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园林灯光──太原汾河公园夜景照明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崔宇航[1](2020)在《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设计研究 ——以正定历史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良好的夜景照明有益于发展经济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居民幸福感。在我国当前城市的夜景照明建设实践中,存在着不少套用设计理念和照明效果雷同的现象,并且在塑造城市文化的独特性、当地建筑夜间风貌的辨识性等方面有待加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少城市盲目追求“亮化”和“夜游”,造成了“千城一夜”的景观照明样式。文章通过对地域文化和夜景照明的理论研究,探索照明在文化层面的表现方式,探讨在历史城区范围下营造地域文化特色照明的设计理念,展开地域文化视角下夜景照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性探究,并以正定历史城区夜景照明为研究对象,提出地域文化视角下正定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设计策略,以期更好地保护传承当地地域文化。为正定夜景照明专项规划工作做出有益借鉴,并对同级别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城区的夜景照明工程建设提供参考。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对象及方法、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说明,在整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定论文框架。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对地域文化、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进行理论研究,建立其与“光”之间的关系,对照明的技术基础和视觉传达进行阐述,进而分析照明在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等层面的具体表达。第三部分为案例分析、总结照明要素、提出设计原则。以地域文化为总领,依照城市、古城、历史城区三个层级分析夜景照明设计实例,归纳地域文化视角下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设计要素,提出地域文化视角下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要素控制指引和设计原则。第四部分为研究实验方法,从地理区位、空间结构、物质文化要素、非物质文化要素等方面着手提炼正定历史城区地域文化,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实测等方法对正定历史城区夜景照明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第五部分为设计策略及实践,结合正定历史城区上位规划,从夜景照明框架、特色区域节点、文化夜游线路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夜景照明设计策略。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总结全文得出研究结论,提出后续研究展望。
张书静[2](2020)在《人工照明在城市公园夜景中的装饰表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照明正应用于城市公园夜景亮化设计中,其装饰效果对城市公园夜景的美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装饰角度分析人工照明在城市公园夜景中的具体运用,着重分析人工照明的装饰要素、装饰手法、装饰效果及装饰功能,并探讨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说明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第二章针对人工照明和城市公园夜景照明设计相关情况进行梳理,简述人工照明的发展历程、灯具种类及形式分类,城市公园夜景照明的发展历程、现状分析、景观要素照明方式及照明设计原则。第三章分析人工照明的装饰要素,对色彩、造型、材质进行了探讨。第四章归纳了当下人工照明在城市公园夜景中运用的装饰手法。第五章阐明人工照明在城市公园夜景中的装饰效果与功能。第六章指出当下公园夜景中人工照明存在的装饰问题,并探讨今后的发展趋势。第七章为毕业设计实践,通过对上述理论与设计案例的分析,进行实际的方案设计。
刘珈彤[3](2020)在《沈阳市休闲广场夜间景观照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市民对于文体活动的需求也逐步扩大。其中,夜间户外活动成为了塑造市民文化必须关注的焦点之一。休闲广场作为市民夜间进行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其景观环境的设计关乎市民能否舒适、便利、愉悦地在此开展活动,而这恰恰对广场的照明条件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休闲广场夜间之所以能够吸引活动人群前往,除了自身的景观环境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夜间景观照明的设计,根据活动者对活动场地不同的需求,对景观照明也会自然而然的产生相应的需求,但是现阶段我国没有相应的休闲广场景观照明照度的具体标准。因此本文意在通过对沈阳市部分休闲广场的调研,发现沈阳市部分休闲广场存在的通性问题,根据实测结果及活动人群的主观评价,对休闲广场夜间景观照明的照度和方式进行一系列的界定,进而对休闲广场的景观照明进行研究。首先,本文根据休闲广场中活动人群的活动需求,采用活动分区法将休闲广场分为开敞型公共空间、半开敞型公共空间以及半封闭型公共空间,对各活动空间的景观照明需求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查阅文献及实地调研的方式对休闲广场各景观元素的景观照明方式进行了列举和分析,接着通过调研明确沈阳市部分休闲广场各活动空间的实测照度值,同时通过对广场活动人群的问卷调研取得了活动人群针对景观照明的主观评价值,运用spss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相关性和回归性的分析,进而确定了景观照明照度的范围;最后综合分析明确了休闲广场夜间景观照明的策略,并对沈阳市大东广场进行了夜间景观照明的改造,运用DIALUX光模拟软件对改造后的夜间景观照明进行了展示,验证了上述的观点。
武慧娟[4](2016)在《地域文化在滨河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以神木县滨河景观设计为例》文中认为在建设城市的热潮中,滨河空间也在不断的被挖掘改造和利用,滨河景观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等也在不断增加。由于不同的地域有着独特的地理和人文优势,而目前滨河景观设计建设中仍然居于起步发展阶段,过分注重经济利益等问题,高层次、高品质深内涵的经典元素往往挖掘不足,所以在寸金寸土的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形下,如何在滨河景观设计中表现地域文化,如何在全球化知识体系中保持本土化特色,如何在设计风格大同化趋势中本性生存,如何在地域趋同性中表现独特性,这不仅仅是与文化全球化的反抗,也是文化多样性有序的生存之道,显然也已经成为当前滨河景观设计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本论文以“地域文化理论”和“城市滨河景观理论”为基础,首先对地域文化和城市滨河景观的相关概念进行解析,对涉及到滨河景观建设的相关景观要素和城市滨河的景观特征、构成要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此外,归纳国内滨河景观现存一些局限性,通过分析和借鉴国内外滨河景观建设的经典案例吸取成功经验,并得出地域文化下滨河景观的存在优势。最后,通过分析地域文化与滨河景观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地域文化在滨河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策略,总结出表现地域文化的滨河景观设计在实践常规模式上的可行性。并以陕西省神木县滨河景观设计案例进行研究与分析,着重于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等相关学科领域进行交叉融合,论证出地域文化是未来城市滨河景观设计开发的首要考虑因素,保护与传承、发展与优化地域文化以促进城市滨河景观设计领域的发展。
毕晓蕊[5](2013)在《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景观反映一个城市的容貌特征,城市街道景观作为城市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城市街道景观是人们了解一个城市、感受城市景观特色与城市风情的重要展示窗口,是时代性、地域文化性、自然环境性的综合反映。植物是城市中最重要的造景元素,植物配置是城市街道绿化中的主要内容。城市街道作为贯穿城市的命脉骨架,这一脉络是无孔不入的,在环境、景观、生态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街道绿化的重要目的。因此,重要的是在城市绿化中如何把握日益增加的道路与城市景观的关系,并构成不同地区的典型植物景观特色并使之更趋于合理化、人性化,如何在不同的城市环境中利用植物配置来表现出城市独特的景观地域文化内涵,既要体现出园林街景的时代性,又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是我们面临现实而又具有深远意义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太原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对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性研究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1.从太原地理位置、城市种植文化背景出发,对现阶段太原市的各类型道路景观设计进行充分调查研究。2.通过结合对国内外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从而针对本文景观设计实例提出科学合理的方法及改进策略。3.对太原市各类型的代表街道植物景观设计应用状况进行研究,联系实际调查和数据材料阐述,探索如何发展城市街道景观中的地域性特色,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以及适合太原市城市街道绿化的树种选择方案,为设计以及施工人员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本文希望通过对太原市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性研究,能够对今后的道路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太原市街道绿化的发展,街道绿化景观设计中的街景类型还需要在未来的景观设计中实践。
周芳[6](2013)在《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设计的理论研究以及实例调查,重点研究了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元素的照明设计,以及如何通过照明设计中的表现手法来体现景观照明的意境。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在福州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景观照明设计中,在满足基本的照明设计基础上,“意境”元素的表现开始凸显,并且地域文化的展现也相继融入到了景观照明设计中,但同时出现了照明分布不均,儿童活动区以及老年人活动区景观照明表现的匮乏,景观灯具缺乏定时的维修和更换,在一定程度上为安全照明和景观照明设计买下了隐患,这些现存的缺点和不足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为了完善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设计的理论,明确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和意义,能够更加科学系统的指导城市综合性公园的设计,本文研究了以下的内容: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简单介绍了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在城市景观照明以及城市公园照明中的意义和作用,并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奠定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设计的研究方向。运用资料研究、实践调查、分析对比的研究手法,分别从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的景观区域和景观元素设计进行研究,从整体与细部两种研究手法,对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设计手法进行总结,为我国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在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案例的分析研究,概括总结出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设计的原则,将城市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设计方法从总体上分为入口管理区、儿童活动区、老年人活动区、文化娱乐区、休闲观赏区五个部分入手,从光色运用、照明方式、光源选择综合阐述这五个区域的景观照明设计特色,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构成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设计的要素,分别从建筑、水体、植物、道路、小品雕塑五个要素,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从照明方式,光色选择,灯具选择、意境表现等方面研究景观元素照明表现。最后对福州温泉公园与福州闽江公园(南园)进行了景观照明分析对比,并对两个公园的景观照明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今后其他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景观照明设计提供借鉴。通过对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希望为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设计理论的完善提供参考,为福州今后城市景观照明设计工作以及其他城市公园景观建设提供一些思考。
张海霞[7](2011)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街道是城市的框架,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对外景观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通过城市道路景观来塑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景观已经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省会,是中西部地区重要城市之一,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地理区位优势,从2005年底获得省级园林城市以来,太原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了一批城建重点工程。其中一部分是主次干道的绿化建设与改造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景观效果。2009年太原市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目前正在抓紧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本文通过对太原市的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商业街等各类型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种植配置模式、植物品种、街道家具、铺装设计、节点及硬质景观的设计进行了图纸研究分析及实地调查,总结了太原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成功经验,探讨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道路景观设计的改进策略。研究结果如下:1、太原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成功经验:(1)设计起点高,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景观道路(2)注重文化性的体现(3)植物配置丰富(4)注重带状延续性及节点景观的突出性(5)对生态的设计与人性化的设计越来越重视2、太原市道路景观设计问题探讨:(1)设计的科学性不够(2)设计的人性化不足(3)道路景观设计的整体性有待加强3、太原市道路景观设计改进策略(1)注重设计的科学性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要避免过度设计,在植物设计及树种选择上,应适地适树,大量开发乡土树种。植物配置的比例需恰当,对于反季节的栽植及大规格苗木的移植应慎重。(2)景观的统一性首先要从城市整体出发,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体现城市的个性。其次要从道路本身出发,将一条道路所有的景观要素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形成统一、和谐的景观。(3)注重地域性设计应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城市及道路原场地特性,尽量保留原有场地上的文化痕迹等来突出文化性,加强道路景观文化内涵,从而加强特色街道的设计。同时在植物设计上多用乡土植物来体现地方特色。(4)经济性——加强“节约”设计,创建节约型道路景观需从节地型、节水型、节能型、节材型等几方面来设计“节约型”绿色街道。在植物设计方面,需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少设计草坪,多采用耐旱型植物,避免使用大规格苗木及没有适应本地生长条件的外来植物;在节水方面,需注重道路景观用水的整体管理,全理地组织排水并进行有效的雨水收集工作,多建设雨水草沟、生态型停车场、生态滤水带等,在设计中尽量多的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铺装上多用透水材料。(5)景观的丰富性——加大植物选择力度与乡土植物的开发应用力度,丰富植物的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6)注重道路景观的生态设计(7)以人为本,满足人的视觉要求及行为需求观赏速度的变化带来人们对于城市景观要素尺度感的变化,在设计中,要将主导的道路使用者的行为需求与视觉感受作为道路景观设计的考虑重点。
刘娜[8](2010)在《场景空间景观艺术照明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场景空间和艺术照明的基础理论研究出发,内容包括场景的基本概念、场景的空间划分、艺术照明理论及类型划分等。本文第四章为核心章节,重点提出场景空间景观艺术照明设计的核心论点即对于重点表现时间性、戏剧性、象征性的景观要素的灯光设计依据“师法戏剧舞台灯光”的原理;通过对戏剧舞台灯光的基本原理、园林景观艺术照明与戏剧舞台灯光的关系的研究,结合景区景观剧的研究提出了园林景观特定场景空间艺术照明设计向戏剧舞台灯光设计学习的4个方面:1)借鉴舞台灯光光色的应用;2)借鉴舞台灯光空间感、时间感及多维空间感的表达;3)借鉴舞台灯光写意与写实环境光的气氛营造;4)借鉴舞台灯光的可塑性与可控性。总结了场景空间艺术照明表达手法:写实照明与写意照明;通过对“人、景、光”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提出夜景意境的理论;并划分了“意景”的两个层次即,“情景”与“意景”。并总结归纳场景空间景观艺术照明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四个方面,1)照度对夜景空间主要景观要素及可视范围的限定;2)光源的色温、显色性协调夜景空间气氛;3)灯具造型突出夜景主题;4)照明分线控制实现场景的时空转换。最后应用场景空间景观艺术照明的基础理论指导照明工程设计。艺术照明实践研究部分着重从实际调研中总结园林景观不同场景艺术照明要素研究、针对八种不同园林景观类型研究其夜景空间形式、文化特性、要素构成、人的行为活动、审美需求及分线控制等;在工程实践案例研究中,着重分析了本人亲自参与实践的景观艺术照明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实践案例针对延安西北川山体公园这样的综合性城市公园;少华山潜龙寺入口景区这样的自然山水景区;浐灞竹影廊桥这样的开放性滨水综合游憩公园的实践课题研究。通过对这3种类型的风景园林服务对象及场景空间性质的分析,提出夜景照明的设计标准指导照明方案的修改和完善到照明施工中出现和解决的问题;最后完成照明工程使用评价。这样一个完整的照明工程实践过程,总结艺术照明在3种不同的空间中所应用的照明手法。增加了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为场景空间景观艺术照明设计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实践依据。论文最终得出了一套照明在特定场景空间设计中的设计手法和审美评价系统,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将夜景中不同的场景空间与适用人群的情感、背景、历史结合,艺术照明通过写实手法和写意手法,营造“情景交融”“景意两浑”的场景空间夜景艺术氛围。
孙萍[9](2009)在《城市旅游与城市生态建设研究 ——以扬州为例》文中提出在相关理论阐述和概念辨识的基础上,从城市旅游与城市生态建设相互关联研究入手,本着学科交叉性的角度以及宏观的视野,提出了城市旅游的生态观,力图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城市生态旅游系统及其空间整合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并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整合框架。在分析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旅游演进机制以及城市旅游生态观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城市生态旅游系统开发框架。提出城市生态旅游空间复合网络的理想整合模式。城市生态旅游系统结构是在经济、文化、生态和管理四大机制共同作用下进行的,本文初步构建了包含有5个一级评价指标、16个二级评价指标和58个三级评价指标的城市生态旅游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扬州凤凰岛生态旅游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以生态宜居型旅游文化名城——扬州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在解读扬州城市性质、城市生态建设及城市旅游发展情境的基础上,从资源整合、空间优化、产品转型、政策举措以及规划战略等角度构建了绿色旅游城市创建的综合体系。在阐述水系环境的综合整治及滨水旅游空间开发的基础上,构建扬州城市水旅游系统框架图,剖析“一内核五组团四轴多点”的水旅游空间格局以及滨水旅游空间品质提升方案,构建扬州环城水上旅游网络系统,以期对扬州率先建设国家城市生态旅游示范地有所裨益。
王涛[10](2007)在《基于服务半径的全市性公园布局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目的是通过对全市性公园布局的分析,使太原市全市性公园布局趋于更加合理。首先介绍了文章中用到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以及研究区概况,包括服务半径的定义,公园的定义和分级等。依据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将公园绿地区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题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五类,综合公园中包括全市性公园和区域公园,本文只对太原市的全市性公园进行研究。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对全市性公园的服务半径进行了讨论。依据商业圈的形式将服务半径分成三个级别,由里及外分别为最佳服务半径,次级服务半径和边缘服务半径。通过社会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将太原市五个全市性公园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计,得到全市性公园的整体情况。利用SPSS11.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得出:①随着服务半径的增大,受访者到公园的频率呈减少趋势;②公园的服务半径与受访者的年龄段呈显着的负相关,即随着服务半径的增大,受访者的年龄段趋于年轻化;③随着服务半径的增大,受访者到达公园所花费的时间也增多;④受访者到公园所采用的交通方式速度的快慢与公园服务半径大小之间成正相关,即服务半径越大,受访者采用的交通方式的速度越快。在做描述性统计分析时,可进一步得到以下结果:①随着距公园距离的增加,单位面积到公园的受访者人数呈递减的趋势,超过2000m时,单位面积到达公园的人数小于1%,可以将2000m左右看作是最佳服务半径;②从服务半径距离500m到2000m范围内,人数的增幅较小,是由于公园服务面积的增幅较小,中间从3000m到5000m的服务半径范围内,人数增幅突然变大,原因是公园的服务面积的增幅变大。超过10000m时,即使服务半径增幅更大,但是人数增幅很小,这主要是到了公园服务范围的边缘;③全市性公园中的居民数量在5000m距离之前和5000m距离之后有较明显的变化,可以将5000m左右看作是次级服务半径;④公园服务半径超过10000m时,受访者人数小于5%,可以将10000m左右看作是全市性公园的边缘服务半径。在此基础上,考虑如果将五个公园单独分开来看,他们之间的服务半径存在重叠。在最佳服务半径存在重叠的地方,利用断裂点理论的推演,通过两两公园间的距离及公园的规模计算出断裂点。通过上述结论,进一步分析了太原市全市性公园布局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关于全市性公园下一步建设的方法。最后对太原市全市性公园布局提出具体建议,包括汾河公园的向南扩建和长风东街附近公园的新建,以及北部尖草坪区南寨公园的开发扩建。
二、城市园林灯光──太原汾河公园夜景照明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园林灯光──太原汾河公园夜景照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设计研究 ——以正定历史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夜景照明建设发展迅速 |
1.1.2 地域文化保护亟需加强 |
1.1.3 历史城区照明亟待优化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5.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1.5.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地域文化、历史城区、夜景照明理论基础 |
2.1 地域文化基础研究 |
2.1.1 地域文化影响因素 |
2.1.2 地域文化价值体现 |
2.1.3 地域文化保护研究 |
2.1.4 地域文化照明意义 |
2.2 历史城区相关理论 |
2.2.1 历史城区特征 |
2.2.2 历史城区规划 |
2.2.3 历史城区保护 |
2.2.4 历史城区照明 |
2.3 夜景照明规划设计 |
2.3.1 夜景照明规划层次 |
2.3.2 夜景照明规划方法 |
2.3.3 夜景照明规划要求 |
2.3.4 城市夜游经济产业 |
2.4 照明技术介绍说明 |
2.4.1 照明基础技术指标 |
2.4.2 照明设计的规范性 |
2.4.3 照明方式的多样性 |
2.4.4 照明灯具的适用性 |
2.4.5 照明效果的诉求性 |
2.4.6 照明性格特征暗示 |
2.5 照明价值具体分析 |
2.5.1 照明的美学价值 |
2.5.2 照明的文化价值 |
2.5.3 照明的历史价值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设计原则 |
3.1 地域文化特色夜景照明案例分析 |
3.1.1 国外古城夜景照明案例分析 |
3.1.2 历史文化名城夜景照明案例分析 |
3.1.3 古城区夜景照明案例分析 |
3.1.4 历史城区照明案例分析 |
3.2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要素 |
3.2.1 空间结构照明表达 |
3.2.2 物质文化照明表达 |
3.2.3 非物质文化照明表达 |
3.3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要素控制指引 |
3.4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历史城区夜景照明原则 |
3.4.1 构图主次分明 |
3.4.2 色彩统一有序 |
3.4.3 照明尺度明确 |
3.4.4 古建传情递景 |
3.4.5 分级分区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正定历史城区夜景照明研究 |
4.1 正定历史城区范围与保护 |
4.1.1 正定历史城区范围 |
4.1.2 正定历史城区保护 |
4.2 正定历史城区地域文化提炼 |
4.2.1 地理区位特征——“河朔文化” |
4.2.2 空间结构特征——“形胜文化” |
4.2.3 物质文化特征——“佛学文化” |
4.2.4 非物质文化特征——“文武文化” |
4.3 正定历史城区夜景照明现状研究 |
4.3.1 照明现状评估 |
4.3.2 开展问卷调查 |
4.3.3 采集照明数据 |
4.4 正定历史城区夜景照明优化建议 |
4.4.1 强调边界的限定性 |
4.4.2 增加道路的各异性 |
4.4.3 强化区域的整体性 |
4.4.4 增强节点的呼应性 |
4.4.5 提高历史的原真性 |
4.4.6 提升照明的人文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正定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设计策略及实践 |
5.1 上位规划分析指导 |
5.1.1 正定县域规划 |
5.1.2 历史名城保护 |
5.1.3 夜景照明设计 |
5.2 搭建夜景照明框架 |
5.2.1 照明范围界定 |
5.2.2 照明轴线控制 |
5.2.3 南北格局划分 |
5.3 打造特色区域节点 |
5.3.1 总体布局管理 |
5.3.2 分区控制指引 |
5.3.3 重要节点照明 |
5.4 串联文化夜游路线 |
5.4.1 “河朔文化盛景远观”——前导游线 |
5.4.2 “形胜文化近感千年”——观光游线 |
5.4.3 “佛学文化庙话塔语”——感悟游线 |
5.4.4 “文武文化兼容并蓄”——体验游线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正定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调查问卷 |
附录2 正定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调查问卷结果 |
(2)人工照明在城市公园夜景中的装饰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论文框架 |
2 人工照明与城市公园夜景照明设计 |
2.1 人工照明概述 |
2.1.1 人工照明的发展历程 |
2.1.2 人工照明的室外灯具种类 |
2.1.3 人工照明的形式分类 |
2.2 城市公园夜景照明设计 |
2.2.1 城市公园夜景照明发展历程 |
2.2.2 城市公园夜景发展现状 |
2.2.3 城市公园景观要素照明方式 |
2.2.4 照明原则 |
3 人工照明在城市公园夜景中的装饰要素 |
3.1 色彩要素 |
3.1.1 色彩的冷暖对比 |
3.1.2 色彩的明暗变化 |
3.2 造型要素 |
3.2.1 具象造型 |
3.2.2 抽象造型 |
3.3 材质要素 |
3.3.1 金属材质 |
3.3.2 木质材质 |
3.3.3 陶瓷材质 |
3.3.4 石质材质 |
3.3.5 其它材质 |
4 人工照明在城市公园夜景中的装饰手法 |
4.1 创造光影变化 |
4.1.1 明暗对比 |
4.1.2 虚实变化 |
4.1.3 动静相宜 |
4.2 巧妙布局 |
4.2.1 单侧布局 |
4.2.2 双侧布局 |
4.2.3 自由布局 |
5 人工照明在城市公园夜景中的装饰效果与功能 |
5.1 装饰效果 |
5.1.1 色彩鲜明 |
5.1.2 造型别致 |
5.1.3 意境优美 |
5.2 装饰功能 |
5.2.1 美化环境 |
5.2.2 营造氛围 |
5.2.3 突出主题 |
5.2.4 彰显风格 |
6 人工照明在城市公园夜景中的装饰问题及发展趋势 |
6.1 装饰问题 |
6.1.1 装饰不当 |
6.1.2 创意缺失 |
6.2 发展趋势 |
6.2.1 照明形式的多样化 |
6.2.2 装饰内容的地域化 |
6.2.3 呈现方式的智能化 |
7 毕业设计实践 |
7.1 设计概述 |
7.2 设计分析 |
7.2.1 地理位置 |
7.2.2 文化资源 |
7.3 设计理念及定位 |
7.4 设计呈现 |
7.4.1 仿古建筑照明设计与装饰意向 |
7.4.2 桥体照明设计与装饰意向 |
7.4.3 木栈道照明设计与装饰意向 |
7.4.4 道路照明设计与装饰意向 |
7.4.5 亲水平台照明设计与装饰意向 |
7.4.6 水幕景墙照明设计与装饰意向 |
7.4.7 地面互动感应装置照明设计与装饰意向 |
7.4.8 帆船互动装置照明设计与装饰意向 |
7.5 设计总结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沈阳市休闲广场夜间景观照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调查研究法 |
1.4.3 比较分析法 |
1.4.4 归纳总结法 |
1.5 论文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休闲广场夜间景观照明概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休闲广场 |
2.1.2 夜间景观 |
2.1.3 景观照明 |
2.2 休闲广场分区模式探究 |
2.2.1 人群活动行为分析 |
2.2.2 休闲广场各分区模式及比较 |
2.3 休闲广场夜间景观照明方式研究 |
2.3.1 休闲广场景观照明灯具的选择 |
2.3.2 休闲广场中活动场地景观照明方式研究 |
2.3.3 休闲广场中建筑物的景观照明方式研究 |
2.3.4 休闲广场中水体的景观照明方式研究 |
2.3.5 休闲广场中小品雕塑的景观照明研究 |
2.3.6 休闲广场中植物的景观照明方式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沈阳市休闲广场夜间景观照明实测及调研分析 |
3.1 活动人群的照明需求 |
3.1.1 环境的可见度 |
3.1.2 有利于社会交往 |
3.1.3 创造特定的氛围 |
3.1.4 提供审美对象 |
3.1.5 提供健康、有安全感的环境 |
3.2 休闲广场照明光环境实测调研 |
3.2.1 广场照度实测及统计方式 |
3.2.2 沈阳市部分休闲广场夜间照度分析 |
3.2.3 沈阳市部分休闲广场照明现状的分析 |
3.3 光环境评价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 |
3.3.1 光环境评价满意度调查的目的及内容 |
3.3.2 调查对象选择及分析方式 |
3.3.3 沈阳市部分休闲广场整体光环境调查问卷解析 |
3.4 各活动分区光环境调查结果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沈阳市休闲广场夜间景观照明设计策略 |
4.1 景观照明设计原则 |
4.1.1 满足各分区景观照明照度及均匀度原则 |
4.1.2 景观照明整体协调性原则 |
4.1.3 功能性与装饰性相结合原则 |
4.1.4 景观照明绿色节能性原则 |
4.2 开敞型公共空间景观照明设计策略 |
4.2.1 景观照明的照度范围分析 |
4.2.2 景观照明设计策略 |
4.3 半开敞型公共空间景观照明设计策略 |
4.3.1 景观照明照度范围分析 |
4.3.2 景观照明设计策略 |
4.4 半封闭型公共空间景观照明设计策略 |
4.4.1 景观照明照度范围 |
4.4.2 景观照明设计策略 |
4.5 本章小节 |
5 沈阳市大东广场夜间景观照明改造设计 |
5.1 沈阳市大东广场夜间景观照明设计思路分析 |
5.2 大东广场整体夜间景观照明改造设计 |
5.2.1 现状分析 |
5.2.2 整体景观照明改造 |
5.2.3 Dialux照明模拟软件应用分析 |
5.3 大东广场开敞型公共空间夜间景观改造 |
5.3.1 开敞型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
5.3.2 开敞型公共空间夜间景观照明改造 |
5.3.3 开敞型公共空间照明模拟 |
5.4 大东广场半开敞型公共空间夜间景观改造 |
5.4.1 半开敞型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
5.4.2 半开敞型公共空间夜间景观改造 |
5.4.3 半开敞型公共空间照明模拟 |
5.5 大东广场半封闭型公共空间夜间景观改造 |
5.5.1 半封闭型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
5.5.2 半封闭型公共空间夜间景观改造 |
5.5.3 半封闭型公共空间照明模拟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广场照明光环境的问卷调查 |
附录2 沈阳市部分休闲广场照明照度实测数据(列举)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地域文化在滨河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以神木县滨河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A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地域性”与“全球化” |
1.1.2“本土化特色”与“趋同性设计(世界大同)”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 |
1.3.1 本课题有关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本课题有关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 拟釆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5 论文框架 |
2 相关概念解读 |
2.1 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 |
2.1.1 地域 |
2.1.2 地域文化 |
2.1.3 地域性景观 |
2.1.4 影响地域文化的因素 |
2.1.5 地域文化的特征 |
2.2 城市滨河景观的相关概念 |
2.2.1 城市滨河区 |
2.2.2 城市滨河景观 |
2.2.3 滨河景观的分类 |
2.2.4 城市滨河景观要素的构成 |
2.2.5 滨河景观的特征 |
3 地域文化下滨河景观的优势分析 |
3.1 国内滨河景观存在的问题 |
3.1.1 滨河空间环境治理的缺乏 |
3.1.2 地域中历史文化内涵的丧失 |
3.1.3 亲水设施参与性不完善 |
3.1.4 主题内容的贫乏 |
3.1.5 作品创意赋型的趋同 |
3.2 国内外案例经验借鉴 |
3.3 地域文化下滨河景观的优势分析 |
3.3.1 独特卖点 |
3.3.2 竞争力优势 |
4.地域文化在滨河景观设计中运用的研究策略和创作过程 |
4.1 尊重地域文化的研究与保护 |
4.1.1 地域文化的特色差异 |
4.1.2 地域文化的价值与保护 |
4.1.3 地域文化的渗透与发展 |
4.2 地域文化与城市滨河景观设计的辩证关系 |
4.2.1 地域文化是城市滨河景观的灵魂 |
4.2.2 地域文化使城市滨河景观具有可辨识度 |
4.2.3 地域文化的重构与整合促使城市滨河景观的形象提升 |
4.2.4 城市滨河景观是地域文化产生、传承与发展的载体 |
4.3 地域文化在滨河景观设计中运用的设计原则 |
4.4 地域文化元素在滨河景观设计中运用的设计方法 |
4.4.1 尊重地域自然资源环境 |
4.4.2 提炼地域性设计符号 |
4.4.3 适宜性技术的运用 |
4.4.4 理性选择乡土景观材料 |
4.4.5 合理打造特色地域文化活动景观 |
4.4.6.地域文化的现代演绎 |
4.5 地域文化在滨河景观设计过程中的实施步骤 |
4.5.1 地域文化导入设计前期研索 |
4.5.2 构成主题典型地域文化的能动采撷 |
4.5.3 明晰地赋型创作 |
5 地域文化在神木县滨河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5.1 项目基本概况 |
5.2 神木地域文化在滨河景观设计中体现的方式 |
5.2.1 从总体构思中融入 |
5.2.2 从细部节点中体现 |
5.2.3 从当地民俗特色文化中体现 |
5.2.4 从当地历史文化中体现 |
5.3 专项设计 |
5.3.1 景观节点 |
5.3.2 交通流线系统 |
5.3.3 光环境 |
5.3.4 绿化系统 |
5.3.5 堤岸竖向系统 |
5.3.6 公路入口处 |
5.4 如何构建滨河景观设计融入地域文化的新形象 |
5.4.1 地域文化的资本积累 |
5.4.2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5.4.3 艺术表达方式的转化与再造 |
5.4.4 传统思维方式的创新 |
6 结论 |
6.1 研究的创新点 |
6.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
(5)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城市街道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的相关代表理论 |
1.2.2 国外城市街道的成功范例 |
1.2.3 我国道路园林绿化的历史沿革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重点 |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 |
2.1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
2.1.1 街道与道路 |
2.1.2 城市景观 |
2.1.3 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 |
2.1.4 城市街道绿化景观常用的专用技术名词 |
2.2 城市街道景观环境的设计要素 |
2.2.1 地形 |
2.2.2 植物 |
2.2.3 道路 |
2.2.4 建筑小品 |
2.2.5 街道照明 |
2.3 城市街道绿化的形式分类 |
2.3.1 城市街道类型 |
2.3.2 城市街道规划设计形式 |
2.3.2.1 一板二带式 |
2.3.2.2 二板三带式 |
2.3.2.3 三板四带式 |
2.3.2.4 四板五带式 |
2.3.2.5 其他形式 |
2.3.3 城市街道绿化各组成部分的种植设计 |
2.3.3.1 街道绿化种植的类型 |
2.3.3.2 人行道绿化 |
2.3.3.3 分隔带绿化 |
2.3.3.4 街旁绿化 |
3.基于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的研究 |
3.1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
3.1.1 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
3.1.2 标准化进程对城市特色的影响 |
3.2 城市街道空间地域性的探讨 |
3.2.1 城市街道空间的地域性 |
3.2.2 城市街道空间地域性的重要性 |
3.3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 |
3.3.1 构成要素 |
3.3.1.1 形象要素 |
3.3.1.2 文化要素 |
3.3.2 基本原则 |
3.3.2.1 生态观赏性原则 |
3.3.2.2 整体统一性原则 |
3.3.2.3 以人为本的原则 |
3.3.2.4 继承、创新历史的原则 |
3.3.2.5 地域文化特色原则 |
3.3.2.6 可持续发展原则 |
3.5 塑造地域性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目标及意义 |
4.实例分析——山西省太原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地域性分析 |
4.1 研究区域 |
4.1.1 太原市自然地理概况 |
4.1.2 太原市城市绿化概况 |
4.1.3 太原市街道绿化景观建设条件分析 |
4.1.3.1 有利因素 |
4.1.3.2 不利因素 |
4.2 太原地区植物种植文化形成方式 |
4.2.1 生活民风习俗 |
4.2.2 古树名木与市花市树 |
4.2.3 以植物命名的地方 |
4.3. 太原市主要城市街道植物绿化的断面布置形式 |
4.4 太原市各类型代表街道植物景观设计规划分析 |
4.4.1 交通性街道绿化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
4.4.1.1 景观设计理念 |
4.4.1.2 道路交通规划 |
4.4.1.3 景观设计分析及改造 |
4.4.2 生活性街道绿化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
4.4.2.1 景观设计理念 |
4.4.2.2 道路交通规划 |
4.4.2.3 景观设计分析及改造 |
4.4.3 商业性街道绿化景观设计现状分析 |
4.4.3.1 景观设计理念 |
4.4.3.2 道路交通规划 |
4.4.3.3 景观设计分析及改造 |
4.5 太原市城市街道绿化景观树种选择整理 |
4.5.1 人行道绿化树种选择 |
4.5.2 分车带绿化树种选择 |
4.5.3 太原市主要观花树种整理成表(见表4.3) |
4.5.4 太原市主要观果树种整理成表(见表4.4) |
4.5.5 太原市主要观叶树种整理成表(见表4.5) |
5.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建设与城市公园 |
1.1.2 城市综合性公园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3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设计是公园日景设计的延伸 |
1.2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的研究意义 |
1.2.1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的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设计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研究的内容目及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 |
1.3.2 调查研究 |
1.3.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发展研究相关概况 |
1.4.1 国外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发展研究概况 |
1.4.2 国内城市公园景观照明发展研究概况 |
1.4.3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设计的现存问题 |
2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设计的相关理论 |
2.1 景观照明的定义 |
2.2 光的度量 |
2.3 光与视觉 |
2.4 光与色彩 |
2.5 光与生态 |
2.6 光源的选择 |
2.7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
2.7.1 安全性原则 |
2.7.2 文化性原则 |
2.7.3 生态性原则 |
2.7.4 整体性原则 |
2.7.5 人性化原则 |
3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设计分析 |
3.1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分区设计 |
3.1.1 入口管理区景观照明设计 |
3.1.2 儿童活动区景观照明设计 |
3.1.3 老人活动区景观照明设计 |
3.1.4 文化娱乐区景观照明设计 |
3.1.5 休闲观赏区景观照明设计 |
3.2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构成要素设计 |
3.2.1 城市综合性公园建筑物照明设计 |
3.2.2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水体照明设计 |
3.2.3 城市综合性公园植物景观照明设计 |
3.2.4 城市综合性公园道路景观照明设计 |
3.2.5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小品雕塑 |
4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实例分析—以福州温泉公园、闽江公园(南园)为例 |
4.1 温泉公园概况 |
4.1.1 温泉公园出入口景观照明灯光设计 |
4.1.2 老年人活动区灯光设计 |
4.1.3 儿童活动区灯光设计 |
4.1.4 休闲活动区灯光设计 |
4.2 温泉公园主要照明元素灯光设计 |
4.2.1 温泉公园广场的灯光设计 |
4.2.2 温泉公园植物的灯光设计 |
4.2.3 温泉公园水体的灯光设计 |
4.2.4 温泉公园道路的灯光设计 |
4.2.5 建筑、构筑物的灯光设计 |
4.3 温泉公园景观照明小结 |
4.4 闽江公园(南园)概况及主要分区照明设计 |
4.4.1 闽江公园(南园)出入口广场景观照明设计 |
4.4.2 儿童活动区灯光设计 |
4.4.3 娱乐文化活动区灯光设计 |
4.4.4 休闲活动区灯光设计 |
4.5 闽江公园(南园)景观元素照明设计 |
4.5.1 植物灯光设计 |
4.5.2 建筑及构筑物灯光设计 |
4.5.3 道路灯光设计 |
4.5.4 雕塑小品照明设计 |
4.5.5 水系灯光设计 |
4.6 闽江公园(南园)景观照明设计小结 |
4.6.1 闽江公园(南园)构筑物景观照明优缺点 |
4.6.2 闽江公园(南园)建筑、水体景观照明优缺点 |
4.6.3 闽江公园(南园)照明灯具现存问题 |
4.6.4 闽江公园(南园)景观照明设计总体表现 |
5 结论与讨论 |
5.1 调查结果总结 |
5.1.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在景观照明中的影响 |
5.1.2 地域文化在两者景观照明中的体现 |
5.1.3 两者在儿童活动区、老年活动区景观照明中的现存问题 |
5.1.4 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的前景展望 |
5.2 讨论 |
5.2.1 温泉公园景观照明方案设计 |
5.2.2 闽江公园(南园)景观照明方案设计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选题的理论技术依据 |
1.3.1 现代道路景观设计美学论 |
1.3.2 现代道路景观空间论 |
1.3.3 现代道路景观元素论 |
1.3.4 景观生态论 |
1.3.5 环境行为学 |
1.4 国内外研究及建设概况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1 查阅资料法 |
1.6.2 现场调研法 |
1.6.3 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 |
1.6.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道路景观概论 |
2.1 道路景观相关概念 |
2.1.1 道路景观概念 |
2.1.2 道路绿地概念 |
2.1.3 城市道路绿地指标 |
2.2 城市道路绿地的布置形式及分类 |
2.2.1 国家标准城市道路的分类 |
2.2.2 较常用的分类形式 |
2.2.3 其它分类方式 |
2.3 道路景观作用 |
2.3.1 展示性及美化性 |
2.3.2 生态性—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
2.3.3 功能性—交通安全功能、社会经济功能 |
2.4 道路景观的设计内容与绿化设计的基本形式 |
2.4.1 密林式 |
2.4.2 田园式 |
2.4.3 花园式 |
2.4.4 防护式 |
2.4.5 自然式 |
2.4.6 滨河式 |
2.4.7 简易式 |
2.5 国内外道路绿地的起源与发展 |
2.5.1 国内道路绿地的起源与发展 |
2.5.2 国外道路绿地的起源与发展 |
2.6 国内城市道路景观现状分析 |
2.6.1 道路景观趋同---道路绿地景观缺乏个性、忽视地域文化,地方特色性不强 |
2.6.2 “人性化”设计不足 |
2.6.3 道路景观设计及建造发展欠均衡 |
2.6.4 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对绿地的生态效益考虑不足 |
2.6.5 道路景观整体性较差 |
2.7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
2.7.1 重视生态 |
2.7.2 加强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及地域特色性 |
2.7.3 以‘人性化’为目的进行道路景观设计 |
第三章 太原市概况 |
3.1 自然条件 |
3.2 气象条件 |
3.3 社会概况 |
3.4 人口规模 |
3.5 环境状况 |
3.6 城市定位 |
第四章 太原市道路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
4.1 太原市快速路景观设计 |
4.1.1 太原市快速路景观设计概述 |
4.1.2 龙城大街景观设计 |
4.1.3 滨河东路景观设计 |
4.1.4 滨河西路南延道路景观设计 |
4.1.5 迎宾路东延景观设计 |
4.2 太原市主干道景观设计 |
4.2.1 迎泽大街景观设计 |
4.2.2 长风西大街景观设计 |
4.2.3 南内环街景观设计 |
4.2.4 新建南路景观设计 |
4.2.5 新建北路景观设计 |
4.2.6 平阳路景观设计 |
4.3 太原市其它道路景观设计 |
4.4 太原市商业街景观设计 |
4.4.1 柳巷商业街区景观设计 |
4.5 太原市街道景观植物种植设计与树种选择设计现状调查分析 |
第五章 太原市道路景观设计探讨 |
5.1 太原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成功经验 |
5.1.1 设计起点高,建设了一部分高质量的景观道路 |
5.1.2 植物配置丰富,植物品种较以往丰富 |
5.1.3 注重带状延续性及节点景观的突出性 |
5.1.4 对生态的设计与人性化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
5.1.5 注重文化性的体现 |
5.2 太原市道路景观设计存在的不足 |
5.2.1 设计的科学性不够 |
5.2.2 设计的人性化不足 |
5.2.3 设计的整体性有待加强 |
5.2.4 植物景观季相变化不明显,树种选择较为单调 |
5.3 太原市道路景观设计对策探讨 |
5.3.1 注重设计的科学性 |
5.3.2 景观的统一性-----道路绿地景观要与其他路景元素协调,形成统一、和谐的景观 |
5.3.3 注重地域性的设计,因地制宜,突出文化性,加强道路景观文化内涵,加强特色街道的设计 |
5.3.4 经济性---加强“节约”设计,创建节约型绿地 |
5.3.5 景观的丰富性--- 加大植物选择力度与乡土植物的开发应用利度 |
5.3.6 注重道路景观的生态设计 |
5.3.7 注重道路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
5.4 太原市道路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原则 |
5.4.1 主题原则 |
5.4.2 适宜原则 |
5.4.3 丰富性原则 |
5.4.4 时效性原则 |
5.4.5 经济性原则 |
5.4.6 协调性原则 |
5.5 太原市道路景观树种选择设计 |
5.5.1 树种选择原则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场景空间景观艺术照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背景 |
1.1.1 课题研究目的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状况 |
1.2.1 国外关于场景空间的理论研究状况 |
1.2.2 国外关于景观艺术照明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状况 |
1.2.3 国内关于场景空间的理论研究状况 |
1.2.4 国内关于景观艺术照明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状况 |
1.3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框架 |
1.4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及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1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2 场景空间 |
2.1 场景的概念解释 |
2.1.1 场景的广义解释 |
2.1.2 场景在建筑学中的解释 |
2.1.3 本论文中场景概念提出的理论依据 |
2.2 场景的空间划分 |
2.2.1 场景与空间 |
2.2.2 实景 |
2.2.3 虚景 |
2.2.4 园林景观的场景空间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艺术照明 |
3.1 照明的历史 |
3.1.1 光源的发展 |
3.1.2 灯具的演进 |
3.2 照明的种类 |
3.2.1 根据照明特点分为功能照明和艺术照明 |
3.2.2 根据照明空间分为室内照明和室外照明 |
3.2.3 根据照明时间分为四季照明和昼夜照明 |
3.2.4 根据照明构成要素分为灯、光、介质、物、影 |
3.3 艺术照明及艺术照明类型划分 |
3.3.1 艺术照明 |
3.3.2 艺术照明的类型划分 |
3.4 艺术照明的影响因素 |
3.4.1 艺术照明与视知觉 |
3.4.2 艺术照明的装饰构成要素 |
3.5 本章小结 |
4 场景空间景观艺术照明设计理论研究 |
4.1 艺术照明表达的夜景场景空间类型 |
4.1.1 白景中的实景与虚景 |
4.1.2 夜景中的实景与虚景 |
4.2 特定场景艺术照明设计原则——师法戏剧舞台灯光 |
4.2.1 借鉴舞台灯光的基本原理 |
4.2.2 园林景观艺术照明与戏剧舞台灯光的关系 |
4.2.3 园林景观特定场景艺术照明设计如何向戏剧舞台灯光设计学习 |
4.3 场景空间的艺术照明表达手法 |
4.3.1 写实与写意 |
4.3.2 写实照明与写意照明 |
4.4 人、景、光三者相互关系作用 |
4.4.1 人——景——光相互作用的构成 |
4.4.2 人—景—光相互作用的解释 |
4.5 艺术照明表达的夜景意境 |
4.5.1 关于意境 |
4.5.2 夜景与意境 |
4.5.3 "意境"的两个层次——"情景"与"意景" |
4.5.4 夜景照明由视知觉到意境产生的思维活动流程 |
4.6 园林景观艺术照明中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
4.6.1 照度对夜景空间主要景观要素及可视范围的限定 |
4.6.2 光源的色温、显色性协调夜景空间气氛 |
4.6.3 灯具造型突出夜景主题 |
4.6.4 照明分线控制实现场景的时空转换 |
4.7 本章小结 |
5 场景空间景观艺术照明设计手法研究 |
5.1 园林景观中景观各构成元素照明方式 |
5.1.1 道路 |
5.1.2 建构筑物 |
5.1.3 绿化 |
5.1.4 水体 |
5.1.5 山石 |
5.1.6 小品(雕塑、园林家具、广告标识) |
5.1.7 要素组景 |
5.2 特定园林景观中艺术照明设计手法研究 |
5.2.1 建(构)筑物夜景照明 |
5.2.2 广场景观照明 |
5.2.3 道路夜景照明 |
5.2.4 桥梁夜景照明 |
5.2.5 公园夜景照明 |
5.2.6 水景夜景照明 |
5.2.7 庭院和花园夜景照明 |
5.2.8 景区实景演出夜景照明 |
5.3 园林景观夜景照明分线控制与场景变换 |
5.3.1 建(构)筑物夜景照明分线控制 |
5.3.2 广场夜景照明分线控制 |
5.3.3 道路夜景照明分线控制 |
5.3.4 桥梁夜景照明分线控制 |
5.3.5 公园夜景照明分线控制 |
5.3.6 水景夜景照明分线控制 |
5.3.7 庭院和花园夜景照明分线控制 |
5.3.8 景区夜文化——以实景演出的夜景照明分线控制为例 |
5.4 传统风格与现代风格园林景观照明设计案例研究 |
5.4.1 北京菖蒲河公园 |
5.4.2 北京奥林匹克下沉花园 |
5.4.3 小结 |
5.5 景观照明工程设计实践案例研究 |
5.5.1 陕西少华山景区潜龙寺入口景区规划设计 |
5.5.2 西安浐灞桃花岛风景区竹影廊桥规划设计 |
5.5.3 延安西北川山体公园规划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通过"场景空间"与"艺术照明"的基础理论研究为"景观艺术照明"方法论总结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
6.2 "园林景观艺术照明设计"手法研究 |
6.3 场景空间景观艺术照明的实践研究 |
6.4 提出夜景照明工程设计程序建议 |
6.5 有待于继续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附录A:照明专业术语 |
附录B:竹影廊桥(节点八)景观照明项目灯具一览表 |
附录C:延安山体公园景观照明项目灯具选型表 |
附录1: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附录2: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参与的主要工程项目 |
(9)城市旅游与城市生态建设研究 ——以扬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城市旅游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2 城市生态建设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3 研究分析与展望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辨识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城市生态规划 |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3 系统科学理论 |
2.1.4 经济学理论 |
2.1.5 城市水生态理论基础 |
2.2 相关概念辨识 |
2.2.1 本文旅游概念的界定 |
2.2.2 本文城市旅游概念的界定 |
2.2.3 本文生态旅游内涵的界定 |
第3章 城市旅游与城市生态建设联动效应 |
3.1 城市生态系统解析 |
3.1.1 城市生态系统的内涵 |
3.1.2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
3.1.3 城市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与特征 |
3.2 城市生态建设内涵 |
3.2.1 生态城市的内涵 |
3.2.2 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 |
3.3 城市旅游的演进机制 |
3.3.1 城市系统的自组织机制 |
3.3.2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
3.3.3 城市旅游供求市场的创新机制 |
3.4 城市旅游发展缺失及成因解析 |
3.4.1 城市旅游的发展缺失 |
3.4.2 城市旅游发展中的矛盾成因分析 |
3.5 城市旅游发展的生态观 |
3.5.1 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旅游发展的关系 |
3.5.2 城市旅游系统的生态化原则 |
3.5.3 城市生态旅游的内涵 |
3.5.4 城市生态旅游的特点与意义 |
3.5.5 城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3.6 城市生态旅游的开发系统 |
3.6.1 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
3.6.2 制定城市生态旅游的政策体系 |
3.6.3 城市生态旅游相关利益主体的协同 |
第4章 城市生态旅游空间整合 |
4.1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解析 |
4.1.1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内涵 |
4.1.2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组成单元 |
4.2 城市生态旅游空间分类 |
4.2.1 基于城市用地性质的城市生态旅游空间分类 |
4.2.2 基于人类影响程度的城市生态旅游空间分类 |
4.3 城市生态旅游空间结构特征 |
4.3.1 复杂性 |
4.3.2 多样性 |
4.3.3 渗透性 |
4.3.4 半网络性 |
4.4 城市生态旅游空间整合范畴 |
4.4.1 基于城市生态规划的整合 |
4.4.2 基于城市自然水体环境的整合 |
4.4.3 城市生态旅游空间内部的多元整合 |
4.5 城市生态旅游空间整合模式 |
4.5.1 城市旅游空间整合的理论基础 |
4.5.2 城市生态旅游空间整合的理论模式探讨 |
4.5.3 城市生态旅游空间的复合网络整合模式 |
第5章 城市生态旅游系统评价 |
5.1 基于系统论的旅游系统理论研究 |
5.2 城市生态旅游系统的作用机制 |
5.2.1 生态作用机制 |
5.2.2 经济作用机制 |
5.2.3 管理作用机制 |
5.2.4 文化作用机制 |
5.3 城市生态旅游系统结构 |
5.3.1 城市生态旅游产品吸引系统 |
5.3.2 城市生态旅游设施支持系统 |
5.3.3 城市生态旅游环境承载系统 |
5.3.4 城市生态旅游形象认知系统 |
5.3.5 城市生态旅游运营保障系统 |
5.4 城市生态旅游系统评价 |
5.4.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5.4.2 评价指标体系 |
5.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5.4.4 评价指标权重的具体计算过程 |
5.5 实证研究——以扬州凤凰岛生态旅游区为例 |
5.5.1 旅游区域概况 |
5.5.2 评价方法及问卷调查 |
5.5.3 评价分析 |
5.5.4 凤凰岛生态旅游提升策略 |
第6章 扬州城市与旅游发展概况 |
6.1 扬州城市概况 |
6.1.1 自然条件概况 |
6.1.2 社会经济与历史文化特征 |
6.2 扬州城市性质解读 |
6.2.1 性质的回顾:城市定位的审视 |
6.2.2 当前城市性质:“名城战略”的凸显和人文生态的回归 |
6.3 扬州城市生态建设框架体系 |
6.4 扬州城市旅游发展情境与未来展望 |
6.4.1 扬州城市旅游发展现状 |
6.4.2 扬州旅游发展的国内外情境分析 |
6.4.3 扬州城市旅游发展瓶颈分析 |
6.4.4 未来扬州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 |
6.4.5 扬州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战略 |
第7章 基于生态视角的扬州城市旅游战略 |
7.1 扬州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
7.1.1 绿扬城郭的历史渊源 |
7.1.2 城市绿地与园林规划发展 |
7.1.3 扬州古城绿地建设 |
7.1.4 尊重城市绿地景观的自然基础 |
7.1.5 强化城市绿地景观的规划意识 |
7.1.6 加强城市园林管理制度化建设 |
7.2 扬州湿地生态建设 |
7.2.1 湿地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7.2.2 扬州湿地保护的概况 |
7.2.3 扬州湿地生态旅游开发 |
7.2.4 扬州湿地保护不足与政策建议 |
7.3 扬州城市生态文化培育 |
7.3.1 扬州城市生态文化的内涵 |
7.3.4 培育生态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
7.4 扬州最佳绿色旅游城市创建 |
7.4.1 扬州最佳绿色旅游城市创建的背景 |
7.4.2 以“创佳”为契机促进扬州城市旅游的生态转型 |
7.4.3 扬州城市生态旅游资源整合 |
7.4.4 扬州旅游产品生态转型 |
7.4.5 扬州创建最佳绿色旅游城市的政策举措 |
7.4.6 响应城市旅游发展的城市生态规划战略 |
第8章 扬州城市水系旅游开发 |
8.1 扬州城水和谐的系统目标构建 |
8.1.1 水与城的相依关系 |
8.1.2 扬州城水和谐的系统目标构建 |
8.2 扬州城市水系概况 |
8.2.1 扬州水系情况及水文特征 |
8.2.2 扬州市水体功能区划 |
8.3 扬州城市水系环境质量评价及优化 |
8.3.1 扬州城市水环境质量现状 |
8.3.2 水环境质量评价以及应对措施 |
8.3.3 扬州水系环境优化原则与措施 |
8.4 扬州城市滨水空间景观整治 |
8.4.1 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意义 |
8.4.2 扬州滨水空间整治原则与目标 |
8.4.3 扬州典型滨水空间整治 |
8.4.4 滨水空间水文化遗存景观保护 |
8.4.5 滨水绿地景观的水文化构建 |
8.5 扬州城市滨水旅游空间品质提升 |
8.5.1 城市滨水旅游空间开发意义及现状分析 |
8.5.2 扬州城区滨水旅游空间总体格局 |
8.5.3 古运河滨水区旅游品质提升 |
8.5.4 北城河滨水区旅游品质提升 |
8.6 扬州城市水旅游开发系统 |
8.6.1 城市水旅游的开发背景 |
8.6.2 扬州城市水旅游系统开发框架 |
8.6.3 扬州水生态旅游空间整合理想模式 |
8.6.4 扬州运河旅游复合廊道开发模式 |
8.7 扬州水旅游核心系统开发 |
8.7.1 提升扬州水景的观赏品质 |
8.7.2 构建环城水上旅游网络系统 |
8.7.3 健全水上旅游硬件设施系统 |
8.7.4 完善水旅游的服务营销经营管理体系 |
8.7.5 强化水文化与水旅游的互动开发 |
8.8 扬州水旅游的生态保护建议 |
8.8.1 树立旅游业的科学发展观 |
8.8.2 加强水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
8.8.3 加强区域整合与世博圈水旅游的共振 |
8.8.4 主要利益相关者行为协调 |
8.8.5 创新运作模式 |
第9章 结语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工作 |
详细摘要 |
(10)基于服务半径的全市性公园布局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介绍 |
2.1 服务半径 |
2.2 公园 |
2.2.1 公园的概念 |
2.2.2 公园的分级 |
2.3 地理信息系统 |
2.4 断裂点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太原市概况 |
3.1.1 太原市自然条件 |
3.1.2 太原市社会经济条件 |
3.2 太原市全市性公园概况 |
3.2.1 全市性公园的界定 |
3.2.2 迎泽公园 |
3.2.3 汾河公园 |
3.2.4 儿童公园 |
3.2.5 龙潭公园 |
3.2.6 森林公园 |
第四章 全市性公园服务半径的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推理法 |
4.1.2 社会取证法 |
4.1.3 统计分析法 |
4.1.4 空间分析法 |
4.2 全市性公园服务半径的影响因素 |
4.2.1 内部因素 |
4.2.2 外部因素 |
4.3 全市性公园服务半径分析 |
4.3.1 问卷调查内容 |
4.3.2 服务半径的相关性检验 |
4.3.3 服务半径的求值 |
4.3.4 最佳服务半径值的修正 |
第五章 全市性公园布局分析 |
5.1 全市性公园布局的指导思想 |
5.2 全市性公园布局的原则 |
5.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2 合理配置原则 |
5.2.3 因地制宜原则 |
5.2.4 兼顾公平原则 |
5.3 全市性公园布局的方法 |
5.3.1 现有绿地的充分改善 |
5.3.2 改善夜晚灯光照明建设 |
5.3.3 避免公园千园一面 |
5.3.4 考虑防灾减灾功能 |
5.3.5 完善相关公园法规 |
5.4 关于全市性公园新建位置的建议 |
5.4.1 新建全市性公园的选址 |
5.4.2 汾河公园的向南扩建 |
5.4.3 长风东街附近全市性公园的开发 |
5.4.4 城市北部全市性公园的开发 |
5.5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城市园林灯光──太原汾河公园夜景照明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设计研究 ——以正定历史城区为例[D]. 崔宇航.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2]人工照明在城市公园夜景中的装饰表现研究[D]. 张书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沈阳市休闲广场夜间景观照明研究[D]. 刘珈彤.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地域文化在滨河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以神木县滨河景观设计为例[D]. 武慧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5]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性研究[D]. 毕晓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6]城市综合性公园景观照明设计研究[D]. 周芳.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 [7]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D]. 张海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8]场景空间景观艺术照明设计研究[D]. 刘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12)
- [9]城市旅游与城市生态建设研究 ——以扬州为例[D]. 孙萍. 南京林业大学, 2009(01)
- [10]基于服务半径的全市性公园布局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D]. 王涛. 山西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