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生态住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发展绿色生态住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发展绿色生态住宅 提高人民居住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张婧[1](2021)在《中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的演进研究》文中指出欧美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始推广生态环保和绿色建筑理念,并成功订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美国的LEED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对于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起步较晚,从我国前期制定的一些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也不难看出对发达国家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不同程度的借鉴。但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更重要的是在了解了其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取其可取之处,研究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演进能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该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模式和规律,更能为今后绿色建筑相关标准政策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依据。研究旨在从我国和美国各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演进中分析归纳出经验教训,并以两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比较研究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建设性参考意见。首先梳理了美国LEED的发展以来的评估体系制定者、评价对象与评价范围,发现LEED从制定到更新完善一直是在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工作下,也有制定开发计划表,在版本修订中评价对象与评价范围逐渐扩充完善。选择变化和影响较大的LEEDv2009和其前一版本LEEDv2.2,以及LEEDv4.0和2019年更新的最新版本LEEDv4.1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分析其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得出其主要在理念和技术创新上优化评价指标、整合过程、重视性能计量,在一条既定的、相对稳定的核心主线下有计划而又灵活地逐步精细化、高要求化发展。以时间为轴研究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演进,从《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到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三个版本2006版、2014版、2019版,对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两大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每个标准体系的结合当时背景的先进性以及现在视角下的不足。纵向比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三个版本,除在指标内容上进行更新外,评价对象、评价指标框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认证时计分方式也是三版各不相同。总体上看我国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制承接性、标准在涉及到其他标准的援引或是协同运作、以及全过程控制的执行等上尚存在不足。从演进的分析以及横向比较两国最新版本(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两方面)所得的思路对我国当下发展绿色建筑评估的诸如绿色措施实际落地少、过程控制薄弱、评价地域分布不平衡、以市场为主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等现状提出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针对性建议:建立国家与地方在绿色建筑评价上的协同机制;增强指标评价的开放性如设置更多奖励类指标;增加“施工期”绿色评价的内容;优化参与评价的路径。

鱼文宏[2](2020)在《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心语花园、金域东郡和卓越坊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推进,人居环境的生态建设逐渐得到重视,绿色生态住区成为未来城镇住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国内绿色住区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起步较晚,规划设计主体较为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之一。西安市作为最早探索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的城市之一,加之地处西北,其生态住区的建设及发展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本文以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现阶段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研究理论(理论着作、相关会议、评价体系等)和实践案例,通过对2019年2月1日正式实行的最新版《陕西省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的解读,建立了基于节地与室外环境、能源与环境、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四个层面的评价体系。并依据此评价体系对西安市三个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评价其各方面的落地情况、综合效益与推广价值,提出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未来建设的发展方向与重点难点。最后综合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从地域特征、气候条件和时代背景三方面探究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策略,在结论中结合园区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新技术应用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设计要点,涵盖小区选址、交通配套、场地利用、采光通风、生态绿化、资源节约、装配技术等多个方面。此外,本文对后疫情时代的住区空间进行了研究改进,提出了基于室内室外健康环境、无接触归家的设计策略,丰富了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在时代背景下的新内涵。本篇论文总结研究西安地域条件下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为建筑师、开发商以及相关人员提供未来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思路,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并推动国内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研究进程,进一步完善充实了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曾雅洁[3](2020)在《现代绿色生态住宅景观艺术设计研究 ——以珍珠泉住宅景观设计为例》文中提出

王雪松[4](2020)在《基于多标准耦合下的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村镇人口众多,相对于城市地区农村发展比较滞后,许多村落还沿用原有的建造方式,对绿色技术的应用极度缺乏,现有的标准体系中大多是针对城市建筑开发编制的,在农宅建设中并没有一套系统完整可供参考的建造标准和技术体系,有的是针对乡村建设中某一环节或一部分,例如《村庄整治技术规范》等,这部分标准在全局内容上相对欠缺,大多局限于某一环节的介绍,2014年出台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是国家层面上首个与乡村系统性建设的相关标准,其内容为乡村建设提供了大的方向,但是在技术细节和地域性适用上比较欠缺,所以在现有的关于不同建筑类型和适用范围的绿色(节能)建筑标准下探讨适合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的设计策略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本文以目前国家和行业相关的绿色建筑标准和规范(共31个标准规范、2791个条例)作为理论基础和宏观的技术框架。首先根据建筑类型和适用范围对其细分为4大类别,并对每一个标准的框架内容和条例进行归纳和整理。其次从气候、经济、技术、文化几方面因素充分了解地域性乡村建筑的特殊性与局限性,探讨每类标准对地域性乡村住宅建设的适用性和可借鉴性,充分挖掘标准体系内的绿色技术因子,并在设计策略和评价体系之间建立良好的结合点。通过对寒冷地区乡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了解目前乡村住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上述的研究对这些标准条例根据科学的耦合路径进行删减、修改、增加和整合并根据指标内容转化为设计方法,从而提炼出适合寒冷地区绿色农宅设计的策略。在构建的策略指导下进行试设计实践,验证其适用性和可行性,从而为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建设提供系统规范的设计策略和方法。

袁会玲[5](2019)在《香格蔚蓝E地块生态住宅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所谓环境铸时势,时势造格局,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行情火热,一方面对国民经济起到了拉动作用,一方面也优化了城市经济结构。但由于房地产的特殊性,如投资费用高,建设周期长,不能预见的因素多,致使房地产项目从投资到销售获利,整个阶段存在着大量风险。可谓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险,很多企业不知所措,有些受到很大经济损失,有些甚至破产倒闭,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者逐渐意识到,不能只仅仅专注于工程或是销售的某个环节,房地产项目投资,是一项系统、综合的浩大工程,风险管理贯穿房地产开发的各个阶段(无论是投资决策、土地规划、建筑设计,工程建设或是后期的市场推广、销售、物业管理)。尤其是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惊心动魄,房地产投资热度不减,收益与风险相伴而行,因此针对房地产项给目开展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必要性。辽宁香格蔚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E地块生态住宅项目,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的新市府板块,该区域是集合企业总部基地、时尚居住社区、南部商业中心、南部政务中心在内的沈阳南部政治、经济新核心。2013至2019年,香格蔚蓝公司于E地块开发建设了室内园田生态住宅项目,建筑内容为小高层、高层住宅。本研究就以辽宁香格蔚蓝E地块生态住宅项目实施目标为出发点,综合运用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及工具,将风险管理理论引入香格蔚蓝生态住宅项目管理中,结合房地产项目的风险识别、评估理论对项目中存在的具体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运用风险应对方法给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从而构建香格蔚蓝生态住宅项目管理模式和机制建立,完善其风险管理框架。本研究文章,以理论结合实际,以风险管理中的分析方法契合具体项目,建立适合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同时实践证明,将这种风险管理策略运用到香格蔚蓝开发项目的各个阶段中,是科学可行并具备借鉴意义的。

朱晨宇[6](2019)在《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的高速发展在带给人们物质方面极大满足的同时也带来了雾霾、沙尘暴、洪水等一系列自然灾害。自上世纪90年代起,绿色建筑以其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回归自然的新型理念风靡世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于身体健康不断重视,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人们的需求,因此,更加关注居住者肌体的健康建筑应运而生。为实现居民心理、生理以及精神上的全方面健康,打造良好的室内室外环境,本文从社区层面入手,力求为居民打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规范社区建设,建立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我国健康社区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查阅相关文献和评价标准,探究健康社区的兴起和发展,总结我国健康社区技术要点,形成健康社区价值观。本文从生态平衡、健康宜居、可持续性发展、社会公平、经济发展五个维度入手,分析国内外典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以及社区相关评价标准的标准框架、技术措施、权重分值等内容,将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空气质量、水环境、社区舒适、健身空间、人文打造、社区服务6大类。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标准的研究分析,编写指标内容及评分细则,初步建立健康社区评价模型。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评价模型中各指标权重进行几何计算,并将各指标权重转化为得分,计算过程中引入Yaahp软件,不仅简化了计算过程,而且形成了科学合理的计算结果。本文将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认证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依据认证项目的指标得分情况进行等级划分。案例试评对已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用性验证,前期通过网络检索、实地考证等方式对社区概况进行认知。试评阶段通过设计图纸分析、实地调查、居民问卷的方式对案例社区进行健康社区星级认证。认证结果表明,案例社区试评结果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本文建立的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构建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打下基础,评价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区的健康性能,将定性指标转变为定量的形式能够向社区居民提供直观可感的评价结果,在促进社区进行健康性能提升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进而实现“健康中国”的伟大战略。希望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能够为我国健康社区的建设及相关标准的编写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沈喜仲[7](2018)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舒适地生活,而且要生态绿色。本文主要是在深入研究绿色生态社区的特点,内涵和功能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规划设计意见。

连志刚[8](2016)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环境性能评价研究 ——以格林春天项目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与经济发展进度的不断加快,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当前居民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基于发展的视角探索未来发展的前途,各行各业也开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规划发展道路。以房地产行业为例,绿色生态住宅的建设力度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要想取得行业地位,保持健康有序发展,那么就应该对绿色生态和环保等理念的进一步地增强了解与应用,确保企业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同时,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逐渐提升,住宅需求已然上升到精神层面,舒适、环保、绿色、宜居等因素成为居民选择住宅的关键条件;再加上,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对城市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实现自然资源平衡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上述种种因素,本文主要对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展开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结合绿色生态住宅、住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消费者行为理论等基础性概念与相关理论点,基于国家生态住宅评价标准,对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环境性能进行评价和研究;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运用问卷分析法、层次结构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构建环境性能主观和客观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科学、合理、全面的原则,实现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评价,为未来房地产企业设计和规划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提供理论性参考,为区域性住宅小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在研究目的方面,本文以构建符合我国市场需求的生态住宅小区环境性能评价体系为最初目标,以提升房地产企业绿色生态住宅设计理念和建筑品质为最终目的,推动国内绿色生态住宅环境性能评价区域性研究的发展,完善绿色生态建筑研究体系内容。最后,在实证分析方面,以泉州八仙山格林春天小区为案例,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收集居民对小区环境的满意值,并通过公式计算出小区环境的整体得分,得出最终的结论:格林春天小区符合绿色生态住宅的建设标准。通过全文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环境性能的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作,区域不同、消费市场不同则必然影响到绿色生态小区的设计思路,因此不同区域的绿色生态小区开发商需要充分结合所在区位市场的特点,以及消费者的习惯提升绿色生态小区的细节设计,达到增强绿色生态住宅的品质和市场满意度。

陈宝明,陈伟彬,周婷,彭少麟[9](2016)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生态住宅评价与住区绿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绿色建筑与生态住宅的内涵,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国策,分析了生态住宅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系统介绍了国内外与生态住宅相关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重点讨论分析了生态住宅住区的绿化建设。认为发展生态住宅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住宅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生态住宅住区的绿化应强调生态住宅住区内形成多层次的立体绿化,除了绿化率,还要考虑选取吸收或吸附污染物能力强的乡土植物为主要绿化植物,慎用外来植物,杜绝外来入侵植物的引入。今后要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住宅的规划、建设与评价等的研究。另外,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与特色,尽快制订建立全面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地方生态住宅建设与评价指标体系或技术指导细则等,以便更好地指引各地生态住宅的建设与发展,切实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祁乾龙[10](2016)在《绿色建筑评价引导下的重庆生态小区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环境压力的日趋严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传播。面对当今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三分之一的现实问题,绿色建筑的相关研究与实践逐步兴起。人类在面对“人口激增,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三大世界性问题的同时,各国各地区之间也一直积极地通过相互合作与监督,对人类居住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绿色住宅的发展日渐成熟。本文基于重庆市新版《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规程》(下文简称《生态小区技术规程》),对重庆地区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展开相关研究。由于《生态小区技术规程》涉及到生态小区各个阶段的诸多专业评价内容,体系繁杂,笔者通过提炼、归纳设计阶段与建筑设计紧密相关的条文,并对其进行设计内容的研究分析,为建筑师、开发商以及相关人员提供一套相对完善的重庆生态小区建筑设计策略,便于生态小区设计阶段的建筑设计工作便捷、高效的展开。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明确了研究意义和目的、确定了研究对象与范畴,阐释了研究内容,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第二章对绿色住宅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分析与总结。首先对我国传统建筑的绿色生态观进行了提炼与归纳,之后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绿色住宅的设计策略,此外结合重庆传统住宅总结了其绿色设计思路。同时,还针对国内外绿色住宅评价体系进行了相关的探究。第三章结合重庆市2015年发布的《生态小区技术规程》,对其设计阶段与建筑设计相关的评价进行梳理、归纳,提出了在绿色建筑评价引导下的重庆生态小区设计的研究框架和总体设计目标。结合研究框架和总体设计目标,对重庆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下文简称“生态小区”)进行资料搜集和实地调研,并对调研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第四章根据上文提出的重庆生态小区总体设计目标,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生态景观设计三个层面进行控制要求和优化策略的分析,此外总结了时代技术背景下的生态小区设计思路。第五章为本文结语部分,对前文的四个章节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相关的研究展望。论文的研究结论包括:①笔者通过对重庆市新版《生态小区技术规程》的解读和分析,总结出重庆生态小区设计阶段的总体设计目标,并结合《生态小区技术规程》对其进行“控制项”和“优化项”的分类。②笔者结合重庆生态小区设计阶段的总体设计目标,对重庆市已建成以及在建的生态小区进行调研分析。通过分析调研结果,发现重庆地区较多的生态小区在设计方面仅满足于“控制要求”,而对于“优化策略”的提高则显得相对欠缺。③最终,笔者基于重庆生态小区总体设计目标,结合调研结果,对绿色建筑评价引导下的重庆生态小区建筑设计进行研究分析。1)适应地域特征的规划设计,包括了统筹的用地规划、高效的交通组织、集约的场地利用以及合理的建筑布局四个方面设计内容。2)结合气候条件的建筑设计,包括了适宜的建筑空间设计和可调节的建筑外围护两个方面设计内容。3)调节微气候的生态景观设计,包括了多样的绿化设计、高效的水资源利用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设计内容。4)时代技术背景下的设计思路,包括了结合住宅产业化设计理念、运用BIM技术手段、完善生态小区智能化系统三个主要方面。

二、发展绿色生态住宅 提高人民居住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绿色生态住宅 提高人民居住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概述
        1.1.2 世界范围内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发展
        1.1.3 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发展及与我国的渊源
        1.1.4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概述
        1.2.2 国内研究概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论文框架图
2 美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的演进
    2.1 美国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制定者
    2.2 美国LEED在评价对象与评价范围上的演进
    2.3 美国LEED在评价指标与权重上及认证模式上的演进
        2.3.1 LEED-v2.2与LEED-v2009之比较
        2.3.2 LEED-v2009与LEED-v4.0之比较
        2.3.3 LEED-v4.0与LEED-v4.1之比较
    2.4 本章小节
3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的演进
    3.1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3.1.1 标准制定者、评价对象及评价范围
        3.1.2 标准框架及指标内容
        3.1.3 评分原则及评估方法
        3.1.4 先进性与不足之处分析
    3.2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3.2.1 标准制定者、评价对象及评价范围
        3.2.2 标准框架及指标内容
        3.2.3 评分原则及评估方法
        3.2.4 先进性与不足之处分析
    3.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版
        3.3.1 评价标准框架及指标内容
        3.3.2 评价与等级划分
        3.3.3 先进性与不足之处分析
    3.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4版
        3.4.1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3.4.2 评价与等级划分
        3.4.3 先进性与不足之处分析
    3.5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版
        3.5.1 评价标准框架及指标内容
        3.5.2 评价与等级划分
        3.5.3 先进性与不足之处分析
    3.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版与2014版的比较分析与优化总结
        3.6.1 标准制定者评价对象及评价范围分析
        3.6.2 评价标准指标框架及指标内容分析
        3.6.3 认证模式分析
    3.7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4版与2019版的比较分析与优化总结
        3.7.1 评价标准框架及指标内容分析
        3.7.2 标准制定者评价对象及评价方法分析
        3.7.3 认证模式分析
    3.8 本章小节
4 中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比较——以两国最新版本为例
    4.1 中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
        4.1.1 中美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比较
        4.1.2 美国LEED-v4.1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版指标大类比较
        4.1.3 美国LEED-v4.1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版评价指标比较
        4.1.4 美国LEED-v4.1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版指标权重比较
        4.1.5 美国LEED-v4.1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版评价定级比较
    4.2 中美绿色建筑认证模式比较
        4.2.1 美国LEED-v4.1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版评价阶段比较
        4.2.2 美国LEED-v4.1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版认证流程比较
        4.2.3 美国LEED-v4.1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版运营方式比较
        4.2.4 中美绿色政策激励比较
        4.2.5 中美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商业化比较
    4.3 本章小节
5 对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的启示
    5.1 我国现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上存在的不足
        5.1.1 评价标准制定上继承性不足
        5.1.2 国标地标等各个标准的协同运作上存在不足
        5.1.3 评价标准内容上待提高完善之处
        5.1.4 认证模式上存在待提高完善之处
    5.2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的建议
        5.2.1 标准制定一以贯之,建立与地方标准及相关标准协同机制
        5.2.2 差异化发展,设置多类鼓励分值
        5.2.3 整合过程,增加“施工期”绿色评价的内容
        5.2.4 提升公众参与度,优化参与评价的路径
    5.3 本章小节
6 结论
    6.1 研究成果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表录
附录2 图录
附录3 LEED-v2009与LEED-v4.0评价指标分大类比较表
附录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版后我国颁布的绿色建筑标准汇总表
附录5 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绿色建筑标准执行现状及地方规范汇总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2)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心语花园、金域东郡和卓越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绿色生态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1.1.2 我国绿色住区的发展概况
        1.1.3 建设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重要性
        1.1.4 陕西省绿色生态住宅建设管理的发展变迁
    1.2 研究概念辨析
        1.2.1 生态社区与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1.2.2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与绿色建筑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内容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国外研究现状
        1.6.2 国内研究现状
        1.6.3 小结
    1.7 研究方案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概述
    2.2 理论依据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自组织理论
        2.2.3 全周期理论
    2.3 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2.3.1 国外评价体系
        2.3.2 国内评价体系
        2.3.3 2019 版《陕西省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文件解读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案例解读
    3.1 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整体情况
    3.2 西安保利心语花园
        3.2.1 项目概况
        3.2.2 设计目标与设计要点
        3.2.3 项目创新点与推广价值
        3.2.4 项目不完善及不足之处
        3.2.5 小结
    3.3 西安万科金域东郡
        3.3.1 项目概况
        3.3.2 设计目标与设计要点
        3.3.3 项目创新点与推广价值
        3.3.4 项目不完善及不足之处
        3.3.5 小结
    3.4 西安卓越坊
        3.4.1 项目概况
        3.4.2 设计目标与设计要点
        3.4.3 项目创新点与推广价值
        3.4.4 项目不完善及不足之处
        3.4.5 小结
    3.5 现有实践案例评析
        3.5.1 现有实践案例设计要点落地情况
        3.5.2 现有实践案例可借鉴之处
        3.5.3 现有实践案例不足之处
    3.6 本章小结
4 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
    4.1 研究背景与依据
    4.2 基于地域特征的园区规划
        4.2.1 科学的项目选址
        4.2.2 完善的周边配套
        4.2.3 高效的交通组织
        4.2.4 集约的场地利用
    4.3 基于气候条件的建筑设计
        4.3.1 建筑布局
        4.3.2 自然采光
        4.3.3 自然通风
    4.4 基于能源利用的景观设计
        4.4.1 绿化布局优化
        4.4.2 水资源利用优化
        4.4.3 生物多样性优化
    4.5 基于时代背景的新技术运用
        4.5.1 装配式技术下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4.5.2 BIM全周期运营管理下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4.5.3 智慧化技术下的绿色生态居住小区
    4.6 后疫情时代下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安全防疫策略
        4.6.1 室内健康环境
        4.6.2 室外健康环境
        4.6.3 无接触场景设计
    4.7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4.7.1 改变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开发模式
        4.7.2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与绿色建筑协同发展
        4.7.3 普及推广绿色生态节能技术
        4.7.4 加强社会生态节能共识
    4.8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评价标准》解析与设计目标提炼
        5.1.2 典型案例演绎与设计要点落地情况解析
        5.1.3 设计策略研究
        5.1.4 后疫情对《评价标准》的反思
    5.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致谢

(4)基于多标准耦合下的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技术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研究的框架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1.5.1 国外研究概况
        1.5.2 国内研究概况
2 相关标准的论述分析及其耦合路径研究
    2.1 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设计策略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2.2 国家和行业相关绿色建筑标准的论述与分析
        2.2.1 适用所有民用建筑类型相关标准的论述与分析
        2.2.2 适用住宅(住区)建筑类型相关标准的论述与分析
    2.3 乡村节能(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和导则的论述与分析
        2.3.1 适用村庄建设方面相关标准的论述与分析
        2.3.2 适用农宅设计方面相关标准的论述与分析
        2.3.3 相关指导意见的论述与分析
    2.4 多标准耦合路径研究与寒冷地区乡村住宅设计策略框架的提出
    2.5 本章小结
3 寒冷地区乡村住宅调研概况及问题分析
    3.1 寒冷地区乡村住宅调研概况
        3.1.1 调研对象与内容
        3.1.2 调研地区环境介绍
    3.2 村落规划与施工安全现状
        3.2.1 村落选址与规划现状
        3.2.2 室外环境与宜居
        3.2.3 建设施工与安全
    3.3 农宅设计与室内环境现状
        3.3.1 农宅类型的划分
        3.3.2 功能与空间布局
        3.3.3 室内环境满意度
    3.4 建筑结构与维护结构现状
        3.4.1 建筑结构
        3.4.2 维护结构
    3.5 农宅节能与资源利用现状
        3.5.1 能源利用现状
        3.5.2 材料利用现状
        3.5.3 水资源利用现状
    3.6 本章小结
4 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相关适应性设计策略
    4.1 村落规划与施工安全相关适应性技术策略
        4.1.1 村落选址与规划
        4.1.2 室外环境与宜居
        4.1.3 建设施工与安全
    4.2 建筑设计与室内外环境相关适应性技术策略
        4.2.1 形体设计
        4.2.2 平面功能
        4.2.3 通风设计
        4.2.4 遮阳设计
        4.2.5 室外环境
    4.3 建筑结构与维护结构相关适应性技术策略
        4.3.1 建筑结构
        4.3.2 维护结构
    4.4 能源利用与资源节约相关适应性技术策略
        4.4.1 节能与能源利用
        4.4.2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5 本章小结
5 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试设计实践
    5.1 生产型农宅设计
    5.2 生活别墅型农宅设计
    5.3 经营型农宅设计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相关标准以及规范汇编
附录 B 乡村问卷调查表
附录 C 农宅现状调研统计表
附录 D 试设计农宅相关图纸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香格蔚蓝E地块生态住宅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选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第2章 房地产风险管理理论概述和研究现状分析
    2.1 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2.1.1 风险的定义
        2.1.2 项目风险管理的含义
        2.1.3 风险管理全过程
    2.2 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
        2.2.1 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
        2.2.2 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
    2.3 房地产风险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2.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4 房地产项目风险来源及风险因素
    2.5 房地产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和方法
        2.5.1 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和方法
        2.5.2 房地产项目风险分析和方法
        2.5.3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应对和方法
        2.5.4 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监控和方法
第3章 香格蔚蓝E地块生态住宅项目概况与风险管理规划
    3.1 项目概况
        3.1.1 项目介绍
        3.1.2 宏观经济形势
        3.1.3 项目总述
    3.2 香格蔚E地块生态住宅项目风险管理规划
        3.2.1 项目风险管理总体思路
        3.2.2 建立项目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3.2.3 明晰项目风险管理时间周期
        3.2.4 制定项目风险管理计划
        3.2.5 明确项目风险管理主要内容
        3.2.6 确定项目风险管理主要方法
第4章 香格蔚蓝E地块生态住宅项目风险识别
    4.1 香格蔚蓝E地块生态住宅项目风险识别思路
    4.2 香格蔚蓝E地块生态住宅项目风险识别过程
        4.2.1 运用识别方法
        4.2.2 香格蔚蓝投资全过程的风险识别
    4.3 项目主要风险识别结果
第5章 香格蔚蓝E地块生态住宅项目风险分析
    5.1 投资决策阶段的敏感性分析
    5.2 项目前期规划阶段的模糊评判
    5.3 项目前期规划及施工建设阶段的定量分析
    5.4 项目租售阶段的盈亏平衡估计
    5.5 香格蔚蓝E地块生态住宅项目风险评价结果
第6章 香格蔚蓝E地块生态住宅项目风险应对与监控
    6.1 香格蔚蓝E地块生态住宅项目风险应对
        6.1.1 香格蔚蓝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规避
        6.1.2 香格蔚蓝项目前期规划阶段的风险控制
        6.1.3 香格蔚蓝项目施工建设阶段的风险转移
        6.1.4 香格蔚蓝项目租售阶段的风险分担
    6.2 香格蔚蓝E地块生态项目风险监控
    6.3 香格蔚蓝E地块生态住宅项目风险管理总结思考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化
        1.1.2 城市环境恶化
        1.1.3 人体机能弱化
    1.2 课题研究意义
        1.2.1 满足群众需求
        1.2.2 支撑国家战略
        1.2.3 提高行业水准
    1.3 健康社区的需求及现状
        1.3.1 健康社区需求
        1.3.2 健康社区标准现状
        1.3.3 健康社区发展现状
    1.4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健康社区相关基础理论
    2.1 绿色建筑发展
        2.1.1 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2.1.2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
    2.2 健康建筑发展
        2.2.1 绿色建筑向广度发展
        2.2.2 绿色建筑向深度发展
    2.3 社区发展分析
    2.4 健康社区发展分析
        2.4.1 生态平衡
        2.4.2 健康宜居
        2.4.3 可持续性发展
        2.4.4 社会公平
        2.4.5 经济发展
    2.5 本章小结
3 建筑指标体系分析
    3.1 建筑评价标准分析
        3.1.1 国内绿色建筑相关标准
        3.1.2 国内健康建筑相关标准
        3.1.3 国外绿色建筑相关标准
        3.1.4 国外健康建筑相关标准
    3.2 建筑指标体系的比较
        3.2.1 研究对象基本状况比较
        3.2.2 指标内容比较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社区指标体系分析
    4.1 国内社区指标体系
        4.1.1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 51255-2017
        4.1.2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4.2 国外社区指标体系
        4.2.1 WELL Community Standard
        4.2.2 BREEAM Communities
    4.3 社区指标体系的比较
        4.3.1 研究对象基本状况比较
        4.3.2 指标内容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指标及指标体系
        5.1.1 指标及指标体系的定义
        5.1.2 指标体系的类型
        5.1.3 指标体系的构建意义
        5.1.4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2 健康社区评价的结构模型
        5.2.1 评价模型的构建步骤
        5.2.2 评价体系框架的建立
    5.3 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5.3.1 权重确定方法介绍
        5.3.2 权重确定步骤
        5.3.3 Yaahp计算软件的引入
        5.3.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
    5.4 本章小结
6 评价指标体系案例分析
    6.1 社区概况及现状
    6.2 工程项目实例评价
        6.2.1 问卷调查结果
        6.2.2 项目试评
    6.3 试评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主要内容
3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主要特点
4 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优势
5 开展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
    5.1 创造自己的文化环境
    5.2 保持当前的生态环境
    5.3 充分发挥住宅小区的功能
    5.4 做好绿色设计
6 案例分析
    6.1 节能方面
    6.2 节约用水方面
    6.3 节地方面
    6.4 污染控制方面
7 结语

(8)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环境性能评价研究 ——以格林春天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绿色生态住宅的研究动态
        1.3.2 国内绿色生态住宅的研究动态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5.1 技术路线
        1.5.2 创新点
第2章 绿色生态住宅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2.1 绿色生态住宅相关概念
        2.1.1 绿色生态住宅的内涵
        2.1.2 绿色生态住宅的基本要素
    2.2 住宅环境相关概念
        2.2.1 住宅环境的概念
        2.2.2 住宅环境的内涵
    2.3 绿色生态住宅相关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全寿命周期理论
        2.3.3 消费者行为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住宅环境性能评价指标确定
    3.1 绿色生态住宅发展的必然性
    3.2 我国绿色生态住宅发展现状
        3.2.1 我国绿色生态住宅的供给情况
        3.2.2 我国绿色生态住宅的需求情况
    3.3 绿色生态住宅环境性能评价的主要因素
        3.3.1 消费者调查
        3.3.2 专家调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绿色生态住宅环境性能评价模型的构建
    4.1 构建评价模型的原则
    4.2 评价指标构建的依据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4.3.1 初步评价模型
        4.3.2 最终评价模型
    4.4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4.4.1 权重确定方法的介绍
        4.4.2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取
        4.4.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4.5 泉州绿色生态住宅环境性能评价标准值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绿色生态住宅环境性能评价实证分析
    5.1 调查对象的选取与研究方法
    5.2 调研数据的收集
    5.3 八仙山格林春天环境性能综合评价
        5.3.1 小区基本情况
        5.3.2 小区环境性能客观评价
        5.3.3 小区环境性能主观评价
        5.3.4 小区环境性能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生态住宅评价与住区绿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住宅的概念与内涵
2 生态住宅与生态文明建设
3 生态住宅相关评价体系
    3.1 国外主要评价体系
    3.2 国内相关评价标准
        3.2.1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3.2.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3.2.3 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
        3.2.4 生态住宅(住区)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3.2.5 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区建设导则
    3.3 地方评价标准
4 生态住宅的绿化建设
    4.1 绿化的生态服务功能
        4.1.1 缓解热岛效应
        4.1.2 固碳释氧
        4.1.3 降噪效应
        4.1.4 净化空气
    4.2 绿化建设的植物选择与配置
        4.2.1 推荐乡土植物、避免外来生物入侵
        4.2.2 选择吸收有害气体的植物
        4.2.3 科学配置植物群落
5 展望

(10)绿色建筑评价引导下的重庆生态小区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调研对象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1.1.2 绿色住宅发展概况
        1.1.3 重庆地区绿色住宅的推广与发展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对象和范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2 绿色住宅相关理论研究
    2.1 传统建筑的绿色生态观
        2.1.1 和谐共生的自然观
        2.1.2 适宜气候的空间观
        2.1.3 可持续的建造观
    2.2 夏热冬冷地区绿色住宅设计策略
        2.2.1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气候环境特征
        2.2.2 规划用地设计策略
        2.2.3 建筑空间设计策略
        2.2.4 生态景观设计策略
    2.3 重庆传统住宅绿色设计思路
        2.3.1 依山傍水的布局形式
        2.3.2 因地制宜的空间形态
        2.3.3 低技术策略的构造模式
    2.4 绿色住宅评价体系研究
        2.4.1 国外基于住宅的绿色建筑评价研究
        2.4.2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沿革
    2.5 本章小结
3 重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设计目标及现状调研
    3.1 绿色建筑评价引导下的重庆生态小区设计目标及设计内容
        3.1.1 重庆《生态小区技术规程》设计阶段建筑专业相关条文梳理
        3.1.2 绿色建筑评价引导下的重庆生态小区设计目标及设计内容
    3.2 重庆生态小区现状调研及分析总结
        3.2.1 重庆生态小区现状调研相关问题预研究
        3.2.2 重庆·国奥村(一期)生态小区调研分析
        3.2.3 金科·阳光小镇(五期)生态小区调研分析
        3.2.4 金科·阳光小镇(六期)生态小区调研分析
        3.2.5 重庆生态小区调研总结
    3.3 本章小结
4 重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策略
    4.1 绿色住宅设计思路
        4.1.1 绿色住宅设计原则
        4.1.2 绿色住宅设计过程与方法
    4.2 适应地域特征的规划设计
        4.2.1 统筹的用地规划
        4.2.2 高效的交通组织
        4.2.3 集约的场地利用
        4.2.4 合理的建筑布局
        4.2.5 小结
    4.3 结合气候条件的建筑设计
        4.3.1 适宜的建筑空间优化
        4.3.2 可调节的建筑外围护设计
        4.3.3 小结
    4.4 调节微气候的生态景观设计
        4.4.1 多样的绿化设计
        4.4.2 高效的水资源利用
        4.4.3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4.4.4 小结
    4.5 时代技术背景下的设计思路
        4.5.1 住宅产业化背景下的绿色住宅设计
        4.5.2 BIM技术手段下的绿色住宅设计
        4.5.3 生态小区智能化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结语与展望
    5.1 本文结语
    5.2 本文局限及尚需展开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附表

四、发展绿色生态住宅 提高人民居住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认证模式的演进研究[D]. 张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西安市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心语花园、金域东郡和卓越坊为例[D]. 鱼文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现代绿色生态住宅景观艺术设计研究 ——以珍珠泉住宅景观设计为例[D]. 曾雅洁. 东南大学, 2020
  • [4]基于多标准耦合下的寒冷地区乡村绿色住宅设计策略研究[D]. 王雪松.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香格蔚蓝E地块生态住宅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袁会玲. 吉林大学, 2019(03)
  • [6]健康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与可行性研究[D]. 朱晨宇.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7]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探讨[J]. 沈喜仲. 建材与装饰, 2018(22)
  • [8]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环境性能评价研究 ——以格林春天项目为例[D]. 连志刚. 华侨大学, 2016(04)
  • [9]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生态住宅评价与住区绿化[J]. 陈宝明,陈伟彬,周婷,彭少麟. 生态环境学报, 2016(06)
  • [10]绿色建筑评价引导下的重庆生态小区建筑设计研究[D]. 祁乾龙. 重庆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发展绿色生态住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