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

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张厚盼[1](2021)在《不可逆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的构建及大麻素受体反向激动剂的4D-QSAR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只是切除局部病灶,不能从根源上改变整体的身体状态;多数化疗药物的选择性很低,对身体内正常细胞尤其是增殖迅速的细胞也会产生极大的毒害。因此,开发高效、高亲和力、副作用低的靶向药物具有重要意义。EGFR在细胞周期中起重要作用,与细胞生长、增殖、迁移有关。EGFR在许多种肿瘤细胞中都有过表达,如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胰岛癌、结肠癌、头颈癌和胶质细胞瘤等。因此,抑制EGFR的活性,可以阻止其发生磷酸化和信号传导,起到多种途径的抗肿瘤作用,也能提高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根据EGFR的结构特点,以阿法替尼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20个丙烯酸类配体化合物。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进行结构确认,并且经过查询未见文献报道的全新化合物。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初步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1c、2e、1e、2d表现出较好的活性,都达到微摩尔级别,分别为10.17ng/ml、7.86 ng/ml、9.15 ng/ml、9.90 ng/ml,其中化合物2e的IC50值与阳性对照药吉非替尼(8.14 ng/ml)相近,进一步对这四种活性较好的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发现目标化合物主要通过共价键和疏水作用与受体氨基酸残基相结合发挥抗肿瘤活性。这个结果也逆向证明了设计思路的合理性,为以后设计并合成出选择性更高、活性更好的配体化合物提供了新思路。自上世纪二维定量构效关系(2D-QSAR)出现以来,定量构效关系经历了三维、四维的演变过程。四维定量构效关系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为每个化合物生成构象系综轮廓(CEPs),然后计算一组分子的3D描述子。这种方法弥补了二维定量构效关系存在的结果不够直观、很难找到新化合物的量化参数等缺点,与此同时打破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的局限性,结合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的优势。本研究首次报道了CB2大麻素受体反向激动剂的4D-QSAR和3D-QSAR模型。

郑逢佳[2](2020)在《重组全人源抗EGFR单克隆抗体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重组全人源抗EGFR单克隆抗体在食蟹猴中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及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与排泄特征。方法:运用ELISA法研究重组全人源抗EGFR单克隆抗体在食蟹猴中的药代动力学,并进行PK分析;采用放射性同位素125I标记抗EGFR单克隆抗体,结合三氯醋酸(TCA)沉淀法和分子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法(SHPLC)进行了抗EGFR单克隆抗体在荷瘤裸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粪尿排泄、胆汁排泄以及是否与血浆蛋白结合等方面的探究。结果:1.食蟹猴单次静脉输注不同剂量(1.5,7.5,37.5mg/kg)的重组全人源抗EGFR单克隆抗体后,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血清药物暴露水平呈非线性增加,末端相半衰期逐渐延长,系统清除率逐渐降低,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2.食蟹猴每周1次,连续4次静脉输注7.5mg/kg剂量的受试品抗EGFR单克隆抗体后,与首次给药相比,大部分同时间点血药浓度与主要药代参数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全部动物个体在末次给药后均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药物蓄积,多次给药后血药浓度基本达到稳态。3.与静脉输注同剂量(7.5 mg/kg)西妥昔单抗相比,抗EGFR单克隆抗体的清除率显着低于西妥昔单抗,末端相半衰期显着长于西妥昔单抗,药物暴露水平显着高于西妥昔单抗。4.荷瘤裸鼠静脉注射125I–抗EGFR单克隆抗体后药物广泛分布于全身大部分组织器官,血流丰富的组织放射性分布较高;而血流不丰富的组织放射性分布较低。5.125I–抗EGFR单克隆抗体在脑与骨髓的浓度较低,提示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6.125I–抗EGFR单克隆抗体在肿瘤部位有很高的放射性浓集,且呈现出时间依赖性,在72h达到峰值,活体成像的数据也进一步佐证药物靶向肿瘤部位。7.荷瘤裸鼠静脉注射125I–抗EGFR单克隆抗体后放射性排泄速率较慢,主要经尿排泄,部分经粪排泄,少量经胆汁排泄。8.荷瘤裸鼠给药后,血中主要为药物原形,未发现原形125I-抗EGFR单克隆抗体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现象。结论:抗EGFR单克隆抗体在食蟹猴体内的药物暴露水平显着高于西妥昔单抗,并且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125I-抗EGFR单克隆抗体在荷瘤裸鼠体内具有肿瘤靶向定位能力,主要通过肾脏代谢。

肖珍[3](2020)在《奥莫替尼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每年因癌症丧生人数的迅速增长,癌症已然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们对癌症的发生机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抗肿瘤的靶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传导通路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的现象,其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开发以EGFR为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成为癌症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潜在策略。本论文对临床上的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进行综述,并以目前在韩国上市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以奥莫替尼为先导化合物,综合其构效关系以及其他第三代EGFR-TKIs的研究结果,对先导化合物奥莫替尼进行结构改造。保留具有药效的嘧啶氨基和丙烯酰胺结构,并延续分子的U型结构支架。通过引入了N-甲基吡唑、类茴香胺侧链,考察靠近溶剂区的氨基侧链类型对化合物活性的影响;将茴香胺基上的甲氧基换为氰基以及在茴香胺结构苯环上引入氮原子,探究该侧链的亲电斥电性以及苯环电子云密度变化对化合物活性的影响;通过在丙烯酰胺尾端引入不同长度的柔性链改变丙烯酰胺弹头与后袋中氨基酸残基CYS-797之间的反应活性。此外,根据分子对接结果,噻吩并嘧啶母核所处空腔具有较大改造区间,后期将母核更换为噻喃并嘧啶以靠察其影响。最终设计了以两个不同母核支架为基础的十个系列共65个奥莫替尼衍生物。通过对奥莫替尼的合成路线进行文献汇总、分析,对其合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优化后路线总收率比专利报道路线提高17.7%;简化了反应后处理,降低了成本。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以奥莫替尼合成路线为基础,分别以3-氨基噻吩-2-羧酸甲酯、3,3’-硫代二丙酸甲酯为起始原料,通过环合、缩合等反应制得噻吩并嘧啶和噻喃并嘧啶母核,再经氯代、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A4和B5。其与不同类型的侧链胺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得中间体A5a-A5e,B6a-B6e。用水合肼将A5a-A5e,B6a-B6e还原,再将还原产物使用不同类型的小分子酸进行酰胺化,最后获得目标化合物X1-X65。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由1H NMR谱图确证,部分化合物的结构经13C NMR和TOF MS等谱图确证。对所有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活性测试,对部分活性突出的化合物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浓度依赖性测试、激酶活性筛选及评价、AO/Hoechst3358免疫荧光染色实验、细胞流式周期凋亡测试、分子对接模拟。与先导化合物奥莫替尼相比,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人正常细胞LO2的活性降低,表明目标化合物在体外实验中具有更低的副作用。化合物对突变型肺癌细胞H1975和野生型肺癌细胞A549均表现出比其他细胞更优异的抑制活性,表明化合物主要通过阻断EGFR信号通路发挥作用。进一步的激酶活性筛选验证了该结论。噻吩并嘧啶系列最优化合物X27对EGFRT790M/L858R的抑制率高达103.6%(1μM),IC50低至十几纳摩,并以剂量依赖性诱导癌细胞晚期凋亡。噻喃并嘧啶系列最优化合物X41对EGFRT790M/L858R的IC50为132.1 n M,并以剂量依赖性诱导癌细胞晚期凋亡,且阻滞癌细胞于G2/M期。基于化合物体外活性研究、物理参数分析及分子对接结果,目标化合物构效关系归纳如下:(1)化合物呈U型嵌入蛋白激酶结构域中,嘧啶氨基和Michael受体丙烯酰胺弹头与空腔内氨基酸残基MET-793和ARG-841形成相互作用,均为药效基团。(2)丙烯酰胺弹头尾端无侧链时活性最佳,且侧链含有支链及氟原子时活性降低;侧链含有氟原子的化合物对LO2的抑制作用增大,氟原子改变化合物的电子云分布范围,减弱化合物与氨基酸残基的作用能力,同时也降低化合物对癌细胞的选择性。(3)深入溶剂区侧链苯环上间位含有吸电子基团或供电子基团时,化合物均对H1975、A549细胞都显示出了中等甚至优秀的抗细胞增殖活性。该侧链苯环上有氮原子时,苯环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导致活性略微降低。(4)将噻喃并嘧啶替换噻吩并嘧啶母核,对活性无明显提高作用。(5)化合物Clog P及t PSA参数分别与化合物的丙烯酰胺弹头及深入溶剂区侧链紧密相关。综上,本论文对奥莫替尼进行合成优化,通过对奥莫替尼进行结构改造得到了以两个不同母核结构为基础的共65个结构新颖的奥莫替尼衍生物,并对其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及探讨,对EGFR抑剂的研究提供了优化、改造思路,为后期研究指明了方向。

葛秋寒[4](2020)在《双特异性纳米抗体anti-HER2&VEGFR2的制备及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针对肿瘤的化疗和放疗传统疗法靶向性差的缺点,本研究构建一种新型的双特异性纳米抗体HER2和VEGFR2,以更好的为肿瘤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目的蛋白;用渗透压休克法提取周质蛋白;通过镍柱纯化目的蛋白;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纳米抗体与结直肠癌表面抗原的结合能力;运用表面离子共振技术SPR检测纳米抗体和抗原之间的亲和力情况;在体外实验中,利用CCK8试剂盒验证纳米抗体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能力,用Graphpad Prism软件计算IC50值;采用细胞凋亡试剂盒分析纳米抗体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用Mod Fit LT软件对细胞凋亡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在大肠杆菌成功的表达了目的蛋白,2D3和3VGR19-3的分子量大小为15KDa;2D3+3VGR19-3的分子量大小为28KDa;用SPR法检测了抗体和抗原两者之间的解离常数,双特异性纳米抗体分别与抗原HER2和抗原VEGFR2结合的KD值为2.838E-9M和3.132E-9M;在CCK8实验中,纳米抗体能够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肿瘤的生长,在细胞凋亡实验中,我们所构建的纳米抗体能诱导细胞凋亡,双特异性纳米抗体使HT29细胞的凋亡率从6.5%(早期凋亡3.75%+晚期凋亡2.93%)显着增加到约55%。结论:我们构建的纳米抗体显示了有效的生物学功能,双特异性纳米抗体比单个纳米抗体的抗癌活性更强,根据以上实验的分析,通过阻断双靶点通路(HER2/VEGFR2)发挥的抗肿瘤效果高于单靶点通路。

祁增[5](2020)在《人参皂苷及融合毒素的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第一篇 人参皂苷的化学成分和减毒活性研究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韩国和日本,在我国人参的药用历史已有千年之久。通过对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国东北地区道地中药材资源——人参和西洋参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物质基础;通过催化氢化反应对一系列达玛烷型人参皂苷(元)进行结构修饰,完善了人参皂苷(元)二氢产物化合物库;采用体内外实验对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的减毒作用进行研究。取得的创新科学成果如下:1.林下山参,又称“籽海”,是指在深山或森林中播种后不加人工干预的半野生人参。通过对林下山参“珍珠疙瘩”的研究,分离得到四个新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ginsengenin-S1(1)、ginsengenin-S2(2)、ginsenoside-S3(3)、ginsenoside-S4(4)和一个首次从该部位提取得到的新天然产物ginsenoside-S5(5)。采用香烟烟雾刺激诱导的人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研究了这5个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发现,ginsengenin-S2能有效抑制香烟烟雾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其抗氧化抗炎作用和Nrf2和HDAC2通路有关。2.西洋参茎叶中发现一个奥克梯隆型新人参皂苷——12-酮-拟人参皂苷F11(21),其结构式为6-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达玛-12-酮-20S,24R-环氧-3,6α,12β,25-四醇。采用过氧化氢刺激诱导的人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研究该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发现,12-酮-拟人参皂苷F11能呈剂量依赖性地提高细胞活力,通过抑制MDA的生成、提高SOD和GSH水平、上调Nrf2和HO-1蛋白表达,缓解过氧化氢引起的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3.通过催化氢化反应对一系列人参皂苷(元)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获得18个二氢人参皂苷(元)衍生物,包括10个新化合物:2H-Rb2(23)、2H-Rb3(24)、2H-Rc(25)、(20S)-2H-Rh2(28)、2H-F2(29)、2H-gypenoside ⅩⅦ(30)、2H-gypenoside LⅩⅩⅤ(31)、2H-Rg1(35)、2H-Rg2(36)、2H-Rh1(37),完善了人参皂苷(元)二氢产物化合物库;基于人参茎叶,大量制备了稀有皂苷人参皂苷Rh2及其衍生物二氢人参皂苷Rh2、(24R)-拟人参皂苷HQ(40)和(24S)-拟人参皂苷HQ(41),为开展体内减毒药效学研究提供物质基础。4.采用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动物模型,对Rh2的预防性治疗肾损伤作用和相关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Rh2能缓解CDDP诱发的肾功能不全和肾脏器质性损伤,减轻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肾小管凋亡,同时调节肾脏组织中Bcl-2、p53、Bax、cytochrome c、caspase-8、caspase-9、caspase-3 的蛋白表达水平,提示Rh2的肾脏保护作用与caspase相关信号通路有关;代谢组学分析显示,Rh2能使29个血清代谢物恢复至正常水平。5.(24R)-pseudo-ginsenoside HQ(R-PHQ)和(24S)-pseudo-ginsenoside HQ(S-PHQ)是人参皂苷Rh2的潜在体内代谢物。Rh2、R-PHQ和S-PHQ能上调环磷酰胺(CTX)诱导的免疫抑制动物模型的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其表现为白细胞数量、细胞免疫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恢复,同时观测到给药使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也恢复正常;另外,联合给药R-PHQ或S-PHQ不影响CTX对H22肝癌的治疗作用。体内抗肿瘤研究发现,R-PHQ和S-PHQ可抑制肿瘤生长并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调节肿瘤组织中Bax、Bcl-2和VEGF的表达,提示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caspase和VEGF相关信号通路有关。本研究为R-PHQ和S-PHQ的后续开发提供理论基础。第二篇 融合毒素靶向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的大多数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肿瘤组织上呈高表达,现有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疗法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并不是很理想,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仍然很低,迫切需要开发新颖的治疗方法来改善其临床治疗需求。在这项研究中,开发了一款新颖的基于白喉毒素的重组双价人表皮生长因子融合毒素。在体外,单价与双价融合毒素均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有特异性的结合和杀伤,而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阴性细胞无非特异性结合与杀伤。与单价融合毒素相比,双价融合毒素具有更好的体外结合亲和力。与FDA批准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药物特罗凯相比,本文报道的双价融合毒素在抑制头颈癌实体瘤生长、延长动物带瘤生存期方面表现出同等效力;在原位舌癌模型中也观察到双价融合毒素可延长动物带瘤生存期;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受试药相比,双价融合毒素能更好地延长实验性转移头颈癌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结果表明,双价人表皮生长因子融合毒素,在抑制原发性肿瘤生长方面优于单价人表皮生长因子融合毒素,在治疗转移性头颈癌方面优于特罗凯。因此,这款新型的双价人表皮生长因子融合毒素作为更好的靶向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候选药物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张萌[6](2020)在《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及其锌配合物的合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油茶皂素是从油茶籽粕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五环三萜类皂苷,由有机酸、糖基、茶皂苷元配基三部分组成,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然而由于茶皂素分子量大、结构复杂、难以分离纯化,使其药理活性的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因此,本文对茶皂素进行水解,得到分子量小、结构简单、更易分离纯化且与茶皂素具有相似药理活性的茶皂苷元,并对茶皂苷元进行结构修饰,引入具有广泛生物活性和强配位能力的缩氨基硫脲基团,合成了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及其锌配合物,采用体外抗氧化实验考察了茶皂苷元、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及其锌配合物抗氧化活性,并通过分子对接模拟考察了三者对氧化应激防御信号通路中Keap1-Nrf2相互作用的抑制能力以及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结合能力。具体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对茶皂素粗品进行纯化,然后经过碱水解、酸水解,分别除去有机酸和糖基,得到茶皂苷元粗品。对茶皂苷元粗品进行萃取、重结晶、柱层析分离得到茶皂苷元纯品,并通过红外、紫外、元素分析、核磁确定了其结构。(2)以茶皂苷元、硫代氨基脲为原料,经脱水缩合得到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再将其与锌离子配位得到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并通过红外、紫外、元素分析、核磁确定了产物结构。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得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的最优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8 h,催化剂为冰乙酸,投料比为n茶皂苷元:n硫代氨基脲=1:1.2,产率达79.6%;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的最优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 h,反应溶剂为甲醇,投料比为n配体:n二水合醋酸锌=1:0.6,产率达72.1%。(3)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测定了茶皂苷元清除DPPH、ABTS+、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2.36 mg/m L、3.36 mg/m L、2.08 mg/m L,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清除三种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66 mg/m L、0.46 mg/m L、0.68 mg/m L,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清除三种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1.19 mg/m L、0.9 mg/m L、0.57 mg/m L。可以看出,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及其锌配合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相较于茶皂苷元均有较大提升,且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要强于其锌配合物,两者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相差不大。(4)采用分子对接模拟探究了茶皂苷元、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以及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与Keap1在Keap1-Nrf2结合域内的相互作用,研究其对Keap1-Nrf2相互作用的抑制能力,从而考察其对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提升作用,结果表明:茶皂苷元、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及其锌配合物与Keap1在Keap1-Nrf2结合域内对接的负相互作用能分别为18.53 kcal/mol、21.06 kcal/mol、39.40 kcal/mol,且三者均可以占据Nrf2的结合位点,从而诱导Nrf2的释放,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5)由于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本文采用分子对接模拟考察了茶皂苷元、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以及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研究其作为EGFR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茶皂苷元、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及其锌配合物与EGFR对接的负相互作用能分别为42.92 kcal/mol、46.77 kcal/mol、102.7 kcal/mol,三者与EGFR之间均有较好的结合效果,都有望作为EGFR抑制剂来达到抗肿瘤疗效,且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与EGFR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最多,其次是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茶皂苷元。

李鑫[7](2020)在《重组人EGF、bFGF的高效可溶性表达研究及活性检测》文中提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都属于细胞生长因子家族中的成员,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本研究针对人源EGF和bFGF基因序列设计了多个突变体,如:将EGF序列中第4位丝氨酸替换为苏氨酸;在EGF序列中添加亮氨酸和苏氨酸;将bFGF序列中第25位丝氨酸替换为半胱氨酸等。将合成的EGF和bFGF基因序列连接至融合了PLB1结构域或DsbA伴侣标签的pET-28a和pET-42a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将测序结果比对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入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表达。实验过程中,在摇瓶小试阶段首先筛选出优势单克隆菌株,并进行建库保存,发酵罐放大培养时考察不同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工程菌发酵密度值的影响,优化EGF和bFGF融合蛋白的表达条件,其次对比不同的破壁缓冲液和洗脱缓冲液对菌体蛋白在层析柱中的分离特性和样品组间分离度的影响,交替使用镍离子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目的蛋白。最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EGF和bFGF蛋白原液的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表明两种蛋白原液均能促进NIH-3T3细胞增殖,且EGF供试品效价为3.829×105IU/mg;bFGF供试品效价为3.518×105IU/mg。本研究在上游设计阶段构建了多种EGF和bFGF突变序列,提高了目的蛋白表达量和可溶性表达占比,在下游制备阶段优化了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培养条件,在分离纯化阶段秉承步骤越少,收率越高的原则,将层析操作降至两步以下,并使目的产物纯度达到90%以上,满足后续特异性鉴定和活性检测等实验的要求,验证阶段,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验蛋白原液结构正确,并根据药典的准则建立了一种科学、严谨、成本低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检测EGF和bFGF两种蛋白原液生物学活性,为EGF和bFGF的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高建梅[8](2020)在《喹啉骨架类全新化学实体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喹啉是一类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杂环功能基,已被广泛应用于农医药的创制与研发中。喹啉活性功能基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构建基序,是众多创新药物和天然产物的结构母核或药效团,喹啉类衍生物具有多种显着的生物活性。截止目前,已有许多喹啉类衍生物在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多种肿瘤细胞系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并且在临床上得以应用。据此,本论文以喹啉活性功能基为导向设计合成了三个不同系列的喹啉骨架类全新化学实体,并进行抗肿瘤活性评价研究,以期获得高活性的先导分子,为进一步开发具有喹啉骨架的全新抗肿瘤药物奠定基础。其主要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喹啉骨架类抗肿瘤化学实体的研究进展。迄今为止,已有很多科研工作者以喹啉活性功能基为导向设计合成了多种结构多样的喹啉类衍生物,可通过作用于不同的作用靶标如拓扑异构酶、G-四链体、微管蛋白、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蛋白酪氨酸激酶和PI3K-ATM-mTOR通路等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并且已有大量的喹啉类衍生物进入了临床评估。因此,以喹啉活性功能基为导向设计合成全新的抗肿瘤化学实体具有一定的研发前景。第二章:7-乙基-10-氟-20-O-(肉桂酸酯)-喜树碱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喜树碱是一类含有喹啉骨架的天然源生物碱,课题组前期发现10-氟喜树碱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据此,在前期研究的基础,本章将继续以10-氟喜树碱为先导结构,在其20-位引入肉桂酸酯类衍生物,设计合成了一系列7-乙基-10-氟-20-O-(肉桂酸酯)-喜树碱衍生物,并评价了所得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发现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对三种肿瘤细胞系(HCT-116、PC-3和A549)的增殖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IC50值范围为0.01-49.87μM。其中3和5t是该系列中最有效的化合物,对三种肿瘤细胞系的增殖显示出很好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化合物3:0.011、0.0085、0.012μM;化合物5t:0.010、0.016、0.019μM),优于或相当于拓扑替康。化合物3和5t对PC3细胞系的抑制作用比拓扑替康分别高约2.3、1.5倍。由此可见,化合物3和5t在治疗前列腺癌领域具有一定的研发前景。第三章新型6H-苯并吡喃并[3,4-b]喹啉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Boeravinone类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菌、抗氧化、抗病毒和抗肿瘤等。但其抗肿瘤谱窄且活性弱,需进一步进行结构优化或改造而达到增强活性且扩大抗肿瘤谱的目的。据此,本章以Boeravinone类天然产物为先导模型,通过将氧原子置换成氮原子而引入喹啉活性功能基,设计合成了结构新颖的喹啉类化学实体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测试。发现此类化合物的抗肿瘤谱较广,大部分化合物对HepG2、HCT116、SW1990、MCF7、A2780和Hela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7a、7d和7g是活性较好的化合物,7a对Hela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其IC50为4.37μM,比伊立替康(IC50=15.61μM)高约3.6倍;7d对HCT116的增殖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IC50为10.9μM;7g对MCF7的增殖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20.34μM,明显优于伊立替康(IC50=23.32μM)。第四章12-N,N-二甲基乙二胺基-6H-苯并吡喃并[3,4-b]喹啉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N,N-二甲基乙二胺基作为活性功能基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子的结构优化中。尤其是作为活性拼接片段常常在抗肿瘤药物创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TAS-103、ARC-111及其衍生物等。据此,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其抗肿瘤活性,本章利用“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方法在6H-苯并吡喃并[3,4-b]喹啉类衍生物的12位引入N,N-二甲基乙二胺基合成了一系列12-N,N-二甲基乙二胺基-6H-苯并吡喃并[3,4-b]喹啉类衍生物,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了测试。其中8c和8d是该系列中活性较好的化合物,对HepG2细胞系显示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17.36和19.84μM。与7c和7f相比,8c和8f显着提高了其抗肿瘤活性,具有潜在的研究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何华锋[9](2020)在《脑靶向霍乱毒素类似分子的设计、制备和活性研究》文中认为蛋白质类药物具有低毒性,靶向性和药效好的特点,因此治疗脑部疾病的蛋白类药物的研发一直是研究热点。尽管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限制了潜在的神经毒性物质进入大脑,但它也是将治疗药物送入中枢神经系统以治疗疾病的主要障碍。血脑屏障具有较低的胞吞作用和紧密的连接(TJ),该连接在内皮膜之间形成密封与高跨内皮电阻,造成了极低的渗透性,极大地限制了药物从血液到脑内的旁细胞扩散。中枢神经系统蛋白质类药物的开发难点之一在于克服血脑屏障的低渗透性。一方面,与反式转录激活因子(TAT)融合表达是改善脑靶向传送的一种方法;另一方面,鼻内给药途径是一种无创便捷的方法,可将药物从鼻腔绕过BBB直接输送至大脑。鼻粘膜上有丰富的神经节苷脂GM1受体,霍乱毒素的B亚基五聚体(CTB)5能与神经节苷脂GM1受体特异性结合,增强胞吞作用。因此本研究将增强型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和重组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分别融合表达到CTA2(霍乱毒素的A2亚基)的N端,再与(CTB)5体外复性,设计并制备了霍乱毒素样嵌合蛋白,研究了其体内外生物学活性以及脑靶向治疗效果和入脑效率。研究内容:1.获得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霍乱毒素样嵌合蛋白EGFP-CTA2-TAT/(CTB)5的方法:使用Oligo 7软件设计引物序列、构建质粒载体并转化得到重组大肠杆菌,融合蛋白EGFP-CTA2-TAT和CTB分别由上清和包涵体表达;初步纯化后分别通过透析复性和柱层析复性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蛋白质,通过在体外用柠檬酸-Tris碱变复性方法获得霍乱毒素样嵌合蛋白EGFP-CTA2-TAT/(CTB)5。2.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霍乱毒素样嵌合蛋白EGFP-CTA2-TAT/(CTB)5的入脑效果研究方法:小鼠鼻内给药CTB与EGFP-CTA2-TAT/(CTB)5后分别在0、15、30、60分钟麻醉处死。取整脑进行脑匀浆,并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脑匀浆上清的荧光值。3.对嵌合蛋白的入脑时间和部位的研究方法:小鼠鼻内给药EGFP-CTA2-TAT/(CTB)5后分别在0、5、30分钟麻醉处死,分别取嗅球、小脑、海马区、下丘脑和大脑皮层进行脑匀浆,并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脑匀浆上清的荧光值。4.获得含表皮生长因子的霍乱毒素样嵌合蛋白EGF-CTA2-TAT/(CTB)5的方法:使用Oligo 7软件设计引物序列、构建质粒载体并转化得到重组大肠杆菌。融合蛋白EGF-CTA2-TAT使用包涵体表达的纯化方法得到,然后分别通过透析复性、柱层析纯化得到两种纯度不同、活性不同的EGF-CTA2-TAT,两者均与CTB蛋白通过在体外用柠檬酸-Tris碱变复性方法获得含EGF的霍乱毒素样嵌合蛋白EGF-CTA2-TAT/(CTB)5。5.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增殖实验和GM1-ELISA实验分别验证嵌合蛋白的EGF和CTB活性。6.含表皮生长因子的霍乱毒素样嵌合蛋白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神经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研究方法:对小鼠滴鼻给药后,腹腔注射LPS诱导神经炎。21天后通过莫里斯水迷宫和十字高架迷宫实验检测EGF-CTA2-TAT/(CTB)5嵌合蛋白治疗模型鼠学习、记忆和焦虑缺陷的效果。7.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模型鼠给药与否对体内TNF-α,NF-κB和ROS等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1.通过原核表达、体外酸碱变复性组装,成功制备了分别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的霍乱毒素样嵌合蛋白;2.鼻腔给药5分钟后,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霍乱毒素样嵌合蛋白可被定向递送到嗅球,小脑和海马。之后大约30分钟内扩散到下丘脑,但没有到达大脑皮层;3.含表皮生长因子的霍乱毒素样嵌合蛋白与市售EGF具有同样的刺激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增殖的能力,且保留有CTB亚基结合GM1受体的能力,嵌合前后无明显变化;4.成功建立了LPS诱导神经炎小鼠模型,并在此模型上确证了含表皮生长因子的霍乱毒素样嵌合蛋白具有治疗LPS引起的学习、记忆和焦虑缺陷的活性;5.机理研究证明,含表皮生长因子的霍乱毒素样嵌合蛋白可降低模型小鼠的TNF-α,NF-κB和ROS水平。结论:本研究在获得一个能够有效经鼻入脑、治疗脑部神经炎的候选大分子药物以外,也表明,霍乱毒素样嵌合蛋白是通过鼻内给药有效地将蛋白质类药物输送到大脑的有力工具。在这项研究中介绍的传递系统提供了一个分子设计模式,通过该模式可以构建系列具有脑靶向活性的大分子蛋白质药物,用于脑部疾病的药物开发。

刘畅[10](2020)在《非常见EGFR点突变对EGFR-TKIs药物敏感性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临床上应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显着。该类药物针对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被激活后,其下游多种信号通路受激活,在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血管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EGFR敏感突变如19外显子缺失和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对EGFR-TKIs反应较好,但EGFR-TKIs对含非常见EGFR突变患者的疗效尚不明确。埃可替尼(Icotinib)作为第一代EGFR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常见EGFR敏感突变患者的治疗中且疗效显着。在前期一项随机、对照、开放、不同剂量埃可替尼二线治疗IIIB-IV期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中,探索性发现埃可替尼对一些不含敏感突变的NSCLC患者也表现出一定的疗效。本课题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非常见EGFR突变位点对TKI抑制剂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并解释非常见EGFR点突变对NSCLC的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本研究对入组临床试验的11例EGFR野生型(不含19外显子缺失或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石蜡组织样本进行了474基因的panel测序,11例患者中其中6例在icotinib治疗后疾病缓解或稳定(有效组),另5例治疗后疾病进展(无效组)。对比分析两组间差异的EGFR突变位点后,将有效组中检测到的非常见EGFR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细胞系(HCC827和PC9)中稳定过表达。通过MTT-药物敏感性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分析这些非常见EGFR对一代EGFR-TKIs的敏感性,通过蛋白质印迹反应实验(WB)分析非常见EGFR突变对EGFR磷酸化、细胞凋亡的影响,进而探究icotinib对非常见EGFR突变的药物敏感性,完成体外试验验证。统计学分析P值小于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根据基因测序的结果,共检测到3个非常见的EGFR突变位点:位于18外显子的点突变G724S、位于19外显子的点突变P733L和位于21外显子的点突变T854I,均在肿瘤体细胞突变数据库(COSMIC)有注释。合成EGFR点突变的慢病毒表达质粒后,我们建立了稳定表达非常见EGFR突变位点、野生型EGFR和L858R敏感突变的肺腺癌细胞系。在过表达EGFR点突变的PC9和HCC827肺腺癌细胞系中,通过MTT-药物敏感性实验证实这3例EGFR非常见点突变对TKI药物较为敏感(位于18外显子的点突变G724S、位于19外显子的点突变P733L和位于21外显子的点突变T854I)。在过表达EGFR点突变的细胞系中分别以不同浓度Icotinib处理48h后,WB实验证实三个实验组(18外显子G724S、19外显子P733L和21外显子T854I)的EGFR磷酸化受抑制程度显着强于过表达野生型的阴性对照组,且PARP和Caspase-3降解增加。同样平板克隆实验也证实该三个实验组细胞集落形成情况受盐酸埃可替尼抑制较明显,相比于阳性对照组对TKI抑制剂更敏感。研究结论:经临床实验肿瘤组织样本测序筛选得到三个非常见EGFR突变位点(18外显子G724S、19外显子P733L和21外显子T854I),通过体外实验证实该三个点突变对一代EGFR-TKIs敏感,本研究可能使非EGFR敏感突变的患者从靶向治疗中获益。

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不可逆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的构建及大麻素受体反向激动剂的4D-QSA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不可逆型EGFR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第1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1 蛋白酪氨酸激酶
        1.2 受体酪氨酸激酶
        1.3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
        1.4 EGFR蛋白酪氨酸激酶
        1.4.1 EGFR酪氨酸激酶的结构
        1.4.2 EGFR蛋白酪氨酸激酶活化机制及其信号传导途径
        1.5 以EGFR为靶点的药物研究进展
        1.5.1 单克隆抗体
        1.5.2 小分子EGFR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第2章 设计目标化合物
        2.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思路
        2.1.1 设计策略
        2.1.2 分子对接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第3章 合成目标化合物
        3.1 仪器与试剂
        3.1.1 仪器
        3.1.2 试剂
        3.2 合成部分
        3.2.1 中间产物的合成通法
        3.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通法
        3.3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和波谱数据
        3.4 讨论
    第4章 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评价
        4.1 原理
        4.2 材料与试剂
        4.3 方法
        4.4 结果及初步活性评价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CB_2大麻素受体反向激动剂的3D-QSAR、4D-QSAR研究
    第1章 概述
    第2章 建立模型的方法
        2.1 化合物的结构及活性值
        2.2 建立4D-QSAR的方法
        2.3 建立3D-QSAR的方法
    第3章 模型计算的结果以及讨论
        3.1 4D-QSAR的结果
        3.2 应用域的验证
        3.3 3D-QSAR的结果
        3.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目标化合物IR、~1H-NMR、~(13)C-NMR、ESI-MS图谱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重组全人源抗EGFR单克隆抗体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结构
    1.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配体
    1.3 EGFR相关的信号通路
    1.4 EGFR靶向药物
        1.4.1 小分子靶向药物
        1.4.2 抗体药物
    1.5 本实验研究的意义
第2章 食蟹猴静脉输注重组全人源抗EGFR单克隆抗体的血清药代动力学研究
    2.1 材料
        2.1.1 药品和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实验动物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设计和分组
        2.2.2 生物样品采集及制备
        2.2.3 溶液配制
        2.2.4 技术原理
        2.2.5 实验分析步骤
        2.2.6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食蟹猴血清中重组全人源抗EGFR单克隆抗体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与确证
        2.3.2 血清药物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重组全人源抗EGFR单克隆抗体在荷瘤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排泄研究
    3.1 重组全人源抗EGFR单克隆抗体的~(125)I标记及放化纯度鉴定
        3.1.1 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结果
    3.2 TCA沉淀法测定~(125)I-抗EGFR单克隆抗体含量的方法学确证
        3.2.1 材料和方法
        3.2.2 实验结果
    3.3 ~(125)I-重组全人源抗EGFR单克隆抗体的组织分布、代谢及排泄研究
        3.3.1 动物
        3.3.2 给药剂量和途径
        3.3.3 组织分布实验
        3.3.4 粪尿排泄实验
        3.3.5 胆汁排泄实验
        3.3.6 蛋白结合实验
        3.3.7 SPECT CT扫描
        3.3.8 统计分析及数据处理
    3.4 实验结果
        3.4.1 荷瘤裸鼠静脉注射~(125)I-抗EGFR单克隆抗体后在不同的时间各组织的总放射性分布
        3.4.2 荷瘤裸鼠静脉注射~(125)I-抗EGFR单克隆抗体后不同时间TCA沉淀放射性的分布
        3.4.3 粪尿排泄
        3.4.4 胆汁排泄
        3.4.5 SPECT-CT扫描
    3.5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奥莫替尼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蛋白酪氨酸激酶
    1.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及分布
    1.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肿瘤
    1.4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构与功能表达
    1.5 EGFR信号通路简介
    1.6 EGFR靶向药物
        1.6.1 EGFR单克隆抗体
        1.6.2 EGFR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1.7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1.7.1 EGFR-TKIs耐药机制
        1.7.2 第一代EGFR-TKIs
        1.7.3 第二代EGFR-TKIs
        1.7.4 第三代EGFR-TKIs
        1.7.5 第四代EGFR-TKIs
    1.8 小结
第2章 奥莫替尼衍生物的设计
    2.1 研究背景
    2.2 先导化合物奥莫替尼的构效关系研究
    2.3 噻吩并嘧啶类化合物的设计
        2.3.1 噻吩并嘧啶类化合物在靶向抗癌领域的应用
        2.3.2 噻吩并嘧啶类化合物的设计
    2.4 噻喃并嘧啶类化合物的设计
        2.4.1 噻喃并嘧啶类化合物在靶向抗癌领域的应用
        2.4.2 噻喃并嘧啶类化合物的设计
    2.5 化合物设计小结
第3章 奥莫替尼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3.1 先导化合物奥莫替尼的优化
        3.1.1 关键中间体A2的合成
        3.1.2 关键中间体A3的合成
        3.1.3 关键中间体A4的合成
        3.1.4 关键中间体O5的合成
        3.1.5 关键中间体O6的合成
        3.1.6 先导化合物奥莫替尼的合成
    3.2 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分析
    3.3 噻吩并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3.3.1 关键中间体A2-A4的合成
        3.3.2 关键中间体A5a-A5e的合成
        3.3.3 目标化合物X1-X32的合成
    3.4 噻喃并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3.4.1 关键中间体B2的合成
        3.4.2 关键中间体B3的合成
        3.4.3 关键中间体B4的合成
        3.4.4 关键中间体B5的合成
        3.4.5 关键中间体B7a-B7e的合成
        3.4.6 目标化合物X33-X65的合成
    3.5 化合物合成小结
第4章 目标化合物的活性评价及构效关系研究
    4.1 噻吩并嘧啶类化合物的体外活性评价
        4.1.1 体外细胞活性筛选
        4.1.2 MTT法剂量依赖性实验
        4.1.3 体外激酶活性筛选
        4.1.4 荧光染色实验
        4.1.5 Annexin V-FITC/PI测定细胞凋亡
        4.1.6 噻吩并嘧啶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
    4.2 噻喃并嘧啶类化合物的体外活性评价
        4.2.1 体外细胞活性筛选
        4.2.2 MTT法剂量依赖性实验
        4.2.3 体外激酶活性筛选
        4.2.4 荧光染色实验
        4.2.5 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
        4.2.6 噻喃并嘧啶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
    4.3 目标化合物的ClogP、tPSA分析
第5章 结论
    5.1 奥莫替尼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5.2 奥莫替尼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第6章 实验部分
    6.1 化学合成实验
        6.1.1 仪器及试剂说明
        6.1.2 先导化合物奥莫替尼的合成
        6.1.3 噻吩并嘧啶类化合物关键中间体的制备
        6.1.4 目标化合物X1-X32的制备
        6.1.5 噻喃并嘧啶类化合物关键中间体的制备
        6.1.6 目标化合物X33-X65的制备
    6.2 体外药理实验
        6.2.1 MTT法药物活性筛选
        6.2.2 激酶活性评价
        6.2.3 免疫荧光染色
        6.2.4 Axinnex V-FI细胞凋亡实验
        6.2.5 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实验
    6.3 分子对接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4)双特异性纳米抗体anti-HER2&VEGFR2的制备及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1.1 结直肠癌发生概况
    1.2 抗体的分类及特点
        1.2.1 单克隆抗体
        1.2.2 双特异性抗体
        1.2.3 纳米抗体
    1.3 肿瘤靶点选择
        1.3.1 HER2
        1.3.2 VEGFR2
        1.3.3 HER2与VEGFR2靶点的相关联性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创新性
        1.4.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4.2 课题创新性
第2章 纳米抗体在原核的表达
    2.1 材料和试剂
        2.1.1 菌株和质粒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3 主要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纳米抗体序列设计和质粒构建
        2.2.2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及纳米抗体在大肠杆菌内的转化实验
        2.2.3 纳米抗体细胞周质的可溶性表达
        2.2.4 单纳米抗体和双特异性纳米抗体的纯化
        2.2.5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和Western Blot对目标抗体的鉴定
    2.3 实验结果
        2.3.1 纳米抗体的制备
        2.3.2 纳米抗体的表达
    2.4 讨论
第3章 纳米抗体的亲和力检测
    3.1 材料和试剂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纳米抗体的亲和力测定(SPR)
        3.2.2 抗体与细胞表面抗原的亲和力分析(FACS)
    3.3 实验结果
        3.3.1 SPR法检测纳米抗体与抗原的亲和力
        3.3.2 FACS分析纳米抗体与细胞表面抗原的结合活性
    3.4 讨论
第4章 纳米抗体的体外生物功能研究
    4.1 材料与试剂
        4.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4.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CCK8法检测纳米抗体对细胞增殖的抑制实验
        4.2.2 诱导细胞凋亡实验
    4.3 实验结果
        4.3.1 细胞生长抑制实验
        4.3.2 诱导细胞凋亡实验
    4.4 讨论
第5章 结论及工作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靶向VEGFR2抗体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5)人参皂苷及融合毒素的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人参皂苷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第1章 绪论
        1.1 二氢类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1.1.1 二氢类天然产物的化学研究
        1.1.2 二氢类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1.2 人参皂苷的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1.2.1 降解反应
        1.2.2 对C-17 位侧链的修饰
        1.2.3 取代反应
        1.2.4 开环反应
        1.3 天然产物小分子减毒的研究进展
        1.3.1 对顺铂毒副作用的减毒作用
        1.3.2 对环磷酰胺副作用的减毒作用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思路
        1.5 本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2章 人参皂苷(元)化学成分、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
        2.1 林下山参“珍珠疙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实验结果
        2.1.4 小结与讨论
        2.2 拟人参皂苷 12-酮-F11的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实验结果
        2.2.4 小结与讨论
        2.3 人参皂苷(元)的结构修饰研究
        2.3.1 实验材料
        2.3.2 实验方法
        2.3.3 结构解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参皂苷Rh_2对顺铂诱导肾毒性的保护作用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药品与试剂
        3.1.3 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肾损伤疾病模型的建立及药物评价
        3.2.2 肿瘤模型的建立及药物评价
        3.2.3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对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
        3.3.2 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3.3.3 对肾脏组织病理学损伤的影响
        3.3.4 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3.3.5 对肾小管细胞凋亡的影响
        3.3.6 对caspase介导的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3.3.7 抗肾损伤靶点预测
        3.3.8 抗肾损伤的代谢组学分析
        3.3.9 联合给药的抗肿瘤药效学研究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人参皂苷Rh_2及衍生物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药品与试剂
        4.1.3 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免疫抑制模型的建立及药物评价
        4.2.2 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药物抗肿瘤活性评价
        4.2.3 数据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4.3.2 抗肿瘤活性研究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二篇 融合毒素的构建及靶向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研究
    第5章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融合毒素的构建
        5.1 实验材料
        5.1.1 试剂与耗材
        5.1.2 仪器
        5.1.3 主要载体与宿主菌
        5.2 实验方法
        5.2.1 质粒构建
        5.2.2 酵母蛋白表达系统的构建
        5.3 实验结果
        5.3.1 重组质粒的鉴定
        5.3.2 重组蛋白的鉴定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融合毒素靶向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研究
        6.1 实验材料
        6.1.1 实验动物
        6.1.2 试剂与耗材
        6.1.3 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药物体外功能试验
        6.2.2 药物体内功能试验
        6.2.3 数据分析
        6.3 实验结果
        6.3.1 EGFR单靶点药物体外功能分析
        6.3.2 EGFR单靶点药物体内功能分析
        6.3.3 双特异性药物体外功能分析
        6.3.4 双特异性药物体内功能分析
        6.4 小结与讨论
第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图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及其锌配合物的合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茶皂素及茶皂苷元简介
    1.2 茶皂素的分离纯化方法
        1.2.1 正丁醇萃取法
        1.2.2 重结晶法
        1.2.3 膜分离法
        1.2.4 大孔树脂吸附法
        1.2.5 絮凝剂法
    1.3 茶皂素与茶皂苷元的生物活性
        1.3.1 茶皂素的生物活性
        1.3.2 茶皂苷元的生物活性
    1.4 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
        1.4.1 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
        1.4.2 缩氨基硫脲金属配合物
    1.5 分子对接模拟
        1.5.1 分子对接的原理
        1.5.2 分子对接的方法
        1.5.3 分子对接的应用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茶皂苷元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 茶皂苷元的制备
        2.2.1 大孔树脂纯化茶皂素
        2.2.2 茶皂素碱水解
        2.2.3 茶皂素酸水解
        2.2.4 茶皂苷元纯化
    2.3 茶皂苷元的结构表征
        2.3.1 紫外光谱分析
        2.3.2 红外光谱分析
        2.3.3 有机元素分析
        2.3.4 核磁共振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及其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 合成路线及方法
        3.2.1 合成路线
        3.2.2 合成方法
    3.3 结构表征
        3.3.1 紫外光谱分析
        3.3.2 红外光谱分析
        3.3.3 有机元素分析及金属含量测定
        3.3.4 核磁共振分析
    3.4 合成条件优化
        3.4.1 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合成条件优化
        3.4.2 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锌配合物合成条件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及其锌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 体外抗氧化实验
        4.2.1 抗氧化原理
        4.2.2 清除DPPH自由基
        4.2.3 清除ABTS+自由基
        4.2.4 清除羟基自由基
    4.3 实验结果
        4.3.1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4.3.2 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4.3.3 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及其锌配合物的分子对接模拟
    5.1 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及其锌配合物对Keap1-Nrf2 相互作用的抑制
        5.1.1 Keap1-Nrf2-ARE信号通路
        5.1.2 实验方法
        5.1.3 分子对接结果
    5.2 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及其锌配合物与EGFR的相互作用
        5.2.1 EGFR简介
        5.2.2 实验方法
        5.2.3 分子对接结果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重组人EGF、bFGF的高效可溶性表达研究及活性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生长因子家族简述
        1.2.1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
        1.2.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1.3 重组蛋白技术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性
        1.4.1 研究内容
        1.4.2 意义及创新性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耗材及仪器设备
        2.1.1 实验试剂及耗材
        2.1.2 实验菌株及细胞
        2.1.3 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2 重组质粒的设计与构建
        2.2.3 转化与初步诱导表达验证
        2.2.4 表达条件优化与线性放大
        2.2.5 目的蛋白的分离纯化
        2.2.6 表达产物特异性鉴定
        2.2.7 生物学活性检测(MTT法)
第3章 重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制备及检测
    3.1 构建mPLB1-EGF工程菌
        3.1.1 目的基因的表达设计
        3.1.2 目的基因的重组与转化
    3.2 r-EGF融合蛋白的表达
        3.2.1 优化表达条件
        3.2.2 发酵罐放大培养
    3.3 r-EGF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
    3.4 r-EGF蛋白原液的特异性鉴定与活性检测
        3.4.1 Western Blot鉴定
        3.4.2 MTT法检测蛋白原液生物学活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制备及检测
    4.1 构建mPLB1-bFGF-P-9与w-bFGF-RC11 工程菌
        4.1.1 目的基因的表达设计
        4.1.2 目的基因的重组与转化
    4.2 r-bFGF融合蛋白的表达
        4.2.1 优化表达条件
        4.2.2 发酵罐放大培养
    4.3 r-bFGF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
    4.4 r-bFGF蛋白原液的特异性鉴定与活性检测
        4.4.1 Western Blot鉴定
        4.4.2 MTT法检测蛋白原液生物学活性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喹啉骨架类全新化学实体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喹啉骨架类抗肿瘤化学实体的研究进展
    1.1 引言
    1.2 进入临床评估的喹啉类抗肿瘤药物
    1.3 喹啉类抗肿瘤药物作用靶标研究进展
        1.3.1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1.3.2 G-四链体(G-quadruplex)稳定剂
        1.3.3 微管蛋白(tubulin)抑制剂
        1.3.4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抑制剂
        1.3.5 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
        1.3.6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
        1.3.7 其他类
    1.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章 7-乙基-10-氟-20-O-(肉桂酸酯)-喜树碱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
        2.2.2 试剂
        2.2.3 化学合成
        2.2.5 抗肿瘤活性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新型6H-苯并吡喃并[3,4-b]喹啉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
        3.2.2 试剂
        3.2.3 化学合成
        3.2.4 目标化合物7a-7k的物理性质及结构表征
        3.2.5 抗肿瘤活性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四章 :12-N,N-二甲基乙二胺基-6H-苯并吡喃并[3,4-b]喹啉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
        4.2.2 试剂
        4.2.3 化学合成
        4.2.4 目标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结构表征
        4.2.5 抗肿瘤活性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9)脑靶向霍乱毒素类似分子的设计、制备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入脑载体和血脑屏障
        1.1.1 血脑屏障
        1.1.2 蛋白质、多肽入脑的进展
        1.1.3 用于CNS递送的蛋白质修饰的介绍及应用
    1.2 表皮生长因子和神经炎症
        1.2.1 表皮生长因子的概念
        1.2.2 表皮生长因子在各领域的应用
        1.2.3 表皮生长因子在炎症治疗上的应用
    1.3 霍乱毒素的应用
        1.3.1 霍乱毒素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1.3.2 霍乱毒素的递送途径
    1.4 鼻内给药与其他给药途径
    1.5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CT样绿色荧光嵌合蛋白的构建与鉴定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溶液配制
        2.3.2 重组蛋白EGFP-CTA2-TAT和 CTB的设计
        2.3.3 重组蛋白EGFP-CTA2-TAT和 CTB的表达
        2.3.4 CT样绿色荧光嵌合蛋白的制备
        2.3.5 鉴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质粒p ET22b-EGFP-CTA2-TAT和 p ET28a-CTB的构建
        2.4.2 目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鉴定
        2.4.3 BCA法定量蛋白浓度
        2.4.4 嵌合蛋白EGFP-CTA2-TAT/(CTB)5 的鉴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T样绿色荧光嵌合蛋白滴鼻入脑的动力学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CT样绿色荧光嵌合蛋白的入脑定性分析
        3.3.2 CT样绿色荧光嵌合蛋白的入脑时间分析
        3.3.3 CT样绿色荧光嵌合蛋白的入脑部位追踪
    3.4 结果与分析
        3.4.1 CT样绿色荧光嵌合蛋白入脑定性结果
        3.4.2 CT样绿色荧光嵌合蛋白入脑时间结果
        3.4.3 CT样绿色荧光嵌合蛋白入脑部位追踪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T样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嵌合蛋白的构建与鉴定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溶液配制
        4.3.2 重组蛋白EGF-CTA2-TAT的设计
        4.3.3 重组蛋白EGF-CTA2-TAT的表达
        4.3.4 CT样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嵌合蛋白的制备
        4.3.5 鉴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质粒pET22b-EGF-CTA2-TAT的构建
        4.4.2 目的蛋白EGF-CTA2-TAT的表达
        4.4.3 柱上复性与透析复性纯化对比
        4.4.4 EGF-CTA2-TAT与 CTB的蛋白质印迹鉴定
        4.4.5 BCA定量蛋白浓度
        4.4.6 嵌合蛋白EGF-CTA2-TAT/(CTB)5 的鉴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T样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嵌合蛋白的活性研究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试剂与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溶液配制
        5.3.2 细胞培养
        5.3.3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增殖实验
        5.3.4 GM1-ELISA实验
        5.3.5 统计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MTT 比色法检测 CT 样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的细胞增殖活性
        5.4.2 ELISA 法测 CT 样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嵌合蛋白的 GM1 受体结合活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T 样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嵌合蛋白对神经炎症的治疗效果
    6.1 实验目的
    6.2 实验试剂与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溶液配制
        6.3.2 神经炎小鼠模型造模、给药与实验计划
        6.3.3 莫里斯水迷宫实验(MWM)
        6.3.4 十字高架迷宫实验(EPM)
        6.3.5 ELISA试剂盒检测炎症相关因子
        6.3.6 统计学分析
    6.4 结果与分析
        6.4.1 莫里斯水迷宫结果
        6.4.2 十字高架迷宫结果
        6.4.3 ELISA试剂盒检测炎症相关因子的差异水平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10)非常见EGFR点突变对EGFR-TKIs药物敏感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溶液的配制及胶体制备
    1.1.3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服用盐酸埃可替尼患者的分组及相应临床信息
    1.2.2 临床样本测序分析
    1.2.3 构建过表达非常见EGFR点突变的质粒
    1.2.4 非常见EGFR点突变对Icotinib敏感
    1.2.5 Icotinib诱导表达非常见EGFR突变的肺癌细胞发生凋亡
    1.2.6 Icotinib抑制了表达非常见EGFR突变的肺癌细胞克隆形成
1.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EGFR突变及EGFR-TKIs耐药相关机制的探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可逆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的构建及大麻素受体反向激动剂的4D-QSAR研究[D]. 张厚盼. 南昌大学, 2021(01)
  • [2]重组全人源抗EGFR单克隆抗体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D]. 郑逢佳. 天津大学, 2020(02)
  • [3]奥莫替尼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肖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0(04)
  • [4]双特异性纳米抗体anti-HER2&VEGFR2的制备及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D]. 葛秋寒. 大理大学, 2020(05)
  • [5]人参皂苷及融合毒素的生物活性研究[D]. 祁增. 吉林大学, 2020(08)
  • [6]茶皂苷元缩氨基硫脲及其锌配合物的合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D]. 张萌.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重组人EGF、bFGF的高效可溶性表达研究及活性检测[D]. 李鑫.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1)
  • [8]喹啉骨架类全新化学实体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评价研究[D]. 高建梅. 兰州大学, 2020(01)
  • [9]脑靶向霍乱毒素类似分子的设计、制备和活性研究[D]. 何华锋.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10]非常见EGFR点突变对EGFR-TKIs药物敏感性的研究[D]. 刘畅.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