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罗大天[1](2021)在《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效率评估与提升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水是造成高速公路出现问题与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高速公路排水系统不合理会加快路基路面的破坏,缩短高速公路使用寿命,降低行车安全性,同时造成资源浪费与财产损失。因此,对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效率进行调查评估,研究其提升技术,对于保证路面使用性能,提升行车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以上目的,本文采用实地调研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对湖南省内多条高速公路排水系统进行水毁病害调查,总结与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排水系统有效性综合评价方法,并对提升排水系统效率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了改善方案,如下为具体研究内容与成果。(1)通过对湖南省内多条高速公路排水系统调查,总结概括了高速公路排水系统的存在问题与产生原因,提出了提升排水效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基于对排水系统的调研与分析,提出了多雨地区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建立了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有效性评价体系,并以南方多雨地区某高速公路进行实例分析。(3)通过对影响边沟水位高程的不同因素进行了水力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沟底纵坡、排水间距与沟深砌筑材料对边沟水位影响较大,边坡高度影响则相对较小。提出了不同条件下边沟设计尺寸推荐值,并依托实体工程对边沟进行了计算复核与尺寸推荐。(4)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得到超高过渡段积水在假设条件下运动路径为一双曲线线型;建立了道路超高过渡段模型,并基于FLUENT软件对模型水膜厚度进行模拟仿真,得到了积水分布与水膜厚度云图,分析了道路横坡、纵坡、路面宽度等设计参数对超高过渡段积水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道路全超高横坡对超高过渡段积水影响较大,路面宽度与纵坡则较小;通过数值模拟与经验公式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数值模拟的可参考性,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超高过渡段路面积水改善措施。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排水系统调研与评估分析,并针对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计算分析,优化改善边沟与超高过渡段设计,对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检测评估与养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赵新星[2](2021)在《硅灰性质及其对多孔水泥稳定碎石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路面结构层内设置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可以迅速排除渗入结构层内的自由水,从而减轻水损害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对于多孔水泥稳定基层,提升其强度和耐久性是研究的重点。硅灰作为外掺材料,在建筑材料中被用来提升结构的力学性能。本课题以多孔水泥碎石基层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硅灰对多孔水泥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的提升效果和机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五种硅灰的微观性能分析,分析硅灰粒度分布、成分和孔隙特征等。(2)硅灰水泥胶砂试验:硅灰水泥胶砂强度及流动度试验,探究不同硅灰对水泥胶砂性能影响规律及机理。(3)多孔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基于排水及强度要求,确定集料级配、胶结料用量及成型方法等。(4)多孔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性能试验:不同级配的多孔水泥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和透水性能试验等,分析级配、硅灰性质等对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1)不同硅灰的的颗粒细度、空隙特征及矿物成分有明显差异,其特性与水泥砂浆性能具有相关性。(2)不同硅灰水泥砂浆强度差异明显,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最高的是3#硅灰,提升效果最好的原因同其化学成分、颗粒分布特征、孔容值较小等因素有关。(3)设计三种多孔水泥稳定碎石级配,单一级配两种(A级配4.75mm~9.5mm、B级配9.5mm~15mm)、双级配(C级配,用体积法确定4.75mm~9.5mm和9.5mm~15mm集料的比例为3:7);三种级配水泥稳定碎石的透水系数分别是13.5、11.3、14.3,排水性能良好;级配C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4)掺加硅灰能显着提升多孔水泥碎石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级配C内掺、外掺硅灰强度分别提升23.5%、45.8%。(5)三种级配的多孔水泥碎石的室内抗压回弹模量分别为754.4MPa、746.1MPa、865.6MPa,加入硅灰后,抗压回弹模量提升约10%-19.0%。(6)硅灰能够有效提高多孔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掺加硅灰后,C级配多孔水泥稳定碎石弯拉强度从0.7MPa提高至0.8MPa,断裂应变能增大13.8%。
马耀鲁[3](2020)在《考虑宏细观特性的沥青路面超渗流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快速有效的道路排水设计是保证降雨条件下路面行车安全和提升道路服务水平的重要环节。当降雨强度超过沥青路面排水能力时,在路表面或面层内部会形成超渗流,超渗流包括路面的汇流过程与面层内部的渗流过程。形成于路表的汇流导致路面出现积水,降低路面行车安全;形成于路面内部的渗流会冲刷、侵蚀路面材料,破坏道路结构承载力与耐久性。为深入探究沥青路面超渗流行为对行车安全与道路结构排水的影响,本文基于水动力学、渗流力学、弹性力学理论,通过现场观测试验、室内物理实验,并结合有限元数值模型、理论计算分析等方法,利用细观数字图像处理、数值模型动网格等技术,从宏、细观角度分别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与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中的超渗流行为。首先,建立基于二维浅水方程的水动力路面汇流模型,并结合实际道路对水动力路面汇流模型进行验证,从宏观角度分析路面几何线形对路面汇流时空分布的影响;同时从细观角度建立路面局部流场模型,分析路面行车道径流深度变化特征。其次,在满足基本路用性能的前提下,开展不同空隙率条件下的多孔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排水试验。利用自行设计的渗水实验装置,获取多孔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内部渗流规律,借助图像处理技术识别多孔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内部细观特征;在宏观上建立有限元模型获取空隙衰减条件下的路面空隙水压力分布。最后,综合宏、细观分析结果,考虑滑水临界径流深度与轮迹线径流深度差,结合宏观流场与局部胎前压强分布评价行车安全。同时推导得出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内部渗水过程的径流深度、排水时间等指标。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根据不同路段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排水优化与路面养护措施。结果表明:1)路面径流深度与流速是表征沥青路面汇流场的重要指标。对于传统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线形变化是影响路面汇流分布的显着因素之一。路面径流深度随路宽与降雨强度的变化可用幂函数进行量化;相比于纵坡,横坡对路面径流深的影响更为显着;受线形变化影响,超高过渡段处路面径流最大深度区域出现在零坡度下游与道路内侧,且潜在积水区域范围受路面宽度影响显着。2)对于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空隙的空间特征决定了沥青混合料内部的渗水能力。宏观上,空隙的连通性是影响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排水能力的首要因素,本文提出可以利用滞留水量从侧面评定内部空隙的宏观连通性。细观上,连通空隙的截面等效直径与弯曲度是影响排水流量与排水时间的重要因素,空隙中渗流的充满度受空隙水压力影响,与路面行车荷载密不可分。3)行车安全方面,在获得沥青路面流场的基础上,除了滑水临界径流深度,本文提出将车道内不同轮迹线处的径流深度差作为评价雨天行车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需考虑不同行驶速度下的胎面动水压力,综合评估雨天行车安全。当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空隙堵塞到一定程度时,其路面表面同样会出现积水。可利用数学公式进行量化,获得了排水性沥青路面表层饱和时的极限降雨强度等指标。4)保持排水畅通是保障沥青路面服役性能稳定耐久的重要条件之一。针对传统密级配沥青路面集中排水方式,纵坡值的增加和路缘石的拦阻作用导致路面径流纵向流速加快。在较大的纵坡条件下,相对密集的布设排水口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排水效果。本文提出针对改扩建而导致的路面加宽特点,可采用边分带排水。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应根据排水等级的设计要求,量化路表及内部积水深度,确定相应的排水设计计算方法,把握合理的养护时机。
胡若雯[4](2020)在《江西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养护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高速公路的服务能力和使用年限。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是高速公路养护质量管理的基础和关键,日常养护管理的缺失,导致高速公路病害问题越来越明显,高速公路使用性能不断退化,最终影响其服务能力。对江西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评价进行研究,建立责权明晰的质量评价体系,为今后江西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决策和养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对全面提升高速公路养护质量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在对国内外高速公路养护质量管理与质量评价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的相关理论,并以江西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为例,分析出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从路面、路基、桥涵、隧道、绿化、交通安全设施和日常养护管理七个方面筛选出能直观反映江西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的评价指标,构建了江西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对质量评价过程、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排序方法进行说明,并将评价模型应用到江西省JX养护所高速公路日常养护项目,经过评价结果分析提出了提升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的对策建议,为今后的日常养护工作计划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论文的创新与特色之处在于:结合高速公路日常养护工作实际,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筛选出简单、易测、适宜的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评价指标,为江西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提供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对江西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补充,填补了江西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评价研究领域的空白,对江西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建立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姜鉴恒[5](2020)在《透水沥青路面在北京地区径流削减与水质净化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透水沥青路面是一种能够增大城区内透水区域面积的低影响开发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地表径流量和地表径流污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应用于高等级城市道路的透水沥青路面作为研究对象,从路面结构形式、路面结构材料和路面结构分析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精细化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了透水沥青路面的径流削减效果和水质净化效果。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北京地区适宜在路面内部设置排水系统,且路面内部的透水结构层厚度至少为30cm,兼具路面结构强度和排水性能的II型透水沥青路面是适宜应用于北京地区高等级城市道路的最佳选择;路面结构材料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透水基层材料的选取中,多孔水泥稳定碎石是一种应用广泛且综合性能良好的透水基层材料;结合国内外透水沥青路面的结构组合形式,提出了A型和B型两种适用于北京地区高等级城市道路的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形式。(2)对透水沥青混凝土(PAC)和多孔水泥稳定碎石(CTPB)的材料性能进行了整理与归纳,确定了两种路面结构材料的目标空隙率,选用了适当的路面材料性能指标转换模型,为后文模型中所需的空隙率、渗透系数等重要参数提供取值依据;选用路表弯沉、沥青混合料层层底拉应变、沥青混合料层剪应力和半刚性材料基层层底拉应力作为路面结构验算的设计指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A型和B型两种透水沥青路面进行了的路面结构分析,探究了结构层厚度对各项设计验算指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了能够满足路面承载力要求的各结构层适宜厚度。(3)选用SWMM暴雨径流模拟模型对A型和B型两种透水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地表径流削减效果评估;在一定的降雨重现期范围内,通过设置透水沥青路面可以消除地表径流,路面内部透水结构层的铺设厚度直接决定着径流消除效应所对应的降雨重现期临界值。A型透水沥青路面可以消除重现期为5年及以下的地表径流,B型透水沥青路面可以消除重现期为50年及以下的地表径流;(4)当降雨重现期超过径流消除效应所对应的临界值时,透水沥青路面内部达到蓄满状态,从而会在路表产生径流。当降雨重现期超过径流消除效应所对应的临界值,且小于100年时,A型透水沥青路面可以削减55%~85%的径流总量和56%~86%的径流峰值,将径流系数控制在0.45以内;B型透水沥青路面可以削减91.4%的径流总量和90%径流峰值,将径流系数控制在0.1以内。因此,透水沥青路面可以有效控制径流总量和径流峰值,具有显着的地表径流削减作用。(5)将所建立的SWMM城市暴雨径流模拟模型完善为能够良好模拟水质变化的综合模拟模型,并对A型和B型两种透水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水质净化效果评估;在一个完整的降雨事件中,道路雨水管道中的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污染物浓度急剧升高至最大值,而后急剧下降至较小稳定值的冲刷阶段。第二阶段为污染物浓度保持在较小稳定值直至下降为0的稳定阶段。在应用透水沥青路面后,被迟滞的地表径流中各项污染物浓度只具备稳定阶段的变化趋势,而不具备冲刷阶段的变化趋势,从而说明透水沥青路面对污染物具有过滤及吸附作用。(6)当降雨重现期小于径流消除效应所对应的临界值时,由于地表不会产生径流,透水沥青路面可以将地表污染物冲刷量削减至0;当降雨重现期超过径流消除效应所对应的临界值,且小于100年时,由于透水沥青路面同时具有径流的削减效应和污染物的过滤及吸附效应,在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A型透水沥青路面可以削减93%~98%的地表污染物冲刷量;B型透水沥青路面能削减98%以上的地表污染物冲刷量。因此,透水沥青路面具有显着的水质净化作用,且受透水结构层铺设厚度的影响较小。
靳凯洋[6](2020)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透水性沥青路面的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原始的自然土壤迅速被钢混建筑物或非透水硬化地面取代,导致不透水面积占比迅速增加,进而改变了自然土壤植被及下垫层的渗透性能。在降雨量一般时,传统密集配沥青混凝土路面易发生溅水、喷雾、夜间炫光等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的现象;在强降雨气候条件下会产生大量路表径流,增加城市排水管廊的负担,甚至造成城市内涝。透水性沥青路面可有效缓解这一难题,因此在国内外都有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本文首先利用理论分析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对不同空隙率下的透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设计并优化,确定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及最佳石油比;通过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渗透试验,得到了渗透系数与空隙率、连通空隙率的关系,即渗透系数与连通空隙率成正相关关系,空隙率越大,连通空隙率越大,排水能力越强;根据对透水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与水稳定性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透水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和水稳定性均随空隙率的增大而降低。接着,从渗流基本理论和水动力学出发,利用Seep/w渗流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降雨初期直至结束时,透水沥青路面面层及基层中含水量、渗透系数及流速随时间变化情况,得到了各层不同参数随降雨历时的关系曲线以及排水过程的速度矢量云图。然后计算出不同降雨条件下多车道透水沥青路面的临界排水能力,分析路面宽度、坡度、排水长度及渗透系数对路面临界排水能力的影响,并按短时临近降雨强度将透水沥青路面的排水能力划分为五个等级标准,以此来评价不同几何参数下多车道透水性沥青路面的排水能力。最后根据重庆实际降雨强度计算目标空隙率和管沟引流排水系统的横向、纵向排水管间距设置,并对透水沥青路面在实际工程中空隙率容易堵塞提出解决可行性建议。论文通过对重庆地区不同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进行研究,在保证路用功能的前提下,采用试验与模拟分析的方法对透水性沥青路面的排水能力做出评价,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陈明虹[7](2020)在《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沥青路面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配合“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和应用,排水沥青路面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城市道路新建或改建工程当中。针对城市道路交通渠化严重、车速缓慢、车辆频繁启动与制动等特点,本文采用离散元软件PFC3D建立了排水沥青路面车辙虚拟试验,并对排水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展开了数值模拟研究,围绕排水沥青路面在城市道路交叉口区域的设计和应用展开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首先,本文针对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合料离散元模拟展开了研究。本文利用图像处理与三维建模技术,建立了真实集料三维模型库,并利用该模型库模拟生成了沥青混合料,在对其进行虚拟压实与参数赋值后生成了具有稳定骨架结构的排水沥青路面离散元三维数字试件。其次,在取得了排水沥青路面车辙板虚拟试件后,本文对其进行了虚拟车辙试验。通过与室内车辙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离散元方法的可靠性。此外,对不同级配试件板的虚拟车辙试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讨论了集料级配、环境温度的变化对于排水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再次,本文提出了基于制动荷载的虚拟室内车辙试验优化方法。在对制动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应力响应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后,本文得到了制动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内部应力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并预测了最大变形的出现位置。对虚拟试件进行了基于制动荷载的室内车辙试验后,讨论了集料级配的变化对于制动荷载作用下试件板变形量的影响,验证了该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沥青路面的推荐级配。最后,在完成了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后,本文进一步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路面排水结构进行了设计。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排水沥青路面模型进行了降雨条件下的渗流分析,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下排水沥青路面结构的渗流规律,对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路面系统的排水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论文以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沥青路面系统设计及路面结构内部渗流规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基于离散元方法的沥青路面虚拟车辙试验,分析了制动荷载作用下排水沥青路面结构内部应力分布特点与抗车辙性能,为优化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沥青路面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王欢[8](2019)在《山区公路防排水技术及抗水灾风险评估研究》文中认为水对路面、路基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山区公路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的水毁现象,造成重大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对公路防排水技术和设施加以重视,提升山区公路抗水灾风险能力。本文以河北省平山至赞皇高速公路为依托,对项目概况、地形地貌特征和水文气象条件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之上,对降雨入渗规律及影响入渗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地表水及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和破坏情况进行了说明。同时,结合案例分析了强降雨对道路的破坏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对策。山区公路防排水体系主要对地表防排水设施进行了针对性设计,研究了地表排水设施的设计径流量和泄水能力的相关水文水力计算方法。提出了地表排水设施的设计布置方案图,并且对平赞高速公路地表防排水设施进行了分析介绍。针对山区公路特殊地段,从深挖方路段的边坡排水和半填半挖路基排水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分别以边坡排水孔和急流槽作为研究重点,目的是为了对山区公路特殊路段路基路面发生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设计方法和优化措施,从而减少灾害的发生,保证道路畅通。为了使山区公路排水设施的研究更加完善,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并且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对地表和地下某处排水设施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为今后对公路防排水系统的合理性评价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方法。最后对山区公路抗水灾风险评估进行研究,提出了风险评估的调查方法、评估体系的构成、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
郭春梅[9](2019)在《海绵城市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性能及路面透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内涝是城市发展中存在的较为严重的城市问题,海绵城市透水路面可有效解决此问题。透水路面的透水设计在国内研究较少,目前还未有系统的相关规范。透水水泥稳定碎石作为透水路面基层材料,在透水路面应用前景广泛。目前虽有部分文献针对透水水泥稳定碎石性能进行了一些研究,但还较少有文献研究玄武岩纤维对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能、透水性能的影响;此外透水水泥稳定碎石设计方法还有待研究。论文用体积法设计7组不同透水水泥稳定碎石级配,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最大公称粒径、4.75mm筛孔通过率对材料力学性能、透水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透水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设计合理最大工程粒径及合理4.75mm筛孔通过率。论文通过设计不同组的材料试验,改变水泥含量、玄武岩纤维长度及掺量,研究分析水泥用量、玄武岩纤维长度及掺加量对材料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空隙率以及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提供透水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用量、玄武岩纤维长度及掺量的参考。针对透水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设计方法的问题,论文提出将分形理论应用在其级配设计中;并研究以分形维数控制其设计强度、设计空隙率的可行性,分析级配分形维数与混合料空隙率、抗压强度间变化相关关系。得出透水水泥稳定碎石级配分形维数合适取值范围及其与空隙率、抗压强度间关系。针对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水路面透水设计,分析总结以往透水设计,计算透水基层厚度、渗透系数要求;总结提出合理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水路面组合排水系统布设方案。论文针对透水水泥稳定碎石进行了一系列的材料性能试验,在此基础上对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水路面进行了透水设计,对透水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应用和透水路面的建设有着指导意义。
郇康[10](2019)在《西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特征及养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西禹高速公路为依托工程,对已运营十多年的公路路基和路面病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研,重点调研了该高速公路的路基、边坡以及路面病害情况,在认真分析调查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西禹高速公路的主要病害类型和特征,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对西禹高速公路病害的预防和养护措施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并对类型道路的建设和养护工作提出了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议和对策。论文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研究了黄土的工程特性以及其对高速公路的影响。西禹高速公路大部分路段处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因此对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黄土工程特性对高速公路路基稳定性的影响。2、对西禹高速公路的路基病害及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西禹高速公路的路基病害及使用现状调查,将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西禹高速公路路基病害主要以小范围的边坡冲沟和排水系统的局部表面损坏为主,整体路基边坡的稳定性较好。通过对病害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养护措施。3、对西禹高速公路的路面病害及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西禹高速公路目前的路面病害以裂缝、坑槽和车辙为主,部分路段的裂缝、坑槽和车辙病害比较严重,对路面质量和行车安全造成了一定影响。路面裂缝以横向的沥青温缩裂缝为主,路面坑槽以水损害性坑槽为主。针对此类病害,通过分析产生裂缝、坑槽和车辙的原因,研究了路面病害的防治和养护措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养护技术建议和预防措施。4、在以上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西禹高速公路的整体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各种处治方法应用效果的对比分析,可以为类似道路的病害防治起到借鉴作用。
二、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效率评估与提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速公路排水系统病害分析与评价研究现状 |
1.2.2 高速公路排水设施尺寸设计与优化研究现状 |
1.2.3 超高过渡段路面积水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高速公路排水系统调查与水毁病害分析 |
2.1 概述 |
2.2 高速公路排水系统调查 |
2.2.1 排水设施调查 |
2.2.2 排水设施主要存在问题 |
2.3 排水系统存在问题与病害原因分析 |
2.4 排水系统效率提高尚需解决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 |
3.1 概述 |
3.2 评价指标 |
3.2.1 排水系统完善性 |
3.2.2 排水设施稳定性 |
3.2.3 路面行车安全性 |
3.3 评价方法 |
3.3.1 建立因素集 |
3.3.2 建立评价集 |
3.3.3 确定隶属函数 |
3.3.4 权重及权向量A={a_1,a_2,……,a_n}确定 |
3.3.5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 |
3.4 实例分析 |
3.4.1 工程概况 |
3.4.2 综合评价 |
3.4.3 调研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高速公路边沟优化设计 |
4.1 概述 |
4.2 设计径流量计算与参数确定 |
4.2.1 设计径流量 |
4.2.2 设计降雨重现期与设计频率 |
4.2.3 径流系数 |
4.2.4 降雨强度 |
4.2.5 降雨历时 |
4.3 水力计算 |
4.3.1 水力半径 |
4.3.2 沟渠内的平均流速 |
4.3.3 泄水能力 |
4.3.4 流量设计准则与冲淤条件 |
4.4 边沟设计尺寸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相关参数的确定 |
4.4.2 边沟尺寸随设计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
4.4.3 边沟尺寸优化推荐值 |
4.5 依托工程边沟尺寸验算 |
4.6 本章小结 |
5 超高过渡段积水特性分析 |
5.1 概述 |
5.2 超高过渡段几何模型计算与分析 |
5.2.1 超高过渡段几何特征 |
5.2.2 超高过渡段水流路径模型 |
5.3 超高过渡段水膜厚度模型分析 |
5.3.2 基于FLUENT的超高过渡段水膜厚度模型 |
5.3.3 超高过渡段最大积水深度影响指标分析 |
5.3.4 数值模拟对照经验公式 |
5.4 超高过渡段积水改善措施 |
5.4.1 增设路面刻槽 |
5.4.2 铺设连续震荡减速带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表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硅灰性质及其对多孔水泥稳定碎石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应用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总结分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硅灰微观性能分析 |
2.1 硅灰种类 |
2.2 粒度试验 |
2.2.1 试验过程 |
2.2.2 试验结果 |
2.2.3 结果分析 |
2.3 SEM电镜观测 |
2.3.1 试验过程 |
2.3.2 观测图像 |
2.3.3 结果分析 |
2.4 XRF成分分析 |
2.4.1 试验原理 |
2.4.2 试验数据 |
2.4.3 结果分析 |
2.5 氮吸附 |
2.5.1 试验原理 |
2.5.2 试验方法 |
2.5.3 吸脱附曲线 |
2.5.4 比表面积及孔容 |
2.5.5 孔径分析 |
2.5.6 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硅灰胶砂试验 |
3.1 水泥性能 |
3.1.1 水泥强度 |
3.1.2 水泥凝结时间测定 |
3.2 水泥硅灰胶砂强度(硅灰内掺) |
3.2.1 胶砂强度 |
3.2.2 硅灰水泥胶砂拌和状态 |
3.2.3 强度规律分析 |
3.3 水泥硅灰胶砂强度(硅灰外掺) |
3.3.1 胶砂强度 |
3.3.2 强度规律分析 |
3.4 水泥胶砂流动度 |
3.4.1 试验方案 |
3.4.2 试验数据 |
3.4.3 数据分析 |
3.5 机理分析 |
3.5.1 硅灰对抗压强度影响机理 |
3.5.2 硅灰对抗折强度影响机理 |
3.5.3 各硅灰对强度影响差异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孔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
4.1 原材料试验 |
4.1.1 筛分试验 |
4.1.2 密度及吸水率试验 |
4.1.3 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 |
4.1.4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
4.1.5 粗集料含水率试验 |
4.2 多孔水泥稳定矿料级配 |
4.3 多孔水泥稳定碎石成型技术参数 |
4.3.1 成型方法 |
4.3.2 改进击实试验 |
4.3.3 初始用水量计算 |
4.3.4 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 |
4.4 胶凝材料用量及种类确定 |
4.4.1 掺加方式对强度的影响 |
4.4.2 水泥用量对强度影响 |
4.4.3 掺加硅灰种类对强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硅灰改性多孔水稳碎石路用性能研究 |
5.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5.1.1 7d无侧限抗压强度 |
5.1.2 28d无侧限抗压强度 |
5.1.3 各级配工程适用情况 |
5.2 室内动态抗压回弹模量 |
5.3 弯拉强度 |
5.3.1 弯拉试验方案 |
5.3.2 弯拉试验结果 |
5.3.3 断裂应变能计算 |
5.4 透水性能 |
5.4.1 各级配的空隙率 |
5.4.2 各级配的透水系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考虑宏细观特性的沥青路面超渗流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汇流影响因素 |
1.2.2 汇流建模方法 |
1.2.3 宏观渗流过程 |
1.2.4 细观空隙表征 |
1.2.5 渗流建模方法 |
1.2.6 荷载作用影响 |
1.3 研究发展趋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道路线形变化下的密级配沥青路面汇流迁移规律 |
2.1 路面汇流模型 |
2.1.1 路面层流理论 |
2.1.2 路面二维浅水方程 |
2.1.3 离散求解方案 |
2.2 汇流模型验证 |
2.2.1 时间迁移过程 |
2.2.2 空间迁移过程 |
2.2.3 局部水深流速 |
2.3 降雨条件的确定 |
2.4 不同线形下的路面汇流分析 |
2.4.1 路面宽度 |
2.4.2 路面坡度 |
2.4.3 凹形竖曲线 |
2.4.4 圆曲线 |
2.4.5 超高过渡段 |
2.4.6 路侧缘石 |
2.5 路面汇流的时空分布规律 |
2.5.1 时间变化 |
2.5.2 空间变化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内部渗流迁移规律 |
3.1 试验材料 |
3.1.1 石料与沥青 |
3.1.2 配合比设计 |
3.1.3 基本路用性能 |
3.2 考虑平面各向异性的渗流过程量化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过程 |
3.2.3 评定指标 |
3.2.4 空隙连通性评定 |
3.2.5 空隙堵塞下的渗水衰减对比 |
3.3 渗流过程细观仿真 |
3.3.1 数字图像处理 |
3.3.2 细观评价指标 |
3.3.3 渗流理论基础 |
3.3.4 渗流压力分布 |
3.3.5 渗流速度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汇流影响下的行车稳定评估 |
4.1 轮胎滑水机理 |
4.2 宏观滑水临界径流深度 |
4.2.1 传统密级配沥青路面 |
4.2.2 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 |
4.3 路面胎-路接触细观流场分布 |
4.3.1 路面胎-路接触处局部流场 |
4.3.2 车道轮迹处径流深度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受堵塞影响的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空隙水压力分布 |
5.1 渗流理论 |
5.2 考虑空隙堵塞的宏观道路模型 |
5.2.1 道路结构 |
5.2.2 轮载条件 |
5.3 空隙堵塞下的空隙水压力分布 |
5.4 细观空隙含水对空隙水压力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沥青路面排水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
6.1 传统密级配沥青路面集中排水评估 |
6.1.1 集中排水过程仿真 |
6.1.2 排水口影响范围识别 |
6.1.3 不同纵坡下的汇流时间对比 |
6.2 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排水能力评估 |
6.2.1 路表积水量化 |
6.2.2 退水时间计算 |
6.2.3 排水设计算例 |
6.2.4 长期排水能力 |
6.3 排水能力提升策略 |
6.3.1 传统密级配沥青路面 |
6.3.2 多孔排水性沥青路面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江西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论文的研究目标 |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评价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的相关理论 |
2.1.1 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概念 |
2.1.2 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特征 |
2.2 江西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概述 |
2.2.1 高速公路日常养护内容 |
2.2.2 高速公路日常养护基本要求 |
2.2.3 高速公路日常养护基本原则 |
2.2.4 江西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特点 |
2.3 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方法 |
2.3.1 德尔菲法 |
2.3.2 层次分析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江西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
3.1 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影响因素 |
3.1.1 路面 |
3.1.2 路基 |
3.1.3 桥涵 |
3.1.4 隧道 |
3.1.5 绿化 |
3.1.6 交通安全设施 |
3.1.7 日常养护管理 |
3.2 江西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1 日常养护质量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2.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3.2.3 江西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3.3 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评价模型 |
3.4 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3.3.1 准则层指标重要性的确定 |
3.3.2 指标层指标重要性的确定 |
3.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江西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评价 |
4.1 评价过程 |
4.2 评价标准 |
4.2.1 评价内容 |
4.2.2 评分标准 |
4.3 评价结果排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JX养护所日常养护项目的质量评价实例应用 |
5.1 项目概况 |
5.2 JX养护所日常养护质量综合评价 |
5.2.1 养护质量评价 |
5.2.2 养护质量评价结果 |
5.3 结果分析 |
5.3.1 路面日常养护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
5.3.2 路基日常养护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
5.3.3 桥涵日常养护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
5.3.4 隧道日常养护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
5.3.5 绿化日常养护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
5.3.6 交通安全设施日常养护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
5.3.7 日常养护管理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
5.4 对策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江西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置评价指标调研问卷 |
(5)透水沥青路面在北京地区径流削减与水质净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透水沥青路面研究现状 |
1.2.2 基于SWMM模型的雨洪模拟研究 |
1.2.3 基于SWMM模型的水质模拟研究 |
1.3 研究不足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透水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选取 |
2.1 北京地区降雨特性与典型地质情况 |
2.1.1 北京地区降雨特性分析 |
2.1.2 北京地区典型土层分布情况 |
2.1.3 北京地区路面内部排水需求评价 |
2.2 透水沥青路面的类型 |
2.3 路面结构材料的选择 |
2.3.1 透水沥青路面面层材料 |
2.3.2 透水沥青路面基层材料 |
2.4 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形式调查与分析 |
2.4.1 国外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形式 |
2.4.2 我国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形式 |
2.5 适用于北京地区的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形式 |
2.6 本章小结 |
3 路面结构材料性能及结构层厚度研究 |
3.1 路面结构材料性能研究 |
3.1.1 透水性能评价指标 |
3.1.2 力学性能评价指标 |
3.1.3 路面材料性能指标转换模型 |
3.2 设置透水结构层的路面结构分析 |
3.2.1 设计验算指标 |
3.2.2 路面结构分析方法 |
3.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4 路面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透水沥青路面的径流削减效果研究 |
4.1 Ⅱ型透水沥青路面的产流机制分析 |
4.1.1 土壤的产流机制 |
4.1.2 Ⅱ型透水沥青路面的产流机制 |
4.2 城市雨水径流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1 水文过程模拟原理 |
4.2.2 设计降雨参数 |
4.2.3 研究区域的拟定 |
4.2.4 子汇水区的参数设置 |
4.2.5 LID参数设置 |
4.3 透水沥青路面的径流削减效果分析 |
4.3.1 径流总量的削减效果评估 |
4.3.2 径流峰值的削减效果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5 透水沥青路面的水质净化效果研究 |
5.1 城市径流污染现状概述 |
5.1.1 城市径流污染物类别 |
5.1.2 城市径流污染的危害 |
5.2 城市雨水水质模拟模型的建立 |
5.2.1 水质模拟原理 |
5.2.2 水质模拟模型的参数设置 |
5.3 透水沥青路面的水质净化效果分析 |
5.3.1 污染物冲刷量的削减效果评估 |
5.3.2 污染物浓度的削减效果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海绵城市建设中透水性沥青路面的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渗流基本理论 |
2.1 渗流基本定律 |
2.1.1 达西定律 |
2.1.2 适用范围 |
2.2 渗流基本方程及定解条件 |
2.2.1 连续性方程 |
2.2.2 渗流微分方程 |
2.2.3 定解条件 |
2.3 非饱和多孔介质的渗流特性 |
2.3.1 基质吸力 |
2.3.2 土水特征曲线 |
2.3.3 水力传导系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3.1 原材料技术性能 |
3.1.1 沥青 |
3.1.2 集料 |
3.1.3 填料 |
3.1.4 纤维 |
3.2 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 |
3.2.1 矿料级配的确定 |
3.2.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3.2.3 不同空隙率的混合料配比设计 |
3.3 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3.3.1 高温稳定性 |
3.3.2 水稳定性 |
3.3.3 透水性能 |
3.3.4 抗滑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透水沥青面层排水性能的数值模拟 |
4.1 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类型 |
4.1.1 Ⅰ型结构 |
4.1.2 Ⅱ型结构 |
4.1.3 Ⅲ型结构 |
4.2 透水路面降雨入渗过程分析 |
4.3 路面设计参数 |
4.3.1 面层材料的渗透系数 |
4.3.2 路面几何参数 |
4.4 降雨入渗模型的建立 |
4.4.1 建模与网格划分 |
4.4.2 材料参数 |
4.4.3 边界条件 |
4.5 降雨入渗及排水过程计算分析 |
4.5.1 降雨历时30min过程分析 |
4.5.2 排水分析 |
4.5.3 速度矢量云图 |
4.5.4 多车道路面排水能力计算 |
4.5.5 几何参数对路面排水能力的影响 |
4.5.6 纵坡对路面排水能力的影响 |
4.6 路面排水能力评价 |
4.6.1 短时临近降雨强度 |
4.6.2 排水能力评价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透水性沥青路面目标空隙率的确定及应用 |
5.1 目标空隙率的确定 |
5.1.1 降雨强度的确定 |
5.1.2 透水沥青路面渗透计算模型 |
5.1.3 依据实际降雨量确定目标空隙率 |
5.2 透水沥青路面排水方式及设计 |
5.2.1 不同排水形式 |
5.2.2 管沟引流设计 |
5.3 透水沥青路面的应用及问题 |
5.3.1 透水沥青路面的应用 |
5.3.2 空隙堵塞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7)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沥青路面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排水沥青路面的研究和发展 |
1.2.2 城市道路交叉口车辙病害防治 |
1.2.3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设计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离散元虚拟试件生成方法研究 |
2.1 离散元方法介绍 |
2.1.1 离散单元法基本原理 |
2.1.2 离散元方法在沥青混合料研究中的应用 |
2.1.3 离散元软件PFC3D介绍 |
2.2 粗集料颗粒模拟方法 |
2.2.1 粗集料颗粒生成方法 |
2.2.2 粗集料颗粒三维模型采集方法 |
2.2.3 粗集料颗粒离散元模型生成方法 |
2.3 排水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方案设计 |
2.3.1 混合料级配设计曲线的确定 |
2.3.2 粗集料颗粒投放数量计算 |
2.4 排水沥青混合料虚拟试件生成 |
2.4.1 材料参数设置 |
2.4.2 虚拟试件成型 |
2.4.3 空隙率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室内车辙试验的离散元模拟 |
3.1 室内车辙试验介绍 |
3.1.1 试验条件 |
3.1.2 试验材料 |
3.1.3 主要试验流程 |
3.1.4 车辙试验结果 |
3.2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室内车辙试验模拟 |
3.2.1 边界条件 |
3.2.2 荷载模型 |
3.2.3 车轮荷载加载方法 |
3.3 虚拟车辙试验数值结果分析 |
3.3.1 虚拟车辙试验验证 |
3.3.2 试件板内部受力分析 |
3.3.3 不同级配混合料虚拟车辙试验分析 |
3.3.4 温度对虚拟车辙试验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制动荷载的虚拟车辙试验优化 |
4.1 制动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应力响应分析 |
4.1.1 基于ABAQUS的有限元数值模型 |
4.1.2 路面结构内部应力分布特点 |
4.2 制动荷载的离散元模拟方法 |
4.2.1 水平力在离散元模型中的施加方法 |
4.2.2 加载方法的可行性验证 |
4.2.3 制动荷载的简化模型 |
4.3 基于制动荷载的虚拟车辙试验 |
4.3.1 制动荷载加速度对变形的影响 |
4.3.2 集料级配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路面系统设计 |
5.1 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系统设计 |
5.1.1 道路排水性沥青路面结构 |
5.1.2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
5.1.3 城市道路路面排水结构 |
5.1.4 排水方案初步设计 |
5.2 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路面系统模型建立 |
5.2.1 GEOSTUDIO软件介绍 |
5.2.2 排水路面模型的建立 |
5.2.3 模型参数的确定 |
5.2.4 模型边界条件的设置 |
5.3 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路面系统渗流数值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山区公路防排水技术及抗水灾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防排水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2.2 防排水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公路水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区公路水文地质特征及水毁调查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1.1 地形地貌特征 |
2.1.2 水文气象条件 |
2.2 地表水和地下水对于路基影响分析 |
2.2.1 降雨入渗模式 |
2.2.2 降雨入渗影响因素 |
2.2.3 地表水对路基的影响 |
2.2.4 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 |
2.2.5 水对深挖方路段边坡的影响 |
2.2.6 水流对沿河路基的影响 |
2.3 山区公路排水设施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
2.3.1 边沟 |
2.3.2 截水沟 |
2.3.3 急流槽 |
2.3.4 排水沟 |
2.3.5 涵洞 |
2.4 2016年强降雨对山区公路的影响调查分析 |
2.4.1 石家庄地区公路破坏情况调查 |
2.4.2 公路水毁破坏特征及成因 |
2.4.3 公路水毁灾情启示 |
2.4.4 既有公路改造要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区公路防排水设施设计与计算 |
3.1 公路防排水设施设计概述 |
3.1.1 防排水的目的 |
3.1.2 防排水的形式 |
3.1.3 排水设计的原则和思路 |
3.2 山区公路地表防排水设施设计 |
3.2.1 横坡 |
3.2.2 路堤坡面漫流 |
3.2.3 边沟 |
3.2.4 截水沟 |
3.2.5 急流槽 |
3.2.6 排水沟 |
3.2.7 出水口和集水井 |
3.2.8 跌水 |
3.3 地表防排水设施的水文水力计算 |
3.3.1 确定设计径流量的计算方法 |
3.3.2 沟渠的结构形式与尺寸 |
3.3.3 沟渠的纵坡和流速 |
3.3.4 水力计算 |
3.3.5 沟渠的验算和加固 |
3.3.6 平赞高速地表防排水工程计算实例 |
3.3.7 平赞高速部分地表排水设计方案 |
3.4 小结 |
第四章 山区公路特殊路段防排水研究 |
4.1 深挖方路段边坡排水技术 |
4.1.1 深挖路段边坡水毁现象 |
4.1.2 边坡坡面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4.1.3 平赞高速深挖方路段路基边坡防排水技术应用 |
4.1.4 边坡地下排水措施 |
4.2 半填半挖路基排水技术 |
4.2.1 半填半挖路基水的形式 |
4.2.2 水对半填半挖路基的不利影响 |
4.2.3 半填半挖路基排水措施 |
4.2.4 路基路面综合排水设计 |
4.2.5 急流槽的水力计算 |
4.2.6 急流槽常见问题及处置对策 |
4.3 小结 |
第五章 山区公路防排水设施的模糊综合评价 |
5.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5.1.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5.1.2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
5.2 权重的确定方法 |
5.2.1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
5.2.2 构造判断矩阵 |
5.2.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5.2.4 层次总排序 |
5.2.5 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 |
5.3 评价指标的研究 |
5.3.1 指标的选取原则 |
5.3.2 地表排水设施指标分析 |
5.3.3 地下排水设施指标分析 |
5.4 综合评价计算模型 |
5.4.1 建立因素集U |
5.4.2 建立评价集V |
5.4.3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5.5 工程实例计算 |
5.5.1 地表排水设施合理性评价 |
5.5.2 地下排水设施合理性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山区公路排水系统抗水灾风险评估体系初探 |
6.1 评估体系中的几个关键概念 |
6.1.1 灾害 |
6.1.2 危险性 |
6.1.3 易损性 |
6.1.4 风险 |
6.1.5 减灾效益 |
6.1.6 损失 |
6.2 评估体系的原则及调查方法 |
6.2.1 建立评估体系的原则 |
6.2.2 调查方法 |
6.3 水灾评估体系的结构 |
6.4 指标体系的建立 |
6.4.1 危险性指标体系 |
6.4.2 易损性指标体系 |
6.5 山区公路抗水灾风险评估方法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海绵城市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性能及路面透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透水路面研究现状 |
1.2.2 透水基层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组成设计 |
2.1 原材料特性 |
2.1.1 水泥 |
2.1.2 粗集料 |
2.1.3 细集料 |
2.1.4 拌合水 |
2.1.5 掺加剂 |
2.2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计指标 |
2.2.1 透水性能设计指标 |
2.2.2 力学性能设计指标 |
2.3 级配设计 |
2.3.1 级配设计理论 |
2.3.2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设计方法 |
2.3.3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力学性能研究 |
3.1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研究 |
3.1.1 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3.1.2 抗压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3.2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劈裂强度研究 |
3.2.1 劈裂强度试验方法 |
3.2.2 劈裂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水性能研究 |
4.1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空隙率研究 |
4.1.1 空隙率试验方法 |
4.1.2 空隙率影响因素分析 |
4.1.3 空隙率相关性分析 |
4.2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渗透系数研究 |
4.2.1 渗透系数试验方法 |
4.2.2 渗透系数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分形理论级配设计应用研究 |
5.1 分形理论概述 |
5.2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分形特征 |
5.2.1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粒径分形 |
5.2.2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分形 |
5.3 级配分形维数与透水稳定碎石性能关系研究 |
5.3.1 级配分形维数计算 |
5.3.2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性能与级配分形维数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水路面透水设计 |
6.1 透水路面结构分类 |
6.2 结构组合排水系统设计 |
6.2.1 Ⅱ型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水路面排水系统设计 |
6.2.2 Ⅲ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水路面排水系统设计 |
6.3 透水路面透水设计 |
6.3.1 透水路面透水设计概述 |
6.3.2 透水设计算例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
(10)西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特征及养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本文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西禹高速公路沿线水文地质情况调查研究 |
2.1 黄土的工程特性 |
2.1.1 黄土的组成 |
2.1.2 黄土的湿陷性和水理性简介 |
2.1.3 黄土特性对高速公路路基的影响 |
2.1.4 黄土湿陷防治对策 |
2.2 西禹高速公路的自然环境 |
2.2.1 西禹高速公路概况 |
2.2.2 西禹高速公路沿线自然地理特征概况 |
2.2.3 西禹高速公路沿线气象和水文条件概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禹高速公路路基病害调查与防治对策 |
3.1 黄土路基边坡病害分析 |
3.1.1 坡体损坏 |
3.1.2 坡面损坏 |
3.2 西禹高速公路路基边坡病害调查与数据分析 |
3.2.1 路基边坡病害调查 |
3.2.2 路基边坡病害数据分析 |
3.3 路基边坡病害防治措施 |
3.3.1 坍塌、崩塌的防治 |
3.3.2 滑坡的防治 |
3.3.3 坡面损坏的防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调查与防治对策 |
4.1 沥青路面病害分析 |
4.1.1 裂缝 |
4.1.2 坑槽与沉陷 |
4.1.3 车辙 |
4.2 西禹高速沥青路面病害调查与数据分析 |
4.2.1 沥青路面病害调查 |
4.2.2 沥青路面病害数据分析 |
4.3 沥青路面病害的治理养护 |
4.3.1 裂缝的修补与养护技术 |
4.3.2 路面坑槽的修补与养护技术 |
4.3.3 路面车辙的修补与养护技术 |
4.4 现场调查总结与西禹高速公路总体评价 |
4.4.1 西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现场调研小结 |
4.4.2 对西禹高速公路的总体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效率评估与提升技术研究[D]. 罗大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硅灰性质及其对多孔水泥稳定碎石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 赵新星.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考虑宏细观特性的沥青路面超渗流行为研究[D]. 马耀鲁. 东南大学, 2020(02)
- [4]江西省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质量评价研究[D]. 胡若雯. 南昌大学, 2020(01)
- [5]透水沥青路面在北京地区径流削减与水质净化效果研究[D]. 姜鉴恒.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海绵城市建设中透水性沥青路面的应用技术研究[D]. 靳凯洋.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城市道路交叉口排水沥青路面系统设计[D]. 陈明虹. 东南大学, 2020(01)
- [8]山区公路防排水技术及抗水灾风险评估研究[D]. 王欢.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9]海绵城市透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性能及路面透水设计研究[D]. 郭春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10]西禹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特征及养护技术研究[D]. 郇康. 长安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