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穗部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林[1](2021)在《陕A群和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的穗部性状遗传解析》文中研究表明高产稳产是玉米育种的永恒目标,遗传改良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途径,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密切。深入研究现有杂种优势群及其选育自交系的穗部性状遗传机理,挖掘分析优异等位基因及功能,对指导育种家丰富耐密种质遗传多样性、开展育种组合亲本选配及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西北旱区玉米生物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历时十余年构建的陕A群和陕B群玉米杂种优势群为基础,构建优良自交系KA105/KB020的F5:6重组自交系和126个自交系的关联群体,开展多环境穗部性状QTL定位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阐明陕A群和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的遗传基础,以期指导提高陕A群和陕B群改良和选育效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陕A群选育自交系KA105和陕B群选育自交系KB020构建了包含201个家系的F5:6群体,采用靶向基因检测技术(GBTS)分型绘制了包含2248个Bin标记,总长度为2722.79 c M,平均标记密度1.21 c M的遗传连锁图谱。通过穗部性状表型解析发现,不同授粉处理下穗粗性状与其它性状均为极显着正相关,穗长与结实长、行粒数和穗行数,结实长与行粒数、穗行数,行粒数与穗行数之间极显着正相关。初步明确了不同授粉方式对玉米穗部各性状QTL定位存在明显影响。2)共检测到穗部性状QTL 66个。其中穗长QTL 8个,遗传贡献率为3.14%-11.58%;结实长14个,遗传贡献率为2.87%-13.04%;穗粗17个,遗传贡献率为2.15%-12.37%;穗行数10个,遗传贡献率为3.95%-17.16%;行粒数12个,遗传贡献率为4.21%-9.79%;穗粒数5个,遗传贡献率为4.13%-14.28%。检测到主效QTL 6个,两个环境以上稳定QTL 27个。明确了不同授粉方式下6个穗部性状QTL的加性增效差异,并利用稳定QTL筛选到了3个分别影响结实长、穗行数和行粒数的候选基因。3)利用陕A群和陕B群选育的126份玉米自交系开展GWAS分析,定位到穗部显着SNP位点116个,其中穗粗相关SNP 37个,穗行数相关SNP 42个,行粒数相关SNP 37个。检测到稳定SNP位点19个,其优异等位基因百分比为5.56%-88.89%,优异等位基因数与3个性状表现为显着正相关,其中拥有2-7个优异等位基因的自交系为54个,其产量显着低于71个拥有8-13个优异等位基因的自交系产量。指出了上述优异等位基因在陕A群和陕B群选育自交系中的分布情况,明确了3个性状可通过聚合优异等位基因实现产量提升,且穗行数和行粒数对产量提升更为有效。4)以116个显着SNP位点为基础,利用V18未成熟穗轴、授粉前穗轴和玉米花丝RNA-seq数据库,筛选到有表达基因558个,主要涉及苯丙素类生物合成、蛋白质输出、氨基酸合成及糖代谢等途径,表明这些途径与籽粒灌浆过程物质储存有关,参与穗部性状调控,筛选出穗行数、行粒数及穗粗相关候选基因5个,可作为玉米穗部发育相关基因进行功能分析。5)基于GWAS和QTL的联合分析,共发现13个显着SNP位点位于11个QTL标记内。这13个SNP候选区共筛出候选基因126个,其中76个在V18未成熟穗轴、授粉前穗轴和玉米花丝中有表达。通过GO分析和String蛋白互作分析,共挖掘到8个候选基因。通过基因表达数据库,从上述全部候选基因(共16个)中筛选出Zm00001d028217、Zm00001d052442和Zm00001d031451等3个相对重要的候选基因,进一步开展基因功能验证和穗部形态功能基因组研究。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表型遗传解析和QTL定位结果分析,初步阐明了6个穗部性状的遗传机理,并利用GWAS对3个性状(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进行深入解析,通过穗行数和行粒数性状的改良,指导陕A群、陕B群亲本组配,提高了陕A群和陕B群的育种效率。筛选出Zm00001d028217、Zm00001d052442和Zm00001d031451等3个重要候选基因,进一步开展功能验证分析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同时明确了不同授粉方式对玉米穗部各性状存在明显影响。
张正,杨睿,董春林,常建忠,张彦琴[2](2020)在《玉米表观性状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准确通过植株农艺性状筛选优良玉米新品种,试验对山西省玉米春播特早熟Ⅱ区6 a间区域试验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穗部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株高与百粒质量呈正相关,与穗大小和穗粒数呈负相关;玉米穗位高与穗粗、行粒数呈负相关;玉米穗高系数与所有穗部性状均呈正相关。通过玉米株高、穗位高和穗高系数的分析可以初步筛选具有丰产性的玉米新品种。
张朝林[3](2020)在《玉米机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玉米生产机械化已成为我国玉米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的发展方向,选育抗倒性强、适合籽粒直收的新品种是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本研究以脱水慢、茎秆坚硬的自交系L85和脱水快、易早衰的自交系L57为基础材料,构建了包括229个F2:3家系的群体,于2016年和2017年在河南农业大学原阳科教园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分别对亲本和F2:3家系进行穗下节抗穿刺强度、地上第三节抗穿刺强度、株高、穗位高、穗轴强度、脱粒强度、轴粗、成熟期籽粒含水量等与机收相关性状进行调查。从846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66对两个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对F2群体的基因型进行分析并构建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植株茎秆和穗部相关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为选育适合籽粒直收型玉米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株高、穗位高、穗下节抗穿刺强度、地上第三节抗穿刺强度、穗轴强度、脱粒强度、籽粒含水量等与机收相关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家系间和不同环境间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并存在极显着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穗长、穗粗、轴粗、穗行数、行粒数、穗重、百粒重等穗部性状在不同家系间差异也达到显着和极显着水平。(2)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株高与穗位高、穗下节抗穿刺强度和地上第三节抗穿刺强度呈极显着正相关;穗位高与穗位系数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81;穗位系数与地上第三节抗穿刺强度呈极显着正相关,而与穗下节抗穿刺强度呈极显着负相关。成熟期籽粒水分与穗重和百粒重均为极显着正相关,但与穗轴硬度呈显着负相关;穗轴强度与脱粒强度以及穗粗与穗行数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因此,在机收玉米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有些穗部性状和茎秆抗倒伏能力可协同改良。(3)本研究共检测到21个与植株抗倒伏相关性状的QTL,其中与株高、穗位高以及穗高系数相关的QTL分别有4个、3个和6个,其中qPH-5-3、qEH-9-1a、qECH-9-3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10.54%、7.04%和9.91%;检测到6个与穗下节茎秆强度有关的QTL,其贡献率最大为10.37%,其中QTL位点qRPSE-3-2a在两年间均被检测到。(4)共检测到4个与成熟后籽粒含水量相关的QTL,其中贡献率最大的qKM-2-4为12.06%,位于第10染色体上的位点qKM-10-1a在两年间均被检测到,其贡献率均大于9%;有5个与脱粒强度有关的QTL被检测到。两年中在第7染色体的umc1944-phi260485标记区间内检测到qED-7-1a、qERN-7-1a和qCD-7-1 a控制不同穗部性状的QTL位点;在第5染色体bnlg1046-umc 1226标记区间检测到控制穗位高、穗粗和穗重等三个性状的共同QTL位点;在第9染色体检测到穗位高、穗位系数和穗粗三个性状共同的QTL位点。由此可见,QTL的表达受环境的影响,并存在与环境的互作效应;部分性状存在共同的QTL位点,将有助于这些性状的协同改良。
王明娟[4](2020)在《播种深度对新疆高产玉米产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探明不同播种深度对新疆高产玉米产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于2017-2018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试验站设置不同播种深度试验。试验品种为KX3564,设置2个种植密度,分别为10.5万株/hm2(P1)和13.5万株/hm2(P2),6个播深处理,分别为3个单一播深处理3 cm(S3)、5 cm(S5)、7 cm(S7)和3个混合播深处理(对应整齐度为2.78(F1)、3.52(F2)、3.93(F3)),研究不同播种深度对北疆高产春玉米干物质积累,群体结构和整齐度以及产量的影响,为该地区玉米稳产高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播种深度对春玉米产量及构成的影响综合两年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播种深度可以显着提高玉米产量。同一密度水平下,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产量减少,随着混合播深整齐度的增加产量增加,收获穗数和穗粒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原因。S3处理产量最高,较其他处理产量提高6.2%-23.3%,收获穗数增加4.1%-16.2%,穗粒数增加11.7%-21.2%。综合种植密度和播种深度两个因素,在P2水平下播种深度为3cm时产量最大,较S7和F1产量提升24.4%和28.6%,与P1水平下S3相比产量提升3.2%。2播种深度对春玉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播种深度影响玉米生育进程。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出苗时间延长,生育时期延长。S7较S3和S5晚出苗2 d和1 d,S7生育时期较S3和S5分别延长了6 d和2 d;播种深度显着影响穗位高。不同处理间穗位高差异显着,随着播深的增加穗位高显着增加,S7较S3和S5穗位高增加9.7 cm和6.8 cm;播种深度显着影响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干物质量显着降低,S3花后物质转移量最高,S7最低,S3较其他处理提高22.2%-36.8%;播种深度显着影响叶面积指数。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呈降低趋势,S3叶面积指数最高,S7最低,S3较其他处理提高9.0%-21.9%。3播种深度对冠层结构的影响播种深度影响冠层结构。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透光率增加、消光系数增加,处理间穗位层透光率大于底层。F3底层、穗位层透光率最小,叶面积指数最大,且差异显着。S7底层透光率较S3和S5分别增加62.7%和58.4%。S7穗位层透光率较S3和S5分别增加78.2%和61.7%。4群体整齐度变化及整齐度对产量的影响播种深度影响农艺指标整齐度。不同时期农艺指标整齐度间有显着正相关性。穗粒数、千粒重和单穗粒重整齐度与产量有显着正相关性。穗粒数、单穗粒重和千粒重整齐度每增加1,产量分别增加361.11、364.29和206.3 kg/hm2。穗粒数整齐度每增加1,单穗粒重和千粒重整齐度分别增加0.95和1.18。单穗粒重整齐度每增加1,千粒重整齐度增加0.94。
马艳玮[5](2019)在《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田间配置对群体资源利用效率及玉米种内竞争的影响》文中指出合理的田间配置有利于减小个体竞争,提升群体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本研究设置了玉米-大豆带状套作3种田间配置(处理1:带宽2 m、行比2:2;处理2:带宽2.4 m、行比2:3;处理3:带宽2.8 m、行比2:3),并以玉米净作和大豆净作为对照,比较了不同田间配置的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玉米的种内竞争强度,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带宽下的玉米对种内竞争的响应,明确了影响玉米产量的主导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田间配置对光分布的影响随带宽增加,玉米冠层光截获先增加后减小,2 m-2.8 m三个带宽两年平均值分别低于净作8.41%,2.42%和7.5%。窄行冠层不同高度2.4 m带宽的透光率都高于其他两个带宽处理,其中三个带宽处理冠层中部透光率分别低于净作50.56%、26.21%和60.65%。而宽行处2 m带宽冠层中、下部透光率高于其他两个带宽处理,一定程度上补偿了窄行荫蔽造成的不利影响,表现为冠层中部2m带宽处理高于净作4.89%,其余两个带宽处理低于净作,冠层下部透光率三个带宽处理分别高于净作115.81%、51.89%和77.61%。2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随带宽的增大,玉米株高、叶面积、茎粗,叶夹角等形态指标呈下降趋势,其中株高、叶面积、穗位叶叶夹角带宽之间差异显着。随带宽的增加玉米地上部各器官物质的积累量呈下降趋势,地下部根系干物质重呈现2.8 m>净作>2 m>2.4 m趋势,2.8 m带宽下根系干物质显着高于其它三个处理,分别比2 m、2.4 m带宽和净作高出27.80%、30.81%和26.41%。但增多的根系较多分布在土壤浅表层,加剧了土壤浅表层对养分和水分的竞争。3田间配置对群体产量及资源利用的影响玉米产量受带宽影响显着,带宽从2 m增加至2.4 m产量降低13.0%,带宽从2.4 m至2.8 m产量下降了17.05%,大豆随带宽的增加增产幅度低于玉米,带宽从2 m增加至2.4 m产量提高12.46%,带宽从2.4 m至2.8 m产量提高11.25%,带宽从2 m到2.4 m产量降低15.26%,带宽从2.4 m到2.8 m,产量降低18.86%,穗粒数下降是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不同田间配置的群体产量变化同玉米产量变化趋势一致,带宽2 m的处理群体产量最高,高达10787.76kg/hm2。2 m处理对土地的利用效率比净作高63%,同时对光、温、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分别比净作玉米高29.52%、39.42%和39.42%,高于净作大豆99.44%、90.55%、90.55%,是高产高效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方式。4田间配置对玉米种内竞争的影响随带宽的增加玉米种内竞争加剧,种内竞争强度两年平均值,2.8 m带宽处理分别较2 m、2.4 m带宽处理高461.86%和93.46%。随竞争强度加剧,形态结构对竞争做出响应,地上部表现为株高、叶面积、穗位叶叶夹角、株高整齐度、穗粒数整齐度减小,地下部表现为根系增多且主要向土壤浅表层分布,加剧了对水分和养分的竞争。根冠比作为衡量地上部和地下部种内竞争关系的指标表现为同随种内竞争加剧而增大,表明地下对养分和水分的竞争强于地上部对光的竞争。以上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种植模式中,带宽增加不利于群体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带宽2 m、行比为2:2的田间配置群体产量最高,对资源和土地利用效率较优,是理想的玉米-大豆田间配置方式。玉米在群体产量中占主导地位,2 m带宽下玉米协调了群体内光分布,影响玉米穗粒数及产量形成,减少了地下部与地上部种内竞争,从而获得产量的提高。
何俊欧[6](2019)在《不同密度与施氮量对湖北省春玉米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种植密度与施氮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措施。随着玉米机械化收获及适宜品种的变化,适宜的种植密度及施氮量仍需继续探讨。本研究选用2个玉米品种,包括新审定品种登海618(DH618)和常规推广品种郑单958(ZD958);设置4个氮肥用量,包括常规施氮量(300 kg/hm2,N300)、减氮25%(225 kg/hm2,N225)、减氮50%(150 kg/hm2,N150)及不施氮处理(N0);采用3个种植密度,包括60000株/hm2(常规种植密度,D1)、75000株/hm2(D2)、90000株/hm2(D3),于2017年-2018年在湖北省黄冈与荆门开展了大田试验,研究种植密度、施氮量对玉米群体结构、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以期为湖北省春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本试验条件下,玉米冠层结构受种植密度影响显着。随密度增加,各时期LAI显着提高,与D1相比,D2和D3处理吐丝期LAI分别提高20.33%和36.28%,同时显着减少了群体底层透光率;随密度增大,穗位高显着增加,茎粗显着变小,各节茎杆的压折力显着降低,与D1相比,D2和D3处理各节平均压折力分别下降11.73%和18.08%。而3个施氮处理对玉米冠层结构影响不显着,且与种植密度无互作效应。DH618穗位高和穗位系数较ZD958分别显着低15.92%和16.98%。2.相比施氮量处理,种植密度对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影响更明显。密度的增加会显着增加各时期的群体干物质积累,与D1相比,D2和D3处理在玉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分别增加11.09%和22.95%;同时密度的增加显着提高了花前干物质分配比。DH618花后群体干物质积累显着高于ZD958,成熟期显着高出8.20%。定位试验第2年(2018年黄冈)氮肥和密度互作对成熟期的群体干物质积累影响显着,在施氮量225 kg/hm2与90000株/hm2密度组合下达到24.3 t/hm2,比常规氮密组合(D1-N300)提高了18.26%。3.与施氮量处理相比,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影响更显着。穗粒数和百粒重随密度的增加显着降低,与D1相比,D2和D3处理穗粒数平均分别减少5.82%和10.56%,百粒重平均分别减少2.55%和3.46%。两品种产量均随密度的提高而显着增加,D2与D3处理产量分别比D1处理提高12.02%和20.41%。两品种相比,DH618的产量和百粒重较ZD958显着高出11.47%和7.39%,穗粒数差异不显着。3个氮肥施用处理间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差异不显着。定位试验第2年(2018年黄冈)密度与氮肥互作对穗粒数及产量均有显着性影响,在施氮量225kg/hm2与90000株/hm2密度组合下穗粒数多,产量最高,达到12.7 t/hm2。该氮密组合下纯收益较高,比常规氮密组合提高了4365元/hm2。4.两品种群体氮素积累对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均有不同的响应,但两者的互作效应年度间表现不一致。密度的增加会显着增加群体氮素积累,与D1相比,D2和D3处理在成熟期分别增加9.24%和22.25%。施氮量能够显着增加群体氮素积累,但N225和N300处理差异不显着。两品种相比,DH618在黄冈试验点的群体氮素积累量高于ZD958,其中在吐丝期和成熟期平均分别显着高出20.04%和7.11%。定位试验第2年(2018年黄冈)氮肥和密度互作对成熟期氮素积累影响显着,在施氮量225 kg/hm2与90000株/hm2密度组合下达到239.7 kg N/hm2。5.种植密度对两品种的氮肥偏生产力影响显着,对其它氮素利用指标无显着影响。与D1相比,D2和D3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明显提高14.26%和25.17%。施氮量对氮素利用指标影响显着,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定位试验第2年(2018年黄冈)DH618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显着高于ZD958,分别提高了21.20%和7.34%,而两品种间的氮素利用效率和氮收获指数差异不显着。氮密的互作效应对氮素利用指标的影响均不显着。本试验条件下,增密具有明显的减氮效应,施氮量225 kg/hm2与种植密度90000株/hm2组合时产量与效益较高。在该处理下冠层结构较为合理,在生育期内均保持着较高的LAI,光辐射截获率高,SPAD值能维持较高的水平,利于群体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的吸收积累,同时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利用效率均较高。相比郑单958,登海618具有低穗位,茎杆机械强度高,籽粒水分下降快,成熟时籽粒含水率可降至27%,可适用于机械化收获,在湖北省作为春玉米种植时推荐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90000株/hm2,施氮量为225 kg/hm2左右。
冯朋博[7](2019)在《旱地土壤氮素及玉米根系特性对控释氮肥输入响应机制》文中研究说明为探明尿素/控释氮肥配施对旱地春玉米土壤氮素、酶活性,植株生长及氮素积累的影响,以‘先玉698’为供试材料,研究2种氮肥(普通尿素、控释氮肥)5种配肥模式(即T1:不施肥料、T2:普通尿素基施N150kg·hm-2+拔节期追施75kg·hm2 T3:普通尿素基施N75kg·hm-2+控释氮素基施N 75 kg·hm2+拔节期追施75 kg·hm2、T4:控释氮素基施N 150 kg·hm-2+普通尿素基施75kg.hm-2、T5:控释氮素基施N225kg.hm-2)对玉米各生育时期土壤水分、不同形态氮素含量、酶活以及玉米部分生长发育指标、各器官氮素积累和产量的影响,旨在探寻较佳的配肥方式,为该区玉米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结果如下:1.尿素/控释氮肥配施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土壤酶活性及氮素含量,T3的水分利用率分别较 T2、T5 提高 4.19%、3.59%,T4 分别较 T2、T5 提高 5.42%、4.81%。在 0-80 cm 土层,T3、T4、T5的铵态氮分别较T2提高10.79%、11.34%、5.6%,T3、T4、T5的硝态氮分别较T1 提高 78.26%、94.35%、95.20%,T3、T4、T5 的无机氮分别较 T1 提高 59.54%、67.34%、70.14%;土壤脲酶活性 T3、T4、T5 分别较 T2 提高 6.52%、4.28%、1.77%。2.尿素/控释氮肥配施显着增加了玉米的叶面积指数和根系活力,改善了其它根系指标。在玉米生育期内,T3的叶面积指数分别较T2、T5高出10.28%、14.42%,T4分别较T2、T5高出11.16%、15.33%;T3的根系活力分别较T2、T5高出4.22%、15.41%,T4分别较T2、T5高出2.84%、13.89%。T3 的 DRWD 分别较 T2、T5 高出 4.05%、24.07%,T4 分别较 T2、T5 高出2.12%、21.76%;T3、T4的根系表面积分别较T2高出4.35%、9.08%;T3、T4的根长密度分别较T2提高13.55%、35.83%;T2的根体积密度较T3、T4分别高出12.86%、5.71%。3.尿素/控释氮肥显着增加玉米植株干物质的积累,促进氮素的吸收、运转及分配。T3、T4的氮素吸收积累分别较T2高出24.30%、5.55%,在叶片和穗部的运转上较为明显。尿素/控释氮肥促进了氮素的吸收、积累及转运能力,在提高玉米产量的同时维持了较高的氮素利用效率。T3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较T2、T5高出125.84%、99.67%,T4分别较T2、T5高出131.46%、104.64%;T3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较T2、T5高出4.16%、3.59%,T4分别较T2、T5高出5.34%、4.76%;T3的氮肥生理利用率分别较T2、T5高出58.96%、56.72%,T4分别较T2、T5高出44.78%、42.74%;T3、T4的氮肥利用率分别较T2高出10.04%、8.82%。4.在两年试验中,保证施入纯氮为225 kg·hm2的前提下T4(尿素/控释氮肥以1/3:2/3的比例混合一次性基施)的产量、经济效益分别较当地常规模式(T2)高出8.15%,8.24%。
慕瑞瑞[8](2019)在《不同施钾量对滴灌水肥一体化春玉米产量和淀粉形成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以天赐19号为供试材料,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下,设置6个钾肥处理(K0:0 kg·m-2,K1:60kg.hm-2,K2:120kg·hm-2,K3:180kg·hm-2,K4:240kg·hm-2,K5:300kg.hm-2),探讨不同处理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叶片光合特性、钾素的吸收运转、籽粒淀粉积累及淀粉形成关键酶、干物质的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当地玉米高产模式下最佳的钾肥用量,为玉米钾肥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合理的钾肥用量能显着提高玉米整齐度,促进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提升。其中,在抽雄期K3处理的株高比K0、K1、K2、K4、K5处理分别提高6.4%、1.9%、1.6%、10.8%、12.9%;K5 处理的茎粗比 K0、K1、K2、K3、K4 处理分别提高 15.1%、10.3%、8.1%、16.9%、21.1%。2.不同施钾条件下,玉米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片胞间C0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存在显着差异,在各个生育时期均以施钾量在180 kg·hm-2时达到最大。在抽雄期,K3处理的光合速率比 K0、K1、K2、K4、K5 处理分别提高 26.3%、21.4%、9.3%、13.2%、14.7%。PS II光合作用的潜在活性、PSⅡ反应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均在施钾量为180 kg·hm-2表现最佳,过量施钾会抑制PSⅡ的活性,导致光合作用下降。3.玉米不同器官钾素含量在不同施钾处理下表现为:茎鞘>叶片>穗。玉米叶片与茎秆中的钾素运转率、钾素贡献率、钾素收获指数在K3处理下显着高于其他处理。K3处理的钾素收获指数较 K0、K1、K2、K4、K5 处理分别提高 62.8%、71.4%、23.4%、7.9%、9.2%。K3 处理的钾肥生理利用率较K1、K2、K4、K5处理分别提高198.4%、9.5%、6.5%、17.2%。合理的施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钾素同化效率,提高钾肥利用率。4.不同施钾处理使得玉米籽粒的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及淀粉关键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各处理下均在施钾量为180kg·hm-2时,玉米籽粒淀粉含量最高。玉米籽粒ADPG-PPase、UDPG-PPase、SBE、GBSS、SSS的活性均在花后30d达到最高,其中当施钾量为180kg·hm-2时,玉米淀粉合成关键酶均高于其他处理。5.玉米施钾量达到180 kg·hm-2时,玉米的叶、茎、叶+茎的干物质运转量、运转率、贡献率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玉米籽粒的动态在灌浆期符合慢-快-慢的“S”型增长曲线。玉米籽粒的最大灌浆速率(Gmax)、最大灌浆速率天数(Tmax)、灌浆持续天数(T)、活跃灌浆天数(P)均以K3最佳。各处理下K1、K2、K3、K4、K5的玉米产量较K0分别增加了 11.9%、15.8%、24.1%、13.1%、8.5%,当施钾量在180kg·hm-2时更有利于玉米穗部的生长,此时产量为15883.35kg·hm-2。结合产量回归模拟方程,建议该地区的最佳施钾量为168.45 kg·hm-2~180kg·hm-2。
张林[9](2017)在《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提升玉米生产力的生理基础》文中研究表明秸秆还田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生产力和增加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区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区之一,主要种植制度为麦-玉轮作。砂姜黑土质地黏重、耕性差、有机质含量低、养分贫瘠,土壤生产力较低,是该区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重要原因。改良砂姜黑土不良属性,是提高该地区作物生产力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于2013-2015年通过砂姜黑土区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系统研究了全程机械化生产条件下,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对砂姜黑土不良特性的改良效果,及对玉米(Zey mays L)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在秸秆还田基础上,研究了播种水与氮肥基追比互作对玉米生长、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进一步优化秸秆还田下玉米栽培技术措施,提高秸秆还田效果。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配施化肥时,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对0-20cm耕层土壤pH值影响不显着;连续6-8年小麦玉米秸秆双季全量还田0-20cm耕层土壤容重显着降低4.67-6.71%,孔隙度和土壤贮水量分别显着增加6.01-8.00%和3.79-4.64%;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分别显着增加15.54-41.58%、7.55-24.38%、10.86-36.29%、13.25-37.61%和16.92-47.42%(p<0.05)。其效果比小麦、玉米秸秆单季全量还田明显,比不配施化肥时秸秆双季全量还田效果显着。(2)不配施化肥时,长期秸秆双季全量还田能增加玉米产量,但不管秸秆是否还田,玉米产量(2728.89-5179.47 kg ha-1)远低于配施化肥处理(8856.65-10257.71 kg ha-1)。可见,秸秆还田不能完全替代化肥,秸秆还田需要配施适量化肥。(3)砂姜黑土区长期小麦玉米秸秆粉碎双季全量还田配施化肥能增加玉米产量9.78-11.27%(p<0.05),且效果稳定。单季全量还田配施化肥有增加玉米产量的趋势,但增产不稳定。长期秸秆还田对玉米穗数、千粒重影响不显着,有减少秃尖长趋势,增加穗长、行粒数和穗粒数。2013-2015年双季全量还田处理穗粒数分别增加12.64%、8.84%和7.34%(p<0.05),玉米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和穗粒重变异系数分别降低1.76-5.15%、4.88-8.39%、2.66-10.51%和5.21-7.94%(p<0.05)。因此,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通过增加玉米穗长和行粒数,增加玉米穗粒数,提高玉米产量,并提高玉米穗部群体整齐度,提高产量的稳定性。(4)长期小麦玉米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量。长期双季秸秆全量还田配施化肥显着增加大喇叭口至抽雄期玉米生长速率(p<0.05),阶段干物质积累增加7.70-13.59%,群体生长速率增加25.20-31.33%;玉米抽雄扬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23.16-24.02%和13.53-19.90%(p<0.05)。长期秸秆全量还田配施化肥显着降低叶茎鞘花前贮藏物质转运率(p<0.05),增大花后穗部同化物的积累;明显降低玉米穗下层茎鞘转运率,提高了玉米抗倒伏能力。(5)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配施化肥增加玉米叶片NR和Rubisco活性,增大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和叶片SPAD值,玉米光合特性增强;延缓花后穗位层和穗上层叶片早衰,生育后期保持较高的SPAD值。可见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配施化肥能增强玉米植株碳、氮代谢,增大玉米光合速率。促进了玉米群体结构与个体功能的协同增益,提高玉米产量。小麦玉米秸秆双季全量还田效果显着,好于单季还田。(6)秸秆还田下,相比于不灌播种水处理,灌播种水加快玉米出苗2-7 d,促进玉米幼苗生长;增大玉米叶面积系数、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密度。为后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奠定了基础,分别增加玉米产量5.75%(2013)、4.73%(2014)、5.90%(2015)和水分利用效率1.69%(2014)、3.80%(2015)。(7)秸秆还田下,适当氮肥后移明显增加玉米抽雄扬花期和灌浆中期LAI、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密度,增大叶片光合速率,进而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其中N2和N3比N1增加玉米产量9.00-10.12%。不灌播种水时,氮肥基追比5:5(N2)比氮肥全部基施显着增加玉米穗长和行粒数,从而显着增加玉米穗粒数,玉米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最高。灌播种水时,氮肥后移比氮肥全部基施减少玉米秃尖长,显着增加了穗长、穗行数(2013年)和行粒数(2014-2015年),从而显着增加玉米穗粒数,氮肥基追比3:7(N3)玉米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比氮肥全部基施显着增加。此外,适当氮肥后移降低玉米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和单棒籽粒重变异系数,提高玉米产量的稳定性。因此,砂姜黑土区全程机械化生产条件下,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配施化肥能降低耕层土壤容重,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从而提高土壤生产力,促进玉米生长,增加穗粒数,提高玉米产量。周年秸秆还田比单季还田效果明显且稳定。秸秆粉碎全量还田下,玉米播种时灌播种水,氮肥30%作基肥70%在大喇叭口期追施,能显着增加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
程子航[10](2016)在《寒地冬小麦不同密度下性状整齐度遗传差异对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粮食安全是国家稳定发展的保障。近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全球对于粮食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小麦作为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保障其产业健康发展对粮食安全、社会和经济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我国种植的小麦以冬小麦为主。黑龙江省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之一,但黑龙江省存在着纬度较高,冬季持续期较长,气温较低且波动剧烈等不利的气候因素。因此,提高冬小麦的抗寒性,探索在高纬度寒温带区大面积种植产量潜力高的冬小麦,已经成为在增加小麦总产量方面极具挑战性的新研究领域。由于冬小麦的耐寒性遗传极为复杂,中国寒温带冬季气候条件多变,给冬小麦安全越冬带来极大威胁。目前,以“东农冬麦1号”为代表的一系列能在高寒地区安全越冬的冬小麦新品种已经育成,而如何培育出安全越冬后产量更高,适应性更强的品种就成为了今后高寒地区冬小麦育种的长期任务。本试验以东农冬麦1号、东农03-608、东农03-614等12个能够在黑龙江地区安全越冬的寒地冬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二因素分别为品种与密度。研究寒地冬小麦群体整齐度与产量、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关系,揭示冬小麦的产量性状、农艺性状与群体整齐度的遗传效应,探讨群体整齐度在冬小麦新品种选育过程中作为新选择指标的有效性,为高寒地区冬小麦高产高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穗数、收获指数、千粒重、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有效小穗都与产量有着显着的相关性。收获指数、千粒重对寒地冬小麦的产量贡献较大,贡献率为71.80%。穗数、株高对寒地冬小麦的贡献率为54.27%。(2)穗长和穗粒数的整齐度增加会促进寒地冬小麦产量、千粒重、穗长的增加。穗长整齐度和穗粒数的整齐度遗传力都较低分别为23.78%、4.35%。(3)增加形态性状的整齐度有利于穗长、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和穗粒数的提高。(4)寒地冬小麦群体株高、穗长、结实小穗数、穗粒数的整齐度高,在一定程度上对穗长、结实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有正向作用;有利于减少无效小穗数,增加产量。
二、玉米穗部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穗部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陕A群和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的穗部性状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的重要性及产量提高途径 |
1.2 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应用与改良 |
1.2.1 国内外玉米杂种优势群划分与应用 |
1.2.2 陕A群和陕B群杂种优势群构建与应用 |
1.3 玉米复杂数量性状遗传机理解析方法 |
1.3.1 连锁分析是经典的遗传分析方法 |
1.3.2 关联分析是高精度的遗传分析方法 |
1.3.3 高通量分子标记在数量性状解析中的应用 |
1.3.4 联合连锁与关联是解析数量性状遗传的强有力工具 |
1.4 玉米穗部性状研究进展 |
1.4.1 玉米穗分化过程 |
1.4.2 穗部性状是产量的重要构成因子 |
1.4.3 玉米穗部性状的连锁解析 |
1.4.4 玉米穗部性状的关联分析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分离群体的玉米穗部性状QTL定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田间管理与表型调查 |
2.1.3 穗部性状遗传力分析 |
2.1.4 基因分型与标记筛选 |
2.1.5 遗传连锁图构建 |
2.1.6 QTL定位 |
2.1.7 候选基因的筛选和功能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亲本表型鉴定 |
2.2.2 群体表型变异、相关性和遗传力分析 |
2.2.3 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 |
2.2.4 多环境联合QTL定位 |
2.2.5 单环境QTL定位 |
2.2.6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QTL定位 |
2.2.7 穗部性状上位性QTL定位 |
2.3 讨论 |
2.3.1 自交系穗部性状遗传基础丰富 |
2.3.2 授粉方式对穗部性状存在影响 |
2.3.3 穗部性状候选基因预测 |
第三章 基于126 个自交系的穗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与表型调查 |
3.1.3 表型数据分析 |
3.1.4 基因分型与标记筛选 |
3.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6 候选基因预测和功能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穗部性状遗传变异和遗传力分析 |
3.2.2 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GWAS分析 |
3.2.3 穗部性状的优异等位基因分析 |
3.2.4 候选基因筛选与功能分析 |
3.2.5 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的候选基因 |
3.3 讨论 |
3.3.1 自交系穗部性状遗传基础丰富 |
3.3.2 不同性状间的共关联位点 |
3.3.3 穗部相关调控通路复杂 |
3.3.4 关联SNP位点可在种质改良中应用 |
第四章 玉米穗部性状候选基因预测与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连锁与关联共定位分析 |
4.3.2 候选基因筛选及功能注释 |
4.3.3 候选基因GO分析和调控网络响应 |
4.3.4 候选基因的预测 |
4.3.5 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全文结论 |
5.2 本研究创新点、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玉米表观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2.2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偏相关性分析 |
2.2.1 株高、穗位高与穗部性状的偏相关性分析 |
2.2.2 株高、穗高系数与穗部性状的偏相关性分析 |
2.2.3 穗高系数、穗位高与穗部性状的偏相关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玉米机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生产状况 |
1.2 我国玉米机收的发展现状 |
1.3 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品种特征 |
1.4 QTL的原理、定位方法及应用 |
1.4.1 数量性状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
1.4.2 QTL定位分析方法 |
1.4.3 QTL作图群体的构建 |
1.4.4 DNA的分子标记类型 |
1.5 玉米倒伏性状相关研究 |
1.5.1 自然因素与玉米倒伏 |
1.5.2 玉米株型与倒伏 |
1.5.3 茎秆性状与倒伏 |
1.5.4 茎秆化学成分与倒伏 |
1.5.5 抗倒伏相关性状分子基础研究 |
1.5.5.1 茎秆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
1.5.5.2 茎秆穿刺强度的QTL分析 |
1.5.5.3 茎秆化学成分的QTL分析 |
1.6 玉米籽粒脱水性状 |
1.6.1 籽粒脱水的研究进展 |
1.6.2 控制籽粒脱水的因素 |
1.6.3 籽粒脱水与穗部相关性状 |
1.6.4 穗部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田间性状调查与数据处理 |
2.2.1 性状调查 |
2.2.2 数据的处理 |
2.3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2.3.1 玉米叶片DNA的提取 |
2.3.2 SSR反应体系与PCR反应条件 |
2.4 扩增产物的检测 |
2.4.1 扩增DNA变性 |
2.4.2 电泳准备 |
2.4.3 扩增产物的电泳 |
2.4.4 扩增产物的银染检测 |
2.4.5 SSR标记的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和穗部性状变异分析 |
3.1.1 抗倒相关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
3.1.2 穗部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
3.2 不同抗倒伏性状和穗部性状的方差分析 |
3.2.1 抗倒伏相关性状的方差分析 |
3.2.2 穗部相关性状的方差分析 |
3.3 不同抗倒相关性状及穗部性状相关分析 |
3.3.1 不同抗倒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3.2 不同抗倒伏相关性状的遗传力估算 |
3.3.3 群体穗部性状的相关分析 |
3.3.4 不同穗部性状的遗传力估算 |
3.4 抗倒性状和穗部性状的QTL分析 |
3.4.1 植株抗倒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
3.4.2 F_(2:3)群体穗部性状的QTL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抗倒性状的确定及遗传特性研究 |
4.2 抗倒伏相关性状的分子基础 |
4.3 机收相关性状及其遗传特性 |
4.4 穗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
4.5 等位基因的作用效应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4)播种深度对新疆高产玉米产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播种深度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2.2 播种深度对植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2.3 播种深度对冠层结构的影响 |
1.2.4 群体整齐度变化及整齐度对产量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2 测试指标及方法 |
2.2.1 生育进程 |
2.2.2 植株性状及整齐度 |
2.2.3 干物质积累 |
2.2.4 叶面积及冠层透光率 |
2.2.5 测产与考种 |
2.3 数据处理 |
2.4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播种深度对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1.2 果穗穗部性状 |
3.2 播种深度对植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3.2.1 播种深度对玉米生育时期的影响 |
3.2.2 播种深度对株高、穗位高的影响 |
3.2.3 播种深度对茎粗的影响 |
3.3 播种深度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 播种深度对冠层结构的影响 |
3.4.1 播种深度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4.2 播种深度对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
3.5 播种深度对群体整齐度的影响 |
3.5.1 农艺性状整齐度生育时期变化 |
3.5.1.1 株高、穗位高整齐度生育时期变化 |
3.5.1.2 叶面积整齐度生育时期变化 |
3.5.1.3 干物质整齐度生育时期变化 |
3.5.2 农艺指标整齐度对产量的影响 |
3.5.2.1 产量构成因素整齐度对产量的影响 |
3.5.2.2 株高和穗位高整齐度对产量的影响 |
3.5.2.3 叶面积整齐度对产量的影响 |
3.5.2.4 干物质整齐度对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播种深度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 播种深度对植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4.3 播种深度对冠层结构的影响 |
4.4 群体整齐度变化及整齐度对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5)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田间配置对群体资源利用效率及玉米种内竞争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田间配置与产量 |
1.2.2 田间配置与资源利用效率 |
1.2.3 田间配置与作物群体结构 |
1.2.4 田间配置与作物种内竞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基本概况 |
2.3 试验设计 |
2.4 调查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收集生长期内逐日的气象数据 |
2.4.2 光合有效辐射 |
2.4.3 玉米形态特征 |
2.4.4 物质的积累与分配 |
2.4.5 玉米根系生物量测定 |
2.4.6 产量 |
2.4.7 整齐度的测定 |
2.4.8 计算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光分布的影响 |
3.2 田间配置对玉米群体结构影响 |
3.2.1 玉米形态结构 |
3.2.2 玉米物质的积累与分配 |
3.2.3 玉米整齐度 |
3.3 田间配置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
3.3.2 光分布、叶面积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 |
3.4 田间配置对玉米大豆群体产量的影响 |
3.5 田间配置对玉米大豆群体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1 土地当量比 |
3.5.2 光能利用率 |
3.5.3 温度、降水利用率 |
3.6 田间配置对玉米种内竞争的影响 |
3.6.1 种内竞争强度 |
3.6.2 玉米对种内竞争的响应 |
4 讨论 |
4.1 田间配置群体产量效率效应 |
4.1.1 群体产量效应 |
4.1.2 群体效率效应 |
4.2 资源高效田间配置玉米的增产机理 |
4.2.1 适宜的田间配置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
4.2.2 适宜的田间配置减小种内竞争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不同密度与施氮量对湖北省春玉米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
1.2.2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冠层结构的影响 |
1.2.3 玉米机收性状及对农艺性状的需求 |
1.2.4 湖北省玉米生产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1.1 试验地点 |
2.1.2 试验处理 |
2.1.3 田间管理 |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2.2.2 植株生长形态指标 |
2.2.3 叶片SPAD与叶面积指数 |
2.2.4 干物质与氮素的积累与分配 |
2.2.5 冠层光分布 |
2.2.6 籽粒及器官含水率 |
2.2.7 农艺性状调查与茎秆强度测定 |
2.2.8 考种与测产 |
2.2.9 纯收益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生育期及气象条件 |
3.2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1 玉米产量和纯收益 |
3.2.2 产量构成因素 |
3.2.3 穗部性状 |
3.3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1 株高、穗位高及茎粗 |
3.3.2 叶片SPAD |
3.3.3 茎杆强度 |
3.3.4 空秆率、倒伏率和茎腐病发病率 |
3.4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冠层结构的影响 |
3.4.1 叶面积指数 |
3.4.2 冠层透光率 |
3.5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3.5.1 群体干物质积累 |
3.5.2 干物质分配 |
3.6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籽粒、茎杆及叶片脱水特性的影响 |
3.6.1 籽粒含水率变化 |
3.6.2 茎杆和叶片含水率 |
3.7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氮素积累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
3.7.1 群体氮素积累 |
3.7.2 氮素利用 |
3.8 土壤可矿化氮动态 |
4 讨论 |
4.1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穗部性状、玉米产量和纯收益的影响 |
4.2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与冠层结构的影响 |
4.3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氮素积累的影响 |
4.4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成熟期籽粒和茎叶含水率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旱地土壤氮素及玉米根系特性对控释氮肥输入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试验区气温、降雨 |
2.4 试验设计 |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水分、养分及氮素利用率对控释氮肥输入的响应 |
3.2 土壤酶活性对控释氮肥输入的响应 |
3.3 玉米根系特性对控释氮肥输入的响应 |
3.4 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素运移对控释氮肥输入的响应 |
3.5 玉米生长性状对控释氮肥输入的响应 |
3.6 玉米穗部性状、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主要结论 |
4.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论文发表情况 |
(8)不同施钾量对滴灌水肥一体化春玉米产量和淀粉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主要研究内容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施钾量对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3.2 不同施钾量对玉米叶片光合色素、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
3.3 不同施钾量对玉米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 不同施钾量对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及淀粉形成关键酶的影响 |
3.5 不同施钾量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主要结论 |
4.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论文发表情况 |
(9)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提升玉米生产力的生理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目标 |
1 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1 秸秆还田对播种和出苗质量的影响 |
1.2 秸秆还田对玉米冠层生长的影响 |
1.3 秸秆还田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
1.4 秸秆还田对玉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1.5 秸秆还田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
1.6 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2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与理化特性的影响 |
2.1 秸秆还田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2.2 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
2.3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2.4 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
2.5 秸秆还田对土壤磷素含量的影响 |
2.6 秸秆还田对土壤钾素含量的影响 |
2.7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
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4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长期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和产量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基本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试项目与方法 |
1.3.1 玉米出苗率及其影响因素 |
1.3.2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3.3 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密度 |
1.3.4 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和穗位叶叶面积 |
1.3.5 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 |
1.3.6 玉米叶片Rubisco活性 |
1.3.7 玉米叶片光合特性 |
1.3.8 玉米植株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对玉米出苗的影响 |
2.2 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2.3 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对玉米产量构成的影响 |
2.4 玉米穗部结实特性整齐度 |
2.5 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玉米生理特性 |
2.5.1 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动态变化 |
2.5.2 玉米穗位叶叶面积(LA) |
2.5.3 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 |
2.5.4 玉米叶绿素密度 |
2.5.5 玉米抽雄扬花期叶片光合特性 |
2.5.6 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动态变化 |
2.5.7 玉米叶片Rubisco活性动态变化 |
2.6 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转移的影响 |
2.6.1 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 |
2.6.2 玉米干物质积累率与阶段生长速率 |
2.6.3 玉米群体生长率 |
2.6.4 玉米各器官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2.6.5 玉米各器官干物质转运量与转运率 |
2.6.6 群体干物质转运对籽粒贡献 |
3 讨论与小结 |
3.1 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增加玉米产量 |
3.2 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提高玉米产量与稳产性 |
3.3 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提高玉米生长率并减少花前物质转运 |
3.4 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增大玉米净光合速率 |
3.5 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增大玉米叶片NR和Rubisco活性 |
第三章 长期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基本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试项目与方法 |
1.3.1 土壤质量含水量 |
1.3.2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
1.3.3 土壤养分含量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耕层土壤含水量的动态 |
2.2 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对耕层土壤容重和孔隙度影响 |
2.3 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对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2.3.1 土壤pH值 |
2.3.2 土壤有机质含量 |
2.3.3 土壤全N含量 |
2.3.4 土壤碱解N含量 |
2.3.5 土壤速效P含量 |
2.3.6 土壤速效K含量 |
2.4 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玉米产量与土壤养分曲线模拟 |
3 讨论与小结 |
3.1 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降低耕层土壤容重同时提高土壤贮水能力 |
3.2 长期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提高耕层土壤养分含量 |
第四章 秸秆还田下播种水与氮肥运筹对玉米生长和产量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基本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试项目与方法 |
1.3.1 玉米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特性 |
1.3.2 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密度 |
1.3.3 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和穗位叶叶面积 |
1.3.4 玉米叶片光合特性 |
1.3.5 玉米植株干物质积累 |
1.3.6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3.7 水分利用效率(WUE) |
1.3.8 氮肥利用效率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种水对玉米出苗率和幼苗质量的影响 |
2.2 播种水和氮肥基追比下玉米生理特性 |
2.2.1 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LAI) |
2.2.2 玉米穗位叶叶面积(LA) |
2.2.3 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 |
2.2.4 玉米叶绿素密度 |
2.2.5 玉米抽雄扬花期叶片光合特性 |
2.3 播种水和氮肥基追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4 播种水和氮肥基追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4.1 玉米产量 |
2.4.2 玉米产量构成 |
2.5 玉米穗部结实特性整齐度 |
2.6 播种水和氮肥基追对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2.7 玉米产量、氮利用效率与光合特性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3.1 秸秆还田下播种水促进玉米出苗,增加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3.2 秸秆还田下氮肥后移增强光合特性,增加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
3.3 水氮互作增加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全文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 |
(10)寒地冬小麦不同密度下性状整齐度遗传差异对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小麦产量的研究进展 |
1.1.1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 |
1.1.2 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研究进展 |
1.1.3 影响小麦产量的环境因素 |
1.2 群体整齐度研究进展 |
1.2.1 整齐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1.2.2 群体整齐度对产量的贡献 |
1.2.3 群体整齐度的遗传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数据测定 |
2.4 统计方法 |
2.4.1 整齐度的计算 |
2.4.2 遗传力的计算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寒地冬小麦品种间主要性状差异 |
3.1.1 寒地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性状群体的方差分析 |
3.1.2 寒地冬小麦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
3.1.3 寒地冬小麦各性状整齐度的方差分析 |
3.2 寒地冬小麦不同产量性状与农艺性状的遗传力 |
3.3 不同品种整齐度比较 |
3.3.1 不同品种穗长整齐度比较 |
3.3.2 不同品种穗粒数整齐度比较 |
3.3.3 不同品种无效小穗数整齐度比较 |
3.3.4 不同品种株高整齐度比较 |
3.3.5 不同品种总小穗数整齐度比较 |
3.3.6 不同品种结实小穗数整齐度比较 |
3.4 整齐度与各性状的相关性 |
3.4.1 群体整齐度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
3.4.2 群体整齐度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
3.5 寒地冬小麦品种群体农艺性状表型变异分析 |
3.5.1 寒地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平均表现 |
3.5.2 寒地冬小麦品种群体的变异 |
3.6 产量与产量性状及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7 寒地冬小麦产量性状与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 |
3.8 不同密度下产量构成因素 |
4 讨论 |
4.1 影响品种群体整齐度的因素 |
4.2 群体整齐度对产量的影响 |
4.3 群体整齐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
4.4 群体整齐度的遗传效应 |
4.5 不同品种群体的整齐度 |
4.6 寒地冬小麦产量提高的限制因素 |
4.7 寒地冬小麦产量的改良途径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玉米穗部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陕A群和陕B群选育玉米自交系的穗部性状遗传解析[D]. 杨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玉米表观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 张正,杨睿,董春林,常建忠,张彦琴. 山西农业科学, 2020(12)
- [3]玉米机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 张朝林.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5)
- [4]播种深度对新疆高产玉米产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D]. 王明娟.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5]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田间配置对群体资源利用效率及玉米种内竞争的影响[D]. 马艳玮.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6]不同密度与施氮量对湖北省春玉米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D]. 何俊欧.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7]旱地土壤氮素及玉米根系特性对控释氮肥输入响应机制[D]. 冯朋博. 宁夏大学, 2019
- [8]不同施钾量对滴灌水肥一体化春玉米产量和淀粉形成的影响[D]. 慕瑞瑞. 宁夏大学, 2019
- [9]秸秆还田与水氮管理提升玉米生产力的生理基础[D]. 张林. 安徽农业大学, 2017(01)
- [10]寒地冬小麦不同密度下性状整齐度遗传差异对产量的影响[D]. 程子航.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