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科病种动态分析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提出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赵迪[2](2021)在《基于成本收入比法的DRG成本核算研究 ——以S医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2021年2月,财务司印发《关于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的通知》中首次将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alated Groups,DRG)列为成本核算对象,要求公立医疗机构依据该成本核算规范开展基于DRG的成本核算工作,以发挥成本核算在医疗服务定价、医院内部的成本控制和绩效考核中的作用。在医院正面临着医疗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成本核算方法改进所带来种种问题的背景下,推进医院基于DRG的病组成本核算工作,不仅顺应政策要求,还为推进DRG在医疗机构的实践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在医院开展成本控制的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而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和医院运营效率。研究目的运用成本收入比法,探索DRG成本核算的步骤和方法,并对DRG成本核算结果进行成本构成分析,探讨影响患者成本的主要因素,从而为S医院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医院运营效率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医院成本核算(Hospital Cost Accountin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成本收入比法(Cost-to-Charge Ratio,CCR)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形成基于DRG的成本核算的理论基础和详细步骤;然后通过现场调查法和访谈法深入了解S医院成本核算的现状,分析该方法在S医院开展的可行性,并收集开展成本核算所需成本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S医院的病案信息管理系统、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OES(高效运营)系统、DRG信息管理系统。本文以S医院2020年1月至6月“OB21-剖宫产,伴有重要合并症与伴随病”DRG组为例,采用成本收入比法对该组核算成本,步骤主要包括科室直接成本核算、科室成本分摊、确定成本核算单元及成本收入比值、计算患者成本、归集该DRG组成本。核算结果通过描述性分析来探讨DRG组成本构成,选用统计指标有频数、标准差等;通过单因素分析来判断该DRG组内不同各类别下患者基本特征及住院诊治情况与DRG组成本之间的关系,根据资料的不同类型,主要采用 Kruskal-Wallis H Test、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等非参数检验方法,检验水准α=0.05。研究结果第一,经过成本收入比法进行成本核算,“OB21”DRG组成本为9666.41元,经医院财务科和物价科结合医院实际论证,该结果符合S医院收治该病组的实际耗费情况,结果较为准确。第二,病房单元、药品和耗材单元成本占比较高,特别是病房单元成本占比最大,达49.89%。分析结果显示,病房单元成本与DRG组成本呈正相关,病房单元成本越高,病组成本越高。第三,通过对成本核算的结果开展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医保类型、临床路径入径情况及完成情况是影响DRG组成本的主要因素。结论与建议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相比,本研究发现在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开展不充分的条件下,使用成本收入比法可以得到相对较准确的DRG组成本数据。并且能够符合DRG分组要求,操作简单,满足当前成本核算政策引导下的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建议S医院成本核算责任科室完善医院内部成本核算体系,提高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应尽快掌握成本收入比法并应用该方法开展核算;在核算过程中,发现医院内部信息孤岛问题严重,科室之间配合程度不够,建议医院整合内部信息系统,强化数据整合与管理。此外,还应加大对病房单元中人力成本的关注,建立合理的排班制度,动态调整在岗人数以节约人力成本。通过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以规范医生诊疗行为,减少不合理的药品、耗材使用,降低药品单元和耗材单元的成本。
瓦热斯·土尔孙[3](2021)在《新疆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新疆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纵向和现况调查研究,了解其纵向发展变化及当前发展的充分性和均衡性,总结成绩,梳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十四五”新疆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实证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03-2019年统计年鉴对2002-2018年新疆与全国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配置、服务人次和病床使用情况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并采用TOPSIS法和综合指数法对2002-2018年新疆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依据《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18年版)》,从科室设置、资源配置、医疗服务方式以及医疗服务水平共4个维度25个评价指标对南、北、东疆抽取的257家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现状进行充分性和均衡性分析;统计描述采用构成比、卡方检验等,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各评价指标评价档次与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综合档次评价结果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综合档次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采用主题框架法分析卫健委领导及卫生院院长访谈结果。结果:(1)截至2018年,每万人口机构数、注册护士占比新疆比全国占优势;每机构床位数、注册医师占比、每机构诊疗人次新疆比全国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在不断缩小。(2)TOPSIS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高度一致,2002-2018年新疆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综合能力在不断提升。(3)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东疆>北疆>南疆,服务辖区面积南疆>东疆>北疆,平均服务人口数以及服务辖区人口密度南疆>北疆>东疆。(4)科室设置总体处于基本充分状态。其中,临床科室及医技科室北疆和东疆较好,南疆略低;资源配置中,设施设备配置处于比较充分状态,疆域间无统计学差异,人员配备处于基本充分状态,北疆较好,东疆和南疆略低;医疗服务方式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门急诊服务处于比较充分状态,住院、转诊、远程服务处于基本充分状态;医疗服务水平整体上处在发展基本充分状态,其中,妇产科服务南疆较好,北疆略低,中医服务北疆较好,南疆略低,康复服务在各疆域内以及疆域间均存在差异,检查服务在北疆较好,南疆略低。(5)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综合档次评价结果显示,北疆拥有更多的推荐类乡镇卫生院,东疆拥有更多的基本类与达标类,而南疆未达标的相对较多;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区生产总值是医疗服务能力的促进因素。(6)当前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日益加强,功能逐步得到完善,医疗服务项目增多,诊治能力不断提高;然而人才流失严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结论:新疆乡镇卫生院软硬件设施得到优化更新,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及结构上得到重视,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基于新疆各疆域人文、地理、经济等因素的多样性,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在发展不够充分的同时,还存在疆域间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整体上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北疆较好,南疆和东疆需要进一步加强短板建设;“十四五”期间需要就如何补充、培训、留住人才等方面对基层卫生人才作出具体措施。
高扬[4](2020)在《Q医院临床科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2009年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医改已步入了深水区,而在这期间仍面临许多改革的难点和痛点。公立医院是我国卫生服务供给体系的重要主体,其发展面临着众多挑战,如竞争压力、持久发展等突出问题。而公立医院的绩效事项改革尤其是一块难嚼的硬骨头,需久久为功、下大力气去做,它既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有效的工作抓手。目前,公立医院处在新的环境与形势中,如何既能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又可以降本提效、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从而推动医院的永久持续发展,是公立医院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与重大挑战。以绩效考核为手段可以改善这些问题,而提高医院整体绩效这就需要从临床科室的绩效评价着手。临床科室是医院的核心组成单元,直接对病人实施诊疗与护理的关键部门,加强对其绩效考核、评价及管理,是医院管理者开展工作的关键课题。然而,我国关于临床科室的绩效考核方案仍然不够成熟,也尚未有统一的临床科室绩效评价体系,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临床科室绩效考评体系显得尤为迫切重要。研究目的基于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Q医院原有绩效考核方案存在的问题,设计一套符合Q医院临床科室实际情况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在Q医院进行应用试评价,为Q医院进一步做好临床科室绩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案。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半结构式定性访谈的方法,通过对Q医院15名管理层(院长、职能科室主任)人员与20名医护人员(临床科室主任、医生、护士)的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原有临床部门绩效考核方案的认识,分析其绩效考评现况。本研究将专家咨询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通过对20名选定的专家,开展两轮的咨询,来确立该院临床诊疗科室的绩效考评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考评体系中每一个指标的权重值,即制定出同级、同层次指标之间重要性比较的判断矩阵,让专家给出同级指标间重要程度评分,根据专家们评分形成的矩阵,计得末端指标最终的权重,且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在应用试评中,采取TOPSIS法对2018年Q医院临床科室的业绩展开测评。研究结果(1)经定性访谈发现,Q医院的员工对原有绩效考核方案,存有认识不深刻、忽视考核的作用、考核内容与结果缺乏及时的反馈和沟通、考核过于重视经济指标、考核内容复杂等问题;(2)初步遴选的绩效考评指标,经两轮的专家咨询以后,结合打分和意见,根据筛选标准,排除了指标体系中8个三级指标(甲级病案率、危急重症抢救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门诊人次数、出院病人数、医疗纠纷事故比例、管理费占总支出的比例、教学评分),确立了 Q医院临床科室绩效考评体系,涵盖科室的公益性、内部业务、财务状况、可持续发展4个维度、下设9个二级指标、细分32个三级指标;(3)利用层析分析法计算出了一、二、三级指标中各个指标的组合权重,经过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比例CR值均小于0.1。其中,患者满意、病人费用负担、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业务收支等二级指标权重较大;(4)将确定的考评体系应用于Q医院的临床科室(12个内科、15个外科)中,并将考评结果进行排序。东院消化内科位列内科榜首,其综合评价值是0.552497,本部神经外科在外科中排名第一,综合评价值为0.563544;(5)将新构建的指标体系及应用评价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主任与质管部负责人,绝大多数认为考核指标来源有迹可循,指标合理、内容简洁、层次清楚、权重设置科学。结论与建议Q医院现行绩效考核方案内容过于复杂、员工对其了解不够、考核结果公开化不够、考核偏重于经济指标等问题。为此,本研究重新构建了Q医院临床科室指标体系,并且为每一指标均设置了权重,量化了考核指标体系。确立的指标体系对Q医院临床科室开展绩效评价并与原有考核结果作对比,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具备一定的可行性,评价的结果与医院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新的考核指标体系来源有迹可循,内容简洁、层次清晰、权重精确,满足临床部门工作考核需求,对提升医院总体绩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针对Q医院现存的问题以及绩效考评体系的构建过程,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要持续动态地完善Q医院临床部门绩效测评指标以及评价内容体系。(2)要提高公立医院各层级领导者,尤其医护人员对绩效考评与管理的认识。(3)负责绩效考评的Q医院质管部应不断加强与临床部门的沟通与反馈。(4)要加强和扩大绩效考评结果对临床工作的具体应用。
李小兰[5](2020)在《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从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的维度出发,系统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中提及病种,编制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探究其高发病种,并剖析高发病种危险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最终结论,有望提高侗族防病抗病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和健康政策提供相应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作为本文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以网络文献挖掘和手动查阅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全面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从中严格筛选与本研究相关度高的资料。2.统计和归纳法运用扎根理论将收集的文献资料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进行3级编码,最终找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结论。3.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分析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结果得出重要结论。结果1.侗族传统命名法具有本土性、古朴性、历史性等特征,侗医常按照11种疾病命名方法对传统病种进行分类。传统命名法病种以外的为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其含有部分中医学和部分西医学疾病病种。2.采用临床医学学科分类准则,将侗族传统命名法病种与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按照内科(400个、326个)、外科(199个、66个)、妇产科(91个、101个)、儿科(260个、34个)、皮肤性病科(92个、29个)、五官科(90个、73个)、男科(15个、6个)等七大类别进行分类。两种命名法相同的高发病种共5个,不同的高发病种共12个。因目前掌握资料有限,尚有167种传统病种无法准确分类。3.经分析得知,侗医两种命名法疾病谱具有差异性。侗族传统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儿科、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呼吸系统、五官科,主流医学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儿科、五官科、妇科、泌尿系统、皮肤科。由上可知,侗族传统命名法疾病谱中的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在主流医学命名法疾病谱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科,其余七大疾病谱虽然相同,但其排序却大相径庭。结论1.从疾病命名方式可看出侗医两种疾病命名法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侗族传统命名法带有鲜明的侗族文化色彩,值得深入研究。深挖两种疾病命名法可知,其具有互相嵌入、相互补充等融合现象。传统命名法虽已形成自己的疾病分类方式,但疾病分类系统尚未形成统一标准。2.在侗医两大命名法病种中,外伤、心脑血管系统、妇科、消化系统中某些疾病始终都处于高频发病状态。疾病谱上升较为明显的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下降较为明显的有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3.通过深入分析侗族疾病谱规律背后原因,得出影响侗族患病最主要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条件、侗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个人健康意识、自然环境等五大方面。这些因素可为后续研究者探究相关病种提供一定的思路。基于本文探究的疾病谱背后规律,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科研人员、个人健康防控等方面出发,得出疾病谱的变化规律对贵州公共卫生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魏霄[6](2020)在《三级综合公立医院学科建设策略研究 ——以南京市A医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学科建设是医院提升综合实力的核心,是建设优质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是打造医院品牌力量的关键。三级综合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体系中处于龙头地位,三级综合医院的学科建设是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的源动力。三级医院学科专业的不断细分,学科联合愈加紧密,新技术创新运用的迭代加速,疑难重症疾病的诊疗攻关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都对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更深的内涵与更优的服务需求。深入研究三级综合公立医院学科建设策略对于提升医院学科品质和综合实力,推动新医改向纵深发展,助力分级诊疗,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目的:对三级综合公立医院——南京市A医院(以下简称“A医院”)学科建设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A医院学科建设中的成效、存在问题,科学评价医院学科现状。探索学科建设创新战略,科学规划各学科未来发展方向,打造优质品牌学科,提升医院医疗综合实力与行业地位,为同类型医院学科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研究方法:以A医院为例,从学科建设相关的概念与理论入手,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化访谈等方法。研究A医院2013-2015年学科建设七个方面内容包括学科规模、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医疗内涵、科教水平、精细化管理与人文管理,对3年学科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根据调研数据,运用SWOT分析模型深入研究整体学科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发现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学科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医院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出医院各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和医院总体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结果:2013-2015年,核定床位数呈现小幅增长趋势;2015年较2013年年门急诊总量增长了20.63%,所有学科的年门急诊量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5年较2013年收治病种数上升了3.9%。学科带头人学历构成中博士及以上学历占比50%;技术职称上以高级职称为主,占比89.29%,教授职称占比51.79%;学会任职中有36人有国家级学会任职,普外科学科带头人学会任职数量较前明显提高;在研课题中总数量最多的达11项,国家级课题最多的达4项。学科团队中以硕士及以上学历为主,硕士学历人数逐年能增加,肿瘤科博士学历占比达80%;职称方面,普外科、骨科、医学影像科的正高人数在10人及以上,占全院正高职称总数的22.29%;12个学科连续3年没有聘任教授职称。在科教水平方面,三年来科研立项数量逐年上升,2015年总数量较2013年增长了53.30%;其中2015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较2013年增长了34.61%,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超过5项的学科有11个。在医疗内涵方面,2015年较2013年开展亚专科数量增长了50.75%,其中消化科亚专科数量增加最为明显,有8个学科的亚专科从无到有;新技术运用中医学影像科新技术运用最多,有6个学科新技术运用从无到有;特色技术运用中骨科开展特色技术最多,医学影像科增加最为明显。各学科2015年临床路径完成率较2013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学科发展不断精细化。对以上数据结果及学科整体发展情况进行SWOT分析发现:A医院学科建设拥有人才梯队不断完善、科研建设力度稳步提升、专科细分与学科协作逐步增强等优势,但也存在发展规划不全、学科发展差距较大、标准性重大科研成果缺乏等劣势,面临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新院区发展优势明显的机会和医疗服务需求增大、学科竞争加大、人才流动加速的威胁。研究结论:从战略层面、学科发展重点方面、学科的内涵提升三个方面提出医院学科发展建议。在学科建设的战略规划层面,应分科分层分类规划,首先以品牌学科为引领、打造医院品牌,其次发展优势学科、建设优势学科群,再次建设重点学科,最后帮扶普通学科。提出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学科医疗服务水平、科研建设推动学科发展的建议。在学科建设的内涵提升层面,亚专科建设应与多学科诊疗协同发展,加强精细化管理,推动学科建设信息化,深化学科文化建设。
张宁芮[7](2020)在《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进程在近年来提速迅猛,以致出现不断流失的乡镇人口以及不断严重的老龄化等问题,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受到冲击,县域医疗资源配置与人口空间结构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乡镇医疗设施布局不平衡,可达性差,服务覆盖率低。另一方面,部分乡镇卫生院存在病人就诊率下降、相关科室功能闲置、医院内部流线混乱等问题。目前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要探索符合患者实际医疗需求和设施均衡配置的规划及建筑策划方法。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包含两部分:首先是规划布局与建筑现状分析,规划布局主要以我国常州市明光市为研究案例,以日本石川县南加贺二次医疗圈和金泽市为比较案例,运用Arc GIS可视化平台对比分析2国4个地区医疗设施分布特征及可达性,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是进一步对乡镇卫生院规划布点进行评价,以我国常州市99所乡镇卫生院为分析对象,运用Arc GIS的最近设施点分析,测定不同级别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半径,与《常州市医疗卫生计生设施布局规划(2016-2020)》中基层医疗设施的未来规划目标相比较,判断其合理性。建筑现状分析结合对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实地调研分析,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规模、科室功能设置、选址规划进行合理剖析。以常州市下辖溧阳市戴埠中心卫生院、南渡中心卫生院及新北区罗溪卫生院、奔牛人民医院为调研对象:1.对医护工作者进行访谈,了解卫生院发展脉络、设计初衷、使用现状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2.通过收集现有资料、提炼建筑内部功能信息、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实地调研4所卫生院内部相关区域,获取各部分科室功能的设置、位置关系、改扩建及功能置换情况等。3.对比分析医院现状平面与原始设计图纸之间的差异,研究分析针对医院功能设置与患者间的需求错位、实际空间使用不均衡、内部流线混乱等具体问题。同时以日本人口收缩地区二次医疗圈的4所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为比较案例,通过对比二者建设规模、功能设置、面积指标等,分析优缺点。其次是对建筑策划的研究,本文研究范围为乡镇卫生院这类医疗设施,并非针对某一特定建筑。因而在第四章中依据建筑策划的研究方法及步骤,同时结合第二章与第三章的研究成果从策划目标的确定、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还有策划战略中选址、规模、功能的策划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乡镇卫生院的建筑策划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结论有:通过对比我国与日本医疗设施布局均衡性及可达性之间的差距,结合常州市2016-2020年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布局,提出三种模式乡镇卫生院服务半径指标的测定,进而优化设施服务覆盖范围指标及建设标准的可行性。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我国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日本二次医疗圈地域医疗支援医院的基础上解明了卫生院患者行为特征、就医需求以及内部功能的使用现状与设计人员预想之间的差距,运用记述统计、聚类比较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了乡镇卫生院各科室房间功能设置、面积占比及位置关系等设计要点。综合以上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从规模策划、功能策划、选址策划3个角度为乡镇卫生院这一建筑类型的策划方法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朱辉[8](2020)在《产科医师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市六家公立妇幼专科医院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伴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人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持续提高。同时,我国连续推出“全面二孩”政策及“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明确显示妇幼群体对医疗服务需求总量和医疗服务品质要求也显着提升。而公立妇幼专科医院,在以上两项政策也有着极其重大的责任。然而医院的专科性质的程度相对越高,其所带来的工作量以及工作质量的压力困扰也就越大。面临着职业风险程度高、工作负荷较重、医患矛盾较多等问题已呈公立医院临床医师尤其是产科医师的普遍情况。同时,也给产科医务人员这个职业群体带来更大的医疗及服务挑战。本研究首先对工作压力、工作重塑、工作繁荣、服务型领导风格、职场友谊和工作绩效的概念意义、维度范围和相关的问卷情况结合论文方向进行系统性梳理;之后,再对各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逻辑整合。再从论文着手,找到相关的理论支持,包括:工作压力源理论、压力应对的认知交互理论、工作设计理论,并以此三个理论为论文理论基础,解析他们在论文研究中的作用机理。之后,结合变量之间逻辑关系,建立产科医师的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和假设模型;并利用实证研究方法,针对公立妇幼专科医院产科医师的相关领域的特有情况,结合以上六个变量的经典量表,运用相关统计软件,如SPSS、AMOS和PROCESS,对本人建立的相关模型进行有效的假设分析、模型检验,并最终验证本人建立的模型是否有效。然后,以上海市六家公立妇幼专科医院为例,对该六家公立妇幼专科医院的部分产科医生进行一定数量的有效访谈和案例的了解与分析,深刻剖析产科医师工作压力管理中存在的部分共性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最后,本论文在以上整理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期望通过该方法建议来改善产科医师的工作压力情况和工作情绪、组织和领导风格及同事间的友谊情况,达到提高产科医师的工作绩效,使组织的整体效能得以提高的目的。
崔伟恒[9](2019)在《三医联动背景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以海南省某县公立医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的医疗体制改革要求通过建立合理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来解决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医疗服务的问题。然而我国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由于没有系统的规划方案和合理的实施路径,未能有效实施管办分离,协调好各方利益,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进展缓慢,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因此,加快研究和构建完善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实施方案和路径构建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研究法对三医联动背景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研究。我国公立医院管理大致经历了计划经济下、市场经济下和21世纪后的公立医院治理,形成了典型的法人治理模式,如行政管理型三明模式、理事会型潍坊模式、董事会型东阳模式和集团化型罗湖模式。国外公立医院治理有市场主导下的美国模式,医保支付为主的到过模式,全民免费医疗的英国模式,独立法人建设的日本模式和公私并用的新加坡模式。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治理存在管办难分离,管理水平不高,选人用人不灵活,激励、监督及补偿机制问题。通过样本医院的系统的研究,总结其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如管医部门众多,管办难分离,院长行政化任命,选人、激励及监督机问题。样本医院在今后发展用应构建完善的三医联动模式法人治理结构。如法人治理结构应采用理事型,合理建立管理层,做好监督、激励、法制及补偿机制建设。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涉及到国家和地区的方方面面,不仅涉及政治,而且还有经济,甚至还有文化等众多方面。在建设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过程中,将更加注重患者和医院人员的满意度,更加注重社会效益,更加关注人民的健康问题,而不仅仅是治疗疾病,使公立医院真正发挥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的作用。
陈妍[10](2019)在《广西某新建三级公立医院住院病历质量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某新建三级公立医院住院病历质量现状的研究,分析该医院目前住院病历缺陷情况及病历质量纳入绩效考核后的管理干预效果,查找该医院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方法:对广西某新建三级公立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开业半年来的住院病历进行抽样检查,在4767份住院病历总体中,以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各科室约70%的住院病历3340份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政策制度及国内外病历质量管理概况,以访谈法深入了解医院住院病历质量现状、病历缺陷产生的原因及管理建议等,并用数理统计法中的描述统计法分析医院住院病历质量整体情况、T检验做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平均每份病历缺陷的差异性比较、卡方检验分析病历质量纳入绩效考核后的管理干预效果。结果:1.抽查病历共检查出住院病历缺陷数有2100项,平均每份病历缺陷数量是0.629项。检查住院病历的七大项内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入院记录缺陷数量最多,有573项,平均每份病历缺陷数最0.172项,构成比27.286%;书写基本要求出现缺陷数量最少,有30项,平均每份病历缺陷数量0.009项,构成比1.429%。2018年10 月至2019年3月每月甲级病案率分别是 58.929%、61.194%、78.116%、87.464%、87.313%、87.850%。2.从各类专科平均每份病历缺陷数量来比较,重症医学科4.619项/份,外科科室0.894项/份,内科科室0.679项/份,妇产科科室0.284项/份,儿科科室0.212项/份。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平均每份病历缺陷数量的T检验结果显示,t=-0.510,P>0.05,没有统计学差异。科室单独比较,平均每份病历缺陷最多的三个科室是重症医学科4.619项/份、心胸/颅脑外科4.200项/份、康复科2.157项/份。3.病历质量纳入绩效考核前后,甲级病历构成比的卡方检验结果为,χ2=103.567,且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该管理措施起到提高住院病历质量的作用,病历质量纳入绩效考核后甲级病历明显增多。4.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人员访谈结果显示,该医院出现住院病历缺陷的原因主要与个人习惯和业务水平、病历系统、医院监管等有关,访谈人员提出的管理建议和对策是加强培训和管理、改善病历系统、职能部门与临床沟通、点评展示病历等。结论:该医院开业建设初期病历质量欠佳,经过绩效考核管理的干预,甲级病历数增多,甲级病案率提高,病历质量有所提高,住院病历书写越来越规范,但是要达到三级医院甲级病案率90%以上、无丙级病历的目标,还需要完善医院规章制度,加强绩效考核力度,加强环节病历监控,完善电子病历系统及模板,加强院科两级培训,提高医师的法律意识,让医师履行自身义务,并对住院病历质量持续改进。
二、产科病种动态分析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科病种动态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
1.1 患者取药流程 |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
5 讨论 |
(2)基于成本收入比法的DRG成本核算研究 ——以S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政策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与问题 |
2 研究意义 |
2.1 理论意义 |
2.2 现实意义 |
3 研究目的 |
4 研究内容 |
相关理论基础 |
1 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 |
1.1 DRG相关概念 |
1.2 成本核算相关概念 |
2 成本核算相关方法 |
2.1 自上而下法 |
2.2 自下而上法 |
2.3 成本收入比法 |
2.4 各成本核算方法的优缺点 |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选择 |
1.1 DRG组选择 |
1.2 病例选择 |
2 资料来源 |
3 研究方法 |
3.1 数据收集方法 |
3.2 成本核算方法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S医院成本核算现状 |
1.1 S医院概况 |
1.2 S医院成本核算现状 |
1.3 S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
2 DRG组成本核算结果 |
2.1 S医院科室直接成本核算 |
2.2 S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结果 |
2.3 核算单元成本收入比 |
2.4 患者病例成本 |
2.5 DRG组成本 |
3 “OB21”DRG组费用与成本构成 |
3.1 “OB21”DRG组费用构成 |
3.2 “OB21”DRG组成本构成 |
3.3 成本与住院费用的对比分析 |
3.4 不同特征患者的DRG组成本 |
讨论 |
1 成本核算方法探讨 |
2 成本核算结果探讨 |
2.1 “OB21”DRG组成本核算结果分析 |
2.2 “OB21”DRG组成本构成探讨 |
2.3 “OB21”DRG组成本收益分析 |
3 不同特征患者的DRG组成本探讨 |
3.1 不同社会学特征对DRG组成本的影响 |
3.2 临床路径情况对DRG组成本的影响 |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建议 |
2.1 管理层提高成本核算重视程度,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
2.2 整合院内信息系统,强化数据管理 |
2.3 尽快掌握并运用成本收入比法展开DRG成本核算 |
2.4 加大对病房单元成本的关注,节约人力资源 |
2.5 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缩短平均住院日 |
创新与不足 |
1 创新 |
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新疆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4 技术路线 |
结果 |
讨论 |
对策建议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相关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4)Q医院临床科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绩效考核理论概述 |
3 国内外医院绩效考核研究综述 |
4 研究目的 |
5 研究意义 |
6 研究内容 |
7 技术路线 |
二 资料来源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研究方法 |
3 资料分析 |
4 质量控制 |
三 研究结果 |
1 Q医院组织架构 |
2 Q医院绩效考核现况 |
3 Q医院医务人员对原绩效考核方案看法的定性访谈结果 |
4 Q医院临床科室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结果 |
5 绩效考核指标权重设置结果 |
6 基于新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2018年临床科室绩效的试评情况 |
四 讨论 |
1 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2 各维度关键指标的选取 |
3 综合评价结果的讨论 |
4 新构建指标体系与原有考核方案的对比 |
五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建议 |
六 特色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侗族传统医学文献概述 |
第一节 专着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类 |
第三节 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病种概述 |
第二章 侗族传统医学病种分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命名法病种 |
一、传统命名法病种命名理据 |
二、传统命名法病种汇总 |
三、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方法 |
四、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 |
第二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 |
一、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的搜集整理方向 |
二、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汇总 |
三、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分类 |
第三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与传统命名法病种的比较 |
一、命名文化背景的不同 |
二、命名思维方式的不同 |
三、相同的疾病命名内涵 |
四、相同的疾病命名特点 |
第四节 特殊病种 |
第三章 侗族传统医学之疾病谱研究 |
第一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 |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方法 |
第二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写说明 |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第三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分析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呈现的规律 |
二、侗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析 |
三、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规律的宏观病因学分析 |
四、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利用挖掘 |
第四章 侗族传统高发病种研究 |
第一节 蛇叹肿毒 |
一、蛇叹肿毒概述 |
二、蛇叹肿毒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蛇咬伤的比较 |
四、蛇叹肿毒危险因素 |
第二节 小儿疳积 |
一、小儿疳积概述 |
二、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小儿疳积的比较 |
四、小儿疳积现状 |
五、小儿疳积危险因素 |
第三节 肚腹痛 |
一、肚腹痛概述 |
二、肚腹痛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肚腹痛的比较 |
四、肚腹痛治疗研究现状 |
五、肚腹痛危险因素 |
第四节 心头痛 |
一、心头痛概述 |
二、心头痛治疗方法 |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心头痛的比较 |
四、心头痛治疗研究现状 |
五、心头痛危险因素 |
第五节 月家红崩山 |
一、月家红崩山概述 |
二、月家红崩山治疗方法 |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月家红崩山的比较 |
四、月家红崩山治疗现状 |
五、月家红崩山危险因素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 |
四、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三级综合公立医院学科建设策略研究 ——以南京市A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3.学科建设相关概念与理论工具 |
3.1 医院学科建设的相关概念 |
3.2 学科建设相关理论工具 |
3.3 学科建设的特点 |
4.学科建设研究进展 |
4.1 国外发展现状 |
4.2 国内发展现状 |
5.研究目的 |
第一章 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结果 |
1.学科规模 |
2.学科带头人 |
2.1 基本情况 |
2.2 学会任职 |
2.3 科技产出情况 |
3.学科团队 |
3.1 基本情况 |
3.2 学会任职与国际交流 |
4.科教水平 |
4.1 教学水平 |
4.2 科研情况 |
5.医疗内涵建设 |
5.1 亚专科建设 |
5.2 医疗技术运用 |
5.3 临床路径运用 |
6.精细化管理与人文管理 |
6.1 精细化管理 |
6.2 人文管理 |
7.半结构化访谈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1.优势分析 |
1.1 学科建设重视度提高 |
1.2 学科人才梯队不断完善 |
1.3 专科细分与学科协作逐步加强 |
1.4 科研建设力度稳步提升 |
1.5 国际交流意识逐渐增强 |
2.劣势分析 |
2.1 学科发展规划不全 |
2.2 学科间基础不同,发展差距较大 |
2.3 顶尖人才较少 |
2.4 标志性重大科研成果缺乏 |
2.5 学科资源分布不均,学科平台单一 |
3.机遇分析 |
3.1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
3.2 附属大学的实力雄厚,推动重点学科发展 |
3.3 新院区发展优势明显,为学科发展提供新的土壤 |
4.挑战分析 |
4.1 资源投入有限,医疗服务需求增大 |
4.2 区域内三级医院众多,学科竞争加大 |
4.3 学科人才流动加快 |
4.4 医患关系日趋紧张 |
第四章 建议 |
1.学科建设的战略规划 |
1.1 以品牌学科为引领,打造医院品牌 |
1.2 发展优势学科,建设优势学科群 |
1.3 建设重点学科,帮扶普通学科 |
2.学科建设的策略建议 |
2.1 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 |
2.2 提升学科医疗服务水平 |
2.3 科研建设推动学科发展 |
3.学科建设的内涵提升 |
3.1 亚专科建设与多学科诊疗协同发展 |
3.2 加强精细化管理,创新管理理念 |
3.3 推进学科信息化建设,建设智慧医院 |
3.4 深化学科文化建设,建设人文医院 |
第五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医院学科建设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7)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收缩城市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医疗建筑策划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3 乡镇医疗设施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调查对象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规划布局分析 |
2.1 本章研究目的 |
2.2 人口收缩地区医疗设施现状分析 |
2.2.1 国内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以江苏省常州市、安徽省明光市为例 |
2.2.2 日本人口收缩地区医疗设施现状分析——以石川县金泽市、南加贺二次医疗圈为例 |
2.2.3 比较研究 |
2.3 乡镇卫生院现状布局评价——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
2.3.1 运用算法及其原则 |
2.3.2 运用于常州市乡镇医疗设施规划选址分析 |
2.3.3 分析结果 |
2.3.4 人口收缩与乡镇卫生院布局之间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现状分析 |
3.1 本章研究目的 |
3.2 国内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建筑现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
3.2.1 概况 |
3.2.2 相关指标及政策 |
3.2.3 功能设置 |
3.2.4 原始功能与需求功能间的差异 |
3.2.5 建筑平面及面积指标分析 |
3.2.6 乡镇卫生院功能与面积指标小结 |
3.3 日本人口收缩地区医院建筑现状——以二次医疗圈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为例 |
3.3.1 概况 |
3.3.2 功能设置 |
3.3.3 建筑平面及面积指标分析 |
3.3.4 日本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在人口收缩区域所承担的作用分析 |
3.4 比较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镇卫生院建筑的策划方法 |
4.1 本章研究目的 |
4.2 策划目标的确定 |
4.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4 策划战略的确定 |
4.4.1 考虑影响因素优先级 |
4.4.2 选址策划 |
4.4.3 规模策划 |
4.4.4 功能策划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今后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目录 |
附录A 问卷 |
附录B 常州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明细表 |
附录C 国内4所乡镇卫生院基本资料 |
附录D 日本4所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基本资料 |
附录E 患者问卷调查 |
附录F 文献研究动向 |
(8)产科医师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市六家公立妇幼专科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二、基本理论 |
第三章 公立妇幼专科医院产科医师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研究假设及研究设计 |
一、公立妇幼专科医院产科医师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二、公立妇幼专科医院产科医师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影响的研究设计 |
第四章 上海市六家公立妇幼专科医院产科医师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上海市公立妇幼专科医院产科医师概况介绍 |
二、样本分析 |
三、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四、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分析 |
五、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影响模型检验 |
六、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公立妇幼专科医院产科医师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影响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访谈资料的收集 |
二、公立妇幼专科医院产科医师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影响现状 |
三、公立妇幼专科医院产科医师工作压力管理存在的问题 |
四、公立妇幼专科医院产科医师工作压力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六章 关于公立妇幼专科医院产科医师应对工作压力提高工作绩效的对策与建议 |
一、关于个人层面的建议 |
二、关于组织层面的建议 |
三、关于社会层面的建议 |
第七章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访谈资料整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三医联动背景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以海南省某县公立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图 |
1.3 研究的创新性 |
2.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研究概况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公立医院 |
2.1.2 三医联动 |
2.1.3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
2.2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不对称信息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4 两权分离理论 |
2.2.5 合作治理理论 |
2.3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 |
2.3.1 公立医院的管控 |
2.3.2 公立医院治理的特征 |
2.3.3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 |
3.我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发展状况 |
3.1 我国公立医院治理发展历程 |
3.1.1 计划经济下的公立医院治理 |
3.1.2 市场经济下的公立医院治理 |
3.1.3 进入21 世纪后的公立医院治理 |
3.2 我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类型 |
3.2.1 内部管理类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模式 |
3.2.2 行政分权类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模式 |
3.2.3 理事会类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
3.2.4 董事会类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
3.3 我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
3.3.1 管办分离问题 |
3.3.2 管理水平问题 |
3.3.3 选人用人问题 |
3.3.4 激励机制问题 |
3.3.5 监督机制问题 |
3.3.6 补偿机制问题 |
4.国内外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践 |
4.1 国内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践 |
4.1.1 行政管理型:三明模式 |
4.1.2 理事会型:潍坊模式 |
4.1.3 董事会型:东阳模式 |
4.1.4 集团化型:罗湖模式 |
4.2 国外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
4.2.1 市场经济主导:美国模式 |
4.2.2 医保支付为主导:德国模式 |
4.2.3 全民免费医疗:英国模式 |
4.2.4 独立法人建设:日本模式 |
4.2.5 公私并用:新加坡模式 |
5.海南省某县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概况 |
5.1 海南省某县公立医院相关情况 |
5.1.1 海南省某县概况 |
5.1.2 海南省某县公立医院概况 |
5.2 海南省某县公立医院治理情况 |
5.2.1 海南省某县公立医院监管模式 |
5.2.2 海南省某县公立医院内部设置 |
5.2.3 海南某县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的相关配套设施 |
5.2.4 海南省某县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实施效果评价 |
5.3 法人治理结构在三医联动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
5.3.1 组织作用 |
5.3.2 协调作用 |
5.3.3 决策作用 |
5.3.4 监督作用 |
5.4 海南省某县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
5.4.1 管医部门众多,设置不规范 |
5.4.2 管办难分离 |
5.4.3 院长任命行政化 |
5.4.4 选人用人问题 |
5.4.5 激励机制问题 |
5.4.6 监督机制问题 |
6.构建与三医联动相适应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
6.1 指导思想 |
6.1.1 充分授权 |
6.1.2 加强监督 |
6.1.3 提升管理水平 |
6.1.4 注重公益性 |
6.2 总体目标 |
6.2.1 患方满意 |
6.2.2 公立医院满意 |
6.2.3 药物及器材提供方满意 |
6.2.4 医保部门满意 |
6.3 注意点 |
6.3.1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征 |
6.3.2 公立医院的“不可知”特征 |
6.3.3 公立医院改革关系各方利益 |
6.4 构建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模式 |
6.4.1 模式选择 |
6.4.2 理事会构建 |
6.4.3 管理层构建 |
6.4.4 监督体系构建 |
6.4.6 用人机制构建 |
6.4.7 激励机制构建 |
6.4.8 法制建设构建 |
6.4.9 补偿机制构建 |
7.小结 |
7.1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研究启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10)广西某新建三级公立医院住院病历质量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3.结果 |
3.1 医院住院病历质量总体情况 |
3.2 病历书写主要缺陷 |
3.3 各类别科室住院病历缺陷情况 |
3.4 病历质量纳入绩效考核后干预效果分析 |
3.5 医务人员关于住院病历质量现状及管理对策的访谈结果 |
4.讨论 |
4.1 某新建医院住院病历质量整体分析 |
4.2 某新建医院不同专科住院病历质量有差异 |
4.3 纳入绩效考核后病历质量提高 |
4.4 访谈医务人员关于住院病历质量现状及管理的分析 |
4.5 某新建医院住院病历质量管理薄弱环节 |
4.6 提高某新建医院住院病历质量的有效对策 |
5.全文总结 |
5.1 小结 |
5.2 特色与创新性 |
5.3 不足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6.附录 |
7.综述 |
参考文献 |
8.致谢 |
9.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产科病种动态分析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基于成本收入比法的DRG成本核算研究 ——以S医院为例[D]. 赵迪. 山东大学, 2021(09)
- [3]新疆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发展研究[D]. 瓦热斯·土尔孙.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4]Q医院临床科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 高扬. 山东大学, 2020(02)
- [5]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D]. 李小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01)
- [6]三级综合公立医院学科建设策略研究 ——以南京市A医院为例[D]. 魏霄.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 [7]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D]. 张宁芮. 东南大学, 2020(01)
- [8]产科医师工作压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市六家公立妇幼专科医院为例[D]. 朱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9]三医联动背景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以海南省某县公立医院为例[D]. 崔伟恒. 海南医学院, 2019(02)
- [10]广西某新建三级公立医院住院病历质量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D]. 陈妍.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