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速度是21世纪的竞争焦点(论文文献综述)
董柞壮[1](2021)在《影响力制衡:主导国应对崛起国的关系性逻辑》文中研究指明在主导国与崛起国的互动中,除实力与安全上的竞争外,影响力也是双方竞争的焦点。作为一种关系性权力,影响力源自国家间的交往关系,而不依赖于物质实力存在。社会网络分析以社会性联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讨论国家间的社会性联系网络,衡量关系网络的各项特征,为操作和比较影响力提供了可行性。主导国在安全关系网络中的影响力格局以及崛起国从关系网络中获取影响力的路径决定了双方争夺影响力的方式和程度。相应地,主导国对崛起国的应对策略可以分为四类:利用网络、依靠网络、封闭网络和桥接网络。就影响力竞争角度而言,主导国对崛起国的遏制并不意味着武力的使用。对大国竞争的历史考察验证了相关理论及策略选项。当前中美关系的突出特征是国际地位竞争,影响力竞争是其中的内容之一,美国在安全影响力竞争上主要采取封闭网络的方式,巩固其主导的联盟关系,对华围堵施压。厘清主导国对崛起国的打压逻辑,有助于中国选择合适的发展策略,降低直接冲突的可能性,并将实力有效地转化为影响力。
王秀芳[2](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郭轶舟[3](2020)在《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产业蓬勃兴起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新动能,对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互联网产业自身还存在着结构失衡、产业布局不完整、无序竞争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中美贸易战更突显出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引发国人担忧。因此如何维护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安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但迄今为止,尚未有文献对互联网产业安全进行探讨。为此本文基于产业安全理论,提出互联网产业安全的概念,尝试建立互联网产业安全理论,考察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产业安全状态,通过实证分析,探明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以期在理论上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与借鉴。按照发现问题-理论准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逻辑,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聚焦于“中国互联网产业存在哪些产业安全问题”、“当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处于何种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是什么”三个具体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与论证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中国互联网产业目前在产业发展环境方面存在市场结构呈现寡头垄断趋势、市场绩效整体下降趋势、管理主体分散、资源供给不足、均衡产业布局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等安全问题;在产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缺乏配套区域专业化水平低、区域产业同构化和市场换技术政策失效等安全问题;在产业控制力方面存在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依赖外国资本、关键技术依赖国外转移和利用外资政策偏差等安全问题;在网络安全方面存在免费定价方式影响产品策略趋向恶意、模仿抄袭促生不公平竞争行为等安全问题。(2)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状态目前处于基本安全,并且在2007-2017年间其安全度呈小幅上升态势,主因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所致,但由于受到网络安全环境日趋严重、外资对技术控制导致产业控制力下降、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削弱竞争力三方面的安全威胁,因此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总体形势依然严峻。(3)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特征、产业要素和国内企业竞争力。其中自主创新能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竞争力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产业特征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要素环境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4)提升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措施包括:通过优化管理体制、完善支持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坚持数字化战略扩大基础建设来改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建立完善互联网产业创新体系、提高互联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来提升互联网产业竞争力;通过建立并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和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来强化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第一,建立互联网产业安全分析的理论框架,首次提出互联网安全也是产业安全重要内容的论述,认为国际垄断资本通过占据网络中心节点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主导全球各产业链延伸是引发互联网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对产业安全理论做出了有益尝试和拓展。第二,从互联网产业安全内涵实质、互联网产业特征和互联网产业要素环境的变化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受到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特征、产业要素和国内企业竞争力五大因素影响,通过实证发现自主创新能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竞争力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产业特征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有正向影响,要素环境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有正向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这为政府、监管机构及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三,建立以产业发展环境评价、产业竞争力评价、产业控制力评价和网络安全环境评价为主的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实证分析了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状态,得出我国互联网产业整体安全程度处于基本安全状态的结论,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李亚爽[4](2020)在《全球价值链视域下的中美贸易摩擦》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贸易成本的不断下降,跨国公司得以代替一国政府在全球布局生产网络。原来的以宏观产业分工为特征的全球国际贸易分工模式慢慢转变为现在的以微观的按同一件产品的生产环节分工为特征的分工模式,这种新的国际贸易分工模式就是全球价值链分工。全球价值链分工弱化了国家界限,由发达国家控制着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使发达国家一直保持其核心竞争力不被削弱,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核心竞争力水平一直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的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获得了技术进步和发展对外贸易的机会,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稳步提升,然而,我们发现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上来说,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越高,与美国在全球价值链上重合的越多,越容易发生贸易摩擦,次数和频率都会上升。尤其是随着特朗普上任,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日益常态化、复杂化,致使中美贸易摩擦形势越来越严峻,这与中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变化跟中美贸易摩擦的关系。首先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充分学习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探究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美国多次发起的贸易战的表现形式,美国发起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较多的向高新技术产业征税。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为了抑制中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趋势。然后,本文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点,总结这些特点跟中美贸易摩擦的关联:跨国公司替代一国政府成为全球价值链的载体,改变了主导分工的主体和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形式;改变了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分配不再取决于进出口贸易的数额,而是取决于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如果该国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两端,拥有较高的附加值,那么该国在国际分工中就占据优势地位,分配到更多贸易利益;中美竞争焦点的变为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最后,本文使用泊松模型,实证分析了哪些因素对美国发起的反倾销和补贴数目造成了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VS)对中国遭受到的美国发起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数量有在统计意义上显着的正向影响,所以,本文得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提升,即中国中间产品进出口额与同期中国贸易总额的比重提高是美国对中国发起反补贴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的原因之一的结论。根据实证结果,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本文提出了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李永超[5](2012)在《客运市场铁路与公路、民航竞争的实证分析 ——基于铁路运输业规制改革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铁路业规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形成切实有效的竞争来提高铁路业经营绩效。尽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铁路业规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铁路业效率仍然十分低下。继续深化铁路业规制改革,调整和优化铁路业的组织结构,已成为提高铁路业效率,加快铁路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国内从铁路业规制改革角度对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所进行的系统研究比较少,因此本论文从大交通的视角对客运市场铁路与公路、民航的竞争与铁路业规制改革思路的拓展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首先,结合铁路、公路、民航在分运距客运市场所占市场份额的变化,界定了铁路分别与公路、民航竞争的运距范围。通过在不同运距范围内,分别构造包含公路、民航不同运输方式竞争因素的铁路客运量变动模型,对它们不同的竞争模式进行研究,发现铁路与公路竞争的焦点是路网规模和客运相对价格,铁路与民航竞争的焦点是速度和绝对价格。其次,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客运市场铁路、公路、民航在不同层面的竞争对铁路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各指标间关联度的大小找出影响铁路不同绩效水平的主要因素。最后,以前面几章的分析为依据,提出中国铁路业规制改革的对策。中国铁路业规制改革应明确铁路与公路、民航竞争模式的区别,全面提升铁路运输市场竞争力;基于大交通视角加快铁路规制机构改革,突出规制重点;深化中国铁路业规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赋予消费者选择权。总的来看,本论文运用计量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客运市场铁路与公路、民航之间的竞争模式与铁路经营绩效变化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指出铁路业规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形成行业内和行业间的有效竞争,并从如何加强铁路业规制改革促进运输方式间形成良性竞争角度提出促进铁路业发展和提高铁路业效率的对策。
李文丽[6](2011)在《企业专利能力及其对竞争优势作用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企业专利能力及其对竞争优势作用机理的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的焦点逐渐转移到专利能力竞争上。目前,中国企业的专利投入、产出逐年增加,而专利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却并没有随之增加的问题比较明显。要想解决好这一现实问题,关键是揭示企业专利能力自身运行的内在规律及专利能力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主要路径。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以企业能力理论、专利战略理及复杂系统理论为基础,借鉴复杂系统理论及构成论理论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企业专利能力的竞争优势理论”,对企业专利能力的内涵及专利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界定了企业专利能力的内涵本文揭示了企业专利能力的内涵,为后续专利能力形成、演进及专利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了企业专利能力概念、性质、特征、维度、层次结构等内容。研究中指出:企业专利能力是根据环境变化动态地运用并集结专利资源以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累积性知识。企业专利能力具备知识性、信息性、资产性、社会价值等性质。动态性、开放性、时间扩展性、地域拓展性、价值递增性、内生成长性等是专利能力的独有特征。综合前人对企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分析与界定,结合企业专利能力自身的概念、性质、特征及作用,将企业专利能力划分为专利技术能力、专利法权运作能力、专利集成能力三个维度。企业专利能力具有层次性,依据企业专利能力对竞争优势的贡献程度,把专利能力由高到低划分为:基本专利能力、次专利核心能力、专利核心能力及动态专利能力四个层次,它们是不同强度的企业专利能力的表现形式。在不同层次里,专利能力的三个维度作用不同,本文依据专利能力基础维度即专利技术能力及专利法权运作能力维度的交互作用表现,归纳出中国企业常见的专利能力类型,即偶发型企业专利能力、专利技术型企业专利能力、技术专利型企业专利能力、战略型企业专利能力。企业专利能力通过专利价值及专利竞争得以表现,在知识经济时代,专利能力价值比专利价值的内涵更加丰富,它不仅仅包括经济价值,它还包括能为企业创造优势的一切价值。专利租金的形式主要有:熊彼特式技术创新租金、李嘉图式比较优势租金、张伯伦式垄断优势租金以及三者综合形成的社会价值。文中详细分析了每种专利能力类型获取价值的构成:偶发型专利能力价值为W=J;专利技术型企业专利能力价值为W=J+L;技术专利型企业专利能力价值为W= J+L+F;战略型企业专利能力价值为W= J+L+F+S。专利能力表现不仅通过价值表现,还通过竞争表现,专利能力的竞争内容有法律、技术、人才、法权运作、专利集成等方面。(2)探明了企业专利能力的形成过程吸收并融合企业能力理论、专利战略理论及复杂系统理论精髓。将企业专利能力视为复杂适应性系统,它由专利创造能力单元、专利运用能力单元、专利保护能力单元及专利管理能力单元等构成。另外,企业能力理论中指出,能力是对资源的操作,那么企业专利能力也是在对专利资源的运用中得以实现。因此,可以认为企业专利能力是在组织力及自组织力两种力量交织下形成。组织力是指企业通过主导机制(也称专利转换机制)作用于专利资源使专利能力逐步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过程。组织力具有主动性、从上到下变革的特征,是在对外界环境预测的基础上的主动性地变化。自组织力是在外界环境刺激下,通过主导机制作用使企业专利能力子系统的能力单位间能够按照某种规则自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的过程。自组织力具有内在性和自生性。企业专利能力是在组织力与自组织力交互作用中形成的。(3)揭示了企业专利能力的演进规律本文通过企业专利能力演进内涵、演进动力、演进机理、演进阶段、演进路径的研究揭示了企业专利能力演进规律。主要结论如下:本文提炼出了“企业专利能力演进机理模型”。在与企业环境交互作用中,知识是能力演进的能力补给系统,对专利能力变化起到主导作用的惯例,即学习性惯例、创新性惯例及匹配性惯例形成了专利能力的感应器、加工器、效应器,“三器”的协调配合与良性运转后产出的是有利于专利能力向着更高、更好方向发展的新惯例,新的惯例对企业专利资源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包括三种方式:组织循环操作、自组织循环操作及二者共演。在组织循环操作、自组织循环操作及二者互动中,企业专利能力不断地向着更高阶层演进,即经历了基本专利能力、次专利核心能力、专利核心能力、动态专利能力四个阶段。本文研究了每一个层次内部专利能力呈现的变化规律,企业专利能力在一个周期内经历专利能力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四个阶段。在企业专利能力演进路径分析中,本文提出:当企业专利能力的所处状态和企业专利能力总体目标不同时,我们从横断面上来剖析企业专利能力呈现出三种不同路径:基础式发展路线、拉升式发展路线及全方位式发展路线;从纵断面上剖析企业专利能力演进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顺次式发展方式,一种是跨越式发展方式。(4)揭示了企业专利能力对核心能力的作用机理本研究通过对专利能力与核心能力的关系研究,得出专利能力通过“归核”及“核变”方式对核心能力产生影响,并运用复杂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阐释了专利能力对核心能力作用机理,研究指出:企业专利能力系统具有自强化功能,能够敏感地感受到市场的变化,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导致内在结构的失衡,专利能力系统内能力单元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加剧,专利能力在适应环境过程中自组织力与组织力交互作用下,使专利能力向着更高的层次演进。演进后的专利能力不仅能力结构、能力强度发生变化,同时也使自身由核心能力的外层向核心层发生了移动,逐渐成为主导核心能力走向的“序参量”。进而导致核心能力系统也发生了涌现现象,核心能力的涌现即是核心能力适应性演变过程,也就是专利能力“归核”并促使核心能力“核变”过程。(5)提炼出了“企业专利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本研究提炼了企业专利能力、核心能力、竞争优势为关键变量的企业专利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机理模型。企业专利能力影响竞争优势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条是专利能力通过核心能力的中介作用而对长期竞争优势产生影响;另一条路径是专利能力直接对一般竞争优势产生影响。基于上述模型,提出了相关假设,利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企业专利能力对核心能力、长期竞争优势、一般竞争优势都有积极影响,且企业核心能力在专利能力及长期竞争优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6)提出了提升企业专利能力增强竞争优势对策本研究基于专利能力理论、专利能力对竞争优势的实证分析结论及中国企业专利能力现状,提出了提升企业专利能力增强竞争优势的具体对策。本研究取得三方面的创新:①独特的研究视角。从能力角度研究专利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吸取企业能力理论、专利战略理论及复杂系统理论研究的方法论的精髓,将专利能力视为复杂适应性系统,用复杂系统理论及构成论理论的融合视角来揭示专利能力内在规律,即克服了静态研究及构成论研究的弊端,也弥补了复杂系统运作的模糊性、难以控制性的问题。②研究框架创新。本研究以提升专利能力增强企业专利竞争优势为目标,从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层次三个维度构建了的具有由内到外,内外结合、动静结合特点的企业专利能力研究框架。保证对研究问题的全面性、深刻性及动态性。③理论研究创新。本研究界定了企业专利能力内涵、探明了专利能力的形成、揭示了专利能力演进规律、揭示了企业专利能力对核心能力的作用机理、提炼出了“企业专利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因而本研究是对专利竞争理论体系的一个补充,有助于拓展和丰富专利能力竞争相关理论,并为进一步的指导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陈太博[7](2010)在《基于战略视角的制造柔性及其与客户满意度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造柔性是生产运作管理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且持续的关注。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的视角,站在整个企业的高度,运用制造战略的分析方法,针对制造柔性展开系统研究,并梳理了制造柔性与当前关键的市场焦点以及客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构建出从制造资源到客户满意度的系统化理论模型。首先,全面回顾制造柔性相关文献,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针对制造柔性存在的诸多困惑进行逐一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制造柔性的内涵进行了系统思辨,祛除概念存在的诸多迷惑,获得清晰的制造柔性概念。然后,识别出实现制造柔性所需的关键资源,包括柔性制造设备,具备多功能的操作人员,进行复杂物流活动的物流系统和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制定生产计划的计划和控制系统。同时思考制造柔性与市场竞争焦点之间的关系,结合其它关键制造能力和其它市场竞争焦点,构建出制造资源到市场竞争焦点的综合模型,并从中获得清晰的制造柔性与市场竞争焦点的对应关系。最后,构建出制造柔性通过市场竞争焦点对客户满意度产生影响的关系模型,并运用经验数据对关系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制造柔性通过产品多样化和产品创新影响了客户满意度,同时,在特定企业群体中,制造柔性可以通过客户定制对客户满意度产生影响。
吕金枪,刘久华,苏鑫,门迎春,黄萍,王泽普,关树强,牛秀菊[8](2009)在《实施名牌战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国际竞争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品牌与名牌战略的相关知识通过行业内外品牌的比较,深深感到煤炭装备制造业在经营观念上缺乏品牌意识,品牌意识极为淡薄。为了尽快在煤炭装备制造业树立与增强品牌意识,积极有效地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名牌,首先要对品牌的基本概念与品牌培育和经营有关的知识有深刻了解。
李亨昭,朱建军,罗群[9](2005)在《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战略对策》文中提出本文在分析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及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新世纪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重点,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对策与措施。
张启忠[10](2005)在《半导体照明市场分析及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在能源日益枯乏、环境日渐恶化的今天,寻求一种清洁节能光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战略课题。半导体照明光源的出现即将开创一个照明新纪元。半导体照明正在引发世界范围内照明光源的一场革命。半导体照明技术尚处在发展初期阶段,全面应用在民用照明领域还不具备条件。市场发展也不成熟。在这个时候,对半导体照明市场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半导体照明发展、应用、市场化、产业化的诸多方面。总的来说有四个方面。第一,对技术发展及相关市场领域的关注、研究。因为,技术发展快慢对市场应用、市场规模、产业发展状态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技术、专利的关注聚焦在半导体照明领域,但不仅限于此。第二,对该领域内围绕专利、市场二方面展开的激烈竞争给予关注、研究。通过对半导体照明技术生命周期的研究,指出了在各发展阶段竞争重点,并由此引申出市场主导力量。就目前市场情况,竞争核心是以专利、市场二个方面。第三,不同竞争集团的竞争战略,主要是针对我国企业适用的竞争战略研究。我国半导体照明企业大多由民营资本经营,虽也有一二家高科技术投资企业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总体起点低、管理落后、财力不足的局面。第四,本文对半导体照明在照明行业中的竞争结构也进行了分析,旨在对这一新技术、新产品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入刻画;并借助对这一新型应用产品技术的竞争结构分析,以研究半导体照明作为一项对传统照明技术产品的替代型产品的竞争能力,从而是对其市场前景的又一次展望。
二、速度是21世纪的竞争焦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速度是21世纪的竞争焦点(论文提纲范文)
(1)影响力制衡:主导国应对崛起国的关系性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
二 主导国何以应对崛起国 |
(一)既有理论解释 |
(二)作为补充因素的影响力分布 |
三 主导国行为逻辑的关系视角 |
(一)影响力与“关系网络” |
第一,研究对象既涉及关系本身,更包含关系的“结构”。 |
第二,关系的定义是具体关系而非综合关系。 |
第三,关系发挥作用的渠道是网络节点间的联系。 |
第四,关系的作用方式是产生权力。 |
(二)社会网络的特征与影响力竞争 |
第一,关系网络中的地位是大国竞争的目标之一。 |
第二,关系网络具有相对稳定性。 |
第三,安全关系网络是大国关系的主要特征。 |
第四,影响力竞争在大国竞争和合作中广泛存在。 |
(三)主导国与崛起国的影响力竞争 |
四 影响力网络的衡量与案例选择 |
(一)影响力的定义与测量 |
(二)社会网络分析与案例研究 |
五 影响力竞争的历史案例及其启示 |
(一)案例对比分析 |
1.依靠网络策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英德关系 |
2.桥接网络策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英美关系 |
3.利用网络策略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德关系 |
4.封闭网络策略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 |
(二)研究发现及其适用范围 |
(三)影响力竞争与中美竞合关系 |
六 结论 |
(2)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产业已是发展现代经济体系重要生力军 |
1.1.2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凸显 |
1.1.3 产业安全理论研究滞后于互联网产业发展实践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保护论 |
2.1.2 产业控制论 |
2.1.3 产业国际竞争论 |
2.1.4 产业安全理论 |
2.2 产业安全的分类与评价体系 |
2.2.1 产业安全的分类 |
2.2.2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2.3 互联网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
2.3.1 网络经济和网络产业 |
2.3.2 互联网产业 |
2.3.3 互联网安全和互联网产业安全 |
2.4 文献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互联网产业安全理论 |
3.1 互联网产业相关概念 |
3.1.1 互联网产业概念界定 |
3.1.2 互联网产业经济特征 |
3.2 对产业安全的再思考 |
3.2.1 产业安全观的形成及演变 |
3.2.2 互联网安全观的形成 |
3.3 互联网产业安全界定 |
3.3.1 互联网产业安全概念提出 |
3.3.2 互联网产业安全特点 |
3.3.3 互联网产业安全类型 |
3.4 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范式 |
3.4.1 互联网产业安全形成的系统论分析 |
3.4.2 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范式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现状分析 |
4.1 产业发展环境现状 |
4.1.1 垄断性市场结构影响可持续发展 |
4.1.2 市场绩效总体呈下降趋势 |
4.1.3 管理主体分散 |
4.1.4 资源供给不足 |
4.1.5 非均衡布局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 |
4.2 产业竞争力现状 |
4.2.1 缺乏配套区域专业化水平低 |
4.2.2 区域产业同构化 |
4.2.3 市场换技术政策失效 |
4.3 产业控制力现状 |
4.3.1 企业融资依赖外国资本 |
4.3.2 关键技术依赖国外转移 |
4.3.3 利用外资政策偏差 |
4.4 网络安全现状 |
4.4.1 免费定价方式影响产品策略趋向恶意 |
4.4.2 模仿抄袭促生不公平竞争行为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
5.1 产业安全影响因素一般性分析 |
5.1.1 基于外部和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基于产业经济学框架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
5.2.1 对既有研究的再思考 |
5.2.2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5.2.3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模型 |
5.3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关联性分析 |
5.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3.2 模型设定与数据 |
5.3.3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 |
6.1 评价方法及步骤 |
6.1.1 评价方法 |
6.1.2 评价步骤 |
6.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6.2.1 指标设计思路 |
6.2.2 指标体系建立 |
6.3 数据、权重及结果分析 |
6.3.1 数据说明 |
6.3.2 指标权重设置及计算方法 |
6.3.3 计算结果 |
6.3.4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互联网产业安全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7.1 维护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国外经验 |
7.1.1 以技术竞争优势促进产业安全的美国经验 |
7.1.2 强化网络安全促进产业安全的英国经验 |
7.1.3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安全的德国经验 |
7.1.4 增强产业控制力促进产业安全的日本经验 |
7.2 对我国维护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启示 |
7.2.1 建立保护互联网产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7.2.2 完善互联网监管机制强化网络安全 |
7.2.3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 |
7.3 本章小结 |
8 提升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
8.1 改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 |
8.1.1 优化管理体制 |
8.1.2 完善支持互联网业发展的资本市场 |
8.1.3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
8.1.4 坚持数字化战略扩大基础建设 |
8.2 提升互联网产业竞争力 |
8.2.1 建立并完善互联网产业创新体系 |
8.2.2 提高互联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8.2.3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
8.3 强化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
8.3.1 建立并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 |
8.3.2 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全球价值链视域下的中美贸易摩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与不足 |
1.3.1 本文创新点 |
1.3.2 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全球价值链的定义 |
2.2 全球价值链的测度 |
2.2.1 测度全球价值链的微观方法 |
2.2.2 测度全球价值链的宏观方法 |
2.3 全球价值链地位与贸易摩擦关系的相关综述 |
第三章 中美贸易摩擦的全球价值链因素 |
3.1 全球价值链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原因 |
3.1.1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及其变迁 |
3.1.2 跨国公司成为全球价值链的载体 |
3.1.3 利益分配机制改变 |
3.2 全球价值链影响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形式 |
3.2.1 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美国针对对象 |
3.2.2 中美竞争焦点变为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高端 |
3.3 全球价值链分工决定中美贸易摩擦的应对方式 |
第四章 基于泊松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4.1 变量选取、理论假设与模型设定 |
4.1.1 变量选取 |
4.1.2 理论假设 |
4.1.3 模型设定 |
4.2 数据来源及实证结果 |
4.2.1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2.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维护WTO争端解决机制 |
5.2.2 加快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
5.2.3 应对美国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积极抗辩 |
5.2.4 完善汇率政策,健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
5.2.5 继续扩大市场开放范围,促进中美之间的互相投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客运市场铁路与公路、民航竞争的实证分析 ——基于铁路运输业规制改革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铁路运输业内部规制与竞争研究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外部竞争研究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小结 |
第3章 模型设定与竞争范围界定 |
3.1 铁路客运量影响因素分析 |
3.1.1 铁路客运系统内部因素 |
3.1.2 铁路客运系统外部因素 |
3.1.3 不同运输方式的发展 |
3.2 铁路客运量回归模型的设定 |
3.3 铁路与公路、民航竞争的运距范围界定 |
3.3.1 铁路与公路竞争的运距范围界定 |
3.3.2 铁路同时与公路、民航竞争的运距范围界定 |
3.3.3 铁路与民航竞争的运距范围界定 |
小结 |
第4章 中短途铁路与公路竞争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构建 |
4.1.1 指标选取与数据收集 |
4.1.2 平稳性和协整关系检验 |
4.2 计量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5章 中长途铁路与公路、民航竞争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5.1.2 平稳性和协整关系检验 |
5.2 计量结果分析 |
5.3 分段回归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6章 长途铁路与民航竞争的实证分析 |
6.1 模型构建 |
6.1.1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6.1.2 平稳性和协整关系检验 |
6.2 计量结果分析 |
6.3 竞争程度变化的分段回归分析 |
6.3.1 产品差异测度因子 |
6.3.2 分段回归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7章 竞争对铁路经营绩效影响分析 |
7.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7.1.1 灰色关联度 |
7.1.2 灰色综合关联度 |
7.2 竞争对铁路经营绩效影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7.3 客运市场铁路经营绩效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
小结 |
第8章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政策建议 |
8.1.1 针对不同运距范围竞争模式区别提升铁路运输市场竞争力 |
8.1.2 基于大交通视角加快铁路规制机构改革 |
8.1.3 按照最大限度赋予消费者选择权原则深化铁路业规制改革 |
8.2 研究展望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中短途铁路客运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原始数据 |
附录 B 影响中短途铁路客运量的部分变量对数化后的数据 |
附录 C 中长途铁路客运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原始数据 |
附录 D 影响中长途铁路客运量的部分变量对数化后的数据 |
附录 E 长途铁路客运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原始数据 |
附录 F 影响长途铁路客运量的部分变量对数化后的数据 |
附录 G 铁路经营绩效及相关因素行为数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企业专利能力及其对竞争优势作用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论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论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综述 |
2.1.1 企业能力理论 |
2.1.2 专利战略理论 |
2.1.3 复杂系统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2.1 国内外企业专利能力研究综述 |
2.2.2 国内外企业竞争优势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外企业专利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专利能力内涵的研究 |
3.1 企业专利能力的概念特征 |
3.1.1 企业专利能力的概念 |
3.1.2 企业专利能力的性质 |
3.1.3 企业专利能力的特征 |
3.2 企业专利能力的结构表现 |
3.2.1 企业专利能力的维度划分 |
3.2.2 企业专利能力的层次结构 |
3.3 企业专利能力的表现形式 |
3.3.1 企业专利能力的价值实现形式 |
3.3.2 企业专利能力的竞争表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专利能力形成及演进的研究 |
4.1 企业专利能力形成的研究 |
4.1.1 企业专利能力形成的概念界定 |
4.1.2 企业专利能力的自组织力分析 |
4.1.3 企业专利能力的组织力分析 |
4.1.4 企业专利能力的主导机制分析 |
4.2 企业专利能力演进的研究 |
4.2.1 企业专利能力演进的内涵界定 |
4.2.2 企业专利能力演进的动力分析 |
4.2.3 企业专利能力演进的机理解析 |
4.2.4 企业专利能力的层次演进阶段分析 |
4.2.5 企业专利能力的演进路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专利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机理模型的假设 |
5.1 企业专利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机理模型假设的总体思路 |
5.1.1 企业专利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机理模型假设的原则 |
5.1.2 企业专利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机理模型假设的步骤 |
5.2 企业专利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的路径判断 |
5.2.1 企业专利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的关键变量分析 |
5.2.2 企业专利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的基本路径分析 |
5.3 企业专利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机理模型的提炼 |
5.3.1 企业专利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主要环节的分析 |
5.3.2 企业专利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机理假设模型的提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企业专利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机理模型检验的方法设计 |
6.1 变量量表的设计 |
6.1.1 模型关键变量测度量表的设计 |
6.1.2 模型调节及背景变量测度量表的设计 |
6.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6.2.1 调查问卷的总体要求 |
6.2.2 调查问卷的具体设计过程 |
6.3 实地工作的安排 |
6.3.1 样本企业的抽取 |
6.3.2 实际数据的采集 |
6.4 数据分析工具与方法的选择 |
6.4.1 数据分析的基本任务 |
6.4.2 数据分析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企业专利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机理模型的实证分析 |
7.1 数据质量分析 |
7.1.1 变量探索性因子分析 |
7.1.2 变量验证性因子分析 |
7.1.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7.2 变量基本情况分析 |
7.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2 背景变量分析 |
7.3 基本假设检验 |
7.3.1 企业专利能力各维度检验 |
7.3.2 专利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检验 |
7.3.3 中介作用分析 |
7.3.4 调节作用分析 |
7.4 实证结果讨论 |
7.4.1 总体实证结果 |
7.4.2 未通过检验的假设关系讨论 |
7.5 本章小节 |
第8章 提升企业专利能力强化企业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 |
8.1 提升企业专利能力的对策建议 |
8.1.1 提升企业专利能力对策分析框架 |
8.1.2 提升企业专利能力的对策建议 |
8.2 强化企业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 |
8.2.1 强化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对策分析框架 |
8.2.2 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
9.1.1 研究结论 |
9.1.2 研究创新之处 |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局限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战略视角的制造柔性及其与客户满意度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背景和意义 |
1.1.2 实践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制造战略 |
2.1.1 制造战略概念 |
2.1.2 制造战略内容 |
2.1.3 制造战略过程 |
2.2 制造柔性文献综述 |
2.2.1 制造柔性研究起源 |
2.2.2 制造柔性概念 |
2.2.3 制造柔性构成要素 |
2.2.4 制造柔性分类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战略视角的制造柔性 |
3.1 制造柔性概念 |
3.1.1 语言学含义 |
3.1.2 专业含义 |
3.1.3 专业含义的拓展 |
3.1.4 机器柔性 |
3.1.5 制造柔性的定义 |
3.1.6 柔性与不确定性 |
3.1.7 制造柔性与制造变革 |
3.2 制造柔性的构成 |
3.2.1 生产加工系统柔性 |
3.2.2 物流系统柔性 |
3.2.3 计划和控制系统柔性 |
3.2.4 资源的整合 |
3.3 制造柔性针对的市场竞争焦点 |
3.3.1 品种多样化 |
3.3.2 产品创新 |
3.3.3 客户定制 |
3.4 制造柔性理论模型 |
3.4.1 制造焦点 |
3.4.2 制造焦点与市场竞争焦点 |
3.4.3 制造柔性与市场竞争焦点 |
3.4.4 制造柔性管理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系模型构建及假设提出 |
4.1 案例研究 |
4.1.1 行业和工厂选择 |
4.1.2 信息收集 |
4.1.3 信息分析 |
4.2 制造柔性与产品多样化 |
4.2.1 关系模型构建 |
4.2.2 概念界定 |
4.2.3 关系假设 |
4.3 制造柔性与产品创新 |
4.3.1 关系模型构建 |
4.3.2 制造变革能力 |
4.3.3 关系假设 |
4.4 制造柔性与客户定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方法设计 |
5.1 量表开发 |
5.1.1 制造柔性测度量表 |
5.1.2 供应商柔性测度量表 |
5.1.3 制造变革测度量表 |
5.1.4 研发能力测度量表 |
5.1.5 订单处理能力测度量表 |
5.1.6 市场竞争焦点测度量表 |
5.1.7 客户满意度测度量表 |
5.2 问卷设计 |
5.3 抽样设计 |
5.4 数据分析方法设计 |
5.4.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4.2 统计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6.1 研究量表检验 |
6.1.1 研究量表的信度检验 |
6.1.2 研究量表的效度检验 |
6.2 研究变量基本情况分析 |
6.2.1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6.2.2 背景变量对研究变量的影响 |
6.3 研究假设检验 |
6.3.1 模型A 及相关假设的检验 |
6.3.2 模型B 及相关假设的检验 |
6.3.3 模型C 及相关假设的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实践建议 |
7.4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0)半导体照明市场分析及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第1章 背景分析 |
1.1 照明光源的历史及现状 |
1.2 全球各国都面临能源短缺问题 |
1.3 节能环保新型光源成为市场需求热门 |
1.4 尚待解决的问题 |
第2章 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1 LED 技术及半导体照明光源 |
2.1.1 LED 光源的特点 |
2.1.2 主要电光源的技术性能指标对比 |
2.1.3 单色光LED 的种类及其发展历程 |
2.2 技术应用领域及市场发展模型 |
2.2.1 技术决定因素 |
2.2.2 主要应用领域及发展方向 |
2.2.3 半导体照明市场的发展型模 |
第3章 半导体照明市场规模及预测 |
3.1 国内市需求规模场状况 |
3.2 国际市场需求规模研究 |
3.3 市场预测 |
3.3.1 市场发展趋势 |
3.3.2 全球潜在市场规模 |
第4章 半导体照明产业竞争分析 |
4.1 市场主导力量及竞争战略群体分析 |
4.1.1 竞争焦点及主导力量分析 |
4.1.2 市场竞争战略群体划分 |
4.1.3 各战略群体之间仍有区隔 |
4.2 半导体照明在照明行业的竞争压力分析 |
4.2.1 主要竞争特征 |
4.2.2 其它特点 |
4.2.3 总结 |
第5章 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5.1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力促产业发展 |
5.1.1 首批五十个项目加速产业发展 |
5.1.2 培育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基地 |
5.2 国家发展高科节能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
5.3 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基本形成 |
5.3.1 把握商机力争成为市场引导者 |
5.3.2 加强政策扶植以加快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 |
5.3.2.1 我国半导体产业加快发展成绩突出 |
5.3.2.2 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仍需快马加鞭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摘要(中文) |
摘要(英文) |
致谢 |
四、速度是21世纪的竞争焦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响力制衡:主导国应对崛起国的关系性逻辑[J]. 董柞壮.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1(08)
- [2]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3]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D]. 郭轶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4]全球价值链视域下的中美贸易摩擦[D]. 李亚爽.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5]客运市场铁路与公路、民航竞争的实证分析 ——基于铁路运输业规制改革的视角[D]. 李永超. 山东财经大学, 2012(03)
- [6]企业专利能力及其对竞争优势作用机理的研究[D]. 李文丽. 吉林大学, 2011(08)
- [7]基于战略视角的制造柔性及其与客户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 陈太博. 吉林大学, 2010(08)
- [8]实施名牌战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国际竞争力[A]. 吕金枪,刘久华,苏鑫,门迎春,黄萍,王泽普,关树强,牛秀菊.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下册), 2009
- [9]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战略对策[A]. 李亨昭,朱建军,罗群. 2005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5
- [10]半导体照明市场分析及产业发展研究[D]. 张启忠. 吉林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