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远程网络教育的发展

谈远程网络教育的发展

一、浅谈发展远程网络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孟二从,余亚琳[1](2021)在《网络教育学习中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教育学习中心是开展网络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基本落脚点,直接影响着我国远程网络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对网络教育学习中心的质量评价问题予以重视。而目前网络学习中心的质量评价体系还存在标准不统一、方式不完善、流于形式、缺乏社会评价机制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在通用评价标准基础之上增加专用评价指标、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建立长效评价机制、引入社会中介评估机构等建议,可为网络教育学习中心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张艳超[2](2019)在《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可持续发展观正在引领全球教育的前进方向,“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如何创新办学模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已成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办学院校以及劳动力市场普遍关切的问题。本论文以生态系统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框架,探索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数学建模法、情景预测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演变过程及综合发展水平;探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现实困境、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关注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路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演变是外部环境与办学群落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后经历“一枝独秀”“双雄并举”“三足鼎立”等三个发展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不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继续教育机会、继续教育资源的差距较大,导致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滞缓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即将来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逐步进入“融合统一”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化形成三个发展方阵,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而发生演变。结合生态学规律可知,解决供需矛盾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政策主导下的异发演替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演变的主要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追求的办学目标,新时期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改革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综合分析,本文提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一是提升各省(区、市)办学自主权,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二是明确系统整体办学生态位,生源输入环节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资源输出环节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三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不断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袁良华[3](2019)在《四川省促进高校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提出要“办好网络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信息技术急速发展时期,网络教育不仅成为高等教育重要构成部分,而且是国家现代教育体系重要的结构基础,是人们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尽管我国网络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我国高校网络教育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资源建设、教学管理、招生管理方面的政策体系、组织保障和监管机制方面,存在着众多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网络教育前瞻性发展的特性,让其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更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自1998年来,教育部批准的68所网络教育试点高校名单中,四川省有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6所高校可以开展网络教育办学,随着这些试点高校的不断发展,问题也层出不穷。例如,网络教育试点高校办学定位不清晰、教学质量低、组织建设无保障、学生学习成效不高等问题。本研究就四川省高校网络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组织保障和监管机制现状作了论述,介绍了网络教育相关概念的理论基础和网络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四川省高校网络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和发展历程,通过对四川高校网络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高校自身、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三者间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促进四川省高校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对四川省高校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研究,将为开办网络教育的高校和网络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帮助网络教育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试点高校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使网络教育学习者自主而灵活有效地进行学习,为我国网络教育健康发展服务。

崔有波[4](2019)在《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每一轮科技革命都可能会引发一轮教育革命,教育和学习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社会活动,始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文字和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教育革命的到来,教育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教育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的到来,知识传播更为便利;第三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期,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推动了规模化教学的发展,教育普及才真正得以推进。人类历史上第四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期,网络信息技术正引发教育系统的全面变革,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学内容、教育体制与教育目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整个教育生态被重塑,信息和知识瞬息万变,不断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基础性需求。再加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素质需要提高,教育公平问题需要解决,社会创新活力需要激活,而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因此,建设全民、终身、全面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既是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又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研判,本研究将学习型社会建设置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运用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教育冲突理论等理念工具,从社会学视角出发,界定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理清学习型社会建设理念的思想来源和历史演变,探究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进展,分析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辩证分析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探寻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路径。导论部分首先解释了本研究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概括了人类历史上的四次教育革命,并从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这一话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从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个视角总结了学习型社会研究的主要进展,对网络教育、网络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等概念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了互联网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内涵。通过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并基于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和教育冲突理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经历了若干不同的发展过程。古代中国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和古希腊的“博雅教育”理念都可以看作是中西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思想萌芽,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古代中西方都未能实现。现代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都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等多个时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求知欲望大增,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必然之举。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的兴起和国家的鼓励支持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重塑了教育生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经历了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教学内容经历了从有限性到无限性、从同质化到异质性的转变;教学从同时空性转变为超时空性,从年级年限制转变为无年级年限制;教学理念也经历了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的转变;教学目的也从培养人才转变为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互联网的内在特性与功能对学习型社会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助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助推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促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够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推动社会创新。同时,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数字鸿沟”的存在会加剧地域之间、阶层之间和代际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其次,“信息超载”现象会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再次,“碎片化学习”方式的盛行会降低学习者的辨识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并助长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最终降低学习的实际效果。另外,“网络依赖”会助长学习者的学习惰性,抑制社会成员的原创能力,并加剧网络安全威胁。最后,“网络失范”现象的频发可能会加剧网络不良信息和消极网络文化对社会成员的误导。因此,中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要用好互联网这柄双刃剑。网络时代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首先要营造公平、绿色、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这就需要打破网络壁垒、净化网络空间、完善网络法规和发展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其次还要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打造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和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提高网络教学的效率,不断革新网络教学的方式。另外,还要加强对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监管,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提高网络教学的规范性。结语部分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可能的拓展研究方向。

蔡梅[5](2019)在《网络学历教育中学习者特征体系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在不断变革,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传统教育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网络教育应运而生。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网络教育,学习者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一直深受研究者们的关注。传统远程教育中,由于忽视学习者差异,导致学习者出现认知超载、学习迷航等问题,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造成学习体验不佳、影响远程教育的发展的后果。而网络教育秉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对网络教育中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将为提高学习过程的有效性、改善学习效果、改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现状提供可能。本研究基于上述背景展开,为了探究适合于网络教育下学历教育的学习者特征体系,为实现个性化学习做好理论基础工作,本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通过文献探讨,梳理了学习者特征、远程学习者特征、成人学习者特征以及网络教育学习者的相关研究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中涉及的网络学历教育学习者特征做了概念界定,为构建网络学历教育学习者特征体系及其后期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研究在成人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理论的指导下,以学者们构建的远程学习者特征模型或体系为基础,结合网络教育的特色,以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平台学生数据为参照,确定学习者特征体系的特征维度和特征指标,初步拟定网络教育学习者特征指标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五个特征维度:个体属性、学习准备、学习态度、认知能力、学习风格,以及六十三项特征指标。为了保证所构架特征体系的科学性、可信度和可用度,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调查问卷,进行德尔斐法专家咨询,第一轮专家咨询以适当程度计分,共修正指标项目十五项,第二轮专家咨询以重要程度计分,共修正指标项目两项,最后,学习者各特征指标在共识率达到95.8%的情况下,认为达到专家共识,结束德尔斐法,形成学习者特征指标体系。最后,为了给实现学习者特征系统打基础,需要确定学习者各特征指标的相对权重。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相对权重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邀请专家学者填答并统计结果,以yaahp分析软件分析各特征指标的相对权重,并作重要性排序,从而形成学习者特征指标权重体系。结合已形成的学习者特征指标体系,构建完整的学习者特征体系。至此,网络学历教育中学习者特征体系构建完成,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及应用展望。本研究作为网络教育研究的基础,可以作为个性化学习系统研究的前提,也可为个性化学习和网络教育深入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郭璨,陈恩伦[6](2019)在《我国网络教育政策变迁的多源流理论阐释》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网络教育政策相继经历以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性政策为主,初步构建网络教育政策体系;以强制规范性政策为主,基本形成网络教育政策体系;引导性和能力建设性政策并举,创新发展网络教育政策体系的三阶段变迁历程。运用多源流理论探寻网络教育政策变迁机理发现,问题源流凸显网络教育待解决问题的变化,提供变迁的合理性基础;政治源流中国家战略的转变,营造变迁的良好政治环境;政策源流汇聚政策共同体的建言献策并促使政策制定者采纳,形成变迁的合法性依据。时下,应统筹规划、分层次完善网络教育政策体系,保障网络教育制度供给;细化网络教育政策微观内容,彰显网络教育政策对现实问题的观照;推动网络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从"成事"向"成人"回归,以立德树人、规范管理促进网络教育内涵式发展。

陈巧[7](2018)在《国家监管视角下网络学历教育质量提升研究 ——以A大学网络学历教育为例》文中指出1999年,教育部首批批准四所试点院校开始举办网络学历教育,至2003年,达到68所试点院校的格局,此格局一直维持到现在。在近二十年的试点中,网络学历教育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发展道路,其中教育质量问题,备受社会广泛关注。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是,以A大学网络学历教育为例,分析网络学历教育面临的困境,针对其成因和负面影响,以及现行质量管控措施的缺陷,从优化国家监管角度提出网络学历教育质量提升对策。论文通过对我国网络学历教育相关政策及发展情况的梳理,结合A大学网络学历教育的发展困境,以质量管理理论和公共利益理论为理论基础,指出目前网络学历教育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和“从众心理”下学习者管理困难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缺乏国家统一有效监管、部分试点高校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试点高校未能达成质量共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网络学历教育市场的不规范,将对教育行业的公信力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以商养校”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也冲击着主办高校在社会中的声誉和威望,扭曲大众的教育学习观,同时也可能破坏职场竞争的公平性。论文立足我国国情及网络学历教育的实际现状,结合英国和美国远程高等教育中的可借鉴模式,提出在顶层设计中,从法律制度、核心管控与品牌示范等角度来敦促试点高校加强内部管理,扭转目前网络学历教育的认同危机,改变大众的继续教育学习观,切实有效提升网络学历教育整体水平,实现其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使之真正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益补充。

苗建诚[8](2018)在《多中心治理理论下高校网络教育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和人们对于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当今竞争最为激烈的社会资源领域。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教育领域带来了一系列的创新。网络教育不再局限于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和传统教育一同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为保证网络教育的效率以及质量,对于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研究也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在网络教育和多中心治理理论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多中心治理理论下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高校网络教育的基本情况,并从政府、高校以及社会三大治理主体的角度对多中心治理理论下的高校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分析了多中心治理理论下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主要问题,包括:政府对高校网络教育监管不到位,高校自身网络教育体系建设不完善以及高校网络教育缺乏社会的普遍支持。而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网络教育监管不够深入,高校网络教育发展偏离教育根本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监管不足。最后,从多中心治理理论角度出发,分析高校网络教育发展的对策,包括发挥政府教育部门对高校网络教育的主导作用,重视高校自身网络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优化,促进社会对高校网络教育的服务和监管。通过本文提出的多中心治理理论下高校网络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为高校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规范化的市场管理思路,实现对高校网络教育领域在招生宣传、收费标准以及市场竞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促进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全民终身教育的实现提供帮助。

罗强[9](2018)在《如何提升高中英语远程直播课堂的英语学习效果 ——以成都市武侯高中6个直播班为例》文中提出在教育均衡发展日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背景下,远程网络教育以其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理念、高效的教学效率成为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难题和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配置问题的一大手段。成都七中网校作为2002年由成都七中和成都东方闻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的全国第一家高中学历远程教育学校,已经将其领先西南五省乃至全国的先进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带到了 180余所学校。为顺应信息时代潮流,吸收先进教育资源,本人所工作的四川省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也于2013年开设了远程直播网络教学班。然而先进的教学模式仍然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英语学科在实施远程网络教学的近八年中一直因高考成绩的不理想和学习效果的不尽如人意受不到社会认可。基于英语学科面临的困境,关注和探究英语学科困境的具体体现,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措施,确保英语学科在优质教学资源的帮助下能走出困境,得到社会认可变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因此本文通过对比调查武侯高级中学六个远程网络直播班的英语教学过程和教学参与者-学生、教师和辅导教师,希望找出英语学科的具体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措施,旨在使七中优质教学资源能更加有效率的在本校进行配置,让英语学科得到社会认可。本研究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这部分首先对研究的背景,即本研究所针对的研究对象远程网络教育的涵义和优缺点进行了阐述,然后通过对武侯高中远程网络教学班学情进行介绍。阐明研究的具体对象武侯高中的实际情况。第二部分是引言。这部分首先从远程网络教育的发展所带来的必要性和高中远程网络教育的困境进行概述,说明研究的必要性。然后就本文所针对的研究目标、内容和论文结构进行阐述。说明为什么进行研究以及研究的内容。第三部分是文献综述。该部分主要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以说明以前的研究主要方向,同时指出过往研究的空白之处,表明本研究的必要性。第四部分是武侯高级中学英语远程教学困境的原因调研。该部分集中阐述针对武侯高级中学英语远程直播班级英语学科所面临的具体困境开展的教学调研。本文共运用了对比法、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及课堂观察法这四大调研方法。这其中对比法主要介绍了所对比的各对象及得出的结果:而问卷调查则是介绍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设计和数据收集,结论:访谈调查阐述了访谈对象、访谈问题设计和结果收集、结论:课堂观察法介绍了观察对象、观察内容表格设计和观察结果收集、结论。第五部分是结果分析。这部分通过将调研得到的数据以及结论进行汇总分析,得出武侯高中远程网络直播班的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第六部分是应对措施。该部分主要针对影响英语教学效率的负面因素提出应对措施,例如:甄选师资,优化生源提升学习氛围第七部分是结语。此部分阐述了通过研究武侯高中七中网络远程直播班的英语课堂得到的教学效果方面的结论,以及对未来此方面研究的展望。同时指出本次研究由于时间、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在哪些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张宝生,王晓敏[10](2018)在《基于关键词共现聚类的网络教育热点主题研究》文中指出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关于网络教育主题的相关论文为研究主体,截取2001-2015年样本数据,运用关键词共现和社会网络技术分析关键词、发文量及合着作者,在结果可视化的基础上分析出网络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对这一领域现有文献作简明梳理和归纳。我国网络教育研究呈现波动式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合作群体,研究内容广泛,网络教育研究热点主题是: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网络环境下传统教育变革、高等远程教育支持服务。对MOOC、网络学习及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已经引起专家学者的注意,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研究价值。

二、浅谈发展远程网络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发展远程网络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教育学习中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教育学习中心的重要性
二、网络教育学习中心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支持服务不够完善
    (二)办学理念存在偏差
    (三)学习中心质量不高
    (四)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高
三、网络教育学习中心质量评价的意义
四、不同层面的网络教育学习中心质量评价现状
    (一)教育部对网络教育学习中心的质量评价
    (二)试点高校对网络教育学习中心的质量评价
    (三)校外学习中心对自身的质量评价
五、学习中心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评价标准不够统一
    (二)评价方式不够完善
    (三)质量评价流于形式
    (四)社会评价机制较为缺失
六、结语

(2)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第1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2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问题
        二、概念界定
    第3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二、国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述评
    第4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特色
    第5节 研究思路及论文架构
第2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1节 生态系统理论
        一、生态系统概述及其特征
        二、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特点
        三、生态系统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2节 资源依赖理论
        一、资源依赖理论概述
        二、生态系统的资源依赖关系
        三、资源依赖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及溯源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第4节 系统构成及生态分析框架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构成
        二、系统构成要素的“生物学”隐喻
        三、生态分析框架
第3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演变的生态分析
    第1节 办学群落构成及子系统发展历程
        一、成人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二、自考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三、网络本专科教育发展历程
    第2节 成人本专科教育:“一枝独秀”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3节 成人、自考本专科教育:“双雄并举”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4节 成人、自考、网络本专科教育:“三足鼎立”演变分析
        一、物种构成及种群关系
        二、群落办学水平综合分析
        三、群落演变动因生态分析
第4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的现实发展困境
    第1节 办学群落整体发展处于生态失衡状态
        一、院校之间互斥竞争为主,缺少互利共生
        二、质量优先的K对策发展模式难以形成
        三、办学生态位模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第2节 办学群落区域发展处于非均衡状态
        一、各省(区、市)人力资源存量差距较大
        二、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机会差距较大
        三、各省(区、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供给差距较大
第5章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及发展趋势
    第1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区域发展水平分析
        一、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水平测量
        二、31个省(区、市)的三个发展方阵划分
    第2节 国内外环境生态因子发展变化分析
        一、国际环境生态因子
        二、国内环境生态因子
    第3节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预测分析
        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作用及贡献率分析
        二、基于毛入学率指标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预测
    第4节 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势透视
        一、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所受影响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群落生态演变规律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第6章 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建议
    第1节 采取区域推进方式进行差异化改革
        一、第一方阵:重点探索教育引领创新,拓展办学发展空间
        二、第二方阵:重点聚焦教育质量保障,提升院校办学水平
        三、第三方阵: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善现有办学生态
    第2节 明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办学生态位
        一、生源输入:建立基于师生比的规模生态位
        二、办学群落:优化结构生态位和质量生态位
        三、资源输出:形成基于多维评价的效益生态位
    第3节 实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办学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
        二、办学群落:应用可持续发展模型
        三、办学行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针对成人学习者的访谈提纲
附录二:针对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针对院校继续教育管理者的访谈提纲
附录四:针对院校继续教育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五:针对函授站点(学习中心)的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3)四川省促进高校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拟解决的问题与创新点
        1.4.1 拟解决的问题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高校网络教育
        2.1.1 高校网络教育的概念
        2.1.2 高校网络教育的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3 公共政策理论
第三章 四川省高校网络教育试点的概况及其成效分析
    3.1 四川省网络教育试点高校历史沿革
    3.2 四川省网络教育试点高校规模
        3.2.1 试点高校
        3.2.2 校外学习中心
        3.2.3 高校网络教育的相关管理
    3.3 四川省网络教育试点高校成效分析
第四章 四川省高校网络教育现状调查的问题分析
    4.1 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情况
        4.1.1 问卷的设计
        4.1.2 问卷的发放
        4.1.3 问卷的回收
    4.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4.3 高校网络教育的监管现状分析
        4.3.1 招生管理
        4.3.2 教务管理
    4.4 高校网络教育认可度分析
        4.4.1 学生自身的认可度
        4.4.2 教学单位的认可度
        4.4.3 社会人员的认可度
第五章 影响四川省高校网络教育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网络教育试点高校自身管理存在问题
        5.1.1 办学理念有偏差
        5.1.2 管理模式不统一
        5.1.3 师资建设保障低
        5.1.4 监管举措落实不到位
    5.2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校网络教育治理力度不够
        5.2.1 重视度急需提升
        5.2.2 监管机制仍需完善
        5.2.3 组织保障尚需加强
    5.3 社会对高校网络教育认可度不高
        5.3.1 重要性认识不足
        5.3.2 社会评价不合理
        5.3.3 社会扶持力度较弱
第六章 促进四川省高校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高校建立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管理机制
        6.1.1 加强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
        6.1.2 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
        6.1.3 开设专业技能课程,学有所用
        6.1.4 加强思想认知教育,提高整体素养
        6.1.5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保障高教学质量
    6.2 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网络教育的主导监管
        6.2.1 提升高校网络教育的定位
        6.2.2 加强对网络教育的质量监控
        6.2.3 加强对网络教育市场的标准化管理
    6.3 提高社会对高校网络教育的认可
        6.3.1 加大对高校网络教育的宣传
        6.3.2 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学生技能培养
        6.3.3 提高高校网络教育文凭含金量
        6.3.4 提高高校网络教育毕业生就业率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互联网
        (二)学习型社会
    四、主要理论工具
        (一)社会转型理论
        (二)网络社会理论
        (三)教育冲突理论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脉络
        一、古代中西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思想渊源
        二、现代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三、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一、信息时代人民的求知欲望大增
        二、传统的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三、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可能性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二、网络教学的兴起
        三、国家鼓励开展网络教学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第一节 教学主体的不同
        一、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
        二、从“小众化”到“大众化”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不同
        一、教学内容从“有限性”到“无限性”
        二、教学内容从“同质性”到“异质性”
    第三节 教学时空的不同
        一、教学从“同时空性”到“超时空性”
        二、教学从“年级年限制”到“无年级年限制”
    第四节 教学理念的不同
        一、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
        二、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
        三、教学目的从“培养人才”到“自我完善”
第三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
    第一节 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条件
        一、增加闲暇时间
        二、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三、助推教育公平的实现
    第二节 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力
        一、激发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
        二、提高社会成员的学习能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习毅力
        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五、有助于提高学习转化力
    第三节 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
        一、有助于组织成员实现自我超越
        二、有助于改善组织成员心智模式
        三、有助于凝聚共同愿景
        四、促进开展团队学习
        五、有利于进行系统思考
    第四节 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一、互联网有助于促进多元化学习
        二、互联网有助于促进个性化学习
        三、互联网时代个性化与多元化学习的技术与实践
    第五节 促进创新性学习
        一、互联网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
        二、互联网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互联网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第四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
    第一节 “数字鸿沟”挑战教育公平
        一、“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与具体表现
        二、“数字鸿沟”可能扩大“教育鸿沟”
    第二节 “信息超载”模糊学习焦点
        一、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
        二、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
        三、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
    第三节 “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一、“碎片化学习”的成因与特征
        二、“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第四节 “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一、“网络依赖”的成因与表现
        二、“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第五节 “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一、“网络失范”的原因与表现
        二、“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一、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
        二、营造健康的网络教学环境
        三、为网络教学提供安全保障
    第二节 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
        一、建设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
        二、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
        三、利用最新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式
    第三节 提升网络教学的规范性
        一、加强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管理
        二、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
结语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一)互联网的内在特征顺应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二)互联网只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三)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
        (四)互联网促进了“泛教育”和“泛学习”时代的到来
        (五)互联网时代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二、可能的拓展研究
        (一)教学活动在互联网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规律与趋势
        (二)教育事业的进步对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三)网络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警惕
参考文献
致谢

(5)网络学历教育中学习者特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网络教育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1.2 网络教育在成人提升学历中优势明显
        1.1.3 网络学历教育中学习者研究有待丰富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为网络教育中个性化学习提供借鉴
        1.3.2 实践意义:为个性化学习系统的研究做铺垫
    1.4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网络教育
        2.1.2 学习者特征与网络学历教育中学习者特征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2 成人学习理论
        2.2.3 学习者相关标准
        2.2.4 层次分析法(AHP)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学历教育中学习者特征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3.1 文献探讨
        3.1.1 关于学习者特征的研究
        3.1.2 关于远程学习者特征的研究
        3.1.3 关于成人学习者特征的研究
        3.1.4 关于网络教育学习者的研究
    3.2 网络学历教育中学习者特征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3.2.1 网络学历教育学习过程概述
        3.2.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流程
        3.2.3 网络学历教育中学习者特征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学历教育中学习者特征指标体系修正
    4.1 研究设计与实施
        4.1.1 研究流程
        4.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4.1.3 专家小组选择
    4.2 专家咨询结果分析
        4.2.1 信度与效度分析
        4.2.2 第一次专家咨询及结果分析
        4.2.3 第二次专家咨询及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络学历教育中学习者特征体系构建
    5.1 指标权重问卷编制与发放
        5.1.1 指标权重问卷编制
        5.1.2 专家选择与问卷发放
    5.2 指标权重确定
        5.2.1 软件环境
        5.2.2 相对权重确定
        5.2.3 学习者特征指标权重体系
    5.3 网络学历教育中学习者特征体系构建及应用思考
        5.3.1 学习者特征体系构建
        5.3.2 应用思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6.1 研究主要成果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反思
        6.2.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网络学历教育中学习者特征指标体系建构问卷(第一次德尔斐法)
附录3:网络学历教育中学习者特征指标体系建构问卷(第二次德尔斐法)
附录4:网络学历教育中学习者特征指标相对权重问卷

(6)我国网络教育政策变迁的多源流理论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多源流理论及其对分析网络教育政策变迁的适切性
二、我国网络教育政策的变迁轨迹
    (一) 1999年初至2002年7月:
    (二) 2002年7月至2006年12月:
    (三) 2007年1月至今:
三、我国网络教育政策变迁的多源流
    (一) 问题源流:决策者所关注的待解决问题的变化
    (二) 政治源流:国家重要战略引领
    (三) 政策源流:政策共同体的适时助推
    (四) 机会之窗的开启
四、多源流视域下网络教育政策的优化
    (一) 统筹规划、分层次完善网络教育政策体系, 优化网络教育制度供给
    (二) 分类、细化网络教育政策微观内容, 彰显网络教育政策对现实问题的观照
    (三) 推动网络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从“成事”向“成人”回归, 以立德树人、规范管理促进网络教育内涵式发展

(7)国家监管视角下网络学历教育质量提升研究 ——以A大学网络学历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核心概念界定
    (三) 研究回顾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二、国家监管与网络学历教育质量提升
    (一) 理论基础
    (二) 必要性分析
三、我国网络学历教育发展及其监管现状
    (一) 我国网络学历教育发展历程概述
    (二) 我国网络学历教育相关政策变迁
    (三) 我国网络学历教育国家质量监管现状
四、A大学网络学历教育面临的质量问题
    (一) 困境表现
    (二) 成因分析
    (三) 负面影响
五、国外远程高等教育国家质量监管模式
    (一) 英国开放大学国家质量监管模式
    (二) 美国远程高等教育国家质量监管模式
    (三) 英、美两国远程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经验借鉴
六、优化国家监管以提升网络学历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 法律制度是根本
    (二) 统一招录是关键
    (三) 核心管控是重点
    (四) 品牌示范是动力
    (五) 有效监督是口碑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语

(8)多中心治理理论下高校网络教育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高校网络教育的基本情况
        2.1.1 网络教育的概念
        2.1.2 网络教育的特征
    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内涵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内容
3 高校网络教育发展的现状调查
    3.1 我国网络教育的发展历程
    3.2 高校网络教育及监管现状调查
        3.2.1 问卷设计及发放
        3.2.2 问卷信度及效度分析
        3.2.3 高校网络教育及监管状况
4 高校网络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政府对高校网络教育监管不到位
        4.1.1 政府对高校网络教育监管缺乏标准
        4.1.2 政府对高校网络教育收费监管不足
    4.2 高校自身网络教育体系建设不完善
        4.2.1 高校网络教育不符合市场需求
        4.2.2 网络教育质量得不到实质的提升
    4.3 高校网络教育缺乏社会的普遍支持
        4.3.1 缺乏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4.3.2 网络教育毕业生遭受就业歧视
5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5.1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网络教育监管不够深入
        5.1.1 政府对高校网络教育的定位有待进一步确立
        5.1.2 政府对于网络教育收费的管理不够规范
    5.2 高校网络教育发展偏离教育根本
        5.2.1 高校注重招生数量,忽略自身教育条件提升
        5.2.2 高校网络教育模式阻碍教学质量的提升
    5.3 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监管不足
        5.3.1 社会对网络教育的认可度低
        5.3.2 校外学习中心监管不到位
6 多中心治理理论下高校网络教育发展的对策
    6.1 发挥政府教育部门对高校网络教育的主导作用
        6.1.1 加强政府对高校网络教育的监督管理
        6.1.2 加强政府对网络教育市场的标准化管理
    6.2 重视高校自身网络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的优化
        6.2.1 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办学工作的改革和完善
        6.2.2 优化网络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6.3 促进社会对高校网络教育的服务和监管
        6.3.1 提高社会各界对网络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
        6.3.2 明确社会各界对网络教育的监督职责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如何提升高中英语远程直播课堂的英语学习效果 ——以成都市武侯高中6个直播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高中远程网络教育
        1.1.1 高中远程网络教育的涵义
        1.1.2 高中远程网络教育的优缺点
    1.2 武侯高中远程网络教学班学情介绍
        1.2.1 武侯高中各层次班级学情简介
        1.2.2 武侯高中远程网络直播教学班学情简介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的必要性
        2.1.1 远程网络教育的必要性
        2.1.2 高中远程网络教育的困境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第三章 文献综述
    3.1 国外研究现状
    3.2 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章 武侯高级中学英语远程教学困境的原因调研
    4.1 调研设计
    4.2 对比分析法
        4.2.1 武侯高中往届网班英语学情分析
        4.2.2 武侯高中应届网班英语学情分析
    4.3 问卷调查法
        4.3.1 问卷的设计及目的
        4.3.2 问卷的收集和分析
        4.3.3 结论
    4.4 访谈调查法
        4.4.1 对象
        4.4.2 访谈的内容及分析
        4.4.3 结论
    4.5 课堂观察法
        4.5.1 观察目标
        4.5.2 观察的内容及分析
        4.5.3 结论
第五章 结果分析
第六章 应对措施
    6.1 师资甄选
    6.2 生源优化
    6.3 学习流程
    6.4 课程安排
    6.5 班级文化创建
第七章 结语
    7.1 结论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0)基于关键词共现聚类的网络教育热点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方法与工具
        1.2.1 关键词共现分析法
        1.2.2 社会网络分析法
    1.3 数据收集
2 数据分析与结果统计
    2.1 发文量统计分析
    2.2 合着者分析
    2.3 高频关键词分析
    2.4 网络图谱分析
    2.5 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
    2.6 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2.7 高频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
3 结果分类讨论
    3.1 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3.2 网络环境下传统教育变革
    3.3 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4 主要研究结论

四、浅谈发展远程网络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教育学习中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孟二从,余亚琳. 教育观察, 2021(37)
  • [2]生态视角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艳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四川省促进高校网络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D]. 袁良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4]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D]. 崔有波.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5]网络学历教育中学习者特征体系研究[D]. 蔡梅. 江南大学, 2019(12)
  • [6]我国网络教育政策变迁的多源流理论阐释[J]. 郭璨,陈恩伦. 教育研究, 2019(05)
  • [7]国家监管视角下网络学历教育质量提升研究 ——以A大学网络学历教育为例[D]. 陈巧. 厦门大学, 2018(02)
  • [8]多中心治理理论下高校网络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 苗建诚.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1)
  • [9]如何提升高中英语远程直播课堂的英语学习效果 ——以成都市武侯高中6个直播班为例[D]. 罗强.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10]基于关键词共现聚类的网络教育热点主题研究[J]. 张宝生,王晓敏. 科研管理, 2018(S1)

标签:;  ;  ;  ;  ;  

谈远程网络教育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