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北川县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

四川北川县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

一、四川北川县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光芹[1](2020)在《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四川秦巴山区国土空间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土空间开发正成为当前和今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研究的热点。生态承载力评价作为国土空间开发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决定着国土空间开发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四川秦巴山区是我国的连绵贫困带,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功能区。该区产业基础薄弱,城乡二元化明显,经济发展比较滞后,亟待寻求生态保护基础之上的发展之路。当前正值积极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之际,基于生态承载力评价来探讨区域内的国土空间开发对未来优化该区国土资源配置,合理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四川秦巴山区作为研究区域,依据生态承载力的定义及研究对象,结合四川秦巴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特征,从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四个方面选取高程、坡度、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植被覆盖度指数、生物丰度指数、人口密度、土壤侵蚀程度等14个评价指标来构建四川秦巴山区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等方法,通过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计算出该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值,并将计算出的结果按自然断点法分为承载力差、承载力较差、承载力中等、承载力良、承载力优五个区,根据生态承载力分区结果分别从斑块单元和区县单元的人口调控两个方面来探讨该区的国土空间开发对策。最后依据生态承载力与各区县人口数量的关系将四川秦巴山区各区县单元划分为优先提升区、优化引导区、保护控制区三大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秦巴山区的生态承载力东部最高,南部的生态承载力较低,而西部的生态承载力最差。生态承载力等级处于中等-良的面积占绝大部分,其面积为27876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8%,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的大部分区域,在今后的国土空间开发中,建议该区优化产业开发布局,强化生态涵养功能,提升生态系统弹性度;承载力优的面积为7170km2,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万源市、宣汉县、南江县等地,在今后的国土空间开发中,建议该区突出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优化供需平衡关系,提升生态宜居度;生态承载力差的面积为12738km2,占到区域总面积的27%,主要分布在平武县、北川县、青川县、朝天区等地,在今后的国土空间开发中,建议该区优化生态环境,结合区域特色,引导开发特色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形成高质量、高效率、高品质的资源开发模式。从四川秦巴山区各区县的生态承载力状况来看,平武县的生态承载力最低,其生态承载力值为0.49,在国土空间开发中,建议该区强化水源涵养功能,提升生态系统弹性,引导开发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和人口向生态承载力高且适宜开发的地方聚集;万源市的生态承载力最高,其生态承载力值为0.62,该区作为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区,在今后的国土空间开发中,建议对该区进行重点保护,突出其生态服务利用价值,发展生态产业。从国土开发分区结果来看,苍溪县、巴州区、平昌县、仪陇县为优先提升区,建议其控制人口增长,缓解区域压力,优先开发,促进产业集群;万源市、剑阁县、昭化区、旺苍县为保护控制区,建议对其进行保护,控制国土空间的开发强度,强化水源涵养功能,发展生态产业,突出其生态系统的服务利用价值;其余区县为优化引导区,建议优化人口规模,优化供需平衡,引导经济规模化发展,提高有效供给。

龙宇[2](2020)在《灾后北川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川县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从地震发生至今,已历经超过十年的重建与发展,目前,灾后重建基本完成、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民生事业得到有效保障、扶贫攻坚工作成效显着、生态环境建设卓有成效、良好政治生态不断巩固。在北川着手产业重建的过程中,为发挥第三产业的良好带动作用,充分利用北川丰富的文化资源储备,旅游业被确立为灾后产业重建的重点产业之一。加之多年来,在文化旅游加速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北川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大力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于灾后十多年间取得了显着的建设成果:北川全域旅游纵深推进,获评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并成功入围四川省“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2018年接待游客7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6亿元。本文以灾后北川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为研究主线,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厘清北川灾前与灾后地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历程后,结合政府职能中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及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对灾后北川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定位、存在问题与优化对策展开分析。研究发现,灾后北川政府在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分别扮演决策引导者、服务供给者、协调治理者等角色,较好地发挥了产业引导、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职能。但与此同时,北川政府仍然存在着引导缺位、服务缺位、监管缺位等一系列具体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系统长效引导机制形成、品牌营销体系构建、智慧化建设水平提升、专业人才体系完善、持续高效监管的体制机制建立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北川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履行职能的优化对策,藉此希望从政府职能履行的角度为包括北川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或受灾地区提供参考借鉴。

王尧树[3](2020)在《汶川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汶川地震纪念景观体系,这为精神家园的重建,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提供了重要载体,其空间分布的不均质性和空间错置现状引发了对灾后重建区空间正义问题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审视现存地震纪念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以汶川地震纪念景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Arc GIS、Geo Da、SPSS等定量分析工具,使用标准差椭圆、平均最近邻、多距离空间聚类、空间自相关、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标准距离、OLS模型和GWR模型等方法,揭示地震纪念景观的空间分布格局、方向性特征、分布模式、聚集特征和空间关系,探讨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取得如下主要结论与认识:第一,汶川地震纪念景观可划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3个主类,地震纪念地、地震遗址公园、地震遗址、地震场馆、纪念园、纪念广场、遇难者公墓、纪念学校、地名景观、纪念碑石、纪念雕塑、纪念墙共12个亚类和若干景观元。第二,3类空间尺度地震纪念景观分布于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南充、巴中、阿坝8个市州,地震纪念地与地震遗址呈“零星状”分布,地震遗址呈现出以汶川、青川、彭州三个聚集点为核心向外围扩散的格局,地震场馆整体呈“带状”分布,纪念园与遇难者公墓呈“稀疏式串珠状”分布,纪念广场呈“紧密式串珠状”分布,纪念学校呈“单中心、放射状”的“扇”型结构分布,地名景观呈“双中心,喷射状”分布,纪念碑石呈“带状”分布,纪念雕塑与纪念墙分别呈“间断式串珠状”与“零星状”分布。同时,上述12类地震纪念景观方向性显着,均呈现东南-西北展布。第三,平均最邻近指数与K值计算结果,显示汶川地震纪念景观呈现显着的高程度空间结构聚类特征;全局空间自相关莫兰指数值大于零,表示地震纪念景观在空间上呈正相关,且趋于空间聚集。第四,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成都、德阳、绵阳等5个市州属于高高聚集,雅安、甘孜、巴中等6个市州属于低高聚集,乐山、眉山、凉山等10个市州为低低聚集;LISA集聚图显示成都、德阳、绵阳、阿坝共4个市州呈现出显着的空间聚集性特征,南充属于LH形区域,表明与相邻的市州呈现显着的空间负相关关系;核密度分析显示汶川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差异显着,聚集性特征显着,呈现出以汶川映秀(震中)、德阳绵竹、广元青川3个聚集点为核心向外围扩散的格局。第五,缓冲区分析显示汶川震纪念景观表现出明显的以四大地震遗址区为中心,随着距离增加而逐渐衰减的特征,且四大地震遗址区对地震纪念景观的排布具有较强导向性影响;标准距离分析显示汶川地震纪念景观集中度:宏观尺度景观>中观尺度景观>微观尺度景观。第六,OLS模型中面积加权平均烈度、万人死亡和失踪率2个因子与地震纪念景观数量呈正相关性,且在影响程度上前者大于后者;GWR模型中面积加权平均烈度、万人死亡和失踪率、万人倒塌房屋率、规划重建项目数、规划总投资5个因子与地震纪念景观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地震灾害危险度、万人转移安置率、第三产业产值、城镇化率、公路里程5个因子与地震纪念景观数量呈负相关关系,且上述10个因子回归系数绝对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基本处在灾区边界的县、市、区。综上所述,聚焦地震纪念景观空间配置问题,通过系统梳理地震纪念景观类型,揭示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汶川地震纪性景观保护及其纪念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望为优化地震纪念景观空间配置,特别是规划建设理想的灾后地方性空间提供理论基础与借鉴。

刘田琳[4](2020)在《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绵阳市农业产业合作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东西部地区经济非均衡增长使得二者之间的发展存在差距。在东部地区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西部地区尤其是大量的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而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实质是产业发展的非均衡。因此,在精准扶贫战略指导下,促进东西部地区的产业合作,不仅是实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化解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迫切需要。绵阳市作为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被帮扶方,抢抓并利用政策机遇十分必要。不仅是简单做到承接东部产业,更要能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发挥本地区优势条件,促进本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本地区农业竞争力。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区域合作以及农业产业合作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并加以归纳整理,从而确定了本文的相关理论基础。其次描述了绵阳市与衢州市的基本情况,总结了目前衢绵两市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各自存在的优势,概括了目前衢绵两市合作的现状。然后依据衢绵两市合作的实际情况和调研走访情况,归纳绵阳市主要合作路径,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案例作进一步阐释,分析每种路径存在的不足。三条路径为,一是以延伸产业链为主体的路径,选取案例为北川蓝莓扶贫项目,发现其存在产业链延伸效果不明、产业链各环节联系不紧密、产品层次较为单一且附加值不高以及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不足的问题;二是共建电子商务平台为主体的路径,选取案例为衢州市柯城区与北川县共建电商平台项目,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线上交易保障体系不健全以及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三是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为主体的路径,选择案例为平武县龙安镇义佛山村3A景区旅游扶贫项目,缺乏特色旅游产品以及主题旅游品牌、加之从业者综合素质不高、经营理念落后,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弱。最后结合国内外文献及有关产业合作的经验提出路径优化对策,包含完善产业链、加强产业链上主体培育、完善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主题旅游品牌和产品、强化政府引导和服务职能,以期促进绵阳市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

车璐[5](2020)在《泛在旅游视域下民族山区的乡村振兴规划研究 ——以北川县桂溪镇为例》文中认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实现“五个振兴”的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从我国发展现状来看,城乡发展失衡,乡村发展滞后的问题愈加突出。民族山区地区多数作为“欠发达”地区,其乡村发展往往更为落后,已经成为当前乡村振兴的发展短板,同时也成为多项国家战略和政策的聚焦点。因此,研究民族山区的乡村振兴规划非常重要。基于此,笔者首先对民族山区乡村振兴的内涵进行研究,充分了解了什么是乡村振兴。其次通过对民族山区乡村规划演进的回顾,明确了在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发展思想指导下民族山区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在了解其发展现状之后,系统性总结了规划中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包括产业发展、建设管控、文化复兴、土地利用方面的种种问题。其次,由于在研究中已经发现现有的乡村发展思想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指导民族山区的规划,规划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而笔者在明确民族山区自身特征的基础之上,分析了能推动民族山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以及提出了一种新的乡村发展思想—“泛在旅游”,并构建其思想体系,包括概念、要素体系(景象、时相、体验、情感要素)、理论特性(美学、行为心理学、可持续发展特性)以及思想内涵。然后,在新思想提出的基础之上,进行民族山区乡村振兴规划思考,针对其面临的规划问题提出了新的规划理念、规划策略和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其中规划策略包括文化、产业、基础建设、土地利用四个方面。实施保障措施包括健全规划管理体制和落实规划实施管理。最后将提出的规划思考理论运用于北川县桂溪镇的乡村振兴规划实践,提出其乡村振兴思路、愿景和策略,并进行具体的规划构想,以期能做出真正指导地方乡村振兴的规划。本文研究的是泛在旅游视域下的乡村振兴规划方法,可以加以运用以期补足乡村振兴中民族山区发展相对滞后的短板,以如期实现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

冉承宇[6](2019)在《禹兴西羌-大禹神话的现代构建与北川羌族的族群认同》文中指出在当代人类学的研究中,民族(Nation)既是现代性中观念意识的建构运动,也是实体单位的形塑过程。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弗雷德里克·巴斯式族群“边界”的区分;或是通过马克思·韦伯式族群“核心”的塑造。本研究将以韦伯的理论视角为切入点,重点关注四川省北川县的羌族与大禹的关联,从而考察大禹神话和羌族的动态关系,并将这种建构过程放置于“国族”语境中,解读北川族群认同与大禹声望,如何被共同塑造,并相互作用。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并对本文所涉及到的人类学关于族群理论的研究做了相关梳理,另外介绍了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对羌族的历史进行了梳理。首先,在文献中厘清“羌”和羌族群的历史脉络,关注到近现代关于羌的研究阶段和成果。其次,考察历史文献中如何通过大禹出生地的记录与变迁,逐步与北川羌族产生联系;第三章将考察“塑造黄帝”运动的内涵与变迁,探讨大禹神话在现代的建构过程,如大禹治水传说蕴含的道理如何强化“羌”与“华夏”的联结。以及如何从信仰和文化上落地到北川;第四章着重研究对于大禹和羌族,不同话语体系的讨论,如地方精英在文本书写中的现实诉求。另一方面,北川民众如何回应和参与到这些历史变迁中的。最后,讨论了大禹故里争夺的愈演愈烈和北川的现状,同时,分析了地震后的声望竞争和对比研究。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核心论”的族群观点,试图通过大禹神话在北川如何被形塑,作用于族群,并参与到“地方”和“国家”认同中,为“核心论”的族群理论提供民族志个案。

钟晓焘[7](2019)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北川羌族文化重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的特色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羌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北川羌族自治县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应该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中发挥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川羌族儿女在与周边其他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中,逐渐发现羌族文化的价值,尤其是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价值,对于羌族的认同感不断增强,产生文化自觉。特别是在2003年自治县成立之后,北川羌族民众更加坚定了羌族文化的文化自信,在这以后一直凭借着集体记忆和相关历史记载进行着民族文化重构。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北川羌族文化重构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首先,从生产生计、日常生活、精神生活等方面对旅游开发中北川羌族文化变迁作了相关的分析;其次,指出北川羌族文化重构是在民族成员文化认同、游客猎奇心理需要、全域旅游发展要求以及多元文化交流互动基础上进行的;然后,以建筑、羌绣、歌舞、节庆等具体文化事项重构为例,分析出北川羌族文化重构的主要方式为原有文化因子重组的内生性重构、新旧文化因子整合的创生性重构两种,进而构建出全域旅游背景下北川羌族文化重构的体系;最后,得出文化重构的基础是文化自觉、文化重构的动力源自文化自信、文化重构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文化的传承发展这三点启示。在文化转型期,北川通过羌族文化重构,实现了自身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合理调适。一方面,重构后的民族文化对游客产生巨大吸引力,羌族民众通过旅游接待获取了更多助力自身发展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重构的民族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使民族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为繁荣中华民族文化添砖增色。以上便是北川羌族文化重构的意义所在。

张莞[8](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雷天来[9](2019)在《灾后社会日常生活空间的地方型塑 ——以北川新县城为例》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北川新县城为田野调查点,重点考察重建空间与北川灾后移民日常生活的互动关系,分析北川人于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再生产过程以及由此形成“地方感”,从而理解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空间——地方”关系。本研究试图在经验层面增加关于中国灾后社会的研究,探索北川在灾后重建后的社会生态及变迁,并对其内在机理给予审视和思考。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及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分为五个章节展开:第一章“绪论”部分从交代选题缘和研究意义开始,论述灾后北川异地重建空间的特殊性,其研究的特殊意义;进而对“空间——地方”关系进行讨论,厘清“地方感”概念的来源、发展,从而论述日常生活视角于“地方”研究的重要性;再而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指出本研究存在的突破和深入探讨的可能性;最后对研究方法以及田野点的选择等进行说明。第二章“北川县城的历史地理沿革和城镇空间图景”。本章分别从北川县的历史背景、行政规划、人文地理、城镇生活等方面,对北川县的区域背景和地方历史地理进行大致梳理。通过追溯北川老县城空间形成的历史,以显示地震前的北川人自在状态下的生活环境,生长于斯的北川人享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地方观念及生活方式,老县城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地方”,为当地人提供身份归属、认同和情感维系作用。而2008年的特大地震使北川老县城物理空间成为废墟的同时,也摧毁了当地人的生活空间和一处极为重要的“地方”,为北川人的生活带来阴影,并附上无数不确定性。第三章“被‘赠予’的城镇空间:新县城的规划和重建”。本章对地震后北川重建工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介绍,国家权力和高规格重建标准等话语给予自身全权承担空间重建以合法性,并赋予新县城空间以“民族文化特色”、“绿色”、“科学”等“地方身份”。在此背景下,新县城之自然地理环境、区位格局、城镇面貌无处不体现出明显的“进步意义”,与老县城之空间格局、面貌产生强烈对比。此外,源于国家权力和专家系统的知识和话语也对新县城未来发展以框定,间接对城镇空间秩序和生活秩序提出更高要求,从而使空间商榷和文化调适成为北川人未来生活的重要主题,也意味着失去“地方”(家园)的北川人面临“地方”再造的问题。第四章“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占道菜场’空间的生成与演变”。本章从北川人安置社区温泉路上的一处“占道菜场”现象入手,讨论一个在中国社会常见的“违规”空间如何在新县城中成为各方角力的焦点。围绕“占道菜场”在新县城近十年的数度变迁,指出北川人对于占道经营现象态度的前后变化,这背后隐藏着特殊的社会心态和文化逻辑,即“占道菜场”并非主要由社会消费层次差异而衍生,也并非仅作为地方社会日常生活消费空间而存在,其形成因素较为复杂。一方面,“占道菜场”与地方传统生活“场”(集市)文化相关,其形成位置及其所带有的人气、热闹等特质,贴合北川人关于“场”的记忆、认知和想象;另一方面,“占道菜场”之所以于新县城超前的规划和严密的管理中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该空间作为灾后社会情感世界的依托而存在,这种特质是政府规划中的公共菜场所不具备的。在此背景下,当城镇空间治理与地方社会逐渐和解后,“占道菜场”以合理不合规的状态存在于新县城,尽管该空间之“身份”仍不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新的富有情感内涵、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地方”正由此产生。第五章“抗震纪念园的空间规划、意象及使用争议”。本章呈现的是灾后公共纪念空间——抗震纪念园空间的规划过程、使用情况及意象争议,描述抗震纪念园成为与北川人日常休闲娱乐生活息息相关的过程,并对该园未能成为北川人纪念地震灾害及遇难者的空间进行解释。就规划过程而言,抗震纪念园自空间规划到实体建筑落成过程中,持续体现出一个“去灾化”的思路和导引北川人走向未来新生活的理念。就使用情况而言,地方政府、商家、居民于抗震纪念园中所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使该园由一个以灾后纪念为主导意象的公共空间逐渐转化为公共日常休闲空间。就意象争议而言,北川人与非北川人不同的灾害记忆、认知导致形成迥异的空间评价,显示出灾害纪念(祭祀)于北川人灾后情感中的特殊意义。抗震纪念园引发意象争议背后,存在城镇空间公共规划层面和受灾群体关于纪念(祭祀)空间价值之认知差异,传统祭祀(信仰)与现代纪念(唯物主义生死观)之思维差异,现代城镇空间管理与祭祀活动的现实矛盾,灾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与灾害议题之内在冲突,更隐藏着公共死亡事件背景下社会内部结构(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合法性因素)对于纪念(祭祀)空间和仪式的影响,以上问题使北川人于新县城中的纪念空间与纪念(祭祀)活动难以真正融合,而开辟于城镇偏僻处的多处祭祀空间则成为地方政府与北川人相互妥协下的产物。第六章“广场空间的舞蹈实践与地方社区的生成”。本章主要围绕萨朗舞被国家和地方政府作为标志性羌族文化符号移植入安置社区的社区广场后引发的互动过程展开论述。改革开放后,萨朗舞先是被地方精英由茂县、汶川等羌族地区引进北川老县城,经由改编、重组,并成功实现萨朗舞舞蹈形式的在地化。地震后,萨朗舞成为国家向灾后重建空间容器中注入的标志性民族文化。尤其在地方政府的持续推进下,各安置社区配有专门的社区广场以进行萨朗舞日常训练,北川人的日常生活开始与萨朗舞产生了种种关联。尽管萨朗舞舞蹈形式及其隐含的羌族族群身份的“真实性”问题长期引发北川人的质疑和争论,但在社区广场空间日复一日的舞蹈实践中,萨朗舞对于北川人的意义早已超越舞蹈本身,它转而为灾后安置社区培育起地方归属感和新的社区道德秩序,使社区广场成为新县城安置社区中新的日常生活中心和社区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空间,这在无形中增强和塑造了个体对社区、北川新县城的地方感和凝聚力,使社区真正成为人们确认自我身份归属的重要纽带。以上数章通过对北川新县城三处空间再生产过程的描述,论述北川人通过对规划空间所赋予的定义和情感,使“空间——地方”紧张关系得以改观,并由此建构新的“地方感”的过程。最后,研究试图提出北川人于新县城中的“地方感”生成的主要构成维度,并指出灾后社会“空间——地方”关系的特殊之处。

杨晓宇[10](2018)在《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景观变化及旅游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知名度最高的一处堰塞湖遗址,在其成功泄流排险后,北川县拟将其打造为一处地震遗址旅游目的地。在“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通过研究分析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景观震后9年时间的变化状况,评价其地震遗址景观旅游开发的条件,探讨其旅游开发潜力,为地震遗址旅游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本篇论文采用了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区域2008年7月与2011年5月两期Landsat 5 TM遥感影像,以及2014年6月与2017年7月两期Landsat 8 TM遥感影像,共四期该区域遥感影像进行对比研究。在ENVI中对遥感影像进行了几何校正、大气校正、融合、裁剪、影像增强、监督分类和目视解译,最后获得了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区域裸地、河流水域、林地及草地、沙地及滩地、建筑道路、耕地6类地表类型影像和各类覆盖面积数据统计。并通过利用分类后的影像和面积统计数据以3年为一期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区域地震遗址景观的变化状况。同时,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对变化后的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景观的旅游开发条件做了综合性评价,进而探讨了影响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景观旅游开发的各影响要素和旅游开发潜力。通过研究发现:(1)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区域水域覆盖面积从震后两个月内的4.523km2逐渐缩减到2017年7月的2.195km2,除漩坪乡堰塞湖至堰塞坝段水域外,漩坪乡至禹里乡段湔江河道水域覆盖面积基本恢复至地震之前水平。而与水域覆盖面积相反的是,由于水位的降低和历经9年时间泥沙的沉积,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区域河道内逐渐出露了较多新的河心滩和河岸滩景观。(2)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区域虽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但在这9年时间内,其因灾裸露的山体裸地总面积呈先增加后逐渐缩减的态势,但截止2017年7月,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区域裸地面积较2008年7月缩减了3.161 km2,且总体表现出新旧交替的变化趋势。而植被覆盖状况则恰恰与裸地变化状况呈反相关关系,植被覆盖变化整体呈先减小后逐渐恢复增加的态势。(3)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景观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该区域地质条件稳定状况。其中,地震、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该区域的旅游开发具有较强的影响,灾害影响是该区域旅游开发中首要的影响要素,所以要保证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景观的旅游开发,则必须重视该区域地质灾害带来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排查、预防和处置。(4)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因知名度高,且在“5.12”汶川特大地震遗址中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科普价值和植被覆盖状况逐渐趋好,水体、空气质量极高等优势,以及自2011年后该区域地质环境条件逐渐趋于稳定,灾害发生频率逐渐趋于震前水平,所以具有一定的旅游开发潜力。

二、四川北川县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北川县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四川秦巴山区国土空间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土空间开发研究进展
        1.2.2 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
        1.2.3 四川秦巴山区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土空间
        2.1.2 生态承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国土空间开发理论
        2.2.2 人地系统共生理论
        2.2.3 生态平衡理论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区位概况
        3.1.2 自然地理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1.4 生态环境概况
    3.2 数据来源
第4章 数据处理及分析
    4.1 基于DEM的地形地貌分析
        4.1.1 高程
        4.1.2 坡度
        4.1.3 坡向
    4.2 河网密度
    4.3 气象数据分析
        4.3.1 气温
        4.3.2 降雨
    4.4 土地利用状况
        4.4.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4.4.2 人均耕地面积
        4.4.3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
    4.5 生物丰度指数
    4.6 植被覆盖度指数
    4.7 社会经济因素
        4.7.1 人口密度
        4.7.2 人均GDP
    4.8 地质灾害分析
    4.9 土壤侵蚀程度分析
第5章 四川秦巴山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5.1 生态承载力评价的基本内容
    5.2 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
        5.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 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3.1 评价指标标准化
        5.3.2 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第6章 四川秦巴山区生态承载力评价
    6.1 生态承载力计算
    6.2 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
        6.2.1 基于地形地貌因素的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
        6.2.2 基于气候水文因素的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
        6.2.3 基于生态环境因素的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
        6.2.4 基于社会经济因素的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
        6.2.5 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
    6.3 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6.3.1 承载力优
        6.3.2 承载力良
        6.3.3 承载力中等
        6.3.4 承载力较差
        6.3.5 承载力极差
第7章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国土空间开发研究
    7.1 基于斑块尺度的国土空间开发研究
        7.1.1 关于生态承载力处于优良水平地区的国土空间开发研究
        7.1.2 关于生态承载力处于中等水平地区的国土空间开发研究
        7.1.3 关于生态承载力处于差-较差水平地区的国土空间开发研究
    7.2 基于区县单元人口调控的国土空间开发研究
        7.2.1 关于优先提升区的国土空间开发研究
        7.2.2 关于优化引导区的国土空间开发研究
        7.2.3 关于保护控制区的国土空间开发研究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调查问卷
附录Ⅱ 调研图版

(2)灾后北川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政府职能相关研究
        二、灾后重建政府职能相关研究
        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政府职能相关研究
        四、北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第三节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二、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北川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历程回顾
    第一节 “5·12”汶川特大地震前的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一、特色羌族村寨开发
        二、大禹文化资源开发
    第二节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一、羌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二、大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三、地震遗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四、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第二章 灾后北川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第一节 充当决策引导者开展产业引导
        一、产业环境构建
        二、政策条例指引
        三、发展规划编制
    第二节 充当服务供给者提供公共服务
        一、文化旅游资源保护
        二、文化旅游节会举办
        三、文化旅游市场营销
        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五、文化旅游人才引培
        六、数字旅游服务平台建设
    第三节 充当协调治理者进行社会管理
        一、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构建
        二、相关社会组织发展促进
        三、文化旅游产业扶贫推动
第三章 灾后北川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的缺位问题
    第一节 引导缺位
        一、缺乏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引导
        二、缺乏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目标引导
        三、缺乏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持续性引导
    第二节 服务缺位
        一、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营销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人才服务不到位
        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智慧化服务层次较低
    第三节 监管缺位
        一、缺乏对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发展的持续性监管
        二、管理条块分割导致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监管效率低下
第四章 灾后北川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优化对策
    第一节 形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长效引导机制
        一、落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战略引导
        二、深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目标过程引导
    第二节 构建文化旅游资源的品牌营销体系
        一、建立多层次多主体的营销体系
        二、实施针对国内外市场的营销举措
        三、完善营销效益评估与反馈机制
    第三节 提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智慧化水平
        一、提升智慧景区的建设水准
        二、提升数字文化服务效能
    第四节 完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体系
        一、加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二、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第五节 建立有利于持续高效监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体制机制
        一、创建主体责任明晰的体制机制
        二、筹建各方积极参与的体制机制
        三、构建文化旅游信息的共享平台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汶川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地震纪念景观
        1.2.2 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
        1.2.3 研究区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案、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4.3 研究思路
        1.4.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和创新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理区位
    2.2 地层岩性
        2.2.1 龙门山及四川盆地地层
        2.2.2 马尔康地层
    2.3 区域构造
        2.3.1 构造背景
        2.3.2 活动构造
    2.4 地貌特征
    2.5 地震灾害
        2.5.1 汶川地震
        2.5.2 灾后重建
第3章 地震纪念景观系统
    3.1 类型划分
    3.2 分类统计
    3.3 典型景观发育特征
        3.3.1 宏观尺度
        3.3.2 中观尺度
        3.3.3 微观尺度
第4章 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
    4.1 分布特征
        4.1.1 点密度图
        4.1.2 分布方向
    4.2 分布模式
        4.2.1 平均最近邻
        4.2.2 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
        4.2.3 全局空间自相关
    4.3 聚集特征
        4.3.1 局部空间自相关
        4.3.2 核密度分析
    4.4 空间关系
        4.4.1 缓冲区分析
        4.4.2 标准距离
第5章 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5.1 影响因子选取
    5.2 全局水平影响因素
        5.2.1 OLS模型影响因素
        5.2.2 OLS模型诊断
    5.3 局部水平影响因素
        5.3.1 GWR模型参数
        5.3.2 GWR回归结果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地震纪念景观属性数据
附录 B 影响因子原始数据
附录 C 影响因子标准化数据
附录 D 图版
附录 E 影响因子回归系数一览表

(4)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绵阳市农业产业合作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对文献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创新点及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2.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概述
        2.1.2 产业合作与农业产业合作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优势理论
        2.2.2 合作竞争理论
        2.2.3 交易成本理论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3.绵阳市与衢州市农业产业合作现状分析
    3.1 绵阳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3.1.1 绵阳市情概况
        3.1.2 绵阳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3.1.3 绵阳市农业产业合作的优势
    3.2 衢州市进行合作的优势条件
        3.2.1 衢州市市情概况
        3.2.2 农业产业合作的优势条件
    3.3 衢绵两市农业产业合作概况
        3.3.1 积极开展产业合作,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
        3.3.2 不断加强劳务协作,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3.3.3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改善民生
        3.3.4 完善两地帮扶机制,促进扶贫协作可持续发展
4.绵阳市农业产业合作主要路径
    4.1 国内外农业产业合作概况
        4.1.1 国外农业产业合作概况
        4.1.2 国内农业产业合作概况
    4.2 绵阳市以延伸产业链为主体的合作路径
        4.2.1 路径概况
        4.2.2 路径具有的优势
        4.2.3 案例说明
        4.2.4 存在的问题
    4.3 绵阳市以共建电商平台为主体的合作路径
        4.3.1 路径概况
        4.3.2 路径具有的优势
        4.3.3 案例说明
        4.3.4 存在的问题
    4.4 绵阳市以拓展农业多功能性为主体的产业合作路径
        4.4.1 路径概况
        4.4.2 路径具有的优势
        4.4.3 案例说明
        4.4.4 存在的问题
    4.5 小结
5.绵阳市农业产业合作路径优化对策
    5.1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产业配套服务
    5.2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5.3 打造区域农业产业品牌,提高知名度
    5.4 增强专业人才支援,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5.5 完善利益链接机制,提高农户收入水平
    5.6 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支持与服务作用
6.研究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泛在旅游视域下民族山区的乡村振兴规划研究 ——以北川县桂溪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1.1.2 拟编制空间规划
        1.1.3 贫困民族山区扶贫攻坚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实践局限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民族山区乡村振兴规划演进与反思
    2.1 民族山区乡村振兴内涵研究
        2.1.1 乡村发展与城镇发展并重
        2.1.2 乡村现代化而不是城镇化
        2.1.3 集合不同类型的乡村居民
    2.2 民族山区乡村规划演进回顾
        2.2.1 发展思想
        2.2.2 一般策略
        2.2.3 发展现状
    2.3 民族山区振兴规划问题反思
        2.3.1 产业振兴发展
        2.3.2 基本建设管控
        2.3.3 在地文化复兴
        2.3.4 土地资源利用
    2.4 本章小结
3 民族山区乡村振兴思想探索
    3.1 民族山区乡村共性分析
        3.1.1 特殊优势
        3.1.2 共同劣势
        3.1.3 机遇与挑战
    3.2 民族山区乡村振兴研判
        3.2.1 明确以旅游产业为主体
        3.2.2 新的思想驱动乡村振兴
    3.3 泛在旅游理论思想体系
        3.3.1 泛在旅游概念
        3.3.2 泛在旅游要素体系
        3.3.3 泛在旅游理论特性
        3.3.4 泛在旅游思想内涵
    3.4 本章小结
4 民族山区乡村振兴规划构想
    4.1 建立新的振兴发展理念
    4.2 实施泛在旅游规划策略
        4.2.1 挖掘特色资源,构建泛在旅游空间
        4.2.2 泛在旅游驱动,链接产业循环机制
        4.2.3 补充完善设施,建设美好人居环境
        4.2.4 创新土地利用,实现增值生效
    4.3 加强规划实施管控
        4.3.1 建全规划管理体制
        4.3.2 落实规划实施管理
    4.4 本章小结
5 北川桂溪乡村振兴规划实践
    5.1 桂溪镇现状研究
        5.1.1 基本概况
        5.1.2 生态资源
        5.1.3 生产资源
        5.1.4 生活资源
        5.1.5 设施资源
        5.1.6 文化资源
    5.2 桂溪镇规划思考
        5.2.1 乡村振兴思路
        5.2.2 乡村振兴愿景
        5.2.3 规划设计策略
    5.3 桂溪镇规划构想
        5.3.1 空间结构网络化
        5.3.2 全域化泛在旅游
        5.3.3 土地利用留弹性
        5.3.4 基础设施成体系
    5.4 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不足
    6.3 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禹兴西羌-大禹神话的现代构建与北川羌族的族群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 “羌”与“华夏”:羌族历史的书写过程
    2.1 历史中关于“羌”的记载
    2.2 近现代关于“羌”的研究
    2.3 “华夏”中的大禹文化
    2.4 “羌”与大禹的联系
    小结
第三章 “大禹”与“声望”:大禹符号与羌族认同
    3.1 “塑造黄帝”和符号的建构
    3.2 “大禹神话”与“羌”的联系
    3.3 “禹王信仰”与族群认同
    3.4 成为文化资源的“大禹故里”
    小结
第四章 “文本”与“传播”:多维度下的大禹文化
    4.1 地方精英的历史构建
    4.2 北川民间的信仰和传播
    4.3 地震后的北川与羌族
    4.4 大禹故里的争夺状况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北川羌族文化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视角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视角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相关理论基础
        (一)文化发展
        (二)文化有用性
        (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四)文化再生产
    五、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北川羌族自治县及其民族文化
    第一节 北川羌族自治县
        一、历史简介
        二、地理环境概述
    第二节 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族文化
        一、物质文化
        二、非物质文化
第二章 文化有用性下的北川旅游发展
    第一节 北川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状况
        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
        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
    第二节 北川旅游发展中的文化变迁
        一、生产生计的变迁
        二、日常生活的变迁
        三、精神生活的变迁
第三章 全域旅游发展下的北川羌族文化重构
    第一节 北川羌族文化重构的动因
        一、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
        二、游客猎奇心理的趋向
        三、全域旅游发展的要求
        四、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
    第二节 北川羌族文化重构的实践
        一、建筑文化重构
        二、羌绣文化重构
        三、歌舞文化重构
        四、节庆文化重构
    第三节 全域旅游背景下北川羌族文化重构体系构建
        一、文化持有者主动全面参与
        二、政府部门全方位政策保障
        三、相关行业通力配合协作
        四、游客端正态度全面融入
        五、专家学者立足实践智力支撑
第四章 文化重构的几点思考
    一、文化重构基础:文化自觉
    二、文化重构动力:文化自信
    三、文化重构目标:文化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8)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国外研究进展
        (二) 国内研究进展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一) 羌区四县
        (二) 羌族村寨
        (三) 旅游景区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重点
        (三) 研究难点
    六、创新点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产业融合理论
        二、产业链理论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二、自然地理状况
        三、历史文化状况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一、产业发展水平
        二、市场发育程度
        三、灾后重建
        四、资源条件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一、整体评价
        二、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方面
        二、企业方面
        三、村委会方面
        四、居民方面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主要结论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9)灾后社会日常生活空间的地方型塑 ——以北川新县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意识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理解“空间——地方”关系
        一、“空间”与“地方”在思想脉络中的分歧与发展
        二、日常生活研究视野下的“空间”与“地方”
        三、日常生活之上的“地方感”
        四、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田野点的选择
第二章 北川县城的历史地理沿革和城镇空间图景
    第一节 北川县地理区位和历史沿革
    第二节 北川老县城日常生活空间图景
    第三节 地震后的北川老县城空间
第三章 被“赠予”的城镇空间:新县城的规划和重建
    第一节 新县城空间的重建与规划
        一、重建:选址
        二、重建:规划与定位
    第二节 新北川县城空间图景
        一、城镇空间边界
        二、安置小区空间
        三、城镇街道空间
    小结
第四章 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占道菜场”空间的生成与演变
    第一节 去“地方化”:规划空间与违规空间的“交锋”
        一、“占道菜场”:一个“违规”空间的初现
        二、北川人:城镇空间秩序的“扞卫者”
        三、选址与协商:新的公共菜场的规划与落成
    第二节 再“地方化”:“违规”空间的合理化进程
        一、“违规者”群体的“道义”资源与空间诉求
        二、空间秩序“扞卫者”诉求的变更
        三、多方协作:违规空间的“合理化”改造
    第三节“菜场”亦“集市”:灾后重建空间上的地方文化逻辑
        一、地方传统集市的时空演变
        二、集市空间于灾后地方社会的意义
    小结
第五章 抗震纪念园的空间规划、意象及使用争议
    第一节 北川抗震纪念园建设始末
        一、规划设计
        二、空间深描
    第二节 灾害纪念空间的再生产及其现实功用
        一、大型活动空间
        二、日常休闲空间
        三、商业活动空间
    第三节 灾后重建空间何以达成“纪念”?
        一、不同主体与纪念空间感知分歧
        二、纪念空间中个体性符号的缺失及其根源
        三、个体化哀悼的空间困境
    小结
第六章 广场空间的舞蹈实践与“地方”社区的生成
    第一节 移植来的羌族文化:萨朗舞于北川县城空间的发展图景
        一、北川地区羌族历史与复杂的族群认同
        二、移植来的族群文化:萨朗舞于北川县城的“在地化”过程
    第二节 社区广场空间与萨朗舞日常实践
    第三节 社区广场空间日常舞蹈实践与“地方”社区感知的形成
        一、社区广场空间中的舞种冲突
        二、作为国家权力实践场域的社区广场空间
        三、社区广场空间:“地方”认同重构的载体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日常生活与“地方感”的形成:北川新县城空间上的实践与经验
    二、灾后社会视野下的“空间——地方”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深度访谈一览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后记

(10)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景观变化及旅游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区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龙门山活动断裂带地质遗迹景观研究
        1.3.2 地震遗迹景观旅游开发研究
        1.3.3 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迹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景观的成因及特征
    2.1 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景观的成因
        2.1.1 “5.12”地震的直接影响
        2.1.2 次生地质灾害的影响
        2.1.3 人类活动的影响
    2.2 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景观形成后的特征
        2.2.1 山体地貌环境特征
        2.2.2 水域景观特征
        2.2.3 河滩堆积特征
第3章 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景观变化
    3.1 研究方法
        3.1.1 遥感影像的选择
        3.1.2 遥感影像的处理
    3.2 山体地貌景观环境变化
        3.2.1 裸地景观变化
        3.2.2 植被覆盖状况景观变化
    3.3 水域景观变化
        3.3.1 水域覆盖面积变化
        3.3.2 河床、岸滩出露情况和河岛景观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景观旅游开发评价
    4.1 评价目的及原则
        4.1.1 评价目的
        4.1.2 评价原则
    4.2 评价方法
        4.2.1 定性评价
        4.2.2 定量评价
    4.3 评价结果分析
        4.3.1 旅游资源条件影响
        4.3.2 生态环境水平影响
        4.3.3 灾害影响
        4.3.4 旅游市场开发条件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旅游开发对策
    5.1 开发优势
        5.1.1 资源条件优势
        5.1.2 生态环境优势
        5.1.3 知名度优势
    5.2 开发劣势
        5.2.1 地质灾害的破坏
        5.2.2 遗址景观的易变
    5.3 开发对策
        5.3.1 不同类型地震遗址景观的开发对策
        5.3.2 不同区域下地震遗址景观的开发对策
        5.3.3 地震遗址景观整体开发对策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四川北川县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四川秦巴山区国土空间开发研究[D]. 张光芹.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2]灾后北川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龙宇.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汶川地震纪念景观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尧树.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绵阳市农业产业合作路径研究[D]. 刘田琳.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5]泛在旅游视域下民族山区的乡村振兴规划研究 ——以北川县桂溪镇为例[D]. 车璐.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6]禹兴西羌-大禹神话的现代构建与北川羌族的族群认同[D]. 冉承宇.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4)
  • [7]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北川羌族文化重构研究[D]. 钟晓焘.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8]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9]灾后社会日常生活空间的地方型塑 ——以北川新县城为例[D]. 雷天来.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7)
  • [10]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遗址景观变化及旅游开发[D]. 杨晓宇.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四川北川县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