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浅议“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云[1](2021)在《新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包玥晗[2](2020)在《全媒体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相对应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但长期以来,因其自身的“隐蔽性”使人们忽略了对它的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多表现为“重显性,轻隐性”的状态。但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跃式进步,不仅出现了过去没有出现过的新技术,也出现了过去没有出现过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仅深刻改变了传播生态,也深刻影响这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随着传播环境的深度变革,新形势下,单一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能完全回应现实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其独特品性回应着时代挑战,而全媒体生态的传播格局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新渠道。本文依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研究思路,立足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深入探索了全媒体的演进历程,归纳出了全媒体以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打通了二者的内在关联,分析了全媒体时代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可行性以及依托全媒体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全媒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三全育人”理念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即全程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全息媒体契合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情境等要素的创新要求,同时高校利用全媒体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又彰显了“三全育人”理念。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全媒体时代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即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为支撑,以优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基础,以高校全媒体思政“中央厨房”的平台构建为核心等,这些具体路径为高校借助全媒体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骆语辰[3](2020)在《育德育心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积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竞争激烈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德才兼备、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等有着良好心理素质的高水平人才。2018年7月中共教育部提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德心共育教育理念等理论的指导下,在吸取前人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育德获得品质和育心获得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积极效应,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调查问卷”做抽样调查,采取美国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21.0工具以及结构方程模型(SEM)建模软件AMOS18.0工具对本文所需的调研数据做统计分析,对“育德获得品质——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育心获得品质——性格优势,心理危机组和对照组”等多变量关系,做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和路径分析。通过分析陕西省社会科学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Z077)中抽取2017、2018年部分高校所发生的严重心理危机致死学生资料做“心理解剖”分析,探索育德因素与育心因素在心理危机中的中介作用。研究高校大学生育德获得品质(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长效应和育心获得品质(性格优势)成长效应,以及在生活应激诱发心理危机过程中的交互预防干预心理危机的中介效应,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核心机制是其外部环境诱因和内在个体成因的交互作用。本文实证和个案所呈现的大学生所经受的压力和创伤等诱发因素,激活了其内在的思想信念空位等育德预警因素与性格优势缺失等育心预警因素,从而使其产生了心理危机倾向甚至心理危机结果。(2)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核心素养缺失是其心理危机产生的育德预警因素和干预靶标。实证预测和个案分析证实,从思想政治教育来看,大学生拥有并实践人文情怀、珍爱生命、健全人格等核心素养,是其防止心理危机的育德保护因子;反之,这些育德因素的缺失则是其产生心理危机的危险因子。(3)大学生心理教育中性格优势缺失是其心理危机产生的育心预警因素和干预靶标。实证预测和个案分析证实,从心理健康教育来看,大学生习得并开发爱与被爱、责任心、自控力等性格优势,是其防止心理危机的育心保护因子;反之,这些育心因素的缺失则是其产生心理危机的危险因子。(4)防范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因根据在于是其核心素养与性格优势的交互干预机制。经实证预测和个案证实,育德因素和育心因素相结合,如育德品质人文情怀与育心品质感恩之心的高度融合、育德品质珍爱生命与育心品质爱与被爱能力的息息相通、育德品质社会责任与育心品质责任心的共同担当、育德品质国家认同与育心品质理想信念的报国之行等,都是预防、控制和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育德育心相结合的加工机制。(5)育德品质和育心品质的缺失是心理危机的危险因子,拥有是防控心理危机的保护因子。因此,在大学生育德中培养此核心素养、在育心工作中培养此性格优势,可以有效地预控抑郁发作对心理危机的诱发。(6)大学生的性别、校别、年级等分类变量在育德品质核心素养与育心品质性格优势的交互作用共同预测和干预其心理危机中具有一定的调解作用。根据上述结论,本文也提出育德与育心防范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建议。目前对育德获得品质大学生核心素养与育心获得品质性格优势里的详细指标仍需要进行深入性探讨,对具体工作的研究要做进一步探索研究,对丰富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有重要意义。
楚管迪[4](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文中提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亲和力”这一新理念的提出,既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与期待,也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指引了方向,明确了前进的目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育穗”期,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亲和力这一理念,体现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目标,饱含着人文关怀的思想情感,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个体悦纳感不佳等现实困境的理论利器,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是新时期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须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高校教育者坚持育人为本原则,通过优化教育介体与教育环体,使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亲近感、认同感以及悦纳感的一种情感力量。总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工作是在朝着好的态势前进,碍于社会价值取向存在偏差、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消解、新型网络媒介的多元挑战等社会因素以及高校内部因素的影响,仍存在着一些尖锐的问题。表现在,教育目标与教育者之间存在不协调,认同感不足,使其不够“可信”;教育者素质不全面,魅力有待增强,使其不够“可亲”;教育内容偏深偏旧偏空,不够贴近学生,使其不够“可近”;教育手段单一、不灵活,不能满足学生期待,使其不够“可爱”;教育环境实用性过强,人文关怀薄弱,使其不够“可悦”。通过对现状以及原因的综合分析之上,提出了解决亲和力不足的策略:改进不协调症结,增强教育目标的认同感;重视魅力素养,增强教育者的亲近感;贴近学生实际,打造富有亲和的教育内容;满足学生期待,增强教育手段新颖度;营造亲和氛围,增强教育环境悦纳感。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研究,既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也是在有力地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指导思想。
李鸿凯[5](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关键词。在苦难而又辉煌的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革命文化是最璀璨夺目、鼓舞斗志和洗礼精神的文化景观。在革命前,革命文化是发出革命先声和引领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在革命中,革命文化是激发革命热忱和磨砺革命意志的精神密码。正是有了革命文化的滋养,才锻造了一大批“特殊材料”制成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及以往任何一个政治团体都无法比拟的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联系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未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但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从革命文化中感悟历史、永葆初心,有助于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党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情。习近平多次讲到要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了“继承革命文化”的重大课题。继承革命文化是新时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他们筑牢信仰根基、涵育道德品质的精神营养。新时代大学生要自觉接受革命文化教育,不断增强对革命文化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才能使革命文化成为打造“时代新人”理想人格的重要文化标识。本文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阐释革命文化的理论内涵、历史价值和时代意蕴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革命文化对于涵育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特殊功用。当前,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并且高校在开展革命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要在把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革命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才能使大学生在最美好的人生际遇始终保持战斗的精神和拼搏的劲头。新时代高校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必须始终以大学生为中心,把革命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从而切实增强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时代感和实效性。第一部分,分析了革命文化以及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内涵。本章在深刻把握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生成规律和文化品格的基础上,阐释了革命文化的本质和历史价值。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文化是指引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的文化支撑,也是塑造党和人民精神家园的坚强基石以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资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不仅要深刻理解革命文化教育的本质,也要把握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内涵和主要特征,从而使革命文化教育成为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练就成事本领的重要途径。第二部分,阐明了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其理论依据主要包括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理论,人的发展理论等。重视对大学生的革命文化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能够为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教育活动的开展除了要借鉴历史经验,还要立足新的时代坐标,充分挖掘革命文化教育对新时代大学生铸魂育人的重要价值,从而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正确指引。第三部分,基于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的检视与反思。当前,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革命文化认同的下降又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极其消极的影响。此外,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只有探究制约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并进行恰当归因,才能切实增强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凝聚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最大合力。第四部分,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革命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凝聚了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崇高品格。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感悟光荣的革命历史、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传承优秀的革命精神,从而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引导作用。第五部分,探究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路径。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要畅通高校革命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不断增强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相关特色课程的育人功能;要不断拓展革命文化教育的主阵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党团组织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等;要积极利用革命文化教育的社会资源,发挥革命历史遗迹、革命文创产品和革命文艺精品的教育功能。还要不断与时俱进,增强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特色。
王亚军[6](2020)在《河南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兴则国运兴,发扬红色文化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可以为中华民族注入营养剂、促进中国梦的实现。河南红色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河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具有革命性、人民性、先进性、时代性的文化,凝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河南人民的地域特色,是河南人民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优良作风、精神品质、思维方法等观念形态的集合体。“大别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新乡先进群体精神”是河南红色文化的典型呈现。河南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互相融通关联,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河南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表现在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河南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形态体现为帮助个体坚定社会主义政治立场和信仰、树立高尚道德情操、塑造健全人格、调节思想和行为、激发精神动力。河南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形态表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凝聚社会主义政治共识;和谐人际关系助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消解不良文化的侵蚀,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营造尊重规律、科学发展、艰苦创业的观念氛围。实现河南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要将河南红色文化融入教育各个阶段,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合力。还要结合河南正在进行的中原更加出彩实践,为河南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提供必要依托。最后要从物质资金、制度、人才队伍、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入手,为河南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提供保障。
李京晏[7](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崇高的信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成功开创,正是源自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我国而言,既充满机遇,也存在挑战,这更需要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勠力同心,从而实现强国之梦。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加强其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尤其重要。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是否有信仰,信仰是什么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充分肯定新时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信仰的弱化、信仰的功利化、信仰的多元化等几个方面。影响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因素有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理论素养、大众传播媒介等几个因素。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激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我教育,占领网络教育的重要阵地,使其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合力,在这样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中,使新时代大学生能够树立并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
刘超[8](2020)在《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治认同作为一种政治态度,是人们接纳、认同现行政治体系及其价值系统的情感倾向和心理归属。政治认同是维护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团结稳定的重要基石,是各族人民凝聚政治理想与政治价值的重要力量,虽无法直接观察了解,却在人们的实践行为中得以体现。民族地区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视野宽广、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但是民族地区多处祖国边陲,是民族之间的现实利益冲突与西方欧美国家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首选的交汇之地。因此,民族地区大学生强烈的政治认同感不仅关乎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更是维系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重要纽带。伴随着信息社会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从“人找信息”跨越到“信息找人”的时代,因此,从政治传播视角对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提升问题进行探索是一个新视角。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心理学、传播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深入分析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传播策略,对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及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主要阐述论文的理论借鉴、界定核心概念、作出研究假设、分析政治传播对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升的积极作用。第三部分为数据的处理分析。立足于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实证调查,通过对数据分析掌握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为第四章提出传播策略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为对策研究。聚焦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策略,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从丰富政治认知、深化政治情感、强化政治行为等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传播策略。
周晓瑾[9](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研究说明《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顾敏玉[10](2017)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立德树人”的课程,在中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并不成熟的前提下,德育教育更为重要。思想品德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具有相当的品行和修养,并用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培养和影响学生。人格魅力是一个复合词,指的是一个人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展现出的其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具有独特吸引人的力量。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的研究对全面贯彻九年义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有利于树立教师权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更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的影响,比如教师自身的相应能力的欠缺,学校教学方针的不完善,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完整,现在的思想品德教育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的对策包括加强教师队伍魅力建设,培养教学语言魅力,提升教师亲和魅力,完善教师自身魅力修养。同时,学校要加强完善教学评课和评价体系,学校和社会更要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环境。
二、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浅议“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浅议“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2)全媒体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相关概念阐述 |
1.1 全媒体的解读 |
1.1.1 全媒体概念的提出 |
1.1.2 全媒体的内涵 |
1.1.3 全媒体的特征 |
1.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把握 |
1.2.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界定 |
1.2.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优势 |
1.2.3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过程 |
第二章 全媒体时代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 |
2.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学说 |
2.1.2 习近平“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2.2 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借鉴 |
2.2.1 关于媒介环境学相关理论 |
2.2.2 内隐学习与缄默知识 |
第三章 运用全媒体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3.1 “四全媒体”为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契机 |
3.1.1 利用全程媒体“时效性”捕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3.1.2 利用全息媒体“丰富性”创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情境 |
3.1.3 利用全员媒体“多元参与性”把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
3.1.4 利用全效媒体“深入性”精准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
3.2 运用“四全媒体”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契合“三全育人”理念 |
3.2.1 运用全程媒体开展隐性思政教育契合全过程育人理念 |
3.2.2 运用全员媒体开展隐性思政教育契合全员育人理念 |
3.2.3 运用全效、全息媒体开展隐性思政教育契合全方位育人理念 |
第四章 全媒体时代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措施 |
4.1 加强高校思政教育队伍建设 |
4.1.1 树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观 |
4.1.2 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
4.2 优化全媒体时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4.2.1 增强媒体行业自律,净化网络生态环境 |
4.2.2 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营造积极的校园舆论环境 |
4.2.3 推动多方配合,构建协同育人环境 |
4.3 依托全媒体构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新通道 |
4.3.1 构建高校全媒体思政“中央厨房” |
4.3.2 利用融媒体产品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
4.3.3 依托慕课、B站等平台推进“课程思政”新实践 |
4.3.4 依托校园网络广播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育德育心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积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育德防范心理危机的相关研究 |
1.2.2 育心防控心理危机的相关研究 |
1.2.3 应激诱发心理危机的相关研究 |
1.2.4 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理论创新 |
1.4.2 方法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大学生心理危机 |
2.1.1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概念 |
2.1.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
2.1.3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 |
2.2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2.2.1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 |
2.2.2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
2.2.3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 |
2.3 性格优势 |
2.3.1 性格优势的概念 |
2.3.2 性格优势的分类体系 |
2.3.3 性格优势测量工具 |
2.4 其他相关理论 |
2.4.1 德心共育的教育理念 |
2.4.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4.3 马克思主义内外因论 |
第三章 研究对象 |
3.1 研究对象 |
3.1.1 资料来源 |
3.1.2 随机抽样 |
3.2 研究工具 |
3.2.1 调查工具 |
3.2.2 分析工具 |
3.3 假设检验 |
3.3.1 理论假设 |
3.3.2 实证检验 |
第四章 实证量化分析 |
4.1 实证调查:人口学和社会学基本资料分析 |
4.1.1 学校分布:抽样27 所高校34518 名学生 |
4.1.2 性别分布:抽样学生中男生44.4%和女生55.6% |
4.1.3 年龄分布:抽样学生中年龄16-27 岁均龄19.65 岁 |
4.1.4 学校分布:抽样学校中包括三类省属高校 |
4.2 目标样本:重度抑郁与自杀倾向抽样资料分析 |
4.2.1 重度抑郁:总样中偏重抑郁445 人和严重抑郁96 人 |
4.2.2 自杀倾向:总样中红色预警259 人和橙色预警832 人 |
4.2.3 交互筛查:总样中红色预警259 人和橙色预警832 人 |
4.2.4 研究组自杀危机259 人,对照组无自杀危机263 人 |
4.3 育德因素:学生核心素养缺失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分析 |
4.3.1 抽样比对:学生核心素养缺失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
4.3.2 性别比对:男女生核心素养缺失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
4.3.3 学校比对:核心素养缺失诱发抑郁并危机Logistics预测 |
4.4 育心因素: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分析 |
4.4.1 抽样比对:性格优势缺失诱发自杀倾向危机Logistics预测 |
4.4.2 性别比对:性格优势和心理资本缺失诱发危机Logistics预测 |
4.4.3 学校比对:各校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分析 |
4.5 综合因素:学生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分析 |
4.5.1 抽样比对: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
4.5.2 性别比对: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
4.5.3 学校比对: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预测心理危机Logistics模型 |
4.6 实证归纳:学生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预测心理危机归纳 |
4.6.1 育德归纳: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缺失项归纳分析 |
4.6.2 育心归纳:心理危机学生的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
4.7 验证模型:学生育德和育心因素双向调节抑郁并危机的结构方程模型 |
4.7.1 总样控制模型:无育德育心介入的抑郁发作诱发心理危机预测模型 |
4.7.2 总样模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
4.7.3 省本高校模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
4.7.4 高职院校模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
4.7.5 民办高校模型:心理危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性格优势缺失项归纳分析 |
4.8 线性建模验证:育德品质和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方程 |
4.8.1 预测变量排序:育德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建模 |
4.8.2 回归系数估计:育德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建模 |
4.8.3 残差正态分布:育德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建模 |
4.8.4 模型建构汇总:育德育心品质缺失预警心理危机的线性建模 |
第五章 个案质性分析 |
5.1 学生育德因素缺失诱发心理危机案例 |
5.1.1 缺失“珍爱生命”核心素养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
5.1.2 缺失“乐学善学”核心素养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
5.1.3 缺失“欣赏美好”核心素养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
5.2 学生育心因素缺失诱发心理危机案例 |
5.2.1 缺失“爱与被爱”性格优势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
5.2.2 缺失“希望乐观”性格优势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
5.2.3 缺失“自控判断”性格优势的心理危机个案分析 |
5.3 育德与育心工作盲区导致心理危机案例 |
5.3.1 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灰色地带” |
5.3.2 家庭环境因素诱发学生心理危机 |
5.3.3 社会支持系统缺乏导致的心理危机 |
第六章 讨论与建议 |
6.1 外部诱因和内部成因交互作用,是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核心机制 |
6.2 大学生多项核心素养的缺失,是其自身心理危机产生的育德预警因素 |
6.3 大学生多项性格优势的缺失,是其自身心理危机产生的育心预警因素 |
6.4 大学生核心素养与性格优势的缺失交互作用预警其心理危机的产生 |
6.5 性别、学校、年级等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调节因素 |
6.6 建议:培育育德育心品质以预防干预其心理危机的育德育心工作策略 |
第七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国内研究现状 |
二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相关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亲和力的涵义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概念 |
第二节 相关依据 |
一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依据 |
二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实依据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要素 |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标的亲和力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的亲和力 |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的亲和力 |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的亲和力 |
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亲和力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结构 |
二 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存在问题 |
一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够“可信”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够“可亲” |
三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够“可近” |
四 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不够“可爱” |
五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够“可悦”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教育目标与教育者之间存在不协调,认同度不高 |
二 教育者素质不完善,魅力有待增强 |
三 教育内容偏深偏旧偏空,不够贴近学生 |
四 教育手段单一、不灵活,不能满足学生期待 |
五 教育环境过于实用化,人文情怀薄弱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策略 |
第一节 改进不协调症结,提升教育目标认同感 |
一 兼顾多重目标,增强教育目标科学性 |
二 关注学生实际,提升教育目标针对性 |
三 紧跟社会发展,注重教育目标时代性 |
第二节 重视魅力水平,增强教育者的亲近感 |
一 夯实心灵美,增强教育者人格魅力 |
二 掌握语言美,增强教育者表达魅力 |
三 注重仪表美,增强教育者形象魅力 |
第三节 贴近学生实际,打造富有亲和的教育内容 |
一 与现实相结合,确保教育内容实用性 |
二 以学生为根本,增强教育内容人文性 |
三 精选教育素材,增加教育内容趣味性 |
第四节 满足学生期待,增强教育手段新度 |
一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 |
二 强化社会实践环节,推动理论与实际的相融合 |
三 注重网络教育方式,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的结合 |
第五节 营造亲和氛围,增强教育环境悦纳感 |
一 围绕人文主题,塑造校园文化环境 |
二 重视情感作用,营造思政课堂情境 |
三 坚持与时俱进,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方法 |
1.4.2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4.3 比较研究方法 |
1.4.4 跨学科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革命文化与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 |
2.1 革命文化概述 |
2.1.1 文化与革命文化 |
2.1.2 革命文化的孕育与发展 |
2.1.3 革命文化的特征 |
2.2 革命文化的历史价值 |
2.2.1 指引中国革命赢得胜利的文化支撑 |
2.2.2 塑造党和人民精神家园的坚强基石 |
2.2.3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资源 |
2.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内涵 |
2.3.1 革命文化教育的含义 |
2.3.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内涵 |
2.3.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特征 |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
3.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
3.1.1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
3.1.2 意识形态灌输理论 |
3.1.3 人的发展理论 |
3.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历史考察和基本经验 |
3.2.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历史考察 |
3.2.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经验 |
3.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需求 |
3.3.1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3.3.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3.3.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实审视 |
4.1 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的状况 |
4.1.1 革命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4.1.2 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 |
4.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
4.2.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实施与成效 |
4.2.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困境 |
4.3 制约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
4.3.1 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和教育规律的把握不够 |
4.3.2 对大学生自主选择和自我教育的激发不强 |
4.3.3 高校文化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 |
5.1 革命历史教育 |
5.1.1 革命历史进程教育 |
5.1.2 革命历史经验和历史价值教育 |
5.1.3 革命英雄教育 |
5.2 革命理想教育 |
5.2.1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 |
5.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
5.3 革命传统教育 |
5.3.1 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教育 |
5.3.2 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教育 |
5.3.3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教育 |
5.4 革命精神教育 |
5.4.1 对党忠诚的教育 |
5.4.2 勇于担当的教育 |
5.4.3 为民服务的教育 |
5.4.4 艰苦奋斗的教育 |
5.4.5 开拓创新的教育 |
5.4.6 严守纪律的教育 |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路径 |
6.1 畅通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
6.1.1 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6.1.2 开设革命文化教育的特色课程 |
6.1.3 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
6.2 拓展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
6.2.1 融入高校党团组织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 |
6.2.2 鼓励并指导大学生参与革命文化学术研究活动 |
6.2.3 广泛开展革命文化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
6.3 利用革命文化发展的社会资源 |
6.3.1 重视革命历史遗迹的开发与保护 |
6.3.2 借助“互联网+”革命文化文创产品的开发成果 |
6.3.3 发挥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文艺精品的教育功能 |
6.4 增强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特色 |
6.4.1 推动革命文化的“微传播” |
6.4.2 促进革命文化传承的当代话语转换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河南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由来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的内容 |
二 研究的方法 |
三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河南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河南红色文化探赜 |
一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下的河南红色文化界定 |
二 经典作家文化理论下的河南红色文化审视 |
三 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下的河南红色文化审视 |
四 习近平关于文化重要论述下的河南红色文化审视 |
第二节 河南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上的融通关联 |
一 河南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契合 |
二 河南红色文化有助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达成 |
三 河南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同频共振 |
第二章 河南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 |
第一节 河南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形态 |
一 坚定社会主义政治立场 |
二 树立高尚的道德与情操 |
三 调控个体的思想与行为 |
四 满足精神需要激发动力 |
第二节 河南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形态 |
一 传播主流意识形态 |
二 和谐群体人际关系 |
三 消解不良文化侵害 |
四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第三章 河南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策略 |
第一节 家庭学校社会河南红色文化教育一体化 |
一 涵养河南红色文化家风发挥家庭教育基础性作用 |
二 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增强河南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
三 营造社会氛围提高河南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广泛性 |
第二节 将河南红色文化融入中原更加出彩建设 |
一 融入河南乡村振兴战略以河南红色文化引领乡风文明 |
二 讲好河南红色文化故事增强河南红色文化感染力 |
三 开发河南红色文化产业带动河南红色文化传播与发展 |
第三节 建立河南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保障机制 |
一 为实现河南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提供物质资金保障 |
二 以制度建设保障河南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
三 构建河南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 |
四 营造河南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
(二)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因素 |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 |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解决的问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意蕴 |
一、信仰的内涵、特征及作用 |
(一)信仰的内涵 |
(二)信仰的特征及作用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及特征 |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 |
三、我们党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顶层设计 |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相关规定 |
(二)习近平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论述 |
四、新时代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战略意义 |
(一)个人健康成长的精神之需 |
(二)进一步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的必然要求 |
(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之需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一、调研概况 |
二、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分析 |
(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涵的认知、认同状况 |
(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必要性的认同状况 |
三、新时代大学生在信仰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信仰的弱化 |
(二)信仰的功利化 |
(三)信仰的多元化 |
四、新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影响因素 |
(一)学校教育的影响 |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
(四)大学生自身理论素养的影响 |
(五)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
第三章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 |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二)推动构建大思政格局 |
(三)学校课堂走进社会,促进校社良性互动 |
二、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
(一)家庭教育的首因性 |
(二)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性 |
(三)家庭教育的终生性 |
三、激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我教育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阅读 |
(二)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四、占领网络教育的重要阵地 |
(一)网络教育的特点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网络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政治认同研究现状 |
1.2.2 政治传播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理论借鉴 |
2.1.1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1.2 政治心理学相关理论 |
2.1.3 传播学相关理论 |
2.1.4 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 |
2.2 政治认同与政治传播的内涵及主要影响因素 |
2.2.1 政治认同的内涵及主要影响因素 |
2.2.2 政治传播的内涵及主要影响因素 |
2.2.3 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路径模型构建 |
2.3 政治传播在提升政治认同中的积极作用 |
2.3.1 丰富政治认知,培育政治情感 |
2.3.2 引导社会舆论,坚定政治信仰 |
2.3.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政治行为 |
第3章 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样本的选取及其描述性统计 |
3.1.1 样本的选取 |
3.1.2 信度效度检验 |
3.1.3 球性检验 |
3.1.4 主成分因子分析 |
3.2 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成效 |
3.2.1 丰富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政治认知 |
3.2.2 增进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政治情感 |
3.2.3 巩固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政治行为 |
3.3 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偏差及归因分析 |
3.3.1 政治传播主体方面 |
3.3.2 政治传播载体方面 |
3.3.3 政治传播环境方面 |
第4章 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策略 |
4.1 构建民族地区政治传播大格局,丰富政治认知 |
4.1.1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坚守政治传播主渠道 |
4.1.2 强化社区的传播功能建设,拓展政治传播新途径 |
4.1.3 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构建政治传播新格局 |
4.2 增强传播与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契合度,深化政治情感 |
4.2.1 转变传播话语体系,消除话语隔阂 |
4.2.2 提升传播者的素质,增强传播感染力 |
4.2.3 满足大学生的多样需求,提升政治获得感 |
4.3 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政治行为 |
4.3.1 改变传播方式,激发参与热情 |
4.3.2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引导政治行为 |
4.3.3 发挥传播者的示范作用,巩固政治行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
一、创刊及发展 |
二、功能地位 |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
一、报道统计概述 |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
一、政治品质 |
二、劳动品质 |
三、道德品质 |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数量变化 |
二、英模形象 |
三、变化原因分析 |
四、社会效应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
一、报道数量变化 |
二、形象分析 |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
四、社会效应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及提升人格魅力的意义 |
2.1 人格魅力的含义 |
2.2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的来源和特点 |
2.2.1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的来源 |
2.2.2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的特点 |
2.3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提升人格魅力的意义 |
2.3.1 有利于树立教师权威 |
2.3.2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2.3.3 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
2.3.4 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
第三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不足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
3.1 教师人格魅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
3.1.1 知识结构陈旧,学识修为彰显不足 |
3.1.2 语言修养不足,教学美感有待培养 |
3.1.3 师生交流缺乏,教学关系有待优化 |
3.1.4 内外兼修不足,魅力气质亟待提升 |
3.2 教师人格魅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3.2.1 主观原因:教师注重应试教学忽视对自身魅力的提升 |
3.2.2 客观原因:教学方针缺乏指导,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
第四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提升的对策 |
4.1 择优劣汰,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师队伍人格魅力建设 |
4.1.1 思想政治素养的自我提升 |
4.1.2 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 |
4.2 加强塑造,培养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语言魅力 |
4.3 增强沟通,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师亲和魅力 |
4.4 强化心理能力,完善思想品德教师的自身魅力修养 |
4.5 学校要加强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评课和评价体系 |
4.5.1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听课体系 |
4.5.2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评课体系 |
4.5.3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评价体系 |
4.6 学校和社会要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环境 |
4.6.1 学校要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环境 |
4.6.2 社会要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环境 |
第五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浅议“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研究[D]. 王新云. 湖北大学, 2021
- [2]全媒体时代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包玥晗.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3]育德育心品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的积极效应研究[D]. 骆语辰.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D]. 楚管迪. 郑州大学, 2020(02)
- [5]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D]. 李鸿凯. 辽宁大学, 2020(01)
- [6]河南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D]. 王亚军. 郑州大学, 2020(02)
- [7]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调查分析[D]. 李京晏.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8]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传播策略研究[D]. 刘超.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9]《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10]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提升研究[D]. 顾敏玉. 信阳师范学院,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