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诉讼的难点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郑业鹭[1](2021)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和主要形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决定了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准确理解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是做好民主党派社情民意信息、专题调研建议和政协提案发言等参政议政工作的前提,也是进一步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基础。熟练掌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和工作方法,一方面有利于形象深入理解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丰富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我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宪制规定,执政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特色,以及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与智库工作的区别等五个方面展开。第二部分从社情民意信息、专题调研和建议、政协提案发言、政党协商、以及学术性刊物和论坛等五个方面阐述。
赵晓雪[2](2020)在《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的疑难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间融资活动活跃,民间借贷逐步繁荣,由此累积的风险不断加大。在此社会背景下,人民法院立案受理的民间借贷案件不断增加,加之互联网平台的兴起,民间借贷案件审理和裁判难度逐步加大。本文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典型案例,对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的疑难问题予以总结、分析、寻找原因,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有效解决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困境和难点。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章,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对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现状、意义和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和阐述。第二章,对民间借贷概念进行概述。本章节主要基于民间借贷的基本概念,分析民间借贷存在的主要特征和发展的现状;梳理我国目前法律关于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阐述了我国民间借贷立法的历史沿革和立法与司法现状。第三章,司法实践中我国民间借贷案件存在的疑难问题及相关案例分析。本章分析了我国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主要有关于借贷关系是的成立的争议,关于利息问题的争议,刑民交叉问题,借款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民间借贷中涉及虚假诉讼等,并结合相关案例加以论证。第四章,民间借贷案件审理过程中疑难问题的原因分析。本章从民间借贷自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民间借贷相关法律规定的缺陷、我国民间借贷有效监管缺位三个角度出发,分析我国民间借贷案件审理过程中疑难问题出现的原因。第五章,关于我国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疑难问题解决之相关建议。本章主要从司法实践层面和实体立法层面两个角度出发,探讨民间借贷案件疑难问题解决的方法。在司法实践层面,主要包括借贷关系是否成立方面;加强对预扣利息的审查和判断;明确民间借贷案件中刑民交叉问题的处置规则,保护出借人的合法权益;注重审查涉及夫妻共同债务的案件,维护出借人的利益;高度关注民间借贷中的虚假诉讼问题,提高对虚假诉讼的打击力度。在实体立法层面,主要包括法律理念的转变、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及相关监管机制的完善。
张安格[3](2020)在《企业逃废债行为:成因与治理对策》文中研究表明受到2008年全球恶性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势头复苏乏力,自2010年开始,在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作用下,我国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及资源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日渐薄弱,持续性明显不足,我国政府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放缓经济增速,同时还通过政策修订积极对前期积累的矛盾进行淡化乃至消弭,在上述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宏观经济企稳和下行管理压力的加大,总体上由于企业实际资产负债率的上升、局部地区宏观金融结构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典型事件屡有发生。而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已经严重地损害了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合法利益,侵害了金融市场原有的信用体系,严重破坏了市场的金融秩序,给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本文从企业逃废债行为的成因着手进行分析研究,以寻求有效的化解对策。本文首先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列举分析,以此来证明当前我国面临的不良贷款严峻形势;其次从企业、银行角度系统阐述了导致企业逃废债这一现象产生的表象原因,并结合银企博弈方法分析出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逃废债是其自身的占优策略,分析出造成企业逃废债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制度方面的不健全,惩罚力度不足;再次,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列举出当前企业逃废债的主要常见类型,并通过成功追偿案例以验证上述理论;最后,从银行、企业、金融监管和宏观经济角度四个方面,针对性的提出了以下防治企业逃废债行为的对策。银行方面应当强化内控合规机制,规范谨慎经营的行业风气,摒弃冒险激进的经营策略,从自身实际出发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寻得最佳平衡。企业方面应当明确采取逃废债行为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付出的代价,包括经济处罚、行政和民事责任,甚至上升到刑事高度,限高名单和征信的运用范围应当被逐步放大,渗透到“老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协助逃废债和享受逃废债带来实际利益的第三方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行业内部鼓励企业进行互相监督,行业协会、供应链体系等企业自发组织应发挥好监督作用。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做好金融风险提示工作和防治逃废债的协调配合工作,从本地区金融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行之有效的方式实现对银行的高效监管;从事法务以及财务等专业化的第三方机构也应尽责履职,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各级政府对于过度干预司法和地方保护主义要有惩罚措施。宏观经济方面要建立健全金融法律体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李晨[4](2020)在《“套路贷”相关犯罪的刑法规制》文中提出与“套路贷”相关的犯罪大都衍生于高利贷,最早也是从民间借贷行为中异化而来,它不仅严重扰乱了社会金融秩序,更对公民人身财产造成严重损害。它假借民间借贷之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各种“套路”和手段虚增借款人债务,并借助于“公力”或私力手段达到侵占被害人财物的目的,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和破坏性。本文通过对“套路贷”本质特征的认识,阐明了“套路贷”的具体类型及行为性质,从现阶段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制出发,对“套路贷”相关犯罪所涉系列刑法规范及其适用难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我国相关法律对“套路贷”行为规制的新路径。文章正文共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概述了“套路贷”及其相关犯罪,主要对“套路贷”的具体概念、与“高利贷”的异同、“套路贷”相关犯罪的特征以及现阶段的刑法规制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勾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套路贷”相关犯罪的轮廓。第二部分从法律思维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面对此类犯罪,司法审判人员应坚持的审判论证思维,在全面把握“套路贷”犯罪类型的基础上严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则,对“套路贷”系列犯罪的打击做到罪刑相适应。第三部分主要从刑法总论和分论两个层面分别对司法实践中规制“套路贷”相关犯罪所遇到的难点及其争论进行分析,主要涉及罪与非罪、犯罪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及罪名争议等方面的阐述。第四部分是对“套路贷”犯罪认定困境的破解,笔者从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制出发,设想通过增设非法放贷罪来实现对“套路贷”等可以入刑的一系列非法放贷行为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从罪名设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罪名适用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刑法有效规制“套路贷”提供可行的理论方案。
王天宇[5](2020)在《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毒情形势和禁毒政策导向决定了始终保持对走私毒品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是我国禁毒工作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刑事执法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应当不断提高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水平,以应对走私毒品犯罪的新发展和新特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公安机关在办理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面临着情报搜集、证据固定、经费保障、案件深挖、跨国合作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导致了既有的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工作无法应对当前走私毒品犯罪多样化、产业化、信息化、全局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亟需从树立”情报主导“理念、合法有效应用和完善各种侦查措施、适应我国庭审实质化需要、通过完善法制、强化合作交流和建立追赃追逃机制等五个方面入手,创新和完善现有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机制和模式,切实提升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能力。鉴于此,文章第一部分先对全球走私毒品的犯罪现状、对我国的影响、存在的侦查困境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梳理出当前走私毒品犯罪在实际侦查办理过程遇到的困境和成因。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针对该现状和现存困境提出应对理念,运用大数据平台对已获取的情报进行技术分析研判,提纯线索,为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有效侦破走私毒品案件提供有力支持,本部分主要从情报信息化对于整个走私毒品犯罪案件立案启动前、办案中、破案后的重要意义和获取、分享情报的主要方式等进行系统阐述。文章第三部分再从公开侦查、控制下交付、禁毒特情、隐匿身份侦查、涉毒资产查控等五种侦查措施入手,深入剖析当前我国走私缉毒侦查措施存在的弊端和风险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见解。文章第四部分提出证据在整个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采集与运用方法,这部分主要介绍包括实物证据、口供以及电子数据的收集与固定,以及技术侦查所获取的证据的合法转化方法,并提出跨境取证应该注意的问题。文章第五部分提出走私毒品国际合作侦查模式的主要内容以及对我国公安机关有效打击走私毒品犯罪案件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邬颖怡[6](2020)在《“套路贷”行为的司法认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假借民间借贷的名义,通过签订虚假合同,制造虚假给付事实,故意违约并恶意增加借款金额等方式侵占公民财产的违法犯罪活动。由于该类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而且犯罪嫌疑人往往会以使用暴力、恐吓或提起虚假诉讼的方式催债,因此,司法界将此类犯罪统称为“套路贷”犯罪。此类犯罪涉及的“套路”多,涉案人员复杂,给案件的侦查和审理造成困难。在一些地区,“套路贷”犯罪已逐步与黑恶势力交织,破坏经济和社会秩序,社会危害性极大。尽管国家和各地相继出台了有关司法解释,但在司法实践中,“套路贷”案件在刑法适用上仍存在较多问题。对于实施“套路贷”过程中的不同犯罪形态,应该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依照刑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定罪量刑。首先,应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套路贷”行为进行罪与非罪的判断。其次,在此罪与彼罪的判断上,以民间借贷的名义,采用签订虚假合同,制造违约等方式非法占有他人合法财产的行为,应该通过行为人实施的客观欺诈行为、被害人的错误认识以及“套路贷”涉及的合同类型进行分析,以诈骗罪或合同诈骗罪认定。而只有“套路贷”行为符合《刑法》第225条第四项规定的情形,才构成非法经营罪。若实施“套路贷”行为过程中采取伪造证据并提起诉讼的方式非法占有被害人财产的,构成虚假诉讼罪。行为人在签合同和讨债过程中使用胁迫手段使被害人受到心理强制的,构成敲诈勒索罪;若胁迫程度已达到压制被害人的程度,且符合“两个当场”要件,则构成抢劫罪。在讨债过程中行为人实施了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应以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如果在非法拘禁过程中实施了令被害人无法反抗的暴力手段,则以绑架罪认定。对于“套路贷”行为的共同犯罪问题,要根据被告人在参与“套路贷”犯罪中所起作用大小以及各环节的成员分工进行主从犯的认定。在共犯的认定问题上,“套路贷”行为人间存在雇佣关系的,应该从主观意志上进行区分是否构成共同犯罪。而涉及“平账”者间关系的,不仅要从双方是否有事前密谋判断,还要结合联络次数等客观因素进行分析。而“套路贷”案件如果符合黑恶势力特征的可以认定为涉黑恶势力犯罪,但不能将所有“套路贷”犯罪都拔高认定为黑恶势力犯罪。
曾颖[7](2020)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现象治理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赢基财富有限公司青田分公司案例为样本》文中研究表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作为涉众型经济犯罪的一种犯罪形式,在近年呈现集中爆发态势,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为实现社会和谐以及经济良性发展,更好地履行服务型政府的职能,政府部门需要不断提升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此类对社会和经济影响深远的问题上的防控和处置能力。本文围绕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发生的一起涉案主体跨区域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例展开,详细阐述了此案发生的案件背景、行为手段以及政府处置工作,在紧密联系实际和归纳总结案例数据的框架内,分别从青田县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当地社会环境角度展开综合分析。通过对本文案件事实的分析和推理,笔者从防范、发展、打击三个阶段的客观事实中总结了政府部门在治理此类案件上的难点,并以此为据,深入剖析青田县政治环境、市场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对政府治理工作产生的影响,概括内容包含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在青田县发生发展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要表现在立法司法、执法办案、行政监管、特殊社情以及群体心理等方面。并根据青田县政府部门对域内发生的这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在各环节的处置工作进行分析,提出笔者的看法和研究建议,思考如何在司法完善、机制建设、防控政策、侦办措施和治理手段等重点问题上进行改进和提升。在梳理适用的公共管理学理论基础上,充分发挥青田县社会环境优势,依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现状,从强化政府职能、健全防控机制、提升打击效率、降低维稳成本、提高公众思想意识等多个角度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首先,政府部门应从防范、打击、稳控方面入手搭建长效行政监管机制,最大范围防范社会金融风险;其次,政府应出台多职能部门协同合作规范性文件,积极发挥司法、监管、执法、金融行业等部门职能,尽早尽全阻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发生发展;再次,执法部门应统一规范案件侦办工作,提升人证、物证、电子证据等证据的采集工作,提升侦查、移送起诉效率;最后,各职能部门应尽最大力量保障追赃挽损工作,极尽可能挽回公众损失,建立长效性追赃制度,弥补社会公众的财产损失。
孙舒[8](2020)在《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文中认为法律技术脱节是指国际体系中同属特定领域国际公约的缔约方,在公约框架下的法律制定技术与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法律技术脱节研究是基于对法律主体在特定法律领域的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的研究,研究方法是采取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得出该主体与其他国际法律主体之间存在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的现象。针对特定领域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转化称为该领域法律技术的调整依据。法律技术脱节作为国际法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长久以来没有得到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重视,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2017年8月以来,美国对华发起“301调查”1并根据调查结果威胁加征关税,中美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互相申诉的同时利用国内措施互相进行贸易制裁施压,中美贸易关系急转直下,贸易争端解决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议题。当前中美贸易对立关系已经形成,在大国权利政治的较量之下,法律技术是处理中美经贸关系的有力合法武器,中国应根据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发展演变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鉴于实践和理论需要,论文以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为研究切入点,以中美在世界贸易组织的39起争端解决案件为观察样本,研究中美在WTO框架下法律技术脱节的现象和原因,进而提出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调整方案。论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概述了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创新点和现有研究述评。论文第二章重点解释了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和外延,法律技术脱节的概念是基于法律技术提出的。本文对传统法律技术概念进行了拓展,认为法律技术包括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法律技术脱节是指国际体系中同属特定领域国际公约的缔约方,在公约框架下的法律制定技术与法律适用技术的不一致。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论文的理论概念解析。第三章内容为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包括WTO概况、中国对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以及美国对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这一部分是后面的研究背景。第四章为法律技术脱节背景下中美世贸争端案件的统计分析。论文这一部分统计了中国诉美国的16起WTO争端案件和美国诉中国的23起WTO争端案件,并根据案件统计信息分析了案件的基本特点。第五章为WTO框架下中美实体法律规则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本章分析了中美互相提起的39起世贸案件涉及的WTO实体规则,以及通过案件分析中美在实体规则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即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在实体领域的不一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美在WTO实体规则体系下存在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第六章为WTO框架下中美程序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本章重点分析案件中涉及的程序性规则,重点集中在“双反”调查的程序和DSU程序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现象和原因。论文最后一部分为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调整方案。针对前文分析的中美在实体法和程序法领域存在的法律技术脱节现象及原因,提出中国应对中美在WTO框架下法律技术脱节的方案,主要是贸易法律价值合法化、立法技术和法律适用技术调整路径。综上所述,本论文统计分析了中美互相在WTO争端解决机制提起的39起争端案件,并以法律技术脱节为切入点,分别分析了中美在实体和程序领域的具体法律技术脱节现象和原因。最后提出了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法律技术脱节的调整方案。论文要强调的是国际法律技术脱节存在必然性,在应对国际法律技术脱节做出具体法律技术调整的过程中必须不以国内法律技术脱节为代价,这样一国的法律技术才能在相关法律领域发挥最大的效力。
王境[9](2020)在《利用即时通信工具的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科技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触角深入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角落。互联网不但成为普通百姓生活、娱乐的重要途径,还是当前最具活力的经济产业,最具创新力的知识领域。然而,互联网在为人类生产、生活以及文化带来各种助力,产生巨大的工作效益与经济潜力之时,也为违法犯罪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许多传统的犯罪也通过互联网,转变为新一类的网络犯罪,其中尤以利用微信、阿里旺旺、腾讯QQ等网络通讯工具进行诈骗最为普遍,这类非接触性诈骗犯罪当前已经成为我国侵财犯罪中受损财产最多,受害范围最广的一种类型的,不仅对网络安全产生影响还对于网络平台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使网络上人与人的交往缺乏隐私感与安全感。在利用即时通讯工具进行的网络诈骗犯罪中,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非接触性,证据电子化,组织专业化,受害人群体广等,这些对于线索的获取,作案人员的追捕,资金链的查封都有一定的难度,大大区别于传统诈骗犯罪,因此对于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的要求也就更加严格,需要其更新侦查手段,开拓创新思维,完善应对措施。对于即时通讯条件下的网络诈骗,笔者认为可以做出如下定义:通过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平台进行的网络诈骗的统称。本文从侦查的角度出发,分析利用即时通讯工具进行诈骗的相关问题,得出相应的侦查对策,期望以此建立一个能够有效打击预防非接触性网络诈骗的防控机制。本文除导论外,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探讨了如下问题:第一部分为利用即时通讯工具的网络诈骗犯罪的概述,首先从概念入手,分别明晰即时通讯软件的概念、网络诈骗的概念以及利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网络诈骗的概念,让读者了解到三者既区别又联系的具体内涵。在对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介绍时,将即时通讯工具的类型也加以阐述,并在其后附加了利用此通讯软件犯罪分子如何进行犯罪的典型事例。其次笔者根据犯罪手法和技术含量的高低将网络诈骗分为直接型网络诈骗、木马盗号型网络诈骗以及虚假身份网络诈骗三类并对每一类型分别举例阐述。再次,对诈骗犯罪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历史演变到现状考察两部分进行分析说明网络诈骗犯罪的发展历程。最后,介绍了此类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比如犯罪主体低龄、犯罪手段专业,犯罪行为隐蔽、犯罪投入比低、侵害法益多样性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侦查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中存在的难点及其成因。首先梳理出导致侦查机关陷入尴尬境地的一些难点,包括网络诈骗立案困难、案件管辖不明确、电子证据采集难、协作不畅效率低等内容。由于侦查难点的产生与其自身特点存在关联,因此笔者在后文中结合网络诈骗的特点又对难点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大致得出以下几点原因:立案数额标准不统一、电子数据取证手段不完善、侦查机关协作机制不畅、网络安全监管有待加强等内容。第三部分是关于利用即时通信软件进行犯罪的相关侦查对策研究。也是文章的重点内容。探讨从案件侦查的启动到科技侦查到调查取证措施再到追赃抓捕和机关间协作等一系列侦查运作程序在,侦查机关应当如何应对非接触性网络诈骗并施以恰当的侦查对策。具体包括完善侦查启动机制中的立案审查制和建立合理的案件管辖机制、建立网络信息数据库支撑犯罪侦查、完善经济犯罪情报研判平台、提高网络侦查队伍的技术、加强对通讯链条的电子取证,规范电子证据的鉴定标准、加强协同作战完善合成作战机制、构建合成作战指挥系统、促进国际司法协作机制等侦查对策。
刘玉星[10](2020)在《我国专利证券化的法律风险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专利证券化作为资产证券化在知识领域的延伸,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其不但有利于专利产业化而且还可以有效为企业进行低成本融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真正进行的专利证券化很少,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专利估值难度大、缺乏高价值的专利池、风险太高、法律滞后等因素成为横在专利证券化面前的一座座大山。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对专利证券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适合我国的对策。首先,本文分析了专利证券化的整个流程,指出了专利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的相似和区别之处。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专利证券化风险的集中点在专利产品本身的选择。其次,本文按照专利证券化开展的顺序对涉及专利本身的风险进行逐一梳理,其中包括专利池构建中可能出现的垄断风险、专利权瑕疵风险、专利权权属风险、专利权侵权风险以及因此导致的涉诉风险。最后,作者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依次对上述的风险提出了应对策略,其中包括应对垄断风险的美国ULR合同融资模式以及在资产证券化中常见的“二次授权”模式这两种模式上的借鉴,并且提出借鉴知识产权证券化中的专利候补制度来应对专利瑕疵风险。侵权风险应对中建议引入美国的ULR合同豁免条款和日本的专利授权金保险制度,最后以仲裁为例来介绍应对涉诉的风险。文章的总结展望部分,在充分肯定制度建设对风险防御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还要认识到它们的不足之处,并对弥补制度缺陷的法律构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二、金融诉讼的难点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融诉讼的难点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和主要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 |
1宪法的规定 |
2中共关于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
2.1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的形成 |
2.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 |
2.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 |
2.4“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 |
2.5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
3政治协商制度 |
4民主党派的地位、职能和特色 |
4.1民主党派的地位 |
4.2 民主党派的职能 |
4.3民主党派的特色 |
5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与智库的异同 |
5.1智库的定义 |
5.2智库的特点 |
5.3智库的作用 |
5.4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与智库的本质区别、共同点和借鉴 |
5.4.1本质区别 |
5.4.2共同点 |
5.4.3借鉴 |
Ⅱ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 |
1社情民意信息 |
1.1基本情况 |
1.2主要特点 |
1.2.1特色 |
1.2.2及时 |
1.2.3专业 |
1.2.4灵活 |
1.3基本结构 |
1.3.1情况反映 |
1.3.2存在问题 |
1.3.3意见建议 |
1.4写作要点 |
1.4.1选题 |
1.4.2意见建议 |
1.4.3撰写格式 |
1.5制度建设 |
1.6典型案例 |
2调研和建议 |
2.1基本情况 |
2.2主要特点 |
2.2.1有特色 |
2.2.2有情况 |
2.2.3有经验 |
2.2.4有问题 |
2.2.5有建议 |
2.2.6有深度 |
2.3基本结构 |
2.3.1前言 |
2.3.2 情况介绍 |
2.3.3经验总结 |
2.3.4存在问题 |
2.3.5意见建议 |
2.3.6结尾 |
2.4注意事项 |
2.4.1选题、选人、选时、选地 |
2.4.2调研前的学习、沟通和讨论 |
2.4.3制作调研方案和调研提纲 |
2.4.4调研中的座谈、考察和交流 |
2.4.5调研结束的讨论和总结 |
2.4.6委托调研与联合调研 |
2.4.7撰写初步调研报告 |
2.4.8征求意见和修改调研报告 |
2.4.9提炼形成建议稿 |
2.4.10上报建议和跟进落实 |
2.5专题调研的理论与方法 |
2.5.1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
2.5.2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2.5.3“走马观花”与“下马观花”相结合 |
2.5.4线上与线下调研相结合 |
2.5.5多维分析视角 |
2.6制度建设 |
2.7典型案例 |
3政协提案发言 |
3.1法规制度依据 |
3.2主要特点 |
3.2.1提案应当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任务,社会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 |
3.2.2提案应当一事一案,增强可操作性,同时注意时效性和规范性 |
3.2.3体现党派特色 |
3.2.4大会提案与平时提案 |
3.3基本结构 |
3.3.1情况介绍 |
3.3.2存在问题 |
3.3.3意见建议 |
3.4提案质量要求 |
3.5政协会议发言及其质量要求 |
3.6制度建设 |
3.7典型案例 |
4政党协商 |
5学术刊物和论坛 |
(2)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的疑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案例分析法 |
1.4.2 法理分析法 |
1.4.3 法条分析法 |
第二章 民间借贷概述 |
2.1 民间借贷的概念与特征 |
2.1.1 民间借贷的概念 |
2.1.2 民间借贷的特征 |
2.2 我国民间借贷的历史沿革 |
2.2.1 从非法到合法化 |
2.2.2 从亲缘化到多元化 |
2.3 我国民间借贷的立法现状 |
2.3.1 现行法之规定 |
2.3.2 《民法典》对民间借贷之规定的变化 |
2.3.3 新修订民间借贷司法解释之特点 |
2.4 我国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现状 |
2.4.1 民间借贷案件占商事案件比重较大 |
2.4.2 民间借贷案件标的额较大,高息现象普遍存在 |
2.4.3 民间借贷涉及利率与利息问题的案件问题 |
2.4.4 民间借贷案件判决结案率相对比较高 |
2.4.5 民间借贷案件串案较多 |
2.4.6 民间借贷案件中虚假诉讼增多 |
第三章 司法实践中我国民间借贷案件存在的疑难问题及相关案例分析 |
3.1 借贷关系认定中的疑难问题 |
3.1.1 基于交付举证困难的口头合约审查中的疑难问题 |
3.1.2 基于实际履行举证困难的书面形式审查中的疑难问题 |
3.1.3 仅提供借条的大额借款审查中的疑难问题 |
3.1.4 仅依据转账凭证提起诉讼审查中的疑难问题 |
3.2 合法民间借贷与非法高利贷之间的区分与审理难点 |
3.2.1 非法高利贷形式多样难以区分 |
3.2.2 涉及利息问题之民间借贷的审理难点 |
3.3 刑民交叉问题 |
3.3.1 涉及非法集资类案件的民间借贷纠纷 |
3.3.2 涉及非法放贷的民间借贷纠纷 |
3.3.3 案件涉及“套路贷”犯罪问题 |
3.4 民间借贷案件中的夫妻双方共同债务问题 |
3.4.1 1993年司法解释确定的规则 |
3.4.2 《婚姻法解释二》确定的规则 |
3.4.3 《夫妻债务司法解释》对相关规则的调整 |
3.4.4 案件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5 民间借贷案件中相关的虚假诉讼问题 |
3.5.1 司法实践中的民间借贷虚假诉讼 |
3.5.2 虚假诉讼的形式及其复杂性 |
第四章 民间借贷案件审理过程中疑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民间借贷自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4.1.1 民间借贷目的从小额生产消费型扩充到投资增值 |
4.1.2 民间借贷对象从直接的熟人型借贷扩张到复合型借贷 |
4.1.3 资金来源从自有集合型扩及弥散募集型 |
4.1.4 民间借贷形式从互助型借贷拓展到多元融资创新 |
4.2 民间借贷相关法律规定的缺陷 |
4.2.1 严格准入和刑法管制使得民间借贷地下化 |
4.2.2 单一化认定和司法适用错位 |
4.3 我国民间借贷有效监管缺位 |
4.3.1 民间借贷监管立法的缺位 |
4.3.2 监管机制的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置功能不足 |
4.3.3 监管权能难以发挥监管作用 |
第五章 关于我国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疑难问题解决之相关建议 |
5.1 司法实践层面 |
5.1.1 根据证据“三性”原则完善借贷关系的审查认定标准 |
5.1.2 采取实际审查原则确定非法高利贷行为制定合理的司法应对标准 |
5.1.3 在刑民交叉案件中严格遵守“先刑后民”的原则 |
5.1.4 涉及夫妻共同债务的民间借贷以债务的真实性和“夫妻共签”标准 |
5.1.5 基于诉讼意图和事实证据强化对民间借贷中的虚假诉讼的审查 |
5.2 实体立法层面 |
5.2.1 将民间金融要依法从抑制转变为规范化引导 |
5.2.2 完善民间借贷行为、担保行为等的认定 |
5.2.3 完善民间借贷主体、转贷套利行为、民间借贷的利率等监管制度与执行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企业逃废债行为:成因与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防控不良贷款方面研究文献 |
2.2 处置不良贷款方面研究文献 |
2.3 企业逃废债方面研究文献 |
2.4 银企博弈论方面研究文献 |
2.5 信用理论方面研究文献 |
第3章 我国不良贷款现状 |
3.1 行业整体资产质量现状 |
3.2 按规模、性质类比分析 |
3.3 按行业类比分析 |
3.4 按地区省份类比分析 |
第4章 企业逃废债的成因与后果 |
4.1 企业逃废债相关概念 |
4.1.1 何为逃废债 |
4.1.2 企业逃废债的认定标准 |
4.2 企业逃废债的原因分析 |
4.2.1 企业方面 |
4.2.2 银行方面 |
4.3 企业逃废债的博弈分析 |
4.3.1 企业逃废债:与银行的博弈分析 |
4.3.2 博弈分析的启示 |
4.4 遏制企业逃废债难点所在 |
4.5 企业逃废债带来的后果 |
4.5.1 企业方面 |
4.5.2 银行方面 |
4.5.3 宏观经济方面 |
第5章 企业逃废债行为常见类型及案例分析 |
5.1 企业逃废债常见类型 |
5.1.1 借助关联方交易抽逃资金,转移资产 |
5.1.2 利用虚假企业信息,夸大经营 |
5.1.3 通过改制、重组、合并、分立等手段脱壳经营 |
5.1.4 以假破产之名,行逃避债务之实 |
5.1.5 设置司法障碍,阻碍资产处置 |
5.1.6 成立债委会,利用不合理条款约束银行 |
5.2 三种常见企业逃废债类型案例 |
5.2.1 通过表面破产重整,达到逃废银行债务目的 |
5.2.2 利用脱壳经营,达到逃废银行债务目的 |
5.2.3 转移藏匿公司资产,达到逃废银行债务目的 |
5.3 案例分析 |
第6章 企业逃废债的治理对策 |
6.1 如何认识企业逃废债行为 |
6.2 银行方面 |
6.3 企业方面 |
6.4 监管方面 |
6.5 宏观经济环境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套路贷”相关犯罪的刑法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一、“套路贷”及其相关犯罪 |
(一) “套路贷”的界定 |
1. “套路贷”的定义及特征 |
2. “套路贷”的基本类型 |
(二) “套路贷”与“高利贷” |
1. 高利贷定义及特征 |
2. “套路贷”的演变过程 |
3. “套路贷”与高利贷的区别 |
(三) “套路贷”的相关犯罪及其现状 |
1. “套路贷”相关犯罪特点 |
2. 当前“套路贷”案件涉及的罪名 |
二、“套路贷”行为刑法规制的正当性 |
(一) 刑民交叉与“套路贷” |
1. 刑民交叉案件概述 |
2. 刑民交叉案件的分类 |
3. “套路贷”刑民交叉案件的分析 |
(二) 运用司法推理“三段论”认定“套路贷” |
1. 司法推理三段论概述 |
2. 刑事审判“三段论”推理的逻辑过程 |
3. 认定“套路贷”行为“三段论”的推理逻辑 |
(三) 犯罪论体系在“套路贷”行为认定中的适用 |
1. 现有不同法系犯罪论之比较 |
2. 犯罪成立要件模式的选择 |
3. “套路贷”相关犯罪成立的认定 |
三、“套路贷”相关犯罪认定难点的讨论 |
(一) 目前刑法总论认定“套路贷”的障碍因素 |
1. 罪与非罪界限模糊 |
2. 犯罪形态确定不准 |
3. 共同犯罪判断困难 |
4. 犯罪罪数认定存疑 |
(二) 目前刑法分论中“套路贷”行为认定的难点 |
1. 诈骗罪之认定需谨慎 |
2. 非法经营罪成立之否定 |
3. 虚假诉讼罪成立之肯定 |
四、“套路贷”相关犯罪刑法规制的新路径 |
(一) 非法放贷罪入刑的正当性 |
(二) 非法放贷罪入刑的可行性 |
1. 增设罪名的基本条件符合 |
2. 其他地区相关规定的借鉴 |
(三) 非法放贷罪的设置及具体方案 |
1. 非法放贷罪的构想设置 |
2. 非法放贷罪的具体方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走私毒品犯罪的现实状况与侦查困境 |
2.1 走私毒品犯罪的现实状况 |
2.1.1 国际走私毒品犯罪活动现状 |
2.1.2 我国走私毒品犯罪活动现状 |
2.1.3 走私毒品犯罪对我国禁毒工作的影响 |
2.2 走私毒品犯罪的侦查困境 |
2.2.1 情报搜集之困境 |
2.2.2 证据固定之困境 |
2.2.3 合作侦查之困境 |
2.2.4 案件深挖之困境 |
2.2.5 资费保障之困境 |
3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情报线索的收集与研判 |
3.1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情报线索的高效收集 |
3.1.1 以人力情报为基础 |
3.1.2 以技术情报为增长点 |
3.1.3 以国际情报交流为辅助 |
3.2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情报线索的深度研判 |
3.2.1 涉毒人员的监控分析 |
3.2.2 毒品源头的监控分析 |
3.2.3 走私路线的监控分析 |
3.2.4 资金流动的监控分析 |
3.3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情报工作的机制建构 |
3.3.1 成果分配机制之建构 |
3.3.2 部门共享机制之建构 |
3.3.3 区域交换机制之建构 |
4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侦查措施的应用与完善 |
4.1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公开查缉 |
4.1.1 建立海陆空立体化的侦查网络 |
4.1.2 推进相关部门间的侦查协作 |
4.1.3 加强公开查缉与后续经营的有效衔接 |
4.2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隐匿身份侦查 |
4.2.1 隐匿身份侦查的基本要求 |
4.2.2 隐匿身份侦查的完善策略 |
4.3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控制下交付 |
4.3.1 控制下交付的适用标准 |
4.3.2 控制下交付的实施条件 |
4.3.3 控制下交付的证据问题 |
4.3.4 控制下交付的系统评估 |
4.4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禁毒特情 |
4.4.1 禁毒特情工作中的证据采信 |
4.4.2 禁毒特情工作中的刑事豁免 |
4.4.3 禁毒特情工作中的人员管理 |
4.5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技术侦查 |
4.5.1 技术侦查手段的使用途径 |
4.5.2 技术侦查手段的实践价值 |
4.5.3 技术侦查手段的完善策略 |
4.6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的涉毒资产调查 |
4.6.1 涉毒资产调查的现实意义 |
4.6.2 我国涉毒资产调查的法律规定 |
4.6.3 我国涉毒资产调查的制度缺陷 |
4.6.4 我国涉毒资产调查的完善策略 |
5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犯罪证据的采集与运用 |
5.1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证据收集与运用的基本要求 |
5.2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取证行为的规范化 |
5.2.1 境内取证行为之规范 |
5.2.2 跨境取证行为之规范 |
5.3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证据收集的多元化 |
5.3.1 注重主观方面的证据收集 |
5.3.2 加强技术侦查的证据转化 |
6 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中国际合作的开展与推进 |
6.1 合作法律制度之完善 |
6.1.1 推进国际法律制度建设 |
6.1.2 完善国内法律相关制度 |
6.2 禁毒交流合作之强化 |
6.2.1 树立国际侦查合作理念,积极开展侦查合作 |
6.2.2 培养国际侦查合作人才,落实缉毒联络制度 |
6.2.3 加强涉毒情报交流工作,建立执法联动机制 |
6.2.4 探索禁毒司法合作机制,确立合作运作程序 |
6.3 追逃追赃措施之完善 |
6.3.1 境外追逃措施之完善 |
6.3.2 境外追赃措施之完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套路贷”行为的司法认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范围及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套路贷”概念与行为类型 |
第一节 “套路贷”概念 |
第二节 “套路贷”的产生背景 |
一、时代背景 |
二、法律背景 |
第三节 “套路贷”与高利贷的区别 |
一、行为目的不同 |
二、行为方式不同 |
三、侵害客体不同 |
四、法律后果不同 |
第四节 “套路贷”的主要行为类型 |
一、校园贷型套路 |
二、车贷型套路 |
三、房贷型套路 |
四、装修贷型套路 |
五、空放贷型套路 |
第二章 “套路贷”行为主观方面的认定难题 |
第一节 “套路贷”主观方面的分析 |
一、“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含义 |
二、“套路贷”中“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困境 |
第二节 “套路贷”行为主观方面的认定方法 |
一、“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刑事推定 |
二、“套路贷”中主观“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刑事推定 |
第三章 “套路贷”行为的犯罪类型判断 |
第一节 以诈骗罪认定的情形 |
一、客观欺诈行为的认定 |
二、被害人认识错误的认定 |
第二节 以合同诈骗罪认定的情形 |
一、与诈骗罪的关系 |
二、以法益为基础对“合同”的理解 |
第三节 以非法经营罪认定的情形 |
一、“套路贷”行为是否属于“违反国家规定”的情形 |
二、“套路贷”是否属于“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
第四节 以虚假诉讼罪认定的情形 |
一、“套路贷”案件中虚构民间借贷行为的认定 |
二、与诈骗罪竞合问题 |
第五节 以其他罪名认定的情形 |
一、以敲诈勒索罪认定的情形 |
二、以非法拘禁罪认定的情形 |
第四章 “套路贷”行为认定的其他实务难题 |
第一节 “套路贷”行为的共同犯罪问题 |
一、“套路贷”行为的主从犯认定 |
二、“套路贷”行为的共犯认定 |
第二节 涉黑恶势力犯罪问题 |
一、涉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套路贷”情形 |
二、涉恶势力犯罪的“套路贷”情形 |
三、涉黑恶势力的“套路贷”案件财产界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现象治理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赢基财富有限公司青田分公司案例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成果 |
1.3.2 国外研究成果 |
1.3.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研究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阐述 |
2.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概念和认定 |
2.1.1 法律定义 |
2.1.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模式 |
2.1.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认定 |
2.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特征 |
2.2.1 行为的社会性和公开性 |
2.2.2 产品利诱性 |
2.2.3 标的物的非法性 |
2.3 管理学理论在本案例中的运用 |
2.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章 青田县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例综合分析 |
3.1 青田县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例背景 |
3.2 上海赢基财富青田分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介绍 |
3.2.1 上海赢基财富青田分公司行为模式 |
3.2.2 处置工作介绍 |
3.3 青田分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活动外部环境分析 |
3.3.1 政治环境 |
3.3.2 经济环境 |
3.3.3 社会环境 |
第4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现象治理难点及原因 |
4.1 非法吸收存款的处置难点 |
4.1.1 防范阶段处置难点 |
4.1.2 发展阶段处置难点 |
4.1.3 打击阶段处置难点 |
4.2 非法吸收存款治理难点的原因 |
4.2.1 政治环境下的原因分析 |
4.2.2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成因 |
4.2.3 社会环境中的成因 |
第5章 治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政策建议 |
5.1 政府部门应着力提升事前防范工作 |
5.1.1 转变政府管理理念和服务方式 |
5.1.2 建立多部门群防联管机制 |
5.1.3 提升对金融企业审查门槛 |
5.1.4 健全金融机构征信体系 |
5.1.5 强化对公众防范宣传 |
5.2 政府部门应全面加强事中处置效率 |
5.2.1 提升处置工作中的法律程序 |
5.2.2 提升违法所得追缴有效性 |
5.2.3 执法部门应提升侦办思路 |
5.2.4 执法部门应提升涉案证据获取效率 |
5.3 政府部门应健全事后维稳机制 |
5.3.1 信息公开及时有效 |
5.3.2 维稳管控网格化 |
5.3.3 理顺公众信访途径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 |
6.3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中美贸易争端解决对中国贸易发展的重要性 |
二、WTO争端解决机制对中美争端解决的重要意义 |
三、中美法律技术脱节和中美贸易争端的关系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法律技术脱节的研究 |
二、关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 |
三、关于中美贸易争端的研究 |
四、关于中国贸易法律技术的研究 |
五、关于美国贸易法律技术的研究 |
六、关于中美贸易发展和战略的研究 |
七、关于中国发展战略和实力的研究 |
八、研究现状评述及启示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范畴 |
二、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与外延 |
第一节 法律技术的概念发展及特征 |
一、法律技术的概念渊源 |
二、法律技术的概念拓展 |
三、法律技术的特性 |
第二节 法律技术脱节的基本内容 |
一、法律技术脱节的内涵 |
二、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和特征 |
第三节 法律技术脱节的影响 |
一、法律技术脱节在国内领域的影响 |
二、法律技术脱节在国际领域的影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WTO框架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WTO的发展与现状 |
一、WTO制度发展 |
二、WTO规则体系的困境 |
第二节 中国对美国贸易法律技术脱节背景 |
一、入世后中国贸易发展概况、特点和前景 |
二、中国对美贸易战略演变 |
三、中国贸易法与WTO规则关系 |
第三节 美国对中国贸易法律技术脱节背景 |
一、2001 年至今美国贸易发展概况、特点和前景 |
二、美国对华贸易战略演变 |
三、美国贸易法与WTO规则关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美贸易争端的法律技术脱节案例表现 |
第一节 中国诉美国的WTO争端案件统计与分析 |
一、年度起诉案件变化规律 |
二、美国应诉方式法律性强 |
三、从案件结果看 |
第二节 美国诉中国的WTO争端案件统计与分析 |
一、年度起诉案件变化规律 |
二、案件涉及传统贸易和美国优势领域 |
三、中国应诉方式政治性强 |
四、从案件结果看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在WTO实体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 |
第一节 中美贸易争端涉及的实体法领域概况 |
第二节 中美实体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内容和特点 |
一、涉案WTO实体法规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内容 |
二、涉案WTO实体法规下中美法律技术脱节的特点 |
第三节 中美实体性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 |
一、实体性立法领域的原因 |
二、实体法适用领域的原因 |
第五章 中美在WTO程序法领域的法律技术脱节 |
第一节 中美“双反”案件中程序性的法律技术脱节 |
一、AD和 SCM中的程序性规定 |
二、中美涉反倾销或反补贴程序案的概况 |
三、中美在双反领域中的程序性法律技术脱节 |
第二节 中美在DSU程序中的法律技术脱节 |
一、DSU程序性规定 |
二、中美WTO争端案件涉DSU程序概况 |
三、中美在DSU程序下的法律技术脱节 |
第三节 中美WTO争端中程序性法律技术脱节的原因 |
一、程序价值理念不一致 |
二、程序性立法差异 |
三、程序法适用差异 |
第六章 WTO体系下中国的贸易法律技术调整方案 |
第一节 贸易法价值合法化 |
一、维护WTO多边贸易体制 |
二、坚持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原则 |
三、实体法和程序法并重原则 |
第二节 中国对美贸易立法技术调整方案 |
一、平衡内外的立法方针 |
二、调整立法机制和机构 |
三、确立科学的立法规范 |
第三节 中国对美贸易法律适用技术调整方案 |
一、法律适用部门分工专业化机制化 |
二、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贸易争端解决 |
三、建立与立法机构的反馈机制 |
四、转变“第三方”思维,实践中提高对实体法的解释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 |
(二)中文译着 |
(三)中文论文 |
(四)中文学位论文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一)英文着作 |
(二)英文论文 |
三、相关网站数据库 |
附件:中美提交WTO争端案件统计(2001-2019) |
致谢 |
(9)利用即时通信工具的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
三、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利用即时通信工具的网络诈骗犯罪概述 |
第一节 利用即时通信工具的网络诈骗犯罪的界定 |
一、利用通信工具的网络诈骗犯罪的内涵 |
二、利用即时通信工具的网络诈骗分类 |
第二节 利用即时通讯工具的网络诈骗犯罪现状 |
一、网络诈骗犯罪的演变 |
二、我国网络诈骗现状考察 |
第三节 利用即时通信工具的网络诈骗犯罪特点 |
一、犯罪主体低龄 |
二、犯罪手段专业 |
三、犯罪行为隐蔽 |
四、犯罪投入比低 |
五、侵害法益多样性 |
第二章 利用即时通信工具的网络诈骗犯罪侦查难点及成因 |
第一节 利用即时通信工具的网络诈骗犯罪侦查难点 |
一、网络诈骗立案困难 |
二、案件管辖不明确 |
三、电子证据采集难 |
四、协作不畅效率低 |
第二节 利用即时通信工具的网络诈骗犯罪侦查难点成因分析 |
一、立案数额标准不统一 |
二、电子数据取证手段不完善 |
三、侦查机关协作机制不畅 |
四、网络安全制度监管有待加强 |
第三章 利用即时通信工具的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对策 |
第一节 完善侦查启动机制 |
一、严格立案审查制 |
二、建立合理的案件管辖机制 |
第二节 科学应用信息网络技术促进侦查 |
一、建立网络信息数据库支撑犯罪侦查 |
二、反向利用通信工具提高侦查效率 |
三、完善经济犯罪情报研判平台 |
四、提高网侦队伍的技术 |
第三节 加强对电子证据的收集 |
一、加强对通讯链条的电子取证 |
二、利用通讯软件的信息流进行取证 |
三、规范电子证据的鉴定标准 |
第四节 完善追赃减损机制 |
一、强化网上资金查控 |
二、加强与其他机关的配合 |
第五节 加强侦查协作机制 |
一、完善合成作战机制 |
二、构建合成作战指挥系统 |
三、促进国际司法协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专利证券化的法律风险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框架 |
二、专利证券化概述 |
(一)专利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
(二)专利证券化的种类 |
1、专利权权利证券化 |
2、专利担保证券化 |
3、专利权债权证券化 |
(三)专利证券化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
1、提高专利利用率 |
2、破解科创企业融资困局 |
(四)专利证券化过程中的难点 |
1、专利特殊性导致的价值评估困难 |
2、专利证券化过程中风险重重 |
(五)本章小结 |
三、专利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
(一)合理专利池构建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垄断风险 |
1、专利证券化进程中专利池构建的重要性 |
2、专利池构建中垄断的形成 |
3、专利证券化过程中防止垄断发生的必要性 |
4、专利证券化进程中垄断出现的具体情形分析 |
(二)专利权权利瑕疵风险 |
(三)专利权归属风险 |
(四)实施过程中的侵权法律风险 |
1、专利池中专利侵权情形 |
2、专利池中专利被侵权情形 |
(五)专利证券化过程中的涉诉风险 |
1、专利证券化诉讼的特殊性 |
2、诉讼解决专利证券化纠纷的消极影响 |
(六)本章小结 |
四、法律风险的应对策略及制度构建 |
(一)消除专利池垄断风险的策略 |
1、借鉴美国ULR合同融资模式 |
2、大力推广“二次授权”模式 |
(二)应对专利瑕疵风险和专利权归属风险的策略 |
1、完善全面的专利瑕疵审查制度 |
2、建立专利候补制度 |
(三)应对专利侵权风险的策略 |
1、借鉴美国 ULR 合同的侵权豁免条款 |
2、建立我国的专利授权金保险制度 |
(四)应对涉诉风险的策略 |
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以仲裁为例 |
(五)本章小结 |
五、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金融诉讼的难点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性质和主要形式[J]. 郑业鹭. 中国发展, 2021(06)
- [2]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的疑难问题研究[D]. 赵晓雪. 河北大学, 2020(03)
- [3]企业逃废债行为:成因与治理对策[D]. 张安格. 山东大学, 2020(05)
- [4]“套路贷”相关犯罪的刑法规制[D]. 李晨. 苏州大学, 2020(03)
- [5]走私毒品犯罪案件侦查研究[D]. 王天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6]“套路贷”行为的司法认定问题研究[D]. 邬颖怡.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现象治理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赢基财富有限公司青田分公司案例为样本[D]. 曾颖. 湘潭大学, 2020(02)
- [8]WTO框架下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法律技术脱节研究[D]. 孙舒. 外交学院, 2020(08)
- [9]利用即时通信工具的网络诈骗犯罪侦查对策研究[D]. 王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10]我国专利证券化的法律风险及对策研究[D]. 刘玉星.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