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耐沾污型有机-无机复合涂料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徐峰[1](2021)在《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用原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用成膜物质、颜料、功能性填料等方面的发展介绍该涂料生产技术的进展。其中,成膜物质的进展包括以提高涂料耐沾污性和耐久性为主要目的有机硅、氟碳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和环氧-聚丙烯酸酯树脂共混物,以及地聚物、地聚物-苯丙乳液共混物、硅溶胶-聚丙烯酸酯乳液共混物等。功能性填料和颜料的发展体现在诸如陶瓷粉、膨胀聚合物微球、反光粉、反射隔热粉、热反射粉和高性能玻璃空心微珠以及"冷颜料"等新产品的出现及其应用技术方面。成膜物质和功能填料复合于一体的新型复合材料对于简化涂料生产,提高涂料性能有一定意义。
吴梓轩[2](2020)在《水性复合型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型隔热涂料产品,分别为阻隔型隔热涂料和弹性反射型隔热涂料。主要研究内容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成膜物、隔热填料的种类和用量、涂层的厚度、防沉剂的种类、增稠剂的用量对涂层隔热和储存稳定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成膜物对涂料隔热性能影响不大,但由于苯丙乳液导热系数相对较低,因此适合作为阻隔型隔热涂料的成膜物;研究了三种隔热填料的隔热效果,发现空心玻璃微珠S2和相变微胶囊X-2复配使用时涂料的隔热性能和性价比最好;当两种填料的总添加量占涂料配方总量的20%,复配比为13:7时,涂层的隔热性能最佳,导热系数为0.106W/(m·K),涂层厚度为1mm时隔热温差为14.9°C;以气相二氧化硅为防沉剂,在聚氨酯增稠剂用量为1.0%时,能够有效改善填料过轻导致的储存问题,在30d时涂料的储存稳定性良好。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有机和无机成膜物、PVC、颜填料的种类和用量以及涂层厚度对漆膜综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择弹性纯丙乳液作为成膜物能够赋予涂层优异的弹性,而硅溶胶能够改善弹性乳液耐沾污性较差的缺点,当两者复配比为7:2,涂层PVC为24%时,涂层综合性能最佳;研究发现金红石型钛白粉和空心玻璃微珠S3复配使用时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在两者复配比为18:1,涂层厚度为100μm时,涂层沾污率为12.1%、断裂伸长率为301%、对比率为93%、与空白样板相比隔热温差为9.5°C。
王田昊[3](2020)在《沥青路面热反射复合涂层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沥青路面是我国常用道路铺装形式,其对太阳辐射热量具有较高吸收率,在炎热的夏季,路表温度可达60-70℃,这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和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热反射涂层可有效降低沥青路面温度,但涂层的耐候性不良和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使得热反射涂层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从降低路面温度、增强涂层耐沾污能力、提高耐候性的角度出发,制备一种新型热反射复合涂层,并研究其降温效果、长期使用性能及路用性能。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光热环境和热反射涂层降温机理,从提高涂层耐沾污性、耐候性角度出发,根据涂层沾污机理、有机/无机复合机理和硅烷偶联剂改性机理,论证有机/无机复合涂料的可行性,为涂层原材料选型提供依据。根据涂料组成和技术要求,提出主要、次要成膜物质选用原则和方法,确定将纯丙乳液、硅溶胶、硅烷偶联剂KH-570作为主要成膜物质,R型Ti O2、炭黑、中空微珠作为次要成膜物质,去离子水、分散剂、消泡剂、成膜助剂作为辅助成膜物质的方案。以有机/无机比例和硅溶胶粒径作为控制变量,制备12种不同配比涂层,通过室内降温试验测试降温效果并分析原因,研究发现,当有机/无机比例2:3,硅溶胶粒径30-40nm时,复合涂层降温幅度可达11.19℃,发现试件表面降温幅度大于内部,最佳涂布量为0.6kg/m2。室外降温试验表明,复合涂层最高降温幅度可达10.66℃。通过尘土和油渍污染试验研究涂层耐沾污性能,发现尘土和油渍污染后涂层降温幅度变化率最小分别为5.88%和3.75%,添加硅溶胶的涂层,可抑制涂层静电现象,改善疏水效果,提高耐沾污性能。尘土洒布越多,对降温效果影响越大。通过涂层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室外耐候性试验,发现涂层表面无明显不良变化。涂层附着力评定等级为1级,硬度为4H,均可满足使用要求。抗滑能力随涂布量增长而下降,在涂料干燥前撒布40%石英砂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抗滑性能。经轮胎磨耗,相比涂层试件和普通试件,虽撒布石英砂试件的质量损失最大,但仅为2.4g,耐磨耗性能良好。
康田苗[4](2019)在《PET膜用紫外光固化功能涂层的制备与性能》文中提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具有优异的透光性、耐热性、韧性和绝缘性,已广泛用于包装、屏幕及光学级镜面保护等。PET表面硬度低、不耐磨和刮擦等,使其应用领域受限。在PET膜表面涂覆涂料提高其性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光固化涂料具有固化速度快、节能和环保等优点。本文采用有机/无机杂化技术,制备UV固化PET膜用增硬增韧透明涂层和抗污阻燃超疏水涂层,研究其构效规律。采用无机纳米粒子与UV固化体系复合制备PET膜用增硬增韧透明涂料,研究光固化树脂及配比、无机纳米粒子种类与添加量对涂层硬度、附着力、柔韧性、抗冲击性的影响,发现当添加量低于0.5%时,纳米粒子可提高涂膜硬度,不会降低涂膜的透明度,其中以0.3%八乙烯基POSS为无机纳米增硬材料最好,其制备的涂膜笔硬度为4 H,耐冲击性为100 kg cm,附着力为0级,柔韧性为2 mm,透光率≥9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八乙烯基POSS中的C=C键参与了光固化反应,生成含有Si-O-Si网络结构聚合物。热重和动态热机械分析表明由0.3%OVPOSS改性的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5%重量损失温度高达到335.2°C,其储能模量(E’)从167.7 MPa提高到258.9 Mpa。SEM和AFM图表明OVPOSS颗粒均匀分散在涂层中,与有机组分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为改善PET膜易沾污、易燃、机械强度差等不足,制备KH-570改性纳米SiO2 A(简称KH-570/SiO2 NPs A)和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FAS-17)改性SiO2纳米粒子B(简称F17-SiO2 NPs B),与UV组分共混,制备PET膜用超疏水涂层。利用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镜对涂层润湿性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各组分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UV组分为15%时,随F17-SiO2 NPs B添加量增加,涂层对水的接触角增大,当其添加量大于45%时,其接触角超过160o,具有超疏水性能。随UV组分添加量增大,其涂膜硬度、附着力、耐磨性及耐化学品性提高。但当UV组分超过25%时,大量纳米颗粒被包埋在涂层内,较难得到超疏水涂层。当w(KH-570/SiO2 NPs A):w(F17-SiO2 NPs B)(质量分数)=1时,UV组分添加量为15%时,PET膜涂层的水接触角为160.3°,滚动角为2°,铅笔硬度为2 H,附着力为1级,磨耗量为0.052 mg·100r-1,阻燃等级为V-0级。SEM和AFM图表明涂层表面含乳突状纳米颗粒和孔坑洞状凹面的微纳粗糙结构。
孔令涛[5](2018)在《紫外光固化亲水防雾丙烯酸酯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防雾涂料是一种用于减缓或者防止透明基材表面出现雾化或者结露现象的功能型涂料。一般来说,防雾涂料主要分为无机体系防雾涂料、有机体系防雾涂料以及有机-无机杂化体系防雾涂料。由于无机体系防雾涂料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和有机体系防雾涂料存在不耐水和附着力差等问题,因此本论文以有机-无机复合技术和紫外光固化技术为理论依据,首先通过Sol-Gel法合成了KH590改性纳米Si02溶胶,再分别以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和6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为基体树脂,以ACMO、HEMA、HDDA和TMPTA为混合活性稀释剂,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为亲水预聚物,光引发剂184D和光引发剂819为复配光引发剂,研究制备了两种不同基体树脂体系的防雾涂料。并且对改性纳米硅溶胶和两种防雾涂层的相关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改性纳米Si02的平均粒径为151.6 nm,相对接枝率为16.3%,与未改性的纳米Si02相比较,其平均粒径明显变小,在有机体系中的分散性及亲油性都得到较大改善;有机-无机杂化环氧丙烯酸酯体系防雾涂层外观光滑平整,防雾性能优异,水接触角为8.9°,铅笔硬度达2H,附着力达0级,具有一定的耐擦性和良好的耐泡水性,可通过高低温冷热循环及高湿热测试,耐自来水冲洗可达20次,其透光率与空白透明基材相比较高于2.7%;有机-无机杂化聚氨酯丙烯酸酯体系防雾涂层外观光滑平整,防雾性能优异,水接触角为13.8°,铅笔硬度达H,附着力达0级,具有良好的耐擦性和耐泡水性,可通过高低温冷热循环及高湿热测试,耐自来水冲洗可达25次,其透光率与空白透明基材相比较高于3.3%。
赵金榜[6](2017)在《有机-无机复合体系的制备及其在涂料领域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介绍了有机-无机复合体系的制备方法,叙述了该体系在各涂料领域中的应用及其使用性能,同时指出,该体系的发展必将推动涂料工业向着高性能、高档次、多元化和绿色环保方向前进。
林美[7](2017)在《硅溶胶-纯丙复合乳液反射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文中提出研究了一种以硅溶胶和纯丙乳液为复合基料的反射隔热涂料。研究表明,基料中硅溶胶比例增加有助于提高涂膜的太阳光反射比和污染后的太阳光反射比,涂膜表面对水的接触角也逐渐增大。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混合基料的最佳方案:硅溶胶粒径为1015 nm,硅溶胶与纯丙乳液的比例为5∶4,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为4%。研究了二氧化钛的种类和含量对涂膜反射隔热性能的影响,使用改性二氧化钛,相对于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涂膜的太阳光反射比、近红外反射比以及隔热温差有很大提高。此外,研究了辐射型填料的粒径和含量对涂膜半球发射率与隔热性能的影响,使用粒径为1.05μm辐射型填料,添加量为8%时,涂膜的半球发射率达到最大。最终制备出一种具有耐沾污、高热反射和辐射能力的无机-有机复合型反射隔热涂料。
向慧[8](2016)在《经济型耐沾污弹性外墙乳胶漆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外墙乳胶漆长期暴露在室外,容易沾灰,因此,耐沾污性成为评价外墙乳胶漆性能的重要指标。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乳液的种类、添加量和Tg,颜填料的种类、添加量和PVC,及功能助剂等方面对乳胶漆涂膜耐沾污性的影响,制备出经济型耐沾污弹性外墙乳胶漆,并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MMA/BA)比例减小,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减小,其耐沾污性减小,延伸率增大。硅溶胶的用量与耐沾污性成正比,与延伸率成反比。此外,随着硅溶胶粒径的增大,其制得乳胶漆的耐沾污性减小,延伸率增大。(2)不同聚合物乳液制备的乳胶漆耐沾污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自制有机-无机复合乳液>聚氨酯乳液>氟碳乳液>普通纯丙乳液>苯丙乳液;聚合物乳液用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其耐沾污性成正比。但是当乳液的Tg增大,制得乳胶漆的延伸率大幅度减小。因此,当乳液的Tg为6℃时,其综合性能最佳。(3)不同填料制备乳胶漆的耐沾污性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云母粉和超细硫酸钡的单价远高于方解石粉,而硅灰石在涂料中容易产生沉淀。因此,基于乳胶漆成本和综合性能,1250目的超细方解石粉综合性能最佳;而且,当方解石粉粒径的增大,所制备乳胶漆的耐沾污性变差,这主要是因为粒径越大,乳胶漆漆膜变得不致密,灰尘容易堆积在毛细孔中间。但是粒径越小,配方中所需要的润湿分散剂就越多,使得涂膜耐水性变差。因此,当方解石粉的粒径为12 um时,其制得乳胶漆的综合性能最佳。(4)功能助剂ULTRA E和FS-61用量增大,其制得乳胶漆的耐沾污性增大。因此,基于成本和性能方面的考虑,ULTRA E和FS-61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6%和1%。(5)与普通弹性外墙乳胶漆、市场上竞品A和B对比,在最佳条件下开发的经济型耐沾污弹性外墙乳胶漆的样漆性能、漆膜性能以及施工性能优良,其耐沾污性高达8.56%,远远高于国家标准25%,而且成本相对较低。因此,该产品在外墙建筑装饰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前景。
闫星星,王存军,刘宪文[9](2013)在《复合外墙涂料的耐候性和耐沾污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改性纳米硅溶胶和苯丙乳液为基料辅以合适的颜填料和助剂制作成的有机无机复合外墙涂料性能优异。着重讨论了不同PVC涂料如何搭配改性纳米硅溶胶才能取得突出的耐候性和优异的耐沾污性。
张玲[10](2012)在《建筑隔热保温外墙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制备了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建筑隔热保温外墙涂料,并对其产品配方组成及基本性能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论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涂料的隔热保温性能。从四种成膜树脂中优选了纯丙乳液A作为体系的成膜物,并考察了隔热填料种类及用量、颜填料体积浓度(PVC)、涂层厚度、涂层颜色等因素对漆膜隔热保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纯丙乳液A制成的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优异的附着力,漆膜耐沾污性能、耐候性较好;通过FTIR分析可知,纯丙乳液A中的吸热基团种类较少,适合作为隔热保温涂料的成膜物质;比较了四种隔热填料,其中添加热反射隔热粉的涂层的隔热温差、太阳反射比、半球发射率等性能均优于其它三种填料制得的涂层,且其用量为10%时涂层的隔热保温性能最好;当涂层厚度为200μm,体系PVC为41.5%时,涂层的隔热保温性能最好;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白色涂层的隔热保温性能优于四种彩色涂层(粉红色、淡湖绿色、奶油色、天蓝色)。第二部分考察了涂料的综合性能。讨论不同硅溶胶的种类与用量、钛白粉的用量、成膜助剂的种类与用量、疏水剂的种类及用量、防冻剂用量、增稠剂的种类与用量等对漆膜综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稳定性较好的硅溶胶I与纯丙乳液A复配,能够显着提高涂层的硬度、耐沾污性能,当纯丙乳液A:硅溶胶I=5:3时,扫描电镜(SEM)表明,涂层的致密度较高,综合性能达到最佳平衡;该体系中钛白粉的最佳用量为15%;选用二丙二醇正丁醚(DPnB)作为体系的成膜助剂,当其用量为2.5%时,涂层可在0℃成膜,且此时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摆杆硬度为0.3899)和较好的耐沾污性能(反射系数下降率为4.54%);疏水剂Phobe6600用量为4%时,涂层的表面水接触角达92.34o,此时漆膜的耐沾污性能最好,反射系数下降率为3.98%;防冻剂丙二醇(PG)用量为3%时,涂料的耐冻融性最好,三次冻融循环后漆膜性能基本不变;选用ZC501作为体系的增稠剂,当其用量为2.5‰时,涂料的储存稳定性最好。本文所研制的建筑隔热保温外墙涂料达到了建筑用反射隔热涂料国家标准GB/T25261-2010和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国家标准GB/T9755-2001优等品的性能指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耐沾污型有机-无机复合涂料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耐沾污型有机-无机复合涂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用原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成膜物质 |
1.1 使用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或称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研究 |
1.2 使用环氧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研制反射隔热涂料 |
1.3 使用地质聚合物研制反射隔热涂料 |
1.4 使用无机-有机聚合物复合基料研制反射隔热涂料 |
1.5 采用硅溶胶-合成树脂乳液复合成膜物质制备反射隔热涂料 |
2 功能性填料和颜料 |
2.1 功能性填料 |
2.1.1 陶瓷粉红外辐射颜料 |
2.1.2 膨胀聚合物微球 |
2.1.3 反光粉 |
2.1.4 红外反射颜料 |
2.2 冷颜料 |
3 综合技术 |
4 结语 |
(2)水性复合型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建筑物的隔热保温与节能环保 |
1.1.1 建筑物隔热保温的意义 |
1.1.2 建筑物外墙隔热保温的方法 |
1.2 隔热保温涂料分类及隔热机理 |
1.2.1 隔热保温涂料的工作原理 |
1.2.2 阻隔型隔热涂料的原理和研究进展 |
1.2.3 反射型隔热涂料的原理和研究进展 |
1.2.4 辐射型隔热涂料的原理和研究进展 |
1.2.5 隔热保温涂料未来发展趋势 |
1.3 弹性建筑外墙涂料 |
1.3.1 影响涂料耐沾污性和弹性的因素 |
1.3.2 弹性涂料耐沾污改性的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和实验测试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阻隔型隔热涂料的制备 |
2.2.1 基础配方 |
2.2.2 制备工艺 |
2.3 弹性反射型隔热涂料的制备 |
2.3.1 基础配方 |
2.3.2 制备工艺 |
2.4 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
2.4.1 自制仿真阻隔隔热测试仪 |
2.4.2 自制仿真反射隔热测试仪 |
2.4.3 涂层导热系数测试 |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2.4.5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4.6 涂层耐水性测试 |
2.4.7 涂层耐碱性测试 |
2.4.8 耐沾污性测试 |
2.4.9 附着力的测试 |
2.4.10 对比率测试 |
2.4.11 涂层拉伸性能测试 |
2.4.12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 |
第三章 阻隔型隔热涂料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成膜物的选择 |
3.2.1 所选乳液的红外光谱分析 |
3.2.2 成膜物的隔热性能分析 |
3.3 阻隔隔热填料的选择 |
3.4 空心玻璃微珠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 |
3.4.1 空心玻璃微珠的表征 |
3.4.2 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和用量对涂层导热系数的影响 |
3.4.3 分散工艺对涂层导热系数的影响 |
3.4.4 空心玻璃微珠隔热涂层厚度对隔热温差的影响 |
3.4.5 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复配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5 二氧化硅气凝胶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 |
3.5.1 二氧化硅气凝胶的表征 |
3.5.2 二氧化硅气凝胶用量对涂层导热系数影响 |
3.5.3 涂层厚度对隔热温差的影响 |
3.6 相变微胶囊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 |
3.6.1 相变微胶囊的表征和对隔热涂料的影响 |
3.6.2 相变微胶囊用量对涂层导热系数和隔热温差的影响 |
3.6.3 相变微胶囊和空心玻璃微珠复配对隔热性能的影响 |
3.7 防沉剂和增稠剂对涂料储存稳定性影响 |
3.8 涂层综合性能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弹性反射型隔热涂料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成膜物的选择 |
4.2.1 水性丙烯酸弹性乳液的选择 |
4.2.2 硅溶胶的选择 |
4.2.3 硅溶胶和水性纯丙弹性乳液不同质量配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2.4 涂层PVC对涂层综合性能的影响 |
4.3 颜填料的选择 |
4.3.1 颜料的选择 |
4.3.2 功能填料的选择 |
4.3.3 颜填料不同复配比对涂层综合性能的影响 |
4.4 涂层不同厚度对隔热性能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沥青路面热反射复合涂层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沥青路面高温危害 |
1.1.2 沥青路面降温防治措施 |
1.1.3 热反射涂层材料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热反射涂层材料选型理论 |
2.1 热量传递基本方式 |
2.1.1 热传导 |
2.1.2 热对流 |
2.1.3 热辐射 |
2.1.4 热平衡 |
2.2 沥青路面光热效应 |
2.2.1 沥青路面接收热辐射 |
2.2.2 沥青路面热辐射响应 |
2.3 热反射涂层降温原理 |
2.4 材料选型理论分析 |
2.4.1 涂层沾污机理及沾污因素 |
2.4.2 有机/无机复合乳液作用机理 |
2.4.3 偶联剂改性作用机理 |
2.4.4 复合涂料可行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反射涂层材料组成设计与制备 |
3.1 涂料的基本性质 |
3.2 热反射涂层材料的技术要求与组成 |
3.2.1 主要成膜物质 |
3.2.2 次要成膜物质 |
3.2.3 辅助成膜物质 |
3.3 热反射涂料设计与制备 |
3.3.1 热反射涂料配合比设计 |
3.3.2 生产设备 |
3.3.3 制备工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反射涂层降温效果研究 |
4.1 试验原理 |
4.2 室内降温试验仪器 |
4.2.1 模拟光源辐射环境箱 |
4.2.2 数据采集系统 |
4.2.3 温度传感器 |
4.2.4 保温模具 |
4.3 室内降温试验方法 |
4.3.1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备 |
4.3.2 涂层车辙板试件制备 |
4.3.3 降温试验过程 |
4.4 室内降温试验结果分析 |
4.4.1 室内降温试验数据整理 |
4.4.2 有机/无机比例对涂层降温效果的影响 |
4.4.3 硅溶胶粒径对涂层降温效果的影响 |
4.4.4 深度对涂层降温效果的影响 |
4.4.5 每单位面积涂布量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
4.5 室外降温试验 |
4.5.1 室外降温试验沥青混凝土大板的制作 |
4.5.2 室外降温试验内容 |
4.5.3 室外降温试验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反射涂层长期使用性能研究 |
5.1 耐沾污性能 |
5.1.1 尘土污染试验 |
5.1.2 油渍污染试验 |
5.2 耐水性 |
5.3 耐碱性 |
5.4 耐酸性 |
5.5 室外耐候性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热反射涂层路用性能研究 |
6.1 附着力 |
6.2 涂膜硬度 |
6.3 抗滑性 |
6.3.1 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 |
6.3.2 测试方法 |
6.3.3 结果分析 |
6.3.4 热反射涂层抗滑性能优化设计及效果 |
6.4 耐磨性 |
6.4.1 试验设备 |
6.4.2 试验内容 |
6.4.3 试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PET膜用紫外光固化功能涂层的制备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紫外光固化技术及涂料 |
1.2.1 紫外光固化技术 |
1.2.2 紫外光固化涂料的组成 |
1.3 有机/无机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
1.3.1 共混法 |
1.3.2 溶胶-凝胶法 |
1.3.3 插层复合法 |
1.4 纳米粒子对UV固化涂料的改性研究 |
1.4.1 纳米二氧化硅在UV涂料中的应用 |
1.4.2 纳米氧化铝在UV涂料中的应用 |
1.4.3 纳米氧化锆在UV涂料中的应用 |
1.4.4 纳米氧化钛在UV涂料中的应用 |
1.4.5 POSS在 UV涂料中的应用 |
1.5 UV固化增硬增韧涂层发展现状及问题 |
1.6 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 |
1.6.1 刻蚀法 |
1.6.2 喷涂法 |
1.6.3 相分离法 |
1.6.4 层层组装法 |
1.6.5 有机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法 |
1.7 超疏水涂层的应用 |
1.7.1 自清洁耐沾污涂层抗菌涂层 |
1.7.2 抗菌涂层 |
1.7.3 阻燃涂层 |
1.8 超疏水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
1.9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9.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9.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紫外光固化PET膜增硬增韧涂层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紫外光固化有机涂层的制备 |
2.4 紫外光固化有机/无机复合涂层的制备 |
2.5 涂膜性能分析与测试 |
2.5.1 铅笔硬度测试 |
2.5.2 附着力测试 |
2.5.3 柔韧性测试 |
2.5.4 耐冲击性测试 |
2.5.5 耐水性、耐化学性测试 |
2.5.6 紫外-可见光分析 |
2.5.7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5.8 热重分析 |
2.5.9 动态热机械分析 |
2.5.10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2.5.11 原子力显微镜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紫外光固化有机涂料的配方优化 |
2.6.2 纳米粒子对杂化涂层性能的影响 |
2.6.3 涂层的透光率 |
2.6.4 红外光谱分析涂层结构 |
2.6.5 涂层的热稳定性 |
2.6.6 涂层的力学性能及玻璃化转变温度 |
2.6.7 涂层的表面形貌 |
2.6.8 涂层中纳米粒子的分散情况 |
2.6.9 涂层的固化机理 |
2.6.10 涂膜综合性能对比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UV-LED固化抗污阻燃超疏水PET膜涂层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3 纳米颗粒KH-570/SiO_2 NPs A的制备 |
3.4 纳米颗粒F17-SiO_2 NPs B的制备 |
3.5 UV-LED固化氟硅杂化超疏水涂层的制备 |
3.6 分析与测试 |
3.6.1 分散体粒径测试 |
3.6.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3.6.3 耐磨性测试 |
3.6.4 阻燃性分析 |
3.6.5 其他力学性能测试 |
3.6.6 表面润湿性分析 |
3.6.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6.8 热重分析 |
3.6.9 高分辨率热场发射扫描电镜 |
3.6.10 原子力显微镜 |
3.7 结果与讨论 |
3.7.1 纳米颗粒KH-570/SiO_2 NPs A和 F17-SiO_2 NPs B的合成路线 |
3.7.2 UV-LED光固化氟硅杂化超疏水涂层的合成路线 |
3.7.3 纳米颗粒KH-570/SiO_2 NPs A和 F17-SiO_2 NPs B的表征 |
3.7.4 纳米颗粒配比对涂层疏水性的影响 |
3.7.5 UV组分量对涂层疏水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7.6 耐沾污性能测试 |
3.7.7 自清洁性能测试 |
3.7.8 UV组分对UV-LED光固化超疏水涂层性能的影响 |
3.7.9 涂膜综合性能对比 |
3.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紫外光固化亲水防雾丙烯酸酯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0.1 紫外光固化技术 |
0.1.1 紫外光固化技术及其特点 |
0.1.2 紫外光固化技术的发展状况 |
0.1.3 紫外光固化的机理 |
0.1.4 紫外光固化体系的组成 |
0.2 巯基/烯键点击化学 |
0.2.1 巯基/烯键点击化学及其特点 |
0.2.2 巯基/烯键点击化学的分类及其反应机理 |
0.2.2.1 自由基引发型的巯基/烯键点击反应机理 |
0.2.2.2 催化引发型的巯基/烯键点击反应机理 |
0.2.3 巯基/烯键点击化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4 巯基/烯键点击化学的应用 |
0.3 硅溶胶 |
0.3.1 硅溶胶的特点及其制备方法 |
0.3.2 硅溶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0.3.3 硅溶胶的制备机理 |
0.3.4 硅溶胶的稳定性理论 |
0.3.4.1 DLVO理论 |
0.3.4.2 空间稳定性(satiric stability)理论或熵稳定作用理论 |
0.4 防雾涂料 |
0.4.1 防雾涂料的防雾机理 |
0.4.2 防雾涂料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
0.5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0.6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KH590改性纳米SiO_2及其表征 |
1.1 引言 |
1.2 主要实验药品、仪器及表征方法 |
1.2.1 主要实验药品 |
1.2.2 主要实验仪器 |
1.2.3 表征方法 |
1.3 改性纳米硅溶胶的合成路线及制备工艺 |
1.4 结果与讨论 |
1.4.1 制备改性纳米SiO_2的工艺研究 |
1.4.1.1 溶剂种类及用量对改性纳米SiO_2溶胶的影响 |
1.4.1.2 水的用量对改性纳米SiO_2溶胶的影响 |
1.4.1.3 催化剂对改性纳米SiO_2溶胶的影响 |
1.4.1.4 温度对KH590改性纳米SiO_2溶胶的影响 |
1.4.1.5 KH590的用量对改性硅溶胶粒径的影响 |
1.4.2 KH590用量对改性纳米SiO_2性能的影响 |
1.4.3 红外光谱分析 |
1.4.4 改性纳米SiO_2的晶型分析 |
1.4.5 热重分析 |
1.4.6 形貌分析 |
1.4.7 亲油性测试 |
1.4.8 接触角测试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有机—无机杂化环氧丙烯酸酯防雾涂料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主要实验药品、仪器及表征方法 |
2.2.1 主要实验药品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2.3 表征方法 |
2.3 实验方案及技术路线 |
2.4 基材的预处理及防雾涂料的固化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防雾涂料的最优配方研究 |
2.5.1.1 活性稀释剂对防雾涂料体系的影响 |
2.5.1.2 双酚A环氧丙烯酸树脂对防雾涂料体系的影响 |
2.5.1.3 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的用量对防雾涂层性能的影响 |
2.5.1.4 光引发剂对防雾涂料固化速率的影响 |
2.5.1.5 不同用量的改性硅溶胶对防雾涂层性能的影响 |
2.5.2 改性前后纳米硅溶胶对防雾涂层性能的影响 |
2.5.3 改性纳米SiO_2-HEMA红外分析 |
2.5.4 接触角测试 |
2.5.5 防雾涂层对不同波段的透光率测试 |
2.5.6 防雾涂层的透光率测试 |
2.5.7 耐磨性测试 |
2.5.8 蒸汽测试 |
2.5.9 防雾效果测试 |
2.5.10 耐水性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无机杂化聚氨酯丙烯酸酯防雾涂料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主要实验药品、仪器及表征方法 |
3.2.1 主要实验药品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2.3 表征方法 |
3.3 实验方案及技术路线 |
3.4 基材的预处理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防雾涂料的最优配方研究研究 |
3.5.1.1 活性稀释剂对防雾涂料体系的影响 |
3.5.1.2 聚氨酯丙烯酸酯对防雾涂料体系的影响 |
3.5.1.3 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的用量对防雾涂层性能的影响 |
3.5.1.4 光引发剂对防雾涂料固化速率的影响 |
3.5.1.5 不同用量的改性硅溶胶对防雾涂层性能的影响 |
3.5.2 改性前后纳米硅溶胶对防雾涂层性能的影响 |
3.5.3 接触角测试 |
3.5.4 防雾涂层对不同波段的透光率测试 |
3.5.5 防雾涂层的透光率测试 |
3.5.6 耐磨性测试 |
3.5.7 蒸汽测试 |
3.5.8 防雾效果测试 |
3.5.9 防雾涂层的形貌分析 |
3.5.10 耐水性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参与科研项目 |
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有机-无机复合体系的制备及其在涂料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有机-无机复合体系的制备 |
1.1 第一类无机基质体系:有机材料嵌入到无机聚合物中 |
1.2 第二类有机基质体系:无机材料嵌入到有机聚合物中 |
1.3 第三类互穿网络 (IPN) 体系:无机和有机聚合物网络独立地形成而没有相互的化学键 |
1.4 第四类真正杂化动力体系:形成具有相互化学键的无机和有机聚合体系 |
1.5 第五类无机核/壳基质体系 |
2 有机-无机复合体系在各涂料领域中的应用 |
2.1 建筑涂料 |
2.2 工业涂料 |
2.2.1 防腐蚀涂料 |
2.2.2 木器涂料 |
2.2.3 塑料涂料 |
2.2.4 铝合金涂料 |
2.3 功能涂料 |
2.3.1 防火涂料 |
2.3.2 红外反射隔热涂料 |
2.3.3 抗菌涂料 |
2.3.4 耐磨涂料 |
2.3.5 光催化涂料 |
2.3.6 导电涂料 |
2.3.7 吸波涂料 |
3 结语 |
(7)硅溶胶-纯丙复合乳液反射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1.2 有机-无机复合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的制备 |
1.3 隔热涂料试板制备与性能测试 |
1.4 涂层接触角的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混合基料性能影响因素 |
2.1.1 硅溶胶的粒径的影响: |
2.1.2 硅溶胶与纯丙乳液的比例: |
2.1.3 硅烷偶联剂KH-570的添加量的影响: |
2.2 混合基料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 |
2.3 二氧化钛种类和添加量对涂膜太阳光反射比和近红外反射比的影响 |
2.4 辐射型填料对涂膜半球发射率的影响 |
3 结论 |
(8)经济型耐沾污弹性外墙乳胶漆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乳胶漆简介 |
1.1.1 乳胶漆的定义 |
1.1.2 乳胶漆的发展史 |
1.1.3 乳胶漆的特点 |
1.1.4 乳胶漆的组成 |
1.2 乳胶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外墙乳胶漆的现状 |
1.2.2 外墙乳胶漆的发展趋势 |
1.3 耐沾污弹性外墙乳胶漆 |
1.3.1 弹性外墙乳胶漆的简介 |
1.3.2 弹性外墙乳胶漆涂膜污染机理 |
1.3.3 弹性外墙乳胶漆耐沾污的影响因素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弹性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
2.3.1 涂层耐沾污测试方法 |
2.3.2 涂层拉伸性能测试方法 |
2.3.3 涂层耐洗刷性能的测定 |
2.3.4 综合性能测试 |
2.4 材料的制备 |
2.4.1 弹性乳液的合成步骤 |
2.4.2 乳胶漆的合成步骤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不同单体MMA和BA的比例对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 |
2.5.2 不同硅溶胶含量对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 |
2.5.3 不同硅溶胶粒径对乳液和涂膜性能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济型耐沾污弹性外墙乳胶漆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
3.3.1 涂层耐沾污测试方法 |
3.3.2 涂层拉伸性能测试方法 |
3.3.3 涂层耐洗刷测试方法 |
3.3.4 综合性能测试 |
3.4 耐沾污弹性外墙乳胶漆制备步骤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乳液对乳胶漆耐沾污性能的影响 |
3.5.2 颜填料对乳胶漆耐沾污性能的影响 |
3.5.3 功能助剂对乳胶漆耐沾污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型弹性耐沾污外墙乳胶漆的性能评价与效益分析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弹性外墙乳胶漆的检测标准 |
4.2.4 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
4.2.5 乳胶漆的制备 |
4.3 经济型耐沾污弹性外墙乳胶漆的性能评价 |
4.3.1 漆样性能评价 |
4.3.2 漆膜性能评价 |
4.3.3 贮存稳定性评价 |
4.3.4 施工性能评价 |
4.4 经济型耐沾污弹性外墙乳胶漆的经济效益分析 |
4.5 应用领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复合外墙涂料的耐候性和耐沾污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试验部分 |
1.1 原材料 |
1.2 外墙涂料配方及工艺 |
1.2.1 试验配方 (见表1) |
1.2.2 制作工艺 |
1.3 样品、样板的制备及性能评测 |
1.3.1 样板制备 |
1.3.2 耐候性测试 |
1.3.2. 1 人工老化 |
1.3.2. 2 天然曝晒 |
1.3.2. 3 色差测定 |
1.3.2. 4 粉化率测定 |
1.3.3 耐沾污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纳米硅溶胶添加量对涂膜耐候性的影响 |
2.1.1 人工老化与户外曝晒后色差值结果分析 |
2.1.2 人工老化与户外曝晒后粉化率结果分析 |
2.2 纳米硅溶胶对涂膜耐沾污性的影响 |
2.2.1 国家标准测定法 |
2.2.2 国道污染测定法 |
2.2.3 室外自然污染法 |
2.3 有机无机复合外墙涂料综合性能分析 |
3 结语 |
(10)建筑隔热保温外墙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建筑物的隔热保温与节能环保 |
1.1.1 建筑物隔热保温的必要性 |
1.1.2 建筑物外墙隔热保温的方法 |
1.2 建筑隔热保温涂料 |
1.2.1 阻隔型隔热保温涂料的作用机理、技术标准及研究进展 |
1.2.2 反射型隔热保温涂料的作用机理、技术标准及研究进展 |
1.2.3 辐射型隔热保温涂料的作用机理、技术标准及研究进展 |
1.2.4 隔热保温涂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
1.3 建筑隔热保温涂料的应用现状 |
1.3.1 国外应用现状 |
1.3.2 国内应用现状 |
1.4 无机-有机复合涂料的研究进展 |
1.4.1 硅溶胶无机-有机复合建筑涂料的研究进展 |
1.4.2 水玻璃无机-有机复合建筑涂料的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建筑隔热保温外墙涂料的制备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建筑隔热保温外墙涂料的制备 |
2.2.1 基础配方 |
2.2.2 制备工艺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自制仿真隔热测试仪 |
2.3.2 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分析 |
2.3.3 涂层发射率测定 |
2.3.4 涂层导热系数测定 |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2.3.6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7 涂层耐水性测试 |
2.3.8 涂层耐碱性测试 |
2.3.9 涂料粒径分布测试 |
2.3.10 对比率测定 |
2.3.11 耐人工加速老化性测定 |
2.3.12 耐沾污性测定 |
2.3.13 摆杆硬度测定 |
2.3.14 附着力的测定 |
2.3.15 表面水接触角的测试 |
2.3.16 涂料冻融稳定性的测试 |
第三章 建筑隔热保温外墙涂料的隔热保温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成膜树脂的选择 |
3.2.1 不同成膜树脂的物理参数 |
3.2.2 不同成膜树脂的 FT-IR 分析 |
3.2.3 不同成膜树脂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3 隔热填料的选择 |
3.3.1 隔热填料的选择依据 |
3.3.2 隔热填料对漆膜隔热温差的影响 |
3.3.3 涂层的反射光谱分析 |
3.3.4 涂层的半球发射率测定 |
3.3.5 涂层的保温性能测试 |
3.3.6 涂层综合隔热保温效果的比较 |
3.4 厚度对涂层隔热保温性能的影响 |
3.5 颜填料体积浓度(PVC)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5.1 不同 PVC 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5.2 不同 PVC 涂层的微观形貌 |
3.6 不同颜色涂层的隔热保温性能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隔热保温外墙涂料的综合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硅溶胶的选择及与纯丙乳液的复配 |
4.2.1 硅溶胶的选择 |
4.2.2 硅溶胶与纯丙乳液复配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4.2.3 硅溶胶与纯丙乳液复合涂层的沾污实验照片 |
4.2.4 无机-有机复合涂层的扫描电镜分析 |
4.3 钛白粉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4.4 助剂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4.4.1 成膜助剂种类及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4.4.2 疏水剂对涂层表面水接触角及耐沾污性能的影响 |
4.4.3 防冻剂对涂料冻融稳定性的影响 |
4.4.4 增稠剂对涂料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
4.5 建筑隔热保温外墙涂料的分散效果 |
4.6 自制隔热保温涂料的基本性能与国标及同类产品的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耐沾污型有机-无机复合涂料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用原材料的研究进展[J]. 徐峰. 上海涂料, 2021(03)
- [2]水性复合型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吴梓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沥青路面热反射复合涂层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田昊. 长安大学, 2020(06)
- [4]PET膜用紫外光固化功能涂层的制备与性能[D]. 康田苗.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紫外光固化亲水防雾丙烯酸酯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孔令涛.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5)
- [6]有机-无机复合体系的制备及其在涂料领域中的应用[J]. 赵金榜.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7(09)
- [7]硅溶胶-纯丙复合乳液反射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J]. 林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7(03)
- [8]经济型耐沾污弹性外墙乳胶漆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 向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9]复合外墙涂料的耐候性和耐沾污性研究[J]. 闫星星,王存军,刘宪文. 中国涂料, 2013(09)
- [10]建筑隔热保温外墙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