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管理,强化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宋晓娟[1](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指出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杨壮鹏[2](2021)在《强化理论视域下东莞C学院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激励研究》文中提出“十三五”以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高等教育教学及科研等提出新的要求,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阵地,民办高校面临新一轮的挑战。特别在基层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激励问题上,如何有效调动该群体工作积极性,提升行政管理效能,组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人员稳定发展的基层行政管理队伍,成为现代民办高校管理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斯金纳强化理论的视角,本文选取地方高校中体量较大、发展相对成熟、特征比较典型的民办高校东莞C学院为例,通过文献查询、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和访谈等方法深入研究,在玛汉·坦姆仆知识型人才激励模型的基础上,以“薪酬待遇X1、绩效考核X2、培训与职业发展X3、工作环境X4”等作为影响因变量总体激励效果Y的四个因子,提出该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总体认可度与以上四个维度的相关性假设。实际调研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式单选题调查问卷,在信度和效度分析基础上进行交叉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证实该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总体上依然存在一定的流动不稳定性,并针对东莞C学院当前绩效考核、福利待遇、职业发展和培训和工作环境等强化刺激物的设计和实施方式进行分析,论证该高校在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激励的措施实践中遇到的现实困难,实质上在民办高校发展转型过程中,传统内容型激励模式向过程型激励模式过渡中遇到的现实阻力问题。最后,结合国内外高校在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改良问题上的共性问题和国内民办高校的特殊性,从绩效考核、薪酬待遇、职业发展和工作环境等维度,基于强化理论的视域提出完善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激励体制体系的对策,为充分激发民办高校基层行政管理队伍最大效益、丰富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提升民办高校管理水平和办学竞争力建言献策。
张翀[3](2021)在《Z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巨大发展,建筑行业面临新的机遇,但同时国有建筑企业也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市场地位和优势逐渐消失。Z公司属于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在企业管理方面,开始难以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思维固化、效率低下成为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Z公司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力。因此,本文以Z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企业竞争战略为研究目标,结合相关理论文献和企业实际,对该企业的竞争战略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出适合Z公司今后的竞争战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本文通过对Z公司外部环境进行PEST分析,对企业外部宏观政策、经济走势、社会环境变化和技术因素影响进行分析,通过波特五力分析对竞争环境进行分析,梳理了企业在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因素。同时对Z公司的能力、资源、市场进行内部环境分析,得出了企业内部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利用SWOT、QSPM进行战略分析和评价,最终选择以WT防御型战略为Z公司最优战略,WO扭转型战略为备选战略,同时制定了成本领先战略为Z公司主要竞争战略。根据战略的选择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制定适合Z公司的战略实施方案,同时制定优化资源保障、强化施工过程精细化管理、强化分供资源成本控制、提高营销质量的战略实施保障措施。本文研究目的是制定企业竞争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根据论文研究的成果,为其他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类似相关问题的案例,也整理出可借鉴的经验,希望能将更好地指导和实践建筑企业管理。
汪哲宇[4](2021)在《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为了应对以长期性、非传染性与难治愈性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的复杂护理需求,“慢病管理”——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卫生服务模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渐涌现并不断发展。协同护理是慢病管理区别于传统卫生服务模式的关键要素,其目标是为患者提供有组织性的协同化医疗服务。以移动健康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能够提升慢病管理的协同效率,帮助患者与护理提供者之间形成完整的闭环反馈,将循证知识与健康数据中蕴含的信息集成到管理过程之中,推动慢病管理逐渐从传统方式向全面的数字化方式过渡。虽然以慢性病照护模型为代表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且其有效性已经在多个国家得到了验证,但在当前我国的慢病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关键问题,导致以协同护理为核心的数字化慢病管理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应用。同时,数字化慢病管理领域的相关实施性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些关键问题,本论文系统性地研究了如何在我国的医疗场景下形成以协同护理为特征的数字化慢病管理关键方法,具体内容包括:(1)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的构建与表达方法研究。针对我国慢病管理实践存在的管理角色分工不明确、缺乏数字化全流程决策支持等问题,使用路径的方式对通用性慢病管理方法进行明确可执行的表示,通过对高血压、糖尿病与慢阻肺三类常见慢病国内外指南的分析与归纳,提炼出了包含九类共通任务的通用性管理路径,并对数字化场景下各病种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明确。在此基础上,面向我国管理模式构建了路径驱动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模型,并通过本体对模型中包含的结构化知识与具体路径中的医学决策知识进行了表达。(2)数字化背景下面向患者依从性增强的个性化管理方法研究。针对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问题与相关个性化管理研究的局限性,一方面,从移动健康应用的个性化需求分析入手,基于目标导向型设计方法中的用户建模过程,结合相关健康行为理论,提炼了面向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提升的用户模型,结合问卷与访谈结果识别出了三类患者虚拟角色与其对应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从人工智能技术的管理实践入手,基于本体与多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了一种根据患者特征为其推荐相关文章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基于强化学习技术实现了一种在虚拟管理环境中根据患者与管理师状态给出干预建议的个性化管理策略生成方法。(3)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针对我国慢病管理信息化实践中存在的缺乏理论指导以及多病种集成性较低等问题,基于所构建的模型与个性化管理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包含智能服务引擎与客户端两大组件的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智能服务引擎以通用性慢病管理路径本体为核心,能够通过多种类型的接口为系统提供数据存储与全场景决策支持服务;客户端中的医生工作平台基于共通性路径任务设计,能够辅助不同角色的医护人员执行具有时序性与闭环性的协同式管理;客户端中的患者移动终端基于所提炼的个性化需求与行为改变轮设计,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自我管理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依从性。所实现系统目前已在我国多个地区进行了实际的部署与应用。(4)面向数字化慢病管理的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针对数字化场景下管理系统评价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基于面向远程医疗的综合评估模型,提炼了包含评价角色、评价重点与评价角度三个维度的面向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评估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所实现系统进行了不同证据水平的实践评价,包括基于系统真实数据的回顾性评价、面向慢阻肺患者的前后对比试验与面向高血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结果表明,当前系统能够帮助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合作,开展医患之间高效互动的闭环式协同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日常生活质量与疾病认知水平。总的来看,本论文所提出的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慢病管理实践与慢病管理领域相关研究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为数字化慢病管理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验证。
苏原培[5](2020)在《CG公司员工薪酬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为谋求一席发展之地,多数企业更加注重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其中人才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成为关键环节。在人才管理过程中,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直接制约企业人才竞争力的发挥,基于此,本研究从实证角度开展薪酬体系优化研究。本文立足于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基础上对CG公司薪酬现状加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薪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内外在原因。CG公司员工薪酬管理不仅存在薪酬结构不合理、考核指标及权重待于优化的问题,同时其晋升难的问题较为突出、缺乏薪酬竞争力等问题凸显;这些问题对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主动性起着不利影响,不利于CG公司的稳定发展。结合以上问题,本研究借助于访谈及专家意见法开展员工薪酬优化改进,主要从绩效及薪酬方面加以优化,进一步完善薪酬结构,优化绩效考核指标及权重,切实发挥考核导向效果,同时对档级管理加以优化,通过多方面举措解决晋升难的突出问题,切实促进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实现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本研究从考核及薪酬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举措,并提出了优化实施保障,从而探究如何通过合理的薪酬激励等方面来强化员工综合管理,最大限度调动员工效能发挥,以期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益参考,对于完善员工管理起着有益参考和借鉴作用,同时也为其他企业薪酬管理方面提供一定借鉴。
姜旭[6](2020)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及手卫生强化管理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内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NI)的发生规律,了解其感染途径、主要致病菌以及药敏情况,进一步探讨NI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有效的防控NI措施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01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本院NICU内所有住院时间超过48小时且病史资料完整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近4年本院NICU内NI的发病率、感染类型、病原菌分布、常见病原菌的药敏情况;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先对院感组与非院感组之间患儿的一般状况、个人史、母孕史以及诊疗经过等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其中存在显着差异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确定变量与NI发病率之间的独立相关性。结果:1、NI的发病率:本研究共收集了 NICU内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新生儿3515例,其中发生NI的有181例,NI发病率为5.15%;发生NI的例次数为209次,NI例次发病率为5.95%。2、NI的类型分布:肺炎68例(32.54%),败血症46例(22.01%),消化道感染23例(11.00%),口腔感染23例(11.00%),泌尿道感染12例(5.74%),中枢感染6例(2.87%),皮肤感染1例(0.48%),其他22例(10.53%)。3、NI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共检出病原菌14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03株(占69.13%),居前三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55株(36.91%)、鲍曼不动杆菌12株(8.05%)、铜绿假单胞菌11株(7.38%);革兰氏阳性菌29株(占19.46%),居前三位的是葡萄球菌16株(10.74%)、屎肠球菌10株(6.71%)、粪肠球菌1株(0.67%);真菌15株(占10.07%),包括白色念珠菌7株(4.70%)、近平滑念珠菌7株(4.70%)、酿酒酵母菌1株(0.67%)。4、常见病原菌的药敏情况:碳青霉烯类药物对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性良好,但对ESBL检测阴性的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性下降,尤其是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分别为:64.29%、32.14%);另外,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而鲍曼不动杆菌虽对碳青霉烯类以及大部分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敏感性较高,但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差。与此同时,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也出现高度耐药;常见的真菌虽对伏立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高度敏感,但近平滑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5、NICU内NI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院感组与非院感组新生儿在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1分钟Apgar评分、机械通气史、留置胃管史、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史、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糖皮质激素、输血、脂肪乳、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联用抗菌药物以及光疗史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儿的分娩方式、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史、留置胃管史、使用PS史、输血史是N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本院NICU内NI的发病率较国内外大多数研究报告结果低,主要感染类型为肺炎和败血症,居前三位的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葡萄球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对部分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2、本院NICU内N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分娩方式、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史、留置胃管史、使用PS史、输血史。第二部分 手卫生强化管理系统对NICU内NI发病率的影响研究目的:探究手卫生强化管理系统在NICU内预防和控制NI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记录2018年10月01日至2019年09月30日在本院NICU内实施手卫生强化管理工作前、后,233名临床一线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合格率、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率,科室每床日手卫生用品使用量以及NI发病率等指标,对比强化管理实施前、后NICU内工作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及依从情况,从而评估该系统对NICU内NI发病率的影响效果。结果:实施手卫生强化管理系统后本院NICU内工作人员整体的手卫生依从率、合格率、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率均较强化管理前显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强化管理后抗菌洗手液与免洗手消毒液使用量均较强化管理前显着增多,而NI发病率则较强化管理前明显下降。结论:手卫生强化管理系统可显着提升NICU内工作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水平和依从性,进而有效降低NI的发病率。
谢鹏[7](2020)在《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文中指出制度形塑个人,人是制度的产物。根据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是了解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的关键,也是建构社会主义特色政治学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制度变迁理论则认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共同构成了“制度集成”。这种“制度集成”倒映在基层社会,一方面是文本式的正式制度的规范和制约,另一方面是传统社会残留的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和侵染。然而,基层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有着自身的“情境”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基层干部既是制度体系中的个人,深受政策法规条例等正式制度的规约,也是制度文化中的个人,深受“官本位”“乡土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基层干部是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要素,但作为“情境理性人”,有着追逐个体理性、寻求机会成本的目的和需求。加之,压力型体制的现实存在,势必会产生高度的挤压状态,基层干部很可能不堪重负,担当作为动力不足。因此,亟待进行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修复完善制度体系中的不合理成分,解除基层干部的制度和“情境”困扰。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制度变迁理论,聚焦“制度”这一变迁因素,全面梳理基层干部人事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总结提炼基层干部人事工作的现实困境,力图探究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历经近百年,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干部工作实践经验,其制度体系建设既是传统吏治思想的扬弃,也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成。但是,当前现行的制度安排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从中央到省市县(区)一以贯之的现行的正式制度存在政策体系供给不足的困扰,制度缺位有待完善、制度衔接有待加强、制度理念有待提升;基层社会“情境”之下非正式制度约束存有的短缺和失衡,传统文化下的“官本位”倾向、“熟人社会”下的说情打招呼、思想观念局限下的“为官不为”、政绩观错位下的形式主义作祟等因素,深刻影响着干部工作的开展、作用的发挥;基层干部人事制度存在执行不力与实施机制不畅等问题,选拔任用精准度不高、教育培养针对性不足、管理监督系统性不够、激励约束实效性不强;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存在路径依赖,非制度化因素的消极影响造成了观念障碍,传统体制惯性导致改革滞后于社会转型步伐造成了体制障碍,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错位、缺位的现象客观存在造成了组织行为障碍,缺乏科学论证、分析研判、吐故纳新等保障机制造成了机制障碍。因此,必须探究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应然路径,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自有其价值取向。总体设想重在“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选拔任用重在提高精准度,教育培养重在提升能力素质,管理监督重在严格执纪监督,激励约束重在促进担当作为。
朱翔宇[8](2020)在《基于格林模式的云南省慢性病社区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慢性病带来的逐年上升的发病率、死亡率及疾病负担对社会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云南省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慢性病患者占全省总人口的22.9%,报告死亡人数32.84万人,因慢性病死亡人数高达82.5%。云南省的慢性病患病现状不容乐观,慢性病防治成为当前至关重要的任务。一定研究表明,慢性病是可防可治的,社区对于慢性病防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通过健康促进和人群防治进行慢性病防治。因此研究云南省慢性病社区管理不仅有利于改善居民健康而且能够为慢性病社区管理提供指导。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对云南省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患者患病影响因素。2.云南省慢性病社区管理现状全面评估,分析云南省慢性病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3.基于格林模式剖析云南省慢性病社区管理模式,分析影响云南省慢性病社区管理的倾向、促成和强化因素。4.针对会对云南省慢性病社区管理产生影响的因素,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完善云南省慢性病社区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素养。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结论:除了性别、年龄、BMI外,一些社会经济学变量如受教育程度、收入及行为特征如吸烟、饮酒、运动频率都等都会影响云南省社区居民的慢性病患病概率。影响云南省慢性病社区管理的倾向因素为慢性病知识认知不足;促成因素为不良健康习惯,不规范健康控制行为及社区慢性病防治相关服务及资源不完善;强化因素为社区卫生服务感受与社会支持。基于影响云南省慢性病社区管理的因素提出以下建议:加强社区居民慢性病健康教育及宣传工作,引导居民养成健康习惯;规范慢性病患者健康控制行为,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具适用性的慢性病管理服务;完善社区卫生资源建设保障,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朱腾伟[9](2019)在《清朝广州十三行法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十七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在近代化趋势下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不断冲击着清朝的海上对外贸易。为了应对西方近代化趋势的影响,清政府以广州十三行的对外贸易管理为中心,对外贸法制进行了变革,以管理对外贸易的粤海关为基点,联结参与对外贸易的行商与外商,规定了不同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并使之有效运转,形成了相对完善而具有特色的广州十三行法制。对广州十三行法制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考察清政府应对西方近代化趋势从而在外贸法制方面做出的变革,也可以探究广州十三行法制中借鉴传统法制所建立的适应近代贸易趋势并体现近代化因素的法律制度,还可以分析广州十三行法制变革的历史借鉴意义。本论文的研究除绪论与结论外,正文共分为五章。绪论对学界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与论文密切相关的“广州十三行”、“广州十三行的起始时间”、“广州十三行法制中法律关系的主体”概念进行了界定。正文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广州十三行法制变革的缘由。十七世纪以来的西方近代化趋势发展对清朝海上对外贸易提出了要求,也使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面临困境。清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改革了对外贸易制度,解除海禁并实施开海贸易。但是清朝既有的朝贡贸易法制不能适应与西方国家开展近代化贸易的实际需求,中西贸易开展与中西交往都需要新的法律制度进行规制,清政府在借鉴外贸管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考量中西贸易开展与管理的实际要求,在广州创设了粤海关,并以粤海关为基点联结行商与外商,通过规定这三类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权利义务并使之相互协调与制约并有效运转,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广州十三行法制。第二章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粤海关制度。近代化趋势下的中西贸易开展对清朝外贸管理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来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司不能适应开海贸易后管理近代化贸易的需要。清政府在广州创设了粤海关作为管理中西贸易的专门机构,建立了粤海关制度。粤海关是广州十三行法制中最重要的法律关系的主体,在法律关系之外粤海关承担着沟通中央与地方的职责,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利益,接受中央与地方的双重监督;在法律关系内部粤海关联结着行商与外商,承担着征收关税与管理贸易两大职责,负责对行商与外商的管理。粤海关既要实现清政府开海贸易的经济目的,也要满足清政府管控贸易以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要求。第三章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行商制度。为了实现对广州中西贸易的实际控制,并解决“华夷之辨”产生的官府直接管理外国人的障碍,清政府在粤海关建立了行商制度。行商在粤海关的许可下参与对外贸易并享有垄断外贸的权利,同时承担着代缴关税、管理贸易、管制外商及中外沟通等多种义务。随着近代化趋势下中西贸易的发展,行商的垄断外贸权利实际受到拘束,但行商承担的义务与责任不断被强化。行商既是广州十三行贸易的参加者,也是清政府管理外来人员的媒介,行商隔离了外商与官府,也隔离了外商与内地民人。行商制度有助于清政府对中西贸易的实际控制,并有利于实现贸易开放与贸易控制的平衡。第四章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外商制度。广州中西贸易的开展导致广州外来人员逐渐增多,为了管理外来人员并维持外贸秩序,进而维护社会安定与政治统治稳定,清政府以行商为媒介对外商实施了严格管制,建立了外商制度。以外商在广州十三行的贸易活动与居住生活为中心,清政府赋予了外商一定的权利,也对外商课以了广泛的义务,外商权利的行使需依附于行商,但外商承担义务是独立的。与近代化趋势下中西贸易发展带来的贸易管理形势变化相适应,外商制度经历了从松散管理到规范管理再到严格管理的变革过程,出于管理贸易与维护统治的需要,外商制度又表现出以“防禁”为核心的特点,约束了外商的人身自由也限制了贸易的自由发展。第五章广州十三行法制评鉴。粤海关、行商与外商三类法律关系的主体在广州十三行对外贸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各自的权利义务及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广州十三行法制。广州十三行法制随着近代化趋势的发展而不断变革,但本质上没有脱离封建法制的窠臼。广州十三行法制的建立与运行实现了清政府对广州中西贸易的管控,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中西贸易发展的要求,但也束缚了贸易自由发展并导致私相贸易频发。广州十三行法制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传统封建法制,促进了近代法律思想、法制理念与法制规则的萌动,为中国法制近代化做了一定的准备。广州十三行法制运行中存在的中西法律冲突,损害了广州十三行法制的效力,又对中国法制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广州十三行法制也可为当下贸易活动的法律规制提供历史镜鉴。从总体上看,广州十三行法制体现了清政府对西方近代化趋势的回应,广州十三行法制具有优势更有不足,其根据近代化贸易的发展要求而作出法制变革,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化趋势的要求,但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广州十三行法制束缚了贸易自由发展,从根本上违背了近代化潮流的发展趋势。
符晶[10](2019)在《GX财务公司司库管理模式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国企发展方面表现的重大变革就是从做大国有企业规模转型到做强做优国有资本,一个“转向”、一个“变革”也意味着GX集团的发展到了新阶段。随着GX集团的转型升级,旗下成员单位数量众多,涉及板块领域多元,为了保障集团在庞大业务体系下健康运行,迫切需要GX财务公司优化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提高集团资金管理效率,充分发挥财务公司整体优势,优化配置集团金融资源,助力集团加速转型。此外,对于探究财务公司行业资金集中管理方面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GX财务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介绍了GX财务公司资金运行现状,并与已经实施司库管理模式的先进财务公司进行对比,分析GX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发展机遇。运用文献分析法,了解资金管理基本理论和司库管理相关理论,将司库管理职能应用于GX财务公司实际资金管理中,探讨如何通过司库管理模式进行高效的资金集中管理,并设计出一套有针对性的司库优化方案,进一步完善GX财务公司资金管理规章制度,提升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效率。本文通过对GX财务公司当前资金管理模式的分析与研究,确立了适宜GX财务公司提升资金管理水平的优化方案,即司库式资金管理模式。通过对公司实施司库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以及对优化实施后的效果展望,突出了司库管理模式高度统一化的特点:依托财务公司平台,通过信息化系统集成手段,实现统一账户管理,统一资金集中管理,统一管理投融资金融业务,集中监控资金结构,有效控制资金风险,全面提升决策支持能力。同时,通过功能定位,职责划分,组织架构,流程设计等方面的优化,确保司库管理安全有效的落实。希望通过本文司库管理模式的探索及研究,为今后推进司库管理体系优化进程,进一步深化资金集中管理提供思路和理论借鉴。
二、管理,管理,强化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管理,管理,强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城市社区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
(四)共生 |
二、理论基础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共生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强化理论视域下东莞C学院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激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情况 |
2、国内研究情况 |
3、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民办高校 |
2、民办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 |
3、激励 |
4、民办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激励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1、强化理论 |
2、强化理论的激励原理 |
3、强化理论的行为原则 |
(三)强化理论在民办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激励实践中的可行性分析 |
1、可行性分析 |
2、民办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激励维度 |
二、强化理论视域下东莞C学院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激励现状调查 |
(一)东莞C学院基本概况 |
(二)东莞C学院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
(三)东莞C学院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激励的主要举措 |
1、优化薪酬宽带化及体系档级设计,探讨强化激励的连续性与时效性 |
2、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初步搭建个人利益和组织长远利益之间的相倚性 |
3、关注基层行政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个性化需求 |
4、以企业年金和后勤保障增强内部相倚性,形成强化模式“R→S→R”闭环 |
三、东莞C学院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成效的调查与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问卷调查的形式与设计 |
1、提出假设 |
2、测量工具 |
3、样本选取 |
(三)回收样本描述性统计 |
(四)数据处理 |
1、信度分析 |
2、效度分析 |
3、交叉分析 |
4、多元线性回归 |
(五)调研数据结论 |
四、强化理论视域下东莞C学院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激励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存在问题 |
1、初级强化起点滞后导致整体薪酬体系暂未能形成市场抗衡优势 |
2、绩效考核运用结果尚未能形成有效的强化激励效果 |
3、职业发展和职业培训等次级强化物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
4、工作环境在初级强化的层面有待提升优化 |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对次级强化的忽视导致薪酬标准和增速滞后 |
2、绩效设计和执行机制存在弊端导致强化措施的“闭环”存在困难 |
3、在职业发展和职业培训等强化物的设计和时机的选择存在盲目性 |
4、办学效益追求和办学性质等客观环境因素导致个体与组织内部相倚性的断裂 |
五、国内外民办高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激励的经验及其启示 |
(一)国内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案例 |
1、Y大学行政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
2、Y大学重塑行政管理建设的思路与做法 |
(二)美国私立高校行政管理管理激励的经验 |
1、美国私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 |
2、相对宽松的行政工作环境 |
(三)对东莞C学院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激励工作的启示 |
1、明确提出符合本组织的激励目标体系 |
2、绩效激励要兼顾强化物成本和强化效果 |
六、对策建议 |
(一)通过实施战略性全面薪酬体系向“过程型激励”模式转变 |
1、通过调整基层行政岗位起薪提升初级强化作用 |
2、通过优化调薪机制和宽幅薪酬结构逐步完善次级强化效果 |
3、针对特殊岗位设计合理平衡性薪酬 |
(二)借助信息化技术完善积极强化、消极强化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机制 |
1、完善量化指标提升考核内容和维度的客观性 |
2、借助现代考评信息化技术优化绩效考核机制 |
3、在考核运用上积极强化、消极强化相结合 |
(三)以灵活的职务晋升机制满足尊重个体强化需求 |
1、在纵向晋升方式上实行竞岗制和破格提拔试点 |
2、在横向职务发展上重视发展个体特殊能力的激励 |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行政工作环境激发内部相倚性 |
1、营造良好行政氛围和校园文化以激发个体与组织间的相倚性 |
2、借助外部资源提升个体对民办高教行业的相倚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Z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框架 |
1.3.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 |
2.1.1 战略管理概述 |
2.1.2 企业竞争战略概述 |
2.2 建筑企业竞争战略相关研究 |
2.3 理论分析工具 |
2.3.1 PEST分析 |
2.3.2 波特五力分析 |
2.3.3 SWOT分析 |
3 Z公司发展概况与外部环境分析 |
3.1 Z公司发展概况 |
3.1.1 企业简介 |
3.1.2 企业发展现状 |
3.1.3 企业发展存在问题 |
3.2 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治环境(P) |
3.2.2 经济环境(E) |
3.2.3 社会环境(S) |
3.2.4 技术环境(T) |
3.3 行业环境分析 |
3.3.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3.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3.3 新进者的威胁 |
3.3.4 替代品的威胁 |
3.3.5 同行业竞争者分析 |
4 内部环境分析 |
4.1 资源分析 |
4.1.1 人力资源分析 |
4.1.2 组织资源分析 |
4.1.3 财务资源分析 |
4.1.4 分供商与分包资源分析 |
4.2 能力分析 |
4.2.1 生产系统能力分析 |
4.2.2 安全系统能力分析 |
4.2.3 技术质量系统能力分析 |
4.2.4 商务系统能力分析 |
4.3 市场分析 |
4.3.1 现有市场分析 |
4.3.2 潜在市场分析 |
4.4 战略分析 |
4.4.1 SWOT分析 |
4.4.2 战略备选方案 |
5 Z公司竞争战略选择、制定与实施 |
5.1 战略评价、选择与制定 |
5.1.1 战略QSPM评价 |
5.1.2 战略选择 |
5.1.3 战略制定 |
5.2 Z公司竞争战略目标 |
5.2.1 近期目标(2020 年-2025 年) |
5.2.2 长期目标(2025 年-2030 年) |
5.3 Z公司竞争战略实施 |
5.3.1 持续优化市场布局 |
5.3.2 全面激活发展软实力 |
5.3.3 深化总包管理 |
5.3.4 强化企业创新 |
6 战略实施的保障体系建设 |
6.1 优化资源保障 |
6.1.1 建立人才引进制度 |
6.1.2 强化绩效考核 |
6.1.3 组织保障的结构优化 |
6.2 强化施工过程精细化管理 |
6.2.1 加强工期管控 |
6.2.2 强化施工安全管理 |
6.2.3 提升技术质量服务品质 |
6.2.4 加强施工成本管控 |
6.3 强化分供资源成本控制 |
6.3.1 提高分包履约能力 |
6.3.2 强化资源掌控能力 |
6.4 提高营销质量 |
6.4.1 精准市场定位 |
6.4.2 加强投标策划与优化 |
6.4.3 加强合同评审与谈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和术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慢病管理概述 |
1.1.1 慢病的定义与分类 |
1.1.2 慢病的全球化流行趋势 |
1.1.3 慢病管理的定义与基本要素 |
1.1.4 我国慢病流行趋势及管理现状 |
1.2 慢病管理领域研究综述 |
1.2.1 基于协同护理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发展综述 |
1.2.2 基于CCM框架的慢病管理实施性研究综述 |
1.3 数字化慢病管理研究进展及应用实践 |
1.3.1 数字化背景下的慢病管理理论模型发展 |
1.3.2 数字化背景下的慢病管理实施性研究进展 |
1.3.3 数字化慢病管理国内外代表性应用实践 |
1.4 关键问题分析与论文研究内容 |
1.4.1 关键问题分析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构建与表达 |
2.1 路径驱动的数字化慢病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
2.1.1 通用性慢病管理路径提炼与多病种实现 |
2.1.2 面向我国管理模式的数字化协同管理模型构建 |
2.2 基于本体的模型知识表达与验证 |
2.2.1 本体相关概念与构建方法 |
2.2.2 慢病协同管理模型基础本体构建 |
2.2.3 基于演绎推理的路径化决策支持 |
2.2.4 本体构建结果与技术性评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患者依从性增强的个性化管理方法研究 |
3.1 基于健康行为理论的患者个性化管理需求分析 |
3.1.1 移动健康应用设计方法概述 |
3.1.2 面向自我管理依从性增强的用户模型提炼 |
3.1.3 用户虚拟角色构建与需求识别 |
3.2 基于健康推荐系统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
3.2.1 健康推荐系统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
3.2.2 健康知识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2.3 基于测试集的推荐系统评估 |
3.3 基于强化学习的个性化管理策略生成方法研究 |
3.3.1 强化学习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 |
3.3.2 策略生成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3.3.3 基于虚拟环境的训练结果与模型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化慢病闭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面向全场景决策支持的智能化慢病服务引擎构建 |
4.1.1 以引擎为核心的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4.1.2 基于多种软件框架的云端引擎实现 |
4.2 基于路径任务的医生协作工作平台设计与实现 |
4.2.1 路径任务驱动的协作工作平台功能设计 |
4.2.2 基于网页的协作工作平台功能实现 |
4.3 基于行为改变技术的患者移动终端设计与实现 |
4.3.1 行为改变轮驱动的干预功能设计 |
4.3.2 面向多平台的移动终端功能实现 |
4.3.3 面向患者依从性的移动终端试点性应用评价 |
4.4 系统部署与实际应用情况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数字化慢病管理的多维度评价体系研究 |
5.1 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多维度评价体系构建 |
5.1.1 慢病管理领域评价方法概述 |
5.1.2 面向个体层面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评估模型提炼 |
5.2 基于系统观察性数据的回顾性评价 |
5.2.1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
5.2.2 回顾性评价结果总结 |
5.3 基于多层次临床试验的前瞻性评价 |
5.3.1 探究慢阻肺患者院外管理效果的前后对比试验 |
5.3.2 探究高血压患者院外管理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5)CG公司员工薪酬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薪酬管理相关理论 |
2.1.1 员工薪酬概述 |
2.1.2 薪酬管理概述 |
2.2 薪酬决定相关理论 |
2.3 薪酬管理理论 |
2.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3 CG公司员工薪酬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CG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
3.1.1 CG公司简介 |
3.1.2 CG公司组织架构 |
3.1.3 CG公司人员基本情况 |
3.2 CG公司员工薪酬管理现状 |
3.2.1 CG公司薪酬管理发展历程 |
3.2.2 CG公司现行薪酬体系 |
3.3 CG公司员工薪酬满意度调研 |
3.3.1 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问卷设计 |
3.3.2 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
3.4 CG公司员工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1 CG公司员工薪酬现状访谈 |
3.4.2 CG公司员工薪酬问题分析 |
4 CG公司员工薪酬体系优化设计 |
4.1 CG公司薪酬优化目标及原则 |
4.1.1 CG公司薪酬体系优化目标 |
4.1.2 CG公司薪酬体系优化原则 |
4.1.3 CG公司员工薪酬影响因素 |
4.2 CG公司员工薪酬调查 |
4.2.1 CG公司员工薪酬内部调查 |
4.2.2 CG公司员工薪酬外部调查 |
4.2.3 CG公司薪酬水平定位策略 |
4.3 CG公司员工薪酬优化 |
4.3.1 优化员工薪酬结构 |
4.3.2 优化员工绩效考核指标及权重 |
4.3.3 优化员工晋升通道 |
4.3.4 强化绩效考核结果运用 |
4.3.5 增强员工薪酬外部竞争性 |
5 CG公司薪酬体系优化实施及配套措施 |
5.1 CG公司员工薪酬体系实施原则 |
5.2 CG公司员工薪酬优化实施流程 |
5.3 CG公司员工薪酬体系优化的实施保障 |
5.3.1 加强员工薪酬管理的组织领导 |
5.3.2 业务发展过程中强化考核及薪酬导向 |
5.3.3 进一步拓宽员工晋升通道 |
5.3.4 健全员工激励机制 |
5.3.5 根据业务发展适时调整薪酬体系 |
5.3.6 强化薪酬管理的双向沟通及反馈 |
6 结论 |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及手卫生强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研究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3.1 NICU内NI的发生情况 |
3.2 NICU内NI发生的影响因素 |
四、讨论 |
4.1 NICU内NI的发生水平 |
4.2 NICU内NI的类型和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情况 |
4.3 NICU内NI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五、结论 |
第二部分: 手卫生强化管理系统对NICU内NI发病率的影响研究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3.1 强化管理前、后NICU内工作人员的手卫生相关监测指标比较 |
3.2 强化管理前、后NICU内不同类型工作人员手卫生相关监测指标比较 |
3.3 强化管理前、后NICU内手卫生用品使用量比较 |
3.4 强化管理前、后NICU内NI发病率比较 |
四、讨论 |
4.1 强化管理前、后NICU内工作人员手卫生相关监测指标的变化 |
4.2 强化管理前、后NICU内手卫生用品的使用情况 |
4.3 强化管理前、后NICU内NI发病率的变化 |
五、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语名词对照 |
致谢 |
(7)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二、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论文框架、研究方法和问题与不足 |
一、论文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所遇问题 |
四、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干部 |
二、基层干部 |
三、干部人事制度 |
第二节 理论依据及主体框架 |
一、宏观层面: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 |
二、微观和中观层面:制度变迁理论 |
三、搭建理论依据与主体架构的桥梁 |
第二章 政治现代化、基层治理与干部行为模式 |
第一节 现代化进程下的基层治理结构 |
一、基层权威结构的历时嬗变 |
二、基层社会规则及其运行逻辑 |
三、基层政权结构与治理形态 |
第二节 基层干部的行为动机及其模式 |
一、关于人性的三种理论假设 |
二、“情境理性”:基层干部的人性假设 |
第三节 压力型体制与干部行为逻辑 |
一、数量化的任务分解机制 |
二、指标化的责任考评体制 |
第三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传统吏治思想及其扬弃 |
一、尊重人才,选贤任能 |
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
三、注重基层,历练培养 |
四、加强考核,严格监管 |
五、廉洁奉公,节操自爱 |
第二节 制度建设的探索历程 |
一、初创阶段:解放思想,破旧立新 |
二、探索阶段:打牢基础,破冰前行 |
三、改革阶段:积极探索,深化前行 |
四、“新时代”:建章立制,全面发展 |
第三节 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
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
二、秉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 |
三、强化理论武装和基层历练 |
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 |
第四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正式制度下政策体系供给不足 |
一、制度缺位有待完善 |
二、制度衔接有待加强 |
三、制度理念有待提升 |
第二节 社会“情境”下非正式制度约束失衡 |
一、传统文化下的“官本位”倾向 |
二、“熟人社会”下的说情打招呼 |
三、思想观念局限下的“为官不为” |
四、政绩观错位下的形式主义作祟 |
第三节 制度执行不力与实施机制不畅 |
一、选拔任用精准度不高 |
二、教育培养针对性不足 |
三、管理监督系统性不够 |
四、激励约束实效性不强 |
第四节 制度改革存在路径依赖 |
一、观念障碍:非制度化因素的消极影响 |
二、体制障碍:传统体制惯性导致改革“迟滞” |
三、组织行为障碍:党委及组织部门错位缺位 |
四、机制障碍:缺乏吐故纳新的保障机制 |
第五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径探索 |
第一节 总体设想:“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 |
一、涵盖选育管用四个方面 |
二、“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是关键 |
三、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是目标任务 |
第二节 选拔任用:提高精准度 |
一、考实政治素质,注重群众公论 |
二、完善考核评价,加强实绩考量 |
三、开展谈心谈话,强化分析研判 |
四、细化完善机制,健全过程保障 |
第三节 教育培养:提升能力素质 |
一、分层分类分级推进培训 |
二、完善学习培养系统方案 |
三、强化基层一线实践历练 |
第四节 管理监督:严格执纪监督 |
一、严格遵守监管原则 |
二、细化层级管理规定 |
三、实施立体监管制度 |
四、完善宽严相济体系 |
五、正确处理各项关系 |
第五节 激励约束:促进担当作为 |
一、健全考核激励制度 |
二、推进职务职级并行 |
三、完善身心关爱机制 |
结语:通往现代干部人事管理之路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8)基于格林模式的云南省慢性病社区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慢性病的危害性 |
1.1.2 社区是慢性病防控的基础 |
1.1.3 慢性病社区管理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慢性病管理模式 |
1.2.2 国内外慢性病社区管理研究 |
1.2.3 格林模式在慢性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慢性病 |
2.1.2 社区卫生服务 |
2.1.3 慢性病管理模式 |
2.1.4 慢性病社区管理 |
2.1.5 格林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动机认知理论 |
2.2.2 社会认知理论 |
2.2.3 顾客感知价值理论 |
2.2.4 社群化理论 |
2.2.5 慢性病三级预防理论 |
2.3 理论框架及假设 |
第三章 云南省慢性病社区管理全面评估 |
3.1 问卷设计 |
3.2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3.3 社区居民基本情况 |
3.4 社区慢性病患者患病的影响因素 |
3.4.1 单因素分析 |
3.4.2 多因素分析 |
3.5 社区慢性病患者慢性病知识行为及社区环境特征知晓情况 |
3.6 社区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需求情况 |
3.7 社区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效果 |
3.7.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7.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3.7.3 结构方程构建 |
3.8 云南省慢性病管理的社会支持 |
3.8.1 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制定 |
3.8.2 积极完善相关保障措施 |
3.8.3 社会支持中的相关不足 |
第四章 模式与问题分析 |
4.1 云南省慢性病社区管理模式框架 |
4.2 云南省慢性病社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五章 结论、对策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云南省社区慢性病患病现状 |
5.1.2 影响云南省慢性病社区管理的主要因素 |
5.2 对策与建议 |
5.3 论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居民医疗需求和慢性病管理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清朝广州十三行法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综述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广州十三行法制变革的缘由 |
第一节 西方近代化趋势对清朝外贸法制的冲击 |
一、西方近代化趋势对清朝贸易的冲击 |
二、西方近代化趋势促使清朝海上贸易政策改变 |
三、清朝开海贸易后面临的法律困境 |
第二节 清朝外贸法制的溯源 |
一、清代以前的外贸法制 |
二、清初的海上对外贸易法制 |
第三节 广州十三行法制的建立 |
一、广州十三行法制建立的历史经验借鉴 |
二、广州十三行法制的体系构成 |
三、广州十三行法制的法律渊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粤海关制度 |
第一节 沟通中央与地方的粤海关 |
一、粤海关设立的缘由 |
二、粤海关对中央承担的职责 |
三、粤海关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粤海关对广州十三行的关税征收 |
一、粤海关对广州十三行征税的原则 |
二、粤海关对广州十三行征收的税种 |
三、粤海关对广州十三行征税的程序 |
第三节 粤海关对广州十三行的外贸规制 |
一、粤海关对外贸开展的管控 |
二、粤海关对行商的管理 |
三、粤海关对外来人员与船舶的管制 |
第四节 粤海关的税收考核与法律责任 |
一、粤海关的税收考核 |
二、粤海关的法律责任 |
第五节 粤海关制度的特点 |
一、粤海关制度是市舶司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
二、粤海关制度经历了不断变革的过程 |
三、粤海关在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发挥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行商制度 |
第一节 行商制度的建立与变革 |
一、行商制度的建立 |
二、行商制度的运行 |
三、行商制度的变革 |
第二节 行商的权利 |
一、行商外贸垄断权的内容 |
二、行商外贸垄断权的维护 |
三、行商外贸垄断权的限制 |
第三节 行商的义务 |
一、行商代为征收关税的义务 |
二、行商管理对外贸易的义务 |
三、行商管理外国商人的义务 |
四、行商沟通中外的义务 |
第四节 行商的法律责任 |
一、行商承担法律责任的事由 |
二、行商承担的法律责任 |
第五节 行商制度的特点 |
一、行商制度是对官设牙行的继承与发展 |
二、行商的权利受拘束而担责不断强化 |
三、行商制度经历了不断变革的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外商制度 |
第一节 外商制度的建立与变革 |
一、外商制度建立的原因 |
二、外商制度的变化 |
第二节 外商依附于行商的权利 |
一、外商在贸易中的权利 |
二、外商留居广州的权利 |
三、外商的其他权利 |
第三节 外商的独立义务 |
一、外商在贸易开展中的义务 |
二、外商留居广州时的义务 |
三、外商遵守的商品管制禁令 |
第四节 外商的法律责任 |
一、外商承担法律责任的事由 |
二、外商法律责任形式的特点 |
三、外商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序规定 |
第五节 外商制度的特点 |
一、以行商为媒介的管理模式 |
二、权利依附与义务独立并存 |
三、对外商的管制趋于严格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十三行法制评鉴 |
第一节 广州十三行法制的特点 |
一、规定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权利义务并使之有序运行的体系性 |
二、随着近代化趋势发展而不断调整的变革性 |
三、体现近代性与本质封建性的法律性质两面性 |
第二节 广州十三行法制的作用 |
一、广州十三行法制推动了清朝近代贸易的开展 |
二、广州十三行法制阻碍了清朝近代贸易的发展 |
第三节 广州十三行法制的影响 |
一、广州十三行法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封建法制 |
二、广州十三行法制为中国法制近代化做了一定准备 |
三、广州十三行法制具有一定的历史镜鉴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GX财务公司司库管理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司库管理的概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基于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2.2.2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 |
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关于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方面的研究 |
2.3.2 关于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优化的研究 |
2.3.3 关于司库管理方面的研究 |
2.3.4 关于财务公司司库管理优化的研究 |
2.3.5 研究成果评析 |
第3章 GX财务公司资金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GX财务公司资金管理现状 |
3.1.1 GX财务公司简介 |
3.1.2 GX财务公司资金管理现状 |
3.2 司库管理模式下标杆财务公司资金管理简析 |
3.3 GX财务公司与司库管理模式下先进财务公司之间的差距 |
3.3.1 账户集中管理不全面 |
3.3.2 资金结算集中能力偏弱 |
3.3.3 资金归集集中度不高 |
3.3.4 投融资功能发挥不到位 |
3.3.5 信息平台功能不强大 |
3.3.6 风险管理功能发挥不明显 |
3.4 GX财务公司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内外政策因素双制衡 |
3.4.2 融资渠道匮乏服务单一 |
3.4.3 信息系统建设基础薄弱 |
3.4.4 资金管理定位不明确 |
第4章 GX财务公司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 |
4.1 GX财务公司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的必要性 |
4.2 GX财务公司司库管理模式优化的策略 |
4.2.1 明确司库管理在GX财务公司实施的目标 |
4.2.2 建立并完善司库管理组织架构 |
4.2.3 明确财务公司司库管理职能发挥 |
4.2.4 强化司库管理运营模式 |
第5章 GX财务公司司库管理模式优化策略的实施 |
5.1 优化账户管理系统 |
5.2 深耕资金池开拓外汇池 |
5.3 完善延伸多币种结算功能 |
5.4 内生外延式创新金融服务 |
5.5 搭建司库风险管理机制 |
5.6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
5.7 完善升级信息化运作平台 |
5.8 建立专业人才管理体系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管理,管理,强化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2]强化理论视域下东莞C学院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激励研究[D]. 杨壮鹏.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Z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张翀.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4]数字化慢病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 汪哲宇. 浙江大学, 2021(01)
- [5]CG公司员工薪酬体系优化研究[D]. 苏原培.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及手卫生强化管理研究[D]. 姜旭. 苏州大学, 2020(02)
- [7]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D]. 谢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8]基于格林模式的云南省慢性病社区管理研究[D]. 朱翔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清朝广州十三行法制研究[D]. 朱腾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10]GX财务公司司库管理模式优化研究[D]. 符晶.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