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岸线变化速率计算方法及影响要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新[1](2021)在《海上丝绸之路海岛岸线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海岸线是海陆分界的重要地理要素,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资源价值,它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前沿阵地。海岸线的地理和形态特征以及演变规律独特,其长度、位置、形态及动态变化是宏观尺度气候变化和海陆相互作用、区域尺度河口与海岸带环境过程以及多尺度人类活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不仅体现海岸带的环境特征与演变态势,也反映海岸带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变化与政策导向等因素之间的复杂和动态博弈关系。因此,海岸线分布与动态变化监测研究构成海岸带区域环境监测、资源开发与管理、生态系统保护等工作的基础,加强海岸线动态监测和研究不仅有助于增进对海岸带环境与生态过程特征和规律的科学认知,而且能够支持科学合理的陆海统筹决策,促进海岸带区域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开发和保护以及海洋强国建设的步伐。海岛越来越成为政府、学者和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全球变暖,海平面加速上升,以及人类大力开发岛屿的背景下,关于海岛岸线形态与位置长期态势的说法越来越多。然而,大时空尺度岛屿岸线演变特征与规律研究较少,故,对岛屿岸线变化特征认识不全面以及高质量数据空缺,是当前研究的一个不足之处。另一方面,2013年我国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沿线海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认识海岛及岸线的演变历程,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发展、沿线岛屿及地区的可持续开发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建立针对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的岛屿及岸线分类体系;(2)构建岸线提取数据源库,主要包括Landsat TM/ETM+/OLI影像、Google Earth影像、世界地图集等;(3)确立详细的岸线解译标准规范和技术流程;(4)岛屿岸线矢量化,构建岛屿岸线数据集,记录岛屿及岸线基本信息;(5)基于数理统计、地理空间分析、相关分析等理论和方法,多角度、多尺度、定量化研究分析岛屿及岸线时空动态变化特征;(6)基于多源数据,结合热点区域,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大角度,对岸线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与分析,并在热点区域阐述具体的岸线变化驱动要素。通过上述工作,本研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海岛岸线研究体系,共取得如下主要结论:(1)共提取1990、2000及2015年海岛分别为12737、13542和13633个,岛屿面积以小岛(<10 km2)为主,基岩岛和珊瑚岛分布广泛;岛屿岸线长度分别为19.66万km、19.89万km和19.99万km,整体为增长趋势,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长度分别呈减少和增加趋势,岸线人工化率和开发利用程度均处于较低水平。(2)过去25年间,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域岛屿岸线以稳定状态为主,未发生变化的岸线占比高达88%,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的岸线长度约2.42万km,占比12.31%,其中7.61%属于向陆后退状态,因岸线后退造成的侵蚀面积约2488 km2,4.70%属于向海推进状态,因岸线扩张而引起的新增面积约2023 km2。(3)岛屿形态及岸线变化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且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均有体现,如,宏观尺度上,东南亚群岛的岸线变化明显要强于南亚-西亚以及地中海区域;区域尺度上,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岸线变化则要强于菲律宾群岛;岛屿尺度上,爪哇岛、新加坡、巴淡岛、苏门答腊岛等人口密度大,经济水平高,以及地势低平的区域,其岸线变化相对更为活跃;局部尺度上,河口三角洲、海湾及海峡地区的岸线变化表现更为活跃;时间序列上,整体而言,2000-2015年间的岸线变化要比1990-2000年间范围更广,强度更大。(4)岸线变化具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即,在自然状态下,岸线侵蚀与扩张往往是相伴存在的,且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尺度内属于动态平衡状态,这与自然状态下的沉积物运移模式、滨海生态系统自我反馈及调节机制有关。(5)影响岛屿岸线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人为要素和自然因素,前者如:人口增长,城镇化,水产养殖,港口建设,大坝建设,机场、军事基地建设,森林砍伐,商业采沙等;后者如:海岸带物质组成及地形地貌,海岸带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珊瑚礁,等)的自我调节,海平面上升,风暴潮、海啸、地震等。(6)影响岸线变化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改变岸线的空间位置及利用类型,如围填海、海水入侵等,二是通过影响沉积物的供应及运输模式,进而对岸线造成影响。自然环境要素仍是影响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岛屿岸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较为剧烈但空间相对有限。此外,研究表明,海平面上升并没有在研究区范围内造成岛屿岸线的广泛侵蚀,目前仍然仅是加剧岸线侵蚀的要素之一,而绝非主导因素。
赵熠[2](2021)在《金州湾填海造陆区碎石土性质及机场沉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如何解决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在沿海地区,填海造陆成为解决土地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围填海区域分布大量的软弱土层,含水率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在该区域进行建筑工程,会产生很大的地表变形,对建筑设施产生巨大的危害。世界上第一座填海造陆人工岛机场—日本关西国际机场,为预防海浪的侵袭,根据设计要求,机场建成后高出海平面4m。然而,到2012年12月为止,一期与二期工程的平均沉降量分别达到12.9m与14.2m,远超预期沉降。几个典型填海造陆区,如日本仁川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都出现了非常大的地面沉降。可见,地面沉降已经成为影响填海造陆区建筑设施安全和使用性能的最大问题之一。大连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城市,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稀缺,土地资源匮乏成为制约大连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早在20世纪80年代大连就开始了填海造地,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历史。大连地区现有的机场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大的航空运输需求,填海造陆修建机场势在必行。所以,对大连地区填海造陆区回填碎石土的工程性质和填海造陆区机场地面沉降的研究对于填海造陆区后续的工程建设和合理利用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大连西部填海造陆区域,对填海造陆区回填碎石土的工程性质和回填区岸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填海造陆机场的地面沉降以及不同地基处理方案下的机场工后沉降进行了研究预测。所得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机场的工程建设运行规划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回填碎石土组成成分主要为原生矿物,主要是白云石和方解石,次生矿物含量很少。颗粒成分以粗粒组成分为主,主要为碎石卵砾类土或砾石卵砾类土,级配不良且不均匀。碎石土的内聚力在12.5~24.2KPa之间,内摩擦角在32.4~45.2°之间。碎石土含石量在45%~70%时,碎石土的抗剪强度和内摩擦角与含石量成正相关,含石量增大时内摩擦角的增幅先减小后变大,而碎石土的内聚力与含石量成反相关,含石量增大时内聚力减小的幅度先变小后变大。(2)采用规范法对填海造陆区机场的地面沉降进行计算,预压后,经过强夯处理的场地在设计荷载的作用下沉降量主要在20~70mm之间,最大沉降将达到90mm,出现在航站区及跑道停机坪区域。场地在设计荷载的作用下的沉降量符合场地工后沉降控制标准。(3)利用FLAC3D对机场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地面沉降进行数值模拟,分天然预压和天然预压后强夯处理两种工况。天然预压时,在设计荷载下场地的最大沉降量接近100mm,出现在航站区。机场在前5a沉降速度最快,在第15a左右,土层基本固结稳定。场地沉降主要发生在中间的粉质黏土层和淤泥层。后续进行场地地基处理或者基础选择时也要重点考虑这两层。天然预压后强夯处理时,场地地面沉降量明显减小,地面沉降量下降幅度在15%左右。机场的最大沉降速率为11.14mm/a,场地在40a左右土层基本固结稳定。对机场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地面沉降进行研究预测,对于后续机场工程建设有重要的参考意义。(4)对金州湾岸滩稳定性进行研究。沉积物均为浅海沉积,由湾顶至湾内呈北东—南西向带状分布,具有粗—细—粗的递变规律。基于遥感资料,对海岸线变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影响岸滩稳定性的因素。
张明慧[3](2020)在《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是恢复和改善砂质海岸带资源环境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国内外普遍关注。针对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外海岸整治修复工程技术研究进展和我国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技术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命题——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论文采用现场调查/观测法、数值模拟法、遥感与GIS空间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等方法,通过对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前、实施后的海岸带自然环境、海滩资源、景观生态、社会经济指标变化调查/监测与对比分析,从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的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方法、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方法、水动力水环境整治效果评价方法、自然环境-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整治修复效果评价方法四个方法研究建立了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体系。论文选取营口市月亮湾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和大连金石滩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进行应用实践研究,检验本文研究建立的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体系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在砂质海岸带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方法方面,研究建立了基于GIS空间评价单元的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技术框架,将海滩资源效果评价分化为沙滩资源效果评价和潮滩资源效果评价。在沙滩资源效果评价方面,遴选了沙滩面积指数、沙滩厚度指数、沙滩底质指数;在潮滩资源效果评价方面,遴选了潮滩侵淤指数、潮滩游乐指数、潮滩底质指数。研究构建了基于GIS技术的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方法,包括海滩综合养护指数及其沙滩养护指数和潮滩养护指数,沙滩养护指数包含沙滩面积指数、沙滩厚度指数和沙滩底质指数,潮滩养护指数包含潮滩游乐指数、潮滩侵淤指数和潮滩底质指数。营口月亮湾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和大连金石滩海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IS技术的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方法可实现砂质海岸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的空间差异化评价,能详细反映砂质海岸带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的空间差异特征。在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方法方面,针对砂质海岸带以旅游休闲娱乐为导向的整治修复工程实施目标,借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研究建立了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景观格局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方法,构建了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技术框架,确定了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景观生态空间整理效果评价、景观生态保护与修复效果评价、景观生态格局优化效果评价和海滩资源恢复与养护效果评价。针对景观生态空间整理效果评价,研究构建了景观生态功能分区分析方法及景观主体度指数计算方法;针对景观生态保护与修复效果评价,构建并遴选了景观自然度指数和景观丰富度指数;针对景观格局优化效果评价,构建并遴选了景观变化度指数和景观破碎度指数;针对海滩资源恢复与养护效果评价,构建了沙滩面积指数和潮滩游乐指数。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和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对海岸景观格局的改变程度,以此为基础构建的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技术方法,可详细反映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的景观生态效果,实现了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景观生态效果的宏观定量评价。在砂质海岸带水动力水环境整治效果评价方法方面,通过对比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的海湾水动力环境变化特征,从涨落潮水动力过程变化和海湾水体交换周期变化2个方面确定了海岸带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思路。在涨落潮水动力过程变化评价方面,构建并遴选了落潮流速变化指数;在海湾水体交换周期变化评价方面,构建了海湾水体半交换变化率指标。在海湾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面,研究建立了以海洋功能区划水环境质量要求为标准的海洋水环境污染指数和海洋水环境质量指数。对比分析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的主要海洋水环境污染指数变化和海洋水环境质量指数变化,评价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的海湾水环境质量改善效果。营口月亮湾水动力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和大连金石滩近岸海域水动力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海岸带水动力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法可以全面反映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的海湾水动力水环境效果。落潮流速变化指数可以反映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潮汐水动力过程变化程度,间接揭示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对落潮流夹沙侵蚀过程的影响程度;水体半交换率可反映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海湾内外水体交换过程变化程度,间接揭示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对海湾水体交换过程的影响程度;海湾水环境质量指数可以反映海岸带整修复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对海湾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类型及其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程度,间接揭示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对影响海湾水环境质量的最主要污染物浓度的改善效果。在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自然环境-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果评价方法方面,将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研究构建了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模糊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模糊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目标层为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自然环境-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综合评价结果;准则层分别为海岸带自然环境效果、景观生态效果、海滩资源效果、社会经济效果4个指标;因素层包括准则层自然环境效果的3个评价因素,景观生态效果的4个评价因素、海滩资源效果的3个评价因素,社会经济效果的3个评价因素共13个评价因素;指标层包括13个评价因素的17个评价指标。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应用研究和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可实现对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自然环境-资源生态-社会经济效果的综合定量评价,为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主要创新点包括:(1)将砂质海岸带海滩资源效果评价划分为沙滩资源效果评价和潮滩资源效果评价,同时将沙滩资源和潮滩资源各划分为若干个空间评价单元,建立了基于GIS空间叠加分析技术的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海滩资源效果空间差异化多指标评价模型,弥补了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将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进行整体化评价的传统方法不足;(2)提出了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技术框架及其评价指标,包括景观主体度指数、景观自然度指数、景观丰富度指数、景观变化指数等,用于定量描述砂质海岸整治修复工程对海岸带景观生态的保护与修复效果,填补了该方面评价方法空白;(3)从海滩资源养护效果、景观生态修复效果、水动力水环境整治效果、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综合效果四个方面提出了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的定量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实现了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由简单对比分析向评价指标、评价模型的转变,充实和填补了我国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的缺失。
刘一瑾[4](2020)在《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及防控方法研究 ——以泉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快速城镇化和全球极端气候的背景下,城市下垫面硬化、自然生态格局破坏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城市暴雨愈发频繁,积水现象增加。造成了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生命健康的一系列威胁。如何应用科学、有效、绿色、系统性的方法应对内涝灾害的发生仍然有很多研究空间。本文选取了暴雨内涝灾害高发的城市泉州为研究对象,结合城乡规划学、水文学、灾害学等学科的思维方式,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水文分析模型,以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的方式,探讨滨海城市暴雨内涝的防控方法。论文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国内外文献分析,对比了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模拟模型、评价方法、防控理论等内容,确定了在城市尺度以ArcGIS技术方法,通过指标体系评价的方式进行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在街区尺度通过SWMM技术进行汇水模拟及排水系统的风险评估;第二部分,在确定了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后进行了评价因子选取和综合权重赋值计算,构建了完整的暴雨内涝灾害评价体系。通过对指标进行归一化计算和叠加权重,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计算公式,在GIS中分析了泉州市各行政区的暴雨内涝灾害风险指数,划分出5个风险等级。通过城市建设状况和风险等级的对比关系,找出了影响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关键因素,总结了内涝灾害风险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区减弱的规律,为下文街区尺度的研究对象选取以及后文规划防控策略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高风险街区尺度的汇水模拟分析,深入研究了在不同降雨强度情况,空间要素与管网的综合作用下,街区内部积水的动态过程。根据用地现状和积水情况提出了结合低影响开发措施的分区优化策略,并再次进行模拟检验;第四部分,笔者从城市尺度的暴雨内涝承灾规划、街区尺度的基于LID的积水管控方法、防控内涝风险管理与政策优化三个角度构建了泉州市的暴雨内涝灾害防控方法。对泉州市进行暴雨内涝灾害风险研究和防控方法构建,不仅为该区域的风险识别和防灾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也通过探讨城市空间和暴雨内涝灾害的关系,丰富了城乡规划学科在防灾规划理论层面的研究,为滨海城市减少内涝灾害损失,保障城市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梅亚萍[5](2020)在《基于淤涨速率的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潮滩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潜在的土地资源。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里,为了解决人地矛盾以及经济建设需要,我国海岸围垦速度和强度有变快变大的趋势。与此同时,部分地区过度的围垦带来的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利用问题日益凸显。理想条件下,如果沉积物来源稳定,淤泥质潮滩的岸滩动态表现为垂向上的淤高和水平方向上的扩展;围垦之后假以时日,围堤前的潮滩会逐渐恢复至原来的高度和宽度,因而选择与潮滩淤涨速度相适宜的围垦速率对于潮滩的自然恢复以及制定潮滩规划和保护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涉及的三个滨海省级行政单元——江苏省、上海市及浙江省岸段为研究对象,利用GIS、RS技术分析三地19852015三十年间的岸线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从空间格局来看,上海市横沙东滩围垦速率最快,达到了598.00 m/a,其次是江苏省中部岸段以及浙江省杭州湾南岸,所有岸段中江苏省北部岸段岸线推进速率最慢,为5.60 m/a;从时间格局来看,江苏省中部岸段以及崇明东滩、杭州湾南岸在1985至1995年间最早进行围垦;1995至2015年间,几乎所有岸段围垦活动都很频繁,人工岸线不断取代自然岸线。三十年间岸线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地矛盾的突出,人类活动对自然岸线的改造作用导致的。结合潮滩地貌演变中的沉积速率和潮滩坡度两个因子计算围垦适宜速率,对比围垦适宜速率和岸线实际推进速率来建立围垦适宜性评价模式。评价结果表明,1985年至2015年主要围垦区域中:(1)围垦速率过快的区域有江苏省射阳河口、新洋港口和斗龙港口以及浙江省的三门湾下洋涂、蛇蟠岛和温州湾等岸段;(2)围垦速率较快区域为江苏省启东嘴、崇明东滩、象山港的莼湖镇、涂茨镇岸段以及台州湾的南洋涂;(3)围垦速率略快的是江苏省临洪河口、大丰港、川东港、上海市的南汇东滩、浙江省庵东浅滩以及台州湾的北洋涂;(4)围垦速率适宜的岸段仅有小洋口港、如东长沙镇和象山港的高湖塘和蒲门村岸段。略快、较快和过快的围垦速度打破了潮滩地貌动力的均衡,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应当严格控制。运用Delft3D模型对于不同沉积物来源、潮差以及初始坡度的情况下潮滩地貌的演变情况进行了探讨,发现:(1)潮滩剖面在稳定的沉积物供给下呈持续淤涨趋势,坡度逐渐变陡,且沉积物供应量越大,潮滩坡度变陡趋势越明显,剖面逐渐呈现上凸趋势;(2)在沉积物来源中断的情况下,潮滩剖面逐渐变缓,且先从潮滩下部出现侵蚀,每一年的侵蚀相较于前一年加剧;(3)潮滩剖面在中潮差的影响下产生变陡的趋势,而在强潮差的作用下不久之后就会发生侵蚀;(4)相较于坡度较陡的潮滩,平缓的潮滩更易于泥沙的堆积,坡度变化更为明显。
何金宝[6](2020)在《近30年海南岛岸线时空变迁与分析预测》文中提出海岸带是海陆交互作用下的重要生态环境过渡地带,从不同时期提取的海岸线信息研究其变迁规律对于沿海环境保护、海岸带资源的综合利用管理意义重大。海南岛四面环海,港湾众多,自1988年海南省成立以来,随着海南经济建设速度的逐步提升,海岸带的开发越来越频繁,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海岸线发生剧烈的变迁,海岸带的生态环境和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本文综合利用GIS、RS技术,以多时相LandsatTM、ETM+、OLI系列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Canny边缘检测和改进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相结合来进行海岸线初步提取。根据研究区海岸线特征进行了分类并建立解译标志,最终得到1990年、1995年、2002年、2009年、2018年五期海岸线。在此基础上,从长度、分形维数、类型组成、端点变化速率四个方面对海南岛岸线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讨论了引起海岸线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选取东方市至昌江县的典型岸段运用卡尔曼滤波器进行了海岸线未来位置预测并对沿海的开发的管理提出意见。主要成果如下:⑴海南岛岸线长度保持着持续上升的趋势,长度总计增加了246.82km,在空间上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三亚市、儋州市、海口市的岸线增长幅度最大。分形维数变化趋势与长度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除了东方市和澄迈县略有波动,整体呈持续增长趋势,海岸线越来越趋于复杂。⑵海岸线类型转换频繁,人工岸线剧增而自然岸线锐减,长度累计减少181.40 km,2018年岸线占比率已降至67.04%,海南岛岸线总体表现为向海洋方向不断扩张,部分区域向陆地后退,向海推进剧烈的区域多集中在西部城市,相比东部城市向海推进速度明显更快,主要驱动因素从波浪、潮流、海平面上升等自然因素向港口码头、房地产开发建设等人为因素和区位政策因素转化。⑶东方市至昌江县在港口码头、防波堤等海岸工程和向海突出的海岸附近的侵蚀作用仍会继续,根据2028年预测结果岸线最远后退距离达75m,随着岸线不断侵蚀后退可能危及周边的林地。
孙磊[7](2020)在《2006-2016年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变化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人类对海洋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重视,海洋为人类提供了许多生存的必要资源。其中沿海滩涂资源尤为重要,在滩涂和近岸海域开展围填海工程建设一直是沿海地区缓解用地紧张、拓展发展空间的主要方式。人类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围填海常对原有岸线进行截弯取直,使海岸线长度变短,改变了沿岸的部分地形,改变了区域的潮流运动特性,引起污染物迁移规律的变化,围填海工程占用了大面的水体,减少了纳潮量,降低了海水净化污染物的能力。围填海、养殖活动、港口建设、交通运输等高强度的开发活动,给近岸海域带来了环境压力,同时近海是受陆域排放污染物最大的区域,各种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近海水体,使近海区域的水体环境质量呈现恶化的趋势。海洋具有强大的自净能力,能够容纳大量污染物,在不会造成海洋环境不可承受的影响的前提下,海洋能够容纳的污染物量即为海洋环境容量。海洋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当排放的污染物总量超出了海洋环境容量能够承受的上限值,海洋环境与海洋功能将遭到破坏,甚至难以恢复。科学合理地确定海洋环境容量成为当前海洋环境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开敞型海湾的特点,立足于实际,通过搜集实测的地形和水文数据,污染调查,分析官方发布的水质数据以及海水养殖数据。结合Delft 3D软件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海州湾的潮流动力特征、海域水环境现状及分布特征、河口水质环境现状和污染物排放条件。建立潮流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扩散模型,根据实测水文资料进行模型验证,并确定了响应系数与分担率。运用箱式模型法与分担率法来分别计算出了大范围的海州湾海域的海洋环境容量和小范围的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的海洋环境容量,分析了变化机理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海州湾海域2016年比2006年平均水深增加4.6cm;研究区2016年比2006年海域面积减少34.93 km2;研究区的海水体积2016年比2006年减少0.31725 km2。海州湾水体交换量由2006年的59.1825亿m3/天减少为2016年的55.575亿m/天,减少了 3.6075亿m3/天。海州湾湾内COD浓度2006年为1.39 mg/l,2016 年增加为 1.63 mg/l;湾外 COD 浓度 2006 年为 1.205 mg/l,2016年为 1.4 mg/l。(2)2016年海州湾海域COD环境容量比2006年总计减少2765.0吨。其中静态剩余环境容量大幅减少,减少2948.44吨,占减少总量的106.63%;动态环境容量略有增加,增加值为183.35吨,占减少总量的-6.63%。(3)2006-2016年围填海引起的地形变化和水环境质量的变化使海州湾海域COD环境总容量减少,影响率为0.198:0.802。其中,地形和水环境对静态剩余环境容量的影响率为0.16:0.84;对动态环境容量的影响率为-0.408:1.408。湾内水环境质量下降对环境容量的减少作用相对较大,对海域环境总容量的影响是围填海影响的4.05倍,其中湾内水质恶化对静态剩余环境容量的影响是围填海的5.25倍,湾内外水质差值增加将造成动态环境容量的增加,而围填海造成的净纳潮量减少导致动态环境容量减少,两者影响率绝对值为3.45倍。(4)海州湾近岸河口区5个入海河口 2006年实际排放总量为102.353吨/天,2016年为76.590吨/天;2006年理论环境容量为114.571吨/天,2016年为81.410吨/天;2006年剩余环境容量为12.218吨/天,2016年下降为4.82吨/天。(5)海州湾近岸河口区2006-2016年地形和入海排污量变化使近岸河口区COD环境总容量减少,影响率为0.363:0.637。入海排污量对环境容量变化的作用相对较大,平均为围填海影响的1.75倍。围填海对近岸河口区的影响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主要通过近岸围填海工程叠加影响潮流动力场结构,进而影响水动力扩散输移能力,改变环境容量的大小。入海排污量对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的影响表现为正相关。(6)海州湾2006-2016年近岸河口区COD实际排放量、理论环境容量与剩余环境容量的变化与对应关系错综复杂。实际排放量大的河口对近岸河口区理论环境容量大小起决定作用,是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研究的重点,也是陆源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重点区域。入海排污量减少将导致理论环境容量降低,但实际排放量与环境容量变化没有明确的正向或负向相关性。(7)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的环境容量平均值为98吨/天,平均为3.88吨/(天*km2);海域ECD平均值为1186.56吨/天,平均为1.17吨/(天*km2)。河口区的单位面积环境容量大于海域环境容量。水文动力条件是海域和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的基本驱动力,但海域环境容量大小主要受湾内外水质差值控制,而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的大小受入海排污量的值、入海排污量变化的幅度和围填海工程的影响这三者叠加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是拓展了海洋环境容量研究的空间和时间边界。(1)构建了开敞型近岸海域不同时空尺度的海洋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体系,并据此完成了海州湾2006-2016年的不同空间尺度的环境容量及其变化研究。分别利用箱式模型和分担率法计算了海州湾2006年与2016年海域环境容量与河口区的环境容量,并分析揭示了环境容量变化特征。(2)揭示了海域和近岸河口区不同空间尺度的海洋环境容量影响因素与机理,计算得出了各类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对比研究了海州湾2006年和2016年不同空间尺度海洋环境容量,分析了十年间环境容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不同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和程度,以及各影响因素的叠加累积作用,最终算出了各类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宋洋[8](2019)在《21世纪初期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变化与日益强烈的人类活动使海岸带生态、景观和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而海岸线位于陆海相互作用最为剧烈的位置,其时空变化研究对制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环境政策、保障沿海居民生活环境、有效开发海岸带资源、协调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减轻海洋灾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自“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岸带发展更是备受世界瞩目,对海上丝绸之路岸线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可以为评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岸带发展状况提供科学支撑。参考大量文献资料与研究组对中国大陆岸线的实地考察及研究成果,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构建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分类体系,利用目视解译方法提取2000和2015年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大陆岸线数据,且两期大陆岸线数据的位置与分类精度均较优。在此基础上,从岸线长度与结构、岸线分形、岸线位置和陆海进退格局等方面分析和揭示2000-2015年间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变化的基本特征,从自然因素与人工因素两个角度对岸线变化进行驱动特征分析。具体包括:(1)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获取各类型岸线类型长度与结构;(2)参照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的概念,构建岸线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对岸线开发利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3)利用网格法计算岸线分形维数,通过其变化探究岸线形态是否变得更加复杂;(4)利用DSAS系统计算剖面端点速率,对岸线位置变化特征进行分析;(5)基于地理空间分析技术,计算陆海进退面积,识别陆海进退热点区域,揭示陆海格局变化特征;(6)选取多种自然和人类活动因素指标对岸线变化进行驱动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显着。岸线总长度由2000年的81490.18 km增至2015年的83005.18 km,但自然岸线长度降低1897.52 km,比例由2000年的85.27%降至2015年的73.25%,而人工岸线长度增加显着,长度增加达3415.52 km。西亚岸线人工化强度最高,东南亚岸线人工化强度次之,两个地区人工岸线长度分别剧增1368.98 km和897.89 km。南亚人工岸线开发强度弱于西亚和东南亚地区,长度增加487.02 km,但仍高于东北非和南欧的岸线人工化强度,东北非和南欧的人工岸线分别只增加374.92 km和283.70 km。`2)在洲际和国家尺度,岸线开发方式和强度差异显着。西亚地区丁坝突堤、港口码头和城镇建设最为迅速,在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以及伊朗等国家增加尤为明显;东南亚岸线人工化主要集中在越南和马来西亚两个国家,以港口码头、城镇和养殖建设为主;南亚地区养殖用地增加明显,主要集中在印度,港口码头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整个南亚地区城镇化进程最为缓慢,城镇用地增加最少;东北非和南欧地区以城镇和港口码头建设为主,城镇用地在埃及增加比较显着,港口用地在西班牙增加比较显着。3)岸线形态总体变得复杂。近15年间,离岸式港口、城镇和围堤等建设不断推动岸线向海扩张,使原本平直的岸线变得异常曲折和破碎,海上丝绸之路岸线分形维数由1.085增至1.087,各洲际尺度岸线分形维数变化趋势与整体变化趋势相同,皆呈增大趋势,岸线形态也均变复杂。随着研究尺度的减小,岸线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愈加敏感,许多岸线开发利用的热点区域和港口城市地区,岸线分形维数增加明显,岸线形态明显变得复杂,但在少数岸线开发利用的热点区域和港口城市地区,许多曲折岸段因设港造桥和建设围堤的缘故,裁弯取直效应使其岸线分形维数降低,岸线形态反而变得简单。4)岸线摆动强度在洲际尺度差异明显。东南亚和南亚岸线自然摆动比较强烈,并且高强度的人工开发也促使岸线不断向海摆动,因此两个大洲岸线总体摆动长度和比例明显高于西亚、东北非和南欧地区,岸线摆动长度分别高达5528.50km和3162.31 km,摆动长度的比例分别高达26.61%和30.12%。西亚虽然岸线人工化程度较高,但由于岸线自然摆动强度较低,因此岸线总体摆动强度仍不及东南亚和南亚,岸线摆动长度和比例分别为1793.89 km和8.37%。东北非和南欧岸线自然摆动与人工摆动强度都较弱,岸线摆动长度分别仅为800.78 km和556.68 km,岸线摆动比例分别仅为4.67%和3.28%。5)陆海进退在部分国家空间集聚明显,且有许多陆海进退热点区域存在。缅甸、印度、孟加拉国、越南、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等国陆地扩张显着,分别向海扩张625.71 km2、285.34 km2、281.57 km2、278.70 km2、189.48 km2、83.11 km2和72.52 km2,在莫塔马湾、恒河口、北若开邦、红河三角洲、肯帕德湾、阿联酋东中岸段和卡其沼泽地区陆地扩张尤为明显,扩张面积分别高达356.93 km2、260.71 km2、201.31 km2、158.48 km2、121.90 km2、120.32 km2和99.81km2。除陆地迅猛扩张外,缅甸、印度和孟加拉国三个国家陆地后退同样比较显着,此外,巴基斯坦陆地后退也比较剧烈,四个国家陆地后退面积分别为380.97km2、246.46 km2、116.44 km2和161.38 km2,在莫塔马湾、卡其沼泽地区和恒河口陆地后退尤为明显,后退面积分别高达289.93 km2、263.28 km2和101.88 km2。6)部分重要节点港口城市岸线开发强度较高。传统大型港口城市中,迪拜、多哈等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港口和城镇建设都比较剧烈,陆地分别扩张67.92km2和32.47 km2,孟买、吉达和巴塞罗那等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港口用地有一定的扩张强度,而其他多数大型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港口建设发展缓慢,陆地增长几乎停滞;中等发达城市中,港口码头和养殖围堤建设使海防及周边地区陆地扩张明显,港口和城镇建设使阿巴斯及周边地区陆地扩张明显,两个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陆地分别扩张64.90 km2和15.42 km2;新兴港口城市中,只有关丹、瓜达尔、吉布提和苏丹港及周边地区的港口用地有一定的新建和扩张,但陆地扩张量仍普遍不足。7)自然因素仍是长时间、宏观尺度下岸线变化的基本因素。泥沙沉积是自然状态下岸线向海扩张的基本动力,虽然近年来许多河流泥沙沉积量呈减少趋势,但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以及两河流域三角洲的陆地增长仍比较明显,而许多其他河流三角洲在泥沙携带量减少、人类活动和地面下沉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陆地增长缓慢或已停止增长,甚至某些河流三角洲已经出现陆地萎缩现象。除泥沙沉积外,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海平面上升、风暴潮频发以及地形因素都使许多地势平坦低洼的地区岸线发生后移,在印度洋海域的印度半岛、恒河口、缅甸以及安达曼海等沿岸地区陆地后退尤为明显。8)人文因素是短期内、局部尺度下岸线剧烈变化的主要因素。人口增长与城镇化使东南亚和西亚地区城镇用地面积增加显着,特别是马来西亚、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的局部地区,人口增长和城镇化都对城镇建设具有显着驱动作用,同时,城镇化在越南和伊朗的局部地区对城镇用地建设也具有显着驱动作用。相比之下,虽然南亚和东北非人口增长较快,但南亚和东北非城镇化发展仍然缓慢,城镇用地没有明显增加,此外,南欧人口增长与城镇化进程都已大大放缓,城镇用地增长更是微乎其微。除人口增长与城镇化外,港口经济、种植业和养殖业等也是陆地向海扩张的重要驱动因素。港口经济发展使部分大型传统港口城市和中等港口城市港口用地向海扩张迅猛,此外,由于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中国企业的投资,许多新型和小型港口城市的港口用地也得以一定程度的新建和扩张。围海种田和养殖等人类活动在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恒河三角洲、缅甸的伊洛瓦底三角洲、越南的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等地区开发比较剧烈,使岸线向海明显扩张。
李焱龙[9](2019)在《城市化进程中厦门市岛内外滨海老旧社区分形演变对比解析 ——以高浦与曾厝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厦门作为典型的滨海城市,自1980年后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至今历经了三个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期,产业结构转型期,文化运营期。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滨海老旧社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城市与农村的经济结构、地域景观等要素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然而厦门岛内与岛外的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为保证厦门可持续城市化健康发展,完善滨海区域的城镇体系,需要统筹考虑岛内外滨海老旧社区的发展。首先,本研究以分形理论作为切入点,通过计算厦门岛内外典型性滨海老旧社区高浦与曾厝垵的社区整体平面、社区组团平面、社区边界的分形维数并总结其演变规律,发现:1.两者分维随时间变化的总体趋势相似,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与厦门快速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基本一致。2.两者的社区整体分维都呈现出单调上升的变化趋势;社区组团分维的变化与社区整体分维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社区边界分维的变化与社区整体分维的变化相反。3.社区组团与社区边界分维会在某一时间段内发生突变。其次,对高浦与曾厝垵的社区分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较为明显的不同:1.无论从总体变化趋势看,还是从每一个阶段的变化趋势看,曾厝垵整体分维的增速都要快于高浦。2.在空间集聚期,曾厝垵边界分维产生突变,由之前的下降转变为上升,而高浦社区边界仍然保持下降。3.在稳定期,曾厝垵各组团分维的增速明显要小于高浦,并且组团分维之间的差值更小,更加均质。结合两者实际的空间演化历程,发现社区分维的突变以及社区分维演化表现出的差异性主要缘于厦门岛内与岛外不同的社区发展环境及政策引导。最后,基于高浦与曾厝垵分形演变规律的总结,结合厦门滨海老旧社区的总体演变特征,对厦门滨海老旧社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优化调控建议:1.一定程度上保持社区发展的自组织性是老旧社区更新的前提条件;2.社区转型期应适当控制产业更新速度与外来人口的涌入;3.将社区周边业态的发展与保护社区原有风貌统筹考虑;4.对靠近滨海带的组团或社区边界,应统筹考虑滨海带生态环境发展,建议在社区外围预留一些缓冲地带作为其弹性增长的空间,为后续的拆迁改造及社区转型考虑。
毕京鹏[10](2019)在《海岸线时空变迁遥感监测与分析 ——以泰国和马六甲海峡为例》文中提出20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全球至少70%的海滩长期处于被侵蚀的状态[1]。东南亚地区独特的地貌条件、气候条件、海洋状况等造就了多样的海陆格局,形成了丰富的海岸线资源,随着海岸带红树林、珊瑚礁等湿地保护以及养殖围塘、港口码头、人工岛等的多样开发活动,加之洪水、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海岸线受干扰和破坏的影响程度日益显着,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亟待发现和开展相关研究。本文以泰国和马六甲海峡两岸的海岸线为研究内容,建立了6类海岸线解译特征和位置界定标准,提出了 2种海岸线半自动化提取算法,获取了 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共计4期海岸线信息,从岸线的长度、类型及比例变化、变迁速率、分形维数、岸线多样性指数、海陆格局演变、典型区域岸线变迁驱动因素等方面分析了两个研究区近30年来海岸线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海岸线提取算法中近岸养殖塘等引起的碎斑块噪声和高分辨率图像语义信息的有效利用问题,分别建立了基于图像分割和数学形态学算子、以及基于面向对象和隶属规则的海岸线提取算法。两个提取方法分别实现了对碎斑块噪声的有效去除、地类对象的语义特征和隶属度规则的信息获取,实现了海岸线的自动化提取。与目视解译岸线相比,岸线位置分别在95%和85%的区域上具有一致性。(2)泰国海岸线时空变化规律:近30年(1990-2015年),泰国海岸线长度呈增长趋势,以7.24km/a的年平均变化速率增加了 180.987km,主要受“退渔还林”政策、养殖围塘、港口码头建设的人为因素和海洋潮汐运动、河口沉积环境、海湾红树林生长发育等自然因素两方面的影响。泰国北部曼谷湾、克拉地峡东岸、南部2府(北大年府、那拉提瓦府)区域为岸线变迁的主要区域。人工岸线集中分布于泰国东岸,主要表现为养殖围塘、港口码头、填海造陆等利用类型,1990-2015年内共增长180.036km。生物质岸线(红树林海岸为主)增加了 123.341km,集中分布在泰国西岸(如攀牙湾)。从分形维数来看,西岸的岸线曲折度较高,而泰国东岸岸线具有较好的延伸性。从岸线多样性来看,东岸海岸线类型丰富且岸线类型比例性较好(无单一岸线占绝对优势或绝对劣势),西岸海岸线类型单一(河口岸线和生物质岸线占据其主要部分)。(3)马六甲海峡海岸线时空变化规律:近30年(1990-2015年),马六甲海峡海岸线长度呈增长趋势,以4.51km/a的平均变化速率增加了 112.708km。马六甲海峡两岸生物质岸线和河口岸线分布最广,其次为人工岸线;其中人工岸线变化显着,1990-2015年共增长了 264.853km。马六甲海峡海岸的开发活动强度受限于两岸的地质条件,海峡东岸在岸线利用强度方面显着,表现为受围填海工程、港口建设、养殖塘发展等因素影响下的人工岸线增长,沿线城镇化水平较高;海峡西岸除此之外,红树林的发育、自然灾害侵蚀也是引起岸线摆动的重要因素。东岸变化速率较大处集中在港口码头区域,西岸则主要集中在自然因素驱动的河口岸线、生物质岸线分布区域。海峡东、西两岸岸线的分形维数、多样性指数差异性逐渐缩小,东岸的变化强度和速度大于西岸。本文探讨了东南亚两个研究区的海岸线时空变化规律、驱动因素和利用现状,可为认知海岸带规律、保护海洋生态多样性、促进海岸科学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二、海岸线变化速率计算方法及影响要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岸线变化速率计算方法及影响要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海上丝绸之路海岛岸线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海岛定义与分类 |
1.3.2 海岸线定义与分类 |
1.3.3 海岸线信息提取数据源 |
1.3.4 海岸线提取方法 |
1.3.5 海岸线提取不确定性分析 |
1.3.6 海岛岸线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菲律宾群岛 |
2.1.2 印度尼西亚群岛 |
2.1.3 东南亚近岸海域海岛 |
2.1.4 南亚-西亚近岸海域海岛 |
2.1.5 红海海域海岛 |
2.1.6 地中海海域海岛 |
2.1.7 非洲东海岸海域海岛 |
2.1.8 马尔代夫群岛 |
2.2 岸线提取数据源与处理 |
2.2.1 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 |
2.2.2 影像预处理 |
2.3 海岛岸线提取 |
2.3.1 海岛及岸线分类 |
2.3.2 岸线目视解译方法 |
2.4 海岛岸线提取精度分析 |
2.5 海岛岸线时空变化分析方法 |
2.5.1 岛屿形态变化分析方法 |
2.5.2 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 |
2.5.3 岸线变化速率分析方法 |
2.5.4 岸线开发利用程度分析方法 |
2.5.5 Getis-Ord G_i~*指数热点分析方法 |
2.5.6 标准差椭圆分析方法 |
第3章 海岛岸线长度及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
3.1 岸线长度及结构整体情况 |
3.2 菲律宾群岛 |
3.2.1 岛屿岸线长度变化 |
3.2.2 岛屿岸线结构及开发利用程度变化 |
3.3 印度尼西亚群岛 |
3.3.1 岛屿岸线长度变化 |
3.3.2 岛屿岸线结构及开发利用程度变化 |
3.4 东南亚近岸海域海岛 |
3.4.1 岛屿岸线长度变化 |
3.4.2 岛屿岸线结构及开发利用程度变化 |
3.5 南亚-西亚近岸海域海岛 |
3.5.1 岛屿岸线长度变化 |
3.5.2 岛屿岸线结构及开发利用程度变化 |
3.6 红海海域海岛 |
3.6.1 岛屿岸线长度变化 |
3.6.2 岛屿岸线结构及开发利用程度变化 |
3.7 地中海海域海岛 |
3.7.1 岛屿岸线长度变化 |
3.7.2 岛屿岸线结构及开发利用程度变化 |
3.8 非洲东海岸海域海岛 |
3.8.1 岛屿岸线长度变化 |
3.8.2 岛屿岸线结构及开发利用程度变化 |
3.9 马尔代夫群岛 |
3.9.1 岛屿岸线长度变化 |
3.9.2 岛屿岸线结构及开发利用程度变化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岛分布格局及形态时空变化特征 |
4.1 海岛分布格局 |
4.2 海岛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
4.2.1 菲律宾群岛 |
4.2.2 印度尼西亚群岛 |
4.2.3 东南亚近岸海域海岛 |
4.2.4 南亚-西亚近岸海域海岛 |
4.2.5 红海海域海岛 |
4.2.6 地中海海域海岛 |
4.2.7 非洲东海岸海域海岛 |
4.2.8 马尔代夫群岛 |
4.3 海岛位置时空变化特征 |
4.3.1 菲律宾群岛 |
4.3.2 印度尼西亚群岛 |
4.3.3 东南亚近岸海域海岛 |
4.3.4 南亚-西亚近岸海域海岛 |
4.3.5 红海海域海岛 |
4.3.6 地中海海域海岛 |
4.3.7 非洲东海岸海域海岛 |
4.3.8 马尔代夫群岛 |
4.4 海岛形状时空变化特征 |
4.4.1 海上丝绸之路海岛形状统计 |
4.4.2 面积变化岛屿形状指数统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岛陆海格局时空变化特征 |
5.1 菲律宾群岛 |
5.1.1 陆海格局变化 |
5.1.2 标准差椭圆分析 |
5.1.3 热点分析 |
5.2 印度尼西亚群岛 |
5.2.1 陆海格局变化 |
5.2.2 标准差椭圆分析 |
5.2.3 热点分析 |
5.3 东南亚近岸海域海岛 |
5.4 南亚-西亚近岸海域海岛 |
5.5 红海海域海岛 |
5.6 地中海海域海岛 |
5.7 非洲东海岸海域海岛 |
5.8 马尔代夫群岛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典型岛屿岸线空间位置时空变化特征 |
6.1 吕宋岛 |
6.2 苏门答腊岛 |
6.3 爪哇岛 |
6.4 加里曼丹岛 |
6.5 苏拉威西岛 |
6.6 新几内亚岛 |
6.7 巴淡岛 |
6.8 新加坡 |
6.9 斯里兰卡 |
6.10 马达加斯加 |
6.11 本章小结 |
第7章 海岛岸线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7.1 人为要素 |
7.1.1 人口与城市化 |
7.1.2 经济结构驱动 |
7.1.3 其他人为要素 |
7.2 自然要素 |
7.2.1 海岸带环境 |
7.2.2 生态系统 |
7.2.3 海洋环境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讨论 |
8.2.1 岸线变化的空间差异 |
8.2.2 河口岸线变化 |
8.2.3 海岸线的动态平衡特征 |
8.2.4 海岸类型影响岸线变化 |
8.2.5 岛屿形态变化与岛屿大小的关系 |
8.3 主要创新点 |
8.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金州湾填海造陆区碎石土性质及机场沉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碎石土研究现状 |
1.2.2 围填海区地面沉降研究现状 |
1.2.3 岸滩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情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条件 |
2.1.3 水文气象条件 |
2.1.4 社会经济条件 |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水文地质 |
2.2.4 岩溶和特殊岩土分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回填碎石土工程性质研究 |
3.1 研究区回填碎石土野外调查取样 |
3.2 室内试验概述 |
3.3 碎石土矿物组成 |
3.4 碎石土颗粒分析试验 |
3.5 碎石土直剪试验 |
3.5.1 直剪试验获得的强度指标 |
3.5.2 含石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
3.5.3 含石量对内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地面沉降研究 |
4.1 工程概况及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参数 |
4.1.1 场地地基土的构成 |
4.1.2 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
4.2 机场地表沉降计算 |
4.2.1 场地软土固结程度评估 |
4.2.2 机场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地面沉降计算 |
4.3 大连金州湾机场天然预压下地面沉降数值模拟研究 |
4.3.1 常用沉降预测方法 |
4.3.2 数值模拟概述 |
4.3.3 模型的建立以及地基土层性质参数 |
4.3.4 天然预压下机场地面沉降模拟分析 |
4.3.5 地基强夯处理法介绍 |
4.3.6 天然预压后经过强夯处理的机场地面沉降模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内金州湾岸滩稳定性研究 |
5.1 金州湾地貌特征 |
5.1.1 海岸地貌 |
5.1.2 海底地貌 |
5.1.3 岸滩概况 |
5.2 表层沉积物类型及分布特征 |
5.3 金州湾填海造陆和海岸线变迁 |
5.3.1 填海造陆情况 |
5.3.2 海岸线变迁情况 |
5.4 金州湾岸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5.4.1 海平面上升 |
5.4.2 泥沙因素 |
5.4.3 潮流作用 |
5.4.4 波浪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及其效果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
1.2.2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
1.2.3 我国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砂质海岸带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
2.1 砂质海岸带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技术框架建立 |
2.2 砂质海岸带沙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研究 |
2.2.1 沙滩空间规模养护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2.2.2 沙滩体量养护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2.2.3 沙滩舒适度养护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2.3 砂质海岸带潮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研究 |
2.3.1 潮滩适宜游乐区域规模养护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2.3.2 潮滩剖面形态养护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2.3.3 潮滩底质物质养护效果评价指标遴选 |
2.4 基于GIS的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空间差异化评价方法 |
2.4.1 GIS技术及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矢量数据 |
2.4.2 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
2.4.3 基于GIS的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模型建立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3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
3.1 景观生态学主要理论与方法 |
3.2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方法 |
3.2.1 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数据 |
3.2.2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类型划分 |
3.2.3 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技术流程 |
3.3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技术框架建立 |
3.4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3.4.1 景观生态空间整理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3.4.2 景观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3.4.3 景观格局优化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3.4.4 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 |
3.5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4 砂质海岸带海域水动力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
4.1 近岸海域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法 |
4.1.1 近岸海域水文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数值模拟方法 |
4.1.2 近岸海域水文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4.2 近岸海域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法 |
4.2.1 海洋水环境效果评价方法 |
4.2.2 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5.1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方法 |
5.1.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起源 |
5.1.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原理 |
5.1.3 层次分析法及其计算过程 |
5.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过程 |
5.2.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步骤 |
5.2.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过程 |
5.3 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框架建立 |
5.3.1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指标遴选 |
5.3.2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指标层次框架建立 |
5.3.3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指标量化方法 |
5.4 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建立 |
5.4.1 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
5.4.2 综合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
5.5 综合模糊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5.5.1 Satty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5.2 最大熵值法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5.3 模糊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6 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 |
6.1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概况 |
6.1.1 营口月亮湾砂质海岸带概况 |
6.1.2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主要资源环境问题 |
6.1.3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技术方案概况 |
6.2 营口月亮湾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
6.2.1 营口月亮湾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监测 |
6.2.2 营口月亮湾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
6.3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 |
6.3.1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 |
6.3.2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总体评价 |
6.3.3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空间整理效果评价 |
6.3.4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
6.3.5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格局优化效果评价 |
6.3.6 营口月亮湾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
6.3.7 结果讨论 |
6.4 营口月亮湾海湾水动力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
6.4.1 营口月亮湾海湾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
6.4.2 营口月亮湾海湾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
6.5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 |
6.5.1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综合效果监测 |
6.5.2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分析与指标赋值 |
6.5.3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综合效果模糊评价计算 |
6.5.4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综合效果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6.5.5 结果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 |
7.1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概况 |
7.1.1 大连金石滩砂质海岸带概况 |
7.1.2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概况 |
7.2 大连金石滩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
7.2.1 海滩资源养护效果监测 |
7.2.2 沙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
7.2.3 潮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
7.2.4 海滩综合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
7.3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 |
7.3.1 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 |
7.3.2 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总体效果分析 |
7.3.3 景观生态空间整理效果评价 |
7.3.4 景观生态保护与修复效果评价 |
7.3.5 景观生态格局优化效果评价 |
7.3.6 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 |
7.3.7 结果讨论 |
7.4 大连金石滩近岸海域水文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
7.4.1 近岸海域水文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
7.4.2 近岸海域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
7.4.3 海滩底质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
7.5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 |
7.5.1 综合评价指标监测与赋值 |
7.5.2 综合效果模糊评价计算 |
7.5.4 综合效果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7.5.5 结果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及防控方法研究 ——以泉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极端气候和全球灾害 |
1.1.2 暴雨内涝灾害对城市影响 |
1.1.3 城市化对暴雨内涝灾害影响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界定和专业视角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相关研究综述 |
2.1 暴雨内涝灾害模拟模型相关研究 |
2.1.1 国外暴雨内涝灾害模拟模型研究 |
2.1.2 国内暴雨内涝灾害模拟模型研究 |
2.2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相关研究 |
2.2.1 基于历史灾情数理统计的暴雨内涝风险评价 |
2.2.2 基于RS和ArcGIS技术的暴雨内涝风险评价 |
2.2.3 基于情景模拟方法的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 |
2.2.4 基于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的暴雨内涝风险评价 |
2.3 暴雨内涝灾害防控理论及实践相关研究 |
2.3.1 暴雨内涝灾害防控理论相关研究 |
2.3.2 暴雨内涝灾害防控实践相关研究 |
2.4 既有研究经验总结与思考 |
2.4.1 我国现阶段防涝研究的问题 |
2.4.2 未来雨涝灾害防控发展方向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技术运用 |
3.1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构建流程 |
3.1.1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的评价原理 |
3.1.2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的评价流程 |
3.2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2.2 评价指标的初定及筛选 |
3.2.3 评价指标的确定与计算 |
3.3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综合模型的构建 |
3.3.1 灾害风险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建立 |
3.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综合计算 |
3.3.3 风险评价数学模型的构建 |
3.4 多尺度暴雨内涝灾害评估与技术运用 |
3.4.1 城市尺度风险评价 |
3.4.2 街区尺度实证研究 |
3.4.3 ArcGIS和SWMM技术交互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尺度内涝灾害风险评价及分析 |
4.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4.1.1 地形地貌 |
4.1.2 气候与降水 |
4.1.3 海洋与水域 |
4.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各指标评价 |
4.2.1 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 |
4.2.2 承灾体暴露性评价 |
4.2.3 承灾体脆弱性评价 |
4.3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
4.3.1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准则层评估分析 |
4.3.2 暴雨内涝灾害风险综合评价区划 |
4.4 风险评价与城市建设比对分析 |
4.4.1 高风险区: 高强度城市中心区 |
4.4.2 次高风险区: 沿海城市副中心 |
4.4.3 中风险区: 环湾区增长极核 |
4.4.4 次低、低风险区: 内陆山区小城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风险街区尺度汇水模拟和分区优化 |
5.1 研究区选取与模型构建 |
5.1.1 模拟地块范围及概况 |
5.1.2 模型构建过程 |
5.2 研究区模拟积水情况分析 |
5.2.1 10a一遇 |
5.2.2 50a一遇 |
5.2.3 200a一遇 |
5.3 基于汇水模拟结果的分区优化 |
5.3.1 积水情况分析 |
5.3.2 分区优化策略 |
5.4 优化后模拟积水情况分析 |
5.4.1 10a一遇 |
5.4.2 50a一遇 |
5.4.3 200a一遇 |
5.5 分区优化前后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内涝防控的多尺度承灾规划与管控方法 |
6.1 城市尺度暴雨内涝承灾规划 |
6.1.1 城市生态网络修复 |
6.1.2 城市防灾系统构建 |
6.2 基于LID的街区尺度积水管控方法 |
6.2.1 街区公共空间产汇流管控 |
6.2.2 街区LID设施网络化设计 |
6.3 基于防涝的风险管理及政策优化 |
6.3.1 建立内涝预警系统 |
6.3.2 增强居民防灾意识 |
6.3.3 管理对接与协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淤涨速率的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海岸线定义及分类 |
1.2.2 海岸线空间变化分析 |
1.2.3 潮滩剖面形态及演变 |
1.2.4 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滩涂资源及围垦概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岸线提取与分析 |
3.1.1 遥感影像与地形图收集 |
3.1.2 基于遥感影像的海岸线目视解译原则 |
3.1.3 海岸线质量评估实地测量 |
3.1.4 岸线质量评估方法 |
3.1.5 岸线变迁速率分析方法 |
3.2 围垦适宜性评价 |
3.2.1 沉积速率及剖面数据来源 |
3.2.2 潮滩围垦适宜速率 |
3.2.3 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方法 |
3.3 Delft3D水动力与沉积物模型 |
3.3.1 二维基本控制方程 |
3.3.2 泥沙输运模型 |
3.3.3 模型参数设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果 |
4.1 近30 年来长三角地区岸线类型时空变化特征 |
4.2 近30 年来长三角地区典型围垦区域阶段性岸线时空变化特征 |
4.2.1 绣针河口-浏河岸段海岸线 |
4.2.1.1 绣针河口-射阳河口岸段 |
4.2.1.2 射阳河口-东灶港岸段 |
4.2.1.3 东灶港-浏河岸段 |
4.2.2 长江口-杭州湾岸段海岸线 |
4.2.2.1 崇明岛岸段 |
4.2.2.2 长兴岛-横沙岛岸段 |
4.2.2.3 浏河至金山岸段 |
4.2.3 杭州湾-温州湾岸段海岸线 |
4.2.3.1 杭州湾南岸岸段 |
4.2.3.2 象山港岸段 |
4.2.3.3 三门湾岸段 |
4.2.3.4 台州湾岸段 |
4.2.3.5 温州湾岸段 |
4.3 近30 年来长三角地区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 |
4.3.1 江苏省和上海市主要围垦岸段适宜性评价 |
4.3.2 浙江省主要围垦岸段适宜性评价 |
4.4 长三角地区潮滩地貌动力特征与控制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EPR、LRR和 WLR的交互检验 |
5.2 长三角地区岸线变化驱动力分析 |
5.2.1 江苏省岸段 |
5.2.2 上海市及崇明三岛岸段 |
5.2.3 浙江省岸段 |
5.3 长三角地区潮滩生长与围垦工程的极限 |
5.4 长三角地区未来海岸带空间资源开发思路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基金 |
致谢 |
(6)近30年海南岛岸线时空变迁与分析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海岸线提取研究现状 |
1.3.2 海岸线变迁研究现状 |
1.3.3 海岸线预测研究现状 |
1.3.4 存在问题与不足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
2.1 地理位置概况 |
2.2 自然概况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2.4 数据源 |
2.4.1 数据获取 |
2.4.2 数据预处理 |
3 海岸线信息提取 |
3.1 海岸线的定义 |
3.2 海岸线解译标志 |
3.2.1 基岩岸线 |
3.2.2 砂质岸线 |
3.2.3 淤泥质岸线 |
3.2.4 生物质岸线 |
3.2.5 港口码头岸线 |
3.2.6 建设岸线 |
3.2.7 渔业岸线 |
3.3 海岸线半自动提取及修正 |
3.3.1 Canny边缘检测及改进归一化水体指数 |
3.3.2 海岸线修正 |
3.4 海岸线提取误差分析 |
4 海南岛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 |
4.1 岸线长度变化分析 |
4.2 岸线分形维数变化分析 |
4.3 岸线类型变化分析 |
4.4 典型岸线类型变化区域 |
4.5 岸线变迁速率分析 |
5 驱动力分析 |
5.1 自然因素 |
5.2 人为因素 |
5.3 政策因素 |
6 典型区域海岸线变化趋势预测 |
6.1 模型的基本原理 |
6.2 模型的初始化 |
6.3 模拟结果及精度分析 |
6.4 未来海岸线模拟结果与分析 |
6.5 沿海地区的管理与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2006-2016年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变化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海洋环境容量的概念 |
1.2.2 海洋环境容量研究进展 |
1.2.3 环境容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2.4 海洋环境容量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自然条件 |
2.2.1 气象气候 |
2.2.2 入海河流 |
2.2.3 海洋水文 |
2.2.4 地形地貌 |
2.2.5 岸滩演变 |
第3章 海州湾2006-2016年海洋环境和开发利用状况与变化 |
3.1 海岸经 |
3.2 海底地形 |
3.3 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情况 |
3.3.1 主要入海河流径流量 |
3.3.2 河流水质 |
3.4 海州湾海域水环境质量 |
3.4.1 2006年水环境质量 |
3.4.2 2016年水环境质量 |
3.4.3 水环境质量变化 |
3.5 海域开发利用 |
3.5.1 海城开发利用状况 |
3.5.2 海城开发利用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研究方法 |
4.1 常用方法及其适用性 |
4.2 海州湾海域环境容量研究方法 |
4.2.1 箱式模型法 |
4.2.2 海域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
4.3 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研究方法 |
4.3.1 分担率法 |
4.3.2 计算步骤 |
4.4 数值模拟方法 |
4.4.1 Delft 3D模型 |
4.4.2 模型网格与参数设置 |
4.4.3 模型验证 |
第5章 海州湾海域2006-2016的海洋环境容量 |
5.1 计算方法和计算边界 |
5.2 2006年的海洋环境容量计算 |
5.2.1 数据来源与分析处理 |
5.2.2 计算参数取值 |
5.2.3 计算结果 |
5.3 2016年的海洋环境容量计算 |
5.3.1 数据来源与分析处理 |
5.3.2 计算参数取值 |
5.3.3 计算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海州湾近岸河口区2006-2016的海洋环境容量 |
6.1 计算方法和计算边界 |
6.2 2006年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 |
6.2.1 数据来源和分析处理 |
6.2.2 河口控制点的响应系数和分担率计算 |
6.3 2016年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 |
6.3.1 数据来源和分析处理 |
6.3.2 河口控制点的响应系数和分担率计算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2006-2016年海洋环境容量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
7.1 海域环境容量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
7.1.1 2006与2016年自然条件汇总 |
7.1.2 计算边界条件设定与情景模拟 |
7.1.3 不同情景的计算结果 |
7.1.4 计算结果分析 |
7.1.5 小结 |
7.2 近岸河口区海洋环境容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
7.2.1 2006与2016年自然条件汇总 |
7.2.2 计算边界条件设定与情景模拟 |
7.2.3 不同情景的计算结果 |
7.2.4 计算结果分析 |
7.2.5 小结 |
7.3 海州海洋环境容量变化时空特征与对策措施建议 |
7.3.1 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变化时空特征 |
7.3.2 海州湾海洋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21世纪初期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海岸线定义与指示岸线 |
1.2.2 海岸线分类研究现状 |
1.2.3 海岸线提取研究现状 |
1.2.3.1 基于传统地理数据源的海岸线提取 |
1.2.3.2 基于遥感影像的海岸线提取 |
1.2.3.3 基于新兴数据源的海岸线提取 |
1.2.4 海岸线变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海上丝绸之路 |
2.1.2 东南亚 |
2.1.3 南亚 |
2.1.4 西亚 |
2.1.5 东北非 |
2.1.6 南欧 |
2.2 岸线提取数据源与处理 |
2.3 辅助数据集 |
2.3.1 行政区划数据 |
2.3.2 Google Earth影像 |
2.3.3 红树林数据 |
2.3.4 地形地貌数据 |
2.3.5 人口数据 |
2.3.6 夜间灯光数据 |
2.4 大陆岸线信息提取方法 |
2.4.1 岸线定义与分类 |
2.4.2 岸线目视解译方法 |
2.4.2.1 自然岸线目视解译标准 |
2.4.2.2 人工岸线目视解译标准 |
2.4.3 岸线提取技术过程 |
2.5 大陆岸线信息精度评估 |
2.5.1 岸线位置精度评估方法 |
2.5.2 岸线分类精度评估方法 |
2.5.3 岸线位置与分类精度分析结果 |
2.6 大陆岸线时空变化分析方法 |
2.6.1 空间单元划分 |
2.6.1.1 岸线时空变化分析单元 |
2.6.1.2 岸线变化人工驱动特征分析单元 |
2.6.2 岸线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
2.6.3 岸线分形维数 |
2.6.4 基于剖面的岸线变化速率 |
2.6.5 陆海格局变化 |
2.6.6 人口驱动指数 |
2.6.7 岸线变化热点分析 |
第3章 大陆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
3.1 洲际尺度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
3.2 国家尺度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
3.2.1 东南亚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
3.2.2 南亚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
3.2.3 西亚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
3.2.4 东北非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
3.2.5 南欧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
3.3 热点区域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
3.4 重点港口城市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陆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
4.1 洲际尺度岸线分形维数变化特征 |
4.2 国家尺度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
4.2.1 东南亚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
4.2.2 南亚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
4.2.3 西亚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
4.2.4 东北非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
4.2.5 南欧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
4.3 热点区域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
4.4 重点港口城市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陆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
5.1 洲际尺度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
5.2 国家和热点区域尺度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
5.2.1 东南亚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
5.2.2 南亚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
5.2.3 西亚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
5.2.4 东北非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
5.2.5 南欧岸线位置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
5.3 重点港口城市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陆海格局时空变化特征 |
6.1 洲际尺度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
6.2 国家尺度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
6.2.1 东南亚陆退格局变化特征 |
6.2.2 南亚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
6.2.3 西亚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
6.2.4 东北非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
6.2.5 南欧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
6.3 热点区域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
6.4 重点港口城市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大陆岸线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7.1 自然影响因素 |
7.1.1 泥沙沉积 |
7.1.2 气候变化 |
7.1.3 地形地貌 |
7.2 人工驱动因素 |
7.2.1 人口增长 |
7.2.2 港口经济 |
7.2.3 农业生产 |
7.2.4 城镇化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图 |
(9)城市化进程中厦门市岛内外滨海老旧社区分形演变对比解析 ——以高浦与曾厝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厦门滨海老旧社区发展背景 |
1.1.2 厦门滨海老旧社区更新发展概况 |
1.1.3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概念界定 |
1.5.1 城市化 |
1.5.2 滨海老旧社区 |
1.6 相关研究综述 |
1.6.1 滨海空间的相关研究综述 |
1.6.2 老旧社区空间演变的相关研究综述 |
1.6.3 分形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
1.6.4 研究现状总结 |
1.7 研究方法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相关数据来源 |
1.7.3 研究时间范围选取 |
1.8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厦门滨海老旧社区发展概况及案例选取依据 |
2.1 厦门市城市化发展总体概况 |
2.1.1 基础设施建设期 |
2.1.2 产业结构转型期 |
2.1.3 文化运营期 |
2.2 滨海老旧社区的演化特征及分类 |
2.2.1 滨海老旧社区演化特征 |
2.2.2 滨海老旧社区的分类 |
2.3 岛内外滨海社区发展对比 |
2.4 本研究案例选取依据 |
2.4.1 高浦案例选取依据特点简述 |
2.4.2 曾厝垵案例选取依据特点简述 |
第三章 老旧社区分形几何特性与分维计算方法 |
3.1 老旧社区的分形几何特性 |
3.1.1 老旧社区的迭代生成性 |
3.1.2 老旧社区的自相似性 |
3.1.3 老旧社区的标度不变性 |
3.2 分形维数计算方法的选定 |
3.3 计盒维数的计算过程与算法优化 |
3.3.1 计盒维数的定义与计算 |
3.3.2 计盒维数的算法优化 |
3.3.3 研究对象标度区的判定 |
3.3.4 程序算法的验证 |
第四章 社区平面形态的分形维数计算与解析 |
4.1 相关概念 |
4.2 数据的处理 |
4.2.1 地图资料 |
4.2.2 地图的数字化转译 |
4.3 高浦社区平面形态分形维数的计算与解析 |
4.3.1 社区概况 |
4.3.2 社区整体形态分维计算结果与解析 |
4.3.3 社区边界形态分维计算结果与解析 |
4.3.4 社区组团形态分维计算结果与解析 |
4.4 曾厝垵平面形态分形维数的计算与解析 |
4.4.1 社区概况 |
4.4.2 社区整体形态分维计算结果与解析 |
4.4.3 社区边界形态分维计算结果与解析 |
4.4.4 社区组团形态分维计算结果与解析 |
4.5 社区分维演变与社区用地扩展的相关性解析 |
4.5.1 相关性计算方法 |
4.5.2 社区建筑密度与社区整体形态分维的相关性计算 |
4.5.3 社区建设用地面积-周长比值与社区边界分维的相关性计算 |
4.5.4 相关性计算的解析 |
4.6 本章小结 |
4.6.1 社区分维计算结果的演变规律解析 |
4.6.2 从社区用地扩展的角度解析社区分维的演化 |
第五章 社区分形维数演变比较分析及发展预测 |
5.1 社区分形维数演化的总体趋势对比分析 |
5.2 扩张期社区分形演化对比分析 |
5.2.1 扩张期社区发展情况对比 |
5.2.2 扩张期社区分形演变对比分析 |
5.3 空间集聚期社区分形演化对比分析 |
5.3.1 空间集聚期社区发展情况对比 |
5.3.2 空间集聚期社区分形演化对比分析 |
5.4 稳定期社区分形演化对比分析 |
5.4.1 稳定期社区发展情况对比 |
5.4.2 稳定期社区分形演化对比分析 |
5.5 社区分维发展的预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5.6.1 社区分形演化对比分析总结 |
5.6.2 社区分维发展的预测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分形理论在社区演变研究中的运用 |
6.1.2 厦门岛内外典型性滨海老旧社区分形演变的规律 |
6.1.3 分形演化视角下滨海老旧社区发展的优化建议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海岸线时空变迁遥感监测与分析 ——以泰国和马六甲海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篇章结构 |
2 研究区和数据源 |
2.1 研究区 |
2.2 数据源 |
2.3 本章小结 |
3 海岸线提取算法和分析方法研究 |
3.1 海岸线提取算法研究 |
3.2 海岸线类型解译标志及界定 |
3.3 海岸线提取精度验证 |
3.4 海岸线分析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泰国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 |
4.1 泰国海岸线空间分布特征 |
4.2 泰国海岸线类型构成特征 |
4.3 岸线变化速率分析 |
4.4 分形维数特征及其变化 |
4.5 泰国典型海岸带区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马六甲海峡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 |
5.1 海岸线空间分布特征 |
5.2 海岸线的类型构成及演变特征 |
5.3 变迁速率及分形维数特征 |
5.4 海陆格局变化特征 |
5.5 马六甲海峡典型海岸带区域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泰国和马六甲海峡研究区覆盖的主要遥感影像详细信息表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海岸线变化速率计算方法及影响要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海上丝绸之路海岛岸线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 张玉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2]金州湾填海造陆区碎石土性质及机场沉降研究[D]. 赵熠. 吉林大学, 2021
- [3]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D]. 张明慧.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4]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价及防控方法研究 ——以泉州市为例[D]. 刘一瑾. 天津大学, 2020(02)
- [5]基于淤涨速率的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 梅亚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6]近30年海南岛岸线时空变迁与分析预测[D]. 何金宝.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7]2006-2016年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变化及机理研究[D]. 孙磊.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1)
- [8]21世纪初期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分析[D]. 宋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9(01)
- [9]城市化进程中厦门市岛内外滨海老旧社区分形演变对比解析 ——以高浦与曾厝垵为例[D]. 李焱龙. 厦门大学, 2019(01)
- [10]海岸线时空变迁遥感监测与分析 ——以泰国和马六甲海峡为例[D]. 毕京鹏.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