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十二章 应用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法玉[1](2021)在《基于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圆锥曲线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者着眼于如何唤醒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如何有效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探索教学理论,促进数学课堂改革发展的研究刻不待时。变式教学是中国教师广为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APOS学习理论是在研究数学概念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具有很强的数学学科特色。近年来,基于APOS理论的命题教学和习题教学也在不断涌现。本文将国外着名学者研究的APOS学习理论与国内教师广为使用的变式教学进行整合,以圆锥曲线为载体,以检验两种理论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否能有效改善实际教学为目的。基于此,本研究拟对如下问题进行探讨:1.基于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思考如何探寻合适且具体的教学模式来指导实际教学?2.在探索出基于两种理论整合的教学模式后,思考如何设计具体的圆锥曲线教学方案?3.基于APOS理论的圆锥曲线变式教学是否能有效改善实际教学效果?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教学实验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等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1.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的研究成果,基于概念的二重性,得到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教授内容与形式的不同,分别探索出基于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概念课、命题课以及习题课三个课型的教学模式。2.通过访谈得到现阶段圆锥曲线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整合的教学模式,设计基于APOS理论的圆锥曲线变式教学方案,并应用到实验班,同时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得到该模式指导下的教学建议。3.通过对教学实验结果分析可知,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即基于理论整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与此同时,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深度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另外,还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有意义地建构数学知识。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一方面说明了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也验证了基于APOS理论的圆锥曲线变式教学的有效性。
侯晓婷[2](2021)在《数学教育家刘薰宇的论着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刘薰宇一生经历清末、民国和新中国初期三个时期,是我国现代着名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数学教育家关于数学教育的思想、观点、着作以及自身的人格品质等都可以作为反思当前数学教育、继承我国优良教育传统的宝贵财富。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系统研究了刘薰宇的论着。挖掘刘薰宇论着的特点及教育价值,以期对我国当代中学生、数学教育工作者、数学科普读物的撰写者有所借鉴。通过整理与研究发现其成果包括数学科普着作、数学教材和文章,均对当时和现今产生了深远影响。所编《数学趣味》《数学的园地》《马先生谈算学》等科普着作每一本都再版多次;在当时没有官方统一规定使用某种数学教科书的背景下,所编算术、代数、平面几何等科目的数学教科书,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刘薰宇在不同时期发表的文章,据不完全统计有130余篇,其中关于数学教育方面的文章有24篇。刘薰宇的数学科普着作的教育价值包括:(1)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2)层层深入引导,重视学习方法;(3)倡导“全人教育”;(4)数文结合,感受数学的趣味性;(5)知识传承,广受肯定。刘薰宇编写教材的教育价值包括:(1)重视“例习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2)习题设置层层深入,启发学生学习;(3)及时练习,重视知识的巩固。刘薰宇数学教育方面文章的教育价值包括:(1)考虑学生潜力,发展数学严谨性;(2)重视数学学习方法;(3)注重独立思考能力。
常红梅[3](2020)在《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文中研究表明算术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是数学的初级形态,专门研究有理数的性质和运算。算术在科学、数学、生活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在清末民国时期,算术作为代数、几何、三角等学科的基础,在小学和初中均设置,新中国成立后直至1962年才取消初中算术。初中算术作为小学算术的承接,是算术学科更高阶段的学习,在初步计算的基础上强调运算原理的学习与研究。初中算术同样与初中代数、几何相结合,在教科书中设置简单的代数、几何知识等。本研究以清末民国时期(1902—1949)初中算术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分四个时期,即清末时期(1902—1911)、民国初期(1912—1922)、民国中期(1923—1936)、民国后期(1937—1949),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探究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初中算术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编排形式、内容体系、编写特点等;总结影响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变迁的内外部主要因素、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的整体特点;挖掘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者所持的数学教育观;得出可供当代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借鉴的典型经验。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以下6个部分。1.清末时期,学习日本学校制度建设经验,建立中国近代新学制与新型数学课程制度。教科书编写群体主要以留日人员为主,以翻译、编译日本教科书为主。在近代教科书审定制度初定时期,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出版呈现多元化趋势,为教科书的本土化探索奠定了基础。代表性教科书在编写理念、内容等方面体现出新颖性、生活化的特点。2.中华民国建立初期,民国政府建立新型的民主共和体制,制订、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在模仿日本等国外教科书的基础上,教科书编写逐渐本土化。教科书内容体系注重小学算术与初中算术的衔接性,凸显了初中算术实用性与生活化的特点。代表性教科书编辑者展现了先进的数学教育观,为近代数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3.民国中期,中国学制系统取法欧美,1922年建立“六三三”学制。初中实行混合数学,算术与代数、几何、三角相融合编排设置。1929年转为混合与分科制并行。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坚持混合与单科并行策略,教科书呈现多元化趋势,编写出版达到了民国时期的高峰。混合数学教科书呈现各科知识巧妙融合及融入数学史内容丰富的特点,单科初中算术教科书注重算术内部各科知识的衔接性。4.民国后期,基本沿用“六三三”学制,数学课程标准在1936年课程标准基础上进行调整。以商务印书馆和正中书局、开明书店为代表的出版机构在资源短缺、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坚守教科书的出版,推动初中算术教科书的编辑、出版保持平稳前进。《实验初中算术》、《国防算术》、《中级算术》的编写出版极具代表性。5.阐释1902至1949年间分数概念表述与分类表述的发展演变历程。分数概念表述经历了份数定义、商定义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的复杂演变过程。分数分类表述经历了不同时期对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繁分数的表述演变。演变过程同样体现出分数如何使用及继承中国传统分数表述方法和接纳域外分数界的数学文化的演变。6.通过上述五部分的具体分析,总结影响1902—1949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变迁的内外部主要因素有:初中算术教科书的编写,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及日本、欧美的影响。探析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的宏观与微观特点,得出可供当代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借鉴的有益经验。
计双艳[4](2020)在《三个版本初中数学教材例题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材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工具,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教材的质量往往决定着国家教育的质量。例题作为初中数学教材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将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紧密联系起来,也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座桥梁,也作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因此,对教材例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人教版、北师大版和沪教版三个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的例题的外在特征和内在难度进行比较研究,得到的研究结论为:第一,三个版本初中数学教材例题设置的共同点为:(1)在数量分布上,三个版本教材例题所属的知识领域在整体结构的数量分布上一致;(2)在表征形式上,三个版本教材例题以“组合形式”呈现的数量分别占各版本教材例题总数的40%50%;其次,三个版本教材例题所属的知识领域在各表征形式上的整体结构的分布一致;(3)在综合难度上,三个版本教材例题无论是在整体综合难度还是在各知识领域共有内容的例题的综合难度都较相似;第二,三个版本初中数学教材例题设置的主要差异:(1)在数量分布上,人教版和北师大版两个版本教材例题数量相当,且都少于沪教版教材例题的数量,它们的例题数量分别为:279、232、655道;(2)在题型设置上,沪教版教材例题涉及到的题型最为齐全,共设置了八种题型,而人教版和北师大版仅仅设置了除“选择题”外的七种题型;(3)在处理方式上,人教版和沪教版教材例题在八种处理方式上均有分布,而北师大版仅仅在CL1、CL2、CL3、CL4、CL7共五种处理方式上有例题分布;(4)在整体综合难度上,在“背景”和“数学认知”难度因素上,人教版例题的设置优于北师大版和沪教版,在“知识含量”难度因素上,沪教版例题的设置优于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在“运算”难度因素上,北师大版例题的设置优于人教版和沪教版。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初中数学教材编写的建议和对教师使用教材的建议:首先,对初中数学教材编写的建议:(1)适当对例题进行精简化;(2)丰富例题的呈现形式;(3)加强概念正反面的辨析,强化概念在例题中的重要作用;(4)增添例题的实际背景;(5)增强例题所含问题的开放性;(6)完善例题解题格式的规范性;其次,对教师使用教材的建议:(1)对教材原生例题进行适当变式;(2)合理选用教材中的例题进行教学。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本研究以人教版、北师大版和沪教版三个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例题为出发点,专门针对教材例题的外在特征和内在难度进行研究,通过本次针对性的教材例题研究不但发现同一课标指导下的版本教材例题编写的异同点,也发现不同课标指导下的版本教材例题编写的异同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本研究仅仅选取了人教版、北师大版和沪教版三个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例题进行比较研究,而未对其它广泛使用和具有代表性的初中数学教材进行研究;其次,本研究仅仅对三个版本教材的例题进行文本研究,而未从教师和学生对教材例题的使用情况和认可度进行调查研究。
王艾琳[5](2019)在《北京市1972年版高中几何教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几何学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国的高中几何教材一般是基于教学大纲进行编写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时数学教育的情况.目前对我国建国后的高中几何教材的研究颇多,但大多研究都未涉及1966年至1976年这段较为特殊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本文采用以内容分析法为主,同时运用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比较法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北京市1972年版高中几何教材进行探究,通过研究该套几何教材内容以及分别与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包括其对应教材)的异同点,总结出该套几何教材的特点.首先,从该套教材的编写背景和理念出发探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即编写符合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对教育改革的要求: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有的首先删繁就简.其次,对北京市1972年版高中几何教材的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主要是从例题和习题的编写角度出发,总结题型特点,同时将符合该时代特色的例题与习题单列成一节,着重展示其具有的时代语言和应用特色.再次,用两章将北京市1972年版高中几何教材的内容分别与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包括其对应教材)的所含知识点进行比较,从所包含知识点的范围、难度、教学的编排顺序、例题、习题和应用等方面着手分析.最后,通过第三章和第四章的比较,总结出北京市1972年版高中几何教材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该套教材对几何理论知识删繁就简,增加其实际应用性;第二,该套教材在知识点的编排顺序上存在问题;第三,在配套题目的编写上注重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重视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安排实习作业环节,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培养其生产劳动技能.但在题目的背景叙述中也有很多无关信息,使得一部分题目的叙述冗长,有效信息不明确.虽然习题类型种类并不少,但判断题、口答题、探究题在所有几何习题中所占比例过少,达不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效果,过于形式化,并且对于题目的编写不够严谨,在例题的解题过程中出现计算错误;第四,该套教材的配套题目中有很多经典的类型题,这些题目经过时代的变迁仍然被保留在现在使用的教材中用作例题和习题或者新课引入,说明当时的教材还是具有一些的可取之处;第五,该套教材在语言表述上极具时代特色,书内含有大量的毛主席语录和政治口号,并且在书中有很多总结的“三字经”;第六,该套教材相比于我国目前使用的高中人教B版数学教材来说并未区分出必修与选修的内容,所以必学知识点数量更多,几何部分整体所包含的知识点虽有所不同但差异并不巨大,在题目的编写上有背景的题目远多于人教B版教材,题目背景涉及的范围集中在工业和农业方面,以军事方面为辅.
杨凯[6](2019)在《八年级数学系列认知诊断测验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人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再满足于只报告测验分数,而是希望能够更加详细地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诊断理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解决问题时所用的知识和技能,并融入测量学模型。通过诊断评估,获得学生知识结构优势和不足的信息,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导。本研究严格按照认知诊断测验编制的基本流程和原则,以人民教育版本的八年级数学(上册)内容为例,基于G-DINA模型下开发系列侧重于应用的数学认知诊断测验,并在诊断评估的指导下设计补救教学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回顾文献和学科专家讨论确定了各章节测验的认知属性,认知属性能够解释项目难度的R2值处于[0.639,0.840]之间;属性掌握概率能够解释测验总分的R2值处于[0.893,0.946]之间;属性层级一致性指标HCI值处于[0.47,0.57]之间,结果均表明所界定的认知属性具有较好的完备性和合理性。(2)测验项目均通过了项目质量分析与筛选:RMSEA<0.08、Disc>0.2。(3)基于CTT框架下,测验的克伦巴赫α系数处于[0.783,0.861]之间,分半系数处于[0.646,0.823]之间;基于CD框架下,测验的属性重测一致性信度处于[0.782,0.993]之间,结果均表明测验具有较好的信度。(4)以学生的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作为校标,基于CTT框架下,测验总分与校标的相关系数处于[0.736,0.825]之间,均显着(p<0.01);基于CD框架下,属性掌握概率平均值与校标的相关系数处于[0.691,0.759]之间,均显着(p<0.01),结果均表明测验具有较好的效度。(5)整体来看,被试对各章节认知诊断测验的属性掌握程度不是很理想,属性掌握概率最高的是0.85,最低的是0.35。各章节认知诊断测验的全部属性掌握模式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比分别是31.5%,28.3%,4.7%,46.4%,14%,对于其他属性掌握模式的被试需要进行相应的认知属性补救教学。(6)对传统诊断与认知诊断的比较结果发现:以第十一章(三角形)认知诊断测验为例,ID37和ID174的测验总分均为15分,但ID37的属性掌握模式为(111111101),ID174的属性掌握模式为(111100101)。所以,针对ID37,我们应加强属性T1的教学,而针对ID174,我们应加强属性A5,A6,T1的教学。综上所述,经过经典测量理论和认知诊断理论的分析,本研究开发的八年级数学系列认知诊断测验具有良好的计量指标,符合测量学要求,可应用于实践。同时,在实证研究下也可发现,基于认知诊断的数学测验能提供给被试在各个认知属性的剖面信息,为教师的补救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导,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阮舒雨[7](2019)在《三个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最直接的参考资料。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城市与乡村、经济发达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多方面社会文化发展有很大差异,需要有不同风格、多样特色的教科书。当前中国大陆正在使用的初中物理教科书共有7个版本。不同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具有不同的章节内容、栏目、插图、例题与习题,且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具体体现均不同。通过比较研究不同版本教科书,我们可以发现其各自编写特色,总结出各自优点与不足;为新版教科书更好地实现课标要求、更加科学规范地编写提出改进建议;为一线教师更全面深刻地认识教科书内容、把握教科书结构、形成知识框架、有效使用教科书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更多可参考的建议。本文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人教版、北师大版、苏科版初中物理教科书的内容做系统详细的比较研究。首先,论文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对各知识点的要求和每种版本教科书中各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做逐一对比,从知识整体性、知识侧重点、知识拓展三方面分别举例说明三个版本教科书编写的不同与优劣,建议新版教科书的编写应该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科特色,使内容顺序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其次,论文对三个版本教科书各栏目的种类与数量做了统计并分析其栏目设置意图,将三个版本作用相同或相似的栏目及栏目的颜色进行了总结。建议:(1)具有相同或相似作用的栏目进行归纳合并。(2)应添加设置缺少具有某一作用的栏目,使栏目设置更加全面,更好的发挥栏目在教科书中的教育功能。(3)将具有多种作用的一种栏目演绎拆分,分为更多具有一种作用的栏目,以便突出各个栏目的作用,为教学中更好的发挥各自的功能做铺垫。再次,论文对三个版本教科书插图进行了分类和数量统计,并对每种插图在教科书中的位置分布和教育价值做了分析总结。接下来,论文对三个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例题做了分类和数量统计,从例题考察范围不同、例题设置数量不同、例题对旧知识的巩固及新旧知识结合情况不同、例题难度不同、例题真实性不同几个方面对三个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的例题设置进行比较,举例说明不同版本例题编写的不同,总结每版教科书例题的编写特点,分析其优劣,为更好地发挥例题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提供改进建议。又对人教版、北师大版、苏科版每节课后习题及苏科版每章课后习题做了分类和数量统计,分析总结了每版教科书习题的编写特点及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最后,论文对三个版本教科书从教材封面设计、实验内容、章节归纳小结、插图选择、实践活动等几个方面通过举例进行整体比较分析,详细总结了三版教科书编写特色并提出改进建议。
祝捷[8](2018)在《狄考文《形学备旨》和《代数备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数学在中国的普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种普及工作始于学堂教学和教科书的编写。以西方数学着作和中国古代数学着作的改造和承袭为基础,以传教士译着的数学教科书为载体,以学堂教学为途径,近代数学的普及工作在晚清得以广泛展开。为了使近代数学普及的讨论能够更有针对性,笔者选取狄考文的两本数学教科书——《形学备旨》和《代数备旨》作为入手点。以适龄儿童为读者群的《形学备旨》和《代数备旨》是近代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教科书,以往学者对其研究甚少。立足于数学史和数学教育,可以剥离出几方面的研究点,如行文特点、编写体例、底本问题、对后世的影响、课程与教学方法等方面。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通过对《形学备旨》与《代数备旨》行文特点和编写体例的研究,指出这两本书为同时期同类教科书中的优秀之作;通过对《形学备旨》底本的研究,确定了其英文底本,结束了长期以来学界对《形学备旨》底本说法不一的矛盾状况;通过对比《代数备旨》与《代数学》和《代数术》的内容,挖掘了《代数备旨》里特有的知识点,并进行分析和解读,总结了其优点,讨论了其史料价值;在对《形学备旨》与《代数备旨》内容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考察了这两本书的特点和影响,以确定科学普及的程度,同时探讨了对它们进行注释的着作,对了解当时学习者的反馈情况有所帮助;最后,基于以上所有分析,总结了狄考文的教科书编写思想,认为这种创先河的编书思想对之后的教科书编写影响深远,提高了此后数学普及的效率。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一)《形学备旨》的出版是西方几何学在中国广泛普及的开端;(二)《形学备旨》是近代编写水平较高的初等几何教科书;(三)“等腰三角形”、“顶角”和“圆心角”等名词为狄考文所创并沿用至今;(四)不同于以往学者的研究结论,《形学备旨》的底本是来自4位作者的4本教科书;(五)《代数备旨》全面探讨了分母为零(包含分子为零和不为零的情况)和分子分母全为无限大的代数知识;(六)《代数备旨》是晚清第一本讲解不等式方程、含有习题和应用题的代数教科书;(七)西方几何学和代数学在中国的普及是以传教士为先导,教会学校为媒介,自下而上的影响到中国学者阶层;(八)狄考文的教科书编写思想虽不成体系,但在当时是先进的和符合中国国情的。
刘月荣[9](2017)在《人教版和加州版数学教科书中分数内容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分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科研领域中应用广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知识,许多研究者通过比较分析某个年级或某个具体知识点的例习题编排方式及其知识结构等内容的异同,设计精妙的教学设计,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本质,促进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掌握。鉴于目前对教科书本身“分数”知识点的编写方式是否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分数本质鲜有系统的研究之现状,本文通过文献法、比较法和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与“分数”相关课程标准的详细程度和课标要求的多少;人教版和加州版数学教科书中与“分数”相关知识点的分布特点、知识点呈现顺序、知识点的多少以及编写这些内容时借助的直观图类型、内容的编写方式和完备程度。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与标准(2011年版)相比,课程中心思想比较具体且完备;第二,与加州版中“分数”知识点的分布相比,人教版更加系统;第三,人教版呈现知识点多利用实物、几何,加州版还利用数轴、分数墙;第四,人教版多以填空、提问探究方式呈现知识点,加州版会呈现完整过程;第五,与人教版中内容的完备程度相比,加州版比较完善。并对我国课标研制和人教版教材中与“分数”相关知识点的编写提供了具体的建议,还根据建议进行了较小的尝试。
闵焰霞[10](2017)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语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题是用数学语言和生活语言表达的实际问题,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列方程使解应用题变得直接,用未知数表示已知关系,让解题变得简单。小学数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列方程解应用题,但是他们用顺手的方法还是列算式。进入七年级后,列方程解应用题成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它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了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对现实世界的问题很熟悉,但在理解用数学语言表述的数学实际问题时存在理解困难,有的是题目中的个别词语不理解,有的是不理解句子的意思,还有的是不理解句子表述的实际意义,因而找不到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导致不能正确列出方程。在学习了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后,结合自己在实践中的教学经验,从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方面存在的障碍出发,从各方面分析障碍产生的原因,对七年级学生理解应用题语义的能力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的教学案例,提出培养学生语义理解能力的一些策略,对实际教学提出建议,以此唤起对应用题语义理解能力培养的重视,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它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功率具有重大意义。
二、第十二章 应用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十二章 应用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圆锥曲线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文献概述与理论基础 |
2.1 APOS理论 |
2.1.1 APOS理论的来源 |
2.1.2 APOS理论的模式 |
2.1.3 APOS理论的研究现状 |
2.2 变式教学 |
2.2.1 概念性变式和过程性变式 |
2.2.2 变式教学的分类 |
2.2.3 变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3章 圆锥曲线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
3.1 教师教学访谈情况 |
3.2 教师教学访谈小结 |
第4章 基于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
4.1 基于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概述 |
4.1.1 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
4.1.2 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可行性 |
4.2 基于APOS理论的变式教学模式 |
4.2.1 概念课的教学模式 |
4.2.2 命题课的教学模式 |
4.2.3 习题课的教学模式 |
4.3 教学建议 |
第5章 基于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圆锥曲线教学案例 |
5.1 案例一:基于APOS和变式教学整合的概念课教学 |
5.1.1 案例实施 |
5.1.2 案例实施评价 |
5.2 案例二:基于APOS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命题课教学 |
5.2.1 案例实施 |
5.2.2 案例实施评价 |
5.3 案例三:基于APOS与变式教学整合的习题课教学 |
5.3.1 案例实施 |
5.3.2 案例实施评价 |
第6章 基于APOS理论的圆锥曲线变式教学实验研究 |
6.1 实验目的和假设 |
6.1.1 研究目的 |
6.1.2 研究假设 |
6.2 实验对象和变量 |
6.2.1 实验对象 |
6.2.2 实验变量 |
6.3 实验设计 |
6.3.1 实验过程 |
6.3.2 实验材料的编制与检验 |
6.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4.1 前测试卷的成绩统计分析 |
6.4.2 后测试卷的成绩统计分析 |
6.4.3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6.4.4 教师访谈分析 |
6.5 实验结论 |
第7 章 研究结论、反思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数学教师关于圆锥曲线教学情况的访谈调查提纲 |
附录B 坐标平面上的直线测试 |
附录C 圆锥曲线测试题 |
附录D 学生调查问卷(实验后) |
附录E 教师访谈提纲(实验后) |
致谢 |
(2)数学教育家刘薰宇的论着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刘薰宇的数学科普着作及其教育价值 |
2.1 生平简介 |
2.2 刘薰宇的数学科普着作及其现代版本 |
2.3 个案分析 |
2.3.1 《数学趣味》 |
2.3.2 《数学的园地》 |
2.3.3 《马先生谈算学》 |
2.4 教育价值 |
2.4.1 注重知识与生活联系 |
2.4.2 层层深入引导,重视学习方法 |
2.4.3 倡导“全人教育” |
2.4.4 数文结合,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
2.4.5 知识传承,广受肯定 |
第3章 刘薰宇编写的数学教材及其教育价值 |
3.1 刘薰宇编写的数学教材 |
3.2 数学教科书个案分析 |
3.2.1 《开明算学教本》 |
3.2.2 《开明算学教本 三角》 |
3.2.3 《开明算学教本 几何》 |
3.2.4 《开明算学教本 算术》 |
3.2.5 《开明算学教本 代数》 |
3.3 数学讲义个案分析 |
3.3.1 《开明几何讲义》内容概要 |
3.3.2 《开明几何讲义》特点分析 |
3.4 教育价值 |
3.4.1 重视“例习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
3.4.2 习题设置层层深入,启发学生学习 |
3.4.3 重视知识的引入,促进学生知识“正迁移” |
3.4.4 及时练习,重视知识的巩固 |
第4章 刘薰宇发表的数学教育类文章及其教育价值 |
4.1 刘薰宇发表的数学教育方面的文章 |
4.2 个案分析 |
4.2.1 怎样学习数学 |
4.2.2 “思索”的展开 |
4.2.3 我对于算学的趣味 |
4.2.4 非有真凭实据勿下断语 |
4.2.5 从算术到代数 |
4.2.6 几何学习 |
4.3 教育价值 |
4.3.1 考虑学生潜力,发展数学严谨性 |
4.3.2 重视数学学习方法 |
4.3.3 注重独立思考能力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数学科普着作 |
5.1.2 数学教材 |
5.1.3 文章 |
5.2 研究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3)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内容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1902—1911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
2.1 清末时期历史背景 |
2.2 数学教育制度 |
2.2.1 数学课程标准的演变 |
2.2.2 初中(高等小学)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
2.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
2.4 高等小学用算术教科书个案分析——以《高等小学用最新笔算教科书》为例 |
2.4.1 编译者简介 |
2.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
2.4.3 内容简介 |
2.4.4 名词术语 |
2.4.5 具体例析 |
2.4.6 特点分析 |
2.5 初中算术教科书译作个案分析——《中学算术新教科书》 |
2.5.1 编译者简介 |
2.5.2 编写理念与主要内容 |
2.5.3 具体例析 |
2.6 小结 |
第3章 1912—1922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
3.1 民国初期历史背景 |
3.2 数学教育制度 |
3.2.1 学制与课程标准的演进 |
3.2.2 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
3.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
3.4 个案分析——以《中学校用共和国教科书算术》为例 |
3.4.1 编者简介 |
3.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
3.4.3 内容简介 |
3.4.4 名词术语介绍 |
3.4.5 具体例析 |
3.4.6 特点分析 |
3.5 数学家寿孝天的数学教育观 |
3.5.1 寿孝天与杜亚泉、蔡元培 |
3.5.2 寿孝天对我国近代数学教育的贡献 |
3.5.3 数学教科书及教授法编写中体现的数学教育观 |
3.6 小结 |
第4章 1923—1936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
4.1 民国中期历史背景 |
4.2 混合时期(1923—1928)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概况 |
4.2.1 学制与课程标准的演进 |
4.2.2 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
4.2.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
4.2.4 个案分析(一)——混合数学中的算术 |
4.2.5 个案分析(二)——以《现代初中教科书算术》为例 |
4.3 混合与分科并行时期(1929—1936)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概况 |
4.3.1 课程标准的演进 |
4.3.2 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
4.3.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
4.3.4 个案分析——以《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算术》为例 |
4.4 小结 |
第5章 1937—1949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
5.1 民国后期历史背景 |
5.2 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概况 |
5.2.1 数学教育制度 |
5.2.2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
5.3 个案分析(一)——以《实验初中算术》为例 |
5.3.1 编写理念 |
5.3.2 主要内容、具体例析 |
5.4 个案分析(二)——以《建国教科书初级中学算术》为例 |
5.4.1 编者及教科书简介 |
5.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
5.4.3 内容简介 |
5.4.4 具体例析 |
5.4.5 特点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1902—1949年初中算术教科书个案分析——分数概念表述及分类表述之演变 |
6.1 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概念表述之演变 |
6.1.1 分数由来及其认识 |
6.1.2 清末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的概念表述之演变 |
6.1.3 民国时期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概念表述之演变 |
6.2 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分类表述之演变 |
6.2.1 编译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的分类表述 |
6.2.2 自编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的分类表述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影响1902—1949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变迁的主要因素 |
7.1.1 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本身的影响 |
7.1.2 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
7.1.3 日本的影响 |
7.1.4 欧美的影响 |
7.2 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的特点 |
7.2.1 宏观特点 |
7.2.2 微观特点 |
7.3 启示与借鉴 |
7.3.1 教科书的编辑与出版传递一种文化担当 |
7.3.2 探寻教科书编写的实用性 |
7.3.3 学习教科书编着者的智慧与甘于奉献的精神 |
7.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三个版本初中数学教材例题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学教材在教与学中的重要作用 |
1.1.2 例题在数学教材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1.2 研究问题和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收集途径与方法 |
2.2 数学教材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数学教材的研究 |
2.2.2 国内数学教材的研究 |
2.3 数学教材例题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数学教材例题的研究 |
2.3.2 国内数学教材例题的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3.1.1 教材 |
3.1.2 数学教材 |
3.1.3 例题 |
3.2 研究对象 |
3.2.1 教材的选取 |
3.2.2 内容的选取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法 |
3.3.2 内容分析法 |
3.3.3 统计分析法 |
3.3.4 比较研究法 |
3.4 研究思路、计划和技术路线 |
3.4.1 研究思路 |
3.4.2 研究计划 |
3.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4章 三个版本教材例题文本比较框架的构建 |
4.1 课程标准中例题设置的相关要求 |
4.1.1 上海市课标中例题设置的有关要求 |
4.1.2 两个课标中例题设置要求的比较 |
4.1.3 部编版课标中例题设置的有关要求 |
4.2 例题所属知识领域的划分 |
4.3 例题文本比较框架的构建 |
4.3.1 例题的表征形式 |
4.3.2 例题的题型 |
4.3.3 例题的处理方式 |
4.3.4 例题的综合难度 |
4.3.5 例题文本分析框架编码说明 |
第5章 三个版本教材例题编码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5.1 例题的数量分布 |
5.2 例题的表征形式 |
5.2.1 人教版 |
5.2.2 北师大版 |
5.2.3 沪教版 |
5.2.4 三个版本教材例题在表征形式设置上的异同点 |
5.3 例题的题型 |
5.3.1 人教版 |
5.3.2 北师大版 |
5.3.3 沪教版 |
5.3.4 三个版本教材例题在题型设置上的异同点 |
5.4 例题的处理方式 |
5.4.1 人教版 |
5.4.2 北师大版 |
5.4.3 沪教版 |
5.4.4 三个版本教材例题在处理方式上设置的异同点 |
5.5 例题的综合难度 |
5.5.1 三个版本教材例题的整体综合难度 |
5.5.2 三个版本教材例题在各知识领域上的综合难度 |
5.5.3 三个版本教材例题在综合难度设置上的异同点 |
第6章 教材编写及教材使用建议 |
6.1 对初中数学教材编写的建议 |
6.1.1 适当对例题进行精简化 |
6.1.2 丰富例题的呈现形式 |
6.1.3 加强概念正反面的辨析,强化概念在例题中的重要作用 |
6.1.4 增添例题的实际背景 |
6.1.5 增强例题所含问题的开放性 |
6.1.6 完善例题解题格式的规范性 |
6.2 对教师使用教材的建议 |
6.2.1 对教材原生例题进行适当变式 |
6.2.2 合理选择教材中的例题进行教学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1.1 三个版本初中数学教材例题设置的共同点 |
7.1.2 三个版本初中数学教材例题设置的差异 |
7.2 研究反思 |
7.3 研究展望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北京市1972年版高中几何教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2 北京市1972年版高中几何教材介绍 |
2.1 编写背景 |
2.2 编排形式 |
2.3 编写理念 |
3 北京市1972年版高中几何教材内容 |
3.1 立体几何教材内容 |
3.1.1 目录 |
3.1.2 例题分析 |
3.1.3 习题分析 |
3.1.4 特色的例题与习题分析 |
3.2 解析几何教材内容 |
3.2.1 目录 |
3.2.2 例题分析 |
3.2.3 习题分析 |
3.2.4 特色的例题与习题分析 |
4 教材比较分析 |
4.1 与《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1963年)比较分析 |
4.1.1 立体几何教材 |
4.1.2 解析几何教材 |
4.2 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比较分析 |
4.2.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 |
4.2.2 与人教B版教材(2007年)比较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八年级数学系列认知诊断测验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认知诊断概述 |
1.1.1 认知诊断的兴起 |
1.1.2 认知诊断的基本概念 |
1.1.3 认知诊断测验与传统测验的异同 |
1.1.4 认知诊断的基本过程 |
1.2 认知诊断模型 |
1.2.1 简化模型 |
1.2.2 G-DINA模型 |
1.3 关于数学的认知诊断应用研究 |
2 研究问题及研究总体设计 |
2.1 问题的提出 |
2.2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3.1 研究思路 |
2.3.2 研究方法 |
2.4 研究意义 |
3 研究一 八年级数学系列认知诊断测验开发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过程 |
3.3.1 认知诊断测验的编制 |
3.3.2 数据的收集 |
3.3.3 测验项目分析与筛选 |
3.4 研究结果 |
3.4.1 Q矩阵合理性验证 |
3.4.2 项目拟合度检验 |
3.4.3 项目区分度 |
3.4.4 测验信度 |
3.4.5 测验效度 |
4 研究二 八年级数学认知诊断实证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对象与被试 |
4.2.2 研究工具 |
4.2.3 研究数据处理 |
4.3 研究结果 |
4.3.1 属性掌握概率 |
4.3.2 属性掌握模式 |
4.3.3 个案分析 |
4.3.4 诊断报告分析 |
5 讨论 |
5.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5.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5.3 不足与展望 |
5.3.1 研究不足 |
5.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一部分 第十一章(三角形)认知诊断测验 |
第二部分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认知诊断测验 |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轴对称)认知诊断测验 |
第四部分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认知诊断测验 |
第五部分 第十五章(分式)认知诊断测验 |
致谢 |
(7)三个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本分析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文献研究法 |
1.3.4 统计法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科书 |
2.1.2 物理教科书 |
2.1.3 不同版本物理教科书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章 三个版本教科书内容比较 |
3.1 三个版本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的比较 |
3.1.1 人教版教科书 |
3.1.2 北师大版教科书 |
3.1.3 苏科版教科书 |
3.1.4 总结及编写建议 |
3.2 三个版本教科书栏目设置比较 |
3.2.1 栏目种类与数量 |
3.2.2 栏目设置意图 |
3.2.3 总结 |
3.3 三个版本教科书插图的比较 |
3.3.1 插图的分类 |
3.3.2 插图的数量统计 |
3.3.3 总结 |
3.4 三个版本教科书习题的比较 |
3.4.1 习题的分类 |
3.4.2 习题的数量统计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三个版本教科书的编写特色与改进建议 |
4.2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8)狄考文《形学备旨》和《代数备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拟解决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构架 |
注释 |
第2章 狄考文在华科教活动 |
2.1 狄考文生平 |
2.1.1 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及教育(1836-1863) |
2.1.2 初到登州 |
2.1.3 创办登州文会馆 |
2.2 狄考文在华科学活动 |
2.2.1 科学教科书的编写 |
2.2.2 科学实验仪器的制造 |
注释 |
第3章 《形学备旨》研究 |
3.1 《形学备旨》内容 |
3.1.1 “形学”的含义 |
3.1.2 定义、定理与习题 |
3.1.3 几何术语 |
3.1.4 数学符号的使用 |
3.2 《形学备旨》的影响及淡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
3.2.1 《形学备旨》的影响 |
3.2.2 《形学备旨》淡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
3.3 《形学备旨》的底本确定 |
3.3.1 《形学备旨》底本问题由来 |
3.3.2 罗密士其人及其着作的中文译本 |
3.3.3 罗密士几何教科书的版本演变 |
3.3.4 罗密士几何着作与《形学备旨》的关系 |
3.3.5 罗宾逊、派克和沃森教科书与《形学备旨》的关系 |
3.3.6 《形学备旨》知识来源的总体分析 |
3.4 《形学演》、《形学习题解证》和《形学备旨全草》 |
3.4.1 《形学演》 |
3.4.2 《形学习题解证》 |
3.4.3 《形学备旨全草》 |
3.5 《形学备旨习题演草》初探 |
3.5.1 作者简介 |
3.5.2 内容和特点 |
注释 |
第4章 《代数备旨》研究 |
4.1 《代数备旨》的内容 |
4.1.1 《代数备旨》目录 |
4.1.2 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
4.1.3 生倍与命分 |
4.1.4 一次方程和偏程 |
4.1.5 方、方根和根几何 |
4.1.6 二次方程 |
4.2 《代数备旨下卷》 |
4.3 《代数备旨》的特点及其影响 |
4.3.1 《代数备旨》特点 |
4.3.2 《代数备旨》影响 |
注释 |
第5章 狄考文的教科书编写思想 |
5.1 狄考文的教科书编写原则 |
5.2 对狄考文的教科书编写原则的解析 |
注释 |
第6章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人教版和加州版数学教科书中分数内容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的问题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中外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综述 |
2.2 国内数学教科书研究综述 |
2.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三章 中美两国数学中与“分数”相关课程标准的比较 |
3.1 中美两国小学数学中与“分数”相关课程标准的比较 |
3.1.1 中国小学数学中与“分数”相关的课程标准 |
3.1.2 美国加州数学中与“分数”相关的课程标准 |
3.1.3 课程标准的异同 |
3.1.4 小结 |
3.2 对我国课标研制的建议与尝试 |
第四章 人教版和加州版数学教科书中“分数”内容的比较 |
4.1 中美两国教科书中“分数”知识点的比较 |
4.1.1 人教版教材中呈现的“分数”知识点 |
4.1.2 加州版数学教材中呈现的“分数”知识点 |
4.1.3 知识点的异同 |
4.1.4 小结 |
4.2 中美两国教科书中“分数”知识点编写方式的比较 |
4.2.1“分数”的基本概念 |
4.2.2 比较分数的大小 |
4.2.3 分数与除法 |
4.2.4 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
4.2.5 分数的基本性质 |
4.2.6 最大公因数 |
4.2.7 约分 |
4.2.8 最小公倍数 |
4.2.9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
4.2.10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4.2.11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
4.2.12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
4.3 对我国人教版教材编写的建议与尝试 |
4.3.1 对人教版教材中与“分数”相关知识点编写的建议 |
4.3.2 对人教版教材重新编写进行较小尝试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1.1 与标准(2011 年版)相比,课程中心思想比较具体且完备 |
5.1.2 与加州版中“分数”知识点的分布相比,人教版更加系统 |
5.1.3 人教版多利用实物、几何,加州版还用数轴、分数墙 |
5.1.4 人教版多以填空、提问探究方式呈现知识点,加州版会呈现完整过程 |
5.1.5 与人教版中内容的完备程度相比,加州版比较完善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三章 应用题语义教学案例 |
3.1 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 |
3.2 学生难以理解的句子意思 |
3.3 学生不能理解的句子的生活意义 |
第四章 提高学生理解应用题语义的策略 |
4.1 理解应用题语义的原则 |
4.2 理解应用题语义的策略 |
第五章 建议与展望 |
5.1 建议与研究的不足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或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第十二章 应用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圆锥曲线教学研究[D]. 李法玉.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数学教育家刘薰宇的论着之研究[D]. 侯晓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D]. 常红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三个版本初中数学教材例题的比较研究[D]. 计双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5]北京市1972年版高中几何教材分析[D]. 王艾琳. 河南大学, 2019(01)
- [6]八年级数学系列认知诊断测验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 杨凯.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7]三个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的比较研究[D]. 阮舒雨.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8]狄考文《形学备旨》和《代数备旨》研究[D]. 祝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06)
- [9]人教版和加州版数学教科书中分数内容的比较[D]. 刘月荣. 广州大学, 2017(02)
- [10]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语义研究[D]. 闵焰霞. 淮北师范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