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巢湖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俊[1](2021)在《河流差异化河段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邓姗[2](2021)在《水资源绩效审计研究 ——以B市为例》文中认为如今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文明的建设成为首要关注点,不但要体现在经济、社会中还要体现在文化中,构建我们美丽而又文明的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最重要一点就是要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进行资源环境审计,给政府施加压力,让政府对环境管理加大重视程度,提高治理效率和效果。但是我国环境审计起步晚,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的还不够并且很多时候还是以合规性审计为主,针对资金进行审计,这并不适用于资源环境审计,不能反映出环境存在的问题和治理后的效果。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和水资源管理理论为依据,分析了水资源绩效审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就分析出的问题提出建议。本文一共有六章节,第一章主要是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相关的方法路线第二章主要是引用的一些文献和整个论文的理论,从可持续发展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和水资源管理理论来构建本文的理论框架。第三章,水资源绩效审计理论分析及实践存在的问题分析。对水资源绩效审计定义进行全面阐述并列出当前水资源绩效审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第四章,基于DPSIR的水资源绩效审计体系构建。本文主要运用DPSIR模型,构建水资源绩效审计指标,指标赋值采用层次分析法,最后进行评价。第五章,安徽省B地区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对B市水资源绩效审计进行资料数据搜集,运用第四章的评价体系,对B市进行水资源绩效审计。第六章,相关结论与建议,总结案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关建议。本文重点在于构建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同时将该指标运用到B地区水资源审计中,将得出的结论与B地区原本的审计结论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提出建议。
石凯含[3](2020)在《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兼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我国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农业面源污染作为我国农村地区首要污染类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市场化环境下绿色农业的纵深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成为我国涉农政策的重点关注领域。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及“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要:“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可见,农业面源污染是政府长期关注焦点,其中化肥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更是引起了政府政策的持续关注。持续的宏观政策关注对化肥面源污染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基层的深入了解,尤其是缺乏对我国农业经营过程中的新型经营主体的充分考虑,部分政策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影响化肥面源污染问题的妥善处置。如何有效处置化肥面源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阻碍,更是我国农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关注的焦点,而农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须充分结合实际,考虑农业经营主体行为特征,才能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农民支持,才能实现政策与农户实际行为相协调,最终充分发挥政策效用,实现政策目标。种植大户是我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的重要主体,更是化肥面源污染问题得以解决的重要基层主体。基于此,本文以种植大户这一农业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中的重要主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slope分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空间冷热点分析法、随机前沿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博弈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就种植大户行为与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间关系展开研究,以为政府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种植大户与化肥面源污染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内涵阐述。首先,对种植大户与化肥面源污染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对其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确保研究的准确性与规范性,为后文分析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二是化肥面源污染与治理现状及防治政策演进。首先,对化肥施用总体特征、化肥施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进而简要概括我国化肥面源污染产生的影响,并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化肥减量空间进行测算。之后,梳理我国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并对相应政策进行归纳,进而提出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存在的问题。三是种植大户面源污染防治政策采纳的路径分析,进而对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进行博弈分析。首先,在对黑龙江省这一典型地区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采纳过程中种植大户认知—政策采纳意愿—行为三者的内在影响,探明种植大户对防治政策与污染水平的不同认知程度对多种政策的采纳意愿以及最终施肥行为的影响路径;其次,按照“理论综合探讨”→“现实量化分析”→“政策制定博弈”的逻辑通过对种植大户、政府、外部利益群体等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利益特征进行深入探索,进而对面向种植大户行为特征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制定博弈。四是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及保障措施。在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博弈分析与国外先进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根据政策执行性、政策成本控制与政策实效性制定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在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方面,从政策组合、激励手段、补贴程度、投入力度、监管机制等方面进行发展和完善。在具体防治方案拟定上,从条件式污染防治激励方案、层级累进制的补贴激励方案、产研联动式的污染防治方案和政农协同式污染防治方案入手,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方案覆盖。最终,结合肥料使用创新及现代数据技术,从政策设计端、政策执行端以及化肥面源污染防治资金端为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设置政策保障。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政策体系得到有效建构,各项辅助性技术手段发展程度有待提升。但是,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长效防治政策体系尚未确立,面向种植大户的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倾斜方式不明确,对种植大户这一市场化细分主体的利益考量程度不足。大户认知、大户偏好、大户特征等因素对化肥面源污染治理和化肥减量政策的反馈性强。从细分来看,政府干预面源污染治理和化肥减量与否对种植大户的影响性具有差别,应当倡导建立基于政策联动和政府—市场—种植大户互动的化肥面源污染治理和化肥减量政策体系。基于政策角度与种植大户行为的交互研究,可知激励型政策与惩罚型政策对于种植大户影响程度强,而技术类的辅助型政策对大户技术采纳行为影响程度弱,但基于科技在农业种植业中的杠杆作用,其作为辅助型政策发挥作用具有必要性。基于此,拟从防治模式、激励手段、补贴程度、投入力度以及监管机制入手,发挥上述主要政策工具类型的作用,制定条件型污染防治激励方案,建构层级累进制补贴激励机制,探索产研联动式污染防治模式,以政农市场协同性防治机制提升我国化肥面源污染治理效果,并全面兼顾数据技术在种植大户面源污染防治补贴中的作用,在现代化治理模式和农业发展生态机制之下探究与种植大户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相关的政策,从政农商社等多主体入手,建立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政策体系,夯实我国化肥面源污染治理效果,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
王静[4](2020)在《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受纳水体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威胁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安全。但因其排放时间及频率的不确定性、排放区域的广泛性、发生机理的复杂性以及模拟与控制的困难性等特征,而难以得到有效的治理。如何科学地认识并有效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与应用问题。巢湖是我国富营养化程度最为严重的淡水湖泊之一,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其水质恶化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已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控制巢湖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技术研究并筛选出适域性的控制技术,是当前最现实和最迫切的任务。本研究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单元,通过综合运用野外区域调研、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δ15N和δ18O)、室内化验分析和模型计算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系中各形态氮浓度及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引入稳定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识别并定量评价了各污染源对硝酸盐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污染源在源头-沟渠-河道迁移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同时,依托农业面源污染长期定位观测基地,系统研究了巢湖流域典型种植模式下农田(坡耕地及水旱轮作田)的水土及不同形态的氮磷迁移特征,明确了其迁移转化规律,深入探讨了不同农艺措施(植物篱、秸秆还田、等高垄作和优化施肥等)对农田氮磷流失的控制效应,并评价了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稳定氮氧同位素(δ15N和δ18O)的定性识别结合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的定量计算表明,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体硝酸盐主要来源于粪肥污水、化肥以及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不同水期河流氮的主要来源具有差异性。丰水期时,上游水体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化肥的施用(贡献率30%)和粪肥污水的排放(贡献率28%),而中下游则主要来源于粪肥污水的排放(36%)和土壤有机氮的矿化(27%);枯水期时,粪肥污水的排放是整个店埠河硝酸盐的主要污染源(上游贡献率38%,中下游则为48%)。综合而言,4类污染源贡献率分别为:大气沉降源7%~18%,土壤源24%~29%,化肥源18%~30%,粪肥污水源28%~48%。(2)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体各形态氮浓度及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异性。上游区域水体总氮(TN)、硝态氮(NO3--N)在丰水期的平均浓度(4.87 mg/L和2.73 mg/L)显着高于枯水期(3.09 mg/L和1.17 mg/L),铵态氮(NH4+-N)平均浓度则是枯水期(1.10 mg/L)较丰水期高(0.52 mg/L);中下游区域水体TN、NO3--N和NH4+-N在丰水期的平均浓度(6.62 mg/L、3.23 mg/L和1.57 mg/L)显着低于枯水期(10.52 mg/L、4.26 mg/L和3.66 mg/L)。水体无机氮主要以NO3--N形态存在,而污水则以NH4+-N为主。δ15N-NO3-值丰水期(平均值5.02‰)较枯水期(平均值6.38‰)低,而δ18O-NO3-值则是丰水期(平均值9.17‰)高于枯水期(平均值4.50‰)。(3)植物篱(PH)、植物篱+秸秆覆盖(PHS)和等高垄作(CR)3种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巢湖流域坡耕地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在当地常规顺坡耕作条件下(CK),年地表径流量及土壤侵蚀量分别为76.55 mm/a和767.10kg/(hm2.a)。与CK相比,PH、PHS和CR可分别减少24.5%、36.5%和19.7%的径流流失和31.0%、45.6%和25.4%的土壤流失,表现出显着的水土保持作用,且减沙效果大于减流效果。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坡耕地TN、PN(颗粒态氮)和NH4+-N的径流损失。CK条件下,径流TN浓度范围是0.73~22.82 mg/L,其中PN和溶解态总氮(DTN)所占TN的比例基本相当,在DTN中,以NO3--N为主,约占DTN的54.0%~63.7%,DON约占DTN的22.6%~31.3%,NH4+-N仅占12.2%~18.7%。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显着地降低径流PN的浓度,但却提高了DTN、NO3--N、DON(可溶态有机氮)的浓度,而对TN、NH4+-N的浓度无显着影响。CK条件下,氮素地表径流流失负荷为9.35 kg/(hm2.a),占当年作物施氮量的2.83%,其中PN、DTN、NO3--N、NH4+-N和DON的流失负荷分别占TN的50.3%、49.7%、28.6%、8.6%和12.5%。与CK相比,PH、PHS和CR的TN径流损失量分别降低了28.3%、40.7%和21.2%(P<0.05),PN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58.4%、71.1%和44.5%(P<0.05),NH4+-N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32.8%、48.6%和28.3%(P<0.05)。3种水土保持措施对氮素输出的控制效应主要通过减少径流量和降低颗粒态氮的浓度来实现的。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也显着减少了坡耕地TP(总磷)和PP(颗粒态磷)的径流损失。CK条件下,径流TP的浓度范围是0.61~1.22 mg/L,其中PP约占TP的71.5%~81.7%,PP是磷地表径流迁移的主要形态。在DTP(溶解态总磷)中,D-Ortho-P(溶解态正磷酸盐)所占比例较大,为87.4%~90.7%,DOP所占比例较小,仅占9.3%~12.6%。与CK相比,PHS、PH、CR3种农艺措施显着降低了径流PP和TP的浓度(P<0.05),但与此同时却不同程度的提高了DTP和D-Ortho-P的浓度,而对DOP(溶解态有机磷)的浓度无显着影响(P>0.05)。CK条件下,磷素地表径流流失负荷为706.29 g/(hm2.a),占当年作物施磷量的0.98%。PP、DTP、D-Ortho-P和DOP的流失负荷分别占TP的75.0%、25.0%、22.3%和2.8%。与CK相比,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TP的径流流失负荷分别降低了38.4%、53.8%和33.4%(P<0.05),PP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49.0%、67.6%和41.0%(P<0.05),同时也不同程度降低了DTP、D-Ortho-P和DOP的径流损失量。与氮相似,3种水土保持措施对磷素输出的控制效应主要通过减少径流量和降低颗粒态磷的浓度来实现的。(4)肥料施用后8-10 d内是控制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水稻季氮磷流失的关键时期。连续两年的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试验研究表明,稻田施肥后(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第2天或第4天田面水的TN、DTN、NH4+-N和TP的浓度达到峰值,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下降,至8~10 d后趋于稳定,其中TN、DTN和TP浓度随时间下降的最优拟合回归方程为:Y=C0×e-kt。翻耕条件下秸秆还田能有效降低这一时期田面水较高的TN、DTN、NH4+-N和TP的浓度,有利于消减整个生育期的氮磷损失,从而能够降低氮磷流失的风险。(5)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氮磷径流损失在水稻季和旱作季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连续7季(3季水稻,2季小麦和2季油菜)的农田氮磷流失监测试验表明,水稻季氮磷径流损失风险远高于旱作季。当地常规耕作条件下(CK),水稻季径流TN和TP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73~15.33 mg/L和0.07~0.50 mg/L,旱作季则分别为2.12~4.01 mg/L和0.11~0.30 mg/L,几次高浓度的氮磷损失均发生在水稻季。氮主要以DTN的形式进行迁移,PP却是磷迁移的主要方式。NH4+-N和NO3--N所占DTN比例在水稻季的差异比较大,主要与径流-施肥时间间隔以及水稻的生育期有关,而在旱作季DTN则以NO3--N为主,NH4+-N所占比例则较小。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TN和TP径流损失量分别为3.07~7.29 kg/hm2和238.08~376.48 g/hm2,分别占施氮量的0.9%~2.2%和施磷量的0.36%~0.57%,氮磷的径流损失主要发生在水稻季。由于降雨事件的偶然性以及追肥采用表施的方式,优化施肥对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径流流失风险难以控制,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磷的损失。秸秆还田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均可有效降低氮素流失负荷,使得氮素流失潜能大大减小。免耕条件下秸秆还田尽管可以减少旱作季磷的流失,但却显着增加了稻季磷的流失风险。因此,从控制水旱轮作田氮磷养分流失的角度来看,在巢湖流域,秸秆还田与翻耕相结合更能有效地降低氮磷养分的损失风险。整体而言,本研究利用稳定氮氧同位素的定性识别结合SIAR模型的定量计算,较为精确地解析了河道氮素的来源。农田氮素面源污染是河流氮素的主要污染源,从源头上采取不同的农艺措施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是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关键和最有效的策略。巢湖流域的坡耕地采取植物篱结合秸秆还田,水旱轮作田采取翻耕结合秸秆还田的农艺措施对农田面源污染物具有显着地控制效应,可在研究区域及类似流域进行推广利用。
朱春涛[5](2020)在《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综合评价》文中提出我国经过治理的河段长度占总河段长度的比例不足35%,河道治理的任务依然繁重。泾河作为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一级支流,是黄河洪水和泥沙的主要来源地。泾河河道的治理,对改善黄河的水质状况、提升流域水污染治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泾河新城因河得名,泾河横穿泾河新城,从防洪、治污和生态景观等层面进行泾河河道治理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需求。目前,泾河河道丰水期(汛期)洪水、泥沙和污水对整个流域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平水期和枯水期景观难以满足“南山北水灵动泾河”的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在诸多河道治理工程方案中,如何选择适合泾河流域特点、符合泾河新城城市发展需求和周边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工程方案成为实施河道治理的前提;提出综合反映河道治理工程的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选择最优效果的工程方案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文献梳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综合评价进行研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工程方案进行评价决策,构建了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较为完整地从经济效果属性、生态效果属性和社会效果属性三个层面对该工程效益进行了诠释和解释,为方案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对于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其经济效果、生态效果和社会效果在评价中权重分别为13%、51%和36%,结果表明对于该段河道的治理最为关注的是其生态效果,其次是其在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上所具备的社会效益。现有的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方案中,方案1是综合效益最优的工程建设方案。在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得到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三个工程方案的效益评价结果分别为0.896、0.867、0.735,由此确定方案1为实施河道治理效益最优方案。
王翔[6](2020)在《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一些流域水污染事件频发,沿岸群众的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因此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水污染防治工作已经刻不容缓。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为充分发挥其规范与社会作用,立法者必须从源头出发,加强行政立法工作。微山湖作为山东省第一大淡水湖,对沿岸地区的生产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鲁西南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靠。然而,微山湖水污染现象已经十分严重,部分区域质量指数已达到重污染级。为防止水污染现象发生,当地出台了《山东省南四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立法,但由于立法存在诸多问题,致使执行效果不甚理想。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借鉴国内外流域水污染治理经验,试图对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的完善提出设想和建议。本文共分四章,主要内容为:第一章,以“水污染防治”和“行政立法”的概念为切入点,结合微山湖基本情况,明确微山湖水污染防治中行政立法的基本内涵,论述微山湖水污染防治立法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第二章,从行政立法角度出发,分析现行微山湖防治水污染立法状况,指出立法中存在的不足,如立法目的单一、监管体系不合理、水污染防治制度不健全、法律责任过轻等。第三章,通过介绍国内外在治理水污染过程中立法的经验,并着重分析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情况,为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提供重要的启示。第四章,在坚持法制统一、地方特色、科学民主的原则指导下,结合国内外治理经验,找到共性,发挥特性,从而提出完善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的建议和对策。通过对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存在的问题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只有树立多元的立法目的、完善监管体制、健全环保制度、强化法律责任,进而加强行政立法,微山湖水污染防治才能取得实际效果,水环境才能得到有效改善。
方能峰[7](2020)在《类Ⅳ类出水水质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及运行效果分析 ——以合肥市西部组团污水处理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污水处理厂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环境的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内的污水厂建设起步较晚,污水排放标准较低,尾水排放到河流可能会进一步污染受纳水体,受纳水体又将进一步影响周边湖泊等水体的水质状况,如位于合肥的巢湖,巢湖周边分布合肥市污水厂的受纳水体,受纳水体造成污染将直接影响巢湖的水质。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并且以合肥市西部组团污水处理厂为例,探讨如何使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类Ⅳ出水的排放标准,并对西部组团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及效益进行了分析,为国内类似的情况提供借鉴。(1)分析了如何使污水厂的尾水达到类Ⅳ类水标准,即COD、TP、TN、NH4+-N出水浓度在一级A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达到接近地表Ⅳ水质标准。污水经过预处理、二级处理,出水氮、磷等污染物浓度仍旧较高,所以需要进行深度处理,即通过混凝、沉淀、过滤等工艺对污水进一步处理,降低污水当中氮、磷的浓度。如采用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等工艺对污水进一步处理,使出水达到类Ⅳ类水标准。(2)探究了西部组团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工艺,整个污水厂采用地埋式建设形式,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生化处理工艺采用了预缺氧+A2/O+鼓风曝气的工艺形式,提高了生物脱氮除磷的效率,为后续的深度处理减轻了负荷;在深度处理阶段,设置了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的工艺形式,能够提高SS、TP的去除效率和增强反硝化的效果。(3)分析了西部组团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效果和效益,通过三年的数据跟踪分析,COD、BOD5、TP、TN、NH4+-N的出水均能达到类Ⅳ类水标准,其中SS的去除效率为94%左右,COD的去除效率为81%~94%,BOD5的去除效率为92%~97%,TP的去除效率为86%~97%,NH4+-H的去除效率为95%左右,TN的去除效率为70%~90%,处理效果理想,同时对整个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效益分析,主要表现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方面。
杨晶晶[8](2018)在《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文中认为长期以来,长江流域作为中国人口集聚多、经济体量大、发展潜力足的经济地带,在协调区域发展、培育增长动能、优化空间结构中发挥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沿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减弱、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面临严峻挑战,长江经济带发展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为新时期中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支撑带战略”。随后,习近平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明确“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赋予了长江经济带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历史重任。因此,探索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可能路径,进而为中国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成功经验,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本文是基于重大现实问题而开展的经济史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方法,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政策演变轨迹为背景,以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为主线,分阶段考察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第一章,主要是考察历史上的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水岭,梳理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及流域开发进程。在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进程中,秦汉时期尽管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发展为主,但对长江流域有意识的开发活动逐渐增多。到宋代中后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最终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明清时期,奉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长江流域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长江流域始终以农耕文明为主,农业发展是流域开发的基础形态和主要经济活动。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近代以来,随着手工业的兴起,长江流域内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且没有大规模、持久性的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尚好,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受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大跃进”运动、“文革”等影响或冲击,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出现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的局面。在中国工业大发展背景下,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污染特征表现为从农业污染向农业、工业污染源并存转变,流域全域性、系统性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第二章,主要是研究1979-1991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借助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取得显着经济社会效益。各省市经济增长均取得明显提升,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整体上向第二、三产业倾斜,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规模较小。与此同时,来自长江流域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农业面源及航运流动源的污染迅速增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数量的增加,及流域工矿企业排污时未经处理的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物排放影响的加剧。其间,尽管治理污染的投资不断加大,但仍无法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恶化。同时,水土流失亦不断加重,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在爆发次数和破坏程度上位于中国七大水系之首。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上看,尽管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整体进入了快车道,探索出了一条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新路子,但未能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此前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思维,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表现。于是,在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化学化的快速推进和掠夺性资源开发的多重压力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入快速恶化期。第三章,主要研究1992-2001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确立和开放区域由沿海地区向广大内陆地区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长江流域各种污染源及其污染强度随之快速增加。受国际环境形势及国内生态环境状况的快速恶化的影响,国家在1990年代中期制定并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受到更多重视。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但实践中,长江流域地区各级政府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仍显不足。而且,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流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第四章,主要考察2002-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行推进与互动。中国加入WTO以后,长江沿江区域的区域开发、人口集聚、工业化、城市化和港口建设高速推进,下游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传统产业开始向中上游转移。长江流域水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生态压力。这一时期,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环保政策,显着提高了环保投入水平。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加速恶化趋势,极大地制约了流域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在长江流域已难以为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尽快完善可持续发展实现机制,彻底扭转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五章,主要分析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环境容量与特性认识不足,虽然存在自然因素的天然属性差异,但是人类对环境不合理地开发和干扰,才是加剧失衡趋势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效用。长江流域经过多年开发后,可利用资源已日趋减少,有限的资源与快速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未能有效建立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即使中国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十余年,长江经济带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依然是“两张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未从概念落实为行动。深层原因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所采取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制约了环保认知水平、环保投入水平和环保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不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这种发展方式,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则,将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第六章,主要提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绿色协调发展的思路。本章首先简要梳理了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进程,回顾了长江经济带战略演变的过程,总结其演变特征。其后,考察了国外大河流域发展经验和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阐明长江经济带从过去的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有其重要的内涵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采取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即以着力构建保护优先、全面保护的大保护体制和中央与流域区域共抓、共管的大保护机制,实施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大保护工程。通过观念、制度、机制上的彻底转变,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心从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李洋[9](2017)在《巢湖水污染治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巢湖水污染治理作为我国“三河三湖”污染治理工程之一,在以政府单一治理的方式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水污染现象仍有发生。本文研究的是怎样才能在多利益相关者共同互帮互助下将巢湖水污染治理解决。本文将巢湖湖体的水污染治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理论分析法以及调查问卷法等方法对巢湖水污染治理问题进行了探讨。论文结合目前巢湖水污染治理的特点,以马克斯·韦伯科层治理理论为依据,对巢湖水污染治理的现状进行剖析,发现在巢湖水污染治理中,政府是治理的权力中心,各级政府形成自上而下的垂直关系,并根据相应的治理法律法规按照命令——服从的方式执行治理措施。同时,对巢湖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科层治理使得巢湖水污染治理主体和手段单一化,企业和公众等主体无法参与到治理之中。最后,根据2015年合肥市政府出台的《合肥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的巢湖水污染治理的总体目标,即形成“政府带队、企业加入、市场激励、公众协商”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本文认为巢湖水污染治理正处于从科层治理向网络治理转变的关键时期。在借鉴国外有关水污染网络治理得出的启示上,依据戈德史密斯网络治理的理论,从构建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网络、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和沟通机制、完善网络责任机制以及提高行政机关人员对网络设计能力四个方面对防治巢湖水污染问题进行重新构建,以此更好地解决巢湖水污染的治理问题。
朱鹏飞[10](2017)在《基于排污权交易的环境管理及区域利益协调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政府开始推行一系列环保方面的政策措施,如价格、税收、财政、信贷等;70年代以后,排污权交易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重要政策手段。从Dales首先提出排污权概念以来,各国的学者从排污权交易原理、交易制度与市场、初始分配与定价、交易成本与收益、厂商行为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上,美国、日本、欧盟和发展中国家(如智利)的排污权交易各有特色,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显示了排污权交易巨大的前景和生机,并形成了总量控制型与信用型两种方式并存的排污权交易体系。排污权交易建立在一系列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理论基础之上,如产权理论、物质不平衡理论、外部不经济理论、公有地悲剧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环境权理论等,这些理论进一步推动了排污权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排污权进入中国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中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发展尤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更加迫切需要控制污染的排放。论文在分析比较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排污权交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总量控制、交易制度体系构建、初始分配和定价、运作问题(监管及激励)等,提出排污权在我国发展、实践的重点,并将其应用到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践中,如排污权的初始定价、核算与计量、各地排污权控制的模式及优缺点等。环境的保护不是独立的,与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密切相关。论文在运用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实践经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在污染排放、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取得平衡的政策建议。污染不是局部的问题,具有全局性和流动性。如何将排污权交易运用在环境管理与区域协调之间取得平衡,是为本文的最终落脚点。文章层层递进,第一步从单个主体的角度分析影响排污权交易的因素及解决办法;第二步从环境、经济发展与能源使用的3Es角度分析构建排污权交易的利益协调;第三步从区域利益协调角度分析构建排污权交易机制。从结构上看,文章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思路与方法,并通过框架图进行展示,提出了论文的创新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文章第二部分在阐述有关排污权交易理论的基础上,分别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总结了排污权交易的既有研究成果,并将排污权交易与“命令-控制型”和收取排污费两种控制污染排放手段作了比较。文章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影响排污权交易的主要因素,包括初始定价和分配、计量以及交易成本管理,特别提出了排污权的影子定价模型,分析了在中国如何对排污权进行计量,包括会计属性、会计的计量原则、信息披露等内容。文章第四和第五部分对比介绍了美、日、欧盟、智利和中国排污权交易的实践和各自的特点,特别是详细阐述了中国排污权发展的历史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政府采取的措施,为解决区域利益协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第六部分运用实证分析了排污权与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我国应坚定不移地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文章第七部分在阐述环境管理的概念、作用、内容和手段的基础上,提出要通过强化清洁生产来促进环境管理在排污权交易中发挥作用,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分别分析了现阶段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文章第八部分提出了区域利益协调的边界难题及对策、区域利益冲突与风险衡量、解决办法,最后以太湖流域为例提出了排污权控制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一,提出了我国排污权控制面临的难题及其相应的解决对策——实施总量控制下的信用型排污权交易模式;第二,研究排污权、经济发展与能源之间的利益冲突与风险衡量;第三,提出化解排污权交易区域利益与协调的机制。
二、巢湖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巢湖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水资源绩效审计研究 ——以B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水资源审计 |
二、水资源绩效审计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创新点与局限性 |
一、创新点 |
二、局限性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水资源审计的基本概念 |
二、水资源绩效审计的基本概念 |
三、DPSIR模型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水资源管理理论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资源与环境价值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水资源绩效审计理论分析及实践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水资源绩效审计理论分析 |
一、水资源绩效审计主体 |
二、水资源绩效审计客体 |
三、水资源绩效审计对象和内容 |
四、水资源绩效审计目标 |
五、水资源绩效审计标准 |
六、水资源绩效审计程序 |
七、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
八、水资源绩效审计结果及运用 |
第二节 水资源绩效审计实践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水资源绩效审计现状 |
二、水资源绩效审计的特点 |
三、水资源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四章 基于DPSIR模型的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构建 |
第一节 DPSIR模型用于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
一、DPSIR模型的演化及基本原理 |
二、DPSIR模型用于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
第二节 基于DPSIR模型的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构建 |
一、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
二、驱动力指标的构建 |
三、压力指标的构建 |
四、状态指标的构建 |
五、响应指标的构建 |
六、影响指标的构建 |
七、本文构建的指标与目前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对比 |
第三节 基于DPSIR模型的水资源绩效审计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一、层次分析法模型 |
二、层次分析法确定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第四节 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评分标准 |
一、定性指标评价标准 |
二、定量指标的评分标准 |
第五章 安徽省B地区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 |
第一节 B地区的相关介绍及资料来源 |
一、基本情况 |
二、资料来源 |
第二节 B地区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 |
一、B地区水资源审计基本情况及审计评价结果 |
二、B地区基于DPSIR模型的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各项指标的权重 |
三、B地区驱动力准则层下的指标评价结果 |
四、B地区压力准则层下的指标评价结果 |
五、B地区状态准则层下的指标评价结果 |
六、B地区影响准则层下的指标评价结果 |
七、B地区响应准则层下的指标评价结果 |
八、公民满意度,饮水质量提升,普及到位程度等的情况 |
第三节 基于DPSIR模型的B地区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结果 |
一、B地区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结果 |
二、B地区水资源绩效审计案例分析 |
三、B地区水资源绩效审计使用指标评价的优势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一节 相关结论 |
第二节 相关建议 |
一、明确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详细标准 |
二、发展水资源绩效审计的人才战略 |
三、构建水资源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专家调查问卷表 |
附录B 社会效益调查问卷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3)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研究 |
1.3.2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研究 |
1.3.3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与农户行为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种植大户 |
2.1.2 化肥面源污染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行为经济理论 |
2.2.2 生态平衡理论 |
2.2.3 农业政策及外部性理论 |
2.2.4 农户行为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化肥面源污染与治理现状及防治政策演进 |
3.1 化肥施用特征概况 |
3.1.1 化肥施用量及施用强度 |
3.1.2 化肥施用结构对比分析 |
3.1.3 内部施用均衡度对比 |
3.2 化肥施用时空特征分析 |
3.2.1 研究方法 |
3.2.2 化肥施用空间分布情况分析 |
3.2.3 空间冷热点分析 |
3.3 我国化肥面源污染产生的影响 |
3.3.1 河流水体污染表现 |
3.3.2 湖泊(水库)水体污染表现 |
3.3.3 土地土壤污染表现 |
3.3.4 农业废弃物污染表现 |
3.4 化肥施用减量空间分析 |
3.4.1 分析方法 |
3.4.2 化肥施用效率测度 |
3.4.3 化肥施用减量空间 |
3.5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演进与归纳 |
3.5.1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演进 |
3.5.2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汇总 |
3.6 我国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存在的问题 |
3.6.1 政策缺乏前瞻性且手段单一 |
3.6.2 政策扶持力度薄弱 |
3.6.3 化肥面源污染数据管理水平低 |
3.6.4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落地难 |
3.6.5 盲目追求化肥减排量化目标 |
3.7 本章小结 |
4 问卷设计、描述性统计及有效性检验 |
4.1 问卷设计与调查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调查 |
4.2 测量变量问项设计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测量变量问项设计 |
4.2.2 测量变量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测量量表的信度检验 |
4.3.1 种植大户认知测量量表的信度检验 |
4.3.2 种植大户政策采纳意愿测量量表的信度检验 |
4.3.3 种植大户施肥行为测量量表的信度检验 |
4.4 测量量表的效度检验 |
4.4.1 种植大户施肥行为测量量表的信度检验 |
4.4.2 种植大户政策采纳意愿测量量表的效度检验 |
4.4.3 种植大户施肥行为测量量表的效度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 种植大户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采纳的路径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结构方程模型的概念 |
5.1.2 模型适配度指标选择 |
5.2 种植大户认知、经济政策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路径分析 |
5.2.1 政策认知对经济政策采纳意愿的路径结果 |
5.2.2 污染认知对经济政策采纳意愿的路径结果 |
5.2.3 经济政策采纳意愿对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5.2.4 污染认知、经济政策采纳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5.2.5 认知、经济政策采纳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5.3 种植大户认知、惩罚政策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路径分析 |
5.3.1 污染认知对惩罚政策采纳意愿的路径结果 |
5.3.2 惩罚政策采纳意愿对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5.3.3 污染认知、惩罚政策采纳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5.3.4 认知、惩罚政策采纳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5.4 种植大户污染认知、辅助政策采纳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分析 |
5.4.1 辅助政策采纳意愿对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5.4.2 污染认知、辅助政策采纳意愿与施肥行为的路径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相关者利益特征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制定博弈 |
6.1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利益相关者分类 |
6.1.1 种植大户 |
6.1.2 政府 |
6.1.3 外部利益群体 |
6.2 利益相关者利益特征分析 |
6.2.1 种植大户利益特征 |
6.2.2 非农社会性主体利益特征 |
6.2.3 央地政府利益特征 |
6.3 化肥面源污染防控政策制定博弈模型建构 |
6.3.1 博弈模型假设 |
6.3.2 种植大户与央地政府博弈模型 |
6.3.3 种植大户与非农外部利益群体博弈模型 |
6.4 不同治理模式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博弈分析 |
6.4.1 治理成本最优决策分析逻辑 |
6.4.2 整体收益最优决策分析逻辑 |
6.4.3 基于外部性的决策分析逻辑 |
6.5 本章小结 |
7 国外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经验借鉴 |
7.1 美国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经验 |
7.1.1 建构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
7.1.2 重点区域划分治理模式 |
7.1.3 探索污染多元防治机制 |
7.1.4 丰富立体防治政策组合 |
7.2 以色列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经验 |
7.2.1 节水政策主导型污染防治 |
7.2.2 多职能部门协同治理模式 |
7.2.3 多类型政策交互覆盖机制 |
7.2.4 产研财政联动式投入模式 |
7.3 欧盟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经验 |
7.3.1 命令控制型法律法规格局 |
7.3.2 共同政策中心型治理逻辑 |
7.3.3 有机农业效用最优化模式 |
7.3.4 市场激励与政策调控融合 |
7.4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制定经验的国际启示 |
7.4.1 关注法律法规的防治先导性 |
7.4.2 以科技手段为污染防治支撑 |
7.4.3 培育规模生产主体发挥带头作用 |
7.4.4 探索数据技术导向防治路径 |
7.5 本章小结 |
8 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制定及保障措施 |
8.1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改进 |
8.1.1 制定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组合 |
8.1.2 推进财税协同化肥面源污染防治 |
8.1.3 制定多效化肥减量与有机肥补贴 |
8.1.4 政企合作参与化肥面源污染防治 |
8.1.5 收紧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监督口径 |
8.2 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方案设计 |
8.2.1 条件式大户化肥污染防治激励方案 |
8.2.2 层级累进大户有机肥补贴激励方案 |
8.2.3 产研联动式大户面源污染防治方案 |
8.2.4 政农协同式大户面源污染防治方案 |
8.3 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制定保障措施 |
8.3.1 政策设计端严控化肥面源污染防治 |
8.3.2 化肥面源污染政策执行端组织保障 |
8.3.3 肥料施用创新及现代数据技术保障 |
8.3.4 化肥面源污染防治资金端支持保障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面源污染概况 |
1.2.2 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研究 |
1.2.3 农业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
1.2.4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与策略研究进展 |
1.3 巢湖水环境研究现状 |
1.3.1 巢湖流域概况 |
1.3.2 巢湖水环境现状 |
1.3.3 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
1.4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3 基于稳定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 |
3.2.4 样品分析 |
3.2.5 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查 |
3.3.2 店埠河潜在硝酸盐污染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 |
3.3.3 店埠河水体的水化学特征 |
3.3.4 店埠河硝酸盐来源的定性解析 |
3.3.5 店埠河水体硝酸盐来源的定量解析 |
3.3.6 不同污染源不同形态氮及氮氧同位素特征值沿沟渠的迁移转化特征 |
3.4 讨论 |
3.4.1 店埠河水体氮素的时空特征 |
3.4.2 利用SIAR模型定量解析面源氮素各污染源贡献率 |
3.5 小结 |
4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巢湖流域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调控效应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的采集 |
4.2.4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
4.2.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径流的防控效果 |
4.3.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土壤流失的防控效果 |
4.3.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各形态氮浓度的影响 |
4.3.4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各形态磷浓度的影响 |
4.3.5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氮磷流失的防控效果 |
4.3.6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作物产量分析 |
4.4 讨论 |
4.4.1 巢湖流域坡耕地氮磷径流流失现状 |
4.4.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控制作用 |
4.4.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氮磷径流损失的调控作用 |
4.5 小结 |
5 保护性耕作和优化施肥对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氮磷流失的调控效应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试验方法 |
5.2.4 样品采集 |
5.2.5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
5.2.6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监测期间的降雨产流情况 |
5.3.2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特征 |
5.3.3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径流氮素浓度及形态分析 |
5.3.4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径流磷素浓度及形态分析 |
5.3.5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氮素径流损失负荷 |
5.3.6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磷径流损失负荷 |
5.3.7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规律与控制关键期 |
5.4.2 保护性耕作对水旱轮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 |
5.4.3 优化施肥对水旱轮作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基于稳定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研究 |
6.1.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水土及养分流失的调控效应 |
6.1.3 保护性耕作和优化施肥对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养分流失的调控效应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学研究情况 |
致谢 |
(5)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1.3.1 河道治理工程效益评价研究综述 |
1.3.2 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河道治理工程 |
2.1.2 河道治理工程效益 |
2.2 理论基础和方法 |
2.2.1 综合评价的理论 |
2.2.2 综合评价的方法 |
3.河道治理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河道治理工程效益评价指标分析 |
3.1.1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U1) |
3.1.2 生态效益评价指标(U2) |
3.1.3 社会效果评价指标(U3) |
3.2 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 |
4.泾河新城河道现状及河道治理工程方案创造 |
4.1 泾河新城河道现状 |
4.1.1 工程地理位置 |
4.1.2 工程建设条件 |
4.1.3 工程任务 |
4.2 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方案创造 |
4.2.1 工程方案一 |
4.2.2 工程方案二 |
4.2.3 工程方案三 |
5.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综合评价 |
5.1 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对比 |
5.1.1 工程方案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5.1.2 工程方案生态效益对比分析 |
5.1.3 工程方案社会效益对比分析 |
5.2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2.1 权重的确定 |
5.2.2 评级等级的确定 |
5.3 工程效益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5.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5.3.2 分层综合评判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一 |
附表二 |
(6)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概说 |
1.1 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的内涵 |
1.1.1 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的概念 |
1.1.2 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主体与形式 |
1.1.2.1 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主体 |
1.1.2.2 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的表现形式 |
1.1.3 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权限与程序 |
1.1.3.1 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权限 |
1.1.3.2 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程序 |
1.1.4 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监督 |
1.2 微山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的理论依据 |
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2 环境公共物品理论 |
1.3 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的必要性 |
1.3.1 微山湖水污染防治需要行政立法的统一规范 |
1.3.2 微山湖水污染防治中的重大事项需要行政立法协调 |
1.3.3 微山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水污染防治的行政立法 |
2 微山湖水污染防治立法的现状与问题 |
2.1 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现状 |
2.1.1 微山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立法的基本情况 |
2.1.2 微山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立法的主要内容 |
2.2 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的缺失与不足 |
2.2.1 立法目的单一 |
2.2.2 监督管理体系不合理 |
2.2.3 水污染防治制度不健全 |
2.2.3.1 现行水污染防治制度的不足 |
2.2.3.2 其他水污染防治制度的缺位 |
2.2.4 法律责任规定上存在问题 |
3 国内外水污染防治立法与启示 |
3.1 国外有关水污染防治立法的规定 |
3.1.1 美国水污染防治立法 |
3.1.2 日本水污染防治立法 |
3.2 国内水污染防治立法的规定 |
3.2.1 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立法 |
3.2.2 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立法 |
3.3 国内外水污染防治立法对微山湖的启示 |
3.3.1 设立多元的流域管理机构 |
3.3.2 完善水污染防治制度 |
3.3.3 明确水污染治理的法律责任 |
4 完善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建议 |
4.1 确立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的原则 |
4.1.1 法制统一原则 |
4.1.2 地方特色原则 |
4.1.3 科学民主原则 |
4.2 完善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的主要内容 |
4.2.1 矫正环境立法目的 |
4.2.2 完善监督管理体制 |
4.2.3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 |
4.2.3.1 完善既有制度 |
4.2.3.2 引入先进制度 |
4.2.4 强化法律责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类Ⅳ类出水水质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及运行效果分析 ——以合肥市西部组团污水处理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合肥河流及巢湖流域水质情况 |
1.1.2 合肥污水处理系统和水厂分布情况 |
1.1.3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情况 |
1.2 污水厂建设的生态效益 |
1.2.1 污水处理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2.2 常规的污水出水标准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
1.3 类Ⅳ类出水的提出及其标准 |
1.4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益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出水达到类Ⅳ类水标准的水处理工艺研究分析 |
2.1 预处理工艺分析 |
2.2 二级处理工艺分析 |
2.2.1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 |
2.2.2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比较 |
2.3 达到类Ⅳ类水标准的深度处理工艺分析 |
2.3.1 深度处理方法 |
2.3.2 外加碳源增强反硝化效果 |
2.3.3 投加化学除磷试剂降低溶液磷浓度 |
2.3.4 增设混凝过滤工艺去除SS |
2.3.5 消毒 |
第三章 西部组团污水处理厂的工程设计 |
3.1 工程概况 |
3.2 污水情况分析 |
3.2.1 进、出水水质指标分析 |
3.2.2 污水可生化性 |
3.3 构筑物及管道的基本情况 |
3.3.1 构筑物 |
3.3.2 基础管道 |
3.4 污水处理厂的基本流程 |
3.4.1 初步处理工艺路线的确定 |
3.4.2 预处理工艺选择 |
3.4.3 二级生物处理工艺 |
3.4.4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
3.4.5 消毒工艺 |
3.4.6 污泥处理 |
3.5 本次设计亮点 |
3.5.1 建设形式采用地下式 |
3.5.2 处理工艺 |
第四章 西部组团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效果及效益分析 |
4.1 西部组团污水处理厂运营效果分析 |
4.1.1 实际处理水量 |
4.1.2 SS指标分析 |
4.1.3 COD指标分析 |
4.1.4 BOD5指标分析 |
4.1.5 TP指标分析 |
4.1.6 NH_4~+-N、TN指标分析 |
4.2 项目效益分析 |
4.2.1 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
4.2.2 间接经济效益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8)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三、相关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
四、研究的断限与分期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概况 |
第一节 1949年以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演变 |
一、第一阶段:秦汉时期 |
二、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时期 |
三、第三阶段:明清时期至1949年 |
第二节 1949-1978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
一、长江流域水利开发与治理情况 |
二、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三、长江流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环保体系初步构建时期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1979—1991)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
一、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的情况 |
二、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 |
三、环保理念与政策的发展变化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初步发展 |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
二、区域空间产业布局的变动 |
第三节 区域环境污染与环保治理 |
一、区域内环境污染情况及成因分析 |
二、环保政策的出台及治理 |
第四节 水环境的逐步恶化 |
一、水土流失的加重与治理 |
二、水体污染程度与变化特征 |
三、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提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保区域分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变化(1992—2001) |
第一节 转轨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况 |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 |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 |
三、环保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
一、经济加速发展概况 |
二、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
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
第三节 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
一、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
二、乡镇企业生产环境问题突出 |
三、经济开发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
四、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投入 |
第四节 水环境持续恶化的表现 |
一、水土流失的持续加重 |
二、水污染局部特征明显 |
三、洪涝灾害频发及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保多元共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生态演变(2002—2015) |
第一节 转型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
一、规模化区域规划与环境保护 |
二、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转变 |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推进 |
第二节 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 |
一、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 |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 |
四、环境问题全面凸显 |
第三节 水环境快速恶化的表现 |
一、水土流失情况严峻 |
二、水污染流域恶化明显 |
三、洪涝干旱灾害加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
一、生态环境变化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修复带来的现实阻碍 |
三、对长江经济带地域生态环境的评价分析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体制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
一、区域管理缺乏统一制度安排 |
二、区域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 |
三、区域管理中环保投入不足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 |
一、宏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 |
三、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特征 |
一、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反思 |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演变历程 |
第二节 国外大河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
一、国外大河流域的开发模式 |
二、国外大河流域的发展模式 |
三、长江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选择 |
第三节 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思考 |
一、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对策 |
二、内涵的转变—从大开发到大保护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巢湖水污染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科层治理的研究 |
1.2.2 关于网络治理的研究 |
1.2.3 关于政府水污染治理的研究 |
1.2.4 关于水污染网络治理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方法 |
1.3.1 论文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水污染 |
2.1.2 水污染治理 |
2.2 基本理论 |
2.2.1 科层治理理论 |
2.2.2 网络治理理论 |
第3章 巢湖水污染治理现状分析 |
3.1 巢湖水污染概况及水污染治理历程 |
3.1.1 巢湖水污染现状及成因 |
3.1.2 巢湖水污染特点 |
3.1.3 巢湖水污染治理的历程回顾 |
3.2 巢湖水污染治理现状 |
3.2.1 政府是巢湖水污染治理的权力中心 |
3.2.2 设立巢湖水污染治理行政主导部门 |
3.2.3 制定巢湖水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 |
3.2.4 各级政府部门按照命令—服从式执行治理措施 |
第4章 巢湖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巢湖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
4.1.1 缺乏利益相关者参与 |
4.1.2 部门职能交叉且信息不畅 |
4.1.3 法律法规不健全 |
4.1.4 强制手段导致执行效果不佳 |
4.2 巢湖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水污染治理主体单一 |
4.2.2 治理结构碎片化 |
4.2.3 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 |
4.2.4 尚未形成治理合作伙伴关系 |
第5章 国外水污染治理经验启示 |
5.1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水系水污染治理的经验 |
5.1.1 形成网络治理结构 |
5.1.2 治理主体相互信任合作 |
5.1.3 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 |
5.1.4 责任意识的树立 |
5.1.5 政府积极提高网络治理能力 |
5.2 美国田纳西河水污染治理的经验 |
5.2.1 实施多主体参与机制 |
5.2.2 法律体系完善 |
5.2.3 良好的沟通协调机构 |
5.3 国外河流水污染治理经验启示 |
第6章 巢湖水污染网络治理框架的构建 |
6.1 构建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网络 |
6.1.1 明确水污染治理的目标 |
6.1.2 建立多元合作伙伴关系 |
6.2 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和沟通机制 |
6.2.1 明确水污染治理的目标 |
6.2.2 建立畅通的沟通表达机制 |
6.3 不断完善网络责任机制 |
6.3.1 明确多元主体的责任 |
6.3.2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
6.4 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网络设计能力 |
6.4.1 培养处理公共事务的网络设计者 |
6.4.2 引进专业技术型人才 |
6.4.3 加强培训政府工作人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关于巢湖水污染整理问题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基于排污权交易的环境管理及区域利益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目标 |
第四节 论文结构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国内外排污权交易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排污权交易制度与其它政策的比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排污权交易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和计量 |
第一节 影响排污权交易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二节 排污权初始定价的研究 |
第三节 排污权交易的会计核算 |
第四节 排污权交易成本分析与管理 |
第五节 排污权交易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排污权发展与交易的实践 |
第一节 美国排污权交易的实践 |
第二节 日本排污权交易的实践 |
第三节 欧盟排污权交易机制 |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的探索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排污权交易模式与约束机制构建 |
第一节 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与实践的提出与发展 |
第二节 我国排污权交易的模式 |
第三节 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构建 |
第四节 构建有效的排污权激励与约束机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排污权的区域协调: 排污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
第一节 3E问题的因果关系 |
第二节 数据和模型 |
第三节 3E竞争关系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排污权交易的环境管理分析 |
第一节 环境管理的内容和手段 |
第二节 环境管理在排污权交易中的途径: 强化清洁生产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排污权交易中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区域利益协调的边界难题及对策 |
第二节 排污权交易的区域利益冲突与风险衡量 |
第三节 协调区域间利益解决方法 |
第四节 环境治理模式的案例研究: 太湖水污染案例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巢湖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河流差异化河段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 陈佳俊.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2]水资源绩效审计研究 ——以B市为例[D]. 邓姗.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基于种植大户行为的化肥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研究[D]. 石凯含.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4]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D]. 王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5]泾河新城河道治理工程效益综合评价[D]. 朱春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微山湖水污染防治行政立法研究[D]. 王翔.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1)
- [7]类Ⅳ类出水水质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及运行效果分析 ——以合肥市西部组团污水处理厂为例[D]. 方能峰.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8]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D]. 杨晶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9]巢湖水污染治理研究[D]. 李洋. 华侨大学, 2017(01)
- [10]基于排污权交易的环境管理及区域利益协调研究[D]. 朱鹏飞. 南京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