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筠连县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负担监督管理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路璐[1](2021)在《陕西府谷县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实施研究》文中指出
郑行健[2](2020)在《浙江永嘉县促进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参保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范小仲[3](2019)在《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3)》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跨越。1978-2017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5%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然而,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也面临着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多重结构失衡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结构失衡并存的现象被称为“中国经济增长之谜”。现有研究大多从我国要素市场化滞后于产品市场化的“不对称市场化”典型事实出发,通过实证分析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效应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之谜”,并提出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建议,但较少考察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从历史视角追溯探寻我国要素市场化滞后深层原因的研究也不多见。基于此,在要素市场化改革2013年进入重点攻坚阶段的背景下,本文根据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将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及要素计划配置体制作为分析起点,按经济体制转轨(1979-1991年)、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992-2001年)和市场经济体制完善(2002-2013年)三个时期,将要素市场化改革相应分为探索、推进和深化三个阶段,系统梳理1979-2013年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脉络,深入研究要素市场化滞后的历史逻辑和历史根源,力图从中找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制约因素,为当前的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参考。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内生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形成的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以及要素计划配置体制,使中国在改革开放前近三十年就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付出的代价高昂,表现为产业结构严重畸形,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甚微。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以及市场化改革的启动,要素市场领域也开始进行改革探索,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和要素计划配置体制成为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对象和起点。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1979-1991年),要素市场化改革开始实践探索。尽管还存在“要素不是商品”的理论桎梏,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力量的不断增强,产品价格市场化及市场主体多元化对要素计划配置体制造成冲击,要素市场开始初步发育。然而,相比于产品价格,要素价格市场化程度还很低,要素价格扭曲依然严重,加剧市场秩序紊乱和宏观调控困难,现实矛盾使要素市场化改革由探索进入推进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1992-2001年),“要素不是商品”的理论桎梏被打破,确立了要素的商品属性和要素市场的基础地位,在产品价格市场化并轨的背景下,要素市场化改革开始正式启动并不断推进。但由于国有企业承担了大量战略性和社会性负担,需要在要素数量和价格上予以支持,要素价格“双轨制”由此形成,引发经济中产生诸多摩擦和冲突,解决摩擦客观上为深入要素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条件。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2002-2013年),要素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但受到地方政府干预要素市场的掣肘,要素市场分割和要素价格扭曲并没有消除,导致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多重结构性失衡,要素价格扭曲成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根源。通过考察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和启示:第一,要素市场化总体滞后是我国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第二,要素市场化改革受多重因素制约与掣肘;第三,要素市场化抑制内生于双轨渐进式改革策略;第四,要素价格扭曲是传统发展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和锁定机制;第五,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规模、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及市场发育等发展阶段性因素的变化,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条件已经具备,要素市场化改革已具有“可改革性”。从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来看,要素市场化改革受到多重因素制约,涉及经济体制的各个层面,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需要统筹推进,注重与其他相关改革的相互协同与配合。如此,才能真正建立完善的竞争性要素市场体系,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从而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成功转型。
郑腾腾[4](2019)在《县乡事权与财力不对称问题研究 ——以S省N县为例》文中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础主要就是事权与财力的合理分配,也是保证公共部门运行效率的重要环节。所谓事权是在公共事务和服务中,每一级政府应承担的实际任务和职责,它体现出了各级政府对于管理事务职能职责的不同,主要突出了上下级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而财力则是指在法律范围内,各级政府控制、管理、使用财政的财政能力,主要有发债、税收、收费等。事权与财力紧密相连、息思相关,事权为财力提供政治保障,而财力则是事权的财政基础。因此,优化和处理这两者的关系,不仅关系到各级政府工作的积极性的调动,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国家或者地方的经济发展,乃至政治稳定。现有的关于各级政府事权与财力的研究多是以中央和地方为研究对象,站在财政收入与支出分配的角度进行的,针对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改革来提出意见建议的,较少挖掘基层政府事权与财力关系的理顺对于提示基层治理水平的作用。基层政府特别是县和乡这两级,承担着大量实际性的公共服务,如公共医疗卫生、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化建设等,背负着巨大的支出责任,财政收入却少之又少。县乡财政关系作为地方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剖析当前县乡政府间关系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关键切入点。目前的财税体制强调中央对财力的上收,而事权却持续下放,导致地方财政入不敷出的局面愈发普遍,这种现象在县、乡基层体现尤为明显。本文试图引入行政包千制理论基础,来分析研究县乡基层政府间事权与财力的关系。县级政府通过行政包干的方式将任务、权力和责任全都包给乡镇政府。乡镇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任务完成的时间、方式和方法,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同时也需要承担不利结果导致的问责和惩处。选取S省N县以及下属乡镇(街道)为研究地点,对县乡事权与财力运行不对称的现状、存在问题和造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探究行政包干对有效推进基层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发展的意义。研究表明,合理调配县乡两级政府间的事权与财力,有利于县乡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县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赵志浩[5](2019)在《从传统部落组织到现代权力组织的变迁研究 ——以祁连县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组织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采用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对以祁连县为中心的组织变迁展开研究。1949年以前,阿柔藏族部落组织长期是管理祁连县的主要权力组织;1949年以后,部落组织被取代,祁连县逐步建立了现代县—乡—村三级权力组织体系。从传统部落组织到现代权力组织是一次根本性的组织变迁。部落组织建立在传统型权威基础之上,基于对悠久规则与权力谱系的信仰;而现代权力组织建立在法理型权威基础之上,基于对已制定的规则之合法性的信仰,以及对根据这些规则发号施令者权力的信仰。由于合法性基础的根本差异,造成二者在诸多方面都存在显着差异,比如权力结构、运行规则、管理成员身份等,这些差异都是这一根本差异的具体表现。阿柔部落组织结构非常简单。纵向间,部落组织存在“金字塔式”的权力配置结构,形成基本层次(千户部落)—中间层次(百户部落)—最低层次(十户部落、帐圈)三个层次;横向间,部落组织没有形成不同职能分工的权力组织主体,部落组织集政治、经济、司法、军事等职权于一体。在部落组织的顶端,存在一个权威中心——千户,他是组织内部一切权力的来源。在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存在严格的等级差异,这种差异是源自于组织成员的世袭身份。组织权力沿着上下级之间进行传导,最终到达部落组织的每一个成员。这条权力传输链条能够顺畅运行依靠于部落组织内部严格的惩罚机制。最终,在部落组织中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模式,即权力压迫模式。祁连县现代权力组织,是一套比较复杂的组织系统。纵向间,现代权力组织形成了县—乡—村三个层次;横向间,根据权力配置和职能分工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不同的权力组织主体。在县一级,设置了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司法组织、县武装部、县群团组织等不同的权力组织;在乡(镇)一级,设置了乡(镇)党委、乡(镇)人大、乡(镇)政府、乡(镇)武装部、乡(镇)群团组织;在行政村一级,设置了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自治委员会和村民小组。除了这些正式的权力组织之外,祁连县还设置了议事协调性权力组织——“小组”。这些权力组织共同构成了祁连县域内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枢的网络结构。在这种网络结构中,党的权力可以纵向延伸到底,横向延伸到边,从而实现对所有层级和不同种类的权力组织的绝对领导,所有其他权力组织依赖于党的组织而存在,围绕着党的组织而运转。本研究将这种权力结构和运行模式称为权力中枢模式。基于上述研究,本研究发现从传统部落组织到现代社会的县—乡—村各权力组织是一次根本性的组织变迁,也是当地社会组织系统的一次断裂,但是二者之间的耦合性,使组织变迁能够顺利完成过渡。与此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在基层社会中,虽然部落组织解体了,但是部落组织的部分管理规范却嵌入到祁连县现代村级权力组织之中。
王彦平[6](2016)在《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及创新研究 ——以山西省H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决定性时期,也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个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要求,全面提升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推进地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有理论意义,更有实践意义。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和模式对于建设和发展我国国家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从国家社会治理体系的布局上看,基层社会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核心,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对策研究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发展脉络;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的历史与现状: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分析: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经验启示。论文内容框架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包括研究背景和选题缘由,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的概述,阐述了研究的内容和运用的研究方法,介绍了本文研究个案的基本情况,最后提出了本课题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到第四章是文章正文部分。第一章主要分析社会治理理论的整体发展脉络以及其理论渊源。首先,着重对西方社会治理理论的主要流派和发展进行梳理,然后分析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并概括了我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脉络以及建国以来党的社会治理理论的发展。第二章阐述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发展。对我国从古代一直到当代的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演变进行了阶段划分和发展总结,分析社会治理的发展变革,总结近年来我国社会治理在基层的实践模式。第三章介绍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包括国家和省的政策要求和市县的发展需求,并总是当前基层治理创新的问题与形势。第四章本章通过对H县的实证研究,描述和总结当前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第五章对推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经验启示进行研究。着重从完善党政机关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基层协商治理,夯实民生基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和治理工具四个方面就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现实路径和可行性方法。这四个方面是当前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基础、核心和重点。
马延庭[7](2016)在《县区级共青团组织建设研究 ——以W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县区级城市吸引了大量外来青年涌入,这导致县区级共青团组织遇到大量的新问题,制约了共青团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亟需解决。本文将研究对象选定为县区级共青团组织,以W区为例,以组织管理理论为基础理论,结合W区共青团委员会的工作调研报告等相关资料,系统的了解了W区共青团的组织结构、职能发挥、基层团组织建设、团干部教育培训、团员队伍建设、基础团务工作等情况,并着重分析了W区级共青团在两新组织团建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根据这些问题分析了具体产生的原因。最后借鉴国内外共青团组织建设管理经验提出了适合W区共青团组织建设和管理的对策。本人研究结果表明:(1)大量外来青年涌入城市给县区级共青团组织带来的新问题,包括在两新团组织中团组织覆盖存在盲区、团干部与岗位不适应、运作机制不完善、团的辐射力在减弱等。(2)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青年的流动性高、青年社会组织思想认识错位、非公企业主认识不到位、团干部经验和精力不足、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社会思潮多元化、共青团阵地的缺失等。(3)应对出现的问题,需要通过坚持党建带团建、创新建团模式、加强青年社会组织工作来完善团的组织网络,通过实现团干部工作专业化、创新基层团干部培训的方法和措施、优化团队管理模式来增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水平,通过完善团组织联系制度、完善团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完善激励评价机制、建立约束保障机制来完善运作机制建设,通过让企业主放心、让青年动心、加强基层共青团工作阵地建设、坚持改革创新来增强团的吸引力。
周敦淼[8](2016)在《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研究 ——以周宁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结构和就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一个特殊的党员群体——流动党员也随之产生。由于流动党员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使得其教育、管理、服务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老大难”,解决好这些问题,无疑对于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全国各地各级党组织都在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周宁县作为典型的劳务输出大县,党员的流出、流入相当频繁,如何加强和改进对新时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成为周宁县党建工作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从周宁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取得的成效出发,通过分析周宁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结合当前其他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提出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一方面要遵循一定的要求及原则,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工作网络、工作制度和服务体系,并从创业他乡、服务老乡、回报家乡三方面研究如何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进性,保持和弘扬流动党员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蒋世林[9](2015)在《宜宾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 2014年主要工作 2014年,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
王晓东[10](2013)在《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战略与路径》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急速推进,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状态下的非对称性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不仅与“城乡统筹”的时代要求不相适应,而且还与“公平、普惠、共享”的社会保障目标严重背离,制度发展已陷入“新老问题交织、内外矛盾重重”的交困境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协调发展已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从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时空境遇入手,参照国外经验并结合本土实践,就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制度模式和推进步骤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文的写作架构共设7章,按以下逻辑依次展开: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此项选题的背景、缘由和研究意义,整理并评述了国内外关于此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勾勒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整体框架以及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等,并提出本文的基本观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势在必行,但制度设计和统筹进程不能脱离特定的时空环境而盲目推进,合理的战略选择和有序的实施路径将加速制度统筹目标的实现。在第二章中,界定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核心概念,并从系统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平效率理论和社会时空观等理论角度说明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需要以整体的视角、发展的眼光和系统的思维,由政府主导设计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统筹制度模式,实现统筹制度在时间上的有序推进和空间上的合理布局,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第三章和第四章为经验研究,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我国城乡二元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和运行现状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并阐释了不同时期下制度发展的时空特征、政策理念嬗变以及建设轨迹,揭示出我国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非均衡发展的历史原因,进一步厘清了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的内部障碍与外部制约,只有对制度发展所处的时空境遇做全面客观的研判,对阻碍城乡统筹的制度本身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剖析,设计出来的制度统筹方案和推进步骤才能更具合理性和可行性。当然,西方发达国家养老保险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模式和政策实践过程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有着重要的经验启示和借鉴意义,因此,在第五章中选取与我国养老保险发展有着相似宏观境遇的日本和欧盟做横向比较,从日本“全民皆年金”制度建立的时机选择和欧盟养老保险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两方面来启示我国:在推进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制度内外的阻碍因素和制约条件,采取分布推进、区域协调的整合战略,合理设计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制度模式和时空演进步骤。第六章和第七章为本文的关键章节,是对前述问题的总体性回应。第六章主要从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论证了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必要性和已具备的条件,认为我国已经整体进入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的推进期,需要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合理定位制度统筹的战略目标和推进策略,并在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原则、主导逻辑、目标分段定位、改革顶层设计和重点突破等方面来探讨如何从时间、空间和制度三维一体来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方案和步骤。在第七章中,进一步细化了社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实施路径问题,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合理设定统筹时机和有序规划推进布局。第一,在制度统筹的推进时间上要实行动态渐进、分段到位的推进策略。统筹进程既要遵循国外发达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推进的一般规律,又要与二元户籍制度、土地产权制度、财政体制等相关经济社会制度改革相容共进、协调配合和互为保障,同时还需要设定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分三步渐进统筹的实施步骤,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地推进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体系整合”、“统筹并轨”和“待遇均等”,分阶段、分区域、分步骤地完成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城乡分立——城乡整合——城乡衔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过渡。第二,在制度统筹的推进空间上要实行分区统筹、层层递进的推进策略。我国各省份工业化进程的巨大落差和各区域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基础的参差不齐,决定了制度统筹进程不可能实现各地的等量齐观和同步共进,需要分区、分层、分段依次推进,而且根据我国的国家制度和现行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都正在努力实现省级统筹的现实,制度统筹推进的空间节点应定位在省级行政区划层面才有利于统筹空间效率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和人口等8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把我国31个省份分为三大养老保险区域,先在省级单位内部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发展,再在“同质性”较强的省份间逐步推进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区域性统筹,最后达到全国性统筹。
二、筠连县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负担监督管理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筠连县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负担监督管理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3)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第一章 历史起点: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与要素计划配置体制 |
第一节 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的形成 |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选择 |
二、扭曲型要素价格体系的形成 |
第二节 要素计划配置体制的建立 |
一、实行高度集中的资金计划配置制度 |
二、构建城乡二元的劳动力资源配置体系 |
第三节 经济发展绩效低下的困境 |
第二章 理论桎梏与实践探索:1979-1991年 |
第一节 “要素不是商品”的理论桎梏 |
一、“要素不是商品”的正式提出 |
二、突破桎梏的理论探索 |
第二节 市场机制引入对要素计划配置体制的冲击 |
一、产品价格市场化 |
二、市场主体多元化 |
三、要素计划配置体制受到冲击和改革的必然性 |
第三节 要素市场化的初步探索与要素市场的初步发育 |
一、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市场发育与利率调整 |
二、就业压力与劳动力市场发育 |
三、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和土地市场萌芽 |
第四节 要素价格形成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
第三章 推进与约束:1992-2001年 |
第一节 要素市场基础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
一、金融市场:股票、债券市场发展与利率市场化启动 |
二、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流动加快与工资形成机制市场化 |
三、土地市场:土地配置方式向市场化转变 |
第三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约束 |
一、传统体制惯性的约束 |
二、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限制 |
第四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中的摩擦与冲突 |
一、要素价格双轨制的体制摩擦 |
二、城乡与区域差距扩大 |
三、要素支持与配置效率的冲突 |
第四章 深化与掣肘:2002-2013年 |
第一节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深化 |
一、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
二、全面建设劳动力市场体系 |
三、加快土地市场化改革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干预与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掣肘 |
一、财政金融化与金融市场扭曲 |
二、“土地引资”和“土地财政” |
三、低工资发展模式的依赖 |
第三节 要素市场扭曲的现实特征 |
第五章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结构失衡 |
第一节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增长效应 |
第二节 现行要素价格扭曲与经济结构失衡的关联 |
一、要素价格扭曲引起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
二、要素价格扭曲导致总需求结构失衡 |
三、要素价格扭曲造成产业结构失衡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一、要素市场化总体滞后是中国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
二、要素市场化改革受多重因素制约与掣肘 |
三、要素市场化抑制内生于双轨渐进式改革策略 |
四、要素价格扭曲是传统发展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和锁定机制 |
五、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县乡事权与财力不对称问题研究 ——以S省N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写作思路和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西方财政分权的相关理论 |
2.2 我国事权与财力运行的相关概念 |
2.2.1 县乡治理 |
2.2.2 事权与财力 |
2.2.3 行政包干制 |
3 当前县乡政府事权与财力运行现状分析 |
3.1 N县县乡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大体框架 |
3.2 N县县乡财政收入基本情况 |
3.3 N县县乡政府间事权“行政包干”的特点 |
3.3.1 以干部为抓手把控事权分配的主动权 |
3.3.2 以包干方式垄断事权输出 |
3.3.3 考核与奖惩为驱动手段 |
3.4 N县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案例分析 |
3.4.1 在政治激励因素的牵引下逐步下放事权 |
3.4.2 行政包干的事权与其财力不匹配 |
3.4.3 保障性转移支付为主的配套财力 |
3.4.4 事权与责任的双重下放 |
4 当前县乡事权与财力运行不相匹配的原因和影响 |
4.1 与现行政治体制密切相关 |
4.2 县乡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依然普遍偏低 |
4.3 支出责任不尽明确 |
4.4 转移支付制度执行不够完善 |
4.5 法律基础相对薄弱 |
5 县乡政府间事权与财力有效运行的优化建议 |
5.1 继续完善县乡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 |
5.1.1 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必要性 |
5.1.2 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配套措施 |
5.2 着力增加县乡政府的财政收入 |
5.2.1 大力发展县乡经济,不断加强财源建设 |
5.2.2 注重提升县乡财政收入的质量 |
5.3 依据行政包干所分配的事权适时调整财力 |
5.3.1 坚持权、财、责相统一的原则 |
5.3.2 规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执行 |
5.4 统筹推进事权与支出责任的法制化进程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从传统部落组织到现代权力组织的变迁研究 ——以祁连县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主要概念:权力、权威和组织 |
一、权力和权力配置 |
二、权威和权威类型 |
三、组织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政治人类学文献综述 |
二、阿柔部落组织的研究综述 |
三、现代权力组织的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界定、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五节 田野素描:历史变迁中的祁连县 |
一、祁连县的自然环境 |
二、1949 年以前祁连县行政建制和族群变迁的历史 |
三、1949 年以后祁连县行政建制和族群变迁的历史 |
第二章 追根溯源——阿柔部落的发展历史 |
第一节 藏族部落发展史略 |
一、远古时期的藏族部落 |
二、吐蕃时期的藏族部落 |
三、分裂时期的藏族部落 |
四、元代及之后各时期的藏族部落 |
第二节 阿柔部落的历史 |
一、有关阿柔部落起源的神话传说 |
二、阿柔部落早期发展的历史 |
三、阿柔部落发展的鼎盛阶段 |
四、阿柔部落的衰落、分裂和北迁 |
五、阿柔部落在祁连县的恢复和发展阶段 |
第三章 阿柔部落组织研究 |
第一节 阿柔部落组织的构成、层级结构和权力配置 |
一、阿柔部落组织的构成 |
二、阿柔部落组织的层级结构 |
三、阿柔部落组织的权力配置 |
第二节 阿柔部落组织的职能 |
一、阿柔部落组织的政治职能 |
二、阿柔部落组织的经济职能 |
三、阿柔部落组织的司法职能 |
四、阿柔部落组织的军事职能 |
第三节 权力压迫模式:阿柔部落组织的权力运行方式 |
一、权威中心 |
二、等级结构 |
三、惩罚机制 |
第四章 阿柔部落组织的终结和现代权力组织的建设 |
第一节 全国各省藏区的解放和民主政权建设 |
一、甘、青藏区的解放 |
二、川、滇藏区的解放 |
三、西藏的解放 |
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权的建设 |
第二节 祁连县的解放和政权组织建设 |
一、祁连县解放的历史过程 |
二、阿柔部落在祁连地区解放过程中的历史贡献 |
三、祁连县政权组织建设 |
第五章 祁连县现代权力组织研究 |
第一节 县级权力组织 |
一、党委组织 |
二、人大组织 |
三、政府组织 |
四、政协组织 |
五、司法组织 |
六、军事组织 |
七、群团组织 |
第二节 乡(镇)级的权力组织 |
一、乡(镇)级政权建设的历史 |
二、乡(镇)级权力组织的发展阶段 |
三、人民公社组织 |
四、乡镇权力组织 |
第三节 村级权力组织 |
一、村党支部 |
二、村委会 |
三、村民小组 |
第四节 议事协调性权力组织——“小组” |
一、“小组”发展的历史和分类 |
二、“小组”的设置状况 |
三、“小组”的功能与运行 |
四、“小组”在县域政治中的地位 |
第五节 阿柔部落组织管理规范的嵌入 |
一、阿柔部落组织管理规范嵌入的原因 |
二、阿柔部落组织管理规范嵌入的作用 |
第六章 权力中枢模式下祁连县域内各权力组织之间的关系和运行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权力组织结构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
第二节 权力中枢模式 |
一、纵向间权力组织之间的关系 |
二、横向间权力组织之间的关系 |
三、正式科层权力组织与“小组”之间的关系 |
四、权力中枢模式的特点 |
五、小结 |
第三节 祁连县权力组织关系和运行方式 |
一、各权力组织纵向之间的关系 |
二、各权力组织横向之间的关系 |
三、正式科层权力组织与“小组”之间的关系 |
四、祁连县权力中枢模式的形成和具体特点 |
第七章 结语 |
一、阿柔部落组织和现代县—乡—村各级权力组织的对比 |
二、断裂、耦合与嵌入:部落组织与现代权力组织之间的关系 |
三、从传统型权威到法理型权威:权力组织变迁背后的逻辑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及创新研究 ——以山西省H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五、概念界定与案例介绍 |
六、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基层社会治理及其理论渊源 |
1.1 治理理论与基层社会治理 |
1.1.1 西方治理理论的发展脉络 |
1.1.2 西方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 |
1.1.3 社会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 |
1.2 西方社会治理的理论来源 |
1.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2.2 公民社会理论 |
1.2.3 结构功能理论 |
1.2.4 社会冲突理论 |
1.3 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 |
1.3.1 关于社会治理的起源 |
1.3.2 关于社会治理的本质 |
1.3.3 关于社会治理的作用 |
1.3.4 对资本主义社会治理的批判 |
1.4 中国社会治理理论思想 |
1.4.1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社会治理思想 |
1.4.2 民国乡村建设思想 |
1.4.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乡村建设思想 |
1.4.4 建国以来中国社会治理思想的发展 |
1.5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演变 |
2.1 传统时期的基层社会治理 |
2.1.1 先秦时期基层社会治理实践 |
2.1.2 秦汉魏晋时期的基层社会治理 |
2.1.3 隋唐时期的基层社会治理 |
2.1.4 宋元时期的基层社会治理 |
2.1.5 明清时期的基层社会治理 |
2.2 民国时期的基层社会治理 |
2.2.1 二十世纪初乡村建设运动 |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实践 |
2.3 新中国成立后基层社会治理 |
2.3.1 改革开放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模式 |
2.3.2 改革开放后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 |
3.1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政策要求 |
3.1.1 党中央关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政策要求 |
3.1.2 山西省关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政策要求 |
3.1.3 S市关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政策要求 |
3.1.4 H县关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政策要求 |
3.2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 |
3.2.1 基层社会治理理念滞后 |
3.2.2 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健全 |
3.2.3 基层社会治理结构不合理 |
3.2.4 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薄弱 |
3.3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
3.3.1 社会矛盾空前增多 |
3.3.2 各类信访问题多发 |
3.3.3 流动人口问题突出 |
3.3.4 社会治安治理日趋复杂 |
3.3.5 宗教领域情况十分复杂 |
3.3.6 非公经济、社会组织问题突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 |
4.1 H县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创新 |
4.1.1 创新社会管理组织结构 |
4.1.2 创新社区管理力量配置 |
4.1.3 创新社区管理手段方式 |
4.2 H县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新 |
4.2.1 建立全方位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 |
4.2.2 实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
4.3 H县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创新 |
4.3.1 构建社会矛盾化解网络 |
4.3.2 构建社会安全预防网络 |
4.3.3 构建社会服务保障网络 |
4.3.4 构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 |
4.3.5 构建重点人群社会帮教网络 |
4.3.6 构建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
4.4 H县基层社会治理工具创新 |
4.4.1 发展互联网及新兴媒体 |
4.4.2 发展社会管理法制工具 |
4.5 H县基层社会治理主体创新 |
4.5.1 政府主导 |
4.5.2 民众参与 |
4.6 小结 |
第五章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经验启示 |
5.1 提升治理能力创新治理模式 |
5.1.1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筑牢执政根基 |
5.1.2 转变治理方式,协调政治主体间关系 |
5.2 发展民生事业夯实基层治理物质基础 |
5.2.1 推进民生事业是优化社会治理的基础 |
5.2.2 创新民生实现形式是有效治理的保障 |
5.2.3 加快民生发展是夯实基层治理的途径 |
5.3 完善治理机制推进基层治理民主化 |
5.3.1 基层社会协商治理的价值追求 |
5.3.2 基层社会协商治理的必要条件 |
5.3.3 基层社会协商治理的实现途径 |
5.4 创新治理工具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
5.4.1 创新网格化管理 |
5.4.2 发展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 |
5.4.3 以“智慧社区”为依托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进入网信时代 |
5.5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县区级共青团组织建设研究 ——以W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研究法 |
1.4.3 比较研究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县区级共青团组织 |
2.1.2 组织建设 |
2.1.3 组织管理 |
2.2 理论依据 |
2.2.1 组织结构设计理论 |
2.2.2 组织建设理论 |
第三章 县区级共青团组织建设现状 |
3.1 W区团组织的环境 |
3.1.1 W区地理位置 |
3.1.2 W区经济发展现状 |
3.1.3 W区青年群体现状 |
3.1.4 目前中央对共青团组织的要求 |
3.2 W区共青团组织建设现状 |
3.2.1 团组织设置状况 |
3.2.2 团队建设状况 |
3.2.3 团干部教育培训状况 |
3.2.4 组织建设状况 |
3.2.5 职能发挥状况 |
3.2.6 基础团务工作 |
第四章 县区级共青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团的组织覆盖存在盲区 |
4.1.1 青年流动性较高 |
4.1.2 青年社会组织思想认识错位 |
4.1.3 非公企业主认识不到位 |
4.2 团干部与岗位要求不适应 |
4.2.1 团干部经验不足 |
4.2.2 基层兼职团干部精力不足 |
4.2.3 专业知识培训不足 |
4.2.4 团干部服务意识缺乏 |
4.3 运行机制不完善 |
4.3.1 考核制度落实困难 |
4.3.2 激励制度不完善 |
4.3.3 注册统计制度不完善 |
4.3.4 缺乏有效的资金保障 |
4.4 共青团的辐射力在减弱 |
4.4.1 社会思潮多元化 |
4.4.2 传统工作方式的吸引力减弱 |
4.4.3 青年的社会压力日益增大 |
4.4.4 两新团组织凝聚力在下降 |
4.4.5 两新团组织活动阵地缺失 |
第五章 完善县区级共青团组织建设的对策 |
5.1 完善团的组织网络 |
5.1.1 坚持党建带团建 |
5.1.2 创新建团模式 |
5.1.3 加强青年社会组织工作 |
5.2 增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水平 |
5.2.1 要实现团干部工作专业化 |
5.2.2 创新团干部培训的方法和措施 |
5.2.3 优化团队管理模式 |
5.3 完善运行机制建设 |
5.3.1 完善团组织联系制度 |
5.3.2 完善团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
5.3.3 完善激励评价机制 |
5.3.4 探索建立约束保障机制 |
5.4 要切实增强团的吸引力 |
5.4.1 要让非公企业主放心 |
5.4.2 要让团员青年动心 |
5.4.3 加强基层共青团工作阵地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研究 ——以周宁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当前国内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综述 |
一、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
二、各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实践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选用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概述 |
第一节 流动党员的内涵及特征 |
一、流动党员的内涵 |
二、流动党员的特征 |
第二节 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
一、客观需要:助推经济发展 |
二、现实诉求:构建和谐社会 |
三、必然要求: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
第三节 研究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理论依据 |
一、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期望理论 |
四、积极心理学理论 |
第二章 周宁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周宁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做法及成效 |
一、周宁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基本情况 |
二、周宁县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做法及成效 |
第二节 周宁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流动变化大管理难 |
二、返乡党员难管理 |
三、党员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难有吸引力 |
四、组织面覆盖不够大,对党员管理难以到位 |
五、党员关系转移难落实 |
六、流动党员作用难发挥 |
第三节 周宁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流动党员党性观念不强 |
二、基层党组织思想认识不高 |
三、党组织设置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 |
四、传统的管理方法存在局限性,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
五、现行管理制度不健全 |
第三章 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要求及原则 |
一、当前我国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总要求 |
二、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要原则 |
三、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责任 |
四、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 |
第二节 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
一、建立健全工作网络 |
二、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
三、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
四、加强返乡党员教育管理服务 |
五、搭建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战略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二、城乡统筹 |
三、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 |
四、自然时空和社会时空 |
第二节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理论依据 |
一、系统论 |
二、公共产品理论 |
三、公平与效率理论 |
四、马克思社会时空观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历史演进的时空特征 |
第一节 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回顾 |
一、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演变 |
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探索 |
第二节 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比较 |
一、现行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
二、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
三、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差异对比及效果评价 |
第三节 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时空特征分析 |
一、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时间特征 |
二、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空间特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现实约束 |
第一节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内在障碍 |
一、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程度深 |
二、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机制有差异 |
三、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政策有局限 |
四、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偏低 |
五、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待遇水平相差悬殊 |
第二节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外部制约 |
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
二、城乡二元劳动就业制度 |
三、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 |
四、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化 |
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达国家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日本“全民皆年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及启示 |
一、中国与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宏观情境相类似 |
二、日本“全民皆年金”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体化改革 |
三、日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多层次体系设计和建立时机 |
四、日本“全民皆年金”制度模式的经验启示 |
第二节 欧盟养老保险区域一体化政策实践及启示 |
一、欧盟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宏观情境具有可比性 |
二、“社会保障对接条例”:欧盟原成员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协调机制 |
三、“开放性协调”:欧盟各成员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合作治理模式 |
四、欧盟养老保险政策一体化过程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中国进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推进期 |
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必要性 |
二、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已有条件 |
三、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推进原则 |
第二节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宏观思路 |
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近期任务、中期目标和远景设想 |
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应做好顶层设计 |
三、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应加强重点突破 |
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目标模式 |
第三节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实施逻辑 |
一、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动 |
二、城市和农村双向推动 |
三、制度统分双层结合 |
四、推进“时间”的循序渐进 |
五、推进“空间”的梯度递进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推进策略 |
第一节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时机选择 |
一、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的历史阶段性和渐进性 |
二、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进程应与其他制度改革相协同 |
三、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实现步骤 |
第二节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空间布局 |
一、中国各区域发展差距大决定了统筹进程需要“分区域、分阶段”进行 |
二、以“省”为单位作为制度统筹的空间节点与我国国家制度相匹配 |
三、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省域内统筹到区域性统筹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论与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四、筠连县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负担监督管理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府谷县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实施研究[D]. 路璐. 长安大学, 2021
- [2]浙江永嘉县促进中小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参保问题研究[D]. 郑行健.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3]中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考察(1979-2013)[D]. 范小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4]县乡事权与财力不对称问题研究 ——以S省N县为例[D]. 郑腾腾.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5]从传统部落组织到现代权力组织的变迁研究 ——以祁连县为中心[D]. 赵志浩. 兰州大学, 2019(08)
- [6]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及创新研究 ——以山西省H县为例[D]. 王彦平. 山西大学, 2016(05)
- [7]县区级共青团组织建设研究 ——以W区为例[D]. 马延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8]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研究 ——以周宁县为例[D]. 周敦淼.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9]宜宾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N]. 蒋世林. 宜宾日报, 2015
- [10]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战略与路径[D]. 王晓东. 南京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