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速碧林预防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栋[1](2020)在《消栓饮对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兔股静脉血浆中sTM、sEPCR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消栓饮对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兔模型股静脉血浆中sTM、sEPC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根据体重分层后随机分成4组,分为A(消栓饮组),B(低分子肝素钠组),C(生理盐水组),D(假手术组),每组为9只;其中A、B、C三组采用钳夹联合石膏外固定法制造兔股静脉血栓模型,D组同前三组做相同手术切口,然后分组给药治疗,在术后第1、3、7天第2次灌胃4小时后每次每组随机选取3只进行耳缘静脉血采集,置于抗凝管中,放入-20℃环境下保存,处理后选取Elisa法检测各组兔子血浆中sTM、sEPCR含量变化,并对实验检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造模成功后,治疗第一天,D组假手术组血浆中sTM、sEPCR含量明显低于其他三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具有明细差异(P<0.05);A组消栓饮组与C组生理盐水组相差不大但明显高于B组低分子肝素钠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进展,在第三天、第七天,D组假手术组始终未见明显改变;C组生理盐水组则稍有下降,较同组前期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较A组消栓饮组与B组低分子肝素钠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A组消栓饮组与B组低分子肝素钠对比未见明显差异,各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结果得到,随着治疗时间变化,D组假手术组含量无明显变化,始终低于其他三组,证明在无血栓的情况下,血液中的sTM与sEPCR的含量是基本维持不变的;C组生理盐水组始终处于缓慢下降趋势,表明由于自身抗凝机制发挥作用,对体内的sTM及sEPCR的含量具有调节效果;A组消栓饮组在第1天呈上升趋势,证明药物暂未发挥效用,但在第3天到第7天则呈持续下降,表明消栓饮开始见效;B组低分子肝素钠组则在7天内持续下降,与C组生理盐水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但A组消栓饮组与B组低分子肝素钠组下降到最低也始终高于D组假手术组。结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过程中,血浆中sTM、sEPCR含量发生变化。中药消栓饮可以通过调控深静脉血栓兔模型血浆中的sTM、sEPCR含量的变化来达到治疗DVT的目的。
张兵兵[2](2020)在《基于证素辨证的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医证型分布及其评价》文中认为背景:终末期膝骨性关节炎(OA)的首选治疗方案是膝关节置换术,由于手术治疗人群的迅速扩大以及人们对关节置换术期望值的不断提升,这种治疗手段在治疗患者原发病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目前这一领域面临急需解决的临床问题是如何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以及延长假体寿命。运用中医药来解决这些临床问题是必要和迫切的,已有研究提示中医药能够进一步提高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疗效,但这种研究大多为单药或单方的临床探索性研究,缺乏关于该疾病科学有效的中医辨证理论的研究,没有建立起适合于膝OA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辨证指导体系,这将严重限制中医药在该领域的运用,也对进一步提升关节置换术的疗效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首次将证素简化计量法和证候聚类分析法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分析膝OA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建立科学规范的中医证型,从整体上指导中医药在膝OA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应用,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术后快速康复,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基于文献计量和可视化软件对中医证型证候研究的分析目的:准确把握证候学研究的趋势,为研究膝OA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人群证型分布提供客观公认的研究方法。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软件对证型研究做一客观全面的分析。按照既定检索式,对CNKI、万方、维普及CBM数据库进行检索,将符合标准的检索数据导入Excel 2010和Graphpad Prism 6软件进行绘制趋势图;主题词信息的纳入和整理采用BICOMS软件进行,最后生成词篇和共现矩阵;其他信息的可视化分析使用Ucinet6.0软件中的Net-Draw功能进行,最后绘制社会网络分析图;词篇矩阵的聚类分析利用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图形聚类工具包gCLUTO 2.0版本进行,并生成可视化的矩阵及山丘图。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共2817篇,共涉及3870位作者,其中李灿东及朱文锋发文量位居前两位,作者网络关系图提示朱文锋在所有作者中合作关系最为活跃,其所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最多,共发表论文179篇。载文量最多的期刊为《中华中医药杂志》,共载文174篇。出现最高频次的关键词为“证素”,共出现902次。对频次大于50的29位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提示,我国现阶段中医证候领域的研究主要分为三大主题。主题1:数据挖掘/文献研究/病机/证素及中医研究。主题2:冠心病/辨证论治/中医证型/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证候要素/辨证分型。主题3: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中医证素/病位证素/病性证素。结论:基于文献计量学研究,朱文锋在中医证候学研究领域影响力较大,其证素辨证法是中医证候学研究的主流方法,具有客观规范的优势。第二部分证素辨证结合症状聚类建立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证型分布的研究目的:从整体层面建立膝OA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人群的证型分布,将中医整体辨证方案纳入到膝OA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临床治疗体系。方法: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运用证素辨证和症状聚类两方面研究膝OA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证型分布特点。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在术前1天、术后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采集和汇总患者的症状信息;计算出症状信息的分布频率,运用SPSS22.0软件对分布频率高于或等于10%的症状信息进行R型变量和二分类变量欧式距离平方法系统聚类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关键主成分,形成症状分类群。同时,根据朱文锋《证素辨证学》中的证素简化计量方法,计算出患者的证素诊断名称,汇集所有证素信息,取分布频率高于10%的证素信息,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形成证素分布群。将证素信息和症状信息相互比较分析,通过专家口头表决,最后得出证型分布情况。结果.:共收集符合纳入条件的病例数165例。年龄在55至84岁之间,平均年龄69.62±5.85岁。术前一天频率大于10%的症状主要有56项,经聚类分析后分为三组;术前一天频率大于10%的证素15项,经聚类分析后分为三组;术前一天证型分布为:证型Ⅰ:瘀血痹阻型,病位证素为筋骨,病性证素为血瘀、气滞;证型Ⅱ:肝肾亏虚型,病位证素为肝、肾,病性证素为阳虚、阴虚;证型Ⅲ:寒湿凝滞型,病位证素为脾、肺、胃,病性证素为痰、湿、寒。术后第三天频率大于10%的症状主要有44项,频率大于10%的证素主要有14项,经聚类分析后症状和证素均分为四组,证型分布为:证型Ⅰ:气血两虚型,病位证素为脾、筋骨,病性证素为血虚、气虚;证型Ⅱ:气滞血瘀型,病位证素为肝、筋骨,病性证素为血瘀、气滞;证型Ⅲ:寒湿凝滞型,病位证素为肝、肾、筋骨,病性证素为寒、湿、痰;证型Ⅳ:肝肾亏虚型,病位证素为肝、肾;病性证素为阴虚、阳虚。术后第七天频率大于10%的症状主要有37项,频率大于10%的证素主要有13项,经聚类分析后症状和证素均分为三组,证型分布为:证型Ⅰ:气血两虚并肝肾亏虚型,病位证素为肝、肾,病性证素为血虚、气虚、阳虚、阴虚;证型Ⅱ:气滞血瘀型,病位证素为肝、心、筋骨,病性证素为血瘀、气滞;证型Ⅲ:寒湿痹阻型,病位证素为肝、肾、筋骨;病性证素为寒、湿、痰。术后第十四天,频率大于10%的症状主要有44项,频率大于10%的证素主要有13项,经聚类分析后分为三类,确定术后第十四天的证型分布为:证型Ⅰ:气血两虚型,病位证素为心、肺,病性证素为血虚、气虚、津亏;证型Ⅱ:寒湿痹阻型,病位证素为肝、筋骨,病性证素为寒、湿、痰;证型Ⅲ:肝肾亏虚型,病位证素为肝、肾、筋骨,病性证素为阴虚、阳虚。结论:膝OA关节置换术前和术后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术前以瘀血痹阻、肝肾亏虚和寒湿凝滞型为主,术后不同节点证型存在变化,但均以气血两虚型为主。第三部分基于临床疗效的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医证型分布特征的评价目的:根据各种辨证方案在膝OA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对当前建立的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辨证分型进行基于临床疗效评价的验证。方法:运用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辨证分型进行疗效评价。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2019年12月以前有关中医防治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并发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中医诊断学和方剂学的方法对中医疗法进行辨证分型,文献质量评价根据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不一致因子及其95%CI评价各闭环的一致性,采用倒漏斗图分析小样本效应和潜在的发表偏倚,以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SUCRA)预测各辨证分型疗效排序。结果:纳入59篇符合标准的文献。不一致因子介于0-3.076之间,提示一致性良好。比较-校正漏斗图显示漏斗图对称,回归线基本水平,提示研究不存在小样本效应及发表偏倚。根据预测区间图及网络联赛图检测提示补益气血+常规方案、补气法+常规方案及补肝肾+常规方案这三种措施在降低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常规方案,其RR及95%CI为[0.31(0.23,0.43),0.27(0.10,0.72)及0.31(0.14,0.71)],SUCRA下面积进行累积排序,补益气血+常规方案(84.3)>补气法+常规方案(81.5)>补肝肾+常规方案(79.7)>补气法(34.1)>补肝肾(33.6)>补益气血(21.7)>常规方案(15.1)。结论: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提示补益气血法结合常规疗法防治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疗效优于其他辨证方法。总结论:膝OA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术前和术后证型分布存在差异,术前以瘀血痹阻、肝肾亏虚和寒湿凝滞型为主,术后不同节点证型存在变化,均以气血两虚型为主;研究方法符合当前证型研究领域的主方向;术后证型分布结果与临床辨证方案的疗效评价排序一致,说明本证型能够反映临床真实证候特征。
徐效昆[3](2019)在《电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研究及中药预防的系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深静脉血栓(DVT)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导致栓塞肺动脉,引起患者死亡,因此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要。然而,现代西医学对于本病的防治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故需要去探索更为有效、安全的防治手段。DVT在中医学中属于“股肿”、“脉痹”等范畴,“气滞血瘀”为此病的基本病机,活血化瘀为防治此病的一般论治法则。中药治疗和针刺治疗作为中医学中最主要的两种治疗手段,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方剂预防THA术后的DVT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仍缺乏循证依据;使用针刺的方法预防其他疾病所引起的DVT可见少数临床报道,但针对THA术后DVT发生的预防尚未见一例报道。因此,为中药对THA术后DVT的防治作用提供循证依据,并探索针刺对THA术后DVT的防治作用,对于评价中医学在预防THA术后DVT的治疗效果、拓宽中医学在预防THA术后DVT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循证研究:目的:为了给中药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防治作用提供循证依据,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应用中药方剂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选取使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方与补阳还五汤加减方的临床研究,以探讨中药方剂与西药相比防治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有效性。方法:全面检索以DVT发生率为主要观察指标、中医活血方剂为主要干预措施来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DVT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标准并按流程来筛选形成纳入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和相关观察指标数据,同时按照cochrane标准评估文献方法学质量。对文献的疗效指标进行Meta分析,分析处理各指标异质性,并借助漏斗图了解发表偏倚。结果:基于中医活血方剂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系统评价:共纳入14个RCT,受试者共1147例,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普遍不佳。中医活血方剂组相比西药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DVT的发病率(P<0.05),降低术后患者血液中fib水平(P<0.05),临床安全性良好。通过亚组分析,发现补阳还五汤加减组相比西药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DVT的发病率(P<0.05),降低术后患者血液中DDi水平(P<0.05),桃红四物汤加减组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DVT的发病率上效果与西药相当(P>0.05),相比较西药组而言,桃红四物汤加减组够更加有效地降低术后患者血液中Fib水平(P<0.05)。结论:基于DVT的发病率为主要指标,中医活血方剂能够安全有效地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然而受研究方法学质量、异质性、样本量等限制原因,中医活血方剂对DVT的预防作用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以及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临床研究:目的:为了探索针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防治作用,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讨了电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预防效果,以及部分的治疗机理。方法:选取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骨科病房所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4例,使用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7例。由于治疗组有两例脱落,故最终收治病例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7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即术后使用弹力袜,早期指导患者系统合理髋关节功能锻炼,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在术后1-7天予电针治疗,取双侧合谷穴、太冲穴,患侧梁丘穴、外丘穴、金门穴,常规消毒进针,深度为25mm左右,得气后再将电针输出导线夹在患者患肢穴位之毫针上,采用频率为2/100Hz的疏密波刺激30分钟,输出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治疗组术后1-7天同时服用利伐沙班,每日10mg。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仅在术后1-7天服用利伐沙班,每日10mg。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第7天检查双下肢静脉彩超,并在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5天分别予以检查PT、APTT、Fib、DDi、PLT、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7日双下肢血管彩超结果及下肢DVT发生率,患者术肢的血肿、肿胀情况,以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变化。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性统计学分析,二组间分类资料的分布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组间连续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临床结果指标的比较主要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方法。检验水准定为0.05,小于0.05认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对照组DVT发生数为7例,未发生数为40例,发生率为14.9%,试验组DVT发生数为1例,未发生数为44例,发生率为2.2%,经卡方检验,可以认为两组的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下肢血肿的发生数为5例,未发生数为42例,发生率为7.6%,试验组患者下肢血肿的发生数为2例,未发生数为43例,发生率为4.4%,经卡方检验,认为两组的下肢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下肢瘀斑的发生数为4例,未发生数为43例,发生率为4.3%,试验组患者下肢瘀斑的发生数为0例,未发生数为45例,发生率为0%,经卡方检验,认为两组的下肢瘀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5天PLT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Fib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5天治疗组DDi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两组均未发生出血、肺栓塞等不良事件。结论: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电针联合西药组相比较于单纯西药组能够显着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此外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通过比较患者的一些血液指标发现,电针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并能够改善血液的纤溶状态,降低D-二聚体的含量,然而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有限,该结论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李鸿鹏[4](2018)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下肢深静脉系统内血栓形成即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临床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骨关节外科领域行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joint replacement,TJR)的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造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患者下肢静脉中的血液非正常的局部凝结,一旦血栓形成,将明显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导致静脉血液流动障碍,属于常见的血管疾病。其一旦发生会导致下肢肿痛及浅表静脉的曲张,治疗不及时或者漏诊血栓时,已经形成的栓子有可能随血液流动运行至近端大血管,如果脱落的栓子进入肺部血液循环系统,将会造成致命性的肺栓塞,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而骨科临床医生越来越重视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不利于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在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临床多采用包括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利伐沙班等药物治疗以及配合功能锻炼,弹力袜、CPM等物理预防相互结合的方式,临床上已取得较好疗效,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发生率已有明显的降低,但是不管临床医生采取何种抗凝措施预防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仍然没有任何一种抗凝方案能够彻底的预防骨科人工全膝/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我们考虑是否可以采用不同药物相结合的预防措施,在控制并发症的同时以期能一步降低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发生率。低分子肝素属于抗凝血药物,因分子量小,故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预防血栓效果得到临床认可[3],美国胸内科医师学会(ACCP)最新公布的骨科术后防栓指南将低分子肝素列为最佳推荐的预防围术期血栓形成的药物。同时首次将阿司匹林作为推荐药物之一。阿司匹林属于临床应用历史悠久的经典抗血小板药物,在临床很多领域都能看到阿司匹林的应用。但是在骨科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方面,因为阿司匹林抗栓机理的原因,应用并不多,但是随着国内外对阿司匹林更深入的研究,因其廉价,口服无需注射,不需特殊监测等优点,人们开始重新重视阿司匹林在骨科术后预防血栓方面的应用[4]。我们设想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与口服阿司匹林相结合的方式在预防关节置换术后血栓方面是否有更好的疗效。方法1.选定2015年8月2017年9月于本院首次接受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200例患者及接受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44例,女性196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4.7±2.5岁)。入组患者均符合人工全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手术的要求,并且已经排除了存在静脉栓塞性疾病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以及具有抗凝禁忌证或对抗凝药物过敏的患者。将所有入组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平均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对照组)和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组(实验组),对照组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100名,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70名。实验组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100名,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70名。其中对照组男性75例(43例行单侧膝关节置换,32例行髋关节置换),女性99例(57例行膝关节置换,38例行髋关节置换),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4.6±1.5岁);实验组男性69例(46行膝关节置换,30例行髋关节置换),女性97例(54例行膝关节置换,40例行髋关节置换),年龄5074岁,平均年龄(66.3±1.7岁)。两组患者之间的身体质量指数、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式统一,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式统一,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均于术后12h后开始接受抗凝治疗,其中对照组即单一应用低分子肝素组患者行皮下注射0.4 ml/支的低分子肝素钙抗凝,1支/次,1次/d,连续注射14 d;实验组即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组患者皮下注射0.4ml/低分子肝素钙,1支/天,1次/d,术后一天开始口服拜阿司匹林片,一次一片(100mg),一天一次,连续服用14 d天。3.手术后抗凝治疗后第7天对两组患者行影像学即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有无静脉血栓的形成;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天血常规及出凝血机制相关指标,统计不同抗凝方案对患者血常规以及出凝血机制的影响,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D-2聚体,抗凝血酶,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对于严格抗凝治疗下依然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运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方法行基因检测,判断易感基因。4.所得数据校对后均录入SPSS 22.0统计学检验系统进行检验,计量数据录入形式为(x-±s),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录入形式为(%),采用χ2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照组结果1.1单一运用低分子肝素组术后发生DVT的患者共76例,其中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组患者50例,其余26名为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2对照组除一例行单侧髋关节置换的病人出现了大隐静脉血栓外,其余均为肌间血栓,其中2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肌间血栓的病人出现同侧小腿肿胀的症状,其余均无明显临床表现,血栓出现在非手术下肢6例,其中膝关节组2例。髋关节组4例,双侧均出现肌间血栓的患者共6例,其中膝关节组4例,髋关节组2例。2.实验组结果2.1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及阿司匹林组术后发生DVT67例,其中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组患者43例,其余24名为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2 1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形成肌间血栓的患者出现同侧小腿红肿症状,其余均无明显临床症状。1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出现腘静脉血栓,其余均为肌间血栓。血栓出现在非手术侧下肢共10例,其中6例行单侧膝关节置换,4例行单侧髋关节置换。3.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行髋关节置换病例及对照组行髋关节置换病例肌间静脉血栓及近端大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4>0.05)。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后血栓发生率高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47<0.05),根据术后七天患者血常规及出凝血机制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高于单一应用低分子肝素组,术后7天复查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单一应用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血液学指标包括血常规以及出凝血机制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及对照组组内髋关节置换组与膝关节置换组术后7天血液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期间内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症状性PE或严重的出血性事件,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结论1.本次研究通过对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及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比发现,行膝关节置换的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行髋关节置换的病人,证明血栓形成与手术部位有关。2.通过药物结合物理预防的方式可以明显减少行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术后血栓的产生,尤其是有临床症状的深静脉血栓大大减少,但是无症状的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依然较高。3.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与单用低分子肝素用于骨科单侧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效果无明显优势,且联合用药可降低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含量,延长凝血时间;
何慰慰[5](2015)在《活血化瘀中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拟对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患者在术中及术后使用止血药(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 TXA))进行评估,评价其对术后隐性出血隐性失血(Hidden Blood Loss HB L)的影响及安全性。同时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使用活血化瘀中药预防深静脉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 DVT),评估其对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及安全性,为活血化瘀中药在人工关节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方案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并于我院行单侧TKA的病例共90例做为研究的对象。其中A组:活血化瘀中药组,30例;B组: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氨甲环酸治疗组,30例;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30例。三组患者均由同一主刀施行手术,术后三组患者都进行一致的康复锻炼计划,术后均约2周出院。分析患者手术前的病情,将资料进行量化,再通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三组病例的术前病情资料,进行样本同质性比较,若分析结果提示三组病人的术前病情资料具有可比性,就进一步分析A组与B组资料,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率、住院天数、深静脉栓塞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等资料有无统计学差异;A组与C组相比,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率、住院天数、皮下瘀斑率及出血并发症等资料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经统计分析,三组病例患者的患者性别、年龄、患膝侧别(左右)、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年龄组别(小于60岁,大于60岁)、术前Hss评分、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前血色素、术前Hct、术前D二聚体、合并内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及糖尿病、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等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三组资料具备可比性。所有病例失血量所占百分比:显性失血量所占百分比:27.70±11.35%;隐性失血量所占百分比:72.38±11.26%。A组与B组、A组与C组两对照组比较,发现其显性失血量所占百分比及隐性失血量所占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使用氨甲环酸或活血化瘀中药对TKA术后显性失血量所占百分比及隐性失血所占百分比无明显影响。根据围手术期监测血常规情况,发现术后三组患者的血色素及Hct平均值最低点主要集中在第三天,术后第七天趋势基本平缓。比较氨甲环酸对TKA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发现B组较A组术后总失血量平均减少211.86ml,隐性失血量平均减少160.28ml,住院天数平均减少2.4天,(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显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及皮下瘀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研究对象均未出现DVT事件。说明氨甲环酸可以有效减少TKA术后失血总量、隐性失血量及住院天数,且其安全性良好。比较活血化瘀中药对隐性失血的影响,发现A组较C组总失血量平均增加225.69ml,隐性失血量平均增加167.66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显性失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引流量、输血率及皮下瘀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研究对象均未出现DVT事件及大失血并发症。说明活血化瘀中药在良好的预防TKA术后DVT的同时,会增加TKA术后失血总量、隐性失血量。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发现,隐性失血占有TKA术后失血量的绝大部分。术后血色素及Hct最低值主要集中在术后第三天。氨甲环酸可明显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减少住院天数,且并未增加DVT风险,故氨甲环酸安全有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控制围手术期失血的药物。活血化瘀中药在良好的预防TKA术后静脉栓塞事件的同时,会增加TKA术后失血总量、隐性失血量。故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同时需密切监测患者血色素情况,及时补充因隐性失血导致的血容量下降。
洪黄源[6](2014)在《中药配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疾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补阳还五汤临证加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artificial hipreplacement, AHR)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的影响以及术后临床疗效的评价,探讨益气活血类中药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对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液流变学形态的作用机制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形成的疗效。方法选择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符合本课题研究标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在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第2天采用补阳还五汤配伍内服,对照组26例,单纯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组病例术后均给予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比较两组病例术前及术后第1天(用药前)和术后第14天全血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红细胞沉降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D-Ⅱ聚体以及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等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中药组对术后患肢肿胀的影响。术后依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标准,对于高度怀疑下肢DVT形成者,立刻行下肢血管彩超探查,无临床症状患者于术后第7天行下肢血管彩超探查,并统计术后下肢DVT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术后第1天TT、INR、PT与术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明显缩短。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与术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明显升高;治疗组术后第14天与术后第1天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测、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或P<0.05),明显降低,TT、INR、PT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明显延长。对照组术后第14天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测、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TT、INR、PT较术后第1天有所改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第1天与术前D-Ⅱ聚体含量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明显升高,术后第14天D-Ⅱ聚体均有所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病例中,经术后下肢血管彩超探查,均未发生DVT,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患肢均有不同程度肿胀,术后第7天两组患肢周径较术后第1天有所消退,其中中药组肿胀消退明显,与术后第1天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中药能显着的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液流变学形态,能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消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肿胀,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肖清明[7](2013)在《THA术后应用消栓饮防治下肢DVT形成对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消栓饮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从而评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消栓饮防治下肢DVT形成的安全性以及为相同功效的中药复方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实验为随机、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在我科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术后随机分为消栓饮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每组20例。其中消栓饮组给予消栓饮汤药内服,日1剂,分两次温服(手术当天只服1次),150m1/次。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0.4m1皮下注射(首次半量)。两组均于手术后6-12h后开始给药,连续治疗7天。两组患者均不使用其他抗凝或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术后抗感染及其他支持治疗、康复训练均保持一致。两组患者手术前1d、术后1d、术后3d、术后7d均查血常规,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观察期间的所有出血、输血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总输血量、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HCT值和HGB量。根据Gross提出的线性方程计算出手术前后血容量损失量,再进一步计算出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实际失血总量,即可得出术后隐性失血量,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1d、术后1d、术后3d、术后7d不同时间点的HCT值和HGB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3d、术后7d的HCT值和HGB量较术前1d均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总输血量及围手术期实际失血总量等指标的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隐性失血量比较却有明显差异(P<0.01)。观察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出血性事件及下肢DVT形成等并发症。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消栓饮防治下肢DVT形成对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明显低于低分子肝素,在此方面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为相同功效的中药复方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安全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曾胜湖[8](2012)在《中药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在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所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原理以及临床安全性和疗效。并观察其对术后D-dimer水平的影响,从而为中药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有力的证据。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骨三科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的符合研究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0例和西药对照组30例。两组在采用相同的基本预防措施和机械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与速碧林针剂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可能出现深静脉血栓(DVT)的方案。通过临床对比,进而了解两组预防方法对术后DVT发生率。本研究以术前,术后第1至第9天血浆D-二聚体检验的动态变化及术后患肢周径及肿胀率为主要观察指标,和术后伤口引流量等安全性指标变化的差异。并对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病例中,共有5例发生DVT,总发生率8.33%(西药对照组发生率为10%,中药治疗组发生率为6.67%);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在DVT总发生率方面均无显差异。两组患者术后血浆中D-dimer的水平都明显增高,特别在术后的第1天血液中的D-二聚体水平比术前显着升高,处于峰值,而后逐渐下降;术后3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达1万以上,急查双下肢血管彩超血流通畅,未出现静脉栓子,继续采取前治疗方案,出院前血浆D-dimer可降至与术前相当。两组患者术前血浆中D-dim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至第9天检测的血浆中D-dime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患肢周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患肢周径以及肿胀率比较仍无显着性差异(P>0.05);安全性指标的术后伤口的引流量,经统计学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中药组出现1例皮下出血现象,而速碧林组出现5例,由此可见加味补阳还五汤较速碧林可明显降低术后患者的出血现象;两组患者实验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出血以及其他不适。结论:通过临床观察研究显示,加味补阳还五汤能明显降低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血浆中D-dimer水平,使得血液高凝状态明显降低,提高了静脉内的血流速度,从而起到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而且较速碧林组患者明显降低术后伤口的引流量。通过加味补阳还五汤预防老年性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和有效性的研究,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可以应用于临床。
李恒元[9](2012)在《利伐沙班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比较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利伐沙班(Rivaroxaban,10mg/天,口服)和低分子肝素(速碧林,0.4m1/天,皮下注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探讨利伐沙班对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利伐沙班组30例,术后12小时后开始口服利伐沙班10mg/天,出院后继续服用1个月;低分子肝素组30例,术后12小时后开始皮下注射,直至出院,出院后改服利伐沙班片。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术后用药上均一致,全部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手术操作,尽可能保证手术操作的一致性。术后关注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新增不适症状,尤其是胸闷气急。两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第2天行血常规检查,根据公式计算失血总量;记录术中失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及拔管后伤口渗液量,计算显性失血量,并观察伤口有无局部血肿形成及皮肤粘膜出血;比较术前及术后第2天、第10天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 HGB)下降量、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D-二聚体变化值;术后第5天复查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有无血栓形成,评价DVT形成情况及两组术后DVT发生率,记录术后30天内的出血事件。通过对两组间主要疗效、安全性指标的对比分析获得口服利伐沙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60例患者术后一共有3例发生DVT(5%),利伐沙班组有1例无症状性DVT(3.3%),低分子肝素组共有2例发生DVT(6.6%),其中1例为以肺栓塞为表现症状的DVT(胸闷、气喘),1例为无症状性DVT。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1,P=0.554)。利伐沙班组失血总量及术后显性失血量分别为(1125±246.12)mL和(435±67.5)mL,均高于低分子肝素组的(1087±229.5)mL和(392±113.7)mL,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PT、APTT及D-二聚体变化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局部血肿或皮肤黏膜出血,术后30天内(出院随访2周)均未发生呕血、便血等出血事件。[结论]口服利伐沙班片可以有效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不增加术后出血风险。
阎亮[10](2011)在《桃红四物汤对THR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及DVT预防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随着人工关节外科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深静脉血栓(DVT)作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研究显示:未采取预防性措施,全髋关节置换(THR)术后DVT的发生率高达40%,肺栓塞(PE)的发生率约为0.5%~2.0%。因PE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极易被忽视,确诊率低,病死率高,所以临床上THR术后常规采用抗凝药物,改善患者术后血液的高凝状态,预防深静脉血栓从而避免肺栓塞。华法林、低分子肝素(LMWH)、利伐沙班等药物在临床的应用有效地改善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率。近年来,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清除凝血物质,改变血液的高凝状态之功效,有着可靠的效果及良好的安全性,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中药不仅可以改变血液的高凝状态,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目的探讨通过多因素整合建立大鼠血瘀模型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观察桃红四物汤对血瘀大鼠模型高凝状态的影响;通过临床疗效观察,探讨中药复方桃红四物汤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改善及对深静脉血栓预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实验研究1.1模型建立将SD老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1组,对照2组,模型1组、模型2组,每组8只。空白组、对照组给与普通饲料,模型组给与高脂饲料,喂养2周。2周后,对照组大鼠采用肾上腺素联合冰浴复制大鼠血瘀模型,模型组采用改良“定量化打击”法复制大鼠血瘀模型。造模后第1天观察大鼠局部症状和体征,并将空白组;对照1组,模型1组在麻醉下进行腹主动脉采血,并检测D-二聚体(D2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造模后第7天采用同样方法检测对照2组,模型2组大鼠。1.2桃红四物汤实验研究将SD老年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速碧林组、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桃红四物汤中剂量组和桃红四物汤低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速碧林组、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桃红四物汤中剂量组和桃红四物汤低剂量组均采用本研究的造模方法建立大鼠血瘀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按4ml/d予以生理盐水灌胃;速碧林组25IU/100g·d体重予以速碧林皮下注射;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桃红四物汤中剂量组和桃红四物汤低剂量组给与相应浓度的桃红四物汤4ml/d。灌胃7天后,在麻醉下进行腹主动脉采血,并检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2临床研究将我院2009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病人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术中采用腰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取后外侧切口入路,采用进口非骨水泥假体,术毕放置引流管,术后不留镇痛泵。对照组给与口服利伐沙班10mg/次,1次/天;治疗组给与桃红四物汤汤剂,400ml/天,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200ml,连续服用2周。观察患者手术前体重、年龄、性别等一般因素和手术前及术后第7天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手术前、手术后3天和手术后7天D-二聚体变化情况;术后第2天引流量;术后第1天、第7天和第12天分别观察患肢疼痛情况;观察患者皮温、肤色情况、瘀斑、血肿、Human征,下肢的肿胀情况。术后第10天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3.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进行正态性分布和方差齐性检验,两组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时采用t检验,不符合者采用近似t检验,即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a=0.05,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实验研究1.1模型建立模型组大鼠造模后有“肿胀”、“瘀斑”“疼痛”等中医血瘀证的证候表现;造模后第1天,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和对照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均发生明显改变(P<0.05),两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7天,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等指标,空白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和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2桃红四物汤实验研究速碧林组和桃红四物汤三个剂量组均降低了血瘀大鼠的D-二聚体含量,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与速碧林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桃红四物汤高、中剂量组和速碧林组大鼠的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可延长血瘀大鼠的PT值,与模型组相比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对APTT值作用影响不大,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桃红四物汤中、低剂量组对血瘀大鼠的PT、APTT值均无明显影响,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和速碧林组高切、中切和低切下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桃红四物汤中剂量组改善了高切、低切下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且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组仅在低切条件下全血粘度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临床研究:治疗前两组患者术前性别、年龄、体重、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病人手术后,治疗组在肿胀、疼痛、肤温肤色、human征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引流量、血肿、瘀斑等安全性指标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天,治疗组红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与手术前比较,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12天,APTT和P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D-二聚体含量高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天,两组患者D-二聚体含量较术后3天时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间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P>0.05);术后7天,两组患者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都明显高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间比较全血和血浆粘度并无统计差异(P>0.05);术后12天,两组患者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较术后7天降低,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全血和血浆粘度均接近术前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全血粘度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粘度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0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患者DVT的发生率分别为2.3%,7.0%,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通过选用老年大鼠,采用高脂饮食联合改良“定量化打击”法多因素复合可以成功的建立血瘀大鼠模型,该模型的成功有望为将来血瘀证的进一步研究与活血化瘀方药的筛选提供实验基础。2.桃红四物汤可明显改善血瘀大鼠模型的纤溶活性和血液流变学状态,从而改善血瘀大鼠模型血液的高凝状态。3.术后14天,桃红四物汤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从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可明显缓解患者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助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并未见明显出血和血肿瘀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速碧林预防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速碧林预防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消栓饮对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兔股静脉血浆中sTM、sEPCR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实验所用材料 |
2.实验方法 |
2.1 大兔分组 |
2.2 动物造模 |
2.3 实验给药 |
2.4 处理方法 |
2.5 样本采集 |
3.指标观察和检测 |
3.1 大体观察 |
3.2 采用ELISA法检测兔股静脉血浆中的sTM,sEPCR的含量 |
3.3 大兔血管切片观察 |
4.统计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 |
1.DVT兔模型形成 |
2.大兔组间一般比较 |
3.实验中兔子的一般观察 |
4.消栓饮对DVT大兔模型血浆中sTM含量变化的影响 |
5.消栓饮对DVT大兔模型血浆中sEPCR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创新 |
1.当代医学对创伤性深静脉血栓的研究以及认识 |
2.祖国医学对创伤性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
3.中药方消栓饮的方药组成及其原则 |
4.消栓饮对创伤性兔股静脉血栓中sTM含量的影响 |
5.消栓饮对创伤性兔股静脉血栓中sEPCR含量的影响 |
6.实验缺陷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西医防治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实验相关图片 |
(2)基于证素辨证的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医证型分布及其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膝关节置换手术后中医药干预的现状及进展 |
1. 中医药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 |
2.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的现状及中医药应用情况 |
3. 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医证型研究的必要性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医证候证型文献综述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文献计量和可视化软件对中医证型证候研究的分析 |
1. 研究方法 |
1.1 数据库检索策略 |
1.2 纳入文献标准 |
1.3 文献筛选 |
1.4 统计方法及软件选择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发文量沿时间轴分布的特点 |
2.3 作者及期刊分析结果 |
2.4 中医证候学关键词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证素辨证结合症状聚类建立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围手术期证型分布的研究 |
1. 研究设计 |
1.1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方案的设计 |
1.2 膝骨性关节炎关节置换患者临床信息采集表的建立 |
1.3 证型分布特征数学模型的构建 |
1.4 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及围手术期演变特点的分析 |
1.5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实施方案 |
2.1 研究方法 |
2.2 样本量计算 |
2.3 病例来源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2.6 病例信息采集 |
2.7 证素判定 |
2.8 研究质量控制 |
2.9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术前中医症状、证素及证型分布特点 |
3.3 术后第3天中医症状、证素及证型分布特点 |
3.4 术后第7天中医症状、证素及证型分布特点 |
3.5 术后第14天中医症状、证素及证型分布特点 |
4. 讨论 |
4.1 基于证素辨证的优点及特点分析 |
4.2 膝骨性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不同节点证型分布特点的分析 |
4.3 补益气血在膝骨关节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运用的特点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临床疗效的膝骨关节炎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医证型分布特征的评价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排标准 |
1.2 检索策略 |
1.3 文献筛选、提取与质量评价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
2.4 网络证据图 |
2.5 一致性检验 |
2.6 小样本量及发表偏倚检测 |
2.7 各种治疗措施疗效比较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结语 |
致谢 |
附件1 知情同意书?签字页 |
附件2 中医证素辨证临床采集量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电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研究及中药预防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
一、前言 |
二、DVT发病机制 |
三、DVT的高危因素 |
四、DVT的诊断 |
五、DVT的预防性措施 |
六、DVT的治疗 |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 |
一、病名及其特点 |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病机 |
三、治则治法 |
四、DVT中医辨治及疗效评价 |
第三节 针刺活血化瘀的理论探源 |
一、前言 |
二、《黄帝内经内经》及后世各代医家对针刺活血化瘀的认识 |
三、针刺活血化瘀的原理 |
四、针刺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现代医学研究 |
五、针刺对微循环影响的现代医学研究 |
第二章 中药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循证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中医活血方剂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系统评价 |
一、引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三章 电针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临床试验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一般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选择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分组方法 |
二、关于盲法 |
三、样本量估算 |
四、治疗方法 |
五、取穴、操作方法及器材 |
六、疗效评定指标 |
七、试验流程图 |
八、临床资料的统计学处理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一、基本情况资料比较 |
二、疗效指标比较 |
第五节 讨论 |
一、疗效分析 |
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DVT的流行病学研究 |
三、DVT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发病机制探讨 |
四、利伐沙班的药理学及应用 |
五、取穴依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详细摘要 |
(4)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活血化瘀中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隐性失血的相关研究 |
1.1.1 隐性失血的定义及发生机制 |
1.1.2 隐性失血的危害 |
1.1.3 研究隐性失血的意义 |
1.1.4 隐性失血的计算 |
1.1.5 隐性失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
1.1.6 术后抗凝影响隐性失血的研究进展 |
1.2 西药抗凝机理 |
1.3 中药对静脉栓塞的认识 |
1.3.1 中医对DVT的认识 |
1.3.2 中医学对DVT病名的认识 |
1.3.3 中医学对DVT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4 中医对DVT治疗的认识 |
1.4 现代医学对DVT的认识 |
1.5 中医药抗凝的研究进展 |
1.5.1 中药抗凝药物的药学研究 |
1.6 中药对于预防静脉栓塞的现代研究 |
1.7 展望与总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资料和方法 |
2.1.1 一般资料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2.1.4 治疗方案 |
2.1.5 术前病例资料采集 |
2.1.6 手术方法 |
2.1.7 手术失血量计量 |
2.1.8 术后康复计划 |
2.1.9 药物使用方法 |
2.1.10 观察指标 |
2.1.11 术后隐性失血量计算 |
2.1.12 统计学分析 |
2.2 研究结果 |
2.2.1 三组样本资料的同质性比较 |
2.2.2 评估两对照组病例的治疗差异性 |
第三部分 讨论部分 |
3.1 隐性失血的危害 |
3.2 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氨甲环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及其安全性评估 |
3.2.2 氨甲环酸对输血率的影响 |
3.2.3 氨甲环酸使用方法、剂量及时机 |
3.3 活血化瘀中药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祖国医学对于深静脉栓塞的认识及治则 |
3.3.2 中医药预防深静脉栓塞 |
3.3.3 活血化瘀中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 |
3.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中药配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疾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观察指标 |
结果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THA术后应用消栓饮防治下肢DVT形成对隐性失血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分组 |
2.2 试验方法 |
3 观察方法 |
3.1 一般性资料 |
3.2 安全性指标 |
3.3 疗效性指标 |
3.4 评价标准 |
4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实验完成情况及组间均衡性比较 |
2 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比较 |
3 术后引流量及总输血量比较 |
4 围手术期不同时段HCT变化 |
5 围手术期不同时段HGB变化 |
6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比较 |
7 药物安全性与不良事件统计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认识 |
1.1 隐性失血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
1.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机制 |
1.3 隐性失血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关系 |
2 祖国医学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认识 |
2.1 血的生理功能 |
2.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中医病因病机 |
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中医治疗的现代医学机理探讨 |
4 消栓饮的组方依据及其功效 |
5 消栓饮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6 消栓饮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机制初步探讨 |
7 低分子肝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失血量的影响 |
8 术后应用消栓饮与低分子肝素对术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比较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五部分 展望 |
第六部分 致谢 |
第七部分 参考文献 |
第八部分 附录 |
附录A:消栓饮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随机分组表 |
附录B:临床观察表 |
附录C:文献综述 |
附录D:发表论文 |
(8)中药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机制 |
(一) 静脉血流缓慢 |
(二) 静脉内膜损伤 |
(三) 血液高凝状态 |
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研究现状和危险因素 |
(一) 国、内外VTE的研究现状 |
(二) VTE的常见危险因素 |
(三) 关节置换术后容易发生VTE的原理 |
三、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 |
(一) DVT的诊断 |
(二) PTE的诊断 |
四、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预防 |
(一) 基本预防措施 |
(二) 早期锻炼 |
(三) 机械预防措施 |
(四) 西药预防的临床常用药 |
五、血浆D-二聚体(D-dimer)解析与研究 |
六、中医对深静脉血栓的认识 |
(一) 病因病机 |
(二) 辨证论治 |
七、补阳还五汤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研究现状 |
(一) 补阳还五汤的方解和中药理研究 |
(二) 补阳还五汤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 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病例纳入标准 |
(四) 病例排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基本预防措施 |
(二) 机械预防措施 |
(三) 药物预防措施 |
(四) 临床观察指标及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 病人基本信息分布 |
(二) 有效性指标结果 |
(三) 安全性指标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用加味补阳还五汤的依据 |
(一) 方义分析 |
(二) 补阳还五汤的疗效分析 |
三、选用血浆D-二聚体(D-dimer)为监测指标的依据 |
(一) 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疾病的排除标准 |
(二) 动态监测血浆D-二聚体的意义 |
四、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语 |
一、结语 |
二、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利伐沙班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写词表 |
目录 |
前言 |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
(10)桃红四物汤对THR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及DVT预防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多因素复合制作病证结合血瘀模型的研究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试剂 |
1.3 器械和仪器 |
2 方法 |
2.1 模型分组 |
2.2 模型制备 |
2.3 术后管理 |
2.4 标本采集 |
3 指标检测 |
3.1 D-二聚体检测 |
3.2 纤维蛋白原检测 |
3.3 全血流变检测 |
4.数据统计 |
5.结果 |
5.1 中医证候观察 |
5.2 D-二聚体的检测 |
5.3 纤维蛋白原的检测 |
5.4 PT和APTT测定 |
5.5 血液流变学测定 |
6 讨论 |
6.1 中医对血瘀证的认识 |
6.2 血瘀模型的建立 |
6.3 多因素复合血瘀模型的建立 |
7 小结 |
第二章 桃红四物汤对血瘀大鼠的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分组 |
1.3 试剂 |
1.4 仪器 |
2 方法 |
2.1 动物模型制作 |
2.2 术后管理 |
2.3 药物制备 |
2.4 给药方法 |
2.5 标本采集 |
2.6 指标检测 |
3. 数据统计 |
4. 结果 |
4.1 中医证候观察 |
4.2 D-二聚体的检测 |
4.3 纤维蛋白原检测 |
4.4 PT和APTT测定 |
4.5 血流变学检测 |
5 讨论 |
5.1 桃红四物汤的组方特点及现代药理研究 |
5.2 血瘀证理化指标的选择 |
6.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实验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分组方法 |
1.5 药物制备 |
1.6 手术方法 |
1.7 术后给药 |
1.8 术后护理 |
1.9 观察指标 |
2.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一般情况比较 |
3.2 安全性的比较 |
3.3 临床症状体征的比较 |
3.4 实验室指标检查 |
4 讨论 |
4.1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相关危险因素 |
4.2 现代医学对DVT的认识 |
4.3 传统医学对DVT的认识 |
4.4 利伐沙班的作用机理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综述 全髋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和预防进展 |
参考文献 |
2 中英文缩略词表 |
3 图片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速碧林预防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栓塞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消栓饮对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兔股静脉血浆中sTM、sEPCR表达的影响[D]. 陈佳栋.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2]基于证素辨证的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中医证型分布及其评价[D]. 张兵兵.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电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研究及中药预防的系统评价[D]. 徐效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比研究[D]. 李鸿鹏. 泰山医学院, 2018(06)
- [5]活血化瘀中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分析[D]. 何慰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2)
- [6]中药配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疾病的临床研究[D]. 洪黄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4(12)
- [7]THA术后应用消栓饮防治下肢DVT形成对隐性失血量的影响[D]. 肖清明.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3(07)
- [8]中药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D]. 曾胜湖.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9]利伐沙班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D]. 李恒元. 浙江大学, 2012(10)
- [10]桃红四物汤对THR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及DVT预防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 阎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标签:人工关节置换术论文;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论文; 人工关节论文; 血浆置换论文; 隐性基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