APP阳性轴突数相关性分析 |
4.1 MK值 |
4.2 K//与K┴值 |
5.本研究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6)β-APP和NF-L在评估弥漫性轴索损伤大鼠损伤程度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动物及分组 |
1.2模型制作 |
1.3组织处理 |
1.4水迷宫测试 |
1.5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病理学改变 |
2.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
2.3水迷宫实验结果 |
3讨论 |
(7)原发性脑干损伤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机制和特点 |
2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组织病理学检验 |
3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4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超微结构研究 |
5小结 |
(8)CT与MR检查对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材料和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检查仪器及方法 |
5 影像学检查结果判定标准 |
6 统计学方法 |
二 结果 |
1 DAI在CT中的表现 |
2 DAI在MRI各种序列中的表现 |
3 CT及MRI各序列对37例患者不同部位病灶及总病灶检出情况 |
4 MRI常规序列对37例患者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结果比较 |
5 DWI与SWI对37例患者不同部位病灶检出数比较 |
6 CT、FLAIR与SWI对37例患者不同部位病灶检出数比较 |
7 不同影像学检查对37例患者非出血性和出血性病灶检出率比较 |
三 讨论 |
1 CT在DAI诊断中的应用 |
2 MRI常规序列在DAI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 |
3 DWI序列在DAI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 |
4 SWI在DA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四 结论 |
五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情况 |
(9)轻微外伤所致致死性人脑干损伤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脑干轻微外伤诊断基本研究状况 |
2 Aβ和β-APP与早期诊断的关系 |
2.1 Aβ和β-APP的生物学特性 |
2.2 Aβ和β-APP早期诊断的可能作用机制 |
3 FE65 (β-APP衔接蛋白) 与早期诊断的关系 |
(10)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突起坍塌蛋白Sema3A及其受体neuropilin-1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和主要试剂 |
1.2 大鼠DAI模型的制作 |
1.3 组织病理学与免疫荧光染色 |
1.4 RT-PCR检测Sema3A、NRP-1mRNA的表达 |
1.5 Western blot检测各分子蛋白表达 |
1.6 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mNSS) |
1.7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DAI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 |
2.2 DAI后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 |
2.3 DAI后各脑区Sema3A及NRP-1 mRNA表达的动态改变 |
2.4 DAI后大鼠脑Sema3A和NRP-1表达的组织与细胞定位 |
2.5 DAI后各脑区Sema3A与NRP-1蛋白表达的定量分析 |
3 讨论 |
四、脑干轴索肿胀的半定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FTIR-mapping技术检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实验研究[D]. 王福磊.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3)
- [2]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功能与结构的磁共振研究[D]. 占洁. 南昌大学, 2018(04)
- [3]大鼠弥漫性脑损伤脑干Aβ及NGB早期变化的研究[D]. 李文鹤. 华中科技大学, 2016(11)
- [4]血管压迫导致面肌痉挛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D]. 应婷婷.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5)
- [5]轻度脑外伤模型建立与损伤早期DTI及DKI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 熊婧彤. 大连医科大学, 2016(06)
- [6]β-APP和NF-L在评估弥漫性轴索损伤大鼠损伤程度中的价值[J]. 向玲,张雨婷,韦红,梁平,彭玲珑,李禄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5(22)
- [7]原发性脑干损伤研究进展[J]. 张海涛,张磊,邹志虹.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5(04)
- [8]CT与MR检查对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的研究[D]. 张一帆. 延安大学, 2015(04)
- [9]轻微外伤所致致死性人脑干损伤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J]. 杨树东,梁加贝,张丽华,周志毅,孙荣超.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4(10)
- [10]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突起坍塌蛋白Sema3A及其受体neuropilin-1的表达[J]. 安吉洋,宋锦宁,王军锋,庞宏刚,罗显华,周丽丽,孙鹏,程毛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