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型动物的饲养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县祥,廖世杰,李波香,李崇,黄乾,林成森,刘云,陆荣斌,丁晓飞[1](2022)在《Perthes病不同种属动物模型的特点及应用》文中认为背景:Perthes病发病较为隐蔽,早期易漏诊,至今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动物模型是研究Perthes病发病机制、进行体内实验的重要工具。目的: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按不同种属动物进行分类对Perthes病动物模型的特点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Perthes病体内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Perthes、动物、动物模型、Perthes disease、Animal model、animal"为检索词,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中检索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1篇文献。结果与结论:(1)建立Perthes病动物模型主要的种属动物有仔猪、大鼠、小鼠、幼兔、幼犬和幼羊,仔猪、大鼠、幼兔、幼犬和幼羊是在股骨近端造模的,而小鼠在股骨远端造模。(2)目前为止,仔猪是造Perthes病模型所用最多的动物,股骨颈环扎法对仔猪进行建模最为成熟;大鼠骨骺生长板终身存在,且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具有原发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特点;(3)小鼠有利于基因操作的优点,小鼠在基础研究中很有应用前景;幼兔体型适中、股骨头大小适中,易于观察和取材;(4)幼犬体积较大,方便做局部操作研究,但较难圈养且价格较贵;(5)幼羊造模的影像学改变与Perthes病并不相似。(6)目前综合而言,具体选哪种动物及方法构建Perthes病动物模型,需根据学者的实验条件及实验目的来选择,而股骨颈环扎法对仔猪进行建模的方法最为成熟,因此用仔猪建立Perthes病模型的建模效果最佳。
孙诺杨,胡松梅,孙周勇,郭小宁,韩宾,杨益民[2](2022)在《陕北地区动物骨骼的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分析》文中认为基于动物油脂的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模型开展古代样品的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分析可细化脂肪来源,有助于探究动物资源的加工利用、相关载体的使用功能及先民饮食策略,从而为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古代社会的经济形态提供重要信息。目前该模型已得到国外诸多地区现代动物样品的验证,但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尚不明晰。文章对陕北地区石峁遗址和高家洼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开展了脂肪酸分析,并对其中1例缺乏形态鉴定特征的碎骨样本进行ZooMS(基于质谱的动物考古学)分析。结果显示,该碎骨样本的一系列特征肽段与鹿和绵羊的部分肽段相匹配,表明其为鹿或绵羊。家养动物(猪、普通牛、羊亚科)中,除2例绵羊显现出较强的C4饮食信号,应源于粟类作物副产品或人工采集的藜科植物消费;其余动物均表现为C3/C4类混合特征,意味着存在野生C3植物的摄入。相比其他遗址,石峁遗址采取了相对粗放的家猪管理模式;而牛、羊饲养模式的多样化可能是先民在当地自然条件下对新兴家畜品种开展探索性饲养活动的反映。野生动物(梅花鹿、马鹿)中,2例鹿具有较高的δ13C16:0和δ13C18:0值,应有C4植物的摄入,表明龙山时代陕北地区先民与鹿存在互动关系。古代陕北地区C4植物对饮食的贡献使得该地区的动物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数据相对于前人建立的"δ13C18:0-δ13C16:0"分布模型存在正向偏移,但仍可通过计算Δ13C值来区分该地区的动物脂肪来源(Δ13C> 0‰为非反刍动物体脂,-3.3‰<Δ13C<0‰为反刍动物体脂)。
王杨杨,刘江宁[3](2021)在《日本实验动物管理进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时间为节点介绍日本实验动物近代化运动的背景,梳理日本主要的实验动物相关法律法,分析日本实验动物行政管理框架及教育培训体系。纵观日本实验动物管理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1)日本实验动物近代化运动起步早。(2)日本通过不断完善、修订最终形成一套严谨、规范的实验动物管理以及动物实验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3)在实验动物管理方面,政府各行政机构权责分明,积极引导;各科研机构、大学参与行业管理,形成特色的自主管理模式。(4)实验动物其他关联团体积极配合,制订一系列行业标准。以日本实验动物学会等团体为中心,积极开展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培养优秀人才。介绍了日本实验动物管理的历史,总结日本实验动物的法律法规、分析日本实验动物管理体系,为今后我国实验动物立法,完善实验动物管理制度提供参考。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推动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法制化建设。
罕园园,李娜,代解杰[4](2021)在《云南省实验动物工作40年发展历程与思考》文中指出实验动物是支撑科技进步与创新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是国家保持科技领先、提高国际科技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本文对近40年云南省实验动物工作的法制化与标准化建设、主要的研究机构、科学研究特色与学术成就等发展历程,以及存在问题与对策等进行梳理归纳,以期为我国实验动物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张婷[5](2021)在《转基因兔乳汁中重组吸血蝙蝠唾液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纯化、结构分析和药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血栓性疾病越发受到关注,临床上有逐年渐增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用溶栓药消除血栓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方法。现有的溶栓药虽然有明确的治疗效果,但也存在治疗窗口期窄,用药量大,纤维蛋白特异性低,再灌注率低,系统出血率高,半衰期短,副作用大等问题。而纤维蛋白特异性高,溶栓效率高,出血风险低,半衰期长,毒副作用低的吸血蝙蝠唾液纤溶酶原激活剂(Desmodus rotundus salivary plasminogen activator alpha 1,DSPAα1)又称去氨普酶(desmoteplase),有望成为新型、高效的溶栓药物。本研究应用哺乳动物转基因技术,在获得了乳腺特异性表达重组DSPA(recombinant DSPA,rDSPA)转基因兔的基础上,收集兔乳中的表达产物,应用自制的单克隆抗体,用于兔乳的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建立从转基因兔乳汁中分离和纯化rDSPA的方法;对rDSPA进行一级结构和生物活性分析,包括N端和C端氨基酸序列、相对分子量以及体外溶纤活性;应用角叉菜胶制备大鼠尾部血栓模型,并通过此血栓模型研究纯化产物rDSPA的体内溶栓效果及血浆半衰期。1.乳腺特异性表达rDSPA转基因兔的传代繁殖两只原代兔经扩群繁殖、近交和回交,获得乳腺特异性表达rDSPA转基因兔134只,其中经测交确定纯合子兔2只(F2代)。收集兔乳,离心分离乳清,经ELISA检测,兔乳中rDSPA表达水平为1.19±0.26 mg/mL,纤维平板溶圈法(Fibrin Agarose Plate Assay,FAPA)检测F0代、F1代、F2代转基因兔乳清中DSPA的溶纤活性,溶圈直径大小基本一致(18.6-20.4 mm),结果表明外源基因rDSPA能稳定遗传给后代,此外培育出的纯合子兔能免除繁琐的基因型检测工作量,为rDSPA的转基因兔的保种提供了保障。2.原核表达去氨普酶(DSPA)基因载体的构建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用PCR法扩增pCL25/DSPA表达载体上的编码DSPAαl成熟肽的DNA序列,用于与原核表达载体连接,构建pET-28a/DSPA原核表达载体。pET-28a/DSPA原核表达载体转入Rosetta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表达目的蛋白。SDS-PAGE电泳估测大小约为50 kDa。目的蛋白纯化后纯度为92%,远远满足其作为制备rDSPA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原的纯度要求。3.rDSPA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筛选纯化的原核表达产物加弗氏佐剂免疫BALB/c小鼠,分离B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筛选获得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分泌PR-mAb杂交瘤细胞注入同系小鼠腹腔制备抗体。本研究共得到36株阳性杂交瘤细胞,从中筛选出12株稳定分泌抗体的细胞株(命名M1-M12)。经ELISA-elution筛选,其中M3、M4两株为多羟基反应单克隆抗体(PR-mAb),筛选率为16.67%(2/12)。注射M3和M4细胞株的小鼠腹水的抗体效价为1:125000,腹水抗体可用于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4.转基因兔乳中rDSPA的分离、纯化小鼠腹水抗体经rProtein 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与CNBr-activated Bestarose 4 FF介质偶联制成免疫亲和层析柱。rDSPA转基因兔乳经超速离心和硫酸铵沉淀预处理后。分别选用自制免疫亲和层析、苯甲醚亲和层析、阳离子交换层析、赖氨酸亲和层析和活性蓝亲和层析纯化rDSPA。结果表明rDSPA转基因兔乳通过超速离心、55%硫酸铵沉淀、苯甲醚亲和层析、阳离子交换层析、赖氨酸亲和层析和活性蓝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获得纯度为98%的rDSPA。运用阴离子交换层析去除纯化产物中的内毒素,使用内毒素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表明纯化rDSPA内毒素含量低于0.015 EU/mL,符合注射剂标准。5.乳腺特异性表达rDSPA纯化产物的结构和功能检测运用Edman降解法测定rDSPA的N端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rDSPA的N端氨基酸序列为 Val Ala Cys Lys Asp Glu IIe Thr Gln Met Thr Tyr Arg Arg Gln,与设计的 DSPA编码序列的理论N端的第4-18位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表明rDSPA编码序列N-端的山羊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的信号肽已完全切除;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测定rDSPA的C端氨基酸序列及其它部分的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 rDSPA 的 C 端氨基酸序列为 Asp Val Pro Gly Val Tyr Thr Lys Tyr Leu Gly Trp IIe Arg Asp Asn Met His Leu,与设计的rDSPA编码序列的C末端完全一致,共有47%(208个氨基酸)的序列与DSPA编码序列完全同源。经高分辨率质谱仪检测后确定rDSPA的相对分子量为53126.75 Da,大于理论的49535.94 Da,推测是翻译后的糖基化修饰导致;运用纤维平板溶圈法(FAPA)检测纯化产物rDSPA的体外纤溶活性(773333 IU/mg)略高于阿替普酶(580000 IU/mg)。6.rDSPA体内外溶栓效果的初步评价SD大鼠腹主动脉采血,血凝块切成约0.1 cm3方块并称重,分成7组(0.5 μg/mL、1 μg/mL、2 μg/mL DSPA;0.5 μg/mL、1 μg/mL、2 μg/mL 阿替普酶;生理盐水),37℃孵育16 h,称重剩余血凝块并计算血凝块溶解率。结果显示rDSPA体外大鼠血凝块溶解率(48.34±2.25%)明显高于阿替普酶组(40.91±1.36%)的血凝块溶解率(p<0.05),表明rDSPA体外溶栓活性强于阿替普酶。8周龄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分成低、中、高剂量rDSPA组(2 mg/kg、8 mg/kg、32mg/kg)和阿替普酶组(8 mg/kg),安慰剂组,空白对照组。各组大鼠心脏采血检测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同时测量大鼠尾部血栓长度。结果显示rDSPA有显着的溶栓效果,rDSPA低(APTT:18.80±1.26 s;TT:35.75±0.41 s)、中(APTT:27.78±1.88 s;TT:39.18±0.82 s)、高(APTT:36.51±1.29 s;TT:37.56±1.07 s)剂量组和阿替普酶组(APTT:27.00±1.76 s;TT:34.05±0.99 s)的 APTT、TT 均较安慰剂组(APTT:12.53±0.54 s;TT:26.87±1.31 s)相比有所延长,且差异极显着(p<0.01),rDSPA 中(PT:14.28±0.79 s;D-二聚体:2.49±0.07 mg/L)、高(PT:17.07±1.19 s;D-二聚体:3.12±0.55 mg/L)剂量组和阿替普酶组(PT:14.26±0.93 s;D-二聚体:2.53±0.12 mg/L)的PT、D-二聚体水平均比安慰剂组(PT:12.29±0.76 s;D-二聚体:2.30±0.07 mg/L)显着升高(p<0.05),表明大鼠注射rDSPA和阿替普酶后都有效激活纤溶系统。阿替普酶组(200.22±6.09mg/dL)较rDSPA低(222.40±7.89 mg/dL)、中(228.30±1.72mg/dL)、高(228.19±1.89mg/dL)剂量组的 FIB 水平较有所下降(p<0.05),rDSPA低、中、高剂量组之间的FIB水平差异不显着,表明rDSPA在溶栓过程中FIB消耗量小于阿替普酶,相比阿替普酶不易引起颅内出血副作用,更具有安全性。rDSPA低(48.96±9.42%)、中(24.71±6.26%)、高(0.00±0.00%)剂量组和阿替普酶组(49.19±6.21%)的大鼠尾栓相对长度百分比明显小于安慰剂组(67.76±6.06%),即rDSPA低、中、高剂量组的尾栓消溶相对长度明显长于安慰剂组,并与剂量成正比例,且rDSPA高剂量组大鼠尾部不形成血栓。相同剂量的rDSPA中剂量组(24.71±6.26%)和阿替普酶组(49.19±6.21%)的大鼠尾栓相对长度百分比差异极显着(p<0.01),表明纯化产物rDSPA的溶栓能力明显优于阿替普酶。8周龄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4只,分为rDSPA组和阿替普酶组。rDSPA组和阿替普酶组均以8 mg/kg的剂量尾静脉注射rDSPA或阿替普酶,采集血浆进行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的测定,计算rDSPA半衰期。结果显示rDSPA组和阿替普酶组大鼠血浆PAP浓度分别在6 min及3 min达到顶峰(133.06±63.90 ng/mL,219.44±1.18 ng/mL),rDSPA和阿替普酶在SD大鼠体内的血浆半衰期分别为52.41 min和10.41 min。推算rDSPA的半衰期较阿替普酶延长5倍,表明rDSPA可用于单次注射针剂溶栓药的制备。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培育出乳腺特异性表达rDSPA转基因兔,且rDSPA转基因兔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建立了有效的分离纯化的实验室工艺,并保持原有的溶纤溶栓活性,表明该研究迈出临床应用的第一步。rDSPA的一级结构分析表明,重组DSPA编码序列可以在转基因兔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并剪切去除异源性的信号肽序列,翻译后加工为有溶栓活性的成熟蛋白,这一结果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大鼠体内外溶栓试验中rDSPA表现出优于阿替普酶的溶栓性能,且rDSPA在大鼠体内的半衰期长于阿替普酶,体内溶栓试验呈现出更安全、更持续的溶栓效果,该结果在国内外也未见报道。本研究成果为开发和生产新的高效溶栓药奠定了实验基础。
章明权[6](2021)在《芦花鸡生长期蛋白质代谢规律及需要量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不同CP水平下,系统研究了芦花鸡生长期蛋白质需要量并制定了蛋白质饲养标准。选用1日龄健康芦花鸡600只作为试验动物(雌雄各半)。试验期分为0~6 wk、7~14 wk和15~20 wk。0~6 wk:混合雏,60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7~14 wk和15~20 wk:雌雄分群,每个性别30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设置等ME(Metabolizable energy)梯度CP(Crude protein)水平日粮,日粮CP水平分别记作:CP 1、CP 2、CP 3、CP4和CP 5。0~6 wk:CP水平具体分别为:17.5%、18.0%、18.5%、19.0%和19.5%,ME水平为2900 kcal/kg;7~14 wk:CP水平具体分别为:15.0%、15.5%、16.0%、16.5%和17.0%,ME水平为2850 kcal/kg;15~20 wk:CP水平具体分别为:13.5%、14.0%、14.5%、15.0%和15.5%,ME水平为2800 kcal/kg。7~14 wk中期采用全收粪法进行代谢试验测定养分和能量利用。1 d、6 wk末、14 wk末和20 wk末进行屠宰试验,1 d、6 wk末、14 wk末测定体成分,6 wk末、14 wk末和20 wk末测定屠宰性能。结果表明:生产性能:0~6 wk:不同CP水平对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期末体重均产生了显着影响(P<0.05)。7~14 wk:不同性别对所有生产性能指标均产生了极显着影响(P<0.01),不同CP水平对日采食量和料重比产生了显着影响(P<0.05)。15~20 wk:不同性别对日采食量和期末体重产生了极显着影响(P<0.01),不同CP水平对日增重和期末体重产生了极显着影响(P<0.01),性别和CP水平的互作效应对料重比产生了显着影响(P<0.05)。生产性能变化规律:随周龄增加,采食量和体重逐渐升高。7~14 wk日增重高于0~6 wk和15~20 wk。养分和能量利用:不同性别对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表观代谢率产生了显着影响(P<0.05),不同CP水平对粗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表观代谢率和表观代谢能产生了显着影响(P<0.05)。体成分:6 wk末:不同性别对体干物质含量、体粗蛋白质含量和体碳水化合物含量产生了显着影响(P<0.05),不同CP水平对所有体成分指标均未产生显着影响(P>0.05)。14 wk末:不同性别对除碳水化合物外的所有体成分指标均产生了极显着影响(P<0.01),不同CP水平对所有体成分指标均未产生显着影响(P>0.05)。屠宰性能:不同性别对各阶段末屠宰性能均产生了极显着影响(P<0.01),不同CP水平对各阶段末屠宰性能均未产生显着影响(P>0.05)。蛋白质需要量:芦花鸡生长期蛋白质需要量析因模型如下:0~6 wk:混合雏:CPR=1.59 BW0.75+0.6177 ADGNCPR=1.08 BW0.75+0.1967 ADG7~14 wk:雌性:CPR=1.58 BW0.75+0.6247 ADGNCPR=1.10 BW0.75+0.1881 ADG雄性:CPR=1.52 BW0.75+0.4959 ADGNCPR=1.06 BW0.75+0.1498 ADG15~20 wk:雌性:CPR=1.48 BW0.75+0.8305 ADGNCPR=1.07 BW0.75+0.2305 ADG雄性:CPR=1.52 BW0.75+0.8495 ADGNCPR=1.08 BW0.75+0.2486 ADG式中:CPR:粗蛋白质总需要量,g/d;NCPR:净蛋白质总需要量,g/d;BW0.75:代谢体重,kg;ADG:活体增重,g/d
姜明明[7](2020)在《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健康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是奶牛饲养中的热点问题。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不适宜的饲养管理将对奶牛以及犊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提高饲养密度是集约化牧场通用的管理措施,然而高饲养密度被认为是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高风险因子。产后奶牛机体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免疫力降低就是其中之一。我国牧场集约化发展很快,但未见关于饲养密度对围产期奶牛影响的研究;给围产期奶牛饲喂免疫增强剂已有报道,但免疫增强剂多为单一成分。本研究选定规模化牧场,以经产奶牛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行为、免疫、代谢、健康和生产性能等指标,探明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和饲喂复合免疫增强剂对母牛和犊牛的影响,并探索其发生机制;将对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共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选择健康的48头经产荷斯坦奶牛,设80%组、100%组和120%组三个密度梯度。对行为学、血液生化指标、生产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围产前期随着饲养密度增加,奶牛的躺卧时间和反刍时间都减少。80%组的奶牛有更多的躺卧时间和反刍时间(P<0.05),80%组比100%组躺卧时间增加了1.2 h,80%组比100%组反刍时间增加了0.54 h。(2)尽管研究发现围产前期不同饲养密度对产奶量、乳成分、平均产犊日期及初乳质量和产量均没有影响,但80%组第一个泌乳月的产奶量显着高于100%和120%组。(3)围产前期不同饲养密度有影响奶牛血钙浓度的趋势(P<0.1),血液皮质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尿素氮和钙随着分娩时间的临近差异显着(P<0.05)。(4)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瘤胃发酵参数没有影响,但是时间效应有影响。乙酸和氨态氮浓度随着分娩临近而降低,而戊酸、异丁酸和异戊酸浓度则随着分娩临近而升高。第二部分,对第一部分中三个密度梯度的48头经产奶牛所产健康犊牛进行体尺、体重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1)围产前期不同饲养密度对犊牛血液中皮质醇、尿素氮、钙和总蛋白无显着影响,但80%密度组母牛所产犊牛血液中皮质醇浓度(58.3 mmol/L)比100%密度组(65.8 mmol/L)和120%密度组(61.0 mmol/L)稍低。(2)出生后第1 d和第7d的体长、体高、胸围和腹围无差异,但犊牛体重在此期间增加明显(P<0.01)。第三部分,选择健康的48头经产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使用复合免疫增强剂(compound immunomodulator,CI),设CI0、CI60和CI90三个试验组,对应每头每天CI的添加量分别为0 g、60 g和90 g。试验期从产前-60 d到产后35 d。在产前-60 d、-28 d、-14d、-7 d和产后1 d、7 d、14 d和28 d,分析干物质采食量(DMI)、体重、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和外周血白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CI添加对DMI无影响。DMI随分娩时间而变化,在分娩前降低,分娩后增加,各组差异不显着。(2)CI添加量对围产期奶牛体重影响显着。产前-7d CI0组的体重变化百分(PWC)与CI60组的差异显着(P<0.01);产后第14d,CI0组的PWC显着大于CI60(P<0.01)和CI90组(P<0.05)的。(3)产后35 d内,CI添加对生产性能指标影响差异显着。产奶量、4%标准乳产量和所有乳成分均存在时间效应(P<0.01);各组牛奶体细胞数差异显着(P<0.01),CI0组在产后第7 d至第28 d显着高于CI60和CI90组(P<0.05);对初乳产量和质量无影响,与CI0组相比,CI90组Ig G有增加趋势(P<0.1)。(4)CI添加量对血液生化指标影响较大。产前产后不同剂量CI对皮质醇、非酯化脂肪酸(NEFA)和β-羟丁酸(BHB)含量有影响;在产犊时,随着CI添加量的增加,结合珠蛋白浓度下降(P<0.1),其中CI0组浓度高于CI90组(P<0.05);CI添加对血清总蛋白含量无影响,但在围产后期,血清总蛋白随着CI添加量的增加有上升趋势(P<0.1);血清白蛋白浓度在产前随着CI的补充而降低(P<0.05),在产前-14 d显着降低(P<0.05),其中CI0组的浓度高于CI60和CI90组(P<0.05);随CI添加的增加,CI60和CI90组中血清球蛋白浓度增加(P<0.05),CI0组球蛋白浓度在围产前期低于CI60(P<0.05),在围产后期低于CI90(P<0.05);血清钙浓度在产前降低(P<0.05),但在产后有增加趋势(P<0.1),CI0组产前-28 d钙浓度高于CI60和CI90组(P<0.05),但产后-7 d低于CI60(P<0.05)和CI90(P<0.1)组,CI60和CI90组产前-28d血清钙浓度降低(P<0.05),而产后第7 d血清钙浓度升高(P<0.05)。(5)中性粒细胞(NEUT)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受围产期不同时间点和试验处理的影响(P<0.05)。NEUT对大肠杆菌的吞噬能力,在泌乳第1 d和第7 d,各组差异显着(P<0.05),产后-1 d,CI60组最高(P<0.01),产后-7 d,CI90和CI60组高于CI0组,产后-35 d,CI60组高于CI0(P<0.05);NEU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产后-1 d,CI60组最高(P<0.01),产后-35 d,CI60和CI90组相似,均高于CI0组(P<0.05)。(6)CI添加量对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XCL8)和L-选择素(SELL)的表达有显着影响(P<0.05)。在-14 d和35 d,CI0组的CXCL8表达低于CI60组(P<0.05)。SELL表达受时间影响显着(P<0.01),各组在-14 d和35 d表达显着增强(P<0.05);此外,从-60 d至28 d有增强趋势(P<0.1),其中CI60组高于CI0组(P<0.01);在-14 d,CI60组高于CI0组(P<0.05);在35 d,CI90组最高(P<0.05)。第四部分,分别从第一部分中80%组和120%组,以及第三部分中CI0组和CI60组中奶牛各3头,采外周血,收集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提取总RNA和总蛋白,分别进行转录组和蛋白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在饲养密度对比组中,共测得基因12237个,80%组和120%组共有基因10334个,占总测得基因的84.4%,其中表达无差异基因7351个,占共有基因的71.1%,上调(表达倍数≧1.5)基因1732个,占共有基因的16.8%,下调(表达倍数≦0.67)基因1251个,占共有基因的12.1%;共测得蛋白9290个,80%组和120%组共有蛋白8006个,占总蛋白的86.2%,其中表达无差异的蛋白6112个,占共有蛋白的76.3%,上调的蛋白1108个,占共有蛋白的13.8%,下调的蛋白846个,占共有蛋白的9.9%;转录组和蛋白组共有的上调基因456个,占总上调基因的19.1%,下调基因412个,占总下调基因的24.5%。(2)在CI对比组中,共测得基因11175个,CI0组和CI60组共有基因9164个,占总测得基因的82.0%,其中表达无差异基因7542个,占共有基因的82.3%,上调基因669个,占共有基因的7.3%,下调基因953个,占共有基因的10.4%;共测得蛋白9135个,CI0组和CI60组共有蛋白7546个,占总蛋白的82.6%,其中表达无差异蛋白6308个,占共有蛋白的83.6%,上调蛋白567个,占共有蛋白的7.51%,下调蛋白为671个,占共有蛋白的8.89%;转录组和蛋白组共有的上调基因289个,占总上调基因的30.5%,下调基因367个,占总下调基因的29.2%。(3)对各组对比中差异基因进行GO注释和KEGG 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所涉及到的功能和通路相似,主要涉及的信号通路有炎症相关通路(如Jak/Stat通路、NF-κB通路、MAPK通路)、代谢相关通路(如萄糖代谢、能量代谢、脂多糖代谢)和免疫相关通路(如Toll样受体通路、B细胞受体通路、T细胞受体通路)。综上所述,围产前期饲养密度为80%的奶牛有更长的躺卧和反刍时间,对奶牛健康和福利更有益,而对哺乳期犊牛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无显着影响。在围产期开始补充CI可缓解能量负平衡和免疫抑制,调节与分娩有关的炎症反应,利于产后恢复及健康的改善,推荐量饲喂60克/头/天。围产前高密度主要通过抑制奶牛细胞中与代谢、炎症和免疫相关的基因及通路而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补充CI则可通过激活细胞中与代谢和免疫相关的基因及其通路,平衡机体的物质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增进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高密度饲养影响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及健康的整体调控机制及其应对策略及CI提高和调节奶牛代谢和免疫的具体通路和机制等相关工作仍在研究中,未来有望通过多组学测序及其整合分析手段,从分子细胞水平到机体整体水平深入揭示调节机制。
刘冬[8](2020)在《精准畜牧中机器视觉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精准畜牧是提高畜禽生产效率、提升动物福利、优化饲养环境和饲料供给的精细化养殖理念和方法,可以在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缓解环境污染,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都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是优化升级集约型畜禽生产和解决我国畜禽生产“大而不强,多而不优”潜力巨大的技术手段。本研究针对目前精准畜牧中机器视觉监测方法对复杂动态背景目标检测和目标跟踪算法精度低、非平衡数据建模方法准确性低、畜禽动物行为识别模型鲁棒性和适应性差等问题,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机器学习技术以及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按照需求分析、算法提出、量化评估、算法验证与实践应用的研究思路,开展了动态背景环境的目标检测算法研究、多目标跟踪算法研究、高密度饲养条件下的感兴趣区域提取研究,对不同饲养环境下递归式监测个体表型和行为信息提供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动态背景环境下的行为识别方法研究和群养环境下个体间交互行为建模方法研究,为在线、实时、无损感知畜禽动物表型信息和复杂行为模式提供新方法、新思路和新途径。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改进混合高斯模型的移动目标提取算法。针对畜禽养殖场背景复杂和环境多变导致现有的目标检测算法无法满足鲁棒性和实时性需求的问题,基于递归背景建模思想,在混合高斯模型中引入惩罚因子,改进并提出了一种动态背景建模方法,并采用局部更新策略,以降低模型复杂度和解决前景消融问题;提出基于色度偏差和亮度偏差的二分类算法,避免目标物阴影区域的影响。对不同天气及环境变化剧烈下获取奶牛视频样本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混合高斯模型对比,平均模型复杂度降低了50.85%、前景误检率和背景误检率分别降低了19.50%和13.37%,单帧运行时间降低了29.25%,检测准确率更高、实时性更好,且解决了前景消融问题,能满足实时提取复杂背景和环境条件下移动目标检测需求。应用该方法在商业养殖环境下开展奶牛自动体况评分研究:(1)采用改进的混合高斯模型递归式获取奶牛的外轮廓并建立三维坐标系,为准确提取奶牛体表几何特征奠定基础;(2)设计了与人工评分指标对应的图像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3)使用集成学习算法解决常见奶牛BCS数据集呈偏态分布问题。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改进混合高斯模型和集成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与人工评分相当,达到76%。与现有其他技术相比,该系统在动态背景环境下鲁棒性更强,对极端体况奶牛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符合实际应用需求。(2)提出了基于ALR-GMM的动物行为识别模型。针对经典活动指数行为识别模型在动态背景环境中适应性差的问题,基于递归背景建模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活动指数计算方法。采用GMM建立动态背景模型,克服传统活动指数计算方法无法适应环境变化问题;针对GMM模型学习率无法对不同图像区域进行差异化更新的问题,引入双曲正切函数(Tanh函数)自适应调节模型学习率。在人工标记图像上的测试结果表明,当初始学习率?=0.2时,ALG-GMM算法略优于背景减法,平均绝对误差从0.0265降低到0.0233,平均相对误差从18.08%降低到14.34%,表明该算法在计算精度指标上达到需求。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开展了蛋鸡对寄生虫胁迫的行为响应研究和群养猪对环境胁迫造成的攻击行为识别。结果表明,蛋鸡活动指数与红螨虫入侵数量呈正相关性,监测蛋鸡活动指数可为精准杀虫提供可靠依据;基于活动指数的育肥猪攻击行为识别准确率达到97.6%,满足实际应用要求。(3)提出了基于CNN和LSTM的动物行为识别模型。针对现有畜禽动物行为识别模型只能有效表达快速动作,在群养环境中无法准确获取个体动物的行为时-空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检测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和基于CNN和LSTM的动物行为时-空特征描述方法。为验证算法有效性,首先设计跟踪精度指标量化评估算法性能,然后采集繁育母猪姿态数据验证卷积神经网络(CNN)对空间特征表达能力,最后采集群养猪咬尾视频数据集验证长短期记忆周期网络(LSTM)对时间特征表达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多目标跟踪算法跟踪精度为78.35%,能够精确跟踪92.97%的目标猪,达到精度要求;CNN对母猪趴卧、侧躺、后坐、站立四种基本姿态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为88.1%,表明卷积特征对动物行为空间特征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CNN+LSTM对咬尾行为识别准确率达到96.25%,表明其对动物行为时间特征具有良好的描述能力。(4)提出了一种融合彩色和深度数据流的目标提取算法。针对目前缺乏高密度家禽饲养场所的目标提取方法,研究并提出了一种融合彩色和深度数据流的感兴趣区域提取算法。该方法在RGB数据流和深度数据流配准的基础上,从深度图像的距离信息中定位感兴趣区域,在彩色图像中提取目标物的颜色、纹理、形状和空间关系特征。为验证方法有效性,开发了基于Kinect的肉用种鸡自动称重系统,在商业化养殖条件下进行个体种鸡体重数据和性别信息的获取,试验结果发现,该方法目标定位准确度为77.3%,性别分类模型的准确率、灵敏度、精确度和特异性指标分别达到99.7%、98.8%、100%和100%,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优化种鸡饲养过程,最大化产蛋量和受精率提供有效工具。
景梅[9](2019)在《川芎嗪硝酮衍生物TBN在糖尿病肾脏疾病模型中的药效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验目的: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SD大鼠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模型和db/db小鼠自发DKD模型中系统的研究TBN对DKD的药效学作用,并在DKD动物模型中对硝酮嗪(tetramethylpyrazine nitrone,TBN)的保护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探讨,为TBN进入临床试验提供实验基础。并通过观察TBN对自发性DKD(CKD-EPI评级G3,eGFR:30~59 ml/min/1.73m2)恒河猴药效学研究,为临床试验提供剂量设计依据和安全性信息。实验方法:1.采用腹腔单次注射大剂量STZ诱导SD大鼠胰岛β细胞损伤,制作大鼠DKD模型,评价TBN对DKD的药效。注射前大鼠禁食12 h,禁食大鼠称重后腹腔注射55 mg/kg STZ放于笼内。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pH 4.5的0.1 M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STZ注射3 w后尾静脉采血测血糖≥16.7 mmol/L为糖尿病模型鼠。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trl)、模型组(vehicle)、TBN低剂量组(TBN 10 mg/kg)、TBN中剂量组(TBN 30 mg/kg)、TBN高剂量组(TBN 60 mg/kg)和阳性对照药氯沙坦组(losartan 10 mg/kg),共6组。阳性对照组每天给药一次losartan,其余组别每天灌胃给药TBN或saline两次,连续给药6 w。实验于给药6 w后终止,观察药物对DKD大鼠的保护作用。主要观察指标有:体重、饮水、摄食量、血糖、24 h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检测、肾功能指标的检测、肾组织病理学染色和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测。2.采用自发DKD的db/db小鼠模型,评价TBN对DKD的药效。动物分为wt/wt组,db/db组,TBN低剂量组(TBN 10 mg/kg)、中剂量组(TBN 30 mg/kg)、高剂量组(TBN 60 mg/kg)和阳性对照药氯沙坦组(losartan 10 mg/kg),共6组。将7周龄的db/db小鼠随机分组后开始灌胃给药。阳性对照药组氯沙坦每天给药一次,其余组别每天灌胃给药TBN或saline两次,连续给药6 w。主要观察指标有体重、饮水、摄食量、血糖、24 h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指标、肾组织病理学染色和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测。3.试验入选7只自发DKD恒河猴,入选标准是eGFR≤30-59 ml/min/1.73m2,CysC≥1.3 mg/d L或者肌酐≥1.26 mg/d L,体重稳定,没有给予胰岛素和其他任何的治疗。以eGFR指标作为分组依据,共分为2组:TBN组(30 mg/kg,5只)、vehicle组(2只)。每天给药2次,连续观察12 w。整个实验过程中,每周检测一次动物的体重。主要药效分析指标包括血浆肌酐(Cr-P),胱抑素(CysC)和肾小球率过滤(eGFR),给药前和给药后每4 w检测1次;次要药效指标包括糖脂代谢(FPG,FRA,PFI,Hb A1c,LDL,HDL,TG,TC),每4 w检测1次,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Cr-U),UACR和血压在给药后8 w和12 w检测1次,摄食量每天观察1次,BW每周测量1次,血液学指标每4 w检测1次,研究TBN在DKD恒河猴中的药效学作用。4.应用H&E染色、PAS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ELISA和Western blot等技术,研究TBN对DKD动物的治疗可能作用机制,为阐明TBN的药效学提供理论基础。实验结果:1.在STZ诱导SD大鼠DKD模型中,给药6 w后,TBN高剂量给药组(60 mg/kg)显着降低DKD大鼠的饮水和摄食量。SD大鼠注射STZ后能够时间依赖性的增加血糖和尿蛋白的水平。给药6 w后,TBN可以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血糖水平,并且各给药剂量组均能显着降低24 h尿蛋白水平。然而,阳性对照药losartan对血糖的影响没有显着统计学差异,但是可以显着降低24 h尿蛋白水平。和vehicle治疗的DKD大鼠相比,TBN各剂量组和losartan组均能降低Cr和TC的水平,但没有显着统计学差异。重要的是,试验结束时,TBN可以显着降低BUN和TG的水平。TBN治疗也可以显着增加DKD大鼠血清中EPO和iron的水平。然而losartan组对血清iron无任何影响,并且稍微降低血清中EPO的水平。大鼠肾脏HE,PAS,Masson染色结果显示,TBN可以剂量依赖性的降低DKD的大鼠肾小球肥大,系膜细胞增殖,系膜基质扩张和肾小球硬化。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TBN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TGF-β1和Col-IV在肾切片中的表达。TBN不仅能够保护糖尿病大鼠的β细胞团,同时呈剂量依赖性地保护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2.连续给药6w结束后,db/db组小鼠的体重相对wt/wt组显着增加;TBN各给药剂量组和losartan组小鼠的体重与db/db组相比无显着统计学差异。TBN给药中剂量(30mg/kg)组和阳性对照药losartan能够显着降低糖尿病db/db小鼠的饮水量和摄食量,并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此外,与wt/wt组小鼠相比,TBN也可以显着降低db/db小鼠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以及8-OHdG水平。db/db小鼠肾脏HE,PAS,Masson染色结果显示,TBN可以剂量依赖性的降低DKD的小鼠肾小球肥大,系膜细胞增殖,系膜基质扩张和肾小球硬化。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TBN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TGF-β1和Col-IV在肾切片中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微结构结果显示,TBN和losartan治疗能够抑制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足突的融合。3.TBN连续给药12 w对自发慢性DKD恒河猴药效学研究发现,安慰剂组动物各项指标水平未见明显改变,证明该模型较为稳定。TBN给药结束后,eGFR从基线值48(±5)ml/min/1.73m2增加到53(±6)ml/min/1.73m2,平均增加了10.4%。然而,vehicle治疗组eGFR相对基线值并无显着统计学差异。与vehicle治疗组相比,TBN给药组显着降低自发DKD恒河猴血清中MDA,3-NT和IL-1β水平。与vehicle治疗组相比,TBN并未显着改变自发DKD恒河猴血糖(FPG,FPI,FRA,Hb A1c),血脂(LDL,TC,TG和HDL),血压(SBP,DBP)以及血液学水平。4.化学法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TBN可以有效清除·OH、O2·-、ONOO-,在5μM时即对ONOO-具有很强的清除能力。在STZ诱导SD大鼠DKD模型中,给药6 w后,TBN可以显着降低STZ诱导DKD大鼠血清中MDA的含量和尿液中8-OHdG水平。在db/db小鼠自发DKD模型中,在TBN给药6 w结束时,db/db组尿液中8-OHdG水平相对wt/wt组小鼠显着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TBN各给药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losartan显着降低db/db小鼠尿液中8-OHdG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TZ诱导DKD模型大鼠以及自发DKD模型小鼠肾皮质AMPK/PGC-1a/Nrf2/HO-1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显示TBN能够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加大鼠肾皮质AMPK/PGC-1a/Nrf2/HO-1蛋白的表达。实验结论:1.不同剂量的TBN均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含量、血脂水平、尿微量白蛋白和大量蛋白尿的水平,明显改善STZ诱导SD大鼠肾损伤,保护胰腺β-细胞和增加胰岛素分泌。此外,TBN对能够给糖尿病并发症白内障和肾性贫血带来有益效果。2.不同浓度的TBN对db/db自发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均有改善效果,病理学染色显示TBN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导致的肾脏损伤,并对糖尿病并发症肾性贫血具有有益效果。3.本次试验中vehicle治疗组恒河猴各项指标水平未见明显改变,证明该模型较为稳定。TBN连续给药12 w显着增加自发DKD恒河猴eGFR水平,并能显着降低血清CysC,TG,MDA,3-NT和IL-1β水平。这些实验结果表明TBN对慢性DKD恒河猴肾损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本次试验中观察了TBN多次给药后的疗效,但样本量较少,TBN对DKD的疗效还需进一步临床试验进行验证。4.TBN可能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改善线粒体功能发挥肾脏保护活性,改善DKD模型的肾脏功能从而治疗DKD。
高亮[10](2018)在《笼养食蟹猴母婴关系及婴猴行为发育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物行为学是当前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其中,灵长类动物的母婴关系和婴幼儿的运动行为发育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研究灵长类动物的母婴关系和婴幼儿时期的一系列运动发展规律,可为动物婴幼年行为异常提供参考,也可为正常动物行为发育规律提供参考数据。其中食蟹猴是行为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而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是获得理想实验食蟹猴的必要条件。因此,本论文结合5年的食蟹猴饲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食蟹猴的饲养管理方法作出了总结,同时选用6对单笼饲养的母-婴食蟹猴进行母婴关系的分析研究,并且探讨婴猴从出生至6月龄的行为运动发育规律。我们对单笼饲养的6对母-婴食蟹猴进行每天定时录制视频,每个视频时长30分钟,最后对收集到的视频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母婴交流的方向性:婴猴出生1周龄内,母婴交流中母猴是发起交流行为的主动者;1到12周龄,母猴和婴猴双方均有发起主动交流行为,而且双方发起交流行为的次数接近;12周龄以后,婴猴是母婴交流中的主动者,双方的交流行为主要由婴猴发出。2.母婴腹部接触时间与婴猴的日龄呈负相关(r=-0.811,p<0.01,n=6);母婴独立活动时间与婴猴日龄呈正相关(r=0.8,p<0.01,n=6)。3.母猴限制行为的次数与婴猴日龄不相关(r=0.053,p>0.05,n=6),母猴拒绝次数和婴猴日龄呈正相关(r=0.34,p<0.05,n=6)。4.新生婴猴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需要母亲携带生活。体重从新生时0.29kg逐渐增长到6月龄的1.02kg。婴猴首次出现某一活动的时间相对集中,并随着日龄的增长,婴猴的行为活动越来越多,相对越来越复杂,并逐渐掌握各种技能,直到6月龄,婴猴已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总的来说,食蟹猴婴猴从出生到能独立活动离不开母猴的照顾,在发育的过程中婴猴独立活动的时间越来越长,与母猴对婴猴的拒绝次数越来越多伴行,且婴猴的主动性交流越来越强,到12周龄以后,双方的交流主要由婴猴主导。这些数据为探讨灵长类运动行为发育、幼年行为异常、运动发育模型异常行为判断,以及动物疾病的诊断和动物饲养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二、模型动物的饲养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型动物的饲养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2)陕北地区动物骨骼的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ZooMS分析 |
1.3 脂肪酸提取和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种属鉴定 |
2.2 模型验证 |
2.3 家养动物的饲养模式 |
2.4 先民与鹿的互动 |
3 结论 |
(3)日本实验动物管理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1 日本实验动物近代化运动的四个阶段 |
2 日本实验动物管理法制化建设 |
2.1 第一部综合法律诞生——动物爱护管理法 |
2.2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相关法律、标准、指南 |
3 日本实验动物的行政管理体系 |
4 实验动物关联团体、组织 |
5 启发 |
5.1 进一步完善实验动物法律、指南、增强指导性及实践性 |
5.2 进一步加强实验动物人员教育、培训 |
(4)云南省实验动物工作40年发展历程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动物管理工作体系的法制化与标准化建设 |
1.1 组织管理体系 |
1.2 政策法规体系 |
1.2.1 法规体系建设 |
1.2.2 标准体系建设 |
1.3 支撑保障体系 |
2 主要研究机构及条件平台 |
3 主要的学术组织、学术活动和学术成就 |
3.1 学术组织 |
3.2 学术活动 |
3.3 学术成就 |
4 云南省实验动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4.1 实验动物工作法制化建设与监督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
4.2 小型实验动物(小鼠、大鼠、兔、豚鼠)生产与供应问题突出 |
4.3 实验动物种质资源创新、整合和共享机制不健全 |
4.4 实验动物人才引进力度需要加大 |
附录:云南省实验动物重要事件 |
(5)转基因兔乳汁中重组吸血蝙蝠唾液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纯化、结构分析和药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血栓性疾病与溶栓药物的研究进展 |
1.1 血栓的概述及溶栓机理 |
1.2 去氨普酶(DSPA)研究进展 |
1.3 其它生物溶栓药物的研究进展 |
1.4 问题及展望 |
2 乳腺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 |
2.1 乳腺生物反应器简介 |
2.2 乳腺生物反应器优势 |
2.3 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常用动物 |
2.4 乳腺生物反应器应用 |
2.5 问题与展望 |
3 蛋白质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
3.1 蛋白质分离纯化概述及其常用技术 |
3.2 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的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 |
3.3 DSPA的分离纯化 |
3.4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乳腺特异性表达rDSPA转基因兔的传代繁殖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1.4 常用试剂的配制 |
1.5 DSPA编码区设计 |
2 方法 |
2.1 rDSPA转基因兔传代扩群 |
2.2 rDSPA转基因兔乳中rDSPA体外活性检测 |
2.3 rDSPA转基因兔乳中rDSPA表达水平检测 |
3 结果 |
3.1 rDSPA转基因兔传代扩群 |
3.2 rDSPA转基因兔后代测交 |
3.3 rDSPA转基因兔乳中rDSPA体外活性检测 |
3.4 rDSPA转基因兔乳中rDSPA表达水平检测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原核表达去氨普酶(DSPA)基因载体的构建 |
1 材料 |
1.1 载体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及耗材 |
1.4 常用试剂配制 |
2 方法 |
2.1 DSPA功能基因的引物设计 |
2.2 PCR扩增pCL25/DSPA表达载体 |
2.3 PCR产物和表达载体双酶切 |
2.4 PCR产物和表达载体酶切产物纯化 |
2.5 DSPA与pET-28a表达载体连接 |
2.6 DSPA与pET-28a表达载体连接产物转化TOP10 |
2.7 菌落PCR鉴定 |
2.8 pET-28a/DSPA重组质粒提取 |
2.9 pET-28a/DSPA重组质粒转化Rosetta |
2.10 pET-28a/DSPA原核表达载体诱导DSPA蛋白表达 |
2.11 亲和层析柱纯化DSPA |
2.12 蛋白透析 |
2.13 浓缩及定量 |
3 结果 |
3.1 pCL25/DSPA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 pET-28a/DSPA原核表达载体诱导DSPA蛋白表达及可溶性鉴定 |
3.3 Ni-NTA Resin亲和层析柱纯化DSPA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rDSPA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筛选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及免疫原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及材料 |
1.4 常用试剂配制 |
2 方法 |
2.1 小鼠免疫 |
2.2 小鼠血清检测 |
2.3 细胞融合 |
2.4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 |
2.5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的单克隆化 |
2.6 多羟基反应单克隆抗体(PR-mAb)的筛选 |
2.7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扩大培养和冻存 |
2.8 rDSPA单克隆抗体(PR-mAb)的大量制备 |
3 结果 |
3.1 免疫小鼠血清检测 |
3.2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 |
3.3 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的单克隆化鉴定结果 |
3.4 多羟基反应单克隆抗体(PR-mAb)的筛选 |
3.5 小鼠腹水抗体制备及腹水抗体ELISA检测 |
3.6 小鼠腹水抗体纯化及SDS-PAGE蛋白电泳检测 |
3.7 纯化抗体的ELISA检测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转基因兔乳中rDSPA的纯化 |
1 材料 |
1.1 纯化原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及耗材 |
1.4 常用试剂配制 |
2 方法 |
2.1 兔乳前处理 |
2.2 硫酸铵沉淀兔乳清蛋白 |
2.3 DSPA及兔乳清蛋白等电点预测 |
2.4 小鼠单抗与亲和介质的偶联 |
2.5 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转基因兔乳中rDSPA |
2.6 强阳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转基因兔乳中rDSPA |
2.7 苯甲醚亲和层析法纯化转基因兔乳中rDSPA |
2.8 赖氨酸亲和层析法纯化转基因兔乳中rDSPA |
2.9 活性蓝亲和层析法纯化转基因兔乳中rDSPA |
2.10 纯化产物脱盐 |
2.11 FAPA 法检测rDSPA |
2.12 SDS-PAGE检测rDSPA |
2.13 Western Blot检测rDSPA |
2.14 纯化产物纯度测试 |
2.15 纯化产物去除内毒素 |
2.16 纯化产物内毒素检测 |
2.17 rDSPA注射剂配制 |
3 结果 |
3.1 兔乳前处理 |
3.2 硫酸铵沉淀兔乳清蛋白 |
3.3 DSPA及兔乳清蛋白等电点预测 |
3.4 纯化小鼠单抗与亲和介质的偶联 |
3.5 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转基因兔乳中rDSPA |
3.6 强阳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转基因兔乳中rDSPA |
3.7 苯甲醚亲和层析法纯化转基因兔乳中rDSPA |
3.8 赖氨酸亲和层析法纯化转基因兔乳中rDSPA |
3.9 活性蓝亲和层析法纯化转基因兔乳中rDSPA |
3.10 转基因兔乳中rDSPA的最终纯化方案 |
3.11 纯化产物脱盐 |
3.12 纯化产物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 |
3.13 纯化产物纯度测试 |
3.14 纯化产物去除内毒 |
3.15 纯化产物内毒素检测 |
3.16 DSPA注射剂配制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乳腺特异性表达rDSPA纯化产物的结构和功能检测 |
1 材料 |
1.1 检测样品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 方法 |
2.1 rDSPA转基因兔乳汁中rDSPA信号肽序列切割位点预测 |
2.2 蛋白质N端测序 |
2.3 蛋白质C端测序 |
2.4 相对分子量测序 |
2.5 纯化产物体蛋白三维结构模拟 |
2.6 纯化产物体外活性测试 |
3 结果 |
3.1 rDSPA转基因兔乳汁中rDSPA信号肽序列切割位点预测 |
3.2 蛋白质N端测序 |
3.3 蛋白质C端测序 |
3.4 相对分子量测序 |
3.5 纯化产物蛋白三维结构模拟 |
3.6 纯化产物体外活性测试 |
4 讨论 |
5 参考文 |
第六章 rDSPA体内外溶栓效果的初步评价 |
1 材料 |
1.1 检测样品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仪器 |
1.4 实验试剂及耗材 |
1.5 常用试剂配制 |
2 方法 |
2.1 体外血凝块溶解试验 |
2.2 角叉菜胶制备大鼠尾部血栓模型 |
2.3 体内溶栓试验 |
2.4 大鼠血浆rDSPA半衰期试验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rDSPA体外血凝块溶解效果评价 |
3.2 大鼠尾部血栓模型制备结果 |
3.3 rDSPA对大鼠尾部血栓模型溶栓效果评价 |
3.4 大鼠血浆rDSPA半衰期评价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芦花鸡生长期蛋白质代谢规律及需要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芦花鸡概述 |
1.1.1 起源和发展 |
1.1.2 生物学特性 |
1.1.3 营养需要研究进展 |
1.1.4 发展优势 |
1.2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鸡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1 蛋白质水平影响生产性能 |
1.2.2 蛋白质水平影响养分和能量利用 |
1.2.3 蛋白质水平影响屠宰性能 |
1.3 蛋白质需要研究进展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综合法 |
1.3.2.2 析因法 |
1.3.2.3 日粮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
1.3.3 蛋白质需要量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日粮 |
2.4 饲养管理 |
2.5 测定指标 |
2.5.1 生产性能 |
2.5.2 养分和能量利用 |
2.5.3 体成分和屠宰性能 |
2.5.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CP水平对芦花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1.1 0~6wk生产性能比较 |
3.1.2 7~14wk生产性能比较 |
3.1.3 15~20wk生产性能比较 |
3.2 不同CP水平对芦花鸡生产性能变化规律的影响 |
3.2.1 不同CP水平下采食量变化规律 |
3.2.1.1 雌性采食量变化规律 |
3.2.1.2 雄性采食量变化规律 |
3.2.1.3 雌性和雄性采食量变化规律比较 |
3.2.2 不同CP水平下体重和日增重变化规律 |
3.2.2.1 雌性体重和日增重变化规律 |
3.2.2.2 雄性体重和日增重变化规律 |
3.2.2.3 雌性和雄性体重和日增重变化规律比较 |
3.3 不同CP水平对芦花鸡养分和能量利用的影响 |
3.4 不同CP水平对芦花鸡体成分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
3.4.1 6wk末体成分 |
3.4.2 14wk末体成分 |
3.4.3 不同CP水平对芦花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
3.5 芦花鸡生长期蛋白质代谢规律及需要量研究 |
3.5.1 蛋白质维持需要量及代谢参数研究 |
3.5.1.1 粗蛋白质维持需要量研究 |
3.5.1.2 净蛋白质维持需要量研究 |
3.5.1.3 蛋白质维持效率 |
3.5.2 蛋白质增重需要量研究 |
3.5.2.1 粗蛋白质增重需要量研究 |
3.5.2.2 蛋白质增重效率 |
3.5.2.3 净蛋白质增重需要量研究 |
3.5.3 蛋白质总需要量析因模型 |
3.6 芦花鸡生长期蛋白质饲养标准 |
3.6.1 雌性蛋用营养需要估计 |
3.6.2 肉用营养需要估计 |
3.6.3 放养营养需要估计 |
4 讨论 |
4.1 不同CP水平对芦花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 芦花鸡养分和能量利用比较分析 |
4.2.1 不同CP水平对芦花鸡养分和能量利用的影响 |
4.2.2 不同家禽品种养分和能量利用比较分析 |
4.3 芦花鸡屠体指标比较分析 |
4.3.1 不同CP水平对芦花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
4.3.2 不同CP水平对芦花鸡体成分的影响 |
4.4 芦花鸡蛋白质需要量 |
5 结论及创新点 |
5.1 总体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健康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奶牛的围产期和主要问题 |
1.1.1 奶牛的围产期 |
1.1.2 围产期奶牛主要问题 |
1.2 围产期常用添加剂及其调控作用 |
1.2.1 能量调节剂 |
1.2.2 免疫增强剂 |
1.3 社会应激调控 |
1.3.1 转群 |
1.3.2 饲养密度 |
1.4 围产期健康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1.4.1 血液生化 |
1.4.2 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 |
1.4.3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
1.4.4 L-选择素 |
1.4.5 行为 |
1.5 转录组与蛋白组测序技术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
1.5.1 转录组与蛋白组测序技术 |
1.5.2 转录组和蛋白组学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奶牛行为、生产、代谢和免疫的影响 |
2.1.1 试验设计 |
2.1.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2.1.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犊牛血液生化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1 试验设计 |
2.2.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2.2.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生产、代谢及健康的影响 |
2.3.1 试验设计 |
2.3.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2.3.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2.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前与围产期奶牛免疫细胞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影响 |
2.4.1 试验设计 |
2.4.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2.4.3 样品采集 |
2.4.4 转录组测序 |
2.4.5 iTRAQ蛋白质组测序 |
2.4.6 转录组与蛋白组差异基因/蛋白整合分析 |
2.4.7 差异基因/蛋白的GO注释分析 |
2.4.8 差异基因/蛋白的KEGG pathway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奶牛行为、生产、代谢和免疫的影响 |
3.1.1 躺卧和反刍 |
3.1.2 生产性能 |
3.1.3 血液生化指标 |
3.1.4 瘤胃发酵参数 |
3.2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犊牛血液生化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1 血液生化指标 |
3.2.2 生长性能指标 |
3.3 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生产、血液指标及健康的影响 |
3.3.1 干物质采食量和体重 |
3.3.2 生产性能 |
3.3.3 血液生化指标 |
3.3.4 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 |
3.3.5 外周血白细胞相关基因表达 |
3.3.6 疾病发生率 |
3.4 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前与围产期奶牛免疫细胞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影响 |
3.4.1 饲养密度对围产前奶牛免疫细胞转录组的影响 |
3.4.2 饲养密度对围产前奶牛免疫细胞蛋白组的影响 |
3.4.3 转录组和蛋白组共有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4 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免疫细胞转录组的影响 |
3.4.5 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免疫细胞蛋白组的影响 |
3.4.6 转录组和蛋白组共有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 讨论 |
4.1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奶牛行为、生产、代谢和免疫的影响 |
4.1.1 躺卧和反刍 |
4.1.2 生产性能 |
4.1.3 血液生化指标 |
4.1.4 瘤胃发酵参数 |
4.2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犊牛血液生化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1 血液生化指标 |
4.2.2 生长性能指标 |
4.3 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生产、代谢及健康的影响 |
4.3.1 干物质采食量和体重 |
4.3.2 生产性能 |
4.3.3 血液生化指标 |
4.3.4 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 |
4.3.5 外周血白细胞相关基因表达 |
4.3.6 疾病发生率 |
4.4 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前与围产期奶牛免疫细胞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影响 |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精准畜牧中机器视觉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畜禽信息感知关键技术 |
1.2.2 目标检测与跟踪 |
1.2.3 畜禽动物表型和行为监测 |
1.3 存在问题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复杂动态养殖环境下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背景建模方法 |
2.2.1 经典GMM复杂背景建模问题分析 |
2.2.2 基于“最小样本”的模型复杂度约束 |
2.3 目标提取算法 |
2.4 材料与方法 |
2.4.1 供试数据 |
2.4.2 算法评价指标 |
2.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1 对环境变化的鲁棒性分析 |
2.5.2 模型复杂度分析 |
2.5.3 前景消融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GMM和集成学习模型的奶牛自动体况评分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试验方案 |
3.2.2 供试图像样本获取 |
3.2.3 图像正则化处理算法 |
3.2.4 特征选择与提取 |
3.2.5 相关性分析 |
3.2.6 预测模型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逐步回归模型试验结果 |
3.3.2 集成学习模型试验结果 |
3.3.3 研究结果比较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LR-GMM的畜禽动物胁迫响应建模方法研究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活动指数计算方法 |
4.2.1 经典活动指数计算方法 |
4.2.2 基于GMM的活动指数计算方法 |
4.3 算法有效性验证 |
4.3.1 供试数据 |
4.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 应用验证一:蛋鸡对寄生虫胁迫响应分析 |
4.4.1 背景介绍 |
4.4.2 供试数据集 |
4.4.3 特征提取 |
4.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应用验证二:育肥猪攻击行为识别 |
4.5.1 背景介绍 |
4.5.2 供试数据集 |
4.5.4 攻击行为特征提取 |
4.5.5 攻击行为识别模型 |
4.5.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CNN和 LSTM的群养猪交互行为识别与定位建模方法研究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供试数据 |
5.3 群养动物行为识别与定位算法 |
5.3.1 目标检测 |
5.3.2 多目标跟踪 |
5.3.3 交互子视频提取与筛选 |
5.3.4 时-空特征提取及行为识别模型 |
5.4 多目标跟踪算法性能评估 |
5.4.1 目标检测模型评估 |
5.4.2 多目标跟踪模型评估 |
5.5 应用验证一:繁育母猪姿态识别研究 |
5.5.1 背景介绍 |
5.5.2 试验方案 |
5.5.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6 应用验证二:育肥猪咬尾行为识别与定位 |
5.6.1 背景介绍 |
5.6.2 群组水平建模试验 |
5.6.3 个体水平建模试验 |
5.7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高密度饲养环境下肉种鸡目标检测方法与应用 |
6.1 引言 |
6.2 试验设备搭建 |
6.3 肉种鸡性别特征挖掘 |
6.3.1 试验方案 |
6.3.2 特征提取方法 |
6.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 商业饲养环境中肉种鸡体重和性别同步获取方法 |
6.4.1 数据采集 |
6.4.2 数据标注 |
6.4.3 肉种鸡性别识别方法 |
6.4.4 算法性能评估 |
6.4.5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川芎嗪硝酮衍生物TBN在糖尿病肾脏疾病模型中的药效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糖尿病肾脏疾病 |
1.1 DKD流行病学 |
1.2 DKD定义及病理变化 |
1.3 DKD发病机制 |
1.4 DKD主要治疗策略 |
2 立题依据 |
2.1 DKD已经成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疾病 |
2.2 DKD治疗目前急需有效药物 |
2.3 DKD用药市场规模急剧扩大 |
2.4 开发优秀的治疗DKD的药物迫在眉睫 |
2.5 TBN的设计思路 |
2.6 TBN与现有治疗DKD药物比较的优势 |
3 DKD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3.1 诱发性DKD动物模型 |
3.2 自发性DKD动物模型 |
3.3 基因修饰动物DKD模型 |
第二章 TBN经灌胃给药在STZ诱导的DKD大鼠模型中的药效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受试化合物及主要试剂 |
1.2 实验仪器设备 |
1.3 药物与溶液配制 |
1.4 实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2 实验方法 |
2.1 STZ诱导的SD大鼠DKD模型的建立 |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3 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体重及肾脏指数 |
2.4 血糖检测 |
2.5 24h尿标本的留取测定 |
2.6 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h的尿蛋白 |
2.7 24h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 |
2.8 ELISA检测血清中胰岛素水平 |
2.9 血清和尿液中生化指标检测 |
2.10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腺组织中胰岛素的表达 |
2.11 免疫组化法检测DKD动物肾组织切片中TGF-β1和Col-Ⅳ蛋白表达 |
2.12 肾组织形态学观测 |
2.13 PAS染色 |
2.14 Masson染色 |
2.15 白内障评分 |
2.16 免疫荧光法检测DKD大鼠视网膜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表达 |
2.17 ELISA检测血清中EPO含量 |
2.18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STZ诱导SD大鼠一般观察 |
3.2 TBN对STZ诱导DKD大鼠体重的影响 |
3.3 TBN对STZ诱导DKD大鼠饮水量的影响 |
3.4 TBN对STZ诱导DKD大鼠摄食量的影响 |
3.5 TBN对STZ诱导DKD大鼠血糖的影响 |
3.6 TBN对STZ诱导DKD大鼠24h尿蛋白的影响 |
3.7 TBN对STZ诱导DKD大鼠24h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
3.8 TBN对STZ诱导DKD大鼠肾体重比的影响 |
3.9 TBN对STZ诱导DKD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
3.10 TBN对STZ诱导DKD大鼠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影响 |
3.11 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观察 |
3.12 TBN对各组大鼠肾小球硬化程度的影响 |
3.13 TBN对各组大鼠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影响 |
3.14 TBN对STZ诱导DKD大鼠胰腺β细胞及血清中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
3.15 TBN对STZ诱导DKD大鼠尿液中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的影响 |
3.16 TBN对STZ诱导DKD大鼠血清中胱抑素C(CysC)的影响 |
3.17 TBN对STZ诱导DKD大鼠肾脏TGF-β1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
3.18 TBN对STZ诱导DKD大鼠肾脏Col-Ⅳ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
3.19 TBN对STZ诱导糖尿病并发症白内障评分的影响 |
3.20 TBN对DKD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影响 |
3.21 TBN对DKD大鼠各视网膜层厚度的影响 |
3.22 TBN对STZ诱导DKD大鼠血清铁离子的影响 |
3.23 TBN对STZ诱导DKD大鼠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 |
4 实验小结和讨论 |
4.1 实验小结 |
4.2 实验讨论 |
第三章 TBN经灌胃给药在DB/DB小鼠自发DKD模型中的药效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受试化合物及主要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药物与溶液具体配制方法见第二章实验材料部分 |
1.4 实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2 观察小鼠一般情况、体重及肾脏指数 |
2.3 血糖检测 |
2.4 24h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 |
2.5 血清和尿液中生化指标检测 |
2.6 肾组织病理组织学观察 |
2.7 肾组织PAS染色 |
2.8 免疫组化法检测DKD动物肾组织切片中TGF-β1和Col-Ⅳ蛋白表达 |
2.9 透射电镜观察肾皮质组织的超微结构 |
2.10 ELISA检测血清中EPO的含量 |
2.11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TBN对db/db小鼠体重的影响 |
3.2 TBN对db/db小鼠饮水量的影响 |
3.3 TBN对db/db小鼠摄食量的影响 |
3.4 TBN对db/db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 |
3.5 TBN对db/db小鼠24h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
3.6 TBN对db/db小鼠肾功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
3.7 TBN对db/db小鼠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的影响 |
3.8 TBN对db/db小鼠肾组织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
3.9 TBN对db/db小鼠肾脏TGF-β1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
3.10 TBN对db/db小鼠肾脏Col-Ⅳ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
3.11 TBN对db/db小鼠肾组织亚显微形态的影响 |
3.12 TBN对db/db小鼠血清铁离子含量的影响 |
3.13 TBN对db/db小鼠血清EPO含量的影响 |
4 实验小结和讨论 |
4.1 实验小结 |
4.2 实验讨论 |
第四章 TBN连续给药12周对自发慢性DKD恒河猴初步药效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1.1 受试化合物及主要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1.4 动物分组及剂量设计 |
2 实验方法 |
2.1 主要药效指标(Primary endpoint) |
2.2 次要药效指标(Secondary endpoint) |
2.3 样品采集和保存 |
2.4 eGFR检测 |
2.5 糖脂代谢指标 |
2.6 UACR检测 |
2.7 血压检测 |
2.8 Biomarker检测 |
2.9 临床症状观察 |
2.10 摄食量测定 |
2.11 体重测定 |
2.12 血液学检测 |
2.13 终止试验标准 |
2.14 动物福利 |
2.15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TBN对DKD恒河猴Cr-P,CysC和eGFR水平的影响 |
3.2 TBN对DKD恒河猴对Malb,CR-U和UACR水平的影响 |
3.3 TBN对DKD恒河猴血糖指标的影响 |
3.4 TBN对DKD恒河猴血脂指标的影响 |
3.5 TBN对DKD恒河猴IRON2和TRSF的影响 |
3.6 TBN对DKD恒河猴血压的影响 |
3.7 TBN对DKD恒河猴体重的影响 |
3.8 TBN对DKD恒河猴一般活动及摄食量的影响 |
3.9 TBN对DKD恒河猴体重的影响 |
3.10 TBN对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
3.11 TBN对DKD恒河猴血清中TGF-β1的影响 |
3.12 TBN对DKD恒河猴血清中3-NT的影响 |
3.13 TBN对DKD恒河猴血清中EPO的影响 |
3.14 TBN对DKD恒河猴血清中IL-1β的影响 |
3.15 TBN对DKD恒河猴血清中MDA的影响 |
4 实验结论 |
第五章 TBN治疗DKD作用机理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受试化合物及对照品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设备 |
1.4 实验溶液的配置 |
1.5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化学方法考察TBN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
2.2 ELISA检测DKD模型动物尿液中8-OHdG |
2.3 氧化应激指标MDA活性检测 |
2.4 TBN对DKD模型动物肾皮质组织PGC-1α信号通路的影响 |
2.5 Seahorse细胞分析能量系统XFe96细胞接种 |
2.6 细胞密度优化和FCCP浓度优化实验 |
2.7 XF糖酵解压力测试 |
2.8 XF细胞线粒体压力测试 |
2.9 数据统计 |
3 实验结果 |
3.1 化学方法检测TBN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
3.2 TBN对STZ诱导DKD大鼠尿液中8-OHdG的影响 |
3.3 TBN对db/db小鼠尿液8-OHdG水平的影响 |
3.4 TBN对DKD大鼠血清中MDA的影响 |
3.5 TBN增加STZ诱导DKD大鼠肾组织AMPK蛋白表达 |
3.6 TBN增加STZ诱导DKD大鼠肾组织PGC-1α相关蛋白表达 |
3.7 TBN增加STZ诱导DKD大鼠肾组织Nrf2蛋白表达 |
3.8 TBN增加STZ诱导DKD大鼠肾组织HO-1蛋白表达 |
3.9 TBN增加db/db小鼠肾组织AMPK蛋白表达 |
3.10 TBN增加db/db小鼠肾组织PGC-1α蛋白表达 |
3.11 TBN增加db/db小鼠肾组织Nrf2蛋白表达 |
3.12 TBN增加db/db小鼠肾组织HO-1蛋白表达 |
3.13 HK-2 细胞密度优化和FCCP浓度优化结果 |
3.14 TBN对HK-2细胞糖酵解压力的影响 |
3.15 TBN对HK-2细胞线粒体压力的影响 |
4 实验小结和讨论 |
4.1 实验小结 |
4.2 实验讨论 |
第六章 实验总结和展望 |
1 实验总结 |
2 实验创新处 |
3 实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笼养食蟹猴母婴关系及婴猴行为发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人工饲养食蟹猴的饲养管理 |
1.1 食蟹猴生物学特性概述 |
1.2 人工饲养中食蟹猴的饲养管理 |
1.2.1 人工饲养中食蟹猴的营养需要 |
1.2.2 人工饲养中食蟹猴的环境指标 |
1.2.3 人工饲养中食蟹猴的设施 |
1.2.4 猴群的防疫和卫生消毒 |
1.3 人工饲养中食蟹猴的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法 |
1.3.1 猴群的常见疾病 |
1.3.2 兽医日常管理 |
2 单笼饲养条件下食蟹猴母婴关系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研究材料和方法 |
2.2.1 研究材料 |
2.2.2 数据收集 |
2.2.3 行为定义 |
2.2.4 研究方法 |
2.3 结果 |
2.3.1 母婴行为的方向性 |
2.3.2 婴猴年龄与母婴接触时间的关系 |
2.3.3 婴猴年龄与母亲限制、拒绝的关系 |
2.4 讨论 |
3 单笼饲养条件下食蟹猴婴猴行为发育研究 |
3.1 前言 |
3.2 研究材料和方法 |
3.2.1 研究材料 |
3.2.2 数据收集 |
3.2.3 行为定义 |
3.2.4 研究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婴猴体重 |
3.3.2 食蟹猴婴猴出现首次行为的日龄 |
3.3.3 食蟹猴婴猴行为发育描述 |
3.4 讨论 |
总结全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模型动物的饲养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Perthes病不同种属动物模型的特点及应用[J]. 陈县祥,廖世杰,李波香,李崇,黄乾,林成森,刘云,陆荣斌,丁晓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18)
- [2]陕北地区动物骨骼的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分析[J]. 孙诺杨,胡松梅,孙周勇,郭小宁,韩宾,杨益民. 第四纪研究, 2022(01)
- [3]日本实验动物管理进程[J]. 王杨杨,刘江宁.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1(12)
- [4]云南省实验动物工作40年发展历程与思考[J]. 罕园园,李娜,代解杰.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05)
- [5]转基因兔乳汁中重组吸血蝙蝠唾液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纯化、结构分析和药效研究[D]. 张婷. 扬州大学, 2021
- [6]芦花鸡生长期蛋白质代谢规律及需要量研究[D]. 章明权.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7]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健康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D]. 姜明明.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8]精准畜牧中机器视觉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 刘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9]川芎嗪硝酮衍生物TBN在糖尿病肾脏疾病模型中的药效及作用机理研究[D]. 景梅. 暨南大学, 2019(01)
- [10]笼养食蟹猴母婴关系及婴猴行为发育的研究[D]. 高亮.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