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梁造型与景观设计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梁艳,何畏,唐茂林[1](2021)在《桥梁美学2020年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梳理过去一年国内外桥梁美学的发展状况,从桥梁美学思想与理论,桥梁美学设计方法与理论,桥梁景观设计与改造,桥梁规划设计,桥梁历史文化设计与研究,新技术在桥梁美学设计中的应用,桥梁美学设计应用实践等方面阐述了桥梁美学的发展成就;对将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预测;提出了建议和观点,希望对桥梁美学理论和设计实践有所裨益。
罗丹[2](2021)在《山区公路景观中的地域文化设计表达研究 ——以重庆市奉节县机场路为例》文中认为目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由于我国山区面积广阔,山区公路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占有很大数量比例。同时山区公路作为线性空间,穿越一个地区甚至几个地区,本身不单单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脉”,也是展示地方形象的“主窗口”,更是展示当地形象,给予来客的“第一印象”。现阶段对于山区公路景观塑造,尤其是文化景观设计表达这一方面,缺乏系统性的论述。为此,本文从地域文化表达的角度出发,打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山区公路景观,探讨出地域文化在山区公路的设计表达方法。首先,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山区公路景观和地域文化的构成、特征,总结了地域文化和山区公路之间的关系,结合相关理论提出地域文化在公路景观中的表达过程和要素:地域文化的信息(事)、公路文化表达载体(物)、公路景观的受体(人)。其次,按照信息传递给载体,人通过载体感知信息这一过程,从地域文化的选择、文化表达载体、表达形式、表达手法以及山区公路使用者观赏状态五个方面总结出山区公路景观中地域文化表达的方法。总结了地域文化的构成要素,提炼出地域文化筛选的方法和原则,以此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作为传达信息的内容。从山区公路景观的构成中选择出独立要素,作为山区公路景观中的文化表达载体。确定文化表达形式:色彩、文字、造型、图案、材料;整理归纳了文化表达的手法:再现、隐喻、象征、抽象、保留,以景观的形式和手法建立信息和载体的连接。根据山区公路景观中观赏者不同观赏状态的感知特点,做针对性的文化表达设计,动态观赏文化表达要点:从文化表达的尺度、色彩两方面提高文化表达的可识别性,确定了文化景观界面的最短长度,和路侧文化构筑物的合理尺度。从打造异质性文化景观和系列文化景观两个方面,增强文化表达的记忆性。静态观赏的文化表达要点:从明确文化主题、以互动的方式表达文化、融入产业文化,这三个方面做文化表达设计。最后,调研重庆市奉节县机场路,分析总结奉节地域文化构成要素,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根据奉节机场路的实际情况对奉节机场路的表达载体进行分类总结、利用文化表达形式和手法针对观赏者动、静活动状态下的感知特点,做动、静状态下的文化表达设计。并对整体论文研究进行总结、反思,针对本论文的不足之处提出展望。
梁艳,何畏,唐茂林[3](2020)在《桥梁美学2019年度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桥梁美学已经走出了一条理论与实践、建筑与结构相结合的道路。通过梳理近年来桥梁美学的发展状况,从桥梁美学理论与设计方法、桥梁美学与历史文化研究、桥梁附属建筑设计与景观生态美学、桥梁建筑批评与评价、桥梁美学设计实践、桥梁美学教育等方面阐述了桥梁美学的发展成就;对将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预测,并提出了作者的建议和观点,希望对桥梁美学理论和设计实践有所裨益。
张雨[4](2020)在《青岛市主城区高架桥附属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高架桥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而建设,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几乎每个城市都存在着被高架桥覆盖的大量新型城市空间,其单一的形式、色彩以及庞大的尺度形象,无法融入城市街道的人性化空间,给城市景观环境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亦破坏了城市的协调和美感。如何通过设计手段有效利用,使其与周围城市景观环境相协调,成为新的城市潜力空间,正是本论文要探讨的问题。论文采用实地考察法、资料收集和文献分析、对比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课题的调研、分析及研究,通过对青岛市主城区高架桥附属空间的梳理,确定附属空间的主要物理空间类型,即:双柱分隔式、多柱式、双柱贯通式三种主要类型,并创新性的结合植物造景学、景观美学、环境心理学等相关设计理论,从适用性角度提出专业功能性附属空间、活动参与性附属空间及城市景观类附属空间的空间利用形式,进一步依据大量实地调研数据,总结出附属空间周边停车场车位不足、附属空间景观绿化设计单一、缺乏休闲功能等主要存在问题,针对各类型空间特征及相对应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景观设计策略。最后运用研究的结论选取多柱式高架桥附属空间的典型路段,进行景观设计应用,为青岛市主城区内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设计的有效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实施策略。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表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杜明轩[6](2020)在《三原县中心城区清河两岸空间界面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原县作为陕西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近些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居民对休闲娱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然而三原县清河作为城市中的公共开放资源,一直未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城市滨水区是城市活力体现的重要区域,滨水空间界面也通常成为城市标志性的景观。本文选取三原县中心城区清河两岸空间界面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践案例的研究分析,并在充分认识三原清河河道空间特性基础上,以提升清河吸引力和激发清河公共空间活力的诉求出发,从环境心理学和视觉理论的角度入手,研究和建立适合清河两岸空间界面的评价标准并对现状界面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发现当前清河两岸空间界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含四个部分:(1)通过对清河自身及清河所处空间环境特色的认知解读,挖掘出清河两岸空间界面在元素构成和风貌展现方面的独特性特征,为论文评价体系的建立做好铺垫(第二章);(2)本文基于对现有文献中相关滨水空间界面评判标准的优劣分析,结合清河两岸空间界面的现实情况及特征,挖掘出8个评价因子,并建立清河两岸空间界面优良程度评价标准(第三章);(3)为了评价分析的准确性,依据现状景观的不同将清河两岸空间界面划分为老城区段界面和新城区段界面并分别进行评价,识别当前清河两岸空间界面存在的问题(第四章);(4)依据评价结果及新老城区不同界面的问题,结合研究对象所处的现实环境情况,提出一一相对应的优化策略,并落位到清河两岸空间界面的设计中,为未来清河两岸的滨水区规划提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以下两点:(1)从清河两岸空间界面特征出发,挖掘出多样性、连续性以及可识别性等8个影响空间界面的重要评价因子,建立一套可行性的评价标准;(2)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出当前清河两岸空间界面在人工建设环境和景观建设环境两方面的不足,并针对性的提出在用地功能、天际轮廓线、滨水设施以及景观绿化等6方面的优化建议及策略,最终根据新老城区界面提升需求的不同,分别具体落位到清河两岸空间界面的设计中。
王盼[7](2020)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研究 ——以巩义市S235省道为例》文中指出“全域旅游”的理念自2008年被提出,也逐渐被广泛认同。“全域旅游”这一概念在2017年被政府部门纳入工作计划,全域旅游也成为国家重点发展板块。随着国家对旅游业的大力倡导,城市快速路作为旅游经济发展最有力的连接点,其景观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进入2010年之后,国内城市快速路的迅猛建设,虽然更加方便了人们往返于城市与旅游景区之间,但同时也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使城市快速路整体规划设计与景观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第一,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汇总整理不同专家的观点,并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及相关建议,对全域旅游视角下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立了由2个准则层要素、11个子目标层要素及50个指标层要素构成的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要素体系。第二,运用SPSS26.0软件,采取因子分析法,通过对子目标层的11个主要影响要素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选取320份有效问卷调查的数据作为样本空间进行分析,得出11个子目标层要素的得分及其影响程度排序:绿化>植物>地形、地貌>水体>建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景观艺术设施>道路本身设施>照明安全设施>防护设施>虚拟景观。第三,结合影响要素体系构建及相关案例研究经验的借鉴,以及全域旅游的相关政策,从改造提升总流程及改造规划布局设计两大方面进行提升策略的构建。并从绿化种植、背景空间、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筑及景观艺术设施、道路本身、附属设施和人文七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设计,探讨出一套具体可操作的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最后,结合上述研究,选取巩义市S235省道景观改造提升为例,结合巩义市全域旅游发展政策,制定总体设计构思和总体设计目标,从景观区段、绿化种植、背景空间、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筑及景观艺术设施、道路本身及附属设施等七个方面对巩义市S235省道进行景观改造提升,将上述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设计策略体系运用到实际,促进巩义的全域旅游发展。
曾勇[8](2020)在《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品质需求的持续提高,对桥梁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作为一种新型拱桥结构,能够更好的协调桥梁景观和环境景观,满足了人们对桥梁美学的精神追求。由于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在结构形式及力学行为上有别于传统拱桥,因此,开展基于景观及受力的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设计研究具有理论与工程实用价值。首先研究了景观拱桥合理桥型的选取方法。研究表明: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具备更好的横向稳定性;桥下亲水空间大,通航能力好;桥梁空间立体感更佳,与空旷环境更加协调;桥梁具有张力、动感,能与周围环境相融,形成动态景色。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主拱合理倾角范围及拱轴线形式。研究表明: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主拱合理倾角在80°左右;主拱合理拱轴线为二次拟合抛物线:z=-0.0059x2+0.0015x+71.201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的静力、动力学行为,并通过模型试验和ansys-CFD得到的静力三分力系数,进行了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结构抗震与抗风性能分析。研究表明:(1)施工过程中,支座处主梁受力最大;成桥状态下,拱圈面外弯矩不可以忽略。(2)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基本频率为0.283Hz,对应振型为主梁整体纵向移动,结构较轻柔,其动力学行为应重点分析。(3)主梁恒载效应远大于E2地震效应,地震效应不控制主梁的设计;地震对主拱产生的效应较大,应充分考虑主拱的抗震设计,确保主拱的材料强度;吊杆的安全系数为4.6,有足够的强度储备。(4)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具有较好的抗风性能。最后通过方案对比、参数化设计,对依托工程乌兰木伦河3号桥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进行了景观和力学优化。论文研究成果在依托工程乌兰木伦河3号桥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设计中得到应用,对景观拱桥建设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夏瑞晗[9](2020)在《重庆地域文化符号在城市人行天桥形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人口日益增长,人与车的矛盾越发严重。全国各大城市在不断完善交通网络的同时,城市人行天桥的建设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成为城市建设的热门话题。城市人行天桥作为城市的重要界面,在如今的城市发展中承载的不再只是行人,还有城市的文化与精神,为城市地域文化的传承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迫于城市化建设的急切,以及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人们逐渐淡化了在城市空间中延续地域文化的意识,导致一些城市的人行天桥形式单一,千桥一面,较为缺乏特色与内涵。重庆作为中国的桥都,桥梁数量多、建桥技术佳、建桥历史悠久,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作为城市重要界面的城市人行天桥,却一直具有“零识别性”,缺乏重庆地域特色和文化寓意。因此,在趋同化问题突显的今天,通过重庆地域文化符号与设计的碰撞,是用于提升城市人行天桥可识别性和文化内涵较为便捷和快速的方式。鉴于此,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实地调研、实践验证等研究方法,以重庆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城市人行天桥为载体,结合符号学的相关理论,着力于探讨重庆地域文化符号在城市人行天桥界面中的视觉表达,总结出一套将地域文化符号化,并应用于城市人行天桥设计实践的可行途径。强调区别于以往设计而关注行人在行进中从远景、中景、到近景视点,对地域文化的可观、可知、可感。以期在千城一面的背景下为塑造出与重庆本地文化相契合、与环境相融合,内涵丰富、表征突出、具有桥都特色的天桥形象提供新的思路。同时,这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大众的文化认同感,在城市空间中实现了本土文化的延续。本文内容分为以下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通过对研究背景的阐述,明确了研究目的与意义,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研究创新点;第二部分理论研究:对城市人行天桥形态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从“近景”“中景”“远景”视点阐述行人对人行天桥的形态感知。在符号学理论的介入下,对地域文化符号进行相关概述,分析地域文化符号与城市人行天桥形态设计之间的关系。为下文重庆地域文化符号的解析与应用起到支撑作用;第三部分分析研究:对重庆市概况和地域特色文化进行概述,借助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解析出具有代表性的重庆地域文化符号,总结其在城市人行天桥形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归纳其目前在城市人行天桥中的应用现状;第四部分方法提出:基于前文理论研究作为基础指导,提出重庆地域文化符号在城市人行天桥形态设计中的应用原则、符号转变的方法,并结合前文行人对近景、中景、远景视点的形态感知,推导出重庆地域文化符号在城市人行天桥形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第五部分实践研究:以重庆主城区中山一路人行天桥、磁童路人行天桥、壮志路人行天桥的更新改造设计为例,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的可实施性;第六部分对论文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展望。
简佳峰,孙文涛[10](2020)在《桥梁景观设计与环境协调性的探讨》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特别是在交通建设领域,桥梁作为道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随着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桥梁设计新概念的推广,社会越来越重视桥梁景观设计。在此社会背景下,该文基于桥梁景观设计的美学视角,分析探讨了实现桥梁景观设计和环境协调性的方法。
二、桥梁造型与景观设计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桥梁造型与景观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桥梁美学2020年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桥梁美学思想与理论 |
2 桥梁美学设计方法与理论 |
3 桥梁景观设计与改造 |
3.1 桥梁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 |
3.2 既有桥梁景观改造 |
4 桥梁规划设计 |
5 桥梁历史文化设计与研究 |
6 新技术在桥梁美学上的应用 |
7 桥梁美学设计应用实践 |
8 热点与展望 |
(2)山区公路景观中的地域文化设计表达研究 ——以重庆市奉节县机场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2 基础理论研究 |
2.1 山区公路 |
2.2 山区公路景观 |
2.3 地域文化 |
2.4 山区公路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
2.5 相关基础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地域文化在公路景观中的设计表达方法研究 |
3.1 地域文化的选择 |
3.2 山区公路景观中地域文化的表达载体 |
3.3 山区公路景观中地域文化的表达形式 |
3.4 山区公路景观中地域文化的表达手法 |
3.5 山区公路使用者的观赏状态 |
3.6 本章小结 |
4 重庆市奉节县机场路地域文化表达设计 |
4.1 奉节县地域文化 |
4.2 奉节县机场路总体概况 |
4.3 奉节机场路地域文化表达载体 |
4.4 奉节机场路地域文化表达形式 |
4.5 奉节机场路使用者的观赏状态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用路者获得物体印象时,路侧文化景观界面的最短长度实验问卷 |
附录2 山区公路路侧文化构筑物的合理空间尺度和布置距离实验问卷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
(3)桥梁美学2019年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桥梁美学理论与方法 |
1.1 桥梁美学理论 |
1.2 桥梁美学与历史文化研究 |
1.3 桥梁附属建筑设计与景观生态美学 |
1.4 桥梁建筑批评与评价 |
2 桥梁美学设计实践 |
3 桥梁美学教育 |
4 结论 |
(4)青岛市主城区高架桥附属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核心创新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高架桥附属空间及相关理论概述 |
2.1 高架桥附属空间概述 |
2.1.1 高架桥的发展历程 |
2.1.2 高架桥及其附属空间的概念 |
2.2 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
2.2.1 植物造景学概述 |
2.2.2 景观美学概述 |
2.2.3 环境心理学概述 |
2.3 高架桥类型及附属空间划分 |
2.3.1 高架桥类型划分 |
2.3.2 高架桥附属空间划分 |
第3章 青岛市主城区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现状调研分析 |
3.1 青岛市主城区高架桥及其附属空间概况 |
3.1.1 青岛市高架桥建设发展概况 |
3.1.2 高架桥分布范围 |
3.1.3 高架桥附属空间类型 |
3.2 青岛市主城区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现状调研分析 |
3.2.1 景观绿化现状调研分析 |
3.2.2 桥体景观现状调研分析 |
3.2.3 景观设施现状调研分析 |
3.3 青岛市主城区高架桥附属空间利用现状调研分析 |
3.3.1 人群使用现状调研分析 |
3.3.2 停车利用现状调研分析 |
3.3.3 休闲功能现状调研分析 |
3.4 调研成果对青岛市主城区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设计的启示 |
第4章 青岛市主城区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设计策略 |
4.1 双柱分隔式高架桥附属空间立体停车场设计策略 |
4.1.1 附属空间立体停车场平面设计 |
4.1.2 附属空间立体停车场出入口设计 |
4.1.3 附属空间机械立体停车场细部节点设计 |
4.2 多柱式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绿化设计策略 |
4.2.1 附属空间平面景观绿化设计 |
4.2.2 附属空间植物选择与配置 |
4.2.3 附属空间墩柱立体绿化景观设计 |
4.3 双柱贯通式高架桥附属空间休闲运动空间设计策略 |
4.3.1 附属空间休闲功能平面设计 |
4.3.2 附属空间休闲功能立面设计 |
4.3.3 附属空间休闲功能节点设计 |
第5章 青岛市主城区多柱式高架桥附属空间景观绿化设计应用 |
5.1 青岛市多柱式高架桥附属空间路段选取与概况 |
5.1.1 典型多柱式高架桥附属空间路段选取 |
5.1.2 青岛市新冠高架桥附属空间路段概况 |
5.2 青岛市新冠高架桥多柱式附属空间景观绿化设计定位与构思 |
5.2.1 景观绿化设计定位 |
5.2.2 景观绿化设计构思 |
5.2.3 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 |
5.3 青岛市新冠高架桥多柱式附属空间景观绿化设计 |
5.3.1 附属空间景观绿化平面设计 |
5.3.2 附属空间景观立体绿化设计 |
5.3.3 附属空间景观绿化特色节点设计 |
第6章 总结与思考 |
6.1 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6)三原县中心城区清河两岸空间界面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环境品质提升的现实性 |
1.1.2 城市滨水区建设的重要性 |
1.1.3 三原县清河两岸空间界面品质提升的迫切性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界面 |
1.3.2 滨水空间 |
1.3.3 滨水空间界面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5.1 国外研究动态 |
1.5.2 国内研究动态 |
1.5.3 研究评述 |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框架 |
2 清河两岸空间界面现状与特征解析 |
2.1 清河与三原城市的发展关系 |
2.1.1 清河是三原县发展的主动脉 |
2.1.2 清河是三原县文化传承与延续的载体 |
2.1.3 清河是三原县重要的绿色公共空间 |
2.2 清河两岸空间界面现状分析 |
2.2.1 从清河两岸空间到清河两岸空间界面 |
2.2.2 空间方位视角下的清河两岸空间界面 |
2.2.3 元素构成视角下的清河两岸空间界面 |
2.3 清河两岸空间界面特征 |
2.3.1 新老城区差异显着的界面风貌特征 |
2.3.2 竖向深切空间带来的界面层次特征 |
2.3.3 大面积的坡面景观体现界面独特的元素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清河两岸空间界面评价标准构建 |
3.1 清河两岸空间界面评价理论基础 |
3.1.1 环境心理学 |
3.1.2 视觉理论 |
3.2 清河两岸空间界面评价参考标准 |
3.2.1 相关滨水空间界面评价标准分析 |
3.2.2 优良滨水空间界面特征分析 |
3.3 清河两岸空间界面评价因子及标准 |
3.3.1 评价因子选择 |
3.3.2 评价依据及因子等级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4 清河两岸空间界面评价与问题 |
4.1 清河两岸空间界面评价 |
4.1.1 老城区段界面 |
4.1.2 新城区段界面 |
4.2 清河两岸空间界面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4.3 清河两岸空间界面存在的问题 |
4.3.1 沿岸用地性质单一,服务功能缺失 |
4.3.2 活动类型有限、吸引力不足 |
4.3.3 坡面黄土裸露、植被覆盖度低 |
4.3.4 可识别性建筑以高层住宅为主、缺乏特色 |
4.3.5 开敞空间不连续、岸上景观视线受阻 |
4.3.6 沿岸建筑风貌杂乱、缺少地域性表达 |
4.4 本章小结 |
5 清河两岸空间界面优化策略 |
5.1 基于多因素分析下的空间界面优化指导原则 |
5.1.1 考虑城市未来发展的需求 |
5.1.2 注重历史文化的表达与传承 |
5.1.3 满足人们对滨水空间界面的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
5.2 优化策略 |
5.2.1 调整用地性质,丰富游憩功能 |
5.2.2 改造坡面形式,增加坡面绿化 |
5.2.3 凸显历史建筑,控制高层蔓延 |
5.2.4 打造视线通廊,增添亲水设施 |
5.2.5 延续传统建筑风貌,统一协调建筑色彩 |
5.3 老城区界面优化空间落位 |
5.4 新城区界面优化空间落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论文不足及展望 |
6.3.1 论文不足 |
6.3.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致谢 |
(7)全域旅游视角下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研究 ——以巩义市S235省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全域旅游 |
2.1.2 城市快速路 |
2.1.3 景观 |
2.1.4 城市快速路景观 |
2.2 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美学 |
2.2.2 景观生态学 |
2.2.3 道路生态学 |
2.2.4 旅游心理学 |
2.2.5 景观与旅游AVC理论 |
2.2.6 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7 道路景观与交通安全性 |
2.3 本章小结 |
3 全域旅游视角下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要素及案例分析 |
3.1 改造提升要素选取 |
3.1.1 要素选取原则 |
3.1.2 要素选取 |
3.1.3 要素选取内涵 |
3.1.4 要素筛选结果分析 |
3.2 改造提升要素分析 |
3.2.1 实证分析 |
3.2.2 实证结果分析 |
3.3 相关案例研究 |
3.3.1 青海扎碾公路:实现公路建设与生态建设的有机融合 |
3.3.2 泰顺县311省道——百里生态景观大道 |
3.3.3 江北快速路景观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全域旅游视角下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策略 |
4.1 改造提升原则 |
4.2 改造提升策略体系 |
4.2.1 改造提升总流程 |
4.2.2 改造规划布局设计 |
4.3 改造提升设计方法 |
4.3.1 绿化种植景观改造设计 |
4.3.2 背景空间景观改造设计 |
4.3.3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景观改造设计 |
4.3.4 建筑及景观艺术设施改造设计 |
4.3.5 道路本身景观改造设计 |
4.3.6 附属设施景观改造设计 |
4.3.7 人文景观改造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以巩义市S235省道为例实践研究 |
5.1 相关概况解读 |
5.1.1 区域概况 |
5.1.2 项目概况 |
5.2 相关改造要素调查分析 |
5.3 总体提升设计 |
5.3.1 总体设计构思 |
5.3.2 总体设计目标 |
5.4 详细提升设计 |
5.4.1 景观区段改造设计 |
5.4.2 绿化种植景观改造设计 |
5.4.3 背景空间景观改造设计 |
5.4.4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景观改造设计 |
5.4.5 建筑及景观艺术设施改造设计 |
5.4.6 道路本身景观改造设计 |
5.4.7 附属设施景观改造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8)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景观桥梁的发展简述 |
1.1.1 国内景观桥梁的发展 |
1.1.2 国外景观桥梁的发展 |
1.2 景观拱桥特点与存在问题 |
1.2.1 景观拱桥的特点 |
1.2.2 景观拱桥存在的问题 |
1.3 拱桥景观设计研究现状 |
1.4 拱桥力学设计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景观拱桥结构体系及其力学特征 |
2.1 概述 |
2.2 景观拱桥结构体系类型及力学性能 |
2.2.1 简单体系拱桥 |
2.2.2 组合体系拱桥 |
2.3 景观拱桥结构设计特点 |
2.4 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结构设计研究 |
3.1 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提出 |
3.1.1 景观拱桥结构特点 |
3.1.2 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的提出 |
3.1.3 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结构布置 |
3.2 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结构力学特性 |
3.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2 不同桥型内力对比 |
3.3 技术参数研究 |
3.3.1 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拱轴线研究 |
3.3.2 主拱圈外倾角研究分析 |
3.3.3 主拱圈拱轴线次数研究分析 |
3.3.4 拟合拱轴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力学行为设计研究 |
4.1 概述 |
4.2 建立结构分析模型 |
4.2.1 结构形成方式 |
4.2.2 全桥分析模型 |
4.3 施工阶段结构静力性能分析 |
4.4 运营阶段结构静力性能分析 |
4.5 结构动力性能分析 |
4.5.1 特征值分析计算理论 |
4.5.2 自振特性分析 |
4.6 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4.6.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理论 |
4.6.2 设计反应谱 |
4.6.3 景观拱桥抗震分析计算结果 |
4.7 结构抗风性能分析 |
4.7.1 抗风设计基本参数 |
4.7.2 副拱节段模型测力风洞试验 |
4.7.3 副拱节段模型测振风洞试验 |
4.7.4 静风荷载内力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设计方法与工程应用 |
5.1 概述 |
5.2 基于景观需求的桥梁整体布置 |
5.2.1 景观需求 |
5.2.2 基于桥梁结构体系的景观布置方案对比分析 |
5.2.3 基于环境协调的桥梁景观整体布置 |
5.3 基于结构受力与耐久性能需求的结构设计 |
5.3.1 不同吊杆张拉力对主副拱圈的影响 |
5.3.2 不同吊杆数梁对主副拱圈的影响 |
5.3.3 桥梁的耐久性设计 |
5.4 基于结构动力性能需求的结构设计 |
5.4.1 变截面参数计算结果 |
5.4.2 变主拱刚度计算结果 |
5.4.3 变主拱倾角计算结果 |
5.4.4 变拱轴线次数计算结果 |
5.5 基于结构抗震性能需求的结构设计 |
5.5.1 抗震整体设计 |
5.5.2 抗震构件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重庆地域文化符号在城市人行天桥形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市风貌的趋同 |
1.1.2 城市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及绿色交通的兴起 |
1.1.3 桥都重庆城市人行天桥的“零识别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城市人行天桥形态设计相关概念 |
2.1.1 形态 |
2.1.2 城市人行天桥形态设计 |
2.2 不同视点感知城市人行天桥的形态 |
2.2.1 远景视点—轮廓线的感受 |
2.2.2 中景视点—形色质的配合 |
2.2.3 近景视点—细节的点缀 |
2.3 地域文化符号及其相关理论 |
2.3.1 符号学理论 |
2.3.2 地域文化符号概念 |
2.3.3 地域文化符号的特性 |
2.3.4 地域文化符号分类 |
2.4 地域文化符号与城市人行天桥形态设计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重庆地域文化符号的解析及在城市人行天桥形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
3.1 重庆地域文化概述 |
3.1.1 重庆地区概况 |
3.1.2 重庆特色地域文化 |
3.2 重庆地域文化代表性符号提取 |
3.2.1 巴山渝水符号 |
3.2.2 青铜兵器及纹样符号 |
3.2.3 巴渝建筑符号 |
3.2.4 红岩符号 |
3.3 重庆地域文化符号在城市人行天桥形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
3.3.1 传承和延续地域文化 |
3.3.2 增强市民场所归属感与文化认同感 |
3.3.3 加强城市景观空间的文化性与可识别性 |
3.4 重庆地域文化符号在城市人行天桥形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
3.4.1 无使用意识—人行天桥形象单一乏味 |
3.4.2 照搬乱用—人行天桥形态与环境不相协调 |
3.4.3 简单堆砌—文化体验感较弱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庆地域文化符号在城市人行天桥形态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与方法 |
4.1 重庆地域文化符号在城市人行天桥形态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
4.1.1 保证功能,安全通行 |
4.1.2 挖掘特征,求根溯源 |
4.1.3 文化传承,彰显风采 |
4.1.4 适宜尺度,均衡比例 |
4.1.5 注重整体,协调环境 |
4.2 重庆地域文化符号在城市人行天桥形态设计中的转变方法 |
4.2.1 直接引用 |
4.2.2 抽象凝练 |
4.2.3 象征表达 |
4.2.4 解构重组 |
4.2.5 母题重复 |
4.3 重庆地域文化符号在城市人行天桥形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
4.3.1 远景视点—勾勒立面轮廓,体现地域特色 |
4.3.2 中景视点—把控形态结构,彰显地域情怀 |
4.3.3 近景视点—刻画局部细节,烘托文化氛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庆地域文化符号在城市人行天桥形态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
5.1 中山一路人行天桥形态设计研究 |
5.1.1 基地概况 |
5.1.2 符号提取与转变——抽象凝练 |
5.1.3 “远景”、“中景”、“近景”视点方案呈现 |
5.2 磁童路人行天桥形态设计研究 |
5.2.1 基地概况 |
5.2.2 符号提取与转变——解构重组 |
5.2.3 “远景”、“中景”、“近景”视点方案呈现 |
5.3 壮志路人行天桥形态设计研究 |
5.2.1 基地概况 |
5.2.2 符号提取与转变——象征表达 |
5.2.3 “远景”、“中景”、“近景”视点方案呈现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桥梁景观设计与环境协调性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桥梁景观的内涵 |
2 美学视角下桥梁景观设计与环境协调的关系 |
2.1 美学视野下的桥梁景观设计 |
2.2 从美学角度看桥梁景观设计与环境协调的关系 |
3 实现桥梁景观设计和环境协调的方法 |
3.1 桥梁景观设计的原则 |
3.2 实现桥梁景观设计和环境协调的方法 |
3.2.1 多样性与统一性相协调 |
3.2.2 传承性与创新性相协调 |
3.2.3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
4 结语 |
四、桥梁造型与景观设计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桥梁美学2020年度研究进展[J]. 梁艳,何畏,唐茂林.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2021(S1)
- [2]山区公路景观中的地域文化设计表达研究 ——以重庆市奉节县机场路为例[D]. 罗丹. 西南大学, 2021(01)
- [3]桥梁美学2019年度研究进展[J]. 梁艳,何畏,唐茂林.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2020(05)
- [4]青岛市主城区高架桥附属空间设计研究[D]. 张雨.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三原县中心城区清河两岸空间界面优化策略研究[D]. 杜明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全域旅游视角下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研究 ——以巩义市S235省道为例[D]. 王盼.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8]大倾角主副拱复合景观拱桥设计研究[D]. 曾勇.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9]重庆地域文化符号在城市人行天桥形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夏瑞晗. 四川美术学院, 2020(02)
- [10]桥梁景观设计与环境协调性的探讨[J]. 简佳峰,孙文涛. 科技资讯, 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