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卫生、运动保健(论文文献综述)
张亮,马晓艳[1](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爱国卫生运动”概念的形成及启示——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卫生防疫和城乡环境卫生的整治,开展了广泛的群众卫生运动。这一时期,"卫生运动"的概念呈现出"多样向统一"转变的特征,逐步构建了"爱国卫生运动"的话语体系。作为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对爱国卫生运动做了详细报道。文章以《人民日报》为中心,从媒体的视角探讨了从"卫生(防疫)运动"到"爱国卫生运动"概念的形成过程。从概念上看,"卫生运动"的概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已经形成,1952—1954年在反对美军细菌战的背景下形成了"爱国卫生运动"的专用名词,1956—1959年全国开展了以"除四害、讲卫生"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深化并向常态化转变。
李远辉[2](2020)在《民国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兆均作为我国近现代体育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金兆均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体育理论家,一生奋笔不息,编撰出版体育理论着作,在实际的教学与实践中他更是一位教育家和身体力行的实干派;在其从事体育事业生涯的60多年中,他兢兢业业对待教学工作,积极创办学校和体育理论期刊,身体力行的体育实践行为和言行举止获得了我国广大体育事业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和敬重。同时因为金兆均先生长期从事大学与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且有赴美留学的经历,高深的学术造诣,更是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理论着作和经验,虽时过境迁,然其思想中的精髓却意义深远、经久不衰,具有重要的体育史学价值与现代启示意义。本研究以金兆均体育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朋辈评议法、专家评价法等研究方法对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对我国当代及未来体育发展的启示、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和研究。基于资料收集与文献研究,本研究提出了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五个方面的核心观点:(1)“体育救国”论;(2)“五育并重”观;(3)“学生发展中心”论;(4)“民众体育普及”观;(5)“体卫健康结合”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历史贡献:(1)促进了中西方体育的融合发展;(2)增进了国民体质的健康意识;(3)推动了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4)率先对我国体育管理进行了研究。根据金兆均体育思想的主要核心观点,结合当前中国体育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金兆均体育思想对当代体育发展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1)当代体育发展的启示:有助于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有助于推进“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计划;有助于构建国民体质健康教育体系。(2)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有助于提高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有助于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助于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实践。
张佳[3](2020)在《近代体育期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而产生,与人的身体、精神等内容紧密相关,是不可忽视的基本内容之一。期刊作为体育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不同的出版方式和内容向大众传达着最新的信息,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积极的舆论宣传作用。体育期刊不仅记录着近代体育发展的过程,还是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体育运动只有通过媒介进行宣传报道,才会有生命力,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会为人类所共享。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进身体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以近代体育期刊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近代体育期刊进行分类,以时空分布、创刊单位和主创人员为指标进行研究;其次探讨近代体育期刊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近代体育期刊的内容在传播体育理论知识、讨论体育研究方法、宣传体育运动卫生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从民族和国家方面看,近代社会中军事体育、民族体育的发展都在体育期刊中有不同方面的讨论和报道;再次以广告为另一个着眼点,对近代体育期刊上刊载的广告内容进行剖析,解读广告对于刊物及社会的影响,展现近代体育期刊在近代历史中的立体感。从体育期刊的内容来看,近代体育期刊的发展呈现出刊载内容庞杂、政治色彩浓厚、发行时间短暂、编辑身份双重性等特征,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近代体育期刊在服务社会体育实践、再现地方体育概况、培养高尚运动精神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近代社会是中国历史进程中最为动荡、变化最快的一个阶段,体育思想文化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只有将体育运动置于社会和媒介交织的背景下去重新审视,才能从体育期刊中找到近代体育发展的轨迹,有助于人们对近代体育发展的历史状态、对时人的体育认识、对近代体育发展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的了解,还可以丰富史学界关于近代体育研究的资料,增强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陈超[4](2019)在《昆明市高中生健康体育行为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阶段,是学生健康体育行为培养的关键时期,让学生获得体育健康知识,掌握运动技能是学校的体育教育的教学目的之一。当前,我们的高中生每天忙于埋头读书,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十分有限,学生的体质健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解高中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建立健康的体育行为与导向,对青少年养成终身体育行为和发展终身健康至关重要。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主城区高中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抽样选取昆明市5所中学(重点和非重点),并在这5所学校的每个年级各随机抽取2个班,每个学校共有6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昆明市高中生的健康体育行为现状以及影响高中生参与锻炼的自身因素,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本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从认知上来说,大多数高中生对“健康体育行为”有所了解,如:89.1%学生认为对体育活动前要进行准备活动,也就是说,有超过10%的学生认为准备活动并不重要;认为“带伤参加运动”“体育锻炼后喝冰镇饮料解渴”是不良体育行为的分别只有81.6%和80.6%。这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高中生对健康体育行了解不够,没有完全解决体育健康行为“认知层面”的问题,对不良体育行为没有全面理解。第二,从动机表现上来说,超过的90%的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主要是为了调节学习压力,而非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说明他们参与体育健康锻炼的主动性并不强,大部分学生以学习文化为重,忽略了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这些行为和表现不利于健康体育行为的形成和发展。第三,从行为表现上来说,项目选择上,选择“跑步、走路”进行运动的最多,达87.9%,除了这些项目简单容易开展外,也表现出需要借助器械参加的运动相对设施设备不足;参与渠道上,昆明市高中的体育活动主要以体育课(93.4%)、课间操(90.3%)等形式为主,仅有33%和31.4%的学生选择体育兴趣班和体育俱乐部,这部分学生以体育特长生居多,这说明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兴趣班的开展还不够普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眼保健操的占比为75.1%,在传统认知中,眼保健操应该是全覆盖的开展,再结合当前青少年近视的多发现状,应引起重视。总体来说,当前昆明市高中生的健康体育行为认知和行为表现不足,学校主导性未完全发挥,家庭、社会参与支持不够,为促进高中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主阵地作用。二是引导家长重视高中生健康体育行为的培养;三是加强社会对高中生健康体育行为的支持;四是强化高中生对健康体育行为的认知,五是培养高中生良好健康体育行为习惯。
胡兴黎,李江涛[5](2019)在《海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卫生现状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生活卫生、环境卫生和运动卫生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存在入睡较晚、补液方式、类型不正确等生活卫生问题,测试场地安排不合理和测试仪器不标准、吹嘴和垫子不卫生等环境卫生问题,测试过程缺乏准备与整理活动、部分测试项目不科学等运动卫生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加强体测卫生教育、加大体测设备投入和督促体测人员监督,旨在引起体质健康测试人员重视,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李炳敏,杨波,段丽清[6](2018)在《孕期保健及营养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母婴结局及行为习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孕期系统性、针对性保健及营养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母婴结局及行为习惯的影响,为GDM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成都市金牛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320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保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孕期系统性、针对性保健及营养指导。观察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结局及两组科学饮食、适当运动、自测血糖、定时产检、讲究卫生等行为习惯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孕妇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感染、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早产、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孕妇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卫生习惯、定期产检、自测血糖等行为习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GDM孕妇实施孕期系统的、针对性保健及营养指导效果显着,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母婴结局及孕妇不良行为习惯。
王合霞,唐亮,朱静[7](2016)在《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卫生保健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大学女生参加体育运动卫生保健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大学女生科学地进行体育运动、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供指导。
朱静,王合霞,陶焘[8](2016)在《高校女生参加体育运动卫生保健状况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高校女生参加体育运动卫生保健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高校女生科学地进行体育运动,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供指导.结果显示高校女生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在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运动时间的选择、运动中体液的补充、运动强度的掌握、运动后的放松练习、运动出汗后是否及时更换衣物及女生经期运动情况都存在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的匮乏.建议各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对女生开展有针对性运动卫生保健知识的教学和指导,使高校女生养成科学的体育运动卫生保健观念和习惯,养成科学卫生的体育锻炼方式.
李朏佺[9](2015)在《大学生健身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基于江苏经验的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表明,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人类身体活动水平正在急剧下降,这给各国经济和人类的健康造成的代价令人震惊。缺乏身体活动已经威胁到每个人的健康、幸福和生活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它正在削弱人类的潜能。大学生作为高智群体,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重要的人力资源,其身心健康与体魄强健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表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下滑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2010年江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7-17岁年龄段学生的耐力素质指标有所上升,而18-22岁年龄段学生(大学生)耐力素质指标仍呈下滑趋势。从某种角度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学生体育认知、体育兴趣、体育态度、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综合素养,而非某一单一要素。因此,如何运用系统思维,进行综合思考,构建大学生健身素养标准,以引领与促进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养成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已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以大学生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改善为着眼点,在借鉴已有相关人群健身素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比较法和德尔菲法建构大学生健身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促进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改善锻炼行为,养成锻炼习惯和促进大学生健身素养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起到助力的作用。研究结果:初步构建了大学生健身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4个维度,即健身认知、健身态度、健身技能、健身行为;二级指标8个维度,即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常识、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知识、健身情感、健身行为意向、运动专项技能、健身锻炼风险防范、健身方案、健身行为习惯;三级指标(主要观测点)41个。专家权威系数全部大于0.70,重要性均值全部大于3,变异系数在0.00—0.33之间,肯德尔和谐系数在0.368—0.493之间,专家协调系数均达到显着性差异(P≤0.05),均在德尔菲法许可的范围内。
黄伟业,李兆明[10](2015)在《大学生健康保健认知现状与应用调查研究》文中提出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方法,对高校大学生的健康保健认知现状与应用进行综合调查和全面分析.为促使高校重视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保健理念,了解健康保健的内涵与意义,掌握健康保健的规律和方法,全面提高大学生健康保健的认知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运动卫生、运动保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动卫生、运动保健(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初期“爱国卫生运动”概念的形成及启示——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爱国卫生运动的肇始 |
1.“群众卫生运动”概念的形成 |
2.概念的多元向统一转变: |
二、爱国卫生运动的形成 |
1.爱国防疫卫生运动的兴起 |
2.“爱国卫生运动”概念的正式出现 |
3.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成立 |
三、爱国卫生运动概念的深化 |
1.爱国卫生运动由“政治任务”向常规性的卫生活动转变 |
2.“除四害、讲卫生”成为爱国卫生运动的新内容 |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爱国卫生运动的启示 |
1.卫生工作需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 |
2.加强党对爱国卫生运动的领导是运动成功的根本保证 |
3.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群众卫生运动的工作方法 |
(2)民国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二、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民国时期 |
2.体育家 |
3.体育思想 |
(二)金兆均的人生经历与学术成果 |
1.金兆均的生平经历 |
2.金兆均的学术成就 |
(三)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前人研究综述 |
(四)金兆均体育思想前人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资料法 |
2.历史分析法 |
3.文本分析法 |
4.质性研究信效度检验方法 |
(1)朋辈评议 |
(2)专家评议 |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历史渊源 |
1.金兆均体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2.金兆均体育思想形成的教育背景 |
3.金兆均体育思想形成的实践背景 |
4.小结 |
(二)金兆均体育思想的核心观点 |
1.“体育救国”论 |
(1)倡导体育,尚武救国 |
(2)振兴体育,强民强国 |
2.“五育并重”观 |
(1)强调五育并重之重大意义 |
(2)重视学校体育之重要地位 |
3.“学生发展中心”论 |
(1)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 |
(2)重视青年体育的发展 |
4.“民众体育普及”观 |
(1)重视民众体育的普及 |
(2)重视学校课余体育的普及 |
5.“体卫健康结合”论 |
(1)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研究 |
(2)重视学校运动卫生和卫生防疫 |
(三)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
1.促进了中西方体育的融合发展 |
2.增进了国民体质的健康意识 |
3.推动了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 |
4.率先对我国体育管理进行了研究 |
(四)金兆均体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1.金兆均体育思想对未来体育的启示 |
(1)有助于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
(2)有助于推进“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战略计划 |
(3)有助于构建国民体质健康教育体系 |
2.金兆均体育思想对学校体育深化改革的启示 |
(1)有助于提高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 |
(2)有助于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 |
(3)有助于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实践 |
五、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金兆均大事件年表 |
附录 B:金兆均作品一览表 |
附录 C:金兆均代表作《体育行政》 |
附录 D: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专家评议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近代体育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体育期刊史的研究 |
(二)关于近代体育传播主体的研究 |
(三)关于近代体育期刊发展阶段的研究 |
(四)关于近代体育期刊的个案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近代体育期刊的创办 |
一、近代体育期刊的分布情况 |
(一)时间分布 |
(二)空间分布 |
二、近代体育期刊的主办单位 |
(一)体育行政机构 |
(二)体育学校 |
(三)民间体育组织 |
(四)专业出版机构与报社 |
(五)个人与民营商业公司 |
三、近代体育期刊的出版方式 |
(一)综合类体育刊物 |
(二)民族类体育刊物 |
(三)画报类体育刊物 |
(四)专业类体育刊物 |
(五)体育特刊与专号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体育期刊的出版 |
一、近代体育期刊的编辑 |
(一)近代体育期刊的编者 |
(二)近代体育期刊的作者 |
二、近代体育期刊的栏目设置 |
(一)评论性栏目 |
(二)信息介绍栏目 |
(三)通讯报道栏目 |
(四)答疑解惑栏目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体育期刊与体育文化传播 |
一、传播体育理论知识 |
(一)探讨体育的含义 |
(二)研究近代体育发展路径 |
(三)普及体育项目的练习方法 |
二、介绍各国体育发展状况 |
(一)体育发达国家的情况介绍 |
(二)相同经历国家的体育发展介绍 |
三、提高对女子体育的认识 |
(一)女子体育之重要性 |
(一)女子体育之特殊性 |
四、宣传体育运动卫生 |
(一)规范运动饮食 |
(二)增进运动生理学知识 |
(三)预防与治疗运动中的疾病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体育期刊与国族振兴 |
一、展现“体育救国”思潮 |
(一)“体育救国”思潮下的社会舆论 |
(二)“军事体育化”思想 |
(三)滑翔运动的开展 |
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 |
(一)国术的重要性 |
(二)国术发展的基本内容 |
(三)国术发展的前途 |
三、普及社会体育活动 |
(一)社会体育理论之讨论 |
(二)强化儿童体育 |
(三)普及社会体育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体育期刊中的广告业 |
一、体育产品广告 |
(一)体育知识广告 |
(二)体育器材用具广告 |
(三)体育学校招生广告 |
二、非体育产品广告 |
(一)生活用品广告 |
(二)保健医疗广告 |
(三)奢侈品广告 |
三、近代体育期刊中广告的特点及影响 |
(一)体育期刊中广告的特点 |
(二)体育期刊广告的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体育期刊的特点与影响 |
一、近代体育期刊的发展特征 |
(一)内容庞杂 |
(二)政治色彩浓厚 |
(三)发行时间短暂 |
(四)编辑身份的多重性 |
二、近代体育期刊的社会影响 |
(一)促进了近代体育的发展 |
(二)推动了社会体育实践的深入 |
(三)强化了民众体育的开展 |
(四)养成了高尚的运动精神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昆明市高中生健康体育行为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体育认知 |
2.1.2 体育行为 |
2.1.3 健康体育行为 |
2.1.4 不良体育行为 |
2.2 国内外健康体育行为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有关健康体育行为的研究 |
2.2.2 国内有关健康体育行为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比较分析法 |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昆明市高中生体育行为的认知 |
4.1.1 高中生对健康体育行为和不良体育行为的认知 |
4.1.2 高中生对身体健康的认知 |
4.1.3 高中生健康体育卫生知识和科学运动方法的认知 |
4.1.4 高中生健康体育知识的获取渠道 |
4.2 昆明市高中生健康体育行为 |
4.2.1 高中生参加体育活动前准备活动分析 |
4.2.2 高中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及不参加体育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分析 |
4.2.3 高中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分析 |
4.2.4 高中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次分析 |
4.2.5 高中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分析 |
4.2.6 高中生开展体育活动的形式分析 |
4.2.7 高中生参加体育活动后放松活动分析 |
4.2.8 高中生参加体育运动后饮水补给情况 |
4.2.9 高中生课余时间的安排 |
4.2.10 高中生关爱健康的行为 |
4.3 影响昆明市高中生健康体育行为的因素 |
4.3.1 学校环境影响 |
4.3.2 家庭环境影响 |
4.3.3 社会环境影响 |
4.3.4 个人认知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学校体育的主导性未完全发挥 |
5.1.2 家庭的教育和影响不够 |
5.1.3 社会力量支持参与不够 |
5.1.4 高中生对健康体育行为认识不足 |
5.1.5 高中生健康体育行为表现有待改进 |
5.2 建议 |
5.2.1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主阵地作用 |
5.2.2 引导家长重视高中生健康体育行为 |
5.2.3 加强社会各界对高中生健康体育行为的支持 |
5.2.4 强化高中生对健康体育行为的认知 |
5.2.5 培养高中生良好的健康体育行为习惯 |
参考文献 |
附录A:调查问卷 |
附录B:问卷的效度检验表 |
致谢 |
(5)海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卫生现状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资料法 |
1.2.2 问卷调查法 |
1.2.3 数理统计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活卫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
2.2 环境卫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
2.3 运动卫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
3 结论与建议 |
3.1 结论 |
3.2 建议 |
3.2.1 加强体测卫生教育 |
3.2.2 加大体测设备投入 |
3.2.3 督促体测人员监督 |
4 结束语 |
(6)孕期保健及营养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母婴结局及行为习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
2.2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比较 |
2.3 两组围生儿结局比较 |
2.4 两组孕妇行为习惯评分比较 |
3 讨论 |
(7)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卫生保健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资料法 |
1.2.2 访谈法就问卷的制订和本研究有关的内容对部分高校的女性体育教师、体育工作者进行访谈。 |
1.2.3 问卷调查法 |
1.2.4 数理统计法对取得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
2.2 运动时间的选择 |
2.3 运动中体液补充 |
2.4 运动强度的监测 |
2.5 运动后的放松练习 |
2.6 运动出汗后是否能及时更换衣物和洗澡 |
2.7 经期参与运动的情况 |
3 结论与建议 |
3.1 结论 |
3.2 建议 |
(8)高校女生参加体育运动卫生保健状况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以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体育课女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卫生保健状况为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法 |
1.2.2 访谈法就问卷的制定和本研究有关的内容对部分高校的女性体育教师、学者进行访谈. |
1.2.3 问卷调查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
2.2 运动时间的选择 |
2.3 运动中体液补充 |
2.4 运动强度的监测 |
2.5 运动后的放松练习 |
2.6 运动出汗后是否能及时更换衣物和洗澡 |
3 结论与建议 |
(9)大学生健身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基于江苏经验的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文献 |
1.2.3 简要述评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法 |
1.4.2 比较研究法 |
1.4.3 德尔菲法 |
1.4.4 数理统计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健身素养评价方案比较分析 |
2.1 一级指标比较分析 |
2.2 二级指标比对分析 |
2.2.1 健身认知比对分析 |
2.2.2 健身态度比对分析 |
2.2.3 健身技能比对分析 |
2.2.4 健身行为比对分析 |
2.3 三级指标的比对分析及初构 |
2.3.1 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常识 |
2.3.2 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知识 |
2.3.3 健身情感 |
2.3.4 健身行为意向 |
2.3.5 运动专项技能 |
2.3.6 健身锻炼风险防范 |
2.3.7 健身方案 |
2.3.8 健身行为习惯 |
第三章 大学生健身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
3.1 构建依据 |
3.2 价值定位 |
3.3 基本原则 |
3.4 构建程序 |
3.4.1 咨询专家的选定 |
3.4.2 调查问卷的制作 |
3.4.3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4.4 问卷的统计与数据库的建立 |
3.4.5 问卷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3.4.6 第一轮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3.4.7 第二轮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3.5 大学生健身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
3.5.1 大学生健身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
3.5.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10)大学生健康保健认知现状与应用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大学生对健康保健的认知现状 |
2.2 大学生对健康保健的应用现状 |
3 结论与建议 |
四、运动卫生、运动保健(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初期“爱国卫生运动”概念的形成及启示——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J]. 张亮,马晓艳. 安徽史学, 2021(05)
- [2]民国体育家金兆均体育思想研究与启示[D]. 李远辉.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3]近代体育期刊研究[D]. 张佳.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昆明市高中生健康体育行为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 陈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海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卫生现状调查分析[J]. 胡兴黎,李江涛. 体育科技, 2019(02)
- [6]孕期保健及营养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母婴结局及行为习惯的影响[J]. 李炳敏,杨波,段丽清. 中国妇幼保健, 2018(23)
- [7]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卫生保健现状的调查研究[J]. 王合霞,唐亮,朱静. 运动, 2016(17)
- [8]高校女生参加体育运动卫生保健状况的调查研究[J]. 朱静,王合霞,陶焘.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9]大学生健身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基于江苏经验的模型[D]. 李朏佺. 南京体育学院, 2015(06)
- [10]大学生健康保健认知现状与应用调查研究[J]. 黄伟业,李兆明.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