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通风管基础工程效果初析

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通风管基础工程效果初析

一、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通风管路基工程效果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宋正民,穆彦虎,马巍,俞祁浩,栗晓林[1](2021)在《高海拔冻土区通风管路基管内风速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在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的修筑将对下伏多年冻土的热力稳定性产生显着的影响。为保护多年冻土,保证路基的长期稳定性,通风管作为一种对流换热类主动冷却降温措施被广泛应用。通风管内的对流换热强度与管内风速密切相关,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通风管内风速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随通风管管径的增加,管内风速呈抛物线型增加,当管径达到0.6m后,管内风速增加不再明显;通风管外伸长度对管内风速的影响较小,但随环境风速的增加这一影响逐渐加强;管内风速随通风管的埋设高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当通风管的埋设高度达到2m后,管内风速受路基高度的影响较小;此外,在两幅路基并行条件下,受上风向路基的遮挡作用,下风向路基管内风速明显降低,以两幅路基管内风速差值不超过0.4m·s-1为标准,路基高度为3m时两幅路基最小间距为50m。

刘凤云[2](2020)在《通风管对高原冻土区输电线塔基温度场和承载力影响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由于高原冻土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高原冻土区冻土的退化严重,这给高压输电线塔基的稳定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在高原冻土区,为了提高输电线塔基的承载力,建议将塔基底部土体置换为冻胀不敏感性材料粗颗粒土,将塔基设计为带有主动降温措施的通风管塔基。本文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原冻土区输电线塔基的承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能够为高原冻土区输电线塔基的设计和施工等关键技术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工作如下:(1)试验研究了粉质黏土在高温冻土区间(-2℃~2℃)的力学性能,发现粉质黏土在此区间力学性能有明显的退化,并对其退化机理进行了分析;对粗颗粒土的冻胀特性受击实功和细粒含量影响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了最不利于粗颗粒土冻胀的颗粒级配和击实条件,并解释了其冻胀机理;同时研究了温度对粗颗粒土剪切特性的影响,发现粗颗粒土在负温下剪切强度显着增加,会出现脆性破坏。(2)为降低塔基周围土体的温度,将外置(内置)通风管这种主动降温措施引入到塔基中,确定了通风管塔基的降温效果,对比了不同季节有通风管和无通风管时塔基周围土体的降温情况;对比发现,在冷季节(温度低于0℃),通风管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探讨了通风管直径、管间距、埋置深度等因素对通风管塔基周围土体降温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有利于降低塔基周围土体温度的参数组合。(3)为解决暖季(温度高于0℃)高温对通风管周围土体温度场的干扰,提出了外置通风管和调节开关相结合的高原冻土区塔基综合处置技术,即在冷季节保持开关打开,冷空气进入通风管;暖季节开关关闭,阻止外界高温空气进入通风管;研究发现此组合措施能够保证暖季塔基底部土体处于负温状态,有助于塔基的稳定性。(4)结合粉质黏土和粗颗粒土剪切性能参数随温度的变化以及通风管塔基对塔基周围土体的降温效果,计算和模拟分析了塔基的极限承载力;发现将粉质黏土置换为粗颗粒土可以显着提高塔基抗压极限承载力;通风管塔基在冷季可以有效提高塔基的抗拔极限承载力和抗压极限承载力,外置通风管和调节开关组合措施在暖季可以有效提高塔基的抗拔极限承载力和抗压极限承载力。最后依据试验和模拟情况总结了高原冻土区通风管塔基的施工流程。

刘学锐[3](2019)在《多年冻土区风力制冷路基降温效果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与深入推进,西藏自治区经济进一步发展,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交通量必将急剧增加,修建高等级宽幅路基已是必然趋势。而高等级宽幅路基具有强烈的吸热效应,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现有的降温措施已不能很好满足其降温需求。为此,本文首先总结了已经应用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几种常见缓解路基下伏多年冻土退化的主、被动措施,并对其在现场监测、室内外试验、数值模拟、结构优化和工程服役性等方面进行了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借鉴、吸收空调等制冷系统的降温原理,提出了风力制冷路基概念:利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丰富风力资源驱动压缩机工作,将多年冻土区的风能转化为路基降温的冷能,进而缓解路基下伏多年冻土退化。此新型风力制冷路基有安全环保、降温均匀及能源可再生等一系列优点。本文进行了风叶片输出功率、制冷系统输入功率与制冷量的计算,而后根据相似理论设计并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将室内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正确的相关参数,而后开展多年冻土区风力制冷路基长期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理论计算、室内模型试验以及数值模拟三方面研究都显示风力制冷路基能有效的降低多年冻土区路基整体温度,对抬升路基内多年冻土人为上限具有积极作用,通过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得出计算所需相关参数的基础上,对风叶片动力特性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多年冻土区风叶片所提供的功率足够带动压缩机运转并对路基制冷;(2)基于计算结果,根据相似理论在相同边界条件下对风力制冷路基进行了沥青混凝土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室内模型试验,得出风力制冷路基能有效降低路基下伏冻土温度,有效抬升冻土人为上限,保持冻土路基稳定;(3)未安装任何路基降温措施的室内模型对照段试验,其下伏冻土在试验周期内发生显着退化;沥青混凝土路面对照段退化速率高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对照段;(4)通过将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对比分析,发现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结果基本相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而部分差异是由于模拟对路基传热进行了简化且模拟时可以完全屏蔽外界环境影响。(5)基于固体传热方程,考虑未来50年气温升高2.6℃而不考虑水分迁移的条件下,利用COMSOL对风力制冷路基进行长期稳定性研究,得出风力制冷系统应用于宽幅路基中有着较好的降温效果,在路基使用年限内,能有效保持路基下伏多年冻土稳定。

邰博文[4](2018)在《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特殊路基结构变形机理及服役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青藏高原重大冻土工程的基础研究”为依托,以青藏高原东部多年冻土区第一条高速公路(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沿线的三种特殊路基结构(保温路基,碎石路基和通风管路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试验,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等手段,分析了特殊冷却路基结构在高速公路修建初期的地温变化过程及降温效果,研究了高速公路修建初期特殊路基结构的变形特征及机理,提出了针对多年冻土区特殊路基结构工程服役性能的评价体系,研究成果为交通部门后期开展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路基运营维护和类似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主要研究成果有:(1)分析了共玉高速公路建设初期三种特殊冷却路基结构的热状况。根据共玉高速公路沿线特殊冷却路基3-4年的地温资料,分析了路基本体在冷季与暖季的地温特征;研究了路基下伏冻土的升温幅度和冻土上限的退化程度;通过对比分析下伏冻土的升温和融化速率,提出了适宜于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修筑的路基型式;分析了造成路基温度场非对称性的重要原因。(2)揭示了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特殊路基结构修筑初期的主要变形源(冻融循环和融沉)的基本特征。利用地温资料,研究了沥青路面对下伏冻土热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基于分层变形数据,揭示了高速公路修筑初期特殊路基结构不同层位各个变形源的变化规律;主要探讨了路基最大冻胀量与最大融沉量产生滞后效应的原因;总结了多年冻土区路基的变形特点。(3)建立了含砂粉土的稳定冻胀率与稳定融沉系数计算模型。通过室内三向冻融试验,分析了影响含砂粉土变形量的主要因素,揭示了各影响因素与稳定冻胀率和稳定融沉系数的变化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稳定冻胀率和稳定融沉系数的预测模型。(4)建立了基于冻土的四相体系和非饱和土渗流与热传导理论的冻土路基水热全耦合模型。利用该模型重点研究了特殊路基结构下冻土上限的退化规律和路基横向热差异,其中涉及特殊路基结构冻土上限计算模型的建立,新型非对称路基结构的提出以及线路走向对路基横向热差异影响程度的分析。以有效融化含水量和温度作为影响参数,建立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融沉计算模型,研究了路基长期变形效应的发展规律。(5)建立了针对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服役性能评价体系。针对冻土路基的长期服役性能和表现,通过实际模型算例,预测了特殊路基结构在舒适性,平稳性及安全性使用要求和最小设计寿命下的变形效应;并应用评价体系,重点对其服役性能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改善其服役性能的相应建议。

樊凯,俞祁浩,李金平,朱东鹏[5](2017)在《典型冻土路基变形调控措施应用效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决多年冻土区路基变形控制与稳定性问题,满足高海拔多年冻土区路基调控措施的选型需求,以青藏公路、国道214线共和至玉树公路、中科院北麓河高等级试验公路中已试验应用的一些典型路基调控措施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数据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将实体试验工程长时间序列监测数据反映的情形与数值模拟结果对照,并结合道路运营状态调查等技术手段对各类典型调控措施的长期作用效能进行验证,探讨其在高等级公路中的适应性。研究表明:隔热层工程措施、热棒工程措施、空心块护坡工程措施等基于温度调控的冻土路基变形调控措施,主要通过减少路基基底吸热、调控路基基底温度场的变化趋势与强度,实现对冻土路基变形进行调控,它们对路基自身结构安全与稳定性要求较高,长期作用效能没有达到设计预期,该类调控措施在路基变形调控应用中不宜单独使用,应注重与其他调控措施组合使用;块石路基、通风管路基、全断面通风路基等主要基于水、热同时调控的工程措施,它们通过减弱水的影响,对流换热增加基底冷储量,减少路基体水热影响作用明显,虽然也存在有些措施热效能不足、路基基底整体处于净吸热状态的问题,但其自身结构力学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较好,综合使用效能经长期观察是积极的,路基变形能基本达到设计预期。

陶祥令[6](2017)在《多年冻土区路基纵向裂缝形成机理及演化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纵向裂缝作为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常见病害,分布广、规模大、危害严重。由于多年冻土路基穿越地区多为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区,土体冻融敏感性显着,受季节周期波动、阴阳坡效应、降雨、载荷等诸多因素影响,冻土内生裂隙较为发育,使得多年冻土区路基纵向裂缝问题极其复杂。因此,开展多年冻土路基工程纵向裂缝发生发展规律研究、揭示其发生机理及演化过程非常必要,研究成果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路基长期稳定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纵向裂缝问题为研究背景,通过室内冻融循环试验与CT扫描技术,构建冻融过程中粉土冷生裂隙形成机理概念与演化模型来分析纵向裂缝成因机制;配套自行研制的柔性传感器模型试验系统对不同环境因素下路基潜在裂缝发展域动态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分析影响纵向裂缝扩展的关键因素,为指导工程实践提供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及进展如下:(1)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CT扫描技术,对青藏高原粉土冻融作用下冷生构造发育机理进行了研究,系统分析了冻融过程中冷生构造发育形态、水分迁移机制、分凝冰生长等演化过程,揭示了青藏高原粉土冻融过程中冷生裂隙形成机理,并建立了冻融过程冷生裂隙形成机理概念模型。(2)自行研制了一种适用于冻土路基一维拉伸变形的柔性薄膜传感器,自行设计制作了冻土路基空间温度场和裂缝发展域测试的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开展了季节周期波动、阴阳坡效应、降雨及坡脚积水因素下,普通路基、通风管路基和碎石路基空间温度场测试和路基横向一维拉伸变形区域测试。(3)通过分析冻土路基环境模拟试验测试结果,揭示了不同形式冻土路基空间温度场分布规律及裂缝潜在发展区域分布,研究了季节大气周期变化、阴阳坡效应、降雨(水)环境、坡脚积水等与路基潜在裂缝发展域的相关关系,以及路基裂缝区域扩展形态。(4)建立多年冻土区路基阴阳坡空间温度场计算模型,通过分析阴阳坡温度的变化,揭示了路基阴阳坡空间温度场演化规律,研究了季节周期内冻土路基冻土上限和融化深度的关系,对比分析显示,数值计算结果与室内模型试验阴阳坡温度场分布规律一致。(5)基于路基工程中裂缝扩展有限元研究方法,建立了多年冻土区路基裂缝扩展过程规律的计算模型,计算了冻土路基裂缝扩展深度与阴阳坡效应、填土性质、填土高度及路面荷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阴阳坡效应、路基高度、填土融沉系数及路面荷载对裂缝扩展均有重要影响,其中填土弹性模量与裂缝扩展深度呈指数衰减,填土高度与裂缝扩展深度呈对数增长,路面荷载引起的沉降量可作裂缝扩展深度的预判参数。

邰博文,刘建坤,房建宏,刘晖,田亚护[7](2017)在《高温冻土区高速公路特殊结构路基地温分布特征及降温效果分析》文中指出根据青海省共(和)玉(树)高速公路特殊结构路基的地温监测资料,对3种路基(XPS保温板路基,碎石路基和通风管路基)填土与地基土的地温变化情况及冻土人为上限变化与天然上限附近热流密度状况以及路基温度场的非对称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3种路基的地温分布特征及降温效果。测试结果表明:(1)3种路基在左、右路肩的不同深度处均呈现出明显的升温趋势,观测期内,XPS板路基升温幅度最大;碎石路基次之,通风管路基最小;(2)路基修筑完成初期,3种路基的多年冻土人为上限均存在不同程度抬升;到第3年,3种路基下多年冻土人为上限均下降;(3)3种路基的冻土上限附近热量收支均呈吸热状态,吸热量大小顺序为XPS板路基>碎石路基>通风管路基;(4)3种路基内部温度均呈左高右低的不对称分布。综上研究结果,建议在今后高温冻土区的高速公路建设中优先采用通风管路基。同时,为减小地温不均匀分布造成的路基纵向裂缝等病害,路基的横断面应采取差异化设计的原则。

赵永虎,米维军,韩龙武[8](2016)在《青藏铁路路基防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指出铁路路基防护技术是多年冻土区铁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研究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路基出现的病害问题,重点综述近10年来在通风管、块石护坡、热棒等7种铁路路基防护技术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当前青藏铁路路基防护技术研究中亟待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铁路路基防护技术研究的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该成果为川藏铁路、中俄高速铁路等建设中多年冻土路基防护措施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赵永虎,韩龙武,米维军[9](2016)在《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典型病害及防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路路基防护技术是多年冻土区铁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研究方向。介绍青藏铁路多年冻土路基出现的病害原因及其特征,归纳出4种常见病害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总结了青藏铁路常用的通风管、碎石护坡等7种路基防护措施的研究成果和现状。在青藏高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趋势进行展望。研究成果可对多年冻土区工程防灾减灾措施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也对高原走廊内新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输油气管道等工程方案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和依据。

冯子亮,盛煜,陈继,吴吉春,李静,曹元兵,胡晓莹,张秀敏[10](2016)在《青海省共和-玉树高速公路沿线典型冻土路基保护多年冻土效果的初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基于青海省共和—玉树(共玉)高速公路修筑初期的地温监测资料,对3种典型冻土路基措施,即保温路基、块石路基和通风管路基下部浅层(04 m)地温、深层(4 m以下)地温以及多年冻土人为上限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路基修筑初期下伏多年冻土的变化过程,并且对各种路基技术措施的效果进行比较。监测结果表明,对浅层地温,保温路基左右路肩处一定深度有降温,块石路基仅在右路肩有降温,通风管路基左右路基及中心孔均有较大范围的降温,3种措施均面临不同程度的阴阳坡热不对称问题,以保温路基最为显着;深层地温均有升高的趋势,相同深度下保温路基升温幅度最大,块石路基次之,通风管路基最小;多年冻土人为上限均有显着抬升,并有继续抬升的趋势。初步监测结果显示了保护多年冻土措施的3种路基结构均具有一定的效果,由于道路修筑时间较短,冻土路基的长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监测分析。

二、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通风管路基工程效果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通风管路基工程效果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海拔冻土区通风管路基管内风速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方法
    1.1 物理模型
    1.2 数学模型
    1.3 模型及参数验证
2 模拟结果与分析
    2.1 单幅通风管路基管内风速模拟
        2.1.1 单幅通风管路基条件下管内风速分布特征
        2.1.2 不同管径条件下管内风速分布特征
        2.1.3 通风管不同外伸长度条件下管内风速分布特征
        2.1.4 通风管不同埋设高度条件下管内风速分布特征
    2.2 分幅通风管路基管内风速模拟
3 结论

(2)通风管对高原冻土区输电线塔基温度场和承载力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冻土特征和面临的问题
        1.1.2 高原冻土区输电线塔基的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粉质黏土和粗颗粒土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2.2 通风管研究现状
        1.2.3 塔基承载力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2 粉质黏土和粗颗粒土温度敏感性研究
    2.1 温度对粉质黏土剪切特性的影响试验
        2.1.1 粉质黏土试样的制备
        2.1.2 粉质黏土剪切试验结果和分析
        2.1.3 粉质黏土的临塑荷载
    2.2 击实功对粗颗粒土的冻胀特性的影响
        2.2.1 粗颗粒土试样的制备
        2.2.2 粗颗粒土试样击实试验设计
        2.2.3 粗颗粒土冻胀试验结果和分析
    2.3 细粒含量对粗颗粒土的冻胀特性的影响
        2.3.1 粗颗粒土试样的制备
        2.3.2 细粒含量影响的试验设计
        2.3.3 细粒含量影响的结果分析和讨论
    2.4 温度对粗颗粒土剪切特性的影响试验
        2.4.1 剪切试样的制备和试验方法
        2.4.2 .粗颗粒土剪切试验结果和分析
    2.5 小结
3 通风管对输电线塔基降温效果的影响研究
    3.1 外置通风管塔基处置技术研究
        3.1.1 空气-通风管-土体传热模型
        3.1.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3.1.3 外置通风管降温效果模拟分析
        3.1.4 外置通风管参数优化
        3.1.5 外置通风管与调节开关
    3.2 内置通风管塔基处置技术研究
        3.2.1 内置通风管的承载性能设计
        3.2.2 通风管换热性能的确定
        3.2.3 内置通风管降温效果模拟分析
    3.3 内置和外置通风管降温效果比较
    3.4 小结
4 塔基承载力的分析研究
    4.1 通风管塔基承载力计算分析
        4.1.1 无通风管塔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分析
        4.1.2 外置通风管塔基极限承载力计算分析
        4.1.3 内置通风管对塔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4.2 通风管塔基承载力数值模拟分析
        4.2.1 塔基数值模型和参数
        4.2.2 承载力模拟结果和分析
    4.3 施工工艺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多年冻土区风力制冷路基降温效果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多年冻土区路基降温措施研究现状
        1.2.1 保温板路基
        1.2.2 块碎石路基
        1.2.3 通风管路基
        1.2.4 热管路基
        1.2.5 复合路基
    1.3 蒸汽压缩制冷技术研究与发展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2 多年冻土区风力制冷路基匹配性计算
    2.1 多年冻土区风力资源
    2.2 风叶片输出功率计算
    2.3 压缩机特性分析
    2.4 蒸发段铜管埋设间距计算
    2.5 本章小结
3 风力制冷路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3.1 试验模型相似推导
        3.1.1 相似定理介绍
        3.1.2 相似比推导过程
    3.2 室内模型试验设计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
        3.3.2 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
    3.4 本章小结
4 风力制冷路基降温效果数值分析
    4.1 引言
    4.2 计算模型及检验
        4.2.1 数学模型与控制方程
        4.2.2 计算模型检验
    4.3 风力制冷路基长期降温效果数值分析
        4.3.1 数学模型及控制方程
        4.3.2 降温效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特殊路基结构变形机理及服役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年冻土区路基冷却措施
        1.2.2 多年冻土区路基变形特征
        1.2.3 多年冻土区路基多场耦合
        1.2.4 多年冻土区路基服役性能
    1.3 研究不足与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特殊路基结构冷却降温过程及效果分析
    2.1 特殊路基结构监测断面概况
        2.1.1 特殊路基结构的工程地质概况
        2.1.2 路基结构与监测方法
    2.2 特殊路基结构地温状况
        2.2.1 路基本体横向地温变化
        2.2.2 路基下部冻土温度变化
    2.3 特殊路基结构下冻土上限
        2.3.1 特殊路基结构冻土上限变化
        2.3.2 冻土上限附近热流密度变化
    2.4 冻土退化状况分析
        2.4.1 冻土的融化速率
        2.4.2 冻土的升温速率
        2.4.3 浅层与冻土上限附近地温状况
        2.4.4 冻土的升温与融化速率变化关系
    2.5 路基温度场的非对称性
        2.5.1 路基阴阳肩温差分析
        2.5.2 路基整体温度场的非对称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特殊路基结构分层变形规律、特征与机理
    3.1 变形监测路段的地理位置和布设方法
        3.1.1 变形监测路段的地理位置
        3.1.2 变形监测系统及布设方法
    3.2 变形监测断面的地温状况
        3.2.1 活动层厚度和季节性冻融过程
        3.2.2 冻土退化速率和地温梯度
    3.3 变形监测断面的路基变形
        3.3.1 路基分层实测变形
        3.3.2 全季节路基总变形
    3.4 多年冻土区特殊路基结构的变形特征及机理
        3.4.1 多年冻土区路基变形特征
        3.4.2 多年冻土区路基变形机理
    3.5 本章小结
4 冻土路基填料稳定冻胀率与融沉系数试验
    4.1 冻土融化固结特性的描述
    4.2 含砂粉土的基本试验
    4.3 室内冻融循环试验方案与操作步骤
    4.4 室内冻融循环试验结果分析
        4.4.1 各因素对填料冻胀与融沉性质的影响
        4.4.2 各因素对填料稳定冻胀率与融沉系数的影响
    4.5 含砂粉土稳定冻胀率与融沉系数计算公式
    4.6 本章小结
5 水热耦合作用下的冻土路基长期变形预测
    5.1 冻土路基水热耦合的建立
        5.1.1 冻土水热耦合计算原理
        5.1.2 冻土路基水热耦合模型的建立
    5.2 冻土上限计算模型的建立
        5.2.1 冻土路基水热耦合模型验证
        5.2.2 冻土上限退化程度预测
        5.2.3 冻土上限计算模型的建立
    5.3 非对称新型复合路基
        5.3.1 路基长期横向热差异
        5.3.2 非对称新型复合路基
    5.4 线路走向对路基阴阳坡的影响
        5.4.1 基于附面层原理的路基上部热边界
        5.4.2 上部热边界的计算步骤
        5.4.3 不同线路走向对横向热差异的影响
    5.5 冻土路基长期变形预测
        5.5.1 路基长期变形预测原理
        5.5.2 计算步骤
        5.5.3 路基融沉计模型验证
        5.5.4 路基长期变形预测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变形的多年冻土地区高速公路服役年限预测
    6.1 现行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体系
        6.1.1 路面行驶质量评价
        6.1.2 路面破损状况评价
    6.2 基于变形的多年冻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服役年限预测
        6.2.1 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服役性能评价指标
        6.2.2 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服役性能评价体系
    6.3 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路基服役性能评价体系的应用
        6.3.1 基于变形的服役性能分项界限值
        6.3.2 高速公路特殊路基结构实际使用服役年限
        6.3.3 高速公路路基服役性能评价体系的评分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典型冻土路基变形调控措施应用效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隔热层路基工程措施应用效能分析
2 热棒工程措施应用效能分析
3 空心块护坡工程措施应用效能分析
4 块石路基工程措施应用效能分析
5 通风管路基工程措施应用效能分析
6 全断面通风路基工程措施应用效能分析
7 结论

(6)多年冻土区路基纵向裂缝形成机理及演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粉土冻融过程中冷生构造形成机理研究
    2.1 粉土冻融试验系统的建立
    2.2 冻土CT扫描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概述
    2.3 试验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冻土路基空间温度场与裂缝发展域模型试验研究
    3.1 柔性变形传感器的研制
    3.2 冻土路基相似模化
    3.3 冻土路基模型试验装置及模拟环境设计
    3.4 试验设计与试验步骤
    3.5 本章小结
4 冻土路基空间温度场分布规律与裂缝发展域特性分析
    4.1 冻土路基模型试验基本情况
    4.2 冻土路基空间温度场分析
    4.3 冻土路基裂缝发展过程区域判断
    4.4 本章小结
5 多年冻土区路基纵向裂缝演化过程数值分析
    5.1 计算方法及控制方程
    5.2 计算模型的建立
    5.3 冻土路基温度场演化过程分析
    5.4 冻土路基裂缝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高温冻土区高速公路特殊结构路基地温分布特征及降温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试验概括
    2.1 试验场地自然地理环境
    2.2 试验断面概括
    2.3 试验仪器布设
3 地温分布特征
    3.1 路基横向温度分布
    3.2 地基温度分布
4 冻土上限及附近热流变化
    4.1 冻土上限变化
    4.2 天然冻土上限附近热流变化
5 路基地温场非对称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9)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典型病害及防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铁路路基病害及其特征
    1.1 路基沉降变形
    1.2 路基裂缝
    1.3 风沙病害
    1.4 不良地质现象
2 铁路路基防护技术
    2.1 通风管
    2.2 碎石护坡
    2.3 块石护坡
    2.4 片石气冷
    2.5 遮阳板
    2.6 热棒
    2.7 旱桥等其他技术
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四、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通风管路基工程效果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海拔冻土区通风管路基管内风速及影响因素研究[J]. 宋正民,穆彦虎,马巍,俞祁浩,栗晓林. 冰川冻土, 2021(04)
  • [2]通风管对高原冻土区输电线塔基温度场和承载力影响规律研究[D]. 刘凤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3]多年冻土区风力制冷路基降温效果及机理研究[D]. 刘学锐.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4]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特殊路基结构变形机理及服役性能研究[D]. 邰博文. 北京交通大学, 2018(12)
  • [5]典型冻土路基变形调控措施应用效能分析[J]. 樊凯,俞祁浩,李金平,朱东鹏. 公路交通科技, 2017(10)
  • [6]多年冻土区路基纵向裂缝形成机理及演化规律研究[D]. 陶祥令.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1)
  • [7]高温冻土区高速公路特殊结构路基地温分布特征及降温效果分析[J]. 邰博文,刘建坤,房建宏,刘晖,田亚护.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S1)
  • [8]青藏铁路路基防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A]. 赵永虎,米维军,韩龙武. “川藏铁路建设的挑战与对策”2016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6
  • [9]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典型病害及防护技术研究[J]. 赵永虎,韩龙武,米维军. 中国铁路, 2016(06)
  • [10]青海省共和-玉树高速公路沿线典型冻土路基保护多年冻土效果的初步分析[J]. 冯子亮,盛煜,陈继,吴吉春,李静,曹元兵,胡晓莹,张秀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03)

标签:;  ;  ;  ;  ;  

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通风管基础工程效果初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