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感应电量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尚合,谢喜宁,胡小锋[1](2021)在《飞行器静电起电放电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飞行器作为空天装备重要的载体,其表面结构和材料差异造成电势差时,易发生静电放电,严重威胁飞行器的运行安全。文章从飞行器表面静电起电研究动态、飞行器静电起电机理、飞行器静电起电测试方法等方面介绍了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以及本团队在静电起电机理以及静电起电测试方法方面研究的主要成果。提出了飞行器摩擦起电和喷流起电的测试方法,获得了飞行器摩擦起电与温度、湿度、摩擦速度以及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测得了飞行器喷流起电使得飞行器带负电的结论,并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重点研究方向,为飞行器静电防护设计和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
李立峰,梁利辉,李秦,韩笑,张胤禄,何旺龄[2](2021)在《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下方民房晾衣架感应电特性及改善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特高压线路电压等级高,空间电场容易造成附近居民生活空间的暂态电击现象,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和电网环保性。其中,民房金属晾衣架处暂态电击现象频发,是居民投诉的重点。为此,建立了1 000 k V特高压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和金属晾衣架模型,分析了金属晾衣架上感应电势和感应电场的大小,并定量讨论了多种屏蔽线架设方式对晾衣架上感应电的降低水平和改善效果。研究表明:屏蔽线对改善线下金属物的感应电现象效果显着,最大降低72%;屏蔽线架设根数、与晾衣架的水平距离对改善效果影响较大。考虑施工和经济性影响,也提出了相应场景下屏蔽线架设建议。
杨朋聚[3](2021)在《推来挽去瞬间定 镜中摇曳像电荷——利用像电荷求解感应电荷问题》文中指出世界是简单的,描述自然的规律也应该是简洁明了的,根据唯一性定理,利用像电荷处理静电感应问题,可以使问题简化,同时能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
仲苏苏[4](2021)在《基于叉指型静电传感器的颗粒流动参数测量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然界的沙尘暴、空气中漫天飞舞的灰尘、工厂中排放的烟气、高炉喷煤系统,生活及工业生产中气固两相流现象随处可见,颗粒流动速度作为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重要参数,如何实现准确测量对于理解气固两相流动特性,实现过程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静电传感器存在的颗粒空间位置不同会对测速结果产生影响的问题,如环状静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中包含了颗粒电荷量的大小、颗粒空间位置、颗粒粒径和颗粒速度四种信息,而要将这四种信息分离出来很有难度。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交叉指型静电传感器结构,以期消除颗粒空间位置和颗粒粒径大小对测速结果的影响。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信噪比,将采用双指型电极阵列差分式设计的静电传感器结构。首先,通过有限元软件COMSOL对交叉指型静电传感器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交叉指型静电传感器的空间灵敏特性,得出其静态灵敏度和动态灵敏度的函数表达式。分析指型电极轴向宽度We和指型电极轴向间隔Le对空间灵敏度分布特性的影响并利用相似化原理建立该传感器的无量纲化模型。其次,研究交叉指型静电传感器空间滤波测速方法,仿真得出颗粒空间位置和粒径大小的改变对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功率谱峰值频率没有影响,推导出交叉指型静电传感器空间滤波法的速度公式,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结论的正确性,并对空间滤波法测速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下落高度0.45m到1.25m范围内,单颗粒实验下,空间滤波法测速的相对误差在0.04%~4.34%之间,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6%;多颗粒实验下,空间滤波法测速的相对误差在1.17%~4.88%之间,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最后,研究交叉指型静电传感器互相关测速方法。在重力输送颗粒流实验装置上分别进行单颗粒和多颗粒的速度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参考速度2.97m/s到4.95m/s范围内,单颗粒实验下,互相关法测速的相对误差在0.15%~1.77%之间,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9%;多颗粒实验下,互相关法测速的相对误差在5.18%~8.65%之间,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对比分析空间滤波和互相关这两种测速方法可以发现,在单颗粒实验下互相关法测速的准确性更好,重复性稍差;在多颗粒实验下空间滤波法测速的准确性更好,重复性稍差。
张坤[5](2021)在《暖云降水主导的广州“5·7”暴雨中电荷结构特征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认识2017年5月7日发生在广东的一次暖云降水主导的极端暴雨过程中对流单体中的电荷结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本文利用加入了起放电参数化方案的WRF数值模式,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首先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确定了模拟效果,分析了此次过程中一个单体成熟阶段电荷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然后讨论了不同对流强度单体内底部正电荷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最后探讨了强对流单体内感应起电机制对底部正电荷区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此次以暖云降水主导的极端暴雨过程中的单体对流强度较弱,云顶高度低于同地区典型的对流过程。不同对流单体内强回波中心均由大雨滴形成,范围较小,顶点低,对流运动向0℃层以上输送的过冷水较少,不利于冰相粒子形成,导致大小冰相粒子含量均较少,其中含量最多的冰相粒子为雪花,其次依次为霰、冰晶、冰雹。(2)强对流单体中,对流区中空间净电荷分布基本呈三极性结构,但上部正电荷区范围较小,电荷密度较弱。与强对流单体相比,弱对流与中等对流单体内空间净电荷分布均只有中部负电荷区与底部正电荷区。不同强度对流单体内中部负电荷区均是由带负电荷的冰晶和雪花共同主导,底部正电荷区均主要是由带正电荷的霰粒子以及带正电荷的雨滴主导,而强对流单体内的上部正电荷区由带正电荷的雪花主导。弱对流单体中更多的冰相粒子下落至0℃层以下,且此次过程暖云区较厚,大量冰相粒子完全融化成雨滴,导致弱对流单体内雨滴荷电量比其中等对流单体和强对流单体的要大。(3)不同强度对流单体内,底部正电荷区均主要是由带正电荷的霰粒子以及带正电荷的雨滴形成,有所不同的是,中等对流单体与强对流单体内底部正电荷区是由霰粒子主导,而弱对流单体的则是由带正电荷的雨滴主导。此次过程中的强对流单体与我国典型内陆高原雹暴过程的相比,底部正电荷区电荷密度和分布范围均较小,但两次过程中都是以霰粒子为主导,带正电荷的雹和雨滴起促进作用;与此次过程不同的是,雹暴过程中暖云区厚度较小,冰相粒子快速降落到地面,融化成带电荷的雨滴较少,因此雹暴过程中弱对流单体内底部正电荷区消失。(4)此次过程对流云内起电较弱,以非感应起电为主,非感应起电主要以对流区中-15℃层以下正的起电率为主,感应起电率以对流区中的负极性为主,与主要的非感应起电区域重合。强起电区与放电区重合,主要集中在回波中心上部35~50 d BZ的对流区。不调用感应起电机制后,强对流单体成熟阶段,强对流区上部正电荷区变小,中部负电荷区与底部正电荷区均变大,对流外围中部负电荷区与底部正电荷区均变小。
张金波[6](2021)在《闪电多样性与电离层不均匀性对红色精灵始发过程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色精灵(Sprites)是一种常见的中高层瞬态发光现象,出现在50~90 km的高度,通常由雷暴系统中强烈的正地闪触发,在大气能量传输、全球电路和临近空间内的飞行器安全等方面有潜在影响,研究sprites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建立了三维雷电电场耦合效应数值模型,模拟研究了对流层闪电多样性、电离层D层大气不均匀分布对sprites的影响,并对sprites与母体闪电间存在的水平偏移现象进行了模拟验证。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三维雷电电场耦合效应数值模型,包括三维准静电场(3-D QES)模型和三维电磁脉冲(3-D EMP)模型。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基于有限差分法建立了3-D QES模型,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建立了3-D EMP模型,两个模型都考虑了电离层电参数的非线性效应,并实现了光辐射的模拟计算。通过与现有文献结果或二维轴对称模型结果作对比,验证了两个三维模型的模拟精度。三维模型参数设置更加灵活,突破了二维轴对称模型的局限性。三维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对流层闪电多样性特征、电离层大气不均匀分布等因素对sprites的影响提供了可靠的模型工具。(2)研究了对流层闪电多样性特征对sprites始发过程的影响。放电电荷矩相同的闪电在60 km以下产生的电场受到放电模型的影响很大,但在60 km以上的电离层D层产生的电场和光辐射强度不会受到放电模型的影响。当电荷区水平半径为10 km时,放电电荷矩相同的地闪在电离层D层产生电场和光辐射强度最大;非对称的椭球形电荷区放电过程在电离层D层产生的电场和光辐射也是非对称的,不同角度观测到的光辐射水平尺度和光辐射强度也是不同的;对于位置倾斜的放电模型,地闪在电离层D层产生光辐射位置与放电电荷区位置是对应的;间隔40 km的两个相邻电荷区,当两次闪电强度相同且极性相同时,两次正地闪在电离层D层产生的电场方向相同,叠加后的总电场幅值变大,对应产生的光辐射中心位于两个放电电荷区中间,并与放电电荷区中心位置的偏移量为20 km;而当两次地闪强度相同但极性相反时,正地闪与相邻负地闪在电离层D层产生的电场方向相反,电场抵消后的总电场幅值变小且分裂为两个方向相反的区域,对应产生的光辐射也分为两个区域,光辐射中心位置与对流层电荷区存在水平偏移,偏移量约13 km。(3)探讨了电离层D层的大气重力波对sprites始发位置和光辐射形态的影响。在大气重力波波谷位置的空气密度较小,击穿阈值较低,更容易产生空气击穿,因此sprite halos和后续sprite streamers在大气重力波波谷位置更容易始发。大气重力波的空间分布会导致sprite halos光辐射形态产生变形:沿大气重力波波谷位置的sprite halos光辐射强度更大,波峰位置的光强相对较弱。Sprite halos光辐射光学强度和形态特征还会受到观测方位的影响;大气重力波扰动幅值的越大,对sprite halos光辐射形态的影响越大,当大气重力波扰动幅度超过30%时,sprite halos的光辐射相对变化幅度甚至超过50%;对流层闪电强度越大,光辐射空间分布受大气重力波的影响越小。(4)模拟验证了造成sprites与母体闪电之间水平偏移现象的可能原因。综合利用3-D QES模型和3-D EMP模型,本文对文献中已有的成因假说进行了模拟验证,并根据前文模拟结果,提出了新的可能成因并进行了模拟验证。能够造成sprites水平偏移现象的可能原因主要包括:雷暴云内水平放电通道、雷暴云放电电荷区位置偏移、电离层D层电子密度不均匀分布、相邻电荷区两次地闪的影响。本文模拟结果将为解释sprites水平偏移现象提供理论依据。
林鑫[7](2021)在《两岸四版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与实践研究 ——以“电磁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材是物理教学的重要载体,它以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方法衔接课程与教学。海峡两岸族源同一,文化相承,通过对两岸四版教材的比较研究,能够取长补短,推进物理教学发展的进程。论文选取我国新修订的人教版、司南版以及台湾省翰林版、龙腾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电磁学四个核心知识点为研究对象。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理论基础,结合两岸课程标准(纲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四版教材电磁学中四个核心知识点的知识结构、教学逻辑、概念和规律的描述、实验设计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司南版为蓝本优化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案例并进行教学实践,运用问卷调查与学生访谈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大陆物理课程选择性更高;基础性更强;更加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强调物理学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台湾省物理课程设置难度较大;注重课程的衔接与跨科目融合;注重拓宽概念的广度与深度,综合性更强;更加注重科学史的教育价值。根据每个核心知识点的比较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教学实践表明,基于教材比较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正面影响。
孙舒仪[8](2021)在《感应电极材料对静电喷雾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大力推行“两减”的政策下,提高我国植保机械施药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感应式静电喷雾理论,开展静电喷雾关键部件性能试验研究。研究主要围绕感应电极材料对雾滴荷电及沉积影响规律,根据试验结果选取最佳电极材料,以达到提高雾滴荷电效率、提升雾滴分布均匀性和增大雾滴沉积量的目的。本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探究静电喷雾荷电雾化原理以及电极材料腐蚀对荷电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雾滴荷电效率的主要因素有费米能级和功函数,除此之外由于农药普遍具有腐蚀性,本文将感应电极的耐腐蚀能力作为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进行研究。(2)采用目标网状法对雾滴荷质比进行定量分析,明晰镍、紫铜、黄铜及其中度腐蚀后作为电极材料时的荷质比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电极材料腐蚀是影响荷质比的重要因素,在金属电极腐蚀前与达到中度腐蚀时,镍作为电极材料时的荷质比均高于同等工况条件下的紫铜和黄铜,荷电能力最好。当充电电压达到10k V时,镍作为电极材料时的雾滴荷质比达到最大值1.92008m C/kg。(3)利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对雾滴粒径进行测量,探究镍、紫铜、黄铜及其中度腐蚀后作为电极材料的雾滴粒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镍作为电极材料时较其他两种金属在细化雾滴、均匀雾场作用效果方面更具优势。在金属电极腐蚀前与达到中度腐蚀时,3种金属作为电极材料时的雾滴均匀性与喷雾压力、充电电压均呈正相关关系,金属电极的腐蚀会严重影响雾滴分布均匀性。在3种电极材料中镍作为电极材料时的雾滴粒径分布更加均匀,且符合常规喷雾粒径大小,因此镍更适合作为本研究中静电喷雾装置的电极材料。(4)利用大疆T20植保无人机进行室外沉积特性试验,分析比较镍、紫铜、黄铜及其中度腐蚀后作为电极材料的荷电雾滴沉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达到中度腐蚀程度的金属电极荷电效率下降,会影响荷电雾滴在叶片背面的沉积量、雾滴密度及覆盖率。雾滴沉积量平均下降幅度约50~60%,其中镍相比于紫铜和黄铜抗腐蚀能力更强,且腐蚀后镍电极的荷电性能下降幅度较小。沉积性能优于紫铜和黄铜。室外沉积特性试验验证了前文的理论分析及室内试验,为探究不同电极材料的沉积效果以及电极材料的合理选型提供参考。
赵佩云[9](2021)在《基于学习进阶的电磁学衔接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课程目标、内容安排以及评价标准也随之改变,相比旧课标来说,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材内容精简、结构化,重视核心概念以及学生持续连贯的学习。物理学科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性的自然学科,在高中阶段,电磁学的很多内容对学生来说远离生活实际,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学习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现状,划分不同的层次水平作为“台阶”,在教学活动中层层衔接,达到最终教学目标。近年来,学习进阶理论成为国际教育界热门话题,基于其对学习者在学习某一主题时所遵循的连贯逐渐深入学习路径的描述,笔者借助solo分类法,结合教材、课程标准解读、学生迷思概念研究建构出“电与磁”主题的学习进阶研究框架,按照学生的进阶需求设计层层递进的“衔接教学”,采用对比教学实验法研究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衔接教学对学生的概念掌握是否有促进作用。笔者于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在广东省某普通高中教育实习,借此机会进行教学实践研究,设置实验班与对照班,对实验班采取有针对性的衔接教学活动进行授课,对对照班采取传统常规教学,在实验前后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电与磁”概念测试并参考市统考成绩,实验结论为:应用学习进阶进行衔接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笔者结合前期理论研究和实际教学经历对应用学习进阶进行衔接教学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衔接教学设计应该建立在学生的思维发展路径上,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第二,电磁学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这一认知状况,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增加教学可视化程度,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第三,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受高考对电磁学要求的影响,习惯将精力放在刷题、突破难题上,轻视理解、巩固基础概念与规律,教师应当改善物理学习环境,适当开展一些科普活动,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学习习惯。
郭星岚[10](2021)在《频繁起动条件下感应电机转子侧温升及受力特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压大功率感应电机因结构简单、鲁棒性好、可靠性高的优点,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实际生产中,某些特殊负荷会要求电机频繁起动,由此产生的冲击电流会引起各个部件温度升高,进而严重影响到电机安全稳定运行;此外,高压大功率定子通常采用开口槽,稳态运行时电机的齿谐波及其倍频谐波磁场也会在转子侧产生附加损耗,导致转子侧温度过高,容易引发断条故障。因此,为了避免此类工况下转子断条故障发生,本文针对频繁起动的高电压大功率感应电机的转子温升及受力情况开展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自主研发的时步有限元软件完成了感应电机起动及稳态运行时的电磁及损耗特性分析;建立了高压大功率感应电机温升-应力场三维有限元模型,实现了温升-应力场的耦合分析;以一台22kW感应电机为例,通过损耗及转子温升实验,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及正确性。2)针对某热电厂辅机系统6kV、1600kW循环水泵用感应电机在频繁起动工况下发生的易断条现象,利用上述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电机在起动及稳态运行时定转子损耗、转子温升及应力特性;揭示了转子导条与端环连接区域易发生断条的根本原因,为避免转子断条的优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3)提出一种适用于高压大功率感应电机的转子消谐槽结构;对消谐槽结构、转子槽口尺寸及气隙长度等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比了优化前后的电磁、温升及应力分布特点;进一步将所提出的消谐槽结构应用于一台6kV、1600kW电机,现场实测改进前后的温升数据表明文中提出的导条结构能够有效降低电机转子及整体温升、避免转子断条故障,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二、关于感应电量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感应电量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飞行器静电起电放电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1 飞行器表面摩擦起电研究进展 |
1.2 飞行器喷流起电研究进展 |
1.3 飞行器表面静电放电研究进展 |
2 飞行器静电起电机理研究 |
2.1 摩擦起电 |
2.2 燃料燃烧产生等离子体起电 |
2.3 感应起电 |
2.4 吸附大气离子起电 |
2.5 水雾起电 |
3 飞行器静电起电测试方法研究 |
3.1 飞行器摩擦起电测试与实验验证方法研究 |
3.2 飞行器喷流起电测试方法研究 |
(1)喷流测试 |
(2)复合绝缘支架 |
(3)喷流静电感应传感器的设计 |
4 结语 |
(2)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下方民房晾衣架感应电特性及改善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仿真计算模型及参数设置 |
1.1 杆塔和线路模型 |
1.2 金属晾衣架模型 |
2 屏蔽线对感应电改善效果分析 |
2.1 金属晾衣架感应电势、电场计算 |
2.2 屏蔽线架设后的感应电势、电场计算 |
2.3 种植树木后的感应电势、电场计算 |
3 屏蔽线改善效果的影响因素 |
3.1 屏蔽线根数对改善效果的影响 |
3.2 屏蔽线架设高度对改善效果的影响 |
3.3 屏蔽线与晾衣架距离对改善效果的影响 |
3.4 屏蔽线尺寸对改善效果的影响 |
3.5 屏蔽线架设间距对改善效果的影响 |
3.6 屏蔽线布置方式对改善效果的影响 |
3.7 特殊工况下的感应电计算 |
4 结论 |
(4)基于叉指型静电传感器的颗粒流动参数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气固两相流速度测量研究现状 |
1.3 静电法测量气固两相流速度 |
1.3.1 静电测量方法 |
1.3.2 颗粒速度测量方法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叉指型静电传感器数学模型与仿真研究 |
2.1 叉指型静电传感器结构模型 |
2.1.1 数学模型 |
2.1.2 仿真模型 |
2.2 叉指型静电传感器空间灵敏度分析 |
2.2.1 静态灵敏度分析 |
2.2.2 动态灵敏度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叉指型静电传感器灵敏度分布特性的影响因素 |
3.1 叉指型电极结构参数对灵敏度分布的影响 |
3.1.1 指型电极轴向宽度的影响 |
3.1.2 指型电极轴向间隔的影响 |
3.2 传感器的无量纲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4 叉指型静电传感器空间滤波测速方法研究 |
4.1 叉指型静电传感器的空间滤波特性 |
4.2 实验分析 |
4.2.1 颗粒空间位置对测速的影响分析 |
4.2.2 颗粒粒径对测速的影响分析 |
4.3 空间滤波法速度测量结果分析 |
4.3.1 准确性分析 |
4.3.2 重复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叉指型静电传感器互相关测速方法研究 |
5.1 互相关法测速原理 |
5.2 实验测量系统 |
5.2.1 准确性分析 |
5.2.2 重复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 |
(5)暖云降水主导的广州“5·7”暴雨中电荷结构特征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广东雷暴电荷结构特征 |
1.2.2 雷暴底部正电荷区特征 |
1.2.3 暴雨过程中的电特征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广州“5·7”暴雨分析及模拟效果验证 |
2.1 广州“5·7”暴雨过程天气背景分析 |
2.2 模式设置 |
2.2.1 模式介绍 |
2.2.2 参数设置 |
2.3 模拟效果验证 |
第三章 暴雨过程强对流单体成熟阶段电荷结构特征及其成因 |
3.1 强对流单体内水凝物粒子分布特征 |
3.2 强对流单体内空间电荷结构特征 |
3.2.1 强对流单体内各水凝物粒子荷电特征 |
3.2.2 强对流单体内空间净电荷结构特征 |
3.3 起电区与放电区位置关系 |
3.4 暴雨与典型对流过程起电与放电位置概念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暴雨过程不同对流强度单体底部正电荷区特征 |
4.1 不同对流强度单体底部正电荷区特征 |
4.1.1 不同对流强度单体内水凝物粒子分布特征 |
4.1.2 不同对流强度单体内各水凝物粒子荷电特征 |
4.1.3 霰、雨滴和底部正电荷区电荷密度的相关性 |
4.1.4 不同对流强度单体内底部正电荷区特征 |
4.1.5 与典型高原雹暴过程底部正电荷区异同 |
4.2 感应起电机制对强对流单体内底部正电荷区影响 |
4.2.1 感应起电机制对各水凝物粒子荷电影响 |
4.2.2 感应起电机制对底部正电荷区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5.3 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闪电多样性与电离层不均匀性对红色精灵始发过程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雷电与中高层瞬态发光现象 |
1.2.2 Sprites物理机制与数值模型 |
1.2.3 Sprites与母体雷暴放电特征 |
1.2.4 Sprites与电离层参数分布 |
1.2.5 Sprites光学形态与空间位置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三维雷电电场耦合效应模型 |
2.1 三维准静电场(QES)耦合效应模型 |
2.1.1 QES模型介绍与基本方程 |
2.1.2 FDM差分方程 |
2.1.3 雷暴云电荷区放电参数 |
2.2 三维电磁脉冲(EMP)耦合效应模型 |
2.2.1 EMP模型介绍与基本方程 |
2.2.2 FDTD差分方程 |
2.2.3 回击通道雷电流放电参数 |
2.3 电离层D层大气参数化方案 |
2.4 光辐射的计算 |
第三章 模型精度检验与初步模拟结果 |
3.1 3-D QES模型的模拟结果 |
3.1.1 3-D QES模型精度检验 |
3.1.2 3-D QES模型模拟sprite halos现象 |
3.2 3-D EMP模型的模拟结果 |
3.2.1 3-D EMP模型精度检验 |
3.2.2 3-D EMP模型模拟elves现象 |
3.2.3 3-D EMP模型模拟sprite halos现象 |
3.3 QES模型和EMP模型结果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流层闪电多样性对sprites的影响 |
4.1 雷暴云放电电荷量和电荷区高度的影响 |
4.1.1 雷暴云放电电荷量的影响 |
4.1.2 雷暴云放电电荷区高度的影响 |
4.1.3 相同电荷矩不同放电电荷区高度的影响 |
4.2 雷暴云放电模型和放电类型的影响 |
4.2.1 正偶极、反偶极、单极性放电模型的影响 |
4.2.2 雷暴云三极性放电模型的影响 |
4.3 雷暴云电荷区形状和空间位置的影响 |
4.3.1 扁球形电荷区水平尺度的影响 |
4.3.2 椭球形电荷区水平尺度的影响 |
4.3.3 放电电荷区位置偏移对sprite位置的影响 |
4.4 相邻雷暴云电荷区两次放电的影响 |
4.4.1 相邻电荷区极性相同的两次放电 |
4.4.2 相邻电荷区极性相反的两次放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离层D层大气参数及其不均匀分布对sprites的影响 |
5.1 电离层D层大气电参数非线性效应的影响 |
5.2 电离层D层大气密度不均匀分布的影响 |
5.2.1 白天与夜间电离层D层电子密度差异的影响 |
5.2.2 电离层D层大气密度局部不均匀分布的影响 |
5.3 电离层D层大气重力波对sprites的影响 |
5.3.1 大气重力波参数化方案 |
5.3.2 模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prites与母体闪电间水平偏移现象成因的模拟验证 |
6.1 雷暴云内水平放电通道的影响 |
6.2 雷暴云放电电荷区位置偏移的影响 |
6.3 电离层D层大气局部扰动的影响 |
6.4 相邻电荷区两次放电的影响 |
6.4.1 相邻电荷区极性相同的两次放电 |
6.4.2 相邻电荷区极性相反的两次放电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附录 前期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两岸四版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与实践研究 ——以“电磁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源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现实需求 |
1.1.2 基于两岸四版教材的互鉴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不同国家地区各版本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 |
1.2.2 以电磁学为主题的教材比较研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比较研究设计 |
2.1 理论基础 |
2.1.1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理论 |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思路 |
第3章 两岸课程标准(纲要)的比较分析 |
3.1 整体结构的比较 |
3.1.1 课程标准(纲要)框架的比较 |
3.1.2 物理课程结构的比较 |
3.2 教育理念的比较 |
3.2.1 基本理念的比较 |
3.2.2 课程目标的比较 |
3.3 实施建议的比较 |
3.3.1 教材编写建议的比较 |
3.3.2 教学实施建议的比较 |
3.4 小结 |
第4章 两岸四版教材电磁学核心知识点比较 |
4.1 库仑定律 |
4.1.1 宏观呈现的比较 |
4.1.2 微观呈现的比较 |
4.1.3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比较分析 |
4.1.4 教学建议 |
4.2 电势能 |
4.2.1 宏观呈现的比较 |
4.2.2 微观呈现的比较 |
4.2.3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比较分析 |
4.2.4 教学建议 |
4.3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4.3.1 宏观呈现的比较 |
4.3.2 微观呈现的比较 |
4.3.3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比较分析 |
4.3.4 教学建议 |
4.4 电磁感应定律 |
4.4.1 宏观呈现的比较 |
4.4.2 微观呈现的比较 |
4.4.3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比较分析 |
4.4.4 教学建议 |
第5章 基于教材比较的物理教学案例研究 |
5.1 片断教学案例一:《库仑定律》 |
5.1.1 教学分析 |
5.1.2 教学过程 |
5.2 片断教学案例二:《电势能》 |
5.2.1 教学分析 |
5.2.2 教学过程 |
5.3 片断教学案例三:《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5.3.1 教学分析 |
5.3.2 教学过程 |
5.4 片断教学案例四:《电磁感应定律》 |
5.4.1 教学分析 |
5.4.2 教学过程 |
第6章 基于教材比较的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
6.1 教学实践研究 |
6.1.1 研究目的 |
6.1.2 研究对象 |
6.1.3 研究内容 |
6.2 教学实践分析 |
6.2.1 问卷调查 |
6.2.2 学生访谈 |
6.3 教学实践结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与不足 |
7.1.1 总结 |
7.1.2 不足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教学效果评估问卷 |
附录2:教学效果访谈提纲 |
附录3:《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
附录4:《电势能》教学设计 |
附录5:《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
附录6:《电磁感应定律》教学设计 |
致谢 |
(8)感应电极材料对静电喷雾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静电喷雾充电方法研究现状 |
1.2.2 静电喷雾电极研究现状 |
1.2.3 静电喷雾沉积特性研究现状 |
1.3 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电极荷电原理及腐蚀程度界定 |
2.1 静电喷雾雾化及荷电原理 |
2.2 不同材料电极荷电效果理论分析 |
2.3 电极材料腐蚀理论分析及程度界定 |
2.3.1 电极材料腐蚀理论分析 |
2.3.2 腐蚀程度界定 |
2.4 本章小结 |
3 电极材料腐蚀前后对静电喷雾荷质比的影响 |
3.1 静电喷雾雾滴荷质比测量方法及装置 |
3.1.1 荷质比测量方法 |
3.1.2 试验装置 |
3.2 电极材料腐蚀前后荷电雾滴荷质比测量试验设计 |
3.2.1 荷质比影响因素 |
3.2.2 单因素试验设计 |
3.2.3 喷雾压力对雾滴荷质比的影响 |
3.2.4 充电电压对雾滴荷质比的影响 |
3.2.5 喷雾高度对雾滴荷质比的影响 |
3.3 电极材料腐蚀前的正交试验 |
3.3.1 响应曲面试验设计水平及因素 |
3.3.2 镍作为电极材料时的正交试验 |
3.3.3 紫铜作为电极材料时的正交试验 |
3.3.4 黄铜作为电极材料时的正交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4 电极材料腐蚀前后对静电喷雾雾滴粒径的影响 |
4.1 电极材料腐蚀前后雾滴粒径单因素试验与分析 |
4.1.1 试验目的 |
4.1.2 试验仪器 |
4.1.3 试验方案 |
4.1.4 喷雾压力对雾滴粒径的影响 |
4.1.5 充电电压对雾滴粒径的影响 |
4.2 电极材料腐蚀前后静电喷雾雾滴均匀性分析 |
4.2.1 喷雾压力对雾滴分布均匀性的影响 |
4.2.2 充电电压对雾滴分布均匀性的影响 |
4.3 电极材料腐蚀前雾滴粒径分布多因素试验 |
4.3.1 试验目的 |
4.3.2 多因素试验设计 |
4.3.3 多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电极材料腐蚀前后对静电喷雾雾滴沉积特性的影响 |
5.1 试验目的及材料 |
5.1.1 试验目的 |
5.1.2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布点方法 |
5.2.2 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雾滴沉积数据采集 |
5.3.2 电极材料腐蚀前后对雾滴沉积量影响分析 |
5.3.3 电极材料腐蚀前后对雾滴密度的影响分析 |
5.3.4 电极材料腐蚀前后对雾滴覆盖率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学习进阶的电磁学衔接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二、理论基础 |
(一)学习进阶 |
1.理论基础 |
2.概念界定 |
3.学习进阶的组成要素 |
4.建构和呈现学习进阶的方法 |
(二)基于学习进阶的衔接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三、高中阶段“电与磁”主题内容的学习进阶框架 |
(一)建构进阶框架的流程 |
1.进阶变量的确定 |
2.进阶起点与终点的确定 |
3.进阶水平的划分 |
(二)教材概念梳理与课程标准 |
(三)学习进阶框架的建构 |
1.以“静电场”为核心的学习进阶框架 |
2.以“恒定电流”为核心的学习进阶框架 |
3.以“磁场”为核心的学习进阶框架 |
4.以“电磁感应”为核心的学习进阶框架 |
四、基于学习进阶的初高中“电与磁”衔接教学实践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二)教学前测及分析 |
(三)基于学习进阶的教学案例 |
1.传统教学 |
2.电荷衔接教学案例 |
3.电功率衔接教学案例 |
4.教学反思 |
(四)教学后测及其分析 |
1.期末考试实验班对照班物理成绩分析 |
2.CSEM问卷后测成绩分析 |
五、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总结 |
1.应用学习进阶进行衔接教学的步骤 |
2.应用学习进阶进行衔接教学的效果 |
3.应用学习进阶进行衔接教学的几点建议 |
(二)反思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电与磁”相关内容课程标准 |
附录二 教学前电磁学学习情况检测题 |
附录三 静电场测试题 |
致谢 |
(10)频繁起动条件下感应电机转子侧温升及受力特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电机多物理场计算发展研究现状 |
1.2.1 电机温度场分析 |
1.2.2 电机热应力分析 |
1.2.3 转子断条故障诊断与改进措施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感应电机电-磁-温度-应力耦合分析及验证 |
2.1 引言 |
2.2 损耗计算方法 |
2.2.1 定子铜耗计算方法 |
2.2.2 转子铜耗计算方法 |
2.2.3 铁耗计算模型 |
2.2.4 基于时步有限元的感应电机损耗分析软件 |
2.3 电机温度场计算方法 |
2.3.1 传热学基本理论 |
2.3.2 电机散热系数的确定 |
2.4 电机转子热应力计算方法 |
2.5 仿真算例及实验验证 |
2.5.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2.5.2 测温方案设计 |
2.5.3 损耗温升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频繁起动条件下高压大功率感应电机转子侧温升应力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高压大功率感应电机启动特性分析 |
3.2.1 电机空载启动过程中温升计算与分析 |
3.2.2 不同负载起动温升曲线 |
3.2.3 转子侧应力分析 |
3.3 高压大功率电机稳态温升特性分析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避免高电压大功率感应电机转子断条的改进设计及现场应用 |
4.1 导条改进方案的提出 |
4.1.1 感应电机转子导条优化方案 |
4.1.2 高电压大功率感应电机转子导条优化设计 |
4.2 导条改进前后电机其它电磁性能比较 |
4.2.1 电磁性能比较 |
4.2.2 起动性能比较 |
4.3 现场应用与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四、关于感应电量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飞行器静电起电放电的研究进展[J]. 刘尚合,谢喜宁,胡小锋.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21(05)
- [2]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下方民房晾衣架感应电特性及改善措施研究[J]. 李立峰,梁利辉,李秦,韩笑,张胤禄,何旺龄.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21(08)
- [3]推来挽去瞬间定 镜中摇曳像电荷——利用像电荷求解感应电荷问题[J]. 杨朋聚. 物理教师, 2021(08)
- [4]基于叉指型静电传感器的颗粒流动参数测量方法研究[D]. 仲苏苏.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暖云降水主导的广州“5·7”暴雨中电荷结构特征模拟研究[D]. 张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6]闪电多样性与电离层不均匀性对红色精灵始发过程的影响研究[D]. 张金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7]两岸四版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与实践研究 ——以“电磁学”为例[D]. 林鑫. 闽南师范大学, 2021(12)
- [8]感应电极材料对静电喷雾性能的影响研究[D]. 孙舒仪.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9)
- [9]基于学习进阶的电磁学衔接教学实践研究[D]. 赵佩云.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10]频繁起动条件下感应电机转子侧温升及受力特性分析研究[D]. 郭星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