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经济时代的CIO(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1](2013)在《基于发展能力模糊评价的知识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知识型城市是“知识经济的集群发展”、“智慧城市”以及“数字城市”交融发展的新型城市模式(Arbonies&Moso,2002;Garcia,2004).在国际领域,“知识型城市”从概念提出到实践建设已有十余年时间。在此期间,以雷夫.埃德文森为首的国外学者从概念模型到发展机理等多层面对其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证,并推出了广为认同的“知识型城市”的标准。随着理论的深化,知识型城市的建设实践在国际范围内也渐入繁荣。早在本世纪之初,一些地处欧美和东南亚地区的城市就领先制定了“知识型城市战略”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截至目前,全球已有一批优秀城市在卓越发展中脱颖而出,成为知识型城市的“发展标杆”,例如澳大利亚的墨尔本、荷兰的代尔夫特和美国的波士顿等。总体而言,知识型城市的发展价值正在得到国际主流城市的认可,这种新型城市模式正在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与仿效。回首国内,“知识型城市”的理论研究仍处于推介导入阶段,发展实践更处在起步之状态,然而,当前社会转型与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正与国内城市当局致力于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的诉求相互汇聚与交织,形成推动国内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这股力量为我国未来知识型城市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由此而言,基于国内城市发展现状而进行我国知识型城市发展相关的针对性研究是时势之所需。显然,这类研究理应将“能否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置于当前研究的前沿。这两个问题看似宽泛,其实都无一例外地指向了一个更为本质且值得深究的命题:城市如何科学评估自身的现实资源和能力,以决策城市能否以及如何向知识型城市转型。显然,建构设计一套基于知识型城市战略导向的城市现实资源能力的评价系统无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益尝试,这即为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围绕此问题,本文共分9章来论述:前2章主要完成研究背景以及文献的陈述;第3章系统解析了知识型城市的内涵、发展机理以及趋势等问题,重点回答了“什么是知识型城市”的问题;第4章以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角论证了国内发展知识型城市的现实性与可行性;从第5章开始直至第8章,论文主要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设计城市知识型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并选取合肥市进行了评价实测。第9章以评价为基础,系统阐述知识型城市的发展路径及其实践工具。为了不失研究的应用性价值,作者最后仍以合肥市为例,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路径思考与分析。研究总体发现,知识型城市是对当前主流城市形态一种更为综合包容的城市模式,且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具备发展知识型城市的现实条件;寻求最佳的发展路径需要正确评估城市自身的能力与资源,不同资源能力的城市向“知识型城市”转型之道会表现较大的差异;评价模型可以基本显示被评价城市在经济、社会、技术以及治理等四个领域及其细分维度上的能力优势与不足,以此可作为城市知识型发展路径设计的重要依据;任何城市的知识型发展路径尽管存在差别,但它们都需要在城市理念的社会推广、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网络的构建、知识管理程序的嵌入、城市的多元合作与善治等六个层面保持最优组合与动态的平衡。
徐新雨,黄新荣[2](2012)在《从CRO的设置看美国政府文件管理的新变化》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了首席文件官(CRO)的起源及其职责,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CIO(首席信息官)、CKO(首席知识管官)和CRO之间的比较,揭示美国政府文件管理的新变化,进一步凸显CRO的重要性,以及CRO对我国档案管理的启示。
曹水莲[3](2009)在《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人类正走向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财富,正影响着社会各个方面的运转。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终选择。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加快信息化进程、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信息化发展战略中,企业信息化人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动力。而如何对企业信息化人才进行科学地测评,做到人——职匹配,使最合适的人出现在最合适的岗位上,是目前企业所面临的难题。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人才测评体系,对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信息化人才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由此引出本研究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目的。总结了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的研究现状。其后对界定了企业信息化人才相关的概念,分析了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信息化人才、企业信息化人才及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内涵。概述了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和综合测评方法。第三章进一步地分析了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后文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指标体系的设置作铺垫。第四章首先分析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原则,进而对企业信息人才进行分类分析,并分析了企业信息化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测评指标体系,再设定了各职位测评指标权重和评分标准。第五章说明的测评方法的选择方式和原因,采用模糊综合法对企业信息化人才进行测评,并以某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黄菁[4](2009)在《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迅猛的改变着我们这个世界,政府信息化进程也随着这个变革而不断加速,十几年的时间内,信息化进程已经从简单的办公自动化变成了面向整个政府信息资源的全面信息化,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然而,我们也看到,即使在政府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地区,在逐渐深入和发展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要求下,政府信息资源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也未能尽如人意。特别是把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放到“复杂社会系统”或者是“政府信息资源一体化”环境中的时候,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尚有不足。纵观整个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发展,我们发现其中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这就是集成的思想。不管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研究,还是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实践,抑或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探索,其目的都是力图从某个角度将相关的政府信息资源要素集成在一起,使得效用最大化,而研究实质也就是揭示不同政府信息资源要素本身即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模式。因此,当我们面临当前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某些困境的时候,不妨站在集成的角度重新整理一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许某些新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与方法就能够应运而生,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初衷所在。本文从分析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要素结构出发,结合集成论与集成管理的思想,通过构建政府信息资源的集成模型,对政府信息战略、政府信息组织、政府信息管理以及政府信息技术的集成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又分别对这四者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分别构建了相关的集成模型并分析各要素集成的驱动模式与方法。在最后,本文以湖北省宏观政策咨询与决策支持系统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一部分是引言,在分析了政府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课题,并对于研究课题的理论背景、实践背景进行了论述。同时,针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进行了整体性说明。第二部分是研究综述,分为文献综述和实践综述两部分。文献综述部分对国内外相关专题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并就集成论、政府信息资源集成、政府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等研究专题分别阐述了相关研究成果。在实践综述部分,选择性地对有代表性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实践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对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建设问题进行了简单论述。并在此基础之上,归纳总结了这些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先进国家在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领域的共性措施与成功经验,以供我国借鉴。第三部分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集成观。本章首先在对集成与集成管理、信息资源、政府信息资源、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进行了简单阐述,并指出了集成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本章构建了一个结合信息技术从信息战略到信息组织再到信息的信息资源管理的集成模型。第四部分为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战略规划。本章从政府信息战略及其规划入手,分析了影响政府信息战略的因素,并从集成的角度将这些因素与信息战略的关系划分为纵向集成、横向集成与内容集成,并构建了模型。通过对现今政府信息战略规划的实践与理论逻辑的分析,将问题聚焦于横向集成,即政府信息战略与政府战略的集成上。在此基础上,本章引入了SAM模型,构建了基于战略对应的政府信息战略集成与匹配模型,并对其驱动模式进行了探讨。第五部分为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组织构建。本章以政府信息组织的界定为基础,分析了政府信息组织的内外部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集成关系,并由此构建了综合信息战略、信息技术、业务、职能和对象的政府信息组织集成模型。基于该模型,本章提出了五种基于集成的政府信息组织构建的模式,并以美国CIO制度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部分为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管理。本章从政府信息的概念入手,从形式、效用、内容三个方向探讨了政府信息管理的趋势,并以此为出发点结合信息政府信息组织以及信息技术两个因素,构建并讨论了政府信息管理的模型。最后,本章讨论了集成化的政府信息的管理模式的实施原则和方法。第七部分为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技术应用。本章从分析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信息技术的集成观入手,构建了一个由集成行为、组织方式和集成范围所构成的政府信息应用系统的集成基本框架,并根据这三个方面探讨了政府信息技术应用的集成模式和集成策略,最后以基于GRP的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为例进行了实证讨论。第八部分为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优化实例。本章以湖北省宏观政策咨询与决策支持系统为例,探讨了该系统与政府信息化战略、信息组织模式以及内部各信息技术模块之间的集成关系,对前几章的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九章为结束语。本章总结了课题研究的结论,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集成观引入到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中来,初步建立了一套从集成的角度审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与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涉及政府信息战略、信息组织、信息、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系统等多个层次,涵盖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目标、内容、模式和策略等多个方面,这种从某一特定角度系统、全面研究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问题的理论与方法尚不多见。同时,本文提出了从宏观到微观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集成框架及集成驱动模式,不仅消化吸收了信息管理、公共管理、集成管理等众多学科的已有研究成果,而且结合发达国家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中实践进展,充分比对、调查和分析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建设中出现的集成问题和集成现状,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深层发展与实践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唐亮[5](2008)在《政府CIO的档案学素养》文中提出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即首席信息官,是一个组织(企业或政府部门)中负责信息技术系统(包含计算机系统和通讯系统)战略策划、规划、协调和实施的高级官员,他们通过谋划和指导信息
张晓明[6](2008)在《IT外包型企业CIO角色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生产力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生产生活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发展。现代企业也在快速消化和应用新的信息技术以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取得竞争优势,面临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更是如此。然而,一方面出于自身条件水平和成本所限,另一方面为了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将精力集中于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上。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大多数企业选择借助外脑、整合各方资源,将自己的IT业务外包给外包服务商,于是产生了IT外包的概念。然而做起来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在IT外包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和困难,许多企业因处理不当吃了苦头。究其原因会发现企业中CIO职位的重要性:CIO作为企业高层领导,若能适应时代需求、积极转变角色、充分发挥作用,对企业能否成功实施IT外包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介绍我国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再由具体案例入手,归纳出企业在IT外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最终得出IT外包型企业必须设立CIO职务并给与其较大比重的授权这一结论。同时针对目前国内CIO工作整体不畅的现状,指出CIO应在完成传统职能工作前提下,通过IT外包的契机积极寻求改善自身工作状况的方法,从而体现自身价值。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了何种企业适合IT外包、不同企业外包动因、什么业务可以外包、CIO传统角色以及新时期企业对IT新要求等几个问题。进而结合企业IT外包的背景,提出了CIO的工作角色应扩展综合到实施监理、信息安全、企业战略、投资、业务流程发展创新等其他方面这一本文中心论点。并进一步对今后CIO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刘维胜[7](2008)在《我国政府首席信息官(CIO)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席卷世界的信息化浪潮将网络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建立政府CIO制度,让政府CIO来统领政府信息化建设,以便走出信息化建设的误区,实现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进而建设便捷、高效、透明、民主、服务型政府成为世界性潮流。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导致信息化建设陷入瓶颈,急需要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来统领整个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我国的政府CIO制度建设面临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专业政府CIO人才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参差不齐,与政府信息化建立实际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政府CIO的职责定位不清、体制建设滞后导致其功能得不到正常的发挥。由于我国急需要借助于政府信息化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尽快步入发达国家行列,更需要建立政府CIO制度来保障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共分为五部分,首先分析了政府CIO出现的背景,从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对政府CIO的产生作了细致地分析。接着就政府CIO出现的必然性进行了探讨,指出政府CIO的出现是信息资源管理发展到战略管理阶段的必然产物。第三部分重点对政府CIO职责定位进行了阐述,即政府CIO是高级信息资源管理者,是一个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即管理专家、技术专家和业务专家)在政府部门中居于决策地位。接着介绍了政府CIO的职责。结合我国的实际及新时代政府管理的需求,主要介绍了政府信息化规划、政府业务流程重组、信息资源整合和政府知识管理等职责。第四部分主要对我国建立政府CIO制度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介绍了政府CIO的基本素质和政府CIO人才的培养问题。首先分析了建立政府CIO制度面临的障碍以及可行性,最后就政府CIO教育培训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王克楠[8](2007)在《刍议CIO的产生、职责及我国的发展策略》文中认为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社会(尤其是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迅猛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信息主管(CIO)的设立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论述了CIO的产生、CIO的职责与素质要求以及我国建立CIO制度应采取的举措。
沈良峰[9](2007)在《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与支撑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具有善于捕捉市场机会的敏锐判断力;高超的资本运作能力;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表现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润来源将从土地的价值开发转为对智力资本的利用,即知识管理的程度、能力和水平。论文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知识管理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战略规划、运行和支撑技术体系等问题,有利于推动和促进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管理科学与实践方面进入知识管理时代。论文采用文献阅读和相关调研、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定性分析和微观分析等研究方法,主要对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规划体系和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及其实现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在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的现状、研究状况、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着重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规划体系的内容进行了分析。第2章在分析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内涵与要求的基础上,概括知识型房地产企业的组织特点,并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提出了设想。第3章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知识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企业组织的竞争力与知识管理关系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基于房地产项目全寿命周期开发的业务流程,挖掘其知识内容,形成知识流程,进行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流程的重组。第4章分析知识地图和知识库的基本内容,并分析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核心业务,重点分析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构建其知识库。第5章主要分析的内容包括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的文化建设、知识管理激励机制的制度设计以及知识管理能力综合评价的内容、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与模型等。第6章从知识管理的支撑环境、硬技术体系、软技术体系的新视角分析知识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并阐述应用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实施的架构和对其进行维护的相关问题。论文第7章则通过对大陆和香港的几个典型房地产企业开展知识管理活动的案例研究,分别得出了房地产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一些成功因素和启示。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从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运行的角度,通过对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的知识资源和流程、房地产核心业务知识地图与知识库、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机制等4个关键环节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初步构建起基于知识管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规划体系;提出了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组织结构模型;建立起由建构性知识、组件知识、环境知识构成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资源体系,反映了房地产企业知识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提炼了房地产企业开发的核心业务,提出了房地产开发企业面向流程的知识地图实现和知识管理框架,以及知识库的构建;将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纳入知识管理支撑环境的支撑体系中,提出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基于知识管理的文化结构层次内涵及建设思路;以知识管理平台的搭建和知识管理技术软件应用为区分标准,划分硬技术体系和软技术体系这一全新视角,提出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支撑的技术体系等。通过本文的研究,努力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思路和案例参考,对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建设和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张海霞[10](2007)在《CIO的角色演变及其塑造 ——基于A公司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主管是国外比较流行、国内正在兴起的新职位,是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人物。怎样看待CIO的角色及其演变,如何塑造CIO在企业中的角色,关系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成效,是企业家及相关人士所关心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CIO的起源、企业设立CIO的必要性,在对国内外CIO的发展状况及角色演变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现代企业制度下CIO的角色,分析了塑造CIO角色的原因,提出了CIO的角色模型,并从技术型CIO、管理型CIO、战略型ClO的特点和工作内容入手,阐述了如何进行CIO角色的塑造,最后对CIO角色塑造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A公司为例,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详细考察了A公司CIO的设立过程、CIO的角色冲突与演变,提出了A公司CIO角色塑造的具体建议,对国内相关企业CIO角色的塑造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CIO(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CIO(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发展能力模糊评价的知识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重难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及内容 |
1.4.3 研究重难点及解决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探讨 |
2.1 KC的理论研究 |
2.1.1 国外KC理论研究 |
2.1.2 国内KC理论研究 |
2.2 KC的发展评价研究 |
2.2.1 国外KC评价研究 |
2.2.2 国内KC评价研究 |
2.3 城市发展的相关评估模型研究 |
2.3.1 城市竞争力评估模型 |
2.3.2 城市综合发展实力评价模型 |
2.4 国内外KC研究的总体评价 |
2.4.1 文献总体评价 |
2.4.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知识型城市的系统解析 |
3.1 KC的内涵解析 |
3.1.1 知识型城市的定义 |
3.1.2 知识型城市的标准 |
3.1.3 知识型城市的典型特征 |
3.2 KC的发展机制解析 |
3.2.1 KC的发展要素 |
3.2.2 KC的发展主体 |
3.2.3 KC的发展动力 |
3.2.4 KC的发展模式 |
3.2.5 KC的发展过程 |
3.3 KC的发展脉络:主流城市形态的辨析 |
3.3.1 城市形态的演化及其特征 |
3.3.2 新主流城市形态的辨析 |
3.3.3 演化关联性分析 |
3.4 KC的发展态势及动因解析 |
3.4.1 KC的全球发展态势 |
3.4.2 KC发展趋势的动因分析 |
3.5 知识型城市的发展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社会转型与知识型城市的发展 |
4.1 国内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现实 |
4.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历程回顾 |
4.1.2 国内城市面临发展转型的动因分析 |
4.1.3 国内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 |
4.2 社会转型与发展知识型城市的契合性 |
4.2.1 社会转型的内涵与现实 |
4.2.2 社会转型与发展知识型城市的契合分析 |
4.2.3 国内知识型城市发展的现状 |
4.3 国内发展知识型城市的挑战与思考 |
4.3.1 我国发展知识型城市的挑战 |
4.3.2 应对发展挑战的总体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5章 KC发展能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
5.1 能力理论的演化与启示 |
5.1.1 能力理论的演化脉络 |
5.1.2 能力理论对本文的启示 |
5.2 KC发展能力的诠释 |
5.2.1 KC发展能力的内涵 |
5.2.2 KC发展能力的结构 |
5.2.3 KC发展能力的特征 |
5.3 KC发展能力的评测定位 |
5.3.1 KC发展能力评测的目的 |
5.3.2 KC发展能力评测的基本思路 |
5.3.3 KC发展能力评价的重要准则 |
5.4 KC发展能力评价模型的选定 |
5.4.1 综合评价模型(方法)的简析 |
5.4.2 模型选定:FCE-AHP模型 |
5.4.3 AHP-FCE模型的应用优势 |
本章小结 |
第6章 KC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6.2 评价指标的甄选方法与流程 |
6.2.1 评价指标的甄选原则 |
6.2.2 评价指标的甄选方法 |
6.2.3 评价指标的甄选流程 |
6.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与分析 |
6.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
6.3.2 指标释义及测度方法 |
6.4 基于AHP的指标赋权 |
6.4.1 AHP模型的操作流程 |
6.4.2 问题建构并设计层次结构模型 |
6.4.3 单层次指标的赋权与检验 |
6.4.4 层次指标的综合赋权 |
6.4.5 综合赋权的有效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7章 KC发展能力的模糊评价模型设计 |
7.1 指标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7.1.1 样本的选取 |
7.1.2 指标数据的采集 |
7.1.3 数据无量纲化 |
7.1.4 评价基准值的设置 |
7.2 KC发展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流程 |
7.2.1 构建KC发展能力评价集 |
7.2.2 建立评价因子的层级结构 |
7.2.3 设定评价因子的权重集 |
7.2.4 计算单因子的模糊矩阵 |
7.2.5 单因素的模糊评价 |
7.2.6 综合因素的模糊评价 |
7.3 评价结论及其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8章 KC发展能力评估实例:以合肥市为例 |
8.1 合肥市的城市简介 |
8.2 评价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8.2.1 原始数据的采集 |
8.2.2 数据处理与分值计算 |
8.3 KC发展能力单因子的模糊评价 |
8.3.1 知识经济发展态势的模糊评价 |
8.3.2 社会发展资本的模糊评价 |
8.3.3 城市发展治理的模糊评价 |
8.3.4 数字发展应用的模糊评价 |
8.4 KC发展能力的综合模糊评价 |
8.5 合肥市KC发展能力解析 |
8.5.1 KC发展能力的综合评析 |
8.5.2 KC发展的分项能力评析 |
8.5.3 简要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9章 基于资源能力的KC发展路径探讨 |
9.1 发展资源与能力匹配 |
9.1.1 关键资源与比较优势的识别 |
9.1.2 发展能力与优势资源的匹配 |
9.1.3 可能的风险预警 |
9.2 基于资源能力的KC发展路径及策略 |
9.2.1 KC发展理念与社会意愿 |
9.2.2 城市环境与生活品质 |
9.2.3 知识密度与知识经济 |
9.2.4 利益相关者与知识伙伴关系 |
9.2.5 知识网络与知识管理 |
9.2.6 城市治理与社会公平 |
9.2.7 路径探讨的简要小结 |
9.3 合肥市的KC发展路径对策及建议 |
9.3.1 以包容创新的徽商文化开展城市形象推广 |
9.3.2 以广泛的KC战略探讨获取社会支持 |
9.3.3 以社会资本优势吸引优秀人才入驻城市 |
9.3.4 以八大产业为基础推进知识产业变革 |
9.3.5 以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推动城市数字化发展 |
9.3.6 以教育和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公平与善治 |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 |
10.1 主要研究内容 |
10.2 主要研究结论 |
10.3 主要创新点 |
10.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研究成果 |
(2)从CRO的设置看美国政府文件管理的新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CRO的起源 |
2 CRO的职责 |
2.1 政策分析与执行 |
2.1.1 文件管理政策分析与制定 |
2.1.2 文件管理监督 |
2.1.3 电子文件形成支持 |
2.2 监督与实施国家档案管理工作程序 |
2.2.1 永久文件的捕获 |
2.2.2 文件管理服务 |
2.2.3 文件管理培训 |
3 CIO与CKO与CRO的比较分析 |
3.1 CIO、CKO起源与发展 |
3.1.1 CIO与信息管理 |
3.1.2 CKO与知识管理 |
3.2 CIO、CKO、CRO的区别 |
3.2.1 产生背景不同 |
3.2.3 工作目标不同 |
3.2.4 素质要求不同 |
4 CRO重要性以及对我国档案管理的启示 |
(3)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信息化人才建设研究 |
1.2.2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研究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信息化 |
2.1.2 企业信息化 |
2.1.3 信息化人才 |
2.1.4 企业信息化人才 |
2.1.5 人才测评 |
2.1.6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 |
2.2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 |
2.2.1 个体差异论 |
2.2.2 职位差异理论 |
2.2.3 素质可测理论 |
2.3 企业信息化人才综合测评方法概述 |
第3章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的现状分析 |
3.1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的发展现状 |
3.1.1 企业越来越认识到现代人才测评技术的作用 |
3.1.2 在企业信息化测评中涉及到企业信息人才测评 |
3.1.3 关于信息技术人才的研究较多 |
3.1.4 人才测评工具越来越中国化,相关的机构不断增多 |
3.2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存在的问题 |
3.2.1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理论研究太少 |
3.2.3 现有的人才测评体系不完善 |
3.2.4 测评技术相对落后 |
3.2.5 专业人才匮乏 |
3.2.6 相关法规缺位问题也十分突出 |
第4章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
4.1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原则 |
4.2 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分类 |
4.2.1 按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所处角色和职能不同的分类 |
4.2.2 按企业信息化人才所需知识构成比重的分类 |
4.3 企业信息化人才的素质分析 |
4.3.1 企业相关业务素质 |
4.3.2 信息化技术素质 |
4.3.3 综合素质 |
4.4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 |
4.4.1 测评指标体系的初选 |
4.4.2 测评指标体系的检验与完善 |
4.4.3 测评指标体系选定 |
4.5 企业信息化人才各职位测评指标权重设定 |
4.6 企业信息化人才各职位评分标准 |
第5章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方法研究 |
5.1 测评方法的选择 |
5.2 各级指标得分汇总方法 |
5.3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中的应用 |
5.3.1 对于综合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
5.3.2 对于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最终得分的模糊综合评价 |
5.4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的实例分析 |
5.4.1 案例简介 |
5.4.2 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实践背景 |
0.1.3 理论背景 |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3 主要研究内容和整体结构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逻辑框架 |
1 研究与实践综述 |
1.1 研究综述 |
1.1.1 集成及管理集成 |
1.1.2 信息资源的集成观 |
1.1.3 政府信息资源的集成(整合)管理 |
1.1.4 研究评述 |
1.2 实践综述 |
1.2.1 美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实践 |
1.2.2 加拿大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实践 |
1.2.3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问题的简单分析 |
1.3 本章小结 |
2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集成观 |
2.1 集成的内涵及其研究基础 |
2.1.1 集成的概念与特征 |
2.1.2 集成管理 |
2.2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集成要素解析 |
2.2.1 信息资源与政府信息资源 |
2.2.2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的集成思想 |
2.3 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战略规划 |
3.1 政府信息战略概述 |
3.1.1 战略与战略规划 |
3.1.2 政府信息战略 |
3.2 政府信息战略规划的集成内涵 |
3.2.1 政府信息战略的集成模型 |
3.2.2 政府信息战略的纵向集成 |
3.2.3 政府信息战略的横向集成 |
3.2.4 政府信息战略的内容集成 |
3.3 政府信息战略规划的驱动模式 |
3.3.1 政府信息战略规划的纵向集成驱动模式 |
3.3.2 政府信息战略规划的横向集成驱动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4 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组织构建 |
4.1 政府信息组织概述 |
4.1.1 政府组织的概念界定 |
4.1.2 政府信息组织 |
4.2 政府信息组织结构的集成内涵 |
4.2.1 政府信息组织面临的挑战 |
4.2.2 政府信息组织构建的基本要素 |
4.2.3 政府信息组织构建的集成内涵 |
4.2.4 政府信息组织的集成模型 |
4.3 集成化政府信息组织的模式与构建 |
4.3.1 集成化政府信息组织的模式 |
4.3.2 政府信息组织的集成化趋势 |
4.3.3 政府信息组织集成化的原则 |
4.3.4 政府信息组织的集成方法 |
4.3.5 实证分析——美国的政府CIO制度 |
4.4 本章小结 |
5 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管理 |
5.1 信息与政府信息 |
5.1.1 信息的概念 |
5.1.2 政府信息 |
5.2 政府信息管理的集成模型 |
5.2.1 政府信息管理的三个维度 |
5.2.2 政府信息管理的集成模型 |
5.3 集成化的政府信息的管理模式的实施 |
5.3.1 政府信息集成管理的原则 |
5.3.2 政府信息集成管理的实施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6 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技术应用 |
6.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集成规律 |
6.1.1 信息技术的基本界定 |
6.1.2 信息技术演进的集成观 |
6.2 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内涵与框架 |
6.2.1 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基本内涵 |
6.2.2 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模型 |
6.3 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模式 |
6.3.1 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行为模式 |
6.3.2 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组织方式 |
6.3.3 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范围 |
6.4 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策略 |
6.4.1 政府信息技术集成的状态 |
6.4.2 信息技术集成的策略 |
6.4.3 基于GRP的政府信息技术集成 |
6.5 本章小结 |
7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优化实例 |
7.1 2006—2020年湖北省信息化发展战略 |
7.2 湖北省宏观政策咨询与决策支持系统概况 |
7.3 湖北省宏观政策咨询与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模块 |
7.3.1 决策支持信息资源采集与管理模块 |
7.3.2 智力智能支持模块 |
7.3.3 宏观政策咨询研究模块 |
7.3.4 决策支持服务与社会公众服务模块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难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8.1 研究难点 |
8.2 创新点 |
8.3 进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IT外包型企业CIO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学术构想 |
1.2.3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的实施方案 |
2 文献综述 |
2.1 信息技术外包概况 |
2.1.1 什么是IT 外包 |
2.1.2 外包什么 |
2.1.3 IT 外包的利弊 |
2.1.4 IT 外包服务的应用趋势与前景 |
2.2 选择IT 外包的企业分析 |
2.2.1 企业为什么要 IT 外包 |
2.2.2 IT 运维外包-中小企业的首选 |
2.2.3 金融、制造业将成为IT 战略外包的新市场 |
2.2.4 由两类特殊IT 业务导致的外包 |
2.3 CIO 的出现与发展 |
2.3.1 CIO 的基本概念 |
2.3.2 CIO 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
2.3.3 我国CIO 现状 |
2.3.4 存在的问题 |
2.4 CIO 在 IT 外包中的作用 |
3 国内企业 IT 外包及 CIO 工作现状 |
3.1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
3.2 目前企业应用IT 外包中出现的问题 |
3.2.1 案例分析 |
3.2.2 应用IT 外包中出现的问题 |
3.3 目前企业中CIO 的工作状况 |
3.3.1 国内企业CIO 的状况 |
3.3.2 IT 外包增加了企业中CIO 的重要性 |
4 IT 外包型企业中 CIO 的角色研究 |
4.1 CIO 的传统职能角色 |
4.1.1 管理职能 |
4.1.2 技术职能 |
4.1.3 沟通职能 |
4.1.4 基本思路 |
4.2 企业对信息技术的新要求 |
4.2.1 企业信息化战略 |
4.2.2 IT 应用定位 |
4.2.3 如何让企业适应信息化 |
4.3 在IT 外包型企业CIO 的新角色 |
4.3.1 实施监理专家 |
4.3.2 IT 安全专家 |
4.3.3 企业战略参与者 |
4.3.4 投资专家 |
4.3.5 流程创新设计师 |
4.3.6 其他新角色 |
4.4 CIO 今后的发展方向 |
5 结论与不足 |
5.1 总结 |
5.2 研究之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我国政府首席信息官(CIO)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1章 设立政府CIO 的必要性 |
1.1 设立政府CIO 的电子政务理论基础 |
1.1.1 电子政务需要政府CIO |
1.1.2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需要政府CIO |
1.1.3 培养专业政府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需要政府CIO |
1.2 打造高效、服务政府的需要 |
1.3 CIO 产生的社会现实 |
1.4 信息社会的到来 |
1.5 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政府CIO |
1.5.1 信息技术的发展 |
1.5.2 信息化环境的改变 |
1.5.3 信息网络化的冲击 |
1.6 政府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
1.6.1 政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1.6.2 政府信息化的发展呼吁政府CIO |
1.6.3 政府信息化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才缺乏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政府CIO 的职责分析 |
2.1 政府CIO 定位 |
2.1.1 政府CIO 职位的设置 |
2.1.2 政府CIO 面临困境 |
2.1.3 政府CIO 角色分析 |
2.1.4 政府CIO 的定位 |
2.2 政府CIO 职责 |
2.2.1 政府信息化战略规划 |
2.2.2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 |
2.2.3 政府知识管理 |
2.2.4 组织开发和管理信息系统 |
2.2.5 确保信息安全 |
2.2.6 政府CIO 的作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政府CIO 制度的建立 |
3.1 阻碍我国建立政府CIO 制度的因素分析 |
3.1.1 我国现行的政府体制障碍 |
3.1.2 政府CIO 职责失衡 |
3.1.3 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 |
3.1.4 重人治轻法治 |
3.1.5 绩效机制不健全,政府CIO 地位低下 |
3.1.6 “数字鸿沟”障碍 |
3.1.7 政府CIO 缺位 |
3.2 我国建立政府CIO 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3.2.1 发达国家提供了建立政府CIO 制度的成熟经验 |
3.2.2 物质基础 |
3.2.3 公众的信息化意识显着提高 |
3.2.4 体制基础 |
3.2.5 企业CIO 制度提供了必要的模式参考 |
3.2.6 试点经验 |
3.3 我国政府CIO 制度的建立 |
3.3.1 更新观念 |
3.3.2 加强政府CIO 制度的立法建设 |
3.3.3 加强政府CIO 职位建设,赋予其相应的权力 |
3.3.4 建立政府CIO 组织机构 |
3.3.5 建立政府CIO 委员会 |
3.3.6 建立政府CIO 人才的任用制度 |
3.3.7 加强政府CIO 的监督评估机制建设 |
3.3.8 稳定的财政投入 |
3.4 政府CIO 的培养 |
3.4.1 政府CIO 的素质 |
3.4.2 政府CIO 的培养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刍议CIO的产生、职责及我国的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 CIO的产生 |
二、 CIO的职责与素质要求 |
(一) CIO的主要职责 |
(二) CIO的素质要求 |
三、 我国CIO发展策略 |
(一) 加强科研, 明确中国CIO的发展道路 |
(二) 强化政府的宏观指导 |
(三) 建立CIO行业协会 |
(四) 增强企业对CIO 制度的支持和投入 |
(五) 加快CIO人才培养 |
(六) 促进CIO团队建设 |
(9)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与支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现状诊断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知识管理的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的研究状况 |
1.2.3 对房地产业/建筑业知识管理的研究 |
1.2.4 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评述 |
1.3 研究视角 |
1.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2 研究的基本内容架构及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与立足点 |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组织 |
2.1 现代企业组织的内涵与要求 |
2.1.1 组织的定义 |
2.1.2 企业组织理论对组织结构设计的要求 |
2.1.3 企业组织结构形式和选择 |
2.1.4 现代企业组织的演变方向 |
2.2 知识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组织特点 |
2.2.1 知识及其分类 |
2.2.2 知识型企业组织结构 |
2.2.3 知识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组织特征 |
2.3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组织设计 |
2.3.1 一般房地产开发企业组织结构组成 |
2.3.2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组织结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知识资源和流程 |
3.1 企业资源与知识资源 |
3.1.1 企业资源 |
3.1.2 知识资源 |
3.1.3 知识资源的种类与共享 |
3.2 知识资源与企业的竞争力 |
3.2.1 企业的竞争力 |
3.2.2 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
3.2.3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3.3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资源和知识流程 |
3.3.1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资源框架 |
3.3.2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知识流程 |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业务知识地图与知识库的描绘 |
4.1 知识地图 |
4.1.1 知识地图的内容与类型 |
4.1.2 知识地图的功能 |
4.1.3 企业内部知识地图的表示及其过程 |
4.2 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业务知识地图的构建 |
4.2.1 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业务知识地图的描绘 |
4.2.2 房地产企业知识地图构建的一个应用示例 |
4.3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库构建 |
4.3.1 企业知识库概述 |
4.3.2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库的内容 |
4.3.3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库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机制 |
5.1 知识管理文化 |
5.1.1 现代企业文化 |
5.1.2 基于知识管理的现代房地产开发企业文化建设 |
5.2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激励机制与制度设计 |
5.2.1 企业知识管理激励机制的基本原理 |
5.2.2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激励制度设计 |
5.3 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能力的综合评价 |
5.3.1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问卷调查和访谈提纲 |
5.3.2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
5.3.3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贡献率的测度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支撑技术体系及其实现 |
6.1 支撑环境 |
6.1.1 战略领导层的支持 |
6.1.2 实现了业务流程的重组和构建了必要的资源系统 |
6.1.3 完善的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 |
6.2 支撑硬技术体系 |
6.2.1 知识管理基础技术 |
6.2.2 知识分析技术(Knowledge Analysis Technology) |
6.2.3 知识转移技术(Knowledge Transfer Technology) |
6.3 支撑软技术体系 |
6.4 房地产开发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设计 |
6.4.1 知识管理系统的架构 |
6.4.2 知识管理系统的维护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案例研究 |
7.1 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管理 |
7.1.1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化知识管理 |
7.1.2 上海金丰易居的知识管理——业务流程重组的信息平台建设 |
7.2 香港沿海地产公司集中式的知识管理 |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
8.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8.3 本章小结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知识管理研究资源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CIO的角色演变及其塑造 ——基于A公司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CIO简介 |
(2)研究背景 |
(3)论文内容结构 |
(4)研究方法、目的与成果 |
一、CIO概述 |
(一) CIO的概念 |
(二) CIO的起源 |
(三) 企业设立CIO的必要性 |
二、CIO的发展状况及角色演变 |
(一) 国外CIO的发展状况及角色演变 |
(二) 国内CIO的发展状况及角色演变 |
三、CIO角色的塑造 |
(一) 现代企业制度下CIO的角色 |
(二) CIO角色塑造的原因 |
(三) CIO的角色模型 |
(四) CIO角色的塑造 |
四、A公司CIO的实证研究 |
(一) A公司简介 |
(二) A公司设立CIO的原因 |
(三) A公司CIO的角色演变 |
(四) A公司CIO的角色冲突 |
(五) A公司CIO角色的塑造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知识经济时代的CIO(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发展能力模糊评价的知识型城市发展路径研究[D]. 王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10)
- [2]从CRO的设置看美国政府文件管理的新变化[J]. 徐新雨,黄新荣. 档案学研究, 2012(04)
- [3]企业信息化人才测评研究[D]. 曹水莲. 中南大学, 2009(04)
- [4]集成视角下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D]. 黄菁. 武汉大学, 2009(09)
- [5]政府CIO的档案学素养[A]. 唐亮. 源于实践 服务全局——兰台工作纵横, 2008
- [6]IT外包型企业CIO角色研究[D]. 张晓明.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3)
- [7]我国政府首席信息官(CIO)制度研究[D]. 刘维胜. 燕山大学, 2008(04)
- [8]刍议CIO的产生、职责及我国的发展策略[J]. 王克楠. 河北科技图苑, 2007(04)
- [9]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与支撑技术研究[D]. 沈良峰. 东南大学, 2007(06)
- [10]CIO的角色演变及其塑造 ——基于A公司的实证研究[D]. 张海霞. 兰州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