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变“老等”作风(论文文献综述)
李景平[1](2021)在《人文森林:生态文学的这边风景——梁衡访谈录》文中提出梁衡,着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鲁迅文学奖评委、国家林草局首席科普人文专家。着有新闻四部曲《记者札记》《评委笔记》《署长笔记》《总编手记》,散文集《觅渡》《洗尘》《千秋人物》《树梢上的中国》,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等。有《梁衡文集》九卷。曾获赵树理文学奖、鲁迅杂文奖、丰子恺散文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壶口瀑布》《夏感》《青山不老》等60多篇次的文章入选大、中、小学教材。《树梢上的中国》获全国首届"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第一名。
姜迪[2](2021)在《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手段,根植于中国的法制传统,在漫长的传统中国历史时期,调解一直是官方化解民间矛盾纠纷的重要方式,甚至被置于高于正式司法审判的地位。而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正是生发于这种法制传统根脉的一片崭新枝叶,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对传统中国调解制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及实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和现实两种因素的所用:首先,传统中国社会的乡村自治模式、民间千百年来的“无讼”和“惧讼”观念以及传统中国的小农经济模式均对仍处于乡土社会中的陕甘宁边区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使其在纠纷解决模式的设计和选择中不得不予以考虑;其次,中国共产党在对陕甘宁边区进行社会改造过程中,导致纠纷大量增加,这与边区本就孱弱的司法供给能力产生了极强的张力,而这种矛盾在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资源紧张的革命战争年代注定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中国共产党急于探求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以缓解社会治理压力。所以,在充分吸收借鉴传统社会治理模式、有效盘活根据地现有社会治理资源的基础上,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这一崭新的社会治理模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是采取社会团体、司法机关、政府、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调解的全民参与社会治理模式。在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权的建设过程中,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与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相结合的方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引导人民参与边区民主政治和经济建设,激发人民的政治热情,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边区政府将边区人民组织起来,激发了人民生产和抗战的积极性,实现了最广泛的社会动员,避免了国民党政府权力下沉中出现的“国家政权内卷化”的问题。在这一对边区社会组织、动员、整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量的新式精英,培育了众多的新式基层组织(社会团体)。新式精英取代了旧式精英成为乡村社会的领袖,他们在乡村社会中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和榜样的力量,获得了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新式基层组织也进一步削弱了宗族组织和家族组织等传统社会组织在乡村社会的影响力,重新完成了边区社会的组织化进程。新式精英与新式基层组织都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资源,推动新式基层组织与新式乡村精英积极参与纠纷调解,极大地拓展了共产党在边区社会的治理空间,实现了调解工作的最广泛覆盖,使权力的触角深入到乡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中最受众多学者关注的就是人民司法的象征—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司法调解中,马锡五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并运用审判与调解相结合的方式,缓解了法律理想与法律实践之间的张力,客观上推动了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发展。马锡五审判方式中蕴含多重治理技术,拓展了司法的功能,它打破了司法审判的固有模式,其所表征的“身体在场”、“司法广场式”司法治理策略和理念,被作为典型树立起来。模范的塑造和符号资源的生产进一步塑造、凝结了司法认同,构筑了政治合法性。正式借由马锡五审判方式在陕甘宁边区以及其他根据地的推广,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区域内悄悄发起了一场心灵革命,使中国共产党在边区的执政地位更为稳固。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创立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治理理念和新型司法模式的诞生。调解制度在陕甘宁边区不仅仅是弥补司法资源供给不足、化解社会纠纷冲突的有效手段,更成为参与乡村社会治理、改造边区人民群众思想的有力武器,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灌输革命意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时代,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影响力仍在,从浙江诸暨的“枫桥经验”到浙江永康的“龙山经验”,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到“大调解”,在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和纠纷解决模式中仍然能够看到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潜在影响。我们应充分挖掘其社会治理的精髓,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依归,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基层民主自治原则。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中,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培育乡村治理主体实现多元治理。
老藤[3](2021)在《北地》文中指出谷穗回顾根部,不仅仅是致谢大地。——题记第一章引子榻上呓语:我是一条快要风干的鱼,躺在龟裂的湖底,能听到地下河哗哗的响声,我和流水间隔着板结的大地。如果时光能够倒流,鱼将改写历史。不可否认,有些名垂青史的思想家竟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也许一个人健康时所有的言论都不足为奇,甚至废话连篇,当他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而且病入膏肓时却语出惊人,能道出许多离奇的观点,这种人应该是大器晚成的哲学家。
张蓉[4](2021)在《晚清循化厅社会纠纷解决机制》文中提出循化厅是清朝实施特殊族群管理与民族政策的典型场域,其基层社会组织结构相当复杂,由此导致社会纠纷处理领域的“地方性”特色格外突出。经由循化厅衙门处理的案件可概分为“细故”与“重案”。历史上,该区域社会内形成了各类社会纠纷照依土俗予以裁断的惯性机制。国家权力作为介入性力量,为循化厅提供了多样化的法律适用依据。然而,“细故”案件仍应视为民间调解失败后的例外情况,衙门对“细故”诉讼和息具结乐见其成,导致其大部止步于“中间阶段”既已结案。命盗重案虽深受重视,但审理却相当灵活:对涉及藏、蒙古等的重案,本应根据特别律例《西宁青海番夷成例》处断,实则多参照民间习惯法罚服完结;对涉及撒拉、回、汉等的重案,本应依照《大清律例》处断,实则为律例与“番例番规”的杂糅,没有清晰的界限划分。群体性纠纷不仅包括传统的部落冲突、寺院纠纷、族际冲突,亦因外国势力的介入而演化为外事纠纷,总体上呈现出群体武装械斗的特点。前三类冲突频繁发生且循环往复,严重破坏地方社会秩序,并威胁王朝国家之政治稳定,往往形成以陕甘总督、西宁办事大臣居中协调而多方联动的应对机制。究其本质,官方对群体械斗与民间“细故”的处置并无不同:皆希冀借助地方权威充当乡老予以调解。虽每临以兵威,且有官员主张借机推行内地律例,但受制于“羁縻为政”总体统治框架以及地方社会权力网络的制约,终流于个别特例。即便涉及到“洋人”的群体性事件,被晚清政府视为头等大事者,也概莫能外。循化厅的设置,为缺乏整合而具有浓厚离散性的区域社会,提供了一个公共权力,为个体诉求“公平”与区域社会摆脱“无序”提供了可能和新的途径。然而,整体施政理念与制度设计则导致了晚清循化厅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呈现出高度的复合性:传统民间力量依然强大,使之成为地方政府解决区域社会纠纷不得不依赖的力量;大清律例与特殊律例名存实亡,必须借助土俗与习惯法方能行之有效。这表明,缺乏高效的国家政权建设,势必难以按照统一的法律制度处置社会纠纷,就法论事、缘法而判终究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理想。
崔晨[5](2020)在《基于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城市既有住区综合性适老化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居住区是实现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在我国银发时代遇上存量更新时代的背景下,城市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既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基础要求。本文以“城市既有住区”研究对象,以“综合性适老化改造”为核心展开研究,重点探究在居家社区养老模式下,城市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改什么”以及“怎么改”。具体由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对西方和我国的居家社区养老理念及模式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介绍,总结出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提倡利用老人熟悉环境中的“地缘”与“亲缘”优势,持续地在老人衰老的全周期的不同阶段间提供养老服务,维持老年人独立生活的能力及生活质量。对老年人熟悉的物质空间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是实现该目标的有效措施。其次,通过实地调研国内既有住区综合性改造的最新案例,从“整体性”设计的角度分析其优点和不足;通过现有城市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相关文献统计分析,从“全面性”的角度总结既有住区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的所有内容,并将其划分为功能设施、道路交通、室外环境三类。最后,从全面性及整体性的角度,对“综合性”改造进行了解读,并提出先嵌入社区综合养老设施,再优化住区交通环境,后提升室外空间环境品质的综合性适老化改造策略。并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案例,分别从设施、交通、环境三方面进行设计要点的归纳,并通过对天津市四湖里住区的综合性适老化改造设计,对其进行验证。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在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前提下归纳出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的内容及设计方法,以期对具体的城市既有住区适老工程实践项目提供借鉴。
刘洪瑞[6](2020)在《西南民族地区市场监管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冲突及对策研究 ——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刘璐[7](2020)在《乡风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高额彩礼的道德治理》文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其中,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彩礼作为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并具有深厚影响力的婚姻习俗,是婚姻缔结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程序,其在农村社会的存在本无可厚非。然而,日益高昂的彩礼给农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担,阻碍了乡风文明建设的进程。农村高额彩礼本质上主要是一个社会问题而非法律问题,这种特质决定了其可以通过道德治理的方式加以治理。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风文明建设和道德治理的概念界定,包括乡风文明的内涵、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特征、道德治理的内涵及特征。第二部分论述了农村高额彩礼的现实表现及其对乡风文明建设的侵扰。农村高额彩礼主要表现为彩礼名目繁多、价格昂贵;农村高额彩礼对乡风文明建设的侵扰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扭曲青年农民的婚恋观、价值观与家庭观、引发家庭不睦与代际剥削、劣化乡村的社会风气及破坏农村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第三部分分析了农村高额彩礼道德治理的现实理据与意义。在乡风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高额彩礼的道德治理具有确切的理论依据、政策依据与实践依据,它对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优化农民思想观念,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观念基础;二是和谐乡村家庭关系,维系文明家风;三是引导乡村移风易俗,培育新农村新风尚;四是实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振兴。第四部分探讨了乡风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高额彩礼道德治理的路径,主要是通过发挥县乡政府、乡村社会力量、农民自身的力量。具体而言,县乡政府应该把高额彩礼的治理纳入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相应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舆论监督体系,在乡村开展移风易俗的专项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村“两委”制订相应的自治公约,约束农民道德行为,发挥红白理事会等乡村社会组织的道德教育与调解作用,强化新乡贤的道德教化作用,发挥新闻媒体的道德引领作用;青年农民优化婚恋观念、树立婚恋新风,父代农民改变传统观念、理性看待彩礼,并发挥农民道德楷模的榜样示范作用,传承乡村家庭美德。
吴雨馨[8](2020)在《论麦家的谍战小说》文中提出麦家以谍战小说闻名于中国当代文坛,引领了新世纪谍战小说的创作热潮,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并在主流文学界、读者市场、影视传媒界中广受好评,甚至在国外出版市场中也大获成功。究其原因,这与麦家谍战小说在人物塑造、主题意蕴、叙事手法等方面呈现出的多重文学特质密切相关。麦家在谍战小说创作中以性格的二重组合法对人物进行描绘,塑造出了符合职业特征,遵循心理发展逻辑,性格真实可感的几组人物形象序列,即谍战事业中的奇才、多面化的谍战领导者和对立阵营中具有复杂化性格的反面人物,同时也描绘了在谍战事业中“失语”的女性。在主题意蕴方面,麦家在宣扬英雄主义与国家民族主义之外,也对体制、日常、人生、命运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此同时,为了使读者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并保持自己对严肃文学的追求,麦家在叙事方式方面探究得尤为深入,在借鉴西方后现代叙事技巧和中国传统文学叙事手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叙事特色。通过对麦家人生经历的考察,他的谍战小说创作来源与童年阴影的心理投射、军旅特情生涯的影响、西方文学的熏陶滋养、写作策略的有意安排等四个方面有关。此外,麦家的谍战小说在主流文学与读者市场中取得的双重认可,与影视传媒之间的互动,在海外传播时获得国外普通读者和知名媒体刊物的赞誉,都显示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谢勇[9](2020)在《制度环境对西南民族地区禁毒社会组织影响机制研究 ——以黔东南州H组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禁毒社会组织是统述性的话语概念,主要服务对象是出戒毒所后或未达强制收治条件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吸戒毒人员;主要工作内容是通过毒品预防、心理干预、宣传教育、就业扶持、临时救助等方面对吸毒者心理、精神状态进行调试和矫治;主要是由民政部门登记的以及虽未经民政部门登记但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等各种社会组织构成;主要目的是通过嵌入进禁毒治理结构的系统机制和组织安排中,帮助吸戒毒人员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尽力克服“人格退化”,促进吸戒毒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并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关爱吸戒毒人员的良好氛围。我国西南民族地区(主要包括云贵川三省;广西、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等多重因素,成为我国毒情形势较为严峻的重点区域之一。近年来,西南民族地区积极探索禁毒社会化道路,大力发展禁毒社会组织,取得了显着的工作成效。制度环境形塑社会组织。对于西南民族地区禁毒工作而言,引入禁毒社会组织促进吸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是一场全新的革命,涉及到对新体系的认同和社会身份塑造的互动过程。深入探究西南民族地区制度环境是通过怎样的机制来支持、培育和规制当地禁毒社会组织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解释这个问题,就必须回答好西南民族地区禁毒社会组织面临的制度环境包含哪些结构性要素,呈现出哪些“异质性特征”,又该怎样完善当地制度环境,来促进西南民族地区禁毒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等具体问题。本文选取了西南民族地区较有代表性的禁毒社会组织——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H组织为个案,通过深入分析其面临的制度环境结构性要素以及影响机制,探求整个西南民族地区禁毒社会组织制度环境全貌。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西南民族地区地域宽广,各禁毒社会组织在生成结构、运行机理以及所处的制度环境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与大多数个案质性研究一样,如何通过对H组织深入的个案研究,来处理好宏观与微观、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也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结构功能主义认为,制度环境中各个结构性要素是有机构成的,并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下发挥功能,共同对社会组织这个有机体产生影响作用。可见,制度环境对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组织的影响机制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基于此,本文认为虽然对H组织的个案研究无法简单推导为西南民族地区禁毒社会组织制度环境有关整体性结论,但是对H组织所面临的制度逻辑以及在既定制度环境影响下西南民族地区禁毒社会组织的策略选择确是值得讨论的,并有可能从中提炼出关于西南民族地区禁毒社会组织制度环境有关结论,实现从独特个案走向概括整体。本论文共分八个部分。在“第一章绪论”中,阐述研究缘由,首先解释了为何选取H组织作为本文研究的个案,再结合研究需要梳理和总结了社会组织、禁毒社会组织、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组织以及制度环境对社会组织影响机制四个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就本文的类型、研究方法、相关的概念等做了简要说明。在“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中,介绍了本文采用上世纪下半叶兴起的研究社会组织较为经典的理论:“资源依附理论”和“新制度主义理论”。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制度环境的结构性要素,提出了制度环境与行动策略的分析框架。在“第三章研究个案介绍”中,阐述了H组织的创建原因;机构性质、组织架构、人员构成、工作职责、经费来源等组织情况,分析了组织特点,阐述了组织的运行成效。在“第四章H组织正式制度表现形式及特征”中,从宏观正式制度、微观正式制度以及执行正式制度三个方面阐述了H组织正式制度的供给情况及表现形式,并分析了其特征。在“第五章正式制度对H组织影响机制:结构性嵌入机制”中,论述了这种正式制度会通过结构性嵌入机制对H组织产生影响,并分别阐述了结构性嵌入机制的基础、表现与效应以及在此正式制度影响下,H组织的行动策略。在“第六章H组织非正式制度表现形式及特征”中,从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网络、狭隘关注的公共精神、族群内部的高度信任以及传统有效的社会控制四个方面阐述了H组织非正式制度的供给情况及表现形式,并分析了其特征。在“第七章非正式制度对H组织影响机制:信任机制”中,论述了这种非正式制度会通过信任机制对H组织产生影响,并分别阐述了信任机制的基础、表现与效应以及在此非正式制度影响下,H组织的行动策略。在第八章“对策建议”中,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将资源依附理论与新制度主义理论有机结合。本文理论创新之处在于整合两个理论关于制度环境结构性要素、制度环境对社会组织影响机制等观点,以H组织所需的制度环境为切入点,阐释H组织对制度环境的依赖性以及H组织为克服这种制度依赖、维持自治的各种努力及成效。同时,与既有研究不同的是,本章将社会组织所处的制度环境看做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结合体,既包括具有不同行为逻辑和治理偏好的多层次政府共同塑造的激励和约束结构,又包括信任网络机制下的非正式制度环境。正是这一复杂结构强化或削弱了社会组织发展。二是从研究机制视角,深入分析制度环境对社会组织的影响。目前我国对社会组织的研究以经验表层为主,经常可见“半官半民性”“官民结合”“平等协作”“社会化、市场化、自主化运作”等用语,没有上升到经验提升与理论概括的高度。本文引入了机制概念,深挖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是如何分别通过结构性嵌入机制、信任机制,在既有的一些基础性条件之上,对H组织产生影响,其影响的表现及效应又是如何等问题。影响机制的研究有力突破了一般现象描述和浅层经验总结的局限,有利于更加深刻把握西南民族地区禁毒社会组织制度环境的总体特征等内容。
潘丽丝[10](2020)在《井冈山精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闪烁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光辉,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实际,深入研究井冈山精神,对彰显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发扬并传承井冈山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深度挖掘和全面分析。本文详细的分析了井冈山精神的形成条件,并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人文因素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分析文献和归纳总结历史史料,概括出井冈山精神的时代条件。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整个过程和主要内容凝练成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革命信念高于天的追理想精神、实事求是的闯新路精神、艰苦奋斗的攻难关精神、依靠群众的求胜利精神。运用比较研究法,从对比中突出井冈山精神区别于其他精神的本质特点,主要包括人民性、创新性和引领性。同时,站在历史角度分析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地位,站在现实角度分析井冈山精神对坚定四个自信、对党的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分析如何弘扬井冈山精神,当下我们正面临着文化多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红色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作出合理的应对,以期实现弘扬井冈山精神的价值,为国家的建设和个人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改变“老等”作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变“老等”作风(论文提纲范文)
(2)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历史沿革 |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二、抗日战争时期 |
三、解放战争时期 |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
一、边区的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 |
二、边区工业的建立和发展 |
三、抗战前边区落后的社会文化 |
四、边区政府对边区社会文化的改造 |
五、陕甘宁边区经济、社会与文化对纠纷解决的影响 |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调解的制度建构 |
第一节 传统中国调解制度的历史发展与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历史沿革 |
一、传统中国社会调解制度的历史发展 |
二、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萌芽 |
三、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形成 |
四、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发展 |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调解的类型 |
一、民间社会调解 |
二、群众团体调解 |
三、边区政府调解 |
四、司法机关调解 |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调解的适用范围 |
一、民事调解的适用范围 |
二、刑事调解的适用范围 |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调解的原则 |
一、尊重双方意愿 |
二、非诉讼前置程序 |
三、遵守政府法令、兼顾善良习惯 |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传统历史的社会文化因素影响 |
一、传统社会乡村自治模式的影响 |
二、传统“无讼”和“惧讼”观念的影响 |
三、传统小农经济模式的影响 |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社会变迁的影响 |
一、人口迁移流动导致社会治理难度增加 |
二、土地政策调整导致纠纷大量增加 |
三、婚姻制度变革导致社会失序 |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司法制度形式化不足 |
一、边区司法干部长期短缺 |
二、边区司法干部专业能力欠缺 |
三、诉讼程序不能满足边区民众的需要 |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的大力推广 |
一、边区政府、边区高等法院的推广 |
二、边区领导人的推动 |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组织网络与治理功能 |
第一节 国民党基层社会的整合困境 |
一、国民党“以党治国”思想的确立 |
二、国民党权力下沉及其内卷化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基层政治动员的探索与新式调解权威 |
一、推进民主选举进行广泛的政治动员 |
二、吸纳农民先进分子参与政权管理 |
三、开展社会教育植入新的政治理念 |
四、“内生型”精英与新式乡村调解人 |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的组织化 |
一、边区民众团体的政治基础 |
二、边区民众团体的规范发展 |
三、边区民众团体与社会组织化 |
第四节 调解组织网络的形成与治理功能 |
一、新式乡村精英、民众团体与调解的组织化 |
二、调解组织网络的治理功能 |
第五章 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治理策略与权力技术 |
第一节 革命、婚姻与法律——陕甘宁边区社会治理的困局 |
一、陕甘宁边区建立前的封建婚姻制度 |
二、陕甘宁边区婚姻制度变革的法律表达 |
三、陕甘宁边区婚姻治理的积极影响 |
四、婚姻治理中的革命理想与实践困局 |
第二节 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婚姻治理中的司法调解 |
一、马锡五审判方式与陕甘宁边区的政法环境 |
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核心理念 |
三、封捧儿婚姻案——婚姻治理实践的个案解析 |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司法调解与个别化的权力技术 |
一、塑造典型与符号资源的再生产 |
二、“身体”在场的司法治理 |
三、“司法广场”中的革命教化 |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司法调解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
一、国民党司法政策在乡村社会的困境 |
二、司法认同与政治合法性建构——中国司法新传统的形成 |
第六章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的精神血脉 |
第一节 继承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核心理念 |
一、马锡五审判方式回归的必然性 |
二、坚持司法为民的核心理念 |
三、通过司法实践推进社会治理 |
第二节 培育新式乡村精英实现多元治理 |
一、“悬浮”状态下的乡村治理困境 |
二、新乡贤的理性塑造 |
三、纠纷解决中的新乡贤 |
第三节 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
一、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纠纷治理 |
二、建立社会组织调解工作机制 |
三、建立健全多元化调解组织网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北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引子 |
第二章格拉秋山 |
第三章红花尔基 |
第四章墨尔根 |
第五章八里桥·五间房 |
第六章奇克 |
第七章无名一寒村 |
第八章五大连池 |
第九章锦河 |
第十章卧虎山 |
第十一章麦海 |
第十二章双泉 |
第十三章小临沂 |
第十四章朝元鼎 |
第十五章马路弯 |
第十六章伊林密 |
第十七章铁西 |
第十八章凤鸣街 |
第十九章西瓦窑 |
第二十章老鳖湾 |
第二十一章文化街14号 |
尾声 |
(4)晚清循化厅社会纠纷解决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档案介绍 |
三、研究综述 |
(一)对清代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 |
(二)对清代法制体系及法律职业群体的研究 |
(三)对清代地方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研究 |
(四)对清代甘青涉藏地区法治状况的研究 |
(五)对清代循化厅权力机制与社会纠纷解决的研究 |
(六)学术史评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方法与理论 |
(二)分析框架 |
(三)创新与局限 |
五、内容简介 |
(一)范围界定 |
(二)主要问题 |
第一章 循化厅的建制沿革与法律秩序 |
第一节 清代循化厅的地区概况 |
一、疆域范围与特征 |
二、自然地理环境 |
第二节 清代循化厅的建制沿革 |
一、循化厅的历代沿革 |
二、雍正二年后的治理 |
第三节 晚清循化厅的基层社会 |
一、乾隆年间的“族、工、屯、寨” |
二、光绪年间的“汉、回、番、撒” |
三、两大寺院集团 |
第四节 晚清循化厅的法律秩序 |
一、法律形式 |
二、司法官员 |
三、调解角色 |
四、存在问题 |
五、诉讼类型 |
反思与小结 |
第二章 晚清循化厅“细故”案件的规制与实践 |
第一节 大量“细故”止于诉讼“中间阶段” |
一、官方规制 |
二、衙门反应 |
第二节 官府对“细故”和息乐见其成 |
一、国家大政方针的影响 |
二、循化厅衙门的考量 |
三、循化厅同知的处境 |
第三节 民众的成本考量与民间力量的强大 |
一、民众的成本考量 |
二、民间力量的强大 |
反思与小结 |
第三章 晚清循化厅藏族重案的处理办法 |
第一节 晚清循化厅重案审理的官方规制 |
一、逐级审转覆核制 |
二、州县衙门的重案审理规制 |
第二节 “冬至保”案及其审断特色 |
一、“冬至保”案的情节与背景 |
二、“冬至保”案的审断特色 |
第三节 土俗民情与特殊律例 |
一、循化厅复杂的行政隶属关系 |
二、循化厅的地方干预能力不足 |
三、当地的土俗民情与司法文化 |
第四节 “羁縻”为政下的法律实践 |
一、清朝在涉藏地区的施政理念 |
二、强大的地方文化权力网络 |
反思与小结 |
第四章 晚清循化厅撒拉、回、汉等族重案的审理 |
第一节 清朝对撒拉的治理 |
一、撒拉的族源 |
二、撒拉的内地化 |
第二节 撒拉、回族的寻常命盗重案解决 |
一、“律例”和“实用”的兼容 |
二、遵从民间习惯法调解和息 |
第三节 各民族之间的寻常命盗重案 |
一、汉族与回、藏之间的重案解决 |
二、回族与藏族之间的重案解决 |
第四节 注重实用性审断民族重案的弊端 |
反思与小结 |
第五章 晚清循化厅蒙藏部落纠纷与解决机制 |
第一节 多哇、河南蒙旗冲突的诉讼与解决 |
一、多哇、河南蒙旗的冲突因由 |
二、诉讼过程 |
三、解决方案 |
第二节 多哇、河南蒙旗纠纷解决中的官府 |
一、处理蒙藏纠纷的行政网络 |
二、处理蒙藏纠纷的掣肘之处 |
第三节 多哇、河南蒙旗冲突中的地方势力 |
一、多元基层社会治理体制 |
二、宗教领袖的巨大影响力 |
三、藏族聚居区的特殊权力机制 |
反思与小结 |
第六章 晚清循化厅涉藏地区的外事管理与纠纷解决 |
第一节 清政府对涉藏地区的外事管理 |
一、外国人纷至沓来 |
二、清政府的管控措施 |
三、管控措施的问题 |
第二节 涉藏地区的外事冲突与官方应对 |
一、洋人携条约自重不服管控 |
二、当地藏族民众浓厚的排外情绪 |
第三节 保安教案的发生过程与纠纷解决 |
一、“佛耶”冲突的累积与保安教案的爆发 |
二、甘肃各级政府的应对措施与解决方案 |
三、官府应对策略及其成因的总结分析 |
反思与小结 |
结语 |
一、解决机制 |
二、总体特征 |
三、总结反思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城市既有住区综合性适老化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老龄化与居家社区养老体系 |
1.1.2 存量更新及老旧小区改造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西方养老模式及理念研究 |
1.3.2 住区适老化环境设计研究 |
1.3.3 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研究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居家社区养老理念及养老模式 |
2.1 国外居家社区养老理念发展 |
2.1.1 早期社会化养老模式 |
2.1.2 原居安老(Aging in Place) |
2.1.3 长期照护(Long Term Care) |
2.1.4 持续照护的发展方向 |
2.2 国外居家社区养老建设模式 |
2.2.1 持续照料型退休社区(CCRC) |
2.2.2 自然形成的退休社区(NORC) |
2.3 国内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发展 |
2.3.1 萌芽阶段(2000年至2008年) |
2.3.2 发展阶段(2008年至2013年) |
2.3.3 推进阶段(2013年至今) |
2.3.4 国内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发展趋势总结 |
第3章 城市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的研究与实践 |
3.1 城市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的研究分析 |
3.1.1 文献回顾方法及筛查结果 |
3.1.2 改造内容项目的统计结果及分析 |
3.1.3 改造内容分类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3.2 城市既有住区适老化改造的案例研究 |
3.2.1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二区 |
3.2.2 北京市海淀区毛纺北小区 |
3.2.3 上海市静安区永和二村 |
3.2.4 南京市栖霞区金尧山庄 |
3.3 实践与研究的经验及不足 |
3.3.1 实践与研究的经验 |
3.3.2 实践与研究的不足 |
第4章 城市既有住区综合性适老化改造策略方法 |
4.1 既有住区综合性适老化改造策略 |
4.1.1 全面化的改造内容 |
4.1.2 整体性的设计策略 |
4.2 嵌入居家社区养老功能设施 |
4.2.1 养老功能的补充与整合 |
4.2.2 养老设施的选址与布局 |
4.2.3 养老设施的改造与设计 |
4.3 优化既有住区道路交通结构 |
4.3.1 交通结构的改造及道路设计 |
4.3.2 住区停车的疏导及空间挖掘 |
4.3.3 步行道梳理及无障碍化改造 |
4.4 提升室外空间环境适老品质 |
4.4.1 外部空间结构及层级划分 |
4.4.2 活动场地及绿化景观设计 |
第5章 城市既有住区综合性适老化改造设计实例 |
5.1 南开区四湖里住区现状调研分析 |
5.1.1 住区概况 |
5.1.2 住区实地考察结果分析 |
5.2 综合社区养老设施嵌入设计方案 |
5.2.1 养老设施功能嵌入 |
5.2.2 养老设施布局选址 |
5.2.3 养老设施改造设计 |
5.3 住区交通及停车设施改造方案 |
5.3.1 车行道路结构改造 |
5.3.2 住区停车空间挖掘 |
5.3.3 人行步道线路梳理 |
5.4 住区室外环境适老化改造方案 |
5.4.1 外部空间层级划分 |
5.4.2 场地以及景观改造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乡风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高额彩礼的道德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学术价值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乡风文明建设的研究 |
2.关于道德治理的研究 |
3.关于农村高额彩礼及其治理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乡风文明建设 |
1.乡风文明的内涵 |
2.乡风文明建设的内涵 |
3.乡风文明建设的特征 |
(二)道德治理 |
1.道德治理的内涵 |
2.道德治理的特征 |
二、农村高额彩礼的现实表现及其对乡风文明建设的侵扰 |
(一)农村高额彩礼的现实表现 |
1.彩礼名目繁多 |
2.彩礼价格昂贵 |
(二)农村高额彩礼对于乡风文明建设的侵扰 |
1.扭曲了青年农民的婚恋观、价值观与家庭观 |
2.引发了家庭不睦与代际剥削 |
3.劣化了乡村的社会风气 |
4.破坏了农村优秀传统民俗文化 |
三、乡风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高额彩礼道德治理的理据与意义 |
(一)乡风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高额彩礼道德治理的理据 |
1.理论依据:农村高额彩礼的“法治失灵”与“德治有理” |
2.政策依据:近年来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及相关政策要求 |
3.实践依据:农村基层政府难作为与乡土社会的生存样态 |
(二)农村高额彩礼道德治理对于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
1.有助于优化农民思想观念,进而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观念基础 |
2.有助于和谐乡村家庭关系,进而维系文明家风 |
3.有助于引导乡村移风易俗,进而培育新农村新风尚 |
4.有助于实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复兴,进而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振兴 |
四、乡风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高额彩礼道德治理的路径选择 |
(一)发挥县乡政府的道德规制作用 |
1.把高额彩礼治理纳入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
2.构建相应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舆论监督体系 |
3.在乡村开展移风易俗的专项思想政治教育 |
4.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 |
(二)重视乡村社会力量的道德教化与引领 |
1.村“两委”制订相应的村规民约,约束农民道德行为 |
2.重视红白理事会等乡村社会组织的道德教育与调解作用 |
3.强化新乡贤的道德教化作用 |
4.发挥新闻媒体的道德引领作用 |
(三)强化农民的道德教育 |
1.青年农民优化婚恋观念,树立婚恋新风 |
2.父代农民改变传统观念,理性看待彩礼 |
3.尊崇农民道德楷模,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
4.传承乡村家庭美德,营造和睦家庭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论麦家的谍战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麦家谍战小说的人物形象 |
(一)谍战事业中的奇才 |
(二)多面化的谍战领导者 |
(三)对立阵营中的反派 |
(四)谍战事业中“失语”的女性 |
二、麦家谍战小说的主题意蕴 |
(一)书写新颖的密码题材 |
(二)呈现别样的谍战历史 |
(三)凸显制度与人性的冲突 |
(四)展现日常生活对个体的摧残 |
三、麦家谍战小说的叙事技巧 |
(一)多重叙述视角的运用 |
(二)多样的叙事结构 |
(三)幽闭压抑的空间设置 |
(四)解构虚实的“元小说”叙事 |
四、麦家谍战小说的创作来源 |
(一)童年阴影的心理投射 |
(二)军旅特情生涯的影响 |
(三)西方文学的熏陶滋养 |
(四)写作策略的有意安排 |
五、麦家谍战小说的文学影响 |
(一)沟通雅俗:主流文学与读者市场的双重认可 |
(二)影视改编:文学创作与影视传媒的相互促进 |
(三)走出国门: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制度环境对西南民族地区禁毒社会组织影响机制研究 ——以黔东南州H组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社会组织研究 |
(二)禁毒社会组织研究 |
(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组织研究 |
(四)中国社会组织制度环境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观察法 |
(二)深度访谈法 |
(三)文献法 |
四、关于本文中特殊概念的说明 |
(一)禁毒社会组织 |
(二)禁毒社工 |
(三)机制 |
五、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理论基础 |
(一)资源依附理论:外部环境控制与组织的权力策略 |
(二)新制度主义理论:合法性机制下的组织行为 |
(三)两种理论的关系:制度化组织的能动性 |
二、分析框架:制度环境与行动策略 |
(一)制度环境分析框架 |
(二)行动策略分析框架 |
第三章 研究个案介绍 |
一、创建原因 |
(一)政府机构改革所产生的需求 |
(二)当地政府在禁毒工作中所遭遇的挑战 |
(三)当地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践及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经验 |
二、组织情况 |
(一)机构性质 |
(二)组织架构 |
(三)人员构成 |
(四)工作职责 |
(五)经费来源 |
三、组织特点 |
(一)更加强调和重视民族规则与文化认同 |
(二)对吸戒毒人员更多人本关怀 |
(三)采取专业化社会诊治策略 |
四、运行实效 |
第四章 H组织正式制度表现形式及特征 |
一、正式制度概述 |
二、H组织所面临的正式制度表现形式 |
(一)宏观正式制度方面 |
(二)微观正式制度方面 |
(三)执行正式制度方面 |
三、H组织所面临的正式制度特征 |
(一)“工具主义”的治理逻辑 |
(二)政府部门利益需求明显 |
(三)微观正式制度部分缺失 |
第五章 正式制度对H组织影响机制:结构性嵌入机制 |
一、结构性嵌入的理论研究 |
二、结构性嵌入机制的基础 |
(一)资金保障 |
(二)人力资源 |
(三)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
(四)服务对象 |
三、结构性嵌入机制的表现 |
(一)管理体系的松散化 |
(二)工作职能的行政化 |
(三)组织运作的机关化 |
(四)绩效评估的形式化 |
(五)组织结构的断裂化 |
四、结构性嵌入机制的效应 |
(一)禁毒社会组织对政府组织的强依赖 |
(二)政府组织对禁毒社会组织的权力渗透 |
五、禁毒社会组织的行动策略及成效 |
(一)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支持 |
(二)积极招聘禁毒社工 |
(三)积极招募禁毒志愿者 |
第六章 H组织非正式制度表现形式及特征 |
一、非正式制度概述 |
二、H组织所面临的非正式制度表现形式 |
(一)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网络 |
(二)狭隘关注的公共精神 |
(三)族群内部的高度信任 |
(四)传统有效的社会控制 |
三、H组织所面临的非正式制度特征 |
(一)从形成机制看,非正式制度具有自发生成的特征 |
(二)从外化形式看,非正式制度具有非成文性的特征 |
(三)从实施机制看,非正式制度具有弹性约束的特征 |
第七章 非正式制度对H组织影响机制:信任机制 |
一、信任问题的理论研究 |
(一)关于信任的定义 |
(二)关于信任的理解与定位 |
(三)关于信任的构成与纬度 |
(四)关于信任的功能 |
二、信任机制的基础 |
(一)来源于政府组织的纵向信任关系 |
(二)来源于社会的横向信任关系 |
三、信任机制的表现 |
(一)H组织与公安部门之间基于资源互补与功能依赖产生的信任关系 |
(二)H组织与政府之间基于资源供给产生的信任关系 |
(三)H组织与村(居)委会之间基于业务合作产生的信任关系 |
(四)H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基于共同利益产生的信任关系 |
(五)H组织与当地少数民族社会组织之间基于业务配合产生的信任关系 |
四、信任机制的效应 |
(一)网络体系:H组织活动网络不健全 |
(二)规范体系:H组织族群认同欠缺 |
(三)支持体系:H组织面临制度排斥 |
五、H组织行动策略 |
(一)与政府组织建立信任关系 |
(二)与当地少数民族社会组织建立信任关系 |
(三)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 |
第八章 对策建议 |
一、正式制度方面的对策建议 |
(一)在价值理念上,实现西南民族地区政府组织由“工具主义”向“合作治理”提升 |
(二)在立法保障上,将支持保障禁毒社会组织内容纳入地方性法规中 |
(三)在微观正式制度制定上,要创新完善毒品治理政策体系 |
(四)在对禁毒社会组织规制上,要不断加大指导管理和监管力度 |
二、非正式制度方面的对策建议 |
(一)更加重视当地风俗习惯的作用 |
(二)更加发挥当地村规民约的治理功能 |
(三)更加努力培育民族地区公共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黔东南州H组织章程 |
(10)井冈山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二 井冈山精神的形成条件 |
(一)井冈山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 |
(二)井冈山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三)井冈山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
(四)井冈山精神形成的人文因素 |
三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和特点 |
(一)井冈山精神的提出与发展 |
(二)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内涵 |
1.革命信念高于天的追理想精神 |
2.实事求是的闯新路精神 |
3.艰苦奋斗的攻难关精神 |
4.依靠群众的求胜利精神 |
(三)井冈山精神的特点 |
1.人民性 |
2.创新性 |
3.引领性 |
四 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
(一)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地位 |
1.井冈山精神是具有创新意义的中华民族精神 |
2.井冈山精神是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开篇 |
(二)传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 |
1.弘扬井冈山精神为坚定四个自信提供精神支撑 |
2.弘扬井冈山精神为新时代党的发展与建设提供精神给养 |
3.弘扬井冈山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
五 弘扬井冈山精神面临的挑战及应对路径 |
(一)弘扬井冈山精神面临的挑战 |
1.文化多元化的挑战 |
2.市场经济发展伴随诸多挑战 |
3.井冈山精神红色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 |
(二)弘扬井冈山精神的应对路径 |
1.强化井冈山精神理论研究 |
2.强化井冈山精神实践探索 |
结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改变“老等”作风(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文森林:生态文学的这边风景——梁衡访谈录[J]. 李景平. 中国生态文明, 2021(03)
- [2]陕甘宁边区调解制度研究[D]. 姜迪. 吉林大学, 2021(01)
- [3]北地[J]. 老藤.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1(02)
- [4]晚清循化厅社会纠纷解决机制[D]. 张蓉. 兰州大学, 2021(12)
- [5]基于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的城市既有住区综合性适老化改造设计研究[D]. 崔晨. 天津大学, 2020(02)
- [6]西南民族地区市场监管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冲突及对策研究 ——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D]. 刘洪瑞. 贵州民族大学, 2020
- [7]乡风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高额彩礼的道德治理[D]. 刘璐.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论麦家的谍战小说[D]. 吴雨馨.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9]制度环境对西南民族地区禁毒社会组织影响机制研究 ——以黔东南州H组织为例[D]. 谢勇.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10]井冈山精神研究[D]. 潘丽丝.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