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债投资:寂寞让你如此美丽(论文文献综述)
杜可风[1](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郑小玉[2](2018)在《资本主义社会视野下“乞丐”题材歌剧的创作 ——以《乞丐歌剧》与《三分钱歌剧》为例》文中指出18至20世纪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的历史时期,它从巴洛克时期一直延伸至20世纪现代音乐时期。1728年1月29日,由英国作家盖伊(Gay John,1685—1732)与德裔作曲家佩普什(John Christopher Pepusch,1667—1752)共同创作的英国民谣剧《乞丐歌剧》(The Beggar’s Opera)在伦敦首演并大获成功。《乞丐歌剧》带有讽刺剧(Satire)的意味,讽刺剧是对某种机构、制度或现实世界的某些行为方式所作的抨击1。它严厉的批判了以描写宫廷、贵族上流阶层为题材的意大利正歌剧,他将写作的视角转向了英国平民阶层,不仅将宫廷、贵族上层阶级的腐化、享乐、丑陋的现象进行无情地批判与揭露,同时也讽刺了平民阶层和社会底层的不求上进、男盗女娼的不良行径,是一次“全社会视角”的讽刺批判。为适应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进入了资本工业化时期,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时期,机器大生产时期的到来大大提高了工人们的生产效率,成为历史上重要的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随之而来,如主张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体系的一种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需要,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代表人物摩莱里(étienne-Gabriel Morelly Morelly,1700—1780)与马布利(Gabriel Bonnot de Mably,1709—1785)提出了人类自由平等的想法,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实行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除此之外,在文学中还涌现了英国着名作家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的《鲁滨逊漂流记》,它是反映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重要代表作,积极进取的精神,如冒险、顽强的精神意志等。这些因素对《乞丐歌剧》的产生带来了很好的创作养分。以“乞丐”题材创作的《乞丐歌剧》得到了英国普遍公众的支持与推崇,音乐的场所过去的由皇室、贵族、教堂转向了英国公众,并进行公开演出。观众群体也不仅限于上流社会,而是更倾向于资产阶级和平民阶层。讽刺剧的题材备受人们的欢迎,讽刺剧并随之繁荣起来,这股热潮对欧洲其他国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法国与德国纷纷效仿英国的民谣剧,法国的喜歌剧和德国歌唱剧的开始兴起,平民阶层成为炙手可热的主角性代表。1928年8月31日,由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与德国作曲家库尔特·魏尔(Kurt Weill,1900—1950)二人共同合作,以《乞丐歌剧》剧本为基础改编的《三分钱歌剧》(The Three Penny Opera)在德国成功上演。《三分钱歌剧》通过舞台性、艺术性、综合性的全民参与,让人们切身体会到20世纪初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帮助观众加强逻辑思维,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也能参与其中,用探讨、批判的态度去更好地理解作品,并理性地思考,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三分钱歌剧》不仅是一部讽刺剧,同时它也是一部寓言剧,在《三分钱歌剧》的排练上,布莱希特就要求演员应该把观众带到情感共鸣的轨道上,直接与观众产生交流。《三分钱歌剧》在采用叙事剧的创新手法进行创作,同时也并不完全排斥传统戏剧技巧的运用。《三分钱歌剧》中采用二十世纪初期新兴的爵士乐风格进行创作,赋予了此剧全新的艺术视角,音乐通俗简洁,易于传唱,无论是专业的歌唱演员还是普通的业余爱好者都可胜任演唱,有效地克服了歌剧音乐只针对专业人士敞开的局限性,成功地创造了一种新型歌剧作品,在西欧歌剧的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魏尔《三分钱歌剧》的创作思路简单明晰,他将音乐创作加入到戏剧表现中,集流行曲调、艺术歌曲、民谣与一体,并在创作中加入爵士乐,这些成为魏尔独特的创作风格,使《三分钱歌剧》成为20世纪同类作品的标杆性代表,对20世纪现代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至20世纪两百年间,欧洲先后经历了工业革命、启蒙运动、世界大战,为西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均带来了新的冲击与革新。通过文献的学习和整理,《三分钱歌剧》是剧作家布莱希特在《乞丐歌剧》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创作的,两部歌剧故事背景都设在了英国,这两部作品很好地连接了18至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同时也映射了20世纪德国资本主义的真实现状。《乞丐歌剧》与《三分钱歌剧》皆以“乞丐”题材创作,反映出这200年间资本主义社会下的的社会文化的基础。
肖念涛[3](2018)在《青涩爱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晓莉谈爱的时候,我正在追求芳芳。我经过三次高考,才考上大学,进入财经学院。大一时,我的心情有些灰暗。因为,我的理想是考上大学新闻专业。而1993年,只有重点本科大学才有新闻专业。1991年,我高中毕业,凭着一堆写作比赛获奖证书和发表的许多文章,我被保送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眼看着就要成功,却最终夭折。为了一抒心中郁闷,整个大学一年级,除了上课外,我都在创作以复读为内容的30
朱磊[4](2018)在《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新形式和新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汉语中的程度副词不断演化,出现了大量的新形式;在新兴程度副词出现的同时,原有的程度副词的语法性质也在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功能。在两者的基础上,现代汉语也产生了许多含有程度副词的新构式。本文认为,程度副词与中心语构成的组合,有充当句子成分或句法成分的可能。当相关组合只能充当句子成分时,该语言现象具有很大的语用因素,主观性最强;当该语言现象开始在句法成分出现时,就表明该现象已经逐步开始语法化;当该语言现象能够高频充当句法成分时,就表明新的语言现象已经开始被全社会的语言使用群体所接纳。因此,本文以语言现象从句子成分到句法成分的过渡为主要着眼点,依据语料支持,结合语法化、主观化等理论,采用现象描写与理论解释、定性研究与量化统计、个体研究与对比研究等手段,考察程度副词新形式、新功能,以及有关的新构式的发展演变规律。文章除了绪论和结语,分为上中下三编,每编第一章具有总论性质,其余各章是个案分析。上编为第一章至第五章,研究程度副词的新形式,也就是对新兴程度副词的发展趋势和演变机制等进行分析。第一章从总体上对新兴程度副词作出考察,文章认为其发展呈现出绝对化和高量性两大趋势。新兴程度副词在演化前有不同的语义功能,其副词化的方式是通过转喻或者隐喻,建立起源语义与程度义之间的关系,而产生动因的诱因则是因表达需要而在其搭配对象或者源成分自身发生的语类、语义、语用方面的变异。第二章对新兴程度副词“狂”的演化动因和机制作了分析,探讨了相关的驱动和制约因素。第三章对程度副词性的“超”和动词性的“超”进行了区分,并考察了“超”和“超级”在表程度义时的竞争及其在语言生活中新的发展变化。第四章考察了“爆/暴”在表程度义时的差异,分析了相关成分在状语和补语位置的不同表现及其成因。第五章研究了“到哭”的程度副词化状况,并与其他作补语的“到X”词语进行了比较研究。中编为第六章至第十章,研究程度副词新功能的扩展。第六章总体上考察名词性成分、一般动词,以及状态形容词被程度副词所修饰的情况,探讨出这些新功能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类推途径。第七章对新兴的“很是”进行研究,探讨了其与性状化名词搭配的相关机制。第八章考察程度副词修饰粘宾动词短语“显得+X”被程度副词修饰的表达功用,并对制约是程度副词修饰“显得+X”低频率留存的机制作出相应分析。第九章通过语料库的统计,分析了“最”和“很”修饰状态形容词的差异,并对其成因作出了相关解释。第十章研究“得慌”与状位程度副词叠加的表现和成因,并进一步考察了其类推后的相关语言现象。下编是从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研究含有程度副词的新构式。第十一章列举当前语言生活中常见的含有程度副词的新构式,分析归纳程度副词在构式的存在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第十二章探讨“蛮拼的”的构式化问题,分析该构式的形成原因。第十三章对主观强调构式“不要太X”作出描写,分析了其成因,对其发展趋势也作出了一定的预测。第十四章对构式“有点(儿)小X”总体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中各个构件的特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各个构件与构式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十五章对构式“最美X”进行了分析,并从形式、语义等角度将该构式与类似结构进行的对比研究。全文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余论,对本文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创获进行相应的总结,并对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思考。
金巧媚[5](2018)在《“X+吧+人称代词”格式的多角度考察》文中提出“X+吧+人称代词”格式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十分常见的格式,应用十分广泛。其中既有主谓易位现象,也涉及人称代词重复现象,用法非常多样,其中一些形式还被认为是构式,也有一些被认为属于话语标记,情况较复杂。然而该格式并没有得到语言学界的系统探讨,已有的相关研究也不够全面,因此本文从语表特点、深层语义、语用价值三个方面对“X+吧+人称代词”格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探讨。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1.描写和解释相结合,充分描写该格式的特点,并进行合理的解释。2.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统计各种频率,总结和归纳特点。3.形式和意义相结合,从语表形式、语里意义、语用价值三个层面对该格式进行分析,既分析构成成分也分析格式本身对构成成分的影响和制约。4.多角度比较法,从不同方面比较不同情况的差别并分析原因。“X+吧+人称代词”格式的基本构成特点是一个词或短语加上语气词“吧”之后,再追加一个人称代词。“X”的构成成分十分丰富,从结构上看,词和短语都能进入,词和短语的种类也十分丰富。也有“吧”替换成其他语气词的用法,但在语里意义、语用价值等方面由于各个语气词本身的特点而存在较大差别。进入该格式的人称代词主要是单数人称,使用最多的是第二人称系统中的普通称谓“你”,这与使用该格式的对话双方之间的社会关系有关。“X+吧+人称代词”格式有较多特殊用法,其中最重要的是重复格式“人称代词+X+吧+人称代词”。绝大多数情况下“人称代词+X+吧+人称代词”可以和“X+吧+人称代词”互相变换,但表意上有一定差别。“X+吧+人称代词”格式的成句情况十分灵活,既可以位于句首,也可以位于句中、句尾,还可以单独成句。另外,“X+吧+人称代词”格式中人称代词前面一般不用修饰语,喜欢包含语气副词,使用最多的语气副词是“就”和“还或还是”。“X+吧+人称代词”格式中有少部分形式符合构式的定义,但大部分不能算作构式。“X+吧+人称代词”格式可以表达多种情感,如正面情感、负面情感、假性负面情感、中性情感。情感类型主要由“X”的语义决定,语气词“吧”主要作用是加重情感表达的力度,尤其在表达负面情感时。人称代词则对整个格式的情感表达影响不大。“X+吧+人称代词”格式主要有责备、讽刺、制止、建议祈使、关心祝愿、打趣戏谑等功能,因此主要用于指令式、询问式、表情式言语行为,体现了经济原则、亲疏原则等交际原则。总的语用功能是增强语义、优先表达并强调“X”的语义,同时增加一些特殊语义。
陈昌旭(TEERAPARP PREDEEPOCH)[6](2018)在《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词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副词是泰国汉语学习者使用错误率较高的一类词。在泰汉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泰国学习者在使用汉语重叠式副词时容易混淆而出现偏误,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也成为我们的研究动机。故本文以四组不同类别的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为研究对象,即表示频繁的“常常、时时、往往”、表示缓慢的“缓缓、渐渐、慢慢”、表示仅限的“单单、仅仅”、表示隐秘的“暗暗、悄悄、偷偷”,对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词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以达到弥补相关对比研究理论成果与现行汉泰辞书对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处理之不足,以及促进提升相关教学和教材中该类词编写质量之目的。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对象、内容、目的、方法、语料来源、理论基础。通过本章对研究现状的探讨,发现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形式的研究十分薄弱,甚至有待填补空白。为了弥补该领域的不足,本文基于中介语理论、语义场理论、对比分析理论,结合定性分析法、对比法、归纳法,并借助BCC语料库和CCL语料库以及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国家泰语语料库(TNC),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语义与句法功能方面对上述四组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同时在对比分析结论的基础上以测试、统计法进行泰国学习者习得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之实证研究,以达到为相关内容的教学提供实际指导与参考之目的。第二章以“常常”组及其泰语对应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语义和句法功能的不同,发现“常常”组与其泰语对应词存在语义特征、使用条件、词语搭配的不同,即泰语的“(?)/se:m(?):/”具有强调语气的语义特征,汉语的“常常、时时、往往”都具备;汉语唯有“往往”能与助词“过”搭配,泰语的对应词都不受限制;“常常”组能位于句首,泰语都不行。另外,我们在本章指出了“常常”在“常常+不/很+谓语”结构中,译成泰语一般只能用“(?)/mak t(?)a/”,不能用“(?)/b(?):jb(?):j/”,以及提出了汉泰辞书中对“常常”的释义标注具有词语漏收的不足。第三章探讨“缓缓”组及其泰语对应词语义和句法功能的异同,发现“缓缓”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差异主要有语义范围的不对等、词语搭配功能的不同,即“慢慢”具有表示不着急之义,“(?)/t(?)ha:t(?)ha:/”不具备。反之,“(?)/t(?)ha:t(?)ha:/”具有表示减速之义,但“慢慢”不具备;“缓缓”不能修饰形容词、不能与能愿动词搭配,“渐渐”不能修饰自主动词、不能与“着”搭配,而“(?)/kh(?):jkh(?):j/”不受限制。第四章是“单单”组及其泰语对应词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单单”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差异主要是在句中与其他副词共作状语位置的不同,即“单单”组可以位于“就”的前或后,而“(?)/phi:aη/”组只能位于“(?)/k(?):/”的后边。此外,我们指出了汉泰辞书中对“仅仅”的释义标注有误。第五章对比及分析了“暗暗”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异同,发现“暗暗”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差异主要有语义范围不对等和词语搭配的不同,即“悄悄”具有表示声音很小或很低之义,而“(?)/ε:p/”和“(?)/ηi:apηi:ap/”都不具备。反之,“(?)/ε:p/”具有表示有相当的量或度之义,而汉语对应词都不具备;“暗暗”组的重叠式副词都不能修饰判断动词和能愿动词,而“(?)/ε:p/”不受限制。通过对四组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与其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和句法功能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具体在语义范围、使用条件、句法分布、搭配功能存在明显或细微的差异。这些语义与句法功能的差异在前人的研究中尚未被指出,且反映在现行汉泰辞书的标注中明显存在遗漏或模糊不清等不足之处。据此,厘清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异同,有利于预测母语的正负迁移,尽可能地减少语义与句法功能混淆偏误的出现,对相关内容的教学、汉泰辞书和对泰汉语教材易混淆重叠式副词的精准释义与句法功能之正确介绍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与促进作用。第六章主要是对泰国汉语学习者四组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的习得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泰国汉语学习者对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句法功能的习得比语义项的习得好。也就是说,语义项比句法功能更难习得或更容易混淆。另外,我们还发现基于语言差异的预测之难度等级的高低与各语言项的实际习得难度存在一定的落差,其原因主要在于语言发展难度与语言认知难度等非母语干扰因素的影响,这在语义项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我们认为在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的实际教学中运用基于语言差异划分的难度等级时,须参考实证研究的成果,考虑到非母语干扰因素的影响,加以修正。第七章为结语。总结了四组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词在语义特征、语义范围、使用条件、句法分布、搭配功能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汉泰辞书对汉语重叠式副词的释义或用法标注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在实证研究方面,总结了泰国汉语学习者习得易混淆重叠式副词的预测之难度等级的高低与各语言项的实际习得难度情况大体一致,但存在一定的落差,并指出了其习得难点。
李灵[7](2015)在《语体与“的”“地”分合考察》文中认为五四时期西方文化大量东渐,出于区分外文翻译形容词和副词的需要,学术界产生了关于“de”分合问题的第一次大讨论,讨论的结果是“底、的、地”三分,但在语言实践中表现为“的、地、得”三分,同时,“的”“地”混用、合用现象也依然存在。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继吕叔湘先生提出“的”、“地”合写为一个“的”观点之后,主张取消结构助词“的”、“地”区别的呼声涨高,学界关于“的”“地”分合的第二次大讨论开始。此次大讨论产生的结果是,使国家制定的语言政策相应发生了变化:1984年教育部批准《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提出“的”“地”合用,不同于此前1956年教育部推行《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中主张的“的、地、得”三分。时至今日,“的”“地”是分是合仍在人们的使用中莫衷一是。无规矩不成方圆。基于以上事实,我们期待“的”“地”分合现象在今后的使用中能够尽早得到规范。我们认为,语言规范化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人们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语言使用事实,这是最主要的,也是语言规范的基础;二是对国家语言政策的遵从,语言政策是指国家对语言制定的语法规范。我们认为,想要制定好当今的语法规范,需要从当下的语言实践中总结出来。当下的语言实践应该包括两方面:传统文本和现代传媒。而想要进一步分析当下语言事实产生的原因,则需要对该语言现象产生的历史进行溯源。因此,要达到“的”“地”使用规范化的目的,须遵从“的”“地”约定俗成的使用事实、遵从国家制定的语言政策;要想进一步分析导致“的”“地”分合问题持久讨论的原因,需要我们对“的”“地”使用历史进行追溯。以上三层的达成,均需建立在对“的”“地”分合语言事实相关考察的基础之上。目前学界对“的”、“地”全面考察的文章尚无,本文拟从历时、共时两个维度,试对“的”“地”分合做一个系统全面的考察。具体说来,本文将从古代文学、台湾文学、媒体文本、法律文本四个方面对“的”“地”分合进行相关考察,以期待本文的考察结果能对“的”“地”语言分合规范提供一些语言事实依据。
孙皓[8](2017)在《春香传:从文学到电影》文中指出《春香传》作为盘索里类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在韩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与《沈清传》、《兴甫传》并称朝鲜民族古典文学的“三大传”,与《红楼梦》、《源氏物语》并称亚洲三大古典小说。《春香传》的故事素材源于民间传说,后来盘索里艺人“广大”将这些故事素材用盘索里的形式进行演唱,申在孝等有识之士将演唱的盘索里歌辞整理、记录下来,最后被坊间书商加工润色之后整理成了小说。几百年来,随着盘索里艺术的心口传承以及朝鲜王朝中、后期读者层的变化,《春香传》的内容一直被反复改写,先后诞生了汉文本、韩文本、手抄本、坊刻本等近143个不同版本,主人公春香也成为朝鲜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人物形象。上世纪三十年代起,随着《春香传》的小说文本被不断发掘、整理,这部庶民文学作品受到广大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春香传学”研究蓬勃开展起来。进入二十世纪后,《春香传》凭借其叙事上的开放性特征,先后被改编成为小说、诗歌、漫画、话剧、戏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并以此保持着经典文本的艺术魅力。然而,面对解构主义批评家希利斯·米勒提出的消费时代“文学危机论”之论断,文学的发展能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值得我们深思。电影被誉为世界上的“第七艺术”。自从电影诞生的那天起,文学文本就注定成为电影剧本创作的主要来源,而那些优秀、脍炙人口的经典文学作品更是受到电影创作主体的垂青。文学故事用电影的方式以飨大众是文学作家们始料未及的事情,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不失为一种延续文学作品生命力的有效手段。纵观朝鲜半岛电影史,小说《春香传》被先后二十四次改编成电影,春香电影也见证着朝鲜半岛电影工业的兴衰起落。每当电影业出现重大的技术性变革或者陷入低谷需要重新崛起时,电影工作者首先想到的几乎都是小说《春香传》。可以说《春香传》默默开启着朝鲜半岛电影工业乃至电影史上的每个历史新纪元。本课题以电影改编观念为基本理论,以语言学、符号学、叙事学、接受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辅助理论,采取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相结合、艺术本体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力图从整体上对朝鲜半岛电影史上的春香电影改编活动进行全面把握和多层次、多维度的立体观照。考察由小说《春香传》改编而来的春香电影作品,探究“春香”这个女性形象在各个时代产生的变化,思考春香电影改编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电影艺术对古典文学、特别是经典文学文本的现代化阐释带来的启示、价值与意义。本课题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在对春香电影改编研究史进行详细扫描之后,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范围。第一章为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此章对文本理论、改编的定义、方法、观念等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界定了“改编策略”、“改编方法”、“改编技巧”学界使用较为混乱的术语,最后对“改编”定义如下:改编是创作主体根据电影的创作规律,在对原着文本符号进行解码的基础上,使用视听符号进行重新编码的三度创作行为。第二章对《春香传》的小说文本进行了考察。此章以文学作品产生的内因与外因、影响与接受为横向线索,以民间传说到盘索里类小说的演进过程为纵向线索对小说《春香传》进行了作品的内部研究;同时以小说中涉及的朝鲜王朝身份制度、妓生制度、奴婢制度、御史制度等社会制度为切入点,对小说《春香传》进行了作品的外部研究。此章内容试图打破以往国内《春香传》研究中存在的单纯使用社会学分析方法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论范式、纠正一些错误的研究倾向,同时将韩国学界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译介,旨在为国内的《春香传》研究提供有益参考。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按照电影草创期、默片期、有声期、复兴期、发展期和消费时代的时间断线,对朝鲜半岛电影业中的春香电影改编情况进行了考察。研究的重点内容放在有影像资料存世的1941年《半岛之春》、1961年《成春香》、2000年《春香传》、2010年《方子传》之上。其中,在第五章中对朝鲜电影史上的三次春香电影改编情况进行了论述,研究重点放在有影像资料存世的1980年《春香传》和1984年《爱、爱、我的爱》之上。此章的研究内容试图突破以往春香电影改编研究中将研究对象限定在韩国电影史的研究局限,进而将整个朝鲜半岛电影业中的春香电影改编情况补充完整。1922年,金小浪一派以连锁剧的形式拉开了春香电影的大幕。1923年,早川孤舟拍摄的《春香传》成为朝鲜半岛电影史上最早的使用民间资本拍摄的电影,也是朝鲜半岛的首部默片。1935年,李明雨拍摄的《春香传》宣告了朝鲜半岛首部有声片的诞生。李氏兄弟通过向日本学习摄影、录音技术,使用民间资本完成此部影片的拍摄,对依赖外国资本起家的朝鲜半岛电影业具有重要意义。《半岛之春》(1941)使用“片中片”的套嵌式结构,将《春香传》的拍摄情况与内部叙事相结合,为观众展现了日本殖民统治下朝鲜半岛电影业的困境与电影工作者的无奈。此片以爱情通俗剧的题材委婉地回避了殖民当局的检阅,是一部完成度极高的民族电影。《成春香》(1961)采用喜剧类型片的形式对《春香传》进行了多元化的改编,此片促进了新艺综合体的转换,加速构建了六十年代韩国电影产业结构和美学特征。春香的扮演者崔银姬将忍苦、未亡人的母亲形象成功带入到影片之中,唤起了当代女性观众的集体共鸣。尹龙奎导演的《春香传》(1980)是朝鲜电影史上第二部春香电影改编作品。这部彩色故事片将春香塑造成为社会主义劳动阶级勤劳女性的典范形象。从整体看,本影片是严格遵循《电影艺术论》指导思想拍摄的严肃艺术作品,具有明显的人工斧凿之感。申相玉导演的《爱、爱、我的爱》(1984)是朝鲜电影史上的第三部春香电影,该片采取歌舞片的形式进行拍摄,表现出与以往春香电影大不相同的文艺面貌。林权泽导演的《春香传》(2000)“忠实”地对原着小说进行了全方位“还原”。通过“片中片”结构将朝鲜民族传统艺术盘索里的精髓融入到《春香传》之中,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伟大试验,重新构建了韩国电影的美学体系。《方子传》(2010)以鲜明的后现代特点为观众演绎了一个古代服饰下现代人思维的《春香传》。影片中春香的欲望与现代女性追求的目标形成了有效互动,可以说此片是过往春香电影改编中叙事变化最为成功的一部,也为以后的春香电影改编提供了参考范式。最后,结论部分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归纳。本课题的研究局限在于以“互文性”理论为切入点,在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之间建立了联系,尚未使用戏仿(parody)理论对两种文本深层关系进行考察;改编观念中界定的相关术语未能在改编实践中检验其内涵;以“视听语言”为基本出发点,仅对有影像资料存世的春香电影进行了研究,对于其他以文献形式存世的春香电影也值得进行后续研究。改编观念的研究严重落后于改编实践的步伐,理论层面仍然不能形成分析电影改编作品的有效操作范式,此领域尚有待后续研究者对多部原着和改编后的作品进行分析,进一步丰富改编的相关理论内涵。视听媒体在未来肯定会长时间占据主流媒体的地位,因此电视剧、广播剧中的《春香传》改编作品也值得研究者进行后续研究。
赵燕[9](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研究表明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苏兴莎[10](2016)在《影像的力量: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文中研究说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与好莱坞电影关系密切。好莱坞电影集商业和文化两种属性于一身,它不仅参与了美国价值观的塑造,也参与了美国价值观的传播,是美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已有一定研究,但目前鲜有对这一课题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研究。本文以相关史实资料和电影文本为基础,结合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的理论和方法,论述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在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中的作用,并总结可为中国电影借鉴的经验。论文主要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指出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对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研究的相关成果,发现其中有待丰富的研究空间,阐释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第二部分,论文的主体部分,共五章:第一章是好莱坞电影的历史演进。美国历史是好莱坞电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好莱坞电影从不同侧面、多种角度折射着美国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并展现着其时代关注。当今,新媒体蓬勃发展、文化产业融合成长,好莱坞电影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新媒体对于电影业如同一把“双刃剑”,加之其单向输出的特点,好莱坞电影面临着新挑战。第二章剖析了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和文化内涵。好莱坞有着丰富的类型片传统,在不同的划分标准下,好莱坞电影的类型也多种多样。现实中,好莱坞不同类型片中所阐释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在西部片中,我们既可窥见美国社会、文化的变迁,又能感受到其中包含的个人英雄主义等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在恐怖片、惊悚片和动作片等类型片中,常涉及暴力、性和享乐等潜在的负面元素,这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第三章阐释好莱坞机制。好莱坞机制是一种兼有多维性和灵活性的独特运作模式。首先,好莱坞电影专业灵活的制作与生产机制历经考验,满足了不同时期影业发展的需求,是好莱坞电影制作和能产性层面的有力保证。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好莱坞在全球市场已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正在从美国的好莱坞变成世界的好莱坞。好莱坞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其成功策略备受关注。其次,奥斯卡奖寻求商业、艺术和政治间的微妙平衡,好莱坞与美国政府在互动中实现了共赢。由于奥斯卡奖和美国政府的助力,好莱坞实现了其影像的全球性扩张,把美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推销到全球各地。第四章分析好莱坞电影对美国价值观的塑造。美国价值观的形成与美国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它是在多元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兼容多民族特征,同时也是深受北美大陆自然人文环境影响的一种价值理念体系。美国梦是好莱坞电影展现的重要主题,镜像中的美国梦彰显了美国人乐观、进取、开拓创新的民族性格,有效建构和表达了各式美国价值观念,并在现实中极具教化影响力。美国电影与价值观是相辅相成,互相构建的关系。美国主流价值观在不同类型的电影中得到了集中体现。第五章探讨好莱坞电影对美国价值观的传播。在美国价值观众多的传播渠道中,好莱坞电影成效卓着,是传播美国价值观的中坚力量。好莱坞利用跨民族、跨国界的题材,吸纳其中优秀素材的养分,然后用其纯熟的制作手法和美式思维来包装电影并将其推向世界;这种“拷贝”策略获得了商业利益和美国文化传播力的双赢。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很高,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是美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对立和冲突,好莱坞电影在海外受到或多或少的抵制,但好莱坞电影对美国价值观的传播作用依然是无可替代的。第三部分,结论。主要概括了好莱坞电影塑造和传播美国价值观的成功模式,分析了几点好莱坞电影可为中国电影借鉴的成功之道:1.内容为王:讲述美国成功的故事。2.全球取材,世界共享。3.创新驱动的产业和文化机制。
二、国债投资:寂寞让你如此美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债投资:寂寞让你如此美丽(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对象 |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现状 |
0.2.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方法 |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
0.4.1 语料来源 |
0.4.2 文章体例 |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
1.1.1 “P”居中 |
1.1.2 结构特点 |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
1.3.1 谓词音节 |
1.3.2 性质与功用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
2.1.1 内部层次 |
2.1.2 附缀结构 |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
2.2.1 结构模式 |
2.2.2 成分选择 |
2.2.3 语法特征 |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
2.3.1 情态化 |
2.3.2 关联化 |
2.3.3 演化成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
3.1.1 单音节词 |
3.1.2 双音节词 |
3.1.3 语义特征 |
3.1.4 句法功能 |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
3.2.1 词汇化过程 |
3.2.2 词汇化成因 |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
3.3.1 “V自+于” |
3.3.2 “V于+自” |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
5.1.1 结构方式 |
5.1.2 类别性质 |
5.1.3 体标记后附 |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
5.2.2 及物化历程 |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
5.3.1 介词虚化 |
5.3.2 音步制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
6.2.1 连动而述补 |
6.2.2 述补而述宾 |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
7.2.1 跨层结构重组 |
7.2.2 韵律音步 |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
7.2.4 语用需求强化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
8.1.1 跨层短语“难于” |
8.1.2 粘宾动词“难于” |
8.1.3 副词性“难于” |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
8.2.1 行域到知域 |
8.2.2 委婉否定 |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
8.3.1 成词过程 |
8.3.2 演化机制 |
8.3.3 鉴别标准 |
8.4 从述宾到状中 |
8.4.1 副词化趋势 |
8.4.2 副词化梯度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
9.2.1 词性判定 |
9.2.2 动介共存 |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
9.3.1 跨层结构 |
9.3.2 成词诱因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
10.1.1 语法特征 |
10.1.2 虚化程度 |
10.1.3 语义特征 |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
10.2.1 宾语种类 |
10.2.2 指称化宾语 |
10.2.3 宾语特性 |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
10.4.1 使用语体 |
10.4.2 表达功效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
11.1.1 句法位置 |
11.1.2 组合倾向 |
11.1.3 后续宾语 |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
11.3.1 词汇化过程 |
11.3.2 功能虚化 |
11.3.3 演化机制 |
11.4 叠加用法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
12.1.1 固化成词 |
12.1.2 成词动因 |
12.1.3 动词虚化 |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
12.2.1 前加限定 |
12.2.2 凸显强调 |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
12.3.1 语用功能 |
12.3.2 “于”的零形化 |
12.3.3 配合使用 |
12.4 本章小结 |
结语和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资本主义社会视野下“乞丐”题材歌剧的创作 ——以《乞丐歌剧》与《三分钱歌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选题的价值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一章 资本主义视野下18世纪社会文化发展 |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和概念界定 |
第二节 18世纪资本主义社会文化 |
一、资本主义社会特征 |
二、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启蒙运动及其主流思想 |
三、18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下的文化发展 |
第二章 《乞丐歌剧》的创作及其艺术表现特征 |
第一节 《乞丐歌剧》文本与音乐创作及其指导思想 |
一、盖伊个人生平与《乞丐歌剧》的文本创作 |
二、佩普什的个人生平与《乞丐歌剧》的音乐创作 |
第二节 《乞丐歌剧》角色设置与人物性格艺术表现手法分析 |
第三章 资本主义视野下20世纪初社会文化发展 |
第一节 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 |
第二节 20世纪德国资本主义社会与文化特征 |
第四章 《三分钱歌剧》的创作及其艺术表现特征 |
第一节 《三分钱歌剧》文本与音乐创作及其指导思想 |
一、布莱希特的个人生平与《三分钱歌剧》文学创作 |
二、魏尔的个人生平与《三分钱歌剧》的音乐创作 |
第二节 《三分钱歌剧》角色设置与人物性格艺术表现手法分析 |
第三节 《三分钱歌剧》对《乞丐歌剧》的继承与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新形式和新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回顾 |
0.4 理论依据 |
0.5 研究方法 |
0.6 内容安排 |
0.7 语料说明 |
上编 程度副词新形式的发展和功用 |
第1章 新兴程度副词的发展趋势和演化方式 |
1.1 引言 |
1.2 新兴程度副词的绝对化和高量性 |
1.3 对两种趋势的解释 |
1.4 演化的语义类型 |
1.5 演变的动因与机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狂”的表达功用及其程度副词化 |
2.1 引言 |
2.2 搭配倾向与句法特征 |
2.3 表达功能与表义倾向 |
2.4 演化进程及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程度副词的特性及其发展的趋势 |
3.1 引言 |
3.2 “超”的语法意义 |
3.3 与词内成分“超”的区分 |
3.4 “超”与“超级”的竞争及其新的发展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爆”和“暴”的差异与趋同 |
4.1 引言 |
4.2 “爆/暴”的表现形式 |
4.3 表现差异 |
4.4 成分选用与结构差异的互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到哭”的副词性质及与其他“到X”的异同 |
5.1 引言 |
5.2 句法分布与搭配对象 |
5.3 语义特征 |
5.4 语义的演化和语形的类推 |
5.5 与“到X”词语的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中编 程度副词新功能的显现和作用 |
第6章 程度副词功能扩展的途径与特点 |
6.1 引言 |
6.2 新功能的发展路径 |
6.3 新功能发展的制约因素 |
6.4 进一步的类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很是”修饰形容词化名词性成分的特点和成因 |
7.1 引言 |
7.2 “很是”的性质 |
7.3 同形区分 |
7.4 “很是”的成分特点 |
7.5 形成动因和机制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程度副词修饰“显得+X”的功用及留存机制 |
8.1 引言 |
8.2 搭配的差异 |
8.3 表达的功用 |
8.4 留存机制与低频原因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很”与“最”修饰状态形容词的差异与原因 |
9.1 引言 |
9.2 程度副词和状态形容词的选取 |
9.3 表现和差异 |
9.4 倾向性差异的成因 |
9.5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状位程度副词与“得慌”的类框式叠加 |
10.1 引言 |
10.2 叠加的语法特点 |
10.3 表义作用 |
10.4 产生机制分析 |
10.5 本章小结 |
下编 含程度副词的新构式特性和演化 |
第11章 程度副词在新构式中的表现和作用 |
11.1 引言 |
11.2 构式的理解和划定 |
11.3 相关构式的分析 |
11.4 程度副词在新构式中的作用 |
11.5 本章小结 |
第12章 “蛮拼的”的构式化及其功用 |
12.1 引言 |
12.2 句法的表现 |
12.3 使用的渗透 |
12.4 语义的表达 |
12.5 演化的实现 |
12.6 本章小结 |
第13章 主观强调构式“不要太X”的功用及其成因 |
13.1 引言 |
13.2 分布倾向与搭配特点 |
13.3 强调方式与语用特点 |
13.4 相近的联系与同形的区分 |
13.5 构式形成与发展趋势 |
13.6 本章小结 |
第14章 委婉程度构式“有点(儿)小X”的特性与演变 |
14.1 引言 |
14.2 构式的句法特性 |
14.3 表义功能 |
14.4 构式的成因与发展 |
14.5 本章小结 |
第15章 “最美X”构式的功用与成因 |
15.1 引言 |
15.2 句法分布和内部构成 |
15.3 构式的表义功能 |
15.4 与“最美的X”的关系 |
15.5 与构式“最丑X”的比较 |
15.6 演化分析 |
1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余论 |
本文的主要观点 |
本文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本文所收录的新兴程度副词 |
附录2 程度副词“很”修饰名词性成分的相关统计 |
附录3 程度副词“很”修饰动词性成分的相关统计 |
附录4 “最”和“很”与BA式状态形容词的搭配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X+吧+人称代词”格式的多角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第二章“X+吧+人称代词”格式与构式的关系 |
2.1 醒醒+吧+人称代词 |
2.2 拉倒+吧+人称代词 |
2.3 有病+吧+人称代词 |
2.4 不属于构式的“X+吧+人称代词”格式 |
第三章 “X+吧+人称代词”格式的语表观察 |
3.1 “X+吧+人称代词”格式的构成特点 |
3.1.1 “吧”前成分的特点 |
3.1.2 能进入“X+吧+人称代词”格式的语气词 |
3.1.3 该格式对人称代词的制约 |
3.2 “X+吧+人称代词”格式的成句情况 |
3.2.1 独立成句 |
3.2.2 作为复句中的分句 |
3.2.3 作为单句中的独立语 |
3.3 “X+吧+人称代词”格式中人称代词重复的情况 |
3.3.1 “人称代词+X+吧+人称代词”格式的特点 |
3.3.2 “人称代词+X+吧+人称代词”与“X+吧+人称代词”的差别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X+吧+人称代词”格式的语里意义 |
4.1 “X+吧+人称代词”格式的情感表达与言语指向 |
4.1.1 负面情感 |
4.1.2 假性负面情感 |
4.1.3 中性情感 |
4.1.4 正面情感 |
4.2 “X+吧+人称代词”格式构成成分在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
4.2.1 “X”的作用 |
4.2.2 “吧”的作用 |
4.2.3 “人称代词”的作用 |
4.2.4 易位或人称代词复现的作用 |
4.3 与不易位、人称代词不复现相比情感上的差别 |
4.3.1 负面情感的差别 |
4.3.2 假性负面情感的差别 |
4.3.3 中性情感的差别 |
4.3.4 正面情感的差别 |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X+吧+人称代词”格式的语用分析 |
5.1 “X+吧+人称代词”格式的语用功能 |
5.1.1 “X+吧+人称代词”格式使用的情景 |
5.1.2 “X+吧+人称代词”格式的语用功能 |
5.2 “X+吧+人称代词”格式体现的语用原则 |
5.2.1 经济原则 |
5.2.2 亲疏原则 |
5.3 与不易位、不复现人称代词相比语用上的差别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汉泰副词对比研究现状 |
二、重叠式副词的研究现状 |
三、易混淆重叠式副词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内容、目的、方法、语料来源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方法 |
五、语料来源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语义场理论 |
二、中介语理论 |
三、对比分析理论 |
第二章 “常常”组汉泰对比分析 |
第一节 “常常”组的语义对比分析 |
一、“常常”组的语义分析 |
二、“常常”组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分析 |
三、“常常”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对比分析 |
第二节 “常常”组的句法对比分析 |
一、“常常”组的句法分析 |
二、“常常”组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分析 |
三、“常常”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缓缓”组汉泰对比分析 |
第一节 “缓缓”组的语义对比分析 |
一、“缓缓”组的语义分析 |
二、“缓缓”组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分析 |
三、“缓缓”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对比分析 |
第二节 “缓缓”组的句法对比分析 |
一、“缓缓”组的句法分析 |
二、“缓缓”组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分析 |
三、“缓缓”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单单”组汉泰对比分析 |
第一节 “单单”组的语义对比分析 |
一、“单单”组的语义分析 |
二、“单单”组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分析 |
三、“单单”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对比分析 |
第二节 “单单”组的句法对比分析 |
一、“单单”组的句法分析 |
二、“单单”组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分析 |
三、“单单”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暗暗”组汉泰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暗暗”组的语义对比分析 |
一、“暗暗”组的语义分析 |
二、“暗暗”组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分析 |
三、“暗暗”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语义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暗暗”组的句法对比分析 |
一、“暗暗”组的句法分析 |
二、“暗暗”组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分析 |
三、“暗暗”组与其泰语对应词的句法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泰国学生易混淆重叠式副词习得情况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各组易混淆重叠式副词的难度等级划分 |
一、“常常”与“(?)”组的难度等级划分 |
二、“缓缓”与“(?)”组的难度等级划分 |
三、“单单”与“(?)”组的难度等级划分 |
四、“暗暗”与“(?)”组的难度等级划分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实验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实验设计 |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一、“常常”组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二、“缓缓”组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三、“单单”组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四、“暗暗”组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结论 |
二、不足及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7)语体与“的”“地”分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的”、“地”两次历史大讨论 |
1.1.1 五四时期—20世纪80年代 |
1.1.2 20世纪80年代——至今 |
1.2 “的”、“地”分合说 |
1.2.1 “的”、“地”合用观综述 |
1.2.2 “的”、“地”分用观综述 |
1.3 “的”、“地”古代专书研究 |
第2章 古代文学“的”“地”分合考察 |
2.1 春秋至六朝“的”“地”考察 |
2.1.1 作品考察 |
2.1.2 小结 |
2.2 唐五代“的”“地”考察 |
2.2.1 唐传奇考察 |
2.2.2 唐朝佛经考察 |
2.2.3 五代《敦煌变文》考察 |
2.2.4 小结 |
2.3 宋文学“的”“地”考察 |
2.3.1 “的”“地”使用普遍 |
2.3.2 “的”“地”混用普遍 |
2.3.3 小结 |
2.4 元文学“的”“地”考察 |
2.4.1 元杂剧考察 |
2.4.2 元白话小说考察 |
2.4.3 小结 |
2.5 明朝小说“的”“地”考察 |
2.5.1 《喻世明言》“的”“地”考察 |
2.5.2 小结 |
2.6 清朝小说“的”“地”考察 |
2.6.1 考察《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 |
2.6.2 小结 |
2.7 古代文学“的”“地”分合年表 |
第3章 台湾文学“的”“地”分合考察 |
3.1 诗歌“的”“地”考察 |
3.1.1 台湾新诗的历史独特性 |
3.1.2 台湾“新诗卷”“的”“地”考察 |
3.1.3 小结 |
3.2 散文“的”“地”考察 |
3.2.1 台湾“散文卷”“的”“地”考察 |
3.2.2 小结 |
3.3 小说“的”“地”考察 |
3.3.1 台湾“小说卷”“的”“地”考察 |
3.3.2 小结 |
3.4 台湾文学“的”“地”分合小结 |
第4章 媒体文本“的”“地”分合考察 |
4.1 歌词“的”“地”混用 |
4.2 台词“的”“地”混用 |
4.2.1 电视剧台词“的”“地”混用 |
4.2.2 综艺节目“的”“地”混用 |
4.2.3 电影台词“的”“地”混用 |
4.3 微博“的”“地”混用 |
4.4 网络小说“的”“地”混用 |
4.5 媒体文本“的”“地”分合小结 |
第5章 法律文本“的”“地”分合考察 |
5.1 1949—1999“的”“地”使用总览 |
5.2 法律本文“的”“地”分用 |
5.3 法律文本“地”使用分析 |
第6章 结论及“的”“地”分合理据考察 |
6.1 语体中的“的”“地”分合 |
6.1.1 事务性文本和非事务性文本 |
6.1.2 不同语体的“的”“地”分合 |
6.1.3 “的”“地”分合成因探析 |
6.2 “的”“地”分合使用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59—1969年法律文本“地”字考察 |
附录2 1969—1979年法律文本“地”字考察 |
附录3 1979—1989年法律文本“地”字考察 |
附录4 1989—1999年法律文本“地”字考察 |
(8)春香传:从文学到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背景 |
第一节 文本理论 |
一、互文性 |
二、功能理论与行动元模式 |
第二节 改编观念 |
一、改编的定义与合法性 |
二、改编观念的流变 |
三、改编方法考略 |
第二章 《春香传》的创作背景与作品世界 |
第一节 故事素材与盘索里传唱 |
一、故事素材来源 |
二、盘索里艺术概观 |
三、盘索里的表演形式与盘索里辞说 |
第二节 小说形式的形成 |
一、《春香传》之于盘索里类小说 |
二、《春香传》的异本世界 |
三、完版八十四张本的个性 |
四、中国古典文学之于《春香传》 |
第三节 《春香传》与朝鲜王朝的社会制度 |
一、身份制度 |
二、妓生制度 |
三、奴婢制度 |
四、御史制度 |
第三章 草创期、有声期中的《春香传》改编 |
第一节 默片时代的《春香传》改编 |
一、活动写真的传入与连锁剧的盛行 |
二、首部默片的诞生 |
第二节 有声片时代的《春香传》改编 |
一、基于本土拍摄技术的首部有声片 |
二、被夺去的土地能否逢春? |
第四章 复兴期、发展期中的《春香传》改编 |
第一节 《春香传》召唤韩国电影的复兴 |
一、战后电影业复兴与李圭焕版《春香传》 |
二、新艺综合体的出现与申Film产业化的形成 |
第二节 基于类型电影的多元化改编 |
一、六十年代初的春香大战 |
二、《成春香》:原着精神的喜剧化改编 |
三、改编方法分析 |
四、音乐、镜语分析 |
五、《成春香》中的春香形象 |
第五章 朝鲜电影中的《春香传》改编 |
第一节 朝鲜电影业概况与首部春香电影 |
一、朝鲜电影业概况 |
二、朝鲜首部春香电影 |
第二节 朝鲜电影美学体系指导下的春香电影 |
一、朝鲜电影的美学体系 |
二、基于《电影艺术论》的改编实践 |
第三节 申相玉在朝鲜的《春香传》改编 |
一、打破禁忌、消解隔阂 |
二、歌舞片形式的新突破 |
三、改编方法分析 |
四、音乐、镜语分析 |
第六章 消费文化时代的《春香传》改编 |
第一节 植根盘索里艺术的忠实性改编 |
一、依托盘索里形式对小说灵魂的完美呈现 |
二、商业与艺术对峙中的双重性 |
三、“性”作为艺术表现手段 |
四、音乐、镜语分析 |
第二节 陌生化效果强烈的颠覆性改编 |
一、通过主、配角逆转进行的叙事突围 |
二、追寻主题的现代式表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境外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育杂志》 |
1.3.2 儿童文学 |
1.3.3 文学教育 |
1.3.4 儿童文学教育 |
1.4 理论基础 |
1.4.1 儿童哲学 |
1.4.2 教育学学理 |
1.4.3 图式理论 |
1.4.4 接受美学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活动史研究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5.4 个案研究法 |
1.6 不足与创新 |
1.6.1 不足之处 |
1.6.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
第8章 结语 |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影像的力量: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文章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好莱坞电影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的历史沿革 |
一、美国电影初创期(1891-1931) |
二、经典好莱坞时期(1932-1966) |
三、新好莱坞时期(1967-1989) |
四、当代好莱坞时期(1990年以后) |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的历史塑造与时代关注 |
一、好莱坞电影的历史塑造 |
二、好莱坞电影的时代关注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好莱坞电影面临的挑战 |
一、观影方式改变带来的挑战 |
二、单向式输出带来的挑战 |
小结 |
第二章 好莱坞电影的类型 |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分类 |
一、电影类型 |
二、好莱坞电影类型划分 |
三、不同类型好莱坞电影中的文化内涵 |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中的“正能量”:以西部片为例 |
一、西部片中的传统英雄 |
二、西部片中的当代英雄 |
三、美国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价值观的变迁 |
第三节 好莱坞电影中的负面元素:暴力、性与享乐主义 |
一、血腥的暴力 |
二、泛滥成灾的性 |
三、享乐的消费主义 |
小结 |
第三章 好莱坞机制 |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的制作与生产机制 |
一、大制片厂制与明星制 |
二、独立电影 |
三、数字好莱坞 |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策略 |
一、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 |
二、好莱坞电影全球化的成功秘籍 |
第三节 奥斯卡奖:竞争平台与精神殿堂 |
一、奥斯卡奖的前世今生 |
二、奥斯卡与时俱进,紧贴时代脉搏 |
第四节 好莱坞与美国政府的互动:共谋与双赢 |
一、好莱坞与华盛顿的关系 |
二、华盛顿对好莱坞的扶持 |
三、好莱坞对华盛顿的回报 |
小结 |
第四章 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 |
第一节 美国价值观的形成与内涵 |
一、价值观的定义 |
二、美国价值观的内涵 |
三、美国价值观的历史渊源与特点 |
第二节 美国价值观的灵魂:美国梦 |
一、美国梦 |
二、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梦 |
三、美国梦的吸引力 |
第三节 案例分析:好莱坞经典影片对美国价值观的塑造 |
一、历史题材片 |
二、现实题材片 |
三、动画题材片 |
四、科幻题材片 |
五、经典作品改编影片 |
小结 |
第五章 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传播 |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对美国价值观的传播 |
一、美国价值观的传播历程:以民主观念为例 |
二、好莱坞电影:美国价值观传播的重要途径 |
三、好莱坞电影与其他民族价值观的互动 |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的海外传播:潮流背后的抵制 |
一、早期的抵制(1946年以前) |
二、冷战时代的抵制(1946-1990) |
三、后冷战时代的抵制(1990年以来) |
第三节 好莱坞电影:美国软实力的助推器 |
一、软实力的概念 |
二、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软实力建构 |
三、好莱坞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影响 |
四、好莱坞电影对提高中国国家形象的启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四、国债投资:寂寞让你如此美丽(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资本主义社会视野下“乞丐”题材歌剧的创作 ——以《乞丐歌剧》与《三分钱歌剧》为例[D]. 郑小玉. 深圳大学, 2018(07)
- [3]青涩爱情[J]. 肖念涛. 芙蓉, 2018(03)
- [4]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新形式和新功能研究[D]. 朱磊.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5]“X+吧+人称代词”格式的多角度考察[D]. 金巧媚.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6]汉语易混淆重叠式副词及其泰语对应词对比研究[D]. 陈昌旭(TEERAPARP PREDEEPOCH). 厦门大学, 2018(07)
- [7]语体与“的”“地”分合考察[D]. 李灵. 南昌大学, 2015(05)
- [8]春香传:从文学到电影[D]. 孙皓. 吉林大学, 2017(12)
- [9]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10]影像的力量: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D]. 苏兴莎. 吉林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