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中国金融业大事回放(论文文献综述)
王梓而[1](2020)在《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研究(2015年10月-2019年4月)》文中提出高考作为我国现代教育考试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选拨人才的重要衡量依据。2014年,新高考改革启动,浙江省作为首批试点,取消文理分科,实行“必考3+选考3”模式,首次高中历史选考于2015年10月举行。本文在新高考背景下,立足于8套高中历史选考试卷,运用历史教育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探求试卷突出的特点,分析试题的亮点与不足,并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与不足等方面的介绍,探讨了本文研究的价值。第二部分介绍了新课程改革以来浙江省历史高考的流变以及重点突出了历史科目在选考阶段的概况。第三部分以具体试题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论述了历史选考的题型、内容和特点。第四部分从试题命制的成功之处如体现核心素养、现实关怀与知识整合三个方面,不足之处如战争史内容考查多与试题区分度不明显两个方面,从亮点与不足两个角度进行评价。第五部分从试题反映出的问题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应重视学科基础知识、注重史料分析训练、渗透史学研究方法与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等四点建议。本文在新高考形势下进行试题研究,旨在对首批试点的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进行分析,希冀对高中历史选考试题的命制工作与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些许借鉴。
王志辉[2](2018)在《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市场经济是高度货币化和信用化基础上的金融经济,而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和枢纽。在国内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探寻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如何解决我国金融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何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金融生态概念的引入,为学者们突破传统认识局限打开了新的视角,以整体系统观来思忖和解决金融发展问题,从而更加全面地把握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伴随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我国金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金融组织体系,有效支撑了经济增长。为了探索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一般规律,本文尝试以金融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演化经济学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理论探讨金融生态系统的演化机理和动力运行机制,并结合吉林省金融生态实际情况进行案例分析,最终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本文梳理了金融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金融生态系统的概念,即金融生态系统是指由金融主体(包括金融交易主体和金融机构)及其环境组成,系统内的金融生态主体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之间长期相互分工、合作而演化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并能自动调节的统一整体。金融生态系统由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生态调节三部分组成。同时尝试构建其理论框架,运用组织生态学、金融学与演化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解释金融生态系统的边界、结构和功能。本文认为金融生态系统不仅包括个体与环境的关系,还应包括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环境、环境与环境等系统内部的各个金融因子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并不是以机械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金融生态系统。其次,在上述理论架构基础上,本文首先解释了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逻辑。在探讨金融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特征方面,本文认为金融生态系统发生自组织演化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即开放的系统充分与外界交换资源和信息;系统处于非平衡状态;系统内部非线性相互作用以及存在涨落现象。同时,金融生态主体会遇到系统外部和系统内部的影响因素,这些涨落因素叠加在一起诱发了自组织演化,其演化路径包括渐变和突变的实现途径。进而,本文基于微观角度分析企业创新过程,这种创新被成功惯例复制保存下来,最终形成自组织演化;基于宏观角度,本文认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是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内生动力,二者相互促进与协同、共同促进金融生态系统的演化。按照本文逻辑递进关系,在金融生态系统演化一般机理研究基础上,继续对演化动力及运行机制进行深入挖掘。本文认为金融生态系统主要由金融生态主体子系统、金融生态环境子系统、金融生态调节子系统构成,其演化过程是在三个子系统共同作用下,协调诸多因素共同发展的结果。同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系统因果关系反馈回路,将金融生态系统演化动力的因果关系回路区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两个部分。其中,内部动力主要来源于金融生态主体行为和市场作用力(系统调节或资源配置),外部动力则主要来源于多方面,例如金融监管防范金融生态系统风险、政府治理、经济发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手段宏观调控、金融风险因素的阻碍作用等。最终构建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系统动力模型。再次,本文以案例分析形式验证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一般规律。选取吉林省进行案例分析,依据制度变迁划分吉林省金融生态系统为历史萌芽阶段,初期形成阶段和成长阶段。认为影响吉林省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制约因素包括政府治理因素、经济基础因素、金融发展因素和制度文化因素,详细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文分析逻辑,在案例分析时根据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本文认为吉林省金融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动力特征在历史萌芽阶段、形成初期阶段和成长阶段有所不同。在历史萌芽时期,吉林省金融生态演化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为外部环境对金融生态系统的作用力远远大于金融生态系统的内生动力,体现在金融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初期形成阶段,吉林省金融生态系统形成初期具备了自组织演化的前提条件,但缺乏足够的系统内生动力,这使得吉林省金融生态系统处于自组织演化的初期形成状态。在成长阶段,吉林省金融机构的创新以及制度变迁对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提供了源源动力。同时,吉林省金融生态系统演化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金融生态主体多元化发展;二是金融生态系统制度建设逐步完善;三是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创新发展。最后,本文提出了金融生态系统相关优化政策建议:第一,完善金融生态系统演化软环境建设。营造金融生态文化环境,完成从传统金融观到现代金融观的过渡;培育现代信用文化,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快金融中介的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第二,加强金融生态系统演化制度建设。强化政府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导功能,加快基础经济的建设,提高地区经济水平;加强法治环境建设,完善金融制度建设;第三,完善金融生态系统创新机制的政策安排。完善金融机制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结构;培育多元化金融生态主体,促进金融市场多样化。
刘云凤[3](2017)在《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公平问题在中西方的历史上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公平问题的探究,从对“公”、“平”、“正”、“义”的阐释到对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展示了人们对于公正平等社会的向往。西方对公平问题的探究在古埃及就有文字记载,表明公平最初是同人们的劳动实践及分配活动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西方的公平思想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中西方历代先贤们的公平思想对于当前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认识和解决公平问题仍然具有启发意义。20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之后,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分配方式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环境、运行程序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特别是非市场原因导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世界公认的警戒线;改革中各种矛盾的阶段性和集中性爆发,深层次社会矛盾的显现,使得公平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国家和政府也非常重视公平问题,从最初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显示了政府解决公平问题的过程与决心。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梳理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探析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环境、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总结归纳其中的教训和经验,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解决当代中国的公平问题可以提供某些借鉴和启示,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采用历史学方法、政治学方法、传播学方法等,对近代以来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论文内容包括绪论及六章内容。论文在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方法与结构、基本概念的界定。在基本概念的界定部分,阐述了“公平”、“公正”、“正义”的异同,介绍了公平的类型等,指出了平等是衡量公平的重要指标。论文梳理了西方历史上的公平思想,筛选出了近代以来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包括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契约论公平思想、功利主义公平思想、拉斯基民主社会主义公平思想、罗尔斯的分配正义论、诺齐克的权利正义论、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沃尔泽和米勒的多元正义论,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也是产生于西方的公平思想,但在性质上与西方其他公平思想截然不同,所以在分类上单独列出。分析了上述公平思想在西方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对这些公平思想进行概括、归纳、提炼。西方公平思想随着列强的侵略涌入中国。基督教神学早在唐朝时期就传入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圣经》完整译本在中国的出现,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开始系统地传入中国,传教士作为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传播主体,通过直接讲道、写作或翻译书籍、创办教会学校、发行报刊等方式进行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传播。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在内容上具有麻醉性、消极性,鸦片战争后被列强利用充当了文化侵略的工具,奴化和驯顺中国人民,以利于列强的殖民侵略;另一方面,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在客观上冲击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成为太平天国的理论来源之一,“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也是西方平等思想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契约论公平思想是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入中国的。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认为不仅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西方的进化论思想、天赋人权思想、三权分立思想等逐渐传入中国。契约论公平思想源自霍布斯、洛克、卢梭,其主要内容包括人人生而平等、人人拥有自然权利(天赋人权)等。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王韬、郑观应、何启、胡礼垣较早地接触到或传播了天赋人权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间接或直接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派杨廷栋、邹容、刘光汉、陈天华、孙中山也传播了契约论公平思想。西方契约论公平思想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促使了民众国民意识、权利意识的提高;但也由于救亡图存的工具性,在传播过程中疏离了西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本意,从而导致了影响的变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社会的热潮促使了公平思想的广泛传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改造社会的热潮中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开始传入与传播,功利主义公平思想也得到了传播。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李达、陈独秀、陈望道、毛泽东等通过在一些报刊上发表文章、翻译出版书籍、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等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进行了传播;一些国民党人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问题与主义”之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此时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主要是社会制度公平思想,即铲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美好社会,对经济公平也有一些探讨。胡适、高一涵等在知识界传播功利主义公平思想。功利主义公平思想影响主要在理论层面,是五四时期“民主”的思想资源,“科学”的重要内容,是改造国民性、增强国民个人权利意识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指出了公平社会的新方向,其影响在不断扩大,并且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展开博弈。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专制主义在制度公平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博弈。李达、李一氓、吴亮平(吴黎平)、郭大力、王亚南通过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着作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于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民主社会主义,主要传播者是罗隆基、张君劢、张东荪、施复亮等人。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所谓“计划化民主国家”的公平社会难以实现。新专制主义覆亡、自由主义式微、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胜利,这是历史和人民的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十年,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践行中出现了曲折,在建立相对公平的基本制度之后,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出现了波折,由最初的追求平等到陷入了平均主义的误区。此时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主要是社会制度公平思想、分配公平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分配公平思想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权利原则和按劳分配原则,在共产主义社会则是按需分配原则。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解读与实践,使之附着了中国传统大同思想与平均主义的色彩。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平思想的传出现了新气象,因此从市场经济的视角分析当今中国社会对公平正义思想的吁求,从起点公平、机会公平、结果公平方面透析西方公平思想的影响。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包括罗尔斯的分配正义论、诺齐克的权利正义论、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沃尔泽和米勒的多元正义论。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到了新的发展,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可批判借鉴西方其他流派的公平思想,以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平正义理论体系的构建。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历程启示我们在当今时代应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各类传播主体的潜力、充分发掘各类传统传播媒介和新媒介的功能,还应重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中国化实践,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传播力,巩固其主导地位。
冶进海[4](2016)在《变革中的视听媒体发展格局与传播形态》文中认为未来媒体发展将进入一个以多屏为常态,人性化、智能化、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视听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传统媒体不断式微,新的媒体充满想象。和所有信息流通一样,视听媒体的传播过程由传播主体、信息内容、媒介渠道、受众反应等众多环节构成的。从传播学的基本环节去研究视听媒体整体的发展趋向和未来形态,以及视听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运作方式与传播策略,是本文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也基于此,本文会侧重于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视听媒体的现状、当下媒介生态进行一个全景式的扫描与归纳,由此分析未来视听媒体的信息生产制作、资本运营等种种可能与发展格局,以及未来媒介生态对传播主体、生产流程、受众需求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绪论部分,首先对选题的缘由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并提出选题将要解决的几大问题;其次,阐述本选题在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方面具有的意义;再次就选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写作的核心内容,即视听媒介融合、视听媒介生态格局、视听媒体发展趋向、媒体资本运营与产业发展、视听媒体受众分析等为主题,对国际、国内相关着作、文献及理论进行梳理和介绍,并较为详细地叙述了本文每一章节从哪些方面来开展问题研究;最后交代本文写作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独创性和重要概念界定等。本文第一章以视听媒体的传播主体为着眼点,以人类面临的媒介生态环境即受众被电子屏幕包围和裹挟的多屏媒介现状出发,从传统电视目前遭遇到的巨大冲击切入,提出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加快视听媒体的开放平台建设、植入互联网基因、走产业化道路、多渠道占有受众等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指出媒介技术变革对传播主体在行为习惯、思维模式、价值体验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由此对多屏时代视听媒体的以下特征并进行详细阐述:传播主体的不确定与广泛化、视听媒体内容形态的多元化和分众化、内容来源的多样化、盈利模式的丰富化、传播渠道(终端)的无所不在、开放式传播与更高的全程互动性等。第二章通过对当下多元智能传播体系中受众的心理分析,指出随着媒介形态的泛华,信息过载导致的“信息疲劳”、“信息迷雾”等现状使得传播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在这样一个变局横生的传播环境中,针对不同的视听媒介、各异的视听内容、个性化的视听受众需要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实施不同的传播策略。本章着重论述视听媒体传播策略中的整合传播、精准传播和品牌传播的运作方式与效果。第三章以大数据背景下的节目制作为切入点,从大众传播学中内容生产这一环节入手,详实论述视听媒体在节目制作、用户分析、传输过程中的大数据运用的目的、效果与未来可能。在视听媒体领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媒介生态会从内容生产模式、盈利模式、运作体系等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视频网站、手机电视、电影传媒等面临新的竞争态势,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生产、制作、运营,针对不同媒介渠道生产适合用户的视听产品,从内容之争、渠道之争转向数据之争,是视听媒体需要提前布局的重心。本章指出大数据时代具有数据海量化、搜集和处理数据能力规模化等特点,视听媒体利用大数据就得整合各类视听数据,细化相关受众,建立自己的用户群组,让数据“发声”,分享多源数据等。在此基础上,本章分析了大数据对视听媒体的深远影响,进而从搭建受众所需平台、与受众互动,集中优势打造精品节目、推出个性化视听服务等方面进行一一探析,指出视听媒体应把握好大数据带来的潜在价值,根据用户需求去生产相关的视听产品,以此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大数据基础上的深刻洞见与未来预测,来满足受众不同层面的信息需求。第四章是本文写作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点,主要从大众传播过程中的资本运营环节出发,指出资本运作对视听媒体运营及信息传播的重要性。目前看来,具有公共属性和商品属性的视听媒体在当下传播过程中有着媒体扩张的价值、保护版权的价值、建立品牌的价值、合作共赢的价值、形成产业链的价值等,而这些商业属性的挖掘,需要资本运作和媒体的产业化。本文在这一章里通过整理归类国内外传媒资本运作的具体案例,探析当下视听媒体并购发展趋向及特征,指出国内传媒业资本纵横捭阖的局面已经开始,并呈现出资本作用下视听媒体本土化、差异化竞争明显、对技术发展充满前瞻性判断、跨媒介经营形态不断增强等特点,由此分析视听媒体机构在资本并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风险。第五章中从信息接收角度出发,分析了作为视听信息接收终端的媒介,在利用大数据过程中,其发展呈现出人性化、智能化、一体化等特点,由此指出大数据基础上的媒介技术发展不断贴近人性,人类想象力在媒介发展中不断扩张,未来视听媒体具有多方综合功能、多元动态智能,视听直播将进入常态化等;与此同时,运用大数据对受众进行精细化分析中指出视听信息过载对受众造成巨大冲击,多元化与圈子化特征明显,再加上受众对世界的认知深受“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影响,以及被视听媒体所传播的“拟态环境”所浸染的事实,在这样的环境中受众如何提升媒介素养,彰显自我价值,不被信息时代“异化”与“物化”,被技术力量所裹挟,成为业界和学界深入探讨的话题。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了一个整体上的总结,对大数据背景下视听媒体主导的信息环境给予了全方位的评介和补充阐释,并对当下媒介生态、未来视听媒体的发展范式、受众品质的建设等给予合理的建议与批评。
许剑峰[5](2016)在《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文中提出本文选取太阳花运动为个案,探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所扮演角色,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藉此梳理社会运动产生和发展机理,思考信息时代媒体和社会历史宏观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本文采取“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框架,以此为切入点,对研究问题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的路径作出分析,并最终回到研究问题进一步讨论。本文使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层面综合采用了参与式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在分析时主要使用框架分析的方法进行“全样本”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论述。具体而言,本文选取中天新闻、TVBS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新闻e论坛和运动主办组织黑岛青脸书专页为新媒体的代表,分析它们对太阳花运动的内容呈现和报道框架,提炼“媒介镜像”层面的新旧媒体特点;之后从内容层面、行动层面对新旧媒体之间的互动做出分析,讨论这种互动与内容生产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新旧媒体内容呈现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提出在运动发展过程中新旧媒体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其内在机理;最后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分析视角切入,分析太阳花运动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通过与文献的不断对话,梳理出导致运动发生和发展过程特殊呈现的宏观影响因素。本文最终得出了五点结论:第一,新旧媒体在对太阳花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报道框架和立场,社会运动“媒介镜像”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具有混合性与复杂性;第二,新旧媒体对社会运动的报道中,有着不同的内容生产逻辑;同时呈现出不对等的互动影响模式,新媒体处在弱势地位;第三,传统媒体深度作用于运动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建立“聚焦”、“造神”、“监督”、“促进权力集中”等方式影响运动结果;在此过程中,新媒体更多是作为运动现场的“组织”和“构建小众认同”的角色而存在;第四,社会运动重视传统媒体远超新媒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在各方面有意利用和迎合传统媒体的需求和逻辑;第五,宏观社会政治文化及其产生的历史因素,对社会运动有着巨大的催生作用,并影响和形塑了运动过程中的诸多呈现。在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社会运动与传统媒体之间存在根本性的无解矛盾,导致二者间难以改变的相互依赖和不对等图景;同时,新媒体作为“参与式实践”在构建认同、凝聚小众文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角色;最后本文以社会运动为切口提出和讨论了信息时代下存在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以及新媒体本身的悖论;呼唤一种对新媒体技术更加中立的“辩证技术观”的回归。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研究问题的由来、研究意义,并结合文献提出了“社会运动”的定义;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仔细梳理了现有社会运动理论流派和发展,以及我国新媒体和社会运动研究概况,确立本研究的位置和理论储备;第三章是研究设计,主要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对相关概念的廓清;第四章开始进入主体部分,对中天新闻、TVBS新闻、新闻e论坛和黑岛青脸书内容做了全样本分析,呈现出它们各自不同的报道框架和“运动镜像”;第五章是从中观层面对新旧媒体和运动之间互动的讨论,并结合运动发展过程特点分析出新旧媒体不同内容生产逻辑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与角色;第六章从变迁、结构、话语三个角度分析了运动发展的宏观背景因素,讨论其在运动产生和呈现面上的巨大影响;第七章是结语,一方面对上述经验分析做简单回顾,另一方面对社会运动与媒体,以及新旧媒体在当今时代下的特点做出讨论,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几点不足和未来研究可能。
刘洋[6](2015)在《金融危机研究 ——基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视角》文中提出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100年,到上世纪末的全球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万亿美元,是上世纪初的近500倍。在科技飞速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然而同实体经济的发展比较而言,虚拟经济无论在规模上还是速度上都要更胜一筹。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为标志,美元彻底与黄金脱钩,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自由化浪潮的推动下,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放松了对资本的管控,国际资本流动速度加剧,金融改革创新深化,虚拟经济的扩张愈加迅速。伴随着虚拟经济的扩张,股票、证券等虚拟资产在社会财富的比例中日益加大,虚拟经济已经不再依附实体经济而发展,而是逐渐脱离实体经济,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和运行规律。但是随着经济虚拟化的进程,金融危机出现的频率和破坏力也日益加剧,如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91年的日本金融危机、94年的墨西哥货币危机、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等,这些始于虚拟经济系统的不稳定而产生的金融危机给当事国乃至整个地区、世界的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它们的经济陷入长期的停滞乃至倒退。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巨大损害已经引起政府、金融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本文试图从虚拟经济监管、金融的脆弱性、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背离性、虚拟经济内生波动性等几个方面探讨在经济虚拟化形势下的金融危机问题。将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结合,对该问题做出了概括研究。根据以上研究方式,全文设置为7大部分,各个部分主要内容概括为:第一部分是绪论。重点研究了文章课题的时代背景、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主题,国际国内的研究情况,本论文的基本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虚拟经济理论和金融危机理论的提出及其界定。本章首先对虚拟经济含义的发展做出了概括与研究,其次对金融危机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部分,研究了金融危机和虚拟经济波动性的联系。首先概括了虚拟经济波动性的理论模型,然后阐述了其主要特征。其次研究了金融体系受到波动性的影响情况。最后结合美国的经济数据对二者之间的互相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本章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虚拟经济波动性是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正是由于波动性是虚拟经济内生的、无法避免的,因此虚拟经济的常态就是不稳定。第四部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相背离,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一部分最开始研究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背离的内部原理与动因,接下来阐释了这种背离对虚拟经济稳定性产生作用的机理与方式,二者的背离从宏观层面上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维持恰当比例时,他们是同步发展,互相促进的。然而,如果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发展,规模过于膨胀时,则会增强自身的不稳定性,同时会阻碍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五部分,金融危机和金融部门脆弱性的关联。虚拟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金融部门,由于前者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部门均获得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壮大,然而当虚拟经济规模不断拓展,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也在加剧。相比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金融脆弱性是在微观层面上对金融系统造成影响。本章首先探讨了金融脆弱性的各种理论,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索脆弱性产生的根源,进而研究了金融稳定性的评定标准。最后,深入探讨了金融产业受到经济虚拟化的不利影响与作用。第六章,金融监管。随着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迅速扩大,尤其是今天虚拟经济的规模已经远大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稳定性对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所以有必要对虚拟经济的发展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而金融部门是虚拟经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虚拟经济的监管很多时候直接体现在对金融部门的监管上。本章从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在次贷危机前后金融监管政策的改变,并结合我国的金融监管政策,来对虚拟经济监管问题进行探讨。第七章,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如何保障虚拟经济体系尤其是金融部门的稳定,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第八章,本章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论述了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将虚拟经济波动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和金融脆弱性等三个方面结合起来研究它们在经济虚拟化的形势下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并研究探讨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对金融系统进行监管:1.本文建立了经济虚拟化视角下的金融危机研究架构,在文章的第3-5部分分别探讨了虚拟经济的波动性、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背离以及金融的脆弱性,由虚拟经济内生的波动性和宏观,微观三个层面论述了对它们对金融危机产生作用的原因和机理。第一,对金融系统稳定性产生影响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虚拟经济的波动性。第二,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背离在宏观层面上影响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第三,金融脆弱性在微观层面上影响了金融系统稳定性。最后,结合了上述三个方面,以美国和中国在次贷危机后的金融制度变革研究了金融监管问题。2.本文将虚拟经济波动性作为影响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根本因素进行研究,在以往的同类研究中,总是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对金融系统的影响作为研究重点,但是往往不够深入。本文认为虚拟经济波动性是造成金融稳定性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内在基础,因此对虚拟经济波动性问题的成因和其对金融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3.探讨了次贷危机前后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革并将其与中国的金融监管制度进行了对比。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其虚拟经济规模是最为庞大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同时在这次次贷危机中,美国也是受损最严重的。所以通过比较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在次贷危机前后的变革,可以对虚拟经济的最新趋势进行研究。在对美国金融监管制度进行研究的同时,将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与其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出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长处和不足之处。
杨文伟[7](2014)在《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探究》文中研究表明时下,愈演愈烈的“二代”现象和“拼爹”行为,证明社会热议中的阶层固化之说,绝非妄言,而是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一种客观趋向。阶层固化是指社会流动竞争中,出现先赋因素相对于自致因素占据明显优势、社会流动通道壅塞、社会跨阶层流动尤其是上行流动趋缓甚至停滞的一种趋向。它是社会利益趋于固化的结构表征,表明社会发展进程日渐被“优势”群体(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占据相对优势位置的既得利益群体)或强势阶层所控盘并出现代际传承之势,而弱势阶层则逐渐陷入边缘化、底层化的囧境,贫困和劣势地位也因之世袭。从结构转型到结构定型是任何社会迈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应当看到,阶层固化是一种畸形的社会阶层结构定型化。正常的社会阶层结构定型化,理应表现为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通道相互开放,障碍性、阻滞性因素被降至最低点,各个社会群体之间形成一种成熟而稳定的秩序,各安其位,各得其所。而现阶段的阶层固化则明显偏离了这一轨道,表现为阶层间流动通道堵塞,各个社会阶层在权利、资源、机会和生存空间上均处于不平等享有状态,社会利益获得、分配和享有规则向相对强势阶层(既得利益群体)倾斜而不利于相对弱势阶层(利益受损群体)。并且,这种不平等趋势大有不断巩固进而代际传承之势。基于以上研判,本文采用社会转型理论、差序格局理论和社会公正理论等理论工具组合,综合国际视野、历史背景和本土眼光,从阶层固化的现状表现、演化轨迹、深层动因、负面效应和应对方略这一逻辑链条,逐一展开铺陈、阐释和探析。论文相应地分为七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揭示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遵循逻辑和事实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相关概念对阶层固化进行了合理界定。其次,较为详尽地梳理和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对阶层固化问题的研究现状,点明了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同时表明了本研究所期待的突破与创新。再次,对本文所采用的理论工具进行了初步介绍,如社会转型理论、差序格局理论和社会公正理论。最后,结合研究需要,厘清了研究思路,阐明了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是描述性研究,结合必要的事例、访谈、数据、图表等经验资料,沿着代内和代际两个维度,重点梳理、归纳和揭示了阶层固化在政治、经济、教育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具体表现,确凿地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的阶层固化正呈不断蔓延之势,理应引起足够的警惕和重视。第二章由“国际拼爹指数(IgE)排行榜”入手,将阶层固化置于宽广的国际视野下,重点考察了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和印度等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和阶层固化现状特征。从而得出判断,在世界范围内,阶层固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较为普遍的阶段性现象,所不同的是各自外显特征、演化历程、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因此得出的经验教训及启示也各有不同。第三章着重阐述了转型期阶层固化的演进脉络。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以90年代中期为分水岭,中国社会流动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大致可以分为分化流动期和边界形成期两大阶段。在分化流动期,农民阶层、工人阶层、知识分子阶层、干部阶层的分化流动相当活跃,并且产生了以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和专业技术和管理者为代表的新兴阶层。在边界形成期,随着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阶层之间尤其是强势阶层和弱势阶层之间出现了种种有形和无形的阶层边界,并且,这种边界仍然在不断地增高加厚。第四章从差序格局的推拉作用、计划体制的惯性驱动、公共权力的扩张冲动、贫富分化的累积效应等维度出发,深入探析了每一维度下各种具体的体制机制,揭示了致使阶层固化加剧的复杂而深刻的动因。明确指出,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合力推高了时下的阶层固化之势。第五章全面探析了阶层固化的社会负面效应。总的来说,阶层固化与社会公正相互抵消,相互弱化。阶层固化程度越高,社会公正实现程度就越低,二者大致呈反比关系。具体来说,阶层固化的趋强,推动着社会资源、权利和机会向社会上层聚敛并以圈层化的形式实行闭环式流动,名、权、利高度复合叠加在强势阶层身上,社会中下层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被日益压缩,社会垂直流动因之迟滞,社会认同基础不断被蚕食,社会阶层结构弹性减弱,阶层间分歧和隔阂因素增多,社会戾气上扬,成为社会矛盾多发频发的重要根源。从趋势上看,这一切最终都会集中体现在政治上——随着上层精英的愈益壁垒化和底层社会的扩容,促使精英循环蜕化为精英复制,类似于经济领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会浮现。一旦大面积扩展,能力和道德双重逆淘汰将难以避免,最终酿成极端的负面政治效应——政权的周期性更迭,即所谓的“历史周期律”。第六章围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核心理念,强调以群众路线为行动主线,比较系统地勾勒出了化解阶层固化的行动“路线图”——从改善基础民生、增进教育公平、优化阶层结构、规范公共权力等各个政策环节入手,初步提出了各个具体领域内的基本应对思路,藉此整合联动,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建设,促进不同阶层代内和代际之间资源、机会和权利的均衡配置,进而构筑起公正、合理、开放、畅通的社会流动机制和模式。本文认为,这才是现阶段实现“中国梦”的要义之所在。
刀慧娟[8](2013)在《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自1996年中国招商银行率先开通“一卡通”网上支付金融服务业务以来,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网上银行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业务的类型上,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传统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网上银行特有的问题,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开展有效监管,保证网上银行业务顺利进行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目前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还不健全,这势必影响网上银行健康、安全、有序地发展。在我国,网上银行近几年发展较快,关于网上银行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较多,但对于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专项研究却很少,对其研究的专着目前仅有一部,专门的论文只有十几篇,博士、硕士论文也只有十余篇。显然,对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是薄弱的。国外网络银行发展比较成熟,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相对比较完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借鉴我国传统银行和国外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结合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现状以及具体特点,为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健全提供一些思路。本文共分四章:第1章: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概述。首先概述了我国及国外对与网络有关的银行概念的各种表述,明确我国没有纯网络银行,只是网上银行,本文在概念使用上,凡是涉及国外相关问题的,就使用网络银行的称谓,凡是涉及我国相关问题的,就使用网上银行的称谓,使概念的使用遵循名实相符的原则(引用论着等尊重作者采用的称谓),进而分析了与网络有关的银行概念之间的关系;其次归纳了网络银行的基本特点;再次阐述了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含义;然后归纳了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特点;最后分析了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意义。第2章:我国网上银行监管立法及实施情况。首先分析了我国网上银行的特点;其次概述了我国网上银行监管立法现状;最后分析了我国网上银行监管立法存在的问题。第3章:国外网络银行监管立法及监管经验。描述了国外网络银行立法现状,主要是介绍了美国及欧盟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总结了国外网络银行监管经验。第4章:完善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在前文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主要应从四个方面对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进行完善。本文运用历史考察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的方法等研究方法,在借鉴国外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经验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立法体系、监管体制、监管目标、监管内容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作为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是我国金融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选题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
鄢显俊[9](2010)在《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最重要的科技-产业革命,它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的美国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造着人类社会。就技术和社会互动的角度观察,在美国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一个复杂的、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展开的过程,美国社会为信息技术革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经由信息技术革命“重塑”的当代资本主义被称为信息资本主义,在其形成过程中诞生了信息垄断,它指独占信息核心技术的信息产业垄断资本、凭借其市场权力,滥用知识产权以攫取高额利润而实施的一种垄断,是当今资本主义微观经济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它鞭辟入里的解剖将为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提供一扇独特的“视窗”。信息垄断起源于信息经济形成和信息产业勃兴的20世纪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信息垄断的实质是对知识的垄断,其表现形式是垄断IT核心技术。信息垄断的发展史也就是全球计算机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和CPU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的发家史,其产业代表是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结成的Wintel联盟。而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所造成的影响逐渐引起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它有可能成为信息时代美国控制互联网“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信息垄断生态环境模型”揭示了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它由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产品基础和法律环境三大要素构成。信息垄断厂商熟练地运用法律策略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业策略打压竞争并侵害消费者。为此,它遭遇了美欧日韩各国频频发起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信息垄断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对抗自己的“内生反对力量”。这就是“自由软件”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开源软件”运动。前者坚决反对微软代表的资本主义“私有软件”制度,堪称“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空想社会主义。后者试图探索一条“自由软件”商业化运作的道路,而且获得成功,这是理想妥协于现实的必然结果。信息垄断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信息时代的特殊体现。任由信息垄断泛滥将对经济公正乃至社会公正产生重大危害。而且,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强大的“战略武器”,信息垄断还能够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利益之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除了信息垄断这一微观层面的经济现象外,还表现在中观和宏观的其他所有领域,在信息技术范式的“重塑”下,信息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表现为“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除此,“数字鸿沟”代表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探讨国家间“数字鸿沟”的测度方法和量化表现,将更有助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规律以及所蕴藏的危机。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信息时代最复杂的“两制”关系,其特征可用:“共时态并存中的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信息资本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生紧密联系和互动,这种复杂关系的演进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促使这种错综复杂关系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日愈全球化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动能所致,这是马克思早年所指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诸多引人注目的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本质依旧。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两大本质特征仍旧如故,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即商品生产无所不在;第二,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榨取剩余价值。综合马克思“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解读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必须看到,“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而“两个决不会”则强调了不同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总之,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有长足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是:以变化的眼光看待变化本身。信息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变迁历程。运用ORBICOM提供的测量方法,通过多维度量化考察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进程,比较它与信息资本主义的差距及中国的追赶特点。可以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创的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是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超常规发展的典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应对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典型代表的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的国策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艾青[10](2010)在《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 ——明星影片公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早期电影史(1905-1937年)上,明星影片公司(1922-1937年)作为独立的电影公司,经营时间最长,出品数量最多,是中国早期电影史上诸多关键时期的重要“在场”和“中心”,深刻影响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走向。前人虽有对明星公司单个编导及其创作的论述,但几乎未见对明星公司群体及其特征的系统性探研,也很少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广度和深度对明星公司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和存在意义进行界定。因此,本论文将对明星公司进行全方位的发掘,从微观研究出发还原公司发展历程,从美学范型归纳和具体作品细读探寻“明星”电影人开拓出的本土化电影创作与市场生存的模式,以及他们为中国电影事业和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作出的不懈努力。本文认为,明星公司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对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电影美学风格及文化样貌的塑形,作出了开拓性的历史贡献。本文由绪论、正文六章及结语组成。绪论部分首先阐明论题的提出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史料准备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依次从工业、美学、文化三个层面进行整体性的考察。第一章,梳理了明星公司的发展历程,进而归纳其生产、发行、放映的工业运作模式。认为,明星公司首先凭借制片业绩奠定了在中国电影制作业最高水准的地位,进而拓展特有的宣传发行与放映机制,形成第一个相对成功的发展模式,它的成功也意味着中国电影工业真正开始建立。从第二章至第五章,挖掘了明星公司的电影创作(文中称为“明星电影”)在建构中国电影民族身份和探索本土化生存历程中积累的四种可资借鉴的美学范型。本文归纳为:商业美学、改良主义美学、现实主义美学和通俗情节剧美学。它们在不同的社会时代、文化语境下成为主流取向,它们之间或曾和谐共处,或曾演变更迭,构成了“明星电影”驳杂的美学形态。第二章,在归纳“明星电影”商业美学特征的基础上,以张石川为范例,历时分析了他在明星公司16年创作中形成的商业美学惯例,论证了他为“明星电影”乃至中国电影商业美学作出的先驱式贡献,重新解读了张石川作为“中国电影之父”的历史地位。第三章,以郑正秋和包天笑20年代的创作为范例阐述了“明星电影”的改良主义美学范型。认为,郑正秋以“长片正剧”的艺术实践,开启了中国电影对“功能”的关注,形塑了改良主义美学范型,成为另一个意义上的“中国电影之父”。而“鸳蝴派”文人包天笑的言情剧创作使“改良”呈现了更为复杂的色彩。本章还从“女性特质”的角度,阐释了“明星电影”对民族主义书写的参与方式。第四章,阐述了“明星电影”随着30年代电影界转变作风后逐渐发展成熟的现实主义美学范型,分析了其在“新兴电影运动”不同阶段凸显出的美学风格,以夏衍、洪深、程步高、沈西苓的创作为范例,透析了他们具有差异特征的现实主义创作,呈现了“明星电影”现实主义美学范型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第五章,在归纳“明星电影”通俗情节剧美学特征的基础上,选取《空谷兰》、《姊妹花》和《马路天使》这三部在不同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为范例进行细读,以求对通俗情节剧在“明星电影”中的发展脉络及其范型意义作管窥。第六章,从明星公司与上海城市文化空间的两个交集:“亭子间”与“洋泾浜”出发,探讨空间交织生发出的群体文化特质及现代性。认为,明星公司依靠精明眼光与实干精神脱离草根阶层,与当时处于从“边缘”走向“中心”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电影具有同质性,明星公司形成的对多种美学风格的包容性以及在新与旧、中与西的文化生态上的混杂性,对中国电影文化样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个案意义。结语部分,总结了明星公司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及开拓性贡献,将其与“大中华百合”、“天一”、“联华”等曾经与之“鼎足而立”的三家公司进行比较,思考“明星模式”对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和文化发展的启示意义。
二、2000年中国金融业大事回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中国金融业大事回放(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研究(2015年10月-2019年4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 概念界定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五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课改以来浙江省历史高考演变及高中历史选考概况 |
第一节 新课改以来浙江省历史高考演变 |
一 文科综合阶段 |
二 历史选考阶段 |
第二节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概况 |
一 命题依据 |
二 考试内容 |
三 考试要求 |
四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
第二章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分析 |
第一节 题型分析 |
一 选择题 |
二 非选择题 |
第二节 内容分析 |
一 中国史与世界史内容分析 |
二 必修与选修模块内容分析 |
第三节 试题特点 |
一 继承传统,史学素养 |
二 史地结合,时空观念 |
三 覆盖全面,考查细致 |
四 阅读理解,挖掘内涵 |
第三章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评价 |
第一节 试题反映的成功之处 |
一 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
二 现实关怀穿插其中 |
三 知识内容深度整合 |
第二节 试题存在的不足之处 |
一 战争史内容考查多 |
二 试题区分度不明显 |
第四章 关于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的教学建议 |
第一节 重视学科基础知识 |
第二节 注重史料分析训练 |
第三节 渗透史学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加强自身综合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金融基本理论动态综述 |
1.2.2 金融生态系统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及架构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金融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 |
2.1 金融生态系统基本概念界定 |
2.1.1 金融生态系统概念 |
2.1.2 金融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
2.2 金融生态系统的边界、结构与功能 |
2.2.1 金融生态系统边界的界定探索 |
2.2.2 金融生态系统的结构 |
2.2.3 金融生态系统的功能 |
2.3 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基础理论 |
2.3.1 组织生态学理论 |
2.3.2 自组织演化理论 |
2.3.3 协同学理论 |
2.3.4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融生态系统演化机理分析 |
3.1 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逻辑 |
3.1.1 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理论渊源 |
3.1.2 金融生态系统结构的逻辑关系 |
3.1.3 金融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 |
3.2 金融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特征 |
3.2.1 金融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前提条件 |
3.2.2 金融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诱因 |
3.2.3 金融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路径 |
3.3 金融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理 |
3.3.1 基于微观角度的金融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机理 |
3.3.2 基于宏观角度的金融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机理 |
3.3.3 基于Logistic方程的金融生态系统演化趋势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生态系统演化动力及运行机制 |
4.1 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系统动力学分析基础 |
4.1.1 系统动力学基本思想 |
4.1.2 系统动力学适用性分析 |
4.2 金融生态系统演化动力子系统 |
4.2.1 金融生态主体子系统 |
4.2.2 金融生态环境子系统 |
4.2.3 金融生态调节子系统 |
4.3 金融生态系统演化动力系统模型构建 |
4.3.1 金融生态系统演化动力的因果关系分析 |
4.3.2 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系统动力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生态系统演化案例分析——以吉林省为例 |
5.1 吉林省金融生态系统演化发展阶段 |
5.1.1 吉林省金融生态系统演化历史萌芽阶段 |
5.1.2 吉林省金融生态系统演化初期形成阶段 |
5.1.3 吉林省金融生态系统演化成长阶段 |
5.2 吉林省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系统动力模型仿真模拟 |
5.2.1 模型检验 |
5.2.2 仿真结果分析 |
5.3 吉林省金融生态系统演化制约因素 |
5.3.1 政府治理制约因素 |
5.3.2 经济基础制约因素 |
5.3.3 金融发展制约因素 |
5.3.4 制度文化制约因素 |
5.4 吉林省金融生态系统演化发展动力及趋势分析 |
5.4.1 吉林省金融生态系统演化发展阶段的动力特征 |
5.4.2 吉林省金融生态系统演化发展趋势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完善金融生态系统演化软环境建设 |
6.1.1 营造金融生态文化环境,完成从传统金融观到现代金融观的过渡 |
6.1.2 培育现代信用文化,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
6.1.3 加快金融中介的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
6.2 加强金融生态系统演化制度建设 |
6.2.1 强化政府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导功能,发挥政府的积极性 |
6.2.2 加快经济基础建设,提高地区经济水平 |
6.2.3 加强法治环境建设,完善金融制度建设 |
6.3 培育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的创新机制 |
6.3.1 完善金融机制改革,优化金融生态结构 |
6.3.2 培育多元化金融生态主体,促进金融市场多样化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成果 |
致谢 |
(3)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学术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与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第四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公平的起源及语义 |
二、公平涵义的演变与实质 |
三、公平的类型 |
四、公平与平等 |
五、“西方公平思想”的界定 |
第一章 近代以来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 |
第一节 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 |
一、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产生背景 |
二、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西方近代公平思想 |
一、契约论公平思想 |
二、西方功利主义公平思想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理论渊源和主要特征 |
三、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西方现代公平思想 |
一、拉斯基民主社会主义公平思想 |
二、罗尔斯的公平思想:分配正义论 |
三、诺齐克的公平思想:权利正义论 |
四、德沃金的公平思想:资源平等论 |
五、沃尔泽、米勒的公平思想:多元正义论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列强侵略与西方公平思想的传入 |
第一节 鸦片战争与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传播 |
第二节 救亡图存与契约论公平思想的最初传入 |
一、契约论公平思想的传入契机 |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传播 |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传播 |
第三节 影响分析 |
一、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影响 |
二、契约论公平思想的影响 |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社会与公平思想的广泛传播 |
第一节 历史巨变与公平思想传播背景的变换 |
一、国内:封建专制主义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
二、国际:西方文明的没落与苏俄社会主义的魅力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传播的社会条件:政治环境、阶级基础、思想基础 |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列宁、斯大林公平思想的载体——苏俄社会主义 |
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
四、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
第三节 功利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
一、陈独秀对功利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
二、胡适对实用主义(实验主义)的传播 |
三、高一涵对功利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
第四节 其他公平思想的传播 |
第五节 影响分析 |
一、西方公平思想是民主的思想资源、科学的重要内容 |
二、改造不平等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方式之争 |
第四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制度抉择——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的博弈 |
第一节 国内外背景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
第三节 民主社会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
第四节 影响分析 |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中国化的理论与方向:新民主主义 |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的博弈及历史的抉择 |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十年: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实践中的探索与曲折——从平等到平均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等的翻译和出版 |
二、马克思恩格斯着作单行本的翻译出版 |
三、期刊论文 |
四、传播的主要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实践中的探索与曲折:从平等到平均 |
一、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误读及原因 |
二、消灭三大差别的目标与实践:人民公社——从平等到平均 |
第六章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公平思想传播的新气象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公平问题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的传播 |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研究、发展 |
二、西方现代公平思想的传播 |
第四节 影响分析 |
一、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影响 |
二、西方现代公平思想的影响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分析及启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分析 |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条件、特点分析 |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分析 |
第二节 启示 |
一、强化、壮大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传播主体 |
二、巩固、扩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传播渠道 |
三、充分发掘传统传播媒介和新媒介的传播功能,扩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影响力 |
四、搞好社会主义的各方面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吸引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主持课题及获奖情况 |
(4)变革中的视听媒体发展格局与传播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价值述略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关于传统电视媒体与新的视听媒体融合发展方面的研究 |
二、有关媒介化社会发展进程的相关论述 |
三、有关视听媒体受众方面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独创性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独创性 |
第一章 视听媒体的生态变局与发展趋向 |
第一节 传统电视与新视听媒体的传播差异 |
第二节 当下视听媒体生态中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新旧视听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二章 视听媒介变革中的信息传播策略 |
第一节 整合传播:视听媒体产业链的构建 |
第二节 精准传播:碎片化与用户思维 |
第三节 品牌传播:媒介路径嬗变与增值效应 |
第三章 愿景与重构:大数据背景下的视听内容生成 |
第一节 大数据时代与视听媒体受众细化 |
第二节 大数据对视听媒体的深度影响 |
第三节 视听媒体发展的思维模式与价值生成 |
一、创新思维:利用大数据发现和占有新媒介 |
二、用户思维:为不同客户端提供个性化的内容 |
三、合作思维:建立视听媒体之间的互惠共赢 |
四、开放思维:搭建平台吸引更多强势媒体和海量自媒体 |
第四章 合纵与连横:传媒资本运作历程与发展趋向 |
第一节 视听媒体的商品属性和价值特征 |
第二节 我国传媒资本运营发展历程及特点 |
第三节 国外传媒资本运作发展历程及特点 |
第四节 当下视听媒体资本运营发展趋向探析 |
一、视听媒体借助资本力量向综合传媒集团发展,马太效应初现 |
二、传媒产业的资本投入越来越大,资本介入方式多样化 |
三、传媒资本不断投向新视听媒介技术,定位愈加分众化 |
四、以资本打造视听媒体全球开放传播平台,平台聚拢资源 |
五、传媒资本不断加强风险管控,“联姻”用户第一 |
第五章 未来视听媒介功能与受众价值 |
第一节 媒介补救与视听媒体未来发展趋向 |
第二节 视听媒体受众特征与个体呈现 |
一、信息过载:受众将不断处于可变的情境模式中 |
二、圈子化发展:未来视听传播既张扬受众个性又尊重共性 |
三、受众重塑:大数据时代受众更多以自我为中心展开连接 |
四、技术力量:视听媒介技术控制下受众主体地位降低 |
五、消除差距:视听媒体传播中传受知沟界限的消失 |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的受众需求与媒介控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为什么选社会运动? |
二、为什么从媒介切入? |
三、什么是社会运动? |
四、为什么是太阳花?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回顾 |
一、社会运动研究 |
(一) 集体行为论 |
(二) 资源动员论 |
(三) 政治过程论 |
(四) 政治机会论 |
(五) 框架建构论 |
(六) 新社会运动论 |
(七) 国家与社会运动 |
(八) 抗争政治 |
二、社会运动与媒体 |
(一) 大众媒体与社会运动 |
(二) 新媒体与社会运动 |
(三) 新旧媒体关系 |
三、国内相关研究 |
(一) 新媒体研究 |
(二) 国内社会运动和群体性事件研究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问题 |
(三) 分析框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过程 |
(六) 相关概念辨析 |
第四章 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 |
一、中天新闻的“检视”建构 |
(一) 违法乱纪:霸占“立法院” |
(二) 政院事件:破坏者形象构建 |
(三) 政院延续:警察VS学生的双面建构 |
(四) 凯道游行:负面底色下的褒贬中立 |
(五) 检视增加:漏洞百出的运动 |
(六) 暴力因素:对“破坏”的关注与放大 |
(七) 造神运动:学运领袖的神化与批判 |
(八) 运动退场:对追责的强调 |
(九) 服贸协议:多层次说理相挺 |
(十) 对“中天”的小结 |
二、TVBS:流动的框架 |
(一) 318之夜:狼藉与混乱建构 |
(二) 框架首转:从质疑到中立 |
(三) 二次转变:对“占领政院”事件的报道 |
(四) 逐渐三转:过渡时期的TVBS报道框架 |
(五) 凯道游行:支持与切割的微妙操作 |
(六) 框架四转:对立、退场与质疑 |
(七) 运动退场:话题刺激性炒作 |
(八) 五转与切割:退场之日与包围中正一 |
(九) 对警察、服贸议题及花边新闻的特殊报道 |
(十) 对TVBS的小结 |
三、新闻e论坛:对运动空间的实时民粹化展演 |
(一) 草根视角:媒体不报,我们来报 |
(二) 政院之夜:突出警察暴力的实时播报 |
(三) 凯道之前:支持立场的延续 |
(四) 330凯道:跟随式直播 |
(五) 退场前夕:双重标准下的正负建构 |
(六) 退场之日:确认与升华运动价值 |
(七) 抗争再起:连接运动框架的正面建构 |
(八) 运动领袖:平凡化操作框架 |
(九) 对“新闻e论坛”的小结 |
四、黑岛青脸书:运动核心的跟随式“喉舌”框架 |
(一) 运动初期:实时播报的动员框架 |
(二) 政院事件:及时切割与声援利用 |
(三) 凯道前夕:转守为攻 |
(四) 激情消退:改变策略维持动能 |
(五) 退场之时:对运动的极尽讴歌 |
(六) 路过中正一:切割与声援 |
(七) 运动领袖的“集权”建构和警察“暴力”建构 |
(八) 对“黑岛青”的小结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动的“战场”:新旧媒体与运动的多面互动 |
一、内容层面 |
(一) 旧媒体上的新媒体 |
(二) 新媒体上的旧媒体 |
二、行动层面 |
(一) 新旧媒体之间 |
(二) 新旧媒体与运动之间 |
三、“互动”对内容生产的影响 |
(一) E论坛:徘徊于“游击”与“正轨”之间 |
(二) 中天:内部高度一致下的组织保证 |
(三) TVBS:收视率挂帅下的无奈 |
(四) 黑岛青:随运动阶段变化的内容生产 |
(五) 作为在场的“新媒体” |
四、对媒体与运动的最终讨论 |
(一) 318夜晚:“没有组织,怎么冲?” |
(二) 政院事件:内外困境和控制不足下的悲喜剧 |
(三) 退场转折:330凯道后的衰落 |
(四) 传统媒体:聚焦、造神、监督和权力集中 |
(五) 新媒体:根植于运动内部的建设性角色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变迁、结构、话语下的太阳花 |
一、财团化、贫穷化、少子化与相对剥夺感的产生 |
二、国家性质与社会性质 |
(一) 历史因素及其发展背景 |
(二) 国家性质与社会运动 |
(三) 社会性质与社会运动 |
(四) “结构”因素的综合性分析 |
三、话语、意识形态与太阳花 |
(一) 国族认同焦虑和“反中国因素” |
(二) 反黑箱服贸的民主诉求 |
(三) 反自由贸易论述与“泛左”思想 |
(四) 世代正义与青年参与 |
(五) 对“话语”与框架建构论的讨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得出的几点结论 |
二、结论基础上的几点讨论 |
(一) 社会运动发展与媒体的矛盾与困境 |
(二) 信息时代社会运动中新媒体的“参与式实践” |
(三) 关于“媒体悖论”的讨论 |
(四) 对辩证技术观的呼唤 |
三、关于研究本身的几点讨论 |
(一) 不同视角下对研究对象的不同观感 |
(二) 研究进场和资料获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金融危机研究 ——基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现实意义 |
1.2 文献述评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动态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论文创新点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理论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2.1 虚拟经济的理论背景 |
2.1.1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论述 |
2.1.2 希法亨、凡勃伦的虚拟资本理论论述 |
2.1.3 凯恩斯关于虚拟经济的研究论述 |
2.2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概念的界定 |
2.2.1 虚拟经济的考察和界定 |
2.2.2 实体经济的考察和界定 |
2.2.3 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考察和界定 |
2.3 经济虚拟化视角下金融危机的内涵研究 |
2.3.1 金融危机的概念界定 |
2.3.2 经济虚拟化视角下金融危机的研究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3 虚拟经济波动性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
3.1 虚拟经济波动性的理论探讨 |
3.1.1 虚拟经济波动性的理论模型 |
3.1.2 虚拟经济波动性的特征 |
3.2 虚拟经济波动性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
3.2.1 泡沫对虚拟经济稳定性的影响 |
3.2.2 金融加速器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
3.2.3 道德风险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
3.2.4 灾难短视症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
3.3 虚拟经济波动性的实证分析 |
3.3.1 美国的虚拟经济波动性概况 |
3.3.2 中国的虚拟经济波动性概况 |
3.3.3 虚拟经济波动性的实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性和金融危机的关系 |
4.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性的原因分析 |
4.1.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收益率差异 |
4.1.2 金融制度创新的作用机理 |
4.1.3 科技进步的作用机理 |
4.1.4 行为经济的作用机理 |
4.1.5 投资者情绪的作用机理 |
4.1.6 投机泡沫的作用机理 |
4.2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引发的金融危机 |
4.2.1 金融窖藏导致的金融危机 |
4.2.2 虚拟资产大规模扩张导致的金融危机 |
4.2.3 资产泡沫导致的金融危机 |
4.3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对金融系统稳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国内视角 |
4.3.1 计量方法说明 |
4.3.2 基本描述量统计 |
4.3.3 单位根检验 |
4.3.4 协整检验 |
4.3.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3.6 研究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5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 |
5.1 金融脆弱性概念解析 |
5.1.1 金融脆弱性的含义和背景 |
5.2 金融脆弱性原因分析 |
5.2.1 信息不对称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分析 |
5.2.2 资产价格的波动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分析 |
5.2.3 金融自由化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分析 |
5.2.4 金融系统稳定的衡量指标 |
5.3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
5.3.1 现代金融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
5.3.2 虚拟经济发展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 |
5.3.3 金融脆弱性对虚拟经济稳定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经济虚拟化形势下的金融监管 |
6.1 金融监管概念界定 |
6.1.1 金融监管定义 |
6.1.2 有效金融监管 |
6.2 美国危机前的金融监管模式的缺陷 |
6.3 美国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模式 |
6.4 次贷危机前中国的金融监管模式 |
6.5 危机后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学习和改进 |
6.5.1 中国金融监管当前存在的问题 |
6.5.2 危机后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学习和改进 |
6.5.3 正确定位监管职权、范围 |
6.6 本章小结 |
7 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7.1 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适度发展 |
7.2 管控资产泡沫 |
7.3 管控虚拟经济规模 |
7.4 控制虚拟经济风险 |
7.5 深化金融监管部门改革 |
8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1 主要结论 |
8.1.2 实证分析方面的主要结论 |
8.1.3 对策与建议 |
8.2 本文的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意义 |
二、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一)既有研究视角 |
(二)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本研究期待的突破与创新 |
三、 相关理论工具 |
(一)社会转型理论 |
(二)社会公正理论 |
(三)差序格局理论 |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正在蔓延的阶层固化之势 |
第一节 政治领域 |
一、 基层政治生态家族化 |
二、 主要群体政治权利弱势化 |
第二节 经济领域 |
一、 代内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
二、 代际贫富世袭加速 |
三、 不断被圈占的就业机会 |
第三节 教育领域 |
一、 高等教育机会的阶层差距 |
二、 阶层间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
三、 新“读书无用论”开始泛滥 |
第四节 社会生活领域 |
一、 社会鸿沟和丛林法则盛行 |
二、 社会区隔与社会结构撕裂 |
第二章 国际视野下的阶层固化 |
第一节 美国社会的阶层固化 |
一、 美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历史变迁 |
二、 美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现状特征 |
三、 若干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二节 俄罗斯社会的阶层固化 |
一、 俄罗斯社会阶层结构的历史变迁 |
二、 俄罗斯社会阶层固化的现状特征 |
三、 若干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三节 英国社会的阶层固化 |
一、 英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历史变迁 |
二、 英国社会阶层固化的现状特征 |
三、 若干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四节 日本社会的阶层固化 |
一、 日本社会阶层结构的历史变迁 |
二、 日本社会阶层固化的现状特征 |
三、 若干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五节 印度社会的阶层固化 |
一、 印度社会阶层结构的历史变迁 |
二、 印度社会的阶层固化现状特征 |
三、 若干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三章 转型期阶层固化的演进脉络 |
第一节 分化流动期 |
一、 农民阶层的分化流动 |
二、 工人阶层的分化流动 |
三、 知识分子阶层的分化流动 |
四、 干部阶层的分化流动 |
五、 新兴社会阶层的崛起 |
第二节 边界形成期 |
一、 阶层收入进一步分化 |
二、 贫富空间区隔 |
三、 社会流动新变化 |
四、 社会生活圈层化 |
五、 阶层复制倾向加重 |
六、 阶层意识的形成与强化 |
第四章 转型期阶层固化动因的多维透视 |
第一节 差序格局的推拉作用 |
一、 差序格局的四维圈层结构 |
二、 差序格局的演进轨迹 |
三、 差序格局的推拉作用 |
第二节 计划体制的惯性驱动 |
一、 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致使风险和成本分配失衡 |
二、 碎片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和强化着阶层边界 |
三、 有缺陷的土地制度诱发了严重的阶层利益冲突 |
四、 传统的工会制度不适应阶层利益博弈的平衡 |
第三节 公共权力的扩张冲动 |
一、 公权膨胀强化了阶层结构壁垒 |
二、 公权寻租加剧了阶层利益失衡 |
三、 公权侵蚀权利固化了阶层藩篱 |
第四节 贫富分化的累积效应 |
一、 “滚雪球”式的财富积累 |
二、 资本与权力的共生 |
三、 不对称的改革成本分摊 |
四、 教育不公与阶层复制 |
第五章 转型期阶层固化的负面效应 |
第一节 损害社会公正 |
一、 致使阶层间利益关系严重失衡 |
二、 破坏阶层间互惠互利关系 |
三、 阶层再生产将持续损害社会公正 |
第二节 迟滞社会流动 |
一、 锁闭上行流动通道 |
二、 阻塞精英循环渠道 |
第三节 侵蚀社会认同基础 |
一、 动摇福利体系 |
二、 离散组织结构 |
三、 消解意义系统 |
第四节 诱发社会冲突 |
一、 加重社会戾气 |
二、 加剧社会风险 |
三、 酿成互害社会 |
第六章 化解阶层固化的若干方略 |
第一节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一、 两个维度 |
二、 四大规则 |
第二节 改善基础民生 |
一、 整合社会保障体系 |
二、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
三、 完善就业保障体系 |
四、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
第三节 增进教育公平 |
一、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
二、 改革教育制度 |
第四节 优化阶层结构 |
一、 扶植中间阶层 |
二、 促进阶层互利 |
三、 增进阶层互信 |
第五节 规范公共权力 |
一、 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
二、 以群众路线彰显民权 |
参考文献 |
中文着作 |
中文期刊 |
年鉴及报告 |
报纸 |
电子文献 |
英文文献 |
后记 |
(8)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1章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概述 |
1.1 网上银行及相关概念界定 |
1.1.1 我国与网络有关的银行概念的立法定义 |
1.1.2 国外与网络有关的银行概念的立法定义 |
1.1.3 与网络有关的银行概念之间的关系 |
1.2 网络银行的基本特点 |
1.2.1 网络银行具有虚拟性 |
1.2.2 网络银行依赖于信息技术 |
1.2.3 网络银行的信息不对称特性 |
1.2.4 网络银行业务灵活、开放 |
1.2.5 网络银行低成本、高效率 |
1.3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含义 |
1.4 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特点 |
1.4.1 被监管对象具有独特性 |
1.4.2 监管主体呈现出多元性 |
1.4.3 监管法律体系多层次性 |
1.5 网络银行法律监管的意义 |
第2章 我国网上银行监管立法及实施情况 |
2.1 我国网上银行的特点 |
2.1.1 没有纯粹的网络银行 |
2.1.2 呈跨越式发展的态势 |
2.1.3 网上银行发展速度快 |
2.1.4 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
2.2 我国网上银行监管立法现状 |
2.2.1 中国人民银行的网上监管法律制度相关立法 |
2.2.2 银监会的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相关立法 |
2.3 我国网上银行监管立法存在的问题 |
2.3.1 监管立法体系不健全 |
2.3.2 监管体制不够完善 |
2.3.3 监管目标轻视客户利益 |
2.3.4 监管内容不够完善 |
第3章 国外网络银行监管立法及监管经验 |
3.1 国外网络银行立法现状 |
3.1.1 美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 |
3.1.2 欧盟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 |
3.2 国外网络银行监管经验 |
3.2.1 完备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
3.2.2 科学设置监管机构,监管职责明确 |
3.2.3 风险与利益并重的监管目标 |
3.2.4 监管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 |
第4章 完善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建议 |
4.1 健全网上银行法律体系 |
4.1.1 完善高层法律层级的基本法 |
4.1.2 完善行业部门管理法律制度 |
4.1.3 完善规章层面的法律法规 |
4.1.4 健全相关行业的法律制度 |
4.2 明确网上银行监管体制 |
4.3 明确网上银行对客户利益的保护 |
4.4 完善网上银行监管内容 |
4.4.1 完善健全网上银行的准入制度 |
4.4.2 完善健全网上银行的运营制度 |
4.4.3 完善健全网上银行的退出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9)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的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及内涵 |
(二) 信息技术革命促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
(三) 垄断理论的争鸣及信息产业的垄断现象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革命 |
(二) 信息化、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 |
(三) 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与信息垄断 |
四、研究的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难点 |
(二)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与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历史原因 |
一、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科技-产业革命 |
二、信息技术革命的社会历史原因:基于SST理论的分析 |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
一、信息垄断前史——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萌芽 |
二、信息垄断的萌芽——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迅速发展阶段 |
三、信息垄断的形成与发展——信息经济基本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
第二章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及"另类信息垄断"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Wintel联盟" |
一、何谓Wintel联盟 |
二、信息垄断暨Wintel联盟的特征 |
第二节 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 |
一、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的含义 |
二、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所面临的压力及其变革 |
第三章 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信息产业及其加速度规律 |
一、"摩尔定理"(Moore's law)揭示信息产业的加速度规律 |
二、"摩尔定理"(Moore's law)对信息垄断的意义 |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产品基础:信息产品的诸多特性 |
一、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 |
二、信息产品能够对用户产生极强的"锁定"(Lock-in)效应 |
三、信息产品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
四、信息产品具有"网络效应" |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法律环境:严密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
一、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简介 |
二、美国在全世界率先开启对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先河 |
第四章 信息垄断厂商的市场策略及其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 |
第一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法律策略:用"知识产权的大棒"维护垄断 |
一、计算机软件保护肇始之作:盖茨"致计算机爱好者的公开信" |
二、专利权从来都是英特尔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 |
三、微软的全球反盗版行动 |
第二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商业策略:"知识霸权"主宰下的赢家通吃 |
一、"捆绑"(Bundling)策略 |
二、OEM策略 |
三、"歧视性价格"策略 |
四、"标准战争" |
第三节 信息垄断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魔道相长的激烈对抗 |
一、美国反垄断法律制度与微软、英特尔遭遇的反垄断调查及诉讼 |
二、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针对微软、英特尔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 |
第五章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本质及危害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 |
一、"自由软件"运动: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的空想社会主义 |
二、从"自由软件"到"开源软件"的嬗变:自由精神如何不被商业湮灭 |
第二节 "开源软件"对微软垄断的挑战及微软的应对 |
一、"万圣节文档":微软内部机密备忘录 |
二、"开源软件"反抗微软垄断的苦斗及初现的曙光 |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本质及危害 |
一、信息垄断的本质 |
二、信息垄断的危害 |
第六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及其新型的两极分化 |
第一节 信息技术范式对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 |
一、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技术经济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转型 |
二、信息技术范式框架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创造性破坏"的一般描述 |
三、信息资本主义新变化种种:"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 |
第二节 信息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数字鸿沟" |
一、"数字鸿沟"及其测量模型 |
二、信息资本主义"数字鸿沟"的种种量化表现 |
三、各国"信息状态"暨"数字鸿沟"的演进比较 |
第七章 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共时态并存中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的"两制"关系 |
一、"两制"关系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A-B(1975-1979) |
二、"两制"关系深入、全面且曲折发展的历史阶段B-E(1992-2008)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
一、中国特色信息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
二、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与当代资本主义信息化的综合比较 |
三、信息化进程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应对信息技术革命挑战的方略 |
一、创新型国家与与国家创新体系 |
二、中国特色的主创新道路及国家创新体系 |
结束语 |
一、全文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 ——明星影片公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论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史料准备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明星影片公司的工业运作模式 |
第一节 公司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电影生产模式 |
第三节 电影宣传发行模式 |
第四节 电影放映模式 |
第二章 "明星电影"的美学范型(一):商业美学 |
第一节 "明星电影"的商业美学特征 |
第二节 张石川:中国电影商业美学的先驱 |
第三章 "明星电影"的美学范型(二):改良主义美学 |
第一节 郑正秋与"长片正剧"的形塑 |
第二节 来自"鸳蝴派"文学的另一种动力 |
第三节 女性特质与民族想象的建构 |
第四章 "明星电影"的美学范型(三):现实主义美学 |
第一节 电影界转变作风 |
第二节 "明星电影"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发展及表征·· |
第三节 夏衍:左翼电影剧作的主将 |
第四节 洪深:电影文化运动的"鼓手" |
第五节 程步高:以纪实风格"向左转"的导演 |
第六节 沈西苓:现实主义的"罗曼蒂克者" |
第五章 "明星电影"的美学范型(四):通俗情节剧美学· |
第一节 "明星电影"的通俗情节剧美学特征 |
第二节 《空谷兰》:中国"善构剧"的源流 |
第三节 《姊妹花》:家庭伦理剧的集大成者 |
第四节 《马路天使》:现实主义与通俗情节剧的美学联姻· |
第六章 明星影片公司的文化特质 |
第一节 走出"亭子间":从"空间"的边缘到中心 |
第二节 习得"洋泾浜":包容与混杂的价值理念 |
结语 明星影片公司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一、明星公司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兼谈中国早期电影史上的两次"三足鼎立" |
二、"明星模式"对当下中国电影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明星影片公司大事年表 |
二、明星影片公司出品一览 |
后记 |
四、2000年中国金融业大事回放(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研究(2015年10月-2019年4月)[D]. 王梓而.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金融生态系统演化研究[D]. 王志辉. 吉林大学, 2018(04)
- [3]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D]. 刘云凤. 扬州大学, 2017(10)
- [4]变革中的视听媒体发展格局与传播形态[D]. 冶进海.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4)
- [5]当新旧媒体相遇:太阳花运动的媒介镜像[D]. 许剑峰. 南京大学, 2016(05)
- [6]金融危机研究 ——基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视角[D]. 刘洋.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7]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探究[D]. 杨文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8]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刀慧娟.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9]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 鄢显俊. 云南大学, 2010(08)
- [10]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 ——明星影片公司研究[D]. 艾青. 复旦大学, 2010(12)
标签:金融论文; 阶层固化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公平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