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书馆应做创新性机构(论文文献综述)
吴高,黄晓斌[1](2021)在《人工智能时代文本与数据挖掘合理使用规则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意义]在对美国、英国、欧盟、日本、德国等地区或国家对TDM行为的立法或司法应对进行比较分析基础上,提出我国TDM合理使用规则的设计思路。[方法/过程]首先分析人工智能时代文本与数据挖掘的技术特征及其挑战,介绍出版商和图书馆有关TDM合理使用的立场分歧,之后在对代表性国家有关TDM合理使用法律应对机制进行比较分析基础上,从TDM例外的主体、客体、目的、行为及其他条件等方面,论证我国TDM合理使用规则的具体内容。[结果/结论]任何机构或个人基于科学研究或其他合理目的对任何作品以复制、提取、改编或有限传播方式进行文本和数据挖掘构成合理使用,但利用非合法来源作品须支付合理的使用费。
解馨培[2](2021)在《公共图书馆芝麻信用借阅平台读者采纳意愿研究 ——以长三角区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郭立忠[3](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胡杨[4](2021)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育人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育人载体,依托相应的媒介,通过有效的育人途径使大学生在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中认知红色文化资源并积极内化红色精神和红色优良传统,继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外化成高尚行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意义重大。从国家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弘扬,唤醒人民群众心中的“红色记忆”;从大学生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助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高校间也积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取得了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率不断提高,部分校园的红色文化氛围渐显浓郁,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话语空间也更为宽广等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敏锐地洞察到国外不良思潮、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新媒体中的不良言论等环体层面的宏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冲击,以及育人主体过分强调理论灌输,缺乏体验、感悟式的实践教育,脱离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育人实践等方法技术和育人主客体的个人原因等微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消解。宏观和微观因素合力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过程中具实存在的利用主体、主题、方式、动力和评价层面的问题。它们都是高校进一步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的障碍。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要想取得成效,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育人评价体系,学理性地探讨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评价原则、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现实设立依据、开展评价工作的现实困境等范畴。只有适时精准地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工作,才能够及时观察和搜集育人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靶向,助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开展。行之有效的路径是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要有效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价值,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积极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建构起良性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话语,拓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传播媒介,倡导大学生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自我教育,打造起“六位一体”的新型育人格局,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提高。与此同时,建构和完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有助于避免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陷入低效、无效的境地,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建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必须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设立起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加强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优化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李婷[5](2021)在《出版社短视频阅读推广互动效果与用户情感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阅读推广旨在激发大众的阅读兴趣,引导大众对阅读价值的正确认识。新兴社交媒体的发展带动了阅读推广渠道的开拓,短视频形式下的社会化阅读推广迎合大众兴趣,使得阅读有更多机会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为阅读推广带来新模式。短视频更符合快阅读节奏下的用户的阅读习惯。阅读推广主体搭上短视频的快车将大大提升阅读推广的效率。大量出版社已经入驻并以短视频平台向大众传播阅读的重要性以及优质的阅读选择和渠道,所以有必要探索当前出版社阅读推广在短视频模式下的发展现状。选取抖音和快手这两个用户活跃度最高的短视频平台,收集汇总出版社信息,从出版社级别、地域分布、电商开设与利用情况以及阅读推广内容等不同角度宏观把握当前全国出版社对短视频媒介的应用情况。研究发现当前权威出版社对短视频的利用率有待提高,同时短视频阅读推广发展与地区经济水平息息相关。书籍推荐、生活知识、文学知识的视频内容和真人推荐领读和元素自制的呈现形式是出版社主体的首要选择,也最受大众喜爱。互动仪式理论对出版社短视频阅读推广中的互动效果分析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本文从互动仪式角度分析出版社短视频阅读推广中满足互动仪式产生的要素和结果,构建出版社短视频互动仪式要素模型和结果衍生模式。通过获取出版社抖音短视频账号的点赞数、分享数等互动行为数据构建出版社短视频账号传播力指数DCI,利用SPSS.21测量不同行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探寻当前出版社短视频账号的推广效果与互动效果。研究发现当前出版社阅读推广初涉短视频技术领域,其发展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拥有巨大的上升空间。用户活跃性、与账号的互动积极性较为低糜,出版社短视频账号的互动仪式效果有待提升。不同的情感体验会直接影响用户对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利用python爬虫技术获取抖音平台出版社账号中的用户评论信息,编写python程序自主调用情感倾向分析模块测定用户评论的情感极性。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具有积极情感的评论和消极情感的评论分别进行质性三级编码,提取影响用户对出版社短视频阅读推广情感体验的关键因素。基于信息生态理论从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与信息技术四个维度对提取出的影响因素进行整合,梳理因素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并据此构建出版社短视频阅读推广用户情感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推广人属性、账号运营、用户属性、公众态度、氛围营造、制作技术、平台推荐、功能权限、内容属性、读物属性、信息差对用户情感体验产生直接影响。用户属性、氛围营造对部分关系结构具有调节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为提高出版社短视频阅读推广传播互动效果提供有效的策略和建议。
何姗[6](2021)在《薄弱学校文化质量改进趋向与推进机制研究 ——基于教育改进学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农村教育脱贫攻坚、义务教育有保障”底线目标基本实现,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的改进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总体目标之一。从宏观的教育改进、中观的县域内薄弱学校改进、再到微观的薄弱学校内部文化改进是边缘、薄弱地区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自上而下、由外到内的质量改进路径。因此,将优质均衡改进的着眼点置于薄弱学校内部的质量改进,进一步探究薄弱学校文化改进趋向和推进机制,为自下而上的提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实证依据尤为重要。因此本论文通过对基于教育改进视角下的薄弱学校文化改进研究,把研究重点聚焦于薄弱学校文化的问题化质量;通过对薄弱学校文化改进趋向的实证研究,把薄弱学校文化的问题置于薄弱学校改进的质量历程中,并运用学校文化和学校改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框架应用于薄弱学校文化的质量的改进,进而为薄弱学校整体质量改进提供新思路。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以教育改进学为视角,在此视角下遵循“指向进步”和“可持续性”两大科学内涵,以“薄弱学校文化改进趋向”为核心,沿着学校文化改进理论与实践两条探究脉络,即理论研究方面,运用质的研究策略,扎根河北省薄弱学校文化发展生态田野,分析生成内嵌“优质均衡”内涵的薄弱学校文化的理论框架;实证研究方面,遵循现状调研—发现问题—探寻原因—建设路径的研究逻辑,运用计量统计学,寻找关键因素的关系规律,构建推进薄弱学校文化整体质量提升的路径机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学校文化和有质量的学校文化这两个核心概念的逻辑意义。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学校文化改进理论框架与有质量的学校文化的理论基础的共通之处,探究学校文化改进和有质量的学校文化的共通目标,进而构建有质量的薄弱学校文化的内容、结构、功能、特征及成效。第三部分运用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法,通过探索薄弱学校文化改进过程的外在特征得出改进机理的内在转向,以此得出薄弱学校文化改进的趋向是建构有质量的学校文化。从而在第四部分运用扎根理论抽取薄弱学校文化的质量影响因素的核心维度,建构影响有质量的薄弱学校文化因素的理论模型。第五部分是以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从优质学校策略借鉴、具体体现和应用效果三方面,对薄弱学校建构有质量的学校文化提出建议。通过对薄弱学校文化改进趋向的实证研究,得出未来薄弱学校文化改进的趋向是建构有质量的学校文化,并遵循系统思维,以小范围、小规模的观念、制度、行为、物质文化为基础,最终促进薄弱学校整体质量的改进和循序渐进的促进边缘、薄弱地区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基于薄弱学校文化改进趋向的实证研究,有质量的学校文化是:学校文化经过改进后满足一定教育质量标准的客观要求,并与学校整体改进质量“具有”适切性,且能促进学校质量改进与发展的有效文化。有质量的薄弱学校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质量改善机制:包括学校观念文化的导向改进机制、学校制度文化的管理改进机制,学校行为文化的动力改进机制和学校物质文化的物质保障机制。学校观念文化的导向改进机制包括调整学校文化定位机制、培养学校文化自觉机制和树立学校文化创新机制;学校制度文化的管理改进机制包括制定开放的制度管理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组织机制和树立互动文化创新机制;学校行为文化的动力改进机制包括加强校长文化领导机制、完善教师赋权决策机制和树立学生立场的家校合作机制。学校物质文化的保障改进机制包括完善更新和改造环境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建立教育资源挖掘机制。最后,薄弱学校文化的质量改进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一些要注意的问题:不单要正确理解有质量的学校文化在整个学校改进的真正意义,从实际出发改进学校文化的质量,还要做好长期改进学校文化质量的准备,并以学生的全面发展质量体现有质量的学校文化。
陈茫[7](2021)在《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科研创新地位举足轻重,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高校科研创新过程变得更具复杂性和时效性,科研人员对于科研所需的知识需求也日益强烈,而从图书馆获取所需的科研知识资源和专业的科研服务支持,是实现科研创新的有效手段与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智能服务的需求和情境正成形成,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目前国内外一些着名的高校图书馆正开展智能服务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然而,在图书馆智能服务的开展过程中,却存在着服务联系松散、服务推进缓慢、服务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那么,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具体是什么,是什么推动着图书馆智能服务的有序推进?有哪些关键影响因素,相关影响因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能否对其过程进行有效的模拟仿真?这些研究问题亟待深入的展开研究。本文围绕图书馆智能服务展开相关理论研究,对于完善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提升图书馆智能服务效果,促进高校科研创新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首先,运用多案例研究的分析方法,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机理模型,从人的智力支持、智能服务技术支持、知识交互等方面,揭示了图书馆智能服务各要素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该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过程中有其核心的服务需求与服务内容,并构建了该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机理模型;其中,人的智力支持、智能服务技术支持、知识交互等方面各要素间存在紧密的内在关联性和规律性,且彼此关联和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该服务的有序进行。其次,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方法,构建了该图书馆智能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模型,识别并揭示了该图书馆智能服务的关键因素构成与作用路径。研究发现:通过深度访谈分析共获得27个概念范畴,并汇总形成了知识服务资源、科研服务参与、智能服务感知、科研服务需求、服务应用动机、智能技术体验、服务科研效果等主范畴;其中,智能服务感知和智能技术体验等是新变量。该模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为后续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接下来,运用结构方程的定量分析方法,基于上文识别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并揭示了各关键影响因素对于服务科研效果的作用影响。研究发现:知识服务资源、科研服务参与、智能服务感知、科研服务需求、服务应用动机、智能技术体验等,对服务科研效果存在显着正向影响;而服务应用动机和智能技术体验等是重要的中介变量。该模型的实证分析为揭示关键影响因素的复杂作用关系提供了证据支持。最后,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模拟仿真方法,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刻画和揭示了该服务系统内部的动态结构、运行趋势与反馈回路等。研究发现:该服务系统有其特有的系统构成、系统特性、建模目的、模型边界和因果反馈回路等;在服务开展初期,服务主体位于较高的知识位势,利用智能服务技术支持提升服务科研效果;而服务主体的知识存量、科研人员的知识存量、智能服务技术支持等是系统运行的关键变量。本论文探究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这一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的新课题。揭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机理;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关键影响因素模型,识别、揭示并验证了各关键影响因素对服务科研效果的作用影响;构建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了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中知识交互,为图书馆智能服务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借鉴。
庄细细[8](2020)在《近代中国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研究(189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是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产物,同时也是妇女解放的一种实践方式。妇女解放运动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妇女“国民责任”,成为了她们从事慈善事业的动力。同时,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女性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使其初步具备从事慈善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公共空间的扩大为妇女团体开展慈善活动创建了有利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近代中国战乱频发和灾荒饥馑,具有善心的近代妇女积极结成团体从事慈善活动。众所周知,近代中国是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思想意识与社会环境也发生变化,这亦推动了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发展。维新变法至清末新政时期是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萌芽阶段,中国近代妇女在妇女解放思潮中觉醒,开展了有别于传统的妇女慈善活动。在慈善观念上,由传统的“福报”观念转为“女国民”责任;而在慈善组织上,由妇女个体慈善向妇女团体慈善转变;慈善方式上,从“捐款捐物”走向“筹款筹物”。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运动的高涨使得近代妇女团体的力量得到壮大,这一时期慈善活动开始多样化;在慈善救济理念上,由“养”转变到“教”;在慈善组织上,基督教妇女团体开始出现。到了抗战时期,受到民族精神的激发,妇女团体把慈善事业与民族救亡联系起来,慈善活动重心由筹款赈灾转向“民族救亡”。这一时期也是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鼎盛时期,各妇女团体在慈善活动中的合作关系更为密切。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妇女团结一致,开展全国性的慈善活动,而这时基督教妇女团体慈善活动也更加活跃。抗战结束后到新中国成立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近代妇女团体慈善事业的重心转向以经济复员为中心的战后救助,寡弃妇女成了重要救助对象,而举办廉价托儿所成了新的慈善内容。由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发展演进所知,近代中国妇女团体慈善活动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有赈济灾荒、抗敌后援、慈善教育、儿童保育和戒除烟瘾、法律援助等。透过其慈善活动的内容,亦可窥探出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特点。首先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特点进行探究,发现近代妇女团体更擅长通过娱乐活动为慈善事业筹款,更加关注儿童保育。其次,引入社会阶层理论对近代开展慈善活动的妇女团体进行研究,发现上层阶级妇女引领近代妇女慈善。最后,分析妇女的生理特质、性格特征与社会角色,指出近代妇女团体逐渐从辅助男性开展慈善活动的配角转变为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主体,逐渐撑起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半边天。同时,通过考察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内容与特点,亦可看出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她们开展的慈善活动宣扬了妇女解放思想,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战争中的募捐救济活动还为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一定贡献。当然,受到近代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亦有一定的局限性。
朱厢炜[9](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董芙蓉[10](2020)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文化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公共图书馆是我国重要的文化机构之一,肩负着服务社会、服务公众、为全社会提供文化服务的功能,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些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创意产品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因素,在近两年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文创产品即文化创意产品,是由文化、创意和产品三个概念构成。通过利用创造性的意识或者创新性思维来深度挖掘某种文化的可利用资源并加以整合,转换成为能够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产品。公共图书馆与文创产品的结合,有利于图书馆的文化资源被合理利用,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事业的进步,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本文以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RMP理论、IPD理论和SWOT理论这些管理学和旅游学中的相关理论对目前影响公共图书馆进行文创产品开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目前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市场进行分析研究,指出现阶段发展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提高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质量,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事业的发展贡献浅薄力量。
二、图书馆应做创新性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书馆应做创新性机构(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智能时代文本与数据挖掘合理使用规则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智能时代文本与数据挖掘技术特征及其挑战 |
1.1 人工智能时代TDM的技术特征 |
1.1.1 主体的特殊性 |
1.1.2 对象的广泛性 |
1.1.3 过程的转化性 |
1.1.4 结果的价值性 |
1.2 利用TDM所面临的侵权风险 |
1.2.1 可能侵犯着作权人的复制权 |
1.2.2 可能侵犯着作权人的数据库权 |
1.2.3 可能侵犯着作权人的其他权利 |
1.3 利用TDM所面临的法律困境 |
1.3.1 灵活例外制度面临个案判断困境 |
1.3.2 法定例外制度面临条件过严困境 |
2 有关文本与数据挖掘合理使用立场分歧 |
2.1 出版商有关TDM合理使用的立场 |
2.1.1 主张通过许可协议模式达成TDM最佳实践 |
2.1.2 主张利用出版商提供的API及平台实施TDM |
2.2 图书馆有关TDM合理使用的立场 |
2.2.1 主张尽快完善TDM合理使用规则 |
2.2.2 反对限制使用TDM相关工具软件 |
3 域外有关文本与数据挖掘合理使用的法律应对 |
3.1 美国司法 |
3.2 英国立法 |
3.3 欧盟立法 |
3.4 日本立法 |
3.5 德国立法 |
4 我国文本与数据挖掘合理使用规则的设计思路 |
4.1 TDM例外的主体条件 |
4.2 TDM例外的客体条件 |
4.3 TDM例外的目的条件 |
4.4 TDM例外的行为条件 |
4.5 TDM例外的其他条件 |
作者贡献说明: |
(3)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4)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对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育人与红色文化资源 |
第一节 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与价值 |
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二节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内涵廓定 |
二、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构成要素 |
三、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特征阐释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性 |
第三节 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育人的时代价值 |
一、红色文化资源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宝贵资源 |
二、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素材 |
三、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养分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实现资源传承的重要途径 |
第二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依据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依据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基础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实依据 |
一、充实高校育人内容的现实需要 |
二、拓宽高校育人方式的客观要求 |
三、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依托 |
四、提升高校育人价值的优秀载体 |
第三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调查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分析与评介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成效 |
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认同感提升 |
二、部分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渐显浓郁 |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的空间得到拓展 |
第四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体问题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题问题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方式问题 |
四、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动力问题 |
五、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问题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宏观原因阐释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微观原因辨析 |
第五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原则和评价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原则 |
一、共建共享: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及育人的合力 |
二、实事求是:还原红色史实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 |
三、以生为本:关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诉求 |
四、知行合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适时衔接 |
五、灵活多样: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同步开展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原则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指标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方法 |
四、高校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评价的依据 |
第六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及保障体系建构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 |
一、理性升华: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二、情感激发:红色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三、氛围营造: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
四、话语更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话语建构中的有效运用 |
五、新型平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传播媒介中的有效运用 |
六、自主探究:培育大学生自主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能力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建构 |
一、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 |
二、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 |
三、加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 |
四、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 |
五、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 |
六、优化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环境 |
结语 |
一、深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 |
二、形成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合力 |
三、建构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的“和合共生” |
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的有效利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出版社短视频阅读推广互动效果与用户情感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现状 |
2.1 阅读推广相关研究 |
2.1.1 阅读推广 |
2.1.2 新媒体、自媒体阅读推广相关研究 |
2.1.3 短视频阅读推广相关研究 |
2.1.4 出版社阅读推广相关研究 |
2.1.5 阅读推广中用户行为及用户情感影响因素研究 |
2.2 研究现状述评 |
第3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3.1 短视频 |
3.2 互动仪式理论 |
3.3 信息生态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出版社短视频阅读推广现状调查 |
4.1 出版社短视频账号开通情况统计 |
4.1.1 短视频平台中国家级出版社开通情况 |
4.1.2 短视频平台中出版社所属分布 |
4.1.3 短视频中出版社电商开设调查 |
4.2 出版社短视频阅读推广内容调查 |
4.2.1 出版社短视频内容主题类型 |
4.2.2 出版社短视频内容呈现形式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出版社短视频账号阅读推广互动效果分析 |
5.1 出版社短视频传播互动仪式分析 |
5.1.1 出版社短视频互动仪式四要素 |
5.1.2 出版社短视频互动仪式四结果 |
5.2 出版社短视频互动效果分析 |
5.2.1 出版社账号传播力DCI |
5.2.2 出版社账号互动效果描述性统计 |
5.2.3 相关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出版社短视频阅读推广用户情感影响因素分析 |
6.1 评论数据选择与获取 |
6.2 评论情感倾向测定 |
6.3 信息生态理论下用户情感影响因素分析 |
6.3.1 开放性编码 |
6.3.2 主轴编码 |
6.3.3 选择性编码 |
6.4 用户情感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6.5 理论饱和度验证 |
6.6 用户情感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研究 |
6.6.1 信息人因素 |
6.6.2 信息因素 |
6.6.3 信息环境因素 |
6.6.4 信息技术因素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出版社短视频阅读推广启示与建议 |
7.1 积极发挥信息人主观能动 |
7.2 打造“内容为王”传播爆点 |
7.3 营造“沉浸式”际遇环境 |
7.4 细节把握用户情绪颗粒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6)薄弱学校文化质量改进趋向与推进机制研究 ——基于教育改进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学校文化改进”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学校文化的质量”的相关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评论 |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思路及方法、创新性 |
(一)研究目标及内容 |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相关概念 |
(二)核心概念逻辑关系 |
第二章 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 |
一、研究的现实背景 |
(一)县域义务教育发展概况 |
(二)学校由物质薄弱到文化薄弱的挑战 |
二、研究的核心理论 |
(一)教育公平的视角:比较正义理念 |
(二)教育社会学的视角:优质差序 |
(三)教育哲学的视角:教育质量价值观 |
三、薄弱学校文化的质量改进的内容结构 |
(一)薄弱学校文化的质量改进的内容要素 |
(二)薄弱学校文化的质量改进的基本结构 |
第三章 薄弱学校文化改进的样态及趋向 |
一、薄弱学校文化改进样态 |
(一)研究思路与设计 |
(二)问卷调查过程与分析 |
(三)问卷调查结果与讨论 |
二、薄弱学校文化改进的趋向特征 |
(一)薄弱学校文化改进过程的外在特征 |
(二)薄弱学校文化改进机理的内在转向 |
第四章 薄弱学校文化质量改进的影响归因与经验借鉴 |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一)研究设计思路 |
(二)研究过程与样本分析 |
二、薄弱学校文化质量改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开放编码 |
(二)主轴式编码 |
(三)核心编码 |
三、薄弱学校文化质量改进的影响因素的机制模型 |
(一)信念追求与改进能力和自我效能感 |
(二)自主发展压力与自组织和自组织理论 |
(四)校长领导力与多元参与管理和角色理论 |
(四)学校质量提升与文化生存环境和理性选择理论 |
四、优质学校文化质量改进的经验借鉴 |
(一)在继承基础上提升理论能力 |
(二)在制度导向下加强内部化解 |
(五)在全员参与中削弱行为差异 |
(四)加强物质保障中的育人功能 |
(五)在打造学校特色中升华文化品牌 |
第五章 薄弱学校质量改进中有质量的学校文化的推进机制 |
一、学校观念文化的导向改进机制 |
(一)调整学校文化定位机制 |
(二)培养学校文化自觉机制 |
(三)树立学校文化创新机制 |
二、学校制度文化的管理改进机制 |
(一)制定开放的制度管理机制 |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组织机制 |
(三)树立互动文化创新机制 |
三、学校行为文化的动力改进机制 |
(一)加强校长文化领导机制 |
(二)完善教师赋权决策机制 |
(三)树立学生立场的家校合作机制 |
四、学校物质文化的保障改进机制 |
(一)完善更新和改造环境机制 |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
(三)建立教育资源挖掘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含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基于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分析 |
1.3.2 高校科研创新的研究综述 |
1.3.3 图书馆智能服务的研究综述 |
1.3.4 面向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服务研究综述 |
1.3.5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知识服务理论 |
2.1.2 复杂系统理论 |
2.1.3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2 高校科研创新概念及内涵 |
2.3 智能服务情境概念及内涵 |
2.4 图书馆智能服务概念及内涵 |
2.5 本文研究的整体逻辑与框架 |
2.5.1 研究的整体框架 |
2.5.2 研究的子框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过程及机理分析 |
3.1 智能服务过程的分析框架 |
3.2 智能服务的过程阶段分析 |
3.2.1 智能服务创建阶段 |
3.2.2 智能服务实施阶段 |
3.2.3 智能服务收尾阶段 |
3.2.4 智能服务归档阶段 |
3.3 智能服务过程机理的多案例研究 |
3.3.1 机理分析步骤 |
3.3.2 案例研究设计 |
3.3.3 案例简要介绍 |
3.3.4 过程机理分析 |
3.3.5 案例研究结论 |
3.4 管理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关键因素识别 |
4.1 扎根理论方法及流程 |
4.1.1 扎根理论方法 |
4.1.2 具体操作流程 |
4.2 访谈设计与资料收集 |
4.2.1 样本对象的选择 |
4.2.2 研究问题的设计 |
4.2.3 访谈资料的处理 |
4.3 扎根编码与范畴提炼 |
4.3.1 编码有效性 |
4.3.2 开放式编码 |
4.3.3 主轴编码 |
4.3.4 选择性编码 |
4.3.5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4 模型阐释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影响因素实证 |
5.1 研究假设与实证模型 |
5.1.1 知识服务资源的影响 |
5.1.2 科研服务参与的影响 |
5.1.3 智能服务感知的影响 |
5.1.4 科研服务需求的影响 |
5.1.5 服务应用动机的影响 |
5.1.6 智能技术体验的影响 |
5.1.7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
5.2 调查问卷与实证方法 |
5.2.1 调研目的与调查对象 |
5.2.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2.3 调查问卷的变量测量 |
5.2.4 结构方程模型及流程 |
5.3 实证研究的数据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量表的信度 |
5.3.3 量表的效度 |
5.4 假设验证与模型拟合 |
5.4.1 研究假设检验验证 |
5.4.2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 |
5.4.3 研究结果实证分析 |
5.5 管理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系统动力学仿真 |
6.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原理及应用 |
6.1.1 模型应用原理 |
6.1.2 模型构建步骤 |
6.1.3 模型应用意义 |
6.2 系统分析 |
6.2.1 系统分析与构成 |
6.2.2 系统建模的目的 |
6.2.3 系统模型的边界 |
6.3 系统建模 |
6.3.1 系统边界的限定 |
6.3.2 因果关系与反馈 |
6.3.3 模型的系统流图 |
6.3.4 系统动力学方程 |
6.3.5 初始参数的设置 |
6.3.6 模型有效性检验 |
6.4 系统模型仿真与结果应用讨论 |
6.4.1 运行趋势及应用 |
6.4.2 关键变量及应用 |
6.4.3 主导回路及应用 |
6.5 管理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调查问卷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近代中国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研究(189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资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兴起、发展的背景 |
第一节 妇女运动的影响 |
第二节 公共空间的扩大 |
第三节 政治诉求的表达 |
第四节 灾荒饥馑的触动 |
第五节 战乱频仍的环境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维新变法至清末新政时期的妇女团体慈善活动 |
第二节 辛亥革命时期至民国前期的妇女团体慈善活动 |
第三节 抗日救亡时期的妇女团体慈善活动 |
第四节 抗战胜利以后的妇女团体慈善活动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内容 |
第一节 赈济灾荒 |
第二节 抗战后援 |
第三节 慈善教育 |
第四节 儿童保育 |
第五节 其他内容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特点 |
第一节 擅长欢娱慈善 |
第二节 关注儿童保育 |
第三节 精英女性的引领 |
第四节 从女性特质看其善举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评价 |
第一节 践行妇女思想解放 |
第二节 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
第三节 为战争胜利做出贡献 |
第四节 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的局限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10)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概述 |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RMP理论 |
二、IPD理论 |
三、SWOT理论 |
第二节 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概述 |
一、文创产品及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内涵 |
二、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类型 |
三、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的模式 |
四、公共图书馆开发文创产品的意义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相关理论的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分析 |
第一节 基于RMP理论的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分析 |
一、资源(R)分析 |
二、市场(M)分析 |
三、产品(P)分析 |
第二节 基于IPD理论的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分析 |
一、顾客需求分析 |
二、开发成本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问卷设计 |
四、调查数据汇总 |
第二节 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影响因素的SWOT分析 |
一、优势 |
二、劣势 |
三、机会 |
四、挑战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挖掘相关资源 |
一、深度挖掘馆藏资源 |
二、培养专业人才资源 |
第二节 创新开发模式 |
一、内包模式——图书馆自行研发 |
二、外包模式——“图书馆+企业” |
三、众包模式——面向互联网开发 |
第三节 提高产品质量 |
一、文化性 |
二、创新性 |
三、美观性 |
四、实用性 |
第四节 加强推广宣传 |
一、加强线下推广 |
二、加强线上宣传 |
第五节 完善相关制度 |
一、完善产品开发制度 |
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第六章 总结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图书馆文创产品认识及消费意向调查 |
致谢 |
四、图书馆应做创新性机构(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智能时代文本与数据挖掘合理使用规则设计研究[J]. 吴高,黄晓斌. 图书情报工作, 2021(22)
- [2]公共图书馆芝麻信用借阅平台读者采纳意愿研究 ——以长三角区域为例[D]. 解馨培. 安徽大学, 2021
- [3]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4]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D]. 胡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5]出版社短视频阅读推广互动效果与用户情感影响因素研究[D]. 李婷.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薄弱学校文化质量改进趋向与推进机制研究 ——基于教育改进学的视角[D]. 何姗.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7]面向高校科研创新的图书馆智能服务研究[D]. 陈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8]近代中国妇女团体慈善活动研究(1890-1949)[D]. 庄细细.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9]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D]. 董芙蓉. 黑龙江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