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容计算的定义法和能量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少峰[1](2021)在《“先行组织者”策略促进比值定义类物理概念教与学的研究》文中提出物理概念是学习者进入物理世界的第一道风景线,然而物理概念数量和种类均众多,访谈中,中学一线教育者普遍认为物理概念教育者难教学习者难学。目前概念教学中有一个较普遍的现状:教育者重练习不重概念形成,学习者多背、记、做少理解,故构建良好的情境帮助学习者建立准确的物理概念成为概念教学之关键。比值定义类概念占中学学段物理概念很大一部分,其用来定义新物理概念的“比值”往往蕴涵着比例、比率、变化率、流量、疏密度、通量和梯度等生活常识。建立情境化的先行组织者,在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原有认知结构)与新比值定义类概念建立之间实现友好衔接,可有效促进学习者主动思考并准确建立新概念(完善新认知结构)。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把握比值定义法和先行组织者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然后从比值定义类概念的新课讲述、习题课、复习课三方面,在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指导下分别设计教学案例并进行实证研究。其中新课讲授环节设置“电动势”和“磁感应强度”两个案例,以“调和平均数”为先行组织者进行习题的讲解,以y/x与△y/△x为先行组织者(比值定义原型)进行复习归纳。该过程中主要采取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研究案例均在上海市某市重点高中前测结果中成绩不存在显着性差异的高二等级考平行班A班和C班实施,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进行进行课堂教学,交叉实验,分别在实验班采取常规教学策略(避免出现霍桑效应),试验结束后,对两班进行后测和延时测(除后测卷以外其他作业和考试中涉及对应比值定义的习题的跟踪统计),最后与学习者及一线教育者进行访谈。本过程主要采取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法。最终获得如下结论:1、在比值定义类概念的新课讲授过程中,先行组织者给学习者们提供了一个真实且可以感受的情境,起到了化虚为实的效果;为学习新的比值定义类概念提供了思路,打通了新旧知识之间沟通的渠道,促进了学习者们的主动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索。2、先行组织者策略应用于“比值定义类概念习题课”的案例测试结果和访谈结果显示,学习者们普遍反响积极和认可,认为该策略能够帮自己更高效的梳理题型,提高解题速度;3、在概念复习课中,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帮助学习者对比值定义类概念、物理意义、图像求值等方面进行分类总结,提高复习效率。
张垭琦[2](2020)在《基于放电光强及光谱时空分布的1m间隙雷电冲击放电机理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雷击跳闸事故严重威胁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而空气间隙和绝缘子是架空线路主要的外绝缘形式,研究雷电冲击下的空气间隙放电机理和放电外特性,并由此提出空气间隙及绝缘子合适的闪络判据,是进一步精细化开展电力系统外绝缘设计的基础。因此,本文针对长空气间隙的放电机理及其应用,基于具备ns级曝光时间的em ICCD和光栅光谱仪,开展了雷电冲击下1 m棒-板间隙放电通道的光强和光谱时空分布观测,进一步揭示间隙放电物理过程,并结合间隙放电外特性试验开展其应用研究。首先,针对棒-板间隙雷电冲击下放电通道中放电光强和发射光谱的时空分布问题,基于em ICCD和光谱仪,通过设计同步触发方式、em ICCD延时方案及光强增益、大量重复性试验等方法,采用ns级曝光时间的光强和光谱图像进行ns级间隔时间序列拼接的方式实现了对极弱放电(流注)及强放电(先导)通道中瞬态放电光强及光谱的清晰定性时空分布观测;同时,基于搭建的雷电冲击试验平台,设计开展了1 m级的棒-板间隙、单支绝缘子、真型塔中绝缘子的放电电压U50%、伏秒特性散点、闪络形式等试验,为结合间隙的雷电冲击放电机理开展其应用研究奠定基础。此外,结合原子发射光谱诊断理论,分析了长间隙放电通道中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计算方法及适用范围。然后,针对1 m棒-板间隙雷电冲击放电通道中的放电光强图像的观测及对比分析,发现了雷电冲击电压下间隙击穿与未击穿时放电过程的差异,以及正、负极性流注放电过程中电离区域形态特征和电离程度的差异,且在1 m棒-板间隙雷电冲击放电通道中未发现二次流注和先导重燃的现象。并根据分析结果,总结提出了1 m棒-板间隙在正负极性雷电冲击下的放电过程及规律。其次,结合emICCD和光谱仪,测量并分析了1 m棒-板间隙正负极性雷电冲击下放电通道中的特征谱线分布范围;结合原子发射光谱诊断理论,利用N和O原子谱线的相对强度及Stark展宽计算了不同位置、不同时刻的1 m棒-板间隙雷击放电通道中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基于参数计算结果,系统分析了放电过程中棒、板电极附近的流注-先导转化阶段和先导放电阶段的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的变化规律;总结分析了不同极性雷电冲击放电过程中,流注-先导转化和先导放电阶段过程中的平均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范围。最后,针对1 m棒-板间隙放电试验研究中发现的间隙电场方向及分布情况、雷电冲击波形等对流注电离区域、二次流注、先导重燃和先导发展速度等存在影响的现象,开展了不同雷电冲击电压波形下不同绝缘结构的闪络特性差异及精确闪络判据的系统性研究。具体开展了1 m级的棒-板间隙、单支复合绝缘子、真型塔中复合和玻璃绝缘子四种绝缘结构的U50%、伏秒特性以及放电图像的差异分析;并结合电场分布仿真,分析解释了1 m级的上述四种绝缘结构放电U50%和放电形式的差异原因;基于标准波及短尾波冲击下1 m级的四种绝缘结构闪络特性试验数据及对应的不同闪络判据,采用PSCAD仿真分析了闪络判据对线路反击耐雷水平计算结果的影响及原因,提出了适用于线路防雷设计的精细化闪络判据——基于真型塔绝缘子伏秒特性且采用实际试验波形建立的先导发展模型,并讨论了其适用范围。
牟联晶[3](2020)在《考虑环境温度和循环次数影响的车用锂离子电池SOC和SOH估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技术和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车用锂电池的工作实质是一个复杂的电化学反应过程,易受环境温度、循环使用次数等因素的影响。自电动汽车问世以来,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四个基本问题(续航里程短、充电慢、充电难和电池安全)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而欲解决该系列问题,首当其冲应当解决电池管理系统中电池荷电状态和健康状态的准确估算等问题。为此,本文构建了考虑环境温度和循环使用次数影响的改进型电池模型。最后,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和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器提出了适用于车用锂动力电池的SOC/SOH协同估算策略,同时开展了相关的仿真和实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锂离子电池建模。根据对电池温度特性实验研究和电池循环寿命特性实验研究的数据分析可知,环境温度的变化和循环次数的变化都将影响电池的对外特性。从而建立了两种模型即:考虑环境温度影响的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考虑循环次数影响的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2)锂离子电池模型参数辨识与仿真验证。模型建立后,分别应用指数函数拟合法和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识别温度模型和循环模型的参数;接着通过多项式函数拟合分析了参数随环境温度和循环次数的变化关系;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搭建两种模型并输入所识别的参数,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3)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SOC估算。在考虑环境温度影响的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基础上,应用EKF算法,估算得到不同环境温度下的SOC。并将估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对,证明了无论是低温、中温还是高温,基于本模型的SOC估算要相比于传统2RC-ECM的SOC估算更加准确。(4)基于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SOC/SOH协同估算。在考虑循环次数影响的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基础上,应用AEKF算法,估算得到不同循环次数下电池SOC和SOH。通过误差对比分析,证明了该协同估算方案能够更精确地跟踪电池的SOC和SOH。
董瑞彩[4](2020)在《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的分类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物理科学方法相关概念进行了归纳和介绍,并探讨了物理科学方法的功能、层次以及在教学中应用物理科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1)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常运用的科学方法进行重新分类,构建适合高中生学习的物理科学方法分类体系,并结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系列)中的内容对每一种科学方法进行阐述、举例说明。(2)按教材章节顺序、栏目设置梳理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系列)中的科学方法。(3)探讨科学方法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和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依据学生形成物理概念、规律及习题知识的心理过程,制定出进行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教学策略并结合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系列)中的科学方法数量多且涉及面广;(2)科学方法在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系列)中显隐并存;(3)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注重科学方法的训练;(4)科学方法应用于物理概念、规律、实验和习题教学四种途径。这些结果对实际教学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应用参考价值。
刘如楠[5](2020)在《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高二物理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物理观念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基础和首要素养,不仅体现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理解程度,更是学生从掌握到应用物理知识的关键。本文对物理观念的内涵、教学价值及学生物理观念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设计物理观念评估标准,对高二学生的物理观念水平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深入研究了当前制约学生物理观念水平培养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物理观念发展的单元教学策略,从而加强物理观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培养效果。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明确了物理观念内涵,同时结合相关研究,将物理观念水平划分成五个水平标准:[1]物理情境观察;[2]初步分析解释物理情境;[3]初步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情境;[4]初步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5]熟练应用物理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同时将物理观念所体现出的能力表现分为三个维度:学习理解能力、应用实践能力、迁移创新能力;进一步细分为:观察记忆、概括论证、关联整合等九个能力。由于物理观念素养是物理能力的综合性体现,而物理能力表现又是物理观念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两者互为表里,因此通过对物理能力表现的分析来实现对物理观念发展状况研究。2.为了深入研究当前学生物理观念现状,本文基于上述物理观念的能力表现,设计了相关的高二学生物理观念水平调查问卷,同时利用Rasch统计模型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重点班学生物理观念水平半数达到水平[4]以上,而中等班学生物理观念水平集中在水平[3]。通过进一步分析学生的能力表现,总结发现学生的关联整合能力以及迁移创新能力较欠缺导致物理观念水平无法提高,在解答物理问题时表现为物理知识零散,缺乏系统性的知识结构。3.基于调查数据结果,本文明确了提升物理观念水平的方向主要为培养学生的关联整合能力,促进物理知识系统化,从而促进物理观念的水平提升。基于此提出了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单元教学策略:以“基本物理知识—物理核心概念—物理观念”为培养物理观念路径,以基于物理观念的单元目标为导向、以任务和问题驱动双线并行进行单元整体规划,凸显出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关联整合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物理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帮助学生提升物理观念水平。4.基于以上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本文对《静电场》一章进行了单元教学设计及分节实施案例分析,以探究对物理观念形成是否具有促进作用。
郭梁[6](2020)在《高一学生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也在不断深入。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最新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了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更加突出了科学思维的重要性,数学思维就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应用。并且,找到物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契合点,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也可以缓解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焦虑和恐惧。故本研究针对高一学生在物理问题解决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情况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把现阶段关于数学思想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内容进行了整理,了解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确立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以迁移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问题和物理问题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以前人对数学与物理的相关性的量化分析为基础,得出物理与数学成正相关;阐述数学对物理学习的影响,包括正迁移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负迁移产生的消极影响;以高中物理教材为参考,列举了高中物理中常涉及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结合教材中内容展开进一步介绍。其次,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展开调查研究。在主观角度,学生方面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高一学生如何认识在物理问题解决中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运用情况,并从八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教师方面是通过对9名不同教龄的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从三个维度调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在客观角度,设计诊断性测试卷,了解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解决物理问题的实际能力。综合问卷、访谈、诊断性测试三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在物理问题解决中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比较薄弱,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较少,忽视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培养。依据调查数据,分别从学生和教师角度对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再次,根据上述原因分析相对应地从学生和教师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在学生方面,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学习;巩固数学基础,丰富知识储备;加强学科联系,主动实现迁移;在教师方面,首先,教师需要在物理教学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研究分别从概念教学、规律教学、实验教学、习题教学提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并附有相关的案例设计加以举例说明。其,教师也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能力。最后,对本课题研究的结论、创新、不足与展望进行了阐述。
朱赛男[7](2020)在《基于乐高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一轮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推进,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关注点已从“科学探究”能力转向“科学实践”能力。建模己逐渐成为科学各领域乃至工程实践、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综合实践活动。我国教育部也在2017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建构理想模型”是物理学的基础,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应该具有建构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然而,从我国当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来看,模型教学的普遍性和深入性与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由于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才能见效,受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不少高中教师不太愿意进行物理模型教学,只是在课堂上简单提及常见的物理模型,一般不作过多讲解,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薄弱,而且对物理模型的本质特征描述不清,缺乏应用物理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改变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现状,就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教学途径,引领学生经历模型建构的具体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地建立物理模型,并运用物理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建模能力。乐高教育正是秉承“玩中学”、“做中学”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套教育方案。应用乐高教育理念进行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布置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在建构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所以,将乐高教育理念融入高中物理模型教学,藉由其独特的教学方式显化物理模型的教育,对物理模型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无疑具有积极意义。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本论文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分析了国内外物理模型教学和乐高教育的研究现状,简述了本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是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对物理模型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接着对物理模型教学的内涵、作用、和常用方式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然后分析了乐高教育的主要理念及其涵义;最后介绍了对本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第三部分是对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自编了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提纲,对扬州市某高中的物理模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归纳出现阶段高中物理模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另外,笔者还了解了高中物理教师对乐高教育理念,及其对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看法。第四部分是基于乐高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探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特点,分析了乐高教育理念对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作用点,探索出了将乐高教育理念融入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具体方法和途径。第五部分是教学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笔者在校外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根据本研究提出的具体教学策略,设计了教学案例,进行了教学实践。在反思实践不足之处后,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策略,并提供了一节新授课的教学设计。第六部分是结束语。笔者对本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分析了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丁珂[8](2020)在《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科学思维要素分析及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中物理电学基本知识是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学习电磁学课程内容的基础,又蕴含着培养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丰富材料。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根据该部分知识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加以组织、编排并且进行教学实施,以更大限度得落实体现课程总目标,势必是物理教学研究面临的新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核心素养目标下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课程和教学研究。第一,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我国新近颁布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思维各个要素的内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与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围绕科学教育进行的长期、广泛的研究,确定了在高中物理基本内容与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思维要素分析与落实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为高中物理重要内容的选择、编排以及教学实施提供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在对科学思维及其相关理论一般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新近颁布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有关科学思维方面的要求,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在传统的以知识逻辑为主要分析视角进行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和质疑创新等要素视角对高中物理电学基本知识进行整体分析,为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分析提供一种新思路,也为教学内容的选编打下基础。第三,在对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整体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及相关研究,对新颁布的课程标准相对应的代表性教科书和我国现行其他版本教科书中电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选择、编排以及体现科学思维要素的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为新理念下高中物理电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教学实施奠定基础。第四,在对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有对学生学习该部分内容存在困难的研究,对这些案例及相关知识的学习情况作了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并且,以在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凸显科学思维各要素为指导思想对这些案例进行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为在新时期下高中物理电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教学提供一些新的途径或方法。
蒋宇莉[9](2019)在《建构物理模型实现高中物理科学思维进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课改的贯彻与实施,更加注重对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对高中生的能力要求之一。学习进阶是由进阶起点、进阶终点、进阶维度、进阶水平和测量工具五要素构成。而要实现高中生物理学科科学思维的学习进阶,本文将通过建构物理概念和物理过程的重要物理模型,从动力学到电磁学部分科学思维的进阶过程。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采用具有较强迁移性的类比教学策略,实现有效进阶。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梳理相关文献,对提出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内容进行阐述,从研究思路、方法和采样上呈现本论文的研究设计,从而确定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实施方法。第二部分:结合图书馆和知网检索,对“学习进阶”、“科学思维”和“类比教学法”进行文献综述,并针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参照与思考,验证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第三部分:对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选修3-1教材进行梳理,绘出概念结构图,为教学设计提供可视化思维支架。并结合新课标要求初步提出进阶假设。第四部分:对动力学与静电场中涉及到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过程的重要物理模型进行类比分析,转换传统教学策略。第五部分:设计静电场部分教学导学案和教案进行类比教学,完成科学思维的学习进阶。并通过教学前测与教学后测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本课题研究,有效实施新课程标准,促进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将学科科学思维的学习进阶应用在高中物理教学研究中,具有较大的突破性,希望为更多的教育研究者提供参考价值与灵感来源。
刘亚运[10](2019)在《锂离子电池SOC估计与电池组均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因为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电动汽车被大力发展。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解决续航里程和成本问题,而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电池系统,由于现今的电池制造技术水平限制,电池性能的发挥必须依靠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是电池荷电状态估计和电池组均衡技术,这两项关键技术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对常用的荷电状态估计方法和电池组均衡技术进行了介绍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进和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荷电状态估计方面,本文提出了一种联合估计算法,此算法使用开路电压法确定荷电状态的初值。在线估计时使用修正的安时积分法来进行在线估计,修正的安时积分法是通过电池的健康状态和温度来修正电池的实际容量的改进的安时积分法。并且在线估计过程中通过离线数据分段矫正修正的安时积分法的累积误差。通过仿真实验表明,该联合估计算法改善了传统的安时积分法有累积误差和无法确定初值的问题,且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在电池组均衡技术方面,本文对一种基于储能电感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新型均衡电路,即针对少量串联电池的少串联电池的多条件限定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和针对大量串联电池的多串联电池的多条件限定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与基于储能电感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相比,这两种均衡电路不仅解决了当需要转移能量的目标单体电池距离相对较远时均衡时间较长的问题。而且在其他同样的不均衡状态下,这两种均衡电路达到均衡所需的时间更短,均衡过程结束后各单体电池的一致性更高,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均衡电路的有效性和优点。对荷电状态估计和电池组均衡技术研究和应用,可以提高电动汽车的整体性能,降低电动汽车的整车成本,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和节能环保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图[97]表[1]参[71]
二、电容计算的定义法和能量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容计算的定义法和能量法(论文提纲范文)
(1)“先行组织者”策略促进比值定义类物理概念教与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动机与可行性分析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先行组织者的理论概述 |
2.1.1 先行组织者的概念 |
2.1.2 先行组织者的理论发展过程 |
2.1.3 先行组织者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
2.1.4 先行组织者的类型与呈现形式 |
2.1.5 先行组织者的作用 |
2.2 比值定义法概述 |
2.2.1 比值定义法的定义 |
2.2.2 比值定义法的特征 |
2.2.3 比值定义法的类型 |
2.2.4 比值定义法与控制变量法 |
第3章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下的比值定类物理概念的教学设计案例 |
3.1 先行组织者教学设计原则和策略 |
3.1.1 教学设计原则 |
3.1.2 教学策略的过程和对应的教学活动 |
3.2 “先行组织者”策略用于比值定义类概念新课讲授 |
3.2.1 案例一: “电动势”教学设计 |
3.2.2 案例二: “磁感应强度”的教学设计 |
3.3 “先行组织者”策略用于比值定义类概念习题课 |
3.3.1 案例三: 以“调和平均数”为先行组织者进行习题解答 |
3.4 “先行组织者”策略用于比值定义类概念总复习课 |
3.4.1 中学阶段物理学科比值定义类概念汇总与分析 |
3.4.2 案例四: 以y/x与△y/△x为先行组织者(比值定义原型)进行复习归纳 |
第4章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下的比值定类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 |
4.1 试验总体设计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假设 |
4.1.3 实验过程设计 |
4.1.4 被试选择 |
4.1.5 实验变量 |
4.2 案例一“‘电动势’教学设计”的应用与研究 |
4.2.1 实验初测 |
4.2.2 实验后测和延时测 |
4.2.3 实验结果与统计分析 |
4.3 案例二: “‘磁感应强度’教学设计”的应用与研究 |
4.3.1 实验初测 |
4.3.2 实验后测和延时测 |
4.3.3 实验结果与统计分析 |
4.4 案例三“以‘调和平均数’进行习题解”的应用与研究 |
4.4.1 实验初测 |
4.4.2 实验后测 |
4.4.3 实验结果与统计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果和总结 |
5.1 研究结果讨论 |
5.1.1 新授课中,先行组织者策略扮演“脚手架”角色 |
5.1.2 习题课中,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帮助实现举一反三 |
5.1.3 复习课中,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提供适当的“观念固定点” |
5.1.4 先行组织者策略突出科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 |
5.2 建议 |
5.2.1 比值定义类概念教学中可将先行组织者策略“常态化” |
5.2.2 兼顾学习者和比值定义概念本身来“定制”先行组织者 |
5.2.3 多采用具有“真实情境”的先行组织者 |
5.3 总结与展望 |
5.3.1 研究中的优点 |
5.3.2 研究中的不足 |
5.3.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电动势教案 |
附录2: 磁感应强度教案 |
附录3: 调和平均数教案 |
附录4: 以y/x与Δy/Δx为先行组织者进行复习归纳教案 |
致谢 |
(2)基于放电光强及光谱时空分布的1m间隙雷电冲击放电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长间隙放电机理 |
1.2.2 试验观测技术 |
1.2.3 闪络判据 |
1.2.4 基于电场分布的放电特性分析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雷电冲击放电试验方案设计 |
2.1 雷电冲击放电试验平台搭建 |
2.1.1 户内1m棒-板间隙雷电冲击放电试验平台 |
2.1.2 户外1m棒-板间隙雷电冲击放电试验平台 |
2.1.3 户外真型塔中绝缘子雷电冲击闪络特性试验平台 |
2.1.4 不同雷电冲击放电试验平台的放电电压波形分析 |
2.2 雷电冲击放电试验内容 |
2.2.1 户内雷电冲击放电试验 |
2.2.2 户外雷电冲击放电试验 |
2.2.3 不同试验内容与研究内容的相互支撑关系 |
2.3 雷电冲击放电试验方法 |
2.3.1 U50%及伏秒特性测量方法 |
2.3.2 放电电压的海拔校正方法 |
2.3.3 ns级曝光及间隔时间的放电通道光强及光谱图像观测方法 |
2.3.4 雷电冲击放电通道中原子发射光谱诊断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m间隙放电通道光强时空分布特性研究 |
3.1 流注阶段光强时空分布特性 |
3.1.1 正极性未击穿及击穿放电过程 |
3.1.2 负极性未击穿及击穿放电过程 |
3.1.3 流注发展阶段参数差异对比分析 |
3.2 先导阶段光强时空分布特性 |
3.2.1 正极性击穿放电过程 |
3.2.2 负极性击穿放电过程 |
3.2.3 先导发展阶段参数差异对比分析 |
3.3 基于放电光强和电流的雷电冲击放电物理过程分析 |
3.3.1 1m棒-板间隙雷电冲击放电电流分析 |
3.3.2 标准雷电冲击下的1m棒-板间隙放电物理过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m间隙放电通道电子温度及密度诊断 |
4.1 放电通道特征谱线分析 |
4.2 放电通道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计算结果 |
4.2.1 参数计算流程 |
4.2.2 正极性雷电冲击放电过程参数计算及分析 |
4.2.3 负极性雷电冲击放电过程参数计算及分析 |
4.3 放电通道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计算结果对比 |
4.3.1 放电通道平均参数时空分布统计 |
4.3.2 放电通道参数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m级间隙和绝缘子闪络特性及闪络判据应用研究 |
5.1 1m级的棒-板间隙和绝缘子闪络特性差异分析 |
5.1.1 U_(50%) |
5.1.2 伏秒特性 |
5.1.3 放电光强图像 |
5.2 1m级的棒-板间隙和绝缘子周围静电场仿真分析 |
5.2.1 仿真建模及研究方法 |
5.2.2 棒-板间隙及绝缘子电场分布 |
5.2.3 绝缘子电场分布影响因素 |
5.2.4 真型塔绝缘子电场分布仿真对比 |
5.3 1m级的间隙/绝缘子闪络判据对反击耐雷水平计算结果影响 |
5.3.1 不同闪络判据的建立 |
5.3.2 不同闪络判据对线路反击耐雷水平影响 |
5.3.3 建模波形对先导发展模型参数及耐雷水平计算的影响 |
5.3.4 先导发展模型对不同海拔地区和不同长度绝缘子适用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考虑环境温度和循环次数影响的车用锂离子电池SOC和SOH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电动汽车概述 |
1.1.2 电池管理系统概述 |
1.1.3 锂离子电池概述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动力电池模型研究现状 |
1.2.2 电池SOC估算研究现状 |
1.2.3 电池SOH估算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2 动力电池建模理论及参数辨识 |
2.1 电池测试系统及实验对象 |
2.1.1 温度特性研究实验 |
2.1.2 循环寿命特性研究实验 |
2.2 考虑环境温度影响的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建立 |
2.3 考虑不同循环次数影响的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建立 |
2.4 参数识别方法 |
2.4.1 指数函数拟合法 |
2.4.2 递推最小二乘算法 |
2.5 参数识别结果分析与模型仿真验证 |
2.5.1 指数函数拟合法参数识别结果分析及仿真验证 |
2.5.2 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参数识别结果分析及仿真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3 考虑不同环境温度影响的锂离子电池SOC估算 |
3.1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理论 |
3.2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SOC估算方法 |
3.3 估算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考虑不同循环次数影响的锂离子电池SOC/SOH协同估算 |
4.1 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理论 |
4.2 基于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SOC/SOH估算方法 |
4.3 估算结果 |
4.3.1 不同循环下SOC估算结果 |
4.3.2 不同循环下电池容量估算结果 |
4.3.3 不同循环下电池内阻估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的分类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
1.1.2 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存在不足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2章 物理科学方法 |
2.1 相关概念梳理 |
2.1.1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 |
2.1.2 物理科学方法 |
2.2 物理科学方法的功能 |
2.2.1 导源功能 |
2.2.2 突破功能 |
2.2.3 中介功能 |
2.2.4 建构功能 |
2.3 物理科学方法的层次 |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2.4.2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观 |
2.4.3 物理科学方法的判定原理 |
第3章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的分类 |
3.1 物理科学方法的分类 |
3.2 物理科学方法的示例 |
3.2.1 观察法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思维方法 |
3.2.4 数学方法 |
第4章 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的内容梳理 |
4.1 《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1》中的科学方法 |
4.2 《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2》中的科学方法 |
4.3 《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3》中的科学方法 |
第5章 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的应用研究 |
5.1 科学方法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
5.2 科学方法在物理规律教学中的应用 |
5.3 科学方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5.4 科学方法在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 |
5.5 物理科学方法的教学策略 |
5.5.1 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学策略 |
5.5.2 物理习题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学策略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果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高二物理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2.1.2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
2.2 相关概念论述 |
2.2.1 观念 |
2.2.2 科学观念 |
2.2.3 物理观念 |
第三章 高二学生物理观念水平相关调查研究 |
3.1 调查内容与目的 |
3.1.1 调查内容 |
3.1.2 调查目的 |
3.2 高二学生物理观念水平量表的测试调查 |
3.2.1 测试试题编制 |
3.2.2 调查对象 |
3.2.3 物理观念水平测试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3.2.4 调查结果分析 |
3.3 高中物理教师对物理观念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
3.3.1 问卷内容分类 |
3.3.2 教师对物理观念培养问卷结果分析 |
3.4 调查结论分析总结 |
3.4.1 研究结果总结 |
3.4.2 研究问题归因分析 |
第四章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单元教学策略 |
4.1 单元教学理论 |
4.1.1 单元教学设计 |
4.1.2 单元教学设计与物理观念形成的契合性 |
4.2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单元教学设计原则 |
4.3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单元教学设计模式 |
4.3.1 把握物理观念,科学制定单元教学目标 |
4.3.2 紧扣物理观念形成路径,凸显单元知识结构的整体规划 |
4.3.3 依据物理观念形成路径,合理设计单元驱动任务与问题 |
4.3.4 显化物理观念,设计单元学习活动 |
4.4 单元教学设计的分节实施 |
第五章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单元教学案例分析 |
5.1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静电场单元教学目标制定 |
5.1.1 静电场单元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
5.1.2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静电场单元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分析 |
5.1.3 高二年级学生学情分析 |
5.1.4 明确静电场单元教学目标 |
5.2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静电场单元教学整体规划 |
5.2.1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构建静电场单元结构性知识框架 |
5.2.2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静电场单元任务与问题设计 |
5.3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单元教学设计下分节安排 |
5.4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
5.4.1 单元核心活动设计 |
5.4.2 分节活动设计 |
5.5 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静电场单元教学分节实施案例分析 |
5.5.1 教学案例《电场强度》 |
5.5.2 教学案例《电容器的电容》第一课时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本研究完成的工作及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6.2.1 本研究的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物理观念水平测试卷双向细目表 |
附录B 物理观念水平测试卷 |
附录C 高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物理观念培养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D 教学案例《电势能与电势》 |
致谢 |
(6)高一学生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
2.1.1 数学的特点 |
2.1.2 数学思想 |
2.1.3 数学方法 |
2.2 问题和物理问题 |
2.2.1 问题 |
2.2.2 物理问题 |
2.2.3 物理问题解决 |
2.3 心理学理论基础 |
2.3.1 学习迁移理论 |
2.3.2 建构主义理论 |
2.3.3 信息加工理论 |
第3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
3.1 数学和物理的相关性研究 |
3.2 数学对物理学习产生的影响 |
3.2.1 数学对物理产生的积极影响 |
3.2.2 数学对物理产生的消极影响 |
3.3 高中物理常见的数学思想 |
3.3.1 化归与转化思想 |
3.3.2 极限思想 |
3.3.3 数形结合思想 |
3.3.4 函数思想 |
3.3.5 分类讨论思想 |
3.4 高中物理常用的数学方法 |
3.4.1 比值定义法 |
3.4.2 建模法 |
3.4.3 微元法 |
3.4.4 几何图解法 |
3.4.5 图像法 |
第4章 高一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
4.1 调查目的 |
4.2 学生问卷调查 |
4.2.1 问卷编制 |
4.2.2 调查对象 |
4.2.3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4.3 教师访谈 |
4.3.1 访谈目的与对象 |
4.3.2 访谈设计 |
4.3.3 访谈结果与分析 |
4.4 诊断性测试 |
4.4.1 试卷编制 |
4.4.2 实施对象 |
4.4.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5 成因分析 |
4.5.1 学生角度 |
4.5.2 教师角度 |
第5章 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策略 |
5.1 学生方面的策略 |
5.1.1 端正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学习 |
5.1.2 巩固数学基础,丰富知识储备 |
5.1.3 加强学科联系,主动实现迁移 |
5.2 教师方面的策略 |
5.2.1 在概念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
5.2.2 在规律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
5.2.3 在实验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
5.2.4 在习题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
5.2.5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能力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乐高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物理模型教学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乐高教育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物理模型 |
2.1.2 物理模型教学 |
2.1.3 乐高教育理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情境认知理论 |
第3章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的目的 |
3.2 调查工具的设计 |
3.2.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2.2 调查问卷的信度 |
3.2.3 访谈提纲的编制 |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2 访谈结果与分析 |
3.4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学生层面 |
3.4.2 教师层面 |
第4章 基于乐高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探究 |
4.1 乐高教育理念在高中物理模型教学中的作用点分析 |
4.1.1 教师层面 |
4.1.2 学生层面 |
4.2 乐高教育理念与高中物理模型教学 |
4.2.1 物理模型教学与乐高4C教学模式的关系分析 |
4.2.2 基于乐高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基本环节 |
4.3 乐高教育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策略 |
4.3.1 合理运用情境教学,将问题作为联系原型和模型的桥梁 |
4.3.2 给予动手动脑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建构物理模型的过程 |
4.3.3 及时安排分析评价,促学生总结反思物理模型建构的不足 |
4.3.4 灵活展开实际应用,使学生拓展延续加深物理模型的理解 |
第5章 教学实例评析与案例设计 |
5.1 《电容器和电容》教学实例评析 |
5.1.1 教学实践过程及分析 |
5.1.2 教学实践反思及改进 |
5.2 《单摆》教学设计案例 |
第6章 结束语 |
6.1 本课题研究的总结 |
6.2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表 |
附录二: 关于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现状的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科学思维要素分析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课题研究背景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高中物理基本内容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科学思维的基本要素及其内涵 |
第二节 高中物理基本内容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的指导思想 |
第三节 高中物理教学中体现科学思维要素的要求和方法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特点及其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一节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特点及要素分析方法 |
第二节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中的“模型建构”要素分析 |
第三节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中的“科学推理”要素分析 |
第四节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中的“科学论证”要素分析 |
第五节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中的“质疑创新”要素分析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科学思维要素案例分析 |
第一节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案例选择及分析方法 |
第二节 “库仑定律”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三节 “电场电场强度”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四节 “电势能和电势”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五节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六节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七节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中科学思维要素分析 |
第八节 小结 |
第四章 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案例教学研究 |
第一节 “库仑定律”一节内容分析和教学研究 |
第二节 “电场电场强度”一节内容分析和教学研究 |
第三节 “电势能和电势”一节内容分析和教学研究 |
第四节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一节内容分析和教学研究 |
第五节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一节内容分析和教学研究 |
第六节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一节内容分析和教学研究 |
第七节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一 本课题研究总结 |
二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和获奖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学生电学基础知识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
附录三 “电场电场强度”教学设计 |
附录四 “电势能和电势”教学设计 |
附录五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教学设计 |
附录六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
附录七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
致谢 |
(9)建构物理模型实现高中物理科学思维进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设计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样本 |
2 文献综述 |
2.1 “学习进阶”的概念界定及其相关研究 |
2.2 “科学思维”的概念界定及其相关研究 |
2.3 “学习进阶”与“科学思维”研究对比分析 |
2.4 “类比教学法”的概念界定及其相关研究 |
2.5 小结 |
3 基于概念图建构高中物理科学思维的进阶假设 |
3.1 梳理教材,绘制概念结构图 |
3.2 建构高中物理科学思维的进阶假设 |
4 基于类比分析转换思维进阶教学策略 |
4.1 高中力学与电学物理模型类比分析 |
4.2 小结 |
5 运用类比法实现高中物理科学思维进阶的案例研究 |
5.1 教案设计与教学实施前的测试分析 |
5.2 基于思维进阶对“静电场”部分章节案例分析以及教案编写 |
5.2.1 《库仑定律》教学分析以及教案编写 |
5.2.2 《电场电场强度和电场线》教学分析以及教案编写片段 |
5.2.3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习题课》教学分析以及教案编写 |
5.3 教案设计与教学实施后的测试分析 |
5.3.1 《高2016 级高二上期周测物理试题》测试分析 |
5.3.2 《高2016 级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物理学科试卷》测试分析 |
5.3.3 《蓉城名校联盟2017-2018 学年度(上)高2016 级期末联考》测试分析 |
5.4 小结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10)锂离子电池SOC估计与电池组均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动力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概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2 电池荷电状态估计与电池组均衡技术 |
2.1 SOC估计方法 |
2.1.1 SOC的定义 |
2.1.2 常用的SOC估计方法 |
2.2 影响SOC估计的因素 |
2.3 电池组的连接方式 |
2.4 串联电池组均衡技术 |
2.4.1 能量耗散型均衡技术 |
2.4.2 能量非耗散型均衡技术 |
2.5 均衡变量 |
2.6 本章小结 |
3 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估计 |
3.1 锂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 |
3.2 等效电路模型选取及其参数辨识 |
3.3 修正的安时积分法 |
3.3.1 电池实际容量的修正 |
3.3.2 温度因素的修正 |
3.3.3 修正的安时积分法算法流程和存在问题 |
3.4 SOC与开路电压的关系 |
3.5 基于离线数据在线估计开路电压 |
3.6 联合估计算法 |
3.6.1 联合估计算法流程 |
3.6.2 算法的仿真实验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4 少串联电池的多条件限定的双向无损均衡技术 |
4.1 基于储能电感的双向无损均衡技术 |
4.1.1 均衡原理分析 |
4.1.2 均衡电路参数计算 |
4.1.3 仿真分析 |
4.2 少串联电池的多条件限定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 |
4.2.1 均衡原理分析 |
4.2.2 均衡电路参数计算 |
4.2.3 仿真分析 |
4.2.4 对比分析 |
4.2.5 实验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5 多串联电池的多条件限定的双向无损均衡技术 |
5.1 十二节串联电池组的均衡结果对比 |
5.2 多串联电池的多条件限定的双向无损均衡电路 |
5.2.1 均衡电路拓扑和原理 |
5.2.2 仿真分析 |
5.2.3 对比分析 |
5.2.4 实验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电容计算的定义法和能量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先行组织者”策略促进比值定义类物理概念教与学的研究[D]. 张少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基于放电光强及光谱时空分布的1m间隙雷电冲击放电机理及应用研究[D]. 张垭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考虑环境温度和循环次数影响的车用锂离子电池SOC和SOH估算研究[D]. 牟联晶.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4]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的分类及应用研究[D]. 董瑞彩.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5]基于物理观念形成的高二物理教学策略研究[D]. 刘如楠.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高一学生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D]. 郭梁.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基于乐高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研究[D]. 朱赛男. 扬州大学, 2020(05)
- [8]高中物理电学基本内容的科学思维要素分析及教学研究[D]. 丁珂.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9]建构物理模型实现高中物理科学思维进阶的研究[D]. 蒋宇莉.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10]锂离子电池SOC估计与电池组均衡技术研究[D]. 刘亚运.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