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河源区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田世民,韩冰,梁帅,王弯弯,曹永涛[1](2022)在《黄河源区水源涵养有关问题探讨》文中提出黄河源区是黄河流域重要产水区和水源涵养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胁迫下,黄河源区各类型生态系统发生了显着变化,影响了源区水源涵养功能。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水源涵养的概念和内涵,系统梳理了黄河源区水源涵养主体的变化过程,论述了水源涵养功能对水源涵养主体变化的响应特征,分析了黄河源区未来水源涵养能力演变所面临的形势,并基于此提出了黄河源区水源涵养能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可为黄河源区水源涵养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及其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提供支撑。
吴燕玲[2](2021)在《黄河源区湿地“生态银行”模式探索与经济效应预测》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党中央多次召开会议探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生态治理相关内容,将黄河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黄河源区的生态改善及生态治理是其重中之重;然而,近年来黄河源区的整体生态状况恶化十分严重,且其生态治理资金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生态治理的资金保障,故而积极探索创新的生态保护及治理路径,拓宽黄河源区生态环保融资渠道,为黄河源区生态修复及生态治理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是实现黄河源区生态与经济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以生态银行模式为主体,以黄河源区湿地资源保护开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美国湿地缓解银行及福建南平生态银行的经验借鉴,尝试构建黄河源区湿地生态银行模式,对其形成逻辑和运营机制进行理论推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黄河源区湿地生态银行内部各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及属性,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而通过对不同情景的模拟及仿真对该种运作模式的经济效应进行预测。仿真及预测结果显示,黄河源区湿地生态银行模式的建立能够有效推进源区资源的资产化运作,从而带动地区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此外,在情景模拟过程中,随着生态银行招商引资促进系数以20%的固定比率增长,地区生产总值、湿地资源经济效益指标的增长率均呈递增趋势,这表明生态银行模式的经济效应水平随着运营年限的延长而不断显着,故本文认为黄河源区湿地生态银行模式的建立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对黄河源区生态与经济的协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覃巧婷,陈建军,杨艳萍,赵晓宇,周国清,尤号田,韩小文[3](2021)在《黄河源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对地形和气候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2000~2019年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数据,辅以同期气温、降水和地形数据,通过最大值合成、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法,分析了黄河源区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地形和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黄河源区植被NDVI整体处于中高水平,但空间差异显着,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近20a来,植被总体上呈现出变好的趋势.植被对高程和坡度响应明显,随着高程的增加,植被NDVI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在3500~4100m区间植被NDVI变化不显着;此外,植被NDVI随着坡度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在24~26°坡度带植被NDVI达到最大值.黄河源区植被受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与降水相比,气温对黄河源区植被变化的影响更为显着.
郜国明,田世民,曹永涛,王司阳[4](2020)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问题与对策探讨》文中认为根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目标要求,梳理了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探讨了针对生态保护问题亟须开展的研究课题,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对策与建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的突出问题为:黄河源区生态退化问题仍未根本解决;黄河上游农业面源污染仍未有效治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艰巨;黄河下游及河口地区生态系统质量有待提升;黄河流域生态流量保障程度亟待提高;黄河流域水生态水环境问题不容乐观。针对这些问题,亟须在生态保护配置格局、水源涵养能力、水生态环境修复、水生态环境承载力、新兴污染物及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开展相关的理论分析和技术研究,同时,加强战略层面研究、加快流域河湖岸线确权划界工作、实施生态水量统一调度、做好黄河文化支撑、推进黄河立法,多措并举,确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稳步推进。
潘保柱,韩谞[5](2020)在《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水生态问题剖析》文中研究说明对流域水生态的研究由传统单一的水质评价逐渐转变为河流生态质量的评价,基于河流健康保障的流域生态保护与发展已成为国际性趋势。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内的生态保护与发展也是重大国家战略。以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为研究对象,对两大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区概述,并从河流湖库问题治理的关键是注重流域的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为维系两大流域水生态健康可开展的研究工作,最后将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结合考虑,提出注重景观价值的流域生态保护策略。
王亚迪[6](2020)在《变化环境下黄河源区水文气象要素特征分析及径流变化驱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河源区水资源极为重要,但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到破坏。近年来气候变化是我们面临的共同挑战,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地球自然资源和人类社会生活。黄河源区出现水资源短缺、冰川消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河流生态功能减退,河流健康受到威胁。研究变化环境下,源区的水文气象要素变化和径流演变规律,对加强水资源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健全水资源保证体系,具有重要科学指导作用和社会现实意义。本文对黄河源区的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进行分析,包括其一致性、趋势性、周期性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对源区径流变化进行研究,包括其变化特性及其驱动因素,并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取得成果主要包括:(1)根据黄河源区1961-2015年期间水文气象资料,分别采用启发式分割法、改进的Mann-Kendall法和CEEMDAN法对研究区降水、气温和潜在蒸散发时间序列的一致性、趋势项和突变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源区降水增加趋势不明显,一致性良好,主周期为2.04a。气温增加趋势显着,在1997年发生突变,序列变化剧烈,未检测到主周期。潜在蒸散发(PET)增加趋势明显,在1969年和2001年发生突变,主周期为3.67a。空间分布上,三个要素主要呈现西北-东南分布,从西北地区到东南地区,数值逐渐增加。(2)根据黄河源区干旱指标和极端气候指标计算结果,本文分析了源区干旱情况和极端气候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黄河源区逐渐向“暖湿化”转变,干旱指数下降趋势明显,在1990年发生突变,主周期为2.04a。干旱主要为东-西向分布特征,东部区域相对湿润,西部区域相对干旱。8项极端降水指标中,强降水事件(R95p)、最大5日降水量(RX5day)和降水强度(SDII)呈增加趋势;各指标突变年份和主周期情况并非完全一致;空间分布以西北-东南向为主,从西北向东南区域逐渐递增。11项极端气温指标中,冷昼日数(TX10P)、冷夜日数(TN10P)、霜冻日数(FD0)和结冰日数(ID0)呈现出显着下降趋势,其余指数均为显着上升趋势。各指标的突变年份、主周期各有特点。空间分布主要为西北-东南向分布和南-北向分布,突变前后各指标的空间分布情况存在差异。(3)在7期土地利用分布图中可以发现,黄河源区以草地为主,未利用土地次之,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最少。研究期内,水域面积减少;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加,其余类型土地面积波动变化,基本持平。1982-2013年期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加,时间序列在1986年发生突变,主周期为4.00a。NDVI主要为西北-东南向空间分布特点,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数值逐渐增加。(4)根据黄河源区在1961-2015年期间唐乃亥水文站径流资料发现,黄河源区径流量呈不显着降低趋势。径流时间序列在1990年发生突变,下降趋势不显着,主周期为3.67a。春、秋季节径流下降趋势明显;3月、6月份径流为轻微上升变化,其他月份均为下降趋势。降水是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两者相关系数较大,时间序列的耦合振荡强烈。径流与干旱指标的相关性较强,共振信号明显。径流与年雨日降水量(PRCPTOT)、暖昼日数(TX90P)的相关性较强。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径流的重要因素,但径流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相关性较弱。(5)人类活动是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气候变化是其重要因素。本文以1961-1990年为径流基准期,1991-2015为径流变化期。根据SCRAQ方法,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79.04%和20.96%。根据Budyko弹性分析法,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78.53%和21.47%。
曾文佳[7](2020)在《2000-2018年黄河源区植被EVI演变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植被作为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陆地和大气的水分、能量、物质交换等过程中充当着主要载体。生态系统与气候系统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且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呈现出显着的差异性。采用遥感手段监测植被的时空生长发育特征,不仅可以揭示区域生态环境在不同时空的演变规律,还可识别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黄河源区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流域内最重要的水源区。目前,黄河源区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面临着草场退化、土壤侵蚀等多方面的生态环境问题。对黄河源区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高原生态系统演变规律,还可因地制宜地保护区域生态系统,这对于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次研究基于MODIS提供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产品数据和DEM高程数据,分析了黄河源区内2000-2018年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植被随海拔的演变规律,并根据区域内23个气象站点的实测资料,探究了区域植被生长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黄河源区近19年植被EVI年均值呈波动性增长趋势,范围介于0.19-0.23之间;空间分布大致表现为西北低东南高的趋势,不同地区差异明显,黄河源区东部阿坝、红原、玛曲、以及若尔盖地区EVI值最高。不同季节变化趋势及速率有所不同,生长季植被EVI变化趋势与夏季相似,夏季植被EVI是所有季节中最高的;夏季和生长季植被长势最好,春秋两季植被覆盖较差,但空间分布特征比较相似。在不同海拔分区上,全年和各季节植被EVI呈现相似上升趋势,在中低海拔地区,黄河源区年及各季节植被覆盖随着海拔升高有增加的趋势,但4000m之后的高海拔地区随之下降,其中低海拔地区植被覆盖度增加最快。(2)研究区内多数地区(61.66%)年均植被EVI无明显变化趋势,植被EVI改善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河谷地带,扎陵湖和鄂陵湖北部以及东部,退化区域零星分布在黄河源区西部、南边以及东部地区。从季节上看,植被EVI呈改善、基本不变和退化趋势的所占面积最大分别是生长季、秋季和夏季。黄河源区总体来说研究区植被覆盖是改善的。(3)研究区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具有滞后性。除秋季以外,植被EVI对气温的响应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滞后期约为16天。植被EVI在夏季和生长季对降水响应的滞后期约为一个月左右。而年均植被EVI与气温呈正相关性地区主要集中在扎陵湖与鄂陵湖附近,泽库县、达日县、玛曲县等区域;与降水的正相关区域主要分布在贵南县、扎陵湖与鄂陵湖以北地区、中部、东部地区。年均和不同季节植被EVI与气温、降水的复相关结果具有季节差异性。(4)整体来看,降水、气温不是黄河源区大部分地区植被的主要驱动因素。对于受影响地区,气温是影响区域植被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其中气温为主驱动型占比可达10.68%,气温、降水强驱动面积占比为5.71%,降水为主驱动占比仅为1.36%。不同季节植被EVI受降水、气温影响的区域从小到大分别为秋季、夏季、春季、生长季。
郑子彦,吕美霞,马柱国[8](2020)在《黄河源区气候水文和植被覆盖变化及面临问题的对策建议》文中研究表明黄河源区是黄河流域最重要的水源地和产流区,贡献了超过全流域37%的产流量,对流域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安全、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有决定性的意义。明晰黄河源区近60年来的气候水文和近30年来的植被覆盖特别是草地退化的变化特征,不仅是深入理解黄河源区水文循环机理的前提,也是准确把握源区及中下游水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的关键,更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核心问题。从气候角度看,黄河源区自1951年以来经历了显着的暖湿化过程,20世纪90年代有所回落。但从2000年以来,气温和降水以更快的速度增大,进而引发了冰川积雪消融加剧、蒸散发增加和冻土层退缩等一系列后果。然而,由于各个过程中水分损耗的加剧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这种增湿并不能转换为有效的水资源,黄河源区的观测和天然河川径流量均呈现出减少的趋势。而不断退化的草地则使得区域水分涵养能力不断降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面对黄河源区严峻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挑战,除了继续深入研究黄河源区水文循环机理外,建议应做到:(1)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2)水资源的有序开发利用;(3)社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4)从战略高度贯彻实施有序适应气候变化。
付颖琪[9](2019)在《高海拔高寒干旱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研究 ——以青海大场金矿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海拔高寒干旱地区有不少待开发或者矿业活动较少的矿区,资源储量巨大,有望建成大型产业基地带动经济发展,但环境脆弱,且目前缺乏为矿产资源开发总体规划服务的区域性环境承载力工作基础,尚不清楚地区环境状况和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可能。为了研究高海拔高寒干旱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可行性,实现区域的绿色开发,本文探索了高海拔高寒干旱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初步思路和方法。文章通过对高海拔高寒干旱区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明确该类区域环境特点为气候极端、水土易受污染、地质条件不理想、生态脆弱,基于这些环境特点和专家意见,文章以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区域性为原则,建立了高海拔高寒干旱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体系以高海拔高寒干旱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为目标层,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地质、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作为准则层,又根据这些环境要素的影响因子设立了17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邀请生态、环境、矿业内20位专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并根据该类区域环境需求对专家赋权后计算得到指标体系权重。对有标准、规范的指标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等级划分和评价,其他指标则根据类似地区的研究进行等级划定和定性分析。采用加权指数模型计算指标得分,并通过Python软件依据分数高低划定指标等级。将构建的指标体系应用到青海大场金矿区,对大场矿区5个典型矿床所在区的环境要素和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探讨了大场矿区开发的环境可行性,为区域资源开发优化提供了初步对策。研究发现,土壤重金属、底泥质量和1区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差,这是因为大场矿区土壤、底泥和矿坑水中砷元素含量偏高。砷是矿石中的主要污染元素,与金元素呈现良好的相关性,且历史矿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砷活化迁移,因此造成了区域砷本底值高,但考虑到区域环境长期处于该条件下,且近些年也无人为活动作用,故此次研究认为砷浓度偏高应属于地球化学异常,评价应该以排除砷背景后的结果为准。基于此条件,评价结果显示: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低,土壤养分含量中等,土壤环境为优;地表水方面,底泥质量都达到清洁,评价5区水质受到铅污染严重,地表水环境为良,其他评价单元地表水水质清洁,地表水环境为优。矿区地下水水质受pH,铅和总硬度污染仅为Ⅳ类水,地下水水位动态类型虽为降水入渗型,但补径排条件被冻土制约,水位稳定性一般,故地下水环境为差,是矿区环境的薄弱点。地质上,地壳基本稳定,但岩土体工程性质差,1、2评价区不良地质现象集中,分布面积大,因此这两个评价单元不良地质现象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故地质环境为良,而其他区域不良地质现象危险性较小,地质环境为优。生态方面,大场矿区敏感点的敏感程度低,多年冻土较稳定,土壤侵蚀程度轻微,但植被覆盖度中等,且其土地覆被状况指数低,环境支持调节功能差,故其生态环境为良。与同海拔地区相比,大场光能、热能条件适中,但降水缺乏,气候条件也一般。通过环境要素的评价可以得到矿区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分数,由此确定大场矿区中3、4区环境承载力高,对矿业活动具有抗干扰能力,可以优先开采,但仅限于中小型规模的矿业活动。1区、2区、5区环境承载力均为中,对矿业活动的支持力有限,不建议开发,如要开发,须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障措施,同时由研究成果提出了规划开采的污染防治对策,地质、生态影响减缓对策,要求严格执行环境风险管理。
马志昂[10](2016)在《基于遥感的黄河源区土壤水分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文中指出黄河源区是黄河流域水文循环的起始地,是青藏高原地区高寒湿地主要分布地区之一,也是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揭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对源区水分循环的影响,加深对黄河源区土壤水分主要影响因子的深入认识,本研究以黄河源区为研究区域,以遥感观测为主要手段,结合野外实地观测以及长时间序列的站点资料,综合分析了黄河源区2000—2010年的土地覆被变化的时空格局特征、区域水热格局时空差异特征和土壤水分的时间变化趋势及空间异质性。同时,从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以及气候等三个方面,分别探究了不同因子对黄河源区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0年,黄河源区土地覆被类型一直以草地为主,大多数草地呈退化的趋势;近11年的草地变化轨迹中,草地恢复类面积远小于草地退化类面积,土地覆被状况相对较好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区域,西北部区域土地覆被状况相对较差。(2)整个研究时间段内,黄河源区的年均和四季气温均呈波动上升趋势,春季的增温趋势最为显着;年均与四季气温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均为由东向西逐渐降低,变化速率由北向南逐渐增大。黄河源区降水量同样呈波动上升趋势,但近30年来降水量变化并不显着,夏季的降水量增加趋势最为显着。从空间分布来看,降水量由北向南减少。(3)经过验证,降尺度后1km空间分辨率的黄河源区土壤水分改善了ECV土壤水分产品的空间分异格局的描述能力。2000—2010年,黄河源区年均和四季土壤水分均呈上升趋势,夏季和秋季的土壤水分增加趋势最为显着,土壤水分值按季节排序总体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在整个研究时间段内,黄河源区年均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均为由西北到东南逐渐上升。(4)在125km的空间尺度变化范围内,土壤水分均表现为弱变异性。同时,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而增大,并在空间尺度较小时变异系数增加较快,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变异系数逐渐趋于平缓,并且不同空间尺度下不同覆盖度草地的土壤水分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及稳定变异值均有差异。(5)不同的地表覆被类型对地表土壤的含水量的影响不同,差异较大,高覆盖度草地下的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在未变化类轨迹下,黄河源区土壤表层含水量随着草地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覆盖度越高,土壤水分的年均增加幅度越大。在草地恢复类轨迹下,土壤水分大小排序为高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三者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的大小有差异,表现为中覆盖度草地>高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在草地退化轨迹下,土壤水分值大小排序为中覆盖度草地>灌丛>低覆盖度草地>沙地、戈壁与裸地,土壤水分值均有上升,但与草地恢复类轨迹下的土壤水分上升幅度有明显的差距。(6)地表植被覆盖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了地表土壤的蓄水能力,地表土壤的水分含量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升高。草甸和草原均有很好的地表土壤蓄水能力,但二者的土壤蓄水能力的大小有所差异,草甸的土壤含水能力大于草原的土壤含水能力。(7)在年际尺度,黄河源区年均土壤水分与年均气温的相关性极显着,与年均降水量的相关性不显着,其中,春季气温和夏季降水与年均土壤水分为极显着正相关。在季节尺度,各季节影响土壤水分的气候因子各有不同,春季的关键影响因子为春季气温,夏季和秋季的主要影响因子均为春季气温和夏季降水,而冬季没有主要影响因子,即气温和降水量对冬季土壤水分均影响不大。
二、黄河源区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源区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黄河源区湿地“生态银行”模式探索与经济效应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黄河流域生态治理路径相关研究 |
1.2.2 生态银行模式相关研究 |
1.2.3 研究述评与思考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及拟采取的解决方案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黄河源区 |
2.1.2 生态银行 |
2.1.3 生态资源资产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稀缺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市场交易理论 |
第三章 生态银行发展模式的中外经验借鉴 |
3.1 美国湿地缓解银行分析 |
3.1.1 组织框架以及运行机制 |
3.1.2 运营成果 |
3.2 福建南平生态银行分析 |
3.2.1 组织框架以及运行机制 |
3.2.2 运营成果 |
3.3 经验借鉴 |
第四章 黄河源区湿地生态银行形成逻辑分析 |
4.1 生态价值保值增值逻辑 |
4.1.1 供给产品层面生态价值核算 |
4.1.2 调节服务层面生态价值核算 |
4.1.3 文化服务层面生态价值核算 |
4.1.4 生态银行模式的生态效益分析 |
4.2 生态资源资产化逻辑 |
4.2.1 生态银行模式下湿地资源资产化效益计算 |
4.2.2 生态银行模式下湿地资源资产化成本计算 |
4.2.3 生态银行模式下资源资产化率的确定 |
4.3 金融供给逻辑 |
4.3.1 基于帝布特模型的金融供给分析 |
4.3.2 黄河源区湿地资源资产证券化收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河源区湿地生态银行运营机制研究 |
5.1 资源产权及价值流动机制 |
5.1.1 黄河源区湿地资源产权流动的内部动力 |
5.1.2 黄河源区湿地资源产权流动的外部环境 |
5.1.3 黄河源区湿地资源产权及价值流动分析 |
5.2 资金流动机制 |
5.3 管理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河源区湿地生态银行经济效应研究 |
6.1 黄河源区湿地生态银行运营机制的系统动力学特征 |
6.2 黄河源区湿地生态银行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
6.2.1 建模目的 |
6.2.2 基本假设 |
6.2.3 边界分析 |
6.3 黄河源区湿地生态银行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
6.3.1 因果关系分析 |
6.3.2 系统模型流图 |
6.3.3 参数设置与方程构建 |
6.4 黄河源区湿地生态银行经济效应SD模型仿真的实证分析 |
6.4.1 模型仿真检验 |
6.4.2 情景设立 |
6.4.3 模拟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制度层面保障 |
7.2.2 优化资源交易市场,确保资源交易顺畅 |
7.2.3 强化区域协调合作,推进区域协同治理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黄河源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对地形和气候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2.1 NDVI数据 |
1.2.2 气象数据 |
1.2.3 辅助数据 |
1.3 研究方法 |
1.3.1 最大值合成法 |
1.3.2 NDVI变化趋势 |
1.3.3 NDVI与气温、降水的偏相关分析 |
1.3.5 NDVI与高程、坡度的关系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被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 |
2.1.1 植被NDVI的时间变化特征 |
2.1.2 植被NDVI的空间分布格局 |
2.1.3 植被NDVI的变化趋势 |
2.2 NDVI随地形因子的变化特征 |
2.2.1 NDVI随海拔的变化特征 |
2.2.2 NDVI随坡度的变化特征 |
2.3 气候因子对植被NDVI的影响 |
2.3.1 植被NDVI与气温、降水的时间相关性 |
2.3.2 植被NDVI与气温、降水的空间相关性 |
3 讨论 |
3.1 植被NDVI动态变化 |
3.2 植被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
3.3 植被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 |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 结论 |
(4)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问题与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黄河源区生态退化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
1.2 黄河上游农业面源污染仍未有效治理 |
1.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
1.4 黄河下游及河口地区生态系统质量有待提升 |
1.5 黄河流域生态流量保障程度亟待提高 |
1.6 黄河流域水生态水环境问题不容乐观 |
2 亟待深入研究的科技问题 |
2.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配置格局研究 |
2.2 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能力提升对策及关键技术 |
2.3 黄河流域典型湖泊水生态环境演变与修复机制 |
2.4 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 |
2.5 黄河流域新兴污染防控机制 |
2.6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3 对策与建议 |
(1)站位高远,加强战略层面研究。 |
(2)因河施策,加快河湖岸线确权划界工作。 |
(3)实施生态水量统一调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
(4)加强黄河文化支撑,培育流域生态保护理念。 |
(5)加快推进黄河立法,加强河湖生态环境整治。 |
4 结 论 |
(5)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水生态问题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的水生态环境问题 |
1.1 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分区概述 |
1.1.1 长江源区 |
1.1.2 金沙江流域 |
1.1.3 川江流域 |
1.1.4 长江中下游 |
1.1.5 长江河口 |
1.2 黄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分区概述 |
1.2.1 黄河源区 |
1.2.2 黄河上游甘宁蒙段 |
1.2.3 黄河中下游 |
1.2.4 黄河口 |
2 维系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水生态健康需开展的研究工作 |
2.1 长江流域可开展的研究工作 |
2.2 黄河流域可开展的研究工作 |
3 注重景观价值的流域生态保护策略 |
(6)变化环境下黄河源区水文气象要素特征分析及径流变化驱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环境变化研究 |
1.2.2 水文气象要素研究 |
1.2.3 干旱与极端气候研究 |
1.2.4 土地利用与植被指数 |
1.2.5 径流变化及归因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资料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与地貌 |
2.1.3 气象与水文 |
2.2 研究资料 |
2.2.1 气象资料 |
2.2.2 水文资料 |
2.2.3 土地利用资料 |
2.2.4 植被指数资料 |
3 黄河源区水文气象要素时空变化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时间序列变异性 |
3.1.2 时间序列趋势项 |
3.1.3 时间序列周期性 |
3.2 黄河源区降水变化 |
3.2.1 年尺度降水时空变化 |
3.2.2 季尺度降水时空变化 |
3.2.3 月尺度降水时空变化 |
3.3 黄河源区气温变化 |
3.3.1 年尺度气温时空变化 |
3.3.2 季尺度气温时空变化 |
3.3.3 .月尺度气温时空变化 |
3.4 黄河源区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 |
3.4.1 年尺度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 |
3.4.2 季尺度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 |
3.4.3 月尺度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干旱和极端气候时空变化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干旱指标计算 |
4.1.2 极端指标计算 |
4.2 黄河源区干旱情况时空变化 |
4.2.1 年尺度干旱时空变化 |
4.2.2 季尺度干旱时空变化 |
4.2.3 月尺度干旱时空变化 |
4.3 黄河源区极端气候时空变化 |
4.3.1 极端降水时空变化 |
4.3.2 极端气温时空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
5.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 |
5.1.1 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 |
5.1.2 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 |
5.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
5.2.1 植被覆盖年尺度变化 |
5.2.2 植被覆盖季节尺度变化 |
5.2.3 植被覆盖月尺度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6 径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1.1 相关性研究 |
6.1.2 贡献率计算 |
6.2 径流变化分析 |
6.2.1 年尺度径流变化 |
6.2.2 季尺度径流变化 |
6.2.3 月尺度径流变化 |
6.3 径流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
6.3.1 径流与降水的关系 |
6.3.2 径流与气温的关系 |
6.3.3 径流与潜在蒸散发的关系 |
6.3.4 径流与干旱的关系 |
6.3.5 径流与极端气候的关系 |
6.3.6 径流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
6.3.7 径流与NDVI的关系 |
6.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研究 |
6.4.1 SCRAQ方法结果 |
6.4.2 Budyko弹性系数法结果 |
6.4.3 贡献率结果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7)2000-2018年黄河源区植被EVI演变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被遥感动态监测研究进展 |
1.2.2 气候变化与植被EVI关系研究进展 |
1.2.3 黄河源区植被变化相关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课题来源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述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类型 |
2.1.4 植被类型 |
2.1.5 社会经济特征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植被EVI数据 |
2.2.2 植被类型数据 |
2.2.3 气象数据 |
2.2.4 DEM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趋势分析 |
2.3.2 标准差分析 |
2.3.3 简单相关分析 |
2.3.4 偏相关分析 |
2.3.5 复相关分析 |
2.3.6 滞后分析 |
第3章 黄河源区植被EVI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
3.1 植被EVI随时间变化特征 |
3.1.1 植被EVI年内变化 |
3.1.2 各季植被EVI年内变化 |
3.1.3 年均植被EVI的年际变化 |
3.2 植被EVI空间分布特征 |
3.2.1 年均植被EVI空间分布特征 |
3.2.2 各季植被EVI空间分布特征 |
3.2.3 年均植被EVI时空变化特征 |
3.2.4 各季植被EVI时空变化特征 |
3.2.5 植被EVI的波动性分布特征 |
3.3 植被EVI随海拔梯度变化的差异特征 |
3.3.1 植被EVI在不同海拔地区年际变化特征 |
3.3.2 植被EVI在不同海拔地区分布规律 |
3.3.3 植被EVI在不同海拔地区变化趋势 |
3.4 小结 |
第4章 黄河源区植被E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4.1 黄河源区2000-2018年气温和降水变化特点 |
4.1.1 年际变化特点 |
4.1.2 各季变化特点 |
4.2 植被EVI对气候因子的滞后分析 |
4.3 植被EVI与气温、降水的相关性分析 |
4.3.1 年均植被EVI与气候的偏相关关系 |
4.3.2 各季植被EVI与气候的偏相关关系 |
4.3.3 年均植被EVI与气候的复相关关系 |
4.3.4 各季植被EVI与气候的复相关关系 |
4.3.5 植被EVI与气候因子相关性随海拔演变规律 |
4.4 小结 |
第5章 气候变化对植被EVI的驱动分析 |
5.1 植被EVI气候驱动分析 |
5.1.1 年均植被EVI驱动分析 |
5.1.2 各季植被EVI驱动分析 |
5.2 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成果与认识 |
(二)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黄河源区气候水文和植被覆盖变化及面临问题的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源区气候与水分循环特征的变化 |
2 黄河源区河川径流量的变化 |
3 黄河源区陆地水储量的变化 |
4 黄河源区植被覆盖的变化 |
5 黄河源区水资源利用及生态保护的对策及建议 |
(9)高海拔高寒干旱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研究 ——以青海大场金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环境承载力的定义 |
1.3.2 矿区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 |
1.3.3 矿区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之处 |
2 高海拔高寒干旱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
2.1 指标体系适用范围 |
2.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3 指标体系构建 |
2.3.1 高海拔高寒干旱区环境特点分析 |
2.3.2 指标筛选 |
2.3.3 指标体系框架 |
2.4 权重计算 |
2.4.1 AHP法简介 |
2.4.2 高海拔高寒干旱区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2.5 指标评价方法与分级 |
2.5.1 第一类指标评价方法与分级 |
2.5.2 第二类指标评价方法与分级 |
2.6 体系评价模型与等级划分 |
2.6.1 体系评价模型 |
2.6.2 指标体系等级划分 |
2.7 本章小结 |
3 青海大场金矿区概况 |
3.1 基本情况 |
3.1.1 交通位置 |
3.1.2 社会经济情况 |
3.1.3 气候条件 |
3.1.4 水资源 |
3.2 矿产资源条件与开发状况 |
3.2.1 资源量情况 |
3.2.2 矿石质量 |
3.2.3 矿区开发情况 |
3.3 地质背景 |
3.3.1 地势地貌 |
3.3.2 地层岩性 |
3.3.3 地质构造 |
3.3.4 岩土体情况 |
3.3.5 水文地质 |
3.3.6 不良地质现象 |
3.4 生态状况 |
3.4.1 植被 |
3.4.2 土地利用现状 |
3.4.3 动物 |
3.4.4 自然保护区 |
3.4.5 冻土 |
3.4.6 土壤侵蚀情况 |
3.5 大场矿区评价单元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4 青海大场金矿区环境要素评价 |
4.1 土壤环境 |
4.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
4.1.2 土壤养分 |
4.1.3 土壤环境评价结果 |
4.2 地表水环境 |
4.2.1 地表水水质 |
4.2.2 底泥污染状况 |
4.2.3 地表水环境评价结果 |
4.3 地下水环境 |
4.3.1 地下水水质 |
4.3.2 地下水水位稳定性 |
4.3.3 地下水环境评价结果 |
4.4 地质环境 |
4.4.1 不良地质现象危险性 |
4.4.2 地壳稳定性 |
4.4.3 岩土体工程性质 |
4.4.4 地质环境评价结果 |
4.5 生态环境 |
4.5.1 植被覆盖度 |
4.5.2 土地覆被状况指数 |
4.5.3 生态敏感程度 |
4.5.4 多年冻土稳定性 |
4.5.5 土壤侵蚀程度 |
4.5.6 生态环境评价结果 |
4.6 气候条件 |
4.6.1 光能条件 |
4.6.2 热能条件 |
4.6.3 降水条件 |
4.6.4 气候条件 |
4.7 本章小结 |
5 青海大场金矿区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矿产资源开发优化对策 |
5.1 青海大场金矿区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与分析 |
5.1.1 考虑As背景的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 |
5.1.2 不考虑As背景的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 |
5.1.3 分析讨论 |
5.2 矿产资源开发优化对策 |
5.2.1 区域整体规划开发建议 |
5.2.2 污染防治对策 |
5.2.3 地质、生态影响减缓对策 |
5.2.4 环境风险管理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专家咨询问卷1 |
B.专家咨询问卷2 |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D.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E.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基于遥感的黄河源区土壤水分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覆被变化(LUCC) |
1.2.2 土壤水分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土地覆被数据 |
2.2.2 气象数据 |
2.2.3 土壤水分原始数据 |
2.2.4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LST)数据 |
2.2.5 降尺度土壤水分(SSM)验证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土地覆被状况指数 |
2.3.2 土地覆被变化轨迹 |
2.3.3 相关性分析 |
2.3.4 一元线性回归趋势线分析 |
2.3.5 遥感提取土壤水分数据降尺度 |
第三章 土地覆被变化时空格局分析 |
3.1 土地覆被时间变化特征 |
3.1.1 不同时期土地覆被空间格局 |
3.1.2 土地覆被变化趋势 |
3.1.3 不同时期土地覆被转类途径、面积及幅度 |
3.1.4 土地覆被变化轨迹的时序特征 |
3.2 土地覆被空间分异特征 |
3.2.1 土地覆被状况指数及其变化率分析 |
3.2.2 土地覆被变化轨迹空间特征 |
第四章 区域水热格局时空差异特征 |
4.1 气温变化特征 |
4.1.1 年、季平均气温的时间变化特征 |
4.1.2 年、季平均气温的空间变化特征 |
4.2 降水量变化特征 |
4.2.1 年、季降水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
4.2.2 年、季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
第五章 土壤水分时间变化趋势及空间异质性 |
5.1 土壤水分降尺度数据验证 |
5.2 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 |
5.2.1 土壤水分的年际变化特征 |
5.2.2 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特征 |
5.3 土壤水分空间分异特征 |
5.3.1 土壤水分年际变化空间分异特征 |
5.3.2 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空间分异特征 |
5.3.3 不同空间尺度下土壤水分变异特征 |
第六章 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的影响因子分析 |
6.1 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下的土壤含水量变异 |
6.1.1 不同地类下的土壤水分时间变化差异 |
6.1.2 不同土地覆被变化轨迹下的土壤水分差异 |
6.2 植被覆盖度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6.3 气候因子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6.3.1 年、季气候因子与土壤水分的相关性分析 |
6.3.2 年、季气候因子与土壤水分的相关性空间差异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黄河源区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源区水源涵养有关问题探讨[J]. 田世民,韩冰,梁帅,王弯弯,曹永涛.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22
- [2]黄河源区湿地“生态银行”模式探索与经济效应预测[D]. 吴燕玲. 兰州大学, 2021(02)
- [3]黄河源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对地形和气候的响应[J]. 覃巧婷,陈建军,杨艳萍,赵晓宇,周国清,尤号田,韩小文. 中国环境科学, 2021(08)
- [4]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问题与对策探讨[J]. 郜国明,田世民,曹永涛,王司阳. 人民黄河, 2020(09)
- [5]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水生态问题剖析[J]. 潘保柱,韩谞. 风景园林, 2020(08)
- [6]变化环境下黄河源区水文气象要素特征分析及径流变化驱动研究[D]. 王亚迪.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7]2000-2018年黄河源区植被EVI演变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分析[D]. 曾文佳.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黄河源区气候水文和植被覆盖变化及面临问题的对策建议[J]. 郑子彦,吕美霞,马柱国.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1)
- [9]高海拔高寒干旱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研究 ——以青海大场金矿区为例[D]. 付颖琪. 重庆大学, 2019(01)
- [10]基于遥感的黄河源区土壤水分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马志昂.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