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神经迷路段的手术入路和显微解剖关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赖鹏飞[1](2020)在《内镜下经颈部至颈静脉孔区入路的解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颈部至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的可行性,确定相关技术及显露范围,为临床上提供一种新的创伤小的手术入路。方法:10%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的带颈尸头标本9个,其中2个带颈尸头标本已用彩色乳胶灌注好。通过对带颈尸头标本解剖,设计神经内镜下经颈部至颈静脉孔区的手术入路,并模拟手术对入路中的解剖结构给予图片采集。结果:颈内静脉后侧紧邻头外侧直肌及C1横突,颈内静脉前内侧可见颈内动脉,两者之间可显露舌咽神经、副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等。通过去除头外侧直肌,可显露颈静脉孔后壁及颈静脉突。上斜肌与颈静脉突间隙深面可显露寰枕关节,经枕髁钻孔可入颅,暴露颅内延髓侧区,可显露延髓橄榄、副神经、迷走神经及舌下神经,椎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等结构。磨除颈静脉突完全打开颈静脉孔后壁,可暴露颈静脉球下壁及乙状窦下壁。从颈内静脉外侧区磨除茎突骨质,可显露颈静脉球外侧区、颈静脉球部分上壁,以及颈静脉孔前内侧后组神经区域,但靠近颈静脉球顶部时,易打开鼓室及外耳道。结论:内镜下经颈部至颈静脉孔区的手术通道是存在的,具有可行性。此手术入路可同时清除颅内及颅外肿瘤,也可用于切除枕骨大孔腹侧区及舌下神经管区的肿瘤,并具有创伤小的优点。临床上经过精心选择的病例,这种手术方法可能有显着的优势,将来在临床中可能可作为主要或辅助的手术入路。此外,目前此手术入路尚处于实验室解剖研究阶段,临床实践中面临更多复杂的情况,需待进一步研究及完善入路。
瞿良华[2](2020)在《内耳道及其膜性结构的薄层塑化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内耳道位于颞骨岩部内,位置深在狭小,内部解剖结构复杂。其内的蛛网膜结构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明内耳道内精细结构及空间位置关系,揭示内耳道内膜性结构的分布及延伸情况,以期为临床和影像学诊断以及显微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察已有的局部解剖标本3例(骨性标本及包含脑神经后颅窝标本)。选取21例(42侧)成人尸头标本,其中3例制作成连续的薄层塑化切片,18例制作成连续的超薄层塑化切片。切片均使用高分辨率扫描仪扫描并观察。对超薄塑化切片进行组织学染色,其中重要的精细结构经显微镜观察扫描,并利用3D-slicer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收集临床头部MRI横断位图像15例(30侧)与超薄塑化切片对比。结果(1)内耳道是一条圆柱状骨管,开口位于颞骨岩部内侧,面向桥小脑角池。外侧即内耳道底,构成前庭、耳蜗的内侧壁。横嵴将内耳道底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包含:面神经区(位于前方)和前庭上神经区(位于后方),两者之间通过垂直嵴(Bills嵴)分隔;下半部分包含:耳蜗区(位于前方),前庭下区(位于后方),单孔(位于后下方)。横嵴上存在小孔洞。(2)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起自桥小脑角,延髓脑桥沟外侧部,向外上进入内耳道,面神经位于内耳门的前上方,前庭蜗神经位于其后下方。中间神经存在于前庭神经与面神经之间,并不总是接近面神经。前庭蜗面神经复合体与内耳道长轴平行,汇入内耳道底相应骨性孔区。(3)迷路动脉是内耳道内的主要血管,多数起源于小脑前下动脉。内耳门外及内耳道内存在血管袢。其中30.56%位于内耳门外,36.11%位于进入内耳道内,30.56%未发现血管袢。进入内耳道内的血管袢延伸程度不同,其中61.54%延伸度小于内耳道长度的一半,即6.26±1.53毫米,38.46%延伸度超过内耳道长度的一半,并且其中一例延伸至内耳道底区域。(4)岩骨内侧的硬脑膜在内耳道口处突入内耳道内。硬脑膜紧密地覆盖在骨壁,在接近内耳道底区域,硬脑膜逐渐变薄并覆盖骨表面和骨性分区。蛛网膜完整包绕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及细小的迷路动脉进入内耳道内,各神经之间无菲薄的蛛网膜间隔且延伸至内耳道底。内耳道底区域,存在蛛网膜小梁。在内耳门区域,出现了6例蛛网膜折叠现象,主要集中在内耳道后唇部。此处蛛网膜并未随硬脑膜进入内耳道内,而是出现折叠并向前内侧延伸。部分延伸与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出现接触。(5)内耳道长约12.52±1.53毫米,内耳道直径为4.8±0.11毫米,内耳道距离颈内动脉最短距离平均为3.6毫米(2.7-6.1毫米),内耳道距离颈内静脉(颈静脉球)最短距离平均为4.7毫米(2.9-6.8毫米)。(6)MRI图像显示的内耳道、神经、血管的外形轮廓与本文解剖学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对内耳道内蛛网膜这一精细结构的走行及终止情况显影不理想。结论1.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及迷路动脉存在于内耳道内;面神经位于内耳道的前上方,前庭蜗神经位于后下方;血管袢存在于内耳道内且延伸程度不同。2.内耳道内蛛网膜包绕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以及迷路动脉进入内耳道底,蛛网膜在内耳道底骨性分区内移行为神经外膜而终止。3.内耳道内蛛网膜并未存在双层复制;蛛网膜在内耳道口处存在折叠现象。
魏先锋[3](2014)在《颞骨岩部三维重建及其内部结构的三维定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应用颞骨岩部制备火棉胶切片,结合计算机及三维图像处理技术,建立岩骨三维模型,清楚地显示岩骨诸结构的空间形态和毗邻关系,为探讨该区域的形态结构提供资料依据。以岩骨表面解剖结构为标志,建立三维坐标系,对其内部结构进行精确定位研究,用于指导经岩骨相关手术入路的有效开展。材料方法1.选择生前无耳疾的成人尸头,男性尸头14例(27侧颞骨),女性尸头10例(20侧颞骨),经过脱钙、脱水、浸胶、包埋和硬化、切片等过程,数码相机连续拍摄切片。局部切片结构在体视显微镜下放大观察。2.选取一例男性和一例女性的双侧颞骨切片用于建模,使用PhotoShop6.0软件对切片图像进行处理和定位,在Amira软件中,提取各结构的轮廓曲线,建立岩骨及其内部结构的三维模型。利用软件集成的测量工具,对不同结构的相互距离、角度等数据进行测量。3.选取男性右侧岩骨切片进行建模,在Amira软件中,建立原始三维坐标系,然后转化为生理坐标系,以内耳门外下唇为坐标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坐标值;以岩浅大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交点、以及以匙突中心和锥隆起中心分别作为坐标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坐标值。结果1.3例男性切片和1例女性水平切片获得成功,切片厚度在40μm~200μm之间,采集图片3000余张。不染色组基本能观察到半规管、耳蜗、前庭水管、乙状窦、面神经、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内耳道等岩骨内结构,各结构边界清晰,易于辨认。局部细微结构在体视显微镜下清晰显现。茜素红染色组1例男性和1例女性水平切片,采集图片1500余张。获得了较完整的人岩骨组织连续切片及其放大后的图像信息。茜素红染色组比不染色组更能清晰观察到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等神经结构。2.成功重建出了男女双侧的岩骨模型,重建的岩骨三维图像清楚的显示了岩骨诸结构的空间形态和毗邻关系,各结构的形态、位置准确。重建出的结构包括岩骨、三个半规管、前庭、耳蜗、圆窗和卵圆窗、前庭水管、内淋巴囊、颈内动脉管、颈内静脉管、舌咽通道、迷走通道、乙状窦、岩下窦、内听道、内听道底、面神经、锥隆起、匙突等。3.岩骨模型中,以内耳门外下唇为坐标原点,测量出了岩骨内外诸结构的三维生理坐标值及距离;以岩浅大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交点为原点,测量出了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以匙突中心为原点,测量出了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以锥隆起中心为原点,测量出了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结论1.首次应用火棉胶对颞骨岩部进行整体包埋,用Microtome860滑动切片机对包埋块进行连续切片,获得的内耳结构的二维图像,可以清晰观察内耳细微结构形态,为临床影像诊断学和断层影像学提供了丰富、完整、连续的薄层断面解剖学资料,为影像识别解剖结构或病变提供重要的形态学依据。在体视显微镜下,这些薄切片能清晰地显示壶腹嵴、蜗管及细小的神经和血管,为岩骨形态学领域提供了全新可靠的研究途径。2.利用非染色火棉胶连续切片进行岩骨结构三维重建是可行的,本实验首次对岩骨及其内部结构进行系统、全面的三维建模。运用该模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精确显示岩骨结构的立体形态、空间位置和毗邻关系。临床外科医生能够更加方便地在三维模型上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地讨论病情和手术方式、手术入路以及注意事项,提供手术的准确性,对影像诊断学、耳显微外科和颅底外科手术学有较大价值。3.首次建立生理坐标系下,以内耳门外下唇为坐标原点,建立岩骨内部各解剖结构的三维坐标,以及测算外下唇至各重要结构的距离,为颅后窝入路手术中以内耳门为标志,避免损伤骨迷路、面神经等重要结构奠定了数据基础。4.生理坐标系下,以膝状神经节与岩浅大神经交点为坐标原点、以及以匙突、锥隆起作为坐标原点,对岩骨内外各结构进行精确的三维定位研究,比以前单纯靠测量距离来判断手术范围更加精确,对岩骨内外结构之间三维空间关系提供了更丰富、更精确的信息。可用于指导经岩骨相关手术入路的有效开展,提高其手术效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王岚,周艳玲,李广胜,汪贺媛[4](2013)在《128层螺旋CT显示面神经管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采用西门子128层螺旋CT利用多平面重组及曲面重建技术研究面神经管各段及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为临床人工耳蜗植入提供解剖依据。方法使用西门子definition AS+128层螺旋CT对100例(200侧耳)正常志愿者行颞骨0.6 mm薄层螺旋CT扫描,扫描后将原始数据传入西门子新沟通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通过面神经管的曲面重建图像,观察测量面神经管及其周围固定解剖位置与面神经管各段距离数值及测量面神经管各段数值。结果正常成年人不同性别组间面神经管迷路段长度及面神经管两个弯曲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成年人不同性别组间面神经管鼓室段长度及半规管隆突处与砧骨短脚距面神经管鼓室段最短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成年人不同性别组间面神经管乳突段长度、颈静脉窝及乙状窦距面神经管乳突段最短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神经管的128层螺旋CT 0.6 mm薄层扫描加多平面重组及曲面重建技术是研究面神经管CT解剖的良好影像学方法之一,能准确显示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其结构对人工耳蜗植入及耳科疾病的影像诊断及手术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高恺明[5](2013)在《小脑前下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研究小脑前下动脉的血管解剖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为临床该区域的脑血管病手术、肿瘤切除术、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以及内镜手术等提供解剖学依据;2、在国人尸头标本上模拟达到内听道各段的手术入路,描述各入路显露范围差异,并探讨各入路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为临床手术入路选择提供解剖依据;3、研究正常国人脑血管造影中小脑前下动脉的特点及变异及小脑前下动脉瘤的发生及特点,为临床治疗小脑前下动脉瘤提供参考;4、内镜下解剖小脑前下动脉神经血管复合体,并模拟行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为临床神经内镜辅助下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依据;5、在尸头标本上模拟小脑前下动脉相关血流重建手术,为临床上外科手段治疗小脑前下动脉相关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利用15具(30侧)灌注有彩色硅胶的成人尸头,对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周围结构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及测量小脑前下动脉的走行、管径、主要分支、变异、供血范围、与邻近血管的吻合以及小脑前下动脉与周围颅神经的关系;2、在15具尸头上模拟达到内听道各段的手术入路,包括乙状窦后入路、经迷路入路、颞下中颅窝入路。反复演练并总结相应的颅底外科技术,体会各个手术入路的优缺点,并以照片记录;3、使用神经内镜经各手术入路对小脑前下动脉-颅神经复合体进行观察并记录,演练内镜下行神经微血管减压术;4、观察、测量并记录50例正常国人的脑血管造影图像中AICA的影像学特点以及13例国人小脑前下动脉瘤的发生及特点;5、经乙状窦后入路测量枕动脉到达AICA的距离以及枕动脉直径大于1mm的长度,模拟行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吻合术。结果1、在国人尸头上解剖并观察了小脑前下动脉的起始、分支、走行及变异,并以图片和图表的形式记录。本组小脑前下动脉均起源于基底动脉,多为单干在基底动脉中下段发出。AICA起始段直径为0.38-1.74mm,平均0.92±0.35mm,AICA与椎基底结合处距离为5.6-15mm,平均为8.74±3.07mm,所有AICA均起始于基底动脉中下2/3,大多数AICA从前下向后穿行于面蜗神经之间,少数AICA经面、蜗神经背面或腹面进入CPA;2、在10侧国人尸头标本上行颞下中颅窝入路,显露内听道及CPA,以图片形式记录开颅过程及显露范围;在10侧国人尸头标本上行经迷路入路及经耳蜗入路到达内听道,显露面神经,以图片形式记录开颅过程及显露范围;在10侧国人尸头标本上行乙状窦后入路显露CPA及磨开内听道,以照片形式记录。3、DSA:AICA起源于基底动脉,平均每侧1.33支,其中双干占29%,三干占2%。其中AICA-PICA共干占6%,AICA部分代偿PICA供血区,影像上内耳血供不明显。有65%可见明显的AICA内听道袢,1例存在颈外动脉-AICA吻合;AICA动脉瘤形态多样,位于AICA各段而处理方法各异;4、在国人尸头标本上使用神经内镜经乙状窦后入路观察了小脑前下动脉神经血管复合体的结构,观察血管神经接触情况,以照片形式记录;5、国人枕动脉出上项线时的平均直径为1.90±0.92mm,自上项线以上枕动脉直径大于lmm的长度平均为79.32±5.22mm,白上项线处到达AICA的平均距离为55.24±6.32mmm。结论1、本研究中对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周围血管神经复合体的观测结果对国人的小脑前下动脉及其相关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有积极意义;2、处理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可因其所处位置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或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及各种入路优缺点及适应症不一,根据临床情况选择;3、对于CPA的病变,根据病变是否进入内听道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经中颅窝入路可以处理内听道内的病变而不损伤听力,经迷路入路暴露最为广泛,也最为直接,可以显露内听道全程,是处理较大病变的选择,乙状窦后入路使用最为广泛,适用于完全或大部分位于CPA的病变,磨开内耳门可以增加对内听道的显露,对于复杂病变,可以采用联合入路。4、小脑前下动脉的血流重建并不常见,但可以在治疗小脑前下动脉极重度狭窄、闭塞,小脑前下动脉瘤,CPA肿瘤手术中发挥作用,枕动脉可以作为供血动脉,PICA-AICA侧侧吻合也可以考虑。5、神经内镜的应用可以显着增加关键结构的显露而不增加小脑的牵拉,借助于神经内镜,可以更直接、更清晰的观察CPA区神经血管复合体,在处理CPA区肿瘤、CPA区血管压迫性疾病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何海勇[6](2013)在《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内镜侧颅底全景解剖》文中认为第一章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翼腭窝、颞下窝相关区域内镜全景解剖目的设计一个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内镜下解剖翼腭窝、颞下窝、颅中窝底的全新解剖学方法,从经上颌窦翼突入路和经耳前颞下入路两种不同入路更深入理解该区域颅底内外侧面的解剖特点,为手术提供全面的解剖学信息,并用于术前手术模拟、指导手术入路选择,拓宽经鼻和经颅两种入路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将血管灌注后的12例头颅标本行320排螺旋CT薄层扫描,然后将DICOM格式图像数据导入3DView软件重建翼腭窝/颞下窝/颅中窝底骨质、颈内动脉、颌内动脉及其终末分支等结构,并整合为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model,3D-DM),模拟经上颌窦翼突入路和经耳前颞下入路解剖翼腭窝、颞下窝及其相关区域,明确相关解剖标志并定量测量定位标志与该区域重要结构间的距离。随后分别行两种入路内镜解剖。对比解剖前3D-DM模拟与术中解剖相关测量数据;对比两种入路的暴露范围,明确各自的优势、不足以及手术适应证。结果经上颌窦翼突入路可暴露翼腭窝、颞下窝、颅中窝底等结构。内镜经颞下入路在不损伤颞下颌关节和下颌神经的情况下可暴露卵圆孔下方20mm颞下窝区域以及翼腭窝上部。通过术前个体化3D-DM模拟打开上颌窦后壁时未损伤颌内动脉分支血管。可通过蝶腭孔、翼管开口、圆孔、卵圆孔等组合解剖标志互相定位。翼管、翼管开口有助于颈内动脉前膝的定位。个体化3D-DM可提供与内镜实际操作一样的视野,其相关结构的定量测量也与实际测量相符。结论经上颌窦翼突入路可直接安全暴露翼腭窝、颞下窝、颅中窝底等结构。内镜经颞下入路在不损伤颞下颌关节和下颌神经的情况下可暴露卵圆孔下方20mm颞下窝区域以及翼腭窝上部结构。在个体化3D-DM的辅助下,我们可以术前了解该区域的三维结构,可立体测量相关骨质、血管间的距离,并可将这些测量数据用于指导内镜解剖。结合经上颌窦翼突入路和颞下入路两种不同的视角可以改善该区域的立体视野,更好地理解颅中窝内外侧面的神经血管关系,并有助于术中重要神经血管的保护。比较两种入路的优势与不足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也为分期或联合入路的选择提供有用的解剖信息。第二章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岩尖区内镜全景解剖目的运用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内镜下经鼻入路和经颞下入路解剖岩尖区硬膜内外结构,从两种不同视角更深入理解该区域解剖特点,为手术提供全面的解剖学信息,并用于术前手术模拟、指导手术入路选择,拓宽经鼻和经颅两种入路的手术适应证。通过术前后个体化3D-DM的量化对比,评估该模型用于模拟岩尖骨窗形成中价值,优化手术计划。方法在解剖前将血管灌注后的12例头颅标本行320排螺旋CT薄层扫描,然后将DICOM格式图像数据导入3DView软件重建颈内动脉、岩尖周围骨质等结构,并整合为个体化3D-DM,模拟经鼻蝶窦入路与翼突入路和经耳前颞下入路解剖岩尖及其相关区域,从内外侧面分别明确相关解剖标志与颈内动脉间的距离,模拟岩尖骨窗形成,磨除Day菱形区内骨质。随后分别行两种入路内镜解剖。对比术前3D-DM模拟与术中解剖相关测量数据与暴露范围,明确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将解剖后的标本行CT薄层扫描,重建术后个体化3D-DM,并与术前三维模型对比评估该模型用于术前模拟岩尖骨窗形成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结果经鼻经蝶窦入路可暴露岩尖前内侧,经鼻经翼突入路磨除蝶窦下外侧壁和翼突根部可显露岩尖后外侧。切开岩斜区硬膜可暴露桥小脑角和脑干腹内侧结构。可通过翼管开口、斜坡凹陷、颈内动脉隆起、视神经颈内动脉陷窝等组合标志来定位颈内动脉。蝶窦下壁可用于定位椎基底动脉连接处(vertebro-basilarartery junction,VBJ),具体的个体化解剖标志可通过3D-DM术前个体化明确。个体化3D-DM辅助下可通过棘孔、卵圆孔、面神经裂孔等组合标志“锁定”岩骨段ICA。通过岩浅大神经、弓状隆起、棘孔、鼓膜张肌、锤骨等组合定位标志可多方式定位内耳道口。内镜经颞下入路可暴露颅中窝结构,通过磨除Day菱形区骨质可暴露中上斜坡以及脑干后外侧面结构。个体化3D-DM可以很好地显示颅底内外侧面岩尖周围的骨性标志和颈内动脉等结构,可模拟经鼻入路和经颞下入路岩尖骨窗形成,其立体测量相关解剖标志间的距离与术中解剖测量数据行配对T检验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内镜下视觉与术前模拟所见视觉高度一致。结论个体化3D-DM可在术前准确模拟岩尖骨窗形成,可量化不同角度下骨质磨除的大小,改善内镜下骨窗设计,提高术中岩尖磨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并能提供完美的详尽的立体视角,有助于术者感知深度,对神经外科医师特别低年资医师是具有重要的培训意义和教育意义。通过术后3D-DM数据验证,有助于分析术中骨质切除的程度,也使得术前的重建、模拟更趋合理。组合解剖标志可提高术中定位内听道口、颈内动脉的准确性;个体化3D-DM可用于精确“锁定”岩骨段颈内动脉;也可协助岩尖手术入路设计。内镜经鼻入路可通过蝶窦入路和翼腭窝入路显露岩尖的前内侧和后外侧。内镜颞下锁孔入路磨除岩尖可充分显露中上斜坡结构。个体化3D-DM辅助下经鼻扩大入路、颞下入路从两个不同视角360度对岩尖区进行解剖,可全面了解岩尖区神经血管结构,大大缩短术者整合颅底内外两面解剖结构的时间;也可在术前明确解剖变异,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解剖依据。第三章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颈静脉孔、咽旁间隙内镜全景解剖目的:通过分析和比较个体化3D-DM辅助下内镜经鼻入路和内镜辅助下远外侧入路对下斜坡颈静脉孔区及咽旁间隙的解剖,探讨个体化3D-DM在两种手术入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明确两种入路各自的解剖标志、显露优势与不足,为术前计划的制定,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指导手术操作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将血管灌注后的12例头颅标本行320排螺旋CT薄层扫描,然后将DICOM格式图像资料导入3DView软件重建后颅窝骨质、椎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等结构,并整合为个体化3D-DM,模拟内镜经鼻入路和远外侧入路解剖下斜坡颈静脉孔区及咽旁间隙区域,明确相关解剖标志并定量测量解剖标志与该区域重要结构间的距离。随后分别行两种入路内镜解剖。对比术前3D-DM与术中解剖相关测量数据与暴露范围,明确各自的手术适应证。结果:个体化3D-DM可模拟手术操作,与术中所见视觉相一致。术前3D-DM立体测量与术中相关测量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个体化3D-DM可术前明确重要结构的部位、形态、走行及毗邻。内镜经鼻入路可以很好显示下斜坡颈静脉孔、咽旁间隙区域双侧结构,髁上沟是下斜坡最重要的定位标志,通过枕髁部骨质的磨除,可增加横径长约3.5mm垂直径长10mm的暴露范围,可方便直接进入后颅窝的椎动脉硬膜入口。通过磨除舌下神经管上方颈静脉结节骨质可多获得外侧手术通道的垂直长度达8mm,这样就可以暴露后组颅神经的远侧脑池部分。咽鼓管、翼内侧板、翼外侧板、卵圆孔、棘孔等是显露咽旁间隙最重要的解剖标志。经鼻入路可较好的显示咽旁间隙颈静脉孔前方结构,即颈内动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颈内静脉前内侧面。而远外侧入路髁旁扩展可较好地显示颈静脉孔后外侧部结构,对舌下神经、副神经、椎动脉的显露也优于腹侧经鼻入路。运用“逆向骨窗形成技术”个体化3D-DM可模拟准确设计远外侧入路骨窗,未见损伤乙状窦。内镜辅助远外侧入路可增加腹侧脑干的显露范围,也可使骨窗范围缩小。另外,个体化3D-DM辅助下均可在术中准确定位椎动脉、舌下神经管、颈静脉孔结构等。结论:1.通过经鼻和经远外侧入路的两种不同视角比较,可以改善下斜坡颈静脉孔及咽旁间隙区域的全面立体认识。通过尸颅解剖的应用可见,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技术可以实现术前模拟,提高人们的立体感知,在明确解剖结构位置、特点及变异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2.与远外侧入路相比较,内镜经鼻入路可以提供更大的下斜坡腹内侧暴露空间以及咽旁间隙前部空间;而远外侧入路对下斜坡背外侧和咽旁间隙后部的暴露更充分,内镜辅助下远外侧入路可以增加腹内侧结构暴露。3.个体化3D-DM辅助下,明确并采用组合定位标志可提高椎动脉、舌下神经管、基底动脉、颈静脉孔等重要结构的定位精准性。4.手术入路的选择应尽量避免跨重要神经血管操作,也要考虑术者的经验和强调团队的重要性。内镜颈静脉孔及咽旁间隙区域手术应审慎选择病例,切忌盲目开展。
田旭[7](2013)在《颞骨影像立体解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颞骨MSCT立体解剖数据采集及三维模型建立目的采集中耳、内耳、内听道及CPA区(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解剖结构三维空间定位数据,建立经外耳道中耳、内耳立体解剖模型和经乙状窦后入路到内听道及CPA区的立体解剖模型,使外科手术医生在头脑中建立相关区域立体空间意象,为耳内镜下和显微镜下在相关区域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对5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使用MSCT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行颞骨薄层扫描,将得到的颞骨CT扫描数据进行MPR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获得标准化图像,然后导入3-DRestruction影像三维空间测量软件分别测量中耳、内耳、内听道及CPA区重要解剖结构三维空间定位数据,即基准点到各解剖标志连线的俯仰角、方向角和距离参数,通过测量得到以骨性外耳道口中心点(基准点)为坐标原点的中耳内耳相关解剖标志的立体空间定位数据和以星点(基准点)为坐标原点的内听道及CPA区相关解剖标志的立体空间定位数据。利用Auto-CAD2010软件建立经外耳道中耳内耳立体解剖模型和经乙状窦后入路到内听道及CPA区的立体解剖模型。结果通过实验证实3-DRestruction空间测量软件用于颞骨CT图像的三维重建及立体空间测量的方法准确可行;应用3-DRestruction空间测量软件测量得到了中耳、内耳、内听道及CPA区结构三维空间定位数据及正常参考值;利用Auto-CAD2010软件建立了经外耳道中耳内耳立体解剖模型和经乙状窦后入路到内听道及CPA区的立体解剖模型,用以显示所关注解剖结构的三维立体关系,该模型可以根据研究和操作需要多角度旋转和自由移动。结论颞骨MSCT扫描、MPR重建技术和3-DRestruction空间测量软件可以用于颞骨影像立体解剖研究;3-DRestruction空间测量软件可以准确、便捷的用于中耳、内耳、内听道及CPA区重要解剖结构立体定位数据的采集;应用Auto-CAD2010软件建立的经外耳道中耳内耳立体解剖模型和经乙状窦后入路到内听道及CPA区的立体解剖模型,可以很好的显示所关注解剖结构的三维立体关系,为研究颞骨及侧颅底结构之间的立体解剖关系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第二部分中国人耳蜗管长度MSCT测量与个性化耳蜗电极定制目的确立耳蜗管主要形态学参数及耳蜗管长度的正常测量值范围,为个性化耳蜗电极的定制提供解剖学参考数据。方法对5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首先行MSCT颞骨高分辨率薄层扫描,然后利用MPR多平面重组及最小密度投影(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nP)三维重建获得标准化耳蜗立体图像,测量耳蜗管各主要形态学参数,并且对侧别和性别组间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应用数学模型的公式计算耳蜗管长度,分别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的耳蜗管长度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耳蜗管各形态学测量结果如下:耳蜗管基底转长径男女分别(9.04±0.30)mm和(8.80±0.39)mm;耳蜗管基底转宽径男女分别(6.70±0.33)mm和(6.38±0.29)mm;耳蜗管长度男女分别(29.35±1.08)mm和(28.47±1.45)mm;耳蜗管各形态学测量数值在男女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P<0.05);左右侧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MSCT三维重建测量及数学模型计算公式可作为耳蜗管形态和耳蜗长度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初步制定了正常中国人耳蜗管主要形态学参数和耳蜗管长度测量的正常参考值,为个性化耳蜗电极的定制提供相对准确的解剖学参考。
李志海,吕静瑶,陶宝鸿,沈剑敏,张国兵,温熙,蔡志毅[8](2011)在《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手术主要解剖标志的多螺旋CT双斜位多平面重建》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利用多螺旋CT双斜位多平面重建技术(MPR),进行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手术中涉及的面神经段及定位解剖标志同层重建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在1具尸头标本上模拟经乳突-上鼓室面神经手术入路,观察面神经暴露的范围及定位解剖标志。利用双斜位MPR,对30具完整的成年国人尸体头颅标本进行经乳突-上鼓室面神经手术入路中涉及到的面神经段及定位解剖标志同层面重建,并对4个不同方位图像同层显示解剖标志的程度进行分级评价。结果:经乳突-上鼓室入路可显露面神经垂直段、面神经锥段、水平全段、膝状神经节和迷路段远端,定位解剖标志有水平半规管、匙突、上鼓室前隐窝。以上解剖标志在双斜位MPR重建图像中可同层显示,显示成功率均为100%,显示程度双斜位均优于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不同方位图像显示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斜位MPR可清晰同层显示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手术中涉及的主要解剖标志,结合手术进路及手术目的,利用双斜位MPR,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解剖标志的同层重建,能为术者提供更有使用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林海蜂[9](2011)在《岩斜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比较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的目的是:1、寻找岩斜区颅骨的解剖标志,并对其结构进行量化。2、结合减少术中正常组织损伤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治疗宗旨,对现有的岩斜区手术入路进行剖析、总结并进行改良,希望获得更佳的手术入路。通过尸头上模拟手术入路两侧对比显微应用解剖,寻找更合理的岩斜区手术入路。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尸头上模拟手术入路两侧对比显微应用解剖;在尸头上模拟改良后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和传统的乙状窦前入路。得出结论为1、通过两个关键孔(顶乳突缝前角和星点前下方约4.67mm处)基本能够锁定幕上下联合入路的骨窗;2、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只需磨除岩骨嵴内侧部及中间部骨质后与乙状窦前入路两者在手术最大视角和操作深度无显着差异(P>0.05);3、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的骨窗面积较乙状窦前入路显着缩小(P<0.05);4、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的脑干腹侧中间隙暴露长度明显大于乙状窦前入路而在桥脑腹侧中点所需牵开颞叶的角度明显小于乙状窦前入路(P<0.05);5、利用传统乙状窦前入路的切口创造出改良的颞枕开颅经小脑幕经岩骨嵴入路;6、提出顶乳突缝前角作为颞枕开颅的关键孔,减少了颞枕开颅的骨窗面积;7、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对岩斜区肿瘤基底暴露好,可早期阻断肿瘤血供,使瘤体缩小,质地变软,出血减少,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
王舜尧[10](2011)在《联合上颈段经颈静脉孔区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颈静脉孔区(jugular foramen,JF)入路的显微解剖,利用该入路一期切除颅内外沟通型复杂病变。对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进行观察与量化分析,为颈静脉孔区的手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选择福尔马林固定保存良好的成人尸头湿标本15具(30侧),分别于双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灌注红色乳胶,颈内静脉灌注蓝色乳胶。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联合上颈段经JF区入路的解剖操作,测量相关数据。磨除颅底骨质,显露重要的血管、神经等结构的显微解剖关系;观察并拍摄他们的关系;对颅底重要骨性标志、颅底孔洞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对C1-C4上颈段解剖,切除C1横突,游离椎动脉C1-C2段及水平段;充分切除颈静脉结节、颈静脉突及部分枕骨髁;迷路后切除乳突,显露半规管,轮廓化面神经垂直段,全程暴露乙状窦,打开颈静脉孔;扩大了JF区的显露并测得相关参数,如乳突尖间距枕髁外缘中点为(29.65±3.24)mm;枕髁后缘距舌下神经管内口为(10.10±0.81)mm;颈静脉球距面神经垂直段间距左为(6.8±0.35)mm,右为(4.6±0.33)mm。切除枕骨颈突、从后方显露JF ,然后切除乳突及迷路下岩骨,轮廓化面神经垂直段,扩大JF外侧显露。游离椎动脉C2~C1段和水平段,切除C1横突,扩大颈部显露。鼓乳切迹、二腹肌后腹与面神经关系密切。颈静脉孔可划分为三部分:前内侧的岩下窦和舌咽神经,中间的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后外侧的乙状窦。岩下窦以三种形式回流颈静脉球:穿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之间,穿迷走神经和副神经下方,形成短静脉与颈内静脉伴行,三种形式可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出现。椎动脉可位于舌下神经的腹侧,穿舌下神经之间或位于舌下神经背侧。小脑后下动脉可勾绕副神经根丝,穿副神经根丝或副神经.迷走神经之间,穿迷走神经根丝或勾绕舌咽神经的上方。结论颈静脉孔结构复杂,熟悉颈静脉孔及其毗邻结构的解剖,有利于该区域影像诊断和手术的顺利进行。通过颈静脉孔区的解剖学和影像学研究,能够为颈静脉孔区骨质消磨术和该区血管病变手术提供客观依据,从而降低该区手术对神经、血管的损伤,提高手术疗效。此入路从多个方向对JF区充分暴露,使面神经、耳蜗、椎动脉、后组颅神经等结构得到保护,术中结合相关解剖参数可很好的完成一期全切JF区颅内外沟通型及延伸到上颈位的病变,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二、面神经迷路段的手术入路和显微解剖关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神经迷路段的手术入路和显微解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内镜下经颈部至颈静脉孔区入路的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标本 |
2.1.2 测量工具 |
2.1.3 主要设备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2.1 开颅取脑 |
2.2.2 颈部与枕颈部结构的解剖 |
2.2.3 设计手术入路 |
第3章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到达颈静脉孔区的手术入路概述 |
4.2 经颈部至颈静脉孔区手术入路相关解剖问题 |
4.3 工作通道问题 |
4.4 颅底重建 |
4.5 本研究手术入路与远外侧入路及经鼻内镜入路的比较 |
4.5.1 显露范围 |
4.5.2 创伤损伤与并发症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颈静脉孔区显微解剖及手术入路 |
参考文献 |
(2)内耳道及其膜性结构的薄层塑化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略缩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标本、试剂与设备 |
2.2 方法 |
2.2.1 薄层生物塑化切片 |
2.2.2 超薄层生物塑化 |
2.2.3 超薄层生物塑化切片与染色 |
2.2.4 3D slicer三维重建 |
2.2.5 MRI图像资料 |
3 结果 |
3.1 局部解剖整体观结果 |
3.2 薄层塑化切片结果 |
3.3 超薄层塑化切片结果 |
3.4 三维重建结果 |
3.5 临床影像图与超薄层塑化对比结果 |
4 讨论 |
4.1 内耳道内蛛网膜与蛛网膜小梁 |
4.2 内耳道口蛛网膜的折叠现象 |
4.3 内耳道内的血管 |
4.4 内耳道内各神经之间的吻合支 |
4.5 内耳道数据测量 |
4.6 内耳道底骨性结构 |
4.7 研究技术的优势 |
5 结论 |
6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内耳道及其膜性结构的解剖学进展 |
参考文献 |
(3)颞骨岩部三维重建及其内部结构的三维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岩骨结构二维数据的获取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标本 |
1.1.2 尸头处理及切片制备 |
1.1.3 火棉胶连续切片图像的获取 |
1.2 结果 |
1.2.1 观察不染色岩骨切片形态结构 |
1.2.2 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岩骨切片局部细微结构 |
1.2.3 观察茜素红染色岩骨切片形态结构 |
1.3 讨论 |
1.3.1 获取颞骨二维图像信息的重要性 |
1.3.2 获取颞骨二维图像信息的方法 |
1.3.3 本实验岩骨切片的意义 |
1.4 小结 |
二、岩骨结构的三维重建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使用设备与软件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岩骨三维模型与骨迷路、VA和ES的相互关系 |
2.2.2 颈内动脉管与颈静脉孔区血管神经的相互位置关系 |
2.2.3 内耳道底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 |
2.2.4 面神经管的位置走形 |
2.3 讨论 |
2.3.1 岩骨三维建模的重要性 |
2.3.2 近年来颞骨三维重建的研究进展 |
2.3.3 岩骨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 |
2.3.4 Amira软件的可视化操作 |
2.3.5 岩骨可视化模型建立的意义 |
2.4 小结 |
三、岩骨内部结构的三维定位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岩骨解剖结构的三维建模 |
3.1.2 原始坐标系的建立 |
3.1.3 生理坐标系的建立 |
3.1.4 以内耳门外下唇为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坐标值 |
3.1.5 以岩浅大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交点为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坐标值 |
3.1.6 以匙突中心为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值 |
3.1.7 以锥隆起中心为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坐值 |
3.2 结果 |
3.2.1 以内耳门外下唇为原点,测算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 |
3.2.2 以岩浅大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交点为原点,测量出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 |
3.2.3 以匙突中心为原点,测量出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 |
3.2.4 以锥隆起中心为原点,测量出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 |
3.3 讨论 |
3.3.1 与岩骨有关的手术入路 |
3.3.2 生理坐标系的建立 |
3.3.3 内耳门外下唇作为标志点建立坐标系 |
3.3.4 岩浅大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交点作为标志点建立坐标 |
3.3.5 匙突为标志点坐标系的建立 |
3.3.6 锥隆起为标志点建立坐标系 |
3.3.7 距离的测量 |
3.3.8 岩骨模型建立的意义及局限性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件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4)128层螺旋CT显示面神经管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扫描方法: |
1.2.2 测量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CT扫描结果 |
2.2 迷路段面神经管解剖形态观察及测量相关结果 |
2.3 对男女不同性别面神经管鼓室段面神经管解剖形态观察及测量相关结果 |
2.4 对男女不同性别面神经管乳突段面神经管解剖形态观察及测量相关结果 |
3 讨论 |
3.1 128层螺旋CT的MPR及CPR图像在面神经管解剖学研究中的价值与不足 |
3.2 面神经管影像解剖研究的意义 |
(5)小脑前下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小脑前下动脉的显微解剖及内听道的手术入路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设备和器械 |
1.1.3 标本的准备和灌注 |
1.1.4 实验方法和步骤 |
1.1.5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小脑前下动脉血管结构解剖 |
1.2.2 内听道相关的手术入路及相关测量 |
1.3 讨论 |
1.3.1 小脑前下动脉的解剖 |
1.3.2 内听道相关的手术入路 |
1.3.3 小脑前下动脉闭塞是否安全 |
1.4 小结 |
二、小脑前下动脉及小脑前下动脉瘤的影像学特点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一般资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3.1 小脑前下动脉的影像学特点 |
2.3.2 小脑前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影像学表现 |
2.3.3 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的特点 |
2.4 小结 |
三、乙状窦后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术及AICA血流重建术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一般资料 |
3.1.2 实验设备及器械 |
3.1.3 实验方法和步骤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3.1 小脑前下动脉相关的微血管减压术 |
3.3.2 小脑前下动脉的血流重建手术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小脑前下动脉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内镜侧颅底全景解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翼腭窝、颞下窝相关区域内镜全景解剖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岩尖区内镜全景解剖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颈静脉孔、咽旁间隙内镜全景解剖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颞骨影像立体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颞骨MSCT立体解剖数据采集及三维模型建立 |
前言 |
第一节 3-DRestruction三维测量软件应用于颞骨MSCT图像立体测量的设计及验证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节 经外耳道中耳内耳立体解剖模型建立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小结 |
第三节 经乙状窦后入路内听道及CPA区的立体解剖模型建立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国人耳蜗管长度MSCT测量与个性化耳蜗电极定制 |
背景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颞骨影像立体解剖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手术主要解剖标志的多螺旋CT双斜位多平面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CT扫描法 |
1.3 模拟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手术的解剖观察方法 |
1.4 双斜位MPR重建方法 |
2 结果 |
2.1 解剖观察结果 |
2.2 双斜位MPR重组结果 |
3 讨论 |
3.1 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手术解剖的特点及临床应用选择 |
3.2 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手术中面神经段及定位解剖标志CT同层显示的临床意义 |
(9)岩斜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比较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
2.1 岩斜区应用显微解剖学及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 |
2.2 经岩乙状窦前入路与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比较 |
第3章 颞骨的岩部、乳突部显微解剖研究 |
材料及来源 |
设备及器械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4章 改良的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与乙状窦前入路应用解剖学比较研究 |
材料及来源 |
设备及器械 |
方法 |
结果 |
测量相关解剖数据,主要指标包括 |
改良的颗枕经小脑幕-经岩峭入路解剖特点与创新点 |
讨论 |
第5章 岩斜区脑膜瘤个体化显微外科手术入路临床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临床资料 |
手术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6章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课题情况 |
致谢 |
(10)联合上颈段经颈静脉孔区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正文 |
1. 引言 |
2. 材料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附图 |
四、附录 |
五、致谢 |
六、综述 |
1. 正文 |
2. 参考文献 |
四、面神经迷路段的手术入路和显微解剖关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内镜下经颈部至颈静脉孔区入路的解剖研究[D]. 赖鹏飞. 南昌大学, 2020(01)
- [2]内耳道及其膜性结构的薄层塑化解剖学研究[D]. 瞿良华.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3]颞骨岩部三维重建及其内部结构的三维定位研究[D]. 魏先锋.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4]128层螺旋CT显示面神经管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中的应用研究[J]. 王岚,周艳玲,李广胜,汪贺媛. 河北医药, 2013(19)
- [5]小脑前下动脉的显微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D]. 高恺明.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 [6]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内镜侧颅底全景解剖[D]. 何海勇. 中山大学, 2013(12)
- [7]颞骨影像立体解剖学研究[D]. 田旭.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3(11)
- [8]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手术主要解剖标志的多螺旋CT双斜位多平面重建[J]. 李志海,吕静瑶,陶宝鸿,沈剑敏,张国兵,温熙,蔡志毅.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19)
- [9]岩斜区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比较及临床研究[D]. 林海蜂. 吉林大学, 2011(09)
- [10]联合上颈段经颈静脉孔区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 王舜尧. 安徽医科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