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者忠诚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谭皓文[1](2021)在《忠诚折扣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市场竞争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世界上不仅出现了很多的大企业,在相关市场具有支配地位,各种竞争手段也层出不穷,花样繁多,在这些竞争手段当中,有的能够促进竞争、增加市场活力、使消费者受益,有的却会排斥竞争、侵害消费者利益、形成垄断。倘若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实施了本文所要论述的忠诚折扣行为,不仅侵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最终还会在相关市场形成垄断。对于不具有相关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来说,若其实施忠诚折扣行为,带来的结果是商品价格降低等积极影响,所以,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是个关键因素。忠诚折扣行为就其本身来说是一种通过价格折扣与其他经营者进行市场竞争的行为。其指的是经营者以客户在一定时期内购买其产品的数量或比例超过一个特定的值为条件,若客户能够达到这个购买条件,就给客户提供相应的折扣,达不到就不提供折扣。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规定,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职责已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划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我国《反垄断法》第17条是关于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的规定,然而该条文并没有关于忠诚折扣行为的规定,除了明确列明的6种行为外,《反垄断法》第17条第7款还这样规定到“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也即,该款规定是具有兜底性质的规定。“利乐案”中,国家工商总局即以该兜底条款为依据对利乐集团实施的行为进行了认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2019年6月26日公布了《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暂行规定》,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19条明确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实行不同的数量折扣等优惠条件,但上述规定均较为笼统,不够具体、完善。因此,希望能通过本文的探讨,对我国忠诚折扣行为的立法规制提出建议。
高逸群[2](2020)在《反垄断法框架下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忠诚折扣条款行为是市场经济行为中常见的竞争手段,也是反垄断法中引人关注的规制重点。忠诚折扣条款行为是指当买方作出一定的购买承诺的前提下企业提供一定的折扣优惠,它有多种折扣类型和表现形式。一方面,忠诚折扣有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为最终的消费者带来福利;另一方面,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忠诚折扣会使得市场的竞争秩序被扰乱,竞争状态被破坏,给消费者和其他竞争者带来损害。目前我国对于忠诚折扣的关注和研究处于初步阶段。在我国的反垄断法体系下,《反垄断法》规定了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几种情形。按照我国现有的法律,虽然可以用兜底的法律条款对不法忠诚折扣条款行为作出规制,但是忠诚折扣的性质和表现特征具有复杂性,不应简单的将忠诚折扣条款行为归于某类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下。此外对于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的内涵、性质及认定标准等方面都缺少相应的规则。因此,有必要对忠诚折扣条款行为进行研究,对给竞争带来较大不利影响的忠诚折扣行为进行反垄断规制。欧美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的反垄断规制实践和经验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对于忠诚折扣条款行为对竞争的正、反向影响能够清楚地界定,并且在执法中确立了认定忠诚折扣条款行为违法性审查的审查原则和认定规则。通过分析并借鉴欧美规制经验,对我国建立反垄断规制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除去导言与结语,分成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了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的内涵、特征、以及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的类型及性质等基本理论。此部分首先通过分析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的经济学特点和内涵,明确界定了法学层面对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的概念。其次,通过表现形式、构成要件等因素对忠诚折扣条款行为与独家购买协议、搭售行为、掠夺性定价行为和价格歧视行为这四种排他性垄断行为进行区分,并且介绍了两种不同的忠诚折扣条款行为性质类比方式。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反垄断法框架下,忠诚折扣条款适用存在的困境以及违法性判定要素。首先,通过我国反垄断法下有关忠诚折扣条款行为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以及分析利乐案,分析我国在处理不法忠诚折扣条款行为时存在的三个问题。在明确我国存在哪些规制困境后,对于违法性标准的明确,首先要讨论在进行忠诚折扣条款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进行判定时,在反垄断法框架下我们需要对哪些因素进行考量,根据我国对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分析思路,我们应当关注企业市场势力和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的滥用两个方面。第三章是关于对欧美忠诚折扣条款行为违法认定制度的研究。由于受到不同的理论主义影响,欧美忠诚折扣条款行为反垄断规制原则、认定规则的发展趋势和具体内容存在区别,因此,这个部分首先对欧美的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发展过程进行介绍,并对两种认定原则进行区分和比较。然后分析美国的价格成本测试与欧盟的同等效率竞争者测试,讨论其各自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最后对欧美司法执法机构对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的抗辩理由的接纳和为企业设立忠诚折扣条款行为安全港的做法进行介绍。第四章讨论忠诚折扣条款行为反垄断规制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最后一个部分在上文内容的总结后,针对前文提出的困境,通过完善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的法律规定,构建忠诚折扣条款行为执法审查制度以及制定企业行为指导手册三个环节,在我国反垄断法框架下构建本土化的忠诚折扣条款行为规制制度。
张心悦[3](2020)在《生鲜农产品在线评论文本内容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大数据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线评论文本内容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在线评论是消费者发表在购物平台的有关产品或服务的态度和看法,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主观体验后做出的评价,因此与商家提供的信息相比,在线评论的可信度和可参考程度较高。当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体验满意时,其会倾向于发表积极的评论信息,当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体验不满意时,消费者会在在线评论中抱怨自己的经历,商家可以借助在线评论内容探知消费者的产品服务诉求与满意倾向。因此在线评论为消费者满意度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视角,最近学者们纷纷利用文本挖掘技术,以深入挖掘出在线评论内容中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要素,得出的结论可以帮助店家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与消费者忠诚度。当前在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存在空白,生鲜农产品是近几年新兴的网购品类,与其他商品相比,其易腐烂易损坏易变质、对物流要求较高等特点导致消费者满意度较低,这极大制约了生鲜电商的发展。因此本文以生鲜农产品为例,利用了文本挖掘技术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究在线评论文本内容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机制。本文首先通过LDA主题模型分析和基于情感词典的情感分析来提取出生鲜农产品在线评论文本内容中消费者关注的产品和服务特性,并将其归纳总结作为可能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因素,然后通过回归分析、中介作用分析和比较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分析这些产品和服务特性如何对消费者满意度产生影响。通过文本挖掘我们发现生鲜农产品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时比较关注产品的外观、味道、口感、新鲜、售后服务质量、商品描述可靠性、物流配送速度、物流包装保护性和感知价值这九个因素,通过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从在线评论文本内容中提取的产品的外观、味道、口感、新鲜、售后服务质量、商品描述可靠性、物流配送速度、物流包装的保护性和感知价值因素都对消费者满意度具有显着正向的影响;外观、味道、口感、新鲜、物流配送速度、物流包装保护性还可以通过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来对消费者满意度产生影响;进一步细化消费者满意度为消费者满意和消费者不满意,比较分析出消费者满意与不满意的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文章的最后还针对本研究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陈瑞霞[4](2020)在《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基于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视角的两个实证》文中研究表明幸福是人类的终极追求目标。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繁荣,人们开始从单纯追求基本需求的满足转向关注幸福。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政策制定者开始认识到,通过幸福感来评价社会进步、社会发展和政府政策等,而不是仅仅通过经济产出如GDP等指标,是一种更为有效和更有意义的方式。例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利用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2012年6月,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3月20日确定为“国际幸福日”,强调了幸福是全世界人类生活的普世目标和愿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不断繁荣,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就个人而言,旅游也成为了人们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在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旅游被确定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与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产业共同构成五大幸福产业,体现了旅游业对于国民幸福所起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可以说,旅游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衡量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不过,世界范围内的旅游幸福感研究才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目前的研究主要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旅游体验或旅游活动的视角,来研究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在幸福经济学研究中,关于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才刚刚开始,已有研究证明了旅游停留时间正向影响旅游者幸福感,但还未从消费支出的视角进行研究。而在我国学术界,关于旅游幸福感的研究还比较少,尚未形成系统理论。旅游作为消费的一种,其消费支出和旅游者幸福感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其中有哪些影响机制?以上问题还没有答案。此外,根据供求理论,旅游者的消费转化为目的地的旅游收入。地区旅游收入是目的地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目的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旅游活动是旅游者从居住地到目的地的空间移动,除了地区旅游收入以外,旅游人次也是旅游发展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都是旅游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旅游幸福感不仅仅指旅游者的幸福感,也包括目的地居民的幸福感。因此,除了研究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外,研究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也非常必要。但从现有研究来看,还未有研究立足于旅游消费支出,从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双视角来分别研究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立足于旅游消费视角,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6数据,主要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分别就旅游消费支出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地区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两项实证研究。研究一是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呈现倒U型,即随着旅游消费的提高,旅游者幸福感增加;但当旅游消费高于一定临界值时,随着旅游消费的增加,旅游者幸福感降低。原因是随着旅游消费的增加,旅游次数增加,旅游半径扩大。根据期望水平理论和享乐适应理论,旅游的享乐性和新颖性减少,而旅游期望、旅游压力和旅游倦怠感增加,所以幸福感增长变慢。同时,由于旅游的消费属性,旅游消费可能挤占了其他消费。因此,当旅游消费增加到一定值时,反而降低了幸福感。在影响机制上,旅游消费通过健康、社会联结和自信影响旅游者幸福感,揭示了旅游的健康增强效应和社会效应。通过分群体回归发现,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在中等收入群体中成立,但在低、高收入群体中不成立;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均呈现显着的倒U型;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倒U型影响对于东部地区的旅游者不成立,但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旅游者成立;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对于女性旅游者成立,而对于男性旅游者不成立。研究二是地区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旅游收入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旅游人次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在影响机制上,经济增长、健康和个人收入水平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揭示了旅游的健康增强效应和经济效应。在分群体回归中,地区旅游收入对中、低收入居民幸福感有显着正向影响,对高收入居民幸福感没有显着影响;对城镇居民的幸福感没有显着影响,而对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有显着正向影响;旅游收入对于东部居民的幸福感有显着负向影响,而对于中部和西部居民的幸福感有显着正向影响;旅游收入对男性居民的幸福感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对女性居民的幸福感没有显着影响。旅游人次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负向影响非常显着,在以上所有群体中均成立。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三点:第一,从旅游消费入手,研究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以及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视角新。目前从幸福经济学的角度对旅游的幸福感影响研究还相对贫乏,特别是还未从旅游消费支出、地区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视角,研究旅游对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双重影响。本文把旅游业放入居民幸福感提升的大框架下,拓宽了幸福感研究视野,是对幸福经济学研究的深化。第二,结合旅游的健康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研究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以及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思路新。本文以健康、社会联结和自信为中介,研究旅游消费支出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路径,揭示了旅游对旅游者的健康效应和社会效应。此外,本文以健康、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水平为中介,研究地区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揭示了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健康效应和经济效应。可以看出,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丰富了旅游幸福感研究。第三,把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以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多种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来研究幸福感,研究方法新。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理论,提出旅游影响幸福感的有关研究假说,采用多种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来进行验证。目前,在我国国民幸福感研究中,多采用截面数据,所得信息有限。特别是在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研究上,相关研究刚刚开始,多以某具体的旅游目的地为例,通过对其周边居民进行访谈或自编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有关数据,所得样本有限,并且没有进行追踪调查,可能造成重要信息漏损。而本次研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6数据,通过匹配地区旅游宏观数据和个人幸福感等微观数据的方法,构建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分位数回归、面板有序Probit和混合OLS回归等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地区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任奕[5](2020)在《消费体验对品牌餐厅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消费升级以及新型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当外出就餐时,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关注消费体验,这就意味着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餐饮企业需更加注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和品牌资产的打造以实现经久不衰。因此,探究品牌餐厅进行体验营销时为消费者创造的不同类型消费体验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探讨个人体验和共享体验两种体验营销类型,特别是与传统体验营销(感官与情感体验营销)带来的个人体验相比,社交媒体影响下的体验营销为消费者带来的共享体验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以及机制机理。首先通过情景模拟实验(对照组、个人体验实验组和共享体验实验组)的方式初探两种类型消费体验对品牌资产的影响,并利用情景模拟实验的三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来判断不同消费体验对品牌资产以及其三个维度的影响。随后通过对消费者在实际品牌餐厅的用餐体验调研来验证影响机制模型。通过421个基于实际品牌餐厅的调查样本数据,结合结构方程的方法进行分析来验证模型假设。通过情景模拟实验和实际品牌餐厅调研,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连锁餐厅通过体验营销为消费者创造的个人体验能够显着提升连锁餐厅的品牌资产;同时,共享体验对整体的品牌资产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对品牌资产三个维度的影响略有不同:对感知质量的负向影响显着,而对品牌认知/联想和品牌忠诚的负向影响并不显着。此外,消费体验价值在两种消费体验与品牌资产的关系中均具有中介效应。在个人体验与品牌资产的关系中,体验价值为完全中介。而在共享体验与品牌资产的关系中,体验价值仅为部分中介。最后,本文为餐饮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提高体验营销效果、提升品牌资产,打造长期品牌竞争优势的建议。
Gadirov Elchin[6](2020)在《忠诚折扣的法律与经济学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向前发展,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企业为了追求本公司利润最大化,不断地采取着各种各样的竞争手段,忠诚折扣就是这些竞争手段中常用的一种。当今时代,忠诚折扣备受争议,它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企业生产力向前发展,增加销售量,提高企业效益,为消费者创造福利,但是,当实施忠诚折扣行为的企业为市场上具有支配地位的企业时,又会因为此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而限制竞争、形成垄断,对市场发展和消费者有害。所以,无论是世界上哪个国家,都一直在研究如何运用反垄断法有效规制忠诚折扣行为。本文也将就忠诚折扣行为这一论题展开叙述。具体如下:文章首先将对忠诚折扣的概念进行叙述,“忠实折扣是指企业以客户在一定时期内购买企业某种产品的数量超过一定的购买量为条件,或根据客户购买的某种产品占其对该产品总需求量的比例向该客户提供折扣”1;在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性质并对其进行分类,将详细阐明忠诚折扣行为具有的三种性质:价格歧视、掠夺性定价和限定交易这三种定性。接着叙述忠诚折扣的分类,当前我们将忠诚折扣分为单一产品折扣及复合产品折扣两类,而单一产品折扣又可分为增量折扣和追溯折扣两种。在叙述完忠诚折扣的概念和分类之后,文章结合案例中的法律实证分析和经济学原理运用来详细剖析忠诚折扣行为在反垄断法实施中的实践情况。在案例分析中,首先讲述笔者小时候在国内听闻的一个案例,那是笔者第一次听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这个句子;其次将讲述欧洲着名的英特尔公司垄断案,这个案件波及世界多个国家,取证难,耗时长,但终究是针对英特尔公司实施忠诚折扣、排挤其他同行竞争对手的行为进行了裁决;第三个案例将讲述中国的利乐案,这是中国第一次查处忠诚折扣案件,其调查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确认涉案公司的市场支配地位,以及其在经营活动中采用的忠诚折扣方案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所产生的排他效应限制了市场竞争。利乐案的判罚对中国反垄断法的应用意义深远,故广受关注。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欧盟及美国两个经济体当前法律政策方面对忠诚折扣的法律框架进行对比分析。欧盟对忠诚折扣的态度严谨而苛刻,判罚较重,而在美国忠诚折扣并没有受到严厉打击,判罚较轻且案例很少。在阐述完欧美国家对忠诚折扣的法律框架进行对比分析后,提出目前中国在法律层面上对忠诚折扣的分析框架及具体内容。文章接着阐述忠诚折扣的经济分析,讲述欧盟运用“效果原则”评估忠实折扣的反竞争效果,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过渡到使用“同等效率竞争对手”的衡量标准和“价格-成本测试”的经济学分析方法来确认忠诚折扣反竞争效应;而在美国反托拉斯法则更多地将忠诚折扣定为“掠夺性定价经济分析规则”,中国对于忠诚折扣的经济分析主要体现在利乐一案中,在本案中国家工商总局采用了欧盟率先倡导的“同等效率竞争对手”的衡量标准,详细分析了利乐公司通过实施忠诚折扣方案起到对客户的忠诚诱导效应,直接起到对“同等效率竞争对手”造成封锁的作用,从而推导出结论——利乐公司的折扣行为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文章结合案例对此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中国忠诚折扣行为反垄断规制中存在的不足予以叙述,从法律层面的立法、司法及执法方面讲述中国国内现状及不足,然后从经济分析方面提出目前中国在此方面的弱项,之后提出一些法律及经济上的建议:立法应完善细节,界定的框架应该分明,司法机关在查处案件时应该给予弱势企业一定的支持,执法机关则应秉公执法,把握分寸;在经济方面则应利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建型分析忠诚折扣行为,根据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以及在查处案件时应及时收集和掌握数据信息等。
柏亭羽[7](2019)在《忠诚折扣的反垄断规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忠诚折扣是市场竞争中普遍应用的销售行为,同大多数定价行为一样,通过折扣减让价款本身是使消费者受益的,但倘若行为者拥有市场支配地位,它可能会在特定条件下构成对该地位的滥用。这种行为在欧美国家早已引起广泛的反垄断关注,相关的判例法与学术上的研究成果丰富。相比之下,我国直到2017年的利乐案才将它引入反垄断法的视野下。国外的理论研究表明,忠诚折扣作为上下游之间的纵向交易行为,一方面,它可能对上游支配地位企业具有促进销售,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的利处,并能够将成本降低的利处通过折扣进一步让与下游买方,解决纵向激励问题,最终惠及消费者。但在特定市场条件下,行为者可能通过凭借支配地位的优势,实施该类行为,排挤竞争者,损害限制竞争,以巩固自身地位,这种情况就需要受到规制。同时,我国现有反垄断法律规范中并不存在与之相对应的明确法律规定,从价格角度来看,它涉及价格垄断,与掠夺性定价和价格歧视有交叉,从排他性手段来看,与排他性交易有交叉,发改委与工商总局就价格垄断问题各自关注的是折扣引起的排他性交易及价格歧视问题,这些都在《反垄断法》中有原则性规定,因此忠诚折扣可以在该法中找到原则性规定,但与此同时,徒有原则并不足以施行,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依旧存在很多可弥补添加和改进的空间,这就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具体做法。从欧美的规制经验来看,主要关注的是忠诚折扣与掠夺性定价及排他性交易两个方面的交叉性,主要案件是由上游折扣实施者的竞争对手提起,因此内容多关注上游竞争问题,利乐案亦是如此,故虽不否认此类行为也会存在价格歧视问题,但本文据实际案例影响,主要关注上游竞争问题,分析它与上述两类行为的关系。鉴于忠诚折扣在竞争效应上的两可性,有必要以合理原则进行规制分析,并寻求合适的规制路径。本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是通过问题引入忠诚折扣。第二章节主要对比和分析欧盟及美国的总体规制经验,包括规制思路的转变和规制路径的选择,如欧盟从本身违法到合理原则的态度转变,对该问题排他性交易性质的重点关注,以及美国一贯的宽松态度,和掠夺性定价与排他性交易的不同规制路径,分析我国在规制原则和路径方面的可借鉴之处。第三章节主要就掠夺性定价和排他性交易两个路径选择的视角下,以不同视角下对竞争对手的排斥机理,分析忠诚折扣与它们的异同,由此推导出违法情况下的要件构成。第四章节则总结我国有关的立法和执法现状,结合上一章节的分析,分析忠诚折扣在我国的本土化规制路径,构建相应规制框架。
尚豫新[8](2019)在《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以“库尔勒香梨”产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的农产品滞销事件此起彼伏,对农民增收与地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产品进口关税的降低,国外农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我国消费市场,在丰富国内市场并满足消费的同时,我国农产品面临着进口农产品的全面冲击。进口农产品的高品质、大品牌、标准化,让众多竞争力相对弱的国内农产品相形见绌。新疆是位于我国西北部的农业大区,地域辽阔,气候独特,农产品资源丰富且品质上乘,有着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独特优势,让新疆成为有名的瓜果之乡,比如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和田大枣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新疆与中东部地区相比,新疆农业总体水平较低,农产品规范化与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的综合经济效益不高。由以上事实可见,有的区域特色农产品的经营绩效是较差的,而有的区域特色农产品的经营绩效是高效的。因此,本文提出一个问题:即在什么条件下,区域特色农产品的经营绩效是高效的?或者说,区域特色农产品的经营要想取得高效的绩效,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根据品牌经济学原理,区域特色农产品的经营绩效,如何从规模化生产中的增产路径转到稳产情况下的增值路径?这就是本文的研究问题所在。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使用品牌经济学“选择成本”分析范式理论来分析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必要性:(1)特色农产品通过品牌建设可以产生品牌溢价;(2)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溢价可以弥补运距成本;(3)特色农产品通过品牌建设可以提高农产品企业的投入产出率;(4)特色农产品通过品牌建设可以在产品差异化竞争中占据优势。第二,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新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数量与价值状况,得出新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数量与价值发展状况并不理想,2010—2017年间新疆地理标志产品占全国地理标志产品的比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7年我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前300名中新疆地区只有4个品牌入围。对于梨果产业来说,20年来虽然新疆梨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于全国前列,但新疆历年单产值基本都低于全国的水平,价格也较低。第三,通过对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存在问题为:(1)新疆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较少;(2)第二,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较弱;(3)新疆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龙头企业实力较弱。通过对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问题的原因分析,得出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问题的原因为:(1)新疆交通运输区位的因素;(2)新疆农民合作社的运营管理因素;(3)新疆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的因素;(4)新疆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中的风险因素。第四,通过对消费者“库尔勒香梨”产品购买意愿样本数据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消费者月收入、产品的品质因素、产品的品牌因素、产品的营销因素与消费者地域分布这些因素对消费者“库尔勒香梨”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作用比较明显,而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职业这些因素对消费者“库尔勒香梨”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作用不明显。第五,通过研究消费者对“库尔勒香梨”品牌忠诚的形成路径,得消费者“库尔勒香梨”品牌忠诚的逻辑关系为:库尔勒香梨区域环境→库尔勒香梨质量感知→库尔勒香梨消费者满意-→库尔勒香梨消费者态度忠诚→库尔勒香梨消费者行为忠诚。“库尔勒香梨”品牌感知对消费者满意的假设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说明消费者对“库尔勒香梨”的品牌感知较弱,没有对消费者满意程度产生明显的影响。说明“库尔勒香梨”的品牌建设程度不足,提供给消费者的品牌体验也较弱,故消费者的品牌感知对品牌忠诚的影响力很弱。第六,通过分析消费者区域特征、性别特征、年龄特征和收入特征这四个方面的特征对“库尔勒香梨”品牌忠诚的调节效应,得出消费者区域特征、性别特征、年龄特征和收入特征这四个方面的特征都没有影响到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说明“库尔勒香梨”的区域环境与消费者对“库尔勒香梨”的质量感知还是消费者满意的主要因素,而不论任何特征的消费者对“库尔勒香梨”的品牌感知都较弱,没有对消费者满意程度产生明显的影响,这种实证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的品牌建设亟待加强。第七,在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商标的品牌化治理中,使用TBC12.0模型来进行“库尔勒香梨”商标的品牌化建设诊断,对“库尔勒香梨”商标的品牌信用度的10个指标进行评估,并对“库尔勒香梨”商标品牌信用度测量和溢价分析,最终测试等级为C级,表明“库尔勒香梨”商标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品牌还有较大的差距。第八,针对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存在的问题,分析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两种主要困境: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搭便车”行为以及“柠檬市场”的形成。然后进一步分析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治理,分别探讨了农民与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农产品企业之间以及农产品企业与地方监管机构这四个方面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最后提出了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各个利益主体间的治理机制——利益相关者合作竞争机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利益主体与新疆特色农产品商标的品牌化建设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王福坤[9](2019)在《忠诚折扣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客户忠诚是市场主体竞争的重要要素,一旦捕获客户忠诚将节约市场主体交易成本、产生经济效率,一定程度上对社会整体效率和消费者福利都具有积极作用。为获得客户忠诚,市场主体把忠诚折扣作为捕获客户忠诚、争夺市场份额的策略。但是,忠诚折扣行为的实施通常设置折扣阈值,购买者需达到特定的阈值才能享受折扣,满足阈值后买方的支付函数呈现不连续的陡降。通过相应的经济手段锁定购买者,使其因经济诱惑对实施方产生“忠诚”,基于此易产生排除、限制市场主体有效竞争的后果,从而阻断相关市场竞争。因此,忠诚折扣行为规制内容复杂,成为近年来最具争议的反垄断话题之一。忠诚折扣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问题发轫于欧美,在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相对丰富。反观我国反垄断法对忠诚折扣行为的规制呈现以下现状。首先从立法上看,我国现阶段关于忠诚折扣并无立法予以明确。在《反垄断法》颁布之前,价格折扣的有关规定体现于《价格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而《反垄断法》颁布后,则通过第十七条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方式进行了列举性规定,并在第一款第七项以兜底性规定进行呈现。然而,忠诚折扣行为本身内容的复杂性,现有原则性规范很难恰当涵盖,并对其性质、特征都缺乏明确的规定,如何恰当规制需要相应的配套规定予以解决。其次从实践上看,我国首次直接表明忠诚折扣是在某公司因与其下属的代理商实施忠诚代理而被工商局处罚的案件中,但真正意义上忠诚折扣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是以2016年“利乐案”为标志,正式拉开我国对忠诚折扣行为挑战的序幕。但是从国家工商总局对利乐集团忠诚折扣行为认定上发现立法中呈现的问题也纷纷映射于实践中,立法上留有的空白造成了反垄断执法认定模糊,无法对此后忠诚折扣行为的精准规制提供有效指导。探求我国忠诚折扣行为反垄断法规制的适用路径,首先应对忠诚折扣的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厘定忠诚折扣的概念、分析其表现形式并明确行为特征,以此探索其特殊性所在;并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其他相似概念进行对比。通过上述的前置思考明定其性质,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检视我国忠诚折扣行为反垄断法规制的发展和现状,反思现阶段反垄断法有效规制呈现的不足。再次,基于我国现阶段实践经验有限,应根据我国现有立法与执法实践发现的不足,借鉴欧美形成的较为完整的规制方法。最后,根据我国本土实际,汲取欧美有关立法与实践经验,在立法上以《反垄断法》为统筹,配套相应规范和指南,形成忠诚折扣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体系。在实践中确定衡量和评估忠诚折扣行为方法并权衡涉案企业的正当理由之抗辩。通过立法和执法两面路径,以期推进我国忠诚折扣反垄断法规制体系的健全。
张静[10](2019)在《论忠诚折扣的反垄断法规制 ——基于欧美相关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忠诚折扣是一种根据特定购买行为给予的折扣或返利,其作为价格竞争的手段如今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一方面,其可以有效降低产品价格,提升消费者福利;但另一方面,由于其具有的忠诚诱导效应和排除竞争能力,又对市场竞争秩序存在实际或潜在的威胁。对该行为的规制应考虑其两面性,本着保护竞争目的分析行为在个案中的反竞争效果,并基于一般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违法性构成要件结合忠诚折扣行为的特点进行分析。欧盟对于此类行为的规制立场经历了从“本身违法原则”到“效果原则”的转变,采用“同等效率竞争者测试”标准和“价格—成本测试”经济分析工具;美国则采取较为宽松的立场,主要类比掠夺性定价、搭售、限定交易等行为进行规制,但欧美作法也存在增加反垄断法不确定性等问题。鉴于我国反垄断法尚未明确规制此类行为,应当在制度层面从低位阶规范开始逐步确立起针对该类行为的规范体系;在违法性判断标准上,应当基于合理原则,借鉴欧盟的作法认定忠诚折扣行为的反竞争效果。执法层面上,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引入经济专业人才,提升执法的统一性和确定性。此外,我国还应完善反垄断私人诉讼机制,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二、消费者忠诚的经济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消费者忠诚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忠诚折扣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选题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一、我国忠诚折扣行为典型案例 |
二、忠诚折扣行为引起理论界关注 |
第二章 我国忠诚折扣行为反垄断法规制现状 |
一、忠诚折扣与相关行为的比较 |
(一)忠诚折扣与一般折扣、回扣 |
(二)忠诚折扣与捆绑折扣 |
(三)忠诚折扣与掠夺性定价 |
(四)忠诚折扣与独家交易 |
(五)忠诚折扣与价格歧视 |
二、我国忠诚折扣行为反垄断规制存在的问题 |
(一)未对忠诚折扣行为进行明确定性 |
(二)缺少忠诚折扣行为分析审查的基本原则 |
(三)未列明忠诚折扣行为的分析审查重点 |
(四)缺少豁免规则 |
(五)实施忠诚折扣行为的经营者无抗辩权利 |
三、我国规制忠诚折扣行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我国规制忠诚折扣行为具有必要性 |
(二)我国规制忠诚折扣行为具有可行性 |
第三章 美国与欧盟忠诚折扣违法性认定标准及借鉴 |
一、忠诚折扣行为的认定原则 |
(一)欧盟:由“本身违法原则”向“效果原则”过渡 |
(二)美国:掠夺性定价分析原则 |
二、忠诚折扣行为反竞争效果测试方法 |
(一)同等效率竞争者测试 |
(二)价格-成本测试 |
三、忠诚折扣行为的合理抗辩 |
(一)客观合理性抗辩 |
(二)效率抗辩 |
四、借鉴 |
第四章 规制忠诚折扣行为的经济法理论基础 |
第五章 我国忠诚折扣行为反垄断规制完善建议 |
一、对忠诚折扣行为进行明确定性 |
二、将“效果原则”作为忠诚折扣行为分析审查的基本原则 |
三、明确对忠诚折扣行为分析审查的重点 |
四、创设豁免规则 |
五、允许进行合理的抗辩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反垄断法框架下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反垄断法下的忠诚折扣条款行为 |
第一节 忠诚折扣条款行为 |
一、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
二、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的分类 |
第二节 反垄断法下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的性质 |
一、忠诚折扣条款行为与其他排他性行为 |
二、忠诚折扣条款行为性质的类比方法 |
第三节 忠诚折扣条款行为对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
一、正向影响 |
二、不利影响 |
第二章 反垄断框架下忠诚折扣条款适用困境及违法性判定要素 |
第一节 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的适用现状及困境 |
一、我国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相关立法现状 |
二、忠诚折扣条款行为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现状——利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 |
三、中国反垄断法框架下规制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的困境 |
第二节 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的违法性判定要素 |
一、企业市场势力 |
二、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的滥用 |
第三章 欧美忠诚折扣条款行为违法认定制度 |
第一节 忠诚折扣条款行为反垄断认定原则 |
一、欧盟认定原则 |
二、美国认定原则 |
三、忠诚折扣条款行为认定原则的比较 |
第二节 认定规则——价格成本测试与同等效率竞争者测试 |
一、美国法院采取的价格成本测试 |
二、欧盟委员会建议的同等效率竞争者测试 |
第三节 抗辩及安全港 |
一、抗辩理由 |
二、企业忠诚折扣条款行为安全港的探索 |
第四章 中国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的反垄断规制制度的建立 |
第一节 完善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的法律规定 |
一、明确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的概念和性质 |
二、明确不法忠诚折扣的构成要件 |
第二节 构建忠诚折扣条款行为执法审查制度 |
一、建立忠诚折扣条款行认定原则及规则 |
二、明确执法机构及权限 |
三、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企业违法成本 |
第三节 制定企业行为指导手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生鲜农产品在线评论文本内容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 |
1.3.2 消费者满意度的研究现状 |
1.3.3 在线评论文本挖掘相关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文献综述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在线评论文本内容对消费者满意度影响的理论基础 |
2.1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 |
2.2 消费者满意度相关理论 |
2.2.1 消费者满意度概念 |
2.2.2 消费者满意度指数模型 |
2.2.3 期望不一致理论 |
2.2.4 双因素理论 |
2.3 文本挖掘相关理论 |
2.3.1 文本属性特征提取相关理论 |
2.3.2 文本情感分析相关理论 |
2.4 木桶原理 |
2.5 理论模型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评论文本的消费者满意度影响因素提取 |
3.1 生鲜农产品在线评论数据抓取及预处理 |
3.1.1 数据采集 |
3.1.2 数据清洗 |
3.1.3 数据分词 |
3.2 生鲜农产品消费者满意度影响因素提取 |
3.2.1 LDA主题模型简介 |
3.2.2 主题结果分析 |
3.3 消费者满意度文本数据量化 |
3.3.1 情感词典的构建 |
3.3.2 情感值计算 |
3.3.3 情感值量化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在线评论文本内容对消费者满意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1.1 产品质量因素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及假设提出 |
4.1.2 商家服务质量因素对消费者满意度影响及假设提出 |
4.1.3 物流服务质量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及假设提出 |
4.1.4 感知价值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及假设提出 |
4.1.5 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及假设提出 |
4.1.6 消费者满意和不满意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及假设提出 |
4.2 模型建立 |
4.2.1 变量命名 |
4.2.2 模型构建 |
4.3 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回归分析 |
4.4 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分析 |
4.4.1 方法介绍 |
4.4.2 中介效应检验 |
4.5 消费者满意和消费者不满意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
4.5.1 消费者满意影响因素检验 |
4.5.2 消费者不满意影响因素检验 |
4.6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管理启示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基于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视角的两个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第一节 幸福感概述 |
一、幸福感的含义 |
二、幸福感的类型 |
三、幸福感的测量 |
四、小结 |
第二节 经济学中幸福感研究 |
一、消费对幸福感的影响 |
二、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 |
三、人口统计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 |
四、政府质量对幸福感的影响 |
五、外部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 |
六、其他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 |
七、小结 |
第三节 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 |
一、旅游者幸福感研究 |
二、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旅游影响幸福感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幸福经济学理论渊源 |
一、古典经济学中的幸福理论 |
二、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幸福理论 |
三、福利经济学中的幸福理论 |
四、幸福经济学中的幸福理论 |
五、小结 |
第二节 旅游消费影响旅游者幸福感的理论基础 |
一、旅游消费影响旅游者幸福感的相关理论 |
二、旅游消费影响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
第三节 旅游发展影响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理论基础 |
一、旅游发展影响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相关理论 |
二、旅游发展影响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模型设定、变量定义及数据来源 |
一、模型设定和计量方法 |
二、变量定义 |
三、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基准回归结果 |
二、稳健性检验 |
三、旅游消费影响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 |
四、不同群体分组下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模型设定、变量定义及数据来源 |
一、模型设定和计量方法 |
二、变量定义 |
三、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基准回归结果 |
二、稳健性检验 |
三、旅游发展影响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 |
四、不同群体分组下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业视角下提升国民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旅游者幸福感提升的政策建议 |
一、加强门票价格管理,让旅游者获得更多的满足感 |
二、加强对低收入群体和中西部地区政策扶持,保障其旅游权益 |
三、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减缓享乐适应的影响 |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提升的政策建议 |
一、加大旅游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居民提供更多福利 |
二、加强旅游脱贫,全面提高目的地居民幸福感 |
三、坚持利益相关者原则,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第七章 研究结论、理论贡献和研究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影响的主要结论 |
二、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影响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理论贡献、研究局限和研究展望 |
一、理论贡献 |
二、研究局限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深圳大学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深圳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5)消费体验对品牌餐厅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消费体验 |
2.1.1 消费体验起源及定义 |
2.1.2 消费体验相关理论及测量维度 |
2.2 体验价值 |
2.2.1 体验价值的定义 |
2.2.2 体验价值测量维度 |
2.3 品牌资产 |
2.3.1 品牌资产的定义 |
2.3.2 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测量维度 |
2.4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研究模型 |
3.1 理论基础 |
3.1.1 认知心理学理论 |
3.1.2 信号传递理论 |
3.1.3 品牌价值链理论 |
3.2 研究模型 |
3.3 研究假设 |
3.3.1 消费体验与品牌资产的关系 |
3.3.2 消费体验与体验价值的关系 |
3.3.3 体验价值与品牌资产的关系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深度访谈 |
4.1.1 深度访谈设计 |
4.1.2 深度访谈受访者特征 |
4.1.3 深度访谈结论分析 |
4.2 变量定义及测量 |
4.2.1 消费体验的测量 |
4.2.2 体验价值的测量 |
4.2.3 品牌资产的测量 |
4.3 情景模拟实验设计 |
4.3.1 对照组实验设计 |
4.3.2 实验组实验设计 |
4.4 问卷设计 |
4.5 预调研 |
4.6 数据收集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
5.1 样本数据分布特征分析 |
5.1.1 情景实验人口统计特征分析 |
5.1.2 实证数据人口统计特征分析 |
5.2 情景模拟实验数据分析 |
5.2.1 操纵检验 |
5.2.2 数据分析 |
5.3 实证数据测量模型检验 |
5.3.1 信度分析 |
5.3.2 效度分析 |
5.4 实证数据结构模型检验 |
5.4.1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4.2 路径分析 |
5.4.3 中介效应分析 |
5.5 假设验证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个人体验与品牌资产 |
6.1.2 共享体验与品牌资产 |
6.1.3 体验价值的中介作用 |
6.2 管理启示 |
6.2.1 管理启示一 |
6.2.2 管理启示二 |
6.2.3 管理启示三 |
6.3 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消费体验对品牌餐饮品牌资产的影响调查问卷 |
附录2 情景模拟实验(对照组) |
附录3 情景模拟实验(对照组) |
附录4 情景模拟实验(实验组-共享体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忠诚折扣的法律与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忠诚折扣行为概述 |
2.1 忠诚折扣的概念 |
2.2 忠诚折扣的性质 |
2.3 忠诚折扣的分类 |
2.3.1 单一产品折扣及复合产品折扣 |
2.3.2 增量折扣及追溯折扣 |
2.4 忠诚折扣的典型案例 |
2.4.1 欧盟委员会对CFO门票案件的处理 |
2.4.2 英特尔公司垄断案 |
2.4.3 利乐垄断案 |
3 忠诚折扣的法律分析 |
3.1 忠诚折扣法律规定的比较分析 |
3.1.1 欧盟对忠诚折扣的法律规定及发展态势 |
3.1.2 美国对忠诚折扣的法律规定及发展态势 |
3.1.3 中国对忠诚折扣的法律规定 |
3.2 忠诚折扣的法律分析框架 |
3.2.1 欧盟忠诚折扣的法律分析框架 |
3.2.2 美国忠诚折扣的法律分析框架 |
3.2.3 中国忠诚折扣的法律分析框架 |
4 忠诚折扣的经济分析 |
4.1 忠诚折扣经济分析方法 |
4.1.1 欧盟忠诚折扣经济分析方法 |
4.1.1.1 “同等效率竞争对手”的衡量标准 |
4.1.1.2 “价格-成本测试”的分析方法 |
4.1.2 美国的“掠夺性定价分析规则” |
4.1.4 中国对忠诚折扣行为的经济分析 |
4.2 忠诚折扣经济分析核心 |
5 中国忠诚折扣行为反垄断规制的问题及完善 |
5.1 中国忠诚折扣行为反垄断规制的问题 |
5.1.1 法律规制方面 |
5.1.2 经济分析方面 |
5.2 法律完善 |
5.2.1 立法方面 |
5.2.2 司法方面 |
5.2.3 执法方面 |
5.3 经济分析的完善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忠诚折扣的反垄断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反垄断法视角下的忠诚折扣 |
第一节 对忠诚折扣的一般分析 |
一、忠诚折扣可能引起反垄断法关注 |
二、反垄断法上忠诚折扣的界定 |
三、忠诚折扣的主要类型 |
第二节 忠诚折扣的反垄断规制问题 |
一、规制原则不一 |
二、定性不明 |
三、违法判定标准模糊 |
第二章 忠诚折扣的域外反垄断规制经验对比 |
第一节 欧盟维护共同市场竞争秩序下的形式分析规则 |
一、统一阶段下的“本身违法”规则 |
二、分歧阶段下的“合理”分析规则 |
三、据实际竞争效应定规制原则 |
第二节 美国维护消费者利益目的下的合理分析规则 |
一、定价行为下的“合理”分析规则 |
二、排他性手段下的“合理”分析规则 |
三、据实际反竞争排斥机制定规制路径 |
第三章 域外经验借鉴下忠诚折扣的规制思路 |
第一节 忠诚折扣的竞争效应分析 |
一、利竞争效应 |
二、反竞争效应 |
第二节 忠诚折扣的反竞争排斥机制分析 |
一、掠夺性定价路径下忠诚折扣的排斥机制分析 |
二、排他性交易路径下忠诚折扣的排斥机制分析 |
第三节 违法忠诚折扣的要件分析 |
一、行为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
二、行为是对支配地位的滥用 |
三、行为会带来反竞争效应 |
第四章 忠诚折扣的本土化反垄断规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有关忠诚折扣反垄断规制的现状 |
一、“折扣”的界定与“折扣”形式的价格垄断规定 |
二、“利乐”案的执法分析思路 |
第二节 构建忠诚折扣的本土化规制框架 |
一、明确规制原则 |
二、明晰行为性质 |
三、规范违法性判定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8)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以“库尔勒香梨”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产品区域品牌相关研究综述 |
2.1 关于农产品区域品牌相关概念的综述 |
2.1.1 区域品牌 |
2.1.2 农产品区域品牌 |
2.1.3 农产品区域品牌与地理标志的关系 |
2.1.4 农产品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 |
2.2 关于区域品牌认知研究的综述 |
2.2.1 区域品牌构成要素 |
2.2.2 区域品牌形成因素 |
2.2.3 区域品牌发展路径 |
2.2.4 区域品牌效应 |
2.2.5 区域品牌建设 |
2.2.6 文献评述 |
2.3 关于区域品牌建设理论的综述 |
2.3.1 比较优势理论 |
2.3.2 竞争优势理论 |
2.3.3 公共物品理论 |
2.3.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5 产业集群理论 |
2.3.6 品牌经济学与品牌工程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机制与效应 |
3.1 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实原因 |
3.2 特色农产品品牌溢价的形成机制 |
3.3 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可以弥补运距成本 |
3.4 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可以提高企业投入产出率 |
3.4.1 投入产出率模型以及三种效应分析: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品牌效应 |
3.4.2 品牌效应对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的作用机制 |
3.4.3 结论 |
3.5 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可以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
3.5.1 模型结构与假设 |
3.5.2 龙头企业与零售商非合作博弈模型 |
3.5.3 龙头企业与零售商Stackelberg博弈模型 |
3.5.4 两种博弈的比较分析 |
3.5.5 两种博弈模型的算例分析 |
3.5.6 结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现状比较分析 |
4.1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数量比较 |
4.1.1 新疆与全国地理标志产品的数量比较 |
4.1.2 新疆与国内其他地区地理标志产品的数量比较 |
4.1.3 新疆不同地区地理标志产品的数量比较 |
4.1.4 本节小结 |
4.2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的比较 |
4.2.1 新疆与其他地区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比较 |
4.2.2 新疆与其他地区水果类区域品牌价值比较 |
4.2.3 本节小结 |
4.3 新疆梨果产业的现状比较 |
4.3.1 我国各地区梨果产业的比较 |
4.3.2 新疆与全国的梨果产业比较 |
4.3.3 新疆各地、州、市的梨果比较 |
4.3.4 新疆“库尔勒香梨”的现状比较 |
4.3.5 本节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问题与原因 |
5.1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存在的问题 |
5.1.1 新疆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较少 |
5.1.2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较弱 |
5.1.3 新疆农业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实力弱 |
5.2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问题的原因 |
5.2.1 新疆交通运输区位的因素 |
5.2.2 新疆农民合作社的运营管理因素 |
5.2.3 新疆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
5.2.4 新疆特色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中的风险因素 |
5.3 新疆梨果产业的竞争优势分析 |
5.3.1 新疆梨果种植规模的区位商分析 |
5.3.2 新疆梨果产量的资源禀赋系数分析 |
5.4 新疆“库尔勒香梨”消费者行为研究 |
5.4.1 消费者“库尔勒香梨”产品购买意愿实证研究 |
5.4.2 消费者“库尔勒香梨”品牌忠诚问题研究 |
5.4.3 消费者特征对“库尔勒香梨”品牌忠诚的调节效应 |
5.5 新疆“库尔勒香梨”商标的品牌化治理 |
5.5.1 “库尔勒香梨”商标的品牌信用度分析 |
5.5.2 “库尔勒香梨”商标品牌信用度测量和溢价分析 |
5.5.3 “库尔勒香梨”品牌建设的治理方案 |
5.5.4 本节小结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利益相关者研究 |
6.1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困境分析 |
6.1.1 新疆特色农产品企业品牌建设中的“搭便车”模型分析 |
6.1.2 新疆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柠檬市场”模型分析 |
6.2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利益相关者合作竞争分析 |
6.2.1 新疆农民与农民合作社间的合作治理分析 |
6.2.2 新疆农民合作社与龙头企业间的合作稳定性分析 |
6.2.3 新疆农产品企业之间的合作稳定性分析 |
6.2.4 新疆农产品企业与地方监管机构的博弈分析 |
6.2.5 新疆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治理机制——合作竞争机制 |
6.2.6 本节小结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对策研究一 |
7.1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研究结论 |
7.2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对策建议 |
7.2.1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利益主体方面 |
7.2.2 新疆特色农产品商标的品牌化建设方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忠诚折扣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述 |
三、思路阐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忠诚折扣行为反垄断法规制理论梳理 |
第一节 忠诚折扣行为界定 |
一、忠诚折扣概念厘定 |
二、忠诚折扣表现形式 |
三、忠诚折扣行为特征 |
第二节 忠诚折扣与相关概念辨析 |
一、忠诚折扣与价格歧视 |
二、忠诚折扣与排他性交易 |
三、忠诚折扣与掠夺性定价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忠诚折扣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发展状况检视 |
第一节 我国忠诚折扣行为反垄断法规制立法检视 |
一、《反垄断法》颁布前之法律规定概况 |
二、《反垄断法》颁布后之法律规定概况 |
第二节 我国忠诚折扣行为反垄断法规制实践检视 |
一、《反垄断法》实施前案例 |
二、《反垄断法》实施后案例 |
第三节 我国忠诚折扣行为反垄断法规制的不足 |
一、忠诚折扣行为的定性不明确 |
二、忠诚折扣行为的审查原则不统一 |
三、忠诚折扣行为违法性衡量和评估方法不清晰 |
第三章 域外忠诚折扣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范式 |
第一节 欧盟忠诚折扣规制范式 |
一、审查忠诚折扣的“形式标准” |
二、审查忠诚折扣的“效果原则” |
第二节 美国忠诚折扣规制范式 |
一、审查忠诚折扣的“排他性协议分析规则” |
二、审查忠诚折扣的“掠夺性定价分析规则” |
第三节 域外忠诚折扣反垄断法规制于我国的启示 |
一、厘定审查方法 |
二、考量正当理由 |
第四章 我国忠诚折扣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路径 |
第一节 忠诚折扣行为反垄断法规制法律文本奠基 |
一、构建忠诚折扣行为反垄断法规制体系 |
二、确定忠诚折扣行为性质 |
三、明晰忠诚折扣行为审查原则 |
第二节 忠诚折扣行为反垄断法规制实践模式厘定 |
一、确定衡量和评估忠诚折扣行为方法 |
二、权衡正当理由之抗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论忠诚折扣的反垄断法规制 ——基于欧美相关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忠诚折扣行为概述 |
第一节 忠诚折扣的概念 |
一、忠诚折扣的含义 |
二、忠诚折扣的性质 |
第二节 忠诚折扣的类型 |
一、单一产品折扣与复合产品折扣 |
二、增量折扣与追溯折扣 |
三、标准化目标折扣与个性化目标折扣 |
四、销量折扣与市场份额折扣 |
第二章 忠诚折扣相关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忠诚折扣立法的理论基础 |
一、忠诚折扣行为的两面性 |
二、忠诚折扣的立法目的 |
第二节 忠诚折扣反垄断法规制的原则 |
一、采用“合理原则”而非“本身违法原则” |
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第三节 忠诚折扣行为的违法性构成要件 |
一、行为主体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
二、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
三、滥用行为产生反竞争后果 |
四、无合理抗辩理由 |
第三章 欧美对忠诚折扣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
第一节 欧盟对忠诚折扣的反垄断规制 |
一、从“本身违法原则”到“效果原则”的转变 |
二、对欧盟作法的评价 |
第二节 美国对忠诚折扣的反垄断规制 |
一、忠诚折扣的类比分析规则 |
二、从宽松立场到收紧趋势 |
三、对美国作法的评价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对忠诚折扣行为的规制 |
第一节 我国忠诚折扣规制的现状 |
一、立法现状 |
二、执法现状 |
三、对利乐案的评价 |
第二节 我国忠诚折扣法律规制的缺位 |
一、忠诚折扣立法上的不足 |
二、忠诚折扣执法、司法上的不足 |
第三节 忠诚折扣规制制度的建议与展望 |
一、完善立法设计 |
二、规范执法尺度 |
三、推动司法保障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消费者忠诚的经济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忠诚折扣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D]. 谭皓文.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2]反垄断法框架下忠诚折扣条款行为研究[D]. 高逸群.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3]生鲜农产品在线评论文本内容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 张心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基于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视角的两个实证[D]. 陈瑞霞. 深圳大学, 2020(10)
- [5]消费体验对品牌餐厅品牌资产的影响机制研究[D]. 任奕.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6]忠诚折扣的法律与经济学分析[D]. Gadirov Elchin.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6)
- [7]忠诚折扣的反垄断规制[D]. 柏亭羽.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8]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以“库尔勒香梨”产业为例[D]. 尚豫新. 山东大学, 2019(09)
- [9]忠诚折扣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D]. 王福坤.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10]论忠诚折扣的反垄断法规制 ——基于欧美相关制度研究[D]. 张静.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