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管齐下 促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论文文献综述)
陈磊[1](2019)在《基层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转型中的人员分流安置作用研究 ——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文中指出自2015年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是当前乃至之后一段时期最为关键的改革。做好改革五大任务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去产能工作,而去产能工作率先从钢铁和煤炭两大行业开始进行。近年来,大型国有、省属、市属的钢铁企业纷纷改革转型,在改革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最大的不稳定因素的就是人员分流安置问题,因此可以说能否处理好人员分流安置问题,基层政府能否在企业人员分流安置中发挥积极作用,都是影响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改革转型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首先阐述了国企改革转型中人员分流安置的概念,分析了目前国企改革转型过程中人员分流安置的现状,并着重分析了杭钢集团职工分流安置现状;随后通过高效接收党员、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提供就业岗位及开展就业培训、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四方面工作介绍了拱墅区政府在杭钢人员分流安置中的举措和作用;再通过集团内部职工分流安置、二级子公司人员分流安置、鼓励分流安置职工自主创业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剖析了拱墅区政府在杭钢人员分流安置中不足;最后通过探讨完善基层政府服务国企人员分流安置的对策,客观的分析基层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转型中的人员分流安置应该发挥的作用和实际起到的成效,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史珍珍,段宜敏[2](2017)在《“去产能”视野的再就业意愿及差异化政策:五省例证》文中研究指明去产能职工就业是目前扩大就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河北、吉林、辽宁、四川和贵州5个省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去产能职工的分布状况,及其再就业意愿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与20世纪90年代"下岗潮"相比,去产能职工中"4050"仍是主要群体,但从学历上看,去产能职工中大专及以上的较高受教育程度的群体占比较高。去产能职工是否选择"自谋出路"受到性别、年龄和技能的影响显着。基于此,应当对"自谋出路"和安置就业的职工制定差异化政策。
杜特[3](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政策的演变及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因此受到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我国就业政策的演变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2年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冲破了原有的“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主要实施了在“三结合”就业方针指导下的多元就业政策。一方面,我国提出建立劳动合同制、同时改革招工与用工制度,并采取多种鼓励政策支持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达到了拓宽就业渠道的目的;另一方面,打破了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限制,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支持,实现了挖掘农村就业潜力的目标。1992年至2002年间,我国主要采取了“就业市场化”与“实施再就业工程”相结合的就业政策。既包括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实施的“再就业工程”,又包括为了适应经济体制变革而初步建立的就业市场化政策,同时进一步放宽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限制,使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2002年至今我国实施的是集“就业促进、就业扶持、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其中包括支持经济发展、鼓励全民创业的就业促进政策;扶持重点人群、实施“三条社会保障线”的扶持与保障政策;构建就业信息网络、完善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政策。我国就业政策的演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对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就业政策演变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是其演变的政治因素,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是其演变的经济根源,就业意识的转变是其演变的思想根源,社会阶层的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发展则是其演变的社会根源。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就业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我们在今后应该进一步把握下列问题:“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是就业政策制定的宗旨;科学发展经济、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是就业政策制定的依据;建立就业预警、评估系统是就业政策制定的前提;健全法律法规、提升就业细化度是就业政策落实的保障;全社会协同、打造良性就业市场是就业政策实施的目标。
沈熙[4](2011)在《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体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共就业服务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范畴,是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干预的重要手段。失业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共同难题,各国政府都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积极促进就业。政府设立机构垄断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模式已不合时宜,政府提供、多元生产的合作型公共就业服务提供模式成为发展趋势。上世纪70年代末开办的劳动服务公司是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雏形,目前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体系。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压力、全面的经济结构体制转型、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量新增劳动力进入市场,种种原因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矛盾呈现复杂状态,社会就业服务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所提高,政府垄断提供模式也面临严峻考验。目前学术界对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体制的研究正在成为热点,但总体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成熟的理论体系;制度设计方面的经验还欠丰富,有必要对地方城市的改革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综合运用政府市场关系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准市场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结合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变迁和劳动力市场的新形势,并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相关实践经验,对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提供的现状和创新性做法展开研究。文章认为,我国应该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引入多元提供体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非营利三种机制的优势,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有效整合社会各类就业服务资源,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提供效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制度安排进行改革和调整。文章首先对政府市场关系理论及三种劳动就业观进行考察。劳动就业领域存在着市场和政府两种配置机制,但这两种机制都会失灵,同时在适当条件下,一方也会为另一方的运作提供某种改进,“不完善的可选事物间的选择”可能是对现代社会政府市场关系的很好概括。公共就业服务的演进与政府市场关系变迁密切相关,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背景和现实经济社会条件存在很大差异,但公共就业服务提供都在从政府垄断向非政府垄断、从一元提供逐步向多元合作提供过渡。然后,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形势分析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体制。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总体形势是总量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而结构性矛盾凸显以及自然失业率升高对公共就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就业服务必须从克服信息不对称、提高求职者就业能力、就业岗位开发等方面弥补劳动力市场失灵,必须从消极的失业补贴转向以提高求职者就业能力为核心的积极性行动计划,由政府直接提供就业服务的模式显然不足,政府、市场、非营利等多元主体需要建立起和谐的合作关系。紧接着就转入对现有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各地经验做法可以发现,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体制在我国大致有四种实现类型:财政补贴型、政府购买型、发放票券型、社区就业服务型。财政补贴型是我国目前吸引非公共机构参与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初级形式,也是最普遍的形式,但并不是典型的多元合作体制。政府购买型是公共就业服务的契约化提供模式,但实际中运行并不充分,政府购买也带有明显的政府垄断模式的痕迹。发放培训券在很多地方都在实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发展前景还不甚明朗。社区就业服务在全国各地(如上海、成都、合肥、宁波等)都在进行探索,地方积累的经验为发展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提供体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总体而言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提供在制度上还存在一些障碍,需要通过改革和调整继续完善。文章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就业服务提供方面的经验,主要包括澳大利亚、荷兰、英国、德国等,从建立多元合作提供体制的前提条件和具体制度设计方面总结了几条有益的经验。最后,针对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中存在的服务效率不高、财政投入不足、服务手段和管理理念滞后等问题,对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提供体制提出政策建议:(1)进一步明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定位;(2)调整传统公共就业服务的财政补贴模式为“以事定支”的支出模式;(3)政府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营造发展空间;(4)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制度;(5)充分挖掘社区资源,继续创新社区就业服务;(6)适应劳动力市场新形势,服务灵活就业。
张慧霞[5](2011)在《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变迁》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社会,国民收入一般有三种来源:工作报酬、资产收益和国家对国民进行的再分配收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一般被定性为再分配基金。它在许多国家是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从社会分层的角度来看,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分配方式对社会阶层结构会产生影响,因此,讨论谁得到了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什么时候和怎么获得的?就具有了社会学的研究意义。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分配方式的依据,故本文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如何被分配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它分配方式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1922-2007这段并不太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镶嵌于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亦经历了巨变。在政策巨变的背后,是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覆盖范围和待遇标准的不断调整和变化。从再分配的角度来看,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调整和变化,直接影响了个体利益的损益,也影响了受益群体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结构。建国之初,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覆盖范围被界定为城镇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的固定工或合同工,随后被扩展到城镇企业的所有固定工或合同工;1984年之后,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展到城镇企业所有职工;2005年以后,覆盖范围又进一步扩展,部分事业单位职工、部分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被包括在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政策范围之中。从政策文本的演变来看,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覆盖范围是不断扩展的。但从实践来看,由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在这段时期内频繁调整和变化,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所覆盖的对象能否享受相应的政策承诺是值得商榷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所界定的受益对象因政策改变是否影响了其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地位也有待考察。即政策规定的受益对象是谁,他得到了什么,得到后对他的影响是什么,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本文重要的研究概念“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不包括国家推行的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狭义的社会福利,也不包括目前在大部分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所实行的退休制度,更不包括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它主要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政策。因此,本研究对象主要指国家颁布并实施的正式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时间从1922年到2007年。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覆盖范围只针对城镇企业职工,因为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长期以来主要的覆盖范围就是城镇企业及其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参与主体主要涉及代表国家的政府(主要指地方政府)、单位(其中以企业为主)和个人(以城镇职工为主)。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养老保险有相对独立的基金和服务机构。论文基本结构可分为三大部分,用七章来论述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内容、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执行结果,对结果的分析。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是文献综述部分。首先提出研究问题。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种资源,是如何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进行再分配的。文献综述部分主要阐述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重在对概念的界定、研究目的和意义的阐述。第二方面主要是对国内外有关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研究进行阐述,重在强调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与社会阶层结构之间的关系,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主要服务对象,实施的结果,分析其社会再分配的功能。第二部分:第二至第六章,其基本内容有三层。在每一章,首先简单描述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特征和社会阶层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经济成分。社会阶层结构的主要指标有就业人口的变化、职工流动和职工工资。这些指标是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基础。然后,以时间为线索对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主要条文进行描述性分析,主要阐述政策目标、政策的覆盖范围、责任主体和待遇的支付标准四个方面。此部分主要对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进行文本性分析。第三,对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指标主要有:政策的覆盖范围、基金状况、参保过程、退休及待遇标准多少等。本研究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是比较法,比较在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后,政策规定覆盖的群体与其他没有被政策覆盖的群体在收入和社会地位方面的差别;被政策覆盖的群体内部因地区、行业类别、单位性质和雇佣形式的不同,他们在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方面存在的差别。第三部分为第七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把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种资源,总结在不同历史阶段条件下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在资源分配方面的文本特征,对受益群体的具体影响。政策实施的结果对文本政策的背离情况,最终对资源分配所造成的影响。简要阐述在各阶层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人口结构不断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下,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国民收入的一种再分配工具,应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作用,并针对目前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张丽宾[6](2010)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失业调控和预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程俊峰[7](2010)在《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保障民生的基础。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难题既有总量矛盾,又有结构性问题,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和经验表明,单纯地依靠市场机制的力量,难以完全解决就业问题。在促进就业的诸多领域中,最具有基础意义的是财政政策。因此,认清我国就业问题的现状,把握财政政策与促进就业问题的契合点,进而在财政上找准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及着力点,是我国公共财政建设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明显恶化,已经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在当前形势下,研究对我国如何用财政政策促进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状况为背景,以财政政策和就业基本理论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试图提出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建议。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章阐述了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失业现象严重。一方面,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导致劳动力资源的基数及增量异常庞大;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城市化,使大量处于半失业状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寻求非农产业的市场化就业机会,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因此,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政府如何通过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增加就业机会,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关键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二章回顾了财政政策基本理论和就业基本理论,并旨在通过分析财政政策与就业的关系为本文做理论铺垫。首先,阐述了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包括财政政策的内涵、类型和工具。其次,阐述了就业的基本理论,包括就业的内涵和就业理论的发展演变。再次,对财政政策与就业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财政政策促进就业的经典理论进行了回顾。最后,阐述了税收、通货膨胀等与就业的关系。第三章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促进就业的实际效果。首先,从就业政策、就业率、就业结构以及就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方面,对我国就业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其次,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我国政府及财政支持就业政策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章分析了基于产业创新支撑平台的财政政策促进就业的路径。产业创新平台的发展,决定就业结构的转变和推动就业水平。然而,产业创新对社会就业水平及其变动的决定作用,其表现形式并不是简单的、线性的,而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内在机制对不同层面的就业状况产生作用,且其对就业影响的性质和程度也各异。从微观角度、中观角度和宏观角度,研究分析了产业创新的就业效应,提出了产业创新的就业效应主要包括构筑产业创新支撑平台的乘数效应、建设技能扩散平台的聚集效应、搭建产业创意平台的整合与竞争效应等。同时,还研究了产业创新支撑平台运行机理。第五章分析了部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促进就业财政政策的实际案例。在借鉴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就业财政政策的路径选择。第六章提出了促进我国就业的财政政策建议。针对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体系建设、运用税收政策、健全筹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规范资金管理以及促进产业创新平台发展的财税政策等。本文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侧重于理论分析,辅之于实证和定量分析,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对我国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并针对得出的结论提出全面系统的、可实际操作的政策建议。
郜风涛[8](2009)在《中国经济转型期就业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关系到国民的切身利益和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全面透视和把握国内外就业制度转型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试图对中国就业制度的转型问题作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本文认为,中国已经并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转型,在这一转型期内,中国面临着的最大压力就是人口就业压力。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长期、艰巨而复杂的就业难题,不仅需要政策的调整,更需要制度的保障——就业政策有赖于制度条件的支持,这是经济转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要高度重视制度在促进就业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立法确立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同时还要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使中国就业制度不断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本文在探究国内外就业制度转型轨迹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就业制度转型的影响因素,认为中国就业制度转型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体制改革、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以及国际环境等,是中国就业制度转型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为中国就业制度转型创造了基本的体制环境;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中国就业制度转型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城乡二元结构的不断调整转变,为中国就业制度转型指出了选择路径;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和国际劳工法实施等国际环境,对中国就业制度转型提出了挑战和发展机遇。通过对中国就业制度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本文以中国就业制度转型的最新立法成果——《就业促进法》为主线,对中国就业制度的框架体系作了一个简要描绘,同时还对中国经济转型期就业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合同制度的关联性作了初步阐释,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合同制度具有保障劳动者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的双重功能,它们之间不能相互分割,而应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全球经济衰退,已经在世界范围演变成就业危机,也给中国正在进行的就业制度转型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这一新的挑战,本文在全面分析国内外严峻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经济转型期就业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确立就业优先原则,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制度,建立和完善失业调控和失业保险制度,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完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等等,以期为尽快完善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就业制度提供参考和帮助。
付伯颖[9](2007)在《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就业是连接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机会的重要桥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不可回避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而资源相对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更是困扰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最大难题之一。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力量来解决就业问题是不现实的,政府对扩大就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07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的通过,表明促进就业已成为政府的法定职责。财政作为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具有更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劳动力供求失衡、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总体就业形势严峻为背景,以财政政策对劳动力供给、财政政策对劳动力需求以及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为主线,研究在中国特殊经济环境下,财政政策对劳动力供给、财政政策对劳动力需求、以及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探讨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在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统一劳动力市场中的功能作用,试图提出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财政政策思路。本文由七章内容组成。第1章导论部分阐述了在中国就业形势严峻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归纳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第2章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与就业的关系。阐明了就业的基本理论,包括就业与失业基本概念、充分就业内涵的界定以及就业的本质;分析了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明晰了财政影响就业的基本原理;最后,对西方主要经济学流派的就业理论进行了简要评述。第3章财政政策与劳动力供给。首先,简要分析了劳动力供给的基本特征以及影响劳动力供给决策的因素;其次,从理论角度分析了财政支出、税收等财政政策手段对劳动力供给数量与质量的影响;再次,从实证角度分析了财政政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比较分析了欧美等国家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变动情况以及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最后,在中外学者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OLS方法,分析了中国现行税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第4章财政政策与劳动力需求。首先,简要分析了劳动力需求的特征以及影响劳动力需求行为的微观和宏观因素;其次,从微观角度在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上分析了财政政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在理论层面上,分析了财政支出、商品税和所得税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在实证层面上,对中国开征燃油税可能对劳动力需求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考察,并探讨了环境税对就业的影响。第5章财政政策与劳动力市场。首先简要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的特征以及影响劳动力市场均衡与非均衡的因素;然后,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重点从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角度分析了税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以及税收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制约因素;最后,从财政视角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统一劳动力市场的财政制度安排。第6章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总体考察。首先简要阐述了财政政策效应的类型,分析了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主要表现;然后,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了政府投资和财政转移性支出的就业效应;最后分析了税收政策的就业效应,重点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对就业带来的不同影响。第7章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选择。首先,对中国目前就业形势进行了总体判断,分析了中国就业状况的基本特征,并对中国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进行了预测和展望。其次,提出了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取向,明确了在积极就业政策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以及积极就业政策体系的内容。再次,对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促进就业财政政策进行了客观剖析,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社会保障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及存在问题。最后,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促进就业财政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就业财政政策的路径选择,包括稳健财政政策框架下促进就业的基本取向、优化劳动力供给的财政政策选择、扩大劳动力需求的财政政策选择,以及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财政政策选择。本文在借鉴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对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力求在分析框架、分析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在分析框架的设计上,本文以财政政策与影响就业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以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劳动力供求失衡、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总体就业形势严峻为背景,以财政政策对劳动力供给、财政政策对劳动力需求以及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为主线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财政政策选择路径。在研究方法上,一是注重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对财政政策与劳动力供给、财政政策与劳动力需求以及财政政策与劳动力市场进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研究资料,进行实证分析与定量分析,以求得出更科学合理的论据。二是从多学科视角进行分析。就业问题的涉及范围极广,在以财政与就业关系为主线的论述过程中,为了进一步阐明影响就业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从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对财政政策影响就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力求对问题的剖析更加准确。三是运用比较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财政政策对劳动力供求的不同影响,归纳总结其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在研究内容上,系统阐述了财政政策对劳动力供给、财政政策对劳动力需求以及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方式,并通过实证分析或考察提出了具有一定建设性的观点。通过对财政政策与劳动力供给关系的研究,本文认为,中国作为人口基数较大、人均收入水平偏低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征税对劳动供给产生的收入效应远远大于替代效应。因此,任何旨在增税或减税的税制改革对劳动力供给都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是,税收对劳动力供给质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未来税制改革中应充分考虑税收政策对人力资本投资可能产生的激励或抑制效应,运用税收手段,优化劳动力素质,从而缓解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的矛盾。通过对财政政策与劳动需求关系的研究,本文认为,劳动需求的变化不仅取决于财政政策对微观劳动需求的影响,更取决于财政政策对宏观劳动需求的影响。从微观角度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的高低是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关键,因此,任何影响劳动力成本的财政政策变化都可能会对就业产生影响;从宏观角度看,较高的宏观税负水平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对不同产业结构、不同所有制结构、以及不同企业组织规模结构的影响来改变劳动力总需求。此外,通过实证考察开征燃油税对就业可能会带来的冲击,探讨了环境税收与就业的关系。通过对财政政策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研究,本文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使中国劳动力市场体现为市场分割的基本特征,而城乡之间在公共产品提供、税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上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也加剧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因此,从长远看,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消除城乡分割,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总体趋势。财政应该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上,无论从财政支出、税收制度还是在社会保障等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上,都应遵循公平原则,使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同等的待遇。针对我国财政政策取向由积极转向稳健的特点,促进就业财政政策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在稳健财政政策框架下,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财政投资方向和重点,逐步从应急性的、以解决短期问题为主的、较为单一的目标,转向以健全经济内在增长长效机制为主,兼顾解决短期和中长期发展的政策方面,以着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性、战略性、体制性难题。从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看,政府应在城市基础设施、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以解决这些纯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利用目前生产资料及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的有利时机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一方面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有利于未来就业问题的解决。
吴文鑫[10](2006)在《兰州城市贫困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两极分化逐渐明显,城市贫困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介绍并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城市贫困的定义、对贫困标准的界定、城市贫困阶层的特征、分布、产生原因与机制、解困对策及转型时期中国的新城市贫困问题,以及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兰州市是计划经济时期发展起来的以石化、冶金、机械为主导产业的典型的西部河谷型城市。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兰州市除石化产业仍保持较高增长外,其他原有国有及市属工业企业大多在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转轨过程中破产或停产,出现了大量的下岗职工,使得城市贫困阶层的数量不断增多。本文根据2004年底兰州市市区(除红古区外)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人口数据分析了兰州城市贫困阶层的特征、分布、生活状况、基本情况及就业、再就业状况。通过社会调查分析了兰州市民对城市贫困问题的看法及认识,从宏观及微观角度对兰州城市贫困阶层产生的原因及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通过社会调查分析了兰州市低收入阶层迁居特征、意向及其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兰州城市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及城市贫困问题对城市规划的启示:积极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建立正常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推动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全面提升;加大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改革税制,强化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价格上涨及收费制度的出台要充分考虑低收入户居民的承受能力;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再就业工程实施,扩大再就业门路:注重城市规划的公平性;关注贫困家庭的住宅环境改善。
二、多管齐下 促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管齐下 促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转型中的人员分流安置作用研究 ——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拟突破难点 |
1.5 研究创新和特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国有企业及国企改革转型概念界定 |
2.1.1 国有企业概念界定 |
2.1.2 国企改革转型概念界定 |
2.2 人员分流安置概念界定 |
2.2.1 人员分流安置的概念 |
2.2.2 就业安置和失业再就业概念 |
2.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4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5 人力资源价值链理论 |
第三章 国企改革转型中的人员分流安置的现状-以杭钢为例 |
3.1 国内国企转型人员分流安置的背景 |
3.1.1 国企改革背景 |
3.1.2 供给侧改革及去产能背景 |
3.1.3 钢铁企业改革转型的背景 |
3.1.4 杭州钢铁集团改革转型的背景 |
3.2 杭钢改革转型人员分流安置的现状 |
3.2.1 杭钢集团职工总体情况 |
3.2.2 分流安置职工的具体分类 |
3.2.3 易发生风险职工分类 |
3.2.4 杭钢集团下属的学校、医院等配套企业职工 |
第四章 拱墅区政府在杭钢人员分流安置中的举措和作用 |
4.1 分流安置的具体举措 |
4.1.1 高效接收党员 |
4.1.2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
4.1.3 开展多种培训,提供就业岗位 |
4.1.4 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4.2 相关举措发挥的作用 |
4.2.1 牵头成立杭钢人员分流安置办公室,发挥主导作用 |
4.2.2 牵头成立杭钢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发挥吸附作用 |
4.2.3 联系知名企业专项招聘杭钢分流职工,发挥协调作用 |
4.2.4 进行安置扶持创业,发挥整合作用 |
第五章 杭钢集团人员分流安置中存在的问题 |
5.1 集团内部职工分流安置碰到的问题 |
5.1.1 人员情况复杂 |
5.1.2 收入落差较大 |
5.1.3 容易聚集闹事 |
5.1.4 家庭陷入困境 |
5.1.5 历史遗留问题 |
5.1.6 利益纠葛较多 |
5.1.7 情绪容易失控 |
5.1.8 原有组织架构难以发挥作用 |
5.1.9 人员分流安置引发的其他问题 |
5.2 二级子公司人员分流安置出现的问题 |
5.3 分流安置职工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杭钢集团人员分流安置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6.1 涉稳问题风险评估重叠杂乱,不具有可操作性 |
6.2 没有及时应对网上舆情处置突发事件 |
6.3 对子公司以及历史遗留问题考虑不周 |
6.4 相关扶持政策并不到位 |
6.5 对分流安置人员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和精神关怀 |
第七章 完善基层政府服务国企人员分流安置的对策 |
7.1 积极推行退休退养型政策 |
7.1.1 提前退休 |
7.1.2 提前退养 |
7.1.3 内退 |
7.1.4 离岗退养 |
7.1.5 退出生产(工作)岗位 |
7.2 进一步优化集团公司内部自行解决政策 |
7.2.1 集团内就业安置 |
7.2.2 待岗 |
7.2.3 有期限放假 |
7.2.4 各子公司自行安排 |
7.3 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提供创业扶持 |
7.3.1 省市属国有控股企业就业安置 |
7.3.2 自主创业 |
7.3.3 服务输出 |
7.4 对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给予补偿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作者简介 |
(2)“去产能”视野的再就业意愿及差异化政策:五省例证(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文献述评 |
二、化解产能过剩受影响职工分布状况 |
三、变量选择与实证分析 |
(一) 变量选择 |
(二) 估计结果 |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政策的演变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1、国内研究概况 |
2、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阐述 |
1、就业 |
2、就业政策与积极的就业政策 |
3、劳动就业市场化 |
4、再就业工程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政策的演变过程 |
(一)1978年——1992年:“三结合”就业方针指导下的多元就业政策 |
1、“三结合”就业方针 |
2、广开门路,多渠道、多元化的就业政策 |
3、初步建立劳动合同制,实现招工与用工制度的共同变革 |
4、打破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政策支持 |
(二)1992年——2002年:“就业市场化”与“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就业政策 |
1、逐步推进全员劳动合同制,初步实现就业市场化 |
2、实施再就业工程,合理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及企业富余人员 |
3、逐步放宽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实现跨地区流动就业 |
(三)2002年至今:积极的就业政策 |
1、就业促进政策 |
2、就业扶持政策 |
3、就业服务政策 |
4、社会保障政策 |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政策的演变原因 |
(一)理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 |
(二)政治因素: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
(三)经济根源: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 |
(四)思想根源:就业意识的转变 |
(五)社会根源:社会阶层的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发展 |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政策演变中的经验及问题 |
(一)我国就业政策演变中的经验 |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
2、必须坚持以“统筹兼顾”为准则 |
3、必须坚持以“维护政权稳定、社会和谐发展”为前提 |
4、必须坚持以强化党政责任为根本 |
5、必须坚持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
6、必须坚持与市场导向及二元经济转型的要求相吻合 |
7、必须坚持以“时间、条件”为变化依据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政策演变中的问题 |
1、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管理及服务的缺位性 |
2、偏城镇、轻农村的就业政策导致城乡就业发展不均衡 |
3、偏重经济增长,忽略了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规律性 |
4、就业政策配套法律不够完善 |
5、部分就业政策细化程度不够,执行性较差 |
6、缺乏对就业政策的有效评估 |
五、我国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
(一)“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是就业政策制定的宗旨 |
1、教育与培训并重,提升劳动者素质 |
2、加快转变就业观念,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创业积极性 |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4、构建就业援助制度,提升弱势群体的就业率 |
(二)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发展经济是就业政策制定的依据 |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发展的共赢 |
2、注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广开就业门路 |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多元化的就业岗位 |
4、深入挖掘农村就业潜力,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
(三)建立就业预警、评估系统是就业政策制定的前提 |
1、建立就业预警系统 |
2、构建就业政策评估系统 |
(四)健全法律法规、提升就业政策细化度是就业政策落实的保障 |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2、提高政策细化度 |
(五)全社会协同,打造良性就业市场是就业政策实施的目标 |
1、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 |
2、各司其职,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力市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4)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意义 |
一、研究公共就业服务的现实意义 |
二、研究公共就业服务的理论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学者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者对公共就业服务的研究 |
二、海外学者对公共就业服务的研究 |
第三节 公共就业服务的基本概念 |
一、公共产品 |
二、公共就业服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应用理论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思路和框架 |
三、应用理论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公共就业服务的起源与发展:政府市场关系理论视角 |
第一节 政府市场关系理论对政府干预就业的几种观点 |
一、反对政府干预就业论 |
二、支持政府干预就业论 |
三、政府市场选择论及其对就业促进的意义 |
第二节 西方国家公共就业服务的起源和发展 |
一、西方国家公共就业服务的起源 |
二、西方国家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简况 |
第三节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产生和发展 |
一、萌芽阶段——70、80年代 |
二、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
三、加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 |
四、整合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 |
第三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状况与公共就业服务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就业拉动 |
一、经济增长迅速 |
二、就业增长乏力 |
第二节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
一、供求矛盾:劳动力市场常态 |
二、失业问题:类型及治理途径 |
第三节 公共就业服务: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重要途径 |
第四章 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及其提供机制 |
第一节 公共就业服务的内容体系 |
一、公共就业服务的特殊性 |
二、公共就业服务具体项目及其构架 |
第二节 中国公共就业服务的提供机制 |
一、政府提供机制 |
二、市场提供机制 |
三、非营利提供机制 |
四、多元提供机制 |
第三节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的实现类型 |
一、财政补贴类型 |
二、政府购买类型 |
三、票券发放类型 |
四、社区就业服务类型 |
五、成效和不足 |
第五章 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体制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体制 |
一、澳大利亚公共就业服务网络(JSA) |
二、荷兰公共就业服务外包(SUWI) |
三、英国就业特区(Employment Zones) |
四、德国"人事代理服务社"(PSA)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体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一、公共就业服务多元合作提供的前提条件 |
二、公共就业服务多元合作提供的主要特征 |
三、西方国家多元提供体制的成效和存在问题 |
第六章 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提供体制 |
第一节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政策 |
一、主要法律政策规定 |
二、当前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体制的不足 |
第二节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体制的政策建议 |
一、明晰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定位 |
二、调整公共就业服务的财政支出模式 |
三、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营造发展空间 |
四、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
五、充分挖掘社区资源潜力,继续创新社区就业服务 |
六、适应劳动力市场新形势,服务灵活就业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框架 |
第二节 关于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文献回顾 |
第二章 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萌芽期(1922-1950)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社会养老保险 |
第三节 总结 |
第三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期(1951-1968)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分布特征 |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养老保险思想 |
第三节 建国初期的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和评价 |
第四节 总结 |
第四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维持期(1969-1983) |
第一节 文革及其恢复期的经济结构和阶层分布特征 |
第二节 文革及其恢复期的社会养老保险思想 |
第三节 文革及其恢复期的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和评价 |
第四节 总结 |
第五章 现代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初创期(1984-1990) |
第一节 初创期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分布特征 |
第二节 初创期的社会养老保险思想 |
第三节 过渡期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情况及评价 |
第四节 总结 |
第六章 现代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建立与完善期(1991-2007) |
第一节 建立与完善期的经济结构和阶层分布特征 |
第二节 建立与完善时期的社会养老保险思想 |
第三节 现代社会养老政策的实施情况和评价 |
第四节 总结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演变特征 |
第二节 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与社会阶层的关系 |
第三节 强化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再分配功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国家颁布的有关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例 |
后记 |
(7)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学者对财政政策与就业关系的研究 |
1.4.2 中国学者对财政政策与就业关系的研究 |
1.5 本文创新性研究 |
2 财政政策与就业理论综述 |
2.1 财政政策基本理论 |
2.2 就业基本理论 |
2.2.1 就业内涵 |
2.2.2 就业理论概述 |
2.3 财政政策与就业的关系 |
2.3.1 财政政策与就业关系经典理论——菲利普斯曲线 |
2.3.2 财政政策促进就业的经济学分析 |
2.4 税收与就业的关系 |
2.5 通货膨胀与就业的关系 |
3 我国财政政策促进就业的实证分析 |
3.1 我国就业状况 |
3.1.1 我国目前就业现状 |
3.1.2 我国就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
3.2 我国当前的就业政策 |
3.3 我国财政政策促进就业的实证分析 |
3.3.1 实证模型的选取 |
3.3.2 数据获取和指标计算 |
3.3.3 数据平稳性检验 |
3.3.4 协整回归分析 |
3.3.5 实证结果分析 |
4 财政政策促进就业的路径分析 |
4.1 财政促进就业的政策框架 |
4.2 产业创新的就业效应 |
4.2.1 产业创新就业效应分析框架 |
4.2.2 产业创新就业效应机理分析 |
4.3 产业创新支撑平台的就业效应分析 |
4.3.1 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乘数效应 |
4.3.2 产业技能扩散平台的聚集效应 |
4.3.3 产业创意平台的整合与竞争效应 |
4.4 产业创新支撑平台运行机理 |
4.4.1 竞争机制永葆产业竞争优势 |
4.4.2 合作机制实现信息资源知识共享 |
4.4.3 学习机制建立学习型网络组织 |
4.4.4 知识扩散机制实现思想原创到产业原创的突破 |
5 财政政策促进就业的国别案例 |
5.1 美国的经验 |
5.1.1 美国就业基本情况 |
5.1.2 美国促进就业的主要政策措施 |
5.2 瑞典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
5.3 罗马尼亚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
5.3.1 罗马尼亚的失业保险制度 |
5.3.2 罗马尼亚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
5.4 应对金融危机、缓解就业压力的国际经验 |
5.4.1 继续加大投入,创造就业岗位 |
5.4.2 稳定现有岗位,鼓励企业不裁员 |
5.4.3 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青年大学生就业 |
5.4.4 保障失业人员生活,鼓励其尽快就业 |
5.5 几点启示 |
5.5.1 发展经济,实现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
5.5.2 加大扶持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 |
5.5.3 抓住机遇,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5.5.4 立足当前,做好重点人群的就业工作 |
6 促进我国就业的财政政策建议 |
6.1 完善体系建设,加强政策调控 |
6.2 运用税收政策,扩大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结构 |
6.3 拓宽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
6.4 加强资金管理,强化社保效益 |
6.5 催生产业创新支撑平台的财政政策 |
6.5.1 政府激励政策导向,催生创新制度和模式 |
6.5.2 规范科技投入的管理,提升创新的效益 |
6.5.3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产业创新 |
6.5.4 科技信用担保,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
6.5.5 政府采购制度完善,助推产业创新 |
6.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中国经济转型期就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2 国外就业制度转型比较 |
2.1 发达国家的就业制度 |
2.2 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制度 |
2.3 经济转型国家的就业制度 |
3 中国就业制度转型的历史考察 |
3.1 中国就业制度转型的轨迹 |
3.2 中国就业制度转型的诱因 |
3.3 中国就业制度渐进式转型的路径 |
4 中国就业制度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体制改革与中国就业制度转型 |
4.2 经济增长与中国就业制度转型 |
4.3 结构调整与中国就业制度转型 |
4.4 国际环境与中国就业制度转型 |
5 中国就业制度转型的立法成果及评估 |
5.1 中国《就业促进法》的立法背景 |
5.2 中国《就业促进法》的立法原则 |
5.3 中国《就业促进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5.4 中国《就业促进法》实施效果的简要评估 |
5.5 中国经济转型期就业制度的框架体系 |
6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就业保障制度 |
6.1 就业制度与社会保险制度 |
6.2 就业制度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6.3 就业制度与劳动合同制度 |
7 中国经济转型期就业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 |
7.1 全球性失业狂潮 |
7.2 中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
7.3 中国当前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 |
7.4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就业制度创新 |
8 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本文结论 |
8.2 不足之处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及完成的科研课题 |
(9)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学者对财政政策与就业关系的研究 |
1.2.2 中国学者对财政政策与就业关系的研究 |
1.3 论文结构 |
1.4 创新性探索 |
1.5 研究展望 |
第2章 财政与就业关系的一般理论分析 |
2.1 就业的基本理论 |
2.1.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2 就业的本质 |
2.2 就业的影响因素 |
2.2.1 劳动力供给对就业的影响 |
2.2.2 劳动力需求对就业的影响 |
2.2.3 劳动力市场对就业的影响 |
2.3 财政影响就业的基本原理 |
2.3.1 财政与就业的关系 |
2.3.2 收入决定模型中财政对就业的影响 |
2.3.3 IS─LM模型中财政对就业的影响 |
2.3.4 AD─AS模型中财政对就业的影响 |
2.4 西方主要经济学流派就业理论简评 |
2.4.1 马克思主义的就业理论 |
2.4.2 古典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 |
2.4.3 凯恩斯学派的就业理论 |
2.4.4 货币学派的就业理论 |
2.4.5 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 |
2.4.6 发展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 |
第3章 财政政策与劳动力供给 |
3.1 劳动力供给理论的一般分析 |
3.1.1 劳动力供给的特征 |
3.1.2 劳动力供给决策 |
3.1.3 影响劳动供给决策的因素 |
3.2 财政政策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理论分析 |
3.2.1 财政支出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
3.2.2 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
3.2.3 税收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
3.3 财政政策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实证研究 |
3.3.1 实证研究综述 |
3.3.2 财政政策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国际比较 |
3.3.3 结论与思考 |
3.4 中国现行财税制度下劳动力供给分析 |
3.4.1 中国劳动力供给特征及供给行为 |
3.4.2 现行财税制度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
第4章 财政政策与劳动力需求 |
4.1 劳动力需求理论的一般分析 |
4.1.1 劳动力需求的特征 |
4.1.2 劳动力需求行为 |
4.1.3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
4.2 财政政策对微观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
4.2.1 财政支出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
4.2.2 商品税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
4.2.3 所得税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
4.2.4 财政政策对劳动力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 财政政策对宏观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
4.3.1 税收对经济增长及就业的影响 |
4.3.2 财政政策与不同产业结构的劳动力需求 |
4.3.3 财政政策与不同所有制结构的劳动力需求 |
4.3.4 财政政策与不同企业组织规模结构的劳动力需求 |
第5章 财政政策与劳动力市场 |
5.1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非均衡 |
5.1.1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 |
5.1.2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
5.1.3 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 |
5.1.4 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因素 |
5.2 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5.2.1 公共产品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5.2.2 财政支出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5.2.3 税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5.2.4 税收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制约因素 |
5.3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财税视角分析 |
5.3.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财政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5.3.2 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就业效应 |
5.3.3 构建统一劳动力市场的财政制度安排 |
5.3.4 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程度的定位 |
第6章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总体考察 |
6.1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涵义 |
6.1.1 财政政策效应的类型 |
6.1.2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表现 |
6.2 财政支出政策的就业效应 |
6.2.1 财政投资政策的就业效应 |
6.2.2 政府转移支付政策的就业效应 |
6.3 税收政策的就业效应 |
6.3.1 税收政策就业效应的一般分析 |
6.3.2 税收优惠政策的就业效应 |
第7章 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选择 |
7.1 中国就业状况的总体判断 |
7.1.1 中国就业状况的基本特征 |
7.1.2 中国劳动力供给预测 |
7.1.3 中国劳动力需求展望 |
7.2 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取向 |
7.2.1 积极就业政策的提出 |
7.2.2 积极就业政策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
7.2.3 积极就业政策体系 |
7.3 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剖析 |
7.3.1 积极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评价 |
7.3.2 税收优惠政策就业效应的评价 |
7.3.3 社会保障政策就业效应的评价 |
7.4 促进就业财政政策的国际经验 |
7.4.1 发达国家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 |
7.4.2 转型国家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 |
7.4.3 发展中国家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 |
7.4.4 借鉴与启示 |
7.5 促进就业财政政策的路径选择 |
7.5.1 稳健财政政策下促进就业的基本取向 |
7.5.2 优化劳动力供给的财政政策选择 |
7.5.3 扩大劳动力需求的财政政策选择 |
7.5.4 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财政政策选择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兰州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国内外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1.1 国外研究综述 |
1.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城市贫困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意义 |
2.3 兰州市概况 |
2.4 研究空间界定 |
2.5 研究框架 |
2.6 研究方法 |
2.7 本次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章 兰州城市贫困阶层现状 |
3.1 城市贫困阶层的空间分布 |
3.2 城市贫困阶层主要特征 |
3.3 城市贫困阶层生活状况 |
3.4 城市贫困阶层基本情况及再就业状况 |
第四章 兰州市民对城市贫困问题的认识及看法 |
4.1 城市贫困阶层的界定 |
4.2 贫困阶层来源特征 |
4.3 产生城市贫困的原因 |
4.4 解决城市贫困的对策 |
第五章 兰州城市贫困阶层产生的原因及机制分析 |
5.1 经济体制转轨与产业结构调整 |
5.2 政府财政实力与社会保障体系 |
5.3 劳动力市场供求与劳动者个人因素 |
第六章 低收入阶层迁居意向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
6.1 兰州市居住空间结构背景 |
6.2 低收入阶层迁居特征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
6.3 低收入阶层迁居意向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
第七章 城市贫困问题对策及对城市规划的启示 |
7.1 解决兰州城市贫困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
7.2 城市贫困问题对城市规划的启示 |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中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录 |
四、多管齐下 促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转型中的人员分流安置作用研究 ——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D]. 陈磊.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2]“去产能”视野的再就业意愿及差异化政策:五省例证[J]. 史珍珍,段宜敏. 改革, 2017(10)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政策的演变及经验研究[D]. 杜特. 渤海大学, 2015(01)
- [4]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体制研究[D]. 沈熙. 南京大学, 2011(12)
- [5]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变迁[D]. 张慧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09)
- [6]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失业调控和预案研究[J]. 张丽宾. 经济研究参考, 2010(39)
- [7]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D]. 程俊峰.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0(12)
- [8]中国经济转型期就业制度研究[D]. 郜风涛.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1)
- [9]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D]. 付伯颖. 东北财经大学, 2007(06)
- [10]兰州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 吴文鑫. 兰州大学,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