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祝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陈洋,聂红琴[1](2021)在《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小学教育的历史考察》文中提出一、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小学教育事业的恢复、巩固和改革苏北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教育事业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一样,是随着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日伪的奴化教育、与国民党顽固派的专制教育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根据地的中小学教育大体经过了恢复、巩固和改革三个阶段。
石一冰[2](2020)在《铁军战歌震江淮——新四军的合唱活动与合唱创作》文中认为新四军的歌咏活动(合唱活动)是新四军区别于其活动区域内其他武装力量的"名片",其合唱活动日常化、仪式化,对根据地民众影响较大。新四军歌咏团体高度组织化,师属及以上合唱组织训练较严格。新四军的合唱创作具有比较明显的阶段性和失衡性。
徐炯[3](2019)在《紧跟以习近平为核心党中央战略部署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继续前进——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暨《大江南北》第27次联络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研究指明我很高兴参加今天这个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座谈会,以及大江南北杂志社的年会。我首先代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向座谈会和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向老战士、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各位来自各地的代表致以亲切的问候!今天是5月27日,一个非常
王锐[4](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历史前提。这个历史前提的实现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经历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国内战争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排除万难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七十年的探索历程依据经济建设工作在全部工作中的地位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转变为高度集中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的过程。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到世纪之交。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先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显示出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阶段。我国市场化的改革,逐步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经济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进程的系统考察和思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只有让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享有财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我国的综合优势体现在全党全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有正反两方面经验、经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三是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实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出多种所有制结构,并且不断健全法制体系为我国的所有制多样化提供持续保障。四是适合国情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下,改革成为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的动力性体现在改革能够释放红利,而改革的稳定性体现在渐进的改革方式上。五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性体现在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实践中对深化改革具有促进作用,而闭关自守无异于自取灭亡。六是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并且使经济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本文所总结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工业体系完善、市场体量宏大等多个方面的规模优势,取得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主体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分散化到高度体制化、组织化再到逐步走向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独立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所有制的不断健全,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的赋予劳动者以获得感,以此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从宏观层面,实施改革和开放两大基本国策的良性互动,实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上述各个经验的发挥,离不开党对国家的统一领导,离不开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这不仅是我国过去、当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周玉文[5](2018)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反投降斗争是抗日战争的一体两面,毛泽东以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担当精神,敏锐观察抗战形势,着手反投降斗争理论的构建,用以指导打击投降主义的伟大实践。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的理论渊源,即马克思主义反投降斗争理论与中华民族发扬民族气节的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反民族投降主义思想主要包括原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创立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最高形式,谴责资产阶级丧失民族气节投降的可耻行为,批判各种庸俗的爱国主义,运用阶级分析法,对地主、资本家及走狗和小资产阶级投降采取分类施策的策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族气节的精神元素,主要包括威武不屈、反抗侵略、和合统一、忧国忧民等,这些基本元素通过数千年的沉淀,已经深深的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抗战时期反投降斗争缘于三方面的因素,日寇的侵略和诱降,英美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绥靖和劝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妥协投降,致使亡国灭种阴霾笼罩中国,抗战局势时刻处于危险境地,因此必须开展反投降斗争。毛泽东的反投降斗争理论包括了六个方面,第一,构建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的孤立投降派。第二,主张以军事和法制手段打击、威慑和教育投降分子。第三,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为反投降斗争提供组织保证。第四,毛泽东提出了构建心防,占领道德制高点,从精神上鞑伐投降分子。第五,开展外交反投降斗争。第六,发动群众是反投降斗争的最好形式。在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展反投降斗争有序推进,成效斐然。反投降斗争实践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从1935年1月开始到武汉会战结束,此阶段主要是为反投降斗争做准备,形成反投降斗争形势的基本认识,对投降主义的表现形式、对反投降的基本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第二阶段是汪精卫公开投降至汪精卫建政前夕。此阶段是反投降斗争实践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全方位的反投降斗争。第一,毛泽东对反投降斗争形势的研判与部署。第二,驳斥汪精卫的投降主义言论。第三,开展军事反投降工作,消灭死心塌地的汉奸,重点开展对伪军的政治攻势。第四,以党的宣传媒体为阵地开展宣传文化战线上的反投降斗争;党的文艺工作者在文艺战线上开展反投降斗争,与日汪的奴化教育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第五,坚决反对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制造东方慕尼黑阴谋,争取苏联和共产国际等民主进步力量对反投降斗争的理解和支持。第六,开展反投降斗争的群众运动。第七,开展国民参政会平台的反投降斗争。第八,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有力地打击了抗战阵营内的投降暗流。第三阶段汪精卫建政至抗战胜利期间的反投降斗争。汪精卫建政建军增加了反投降斗争的难度,中国共产党反投降斗争的重点有所调整。第一,加强宣传媒体、文艺战线、教育战线的反投降斗争。第二,利用日伪矛盾深入开展伪军工作,大大抵消了日伪的军事优势。第三,继续开展外交战线的反投降斗争,坚决反对美日制造东方慕尼黑阴谋,继续寻求苏联与共产国际等民主进步力量的支持。第四,加强打击投降暗流,使国民党投降反共均不能实现。第五,抗战胜利后坚持除恶务尽的原则揭发、抓捕、审判投降分子,汉奸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与实践凸显了鲜明的特色。第一,鲜明的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反投降斗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及应用,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关于民族气节优秀传统文化在抗战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二,彻底的人民性。汪精卫因为叛国投降而被人民抛弃,蒋介石却因限制民众不能获得全面支持,只有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三,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表现出驾驭各种反投降斗争的能力。第四,凸显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国际形势扑朔迷离、反投降对象混成难辨、各种矛盾纠缠交织。第五,彰显完美性。与近代史上历次反投降斗争相比、与蒋介石国民党反投降斗争相比均体现了完美性。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审视。第一,历史价值,保证了抗战进行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完美演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为后来的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第二,精神文化价值,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探询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精神沉沦与人格沉沦提供了一把钥匙。第三,当代价值,为应对美、日等对中华民族的现实和潜在威胁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绝不妥协的创造了反击美国贸易战的经典范例;为打击“台独”等各种民族分离主义的卖国行径提供了历史启示和借鉴。
韩洪泉[6](2017)在《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述略》文中提出发挥上海大城市的优势,全力支援人民抗日武装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尤其是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是全国抗战时期中共中央赋予上海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支援工作,就内容而言是全面的,就时间而言是全程的,并呈现出显着的阶段性特征,其中1938年初至1939年底是支援工作的起步与展开阶段,支援方向从江西到皖南,重点是全面支援新四军的建设;1940年初至1941年初是支援工作的转折与调整阶段,支援方向从江南到苏北,重点是人力和物力支援,并在皖南事变后为帮助新四军渡过最困难的时期作出了特殊贡献;1941年初至1945年8月是支援工作的深化与拓展阶段,支援方向从江淮到浙东,重点是支援新四军和根据地的建设事业。鉴于上海的优越条件和特殊地位,其支援工作对新四军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具有其他城市和地区难以替代的特殊意义。
徐蕾[7](2018)在《汪达之研究》文中提出汪达之(1903—1980),安徽黟县人,中国近现代着名的人民教育家。在生活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他一生开展了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当今的教育留下了很多的借鉴和启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尤其是他所创办的新安小学和新安旅行团,对于教育和生活的结合作了诸多有益的尝试,这使汪达之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汪达之的一生经历了早年的思想启蒙时期、晓庄学校的求学生涯、主持新安小学、筹组及发展新安旅行团、晚年参与新教育体制建设等时期。他很早便经受了一定的社会历练,产生了最初的思想激荡,并因此开始接触革命思想。这使他远离了传统的学业路径,进入晓庄学校求学。这一经历使他接触、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并与陶行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汪达之得以被派往晓庄学校的特约中心校新安小学任校长,获得了独立展示才华的舞台。他一方面应对各种困难,努力维系新安小学的发展;同时又系统实践生活教育思想,并进一步深化了自身对于教育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创建并发展了新安旅行团,将新安小学的办学理念传播至大江南北,其个人也达到了人生的顶峰。进入晚年阶段后,他逐渐成为了既有体制的一员,开始以体制性的方式长期持续开展教育工作,创造性活动趋于减少。在这一阶段,他积极主持推进了恢复晓庄学校、推广普通话等工作,并在教育部、广东民族学院等单位任职,为新中国教育体制的建立与巩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其个人也经历了一番荣辱浮沉,并完成了人生的最终谢幕。汪达之不到30岁即开始独立主持教育事业。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其实践的足迹遍及了诸多具体的教育领域,实践的对象涵盖各类人群,从而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同时,他自身也在教育思想上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化。通过人生早期的社会历练,他开始对传统教育方式产生不适应。通过在晓庄学校的学习,他对生活教育的理念与模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而主持新安小学的经历则使其逐渐产生了较为独立且系统化的教育思想。如开始从创造好生活以营造好教育的角度来看待生活教育,从而更加强调劳动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并带有一定的激进化色彩。此类主张又为其筹组新安旅行团,开展旅行修学活动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而通过新安旅行团的创建及发展,其思想更趋均衡化,并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新的感受和思考。进入晚年之后,他开始更多地思考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宏观教育问题,提出了要积极普及综合技术教育的想法。同时,在多年的实践与思考中,汪达之也与诸多人士产生了相当程度的交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交流关系网络。这也使他的经历成为折射近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典型范例,并使他成为近代“乡村知识分子”式人物中的代表者。同时,这一经历也使汪达之完成了对于教育事业的理论探究及思考,从而使之成为理论与实践并存的教育家。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与考察调研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汪达之的生平经历、思想变迁,剖析其成长、发展与大时代之间的互动关系,发掘其思想的演变过程。同时深入挖掘与分析其不同历史阶段对于教育事业所具有的作用及意义,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陆海玲[8](2017)在《铁军轻骑兵—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研究》文中认为朱克靖领导的“新四军战地服务团”从1937年底在汉口筹建,一直随着军部转移,先后在南昌、安徽、江苏等地,围绕“抗战救国”这一主题,以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形式开展工作,并组成专门的民运队伍,进行抗日宣传。鼎盛时期,其成员达四五百人,在鼓舞军民的抗战士气、统一战线的巩固、民众娱乐生活的丰富、文艺政工干部的培养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被誉为“铁军轻骑兵”。因此,对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学术界专门研究“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文章很少,有关服务团成立的具体时间、组织机构及人员变动等情况,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而有关其开展的文艺宣传活动及其发挥的作用也仅仅是在论及新四军文化时稍带提及,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拟对“新四军战地服务团”进行一次系统的研究。本文的时间跨度从1937年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在汉口筹建起,至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撤销建制,改称一师战地服务团止,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南昌初创”,主要写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成立的背景、过程、人员来源、组织构成,及其开展的活动。第二章“云岭峰火”,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写战地服务团从1938年4月向岩寺转移直到1940年4月移师江南指挥部这段时间,服务团在人员建制上的调整及其开展的相关活动。整章分为岩寺整编、进驻云岭、挺进江南、转战江北四节,分别论述战地服务团在各阶段的人员组织调整、开展的文艺活动和民运宣传工作。第三章“三易旗帜”,主要写的是在形势的逼迫下,战地服务团被迫进行的三次建制上的调整,由军部所属分别转为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新四军一师建制。第四章对战地服务团的评价,从分析其建团特色入手,探讨了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在抗战时期发挥的作用以及对当今的启示。
郭泽煜[9](2016)在《苏南抗日根据地研究综述》文中提出苏南抗日根据地是中共领导的新四军在华中最早开辟的根据地,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和浙江、安徽的一部分。沪宁杭沦陷后,苏南成为日伪统治地区的心脏地带,也是汪伪政权的核心区域。苏南抗日根据地在与日伪顽的斗争中,为贯彻党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做出了关键性的作用。因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地位和价值,对现有成果进行梳理,对研究苏南抗日根据地十分必要。
胡树飞[10](2015)在《1941-1945年的中共中央华中局》文中研究指明中共中央华中局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华中地区的派出机构。1941—1945年,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它全面负责领导华中地区共产党和新四军的工作。与其它的中央派出机构相比,华中局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并且,在此时期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或活动中,华中局都有参与,甚至在某些事件上起主导作用。但由于角色局限所致,它也有不足的地方。从本质上讲,处在日本、国民党、汪伪政权和共产党力量重叠地的华中局,起到的只是执行中央指示的作用。不过即便如此,此时期的中共中央华中局还是有一系列问题值得去梳理和研究,比如它是怎样的一个机构,参与了哪些活动,活动中它的作用是怎样体现的,它与新四军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等等。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很有意义和价值。本文分为六个部分,除绪论、结语外,另有四章。开篇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资料与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华中局的成立及其组织情况。首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为更好地领导华中地区共产党和新四军的工作,中共中央决定在华中地区成立华中局。其次,主要介绍华中局的组织、人员情况。第二、三、四章详细介绍华中局所开展的工作。主要有:一、根据地建设:包括抗日民主政权、财政经济、文化教育等。二、军队工作:包括“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建立,开展游击战争、反对日、伪军的“清乡”、“扫荡”,拥政爱民与拥军优抗运动等。三、共产党的建设:包括党的组织情况、整风运动等。最后是结语。主要总结华中局开展的各项工作、取得的基本经验并对其作出评价。中共中央华中局处于国民党的腹地,是国共两党反对日本侵略的前沿,面临一些重大而复杂的问题,地位极其重要。对华中局的总结和评价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深刻地认识它。本文对中共中央华中局的研究,力图展现一个中央派出机构的全貌。不过,由于笔者的能力、档案资料等条件的限制,达到这个目的还需要更多的学术积累。本文只是稍微勾勒一下中共中央华中局的全貌。但是笔者仍然希望,这样的研究有助于说明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时代的性质和自身的定位决定了中共中央华中局的历史地位。
二、祝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祝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小学教育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小学教育事业的恢复、巩固和改革 |
1. 中小学教育恢复阶段(1940年春至1942年夏) |
2. 中小学教育巩固阶段(1942年秋至1944年春) |
3. 中小学教育改革阶段(1944年夏以后) |
二、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小学教育的教材和教法 |
1. 中小学使用的教材 |
2. 因地制宜,创新教学方法 |
三、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小学教育的影响 |
1. 扩大中共政策和主张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共产党。 |
2.建立了一支文化大军。 |
3. 积累了治国理政的经验。 |
(2)铁军战歌震江淮——新四军的合唱活动与合唱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四军的合唱活动 |
1. 合唱活动的日常化、仪式化 |
(1)歌咏活动是新四军的“名片” |
(2)新四军的歌咏活动日常化 |
(3)新四军歌咏活动仪式化 |
(4)新四军合唱活动对根据地民众影响较大 |
2. 歌咏团体高度组织化,师属及以上合唱组织训练较严格 |
(1)歌咏团体高度组织化 |
(2)师属及以上合唱组织训练较严格 |
二、新四军的合唱创作的阶段性、失衡性 |
1. 新四军合唱创作具有比较明显的阶段性(见附表) |
2. 新四军合唱创作的失衡性 |
结语 |
(4)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经济建设 |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规模效应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6 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制度准备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状况 |
三、新中国成立后应对困难的经济措施 |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曲折(1956-1966 年) |
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
二、经济上初步纠正“左”倾错误与庐山会议“反右倾” |
三、对国民经济和党内关系的调整 |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
五、“四清”期间的三年经济调整与三线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严重挫折(1966-1976 年) |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抓革命与促生产 |
二、国民经济发展跌入谷底 |
三、七十年代初国民经济的恢复 |
四、政治经济的全面整顿与粉碎“四人帮” |
小结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二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1976-2002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76-1982 年) |
一、经济建设的徘徊与思想解放的兴起 |
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民经济调整 |
三、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
四、对外开放与特区建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探索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2-1992 年) |
一、“三步走”七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
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三、推行财政、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
四、价格改革与整顿经济秩序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轨(1992-2002 年)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 |
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2002 年至今) |
第一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转型(2002-2012 年)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
三、区域、城乡向协调发展转型 |
四、宏观调控机制向治理体系转型 |
五、对外开放向“开放型经济体”转型 |
第二节 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 |
一、“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
四、“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五、“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阶段性总结 |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 |
三、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第二节 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 |
一、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
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
二、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
三、健全法治体系为我国所有制的多样化持续提供保障 |
第四节 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
一、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
二、改革红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
三、渐进式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 |
第五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
一、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闭关自守无异于“慢性自杀” |
三、开放型经济体对国内深化改革具有“倒逼效应” |
第六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
一、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 |
二、党的领导在经济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
三、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溯源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反投降斗争理论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民族投降主义的理论 |
2.1.2 列宁、斯大林反对民族投降主义的理论 |
2.2 中华民族历史上关于民族气节的优秀传统文化 |
2.2.1 威武不屈 |
2.2.2 反抗侵略 |
2.2.3 和合统一 |
2.2.4 忧国忧民 |
第三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缘起 |
3.1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与诱降 |
3.2 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的绥靖与劝降 |
3.3 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妥协与投降 |
第四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维度与内涵 |
4.1 夯稳基石:高举团结、抗战、进步旗帜最大限度地孤立投降派 |
4.1.1 高举团结旗帜,巩固扩大抗战阵营 |
4.1.2 高举抗战旗帜,反对中途妥协投降 |
4.1.3 高举进步旗帜,勇当民族中流砥柱 |
4.2 强化保障:以军事与法制手段保障反投降斗争顺利开展 |
4.2.1 加强惩治汉奸的法制建设 |
4.2.2 加强军事打击震慑投降分子 |
4.3 整党建党: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反投降斗争领导权 |
4.3.1 巩固党的团结与统一对于反投降斗争的重要性 |
4.3.2 开展党内两条战线斗争是反民族投降主义的重要前提 |
4.3.3 巩固党组织是取得反投降斗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
4.4 构建心防:加强文化建设占领道德制高点保持对投降派精神打击 |
4.4.1 加强党的宣传媒体建设揭露汪精卫集团的卖国投降的活动 |
4.4.2 驳斥汪精卫的汉奸理论 |
4.4.3 加强抗战文艺建设铸就民族精神 |
4.4.4 反对日汪的奴化教育 |
4.5 争取外援:发挥国际正义力量的作用进行反投降斗争 |
4.5.1 阐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外交路线 |
4.5.2 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共产国际紧密配合开展反投降斗争 |
4.5.3 争取英美等反法西斯国家援助开展反投降斗争 |
4.5.4 联合其他国家人民革命力量开展反投降斗争 |
4.6 组织群众:反投降斗争的根本方法 |
4.6.1 群众是取得反投降斗争胜利的决定力量 |
4.6.2 反投降与维护群众利益紧密集合 |
4.6.3 在反投降斗争中注重改进群众工作方法 |
第五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实践与成效 |
5.1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初起阶段(1935. 1——汪精卫出逃) |
5.1.1 对反投降斗争的基本认识 |
5.1.2 反投降斗争的初步尝试 |
5.2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高峰阶段(汪精卫出逃——汪伪政府成立) |
5.2.1 毛泽东对时局的研判与反投降斗争部署 |
5.2.2 驳斥汪精卫的投降主义言论 |
5.2.3 开展反投降的军事斗争 |
5.2.4 开展反投降的宣传和文化斗争 |
5.2.5 开展反投降的外交斗争 |
5.2.6 开展反投降的群众运动 |
5.2.7 开展国民参政会内的反投降斗争 |
5.2.8 开展反投降暗流的斗争 |
5.3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后续发展阶段(汪伪政府成立——抗战胜利) |
5.3.1 强化反投降的宣传和文化斗争 |
5.3.2 强化伪军和伪组织工作 |
5.3.3 继续开展外交反投降斗争 |
5.3.4 强化反投降暗流的斗争 |
5.3.5 抗战胜利后对汉奸的揭发、逮捕与审判 |
第六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鲜明特色 |
6.1 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
6.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抗战反投降斗争实际相结合 |
6.1.2 对中华民族固有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6.1.3 注重对反投降主义传统性的扬弃 |
6.2 依靠群众:彰显人民性 |
6.2.1 汪精卫因充当日寇傀儡得不到群众 |
6.2.2 蒋介石因独裁专制限制群众运动 |
6.2.3 毛泽东因坚决抗日反投降能够彻底发动群众 |
6.3 宏大视野: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 |
6.3.1 驾驭反投降斗争各种力量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
6.3.2 指导思想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
6.3.3 审判投降分子方法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
6.4 云谲波诡:凸显复杂性 |
6.4.1 国际形势的变换扑朔迷离 |
6.4.2 反投降的对象浑成难辨 |
6.4.3 各种矛盾纠缠交织 |
6.5 惟精惟一:彰显完美性 |
6.5.1 与近代中国几次反投降斗争相比,彰显完美性 |
6.5.2 与国民党反投降斗争相比,彰显完美性 |
第七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价值” |
7.1.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的历史价值 |
7.1.1 确保抗战坚持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 |
7.1.2 完美演绎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
7.1.3 为后来的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7.2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精神文化价值 |
7.2.1 铸就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抗战精神 |
7.2.2 为探询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的精神沉沦和人格沉沦提供了一把钥匙 |
7.3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当代价值 |
7.3.1 为应对美、日等对中华民族的现实威胁和侵略提供了精神支撑 |
7.3.2 绝不屈服地创造了反击美国贸易战的经典范例 |
7.3.3 为打击各种民族分离主义的卖国行径提供了理论武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6)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江西到皖南:支援工作的起步与展开 (1938年初至1939年底) |
二、从江南到苏北:支援工作的转折与调整 (1940年初至1941年初) |
三、从江淮到浙东:支援工作的深化与拓展 (1941年初至1945年8月) |
四、结语 |
(7)汪达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资料、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汪达之的早年经历 |
第一节 家世背景与求学经历 |
一、出生与家世 |
二、学业经历 |
三、初入社会 |
第二节 早期的社会历练与思想启蒙 |
一、初到上海与人生轨迹的奠定 |
二、革命思想的启蒙 |
第三节 晓庄学校的岁月 |
一、缘结晓庄 |
二、艰难筹备 |
三、入学波折 |
四、就读经历 |
小结 |
第二章 汪达之主持新安小学与教育理念的实践 |
第一节 新安小学的艰难起步 |
一、新安小学的创办 |
二、苦撑危局 |
第二节 困顿中的坚守 |
一、晓庄学校封闭的冲击 |
二、矛盾纠纷的持续 |
三、生产自救的开展 |
四、生活教育的实践者 |
第三节 新安小学的结束与回响 |
一、经费的困顿与学校的结束 |
二、最后的回响 |
三、对生活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新安旅行团与汪达之的人生高峰(上) |
第一节 对旅行修学的初步探索与尝试 |
一、创办儿童旅行团的理论与现实背景 |
二、儿童旅行团的筹备工作 |
三、儿童旅行团的旅行经过 |
第二节 汪达之与新安旅行团的早期发展 |
一、新安旅行团的经费与组织准备 |
二、新安旅行团旅行修学生涯的开始 |
第三节 华东之旅 |
一、辗转江浙 |
二、挺进上海 |
小结 |
第四章 新安旅行团与汪达之的人生高峰(下) |
第一节 大后方的奋斗 |
一、大西北之旅 |
二、奔走在武汉、长沙 |
三、桂林岁月 |
第二节 转战根据地 |
一、告别国统区 |
二、根据地岁月 |
三、新安旅行团的结束与汪达之的身份转变 |
小结 |
第五章 汪达之的晚年生涯 |
第一节 新体制的建设者 |
一、边区经历 |
二、晓庄学校的恢复 |
三、教育部生涯 |
第二节 在海南的沉浮 |
一、主政广东民族学院 |
二、政治的风雨中 |
三、人生的谢幕 |
四、晚年思想中的升华与坚持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汪达之年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铁军轻骑兵—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南昌初创—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成立 |
第一节 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成立 |
一、成立背景 |
二、成立过程 |
三、人员组成 |
四、组织机构 |
第二节 南昌时期开展的文艺活动及统战工作 |
一、1938年春节联欢晚会 |
二、“南昌抗日歌咏会”成立大会 |
三、“三八”妇女节和孙中山逝世13周年晚会 |
四、其他文艺活动 |
五、南昌时期的统战工作 |
第二章 云岭烽火—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发展 |
第一节 岩寺整编 |
一、停留兰溪 |
二、岩寺整编 |
三、暂住土塘 |
第二节 进驻云岭 |
一、人员及组织结构调整 |
二、文化娱乐生活 |
三、文艺宣传活动 |
四、民运宣传工作 |
第三节 挺进苏南 |
一、背景 |
二、人员及组织 |
三、宣传工作的开展 |
第四节 转战江北 |
一、背景 |
二、人员及组织 |
三、宣传工作的开展 |
第三章 “三易旗帜”—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改编 |
第一节 移师江南指挥部 |
一、背景 |
二、组织及人员变动 |
三、文艺宣传活动 |
四、民运宣传工作 |
第二节 改属苏北指挥部 |
一、背景 |
二、组织及人员变动 |
三、文艺宣传活动 |
四、民运统战工作 |
第三节 划归新四军一师 |
一、背景 |
二、组织变动及人员变动 |
第四章 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评价 |
第一节 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特色 |
一、政治方向明 |
二、文化水平高 |
第二节 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作用及启示 |
一、抗战宣传动员 |
二、丰富军民娱乐生活 |
三、培养文艺政工人才 |
四、对当今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服务团部分人员基本情况表 |
致谢 |
(9)苏南抗日根据地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治方面 |
二、经济方面 |
三、文化教育方面 |
四、社会方面 |
五、苏南抗日根据地研究的特点和展望 |
(一)定期的学术会议 |
(二)研究内容增多和深入 |
(三)不足之处 |
(10)1941-1945年的中共中央华中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资料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共中央华中局的成立及其组织情况 |
一、华中局的筹备和成立 |
二、华中局的组织情况 |
第二章 中共中央华中局与华中抗日根据地建设 |
一、中共中央建立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方针 |
二、华中局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 |
三、华中局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社会经济建设 |
四、华中局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工作 |
第三章 中共中央华中局与新四军的建设 |
一、华中地区的军事形势及任务 |
二、“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建立 |
三、反对日、伪军的“清乡”、“扫荡” |
四、开展拥政爱民与拥军优抗运动 |
五、统筹部署,夺取全面抗战的胜利 |
第四章 中共中央华中局的整风运动 |
一、中共在华中地区的组织情况 |
二、拉开华中整风运动的序幕 |
三、整风运动的全面展开 |
四、华中局整风运动的特点、成绩与失误 |
结语 |
一、华中局的历史地位 |
二、华中局的基本经验 |
表 1: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中共中央东南局所属组织序列沿革表 |
表 2: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属组织序列沿革表 |
表 3:中共中央华中局所属组织序列沿革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祝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小学教育的历史考察[J]. 陈洋,聂红琴. 档案与建设, 2021(06)
- [2]铁军战歌震江淮——新四军的合唱活动与合唱创作[J]. 石一冰. 中国音乐, 2020(06)
- [3]紧跟以习近平为核心党中央战略部署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继续前进——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暨《大江南北》第27次联络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徐炯. 大江南北, 2019(07)
- [4]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 王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D]. 周玉文. 湘潭大学, 2018(04)
- [6]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述略[J]. 韩洪泉. 抗战史料研究, 2017(02)
- [7]汪达之研究[D]. 徐蕾. 扬州大学, 2018(12)
- [8]铁军轻骑兵—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研究[D]. 陆海玲. 扬州大学, 2017(10)
- [9]苏南抗日根据地研究综述[J]. 郭泽煜. 世纪桥, 2016(01)
- [10]1941-1945年的中共中央华中局[D]. 胡树飞.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