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推广优良豆科牧草——羊柴(论文文献综述)
刘雪骄[1](2017)在《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后代优异种质评价与利用》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是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前期利用当地栽培品种大白眉为母本,以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草甸上原生的野生大豆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对杂交后代经30余年的逐年选育,形成多个形态各异、性状优良、遗传稳定的株系。又经严格评价筛选,扩繁成多个稳定品系。为了有效保护野生大豆优良的种质资源、创新多样性种质、选择性培育草用或粮草兼用杂交后代新品种,有必要对这些品系做进一步的评价和鉴定。试验于2012-2016年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查金台牧场育种基地进行,以46个性状稳定的杂交后代品系为研究对象,开展农艺性状观测和遗传关系鉴定。各品系均在每年5月上旬播种,种植行距60cm,株距30cm,其中株系ZS和S002在2014-2016年采用株距为10cm、20cm、30cm的3种种植办法。本试验首先利用SRAP分子标记鉴定各杂交后代的杂种真实性,再针对其变异来源和遗传关系利用分子遗传学及形态学等进行具体研究,筛选出优秀的目标品系,并对其生产力及适应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表明:(1)在利用SRAP标记方法鉴定各杂交后代真实性时,从234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15对扩增效果较好的的引物组合,再利用2个亲本对引物进行筛选,筛选出10对能扩增出父本特异性条带的引物。对46个杂交后代进行真实性鉴定,其中有2个后代未扩增出父本特征带,被鉴定为假杂种。(2)用15对引物组合对各品系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34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的百分率为76.37%。所有供试材料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53~0.97之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1。聚类分析结果将44份供试材料分为7类。(3)对部分籽实产量高的品系的农艺性状经因子分析提取到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3.611%,其中三粒荚数、一级分枝、茎杆重、有效分枝等农艺性状可作为评价籽实产量的依据;品系S002、3-2-2、C6、18-2、8-1-2评分较高,可进行新品种申报。(4)对部分饲草产量高的品系的农艺性状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到5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4.751%,该5个主成分所包含的10个性状对饲草产量的影响最为明显。(5)S002与青贮玉米混播可以提高玉米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氮肥施用量,二者混贮发酵品质较好、蛋白质含量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其中以玉米:S002混合比例为7:3且晾晒18h时青贮表现最好。ZS品系分枝数少,脂肪含量高,且生育天数短,适合在高纬度地区种植,在种植间距为20cm和1Ocmm时产量较株距30cm明显提高,可以通过合理密植提高产量。
薛树媛[2](2011)在《灌木类植物单宁对绵羊瘤胃发酵影响及其对瘤胃微生物区系、免疫和生产指标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通过对灌木植物的营养物质和抗营养物质的变化动态,结合体外培养实验,对灌木植物的饲用价值进行了评价。同时较全面的研究了植物单宁酸对日粮在绵羊消化道内的降解及对绵羊生产性能、瘤胃微生物、机体免疫的影响。目前,对于植物单宁的生理功能和生物降解,多选择纯品单宁酸为研究对象,单宁酸对动物体的作用机理可以解明缩合单宁的作用机制,因此,本研究中的第二部分研究单宁酸对绵羊瘤胃发酵和生理功能的影响作用时也采用的是纯品单宁酸。论文研究内容分2部分8个研究内容:第一部分:荒漠草原区主要优势灌木植物的饲用价值评价;1荒漠草原区12种主要饲用灌木的营养成分季节性变化动态;2荒漠草原区12种主要饲用灌木植物中抗营养因子分析;3荒漠草原区12种主要饲用灌木植物对绵羊体外发酵指标的影响;第二部分:植物单宁对绵羊瘤胃发酵及其它生理功能的影响4体外法研究不同水平的植物单宁对绵羊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5日粮中不同水平的植物单宁对绵羊瘤胃内纤维分解菌的影响;6日粮中不同水平的植物单宁对绵羊瘤胃内产甲烷菌的影响;7日粮中不同水平的植物单宁对绵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8日粮中不同水平的植物单宁对绵羊N—代谢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本试验研究条件下,荒漠地区12种优势灌木植物营养物质中CP、OM含量随生长期的延长呈下降的趋势,NDF、ADF、ADL的平均值随生长期的延长呈上升趋势。体外发酵表明干物质消失率在54.18~66.78%之间。总多酚、单宁、简单酚和缩合单宁的含量在不同生长期、不同灌木类植物间差异极显着(p<0.01),12种灌木类植物缩合单宁的平均含量随生长期的延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呈“V”字型变化,数值在25.66g/kg DM~46.66g/kg DM之间,可作为较好的饲用植物来源开发利用。2、体外筛选试验表明,添加单宁酸可以明显降低日粮的消化率,但对除VFA和干物质消失率以外的其他发酵指标没有显着影响。含单宁日粮中单宁酸含量在3.5%时,多项组合效应指数(MFAEI)最高,表明发酵效果最好。3、体内添加水同水平的单宁酸的实验表明:日粮中含有1%、2%和3.5%的单宁酸会引起绵羊瘤胃内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在本实验条件下,在采食2h时,经定量PCR对绵羊瘤胃内三种主要纤维分解菌—白色瘤胃球菌(Rumnococc albus)、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lavefaciens)进行定量结果显示:在试验第20天时,含3.5%单宁酸的日粮组绵羊每毫升瘤胃液中白色瘤胃球菌的基因拷贝数变化最大,增加值最高。而黄色瘤胃球菌在整个试验期内变化不大,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的数量表现出先大幅度增加后又下降到试验最初的水平的趋势,以2%单宁酸水平的日粮组的变化幅度最大。4、瘤胃中的总甲烷菌数定量测定结果为:以2%添加水平的试验Ⅱ组产甲烷菌数量最低,而且相同单宁酸含量的日粮随着饲喂天数的增加,除2%添加水平添加组外,对照组、3.5%组和1%组的试验羊甲烷菌含量都随试验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对照组的甲烷菌数极显着的高于添加单宁的实验组,以2%添加水平组效果最好,在试验第20天时甲烷菌含量减少幅度最大,说明低水平的单宁酸有利于瘤胃微生物区系向提高日粮消化率趋势发展。5、添加单宁酸对绵羊血清中CD4+、CD8+的浓度的影响随添加浓度的不同而不同,试验组和对照组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浓度相比有升高的趋势,但结果差异不显着。6、日粮中不同水平的单宁酸对绵羊的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日粮中单宁酸含量在2%时,动物表现最佳的生产性能。在添加单宁酸20天后,2%水平组比对照组和3.5%组显着提高了平均日增重(P<0.05)和降低了料重比(P<0.05),1%组比对照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44g/d,料重比降低4.02,但差异不显着,3.5%水平组比对照组的平均日增重降低了2g/d,料重比提高了1.85,差异也不显着。添加低水平单宁酸试验组的日增重和料重比有进一步改善的趋势,当日粮中单宁酸含量≥3.5%时,会对绵羊的生产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当日粮中添加2%DM单宁酸时,绵羊可以发挥较好的生产性能。灌木植物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率虽较高,但植物单宁含量在2.57%DM~4.67%DM之间,都高于此最佳值。因此,灌木植物作为绵羊的粗饲料来源时,需进行适当的调制以降低单宁酸对绵羊生产性能的负面影响。
李九月[3](2010)在《荒漠地区主要灌木类植物酚类物质含量动态规律及生物学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比较灌木类植物和紫花苜蓿的酚类物质含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及动态变化规律、体外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及瘤胃发酵参数。初步探讨了灌木类植物的酚类物质与营养成分、体外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及瘤胃发酵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开发利用灌木类植物资源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荒漠地区几种主要灌木类植物中总多酚、简单酚、单宁和缩合单宁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5.76g/kgDM~101.78g/kgDM、12.98g/kgDM~19.88g/kgDM、61.07g/kgDM~86.09g/kgDM和25.66g/kgDM~46.66g/kgDM,其除了简单酚以外,上述物质在羊柴中含量最高,木地肤中含量最低。在生长期间灌木类植物总多酚、单宁和缩合单宁含量有“V”字型变化或随生长期逐渐上升,而且生长期间差异极显着,几种灌木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紫花苜蓿。总多酚含量与简单酚、单宁和缩合单宁之间显着正相关(r=0.687、r=0.953、r=0.908,p〈0.01)。简单酚与单宁显着正相关(r=0.610)。单宁与缩合单宁显着正相关(r=0.922,p〈0.01)。荒漠地区主要灌木类植物不同生长期粗蛋白、NDF、ADF、ADL、粗脂肪、粗灰分、钙和磷平均含量分别为7.80%~18.45%、38.10%~49.91%、29.34%~37.69%、3.67%~10.10%、1.77%~6.59%、5.40%~17.48%、0.55%~2.47%和0.14%~0.30%,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各灌木类植物中的粗蛋白含量逐渐下降,平均含量最高的是中间锦鸡儿,NDF和ADF含量动态变化与粗蛋白相反,平均含量最高的是大白柠条。体外试验结果表明,荒漠地区灌木类植物中总多酚、单宁和缩合单宁含量与各时间点发酵产气量之间有显着的相关关系(p〈0.05),与总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相关性较弱。四种酚类物质与氨氮呈显着负相关(p〈0.01);总多酚和缩合单宁与菌体蛋白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与其他发酵参数相关性较弱。
黎英华[4](2010)在《鄂尔多斯高原主要饲用豆科植物青贮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鄂尔多斯高原主要的饲用豆科植物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 adavurica(L- axm.)Schindl.)、草木樨状黄芪(Astragalus melilotoidkPall.)、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中间锦鸡儿(Caraganaintermedia kuang et H.D.Fn)、塔落岩黄芪(Hedysarum laeve Maxim.)、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对以上植物进行添加剂青贮和单独青贮,通过对青贮前后的营养物质和发酵品质的测定,研究其可青贮性,提出合理的青贮方式。结果表明:(1)柠条锦鸡儿、草木樨状黄芪、中间锦鸡儿、苦豆子的添加剂青贮及草木樨状黄芪和苦豆子的单独青贮均为品质很好的青贮。(2)达乌里胡枝子、塔落岩黄芪、沙打旺的单独青贮、中间锦鸡儿的单独青贮、均为品质较好的青贮。(3)甘草、达乌里胡枝子、紫穗槐的添加剂青贮均为品质很差的青贮。(4)甘草、柠条锦鸡儿、紫穗槐的单独青贮、塔落岩黄芪、沙打旺的添加剂青贮均为青贮失败。
胡雅娟[5](2008)在《阴山北麓丘陵区农牧交错带林草建设与生态恢复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阴山北麓丘陵区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是内蒙古自治区典型的贫困带,生态和经济的恶性循环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不抓紧治理,农牧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将难以为继。本论文以自治区“九五”、“十五”重点攻关项目试验研究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固阳县忽鸡沟乡大六分子村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扩大林草植被覆盖率为核心,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环境效应和建立人工草地、改良和恢复退化天然草地的各项技术措施的实施效果,提出了可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途径。
王颖[6](2008)在《广布野豌豆荚果和种子发育动态及种子适宜收获时间的确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布野豌豆(Vicia cracca)是多年生的豆科牧草,是中国北部的饲料作物。它是一种高品质的野生牧草,可以作为饲料、干草、青贮饲料。但由于广布野豌豆在种子收获时,存在裂荚现象,裂荚导致种子损失给种子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提早收获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种子损失,但会造成减产及降低种子品质,收获过晚会导致种子减产。很多农艺学的方法曾被应用在实际生产中,但是这些方法很难应用到生产中或在实际生产中这些方法不能有效的抑制裂荚。因此很多研究者为了减少种子损失注重种子适宜收获时间的研究。所以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进行广布野豌豆荚果和种子的发育动态研究进而确定适宜的种子收获时间,解决广布野豌豆在种子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实验地点位于中国松嫩草地生态研究站(北纬44°45′,东经123°45′);广布野豌豆2003年种植,于2005~2007年间进行田间和室内实验。于8月初——盛花期标记完全开放的花朵,标记的花朵每3 d取样一次直到盛花后第42 d。2005~2006年进行荚果和种子的形态学特征、生理学特征和种子品质的测定;2006年收获的种子进行抗盐碱性测定;2005~2006年于种子成熟期,进行裂荚率及与裂荚相关的各项指标的测定;2007年进行种子的生理学指标及种子硬实率的测定。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荚果和种子发育动态实验结果表明,荚果和种子的形态学指标,颜色和大小在种子失去绿色后(盛花后36~42 d)与其他取样时期明显不同;盛花后30~42 d种子干重和千粒重达到最大,盛花后36~42 d荚皮和种子含水量达到最小;标准发芽实验、抗衰老实验、抗冷实验结果显示盛花后33~42 d种子的发芽时间最短、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胚芽长及活力指数均达到最大值;电导率实验结果显示盛花后27~42 d种子的电导率值最小。2.不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种子的抗逆实验结果显示,盛花后33~42 d种子的发芽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速率、胚根长、活力指数显着大于其他取样时期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抗逆性以盛花后33~42 d种子的抗逆性为最佳;相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种子的抗盐能力大于抗碱能力。3.不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种子硬实率的测定结果显示,盛花后36 d的种子开始出现硬实现象,此时种子形态学指标和生理学指标都明显区别于其他时期种子的形态学指标和生理学指标,硬实率与种子的含水量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阴干后的种子盛花后24 d开始出现硬实,硬实率与种子的含水量也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4.不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裂荚研究结果显示,一天当中,裂荚率从6:00~8:00及16:00~18:00为0,最大裂荚率发生在12:00~14:00。当阳光充足时,裂荚率与空气湿度和荚皮含水量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与空气温度和荚表面温度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当阴天时裂荚率很小,与各因素间无相关关系。但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裂荚率与环境因素无相关性。综上所述,广布野豌豆精确的种子适宜收获时间为盛花后36~42 d。一天当中广布野豌豆种子适宜收获时间,阳光充足时为6:00~8:00及16:00~18:00,当阴天时全天都可以收获种子。荚果和种子颜色及大小是种子收获快速、准确的指标。荚皮和种子含水量相对干重和千粒重是比较精确的指标;品质及抗逆性测定实验中的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速率、胚芽长、胚根长及活力指数等不能作为种子收获的适宜且精确的指标;电导率和积温不能作为种子收获适宜且精确的指标。
张文军[7](2008)在《科尔沁沙地活沙障植被及土壤恢复效应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在治理和改善沙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工植被,也培育了大量的沙区生物质资源。近年来,人工植被出现了大面积退化和死亡的现象,直接影响着人工植被效益的持续发挥。因此,加强人工植被的管理与利用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本研究以目前在科尔沁沙地广泛应用的活沙障治理流动沙丘形成的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植被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其植被和土壤的恢复效应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旨在全面掌握其动态规律和恢复效应,为活沙障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以及制定科学的活沙障植被管理与利用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得出如下结论:(1)在流动沙丘上建植黄柳(Salix gordejevi)+羊柴(Hedysarum fruticosum)的网格(4×4m)式植物活沙障,能够收到良好的植被恢复效果。形成的沙障群落3a时间植被盖度就可达到24.7%,沙丘处于半固定状态;4a~7a的植被盖度可达到40%~70%,沙丘处于固定状态;3a~7a群落的植物种达到6~10种,生物量(鲜重)达到221.6~531.1kg/m2;5a~7a群落的地表凋落物盖度达到了26%~49%,现存生物量达到了105.9~340.9g/m2。(2)沙障群落在发育初期(4a前),物种单调,结构简单,由建植沙障时人工引入群落的黄柳和羊柴垂直混交构成了群落的网格式水平结构,障间植物分布极少。随着群落的演替,在4a~5a群落中由于羊柴更新苗的出现和草本植物的入侵,障间小群落迅速发育,群落具有多种层片和多层垂直结构,并由网格状水平结构向沙障网格与“障间小群落”交互均衡分布的水平结构演变,植被得到了全面的恢复。黄柳和羊柴在群落中始终发挥着主导的作用,障间小群落的发育形成,导致群落结构质的变化。灌木层片、半灌木层片和“半灌木更新层片”(主要物种)位于沙障群落中不同的水平空间上,其盖度和生物量在水平空间上重叠较少,任何一方的波动对群落的结构、稳定性及其功能和效益的发挥都具有重要的影响。(3)4a~5a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变化剧烈,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立枯生物量,半灌木层片(羊柴)的盖度和生物量也大幅下降,群落开始进入衰退阶段。表明群落一方面向着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复杂化的方向演替,另一方面群落处于不稳定的发育阶段。(4)沙障群落土壤种子库也得到了初步的恢复,3a~7a群落的土壤种子库物种数量为3~6种,以禾本科和菊科的一、二年生植物为主;种子密度为33~694粒/m2,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相似性,7a群落土壤种子库的物种数和种子密度的水平低于科尔沁沙地半固定沙丘土壤种子库的水平。(5)沙障群落根系生物量迅速恢复,3a~7a群落根系生物量达到49.31~230.88g/m2;根系生物量结构中,细根比普遍较高,为0.5394~0.8145,反映出根系生长比较旺盛,土壤的环境条件相对适宜;细根比的垂直分布总体上呈浅层化的趋势,有利于对沙区有限降水资源的利用。不同层片植物根系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空间不同,并具有良好的互补性,有利于土壤养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持群落的稳定性。(6)随着沙障群落的发育演替,土壤理化性状也得到了逐步的改善,表现为土壤表层(0~5cm)物理性黏粒含量的增加,0~50cm土层容重增加,总孔隙度降低,非毛管孔隙度升高,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增加等。(7)随着沙障群落的进展演替,土壤向着旱化的方向发展。调查期间对照的土壤含水率为3.19%,3a~7a群落含水率逐渐下降,至7a群落下降为1.9%,下降了40.44%。(8)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建植活沙障时在物种选择上要注重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生长稳定的物种,并将其配置在沿沙丘等高线(垂直主风方向)上。在建植黄柳+羊柴网格式活沙障时,应当将黄柳布设在沿沙丘等高线(垂直主风方向)上。(9)按照群落结构变化和生态恢复机制制定科学的人工群落经营管理措施,对于维持群落的稳定性及其效益的持续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丽颖[8](2007)在《内蒙古准格尔旗砒砂岩区复合农林系统及设计》文中指出本试验将准格尔旗作为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1.首先对准格尔旗自然、经济和社会概况及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根据地貌及侵蚀特征将全旗分为砒砂岩区、风沙区和黄河沿岸冲积平原区三个类型区,并得出结论:准格尔旗现有的土地利用系统及农业发展模式并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当地人民的生活需要,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因此,必须合理调整准格尔旗土地利用结构,建立农、林、牧各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次对准格尔旗砒砂岩区的人工沙棘林进行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监测与评价,得出结论:在砒砂岩地区依据适地适树原则和合理密度设计及营造的乔灌草混交和灌草混交群落,生长郁闭快、生物产量高,能够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改良土壤,涵养水源,保水减沙,有效的治理砒砂岩区水土流失。同时,能够显着提高农民经济收益,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并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使土地及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因此,在农林复合系统原理、原则和目标的理论指导下,并总结以往植被建设的经验与问题,本试验确定沙棘是砒砂岩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灌木树种,并与油松、杨树等乔木,柠条、山杏等灌木,苜蓿、草木樨等牧草构成复合农林系统,作为砒砂岩区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最后对三大类型区分别进行立地条件评价,有针对性地选择乔、灌、草种类,进行景观格局和植物群落的结构配置,建立适宜的复合农林类型,并对正在应用的和新建的复合农林系统进行效益分析,筛选出最佳模式进行推广。2.具体规划内容如下:(1)砒砂岩区本区干旱频繁,地形破碎,土地贫瘠,水土流失强烈。因此,确定本区重点为发展水土保持林。适宜的复合农林系统类型有:①油松—沙棘;②柠条—沙棘—牧草;③沙棘—牧草;④油松—山杏;⑤柠条—苜蓿;⑥油松—沙棘—牧草;⑦油松—柠条;⑧杨树—沙棘—牧草。同时,还应重点发展基本农田建设,主要是川台地、隔坡梯田和沟坝地的水土保持高效农田建设,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配以复合种植。(2)风沙区该区干旱、少雨、多风。土壤以风沙土为主,植被覆盖度较低。因此,确定本区重点为营造防风固沙林。建立的主要农林复合类型为柠条—沙棘—牧草和沙柳—羊柴—牧草两种模式。(3)黄河冲积平原区本区为黄河冲击平原一、二级台地,土质肥沃,水源富足,有得天独厚的农牧业开发条件。因此,确定本区重点为发展农牧业。种植业发展方向主要是发展农牧结合模式。主要有:①冬小麦—青贮玉米;②春小麦—青贮玉米;③冬(春)小麦/籽粒玉米‖饲用甜菜;④冬牧70黑麦—水稻;⑤冬小麦/玉米‖胡萝卜;⑥冬小麦—蔬菜(西红柿、黄瓜)。畜牧业发展模式除上述农牧结合方式外,还应注重发展玉米秸秆加工产业,实现农牧结合良性循环的模式。3.本研究采用了景观规划法,它把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如斑块、廊道和基质等用于农林复合的设计规划,与传统农林复合系统分析相比较,其应用层次更多、目的性更强。同时采用GPS作为重要更新手段对调查样地进行定点,使用AutoCAD、Photoshop等制图软件进行设计和分区。本试验提出的农林复合系统类型能够直接在晋陕蒙接壤区及类似地区推广应用,丰富了复合农林系统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但是,有关复合农林系统结构配置机理和调控技术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王博,丁国栋,马士龙,顾小华[9](2007)在《毛乌素沙地人工种植羊柴生长状况及其对流沙的固定效果》文中指出采用样线法对人工种植羊柴进行研究,调查其生长状况,并通过研究其物种多样性来分析羊柴对流沙的固定效果。
杨伟坤[10](2006)在《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文中指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河北省畜牧业发展迅速,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在全国位居前列,然而作为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的饲草产业才刚刚起步,科技水平和生产方式明显滞后于畜牧业的发展,满足不了现代畜牧业的巨大需求,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随着畜牧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优质饲草的短缺日益成为河北省优质高效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高效饲草产业体系的建立成为优质高效畜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促进河北省饲草产业的顺利发展则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本文采用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学层面对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河北省饲草的供给和需求,饲草产业发展的动因,饲草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区域布局,草业产业化经营及支撑体系的构建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河北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本研究对于填补国内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全文按照背景分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对策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顺序展开。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作为背景分析。其中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基本概念与范围的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内容框架和创新点。第二章是饲草产业发展概况分析。首先阐述国内外饲草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发展趋势,其次分析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最后总结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作为基础研究。第三章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阐述新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以及草业系统工程理论,上述理论不仅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给予了具体的技术支持。第四章是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分析。首先对饲草供给与需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其次对河北省饲草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同时指出优质饲草的严重短缺日益成为限制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优质高效人工饲草地是饲草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最后,对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这些因素共同综合地影响和决定着饲草供给与需求的变动和饲草产业结构的变动及发展。第五章是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动因分析。指出生产推动和需求拉动是河北省饲草产业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动因,优化传统农业的产业结构,发展草业势在必行。 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作为应用研究。第六章是河北省饲草业的发展模式与区域布局研究。首先对四个主要发展模式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对饲草产业进行了
二、大力推广优良豆科牧草——羊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推广优良豆科牧草——羊柴(论文提纲范文)
(1)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后代优异种质评价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豆科牧草的地位与研究现状 |
1.2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概况 |
1.2.1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饲用价值及应用 |
1.2.2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育种价值及应用 |
1.2.3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食用和药用价值及利用 |
1.2.4 野生大豆分布现状 |
1.3 大豆种植业发展概况 |
1.4 大豆育种研究概况 |
1.4.1 杂交育种概况 |
1.4.2 诱变育种概况 |
1.4.3 分子育种概况 |
1.4.4 引种 |
1.5 杂交后代真实性鉴定 |
1.5.1 同工酶法鉴定杂交后代真实性 |
1.5.2 形态学观察法鉴定杂交后代真实性 |
1.5.3 细胞学法鉴定杂交后代真实性 |
1.5.4 分子标记法鉴定杂交后代真实性 |
1.6 大豆农艺性状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的前期基础 |
1.7.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7.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SRAP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各品系真实性的鉴定 |
2.3.1.1 主要设备、仪器 |
2.3.1.2 药品 |
2.3.1.3 DNA的提取及检测 |
2.3.1.4 SRAP-PCR反应体系 |
2.3.1.5 引物筛选 |
2.3.1.6 杂交后代真实性鉴定 |
2.3.1.7 条带统计及数据分析 |
2.3.2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品系形态学及农艺性状研究 |
2.3.2.1 播种时间和播种量 |
2.3.2.2 田间管理 |
2.3.2.3 物候期观察 |
2.3.2.4 植株形态观察 |
2.3.2.5 考种 |
2.3.2.6 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
2.3.3 2个目标品系饲用生产性能及适应性研究 |
2.3.3.1 材料选择 |
2.3.3.2 播种及田间管理 |
2.3.3.3 产量测定 |
2.3.3.4 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
2.3.3.5 根瘤生长情况研究 |
2.3.3.6 S002与玉米混贮试验 |
2.3.3.7 ZS种植方式与丰产关系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交后代各品系的SRAP-PCR分析 |
3.1.1 材料基因组DNA检测 |
3.1.2 引物筛选 |
3.1.3 杂交后代真实性 |
3.1.4 多态性位点及指纹图谱的构建 |
3.1.5 遗传相似系数及遗传距离 |
3.2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代品系形态学及农艺性状研究 |
3.2.1 物候期观测 |
3.2.2 植株及种子形态基本特征观察 |
3.2.2.1 叶形、叶色 |
3.2.2.2 花、花序 |
3.2.2.3 茎 |
3.2.2.4 荚 |
3.2.2.5 植株被毛 |
3.2.2.6 种子形态特征 |
3.2.3 农艺性状研究 |
3.2.3.1 因子分析研究籽实型品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 |
3.2.3.2 主成分分析研究饲草型品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 |
3.3 2个目标品系生产性能及适应性研究 |
3.3.1 2个品系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 |
3.3.1.1 S002 |
3.3.1.2 ZS |
3.3.2 2个目标品系产量测定 |
3.3.2.1 S002饲草产量测定 |
3.3.2.2 ZS籽实产量测定 |
3.3.3 2个目标品系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
3.3.4 2个目标品系根部结瘤情况研究 |
3.3.5 S002与玉米混播、混贮研究 |
3.3.5.1 混合青贮感官评定 |
3.3.5.2 混合青贮营养指标测定 |
3.3.5.2 混合青贮发酵指标测定 |
3.3.6 ZS种植方式与丰产关系研究 |
4 讨论 |
4.1 SRAP分子标记在杂交后代鉴定中的利用 |
4.1.1 SRAP标记法在后代杂种真实性鉴定评价中的应用 |
4.1.2 SRAP标记技术的引物筛选 |
4.1.3 SRAP技术在遗传关系上的应用 |
4.2 杂交后代品系植株与种子特征 |
4.3 数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 |
4.4 2个品系的选择依据 |
4.5 2个品系的选择依据 |
4.6 S002与青贮玉米混贮 |
4.7 密植提高产量 |
4.8 研究展望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灌木类植物单宁对绵羊瘤胃发酵影响及其对瘤胃微生物区系、免疫和生产指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1 引言 |
1.1 畜牧业生产与饲料安全 |
1.2 畜牧业生产与饲料资源 |
1.3 我国的灌木植物资源 |
1.3.1 灌木类植物的营养特性 |
1.3.2 饲用灌木类植物的营养价值 |
1.3.3 饲用灌木类植物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
1.3.4 我国饲用灌木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1.4 植物单宁研究进展 |
1.4.1 植物单宁的概念 |
1.4.2 单宁的理化性质与工业应用 |
1.4.3 植物单宁的提取方法 |
1.4.4 植物单宁的测定方法 |
1.4.5 植物单宁的抗营养作用 |
1.4.6 我国饲用灌木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1.4.7 植物单宁的营养作用及机理 |
1.4.8 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 |
1.5 植物单宁对瘤胃发酵及瘤胃调控研究进展 |
1.5.1 植物单宁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1.5.2 瘤胃微生物的调控研究进展 |
1.5.3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瘤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1.5.4 瘤胃细菌1651RNA/rDNA 序列分析技术 |
1.5.5 核糖体核酸序列数据库 |
1.6 动物机体免疫研究进展 |
1.6.1 机体免疫作用 |
1.6.2 免疫增强剂 |
1.6.3 外周血液细胞免疫 |
1.7 研究思路 |
1.7.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7.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7.3 论文总体研究方案 |
2 实验研究 |
2.1 荒漠草原区12 种主要饲用灌木在不同生长时期营养成分变化动态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材料的采集与处理 |
2.1.3 试验方法 |
2.1.4 统计分析 |
2.1.5 结果与分析 |
2.1.6 小结 |
2.2 荒漠草原区12 种主要饲用灌木中抗营养因子分析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材料的采集与处理 |
2.2.3 实验方法 |
2.2.4 结果与分析 |
2.2.5 小结 |
2.3 荒漠草原区12 种主要饲用灌木植物对绵羊饲用价值评价 |
2.3.1 实验材料 |
2.3.2 结果与分析性 |
2.3.3 小结 |
2.4 体外法研究不同水平的单宁酸对绵羊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2 结果与分析 |
2.4.3 小结 |
2.5 日粮中不同水平的植物单宁对绵羊瘤胃内几种纤维降解菌的影响 |
2.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5.2 实验操作步骤 |
2.5.3 统计与分析 |
2.5.4 结果与讨论 |
2.5.5 小结 |
2.6 日粮中不同水平的植物单宁对绵羊瘤胃内产甲烷菌的影响 |
2.6.1 材料与方法 |
2.6.2 统计与分析 |
2.6.3 结果与讨论 |
2.6.4 小结 |
2.7 日粮中不同水平的植物单宁对绵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
2.7.1 材料与方法 |
2.7.2 数据处理 |
2.7.3 结果与分析 |
2.7.4 小结 |
2.8 日粮中不同水平的植物单宁对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2.8.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8.2 统计分析方法 |
2.8.3 结果与讨论 |
2.8.4 小结 |
3 论文总体讨论与结论 |
3.1 总体讨论 |
3.1.1 荒漠地区主要饲用灌木饲用价值研究 |
3.1.2 单宁酸最适添加量的研究 |
3.1.3 体内添加水同水平的单宁酸对绵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3.1.4 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单宁酸对绵羊机体免疫的影响 |
3.1.5 日粮中不同水平的单宁酸对绵羊的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总体结论 |
3.3 研究的创新点 |
3.4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荒漠地区主要灌木类植物酚类物质含量动态规律及生物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灌木类饲用植物资源 |
1.2 开发利用饲用灌木类植物的意义 |
1.2.1 主要灌木类植物的营养特性 |
1.2.2 饲用灌木类植物的饲用价值 |
1.3 饲用灌木类植物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
1.4 我国饲用灌木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1.4.1 酚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
1.4.2 酚类物质抗营养作用 |
1.4.3 营养作用及机理 |
1.5 研究意义和目的 |
2 实验研究 |
2.1 荒漠地区主要饲用灌木类植物营养成分分析及变化规律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材料的采集及处理 |
2.1.3 实验方法 |
2.1.4 统计分析 |
2.1.5 结果与分析 |
2.1.6 讨论 |
2.1.7 小结 |
2.2 荒漠地区主要饲用灌木类植物酚类物质含量及动态变化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材料的采集及处理 |
2.2.3 实验方法 |
2.2.4 结果与分析 |
2.2.5 讨论 |
2.2.6 小结 |
2.3 体外批次培养实验 |
2.3.1 产气量的测定 |
2.3.2 体外法测定干物质消失率的测定 |
2.3.3 瘤胃发酵参数的测定 |
2.3.4 结果与分析 |
2.3.5 讨论 |
2.3.6 小结 |
2.4 酚类物质、营养成分和体外发酵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2.4.1 酚类物质含量与营养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2.4.2 酚类物质含量与产气量和干物质消失率的相关性分析 |
2.4.3 酚类物质含量与瘤胃发酵参数相关性分析 |
2.4.4 小结 |
3 论文总体讨论与结论 |
3.1 总体讨论 |
3.1.1 荒漠地区主要饲用灌木营养成分及变化规律 |
3.1.2 荒漠地区主要饲用灌木酚类物质含量及变化规律 |
3.1.3 荒漠地区主要饲用灌木瘤胃发酵参数的变化规律 |
3.1.4 酚类物质与营养成分和瘤胃发酵参数相关性分析 |
3.2 总体结论 |
4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鄂尔多斯高原主要饲用豆科植物青贮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青贮饲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青贮材料的研究 |
1.1.2 青贮添加剂的研究 |
1.1.3 青贮好氧稳定性的研究 |
1.1.4 青贮设备的研究 |
1.2 豆科牧草的青贮现状 |
1.2.1 混合青贮 |
1.2.2 单独青贮 |
1.3 鄂尔多斯高原豆科植物的主要分布 |
1.3.1 典型草原 |
1.3.2 荒漠草原 |
1.3.3 草原化荒漠 |
1.3.4 沙地植被 |
1.4 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添加剂及添加量 |
2.3 试验设计 |
2.4 试验方法 |
2.4.1 样品的采集 |
2.4.2 青贮饲料的调制 |
2.4.3 评定方法 |
2.4.4 指标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原料的营养成分 |
3.2 原料的缓冲能值 |
3.3 单独青贮及添加剂青贮后的发酵品质 |
3.3.1 感官评定 |
3.3.2 PH 值 |
3.3.3 营养成分分析 |
3.4 单独青贮和添加剂青贮后的有机酸含量和氨态氮含量 |
3.4.1 单独青贮和添加剂青贮后的有机酸含量 |
3.4.2 单独青贮和添加剂青贮后的氨态氮含量 |
3.5 青贮后发酵品质的综合评定 |
4 讨论 |
4.1 单独青贮和添加剂青贮的发酵品质 |
4.2 单独青贮和添加剂青贮的营养成分比较 |
4.3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阴山北麓丘陵区农牧交错带林草建设与生态恢复的可持续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资料来源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 |
1.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3 样地粗糙度的基本涵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2 经济社会状况 |
2.3 生态环境状况 |
3 研究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风蚀与水蚀复合侵蚀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
3.2 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上基本属于农牧业交错使用 |
3.3 人少地多,经营粗放 |
3.4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4 研究思路 |
5 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 |
5.1 总体布局 |
5.2 农田防护林网体系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
5.2.1 试验方法 |
5.2.2 样地植被调查结果分析 |
5.2.3 防风效益研究 |
5.2.4 土壤有机质、全量氮、磷、钾的变化 |
5.2.5 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变化 |
5.2.6 土壤中pH值的变化 |
5.2.7 各样地土壤储水量分析 |
5.3 退耕还林还草 |
5.3.1 水浇地饲草(料)引种试验 |
5.3.2 旱地牧草品种引种试验 |
5.3.3 牧草混播试验 |
5.3.4 灌草结合人工草地及防护效应试验 |
5.3.5 种草压青、粮草轮作试验 |
5.3.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7 试验结论与讨论 |
5.4 季节性禁牧计划、草地改良与恢复 |
5.4.1 季节性禁牧计划 |
5.4.2 草地改良与恢复 |
5.5 大六分子基点村效益分析 |
5.5.1 土地利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
5.5.2 植被覆盖度大幅度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5.5.3 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经济效益显着提高 |
5.5.4 社会效益明显 |
6 结论与讨论 |
6.1 选择退耕还林还草为切入点 |
6.2 强化农牧结合,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6)广布野豌豆荚果和种子发育动态及种子适宜收获时间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豆科牧草在草地生产与草地改良中的重要意义 |
1.1.1 豆科牧草在草地生产中的重要性 |
1.1.2 豆科牧草在改良土壤中的重要性 |
1.2 种子适宜收获时间研究进展 |
1.2.1 根据荚果和种子的生长发育天数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 |
1.2.2 根据荚果或种子形态学指标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 |
1.2.3 根据种子的生理指标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 |
1.2.4 根据种子的品质确定种子的适宜收获时间 |
1.2.5 根据其他指标来确定种子的适宜收获时间 |
1.3 不同取样时期种子抗逆性及抗逆性生理研究进展 |
1.3.1 种子抗逆性研究进展 |
1.3.2 植物抗逆性生理研究进展 |
1.3.3 不同发育阶段种子抗逆性研究进展 |
1.4 种子硬实研究进展 |
1.4.1 硬实形成因素研究进展 |
1.4.2 不同收获时间与硬实之间的关系 |
1.5 裂荚研究进展 |
1.6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不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荚果和种子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及种子品质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取样与测定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气象数据分析 |
2.2.2 荚果和种子的形态学特征 |
2.2.3 荚果和种子的生理学特征 |
2.2.4 种子品质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不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种子的抗逆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取样与测定 |
3.1.3 发芽实验 |
3.1.4 实验方法 |
3.1.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种子萌发特性 |
3.2.2 盐碱胁迫对不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种子萌发期幼苗生理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不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种子硬实形成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及实验地概况 |
4.1.2 取样与测定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荚果和种子的形态学特征 |
4.2.2 种子含水量与硬实率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不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种子裂荚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及实验地概况 |
5.1.2 取样与测定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裂荚率及荚果自身因素变化 |
5.2.2 裂荚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分析 |
5.2.3 裂荚率与荚果自身因素之间关系分析 |
5.3 讨论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科尔沁沙地活沙障植被及土壤恢复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国内外防沙治沙简史回顾 |
3 防沙治沙研究综述 |
3.1 防沙治沙基本概念 |
3.2 防沙治沙基本理论 |
3.2.1 风沙运动理论 |
3.2.2 恢复生态学理论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防沙治沙基本技术 |
3.3.1 流沙固定技术 |
3.3.2 沙地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技术 |
3.3.3 沙地人工植被的重建技术 |
3.4 防沙治沙基本模式 |
3.5 植物活沙障技术及其相关研究 |
3.5.1 植物活沙障技术 |
3.5.2 相关研究 |
4 研究区域概况 |
4.1 自然特征概况 |
4.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4.1.2 地貌特征 |
4.1.3 气候与水文特征 |
4.1.4 水资源特征 |
4.1.5 土壤特征 |
4.1.6 植被特征 |
4.2 土地沙漠化概况 |
4.2.1 土地沙漠化动态 |
4.2.2 土地沙漠化影响因素 |
4.2.3 土地沙漠化防治概况 |
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5.1 研究内容 |
5.2 技术路线 |
5.3 研究方法 |
5.3.1 样地选取 |
5.3.2 植被学调查与取样 |
5.3.3 土壤取样与理化性状分析 |
5.3.4 土壤种子库取样与分析 |
5.3.5 根系取样与分析 |
5.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 植被恢复效应研究 |
6.1 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 |
6.1.1 群落植物种组成及其变化 |
6.1.2 群落物种的科属组成及其变化 |
6.1.3 群落物种的生活型组成及其变化 |
6.1.4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 |
6.1.5 小结 |
6.2 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 |
6.2.1 群落的物种结构及其变化 |
6.2.2 群落的垂直结构及其变化 |
6.2.3 群落的层片结构及其变化 |
6.2.4 群落地表凋落物及其动态变化 |
6.2.5 群落的水平结构及其变化 |
6.2.6 小结 |
6.3 群落土壤种子库及其动态变化 |
6.3.1 土壤种子库的植物种类组成与变化 |
6.3.2 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及其变化 |
6.3.3 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 |
6.3.4 小结 |
6.4 群落根系及其动态变化 |
6.4.1 根系生物量结构与动态 |
6.4.2 根系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与动态 |
6.4.3 小结 |
7 土壤恢复效应研究 |
7.1 土壤物理性状变化 |
7.1.1 土壤机械组成及其变化 |
7.1.2 土壤容重、孔隙度及持水率动态变化 |
7.1.3 土壤含水量及其动态变化 |
7.2 土壤化学特性变化 |
7.2.1 土壤速效氮含量与变化 |
7.2.2 土壤速效磷含量与变化 |
7.2.3 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变化 |
7.2.4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变化 |
7.2.5 土壤pH值及其动态变化 |
7.3 小结 |
8 结论、讨论与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植被恢复效应研究结果 |
8.1.2 土壤恢复效应研究结果 |
8.2 讨论 |
8.3 建议 |
8.4 本研究特色之处 |
9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8)内蒙古准格尔旗砒砂岩区复合农林系统及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农林复合系统简介 |
1.1.1 农林复合系统概念 |
1.1.2 农林复合系统结构配置 |
1.1.3 农林复合系统调控技术 |
1.1.4 农林复合系统功能和效益 |
1.2 农林复合系统研究发展趋势 |
1.3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研究地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侵蚀类型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行政区 |
2.2.2 人口与分布 |
2.2.3 经济收入 |
2.3 土地利用概况 |
2.3.1 土地利用及变化 |
2.3.2 土地利用系统诊断 |
2.3.3 土地结构调整 |
2.4 小结 |
3 试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和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 |
3.2.2 经济效益监测与评价 |
3.2.3 社会效益监测与评价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复合农林系统规划设计的理论与经验 |
4.1.1 原理 |
4.1.2 原则 |
4.1.3 目标 |
4.1.4 主要经验与问题 |
4.2 准格尔旗以沙棘为主的复合农林系统功能分析 |
4.2.1 生物多样性分析 |
4.2.2 涵养水源功能 |
4.2.3 改良土壤作用 |
4.2.4 保水减沙效益评价 |
4.2.5 经济效益评价 |
4.2.6 社会效益评价 |
4.3 基于试验结果及有关理论的准格尔旗复合农林系统及智能规划设计 |
4.3.1 砒砂岩区 |
4.3.2 风沙区 |
4.3.3 黄河冲积平原区 |
4.4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毛乌素沙地人工种植羊柴生长状况及其对流沙的固定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1.1 植物学特性 |
1.2 生物学特性 |
1.3 营养价值 |
2 实验地及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1 羊柴生长情况调查 |
3.2 羊柴种植区物种多样性调查 |
4 讨 论 |
(10)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饲草产业发展研究 |
1.2.2 关于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研究 |
1.2.3 草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 |
1.2.4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1.3 基本概念与范围的界定 |
1.3.1 饲草、草地和草原 |
1.3.2 产业 |
1.3.3 饲草产业 |
1.4 本文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基本思路、框架结构与内容布局 |
1.4.2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2 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1 世界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1.1 世界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1.2 草地畜牧业发达国家饲草产业发展概况与特征 |
2.1.3 世界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
2.2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2.1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2.2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
2.3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概况 |
2.3.1 河北省饲草资源概况 |
2.3.2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3.3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3 饲草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新增长理论 |
3.2 新制度经济学 |
3.3 产业布局理论 |
3.4 博弈理论 |
3.5 草业系统工程理论 |
3.6 本章小结 |
4 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分析 |
4.1 饲草供给分析 |
4.1.1 饲草供给总量及其区域布局 |
4.1.2 不同饲草产品的品质结构及比较 |
4.1.3 饲草的投入产出分析 |
4.2 饲草需求分析 |
4.2.1 国内外饲草市场需求的基本概况 |
4.2.2 河北省畜牧业发展概况 |
4.2.3 河北省饲草需求的定量分析 |
4.2.4 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对比分析 |
4.2.5 河北省饲草市场需求预测 |
4.3 影响河北省饲草供给与需求的因素分析 |
4.3.1 自然环境因素 |
4.3.2 经济发展因素 |
4.3.3 畜牧业结构及发展水平 |
4.3.4 消费因素 |
4.3.5 市场效益因素 |
4.3.6 制度因素 |
4.3.7 技术因素 |
4.3.8 资本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动因 |
5.1 发展饲草产业是农业发展到新阶段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结果 |
5.2 发展饲草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
5.3 发展饲草产业,可确保食物安全和粮食安全 |
5.3.1 从“食物安全”的高度认识“粮食安全” |
5.3.2 实施草地农业系统,确保食物安全与粮食安全 |
5.4 发展草业综合效益显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5.4.1 发展草业可确保生态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5.4.2 发展饲草产业可提高大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
5.4.3 发展草业社会效益巨大,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
5.5 发展草业有助于提高农业的外汇贡献和市场贡献 |
5.6 草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5.7 本章小结 |
6 河北省饲草业发展模式与区域布局 |
6.1 饲草业发展模式的内涵及其类型 |
6.1.1 饲草产业发展模式的内涵 |
6.1.2 饲草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 |
6.2 河北省饲草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其分析评价 |
6.2.1 天然草地改良利用模式 |
6.2.2 林(果)草间作模式 |
6.2.3 人工饲草地建设模式 |
6.2.4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
6.3 河北省区域饲草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配置 |
6.3.1 河北省区域饲草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理论依据 |
6.3.2 河北省饲草产业的区域布局与模式选择 |
6.3.3 典型案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河北省饲草产业化经营分析 |
7.1 草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探讨 |
7.1.1 草业产业化理论基础 |
7.1.2 草业产业化内涵和要素构成 |
7.2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分析 |
7.2.1 草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 |
7.2.2 草业产业化是河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 |
7.3 草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组织运行模式 |
7.3.1 主要组织运行模式 |
7.3.2 草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绩效评价 |
7.4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7.4.1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7.4.2 典型案例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河北省草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 |
8.1 政府实现草业产业化的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
8.1.1 进行该博弈分析的前提条件 |
8.1.2 河北省实现草业产业化的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
8.2 基于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草业产业化支撑体系的深入分析 |
8.2.1 基本面的深入分析 |
8.2.2 博弈模型中重要环节的分析 |
8.3 博弈模型分析中假设前提条件的释放 |
8.3.1 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是实现草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 |
8.3.2 实现草业产业化的金融制度创新探讨 |
8.3.3 技术进步(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 |
8.4 构建合理机制化解饲草种植过程中的意外风险 |
8.5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9.2.1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
9.2.2 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对策 |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发表文章 |
四、大力推广优良豆科牧草——羊柴(论文参考文献)
- [1]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后代优异种质评价与利用[D]. 刘雪骄.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2)
- [2]灌木类植物单宁对绵羊瘤胃发酵影响及其对瘤胃微生物区系、免疫和生产指标影响的研究[D]. 薛树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1)
- [3]荒漠地区主要灌木类植物酚类物质含量动态规律及生物学评价[D]. 李九月.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11)
- [4]鄂尔多斯高原主要饲用豆科植物青贮特性的研究[D]. 黎英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11)
- [5]阴山北麓丘陵区农牧交错带林草建设与生态恢复的可持续发展分析[D]. 胡雅娟. 内蒙古大学, 2008(02)
- [6]广布野豌豆荚果和种子发育动态及种子适宜收获时间的确定[D]. 王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7]科尔沁沙地活沙障植被及土壤恢复效应的研究[D]. 张文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6)
- [8]内蒙古准格尔旗砒砂岩区复合农林系统及设计[D]. 刘丽颖.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9]毛乌素沙地人工种植羊柴生长状况及其对流沙的固定效果[J]. 王博,丁国栋,马士龙,顾小华. 水土保持研究, 2007(02)
- [10]河北省饲草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 杨伟坤.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