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南地区地壳速度结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黎海龙[1](2021)在《广西岩石圈密度及磁性结构与岩浆岩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文中认为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保障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在新发展阶段仍是我国地质工作的重大任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开展深部矿产资源立体探测技术研究,加强深部找矿、拓展深部“第二找矿空间”,是我国今后资源勘查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众所周知,广西有很多贵重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土和放射性等矿产资源,在成因上都与花岗岩类密切相关。目前广西已发现的大中型矿床中有不少在空间展布上受岩体展布特征所制约,已知出露或半隐伏的控矿特征明显的就有:大厂(笼箱盖)、大明山、西大明山、钦甲、昆仑关等岩体。这充分表明通过探讨和研究隐伏岩浆岩体及其空间展布特征,来预测和寻找与岩浆岩体相关的隐伏矿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论文以制约岩浆岩时空展布的岩石圈结构构造为研究基础,以探讨广西岩浆岩的展布特征为桥梁和纽带,重点解决制约深部找矿的控矿构造和控矿地质体问题。抓住岩浆岩这个关键环节,为实现广西深部找矿的突破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论文通过开展系统的重、磁异常研究,基于重、磁资料反演,并结合岩石圈速度结构,分析了广西岩石圈密度结构和磁性结构特征,建立了广西深部地质构造格架,划分了深部地质构造单元。在此基础上,探讨广西岩石圈结构与岩浆岩的关系,对区内岩浆岩省进行重磁异常特征分析,并对典型的岩浆岩体通过其发育、展布及其定位特征的探讨,为进一步研究与成矿的成因和空间关系提供了新证据。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1.围绕广西地区岩浆岩问题,系统地归纳总结了前人有关岩浆岩方面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及研究情况,并梳理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2.根据卫星重、磁异常特征和上地幔速度结构及密度分布特征分析,结合利用地震波全波形反演得到东亚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开展广西地区岩石圈及上地幔结构特征分析,判断广西地区岩石圈具有与地壳不同的速度结构,壳内可分成桂西、桂东北、桂中和桂南几个区块;并推测广西地区岩石圈可能存在壳内滑脱层,壳内滑脱层可能发生在20~30 km深处,岩石圈底部滑脱层主要发生在40~80 km深处,该滑脱层可能成为燕山期以来中国大陆东南部岩浆活动的主要通道,这种结构特征是华南地区岩石圈减薄过程的表现。据此可以认为,在中-新生代华南地区岩石圈减薄的演化背景下,广西地区岩石圈形成了由多个块体拼接的深部构造格局。3.利用区域重力及航磁数据对广西岩石圈密度结构和磁化率结构进行反演,依据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岩石圈密度和磁性异常成因及其与地表区域构造的关联。结合近年来华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及热状态方面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广西地区下地壳与上地幔结构不连续,磁化率结构显示不同地区可能存在不同范围和程度的中下地壳解耦,致使在中生代以来幔源物质上侵至上地壳的规模和范围都有限,这可能是整个广西地区上地幔结构与地壳构造“错位”的主要原因。4.为了提高对重、磁异常的分辨能力,突出更多的有益信息,利用小波变换对广西区域重、磁异常进行多尺度分解,并探讨了其地质意义。根据重、磁异常的特征及重、磁异常的线性展布规律,推断了广西断裂构造和隐伏半隐伏岩体,划分了8条岩浆岩带,认为其基本上分布于上地壳低密度异常带(区),且发育于深断裂靠低密度异常带一侧,即深部构造陡坡带的前缘,并有越靠近断裂岩浆岩的定位越高的特点。5.结合地质的新成果、新认识,选择了两个不同岩浆岩带、物化探工作程度较高的西大明山岩体和桥圩中-基性岩体进行综合分析,从深部到浅部探讨其展布形态、定位特征以及成矿关系。总之,论文基于广西岩石圈结构构造通过多维度、多方法开展对岩浆岩的研究,圈定隐伏岩体并探讨其空间展布规律,不仅可以作为直接或间接的找矿手段,也为深部找矿、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选区和工作部署提供了重要的地球物理依据。本次研究成果对于广西开展基础地质研究和深部找矿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宋向辉,田晓峰,刘少峰,王帅军,杨宇东[2](2021)在《基于深地震测深的深部动力学研究方法和应用》文中提出深地震测深是探测壳幔岩石圈精细速度结构、探讨岩石圈变形和演化过程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青藏高原隆升、克拉通裂解等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地震测深方法与深部动力学研究的结合尚处于现象描述为主的状态。因此,本文对前人利用深地震测深资料进行深部动力学研究的相关方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宽角反射/折射地震震相特征具有明显的动力学响应,是进行动力学研究的基础;通过速度结构对比可以确定不同地壳速度结构模型所对应的构造单元及其演化过程,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等参数可以用于地壳变形模式的讨论,壳内高速和低速异常体反映了不同动力学过程对地壳的改造;人工地震S波资料与Pn波速度可以用于壳幔各向异性的研究,为动力学演化过程研究提供独立的观测证据;运用现代构造解析方法可以构建不同的地壳结构—动力型式,进而通过壳幔结构的解构恢复岩石圈演化过程;此外,地震测深资料可以约束地壳成分结构,为动力学数值模拟提供岩石流变参数等资料。本文对于充分挖掘深地震测深资料在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至关重要,对于加强地震测深同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韩如冰[3](2020)在《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壳上地幔间断面形态及多圈层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华南陆块由扬子克拉通与华夏地块拼接而成,与华北陆块共同组成了中国大陆东部。在中生代,中国大陆东部经历了碰撞造山、构造体制从压缩到伸展的转换、岩石圈大规模减薄三大地球动力学事件。伸展构造和火山-岩浆活动几乎覆盖了整个华南东部,且岩浆活动与伸展盆地相伴,构成了独特的盆-岭构造体系。目前,由于深部地球物理资料依据的缺乏,其演化过程和动力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宽频带地震阵列观测是获得地球内部精细三维结构信息的有效途径。利用流动台阵与固定台网有机结合所形成的密集覆盖和海量数据,可以大幅度提高地球内部结构的成像分辨率。接收函数方法是研究地球深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其中P波接收函数对地壳精细结构和地幔过渡带(MTZ)的分辨率较高,S波接收函数适用于对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AB)进行深度成像。联合运用这两种方法,本文获得了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壳-上地幔主要间断面(Moho面、LAB、410km间断面、660km间断面)的三维结构图像。从研究区内271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和204个固定台站波形记录中,共提取到68892条质量较高的P波接收函数记录。通过H-κ叠加和共转换点(CCP)叠加等方法获得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泊松比大小和Moho面起伏形态。结果主要揭示了:1)研究区地壳厚度平均为32km,平均泊松比大小为0.24,具有薄地壳、低泊松比的特点;2)南北重力梯度带(NSGL)以东,地壳厚度从西北往东南有变薄趋势;秦岭大别造山带地壳较厚,平均值大于37km,华北南缘、下扬子、江南造山带地壳相对较薄(28~35km),华夏地块更薄,平均值不到30km。下扬子地块的泊松比最高,平均值大于0.26,华夏地块泊松比次之(0.22~0.27),而江南造山带泊松比最低,平均值不到0.24。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的地壳厚度与泊松比之间同步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3)研究区内存在三处地壳厚度减薄带,分别位于苏鲁造山带南缘,大致沿郯庐断裂带展布(LH1)、赣江断裂沿线(LH2)、湘中-江汉盆地一线(LH3),减薄带地壳厚度平均值小于30km。LH1的向南延伸终止于江南断裂附近,且泊松比偏大,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大部分分布其中。LH2呈南西—北东走向,沿着广州—韶关—赣州—吉安—南昌一线展布,北端至江南断裂南侧(29°N),但是与LH1并不连通。LH3沿湘中-江汉系列拉张盆地展布,与LH2相交构成“V”型或“Y”型,交点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以交点为中心世界级钨矿床集中分布。从研究区271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和161个固定台站波形记录中,使用估算入射S波最佳极化方向的坐标旋转方法,提取到高质量的S波接收函数9930条。基于13条东西走向的CCP叠加剖面(22°N~34°N),并结合P波接收函数结果,联合构建了研究区具有较高横向分辨率的LAB三维图像,结果主要揭示了:1)研究区的岩石圈厚度分布于55~80km之间,呈现西北厚东南薄的特征。在岩石圈整体减薄的背景上,发育局部薄弱带或独立的薄弱区,表明岩石圈减薄是不均匀的。2)NSGL东侧较其西侧岩石圈厚度减薄15km以上。扬子地块的岩石圈厚度整体大于华夏地块与江南造山带,东南沿海地区和研究区南部岩石圈厚度较小,闽西北武夷造山带局部岩石圈较厚。3)地壳厚度与岩石圈厚度都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向海)变薄,暗示两者的伸展变形是耦合的。郯庐断裂西侧岩石圈减薄区与地壳减薄区LH1大致对应,赣江断裂岩石圈减薄区与地壳减薄区LH2大致对应,进一步表明地壳与岩石圈变形呈强耦合关系。基于提取到的68892条P波接收函数记录,用H-κ方法获得各个台站的地壳厚度与速度比,进而修正IASP91全球模型,通过CCP叠加方法获得了MTZ三维精细结构图像,并估算了过渡带内温度与水含量的变化,结果主要揭示了:NSGL以东的研究区存在一个29°N的近东西走向MTZ结构分界,其北部以660km间断面的整体凹陷为特征,由此产生较厚的MTZ,存在两处独立的具有高速、低温和低含水量特征的异常,这两个异常似乎分别对应于两个不同时期的俯冲滞留板片。其南部只有北东走向的窄带状410km间断面凹陷带,与之相联系的是MTZ底部(660km间断面)相对高温、富水的特征。研究结果证实中国大陆东南部存在29°N地幔结构分界线。界线以北,适用前人提出的西太平洋俯冲板片停滞于MTZ模型,本研究结果进一步限定了该模型适用区域的南界为29°N,西界至NSGL附近。地壳与岩石圈厚度变化趋势的一致性以及地壳减薄与岩石圈减薄位置的对应关系,都表明岩石圈内部的强耦合性。主要基于“V”型或“Y”型地壳厚度减薄带的存在,尝试用太平洋板块与北美大陆西部相互作用的“平板俯冲—铲刮楔拆沉”触发“软流圈热对流”的动力学模型,来解释29°N以南,岩石圈耦合伸展、局部非线性减薄、410km间断面的局部凹陷以及MTZ底部相对富水等特征。
马兵山[4](2020)在《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文中研究说明珠江口盆地是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上的一个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分析珠江口盆地的构造特征,不仅有助于理解南海北部陆缘的形成及演化,也是评价盆地石油地质条件、揭示油气成藏规律必不可少的基础地质研究内容。本文遵循构造解析原则,利用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珠江口新生代盆地的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论文研究以盆地中不同构造单元的代表性地震剖面解释和油田构造图分析为基础,通过定量分析盆地几何学、运动学(包括断裂活动性、断陷盆地剖面面积、拆离深度、伸展量等)揭示盆地不同区段构造演化及其时空差异特征,建立盆地不同区段的地壳伸展模型、分析地壳伸展减薄的动力学机制,并从构造变形角度探讨了其对油气聚集的影响。取得以下5方面的地质认识:(1)珠江口新生代盆地具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和垂向分层的三维结构差异特征。盆地自下而上可分为盆地基底、断陷构造层(主要为文昌组和恩平组)、断拗*过渡构造层和陆阶-斜坡构造层等4个构造层,而且构造层结构具有东西分异、南北不对称的特征。在盆地轴向上,自西向东划分为结构不同的三个区域,西部总体上为在古生界变质岩基底上发育的NE向断层控制的小-中型断陷,中部总体上为在燕山期岩浆岩和沉积岩基底上发育的由NE向、近EW向断层控制的中-大型近对称断陷,东部为燕山期盆地沉积层基础上发育的NE向、EW向或NWW向曲边边界断层控制的不对称中型断陷,不同区段间以NNW向构造(深大断裂、隆起或凸起)分隔。南北向上,盆地为三隆夹两坳的构造格局,北部坳陷带为边界断层控制的断陷结构,南部坳陷带的边界断层多为断阶带,具有断拗结构特征。垂向上,除基底和断陷构造层有明显差异外,断拗过渡构造层在西部包括珠海组、中部包括珠海组和珠江组、东部则不发育;北部坳陷带断裂较少,为拗陷结构,而南部坳陷带则为“拗断”或“断拗”结构。陆阶-斜坡构造层向北上倾超覆北部隆起带、在南部隆起带具有向洋下超的斜坡结构。(2)珠江口盆地断裂活动主要为文昌组沉积期、恩平组沉积期和珠海组沉积期3期,断裂系统具有“优势走向由NE向发生顺时针旋转为近EW向或NWW向”的时空差异特征,伸展强度具有“早期强晚期弱、北部强南部弱”的时空差异特征,伸展断层系统控制的拆离深度具有“北部浅南部深、早期浅后期深”的时空变化规律。由断层位移造成的盆地整体平均伸展率约为12%~23%。文昌组沉积期,NE向断层活动强,盆地平均伸展率在北部、南部分别约为8%~15%和4%~5%,平均拆离深度在白云凹陷约为27km,白云凹陷外约为2~8km。在恩平组沉积期,近EW向或NWW向断层活动强,盆地平均伸展率在北部、南部分别约为5%和3%~4%,平均拆离深度在北部、南部分别约为8~20km和23~47km。(3)珠江口盆地演化划分为断陷期(包括断陷一期和二期)、断拗过渡期和拗陷期等3个主要的演化阶段,构造演化阶段的时限、构造活动特征及强度等表现出空间差异性,总体上具有早强晚弱、北强南弱、由东北向西南迁移的特征。盆地经历断陷一幕(文昌组)和断陷二幕(恩平组),分别受控于NW-SE向和近S-N向伸展断陷作用,断裂活动和伸展作用早期强晚期弱、北部强南部弱。不同区域进入拗陷阶段的时限不同,西部和中部分别经历珠海组沉积期、珠海组—珠江组沉积期的断拗过渡阶段进入拗陷阶段,东部在断陷二幕之后直接进入拗陷期。(4)综合盆地构造及区域地壳、岩石圈结构构建的珠江口盆地地壳伸展构造解释模型表明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区段的伸展构造变形具有分层次、分区带、分时期的时空差异特征。盆地伸展变形北强南弱,地壳变形北弱南强。珠江口盆地东、中、西部受控于不同样式的拆离断层系统,上盘伸展构造变形存在空间差异,下盘地壳伸展薄化程度则具有“中部强(剖面地壳伸展系数2.15)、东部次之(1.38)、西部最弱(1.25)”的空间差异。白云凹陷地壳伸展系数约为2.62,环绕其发育的各凹陷则分布在1.22~1.38内。珠江口盆地区段的构造变形具有“脆性(早期)向韧性(晚期)转变、由上地壳向下地壳甚至地幔迁移”的规律。文昌组沉积期,东、西部拆离断层系统在上地壳发育,中部白云凹陷可能卷入到下地壳中;在恩平组沉积期,拆离断层系统受韧性下地壳甚至上地幔的影响。自北西向东南的地幔侧向流动可能是陆缘破裂的主动力源,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以及南海自东向西扩张是盆地裂陷演化过程中差异变形的被动力源。(5)珠江口盆地不同区段、不同时期的盆地结构演化及断裂演化影响沉积相演变,进而影响油气成藏要素的分布与分配方式。一般来说,盆地经历断陷、断拗、拗陷的演化过程,控制沉积相由陆相向海相转变,由窄深湖相沉积体系向宽浅湖相沉积体系转变。在两幕裂陷过程中,早期断层控制盆地结构及烃源岩分布,晚期新生断层在洼漕中发育并沟通深部源岩和浅层储层。
韩如冰,李秋生,徐义贤,张洪双,陈昊,郎超,吴庆宇,王晓冉[5](2019)在《南岭—武夷交汇区的深部背景及地壳泊松比》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南岭—武夷交汇区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深部背景资料和科学依据,本文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H-κ叠加和共转换点(CCP)叠加两种方法获取了研究区66个宽频带流动台站及24个固定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泊松比和Moho面起伏形态,揭示了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地壳结构及泊松比变化特征,给出了南岭和武夷之间一条莫霍凸起带的高分辨图像.结果显示:(1)研究区内地壳厚度平均值为31.2km,泊松比平均值为0.23,总体呈现薄地壳、低泊松比的特点.地壳厚度从西北往东南由厚变薄,与区域地壳伸展特征相一致.(2)在韶关—赣州—吉安—南昌一线存在条带状薄地壳结构,平均值为28km,呈南西—北东向展布,对应的泊松比值略微升高.推测地壳减薄带的形成可能与来自南海方向的地幔热流上涌有关.(3)江南造山带的泊松比整体偏低,存在两处平均值小于0.21的区域.华夏地块内地壳厚度与泊松比之间存在弱的负相关,表示随着地壳厚度的增大,铁镁质的下地壳厚度在整个地壳厚度中所占的比例减小.
李凯[6](2019)在《南海南部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结构最复杂的边缘海盆地之一,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澳板块的交界处。南海的形成演化机制一直受到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很多学者针对南海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提出了不同的模式。研究区位于南海海盆及婆罗洲、巴拉望之间的南海南部区域,具有减薄的大陆地壳结构。最新大洋钻探成果认为南海岩石圈快速伸展过程中,并没有深部地幔的剥露,产生介于火山型和非火山型之间的被动大陆边缘。南海北部已经证实下地壳高速层的存在,然而南海南部是否存在高速层存在较大争议。火山活动集中在南海停止扩张之后,断裂处存在地壳厚度的突变,但是目前成因还不清楚;南海盆地的深部构造与浅层构造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在地震地质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开展地壳结构的重震联合反演和二维岩石圈结构模拟工作,分析地壳结构的空间变化特征和下地壳高速层成因;刻画盆地岩石圈热结构及速度密度结构特征。针对典型的地震剖面分析南海中南部地层层序、断层活动性以及火成岩的形成时代;结合前人关于南海构造演化的数值模拟结果,探讨南海南部深部结构成因。(1)重震联合反演建立了南海中南部地区地壳结构模型。利用区域地震剖面,识别刻画莫霍面异常反射特征。通过研究区高分辨率二维地震数据和重力数据的约束,进行了重震联合反演。莫霍面深度自南部陆缘向中央海盆逐渐变浅。盆地内部莫霍面起伏较大,各个盆地的莫霍面深度分布范围基本在1024km之间。莫霍面西浅东深,这可能与古南海自西向东闭合、新南海自东向西打开有关。在南薇西盆地和北康盆地西部、南沙海槽盆地以及礼乐盆地的西部和南部均有分布厚度0.58km的下地壳高速层。(2)岩石圈结构模拟揭示了南海南部深部结构特征。运用研究区地形、布格重力异常和热流值等数据结合岩石学参数建立综合地球物理—岩石学二维岩石圈结构模型。西南次海盆岩石圈与软流圈边界(LAB)深度近于恒定,约72公里(1330°C等温线)。LAB面在南薇西盆地75km左右,礼乐盆地西南部不断加深到约80公里,整体下凹,该结果与前人通过瑞利波基本频散曲线的分析结果吻合性较好。与周边其他地区相比,现今南沙地块是低温块体,莫霍面温度低于或接近居里面温度。LAB面处存在p波速度突变,增长量0.10.15km/s;南沙地块70150km范围内存在s波低速带,未识别出柱状通道,因此不支持海南地幔柱对南海扩张的作用。(3)分析了下地壳高速层成因。南海南部存在下地壳高速层,高速层按成因分为两类,北康盆地、南薇西盆地和礼乐盆地区伸展因子1.54左右;地壳减薄程度不足以使海水进入到地幔与橄榄岩反应发生蛇纹石化;火山喷发时代为中新世之后,推测此处的高速层为新生代残余岩浆,主要为南海扩张停止后形成。南沙海槽盆地区全壳伸展因子最高可达11.2,地壳强烈减薄可发育深大断裂切穿至下地壳,成为海水下渗的通道;高速层处最高温度420℃,具备保存蛇纹石的温度条件。火山喷发时代为中新世之后,推测此处高速层为发生蛇纹石化的橄榄岩与南海停止扩张后岩浆的混合体。(4)探讨了南海深部结构与浅部构造的关系以及成因。南海南部地区岩石圈厚度自洋盆至陆缘逐渐加厚,软流圈上涌对南海扩张具有促进作用,加速了古南海俯冲消亡与新南海的扩张。正是由于软流圈的上涌作用,地幔发生减压熔融形成MORB型玄武岩以及洋壳。23Ma时发生洋脊跃迁作用,致使新老扩张脊之间形成岩浆残留区,贮存部分熔融岩浆。在南海停止扩张之后,残存岩浆重新大的固相线,发生底侵作用沿着地上断裂喷出地表形成火山。莫霍面处残留的岩浆即下地壳高速层。现今南沙地块是低温块体,在南海扩张后期发生过快速冷却;热沉降阶段,地壳岩石圈收缩莫霍面下降,重新达到均衡状态,在洋陆过渡带诱发次级断裂。
黄章荣[7](2019)在《华南大陆壳幔界面结构的接收函数与重力综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华南大陆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汇处,地质构造与岩石圈变形极其复杂。结晶基底面、莫霍面(moho)和岩石圈底界面(LAB)是地壳上地幔的重要界面,其深度起伏信息可为认识地壳和岩石圈变形机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研究利用区域宽频地震接收函数和重力数据反演华南大陆这三个界面结构,即应用频率域密度界面反演法获取结晶基底面深度,应用接收函数H-κ叠加法和接收函数NA(邻域算法)反演获取莫霍面深度,应用重力、大地水准面和地形数据联合反演获得岩石圈底界面深度。本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华南大陆结晶基底面起伏深度在315km之间。扬子陆块结晶基底面起伏较大,深度为515km,其中四川盆地基底深度为512km,江汉盆地基底深度为610km;华夏陆块基底起伏平缓,深度为310km。复杂的结晶基底面起伏特征反映多期次构造事件对华南大陆地壳内部变形的控制作用。(2)华南大陆莫霍面起伏深度在2549km之间,平均深度为37km,整体呈西北深、东南浅的变化趋势。扬子陆块莫霍面起伏较大,深度为3049km,其中四川盆地莫霍面深度为4043km;江南造山带莫霍面深度为3035km,华夏陆块莫霍面起伏平缓,深度为2630km。沿荆门-常德-武冈-河池-百色一线呈现一条NNE走向的莫霍面深度梯级带,莫霍面从西向东抬升约4km。华南大陆的莫霍面起伏反映出东部地壳减薄,推测与中生代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3)华南大陆岩石圈底界面深度在100190km之间,东西两侧差异达90km,整体呈西深、东浅的变化趋势。扬子陆块下方岩石圈底界面深度为140190km,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岩石圈底界面深度达180km;华夏陆块岩石圈底界面相对较浅且平缓变化,深度大致在110120km,最浅处达100km。沿武汉-萍乡-郴州-肇庆一线和宜昌-吉首-铜仁-百色一线分别呈现两条NNE走向的岩石圈底界面梯级带,岩石圈底界面从西向东渐进式抬升。华南大陆的岩石圈底界面起伏特征反映出东部岩石圈渐进式减薄,推测同样与中生代西太平洋俯冲密切相关。
李细兵[8](2018)在《海峡两岸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研究》文中提出海峡两岸所在的东南沿海位于欧亚板块东南缘,是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的前沿地区,深入探明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对研究区域形成演化、地震孕育、发生以及地震预测和危险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采用新的方法和数据,分别利用爆破数据和天然地震不同震相走时构建了多种层次的海峡两岸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主要研究成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通过爆破资料研究地球结构的独特优点是震源时间和位置精确知道。利用手工拾取来自福建省地震台网记录的爆破地震初至及续至P波到时数据,构建了新的一维P波速度模型,即福建爆破模型(FJEM)。FJEM模型对走时的拟合程度要比以前模型有显着改善。利用不同爆破地震数据组合得到稳定相似的福建地区一维速度模型,显示福建地区存在较简单的一维速度结构。对爆破地震的重新定位显示华南模型在福建地区具有较小的水平定位误差(平均0.52±0.45km),但存在较大深度误差(平均4.7±1.2km)。FJEM模型表现出与华南模型相似的水平定位能力,但是震源深度误差更小(1.3±1.1km)。对基于FJEM模型的合成天然地震目录的重定位,华南模型显示台站方位覆盖较好的福建中部地区的水平定位误差小,台站方位覆盖差的福建海岸及海峡区域水平定位误差大,震源深度误差则跟台站数目及方位分布没有显着关系,而与发震时间误差有互易关系。说明地震水平定位误差基本上受台站方位覆盖影响,而受参考速度模型影响不大;而在深度方面,改进的FJEM模型不仅更加接近真实的速度结构(拟合走时更好)而且也减小了深度误差,因此建议在福建及其邻近区域的日常定位中用FJEM模型替代华南模型。地壳厚度与上地幔顶部速度是研究地壳演化的重要参数。通过补充手工拾取大量的Pn波走时数据反演的速度结构显示Pn波速度异常与研究区地表构造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海峡两岸及其周边构造单元的形成演化与上地幔顶部的速度结构密切相关。低速区主要从冲绳海槽与东海附近穿过台湾造山带的中东部一直到吕宋海峡和整个菲律宾群岛的整个西太平洋俯冲带出现,而高速区主要沿琉球俯冲带、部分菲律宾俯冲带、台湾西南部的欧亚板块俯冲带分布以及部分洋陆边界区域分布。研究区内不同构造单元的地壳厚度变化激烈,但却与构造单元较为吻合,包括福建在内的华南沿海地区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地壳厚度。台湾岛的Pn波速度和地壳厚度显示出与地表构造相符的线性分布特征,表明在西部山麓和海岸平原下的台湾造山带存在强烈岩石圈尺度变形。由于台湾造山带地壳介质存在强烈的横向非均一性,传统Pn波走时反演地壳厚度在该区域存在较大的误差;利用台湾三维P波速度,计算地壳速度差异对地壳厚度造成的误差并对传统Pn波获取地壳厚度方法进行校正,获得了与接收函数等方法相近的结果,这是对传统Pn波反演方法的有效改进。地壳介质非均一性对反演上地幔顶部速度和地壳厚度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福建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进行联合反演,结果显示福建地区浅层主要以高速异常特征为主,与区域内山脉特征相对应,而在中下地壳主要以低速异常为主,区域内速度异常与区域断裂构造密切相关。进一步证实沿政和—大埔断裂带存在低速带,但显示低速异常主要出现在20~30 km的中下地壳部分,与前人揭示的低速异常范围和深度相比,范围更大,出现深度更深。垂直剖面揭示滨海断裂带与政和—大埔断裂带存在相似的低速异常,均为切穿地壳底部的深大断裂。联合反演显示福建陆域地壳厚度为28~35 km,地壳厚度在沿海地区偏薄,向陆地区域变厚特征,与接收函数结果较为一致,且发现沿永安—晋江断裂东侧存在显着地壳减薄特征。上地幔顶部速度显示在政和—大埔断裂带西侧以高速异常为主,在福州盆地及沿海区域表现为低速异常。
滕吉文,司芗,庄庆祥,刘有山,闫雅芬,赵彬彬,郑霜高,刘少华[9](2017)在《福建陆缘壳幔异常结构与深部热储潜能分析》文中指出中国东南陆缘福建省境内地热资源丰富,近地表主要属于中、低温和中温水热存储。这种清洁的绿色资源如何有序规划与高效利用是福建地域可持续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部分化石能源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通过地球物理场和壳幔介质物理属性与结构环境分析和研究提出:(1)福建省大量的浅层水热资源在发展地方经济和民用中可形成一个中、低温及中温长期利用的网络平台;(2)探查福建陆缘地域地下是否存在热岩体乃能否有效替代部分化石能源的核心;(3)福建热田区地球物理边界场响应和壳幔介质属性与空间结构是探索与厘定地下热能能否稳定、安全、可靠和长期供给的基石;(4)漳州盆地深部可能存在干热岩的背景和边界条件。
韩松[10](2017)在《华南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及构造意义》文中提出华南大陆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处在全球现今三大重要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汇聚拼合部位,是中国大陆及全球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华南大陆高精度三维结构模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论文依托国家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围绕华南大陆岩石圈结构与构造问题开展研究,首次获得华南地区三维长周期大地电磁探测数据研究结果,基于获得的三维岩石圈电性结构模型对华南大陆的深部结构与状态进行系统剖析。通过对原始时间序列进行傅里叶变换、Robust估计、远参考、功率谱挑选等处理得到全部测点的大地电磁阻抗张量数据,经筛选获得385个高质量的大地电磁测深点。采用相位张量分解对维性信息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整体二维性较好,仅局部及深部存在较强三维性。采用GB多频多测点分解法获得区域阻抗及电性主轴分布,分测线进行主轴统计,确定了研究区优势构造走向为NE向。采用感应矢量分析对高阻体高导体的平面特征进行定性分析,发现研究区深部可能存在线性分布的高导异常。应用Rhoplus分析对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进行分析校正,并参照地质构造及视电阻率趋势对静态效应进行进一步评估。采用有效视电阻率进行一维正则化反演,获得了研究区岩石圈厚度分布。将各测线区域阻抗数据按照各自主轴方位角进行旋转,采用4种数据组合进行二维非线性共轭梯度反演。选用L曲线法确定最佳正则化因子,对不同数据组合的拟合情况进行评价。三维反演选用338个测点的全阻抗数据,在Tremissis数据平台上进行数据处理及模型构建,采用ModEM程序包进行三维反演,获得研究区岩石圈尺度的三维电性结构。对比二维三维反演结果,在电性特征上,东南沿海岩浆岩带反演结果一致,而华夏褶皱带与江南造山带差异较大。分析发现由于二维反演数据严重依赖于构造走向的确定,而华南地区复杂的地质构造使得这一分析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利用三维反演结果进行解释研究具有更大的合理性。研究区三维电性结构呈现纵向分层与横向分块特征,采用纵向圈层分析与横向地块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华南地区的电性结构进行综合研究。地壳整体以高阻特征为主,结构较为复杂。上地壳的电阻率分布格局反映了盆地深部与前寒武纪基底的耦合,下地壳电阻率的分布格局反映了新生麻粒岩相下地壳与古老地壳的组合。岩石圈地幔呈现明显的分区特征,扬子地块东缘江南造山带存在高阻体R1;华夏褶皱带存在高阻体R2、R3,其中R3越过上虞-政和-大浦断裂延伸入东南沿海岩浆岩带南段,高阻体R1、R2、R3通过线性延伸的低阻体C1、C2、C3衔接;东南沿海岩浆岩带北段存在低阻体C4,南北段为闽江断裂C5所分隔。根据岩石圈地幔的电阻率分布格局建立岩石圈尺度的构造框架。结合电性结构分析,研究了深大断裂的深部展布特征,讨论了华夏与扬子地块的接触关系。两大地块以东倾江绍断裂为界,华夏地块浅层向北西逆冲推覆,扬子在深部向华夏地块挤入。根据岩石圈厚度特征将华南地区岩石圈分为弱减薄型碎块岩石圈(Ⅰ型)和强减薄型的线性岩石圈(Ⅱ型)。弱减薄型碎块岩石圈厚度为130150km,强减薄型线性岩石圈的厚度在80km左右。结合地幔捕掳体证据,对不同类型岩石圈地幔的物质结构进行分析,推测华南地区存在贫水、难熔的古老岩石圈地幔(Ⅰ型)和相对富水、新生的岩石圈地幔(Ⅱ型)。在物质结构基础上对上地幔热状态进行了大地热流对应分析,并根据高导区位置圈定了上地幔高热区域。
二、华南地区地壳速度结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南地区地壳速度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岩石圈密度及磁性结构与岩浆岩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2.1 广西岩浆岩研究现状 |
1.2.2 有关广西地区隐伏岩浆岩方面的研究 |
1.2.3 广西地区地球物理调查及深部探测主要成果 |
1.2.4 有关重、磁异常资料分析及解释方法及应用的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广西区域地质背景与区域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
2.1 广西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地层概况 |
2.1.2 岩浆岩分布概况 |
2.2 广西大地构造特征 |
2.2.1 广西大地构造及演化 |
2.2.2 广西地区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
2.2.3 广西区域断裂 |
2.3 区域与深部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
2.3.1 广西地区岩石圈及上地幔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
2.3.2 广西地区岩石密度和磁性特征 |
2.3.3 区域重力异常与航磁异常特征 |
2.3.4 岩石圈及上地幔结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西岩石圈结构分析 |
3.1 岩石圈密度及磁化率反演方法简介 |
3.2 广西地区岩石圈密度及磁性结构 |
3.2.1 岩石圈密度结构特征 |
3.2.2 岩石圈磁性结构特征 |
3.2.3 岩石圈热结构特征 |
3.3 岩石圈密度及磁性结构与大地构造及其演化的关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西岩浆岩区域重、磁异常特征分析 |
4.1 区域重、磁异常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简介 |
4.1.1 重、磁异常多尺度分析方法 |
4.1.2 位场异常(断裂构造或岩性边界)信号提取方法 |
4.2 广西重、磁异常多尺度分解 |
4.2.1 重、磁异常多尺度分解结果 |
4.2.2 广西多尺度重、磁异常的地质意义 |
4.3 广西地区线性构造异常特征分析 |
4.3.1 线性异常信号提取 |
4.3.2 广西区域断裂构造及构造格架 |
4.4 广西岩浆岩省重、磁异常特征 |
4.4.1 隐伏半隐伏岩体重、磁异常特征 |
4.4.2 利用重、磁异常推断的隐伏、半隐伏岩体 |
4.5 岩石圈结构与岩浆岩分布的关系 |
4.5.1 广西地壳厚度与岩浆岩分布 |
4.5.2 岩石圈结构与岩浆岩的发育及定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岩体与深部岩浆物质来源 |
5.1 两个典型隐伏岩体的深部磁性结构 |
5.2 典型岩体与深部物源 |
5.2.1 西大明山隐伏岩体 |
5.2.2 桥圩中-基性隐伏岩体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基于深地震测深的深部动力学研究方法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震相分析 |
2 地壳速度结构分析 |
2.1 壳幔速度结构的对比 |
2.2 地壳厚度与地壳变形 |
2.3 壳内速度异常体 |
3 地震各向异性 |
4 构造解析与壳幔结构解构 |
5 地壳成分与动力学数值模拟 |
6 结论 |
(3)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壳上地幔间断面形态及多圈层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区地壳上地幔主要间断面研究现状 |
1.2.1 地壳结构(Moho面) |
1.2.2 岩石圈结构(LAB界面) |
1.2.3 地幔过渡带结构(“410”、“660”) |
1.3 研究区的构造地质概况 |
1.3.1 基本地质概况 |
1.3.2 区域构造演化简述 |
1.3.3 华南中生代地球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 |
1.4 论文主要内容概述 |
1.4.1 拟解决的问题及论文创新点 |
1.4.2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地震台阵观测与野外数据采集 |
2.1 地震台阵观测 |
2.2 野外数据采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接收函数研究方法 |
3.1 接收函数的发展历史 |
3.2 接收函数的基本原理 |
3.2.1 P波接收函数 |
3.2.2 S波接收函数 |
3.3 接收函数的研究方法 |
3.3.1 H-κ叠加方法 |
3.3.2 共转换点叠加(CCP)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壳结构研究 |
4.1 数据来源与分布 |
4.2 P波接收函数的提取 |
4.3 莫霍面结构 |
4.3.1 H-κ叠加结果 |
4.3.2 CCP叠加剖面结果 |
4.3.3 分析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大陆东南部岩石圈-软流圈边界形态研究 |
5.1 S波接收函数的提取 |
5.2 CCP叠加剖面结果 |
5.3 岩石圈三维结构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幔过渡带结构研究 |
6.1 地幔过渡带结构与水含量 |
6.2 研究数据与方法 |
6.2.1 速度模型与CCP叠加 |
6.2.2 温度与水含量的估计 |
6.3 MTZ的结构特征 |
6.4 MTZ的温度与水含量估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壳上地幔动力学探讨 |
7.1 三维结构模型及其动力学意义 |
7.2 主要结论和建议 |
7.2.1 主要结论 |
7.2.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
1.2.1 被动大陆边缘的类型和结构 |
1.2.2 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划分及伸展减薄模式 |
1.2.3 被动大陆边缘石油地质特征 |
1.2.4 南海的动力学机制研究现状 |
1.2.5 南海北部陆缘结构、构造属性及演化研究进展 |
1.2.6 珠江口盆地构造特征研究现状 |
1.2.7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 |
1.4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认识 |
1.4.1 完成工作量 |
1.4.2 主要成果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格架 |
2.1.1 区域地壳结构特征 |
2.1.2 区域大地热流值特征 |
2.1.3 基底深大断裂特征 |
2.1.4 基底结构特征 |
2.1.5 盆地分段结构划分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2.1 前新生代构造演化 |
2.2.2 新生代构造演化 |
2.3 区域构造层划分 |
2.4 小结 |
第3章 珠江口盆地结构特征 |
3.1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3.1.1 新生代盆地地层充填 |
3.1.2 盆地构造格局 |
3.1.3 盆地分段结构 |
3.2 珠江口盆地西部结构 |
3.2.1 珠三坳陷 |
3.2.2 开平-顺德凹陷 |
3.2.3 盆地西部剖面结构与地壳结构的关系 |
3.3 珠江口盆地中部结构 |
3.3.1 西江凹陷 |
3.3.2 白云-荔湾凹陷 |
3.3.3 盆地中部剖面结构与地壳结构的关系 |
3.4 珠江口盆地东部结构 |
3.4.1 陆丰凹陷 |
3.4.2 东沙隆起和潮汕坳陷 |
3.4.3 盆地东部剖面结构与地壳结构的关系 |
3.5 小结 |
第4章 珠江口盆地断裂系统及断层活动定量分析 |
4.1 珠江口盆地平面断裂特征 |
4.1.1 盆地西部平面断裂特征 |
4.1.2 盆地中部平面断裂特征 |
4.1.3 盆地东部平面断裂特征 |
4.1.4 盆地整体断裂特征 |
4.2 珠江口盆地断层活动性 |
4.2.1 西部断层活动特征 |
4.2.2 中部断层活动特征 |
4.2.3 东部断层活动特征 |
4.2.4 珠江口盆地断层活动性差异特征 |
4.3 盆地伸展定量分析 |
4.3.1 西部伸展特征 |
4.3.2 中部伸展特征 |
4.3.3 东部伸展特征 |
4.3.4 盆地整体伸展特征及差异 |
4.4 小结 |
第5章 珠江口盆地构造演化 |
5.1 盆地不同区段构造演化 |
5.1.1 西部构造演化 |
5.1.2 中部构造演化 |
5.1.3 东部构造演化 |
5.2 两期裂陷断层演化特征 |
5.2.1 两期裂陷断层系统与盆地结构 |
5.2.2 两期断裂演化特征及差异 |
5.2.3 两期断裂演化的影响因素 |
5.3 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区段构造演化 |
5.3.1 珠江口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
5.3.2 珠江口盆地构造演化与区域构造演化 |
5.4 小结 |
第6章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构造动力学 |
6.1 珠江口盆地各区段地壳伸展特征 |
6.1.1 珠江口盆地西部地壳伸展特征 |
6.1.2 珠江口盆地中部地壳伸展特征 |
6.1.3 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壳伸展特征 |
6.1.4 盆地整体伸展特征 |
6.2 珠江口盆地各区段地壳结构模型 |
6.3 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区段岩石圈破裂过程 |
6.3.1 南海扩张前的北部陆缘破裂过程及演化模式 |
6.3.2 南海扩张期陆缘构造演化 |
6.4 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区段构造动力学 |
6.4.1 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形成机制探讨 |
6.4.2 珠江口盆地差异演化的控制因素 |
6.5 小结 |
第7章 盆地差异构造变形对油气聚集的影响 |
7.1 油气藏形成基本地质条件 |
7.2 盆地构造演化对沉积相的影响 |
7.3 多幕裂陷演化对油气的影响 |
7.3.1 多幕裂陷演化对沉积相的控制作用 |
7.3.2 多幕断层演化对油气聚集的影响 |
7.4 盆地差异伸展减薄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南岭—武夷交汇区的深部背景及地壳泊松比(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数据和方法 1.1数据来源 1.2 |
P波接收函数的提取 1.3 |
H-κ叠加基本原理 1.4 |
H-κ结果分析 1.5共转换点叠加 2分析与讨论 2.1地壳厚度 2.2泊松比 3结论 |
(6)南海南部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成果认识 |
1.4.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4.2 取得的成果和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2.4 区域火山活动与断裂特征 |
2.4.1 区域岩浆火山特征 |
2.4.2 区域断裂发育特征 |
第三章 深部地壳结构解释 |
3.1 莫霍面解释 |
3.2 重震联合反演 |
3.2.1 反演步骤流程 |
3.2.2 L1测线重震联合反演 |
3.2.3 L4测线重震联合反演 |
3.3 南海南部地壳结构特征 |
第四章 岩石圈结构分析 |
4.1 模拟方法 |
4.2 模拟数据 |
4.2.1 地球物理数据 |
4.2.2 岩石圈-软流圈岩石成分及参数 |
4.3 模拟结果及岩石圈结构分析 |
4.3.1 模拟结果分析 |
4.3.2 热结构分析 |
4.3.3 速度结构分析 |
第五章 深部结构成因及其对浅部构造的响应 |
5.1 断裂及火山活动性分析 |
5.1.1 地层层序 |
5.1.2 断层活动性 |
5.1.3 火山识别及时代判定 |
5.2 深部结构成因及其与浅部构造的关系 |
5.2.1 次级断裂成因分析 |
5.2.2 火山分布成因分析 |
5.2.3 下地壳高速层成因分析 |
5.3 南海形成演化的动力机制探讨 |
5.4 深部结构对南海扩张的响应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华南大陆壳幔界面结构的接收函数与重力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区域构造背景 |
1.3 相关地球物理研究现状 |
1.3.1 结晶基底面 |
1.3.2 莫霍面 |
1.3.3 岩石圈底界面 |
1.4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论文研究内容、创新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界面反演方法原理 |
2.1 频率域密度界面反演方法 |
2.2 远震P波接收函数计算及H-κ叠加法 |
2.2.1 远震P波接收函数 |
2.2.2 远震P波接收函数计算 |
2.2.3 接收函数H-κ叠加法 |
2.3 接收函数NA反演方法 |
2.3.1 NA算法基本概念 |
2.3.2 接收函数NA反演流程 |
2.4 重力、大地水准面和地形数据联合反演方法 |
2.4.1 一维联合反演 |
2.4.2 三维联合反演 |
2.4.3 重力、大地水准面和地形数据联合反演流程 |
第三章 华南大陆结晶基底面反演 |
3.1 数据来源 |
3.2 区域密度特征 |
3.3 分区基底面重力反演 |
3.3.1 数据预处理 |
3.3.2 分区思路 |
3.3.3 分区基底面重力反演 |
3.4 结果认识 |
第四章 华南大陆莫霍面反演 |
4.1 数据来源 |
4.2 接收函数H-κ叠加 |
4.2.1 接收函数预处理 |
4.2.2 接收函数H-κ叠加结果 |
4.2.3 质量评价 |
4.3 接收函数NA反演 |
4.3.1 单台接收函数NA反演 |
4.3.2 接收函数NA反演结果 |
4.3.3 质量评价 |
4.4 结果认识 |
第五章 华南大陆岩石圈底界面反演 |
5.1 数据来源 |
5.2 重力、大地水准面和地形数据联合反演 |
5.2.1 先验信息 |
5.2.2 三维联合反演 |
5.2.3 质量评价 |
5.3 结果认识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海峡两岸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地壳上地慢速度结构研究现状 |
1.2.1 福建地区人工源探测研究 |
1.2.2 福建地区天然地震探测研究 |
1.2.3 台湾海峡壳幔结构探测研究 |
1.2.4 台湾岛壳幔结构探测研究 |
1.3 研究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福建地区构造演化 |
2.1.1 北东向断裂带 |
2.1.2 北西向断裂带 |
2.2 台湾海峡构造演化 |
2.3 台湾岛构造演化 |
2.4 研究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第三章 爆破资料揭示的区域一维速度结构 |
3.1 概述 |
3.2 数据与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构建一维速度模型 |
3.3.2 不同剖面组合反演与误差分析 |
3.3.3 利用爆破地震检验一维速度模型 |
3.3.4 华南模型对天然地震定位的分析 |
3.3.5 参考模型对地震定位的影响进一步分析 |
3.4 小结 第四章 东南沿海及邻区上地幔顶部Pn波成像研究 |
4.1 概述 |
4.2 数据与方法 |
4.3 反演结果 |
4.3.1 检测板测试 |
4.3.2 Pn波速度变化 |
4.3.3 台站延迟和地壳厚度 |
4.4 讨论 |
4.4.1 台湾岛及其邻区 |
4.4.2 南海及其北部陆缘 |
4.4.3 菲律宾岛弧 |
4.5 与前人研究对比 |
4.6 小结 第五章 多震相联合反演福建区域三维P波速度结构 |
5.1 概述 |
5.2 数据与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反演分辨率测试 |
5.3.2 不同深度下P波速度结构 |
5.3.3 不同位置垂向P波速度结构 |
5.3.4 上地幔顶部速度与地壳厚度 |
5.3.5 速度结构与断裂分布 |
5.3.6 速度结构与地震分布 |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参加课题与发表论文 致谢 |
(9)福建陆缘壳幔异常结构与深部热储潜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福建省地质构造格架与水热活动及分布特征 |
1.1 中国东南陆源与临海地域的大地构造环境 |
1.2 福建省及陆缘地带构造格局与断裂分布特征 |
1.3 福建省温泉和地震分布 |
1.3.1 地表温泉的区域性分布特征 |
1.3.2 漳州盆地近地表的温泉分布与地热活动强烈 |
1.3.3 其他温泉分布与水热活动重要地区 |
1.3.4 地震活动与分布特征 |
2 福建陆缘地下深处是否存在干热岩体和热源系统及其边界条件 |
2.1 福建地下地热勘查与井中温度响应 |
2.1.1 福州盆地地热资源钻井调查概况 |
2.1.2 漳州盆地地热资源调查概况 |
2.1.3 厦门地热资源调查概况 |
2.2 地壳深部的干热岩区的发电是作为替代化石能源的重要导向 |
2.2.1 干热岩发电具有显着功效 |
2.2.2 中国地下干热岩的潜力估计 |
2.2.3 干热岩埋藏深度与温度关系的分区 |
2.2.4 当今中国干热岩可能的最佳选区 |
2.3 干热岩地区应具备的深层物理过程和壳幔介质属性及空间结构 |
2.3.1 构造活动与介质的热状态及边界条件 |
2.3.2 干热岩区的岩相与热储属性 |
3 福建东部地带地球物理边界场响应与热田区的耦合 |
3.1 福建陆缘地热活动区重力场分布特征与区、块分布显示 |
3.1.1 区域重力异常场分布特征 |
3.1.2 漳州盆地重力测量与地热 |
3.1.3 漳州盆地重力场特征 |
3.1.4 断裂带的特征 |
3.1.5 初步认识 |
3.2 福建地热活动区的电磁场异常场特征 |
3.3 大地电磁测深与地热异常区的相关性 |
3.3.1 大地电磁测深点的基本特征 |
3.3.2 大地电磁测深剖面与电性结构 |
4 福建东部陆缘穿越地热活动区的地壳与上地幔结构 |
4.1 华南地区人工源地震深部探测与壳幔速度结构 |
4.2 穿越福建东部陆缘人工源地震探测与波场特征 |
4.3 穿越福建东部陆缘地热活动地带剖面辖区的壳幔结构 |
4.3.1 云霄—漳浦—漳州—安溪剖面段 (L1) |
4.3.2 永春—嵩口—宁德剖面段 (L2) |
4.3.3 古雷—漳州—永安剖面段 (L3) |
4.4 福建东部陆缘区域地震面波层析成像与壳幔结构 |
5 福建东部陆缘地带地球物理场和壳幔结构及其深部热源体的制约 |
5.1 漳州热田区综合地球物理场特征 |
5.2 福建东缘深部壳幔结构与热田区热储及其形成的深层过程探讨 |
5.2.1 福建东缘漳州热田的深部构造背景 |
5.2.2 福州盆地壳幔结构的深部构造背景 |
5.2.3 漳州盆地壳幔结构与热储及热能供给 |
6 福建东部陆缘地热活动与板块构造 |
6.1 地球内部410 km和660 km之间地幔过渡带的探讨 |
6.2 福建东部Pn波特征与构造活动性和板块构造动力学 |
6.3 地壳内部是否存在干热岩体或岩浆房 |
6.3.1 漳州及相邻地带是否可能存在深部热储与热源 |
6.3.2 福建地热强烈活动与深部岩浆活动及断裂通道形成的边界条件 |
6.3.3 漳州盆地应作为福建东部陆缘地带可能存在干热岩体的重要探查地区 |
6.3.4 板块西向俯冲与福建东部陆缘的构造热事件 |
7 结语 |
(10)华南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深部电性结构探测的研究现状 |
1.2.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岩石圈电性结构探测的研究现状 |
1.3 华南地区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背景 |
1.3.1 华南大陆的构造演化 |
1.3.2 成矿及构造岩浆活动进展 |
1.3.3 地震探测与速度结构 |
1.3.4 热状态与温度结构 |
1.3.5 大地电磁探测与电性结构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地电磁测深基本理论概述 |
2.1 大地电磁测深的天然场源 |
2.2 大地电磁测深的理论方法 |
2.2.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2.2.2 大地电磁场及转换函数 |
2.3 介质导电性机理 |
2.3.1 岩矿石的电学性质 |
2.3.2 电荷运移及导电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地电磁野外数据采集、处理及分析 |
3.1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采集 |
3.2 大地电磁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1 大地电磁数据处理 |
3.2.2 大地电磁数据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地电磁数据的反演及评价 |
4.1 一维反演 |
4.1.1 一维反演方案 |
4.1.2 一维反演电性结构模型 |
4.2 二维反演 |
4.2.1 二维反演方案 |
4.2.2 极化模式选取及反演数据组合 |
4.2.3 正则化因子的选取 |
4.2.4 二维电性结构模型 |
4.3 三维反演 |
4.3.1 三维反演方案 |
4.3.2 实际数据三维反演 |
4.4 二维与三维电性结构模型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岩石圈电性结构及构造意义 |
5.1.纵向层圈结构分析 |
5.1.1 浅层电阻率分布与盆岭耦合 |
5.1.2 地壳电阻率分布与基底特征 |
5.1.3 地幔电阻率结构及深部背景 |
5.2 横向地块分块分析 |
5.2.1 江南造山带岩石圈电性结构 |
5.2.2 华夏褶皱带岩石圈电性结构 |
5.2.3 东南沿海岩浆岩带岩石圈电性结构 |
5.3 区域构造特征 |
5.4 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接触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华南岩石圈地幔热状态与物质状态 |
6.1 华南地区上地幔热状态 |
6.2 岩石圈地幔的物质状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华南地区地壳速度结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岩石圈密度及磁性结构与岩浆岩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黎海龙.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基于深地震测深的深部动力学研究方法和应用[J]. 宋向辉,田晓峰,刘少峰,王帅军,杨宇东. 地质论评, 2021(01)
- [3]中国大陆东南部地壳上地幔间断面形态及多圈层耦合关系研究[D]. 韩如冰.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演化[D]. 马兵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5]南岭—武夷交汇区的深部背景及地壳泊松比[J]. 韩如冰,李秋生,徐义贤,张洪双,陈昊,郎超,吴庆宇,王晓冉. 地球物理学报, 2019
- [6]南海南部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及成因分析[D]. 李凯.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7]华南大陆壳幔界面结构的接收函数与重力综合研究[D]. 黄章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8]海峡两岸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研究[D]. 李细兵. 南京大学, 2018(02)
- [9]福建陆缘壳幔异常结构与深部热储潜能分析[J]. 滕吉文,司芗,庄庆祥,刘有山,闫雅芬,赵彬彬,郑霜高,刘少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17)
- [10]华南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及构造意义[D]. 韩松. 吉林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